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汽车产批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经济管理学院
现代市场营销管理课程设计
题目: 汽车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学号:S310090001W
专业:国际贸易
学生姓名:Stanislav Kolykhalov
任课教师:陈伟教授
2010年10月
内容
1.市场营销策略
1.1什么是市场营销策略 1.2现代营销策略
2.汽车营销策略应与消费者形成互动 3.汽车营销策略点评与实例
1.市场营销策略
1.1什么是市场营销策略
市场营销策略是企业以顾客需要为出发点,根据经验获得顾客需求量以及购买力的信息、商业界的期望值,有计划地组织各项经营活动,通过相互协调一致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和服务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
1.2现代营销策略
笔者在竞聘上广告公司营销管理兼市场部主任这个岗位以后,不断地接触、察看、学习这方面的信息,并结合实践,总结了17种现代营销策略,现结合案例分析写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敬请指导。
1、吹毛求疵策略;这种方法是讨价还价的主要战术之一,买方先是挑剔个没完,提出一大堆意见和要求,这些意见和要求有的是真实的,有的只是出于策略需要的吹毛求疵。而对于营销策略thldl.org.cn来说,更重要的是如何对付这种策略:
A、要有足够的耐心,对方那些吹毛求疵的问题和要求会渐渐地露出马脚,失去影响力。
B、提出抗议,对对方的无理要求、无端的挑剔以及无端的浪费时间、节外生枝的行为必须及时地提出抗议。
C、提出建议,遇到实际问题,要开门见山地和对方私下商谈,并建议对方实施一个具体而可行的办法;对于那些无关紧要的问题或不去讨论,或避重就轻,或熟视无睹。
D、不能轻易让步,对对方那些虚张声势的要求要尽量给予削弱,不能让其得逞。
笔者在营销管理过程中,经常碰到业务员反映客户对印刷出的东西,对投递质量挑三拣四的,就教他们应用上面的四条,效果显着。
2、声东击西策略:通过转移对方注意力的方法,达到目的,即当谈判在议题上进行不下去时,既不强攻硬战,也不终止谈判,而是巧妙地将议题转移到无关紧要的事情上且纠缠不休,或在对自己不成问题的问题上大做文章,迷惑对方,使对方顾此失彼。这种谈判的特点是富有变化,灵活机动,避开对方的锋芒,且不破坏谈判的和谐气氛,从而使对方在毫无警觉的情况下实现预期的谈判目标。
3、兵贵神速策略:市场行情瞬息万变,竞争激烈,随着现代通讯、交通的迅速发展,谁能迅速地捕捉住自己所需要的消息,分析得出精确的情报,然后据此做出决断,就能占据主动。以广告为例,你要是提前知道哪家企业、商店要开业,知道有什么大型活动要举行,提早准备、布置,那么你成功的机率将比别人大许多。
4、投石问路策略:有这样一个眼镜师向顾客索要高价,顾客向眼镜师问价:“要多少钱?”眼镜师回答:“100元。”如果顾客没有不满的反应,他便立即加上一句“一副镜架”,实际上就成了“100元一副镜框”。然后他又开口“镜片50元”,如果顾客仍没有异议,狡猾的眼镜师就会再加上一句“一片”。这里,眼镜师就运用了投石问路的方法,通过观察、判断顾客的反应,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这招在我们的实际营销中也是屡试不爽。
5、避实就虚策略:避开客户的盛气凌人,去击他的“虚”,这个策略要建立在非常了解客户的基础上才可用。
6、逆向思维策略:遇有难题时,从反向角度倒过来想想,我们经常会有一个思维定势,即想问题总是从自身的角度来考虑,当我们在跟客户有争执或在某个问题上有分歧时(如客户要求对我们的退信率、妥投率进行考核),如果我们能够从客户的角度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那往往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7、意大利香肠策略:营销员在谈业务之初,最好不好一下子提出自己全部的、真正的要求,而是随着谈判的深入,一点一点地将客户的业务吃下来,比如一个营销员要拿下某个大客户所有的业务,其中包括商函、明信片、中邮专送、特快专递、邮政储蓄业务,他可以先吃下其中的某一项业务,而后再逐步吃下所有业务。
8、“升格”策略:在谈判活动中,谈判者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而面临破谈判破裂的情况下,可以由上级领导或单位主管出面协调干预,以促使谈判成功。但是,在运用该策略时要特别注意,不论是在谈判中期还是后期,领导一定要在需要拍板的时候露面,切忌泛泛用之。
9、“走为上”策略:在双方争执或己方无法作出承诺或双方出现较大分歧时,可以适时地暂停谈判,让双方有一个时间来准备,可以使双方冷静地考虑自己的处境和双方的情势。
10、限定期限策略:在谈判过程中,采用某些固定的时间来作为催促对方加快谈判进程的手段,例如我们可以事先查明客户开业的准确日期,查明客户买的飞机票的返程日期,将我们每项业务所需的固定时间向客户明确等等。
11、据理力争、以理服人策略:关键是观点要正确,论证、论据要真实可信;像有一次一个营销员接了一摊业务,客户因为投递效果不好而找上门来,我就从名址库的不定期流动性、商业信函本身的特点来据理力争,最后说服了客户,理所当然的,他也成了我们的固定客户。
12、知己知彼策略:作为广告人,了解广告的所有媒体以及各媒体的特点、价格,了解自己产品的优势这非常关键,这样才能根据对方的需求,为客户提供一份周到、详实、细致、贴近用户实际的广告计划。
13、诱饵钓鱼策略:这个策略就是使谈判同时服务自己和双方的需要,这里,考虑和满足谈判对手的需要只是一种手段,维护和实现自己的需要才是最终目的。诱饵太小,试图以微小利益以获得对方的巨大利益是不现实的,诱饵太大,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得到的却不是什么“大鱼”,也是不足取的。
14、投其所好策略:在谈判中必须探明对方的爱好,故意却迎合对方的喜好,先从心理上接近起来,以得到对方的信任或赏识,这样就容易吸引对方同意自己的观点或要求;例如给谈判对手提供美好的、令人难忘的款待,恰到好处地略施小恩小惠,赠送适当的礼品,陪同谈判对手观光旅游等。
15、软硬兼施策略:一味地让步也不是办法,该硬的时候要硬。凭软的办法,以柔克刚,又用硬的手段,以强取胜。
16、讨价还价策略:出价时,最好不要出底价,给自己留有余地,还价时,不可一步降到底,而是要一点一点地降,避免让客户觉得还有很大降价空间,增加不信任感。
17、妙用时机策略:包括选择适当的时机与对方介绍业务、进行谈判,在谈判过程中选择适当的时机阐述自己的观点,选择适当的时机退出谈判等等。谈判中一定要善于把握每一个有利时机,一旦时机成熟,就要积极主动地出击,必要时还可以人为地制造机会。
2.汽车营销策略应与消费者形成互动
好车就一定卖得好吗?当然不是。在这个近乎“买方市场”的年代,汽车厂商们在争夺细分市场的同时,越来越注意到策划符合各个市场的汽车营销策略方案的重要性。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由最直接的降价,到送装饰、送保险、送油票、赠礼品等,再到现在五花八门的体育营销、文化营销、情感营销、网络营销……有人说,这些大多是一些“炒作”的把戏。笔者却认为恰恰相反,运用营销战术拓展目标市场已成为汽车制造商必备的手段。一款产品要赢得优异的市场表现,不仅要有坚实的品质基础,营销方式也尤为重要。应该说,成功的营销更能有效地帮助企业维护与巩固品牌形象,促进产品销售。“另辟蹊径,人无我有”成为厂商追求的共同目标,谁都想在“眼球经济”的环境下一试身手。
当前,汽车行业运用得比较多的营销手段: 一是贴心营销。上海通用和东风雪铁龙一些4S店不约而同推出免息贷款,吸引了一些暂时手头不够宽裕的消费者。所谓零利率贷款买车,就是贷款买车可以免收利息。毕竟免息降低了购车门槛,尤其对于消费意识比较超前又囊中羞涩的年轻消费者,具有很大的杀伤力。
