浅议家园互动的几点好处

时间:2019-05-14 02:29: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议家园互动的几点好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议家园互动的几点好处》。

第一篇:浅议家园互动的几点好处

浅议家园互动的几点好处

孩子入园前基本上是父母、爷爷奶奶或是外公外婆照顾,而且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俗话说得好:孩子是父母心中的宝贝。在家怕闷着,出门怕累着,出太阳怕热着,下雨怕冷着,刮风怕凉着„„总之是瞻前顾后,惟恐哪有不周之处,怎一个“怕”字了得。其实也难怪,谁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当然,这样也会给孩子留下一些坏毛病、坏习气,会给幼儿园的学前教育带来困难。如何帮助孩子改掉恶习,又不矫枉过正,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是摆在幼儿园和家庭前面的一大难题。作为一个家长,也参与了几次亲子活动,感触波深。我认为,幼儿园和家庭都是孩子教育的主体,双方要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而且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可以共同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下面谈几点家园互动的好处:

一 可以加强教师与家长的心理沟通

通过家园互动,可以加强幼儿教师与家长的心理沟通。由于幼儿教师与家长所处的位置不同,与孩子的相互关系不同,观察孩子的时空条件不同,加上双方的教育素养不一样,因此,对孩子的评价往往会出现不同的看法。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很好地学习掌握幼儿发展的内容和评价指标,全面地、客观地评价幼儿。克服从感情上、认知上,甚至于只从知识的掌握上去评价孩子的片面做法。同时教师和家长要善于去捕捉和发现每一个孩子的优点,抓住孩子闪光的东西,积极地、热情地去鼓励他,充分地发扬孩子们的优点,而巧妙地抑制他们的缺点,让孩子们有成就感,有自豪感,从而喜欢贴近你。最后,要互相体谅,多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有句话说的好:“理解与体谅比什么都重要。”幼儿教师与家长如果能够互相站在对方的位置上来思考问题,那什么事情就好办得多,就会容易达到心理沟通的目的。

二 可以让家园互动转变成育儿经验的交流地

首先,幼儿园可以通过学习园地、家长信箱、健康与营养、育儿信息交流、童言无忌等栏目,让家长加深了对幼儿园教育的了解,获取育儿新知。同时可促进幼儿园本园实际出发,寓教于乐,精心策划和设计,让教育栏目具有教育性、适用性、娱乐性、针对性、发展性,保证家园互动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最后,家园双方可以利用联系册、电话交流信息。幼儿园可以通过家园联系册和电话联系的形式告诉家长,使家长能及时了解孩子现阶段的发展情况,同时教师也及时收到家长的反馈意见,更有利于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促进孩子健康快乐的成,从而达到了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如:假期过后,家长担心孩子是否适应学习环境,这时,家园联系册和电话就成了联系的纽带,让家长了解孩子具体的情况,也让家长放心。

三 可以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管理活动中

幼儿园可以通过采用家长委员会的形式,以班或级为单位挑选一些重视幼儿教育,有责任心,并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文化水平的家长组建成家长委员会。让他们成为家与园信息联络纽带,使家长们能发挥各自的专长和优势,例如:请家长员会的代表定期给家长进行知识讲座,就幼儿园的教育进行商讨等。家长委员会可以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决策和监督,并向幼儿园反馈家长的意见,从而能协调家园共育的一致性。

四 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可以增进教师、家长和孩子的情感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再重复开传统的家长会。让开放日不流于形式主义,让家长真正了解一日活动的目的。并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加强家园双方的沟通,增加家园了解的透明度。例如:游园活动,联欢会,运动会,圣诞活动等,让家长通过参与,观摩,更直接具体的了解幼儿园,以及幼儿教育的目标和方法,了解孩子在班上各项活动中的能力。使家长也充分认识到为孩子创造良好家庭环境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形成家园互动。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完全可以考虑到挖掘家长教育资源,使家长也成为幼儿园课程的参与者和实施者。这样不仅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也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得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例如:在这个学期开展亲子活动时,家长在知道有关活动的内容介绍后,有的和孩子一起收集了许多相关的物品,有的家长把自己懂的知识传给孩子,指导孩子自己动手,使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同时也增进了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幼儿的情感。

