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合同评审程序.

时间:2019-05-14 02:32: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检验科合同评审程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检验科合同评审程序.》。

第一篇:检验科合同评审程序.

检验科合同评审程序 目的 规范合同的评审工作,以明确客户要求,确保实验室有能力满足要求,减少合同纠纷、提高服务质量。2 范围 适用于本实验室提供医学实验服务的合同评审。3 职责 正式合同由技术负责人受理后,组织各专业组评审,由科主任审核,交医院相关领导批准。4 工

目的

规范合同的评审工作,以明确客户要求,确保实验室有能力满足要求,减少合同纠纷、提高服务质量。

范围

适用于本实验室提供医学实验服务的合同评审。

职责

正式合同由技术负责人受理后,组织各专业组评审,由科主任审核,交医院相关领导批准。

工作程序

4.1 评审目的

4.1.1所有要求均已适当规定并形成文件,且双方易于理解。

4.2 评审内容

4.2.1检验项目的各项质量要求是否明确,本检验科质量能力和资源能否满足客户要求,如果有某部分要求暂时不能满足,应采取适当措施给予保证。

4.2.2为满足检验中各项质量要求,由此采取的质量措施、检验方法、质量保证措施、所发生的费用、价格及双方应承担的风险权利等应明确规定。

4.3 评审流程

正式合同由技术负责人受理后,组织各专业组评审、由科主任审核,交医院相关领导批准。

4.4 评审记录

合同评审应得出明确的评审结论并记录。

4.5 合同的更改

正式生效的检验合同(协议),甲乙双方任何一方要求更改均应由技术负责人与客户协商,确定合同更改内容,作好记录,由技术负责人填写《合同修改单》按4.3重新评审,并经科主任审核,交医院相关领导批准。更改内容应书面通知与合同更改相关的部门。

4.6 评审记录、合同及合同更改记录均交综合组管理组归档保存。

支持性文件

5.1 委托实验管理程序

5.2 新检验项目评审程序

记录表格

6.1合同评审表

6.2合同修改单

第二篇:合同评审程序

合同评审管理程序

1.目的

为保证公司各项经营指标的完成,充分了解顾客的要求转化为公司产品的要求,规避公司风险,提高顾客满意度,确保销售合同的按时执行,特制定本程序。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电缆公司所有合同评审管理。3.职责

3.1销售部负责确定顾客的要求与期望,拟定销售合同,组织相关部门对产品要求进行评审,并负责与顾客沟通,如遇合同变更或取消需向公司提出申请;

3.2商务部负责审核合同价格、合同编号及合同排版,建立合同台帐;

3.3销售部副总(经理)负责对客户信誉度评估、结算方式、违约责任及顾客特殊要求的审核; 3.4技术部负责评审产品的工艺是否能满足合同规定;

3.5生产办公室负责评审生产能力、生产交货期能否满足合同规定; 3.6财务部负责审核合同的利润及付款方式;

3.7法务部负责审核合同的公平公正性及争议处理事项; 3.8总经理负责审批现款合同; 3.9最高管理者负责赊销合同的审批;

4、合同的分类及定义

4.1公司合同按使用功能分为:购买合同、销售合同和建设工程合同三种类型合同; 4.2按性质分为:常规合同、非常规合同,常规重大合同,非重大常规合同和重大合同; 4.3商务部要建立合同评审台帐,在相关栏目注明合同性质(常规合同、非常规合同,常规重大合同,非重大常规合同和重大合同)字样;

4.4.1购买合同:凡涉及购买材料、设备、加工、维修方面的约定。4.4.2销售合同:凡涉及产品的销售及服务的销售方面的约定。4.4.3工程合同:凡涉及基建、施工、绿化等其他方面的约定。4.4.4常规合同:当条款中符合以下所有要求内容的合同称为常规合同: A、技术要求符合国标及本公司的产品技术标准; B、产品验收标准符合本公司检验标准;

C、产品交货期大于生产周期,采购周期满足生产需求; D、产品价格符合本公司规定;

E、货款结算方式合情合理,供需双方能够接受; F、经过公司评价的合格供方。

4.4.5非常规合同:不符合以上所列内容之一的称为非常规性合同。

4.4.6重大合同:大型设备的购置、大额订单的签订、建筑工程的招标以及其他招投标项目合同。4.3.7常规重大合同:满足常规合同中的各项条款的且金额大于50万元的合同。4.3.8非常规重大合同:满足非常规合同中的各项条款且金额大于10万元的合同。4.工作程序

5.1,由合同签约部门组织其他相关部门和领导参与合同评审,按公司规定的合同评审权限填写《合同评审表》。具体操作见合同评审流程图。6.2合同评审必须在正式签订合同前完成; 6.3合同评审过程要求2个工作日内完成;

