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吉林省新闻出版奖评审管理办法(吉政办发〔2005〕40号)
【发布单位】吉林省
【发布文号】吉政办发〔2005〕40号 【发布日期】2005-10-19 【生效日期】2005-10-1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吉林省
吉林省新闻出版奖评审管理办法
(吉政办发〔2005〕40号)
各市州、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吉林省新闻出版奖评审管理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五年十月十九日
吉林省新闻出版奖评审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第一条 为了做好吉林省新闻出版奖励工作,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吉林省新闻出版奖的推荐、评审、授予等各项活动。
第三条第三条 吉林省新闻出版奖授予在新闻出版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和组织,由省政府设立,以省政府名义表彰,为省内新闻出版的最高奖项。
第四条第四条 吉林省新闻出版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实施“精品带动”、“人才兴业”战略为内涵,在全系统大力倡导精品意识和名牌观念;着力推进技术创新和人才培训;积极营造效益效率和快速发展氛围。通过评选优秀出版物、优秀出版单位、优秀出版工作者,形成我省新闻出版产业的精品方阵和人才梯队,并通过制定一系列奖励政策,给予入选的单位和个人一定的扶持和激励,进而带动我省新闻出版产业快速发展,实现产业升级。
第五条第五条 吉林省新闻出版奖的推荐、评审和授予,实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不受任何组织或者公民的非法干涉。
第六条第六条 吉林省新闻出版奖下设3个系列奖项:吉林新闻出版精品奖、吉林新闻出版优秀集体奖、吉林新闻出版优秀人物奖,每3年评选一次。
第七条第七条 吉林省新闻出版奖奖励证书不作为确定新闻出版成果权属的直接依据。
第二章 奖励范围和评审标准
第八条第八条 吉林省新闻出版奖涉及图书出版、报纸出版、期刊出版、音像出版、电子出版、网络出版、印刷企业、营销企业、复录企业和光盘生产企业等10个行业。
第九条第九条 入选吉林新闻出版精品奖的图书、期刊、音像、电子产品和网络出版作品须具备基础条件和具体条件。
(一)基础条件。
1.作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传播和积累有益于提高民族素质、有益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增进国际文化交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和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2.对阐述、传播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有重大作用的;对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有重要意义的;对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及时反映国内外新的科学文化成果有重大贡献的;具有重要思想价值、科学价值或者文化艺术价值的。3.任何作品不得含有《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规定的内容。
(二)具体条件。
由省新闻出版局相关职能处室制定。
第十条第十条 入选吉林新闻出版优秀集体奖的单位须具备基础条件和具体条件。
(一)基础条件。
1.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自觉执行新闻出版政策法规,遵守职业道德。2.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科学发展观,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全省本行业中技术先进、管理科学、业绩突出,利润有较大幅度增长。3.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参加评选:(1)最近2年内,有买卖书号、版号、刊号行为的;(2)最近2年内,因严重违反新闻出版政策法规被查处的。
(二)具体条件。
由省新闻出版局相关职能处室制定。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入选吉林新闻出版优秀人物奖的人员须具备基础条件和具体条件。
(一)基础条件。
1.努力践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自觉执行新闻出版政策法规,遵守新闻出版职业道德,廉洁自律,有显著工作成绩。2.爱岗、敬业、业务熟练,在本岗位工作中有较高造诣和水平。3.在现岗位工作2年以上(含2年)。4.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有关单位负责人不得参加评选:(1)最近2年内,单位有买卖书号、版号、刊号行为者;(2)最近2年内,单位因严重违规被立案查处者。5.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有关人员不得参加评选:(1)参与买卖书号、版号、刊号活动者;(2)编发的出版物,因严重违规被查处者;(3)印刷、复制、发行人员参与非法出版活动;(4)有其他违法违纪行为被处罚者。
(二)具体条件。
由省新闻出版局相关职能处室制定。
第三章 评审机构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吉林省新闻出版奖评审工作在省政府领导下,由省新闻出版局具体组织实施。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每届吉林省新闻出版奖评奖时,设评审委员会主持评奖活动。评审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1-2人、秘书长1人。主任委员由主管副省长担任。吉林省新闻出版奖评审委员会其他成员由新闻、出版、印刷、经营等领域有影响的和权威的专家、学者,及省委、省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组成。组成人选由省新闻出版局推荐,报省政府批准。
