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时期怎样加强党的建设(本站推荐)
新时期怎样加强党的建设
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和完善党的建设对我们党的事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组织政治优势,把党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使我们党以新的面貌和更强大的战斗力,更好地带领人民完成新的历史任务。
一、加强党的建设要统一协调好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之间的关系
1、党的思想建设是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基础,加强党的建设要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重视党的思想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创造性发展,是我们党能够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不断提高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和基本经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给党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党的建设也遇到了许多新的复杂情况,更需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新时期党的思想建设最重要的经验,就是要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民族振兴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是我们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新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才能统一全党思想,增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才能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深刻把握世界形势变化的本质,不为历史长河中的漩涡和逆流所迷惑,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斗争中驾驭全局,掌握主动权;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自觉拒腐防变。
2、党的组织建设是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的保证,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已经成为党的建设的突出环节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和组织建设中的运用。我们全体党员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按照民主集中制组成统一整体,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奋斗,这是巨大的组织优势。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民主集中制不仅不能削弱,而且必须完善和发展。一要切实保障党章赋予党员的各项权利,疏通和拓宽发扬党内民主的渠道,进一步活跃党内生活,发挥好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要坚决维护中央权威,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同中央保持一致,保证党的路线和中央的决策顺利贯彻执行,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无组织无纪律现象;三要健全党委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增强领导班子内部的团结;四要发挥党委在同级各种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人大、政府、政协等组织按照各自的职责和章程主动开展工作,把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形成合力。各类基层组织要从各自的特点出发,认真履行党章规定的职责,努力成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和带领群众完成本单位任务的坚强战斗堡垒。
3、党的作风建设同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密不可分
我们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一定要结合新的实践在全党发扬光大。这三大作风相互联系,核心是向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只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才能为人民的利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坚持从严治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一要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现阶段的各项政策,勇于开拓,积极进取,不怕困难,不怕挫折;二要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克己奉公,多作贡献;三要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努力创造一流的成绩;四要在危急的时刻挺身而出,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坚决同危害人民、危害社会、危害国家的行为作斗争。
要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切实负起党的建设的责任,把从严治党的方针贯彻到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中去。一要严格按党章办事,按党的制度和规定办事;二要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三要在党内生活中讲党性,讲原则,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弘扬正气,反对歪风;四要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标准发展党员,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五要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坚持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坚决改变党内存在的纪律松弛和软弱涣散现象。
二、加强党的建设还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要以武装头脑、提高素质为努力方向。
思想清醒是政治坚定的前提,理论素养是政治素质的基础。在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中,必须把武装头脑作为根本任务来抓。
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只有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才能打牢思想基础,筑牢思想防线。当前,理论武装最重要的就是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为了推动各级领导班子的学习,各级党组织要通过宣传兴学、领导带学、辅导帮学、进修强学、检查促学和制度保学等多种形式,坚持理论学习常抓不懈,努力使领导干部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中,成为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模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模范,学以致用、用有所成的模范。
用世界眼光、战略思维提高人。眼光决定眼界,思维决定思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条件下,领导干部必须具备宽广的世界眼光和深邃的战略思维能力。
用高尚的道德教育人。为增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自觉性,要以勤政、廉政、优政为重点开展从政道德教育,使领导干部志存高远,党性为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淡泊明志,事业为重,树立正确的名利观;知责思为,自律为重,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修身齐家,人民为重,树立正确的亲情观。要把让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优劣的最高标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权力来自人民,其工作优劣的评判主体也只能是人民。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仅仅满足于让上级满意,而忽视了让群众满意。因此,必须处理好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的关系。
2、要按照奋发有为、廉洁公正的要求来推进。
牢记“两个务必”,使领导班子成为奋发有为的领导集体。近些年我们社会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城镇化不断推进,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成绩面前,怎样牢记“两个务必”、继续艰苦奋斗,已成为各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要强调保持清醒头脑,谦虚谨慎,切不可陶醉于已有的成绩而稍有懈怠。要艰苦奋斗,切不可铺张浪费,坚持工作高要求、生活低标准,多思常想生活困难的群众,不断增强奋发有为创新业的意识和能力。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使领导班子成为团结协调的领导集体。领导班子的团结协调直接关系到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而战斗力和凝聚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执行情况。
3、要遵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使领导班子成为公道正派的领导集体。公道正派地识人、选人、用人,是领导班子思想政治素质在干部工作中的集中体现。必须以《条例》为准绳,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把那些靠得住、有本事、群众公认的干部,大胆地选出来、用起来。要不断加大干部制度的改革力度,坚持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强化对干部工作的监督,确保党的干部路线、干部政策在各级领导班子中得到贯彻落实。
第二篇:浅谈新时期班主任怎样建设班委会
浅谈新时期班主任怎样建设班委会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想当好一个班主任,带好一个班,不怕有后进生,就怕没有得力的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应注重培养班干部的管理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管理班级的积极性,这样一来既培养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又能让班主任在以后的工作中省心、省力,还能培养出一批富有创造力全面发展的人才。反之,班主任就会手忙脚乱,烦恼随之而来。那么,怎样才能建立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呢?
