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再谈历史教学语言的严谨性_20611(大全)
再谈历史教学语言的严谨性
——兼评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节目中的若干表述
历史教学是一项神圣的使命,历史教师对教学语言的运用也应当丝毫不能马虎。针对部分历史教学语言的不严谨,有的学者和教师纷纷撰文指出其中的问题①。然而在刚刚落下帷幕的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中,部分节目的语言表述再次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其“历史感”的缺失和“历史硬伤”的出现让人大跌眼镜,甚至是感到莫名其妙。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希望通过以略加考证的方式达到勘误的目的,虽不苛求“非历史学科班出身”的“春晚演员”能够做到严谨地运用历史语言,但求对于历史教育工作者起到引以为戒的作用。
一、从《荆轲刺秦》看先秦史的历史教学语言
今年的小品《荆轲刺秦》讽刺了当下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作违背历史事实,肆意“穿越”的不良现象,对历史教育有着很好的鉴戒功效。可惜的是,该剧本在多处语言表述上出现了不应出现的偏差,缺乏严谨性与科学性。从下面几段台词即可见一斑。
扮演嬴政的演员在小品开始后说道:“想当初,秦公金銮殿,图穷匕首见。那荆轲拔出匕首刺向秦始皇,秦始皇左右躲闪不及,准备拔出宝剑予以还击,可秦剑太长难以出鞘。大臣喝道:‘大王,把剑背在背上!’秦始皇这才拔出宝剑,顺势砍杀了荆轲。到后来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就这一段话,我们就能看出语言表述的不科学来。第一,金銮殿最早是唐代长安大明宫的代称,李白《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有“承恩出入银台门,著书独在金銮殿”之句;《资治通鉴·唐顺宗永贞元年》记载:“召翰林学士郑絪、卫次公等至金銮殿。”后来金銮殿成为北京故宫三大殿之一太和殿的俗称,这与荆轲刺秦的时代不符。故“秦公金銮殿”指秦国的宫殿是站不住脚的。第二,对于嬴政的称谓,该演员先称“秦公”后谓“秦始皇”,都是没有历史感的表现。秦统一六国之前,没有推行皇帝制度,不可能有“始皇”之谓,而自秦孝公以降,秦国的国君皆称王,分别谥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再就是嬴政本人。其时嬴政尚健在,不可能有所谥,所以荆轲刺秦时,对嬴政最合适的称呼就是“秦王嬴政”或是“秦 ① 这方面的文章很多,有代表性的有王作峰《锤炼历史教学语言,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丁惠军《历史不容戏说,历史课岂能“戏教”》,历史教学2009年第7期;陈康衡《历史概念切忌“想当然”》,历史教学2009年第11期;王海燕《关于历史教学语言的几点思考》,吉林教育2010年第36期等。王政”,不应该出现“秦公”或“秦始皇”这样不伦不类的称谓。第三,整个“刺秦”的过程描述不确切。《史记·刺客列传》记载:“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亲王,秦王环柱而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也。”从这一段可以看出,并不是荆轲先“拔出匕首刺向秦始皇”,而是先拉住秦王的衣袖,准备行刺,结..果“未至身”;而秦始皇亦非“左右躲闪不及”,乃是“环柱而走(跑)”,要是躲......闪不及岂不是早就没命了;并且要不是侍医及时用药囊掷向荆轲,秦王也不会有时间“负剑”而拔。所以说在描述历史事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语言运用的准确性与严谨性,否则会让听众产生歧义,错误地领会历史事实。
接下来扮演宦官的演员出场,一张嘴就说“我演的是太监”。这又违背历史事实了。宦官称作太监是隋唐以后的事,唐高宗时期改殿中省为中御府,以地位较高的宦官充任太监、少监。这里的太监、少监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职称”而并非职务。到明代宦官权利达到鼎盛,人们才普遍把宦官皆称为太监。宦官制度起源于先秦,《诗经》、《周礼》、《礼记》当中均有这方面的记载,但是先秦的宦官不一定都是阉人(割掉生殖器的男人),直到东汉才“悉用阉人,不复杂调他士”(《后汉书·宦者列传序》)。针对历史教学语言中“太监”的称谓,已故的著名历史教育学家赵恒烈先生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指出:“宫廷里侍候皇帝和皇帝家属的人,由阉割后的男子充任。这种人明以前叫‘宦官’,明以后叫‘太监’。这种特定的称谓教师往往不注意,讲课中随便使用。”①这说明我们的历史用语还要再严谨些,否则笑话百出、贻害无穷。
后来扮演嬴政的演员加了一句“台词”:“只要燕国归降,朕就可以横扫六国,一统天下。”这句话的表述仍然没有契合当时秦王嬴政的应有表现。首先说“朕”作为天子的自称应当是秦统一六国以后,而非统一前。《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统一后,王绾、李斯等人才建议嬴政“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而秦统一之前各国国君皆称“寡人”,意为“寡德之人”,是自谦词。所以在这里秦王嬴政说出“朕”横扫六国的话显然是不真实的。而且这句台词的 ① 赵恒烈,《史苑传艺录》,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35页。隐含之意就是,“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唯一障碍即燕国,只要燕国投降,六国就全被统一了。这更是不合历史事实。我们知道在燕国被灭之后,不算代国,至少齐国和秦国还处于东西分庭抗礼的局面,直到公元前221年齐王建被俘,齐国灭亡,秦才完成六国的统一。小品中的这种“角色扮演”虽不同于历史课堂的“角色扮演”,但更应该接近历史真相,起到“神入”①的作用。只有如此,才能尽最大可能向观众还原历史事件的本来面貌。否则这样的表演越是生动形象,越是引人入胜,对观众的误导作用就越大、越有害。