吉林省新闻出版奖评审委员会组成人员实行聘任制,每届任期3年。
第四章 推 荐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各市州新闻出版局、较大新闻出版单位为吉林省新闻出版奖的推荐单位。
各推荐单位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每年推荐的具体要求,将推荐项目材料及评审费等,统一报送省新闻出版局,过期不予受理。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申报吉林省新闻出版奖的项目,须填写《吉林省新闻出版奖推荐书》,提供必要的证明或者评价材料。推荐书及有关材料应当完整、真实、可靠。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凡存在知识产权以及有关完成单位、完成人员等方面争议的项目,在争议未解决前不得申报吉林省新闻出版奖。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几个单位共同完成的项目,应由项目第一完成单位的主管部门,按规定程序推荐;单个项目不得由几个部门同时重复推荐;同一内容项目已在国家或者省(部)获得奖励的,不再推荐;能形成系统、相互间是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的同类项目可以合并推荐。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被推荐的项目应符合国家、省的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的要求。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涉及国防、国家安全、公安以及其他特殊需要保密事项的项目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五章 其 他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经吉林省新闻出版奖评审委员会审议、批准的获奖项目,颁发奖励证书和奖金。
吉林省新闻出版奖奖励经费100万元,由省财政专项核拨。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年度评审过程中发生的临时性情况,而本办法又未明确规定的,可由吉林省新闻出版奖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提议,新闻出版评审委员会2/3以上委员通过后,进行处理。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安徽省质量奖评审管理办法
安徽省质量奖评审管理办法
(2005年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实施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和《安徽省质量振兴计划》,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鼓励企业深化全面质量管理,加快推进宣贯《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进度,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不断提高质量水平和竞争能力,满足用户需求,坚持走卓越绩效模式道路,根据“全国质量奖评审办法”,表彰我省质量经营取得突出成效的企业,特设立安徽省质量奖(以下简称质量奖)。为“科学、公正、客观”地开展质量奖评审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质量奖是组织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开展质量创新并取得显著的质量效益而被授予的最高奖励。在评审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重实效”和“优中选优”的原则。
第三条 质量奖评审工作要遵循为组织服务的宗旨,充分体现帮促精神,坚持公平、公开、公正,从企业实际出发,运用数据和事实,量化分析,综合评价。
第四条 质量奖每年评审一次。授奖有效期为四年,期满后按当年评审标准重报重评。重评企业不占当年名额。
第二章
评审范围
第五条 质量奖评审范围为工业(含国防工业)、工程建设、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及商业、贸易、旅游、服务等国有、集体、私营、合资、外资股份制及其它企业(法人实体)。第六条 非紧密型组织集团不在评审范围之内。
第三章 机构职责
第七条 质量奖评审管理机构,是省质量奖审定委员会。其日常评审管理工作由省质协秘书处负责。
第八条 省质量奖审定委员会在安徽省经委领导下,由省直有关质量工作的部门、社会团体的负责同志及有关权威的质量管理专家、国家注册审核员组成。负责研究、确定质量奖评审工作的政策,批准质量奖评审管理办法和评审标准,审定获奖企业名单。
第九条 省质协秘书处是质量奖评审管理的日常办事机构,其主要工作是:负责拟订、修改质量奖评审管理办法和评审标准;培训、评聘评审人员;组织、检查评审工作;监督、帮促获奖企业。
第四章
评审人员
第十条
实施评审质量奖的评审人员应具备以下资格条件:
一、能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熟悉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定;
二、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较广的管理知识,有丰富的质量管理实践经验和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或同行所认可;
三、经过较高层次质量管理的培训,能熟练掌握评审方法和技巧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及技能,并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经考核合格;
四、认真履行评审人员职责,严格遵守评审人员纪律。第十一条 每年在实施评审前对符合资格条件拟聘的评审人员进行质量奖评审专业培训,经考核合格才能确认为正式评审人员,并颁发证书。
第五章
标准原则
