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抢抓机遇谋发展 团结拼搏展宏图(党代会工作报告)
抢抓机遇谋发展 团结拼搏展宏图
——在天城镇第八次党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黄齐飞 2011年9月8日
同志们:
今天,天城镇第八次党大会在这里隆重召开了,会议的主题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及崇阳县委十二届七次全体会议精神,回顾总结近五年来的工作,安排党委今后的工作,动员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围绕县委、县政府“一府一城”、“三个崇阳”发展战略,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为“十二五”起好步、开好局。下面,我讲两个方面的意见: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一)主要经济指标不断攀升
1)工农业总产值:2011预计实现14.45亿元,比2006年增长70.4%。
2)财政收入:2011年预计实现7499万元,比2006年增长206.9% 1 3)农村人平纯收入:2011预计年实现7382元,比2006年增长109.81%。
4)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11年预计投资5.23亿元,比2006年增长128.9%。
5)规模企业由2006年的9家发展到19家。
(二)农业产业化进程步子加大
1、以科技示范基地为依托,编织农民致富网。镇委、镇政府坚持以“便民、惠民、富民”为原则,以“创建起点高、科技含量大、经济效益好、辐射示范作用强”为标准,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区域优势、人才优势,面向市场,发展壮大产业化示范基地。五年来,新建成了大棚蔬菜1000亩,大蒜基地500亩,甘蔗基地1500亩,秋冬西瓜和小麦高产示范基地400亩,泡桐基地3000亩,水果基地3500亩,山地农业科技园10000亩,田藕观光基地400亩,袋料黑木耳基地260亩。建鸭棚80多个。兴建龙虾基地300亩;年可出栏菜牛400头的菜牛基地1个;牲猪存栏300多头的种猪场3个。
2、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拓宽增收渠道。一是以精品水果基地为依托,着力建设一批生态休闲农庄。开发农家饭、农家乐等乡村休闲项目8家,发展了乡村经济。二是以洪下 “十里画廊”为轴心,把洪下乡村旅游融入全县大旅游中去,与赤壁陆水湖风景区连成一体,形成陆水河流域旅游带,使之成为天城旅游业的突破点和农民致富的增长点。
3、以兴办实事为载体,着力打造十大亮点工程。一是投资1.5亿元创建坤旺农业科技园。二是投资700万元对环城、龙背、山下天城大道东侧土地2000亩进行整理,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是投资500万元在洪下村境内的桃花岛生态旅游区建设壶头峡漂流项目,自开漂以来,壶头峡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四是投资6600万元硬化通村公路350公里。五是投资1200万元彻底解决34500人饮水困难问题。六是投资100多万元对核心景区的三组122户居民因户制宜进行包装,开发“农家乐”,建成洪下生态旅游、饮食文化一条街。七是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新建和改(扩)建村办公楼28家,改变了村级组织“晴天大树下、雨天支书家”的“游击”办公尴尬局面。八是投资200万元装修改造社区办公大楼。九是投资80万元改造镇福利院。十是开通了崇阳至西庄、崇阳至东流港、崇阳至白云潭等农村客运班车。
(三)工业经济提速发展
1、招商引资卓有成效。五年内引进、协助引进大小项目26个,引进资金4.62亿元。比较大的项目有:总投资1.4亿元的水泥旋窑项目,总投资800万元的德强织布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的致丰科技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的环城银海大酒店项目,总投资2800万元的桃花溪旅游项目,投资500万元的壶头峡漂流项目,投资1800万元的紫金商砼搅拌厂,投资 500万元的精米加工厂,投资2000万元的兴达路标项目,投资1.5亿的坤旺农业科技园。
2、规模企业稳中求进。一方面积极为企业生产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搭建融资平台,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大力培植规模企业,使其主要指标实现高位、同步、均衡增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位居全县第一位。
3、民营企业不断壮大。在注意抓规模企业发展的同时,从不忽视规模以下企业的发展,做到西瓜芝麻一起抓,大小项目一起上,五年来,新发展民营企业320家,达到1836家。
(四)城镇建设进展顺利
按照县委、县政府“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管理,完善城市功能,精心建设新天城”的要求,竭尽全力服务城区、县经济开发区建设。把服务“两区”当做头等大事来抓。全力围绕经济经济开发区落户项目的前期征地、拆迁工作,五年来共征用土地7000余亩,拆迁房屋92000平方米,移坟3500余座,保证了精武产业城、欧亚电子、凯迪生物、兴达路桥、兴民钢圈、交通物流、丰日电源等一批落户园区项目和教育新区、文昌小区、四季花城、商业大街、污水处理厂、液化气站、隽北大道、电力大道、杭瑞高速、县医院等一批城建项目顺利进行。
(五)各项社会事业长足进步
1、社会治安形势良好。全镇实现“四无目标”,即无重大自然灾害事故,无群体性闹事事件,无非正常进京赴省上访,无重大治安和刑事案件。一是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做好“两治、两禁、两建”,即:治脏、治乱,禁赌、禁毒,建文明社区、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二是投入经费近10万元成立综治维稳中心和“群众说事厅”,整合综治办、信访办、民政办、派出所、法庭、司法等力量资源,形成综治维稳合力。三是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五年来全镇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企业职工因工死亡、重伤事故为零。四是开展了“以房管人”和两实全覆盖工作,有效破解了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事务管理的难题,提高了行政效能。
2、计划生育工作达标。计划生育率达98.7%,人口出生性别比为100:109,“三查”率达到95%,综合节育率达95%,圆满顺利通过了省、市、县验收。
3、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稳中有升。全面落实促进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劳动密集型乡村工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积极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全面消除城乡“零就业”、“零转移”家庭。鼓励700多名初中毕业生在完成义务教育后,选择上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继续学习,增强个人技能和未来发展能力。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全镇农村低保做到应保尽保。开展了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反响很 好。加强社会救助救济,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弱势群体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