6.4销售部业务员负责明确顾客的各项要求,原则上使用集团公司标准合同版本;

6.5如客户要求使用客户的合同版本时,销售部业务员负责核对合同中各项要求如有否含糊不清,特殊内容在合同中未得到说明,合同与招投标文件不一致的现象,法务部审核该合同的合法性及风险;

6.6商务部核对合同单价是否与报价时单价一致,如合同签订当日因铜价、原材料上涨、客户要求(业务费)等因素造成成本上涨,商务部有权对价格进行修改调整,业务负责人负责与客户沟通;

6.7合同的评审人员,必须是总经理授权人员或部门负责人;

6.8评审人员应确切掌握公司的各项管理规定、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及相关制度并对合同进行可行性分析,确认后方可签字,如因盲目签字造成公司损失将给予50-1000元负激励; 6.9如客户提出合同变更或取消订单,销售部业务负责人应在提出变更或取消的当日通知商务部核实订单排产及采购情况,因通知延误造成客户投诉或公司损失,将给予当事人50-1000元负激励或赔偿订单金额的10%;

7.0具体合同变更与取消流程详见《合同变更与取消流程图》

7.1合同审批流程完毕后,业务负责人需及时督促客户盖章回传(原件);如合同中规定有预付款,自收到预付款后,商务部派发《生产命令通知单》、存档;客户未盖章,视为合同无效,商务部将不执行合同,由此造成的损失由业务负责人承担。5.相关文件 6.相关记录

第三篇:合同评审程序(精选)

合同评审程序

为规范公司合同签订、履行和付款程序,并最大限度的避免风险。起草以下管理和签订程序,本办法适用于公司签署的所有经济类合同的管理,不适用于劳动合同等其他类合同的管理。

一、合同经办部门负责起草和谈判,组织会签。合同应做到内容合法、条款齐全、文字清楚、表述规范、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明确、期限和数字准确,包括但不仅限于:

1、合同名称;

2、甲、乙方名称及地址,经办人联系电话;

3、甲、乙方法人代表或其合法代理人签字、公司公章或合同专用章;

4、合同签订日期;

5、标的(内容);

6、数量、质量;

7、价款或酬金(计价方法、款项支付方式);

8、履约方式、地点、费用的承担;

9、违约责任(甲乙方权利和义务);

10、生效、实效条件;

11、争议解决的方法;

12、合同的份数及附件;

13、保密条款(视合同性质需要)

14、合同负责或经办部门填写《合同审批表》、合同摘要并附合同文本,按权限审核报批。

二、合同签订审核流程

1、公司各部门负责起草与本部门负责职责范围内合同,参与合同谈判,组织会签;参加对合同履行的评价。

2、经办部门与法务专员负责审核各项条款,确认待签合同与审批调整建议的一致性。

3、财务部审核合同付款,发票纳税等相关财务有关条款。

4、其他部门审核本专业所有合同的技术条款。

5、经过各部门审核,最后交由董事长或总经理审核签字(盖章)。

三、各部门合同审核的重点如下:

1、合同经办部门:合同文字和结构、通用条款、特殊条款、工作范围、双方权利义务、技术、工期、进度、质量、履约、担保、保修等条款。

2、业务、采购、生技、品管、行政等部门,审核合同的相应技术条款。

3、财务部审核合同价款及价款调整(项目价款计算书作为合同附件)、合同款支付、变更、签证、结算、奖惩等与项目成本有关的条款;审核签约公司名称、合同价款支付方式、发票形式、代扣代缴等与财务核算和纳税有关的条款。

4、最后提交法务专员分析判断合同风险、与法律相关的内容,包括担不限于:变更、解除、违约、索赔、不可抗力、诉讼等条款。

四、合同的签署和盖章

1、合同原则上由对方先签字盖章。合同按照规定审批顺序全部完成后,由行政部按照审批意见和即将最终签字(盖章)的合同文本对照,有添加或需要修改的及时更正,确认无误后,按照公司印章使用管理规定办理签字盖章手续;

2、合同存档、备案:合同签订三天内,合同正本原件及副本原件全部交法务专员存档,合同副本复印件交财务部、经办部门留存使用;(原则上合同原件严禁外借,项目报建、报批除外)。

3、合同经办部门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应注意:涉及价款、质量的决定应以书面形式记录和确认。涉及双方往来函件,如以公司名义发出时应以法律规定的有效方式发送,并要求对方签收并保留发出的凭证,如对方拒收应即改为特快专递方式重发。

4、合同执行过程中,经办部门应及时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定期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做到心中有数。

5、原则上公司不办理先建设后补合同的程序。

五、合同变更、转让及解除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1、变更合同范围和付款条件,转让合同义务、解除合同的应采用补充合同的形式。