五 可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学习展览会

幼儿园应定期举办幼儿学习成果展览活动,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情况,使家长放心,并给家长增加教育的信心和方法,让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当然教师在筹备时就要注意到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和发展情况的不同,要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展示自己,表现出自己的进步,既要有知识的掌握,又有能力的表现,更要有良好品德的展现,而不是只集中在音乐,舞蹈或绘画等方面。要让家长在孩子的表现中看到孩子的进步,又学习到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并将它运用到自己的家庭教育中。

六 可以充分利用家庭资源

如:在日常举行的亲子活动中,光靠教师准备,收集材料是不够的,这就需要家长的配合与帮助,让家长帮忙的同时,也让幼儿亲身实践,体验收集知识的乐趣,从而培养幼儿收集知识的好习惯,使幼儿在进一步学习中感到轻松、快乐,从而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第二篇:家园互动话题

在幼儿园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有的孩子活泼好动 伶牙俐齿,总能主动的回答问题;有的孩子性格内向面对老师的提问总是无动于衷,永远是个旁观者.时间长了,会有鲜明的对比:举手的孩子更加的活跃,不举手的孩子总是沉默寡言.但是不举手并不代表孩子不会.孩子不爱回答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找出问题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胆小不敢回答问题.性格内向的孩子一般都不善于表现自己,不爱举手回答问题,更别说在集体面前大声发言了.在我带小班的时候,有个小姑娘叫何雅静,她很乖巧 听话,还蛮聪明.她来幼儿园的时候每天早上都哭闹,不喜欢和人交流,好不容易才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但上课的时候,从来不回答问题,当我把微笑和鼓励的眼神撒向她时,她都会羞涩的躲避.为此,我只要有时间就主动去抱抱她 亲亲她,刚开始的时候,她不适应,还扭扭捏捏的不好意思,我找孩子们喜欢的话题和她聊天,虽然她不回答,不和我说话,但我能感觉到她的眼神已不在躲避.当我感觉时机成熟了,在上课的时候,从她的嘴形我知道她已经掌握了我教的知识,我就走近她,蹲在她的前面,第一次提问他,她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话来,为了不伤害孩子的自尊,我把耳朵贴近她的嘴

巴,假装在听她回答...

"静静小朋友声音虽然很小,但老师听见了,她回答的很好,是个勇敢的孩子,老师希望她下次声音能带洪亮些."虽然她什么也没说,但我还是及时的给予肯定和表扬.也许是我努力和真诚感化了她,接下来,孩子在一步步的不停的转化,继而开始回答我的提问了,接而开始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了...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大有转变.她的点滴进步都让我喜在眉头,乐在心窝.

不爱思考,注意力不集中也会使孩子不爱举手.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要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慢慢的引导孩子.在今天去大四班听课的时候,我就深有感触.老师讲的是语言"创编儿歌".让孩子学会句式:我爱...我长大了...老师给幼儿展示了很多图片,并引导幼儿掌握图片内容.如:我爱涂鸦,我长大了当画家;我爱吹笛子,我长大了当演奏家...孩子们在老师的启发下都积极的回答,可是前排的翟五一引起了老师的注意,因为他在东张西望,根本没有去思考.老师提问他,他没能象其他小朋友一样使用句式完整的讲述.当时老师并没有责备他,而是对他说:你爱什么啊?他回答说:"我爱吃蛋

糕"

"是的,蛋糕软软的 甜甜的,老师也喜欢吃,爱吃蛋糕长大可以做什么?做什么才能吃到美味的蛋糕?"

孩子的回答很有趣:长大了做做蛋糕.老师及时的给孩子的话做了总结:做蛋糕的师傅叫糕点师.老师希望你能做出五颜六色 形状各异的蛋糕.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再次的回答问题,这次的回答很完整,近乎完美了."我爱吃蛋糕,我长大了做个糕点师,做五颜六色的蛋糕给老师吃."我们都给孩子送去了热烈的掌声.

我回答错了怎么办?有的孩子自尊心很强,害怕回答错了小朋友笑话他,就是我们俗话说的:爱面子.所以不敢举手回答.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不妨在幼儿园活动的时候让孩子们分组自由的讨论,老师可以关注他的言行,对于正确的部分,及时鼓励和表扬,并有意识的鼓励他呆会举手在集体面前回答问题.孩子消除了内心的疑虑,就会勇敢的举

手了.