4、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发展迅速。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实施科学素质工程,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了灌溪幼儿园和鹿门两所公办幼儿园。加快村文化室、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广泛开展喜闻乐见的群众体育建设运动。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了100%。加强村卫生室建设,突出抓好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疾病的防控和救助工作。
(六)干部勤政廉政意识明显增强
1、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夯实。一是切实解决农村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突出问题,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逐步调强配优村级领导班子。选派大学生村官到村挂职锻炼,大学生进入村级领导班子,对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思想观念的更新、新知识的学习掌握、工作方法的改进都有推动作用。加强后备力量的建设,每村每年培养后备干部1-2名,发展入党积极分子2-3名。三是建立健全民主监督机制。开展了“三资”清理工作,实行“五议五公开”,让党员和群众了解实情,积极参与。四是村级办公阵地进一步规范。
2、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深入。一是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不断完善反腐倡廉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二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深入推进党 务、政务、村务“三公开”工作。三是建立了农村“三资”监代管中心,积极开展农村“三资”清理和监代管工作。四是坚决纠正损害人民利益的不正之风,重点查处与民争利、吃拿卡要、办事不公、以权谋私等现象。
五年来,我镇先后被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被省综治委评为社会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乡镇党委十面红旗、文明单位、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平安乡镇,被中共咸宁市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科学发展示范乡镇”。综合经济实力由2006年的第七位连续四年进入全市“四强”乡镇,经济发展速度连续四年进入全市前十位。但是,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规模偏小,缺乏大项目支撑;农业抵御突发性重大自然灾害能力薄弱,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持续增收难度大;城镇基础设施不配套,文明创建还有较大的欠缺。要切实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全镇上下精诚团结,克难奋进,付出艰苦的努力。
二、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措施
“十二五”时期,是我镇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我们要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一府一城”、“三个崇阳”的发展战略,突出大天城建设核心区域和排头兵的作用,科学谋划,求实创新,服务大局,奋力争先,创造新业绩,实现大跨越。
实现天城镇“十二五”时期的跨越发展,我们面临着许多 机遇和有利条件。一是发展的大环境越来越好,二是发展的基础越来越稳固,三是发展的机遇越来越多。县委、县政府制定的“一府一城”、“三个崇阳”发展战略,以及全县“十二五”规划,好多大项目都是以天城镇为平台进行规划与安排的。
未来五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3.7亿元,年均增长20.8%;财政收入达到1.5亿元,年均增长24.8%;农民纯收入达到10680元,年均增加800多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为圆满完成这一目标任务,我们主要采取“六抓六着力”。
(一)大抓优势产业,着力建设“三区”
发展工业、农业、旅游业是我们的优势产业,可以依托大园带小园,依托优势推农业,依托资源促旅游,着力建设“三区”。
1、打造工业发展引擎区。一是坚持工业兴镇理念,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培育壮大工业经济,每年新上规模企业达到3家。二是全力以赴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力争每年引进一个投资过千万元的企业。围绕园区优势企业,创办小型创业园。引导当地农民创办企业实体;引进在外务工经商人士回归创业;鼓励征地较多村组将集体土地补偿资金集中使用,兴办企业,发展壮大村组集体经济。三是推进集体、民营企业优化组合,抱团发展。鼓励镇域内外各类企业、资本联合、入股,实现优势互补,不断壮大规模。组建运作环城集团公司,带动和辐射周 边村组,实现城中村、小区发展整体水平快速提升。四是对有资产存量的镇属企业进行改制,化解企业债务,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同时对天城、大桥两家建筑公司进行资职升级,争取年建筑额达到8000万元。
2、打造高效农业示范区。充分利用城郊的区位优势,注重土地、交通、水利、生态资源的高效开发,对接和接受三特、坤旺、博景园等大公司、大项目的带动与辐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观光农业。一是接受三特公司辐射,在河田、山下等地发展绿色农产品,采取公司加农户模式,形成种植、加工、旅游销售一条龙的订单农业板块。二是接受坤旺公司辐射,发展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特色水果板块。三是接受博景园的辐射,形成沿高速连接线的特色种植、养殖板块。
3、打造生态旅游精品区。借鉴成都“五朵金花”模式,打造“农家乐”精品旅游景点。重点建设四个农家乐小区。一是洪下、河田、桃红隽水生态农家乐小区。二是白泉、香山、蛤蟆石果园农家乐小区。三是下津、渣桥高科技种植观光农家乐小区。四是中津、史家渡、郭家岭、龙背滨河生态农家乐小区。以健身步道建设为契机,以城外生态循环圈为重点,以壶头峡漂流为依托,全力打造香山、菖蒲、桃红、松柏城外运动休闲、漂流、农家乐、生态观光旅游长廊;利用正基影视城和城北A区影视产业园的建设和沿线两岸独特的山水资源,把山下、鹿门铺、河田、洪下沿河一线打造成崇阳最大的影视文化 旅游观光区,真正实现资源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形成旅游产业发展的引爆点。
(二)大抓镇村建设,着力打造“四带”
我镇是县委、县政府所在地,要围绕大天城规划,在发展方向、资源配臵、项目策划上贯穿规划的要求。在产业布局上,要突出临水优势,重点搞好生态资源的蓄积和开发。
一是在城东建设二条景观带。即:隽水河沿岸生态景观带。从四桥至浪口大桥左岸,主要配套三特公司浪口温泉开发项目,打造沿河史家渡、郭家岭绿色食品、生态景观带。洪下生态旅游产业带。配套正基影视产业城、三特温泉度假区等项目,打造洪下、鹿门铺、山下农家乐休闲餐饮,生态观光旅游带。
二是在城南建设一园一带。即:城南小型创业园,依托县经济开发区,发展城郊、园郊经济,主要围绕园区产业链条延伸,打造新的创业平台,发展配套协作型中小企业。杭瑞高速崇阳东连接线高效农业景观带。以杭瑞高速崇阳东连接线为轴,由本镇老板肖雄文联合福建招宝公司、湖南浩博公司、山东寿光睿农公司共同建设博景园。
三是在城西建设现代农业观光、生态旅游带。依托教育新城、清洁产业园和坤旺农业科技园,建设现代农业观光、生态旅游带,包括谢家坳、香山万亩油茶基地,香山水库景区。
四是在城外打造生态经济带。以旅游健身步道建设为契机,打造环城生态经济林果带,西起乌龟石,沿蛤蟆石、香山、菖蒲、桃红、松柏,至洪下,主要发展果木、楠竹等生态、特产林。
(三)大抓宜居建设,着力开发“五村”