2、变更、转让或解除后合同经办部门应在三天内完成修改存档和通知,方式和范围同合同存档、备案的相关规定。各部门应对原合同文本进行标识,以免错误的执行原合同。

第四篇:检验科管理评审

标题:管理评审

文件编号:LAB-QM-024 生效日期:2006年07月01日 编制人:XXX 批准人(签字): XXX

版本号:A 修订号:0 发布日期:2006年06月06日 发布部门:管理层 审核人: XXX

页码:第 1 页,共 3 页

管理评审

1.目的

规定管理评审的职责、工作程序和要求,以保证管理评审有效运行,并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和持续性。2.范围

适用于对管理评审活动的控制。3.职责

3.1 科主任负责确定评审时间,主持管理评审会议,批准管理评审报告。

3.2 质量主管负责管理评审的准备,组织编制评审报告。

3.3 各实验室负责人负责为评审提供真实可靠的资料和数据,并负责对评审报告中提出问题的实施,组织所属实验室进行质量改正和落实。

3.4 科秘书负责保存管理评审报告及管理评审报告实施情况的跟踪。4.工作程序 4.1 评审频次

4.1.1 管理评审每年进行2次,2次评审间隔不得超过6个月。由科主任确定评审的具体日期。

4.1.2 如科室质量体系发生重大变化或出现重要情况可随时增加管理评审的次数。4.2 评审内容

4.2.1 上次管理评审的执行情况

4.2.2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施情况,质量方针是否适宜,质量目标是否适宜、实际。

4.2.3 质量管理体系是否适宜、充分并有效实施。4.2.4 组织结构是否合适,职责是否明确。4.2.5 资源是否充分。

4.2.6 满意度情况及病人投诉处理情况。4.2.7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

4.2.8 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有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要。4.2.9 管理人员或监督人员的报告。4.2.10近期内部审核的结果。4.2.11 外部机构的评审。4.2.12 实验室间比对的结果

4.2.13 用于监测实验室在患者保健工作中的服务质量指示系统是否有效及显示的信息。4.2.14 不符合项。4.2.15 反复监控时间。4.2.16 持续改进过程的结果。4.2.17 对供应商的评价。4.3 评审的依据

4.3.1 ISO/DIS 15189标准。4.3.2 科室质量体系有关文件。4.3.3 有关的行业标准、法规。4.3.4 临床和病人的需求。4.4 管理评审会议

4.4.1 管理评审以会议的形式进行,由质量主管制定管理评审计划,明确评审会议的时间、议程、参加人员和各实验室应准备的评审资料、计划,报科主任批准后,应在会议1周前送交与会人员。

4.4.2 会议由科主任主持,参加人员包括质量主管、科室部门领导、各实验室负责人、质量管理小组成员、科秘书及有关人员。4.4.3 参加会议的人员根据会议议程对评审内容进行评审,并形成会议记录。4.5 管理评审报告

管理者代表根据会议记录组织编写《管理评审报告》,由科主任审批,然后发至各部门,管理评审报告由科秘书保管,保管期限为5年。4.6 管理评审报告中决定的事项,由各有关部门负责实施,按照《不合格控制程序》、《纠正措施控制程序》及《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文件执行,质量主管负责组织监督检查和验证,直到符合要求。4.7 管理评审记录由科秘书保管。5.相关文件

5.1 《不合格控制程序》 5.2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5.3 《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6.质量记录

6.1 《管理评审计划》 6.2 《管理评审报告》 6.3 《管理评审会议记录》

第五篇:订单合同评审程序流程

订单合同评审流程

1.0 目的

通过对合同/订单进行预先的评估和确认,以确保按客,我双方协同的品质、交期等要求交货,满足客户的期望与需求,同时保证双方的共同利益。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合同及客户订单评审。3.0 定义 无 4.0 权责

4.1 业务部(PMC)

4.1.1负责与客户进行沟通,确定价格、品质、交期、服务等方面的要求。4.1.2负责主导合同及订单之评审。

4.1.3负责联络客户对合同及订单各项内容进行澄清.4.2工程部:负责制订相关產品档资料.4.3仓库:负责评审产品库存和原材料物料库存状况统计 4.4采购部:负责对产品原材料物料进行采购,并对其交期跟进;及原材料备料.4.4生产部:负责评审生产设备能力及生產的管控.4.5品保部:负责评审检测设备能力及品质的管控.5.作业内容 5.1订单接获及登录: 5.2.1业务接(PMC)到客户书面订单后,需对订单内容(包括品名规格、单价、数量、交期等)进行查阅,发现问题,联络客户对问题进行澄清,无误后登录于《订单记录表》内。5.2.2 业务(PMC)接到客户口头订单,业务需将客户口头订单内容转化成书面形式回传客户确认后,登录于《订单记录表》内。5.3订单评审 5.3.1业务(PMC)将接获订单登录于《订单记录表》后,填写《合同评审单》,组织相关部门对订单进行评审: 5.3.1.1工程确认新产品是否完成样品确认动作及完善制造相关的文件资料(仕样书BOM表、材料及原材料样品、图纸); 5.3.1.2品保部根据本公司现有质控水准对产品品质要求进行评审; 5.3.1.3生产部对生产设备能力要求进行评审; 5.3.1.4采购部对物料是否满足交货期进行评审; 5.3.2评审无异常时,由业务部(PMC)在订单上填写好我司交货日期确认后,传真或送交客户完成接单作业。