老师在提问孩子的时候要给孩子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孩子去思考,不要急于找孩子来回答,巡视举手的孩子,尽量照顾平时不爱举手但今天举手的孩子,不管孩子的回答是否正确都要表扬孩子的进步,鼓励孩子

以后继续踊跃举手回答问题.

教师的幼儿园活动是否能吸引幼儿的兴趣,也是很重要的原因.首先:老师的幼儿园活动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还要设计新颖,有创新意识,符合孩子的情趣需要,这样孩子们的思维才能跟随老师.今天在大二班听的是英语课,一张单词卡片让孩子们兴趣昂然.

"老师这里有张单词卡片,小朋友可以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用手拍打卡片,但是,一边拍打卡片的同时还要一边说出单词的发音,看谁能先拍住老师的卡片?"老师在介绍游戏的玩法了.游戏开始了,老师很照顾全局,所有幼儿都有自我表现的机.孩子们为了能拍住老师不断跳跃的卡片,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小屁股都离开了凳子,不厌其烦的重复着单词的发音..给孩子宽松 愉快的氛围是孩子快乐的源泉.

及时主动和老师沟通 交流,查找孩子不喜欢举手回答问题的原因,让老师帮助甜甜使甜甜健康聪明的成长!

第三篇:师生互动的好处

师生互动的好处

冉伟东

“师生互动”这一课堂教学理念并不是新生事物,而是自古就有的。无论是中国古代孔子与弟子的座谈还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都或多或少的在形式和内容上成为“师生互动”的先导。要使“师生互动”这一理念真正内化到课堂教学方式中,我们必须明白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就不能是单纯的给与者,而应该是获取方法的引导者。

一、师生要建立平等的关系教育作为人类重要的社会活动,其本质是人与人的交往。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既体现了一般的人际之间的关系,又在教育的情景中“生产”着教育,推动教育的发展。根据交往理论,交往是主体间的对话,主体间对话是在自主的基础上进行的,而自主的前提是平等的参与。因为只有平等参与,交往双方才可能向对方敞开精神,彼此接纳,无拘无束地交流互动。因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首先应是师生完全平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二、应该彻底改变师生的课堂角色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间共同协作的过程, 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也是师生互动的直接体现,要求教师从已经习惯了的传统角色中走出来,从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现代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同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论及自己的思想,与同学进行充分的交流,学会如何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作出适当的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反省。从而,数学素质教育中教师的作用就不应被看成“知识的授予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启发者、质疑者和示范者,充分发挥“导向”作用,真正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育思想。所以课堂教学过程的师生合作主要体现在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学”和学生的“自学”上。

三、设置问题情景,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师生的合作与交流是“师生互动”的直接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应是“随机”发生,而不一定要人为地设计出某个时间段老师讲,某个时间段学生讨论,也不一定是老师问学生答。即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创设宽松平等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语言上尽量用“激励式”、“诱导式”语言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尽量创设问题,引导学生回答,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及培养学生创设思维能力。

四、应该建立在师生间相互理解的基础上

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看到的是一种双边(或多边)交往活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指点,学生思考;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共同探讨问题,互相交流,互相倾听、感悟、期待。这些活动的实质,是师生间相互的沟通,实现这种沟通,理解是基础。

我们看到,许多优秀的教师,他们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与学生建立起了一种非常融洽的关系,相互理解,彼此信任,情感相通,配合默契。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生生、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合作学习,真诚沟通。老师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眼神,一丝微笑,学生都心领神会。而学生的一举一动,甚至面部表情的些许变化,老师也能心明如镜,知之甚深,真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这里的灵犀就是我们的老师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建立起来的相互理解。