二是文化营销。作为交通工具,汽车总不能脱离交通的概念,所以,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家重视对汽车驾驶活动的策划。从简单、初级的试驾活动,到大型的、全国性乃至国际性驾游活动,都有中国汽车企业的身影,而“××之旅”、“重走××之路”更是成为众多企业的选择。去年四月奇瑞汽车的“奇瑞双新登顶西藏之旅”让汽车爱好者领略了西部风情;八月上海大众的“文才武略,谁与争锋——新浪上海大众试车英雄”又引得多少英雄竟折腰;11月威志的“和谐之旅——中阿友好万里行”凯旋归来,累计行程2万多公里,创下了驾游第一壮举……雪佛兰借《变形金刚上映之际推出一款特制的可变型车模,一下子吸引了众多80后的注意力。而前不久一些企业也纷纷同时打出了各种各样的文化营销牌,如一汽大众的定期汽车讲座、陆风的越野俱乐部、海马汽车的西藏祈福迎祥之旅等等,颇有新意的营销方式获得的效果也非常不错。
三是服务营销。服务的重要意义每个汽车厂商都了解,然而把服务当作营销手段的还不多见。湖南江滨活塞公司针对客户每年开展的“夏季行动”,以解决客户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海马汽车刚刚于9月初展开了营销行动“幸福风暴”,又在9月15日开展“金秋之旅”秋季服务活动。一方面是降价带来大幅提升的性价比,一方面是贴心细致到位的服务给消费者树立了具有诚信的品牌形象。据说此次服务活动,海马汽车甚至将服务优惠项目细分到各个不同的区域、各个不同的车型,这样体贴入微的表现,自然赢得了用户的心。今天的市场不缺乏质量上能与“老三样”抗衡的车型,缺乏的却是后续的售后服务专业化。海马汽车推出的服务品牌“蓝色扳手”,在业界首次提出“扞卫汽车价值”,以最大限度地维持车辆健康状态和价值为核心,在品牌建设中,注重服务的专业化、透明化,彻底解决用户的后顾之忧。这种产品+服务的营销模式,虽然不能在短期内就取得很大的效果,但它的潜移默化作用巨大,所带来的口碑影响力无法衡量,是树立品牌诚信的根本。
四是娱乐营销。娱乐营销往往只在IT、食品等大众、快速消费行业出现,但是近年却大举进入汽车领域,成为汽车厂家的重要营销利器。东风本田牵手“超女”张靓颖、“乐坛才子”陶喆打造广告曲,广州本田CITY精英选拔赛,马6Wagon女主角海选等,这些都标志着汽车行业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娱乐营销”时代,而海马汽车牵手大型男性“真人秀”活动——《加油,好男儿》,不仅传达了福美来2代“突破自我,智尚有为”品牌理念,更凭借上海东方卫视强大的传播性,赢得了良好的营销效应,更将营销的娱乐性推向了传播的前沿。
五是体育营销。“体育营销”拥有改变品牌的力量,只有身为战略家的营销领路人才能真正打好“体育营销”这张牌。而如今,汽车企业也看到了体育营销的商机,孙继海代言华晨骏捷,同时出任华晨阁瑞斯MPV的“形象大使”;华普汽车赞助2006世界沙滩排球巡回赛“上海华普汽车”杯中国上海金山公开赛,成为此次赛事的唯一冠名赞助商;奥迪赞助皇马俱乐部,提供30多辆奥迪轿车;海马汽车成立赛车队、赞助环海南岛自行车赛……
六是网络营销。在许多企业主印象中,中国的网民都是一些年轻、经济收入低、不具备什么消费能力的毛小孩——这种情况已彻底成为过去了。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区,在已经形成对互联网信息依赖的网民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56。8%,已婚网民占39。9%,网民已经是消费能力很强的主流人群。而更重要的一点是,买车的人很少不上网。在北京,60%以上的用户在买车前会上网查询有关信息;2005年,通过专业车网查询购车信息、找到经销商的潜在购车用户超过15万人,其中直接提交购车意向的超过3万人。可以说,互联网让营销力量得到了极大的释放,搜索引擎的出现则让许多原本分散、独立的信息得到聚焦。在新的营销时代,市场营销的胜利者,莫不是对互联网信息最有效利用与控制者。利用互联网进行汽车营销传播,已经发展成为汽车行业不可逆转的营销趋势。
3.汽车营销策略点评与实例
2009年以来,中国车市爆发式增长,新车型与新营销案例层出不穷。我们看到一个个成功的营销案例,使中国车市热闹非凡,把新出的车型一步步推向王者的宝 座,甚至影响到中国车市的发展格局,这就是营销的力量。未来汽车市场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汽车营销将会向网络化、时尚化、个性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我们结 合2009年的汽车营销案例,梳理出汽车营销策略的5大趋势:
策略一:网络营销
如今,传统媒体广告市场持续下降,其中,相当大的市场份额被网络广告市场所抢占。根据2009年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网民将在未来一年购车愿望最强烈。而且 网络订单显示,已经购车占37.8%,另有28.3%的消费者表示会在3个月内购买汽车,两者相加比例超过60%。随着网络内容的日渐丰富以及面向中产阶 级的内容网站的崛起,汽车市场的网络营销趋势将不可阻挡,并且由于网络广告市场的精准性、互动性、内容丰富、粘性高和低成本等特点,将可以为汽车广告主带 来超值回报。案例1:丰田锐志
丰田锐志不仅在新浪、搜狐等国内主流门户网站的汽车频道上有计划、有规模地投放广告,而且还实施网络公关,制造了“中级车价格将要崩溃”、“锐志将打响价 格大站”、“中级车市的定时炸弹”等说法,人为的为消费者设定了较高的价格心理保险,为锐志的上市和目标客户的设定奠定了基础。锐志还将线下活动与网络营 销充分结合起来,在邀请日本专业赛车手驾驶锐志为观众带来漂移表演的同时,还专门为活动建立网站,让网友在游戏中体验漂移的激情,同时在网友注册环节还完 成了一次潜在用户的消费调查。
案例2:丰田雅力士
广汽丰田从2008年底便开始通过特有的互联网定向技术全面锁定目标受众,重新定位雅力士的广泛用户群,再配以广告营销进行精准的传播。藉由 “DISCOVER YARIS”系列主题活动的推广,进一步传播雅力士“活力·灵动·每一天”的品牌理念,为新上市的1.6E新车型造势。同时针对目标受众的主要接触点进行 深度投放,最大限度地引导目标受众关注信息。同时,推广采用了软性的手段,使活动参与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点评
同属一个品牌,此前雅力士只是纯粹找来明星代言,费用不低,收益却不尽人意。把目标锁定在广泛的用户并使用更加实用而且符合网络互动性的策略后,2009 年雅力士的销售表现优异。相比之下,锐志虽然在推广上重用网络媒体,但并不偏颇,线上线下结合得一直不错,少走了不少弯路。由此说明网络营销固然重要,但 企业更应注重长期计划,走可持续发展路线。娱乐营销毕竟是辅助手段,关键还是要落实到消费者的实际心理需求上。
策略二:公益营销
自2006年比尔·盖茨等国际富豪和华人首富李嘉诚等宣布要捐赠巨额财富以来,公益营销就成为企业家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不仅如此,如今上市公司不仅要发布 财务报告、法律风险报告,还需要发布一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这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就是披露企业从事的公益、慈善的投入。中国汽车营销进入了公益时代,中国 汽车企业将会更多地通过选择公益营销模式来获得企业、慈善机构、受众群体及客户的多方共赢。汽车企业由于属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和人才密集的高科技产业,处 于产业链条的上游位置,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就成为义不容辞的选择。当然,精明的由外资主导的汽车企业当然不会错过借好事扬名的公益营销模式的运用。综合来 看,汽车企业的公益行为主要集中于教育、体育、友好事业、质量建设和环保等领域。
案例1:比亚迪
比亚迪之所以异军突起,从消费者角度来看,一定是提供了消费者关注与喜爱的特色优势消费价值。这种消费价值必然来自两个方面,产品竞争价值与品牌竞争价值。产品的竞争价值最终还得依靠品牌的竞争。
2009年6月开始,国家《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支持政策》出台,新能源遂成为当下汽车行业最热门的话题,同时也昭示着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比亚迪作 为国内最早开始研制电动车的企业,早在政策公布前便开始研发具有划时代意义的F3DM双模电动车。比亚迪的绿色环保营销,其成功之处就在于,在恰当的时 机,顺理成章地将用户对品牌的定位升级——不仅仅局限在产品性价比的竞争意义上,而是进一步提高品牌的价值与形象。