一、班干部选拔前期工作
1.营造班级大选的民主气氛和庄严声势,提前一周宣布选举日期。2.发动广大同学报名参加竞选,尤其要动员优秀同学参选,自己准备演说材料,包括为什么竞选,自己的优势,对班级的管理发展具体规划等。
3.解决学生干部的思想问题,后顾之忧。
二、认真选拔
这是建立一支优秀班干部的关键。德才兼备,这既是班干部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也是干部选拔的重要准则。怎样选拔呢?对于有一定认识和评价能力的学生常有以下两种:一是学生推荐,二是老师选。班干部的选择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式的高考,不应该也不能以学习成绩为主要的衡量标准,刚开学时,可以成立临时班委会,等同学们相互认识熟悉后,则可着手选拔班班干部,组建班委会。班干部的选拔可采用指派法、选举法、竞选法、自荐法等。但无论采取何种方法,班主任都应做到心中有数。莫让“千里马”埋没了,要综合考虑班班干部的性别、性格、能力差异,注意组织成一个阴阳调和、内外兼备、取长补短的领导集体。学生要遵守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班班干部除了要遵守这些外,还要遵守班班干部守则(事先讨论通过的班级班干部行为规则),如劳动带头、工作认真负责、不当老好人、关心同学、不摆架子等,塑造“班干部形象”。
三、班干部的培养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处事方法不到位,因此他们的工作经验、工作能力、工作方法,甚至他们自己的学习、生活表现都会存在许多不成熟之处,这就需要班主任在“培养”上下功夫。
首先,在培养过程中既要统一要求,又要因才制宜。对学生干部都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要求每一个干部都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如每个班干部德、智、体各方面都应较好,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和号召力,有较好的人际关系等。一句话,班干部应该是学生中的优秀者,有一定威信。另外,班主任要根据学生干部个人特点区别对待,对于学生干部的不同情况,班主任采用不同的科学的方式、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教育。
其次,班主任还要丢弃一些传统的陈旧观念,如家长观念,要能考虑到每一个班干部的个人特长,让他们有自由发挥的空间,积极培养他们的自主性,而班主任最好扮演一个知心朋友的角色,起帮助和监督作用就可以了。譬如,在召开班委会时,我总是让班长去通知,会议议题也告诉班长,由班长担任主持人,这样
一、两次后,他们就能自行主持会议,以后,我只是作为列席代表参加会议而已,班级的大小事务处理都由班长牵头其他班委具体负责,真正实现学生管理学生的目的,体现班级管理自主性。
第三、严要求,加强教育,提高素质,乐于服务。
学生干部尽管在各方面都有良好的基础,但他们毕竟年龄小,可塑性大,所以,在选用学生干部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管理,要让他们真正懂得当学生干部是锻炼自己,展示才华的好机会。此外,班主任还要定期召开班干部会、经验交流会,及时总结阶段性的工作,教育他们注意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学会客观、公正地处理问题,平时从小事做起,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感染”学生。
最后,班级管理制度化,创建群体管理方式。在逐步实施培养目标的同时,班主任要对班级管理办法作出规定,如班级公约、奖罚制度。建立相应管理体系,如班长、副班长是班级管理体制的主管;学习委员、各科代表主管学习等等。另外,还要发挥共青团组织在班级中的管理作用。这样一来,班级中的绝大多数人都能成为一项工作的管理者,同时自己也是其他管理者的管理对象,形成一种人人平等,人人有责,相互牵制,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相互交融的良好机制。这样的管理方式既有别于班主任一统天下的管理方式,又区别于随意性、放羊式的管理方式,它可以说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实施的班级管理制度,它的好处是能够调动所有同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使每一个同学都能成为班干部提高管理能力,使每一个同学都能得到全面发展,达到培养班干部自主管理班级的目的。
总之,重视和加强对班干部队伍的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有助于形成一支组织管理能力强,责任心强的班干部队伍,带动和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促进学生集体荣誉感与竞争意识逐步增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以好的班干部队伍能使班主任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如教育学家陶行之所说:“教是为了不教”,我想变通一下用在班级管理中即为:“管”就是为了“不管”。因此培养一批优秀的班干部就成为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第三篇:思想汇报--学习新时期党的学风建设
思想汇报--学习新时期党的学风建设
敬爱的党组织:
在这时期里我主要了解了一些有关党的学风建设等方面的知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努力的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这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前进的根本保证。随着认识的深化和实践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对于学风建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这也是新时期重抓学风的关键原因所在。
理论联系实际,是党一贯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也是党一贯倡导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是党对待马克思的唯一科学的态度,也是党具有旺盛创造力的关键所在,是我们不断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水平、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途径。坚持和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在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能否学习好、应用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理论上和政治上是否成熟的一个根本标志。党的三大作风,把理论联系实际放在党的三大作风之首,可见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密切联系群众,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密切联系群众,体现了党对待人民群众的根本态度,是党的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从党成立之日起,党就植根于人民群众中,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建设时期,党始终坚持和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与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解决党内矛盾,纠正党内错误,健全党内生活,增强党的团结的基本方法;是保证党的肌体健康,增强党的战斗力的有力武器;也是党光明磊落、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体现。批评和自我批评,就是要求对党内同志在思想、工作、作风诸方面存在的问题,真诚而又严肃地提出批评,帮助这些同志提高认识,改正错误,取得进步。
新时期,继承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为中心,着眼于对理论的学习和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新时期,继承和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一句话,要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作党的力量之源和智慧之源,执政之本和胜利之本。
新时期,继承和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是现实状况与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关键的是要勇于自我批评和乐于接受别人的批评。同时要讲究方式方法和技术,把握正确的方向,把握正确的原则和方针。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创造性的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树立“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鉴定不移的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同时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第四篇:关于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的理解
关于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的理解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的讲话中,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针对当前领导干部存在的八个方面的突出问题,提出要切实把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全面加强作风建设,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保障。总书记的讲话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这既是党中央从全局出发向各级领导干部发出的号召,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下面就加强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问题谈点我的认识和理解。
一、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作风?
所谓作风,是指一个人、一个组织在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态度或行为上的特色或风格。作风是一种制度,像传统或习俗一样,是一种不成文的、非正式的制度;作风构成一种环境、一种氛围,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和规范人的态度和行为。作风代表形象,能凝聚人心,能产生力量。
(二)什么是党的作风?
党的作风,是指一个党的性质和世界观的外在表现,反映一个党的特征和品格的整体精神风貌,它是全党包括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党的作风问题实质是党性问题,党性决定作风,作风反映党性。我们党的作风包括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等。
