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同步练习1(岳麓版必修3)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同步练习1(岳麓版必修3)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第3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试题
一、选择题
1.“双百”方针提出的重要前提是
a.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b.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各种社会矛盾
c.国家发展经济和文化的需要
d.改革开放以来 2.“双百”方针提出的最根本的目的是
a.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
b.倡导科学技术文化领域的自由开放
c.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区别两类不同性质矛盾
d.克服把学术问题和思想问题当成政治问题 3.“双百”方针的提出反响最强烈的是
a.工农群众 b.城市人民 c.知识分子 d.民主人士 4.从《青春之歌》《创业史》《红岩》等长篇小说的内容可知,建国初期文学艺术创作的主旋律是①讴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斗争 ②反映社会主义新貌 ③歌颂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5.反映建国后农村艰苦创业和社会主义强大生命力的小说是
a.杨沫的《青春之歌》 b.郭小川的《将军三部曲》
c.路遥的《人生》 d.柳青的《创业史》 6.“双百”方针的一个很大特点是“自由”。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文学艺术在形式风格上可自由发展
b.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c.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
d.可以把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斗争的自由
7.“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两个方针适用的领域分别是
a.意识形态与科学技术 b.文学艺术与意识形态
c.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 d.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8.下列不属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是
a.克己奉公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经世致用 d.循规蹈矩
9.“决不向专以力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们投降”。这句话出自
a.范文澜 b.马寅出 c.吴光祖 d.刘少奇 10.“双百”方针遭破坏的根本原因是
a.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b.“文革”的开展
c.“左倾”错误的影响 d.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看待
11.“文革”对文艺的批判,严重影响科技的发展。党深刻地总结经验教训,认为贯彻“双百”方针必须处理好三种关系,其中最根本的关系是
a.科学、文艺和政治的关系 b.科学、文艺和人民生活的关系
c.科学、文艺和继承传统的关系 d.科学、文艺和不断革新的关系 12.文艺应该坚持为最广大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应该坚持以下哪些方针? ①百花齐放 ②推陈出新 ③洋为中用 ④古为今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文革”时期文艺界处于万马齐喑的局面,而“文革”后文艺创作重现繁荣。这最能说明
a.文艺的繁荣有其自身规律,不会持久
b.文艺创作有一个兴衰交替的反复过程
c.文艺的兴衰受制于一定时期的政治环境
d.“文革”对文艺有重大影响
14、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是经过长期的酝酿由党的最高领导人慎重决策后提出的 b、是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的基本方针 c、是没有限制条件,随意而发的“百家争鸣” d、“双百”方针在实践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 15、20世纪50年代展现冀中农民革命壮丽画卷的长篇小说是 a、《红旗谱》 b、《创业史》 c、《青春之歌》 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16、在诗歌上何其芳的成就主要是创作了 a、《雷锋之歌》 b、《将军三部曲》 c、《我们最伟大的节日》 d、《中国的十月》 17、20世纪50年代反映农村创业艰难和社会主义强大生命力的作品及作者分别是 a、梁斌、《青春之歌》 b、杨沫、《青春之歌》 c、路遥、《人生》 d、柳青、《创业史》 18、1957年,中国共产党出现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主要原因是 a、知识分子向党和政府提出批评意见
b、党中央对当时阶级斗争形势估计得过于严重
c、党中央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完全转移到“以阶级斗争为纲”上来 d、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向党发动恶意攻击
19、“文化走革命”期间,“双百”方针被恣意篡改和歪曲的直接原因是 a、毛泽东从根本上已经放弃了这一基本方针 b、坚持正义的老一辈革命家被打倒
c、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实行文化专制 d、为防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推行“和平演变” 20、下列不属于“文化大革命”期间单纯的八个“样板戏”的是 a、《奇袭白虎团》 b、《智取威虎山》
c、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d、《李慧娘》 21、1979年5~7月,《人民日报》以《批透极“左”路线,贯彻“双百”方针》为题、连续发表了一系列评论员文章。包括①《“放”和“争”》②《放开手脚,大胆去写》③《敢于突破,勇于创新》④《让文艺工作者如坐春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新时期理论界能够提出许多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见解的主要原因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了拨乱反正,平反了冤假错案 b、摆脱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僵化思想束缚
c、落实了知识分子政策,知识分子的待遇极大提高 d、进行对外开放,引进吸收外国先进科学技术
二、非选择题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现在春天来了,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有许多学说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干涉他们。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毛泽东