宜居工程建设是民生大事,我们要高度重视,狠抓落实。根据规划要求,着力开发“五村”。一是开发城中村。以环城、七星村为核心,进行宜居工程新建改造住房1000套,重点建设菜园角小区、梅冲小区。二是开发城郊村。以龙背、山下、白泉、香山村为核心,开发改造宜居住房2000套,重点建设龙背、山下、白泉、香山小区。三是开发园中村。以中津、下津、渣冲村为核心,开发改造宜居住房3000套,重点建设中津、下津、渣冲小区。四是开发临水村。以洪下、鹿门铺村为核心,开发改造宜居住房4000套,重点建设洪下小区。五是开发滨河村。以隽水河为玉带,乌龟石、谢家坳、河水、花山等村开发改造宜居住房5000套,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与此同时,强化社区管理,强化社区职能,搞好社区环境整治和美化,进一步优化社区资源配臵和社区划分定位的合理布局,加强社区综治维稳,推进平安创建。不断完善公益公共服务。城市建设上档次,不仅要有良好的硬件建设,同时要向市民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让居民享受到更多便捷的服务。重点搞好社区信息、中介、家政、卫生、养老托幼等服务。
(四)大抓项目引进,着力夯实基础
项目就是金钱,抓住了项目,就抓住了发展。镇要成立工作专班,村要有人专管,大抓项目引进。一是争取水利项目资金900万元,整险加固七座小二型水库,解决蓄水保水问题。二是争取小农水资金1200万元,对隽水河流域12个村的塘、堰、圳进行维修,解决农田灌溉问题。三是争取水利项目资金400万元,对香山西低干进行维修改造,解决香山、蛤蟆石、白泉、寺前农田灌溉问题。四是争取发改委整改项目资金800万元,对龙背、郭家岭、史家渡、新塘岭、浮溪桥等五个村进行低产田改造,便于机械作业,又增产增收。五是争取库区项目资金4000万元,修建白云潭大桥,连通河田、茅井村级公路,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六是争取旅游项目资金500万元,修建浪口至茅井旅游公路。七是争取县项目资金1000万元,在浮溪桥村新建占地65亩的牲猪屠宰厂。八是争取文化项目资金,新建镇文化站,解决群众文化娱乐场所。九是争取卫生项目资金,镇无偿提供土地,天城卫生院筹资600万元,扩建住院部4600平方米,新增病床150张,建成全县第一流的乡镇卫生院。十是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每个村要争取4万元卫生室补贴资金,按照要求新建“三室一房”村级卫生室,解决群众就医难的问题。
(五)大抓服务大局,着力优化环境
1、围绕县委中心工作,搞好协调服务。
要统一思想认识,把服务城区、县工业开发区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进一步开展“崇阳要发展,我该干什么”主题大讨论,牢固树立“两区发展我发展,大河水涨小河满”的发展理念,在思想上与县委、县政府保持高度一致,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把服务“两区”建设作为大事来抓,作为实事来办。
要突出服务重点,把征地拆迁作为“硬骨头”来啃。在“两区”建设中,我们要发扬愚公移山和“钉子”精神,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调集精兵强将,实行镇村联动,强化工作责任,当好征地拆迁的“急先锋”。
要加强协调配合,努力为“两区”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在做好征地拆迁工作的同时,要坚持急“两区”建设之所急,干“两区”建设之所需,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进一步优化“两区”建设和发展环境,努力为“两区”周边群众办实事来赢得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要集中方方面面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为“两区”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
2、加强社会建设,维护社会稳定。要牢固树立“抓综治维稳就是抓经济建设”的观念,落实“抓源头、清积案、建机制、强基层”四个环节的工作,法庭、派出所、司法所要加强不稳定因素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建设。要充分发挥群众说事厅和镇综治维稳中心的第一道防线和化解矛盾的主阵地作用,进一步巩固“镇、村、组、治安中心户”四级责任体系和 “一户、二组、三会、四员”群防群治体系,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遏制各类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要建立科学的社会管理体制,深化和完善“以房管人”的社会管理模式,重点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特殊人群帮教管理、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社会组织的管理服务等工作。要加大计划生育宣传和教育力度,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奖扶政策、生育政策,切实开展育龄妇女“三查”“四术”工作,确保全镇计划生育率达到95%。要加大学前儿童教育力度,努力实现公办幼儿园达到50%。要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和专项治理,认真做好森林防火、防汛抗旱工作,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六)大抓组织保障,着力建设队伍
1.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要以思想政治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班子建设,进一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提高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执政能力。要坚持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和完善领导班子议事和决策程序。要切实加强团结,班子成员要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共事要真诚,配合要默契,思想要明确,办事要果断,纪律要严明,在全镇上下努力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干事氛围。
2.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以“五个基本”、“七个体系”为着力点,切实解决党支部和党员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 14 高支部的创新力。要以支部为核心,逐步调强配优班子,达到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要建立健全民主监督机制,对于集体资产、资源、资金,村民管理等关系群众重大事项,让党员、群众了解实情,积极参与。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观光农业。要因地制宜,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色”发展模式,壮大发展村级集体收入和组级集体经济,以组建环城集团为突破口,形成城中、城郊村级集体企业龙头,在3-5年内,全镇28个村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
3.大力加强作风建设。要树立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思想,深入群众,体察民情,把民生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努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发扬埋头苦干、脚踏实地的精神,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要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带头反对铺张浪费、拜金主义,在各项工作中力行勤俭,精打细算,真正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刀刃上。