1.思想作风:是人们在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特别是指导思想上表现出来的行为取向和特点,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中的体现。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所形成的的思想路线,是党的思想作风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征,是党的思想作风的核心和灵魂,是党顺应时代进步潮流、永葆先进性的根本要求。加强和改进思想作风建设,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从不断发展变化的国际形势出发,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努力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2.学风:是指学习的风气、学习的风格、学习的方式方法等。
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学风。学风问题也是党风问题,是关系党的兴衰和事业成败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加强和改进党的学风建设,必须“坚持理论联系 1
实际,反对照抄照搬,本本主义”;要科学地对待理论学习,把理论学习与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结合起来,及时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工作作风:是人们在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行为特点,是贯穿于工作过程中的一贯风格。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工作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工作作风说到底是一个世界观问题,是世界观的外在表现形式。加强和改进党的工作作风建设,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4.领导作风:是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态度和行为。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是党的领导作风的核心,贯穿一切领导活动之中。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作风建设,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5.干部生活作风:是干部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模式,是干部的思想品质、道德观念、文化素养和行为方式等在日常生活中的综合反映,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
加强党的干部队伍生活作风建设,必须教育和监督党员干部,自觉地加强党性锻炼,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模范地遵纪守法,管住小节,挡住诱惑,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追求健康的生活兴趣,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
二、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历程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党风的论述
马克思、恩格斯在建党活动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出作风的概念,但对于无产阶级政党应有的革命风格,以及实事求是和自我批评的精神都作了重要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同其他无产阶级政党不同的地方只是:一方面,在各国无产者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的不分民族的共同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因此,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最坚决的、始终推行运动前进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比其余的无产阶级群众优越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
(二)毛泽东同志关于党风的论述和学风建设
在中国共产党的建党活动中,毛泽东同志最早完整地提出了“党风”的概念。毛泽东同志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指出:“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风”,并把党风与党性和世界观结合起来,最早从党性与世界观的高度来认识党风。毛泽东同志指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种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这是一个共产党员起码应该具备的态度。”“粗枝大叶、自以为是的主观主义作风,就是党性不纯的第一个表现。”“这种作风,拿来律己,则害了自己;拿来教人,则害了别人;拿来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总之,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
在提出党风概念和把党风提高到党性和世界观高度以后,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全面论述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作风;延安整风时,毛泽东同志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等报告。那时是整顿三风:一是整顿学风,反对主观主义;二是整顿党风,反对宗派主义;三是整顿文风,反对党八股。在新中国建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又向全党提出了“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三)第二代(邓小平时期)中央集体开展的党风建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党风理论;1980年2月在十一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决定;1983年10月在十二届二中全会上作出了“整党的决定”;1989年,陈云同志针对新时期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的科学概念。
(四)第三代(江泽民时期)中央集体开展的党风建设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先后作出了“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1990年12月十三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1994年9月十四届四中全会),1997年江泽民同志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要求,党中央在县级以上领导干部中深入扎实地开展了“三讲”教育。2001年9月十五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提出了“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把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五)胡锦涛同志关于党风建设的主要举措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在十六大结束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就率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到西柏坡,重温并号召全党坚持“两个务必”;从2005年开始,又在全党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重要内容。在今年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深入、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加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前进和我们党事业的发展,党的作风建设正被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容。
50多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表明,党风问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关系到党的兴衰和发达,而且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党风建设是党的建设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应引起各级党组织高度的重视。
三、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
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和世界观的外在表现。党的作风问题实质是党性问题,党性是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问题。党的作风体现着党的宗旨,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党的作风直接体现在党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身上,人民群众看党的作风主要是看党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作风。加强作风特别是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对于党完成历史使命至关重要。
1.新时期党在作风建设上所面临的形势与存在的问题,要求我们要从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充分认识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2.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
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认真解决领导干部作风上的这些问题。
3.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
须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4.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加强先进性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需要。
四、新形势下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要求
新形势下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干部作风建设的一系列要求,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建设,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努力实现领导干部作风的进一步转变。具体要求如下:
1.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树立勤奋好学之风;
2.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真抓实干之风;
3.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亲民爱民之风;
4.充分发扬民主,树立团结共事之风;
5.牢记“两个务必”,树立勤俭节约之风;
6.严格要求自我,树立廉洁从政之风。