材料二:马寅初表示:“决不向专以力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们投降。” “文革”中,剧作家吴祖先和他的妻子、著名演员新风霞曾被下放劳动改造。
材料三: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分析毛泽东“不让哪几种花开放”?这从根本上反映了“双百”方针的实质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这造成了什么影响?(3)材料三与材料一有何内在联系?通过上述材料,你能得出哪些认识? 参考答案
1-5 aacbd 6-10dcdbc
11、b
12、a
13、c
14、答案:c 解析:“双百”方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代表社会主义的文化方向。注意理解毛泽东对“双百”方针的引言。
15、答案:a 解析:准确掌握这一时期的文学者成就。
16、答案:c 解析:《雷锋之歌》的作者是贺敬之,《将军三部曲》的作者是郭小川,《中国的十月》其作者也是贺敬之,只有《我们最伟大的节目》其作者是何其芳,故正确答案为c项。
17、答案:d 解析:根据教材评析直接作答。
1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1957年党由反右派斗争发展到扩大化错误的原因的认识。a项属于正常现象,不构成党掀起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原因。c项是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消极影响,d项是党发动反右派斗争的原因,这在当时是必要的。
19、答案:c 解析:注意题目设问指向是“直接原因”,恶意篡改和歪曲“双百”方针的正是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他们实行的是法西斯文化专制。20、答案:d 解析:《李慧娘》是在“文革”中被禁演的,新时期又得以与观众重新见面的传统剧目。
2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新时期党重新恢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政策转变过程。要注意这些评论员文章所掀起的思想上拨乱反正的积极影响,反映了党的方针的转变。
22、答案:b 解析:思想的解放是理论界创新的前提和保证。23:参考答案:
(1)决不能让反对党的领导、反对社会主义方向,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思想开放。说明了“双百”方针就是在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下,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层和多样格局。
(2)反映了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后,“双百”方针的贯彻遭到严重破坏和损害。
影响:导致许多热爱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蒙冤受屈,长期受到歧视和压抑,严重损伤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文艺界出现“百花凋零”的局面,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也基本停止。
(3)材料三是对材料一的继承和发展,把“双百”方针的贯彻上升到“三个代表”的高度,从增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的角度来认识“双百”方针的作用。说明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能够吸取教训,保持社会主义的文化发展方向,也说明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要经历曲折。
解析:本题时间跨度三个阶段,利用丰富的材料考查“双百”方针的提出到经历曲折,再到世纪之交在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中的历史地位和伟大意义。要求从整体上把握“双百”方针在建国以来的完整历程,并由此得出对党的政策方针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认识。
第二篇:《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教案6(岳麓版必修3)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教案6(岳麓版必修3)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教案 【学习目标】
一.熟悉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记忆各家的核心思想内容,理解百家争鸣的社会根源。
二.理解诸子对宇宙时空、社会秩序和人生价值的认识。
三.认识诸子思想的社会地位及社会对其接纳程度,并认识争鸣的阶段性特征。
四.通过学习儒、道、法家的思想,认识思想在社会转型中的指导意义和对中国人人格、个性形成的积极、消极影响。【教材分析】
一.重点难点与疑点
1.教学重点:“百家争鸣”的代表人物、主张及评价。
2.教学难点:认识社会转型中各派思想的立场,并分析先秦思想对中国人人格、个性形成的影响。
3.教学疑点:各家学说的阶级性。二.教材解读 【总论】
1.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社会背景: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推动了生产力迅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城镇的兴盛,传统的礼法秩序受到猛烈的冲击。在各国竞相改革的潮流中,拥有文化知识的士人冲出狭隘宗族纽带的束缚,四处游说、讲学,极大地开阔了视野,促进了文化的觉醒。社会上不同阶层、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涌现了一批做出了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形成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
2.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历史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思想领域异常自由和活跃的时期,几乎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此时的“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有其深刻而复杂的社会原因:第一,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第二,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第三,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第四,在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
一、孟子、荀子与儒家
1.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邹(今山东邹城市)人。相传为鲁国贵族孟孙氏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但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作《孟子》七篇。