二、“自古英雄出少年”的实际年龄究竟是多少
今年晚会上,两位年轻演员和说的相声《奋斗》思想性很强,一方面讽刺了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二流子”,一方面劝勉年轻人认真奋斗、脚踏实地,珍惜宝贵的青春岁月。特别是开场不久的一段“贯口”给相声增色不少。可就是这一段说明“自古英雄出少年”的“贯口”,在历史的真实性方面又出了问题。
该演员说“周瑜13岁官拜水军都督”是不准确的。《三国志·周瑜传》记载,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孙)策亲自迎(周)瑜,授建威中郎将,即与兵二千人,骑五十匹。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而直到(建安)“十三年春,(孙)权讨江夏,瑜为前部大督”,十年过去,周瑜已经是三十四岁的人了。从中我们是无论如何也推算不出周瑜“13岁官拜水军都督”的结论来的,看来这应当是把“(建安)十三年”当成“周瑜13岁”之误。在历史教学中,这种望文而错误生义的现象是一定要避免的,要不然就真能把历史人物说成“葫芦娃生下来就能打妖怪”的神话传说了。
如果说这是对史料的误读还情有可原,因为相声演员并非历史学科班出身,读不懂文言史料也是正常现象。可是接下来一句“康熙帝6岁登基”就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了。《清史稿·圣祖本纪一》写得清清楚楚,“顺治十八年正月丙辰,世祖崩,帝即位,年八岁,改元康熙。”真不知道这个“六岁登基”是根据什么推算出来的。难道是该演员(同样也是剧本作者)查阅的清史稿版本印刷字迹模糊,把“八”字上多出两笔来变成了“六”不成?这等匪夷所思的错误如出现在历史课堂上,不知要让多少人笑掉大牙?
① 关于历史教学中的“神入”,可参考赵士祥《“神入”历史人物的教学艺术》,历史教学(中学版)2009年第2期;陈新民《从一个案例看历史神入的教学策略》,历史教学(中学版)2009年第8期;《“神入”在英美两国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第5期;周刘波《“神入”历史情境体验》,今日教育2011年第10期等。当然,“葫芦娃生下来打妖精”、“佘太君百岁挂帅出征”、“孙悟空五百年西天取经”“白娘子千岁下山找对象”都是神话传说和虚构的故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不会讲,也不属于本文讨论的范围。但是讲述历史人物的一言一行必须要有根有据,否则就是对历史教育工作的不负责任。虽然我们理解两位演员想表达“自古英雄出少年”的动机是好的,也是历史教育工作值得借鉴的,但单纯为了思想性而无视科学性的做法我们不赞成,也是我们所不能允许的。
三、西施真的比貂蝉老一千多年吗?
相声剧《爱的代驾》中,扮演司机夫人的女演员在剧情发展一系列的“冲突”与“误会”中,说了一句极有“历史感”的台词:“我是西施,她是貂蝉,合着我要比她老一千多年呢!”乍一听这句话很幽默,但细一想,西施真的比貂蝉老一千多年吗?
先不说历史上是否真的有西施和貂蝉其人,这涉及较为复杂的历史问题,不在本文讨论之列。就目前笔者能够查阅到的资料而言,假定历史上确有西施和貂蝉其人,做一个粗略的推算,也能大体算出二者的年龄差距。《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勾践即位后三年,“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战败后,“以美女宝器令(文)种间献吴太宰嚭”。这一年是公元前494年,如果说这个时候勾践向吴王献上的美女就是人们认为的“西施”的话,其年龄应当在二十到四十岁之间,就算极端一些,也超不过50岁,也就是说,西施的出生年份绝对超不过公元前550年。再看貂蝉,正史上对貂蝉同样没有记载,可以推断的根据就是《三国演义》对其的部分描写,而我们一般意义上说的“貂蝉”也是指的老百姓心目中的该小说人物形象。《三国志·董卓传》记载,(初平)三年四月,王允、孙瑞、吕布等人“共谋诛卓”,并且在同年取得成功。如果说董卓的死有貂蝉一份功劳的话,那么起码在这一年(公元192年)貂蝉已经出生了,也就是说貂蝉的出生年份最晚不晚于公元192年。那么从公元前550年到公元192年总共相隔不到750年,何有“老一千多年”之说呢?可见虽是虚构的历史人物也要在虚构的“大历史背景”之下生活,即便是“穿越”也要符合“穿越”的规矩,否则我们就没法说“用虚拟的历史人物”进行教学①有何意义了。诚然,表演艺术与历 ① 有关用虚拟人物进行历史教学,较有代表性的有夏辉辉老师虚拟的“帕帕迪”(详见赵亚夫主编《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9-80页),唐云波老师的“二毛”(前引书,第48-51页),张宏杰老师的“阿牛”(张宏杰《谈“磨课”》,历史教学(中学版)2008年第5期),以及刘伟老师的“托蒂”(仇世林主编《名师历史教学设计分析》,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52-170页)等。史教学不同,我们无权对演员如此苛责,但是如果编剧在语言问题上严谨一些,把“一千多年”改成“七百多年”,既不影响剧情发展,又使表述更加科学,不是更好吗?