第十二条 从2005年起省质量奖评审标准采用GB/T19580-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标准吸收和借鉴了国外质量奖评价标准,注重组织从领导作用、战略要求、顾客和市场调查、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管理、直至售后服务的全过程控制,更注重组织运作绩效。满足顾客需要和持续改进能力,以及外部环境变化时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发展潜能。
第六章
申报条件
第十三条 组织应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前提下,对照评审标准,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提出申报。
第十四条 申报企业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近四年有为社会广泛认可的名优新产品或用户满意产品;
二、是所属行业或所在市公认的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和经济效益显著企业;
三、认真贯彻实施ISO9000族标准,建立、健全了文件化的质量体系,对行业有强制性要求的产品和体系认证已获注册;
四、组织环境保护治理达标并连续两年无重大质量、设备、伤亡、火灾和爆炸事故(按行业规定);
五、有所属行业或所在市能反映申报组织质量体系及其有效运 行、产品质量水平、安全、环保、质量成效等方面的评价意见。
第七章
评审程序
第十五条
组织申报。凡符合质量奖基本条件,在自愿的基础上,填写“质量奖申报表”。按照评审标准和填报要求,对本组织经营质量管理业绩进行自我评价和说明。将申报表、自我评价报告及经所属行业或所在市按照评审标准签署的评价意见,并详细开列主要用户(或服务对象)和供应商名单,连同必要的证实材料一并送省质协。
第十六条
资格审查。省质协秘书处对申报组织的基本情况、评价意见和材料的完整性进行评审。
第十七条
用户评价。省质协用户委员会主要以函调等形式广泛征询申报组织用户评价意见,并向省质协和申报组织提供用户评价报告。
第十八条
材料审查。省质协秘书处组织评审人员对组织申报材料进行详细审查、综合分析和系统评估。严格控制并确定现场审查组织名单。
第十九条
现场审查。评审人员对受检组织进行现场审查。审查申报组织结合自身实际的质量活动和实施方法是否符合评审标准;组织是否按其规定要求和实施方法认真贯彻执行;贯彻执行结果是否有实际成效,经综合评价后写出评审报告。
第二十条
评审。省质协审议评审报告和用户评价报告,择优提出获奖组织推荐名单。
第二十一条 审定批准。审定委员会听取省质协报告评审工作,审核获奖组织推荐名单后报省经委和省质协联合公布表彰。
第八章
获奖管理与监督
第二十二条
获奖组织在现场审查的基础上,制订质量改进计划,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确定完成进度,并验证改进的有效性。
第二十三条
获奖组织在有效期内应结合国家经济发展要求和结构调整,在管理上有所创新,制订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的质量方针和目标,从本企业实际出发,更加深入有效实施《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不断深化内部改革,研究质量管理的新理论、新方法,把思考的焦点集中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创新活动上,创造出具有本组织特色的质量管理实践和经验。
第二十四条
获奖组织每年必须按规定如实向省质协填报《质量管理奖企业年报表》并抄送主管部门或所在市质协。省质协要健全获奖组织的档案管理工作。
第二十五条
省质协、部门和所在市要加强对获奖组织的管理与监督,每年至少对五分之一的获奖组织进行监督审查和针对问题预以帮促。根据监督审查结果适时组织获奖组织进行交流以总结经验。
第二十六条
获奖组织有效期满后,仍符合基本条件的组织自愿提出申报,填写申报表,开列主要用户名单,并附获奖四年来的组织自我评价报告,经所属行业或所在市签署意见后送省质协。
第十七条
省质协秘书处对有效期满重报组织的审报材料,必要的证实材料,历年年报和平时监督审查情况,按当年评审标准审查分析、系统评估并开展用户评价。对在四年中质量水平明显提高并始终 保持省内行业先进水平的组织可免于现场审查;对未提出申报或已充分证实未能保持获奖时质量水平的组织不予现场审查。进入现场审查的企业执行第七章评审程序。继续获奖组织,重发证书和奖牌,有效期仍为四年。未能再次获奖组织,则奖牌和证书自行失效,不再享受质量奖荣誉称号,省质协将在获奖组织名单中予以除名并予以公告。
第二十八条 获奖组织如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在一个月内书面报告省质协。
一、发生重大质量、设备、伤亡、火灾和爆炸事故;
二、国家或行业、省级监督抽查产品(或服务)不合格;
三、用户对质量问题反映强烈,质量水平明显下降。
经核查后,根据其严重程度对获奖组织分别给予批评警告、通报批评,直至撤销质量奖荣誉称号,并予以公布。对有意延误报告和隐瞒不报,一经查出严肃处理。
第九章 评审纪律
第二十九条
质量奖评审要坚持“科学、公正、客观”的原则,做到程序化和规范化,提高评审透明度,接受社会和舆论的监督。
第三十条 评审人员要公正廉明,实事求是,团结协作,讲求效率,工作认真,保守机密,严格遵守各级政府有关规定,自觉抵制一切不正之风。对违反评审纪律者,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警告、撤销评审人员资格,直至建议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一条 申报、受检组织要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不行贿送礼,不托人情,不搞超规格接待。对违反评审纪律组织,视情节轻 重,给予批评警告、撤销申报受检资格,直至建议组织主管部门通报批评。
第三十二条 部门、所在市管理部门,组织主管上级单位不干予评审工作,不迎送,不派人陪同评审和住宿。
第三十三条 建立评审和受检双向监督反馈制度。受检组织和评审小组都要向省质协书面反馈对方执行评审纪律情况。受检组织还要对评审人员工作质量作出评价。并由省质协存入评审人员档案。
第十章 评审经费
第三十四条
质量奖评审经费来源由设立的质量基金和组织申报费两部分组成。评审经费用于支付评审人员评审津贴和日常评审管理费用。评审经费使用要单独立帐,做到列支清楚,使用合理,帐目受控。
第三十五条
凡申报质量奖的组织需交纳资料审查费和用户评价费;确定为接受现场评审的组织要负责评审人员的往返差旅和住宿费用;获奖组织需交纳奖牌证书制作费。
第十一章
获奖奖励
第三十六条