主要思想: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就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孟子的“仁政”在政治上提倡“以民为本”。孟子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还说:国君有过错,臣民可以规劝,规劝多次不听,就可以推翻他。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他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在经济上,孟子主张“民有恒产”,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使用权,要减轻赋税。
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他认为善性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本性,也是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他还强调要重视对人的教育,强调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
孟子提出了“养浩然之气”的命题,这一命题成为儒家修身思想的基本内容。这个浩然之气,指的是一种道德的精神状态。它是孟子所阐述的人格标准,即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的一种人格精神。
影响:孟子学说是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孟子》在唐后成为儒学经典,位列“四书之一”。孟子被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2.荀子
荀子(前313年?-前238年),赵国人,名况,字卿,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曾在稷下学宫讲学,对各家学说进行了批判吸收,成为融汇百家的大学者、大思想家。韩非和李斯都曾是他的学生。晚年失官在家,专事著书立说。今传《荀子》三十二篇多为荀子本人所作,《大略 》以下六篇,可能是弟子们的记述。
在自然观方面,荀子反对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并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在人性问题上,他提出“性恶论”,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在政治思想上,他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法治相结合。在认识论上,他承认人的思维能反映现实,但有轻视感官作用的倾向。
荀子一反“儒者不入秦”的惯例,访问了秦国,考察了秦国城乡的治理,并晤见了秦昭王,建议其“节威反文”,参合礼法,文武并用,但秦王未能接受。秦统一后短命而亡的历史事实证明了荀子的礼法并用、王霸统一的治国思想是正确的、有远见的,这一思想基本被汉以后的封建统治者所用。
荀子博学深思,其思想学说以儒家为本,兼采道、法、名、墨诸家之长。荀子认为人的天性都有“好利”、“疾恶”、“好声色”等情欲,所以人性都是恶的,而人表现出来的“善”是人为教育的结果(“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如果顺性放任就会引起争夺和**。因此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成长很重要。
对荀子的总体评价:荀子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结束时一位站在儒家立场上对先秦诸子进行批判继承的集大成者。郭沫若说:“荀子是先秦诸子中最后位大师,他不仅集了儒家的大成,而且可以说是集了百家的大成的。”他不光是继承发扬儒法思想,他还把思想的触角伸向了儒法思想的源头--西周礼乐文化传统之中,是继孔子之后较全面地重构政治文化模式的又一理论大师。荀子对礼法德刑的重构是经过了春秋战国学术分化、百家争鸣、学派交融之后,特别是具有集大成的优势。二、墨子(课文内容略)1.墨子简介: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出身于“贱人”。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政治家,墨家的创始人。墨子精于工技,曾经“学儒者之业”。他一生的活动主要是“上说下教”,儒、墨两家并称为“显学”。墨子门下弟子众多,他们对巨子(墨家领袖)都绝对服从,并为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相传墨子曾止楚攻宋,主张兼爱、非攻。墨子为实现他的政治抱负曾长期奔走于各诸侯国。
2.墨子的学说及其评价
(1)兼爱:墨子讲的德行的基本要求就是“兼爱”,即能够毫无区别地爱一切人,这是墨子社会政治思想的总原则;要求人们“兼相爱,交相利”,认为相爱就不会发生战争,大夫相爱就不会互相篡夺,人与人相爱就不会彼此伤害。这种不分阶级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带有浓厚的人性论色彩,在阶级社会里不无法实现的。但它表达了小生产者希望在社会财富、政治权力方面的平等的愿望。兼爱思想是墨子的基本思想,是区别于其他诸子学说的根本标志。
(2)非攻:就是以“兼爱”思想为出发点,反对诸候间的非正义战争,谴责诸侯大国为了掠夺土地和人口而攻伐“无罪之国”是“不仁义”的。“非攻”,即反对攻伐,是墨子为解决当时各国间极为突出的兼并问题而发表的主张。墨子不是无条件反对一切战争。他只反对好战国家,“攻伐无罪之国”。非攻学说反映了小生产者要求参与政权,获得政治权益的愿望。
(3)尚贤:即推崇贤士,让贤能之人主政;尚同,即要万民上同于天子,天子尚同于天志(天志即是兼爱);强调天志(肯定天的意志)、明鬼(相信鬼神的存在)、同时主张“非命”(反对命定论);提倡“尚力”,即强调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同时主张节用(节俭)、节葬(节省丧葬的花费)。
3.墨子思想的评价
墨家学派在政治上所代表的是广大小生产者、小私有者阶层的利益。墨子的学说,如“天志、明思”等仍脱离不了殷周的传统思想,但赋以了“非命、兼爱”的内容,以反对儒家的“天命”和“爱有差等”的思想。其思想一度成为 战国时期的显学。他的思想曾被其他学派广泛吸收。但到战国以后,墨子的思想便不受人们重视了。
三、庄子与道家 1.庄子简介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哲学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一直过着深居简出的隐居生活。著作有《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其文章汪洋恣肆,并多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想像丰富。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2.庄子的思想观点:
(1)在宇宙观方面,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 的;同时,他又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我即道,道即我,道就成为主观精神的东西。庄子在人生观方面又集中体现在所谓“逍遥游”上,即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认为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世界,才算是“至人”、“圣人”。