第四篇:幼儿园家园互动文章

城后马幼儿园家园互动:变“任务”为“需求”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很多时候需要家长的支持和参与。因此,如何有效利用家长资源,真正实现家园共育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以往。我园会根据幼儿园课程设置和幼儿的活动需要,提出需要家长配合的内容,让家长提供资源。例如,为了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我们开展了全园性的“经典阅读主题月”活动。活动中,我们安排了一个亲子活动,要求家长自行选择一个童话故事,和孩子一起用绘画、剪贴等方式制作一本大型绘本。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活动挖掘家长资源,让全园幼儿分享和交流经由不同家长改编和演绎的故事。我们本以为家长会积极响应,然而,半个月过去了,全园只收到十余本亲子自制绘本,其中有好几本还都是由一位对此特别感兴趣的家长制作的。绝大部分家长对于我们的活动要求不予理会,有的家长说自己实在没时间做,有的说自己做不好,不知道该怎么做,还有的家长直率地说:“孩子要读故事书,幼儿园到书店里买就是了,何必自己花力气做,做的不如买的好。”有的家长为了完成任务索性去书店买了几本放在班上。

活动为何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开始反思其中的原因。在家长方面,由于认知、情感、兴趣爱好、工作环境、文化程度等的不同,不同家长之间的兴趣、观念、需要也存在着一定差异。因此,对于和孩子一起制作绘本,有的家长能体会其中的乐趣,有的家长却觉得毫无意义。尤其是大部分家长根本不理解幼儿园设计这个活动的真正意图,因此,他们认为这是件劳神费力的事,自己既没有能力也没有精力来做这件事。在幼儿园方面,现有的家园合作观念也有待审视。我们通常是在需要家长资源时给家长布置一定的任务,要求家长配合。可以说,我们追求的仅仅是在活动中留下家长参与的痕迹,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家长真正的需要。幼儿园布置的任务已经成为家长的负担,他们对此的态度也逐渐由“服从”转变为“不予理会”。

为此,我们觉得要真正实现家园共育,需要改变以往“任务式”的家长参与方式,吸引家长主动参与。教师首先要为家长搭建一个参与的平台,考虑不同家长能力上的差异,寻找他们共同的兴趣点,实现多种形式的合作。只有让家长成为真正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旁观者,甚至是“物质材料供应者”,才能实现家长资源的有效利用,让家长从“必须做”转变为“想要做”。我们的策略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下是两个案例。

1.分享亲子“照片书”

托班孩子在新入园阶段由于分离焦虑的影响常常哭闹得很厉害。因此,在每年9月的入园阶段,我们都会让家长从家里带一些孩子熟悉和喜爱的玩具,转移孩子的情感,减轻孩子的入园恐惧感。一天,乐乐妈妈为乐乐准备了一本小相册,里面全是乐乐和爸爸妈妈的照片。妈妈刚走,乐乐就想妈妈想得哭了起来。于是,我抱起乐乐,和他一起翻着相册。当他看到相册里的爸爸和妈妈时,他慢慢止住了哭声,指着一张张照片,告诉我其中的人物、事件:“这是宝宝……这是宝宝的妈妈……宝宝和爸爸到公园里去玩……”以后每天入园时,他都要拿出相册翻翻,情绪也稳定多了。

乐乐的事例让我意识到家庭相册非常符合托班孩子的心理需要,而且每个孩子家里都有不少这样的照片,收集制作比较容易。于是,我们便把乐乐妈妈的好点子提供给家长,发动每个家长为孩子挑选照片制作“照片书”放到班里。家长们积极性很高,纷纷回家准备。我还指导他们尽量多选一些孩子的生活照,因为再现生活情景以及孩子熟悉的人和物,有利于孩子产生安全感,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孩子在园的情绪。

考虑到在孩子入园初期家长和孩子一样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分离焦虑,孩子离不开家长,家长也十分担心孩子在园是否一切安好。于是,我们进一步拓展“照片书”的功能,有意识地拍下孩子在幼儿园活动时的照片,不断补充到“照片书”中。这样,家长就可以通过翻看“照片书”了解孩子的在园情况,得到心理的安慰。渐渐地,“照片书”的内容日益丰富,能反映孩子喜怒哀乐的各种情景,也能更加真实地反映孩子的在园生活。家长们积极响应,主动充实“照片书”,开心的笑容、哭闹的场面、搞怪的表情、其乐融融的全家福等全都放了进来,有的家长还细心地写下文字说明,记录每张照片背后的故事。至此,“照片书”已俨然成为孩子入园后的一本珍贵的成长记录。