对获奖组织由省经委和省质协授予标有获奖年号的质量奖奖牌和注明获奖有效期的质量奖证书。获奖组织名单在全省性报刊上公布表彰,并择优推荐申报全国质量奖。
第三十七条
建议获奖组织在行业和所在市上级主管部门可给予获奖企业一次性奖励,并在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的技术创新立项及信贷等方面从优考虑。获奖组织可在组织的宣传广告、产品外包装上注明获奖时间。
第十二章
附则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自2006年起实行。有关条款将制订具体实施指南,其解释权属省质协。
第三篇:吉林农业大学奖助学金管理办法-(处)、武装部
附件2:
吉林农业大学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吉林省政府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
为进一步健全、规范我校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吉林省政府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管理体系,确保各项奖、助学金评审工作公平、公正、依法依规进行,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管理机构
学校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吉林省政府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评审委员会统一领导国家奖助学金管理工作,下设办公室在学生处,具体负责国家奖助学金的评审、审核、监督、资金管理及发放等日常工作。各学院成立学院和各年级国家奖助学金评审工作领导小组,由学院主管学生工作党委副书记为组长,成员由班主任、辅导员、学生代表等组成,其中学生代表不少于年级总人数的10%,具体负责本学院奖助学金的评选、审核、公示、上报及资金发放等日常管理工作。
二、评选标准
1.国家奖学金每人每年8000元; 2.国家励志奖学金每人每年5000元; 3.吉林省政府奖学金每人每年4000元; 4.国家助学金每人每年3000元。
三、申请条件
(一)国家奖学金
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生,符合以下条件: 1.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思想积极要求进步,自觉加强政治修养;
2.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学校章程及规章制度,入学以来无违纪行为;
3.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学生在评选学年平均学分绩成绩排名在评
选范围内位于前10%,且无不及格科目,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特别突出。
4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成绩在评选范围内位于前10%;
对于学生平均学分绩成绩和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成绩排名中的其中一项没有进入前10%,如达到前30%且在其他方面表现非常突出,可申请国家奖学金,但需提交详细的证明材料。其他方面表现非常突出是指在道德风尚、学术研究、学科竞赛、创新发明、社会实践、社会工作、体育竞赛、文艺比赛等某一方面表现特别优秀。具体如下:
(1)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表现突出,具有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奉献爱心、服务社会、自立自强的实际行动,在本校、本地区产生重大影响,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有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
(2)在学术研究上取得显著成绩,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被SCI、EI、ISTP、SSCI全文收录,以第一、二作者出版学术专著(须通过专家鉴定);
(3)在学科竞赛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在国际或全国性专业学科竞赛、课外学术科技竞赛等竞赛中获一等奖(或金奖)及以上奖励;
(4)在创新发明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或获得国家专利(须通过专家鉴定);
(5)在体育竞赛中取得显著成绩,为国家争得荣誉。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获得个人项目前三名,集体项目前二名;高水平运动员(特招生)参加国际和全国性体育比赛获得个人项目前三名、集体项目前二名。集体项目应为主力队员;
(6)在重要文艺比赛中取得显著成绩,参加国际和全国性比赛获得前三名,参加省级比赛获得第一名,为国家赢得荣誉。集体项目应为主要演员;
(7)获全国三好学生、全国优秀学生干部、全国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全国性荣誉称号。
上述七方面之外,如在其他方面有同等级别的特别优秀表现,在国家奖学金评选过程中,也可作为突出表现提交相关材料。
(二)国家励志奖学金
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符合以下条件:
1.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思想积极要求进步,自觉加强政治修养;
2.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学校章程及规章制度,入学以来无违纪行为;
3.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学生当学年平均学分绩成绩80分以上,且无不及格科目。
4.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学生思想道德及行为修养测评成绩合格者;
5.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原则上通过评选学年经济困难学生认定。
(三)吉林省政府奖学金 同国家奖学金。
(四)国家助学金