案例2:解放汽车
在抗洪抢险中,解放汽车的一句:“解放军为我们保护家园,解放车为我们重建家园”的广告口号博得了灾区千万人民的心。在广告播放的同时,各大重灾区投放解 放车救灾小分队,派驻员工携带原厂配件到一线修车,不仅给灾区人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体验,而且电视镜头中不时穿梭的解放车也给受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解放 车借助公益营销赢得了产品的美誉度和忠诚度。
点评
很多汽车企业从事公益营销还存在一些误区,公益营销没有置于企业的整体战略中。公益营销不等于救灾营销,不应该理解为哪里贫穷哪里捐,哪里有灾哪里救,导 致企业的公益形象不连贯,公益精神难以被持续感知等问题。比亚迪的公益营销从产品层面介入,和营销浑然一体,相比之下解放汽车的公益营销虽然在一时一地作 用很大,但时间长了就很容易被消费者淡忘。
策略三:体育营销
体育是人类共同的事业,赞助体育或者进行其他形式组合的体育营销,其观众注意力、品牌渗透力和影响力,是其他类型广告所不能达到的。传播效果易被接受。而 追求速度的特性又使着汽车与体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赛车本身就是一项体育运动)。汽车品牌参与体育营销有着很长的历史,从经验看来,成功的体育营销必须 是找准汽车品牌和体育赛事品牌的定位,并且力争锁住专一项目,长久坚持下来,成为专业领域的盛大赛事,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强大的品牌影响力。
案例1:长城汽车
由于汽车与生俱来的运动、激情元素,与体育竞技的内涵非常吻合,所以,很多知名的汽车企业都在体育营销上大做文章。2006年,长城汽车便以厂商车队形象 投身全国越野场地锦标赛,并夺得多场冠军成绩;2007、2008连续两年,除场地越野赛外,长城汽车更在有“中国达喀尔”之称的“环塔拉力赛”中蝉联柴 油组冠军。
2009年开始,在全国越野场地锦标赛(COC)中,由长城新哈弗组成的长城汽车东方赛车队,包揽了包括建水、景谷、连江在内的前三站的俱乐部冠军;在有 “中国最残酷赛段”之称的中国东川泥石流越野赛中,长城汽车东方赛车队又凭借哈弗CUV出色的车辆稳定性和车手良好的技术,再次将柴油车组俱乐部第一名的 奖杯揽入怀中。
案例2:东风悦达起亚
起亚一向有体育营销的习惯,此番东风悦达起亚结合体育与名人的效应,给年度新车的宣传下了“双保险”。
明星代言,明星们收获的是不菲的代言费,汽车品牌收获的是观众和读者追星的目光,似乎是个双赢的结果。实际上,聘请名人出任汽车代言人也是有原因的。现在 新车越来越多,消费者对新车都有审美疲劳,营销人员为推广新车绞尽脑汁,但只要明星往车旁边一站,关注点立刻显现,什么技术专家、行业巨头的高谈阔论也不 及明星这一声轻言浅笑更吸引“眼球”。
或许为了体现的运动特质,起亚特地邀请奥运冠军林丹作为其品牌代言人。林丹的精湛球技、凌厉球风,与福瑞迪科技动感、时尚激情的形象相得益彰。
点评
既然做体育营销,营销活动就得有体育内涵,体育元素也要贯穿营销活动始终,如果挂羊头卖狗肉,只是赞助挂个名或是找个明星做代言,那充其量只是体育代言,不能叫做体育营销。另外做体育营销要注意的是,赞助和代言只是一个入场券,还要花更大的力气在赞助的基础上进行更广泛的推广,否则最后的营销目的就很难实 现。纵观长城汽车和起亚这两个体育营销案例,都只是在某一方面做的出色,可以说都不完美。策略四:娱乐营销
娱乐营销正在为企业创造多元化的价值:娱乐营销可以在短时间内提升企业知名度,打造美誉度;娱乐营销可以快速推广新产品,宣传新概念。如果企业能够在消费 者体验的接触点注入娱乐的元素,在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同时,想方设法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娱乐,就会取得更大成功。
案例1:北京现代
北京现代i30是由现代汽车德国设计中心设计,并在欧洲市场取得成功的全新两厢车。秉承了德系车严谨、实用、硬朗的特点,也融汇了原汁原味的德系风格,代 表了两厢车的新风尚。在国内刚上市便得到了众多关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现代邀请了韩国歌后——李孝利作为其代言人。
李孝利是韩国乃至亚洲的天后级偶像,也是潮流的代言人。这一点与i30的定位倒是相当契合。i30的目标消费群体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处在事业的发 展阶段,对时尚、潮流元素非常敏感,希望通过这些元素丰富自己的生活,展现个性,李孝利正是他们所公认的“潮人”和“意见领袖”。
就i30本身条件来说,是不弱的,博得市场青睐不是意外,李孝利助阵,只是锦上添花。怕就怕,像李孝利这样热辣大胆的性感女星爆出负面新闻的可能性也是相当之高。不过力挺的粉丝放言:李孝利酷爱健身,生活态度一定相当积极,不可能被腐化。
点评
辩证地看,韩国是个社会舆论严苛的国家,而韩国的娱乐圈又是如此波谲云诡,有不少当红女星的丑闻发生在前,怎能让人不心生忐忑呢?利弊双刃剑悬头,北京现 代还得居安思危,积极准备其他营销手段,以防万一。如因为这样的“硬伤”耽误了一辆好车的前程,实在可惜。
案例2:通用科鲁兹
让米帅来中国代言,已经开启了上海通用科鲁兹成功的一大半。
温特沃什·米勒这个名字对《越狱》迷来说再熟悉不过,在国内,他饰演的那位迈克尔·斯科菲尔德(Michael Scofield)拥有超高人气。于是上海通用选择了米勒作为雪佛兰科鲁兹中国地区的官方代言人,配合《越狱》风格的广告片,加上大幅连环画似的广告海 报,使得科鲁兹一上市就拥有超高关注度。显然上海通用的这招“借势”收效显著,成功赢得了目标受众群的关注和认可。
除了成功烘托、树立品牌形象外,科鲁兹的销量也取得了开门红。据厂家统计的数据显示,科鲁兹早已跻身万辆俱乐部,月销高达1.3万辆。作为上市一年不到的 新车,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迅速获得消费者认同,占领市场份额,高知名度的代言人和有冲击力的广告宣传显然功不可没。
点评
通用的案例厂家主导的这场“新生代实力型男跨界合作”,目前来看收效不错,不过在短暂的新鲜感后科鲁兹的旺销能否持续还有待市场考量。
策略五:文化艺术营销
产品的深处包含着一种隐性的东西——文化。企业向消费者推销的不仅仅是单一的产品,产品在满足消费者物质需求的同时如果还能满足消费者精神上的需求,给消 费者以文化上的享受,满足他们高品位的消费,营销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而人们对文化层面上的高品位需求,常常会外化到对艺术的欣赏,这就造成以文化营销和 艺术营销大行其道。
案例1:大众高尔夫
由一汽大众生产的第六代高尔夫已于2009年10月下旬在国内上市,而作为上市前的重要活动,“高尔夫 发现完美之旅”也于不久前在德国沃尔夫斯堡正式启程。活动途径欧亚大陆多个文化名城,最终抵达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长春。代表着大众汽车全新设计理念的 第六代高尔夫,是社会进取精神的一个寄托,它将承载着35年的辉煌历程与文化积淀,带着欧洲最为时尚的汽车文化潮流来到中国,一路发现,一路绽放,并开创 一个新的高尔夫级别。
历时27天,行程万余公里,途径106座城市。欧洲路段自沃尔夫斯堡出发,途经德国、捷克、卢森堡、瑞士、法国、意大利等六个国家14座享誉世界的文化名 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尔夫 发现完美之旅”是一次完美城市的探寻之旅,也是一次品牌文化的发现之旅。点评
作为拥有悠久汽车文化与历史的大众系列,此次营销定位与品牌历史吻合度极高,可以让消费者更加深入地认识大众品牌与高尔夫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案例2:丰田皇冠
皇冠作为丰田品牌的高端车型,一直在寻找与它产品内涵最为契合的表达方式,从上市之初的“儒雅豪华”的定位,“和谐为道,欲达则达”的广告词,到现在的竹林音乐会,用音乐准确地演绎出了语言文字无法表达的意境,使得皇冠品牌的内涵获得了更为全面的诠释。