我们认为,分享亲子“照片书”的活动之所以成功,得益于我们较好地把握了孩子和家长的心理需求。这一活动也只有在家园合作的前提下才有可能顺利进行。

2.参与“亲子运动会”

每年的幼儿园运动会上,孩子们确实玩得很开心,教师却因为繁重的准备工作而倍感疲惫。而家长只是被通知到时来观摩,他们作为“局外人”常常感觉索然无味,因此,几年下来,知道其中“套路”的家长有的推说有事不能参加,有的则中途离场。

在一次家委会上,一位小班孩子家长提出:“幼儿园运动会上的项目大多适合中大班孩子,小班孩子常常只能当观众。我们其实平时在家也会和孩子玩一些诸如„两人三足‟之类的亲子游戏,我们为什么不能收集这些适合小班孩子和家长一起玩的运动游戏,举办一次„亲子运动会‟呢?”几位家长代表们深有同感,纷纷赞同。我们觉得这个提议可行,便找来家长智囊团成员共同商议活动组织细节。大家一致认为这次活动要让每个家长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合适的工作。有的家长是从事设计类行业的,他们纷纷领走了设计运动会海报、会徽、会标的工作;有位家长有主持节目的经验,他提出可以和自己的孩子搭档做主持人;有的家长点子多,他们愿意献计献策,设计各种运动游戏项目;还有的家长是体育老师或体育爱好者,他们自告奋勇来做裁判……原本只想在一个班里开展活动,可是各班家长都很有兴趣,积极性高涨,于是,我们就把参与范围扩大到整个小班年龄段,不但促进了各班孩子的互动与交流,而且营造了一种积极的竞赛氛围,让孩子和家长更为用心地参与进来。在整整一个月的准备过程中,孩子们制作了各种海报在园内张贴,妈妈们忙着准备奖品和运动服,爸爸们张罗着活动器材。对于活动安全性的考虑,家长们也比我们更周到、更用心。

亲子运动会当天,小班每个孩子都有家长来参加,即使爸爸妈妈抽不开身也有爷爷奶奶来替班。更让我们惊喜的是,家长们还会自发地讨论规则、维持秩序,所有家长都全身心投入,他们从单纯的旁观者变成了积极的参与者,成为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成员。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发现“亲子运动会”是吸引和鼓励全体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有效形式,家长资源在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尽管我们以往也会组织“家长助教”之类的活动,但一方面这样的活动机会很少,另一方面由于家长能力、经验的限制,能胜任的家长不多。但“亲子运动会”不同,无论何种职业、文化水平的家长,只要有心参加,就有发挥作用的天地。即使没有精力参与准备工作,也能在运动会上和孩子一起体验运动的快乐。亲子运动会给了家长和孩子一个机会,那些平常在家中受活动场地限制而不能开展的运动游戏都能在此充分进行,每个家长也可以借此机会将自己设计的趣味游戏方案传递给其他家长,分享亲子互动经验,交流育儿体会。

第五篇:家园互动 共同成长

家园互动 共同成长——家园合作教育策略的思考

[摘 要] 幼儿教育不等于幼儿园教育,幼儿教育只有与家庭教育密切合作,才能为幼儿健康、活泼,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就如何实现家庭与幼儿园教育的良性互动,使我们的教师、家长和孩子在多元互动的教育实践中得到了共同成长,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探索,并总结出了家园合作、携手共育的实践经验和有效策略。如,尊重,是建立家园合作的基础;理解,是联系家园合作的纽带;信任,是构筑家园合作的桥梁。以及促进家园合作的有效策略:改革家长会形式,变单纯说教为双向互动;开展轻松活泼的“亲子活动”,变被动服从为双向互动;设置“家园回音壁”,变静态单向传递为动态双向互动;通过现代化手段,全方位的展示孩子的真实发展情况;举办亲师活动,视家长为教育团队的伙伴;通过富有教育价值的开放活动,使家长理解幼儿教育的内涵;挖掘家长教育资源,建立学习共同体;开放“亲子书屋”,营造共育环境;倡导家长志愿者,参与教育过程。