全日制本科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符合下列条件: 1.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思想积极要求进步,自觉加强政治修养;
2.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学校章程及规章制度,入学以来无考试作弊行为,申请学期内未受到纪律处分或申请学期内纪律处分已解除;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学生思想道德及行为修养测评成绩合格者;
4.勤奋学习,积极上进;
5.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原则上通过当学年经济困难学生认定。
四、申请程序
1.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
2.学生所在班级(年级)民主评议,严格程序,确定参评资格,须年
级辅导员参加,保证评审工作公平、公正、公开。
3.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吉林省政府奖学金评选需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对申请学生基本材料进行初审,按照下达名额指标,依据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成绩评定,排序后进行评选。
4.国家助学金依据申请学生的困难程度进行评选,同等困难的,学生评选综合素质测评成绩较高的。
5.学院评审工作领导小组依据评选标准和评选条件,按规定比例等额评选,并确定拟获各类奖助学金学生名单,在学院范围内公示五个工作日无异议后,报学校审批。
6.经学校评审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拟获各类奖助学金学生名单,在全校范围内公示五个工作日无异议后,上报省资助中心审批。
五、资金管理与发放
国家奖助学金实行专款专用制度,在资金划拨到学校账户后,由学生处协调计划财务处将资金及时、足额发放至学生,不得截留、挤占、挪用。
六、奖、助学金的中止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学校将取消其已获得的奖、助学金资格,并对已获得资金予以追回:
1.违犯国家法律、法规的;
2.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受到纪律处分的; 3.经查证虚报家庭经济情况,夸大困难程度的; 4.经复核不符合申请条件的;
5.不正确使用受助资金,平时有高消费行为,铺张浪费的; 6.不符合其它相关要求的。
七、注意事项
1.学生无论家庭经济是否困难,只要符合规定条件,均可申请、参评国家奖学金、吉林省政府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评定原则上需通过当学年经济困难学生认定。
2.同一学年内,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吉林省政府奖学金不能同时兼得;
3.同一学年内,申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吉林省政府奖学金的学生,可同时申请、参评国家助学金。
八、本办法由学校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吉林省政府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评审委员会负责解释。
九、本办法自2017年9月1日起施行,原《吉林农业大学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吉林省政府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评审暂行办法(修订)》废止。
第四篇:瑞安市市长质量奖评审管理办法
www.xiexiebang.com提供文章来源
瑞安市市长质量奖评审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质量强市之路,引导和激励广大企业(组织)建立和实施卓越绩效的质量管理模式,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水平,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战略的实施,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借鉴国内外开展质量奖活动的成功经验,结合瑞安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市长质量奖是瑞安市人民政府设立的最高质量荣誉,主要授予我市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实施卓越绩效质量管理模式,在工业(含农产品加工业)、工程建设、服务等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并取得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企业或组织。
第三条 市长质量奖的评审工作遵循科学、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在企业或组织自愿提出申请的基础上,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好中选优、宁缺毋滥的原则。
第四条
市长质量奖每年评定一次,原则上每年获得市长质量奖的企业或组织总数不超过3家。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第五条 市政府成立市长质量奖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委会”),由市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企业管理专家和质量专家组成。评委会主任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担任,副主任由市政府办公室分管副主任和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担任。
更多文章请访问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提供文章来源