4.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按照省纪委“十个全覆盖”的要求,各支部要配齐配强纪检监察小组。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不断完善反腐倡廉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要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和“述职述廉”制度,深入推进党务、政务、村务、社务公开,要时刻教育党员干部在做人做事上要保住“底线”,不越“红线”,不触“高压线”,要加大廉政 教育力度,加大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展开,为打造新天府、建设新天城保驾护航。
同志们,回顾走过的历程,我们历尽艰辛,成果丰硕;展望天城未来,我们豪情满怀,信心倍增。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新优势,把握新机遇,团结拼搏,奋力争先,为建设美好新天城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求真务实抓改革抢抓机遇谋发展
抢抓机遇谋发展求真务实抓改革
新洲区环卫中心
今年以来,我区市容环卫工作在市局精心指导,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按照“理顺体制,完善制度,明确责任,量化管理,加强督导,提升水平”的改革思路,坚持“工作零开始,垃圾零暴露,管理零死角,市民零投诉”的工作标准,抢抓机遇,务实工作,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今年8月3日,我区市容环卫工作经市双创专班推荐,被武汉人民广播电台(8月3日11:30)报道。现将今年以来的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宣传,以典型的事例教育人
2000年以前,社会上曾流传这样一句话:一进环卫所,不苕就有点裹。为扭转世俗的偏见,增强广大职工自立、自强和爱岗敬业的信心,我们特别注重三个层面的宣传。一是宣传条件的改善。近八年来,区政府所在地的邾城街作业机械全面更新,现拥有各种机车20台套,新增垃圾转运台9座。目前,占地10.3亩,日处理垃圾200吨的垃圾转运站正在紧张施工之中。工作条件的改善,既让职工体验了设备增加减轻劳动强度的好处,更让职工明白了“不做事,领导就不重视”的道理。二是宣传社会的关爱,双创工作特别是文明城市的创建,有力促进了部门支持与市民参与意识。节日到了,财政、纪委等部门给环卫工发钱发物;天气热了,药监、卫生等部门给环卫工送药送水;地面脏了,热心的市民主动给环卫工打扫卫生……社会的关爱,感人的事迹,我们都及时给予了宣传报道。三是宣传职工的荣耀。邾城街解放路清扫组组长汪杏兰,可谓苦尽甜来,倍受世人尊重。她32岁
那年,丈夫因病去世,留下了一对不谙世事的儿子。她凭着坚强的意志,勤劳的双手,将儿女都培养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材(女儿系四川公务员,儿子被国家公费派驻新加坡读研),自己也多次被市区二级评为城市美容师。树立典型,宣传自己,极大地鼓舞了环卫工人自爱、自尊、自强、自信的信念。目前,原停薪留职的20余名职工,纷纷要求提前上岗,显示了环卫岗位强大的吸引力。
二、锐意改革,以创新的办法激励人
今年年初,我们响应区委、区政府关于市容环境卫生工作改革的号召,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管理体制要求,以“管理改体制,服务改机制,人员变观念,市容变面貌”为重点,坚持环卫事业市场化、产业化、企业化、法制化改革方向,逐步形成了“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市场运作、自我约束”的环卫运行机制。一是理顺了环卫管理体制。恢复了“新洲区市容环境卫生中心”,实行了“政事(企)分开,管干分离;分级管理,以街(镇)为主” 的管理模式。二是开放了环卫作业市场。首先是环卫清扫实行了领衔承包。我们按照国家劳动定额标准,结合新洲的实际,将清扫费用发包到41个领衔人,对新增的龙腾大道,以9万元的标底向社会公开招标。同时按照“减人不减资,增人不增钱”的办法,加强督导检查。其二是垃圾清运实行了成本管理。根据垃圾清运总量,结合车辆性能、燃油价格、运输距离等因素,核定清运人员和费用。同时,允许清运承包者在保质保量完成清运工作的前提下,开辟清运市场,实现自我创收,自我发展,自我更新设备的目的。目前,清运公司已承接辛冲东城湾垃圾清运,年创收5万元。其三是环卫收费实行绩效挂钩。收费人员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带资签约。今年,邾城居民收费已签约
160万元。同比增长40万元。同时规定,对收费人员将视其工作业绩,奖励依规收足的,淘汰未完成任务、业绩最差的组别。三是改革了环卫用工制度,实行了“规范管理,优胜劣汰,按量付酬,工效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尽管今年创建压力大,但改革后的环卫中心及各公司没招聘一名环卫工人,确因城区清扫面积扩大或退休人数较多而需补充职工的,全部由领衔承包人自行处理,从根本上减轻了政府用工压力。
三、关心职工,以好转的待遇感化人
“系职工冷暖,不贪图安逸”是我们工作宗旨之一。今年来,我们在狠抓环卫质量的同时,始终把职工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今年以来,我们根据省市有关精神,按照区领导的指示,先后为环卫工人办理四件实事。一是提高了工资标准。2005年,邾城环卫工人平均工资不到300元,通过几年的努力,今年环卫工人工资人平达到700元,其中,清扫保洁岗位工资超过750元(含清扫岗位补贴及晚间延时保洁加班工资)。二是全部办理了养老统筹。遵照2007年底区政府常务会议精神,截至目前,邾城332名在岗工人(不分正式工或临时工)全员进入了养统统筹行业。三是在岗职工全部办理了意外伤害险。四是高规格设置了环卫工人作业休息室。今年7月,区政府投资10万元,为邾城地区环卫工人设置了22个作业休息室。每个休息室配置了空调、电扇、饮水机及座椅板凳。该实事先后被《楚天都市报》、《长江日报》、《长江商报》宣传报道。
四、完善制度,以严格的措施约束人
我们深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为环卫工人办理实事的同时,我们十分注重制度的完善,措施的约束。一是界定了各公司的经费。
按照区委、区政府改革精神,我们年初就与清扫、清运及收费中心签定了资金计划,并在实践中贯穿始终。二是规范了用工管理。首先是要求各公司严格按照人事、劳动等部门要求,出台了《环卫系统人事管理制度》,依规锁定了在岗在编人员,坚决杜绝私招乱雇季节工的行为。其二建立了一套收入分配向一线岗位、一流业绩、一人多能倾斜的分配制度,彻底打破了“按人付酬”的陈规陋习。如清扫岗位每人每月比其它岗位多30元岗位补贴资金。其三出台完善了《新洲区市容环卫质量考评办法》及《新洲区市容环卫质量检查评分细则》。今年上半年,我们依据上述制度与措施,共停岗职工6人,辞退职工2人,从绩效工资中扣减资金0.8万元。
总之,改革是永恒的主题,市民是我们永远的上帝。尽管我们在前段做了一些工作,但对照改革方案的要求,仍有三个方面没到位。一是重邾城市容环卫工作,忽视了对全区各街镇场环卫工作的检查督导;二是少数清扫承包人缺乏管理能力,存在选人用人不当的问题;三是主次干道与背街后巷界限不甚明晰,卫生死角依然时有发生。尽管存在上述问题,但我们在下段的工作中,一定坚守“谋发展大计,不碌碌无为;走改革之路,不虎头蛇尾;系职工冷暖,不贪图安逸;求市民满意,不追名逐利”的工作宗旨,通过体制调整,机制创新,达到思想大解放,面貌大变样。
第三篇:抢抓机遇 团结拼搏 勇攀学校发展新高峰
抢抓机遇
开拓创新
勇攀学校发展新高峰
——淮安市北京路中学教职工代表大会第十次会议学校工作报告
施建邦
校长(2006年7月9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自二届三次教代会召开以来,至今已有三年了。三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下,我们抢抓机遇,克服困难,谋求发展,与时俱进,拼搏赶超,坚持“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教育理念,以“强化管理、全面育人”为导向,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在更深实践层次上加大改革力度,在更高工作平台上推进教育创新,取得了令社会瞩目的成绩。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大会作学校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
一、办学条件日臻完善,学校规模不断扩大