[关键词] 幼儿园 ;家庭; 合作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启蒙学校,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由此可见,幼儿教育不等于幼儿园教育。如果家长游离于教育之外,不但会使我们的教育成效甚微,甚至前功尽弃。

然而,反思我们在家长工作中的观念和态度之后,不难发现我们在传统家园合作中的误区所在:一是在家园合作中地位的不平等。表现为以幼儿园教育为中心,要求家长配合的多,考虑家长需要的少;使家长始终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二是家长工作中重形式,缺少对家长实际意义的指导和帮助。表现为使家庭教育指导缺乏科学的引领和有的放矢,更多的是应付过程、流于形式;三是由于幼儿教育更多的局限于园内教育,而忽视家庭对幼儿发展的教育作用,使家长不但参与意识处于较低水平,教育理念也滞后于教育机构。表现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高期望值与幼儿园追求的教育目标相悖,从而形成家庭与幼儿园教育各自为政,出现相互割裂甚至抵触的倾向,导致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如何走出家园合作的误区?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要搞好家园合作,必须本着尊重、理解、信任的态度与家长平等合作,确立新型的家园关系,方可形成教育的合力。我们幼儿园地处军营,不仅拥有依山傍水,风景宜人的自然景色,而且集商店、银行、医院、书店、理发店、社区等为一体。可谓幼儿不出营门,便可耳濡目染感受和体验“社会”生活大环境熏陶。为此,我们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积极思考和探索家园合作、携手共育的有效途径,不仅使我们的教师、家长在共同担负起教育使命的过程中,更新了观念、转变了角色;而且使我们的教师、家长和孩子在多元互动的教育实践中得到了共同成长。

一、尊重,是建立家园合作的基础

尊重,是建立家园合作的基础。因为在尊重家长的同时我们也赢得了家长的尊重。

1、改革家长会形式,变单纯说教为双向互动

为了改变传统家长会中,教师枯燥的介绍和灌输,家长只是作为观众或听众的角色参加家长会的被动局面,使家长成为与教师拥有平等地位的主动教育合作者。我园教师打破常规,在家长会中别出心裁的搞起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家园互动”活动。如,为了使家长对幼儿园实施的《多元智能创意课程》教材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和了解,教师通过与家长一起做儿童游戏的互动方式,深入浅出、形象生动作的从理论到实践,引领家长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感受到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同时综合了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和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建构理论等多种心理发展和教育理论作为依据的《多元智能创意课程》教材,对儿童发展和成长的作用。没有长篇大论的说教,只是通过与家长一起做了几个情趣盎然的游戏活动,使家长切实感悟到“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真谛。从而为家长参与教育过程,达成教育共识,奠定了感性基础。

2、开展轻松活泼的“亲子活动”,变被动服从为双向互动

为了改革家园合作方式,变家长的被动服从为主动参与,教师们经常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在“亲子”活动中,学习是师、幼、家庭多元互动的教育方式。在“亲子”活动中,允许家长以对此项活动的理解,以及孩子自身的发展状况按自己的方式进行活动,在与孩子轻松游戏、快乐学习的亲情互动中,家长既是老师又是玩伴,近距离的走进孩子、了解孩子;尊重孩子、了解教育。不仅使家长学习和领悟了科学育儿的教育方式和策略,而且有效的密切了家园关系、家长与教师的关系,父母与孩子的关系。

3、设置“家园回音壁”,变静态单向传递为动态双向互动

为了建立起家园教育的共同体,变静态的、幼儿园与家庭单向传递的,以宣传介绍为目的的“家长园地”,变为动态的、幼儿园与家庭双向互动的、以交流、反馈和对话为内容的“家园互动回音壁”。如教师在主题教育“纸”的活动组织中,首先在《家园回音壁》中向家长发出了邀请信,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寻纸”活动。在家长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广泛收集到了各种不同质地、五颜六色的纸和纸盒等,教师请家长和孩子们将共同收集到的各种纸摆放在展览区和创意区,并在每一种纸的旁边写出纸的名称,有的家长还提供的幼儿在家里玩纸、剪纸、折纸的照片;也有孩子们做好的纸制作品:糖纸小人、纸杯小动物、纸盒交通工具等,琳琅满目的主题系列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极大的激发了孩子们对纸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望,并由此生成了一系列纸的活动。在吸纳家长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在每次活动的过程中和结束后,家长都会将孩子在活动中的发展、变化以及对教师组织活动的建议和意见反馈信置于“家园互动回音壁”中。在相互尊重、平等交流的对话中,既发掘了家长教育资源的作用,也为家长创设了一方吐露心声的时空,我们的教育质量也得以不断提升。