5.3.3评审有异常时,业务负责联络客户对合同及订单进行协商沟通,适当时由业务呈报总经理(或其代理人)与客户协商,双方同意后在订单上注明双方认可的交期交由总经理签名确认,传真或送交客户完成接单作业。若协商不能达成协定,由总经理回复不接受此订单,且业务需在《订单记录表》内备註。5.3.4客户订单经确认后,影印一份交财务部存档,以便稽查单价与请款方式。5.3.5业务(PMC)根据客户交期、物料状况、產能负荷等制订《周计划排产表》,以利进行交货之跟踪,并分发至生产、采购、品保相关部门。5.4制单作业: 5.4.1业务(PMC)依确认之订单及工程部发行的《仕样书(BOM)表》拟定《物料需求单》分发仓库、采购、生产及品保相关部门。5.4.1.1仓库依据《物料需求单》核实库存数目并填写于《物料需求单》上传于相关部门 5.4.1.2 采购部依据仓库所上报之《物料需求单》上数据,分别填写《物品采购单》分发于各合作供货商,并追踪物料回购交期记录于电脑共享文件《原材料统计表》上 5.4.1.3 业务(PMC)跟据订单及采购《原材料统计表》所回复之物料交期拟定《周计划排产表》分发于生产及相关部门 5.4.2经业务(PMC)单位对客户潜在需求需要安全库存时(备料),必须依据库存状况及產能进行综合评估后,填写《物料需求单》经总经理核准后,分发相关部门采购备料材料及生产计划安排。5.4.3业务(PMC)遇到客户插单或紧急订单时,依据库存与產能进行调整后,在《合同评审单》及《物料需求单》上注明“紧急处理”,由各相关单位进行紧急处理。5.5生產排期: 生产接到业务合同《周计划排产表》进行生產排期作业。5.6订单变更: 5.6.1业务部(PMC)合同接收客户的制单变更通知时,业务部(PMC)因及时以电邮的方式知会于相关部门,并在第一时间以电话和其他联系方式知会于相关责任人 5.6.1.1订单数量减少、取消时,不需作订单评审动作。5.6.1.2订单数量增加、交货期与產品要求进行变更时,须重新进行订单评审和重新制订《周计划排产表》。5.6.2当因厂内因素,如物料供应不及,生產作业异常等原因造成无法按期交货时,业务与客户协商后修订交货期回复客户,并以内部联络单形式知会製造、资材、品保相关部门

下载检验科合同评审程序.word格式文档
下载检验科合同评审程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客户要求、合同评审程序

    客户要求、合同评审程序 1.目的 为了确保全面、准确理解客户的要求,按时履行合同(协议),取得客户信任,减少不必要争议和纠纷,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中心检测合同的评......

    订单合同评审程序流程

    订单合同评审流程1.0 目的 通过对合同/订单进行预先的评估和确认,以确保按客,我双方协同的品质、交期等要求交货,满足客户的期望与需求,同时保证双方的共同利益。 2.0 适用范围......

    TS16949-7201合同评审程序(共五篇)

    上海圣禄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修改状态: 页码: QG/SL-QP7201-2003A / 0 第 1 页共 4 页合同评审程序1目的 本程序规定了在合同中关于产品要求的评审的职责及合同签......

    检验科医疗废水处理程序

    检验科医疗废水处理程序 1.目的 规范检验科医疗废水处理。 2.适用范围 检验科医疗废水处理。 3.具体方法 1000mg/LCL的消毒液......

    检验科应急处理程序

    【概述】检验科针对可能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和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自然灾害、火灾、停电及HIS/LIS系统崩溃及实验室生物暴露时制定紧急处理程序,以保证检验工作,或至少紧急检......

    管理评审程序

    管理评审程序1. 目的 确保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总经理组织公司的最高管理层对质量、环境、职业健......

    管理评审程序

    管理评审程序 1. 目的 为有计划地开展本监测中心的质量管理评审,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特编制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监测中心质量体......

    管理评审程序(精选合集)

    1目的 定期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审,以确保实现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2范围 适用于总经理组织管理人员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审。 3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