《历史教学》杂志主编、著名历史教育家任世江先生曾撰文指出,求真、求实是历史教学的底线。①也有历史教学论的专家在十多年前就提到,“教师表达教材内容的时候,用词要准确,这样才能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评议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时,更应该注意表述的确切性”。②这些都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特别是在观看完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之后,我想对于这种言语表述不准确的现象,我们更有权利将其指出,为历史教育服务,为祖国的未来服务。正像一位演员说的,“盒饭吃不好顶多闹几天肚子”,而历史教育做不好,“坑害的是几代人”!
① 任世江《求真、求实是历史教学的底线》,原载于《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年第8期,后收入作者的论文集《编余杂俎》,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233-237页。② 赵秀玲主编,《历史教育学》,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87页。本章作者为仇世林老师。
第二篇:再谈个性化作文教学(2013)
抒写自我,彰显个性
——我对个性化作文教学的思考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学生个性化作文能力的培养,提倡学生抒写自我,彰显个性,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时代命题。张扬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多向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用心观察,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这是我对学生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尝试和粗浅认识。关键词:作文个性化教学尝试
二十一世纪注定是一个张扬个性的时代,是一个展现自我的时代,是一个欣赏独特的时代。既如此,如何培养一代富有个性的学生?这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全新课题。应该说,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个性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作文教学。通过作文教学,使学生在作文中凸显个性,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想,进而培养富有个性的时代新人。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让每一位学生有创意的表达?以下是我在作文教学中的尝试。
一、张扬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个性化作文要求学生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一种有开创意义的高智能活动。它具有一般思维的性质,又具有独创性、突破性和新颖性。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以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加强想象力和联想力的培养。
想象力、联想力,是衡量创造思维能力高低的标尺,也是检测个性发展程度的标尺。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联想力,又是发展其个性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想象力、联想力的训练又是作文训练的薄弱环节,我们的学生最缺乏的就是想象力。因此,必须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做到经常化、具体化。
例如,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内涵丰富,意境开阔,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它所展示的意境,可以让学生借助想象,用生动的语言,加以具体描绘,表现这幅美丽而又苍凉的羁旅游子思归图。又如:以“牧童嬉归”为题,将古诗句“牧童归来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扩写为一篇三百字左右的想象作文。要求写出天空、山水、树林等景,传达出牧童的情绪。教师指导学生从诗句词语入手,反复感受诗的意境,调动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多角度(形、声、色)、多方面描绘想象的图景。
(二)加强思维深刻性的训练。
深刻思维是指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思维方式。没有深刻的思维,文章就不会有思想的高度。如在讲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激流》时,我首先引导学生背诵他的“生命诚宝贵,爱情价更高”,并对他进行评价,在学生讨论评价之后,我出示资料《裴多菲之死随想》,借助这一材料告诉同学们裴多菲既未忠于爱情,更未为自由献身,并通过对柔石、北师大校长杨荫榆的介绍,告诉同学们从以下几方面思考:(1)一时的英雄行为,远远不足囊括一个人的一生;(2)生与死,是人生最大的考验。(3)人生变幻莫测,人人难逃一个“变”字。
(三)加强灵感思维的训练。
灵感是人类创造活动中出现的一种高级精神现象,许多名篇就是作家妙手偶得的结果。学生作文也同样离不开灵感,正所谓“信手拈来”,“妙笔生花”。我要求学生每人要有一个练笔本,随身携带,灵感的火花一旦闪现,及时捕捉,并将其记录下来。
二、多向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我让学生尽量围绕审题、立意、选材、谋篇等交流看法,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激发作文表达的欲望。教师要讲的,学生几乎全能说到,不仅针对性强,而且学生容易接受。从讨论中,学生明确了作文的目的,即为什么写;获得了许多材料,即写什么;还可以找到完篇的办法,即怎么写。这样,个个跃跃欲试,不仅“有写的”、“乐于写”,而且自信必能写好。