二、理解,是联系家园合作的纽带

理解,是联系家园合作的纽带。因为在理解家长的同时我们也赢得了家长的理解。

1、通过现代化手段,全方位的展示孩子的真实发展情况

为了解除个别家长对幼儿园“不放心”的忧虑,真正让家长了解孩子们的真实的发展状况,小班教师处处做“有心人”。她们不再喋喋不休的在家长面前对孩子说长道短、品头论足,而是充分发挥现代化手段,通过摄像机将孩子们在幼儿园形成家园共育的合力,一周的生活、游戏和学习实况摄录下来,并刻录成光碟,全方位的展示给家长们看。家长们在观看孩子们在幼儿园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的活动中,不但看到了自己孩子的优长,也看到了自己孩子的不足。既进行了纵向的比较,也进行了横向的比较。更重要的是家长在看到自己孩子成长中,理解了教师的付出和辛劳,并且对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目标有所了解和掌握。

2、举办亲师活动,视家长为教育团队的伙伴

建立良好的亲师关系,是做好家园工作的首要前提。而要建立亲师之间的合作关系,教师必须放下“专业者”的架子,努力营造亲师之间平等合作的良好氛围。不仅要让家长了解教育的结果,而且要为家长提供介入教育过程的机会,使家长在参与整个活动过程中,了解我们的教育目标,理解我们的教育意图,从而自觉的与教师形成“同事”般的教育合作伙伴关系。为此,我们的教师在主题教育开展中,尝试着以不同形式的亲师活动,或是召开集体亲师会、或是召集小组讨论会和座谈会,将主题教育计划公布于家长,虚心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协商共育策略。家长们常常是各抒己见、献计献策。有时想法和建议确实让我们的教师对家长的教育能力刮目相看。在“成长小档案”的亲师活动中,家长们纷纷出招,想出了十余种制作“成长小档案”的方法。

3、组织富有教育价值的开放活动,使家长理解幼儿教育的内涵

为了让家长感受到孩子的进步和成长,我们的教师有目的的组织开展一些既有真实的生活体验,又能锻炼幼儿动手能力,更能让幼儿学会生活、学会关心、学会做人的,富有教育价值的开放活动。如组织家长和孩子们在幼儿园一起包饺子、煮饺子、吃饺子;组织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参与小制作和才艺表演;组织家长和孩子们伴随着深情的音乐,点蜡烛、吃蛋糕,一起过生日。正是在这样的亲情体验和双向交流中,使家长真正理解到幼儿教育的基础性和独特性,理解到教师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意识到家长也是教育的主体,并且负有责无旁贷的重要责任。

三、信任,是构筑家园合作的桥梁

信任,是构筑家园合作的桥梁。因为在信任家长的同时我们也赢得了家长的信任。

1、挖掘家长教育资源,建立学习共同体

实践证明,“家长是最好的老师”。信任家长并争取和善用家长资源,是建立学习共同体的有效手段。在开展环保教育中,我们向家长提出了“创建绿色家园”的倡议。在家长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孩子们不但学会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资料的广泛搜集,而且学会了从网上下载资料,并进行分类和整理。同时,在家长的指导和帮助下,利用搜集到的各种废旧材料,自制了许多形象生动的教玩具。大班的幼儿还和家长一起动手,以“爱护环境靠大家”为主题,精心设计和创办了一幅幅主题鲜明,匠心独具的环保小报,展示出孩子们美好的向往和希望。家长、教师和孩子们在共同的学习中,自觉的构筑起了学习团队的共同体,获得资源共享、共同成长的快乐。

2、开放“亲子书屋”,营造共育环境

家长所蕴涵的教育资源是丰富、多元的,关键取决于我们能否以信任的态度,创造条件,有效的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营造共育环境。我们在幼儿园门厅为家长和孩子们创建了自由、开放式的“亲子书屋”。每当孩子们在入园、尤其在离园期间,我们都会看见一对对家长和孩子们专心读书的情景。伴随着朗朗的读书声,在亲情交融、人文和谐的互动中,不但密切了亲子关系,而且增强了家长与教育主动融为一体的自觉性。