(2)庄子认为,“天与人不相胜也”,即自然与人不可能相互对立而相互超越,天地不大于人,人也不大于天地。庄子注重“人”的自然特征方面,强调人的主体性和自然规律的客观性,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违背自然做事,无利而有害。因此人必须顺从自然。庄子不仅在思想史上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在文学、美学方面也很有建树。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其思想具有朴素的唯物自然观和辩证法因素。庄子所向往的社会是没有阶级压迫和战争祸害的大同之世,这在人类思想政治史上是有深远影响的。他追求归本自然,否定天命观,摆脱人间的不平等,无疑为人的自我认识,提供了新启示。庄子的寓言、散文中蕴涵着深邃的哲理智慧和神奇的浪漫主义风格。庄子的文风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四、韩非与法家
1.韩非简介:(约公元前280-233年),出身于韩国贵族之家。战国后期的思想家,法家的集大成者。曾师事荀况,与李斯是同学。著作有《孤愤》、《五蠹》、《说难》等。其文章深受秦王政的赞赏。韩非至秦后,遭李斯等人嫉妒。最终被谗陷入狱,自杀死于狱中。他的思想得到秦的推崇,成为秦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他的著作经后人整理成《韩非子》一书。
2.韩非的思想观点
(1)韩非建立了一个法、术、势三者结合的帝王统治术体系。他是战国法家的集大成者,同时又深受儒、道、墨诸家思想的影响。实为战国末期综合各主要学派的大思想家。
“术”是君主驾予群臣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才能授予官职,要求做官的言行一致,恪尽职守。君主用这样的要求来考察官吏,不称职废黜,称职的、有能力的奖励和提升,所以说君主能“操生杀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
“势”是指“权重位尊”的权势、威势,认为只有大权在握,有了权势才能做到“令行禁止”。有了权势也要造势,形成威严、威势。秦始皇为自己正名,后世皇帝都要人们喊万岁、万万岁,等等,都是要造势。“术”与“势”必须结合使用。
“法”是公布于众的法令、法规、法律,是君、臣、民三者都应共同遵守的东西。用法来治理国家是法家学派的根本主张,而法令要靠权势来推行,所以法治不能没有权势。国家的法又要靠各级官吏来执行,因此要选拔和考核官吏又显得十分重要。所以韩非认为,作为一个家的君主,为了治理好国家,法术势三者都不可偏废,必须把三者结合起来。这就是韩非所提出的法、术、势三结合的法治学说。其实质是一种君主集权 制的理论。韩非的这一理论对后来整个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主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韩非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要根据今天的实际来制定政策。所以他主张变法革新。
3.韩非子思想的评价:
韩非的这些主张,反映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韩非的法家思想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五、孙膑与兵家 1.孙膑简介
孙膑,生卒年月不详,齐国人,战国中期杰出的军事家。他曾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后遭同学庞涓嫉妒,被其设计诱骗至魏国,然后捏造罪名,诬陷孙膑,并施以膑刑(去掉膝盖骨)。孙膑也因此得名,真名失传。他所著的《孙膑兵法》继承了孙武的军事思想,总结了战国中期以前的战争经验,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原则,受到中外学者的赞赏和重视。2.《孙膑兵法》内容:
强调以“道”(“道”,是指战争规律和战争指导规律,即用兵根本之道。)制全胜的原则;以人为主的制胜观,即把“人和”与“将军善战”融 为一体,作为发挥战斗力的决定因素和主导作用,能动地去争取作战的胜利;以造“势”(即创造有利于己的态势)制胜敌人的艺术。孙膑的军事思想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3、“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可以说,没有当时的“百家争鸣”,中国后来的思想文化就不会五彩缤纷。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仁)和道德准则(礼),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无为);法家思想:变革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思想武器。“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知识结构】 一.知识点图表
(一)孟子的基本主张 1.仁政学说(思想核心)2.重民思想 3.人性本善
4.倡导“养浩然正气”
(二)荀子的基本主张 1.人与自然关系 2.“性本恶” 3.“礼教”“王道”治国
(三)墨子及其基本主张 1.“兼爱”、“非攻” 2.“尚贤”、“尚同” 3.天、人、鬼神的关系 4.“尚力” 5.“节用”,反对浪费
(四)庄子及其基本主张“齐物” 1.“逍遥” 2.天人“不相胜”,人必须顺从自然
(五)韩非及其基本主张
1.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2.认为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 3.反对“是古非今” 4.主张变法革新
(六)孙膑及其基本主张
(七)先秦诸子开展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 二.学法指导
在课前结合教材,指导学生收集各派代表人物的生平资料,及其思想学说,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学生分组辩论的方式,体现出战国时期主要思想流派的特征,各组学生以春秋战国流派的代表,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为背景来展示本派主张存在的合理性、时效性和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归类法、比较法。按各家思想对于天、地、人的看法进行归类,也可以从哲学、政治学、道德进行归类。比较法可选取思想差异比较明显的两家进行比较,归纳其思想的区别。
【教材习题参考答案】
1.阅读与思考:第一,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第二,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第三,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第四,在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
2.解析与探究:(1)汉代儒学之所以能够从众多学所中脱颖而出,是因为董仲书的儒家文化和治国方略、弥合了社会各层人士在战后思安定的心理诉求,所以能够在人们心中扎根发芽。这就是当时儒学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2)它是建立在农耕经济基础之上的帝王精英文化。其所倡导的重农轻商建国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治国思想,利于治国安邦、教化民生为统治者提供最“经济”的治国成本。(3)儒学的教化思想是教化民众循规蹈矩的“秩序世界”。这在当时的农耕生产力环境中,客观上平衡了帝王制度、农耕生产力、主流文化的均衡发展。并在两千年相对拓展又相对封闭的历史长河中,以汉文化为根、发展成了今天的中华文明和独一尊的儒家文化。
【自我测评】
1.百家争鸣的主要派别和主要观点。(略)学派 代表人物
思想内容 儒家 孟子
仁政、重民;人性本善;舍生取义 荀子