作文构思的过程也是作者对生活重新体验、审视的过程。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生活即体验。”这种体验,是学生带着他自己的思想、心灵和生命经验对自我、对生活、对自然、对世界的叩问和发现,而不是在老师“指导”、规定或暗示下的所谓的“观察生活”。让他们在生活中多角度思维,发现不同的道理,培养学生的悟性,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不容推卸的责任。
三、用心观察,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
用心观察生活,要求学生注意身边的小人物、小事件、小景物;用心感悟生活,是一种用情感、意识去思考去触摸事物的品质,这样的感悟并非难为,一是让眼与心沟通,入目即入心,入心即升华;二是捕捉信号,即物心与我心撞击的火花。这样,你会悟出一份惊喜,一份生活的底蕴,一份成功的真谛。许多学生的眼睛也许很明亮,观察能力也许很强,但他的心却是呆钝的、懒惰的、麻木的,他们不会感悟,不知怎样感悟。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
2不能只是停留在浅层的观察和认识上,而要对生活进行深入的思考,去寻找生活中的真善美,去挖掘生活中的智慧和哲理,培养学生从斑斓的生活中主动搜索作文素材的能力。
既然个性是一个时代命题,那么个性化作文注定是语文课堂中永不凋零的花朵。围绕语文课堂,提高学生的个性化作文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感悟生活能力,只要做到持之以恒,用之以心,教之以法,练之以术,学生个性化作文必将迎来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春天。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写作心理学》
第三篇:再谈语文教学的
再谈语文教学的“语文味”
当下,不少教师都在谈语文的回归,谈本色语文、本味语文、语文味。那么,到底什么才是“语文味”呢?又如何体现“语文味”呢?在作者看来,许多教师似乎就把“言语训练”当成语文味的突出表现,甚至是主要的、唯一的表现,这是有问题的。针对这一现象,作者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研究,并且给出了我们明确的指示。
“语文味”问题是语文教学中的老问题,但是近几年来,由于人们对语文性质认识的模糊,在教学中过分强调“人文性”的一面,淡化了语文的“工具性”,导致语文教学一定程度上的偏差。因此,回归语文的本味,强调本味语文、本色语文的呼声日渐高涨,追求语文教学的“语文味”成为当下一道突出的风景线。然而,“语文味”难道就是“语言训练”吗?究竟怎样完整地理解“语文味”?本文试图对此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语文味”辨析
所谓“语文味”,实质上是要求语文教学体现“语文学科”(而不是其他学科)的本质,体现语文学科的主要或核心特色。那么,如何理解“语文味”呢?它的“要素”包括哪些方面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我们首先要回到原点,即首先要理解语文、语文学科(教学)、语文课程性质等问题。
中国独立的“语文教育”并不是自古就有,在古代,语文教育是与经学、史学、哲学、伦理学等教育融合在一起的,识字、作文与研习儒家经典结合在一起,仅仅是读经的工具和手段,德、才、学、识、能等都纳入“四书”“五经”“六艺”等学习之中。可见,“语文”当初的“根”是扎在“综合”土壤之中的,即是扎在具有综合意义的“中国文化”的土壤之中的。
1903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语文始独立设科。在此后颁布的壬戌学制中,语文学科在小学、初中称“国语”,在高中称“国文”。在1942年,叶圣陶就指出“学习国文就是学习本国的语言文字”。
关于“语文”,有不同的理解,经典的或主流的理解是“三老”(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的观点:叶老认为:“什么叫语文?平常说口语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吕叔湘对此也作过明确的解释:“这里所说的„语言‟是„口语‟的意思,这里所说的„文字‟是„书面语‟的意思,这样看来,语文教学就是„口语‟和„书面语‟的教学。”
据此,“语文教学”就是指以语文教材与课外读物等文字材料中规范的言语,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教学。语言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和核心,任何形式的语文教学都必须以语言实践为主体,为归宿。
上述阐述实际上表明的是“语文学科”基本性质的一个方面——工具性。所谓工具性,叶老认为“语文是工具”,这个“工具”既是生活的工具,又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其他学科的工具(基础),还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工具(终级目标)。
这里有必要指出:体现语文“工具性”的“语文味”不仅仅是“语言实践”之“言语训练”,不仅仅是听说读写、品词析句等训练,它还应当包括“思维训练”,也就是说,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工具的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一点最容易被我们忽视,尤其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由于过分强调“小语”姓“小”而形成的“浅化现象”,教的都是那些“一望便知”的东西,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从某种角度讲,学生的精神成长史就是其思维发展史,思维发展是学生发展的核心。因此,注重课堂的“文化含量”(思想力量)和“思维含量”(思维训练、思维深度),注重课程资源的整合,力求“为学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钱理群语)应是语文“本体价值”的题中之义,也是“语文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小学语文课堂着重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要素主要有形象思维(想象、联想)、分析、推理、概括、评价能力等。就像语文工具性不能忽视其思维性一样,我们同样不能否认的是:语文这个工具在用来交际、思维时,是充满着思想感情的,是负载着文化的,这是语文区别于其他工具的本质特点。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不是孤立的语音、符号系统,而是在其中积淀了这个民族的睿智、文化、精神、感情。教母语,同时也就在教民族的文化、思想、感情,因为“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统一程度超过了人们的任何想象”(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语)。