皇冠品牌音乐的再次发布,已不再仅仅是一种营销手段,而是成为了皇冠这款产品本身的组成部分。而且不仅仅是皇冠,一汽丰田旗下全系车型都在探索着更加人性 化的营销方式。从当年由朴树演唱的威驰《Colorful Day》,到周华健演唱的花冠《全世界的爱》,再到之前卡罗拉的《In My Life》,相信只要谈论到一汽丰田的这几款车型,人们都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它们旋律优美动听的广告主题曲。点评
有别于一些企业在短时期或某一阶段所作的音乐营销,一汽丰田把音乐融入到自己的企业文化中,成为大众熟悉的品牌印象,属可持续性的营销方式。音乐是最深入人心的艺术表现,此种模式增强了与消费者的交流,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促进了产品销售。
参考文献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以奇瑞汽车的市场营销为例
研究背景和目的: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就自力更生造出了“红旗”等自主品牌汽车,但由于那“在当时这更多的不过是一种宣扬民族志气的政治概念1”,所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并没能形成产能规模。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走上了“拿市场换技术”的汽车工业发展之路,旨在通过和国外企业合作,学习其先进技术、发展我国汽车工业、培育中国汽车市场。然而,由于缺乏自主的品牌和关键技术,研发能力低,国内汽车产品的核心技术大多数掌握在合资企业手里,所以在中国的汽车工业十分依赖于合资模式,因而,“以市场换技术”的传统合资模式开始遭受质疑。
1997年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在安徽成立,成为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新生力量。此后,吉利、陆风、长城、海马等品牌也陆续崛起。至今,中国的汽车自主品牌在夹缝中求生,并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了中国汽车工业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与此同时,自主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也逐渐建立起来,获得的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市场占有率也大大提升。尤其从2003至2008年这六年间,自主品牌克服了重重困难,销量从最初的47.26万逐年攀升,即使是在内忧外患的2008年,仍达到了130.82万,取得了令人惊喜的进步。在市场占有率上也稳中有升。从2003年开始,除了年表现不佳,仅占21.54%之外,其他年份一直维持在24%以上,更难能可贵的是,即使是面对着竞争对手的打压和夹击,仍呈逐年攀升的势头。可以说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正在崛起。
现在,中国汽车市场已经形成了“3+X”的基本格局,即以一汽、东风、上汽为三大主力的十大汽车集团一汽、东风、上汽、北汽、长安、广汽、华晨、南汽、奇瑞、吉利。1 罗仲伟.自主品牌怎一个“空”字了得.中国经营报.2004年.3月15日.大周说车.何时对自主品牌说Yes.同时国际市场是“6+3”阵营中的成员也悉数卷入,并与多家企业相互渗透,形成了外资品牌、合资品牌、自主品牌三大阵营之间的竞争,并伴随有各个阵营内部之间的竞争,惨烈并且混乱。同时,汽车厂商们也加大了拓展中国车市的速度和力度。所谓速度是指汽车厂商加快了新品投放中国市场的速度,很多产品实现了全球同步上市,这体现了汽车厂商积极备战市场的决心。所谓力度是指汽车厂商加大了销售与服务网络建设力度,以及营销传播的力度。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中国的汽车产业已经进入营销时代。一方面,经过十年磨剑,中国自主汽车品牌自身已由自发模仿迈入自主创新的新阶段,纷纷进入产品、服务和品牌的全面转型阶段,由于先天的因素,自主品牌自身仍有很多问题需要克服。另一方面,在全球经济危机和汽车市场“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大背景下,国外行业巨头纷纷将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中国市场,自主品牌势必遭遇更大力度的围堵和打压。同时,国家和政府对我国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有了新的认识,对自主品牌在发展我国汽车工业中的重要地位进行了重新定位,明确表示大力扶持和发展自主品牌。随着一系列产业政策的推出,自主品牌的发展开始有机会沐浴政策的阳光。“危”“机”并存的时候,正是自主品牌发力崛起之时。
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通过对自主品牌汽车的代表—奇瑞的市场营销活动进行研究,详细解析奇瑞在市场营销过程中的得与失,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外对自主品牌汽车市场营销的研究,寻找出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在营销中的得失,提出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营销策略,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献策。
先行研究
首先,中国国内关于自主品牌市场营销的研究,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第一个阶段,改革开放初期发生的关于要不要开放的争论;第二个阶段,随着年开始实施“市场换技术”战略,强调走合资道路之后,有关自主与开放问题的辩论,焦点集中在“要不要发展自主品牌”上第三个阶段,就是当前在中国作为世界汽车排名前几位的销售大国和制造大国、在中国汽车工业合资合作走过年、自主品牌获得长足进步的背景下,在高度开放的市场环境下,如何更好的保持、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和培养、发展自主品牌的问题,涉及到品牌塑造、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各个方面。
关于自主品牌市场营销问题的研究,在产品开发方面,宋丹妮、宗刚在《对中国汽车发展自主品牌的思考》,朱盛镭早在年就以《自主品牌汽车开发的商机》为题对自主品牌产品线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在产品的定价方面,葛春梅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汽车产品定价研究》、莫杰在硕士论文《汽车行业的定价策略》中都就汽车产品的定价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具体研究和论述,边伟在其论文《奇瑞汽车市场营销策略研究》中则提出自主汽车品牌应对竞争者降价的程序图。
毕忠华.日本、韩国、巴西三国汽车工业发展模式对我国的启示.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08-26.http://dlib.cnki.net/kns50/detail.aspx?QueryID=329&CurRec=1.由于自主品牌真正的发展也就是最近十年的事,而奇瑞又是当之无愧的引领者,因此关于自主品牌市场营销的个案研究主要集中在奇瑞单个品牌上,如宋世谦的《奇瑞汽车自有品牌战略研究》、边伟的《奇瑞汽车市场营销策略研究》以及袁卫华的《奇瑞汽车公司分销渠道研究》,馬俊的「中华民族系自動車メーカーの製品開発に関する研究 : 奇瑞汽車の開発事例」、陳法恩 ,古殿 幸雄的「奇瑞自動車の競争戦略分析」等。而关于其他品牌的个案研究则几近无有。这一现象可能跟奇瑞在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市场中独特的地位有关系。这些先行研究都针对奇瑞汽车的市场营销策略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各自的建议和调整措施。