“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性恶论”;礼法并施,王霸兼用,但以王道为主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尚贤”“尚同”“非命”“尚力”、“节用”、“节葬” 道家 庄子
“齐物”“逍遥”、人和天“不相胜” 法家 韩非
将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反对“是古非今”。兵家 孙膑
强调要懂得战争的规律,注意利用和创造有利于已的形势,重视人的作用。
2.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可以说,没有当时的“百家争鸣”,中国后来的思想文化就不会五彩缤纷。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仁)和道德准则(礼),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无为);法家思想:变革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思想武器。“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三篇:【河东教育】高中历史教案岳麓版必修3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教学目标:
了解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能够区分各家的主张;了解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以及各家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通过了解各家主张的异同,培养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辉煌灿烂以及思想文化在争鸣和碰撞中不断发展的规律。
教学重点:孟子的仁政思想;庄子的思想及其影响;法家的思想;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庄子的思想及其影响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探究式、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 新课导入: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当时,礼崩乐坏,天下大乱,诸侯争霸,列国交兵,忧国忧民的学者们有感于时局,纷纷提出自己的救世主张。他们或周游列国、献计献策,或退隐林下、聚徒讲学,或独善其身、著书立说。一时间,学派蜂起,百家争鸣。特别是儒、道、墨、法等学派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和社会政治主张,掀起了当时思想界的一大波澜,形成了空前繁荣、百家争鸣的局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百家争鸣的时代,去感受2500多年前学者们的风采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何为“百家争鸣”
(多媒体展示)春秋(公元前 770 ~公元前 476 年)战国(公元前 475 ~公元前 221 年)时期,代表社会各阶级、阶层利益的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产生了儒、道、墨、名、法、阴阳、纵横、农、杂等各家思想流派,他们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展开讨论,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师)百家不是真的有一百家,其实只有十家,影响较大有儒、墨、道、法四家,下面我们就按照平时的分组情况由四组同学分别代表四家学派,古有稷下学宫,各派云集、百家争鸣,今有多媒体教室,精英荟萃,理性思考。让我们发扬稷下风格,首先走进儒家学派。
请第一组同学根据所学知识介绍战国时期的儒家学派代表。(学生回答略)
一、战国时期的孟子、荀子和儒家学派
战国时期,继承和发扬孔子儒家学派思想的是孟子和旬子。请一组同学介绍孟子。
1、孟子
请同学们阅读孟子名言,结合书本和所学知识,介绍孟子其人并总结孟子的主要主张。教师总结:孟子的 主要思想(1)仁政学说——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2)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3)性善论——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4)人的修养和义利观
思考一:孟子的主张中继承了孔子的什么思想?又有何发展?你还了解其他的孟子名言吗?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仁政”学说是孟子对孔子“仁”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
桃子,我用李子回报。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译文】假如天下都能相亲相爱,爱别人就和爱自己一样,还能有不孝的人吗? 学生总结:墨家学派的思想主张
1、主张“兼爱”、“非攻”
2、尚力、尚贤、尚同:
3、节用、节葬:反对统治者的铺张浪费。反对儒家的厚葬和守孝三年。
思考四:墨子的思想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哪个主张可以体现?墨子思想有什么进步性?后来为什么不受重视?
墨家思想是中国古文完整版的辨证唯物主义及辨证唯物论。墨家的墨子生活在战国初期,代表了平民的利益。当时,社会经历划时代的变革,封建经济初步形成,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小生产者的队伍不断扩大。“兼爱”反映了地位低下的小生产者受剥削和压迫,要求摆脱贫困,渴望得到统治者的体恤,能够温饱富裕;“非攻”反映了各诸侯国为掠夺土地和人口混战不已,生灵涂炭,生产遭破坏,广大小生产者厌恶战乱,渴望安定;“尚贤”反映了小生产者对世袭制用人制度的不满,对社会政治清明的渴望。虽然战国时代封建经济日渐繁荣,小生产者的队伍日渐扩大,墨家思想有着广大的群众基础,“兼爱”、“非攻”有利于发展生产和社会进步,顺应了历史的潮流,但它却不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更不能使统治者在激烈的兼并战争中生存并完成统一,所以也不可能被当时的封建地主阶级所采纳。
探究一:百家争鸣之儒墨之争。(小组讨论)“兼爱”还是“仁爱”? “民权”还是“君权”? “鬼神”还是“天命”?
三、庄子与道家学派
请第三组同学介绍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和基本主张。思考五:何谓齐物,怎样能做到逍遥?有什么意义?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同时他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哲学家。他以其代表作《庄子》(又被称为《南华经》)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
教师总结:发扬老子唯心主义思想,强调主观。举“庄生梦蝶”例。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另许多成语典故均出自庄子,如“庄周梦蝶”、“朝三暮四”、“薪尽火传”、“庖丁解牛”、“螳臂当车”、“盗亦有道”、“螳螂捕蝉”、“子非鱼安知鱼之”、“屠龙术”、“邯郸学步”、“无为而治”。庄子坦然微笑,说道:“我以天地作棺椁,以日月为连壁,以星辰为珠宝,以万物作陪葬。我的葬具岂不很完备吗?还有比这更好更多的陪葬吗?”弟子道:“没有棺椁、我担心乌鸦、老鹰啄食先生。”庄子平静笑道:“在地上被乌鸦、老鹰吃掉,在地下被蝼蚁、老鼠吃掉二者有什么两样?夺乌鸦、老鹰之食而给蝼蚁、老鼠,何必这样偏心呢?”