因此,语文教学的基本目的,不仅仅是“言语的训练”、思维的训练,同时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的同时,必须进行人文教育。这就是《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特别指出的那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样看来,所谓“语文味”内在地包含语言文字的训练、思维的训练(工具性)以及人文教育(人文性)。那种以为仅有“言语训练”才是“语文味”的观点是极其错误的。
那么,什么是“人文性”呢?根据我国学者吴国盛的研究,一般认为,“人文”包含“人”和“文”,前者是关于理想的“人”、理想的“人性”的观念,后者是为了培养这种理想的人(性)所设置的学科和课程(往往是“人文学科”)。由于作为人文的第一方面的“人”的理念是更重要、更基本的方面,因此,为了强调这更重要的方面,人们有了“人文精神”的说法,所谓人文精神是一种基于对人之为人的哲学反思之上的批判态度和批判精神,即一种自由的精神。
据此,我们可以下这样的论断:“人文性”简单讲就是人性,就是崇高的、美好的、善良的人性,以及培育这种人性的文化。因此,语文学科中的“人文性”至少包含三层意义:第一,体现人文之“文”(教化之义),即强调用语文学科所特有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拓展及深化学生的精神领域,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固本厚根”。具体讲就是引导学生开掘汉语汉字人文价值,即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认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感情,注意体验中华民族独特的语文感受,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简言之,培养“民族的认同”。第二,追求自由的精神,即强调个人(特别是学生)的自由与尊严,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由及自主,把“选择权”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反思和怀疑批判的精神。第三,强调每个人独特的生命价值,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差异性和多样性,在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语文课程标准》)。
可见,语文教学要体现“语文味”,必须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教学的同时,注意培育学生美好的人性。当然,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只有人文而没有适度的言语训练的现象,严格来讲,这不是“语文课”,可能是“品德课”“音乐课”“美术课”“历史课”等。就拿“阅读教学”来讲,应该把对课文形式的学习和内容的学习统一起来,在让学生了解感悟文章的思想内容时,不能离开对文章语言形式的理解感悟,如果离开课文语言的学习,仅仅感悟到课文的情感思想,学完课文学生仅仅留下课文思想内容的痕迹,只是在思想情感方面得到一些收获,这样的语文课就不能称其为真正的语文课。
二、如何体现“语文味”
当前,小学语文课堂缺乏“语文味”的表现多种多样:有的是只有“人文”,或准确地讲,只有苍白的“思想”灌输,缺乏必要的言语训练和思维训练;有的是过度的言语训练,看似颇具“语文味”(狭隘的语文观导致的狭隘的语文味),实际上缺乏必要的人文熏陶;有的则是机械的言语训练,单调乏味,死读死背,大量的讲解分析充斥课堂……本文仅就阅读教学中“言语训练”来谈谈如何体现“语文味”,因为这是笔者在调研以及与广大教师合作中所了解到的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领域,其中表现之一就是上述第三种。
语文阅读教学要真正体现“语文味”,就要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实践是什么?最主要的就是多读多说多写。因此,语文教学就应当把读、说、写的能力作为主要目标,这也是“积累和运用”的具体体现。
第一,就“读”而言:首先,应强化初读,注重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整体感悟、积累与运用。初读时,要让学生直接面对课文,进入课文。即,一开始就要让学生静下心来,充分地读书,一直读到正确、流利,初知大意。现在许多公开课、比赛课,由于过于注重“看点”,忽视了学生的读书,这是有问题的。
其次,在精读阶段,教师可以针对课文的重点与难点,帮助学生体味、领悟。通常的策略是:可以设计一两个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把握重点段落或句子,从而领悟、理解全篇内容。例如,苏教版语文教学倡导的“变序教学”打破逐段讲读的程式,不按课文结构顺序,直接切入,直奔课文的中心或重点,组织教学。“整体入手,直奔中心”是变序教学常用的方法。“直奔中心”就是一开始就要求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然后围绕中心思想理解重点句段,推敲词句,把词、句、段的学习置于篇的整体目标下,从而形成从中心到具体内容再到词句的学习顺序。
再次,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品味、鉴赏语言文字本身的美及运用之妙,是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如有的学者认为,引导学生体味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音韵的和谐。引导学生关注汉语音节的巧妙安排。例如:“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里,构成一幅五彩缤纷的图画。”(《九寨沟》)引导学生关注“蓝天、白云、雪峰、森林”等双音节词,问学生能否换成单音节词。也可以使其通过多种手段(如读)来感悟其运用之妙。
2.词语的准确。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把握词语选择之妙,尤其是那些准确地运用动词和形容词的句段。我们知道,凡是把人和事物表现得具体形象、生动逼真的作品,其作者必然在动词、形容词的锤炼上下工夫。因此,引导学生关注这些词语,可以有效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例如:“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盔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武士俑脚上蹬着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头发大多挽成了偏向右侧的发髻。他们有的握着铜戈,有的擎着利剑,有的拿着盾牌。”(《秦兵马俑》)