良好的办学条件,是办好一个学校的前提,也是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2003年底,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成功转让,使学校占地面积达136亩,校舍建筑面积5万平米。目前,拥有独立的图书馆,馆藏书籍达10万册;学生阅览室达150座以上;图书馆、阅览室均实行开架借阅,电子管理。新建现代化豪华型56~60座的理、化、生实验室各4口。配有相应的库房、准备室。实验仪器、设备、药品能满足按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全部实验要求,学生分组实验确保2人一组。去年,又完成新校区的水网、电信、宿舍楼等方面的改造工作,建起了校园广播系统、有线电视网、计算机网络教室3个、学生机房2个、多媒体教室6个等硬件设施;完善 了校园网建设,闭路电视、电话虚拟网和校园宽带网覆盖主要教学和管理活动场所。体育设施齐全,器材充足;卫生室备有常用的医疗器械和诊疗设备,常用药品齐全。为充实艺术教育,学校还添置钢琴、电声、民乐、音响等设备。今年,我校又投资1100万元,用于400米塑胶跑道和32口多媒体教室的装备等硬件建设。随着办学条件的日趋完善,办学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班级数、学生数等逐年增加。今年可望突破70个班,学生达4000人。
二、深化内部管理改革,管理机制日趋规范
1、继续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激活内部活力。学校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学校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总抓手,进一步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行了教职工全员聘用制、校内结构工资制、教职工绩效考核制等竞争激励机制,按劳分配,优质优酬。在分配制度上,积极推行工资向“一线教师倾斜”“向名师倾斜”“向优秀管理者倾斜”的政策,让优秀教师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与理想;实行教师工资额与工作量挂钩,适当增加一些管理岗位津贴等措施,合理拉大收入差距,促使教师主动多承担繁杂的任务;制定了教科研成果奖,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科研成果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物质上的奖励。对各年级教师分别进行层层聘用,对引进骨干教师和新分配教师按照“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进行公开选拔;对中层干部实行岗位目标责任追究制;对教职工实行量化考核制,考核成绩记入个人档案。这些举措极大调动了教干教师的积极性。
2、进一步理顺工作运行机制,搞好细化抓落实。近年来,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办学进程中遇到的新情况,学校坚持管理重心下移的策略,成立了由分管校长直管的中心,缩短了管理的半径。积极推行“年级组目标责任制”,落实年级组责、权、利的实体地位,赋予年级组选聘班主任、备课组长、任课教师和 对教师学生管理以及教育教学评估奖惩的权力等;还实行分管校长和部分中层干部到年级组坐班制。中层以上干部不仅要抓好自己的部门管理,还要协助、指导年级部主任抓好本年级的教育教学质量,构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捆绑式管理机制,形成年级内部充满竞争力的氛围,激发了年级部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实行条块式管理,不仅提高了管理的时效性,还将管理工作做细做实。
3、不断完善考核评估机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检查考评制度和责任工作制度,特别是《月考核细则》,把责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将考核体现在教学行为上。对师德差、工作能力弱、责任心不强、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实行转岗、缓聘、待岗,对在此期间的课时津贴和福利予以降低或扣发。对教师的综合考核,一是实行“三维”考核,就是把专家考评、家长及学生测评、统考成绩的评价,作为教师考核的主要形式和内容;二是实行年级、班级、学科目标底线一票否决制。对年级、班级、学科在代表学校参加各类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给予特别奖励。严格、科学的评价机制,极大增强了教职员工的压力感、紧迫感和责任感,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活力。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师德师能
学校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教师队伍也要力争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此,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俨然成为学校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工作。
首先,不断优化师资队伍。两年来,先后引进市内外骨干教师40余名,选聘优秀大学毕业生40多名,从而优化了教师队伍,完善了师资结构。今年,我们还将再次引进骨干教师20-30名。优秀人才的引进与选拔,形成了我校教师中的骨干群体,在学校的重要岗位上,正发挥着巨大的潜能,为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 高教育质量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其次,重视对青年教师培养。继续实施“一三五工程”和“青蓝工程”,建立帮教制度,举办拜师仪式,签署合同,明确规定拜师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并做好带教记录和评价,建立业务档案,努力使他们迅速成长,逐步建立以发展创新能力为目标的现代化教育观念。通过举办汇报课、公开课、优课评选等活动,建立听课“找岔”制度,从而有效地提高了青年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另外,继续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参加研究生课程班学习、参加国家级、省市级专家培训、出国培训、校本培训为主的各级各类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和实际教育教学能力。
四、德育工作求真务实,创设和谐育人氛围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注重思考和分析当前德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研究制定出新的措施。在德育管理中,学校坚持紧抓德育管理队伍建设,积极提高各部门、各条线的德育共建意识,强化各年级的班主任队伍建设与管理;重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注意抓好德育在各个环节、各种渠道的有机渗透,积极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的各项系列教育活动,开展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理想教育、“五心”教育等;学校结合学雷锋纪念日、“三•八”妇女节、“母亲节”、“植树节”、“清明节”、“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一二·九”运动等节日或纪念日,以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北中之声”广播、黑板报、橱窗、主题班会等为教育阵地,或参观爱国教育基地,积极开展爱国主义和传统美德等主题教育;学校大力加强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教育,通过强化“常规检查”、主题班会、优秀班集体的评比、后进生的教育和转化、班集体建设等工作,努 力培养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自己通过实践亲身体验,通过体验自我感悟、自我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促进了学校校风、班风、学风的进一步好转。扎实开展军训、劳动、参观、调查、青年志愿者等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既让学生展示才华,又丰富知识、扩大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大力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充分张扬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构建好“三结合”德育网络,做到“家长、学校、社会”及学生自我教育齐头并进。