庄子的一生,正如他自己所言: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
击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符合当时的社会需要,具有积极意义;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法家的治国模式是以严刑峻法为根本,以愚民为手段,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实行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韩非子的法家理论为秦王所采纳,成为他灭六国、建立专制体制的理论依据。但单纯化的法家思想导致苛政暴敛,从而促使秦朝二世夭亡。秦汉以后,法家作为一个学派消失,但历代王朝重视“法”的作用,这种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制度却在中国延续了2000余年,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探究四:百家争鸣之儒法之争。“德治”还是“法治”?
教师总结:诸子百家关系复杂,有儒道之争、儒法之争、孺墨之争,一家之内,内部也有派别争论,诸子之学皆出于救时之弊,而形成各自特色,如墨子贵兼,孔子贵仁,老子贵柔,在争鸣中各家相互影响。“道不同,不相为谋。”道家讲“天道”,墨家讲帝道,儒家讲王道,法家讲霸道。虽然儒家、法家和道家的思想主张迥异,但三者之间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特别是在战国以后各个封建王朝的统治实践中,不同学派的理论经受了真正的考验,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教训。因此,各个学派的互相映证,互为补充也是必然的。
五、百家争鸣的影响
“百家争鸣”的出现,活跃了思想,传播了文化,对于当时的社会变革及文化的繁荣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思考八:如何你是统治者,你会采纳那一学派主张,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结束语:今天,我和同学们以分组探究的方式再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我相信,百家争鸣的精神永存!!
第四篇:岳麓版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第11课 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授课人:XXX ●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主要是讲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活跃时期的思想成就,主要是讲老子的思想成就和孔子的思想成就和“百家争鸣”,思想史的内容,对七年级学生来说,难度都非常大,因此,主要的思想观点及各派代表人物的活动还是要以讲解为主,对于孔子的教育成就及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可以通过让学生看书,归纳掌握。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讲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巨大变革引发思想解放潮流,许多文士、思想家,对社会的大变革发表各自的看法,提出各自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课文讲述了当时主要的学派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和兵家,介绍了代表性的思想家及他们的主要主张,其中重点是孔子和老子的思想。“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日后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学情分析
1.对于初一的学生,通过学习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进而形成对“社会存在的决定社会意识”哲学观点的初步认识是不容易的。老师应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的教授,使学生掌握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2.由于本课涉及人物众多,各派思想纷呈,哲学理论性很强,七年级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极少,理解能力更是难以达到,常规教学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难以达到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中设计各个有趣的环节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指导学法是本课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老子和他的思想。知道孔子和他的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了解孔子在教育上的贡献,认识其创立儒家学说对后世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2.通过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提高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收集、整理孔子教育方面的言行,讲述孔子兴办私学、因材施教等故事,用孔子提出的学习方法和思想来知道自己的学习。
2.通过阅读教材文字,了解百家争鸣时期儒、墨、道、法主要代表人物和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孔子、老子和战国诸子思想的学习,认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成就,初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百家思想的影响,感受诸子做人、处世和立国的智慧,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老子及其学说,孔子及其学说和历史贡献。
(二)教学难点 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 ● 教学方法
讲解法、归纳法、故事法、提问法等 ● 教学媒体
(一)教具准备 一体机等。
(二)素材准备
诸子的画像图片,涉及思想家的小故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课堂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习中国历史,除了学习政治、经济、军事等内容外,我们还要学思想史的内容。在中国古代史上,思想界曾经有三个非常活跃的时期,一为春秋战国时期,一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为明朝晚期。这三个时期社会状况如何,为什么在思想界会出现活跃的现象,具体表现如何?这都是我们将要学到的内容。今天我们先来看一看第一个思想活跃期的内容。
(板书)第11课 百家争鸣(讲授新课)(板书)
一、老子
投影或展示孔子的图片,教师讲述老子的生平:老子即李聃,姓李名耳,春秋末年楚国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我们以老子的思想成就及政治主张来了解老子。
(板书)1.老子的思想及政治主张
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第一目下关于老子政治思想一段及小字内容。找出老子的思想有哪些?
请学生根据课本作答,教师投影老子的政治思想,进行讲解:(板书)
二、孔子
投影或展示孔子的图片,教师讲述孔子的生平: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孔子的祖先是宋国的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代就没落了,失去了贵族的地位。孔子年轻时做过几年小官,后又做过三个月的鲁国司寇,相当于司法部门的最高领导。因在政治上不得意,故带领学生周游列国。晚年回到鲁国,主要从事教育和编订古籍的工作,编订了《春秋》等书。下面,我们以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两方面来了解孔子。
(板书)1.孔子的政治思想
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第一目下关于孔子政治思想一段及小字内容。找出孔子的政治思想有哪些?