另外,虚词使用得好也能鲜明地突出要表现的事物,清代学者刘淇曾说过:“构文之道,不过实字虚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虚字其性情也”。例如:“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项链》),“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藤野先生》)这些虚词(“也”)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细细品味,定能悟出其中三味。
3.句式的丰富。语文中的许多课文在安排句子的时候非常讲究,要么使用非常整齐或大致整齐的结构,形成一种整齐美;要么长短结合,形成一种错综美(句式可由短而长,也可由长而短)。例如:“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莫高窟》)整齐的排比结构表现了壁画造型的丰富多样,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来体悟。
4.修辞的生动。修辞是为了使语言富有表现力而运用的一些特殊的修饰方法,如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借代、对偶等方法能产生形象感。引导学生,尤其是中高年级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修辞现象,也是品味语言文字之美的重要途径。
第二,就“说”而言,这里的“说”要特别注意:不是师生的一问一答,否则学生练习的还是“对话语”,而不是这一年龄段儿童急需的“独白语”。所谓“独白语”通常是指报告、演讲、讲课等比较长时间的独自的言语活动中使用的语言。独白语通常有一定的内容,并围绕此内容组织自己的发言或安排自己发言的前后顺序。学生在日常生活交际中获得“独白语”训练的机会不多,运用“独白语”进行交际的机会更少。因此,独白语材料的获得和运用的最重要场合就是学校的语文课。具有语文味的“说”的训练重点应是“独白语”的训练。
第三,就“写”而言,主要指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现在的语文阅读教学比较关注“读写结合”,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它既是对传统语文的回归,又是对新课程以来人文性泛滥的纠偏。问题在于,当下的许多“读写结合”的误区是写的时候,往往只有“道”的要求,而无“文”的要求及训练(如“表达”的要求:语词、句式、修辞、结构等),这是必须引起我们高度关注的问题。否则,学生大量的“写”只能在“题材”上拓展,而在写作能力上的发展则有可能如龟前行。
三、结语
总之,语文教学的“语文味”应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所谓“统一”即两者内在地融合于“语文”一体,是语文根本性质的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两方,我们不能机械地脱离了一方去谈另一方,因为没有脱离了人文性的单纯的工具性,也没有脱离了工具性的抽象的人文性,这正如“教养和文化、智慧和德性、理解力和批判力这些一般认同的理想人性,总是与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古老文化传统的认同以及审美力和理性反思能力的培养联系在一起”(吴国盛语)一样,工具性与人文性也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语文教学的“语文味”也应当内在地包括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千万不能狭隘地将其理解为“工具性”,其中又狭隘地窄化为言语训练。
第四篇:再谈考场作文教学
再谈考场作文教学指导
去年在组内交流的时候,我和大家交流过考场作文教学指导的内容。今天再和大家交流,是我刚刚上完了作文,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些补充,况且时光匆匆,去年的东西大家又记得多少呢?
一、试题趋势分析
近几年来,咱们山西考区一直采用全国卷,自2006年考“乌鸦学老鹰”以来,07年考漫画《出事了吧》,08年考“地震”,09年考“小兔子学游泳”,10年又考漫画,是《猫不愿捉老鼠》,可以说一直在考新材料作文。但我们知道,明年是新课改后第一年高考,我们山西将采用宁夏卷的考试形式,所以我们必须对宁夏卷近几年的作文进行分析:
宁夏卷2007年开始新课改后考试的,当年考的作文是新材料作文:法国化学博士别涅迪克做实验时,有一个烧瓶掉在地上裂而不碎。他很好奇又一时找不到答案,就将烧瓶贴上标签,注明问题,保存起来。一天,他偶然看见报道说,有两辆客车相撞,司机和乘客都被挡风玻璃碎片划伤了。他立刻联想到那个烧瓶,经过化验,发现烧瓶曾经盛过硝酸纤维素已经溶液,这种溶液蒸发后留下一层无色透明的薄膜,牢牢地黏附在瓶壁上起到了保护作用。“如果将这种溶液用到汽车玻璃上,车里的人不是更安全吗?“因为这个意外的发现,别涅迪克博士获得20世纪法国科学界突出贡献奖。对此,有人评论说,创造需要机遇,更需要执著地追求。也有人评论说,创造并不像我们相像的那么困难,那么崎岖,那么遥远。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宁夏卷2008年高考作文考的是:小兰和妈妈都喜欢听小鸟唱歌,看小鸟飞翔。母女俩第一次养鸟,母亲忙,女儿贪玩,没几天小鸟就饿死了。第二次养鸟,母女相约要好好对待小鸟,这次养了一个月,小鸟长得很好。但是朋友说,你们残忍地剥夺了小鸟自由歌唱、自由飞翔的权利,母女俩依依不舍地把小鸟放飞了。第三次亲密接触小鸟,是因为收到一封参加放生活动的邀请函。信函说,放生活动又环保又慈善。母女俩买了两对小鸟,兴高采烈地去参加放生活动。爬上山头,看见参加放生的有好几百人。一声礼炮响起,千鸟齐飞,有人笑脸灿烂,有人虔诚合十。母女下山后,听见花鸟市场的老板兴奋地说,自从有了放生活动,鸟儿的需求量大增,要每天起早摸黑捉鸟才能供得上。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宁夏卷2009年高考作文考的是:暑假里,几个高中生一块儿回学校参加篮球训练。他们看到有个女孩儿蹲在街边,地上用白粉笔写着:前来旅游,钱包被偷,无钱吃饭和回家,求好心人帮帮我。
他们中的小赵动了心,在裤兜里摸出10元钱,放在女孩面前。
走过去之后,小钱说:“谁出来旅游还带粉笔?善良落入了不诚信的圈套。” 小孙说:“别因他人行骗,自己放弃行善。”
小李说:“诚信?善良?彭宇救人成了被告,谁还敢善良啊?”