上述的先行研究,总结起来有以下五点主要观点。一是我国汽车工业要坚持发展自主品牌之路;二是自主品牌要走强强联合的发展路径;三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四是中国自主品牌亟需提升市场营销能力;五是自主品牌营销要坚持民族化和国际化并举,即一方面要壮大民族品牌,另一方面又要加强国际合作。本研究将参考以上观点,在对现实情况做出详细调查、对先行研究做出更详尽的研究,探寻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市场营销的更好的策略。
研究计划:
一、研究方法
1、详细分析先行研究文献。
(1)文献来源:营销、汽车营销、自主品牌汽车等方面的相关书籍、期刊、论文及专业网站
(2)研究方法:对国外自主品牌汽车的营销策略案例和理论进行分析借鉴、对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市场营销原理和汽车市场营销等相关资料的收集研究、分析和研究,对我国自主品牌市场营销的理论和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为提出问题提供突破口、为最终的解决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奇瑞汽车的市场营销策略。
在通过文献分析归纳出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市场营销策略的基础上,详细研究奇瑞上市前后在市场营销中营销策略的成败得失,以此为典型个案,以窥我国当前阶段自主品牌汽车市场营销中的得与失,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自主品牌市场营销的策略。
3、进行市场调查和现状分析。
对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的营销状况进行市场调查,搜集相关资料和信息,分析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现状——优势和劣势,并针对此对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营销策略做出建议。
二、研究思路
1、分析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现状。
2、通过分析先行研究的文献对关于国外自主品牌市场营销的研究和国内关于自主品牌市场营销的研究的梳理和归纳。
3、具体分析奇瑞汽车的市场营销策略,从其得与失中做出总结。
4、结合上述研究做出对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营销策略的改进建议。
预期结果:
对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现状有一个清晰的分析结果,从对市场营销原理和汽车市场营销等相关资料的收集研究、分析和研究,对我国自主品牌市场营销的理论和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再结合对奇瑞汽车的市场营销策略的研究,总结出适合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营销策略。
参考文献:
1、「中华民族系自動車メーカーの製品開発に関する研究 : 奇瑞汽車の開発事例」馬 俊 アジア太平洋研究科論集(26), 1-24, 2013-10 2、「奇瑞自動車の競争戦略分析」 陳 法恩 , 古殿 幸雄 国際研究論叢 : 大阪国際大学紀要 26(1), 61-76, 2012-10-31 3、《汽车梦的社会建构——中国城市家庭汽车消费研究》林晓珊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4、中国自動車企業における「自主イノベーション」の考察 : 中华民族系自動車メーカーからみる 黄婕 日本産業経済学会産業経済研究(12), 109-122, 2012-03 5《对中国汽车发展自主品牌的思考》 宋丹妮、宗刚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6《奇瑞汽车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边伟 南京林业大学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7《奇瑞汽车公司分销渠道研究》 袁卫华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奇瑞汽车自有品牌战略研究》宋世谦 北京邮电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9《自主品牌汽车开发的商机》朱盛镭
10《中国汽车产品定价研究》葛春梅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1《我国汽车自主品牌与外资品牌要素特征的比较研究》王新生、孙强、刘佳 《商场 现代化》2008年第3期98一99页
12《汽车行业的定价策略》 莫杰 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基于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品牌发展的对策分析》张勇军 改革与战略2008年第23 期26一31页
14、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08)2008年4月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第180页
第三篇:儿童服装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儿童服装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目前,中国的服装产业进入了全面竞争阶段,在竞争的发展中某些细分市场比较成熟,但是长期以来,中国的童装市场的发展仍然处在发展的不成熟阶段。专业从事童转的生产企业和服务企业也不多,比如我工作的公司,只是一家庭作坊式厂从事童装的生产和销售。而国际的许多童装品牌在市场上激烈的争夺市场,同时也给国内童装企业的学习和营造品牌的机会。国内童装企业开始尝试品牌运作、发展品牌机制和重视品牌效益,国内外品牌的竞争与合作成为2005年中国童装品牌发展的基本模式。由于海外品牌童装在竞争中的主导作用,促使童装优势品牌群的市场占有率突破了“零”的历史,从无到有缓慢发育,至今占有了三成左右的市场份额。市场竞争最终取决于品牌的竞争,只有针对儿童市场的特点以及儿童消费的差异性,并结合企业的目标市场定位,建立品牌市场运作机制,把品牌文化和市场营销策略结合起来,在品牌策划、市场销售推广中注入和提炼新的文化内涵,才能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童装。本文是我通过在工作过程中结合自己工作的实际情况和目前市场情况对中国童装的发展在市场营销方面的一点探讨和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长期以来,中国童装产业由于“品牌机制先天不足”,一直是我国服装行业中的弱势品类。目前,我国童装企业数量不到全国服装企业总数的10%,童装产量仅占全国服装总产量的6%左右。处于品牌“起步阶段”的中国童装产业,在竞争与拼搏中走过了“品牌内忧外患”的2003年。“内忧”的是本来品牌机制就不健全的国内童装企业又掉入了“杂牌相轧、压价求生”的怪圈,而已有知名度并颇具规模的成人服装品牌“杉杉”、“红豆”、“李宁”、“森马”等依托品牌优势延伸为童装品牌,在竞争中分得一块市场份额。与此同时,国内儿童饮料业的领军品牌“娃哈哈”、“太子奶”也踌躇满志地跳槽童装品牌。“外患”指的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本土童装品牌青黄不接时,乘虚而入的海外童装品牌大军。他们经过10年左右的文化整合与广告攻坚,不仅牢牢地抓住了中国童装的高档品牌市场,还占据了50%以上的中国童装市场的份额,如果加上合资童装企业,则总共占据了近80%的市场份额。当前,意大利、韩国、法国等国际强势童装品牌仍源源不断涌进中国市场。同时,在中国已获美誉度的“梦特娇”、“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服装品牌和全球连锁快餐品牌“麦当劳”,也加快步伐抢滩中国童装市场。