五、坚持教学中心地位,教育质量不断攀升
1、优化过程管理,提高课堂效益。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教务处制定了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加大了教学常规管理力度,并通过全体教师会、备课组长会,对常规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提出了规范、严明的具体要求。每学期进行两次常规检查,检查结果记入个人业务档案。同时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组织开展评教、评学活动,了解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学校教学管理、教辅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坚持开展“推门听课制度”,学校领导和年级组负责人,坚持广泛地听课、评课,加强对青年教师授课的检查和指导。
2、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提高。一是成立教科研中心,坚持教研为教学服务。教科研中心由专人负责,归分管教学的校长主抓。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鼓励教师从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研究并解决自己的问题来推动课改的深入和课堂的改善。二是鼓励教师开展专题研究。开展教育专题研究是教师关注教育的集中表现,是教师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提高的重要方法,是教师转为名师、成为专家的必然途径。教师通过研究出学问、出学术、出思想、出知识,使教科研成为教育创新的“源头”、新课程改革的“活水”。三是积极推广教科研成果。一方面建立科研专项经费,安排或选派教师到外地或国外进行学术考察;另一方面设立教科研成果奖。
3、注重分层教学和答疑辅导。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了分层教学,有利于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答疑辅导,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坚持月考制度和“三会”制度。每次月考或期中、期末考试后,都要组织召开“成绩分析会”、“学生家长会”和“学生会”,做到及时交流与反馈。
三年来,中考成绩稳中有升,参考率、人均总分、优秀率均位于清河区之首;高考成绩有了重大突破;各类学科竞赛获奖人数在区内均名列前茅。
六、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教学供需保障有力
1、按照上级要求,总务处认真搞好校产管理和财务管理,做到收支两条线,精打细算,开源节流,勤俭节约,力争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教学和改善办学条件。
2、后勤、教辅人员不断更新观念、转变作风,增强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紧紧抓住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和师生饮食、安全管理工作、卫生保洁工作、维修工作、校产登记、教学用品供应、考场准备工作等方面,严格管理,认真实施,服务到位,想教学之所想、急教育教学所急,全力满足教育教学所需,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
3、学生宿舍管理卓有成效。面向社会招聘有经验的管理人才对宿舍事务实行全程管理;通过中层干部值班制和“静校制”,健全宿舍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加大对班主任的考核力度措施,宿舍管理成效显著。
七、取得的成绩 1、2003年2月被清河区委、区政府评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先进集体”; 2、2003年3月被清河区委、区政府授予“2002人口与计划生育先进单位”;
3、连续3年被清河区教育局评为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4、2004年1月被清河区教育局评为2003年教育工作目标综合考评先进单位; 5、2004年2月被清河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评为2003年创安工作先进单位; 6、2004年2月,清河区委、区政府、区人武部授予我校“2003双拥工作先进集体”的称号; 7、2004年8月,被淮安市教育局评为2003~2004学初中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8、2004年11月,我校在“2004中国淮安•淮扬菜美食文化节”中被清河区委、区政府评为先进单位;
9、连续3年被清河区教育局评为“教育工作目标综合考评先进单位”; 10、2005年3月,我校举办的“全市新课改观摩研讨现场会”被清河区教育局评为优秀项目; 11、2005年8月,被江苏省中学生体育联合会评为“江苏省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体育道德风尚奖”; 12、2005年10月,被清河区政府授予“2005区文明单位”; 13、2005年10月,获淮安市第21届重点中学田径运动会(乙组)团体总分第八名,男子组总分第五名和体育道德风尚奖 14、2005年12月,学校工会被江苏省教育科技系统评为“模范职工之家”; 15、2005年12月,被市教育局评为“市校务公开先进校”; 16、2006年1月,被淮安市公安消防支队评为“2005全市消防工作先进单位”; 17、2006年5月,荣获市政府颁发的“五·一劳动奖状”; 18、2006年7月,校党支部荣获“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各位代表、同志们,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校创“省三星级学校”的关键之年,更是我校加入淮中教育集团的第一年,任务艰巨,头绪繁多,困难重重,我校如何在现有办学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学校教育的内涵发展、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综合实力;如何在良好的硬件设施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校特色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办学品位;如何在创建“省三星级”高中的基础上,进一步凝心聚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争取早日建成具有一流水平的省四星级学校;如何抓住加入淮中教育集团这一发展契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力更生,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各方面尽早实现真正意义上与淮中接轨,是摆在我们北中人面前的紧迫课题,也是我们在“十·一五规划”中必须直面的课题。但是挑战与机遇同在,困难与勇气并存,只要我们团结起来,一如既往,群策群力,我相信: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能克服,再重的任务我们也能完成,北中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谢谢大家!