小周说:“矿工聂清文去救人被困死井下,人们在他的遗体旁发现一顶安全帽,上面用白粉笔写着他欠人家多少钱。这是最善良的人留下的最诚信的遗言。”
小吴说:“我提议,咱们训练后再回去看看,不管这个女孩儿说的是真是假,我们都得做些什么。”大家都说好。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宁夏卷2010年高考作文考的是:有一种热带观赏鱼,在小鱼缸里不管养多长时间,也只能长到3 寸来长。然而,将这种鱼放到大水池中,两个月就可以长到一尺长。
狼是一种有极强好奇心的动物,它们对周围的环境总是充满兴趣,不断体验,从而躲避危险,发现实物,顽强地生存下来。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随机挑选出一些学生作为“最有前途者”,然后将名单交给班主任。由于老师对这些学生寄予了更大的期望,八个月后,他们的成绩明显提高。
以上现象启发人们认识到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综上可知,宁夏卷近四年来一直考新材料作文。
二、新材料作文特点与写作
新材料作文与以前的话题作文相比,多了些限制,如“选准角度”“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等,但灵活度、开放度还是相当大的,如立意、文体等。
写好考场作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我去年谈过一个公式:立意+材料+语言+文面=分数。我现在又加了拟题与结构,完善为立意+拟题+结构+材料+语言+文面=分数。
1.立意
考场作文中,立意是关键,相当于确定作文的等级。一类立意与二类立意的评分范围就是两码事。比如一类立意在45分以上乃至48分以上打分,二类立意就在40—45分之间打分。
好的立意表现在选准了角度。近几年高考的立意一般都围绕社会热点问题要求学生谈观点,涉及教育与成长、社会道德、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我们来看一下宁夏卷的情况:2007年的别涅迪克做实验,是“成功与机遇”;2008年的“母女放生”,是“人性的善与恶”、“环保需要人人参与”;2009年的“行善与圈套”,是“社会需要诚信与善良”,2010年的“鱼、狼、人类与环境”,是“环境对发展的作用”,这些都是围绕社会热点问题要求学生谈观点,其它如 “付出与回报”“得失之间”“品质与成功”等有关个人发展以及“辩证地看待问题”等有关自然与社会的内容,也要关注。
如何帮学生审题并选准立意,是我们教学的重点。我的经验是:压缩就是审题,对象就是角度,联想就是立意。
压缩语段、筛选关键词关键句,就是审题的前提,然后根据对象展开联想,就是多种立意。如2009年宁夏卷作文:
小赵的角度是“善举”,小孙的是“冷静思考后,不放弃行善”,小李的是“诚信的缺失”,小钱的是“别误入诚信的圈套”,小周的是“善良的人值得称赞”。
但是,多角度立意中往往有个最佳立意,也就是中心立意,也最符合命题者的意图,也能写出有深度有针对性的作文,所以,告诉学生从全局出发,通过抓材料中的关键词、中心句,来选择最佳立意。
那么,09年宁夏卷最后一句话是材料的“核心”,最佳立意就是,要坦荡无私的顺从内心法则,心存善念,多行善举,勿以善小而不为,勿因有人欺骗而不为。
总之,要树立“立意为先”的思想,做到新颖、深刻。2.拟题
关于拟题,资料上面说的较多,也有一些相关练习,立足资料就可以了。这里强调三点:(1)作文万万不可缺题,不是扣3分的事。
(2)多用修辞,引用化用一些名言警句、诗词歌词,往往效果明显。(3)积累一些万能题目,到时候适当修改个别词语即可。3.结构
考场作文的结构其实应先从文体谈起,不同文体结构不同。
考场作文最好写常规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而尤以议论文为主。议论文结构主要包括三方面: 引论——提出问题——是什么 本论——分析问题——为什么 结论——解决问题——怎么办
其中本论部分不妨用分论点来领起,举例不妨用苏洵的《六国论》。
根据分论点,一定要多分段,一般可以分到7—9段,长的段落行数不要超过8行。4.材料
考场作文还需要材料的支撑。材料是否经典可以使作文浮动5分左右。材料准备的原则是:“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可以指导学生精心准备10则左右材料,涉及古今中外,基本上可以应付高考。
历史人物、名人故事,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等,以及有关时政热点、焦点的材料,都是积累的重点。特别强调要建议学生熟记并灵活运用课内素材,烛之武、邹忌、诸葛亮、柳宗元、白居易等等,可使阅卷老师产生良好印象。
材料可以“一材多用”,同样是苏轼、王昭君,既可以写成长、自信、扬长避短,又可以写生存、付出、辩证统一。
5.语言
其实语言也是素材的一类,单列出来是为了强调它的重要性。
考场作文的语言也需要积累,平时遇到优美的语段就抄写下来,建立摘抄本是最佳积累手段。语言是否优美可以使作文浮动5分左右。下面有三点:
一是什么是好的语言。
修辞句、哲理句就是闪光的语言。
修辞句包括:排比句、比喻句、对偶句、引用句(引用与化用并重)哲理句指涉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句子,深化或升华主题的句子。二是好语言如何锤炼。
引用名人名言是最省事的做法,但引用一定要有代表性,一定不要大段引用,最好是化用(改几个词)。
语言的组织是有规律的,如造排比句,可以同类事物找共同点,可以使用相同的词领起排比,还可以使用反问句式构成排比。
三是好语言放在什么位置。
常言说:“好钢用在刀刃上。”题目处,文章开头、结尾、过渡的地方,就是好的、优美的语言的所在位置。这主要是阅卷老师的目光轨迹呈“之”字形决定的。
关于怎样写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可以参看资料。6.文面
对那些平时写字马虎、潦草、拥挤的学生,这个时候重点强调,要他们把字写大些,少用连笔就行了。
7.其它
考场作文又叫“六个一工程”,即一个好的题目、一个好的开头、一个好的结尾、一个好的结构、一段好的文字、一个好的文面。其实就是以上所说,其它方面就是一些注意事项(五要五不要):(1)观点不要太绝对;(2)不要写早恋的朦胧情感;(3)不要大写特写初中以下的内容;
(4)不要使用一些怪异的文体,如文言文、诗歌、应用文、科幻小说等;
(5)不要使用低幼化语言和过于冷僻的方言,不要使用网络语言及没有生命力的流行语言。(6)要多点题,开头结尾要点题,材料运用时另起一段来点题;(7)要精心拟题;
(8)要精写开头和结尾,这里是阅卷老师必看之处——开头宜开门见山,排比造势;结尾宜总结全文,深化(升华)主题;
(9)要多分一些段落;
(10)字数要在850字为宜,短了,他说你在凑字数;长了,他们又不想看。
第五篇:浅谈历史教学语言运用的重要性
浅谈历史教学语言运用的重要性
摘要:著名文学家托尔斯泰曾说过:“把自己体验到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使别人为这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通过什么去向别人传达感情――语言。语言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传授知识的重要工具之一,也是教师教学活动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方式。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效果。本文就怎样在历史教学中更恰当地运用教学语言进行探讨。