国外服装品牌在中国童装市场上竞相争夺的态势,给予了中国童装企业学习、营造品牌的机遇。童装企业开始尝试品牌运作、发展品牌机制和重视品牌效益,国内外品牌的竞争与合作成为2005年中国童装品牌发展的基本模式。由于海外品牌童装在竞争中的主导作用,促使童装优势品牌群的市场占有率突破了“零”的历史,从无到有缓慢发育,至今占有了三成左右的市场份额。根据2004年11月份全国童装销售的统计数据,将单个童装品牌市场占有率在3.5%以上者定为优势品牌区分方法。三个有代表性城市:北京、上海、武汉的国内外优势品牌群在本市童装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2.78%、21.51%、27.84%,中国童装产业进入了品牌童装市场的“初级阶段”。
? ? 据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五大城市的调查,五大城市儿童月平均消费高达897元,最高的是广州市儿童消费为1101元,最低的是西安也有462元。其市场消费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但一直以来得不到重视,特别是童装,专家预测我国的童装将以8%的速度增长,到2004年达10亿多万件,国外的著名的童装品牌正大举进攻中国市场,占有50%的市场份额,其品牌深受儿童的喜欢,如:派克兰帝、米奇妙、史努比。占有50%市场份额的本土童装品牌中70%没有自己的品牌。市场竞争最终取决于品牌的竞争,只有针对儿童市场的特点以及儿童消费的差异性,并结合企业的目标市场定位,建立品牌市场运作机制,把品牌文化和市场营销策略结合起来,在品牌策划、市场销售推广中注入和提炼新的文化内涵,才能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童装。
儿童服装市场现状分析
国内品牌童装市场是继成人品牌服装市场的又一新生市场。由于国内童装市场消费力惊人,我国十六岁以下的儿童就有三亿多,约占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而且34%是独生子女。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对品牌童装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并且该消费对象仍将持续稳定上升。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对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的统计,2000—2002年在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中,童装销量呈上升趋势。从销量上来看,2001年销量比2000年增长了3.8%,2002年比2001年增长了26.8%,2003年截至10月份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共累计销售1432.8万件,同比增长8.3%。总体来说,近三年童装市场销量呈上升趋势。然而,在国内的整个服装行业中,童装所占的比例却很低,仅1%。目前我国拥有4.4万个服装生产企业,童装企业数量不到全国服装企业总数的10%,有品牌的童装专业生产企业还不到200家,童装产量仅占全国服装总产量的6%左右。
名牌童装占据市场大量份额,“蓝猫”、“米奇”、“巴布豆”等知名品牌在市场上随处可见,消费者在选购童装时也越来越注重名牌。而在这些名牌童装中,强势的品牌童装几乎被国外品牌、港台品牌所垄断,大陆的童装产品绝大多数只能退居中、低档市场。国外品牌童装已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几乎达50%,而国内有特色的童装品牌所占市场份额还很小,只有30%左右,70%企业处于无品牌状态。
将童装划分为三个档次进行分析,发现低档市场(100 元以下),由国有及大部分乡镇企业占据;中档市场(100—200元)由三资、国有和少数乡镇企业占据。高档市场主要是三资、进口品牌。按城镇儿童中 20%的童装消费是400元的高档产品,38%是150元的中档产品,42%是50元的低档产品,那么高档童装消费额占全部消费额的25%,中档童装消费额占全部的37%,低档童装占全部消费额的38%。高端市场几乎被外来品牌占据。
? ? 在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对大型重点零售企业的统计中,进入市场综合占有率前十位的品牌中,只有一休、水孩儿、小星星、好孩子为国产品牌,其他为外资或合资品牌。2001年进入前十位的国产品牌有4个,市场综合占有率总计为11.6%,市场销售份额为11.44%,市场覆盖面为 11.9%。到2002年,进入前十位的国产品牌只有 3个,市场综合占有率总计为
6.11%,下降了5.5个百分点;市场销售份额总计为7.42%,下降了 4个百分点;市场覆盖面总计为5.24%,下降了6.7个百分点。
目前我国童装市场发展并不平衡。首先是产品结构不合理。市场上以婴儿服(0—1岁)、幼童服(1—3岁)、小童服(4—6岁)居多,中童服和大童服的市场存在很大的市场空白。特别是10—14岁人口占全部 14岁以下人口的44%,童装需求量占全部童装需求量的48%,市场潜力很大,而厂商对此类需求关注不够,造成市场空白。
另外童装设计水平与国外差距很大。国外品牌是高档童装市场的领导者,该类品牌进入国内市场的时间早,品牌风格国际化、时尚化,质量过硬,成熟的文化底蕴容易得到顾客的认知与垂青。国外品牌童装设计充满童趣。紧紧抓住儿童的心理;图案活泼、夸张、色彩鲜艳,休闲性强,在款式设计上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获得家长和儿童的认知;款式多、品种全、选择余地大。海外品牌几首把童装开发到无所不包的程度。以冬装为例,就有各种T恤、外套、薄厚毛衫、长裤、套裙、背心、套服、大衣、防寒服等。海外品牌童装注重服装服饰的搭配,产品自成体系,从里到外、从头到脚,从居家到外出、上学,所有儿童系列应有尽有。
而国内,品牌形象比较好的国内童装生产企业仅有200来家,专职童装设计师不多,童装整体设计水平与国外还有差距:色彩暗淡,不合儿童口味;款式单调、陈旧,缺少童趣;面料选择不合理;装饰过于繁琐、花哨,失去童真;服装号码与相同年龄的个体身材差异大,且规格不全,尺码断档严重。
儿童服装市场环境分析
消费决策的盲目性。童装各厂家宣传推广的方式尚不够多、力度据有关统计我国16岁以
下的儿童达3.8亿,6岁以下为1。71亿,7—16岁为1。7亿。其中独生子女占儿童总数的34%,达到1。29亿。儿童可分为五个群体:婴童(0—1岁)、幼童(1—3岁)、小童(4—6岁)、中童(7—12)、大童(13—16岁)。
? ? 儿童消费群体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他们出生在更为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在这个数字化时代,加上他们的记忆力、模仿能力强,因此他们大多都思想活跃,个性突出,追求自然、自信、自立和时尚。但自控能力差,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差,往往容易眼高手低。这也是一个更早熟的群体,手中有可观的零用钱,懂得如何支配。目前全国大城市的儿童零用钱平均每月为76元。现在的儿童多数是独生子女,对电视节目有很大的选择权,同时容易接受新事物,决定了他们对家庭消费影响很大。相对于国内品牌,儿童更倾向于国外的品牌认同,主要是这些品牌比较时尚且适合他们的个性。值得注意的是儿童并不拥有消费决定权,特别是12岁以下的儿童,多数家长往往指定品牌购买,但有60%的家长会听取孩子们的意见。? ? 应该说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的工作节奏也在不断的加快,在给孩子们穿衣服上自己买面料做或自己动手做的、确实是比较少了。每个家庭对独生子女都是非常的爱护、对他们的消费也是比较放的开,但是有以下几个特点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 ? 追求童装的舒适安全性(如全棉、透气、吸湿、无重金属)和品质的保障。对有固定的厂名、厂址、商标和售后服务越来越重视。也还不大,人们对童装的认知、对品牌的认知还处于原始阶段。消费者对童装购买决策的信息来源上还停留在自己去店(厅)看或是从一些动画片中对形象商标的粗略了解上。我们需要去普及童装的知识、也需要去塑造品牌的形象识别系统。