请学生根据课本作答,教师投影孔子的政治思想,进行讲解:孔子强
调“仁”“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注意刑杀。又主张恢复西周的制度。
教师设置问题,请同学们思考: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张从反面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这说明当时的社会缺乏“仁”,缺乏“爱人”。统治者在体察民情、爱惜民力方面做得不好,没有做到“为政以德”。又,西周的制度遭到了破坏。
那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前面学过的“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及“大变革的时代”两课内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相对于西周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下列内容,以老师讲述为主。
春秋时期,周王室势力衰微。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不向周天子贡献财物。军事上也不受制于周天子。反过来,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开始争霸,西周时的分封制遭到破坏。同时,由于争霸战争的进行,给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苛政,任意刑杀,各种残暴的统治压得人民喘不过气来,根本谈不上“仁”,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的重要性。因此,孔子提出了“仁”的学说,“爱人”主张,恢复西周的分封制重整统治秩序。
教师总结:所以,孔子提出“仁”的概念并不是偶然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春秋时代社会发展的状况。
孔子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而且是个伟大的教育家,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
(板书)2.孔子的教育成就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53页关于孔子教育思想和成就的内容,并进行归纳。然后,教师为主,做好引导,板书归纳的内容。
(板书)①创办私学
教师讲解:春秋以前的教育状况是“学在官府”,即由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孔子创办的学校,面向社会广泛招收学生,不论社会地位高低,也不论贫富贵贱,想来学习的都不加拒绝。他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扩
大了教育的对象。
(板书)②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
教师讲解: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施以不同的教育。对于学生向他提问的问题,他往往是根据不同的对象给以不同的回答。教师举例讲述课本59页的孔子因材施教的小故事。
(板书)③坚持启发诱导的原则
教师讲解:孔子在教学中比较注重启发式,他认为:教育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课本59页,读一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板书)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温故而知新” 教师讲解:在学习态度上,孔子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只有这样,才算作真正的聪明人。在学习方法上,他主张学习要经常复习,只有掌握了旧的知识,才能掌握新的知识,新知识的获取是建立在拥有旧知识的基础上的。即“温故而知新”。
同学们,你们怎样看待“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温故而知新”呢?在平常的学习中你做到了吗?教师请几位同学发言,鼓励大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过渡:同学们,在中国古代史上思想界比较活跃的第一个时期便是春秋战国时期。如果这一时期,只有孔子的思想和教育成就,那也不能叫思想活跃。思想活跃,主要是针对当时出现的“百家争鸣”而言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百家争鸣”的具体内容。
(课堂总结)
教师总结:百家争鸣是我国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和这个时代出现的先哲的思想相联,比如儒家的仁爱、正义的核心价值,墨家的平等、博爱的社会理想,道家的真实。自由的人生追求,法家的依法治国的治国理念等。这些都是我们传统文化的跟。
● 板书设计
一、老子
1.老子的思想及政治主张
二、孔子
1.孔子的政治思想 2.孔子的教育成就 ①创办私学
②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 ③坚持启发诱导的原则
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温故而知新” ●布置作业
1-19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列举他关于教育思想的主张。2-20 列举“百家争鸣”中的思想及其对应的学派。
第五篇:高二历史必修3(岳麓版)同步练习:2-10梨园春秋
第二单元
第10课
梨园春秋
一、选择题
1.《家有儿女》里刘星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我怎么比窦娥还冤呢”。“窦娥”这一形象出自下列哪位戏剧家的代表作品()A.关汉卿
C.马致远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窦娥出自元杂剧的奠基者关汉卿的代表作《感天动地窦娥冤》。B、C、D各项所指也都是元代杂剧作家,但与窦娥无关。
2.在唐代宫廷中不可能见到的现象是()...A.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诗句为宫女们传诵 B.皇帝和大臣们欣赏带有西域风情的歌舞 C.梨园院向王公贵族们展示新排练的京剧剧目 D.大臣把张旭的狂草送给皇帝鉴赏 【答案】 C 【解析】 京剧形成于清朝。
3.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关羽脸谱为红色,曹操是白色,包拯是黑色„„你认为“红色”表示()A.忠勇正义
C.凶狠残暴
【答案】 A 【解析】 “白色”表示奸诈狡猾,“黑色”表示铁面无私。4.江苏省作为教育部新课程试点地区,从2008年开始在20所中小学
B.奸诈狡猾 D.铁面无私 B.白朴 D.王实甫 试点开设京剧课程。学生在受到艺术熏陶的同时还可以增长一些历史知识,主要是因为京剧()A.是兼收其他剧种的长处而形成的 B.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
C.继承了古代戏曲歌舞并重的传统 D.将唱、念、做、打有机结合 【答案】 B 【解析】 京剧中有很多剧目都是表演历史故事的,所以学生在学习、欣赏京剧,受到艺术熏陶时,还可以学习一些历史知识。