关键词:历史教学;科学性;语言流畅;生动清晰
语言是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语言应具有艺术性,使其充满魅力,从而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但是在历史教学中语言在艺术的基础上必须具有严谨性。比如同样的教材,由不同的教师用不同的教学语言来讲课堂效果具有差异:有的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语调抑扬顿挫、循循善诱、深入浅出、低沉曲回„„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学生掌握知识就事半功倍;有的教师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却词不达意、言语模糊,课堂效果也就不佳。为什么会出现差异,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老师语言功底的不同。为此,对历史教师来说需从以下几方面提高教学语言的运用。
一、历史课堂的教学语言应具有庄严性和科学性
历史教学中教学语言的运用是课堂教学的主要部分,学生从教师的讲授中能获得系统、全面的知识。教师语言的专业性、严谨性直接关系到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教学语言应具有庄严性和科学性。用严谨的语言讲清楚各个历史事实和历史概念。首先,在历史教学中用词要准确和科学。如“初中七年级历史《甲骨文与青铜器》中司母戊鼎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而不能说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北宋的统治》中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不能说成北宋统一了全国;再有《秦朝的统一》秦灭六国之前,嬴政必须以‘秦王’相称,秦灭六国后秦朝的历史开始了,这时嬴政以‘秦始皇’相称,如颠倒了时序,前后混用就是科学性错误。”因为历史具有时序性、客观性、具体性特点,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用词恰如其分,不能言过其实。否则,历史就失去了他的庄严性和科学性。要做到历史教学语言的庄严性和科学性,首先教师应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修养,丰富词汇量,准确无误的掌握知识点和概念。再有教师应做到教学语言的准确规范。如果语言不准确,将影响学生的接受。
还有的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总是使用口语化进行教学,如七年级历史《华夏先祖的传说》中大禹治水的方法是疏通和填土虽然?热萃ㄋ滓锥?,但是学生就不能准确表达出。用科学庄严的教学语言说出“疏导为主、堵塞为辅”的办法来治理水患,学生们就能用书面语言准确的表达。教师的教育语言影响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表达,所以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语言一定要具有庄严性和科学性。
二、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只重视教育结果,而忽视了教学的过程。照搬教科书上的知识点,不断重复已有的知识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历史的兴趣。那怎样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那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使教学语言变得生动形象。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如在讲到中国起源时,说:“中国,世界上最早文明起源地之一,原始农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非凡意义,开创了辉煌灿烂的文明古国。从商代的甲骨文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从春秋争霸到汉武帝的‘大一统’,再到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路。这些伟大的壮举是任何国家不可比拟的。可是到了清朝晚期,统治者为维护其封建统治,抵制外来商品,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我们看不到世界形式变化,未能学习西方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教师运用抑扬顿挫、低沉曲回慷慨激昂的语言表达,而增强语言的感染力。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的积极性怎么能不被激发,那随之而来的就是学生拥有了学习历史的兴趣,用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之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真正的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逐渐完善其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简练的教学语言提高教学效率
简练的教学语言是最优美、最动听的语言。因为简练的教学语言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发现要领。如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侃侃而谈,语言繁琐,讲了半天,学生不知道老师在讲些什么。这样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也降低了课堂的学习效率,自己反而费力不讨好。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语言的简练和流畅。字少语精,牵一线而动一片浅显易懂。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如在讲到七年级历史《明清时期的文学艺术》时,可以这样总结小说发展历程:上古神话传说――魏晋志怪小说――唐传奇――宋元话本――明清小说。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教师教学语言的运用对于提高历史课堂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强化对语言基本功的提升,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吕华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探究[J].新课程(中学),2012(01).[2]宋增丰.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J].好家长,2015(25).作者简介:
马猛,河北省唐山市,河北唐山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