小消费者的购买自主性。孩子自己选购童装的比重正在加大,父母们带着孩子选购童装时为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独立性,往往会让孩子自己作出选择,而孩子们更多的是模范电视里或周围的人。
童装的需求/价格弹性比较大。因为童装款式多、厂家多,其替代性比较大。在现实中往往为几元钱做不成生意的现象很多。
小消费者生长的快速性。少年儿童生理发育快,往往今年合身的童装,到明年因孩子们长高了就不能再穿。在实际销售中很多父母都在抱怨,家里衣柜里都是孩子穿不了的衣服、许多童装看上去还是新的、扔了非常可惜。这个非常普遍的问题给我们这些做童装的人提出了一个课题,能否在面料选择上能否有所考虑:消费者不需要的、过高的品质要求实际上增加了童装的生产成本。
价位的大众化趋势。我们的国家是个注重优良传统教育的国家,对下一代的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的教育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孩子穿衣的选择上许多父母也是比较注重这一因素的,在这方面有意无意地在杜绝孩子攀比、浪费现象的出现。这也让我们思考做什么样的童装给孩子们穿?我们的定位有必要那么虚高吗?童装的零售价格远远高于普遍受到大家欢迎的成人休闲装的价格、这无论如何都是不正常的!随着食、住、行、娱乐各项生活费用成本的不断上升,孩子童装的消费在家庭总消费比例也是有一定的限度的。
2.2 竞争者分析
目前国内童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中童服和大童服的市场存在很大的市场空白。一方面以米奇妙、史努比、派克兰帝等知名国际品牌以质量、款式等优势占领了童装高档市场,价格一般在200元以上,而国内的品牌多数集中在低档市场一般在100元以下,出现了两极分化,与国际品牌相比差距主要在设计和营销上,国内品牌一直停止在模仿国外童装色彩、款式水平上,色彩暗淡、款式太过于花哨或单调、对现代流行的牛仔风潮、适应儿童成长的设计、普遍接受的多功能性设计理念不了解,时代感不强,没有重视品牌形象的建立,很少投入经费开发研究,缺乏个性和民族色彩。
儿童发育成长较快,童装穿着周期较短,同时由于童装经营风险比成年服装要小,市场
进入门槛比较低,这就使得童装市场形成了多渠道流通,各种经济成 份参与经营,竞争将会加剧。
第四篇:市场营销策略研究综述
市场营销策略研究综述
摘要:当今社会市场营销策略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从市场营销策略的定义与特点、影响市场营销策略的因素以及市场营销策略对企业市场竞争的作用和意义等方面分析了市场营销策略。
关键词:营销策略;前因变量;后因变量;市场营销
引言:在人类已跨人21世纪的今天,由于信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消费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现代市场行情变得更为错综复杂,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任何企业要想成功进入、占领、巩固和扩展市场,采用正确的营销策略显得尤为重要。只是在现阶段下,许多关于市场营销策略的研究由于方法不科学、研究不深入等问题,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从市场营销策略的定义、前因变量、后因变量等方面对市场营销策略进行了探讨,可能还有一定的不足之处。
一、市场营销策略的定义与特点
(一)、市场营销策略的定义
1、“市场营销策略” 在工具书中的解释
企业根据其市场营销战略,在对其产品(或服务)进行包装、定价、分销、促销、售后服务等方面采取的具体实施方案、方法及对策。
2、“市场营销策略” 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
(1)、市场营销策略是指企业为了满足消费者及用户的需求,在对市场、产品和消费者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企业的市场营销组合,从而达到销售商品,获取利润的目的。
(2)、市场营销策略是指企业为了扩大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而在对市场、产品和消费者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市场客户的需求,对产品销售活动进行全面策划的过程。
(3)、市场营销战略是企业市场营销部门根据战略规划,在综合考虑外部市场机会及内部资源状况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目标市场,选择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组合,并予以有效实施和控制的过程。
(4)、市场营销战略是指企业在市场营销活动中,在通过对营销内外部环境客观分析研究基础上,对企业未来营销工作的总体规划与安排,是实现这样的规划所应采取的行动。市场营销战略是企业经营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企业总体战略指导下生成,又为企业
总体战略的实现发挥重要作用。
(5)、市场营销战略是企业的领导人在现代市场营销观念的知道下,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对于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市场营销发展的总体设想和规划。其目的是使企业的经营结构、资源特长和经营目标,在可以接受的风险限度内,与市场环境所提供的各种机会取得动态平衡。
(6)、市场营销战略是基于企业既定的战略目标,向市场转化过程中的必须要关注的“客户需求的确定、市场机会的分析,自身优势的分析、自身劣势的反思、市场竞争因素的考虑、可能存在的问题预测、团队的培养和提升等综合因素,最终确定出增长型、防御型、扭转型、综合型的市场营销战略,作为指导企业将既定战略向市场转化的方向和准则。
(7)、市场营销策略是企业市场营销部门根据战略规划,在综合考虑外部市场机会及内部资源状况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目标市场,选择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组合,并予以有效实施和控制的过程。
因此,结合以上市场营销策略的定义,本文认为市场营销策略是企业以顾客需要为出发点,根据经验获得顾客需求量以及购买力的信息、商业界的期望值,有计划地组织各项经营活动,通过相互协调一致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和服务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其手段是相互协调一致的产品政策、业绩政策、分配政策、价格政策和公关政策;其根据是根据经验获得顾客需求量以及购买力的信息、商业界的期望值(中间销售商);其目标为为消费者或顾客提供最优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达到比竞争对手更高的业绩。
(二)、市场营销策略的内容和特点
1、市场营销策略的内容:一般来讲,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包括:产品策略、价格策略、促