评委会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评审办”)和评审组。评审办设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评审办主任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领导担任;评审组由具备资质的评审员组成。
第六条 评委会的主要职责:
(一)组织、指导和监督市长质量奖评审活动的开展,决定市长质量奖评审过程出现的重大事项;
(二)审定市长质量奖评审实施细则、评审工作程序等重要工作规范;
(三)审查、公示评审结果,确保评审结果的公开、公正和公平,向市政府提请审定市长质量奖拟奖企业或组织名单;
(四)邀请市监察部门参与市长质量奖评审的监督工作。
第七条 评审办负责市长质量奖的日常监督与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制(修)订市长质量奖评审实施细则、评审工作程序等;
(二)组织制(修)订评审员资质标准和管理制度,开展对评审员的选拔、培训、考核并建立评审员库,建立评审员绩效考评的优胜劣汰机制。根据评审需要,按行业组建若干评审组;
(三)制定市长质量奖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市长质量奖申报工作,受理市长质量奖申请;
(四)对申报企业或组织的资料进行审查,确定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或组织名单。
(五)组织评审组对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或组织进行现场评审,考核、监督评审员履行职责情况;
(六)向评委会报告市长质量奖评审结果,提请审议候选授奖企业或组织名单。
更多文章请访问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提供文章来源
(七)负责社会各界反映问题的调查核实工作;
(八)宣传、推广获奖企业或组织的质量管理先进经验和方法,组织开展国际先进质量奖评审标准的跟踪研究;
(九)监督获奖企业或组织持续实施卓越绩效模式,规范使用获奖荣誉。
第八条 评审组由3名(含3名)以上评审员(包括行业专家)组成,实行组长负责制。其主要职责是:
(一)制订现场评审实施计划,对企业或组织实施现场评审;
(二)提出建议授奖的企业或组织名单。第九条 评审员应具备以下资格条件:
(一)能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熟悉国家有关质量和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定;
(二)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五年以上从事质量管理或专业技术工作经历,有丰富的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熟悉企业质量工作情况;
(三)接受过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培训,掌握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方法和技巧, 熟悉《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国家标准,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四)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认真履行职责,严格遵守评审纪律。
第三章 申报条件
第十条 申报市长质量奖的企业或组织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在我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合法经营三年以上;
更多文章请访问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提供文章来源
(二)产品、服务和运营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要求,取得国家规定应取得的相关证照;
(三)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并取得卓越经营绩效,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并有效运行,主要经济、技术和质量指标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
(四)在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企业或组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实施标准化战略和品牌战略,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开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推进节能减排等方面,走在国内同行业或市内前列;
(五)主导产品的质量水平达到或超过国内外先进水平,产品质量长期稳定并能持续改进;
(六)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具有良好的诚信记录和社会信誉;
(七)无其他严重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第十一条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申报市长质量奖:
(一)不符合国家产业、环保、安全生产、质量政策的;
(二)列入国家强制管理范围的产品未获得相关证照的;
(三)近三年产品监督抽查不合格或出现重大质量安全、环境污染、安全生产、公共卫生事故及重大质量投诉的;
(四)有其他严重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
第四章 评审标准
第十二条 市长质量奖的评审标准应体现先进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更多文章请访问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提供文章来源
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质量奖的评审标准。评审标准是市长质量奖评审的基础,也是企业或组织自我评价、自我改进的参考依据。