3、倡导家长志愿者,参与教育过程

充分发挥家长来自于各行各业的专业特长,倡导家长志愿者,参与和支持我们的教育过程,是实现教育优势互补的最佳途径。我园教师在组织的“来来往往”的主题教育中,通过家长的帮助,搜集到大量关于“警察”的资料,琳琅满目的布置在幼儿园班级的墙壁上和活动区中,并且邀请做警察的父母来幼儿园做爸爸老师、妈妈老师进行现身演示的义务执教活动,使孩子们感到即新鲜,又有趣,学到了书本和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

三、我们的体会与思考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家园双方的共同努力,我们在创造性开展家长工作的同时,我们的家园合作工作有了突破性进展。

我们的体会

1、教师由对家长工作的被动应付到主动思考、大胆创新和改革,积极探索家园合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学会了沟通,锤炼了自己,提高了能力。

2、家长也在家园互动和亲师合作中,由被动配合到积极参与并融为一体。并且学到了科学育儿的方法,提高了科学育儿的水平。

3、幼儿园由“围墙式”的管理走向开放式的教育。孩子们的天性得以释放,孩子们的情感得以愉悦,孩子们的智慧得以启迪,孩子们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4、在家园合作中,我们惊喜的发现,教师和家长们身上所蕴藏的聪明才智和教育资源潜能是极大的,亟待我们去挖掘和开发。

我们的思考:高质量的幼儿教育是一种合作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如何办出高质量、高品位的幼儿园?如何赢得家长和社会的信任和支持?努力探索和构建幼儿园、家庭和社区积极支持和参与幼儿教育的、共同成长的“三位一体”的学习团队和教育团队模式,使之成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坚强后盾和有力支柱,将成为我们今后必须面对和锲而不舍的研究方向。

我们坚信,只要我们以尊重、理解、信任和支持的态度,真诚的面对家长,与家长建立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平等合作,携手共育,相信我们必将会为幼儿健康、活泼,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下载浅议家园互动的几点好处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议家园互动的几点好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园家园互动计划

    ‎‎‎‎‎幼儿园家‎园互动计‎划 篇一‎:‎ 幼儿园‎家园互动‎活动 家‎园互动活‎动 大活‎动名称 ‎happ‎y th‎anks‎givi‎ng d‎ay!—‎—“感恩‎你我,真‎情成长”......

    网络沟通促进家园互动

    网络沟通促进家园互动 摘要: 当下,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家长都因为工作的原因,来去匆匆,很难放下匆忙的脚步有时间来园亲自接送孩子,通常情况下,孩子都是由爷爷奶奶接送,其实......

    家园互动让我受益匪浅

    家园互动让我受益匪浅 时间过得真快,最近时刻感受到圆圆长大了,特别是进入大班后,孩子的成长仿佛是在眨眼之间,刚入园时她在教室里哭,我在教室外哭的情景还犹如昨天的事,一转眼,我......

    幼儿园家园互动活动-精华版(模版)

    家园互动活动 大活动名称 happy thanksgiving day!——“感恩你我,真情成长” 小班:亲亲一家人 中班:让爱住我家 大班:感恩的心 二、大活动目标 将感恩的种子播撒在幼儿的心田......

    幼儿园家园互动模式研究方案

    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的家园互动模式研究方案 一、研究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共同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纲要》同时又指......

    小三班家园互动计划

    二○一一学年第一学期家长工作计划 高东幼儿园杨园部 小三班 一、情况分析: (一)优势: 1、家长非常关心孩子在园情况,能主动向老师询问和沟通,并能积极采纳教师的建议。 2、大部分......

    家园互动手册家长的话怎么写

    家园互动手册是家长与幼儿园教师之间沟通的工具,一般上面写的是孩子的表现情况,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园互动手册家长的话怎么写家园互动手册家长的话怎么写丹妮这几天表现的很......

    如何利用家长资源做好家园互动

    如何利用家长资源 做好家园共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