第四篇:乘风破浪谋发展 抢抓机遇铸新篇
乘风破浪谋发展 抢抓机遇筑新篇
(抓机遇、谈发展、看前景征文)
“机会对于不能利用的人又有什么用呢?正如风只对于能利用它的人才是动力”。回顾裕民的发展历程,正好证明了世界著名大企业家西蒙的这句名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裕民经历了改革开放、建设大西北热潮、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金边工程、重点扶贫开发工程、援弱工程以及全国高速发展等重大历史机遇。勤劳、朴实的裕民各族人民,在历届党委、政府带领下,不徘徊、不踌躇,踏着机遇的点子,奏着发展的乐章,在这片资源匮乏,条件落后的热土上,创造了著名的“裕民精神”,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当初的裕民,地旷人稀,一穷二白,条件十分落后,是典型的“边、穷、少”地区。当地老百姓用“一条马路几盏灯,一个喇叭全县听,一辆破车当街横,半脚油门出了城。刮风尘土飞的凶,雨天道路多泥宁。土墙破房乱不整,几颗榆树站院中,接听电话邮局等,牛车爬犁最流行。”的顺口溜描述了那个时期的县城面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各族人民发扬“苦干不苦熬”的裕民精神,珍惜每个机遇,抓住每个机遇,团结一心、奋发向上、共谋发展,克服前进中的各种困难,使裕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裕民县城;“街道马路平又宽,两边的路灯亮闪闪。美丽的公园天天变,楼房节节往上攀。新建的住宅一片片,户户
都有幸福感。道路新设了斑马线,新车常把旧车换,通讯覆盖大如天,如今边城不遥远。园林卫生大家赞,裕民旧貌换新颜“,一个”生态、特色、旅游观光型“的县城初具规模。这些成绩的取得靠党和国家给的机遇,靠自己的努力,没有机遇光靠努力不行,有机遇不努力也不行。如果,没有抓住机遇,我们今天只能悔恨中叹息,如果没有努力就我们会在贫穷煎熬。抓住了机遇,付出了心血,取得了成绩,我们今天在赞歌中生存。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今春以来,国家东部省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刚刚结束,我们又迎来了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这两会精神,象强劲的春风,把中央对新疆各族人民关心、爱护、支持的暖流,吹进新疆各族民族人民的心中,我们又迎来了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面临更美好,更广阔的前景。行动要看时机,开船要趁涨潮。裕民各族人民又到了抢抓新机遇,筹谋新篇章的大好时期。我们要以敢为人先,时不我待的步伐,百倍的信心,众志成城,投入到抢抓机遇,筹谋发展的大潮中去,掀起建设裕民的新高潮。
机遇是守在天堂和地狱门口的魔鬼。因此,抓住机遇、把握机遇是成败的关键。当前,我们至少面临四个重大机遇:一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决定加大对新疆的投资,计划到2015年新疆总体发展水平达到中西部地区的平均水
平,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奔小康;二是辽宁省对口支援塔城地区,裕民县被确定为重点示范县;三是塔城地区“援弱工程”正处在实施最好时期;四是我国已逐步摆脱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稳步回升。在这大好形势下,我们应认清形势、理清思路,有目标、有政策、有措施、有平台、有环境、有项目、有干劲地加快起步速度。充分认清机会来之不易,稍纵即逝,抓住机遇就会获得先机,把握机遇就会创造新的发展机遇。要紧紧抓住四大发展机遇,把裕民的发展臵身于全国的发展,臵身于全塔城的发展大局环境,全面发力,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实现跳跃式发展。
要实现新跨越,必须突出重点,不能胡子尾毛一把抓,要提纲携领、纲举目张。要抓好民生工程,保证稳定发展;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可持续发展;要调整好产业结构,突出地方特点,发挥地方优势;要抓好项目的选择,使项目建设合民心、顺民意,促进和谐发展;要研究项目与政策的一致性,做到有的放矢,做到高效发展。要加强与外部的协调,多争取项目资金和政策支持。要抓好队伍建设,胜任新的挑战。机遇是奔有准备的人而来的,我们只有谋划中突出重点,做好准备,机遇到来时才不会束手无策,才会在筹谋中得到胜算。
抓落实是谋发展的重中之重。展望未来,机遇多,政策好,发展前景广阔。但发展不是躺在机遇中睡觉就能实现。
要大兴“求真、务实、见效”之风,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拓宽视野,增强战略思维,高起点谋划,高水平工作,高标准落实。要主动出击,立项要“快上“,优化服务要“快办”,具体实施要“快干”。落实目标任务要强化责任,细化措施,层层落实,用全、用足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因素,反对一切刚说不练、有职不为、有责不为的行为,做到部门无闲职,单位无闲人,干部无闲时,工作无闲事,整合全县人力、物力、财力,凝聚全县智力,推动裕民大提高,大发展。
机遇是现成的,前景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发展是必须的。因此,我们要俯下身子,全力以赴,用今天的汗水代替明天的泪水、拿今天的用心替换明天的伤心,用今天的智慧造就明天的繁荣。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裕民人民和全国人民一样,在抓机遇谋发展的征途中,要百舸争流,起航快,动力足,才会冲在前面,才会把前景变为现实。
机遇是钥匙,发展是锁子,前景是繁荣幸福的大门。我们不能让钥匙丢掉,更不能让锁子生锈,要用钥匙打开锁子,走进繁荣幸福的大门。
第五篇:抢抓机遇谋发展,合力共建新农村
抢抓机遇谋发展合力共建新农村
中共大王镇委大王镇人民政府
(2010年12月10日)
大王镇东邻太子,西接大冶市大箕铺镇,南依幕阜山,北濒大冶湖,由河金省道与106国道相接,辖32个建制村,人口5.8万人,耕地面积2.69万亩,国土面积82平方公里,属传统的农业乡镇。2010年我镇被定为黄石市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有18位市四大家领导、14位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驻点大王的32个村,省、市、县共有106家单位与我镇“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新农村。我镇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大力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聚合各方力量,上下一心,苦干实干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成立专班。镇党委政府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党委书记担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得力人员,完善相关制度,为我镇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领导保障。镇里4名书记办公会成员每人分包一个重点村,以点代面,带动工作进展。镇干部和机关单位到各村成立新农村建设工作组,加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强度和力度,并召开村组干部座谈会,镇、村共同出谋划策,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帮村干部解除后顾之忧,树立信心。同时充分发动群众,选举成立村民理事会,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让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人。