第十三条 市长质量奖的评审标准采用GB/T19580-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GB/Z19579-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评审标准包括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以及经营结果等七部分,各部分的每个条款都有明确的要求和相应的分值,标准总分为1000分。
第十四条 为保证市长质量奖评审标准的可操作性和在不同行业评审工作中的一致性,在同一标准要求下,可按制造业、供应业和服务业等分别制订评审实施细则,以保证市长质量奖的代表性和权威性。评审实施细则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实践的发展要求,适时进行修订。
第十五条 根据宁缺毋滥的原则,获得市长质量奖的企业或组织总评分不得低于600分(含600分)。若当年申报企业或组织的总评分低于600分,该奖项将空缺。
第五章 评审程序
第十六条
每年由评审办发出申报市长质量奖通知,并在规定时间内受理当市长质量奖的申请。
第十七条
凡符合市长质量奖申报条件的企业或组织,在自愿的基础上,按照市长质量奖评审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形成自我评价报告,填写《瑞安市市长质量奖申报表》(以下简称申报表),申报表中的有关内容需经相关部门验证确认并提供证明材料,经行业协会签署推荐意见后,在规定时间内报送评审办。
第十八条
评审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资料审查。评审办对申报企业或组织的基本条件、申报表、自
更多文章请访问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提供文章来源
我评价报告及相关的证实性材料的完整性进行审查,评审办确定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或组织名单。对未获现场评审资格的,评审办应书面通知企业或组织。
(二)现场评审。评审办组织评审组按照评审标准和评审实施细则,对资料审查合格的企业或组织进行现场评审。现场评审的时间一般为2-4天。现场评审应形成现场评审报告,并由企业或组织确认。现场评审结束后,评审组应在规定时间内将现场评审报告提交评审办,并提出建议授奖的企业或组织名单。
(三)综合审查。评审办综合各评审组的建议后,提出提请审议的候选授奖企业或组织名单,并将企业或组织的申报材料、现场评审报告等提交评委会。评委会审议表决后,确定初选授奖的企业或组织名单。
(四)初选公示。评委会在市级主要新闻媒体上对初选授奖的企业或组织进行公示,限期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对公示期间反馈的意见,由评审办进行调查核实,并形成调查核实情况报告,提交评委会审查。
(五)审定批准。经初选公示和异议处理后,评委会确定拟授企业或组织名单,报市人民政府审定批准。
第六章 表彰、奖励及经费
第十九条 对获得市长质量奖的企业或组织,由市政府进行表彰和奖励,并由市长颁发奖杯、证书和奖金。奖金金额为每个企业或组织20万元。
第二十条 市长质量奖奖励经费和评审工作经费列入市财政预算。
第七章 监督管理
更多文章请访问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提供文章来源
第二十一条 申报市长质量奖的企业或组织应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对发现采用不正当手段骗取市长质量奖的,由评委会提请市政府批准撤销其市长质量奖称号,收回奖杯、证书,追缴奖金,并在市级主要新闻媒体上予以曝光。
第二十二条 获得市长质量奖的企业或组织应持续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鼓励其采用质量管理的新理论、新方法并不断创新,持续提升组织卓越绩效水平,获奖企业或组织应在推广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分享成功经验,努力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第二十三条 获得市长质量奖的企业或组织可在企业或组织形象宣传中使用该称号,并注明获奖年份,但不得用于其产品宣传。违反上述规定的,由评审办责令限期改正。
第二十四条 获得市长质量奖的企业或组织出现下列情形之一,且情节严重,经评审办调查核实,情况属实的,由评委会提请市政府批准撤销其市长质量奖称号,收回奖杯和证书,并予公告:
(一)质量管理水平明显下降的;
(二)发生重大质量、安全、环境污染、公共卫生等事故的;
(三)产品在国家、省和市级质量监督抽查中出现严重不合格的;
(四)顾客、员工、合作伙伴和社会对其有重大投诉且情况属实的;
(五)经济效益下滑, 连续两年出现亏损的。
第二十五条 获得市长质量奖的企业或组织有义务配合评审办宣传和推广其质量管理先进经验和方法,与其他企业或组织开展经验交流,并在每年2月底前向评审办书面报告上持续实施卓越绩效模式的情况。
第二十六条 参与市长质量奖评审人员必须实事求是、公正廉洁,团
更多文章请访问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提供文章来源
结协作,讲求效率,工作认真并遵守下列规定:
(一)真实、准确、公正地参与评审工作;
(二)不得参加与评审员本人有利害关系的企业的评审工作;
(三)禁止向申报企业提供有偿和无偿的咨询服务;
(四)禁止收受申报企业任何礼物、佣金或有价证券;
(五)保守企业或组织的商业和技术秘密,不得泄漏有关申报企业的信息,不得泄漏有关评审的信息;
(六)严格遵守评审的有关规定和程序。
违反规定的,视情节轻重,由评委会给予批评、警告或取消评审员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评定的市长质量奖有效期为3年。期满后,经复评合格继续有效(复评视同重新申报),并颁发市长质量奖奖杯、证书,但不再重复颁发奖金,不占当年授奖名额。
第二十八条 被撤销市长质量奖的企业或组织,5年内不予受理市长质量奖申报。
第二十九条 市长质量奖奖杯、证书由瑞安市人民政府授予,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冒用市长质量奖标志、奖杯和证书,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瑞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解释。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更多文章请访问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中州平安杯”奖评审管理办法