总之,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建设,要倡导和践行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发扬民主团结共事、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的优良作风,努力实现领导干部作风的进一步转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保障。
第五篇:浅谈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浅谈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根据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面对执政条件和环境的变化,在领导人民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获得的一个重大认识,同时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需要,也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课题。
一、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要性
(一)党所处的历史地位要求党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
执政能力建设,是指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军治国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在当今中国,要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人民的要求。
党在建设实践中遇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都会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新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的历史方位的这种变化使党面临着执政和改革开放的双重考验。这两个根本性转变,是我们今天认识和思考党的建设问题的前提和出发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我们推进执政党建设指明了方向。当然,怎样提高党的执政本领,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深入研究才能解决的问题。近一二十年来,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纷纷下台,给我们以深刻的警醒。这些党执政失败的原因非常复杂,不能简单地看待。但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因为缺乏执政能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能胜任时代提出的要求。
(二)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党应对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完成繁重任务的迫切要求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繁重、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日益严峻的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验,都给我们党治国理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如胡锦涛总书记讲的,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式、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面对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和挑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越来越成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因素。从国际上来看,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以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众凝聚力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形式发生的这种深刻变化,既给我国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同时也使我国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压力和考验。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随着社会组织形式、就业方式、社会结构的变革加快,我们在面临着并长期面对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当前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和压力同在的条件下,党中央鲜明地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特点,说明我们党对所面临的考验和艰苦繁重的任务有了清醒的认识和把握,表现出了强烈的时代紧迫感和高度的责任感。
(三)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
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民族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在我们党成为执政党的同时,也就承担起振兴中华民族,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历史责任。我们党成为执政党,由于地位和环境的变化,党的功能、目标、任务、活动方式、与国家的关系等等,与执政以前相比,都有了根本的不同。执政党不同于革命党,它要执掌政权、履行执政职能,必须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治国理政的本领和水平。
党执政以后,一方面使我们党有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条件,同时也使党面临着被权力
腐蚀的危险,容易滋生脱离群众的现象,滋生贪图享受和消极腐败现象。党越是长期执政,拒腐防变的任务越是艰巨。因此,对于执政党来说,必须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尤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实现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结合,既是一个伟大创举,又是一个全新课题。因此,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党要有更高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有更强的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的能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二、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措施
(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增强执政意识
执政意识是指执掌政权的党及其成员对履行执政职能、巩固执政地位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党和党的干部有没有执政意识,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到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兴衰。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各项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同时,应当看到,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综合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我们只有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能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更好地体现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只要我们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思路和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
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领导干部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特别是要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按照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要求,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尤其是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权利观,以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没有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就没有动力。因此,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加强执政能力建设,首先要从思想上树立并坚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三)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进一步明确党的执政使命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从20世纪中叶到21世纪中叶的100年间,中国人民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实现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历史伟业,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已经奋斗了50年,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展望未来,在新世纪的前50年,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的崇高使命和庄严职责。必须努力强化广大党员干部的历史使命意识,既牢记远大理想,又扎实奋力工作,不断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党在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长期实践中,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执政成就,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这些经验是几代共产党人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得来的,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充分加以运用,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