5.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在京剧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上均进行了独树一帜的艺术创新,被称为梅派大师。《贵妃醉酒》是其代表作之一,在戏中梅兰芳饰演的角色属于()
A.生
B.旦
C.净
D.丑 【答案】 B 【解析】 京剧中旦主要是指女性人物的扮演者。
6.2007维也纳·中国新春音乐会于2007年2月3日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举行,中国的京剧与西方的交响乐交相辉映,中国艺术团选择京剧作为表演重点的原因是()A.京剧是中国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
B.京剧服饰华丽,体现了中国文化雍容华贵的一面 C.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D.京剧代表中国戏剧的最高水平【答案】 C 【解析】 中外文化交流,京剧代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7.一人生活在明朝,下列有关他的说法有可能发生的是()①喜欢画年画
②读了许多带插图的小说
③在科举考试中用颜体书法写了一篇八股文,高中榜首 ④喜欢听京剧 A.①②③④
C.①③④
【答案】 D 【解析】 京剧形成于清代,排除含④选项。
8.《清明上河图》以写实的手法记录了古代开封的繁荣景象。下列场景中不可能在画中出现的是()A.王家锦帛铺当街而设
B.刘三叔精装字画铺出售唐代名家字画 C.驮运丝绸、瓷器的骆驼正在出城 D.娱乐场所瓦子表演杂剧《西厢记》 【答案】 D 【解析】 《西厢记》是元代王实甫的作品。
9.“饮酒仰脸要翻手,喝茶平饮微低头,丑角总要多出相,其他人物要遮口。”下列与这句艺术谚语有关的是()A.汉赋
C.京剧
B.宋词 D.传奇 B.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中的“丑角”关键词,并结合对京剧的理解和认识可以判断。
10.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以展现我国国家级文化遗产和民间民族文化为主题的祥云小屋,受到中外宾客的一致好评。你认为下列文化符号与其对应地区正确的一组是()A.变脸——四川
C.京剧——江苏
【答案】 A 【解析】 昆曲兴起于江南,京剧形成于北京,黄梅戏是安徽的地方戏。
11.在戏曲舞台上,演员轻扬马鞭表示骑马,划桨表示行船,绕场一圈表示日行千里。这些舞台表现形式体现了戏曲表演艺术的()A.综合性
C.虚拟化
【答案】 C 【解析】 京剧在表演艺术上注重发扬象征虚拟歌舞并重的传统。12.京剧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高度美学成就的戏剧艺术。下列关于京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最早形成于北京地区 B.由元杂剧直接发展而来 C.清朝时期成为广泛流行的新剧种 D.在徽剧和汉剧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而成 【答案】 B 【解析】 京剧是由清朝时的徽戏融合其它剧种而来。
B.程式化 D.现实性 B.昆曲——辽宁 D.黄梅戏——陕西 13.(2011·广东六校联考)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了下列图片,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应是()
A.古代舞蹈艺术的演变
C.古代市民生活的演变
【答案】 D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发展历程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元朝杂剧俑和京剧脸谱反映的是戏剧的发展。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项。
二、非选择题
14.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在《新史学》中称:“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
材料二 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戈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 B.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 D.古代戏曲艺术的发展 材料三 金阊(今苏州城西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
——(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
材料四 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瓦子”又名“瓦肆”,它指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3)材料二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哪一剧种的形成?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
(4)在新史学理念的影响下,商人、戏曲及民间生活进入史学家的视野,这表明史学研究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1)娱乐演艺场所。
(2)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3)京剧;休闲娱乐功能,社会教化功能。(4)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宽。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善的受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摘自关汉卿《窦娥冤》
材料二 程长庚(1811~1880)名椿,一名闻翰,字玉山,寓名四箴堂。祖居安徽怀宁石牌镇,出生于潜山县黄泥镇程家井。其父程祥桂是道光年间三庆班掌班人。1840年前后由安徽入京,不久成为三庆班的台柱和班主。他广泛吸取各种戏曲的长处,融合徽剧、汉剧和昆曲等多种声腔,推陈出新,自成一家。其唱腔高亢饱满、字正腔圆,注重人物性格的塑造。
请回答:
(1)材料一所示作品是__________(剧种)的主要代表作。请你分析这种剧种在当时得以流行的原因有哪些?
(2)“元曲四大家”除了关汉卿,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说明在戏曲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性质的“剧种”。(4)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京剧在全国广泛流行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1)元杂剧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需求、元代的民族政策使得很多文人从事创作。
(2)白朴 马致远 郑光祖
(3)南戏、杂剧、京剧。
(4)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回答:京剧自身的魅力;京剧集唱、表白、动作于一体,具有很强的欣赏性;京剧艺术的大众化;统治者的重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