河南省建设工程“中州平安杯”奖评审管理办法
作者:佚名 来源:NET/DXZM 点击:53 时间:2010-7-8 编辑:admin
河南省建设工程“中州平安杯”奖评审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水平,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建筑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河南省建设工程“中州平安杯”奖是河南省建筑业安全生产最高奖,批准后由建设厅发文表彰。
第三条“中州平安杯”奖每半年公布一次,评审数量控制在40项左右。
第二章评选范围
第四条凡在河南省行政区域内的建设工程,具备下列条件的均可申报评选:
(一)、建筑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工程;
(二)、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区,且是一个施工单位承建;
(三)、由建筑业企业承建的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桥梁、污水处理、煤气、供气等市政工程;
(四)、个别建筑面积和规模达不到要求,但建筑风格独特,具有标志性和纪念意义而且施工安全难度大,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要求高的工程。
第三章评选条件
第五条申报评选“中州平安杯”奖的工程,是在已被评为“省级文明工地”的基础上进行评选。
第六条申报评选“中州平安杯”奖的工程,必须是按照规定报建报批,工程建设手续齐全,无违法违规行为,接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监督管理的工程。
第七条申报评选“中州平安杯”奖的工程,必须是按照国家颁发的规范、标准组织施工,符合强制性规范标准要求,已施工工程实体质量和观感质量均需达到优良标准。
第八条申报评选“中州平安杯”奖的工程,必须全面执行建设部颁发的《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接受当地建设主管部门(或建筑安全监督站)监督管理,并检查评定分数在95分以上(省 级文明工地检查评定分数原则上在90分以上)。
第九条申报评选“中州平安杯”奖的企业必须有经省建设厅核发的《建筑业企业安全资格证书》并年审合格,工程必须是列入企业安全达标创建规划,有安全达标计划,有真实、及时、全面并符合标准的安全管理资料档案。
第十条申报评选“中州平安杯”奖的工程,必须是在施工过程中符合当地消防、环保、创建卫生文明城市规定要求,按规定办理有关申报手续,无扰民害民和投诉事件发生。
第十一条下列工程不能申报:不按建设程序报批或施工过程中发生过四级以上(含四级)安全、质量事故的工程;受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经济或行政处罚的工程;施工队伍发生过刑事案件和其它案件的工程。
第四章申报办法
第十二条申报程序: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在工程批准为省级文明工地后(或申报省级文明工地的同时),由企业申请,各市委(局)初审签署意见后上报。
第十三条申报材料:
1、申报单位要填写《河南省建设工程中州平安杯奖申报表》一式三份;
2、企业安全资格证书、工程安全报监申请、施工合同复印件各一份;
3、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情况汇报材料一式三份;
4、工程已获奖证书复印件;
5、能反映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情况的录象带(或VCD光盘)和照片十张。
第五章组织实施
第十四条由河南省建设厅省建设工程“中州平安杯”评审委员会组织评审。
第十五条评审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厅建管处,负责评审具体业务工作,并由其组织专家组负责现场检查验收复核。其工作职责是:
(一)、负责受理工程申报,资格初审,汇总有关材料;
(二)、根据申报工程地点、数量,组织专家组(三人以上)对申报工程的现场和安全管理资料进行验收复查,并向评审委员会写出验收复查报告;
(三)、负责国家级安全奖项的评审上报工作。
第六章评审纪律
第十六条申报单位要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不得行贿送礼,对违犯者视其情节给予批评、警告,直至撤消申报获奖资格。
第十七条各市建设主管部门对审报的工程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审查严格把关。第十八条验收评审人员要秉公办事,公平公正、严守纪律,自觉抵制不正之风,违者按有关党纪政纪处理。
第七章奖惩
第十九条获“中州平安杯”奖工程的施工企业由省建设厅通报表彰,发荣誉证书授予奖杯,参建单位和监理企业发荣誉证书,并通过新闻媒介予以公布。
第二十条对获“中州平安杯”奖工程的施工、监理单位奖励办法与省建设工程“中州杯”(质量)奖相同,省级“文明工地”奖励与省优良工程相同;并做为评定优秀项目经理、先进个人的优先条件;也做为企业晋升级、评先表彰及考核企业业绩的优先条件。
第二十一条已获得“中州平安杯”奖的工程在市以上安全检查中受到通报批评的,或发生本办法第十一条所列情况的,取消“中州平安杯”获奖资格,收回证书、奖杯,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二条从本《办法》发布之日起,凡申报河南省建设工程“中州杯”奖(或省优质结构主体)的工程必须首先获得“中州平安杯”或省级文明工地后方能申报。
第二十三条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获省级文明工地、“平安杯”奖工程的跟踪管理,建立档案;企业要加强对获奖工程的全过程监督检查工作,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努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信誉。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由河南省建设厅负责解释。自二○○一年七月一日开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