2、加大宣传,营造氛围。一是会议宣传。全镇召开党员干部大会,宣传市新农村建设试点镇的有关政策,分析我镇发展的大好机遇,介绍外地新农村建设先进地区的经验作法;各村迅速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群众代表会,进一步统一群众的思想意识。二是培训骨干。利用镇党校活动阵地,组织培训村支部书记、新农村建设村民理事会成员以及镇驻村干部共200余人。邀请县委党校老师和县农办领导授课,帮助镇、村干部、村民理事会成员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1
工作目标、建设内容、实施办法。三是充分利用多种宣传方式和手段。全镇共刷写新农村建设固定标语286条,印发新农村建设宣传资料11000份,组织文艺下乡演出320人次。镇电视台开通新农村建设电视宣传专栏,及时宣传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好的经验做法。
3、强化措施,明确责任。我镇制定了操作性较强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和规划。一是制定了《大王镇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此方案内容全面,细致具体,涉及到全镇各行业、各区域的整体布局安排。二是编制了大王镇新农村建设三年总体规划、2010-2012年分实施的规划以及全镇32个行政村村庄整治建设规划,做到事事有规划,不打乱仗。三是将工程项目责任落实到个人。我镇今年共有几十个重点工程项目,为了有效管理,镇党委制定了《大王镇镇级重点工程包保责任表》、《大王镇招商引资项目包保责任表》和《大王镇村级重点工程包保责任表》。为了有效落实,镇党委书记石显芳同志亲自承担了几个责任重大的项目,镇党委成员和驻村干部都包保了重点工程项目,真正实现了事事有人做,件件有人管,确保了新农村建设的进度和速度。
4、督办检查,确保进度。一是我镇的黄石市和阳新县的驻点单位人员全部到位,这些工作人员一来到驻点村就吃住在农家,深入农家摸底调查情况,制定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还有一些村庄在镇村干部及驻点人员的精心筹划下,动得早、做得实,新农村建设的早已如火如荼的展开。二是我镇制定一套督办措施,要求各村新农村建设工作组每周上报一次工作进度,每周做一次工作计划,使党委政府能及时有效掌握工作进度。
二、主要工作成效
1、村容村貌明显改观。一是村庄整治有规划。全镇投入资金22万元,完成了市级18个建设点的村庄建设规划修编,并把村庄规划图、建设项目、资金来源、奖补标准全部上墙,群众对新农村建什么、怎么建一目了然。二是村庄整治变化显著。截至12月10日,在32个新农村建设点村庄整治工程中,已整修塘堰38口,硬化“两打两晒场”
32个,拆除旧厕357个,拆除旧房、空心房168 栋,硬化连户公路20公里,建设村组公路11.8公里,建成公共活动场所12个,完成外墙刷白、着色、粉刷和贴墙砖合计198300㎡。河金省道沿线整治工程,粉刷房屋426栋,合计74270㎡,拆除旧房20栋、2100㎡。全镇村庄整治工程总投资1628万元,已完成投资 1456万元,占总投资的85 %。三是重点工程有新突破。投资1300万元河金省道升级改造工程10.3公里实现了全线通车;投资2980万元的马家湖高产农田开发整理项目今年5月26举行了开工仪式,目前已经迁移通讯电杆8根,平整路基8200米,铺设涵管6500米,浆砌沟渠3500米,共投入资金1320万元;大王自来水厂二期工程总投资340万元,今年已经完成5800米主水管道向中心村组延伸,惠及周边2万多群众;中央彩票公益金项目在我镇四个点全面铺开,目前各项工作进展很快,取得了明显成效。
2、集镇建设打造亮点。沿河金省道大王、中庄2个集镇,处在黄石、阳新、大冶结合部,位于黄石凤庄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核心区。这两个集镇的面貌是体现大王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大王文明程度的象征。市委王书记高度重视,亲自协调2千万贴息贷款。八月下旬我们聘请武汉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为这两个集镇建设进行规划,大王集镇改造为中式风格,中庄集镇改造为欧式风格。目前,集镇建设动态投资达800多万元,工程整修机关单位办公楼22栋,整治住户房屋156栋,建设下水道4.8公里,路灯、绿化带、人行道、下水道工程正在抓紧建设中。预计元旦之前整个集镇建设基本完工,春节之前全部完工,届时两个漂亮整洁的新集镇将呈现在人们面前。
3、产业发展多头并进。我镇新农村建设中,紧扣经济发展这个中心,突出产业发展。今年,种植了1000亩优质油茶和500亩优质柑橘;上堰村程惠投入80万元建设生态养殖基地,实现年产值50万元;下堰村程良友、程良天、程时松三名群众自发组织投入资金20万元,建成下堰湖400亩稻鳅“三千”养殖基地;下街村村民王海南养殖黑山羊1000头。与此同时,村级集体经济也在新农村建设中得到发展,金
湖村引进制衣厂一个,安排劳动力就业75人,集体收入年均增加3万元。目前全镇村级集体收入5万以上的与12个村,2万的村有20个。
4、村级组织涌现活力。新农村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是基层党组织的作用的发挥,要想抓住当前新农村建设难得的历史机遇,加快实现我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继续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我们重点狠抓两个方面:一是围绕“五个基本”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战斗力。新农村建设工作,关键在于村干部,核心就在村支书。按照“建强基本队伍”的要求,我镇切实加强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干部队伍建设。今年,我镇新农村建设涌现了上堰村程良政、王崇村王能高、金湖村曹树波、集会村李小兵、下海村曹中和、中庄村李相寅、南山村李祥旭等一批先进支书的典型,与此同时我镇及时调整了一批思想不纯、工作不力、作风不实的村干部,先后对巷口、柯畈、港西、子向的领导班子进行调整,真正把那些素质高、能力强,想干事、会干事、能成事的干部选进村“两委”班子,提高新农村建设村级班子整体工作水平。二是围绕“五议五公开”、“六步工作法”的要求,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民主管理。推行“五议五公开”、“六步工作法”是加强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的重要手段;今年我镇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坚持决策公开,建设内容公开,工程质量监督公开,资金管理使用公开,目前到位的1000多万新农村建设资金,没有群众对对资金使用提出异议。
我镇新农村建设和集镇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与领导要求,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希望各位领导为我镇新农村建设多提宝贵意见,不足之处多批评指正。我们将把各位领导的意见作为今后工作的指针落实,奋力实现大王经济大发展,人居环境大改善,社会和谐大进步的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