销策略和渠道策略。
(1)、产品策略
产品策略主要是指产品的包装、设计、颜色、款式、商标等,其主要研究新产品开发,产品生命周期,品牌策略等,是价格策略,促销策略和分销策略的基础。给予产品赋予特色,可以让其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2)、促销策略
促销策略主要是指企业采用一定的促销手段来达到销售产品,增加销售额的目的,其手段主要有折扣、返现、抽奖以及免费体验等方式。促销的形式包括了广告宣传、公共关系(PR)、促销(SP)活动、人员销售(PS)、口碑操作等,通过推广,使企业得以让消费者知晓、了解、喜爱进而购买产品,促销的强度及其计划是否得宜,足以影响或操纵产品的知名度、形象、销售量,乃至于企业的品牌形象。有了促销,消费者才可得知产品提供何种利益、价格多少、可以到什么地方购买及如何购买等,而这些消费者反应会进一步协助推动其他行销组合(产品、价格、通路)做修正调整。
(3)、价格策略
价格策略主要是指产品的定价,主要考虑成本、市场、竞争等,其主要研究产品的定价、调价等市场营销工具。
(4)、渠道策略
渠道策略是指企业选用何种渠道使产品流通到顾客手中,它代表企业(机构)在将自身产品送抵最终消费者之前,所制定的与各类分销商之间的贸易关系、成本分摊和利益分配方式的综合体系。这里的分销商既包含批发商,也包含零售商,甚至包含物流配送商,或是公司业务人员直接对消费者销售,和传直销——或名多层次传销公司的直销人员及其组织架构。企业制定分销政策的目的是:让产品更顺畅地到达顾客手中,既要保证分销成本低廉,又要保证顾客对送货期、送货量、装配服务、疑难咨询等方面的要求。
在产品日益丰富的情况下,分销政策可能变得越来越难制定,因为相对于产品和品牌的过量,分销商则显得稀少,因而后者拥有了大量讨价还价的权力,力图从制造商或上游企业那里获得更大的利益分成比例。
2、市场营销策略的特征
市场营销战略,即指企业为适应环境和市场的变化,站在战略的高度,以长远的观点,从全局出发来研究市场营销问题,策划新的整体市场营销活动,目的是创造顾客,获取和维持顾客。它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以创造客户为目的;
(2)、立足于市场调研;
(3)、是战胜竞争对手的策略组合;
(4)、注重监控,持续改进;
(5)、以结果为导向原则。
二、市场营销策略的前因变量
(一)、宏观因素
宏观环境因素是指企业运行的外部大环境,它对于企业来说,既不可控制,又不可影响,而它对企业营销的成功与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人文环境
(1)人口因素:人口数量与市场构成的关系;人口城市化与市场的关系;世界人口
年龄结构变化与市场的关系。
(2)人口的地理迁移因素:客流的移动特点和规律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购买动机与
地理环境的关系。
(3)社会因素:家庭;社会地位阶层,影响细分市场。
2、经济环境
(1)国民生产总值。
(2)个人收入,反应购买力高低。
(3)外贸收支情况。
3、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短缺和保护;环境的恶化;疾病的影响。
4、技术环境:技术对企业竞争的影响;对消费者的影响。
5、政治-法律环境:政治格局的稳定和国家的政治法律环境都直接影响营销策略。
6、社会文化环境:教育水平、宗教信仰、传统习惯。
(二)、微观因素微观环境因素是指存在于企业周围并密切影响其营销活动的各种因素和条件,包括供应者、竞争者、公众以及企业自身等。
1、供应者:资源的保证,成本的控制。
2、购买者
(1)私人购买者:人多面广,需求差异大,多属小型购买,购买频率较高,多属非
专家购买,购买流动性较大。
(2)集团购买者:集团购买者数量较小,但购买者的规模较大;属于派生需求;集
团购买需求弹性较小。
3、中间商:其购买产品和服务,主要是为了专卖,以取得利润;由专家购买;购买
次数较少;单批量大。
4、竞争者
(1)竞争者及其数量和规模。
(2)消费者需求量与竞争供应量的关系。
5、公众:金融公众、政府公众、市民行动公众、地方公众、企业内部公众、一般群
众。
6、企业内部各部门协作。
三、市场营销策略的后因变量
制定企业市场营销战略,从总体上对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进行规划、指导和约束,对于现代企业来讲,具有如下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证
企业能否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求得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否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企业营销战略确定了企业经营活动的方向、中心、重点和发展模式,以及结合企业的资
源情况,去适应环境的变化,是企业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关键。
(二)、企业市场营销战略使企业的市场经营活动有整体的规划和统一的安排
通过市场营销战略的总体规划,才能实现营销活动要求的企业活动目标一体化。
也就是说,企业营销战略使企业的各部门、各环节都能按一个统一的目标来运行,得到一个协调性的运转机制,才会为企业的经营活动的有效性提供相应的保证。
(三)、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提高了企业对资源利用的效率
企业营销战略计划本身就是从诸多的可以达到既定目标的行动方案中选择一个对于企业来说最好的方案。
因此,凡是制定得合理和正确的、并得到了正确执行的战略计划,就能够保证企业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和最充分的利用。
(四)、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增强了企业活动的稳定性
由于企业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经营战术活动也需不断地相机变化和调整,任何调整都不应是盲目的、或仓促被动的。
因此,只有在企业市场营销战略计划的规定下,企业才能主动的、有预见的、方向明确的按照营销环境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战术活动,主动适应环境变化,减少营销活动的盲目性,处变不惊,使企业始终能够在多变的环境中按既定的、可行的目标稳步前进。
(五)、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是企业参加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与竞争对手的竞争,不仅是企业现有实力的较量,而且是经营企业的人的智慧或才能的较量。
如同在军事上存在着无数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一样,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主要还是同竞争对手比较谋略!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首先必须要有正确的、高人一筹的、或能出奇制胜的战略谋划。
因为市场竞争和军事上的敌我较量的原理是相通的,竞争双方的实力固然重要,但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决定性的因素是人,是具有更高谋略和智慧的人。
所以,制定正确的并得到有效贯彻的战略计划,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取得预期的成功。
(六)、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是企业职工参与管理的重要途径
从管理原理来说,管理必须强调统一意志、统一指挥。但是,管理工作同时也应该最大限度鼓励被管理者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对于全局性的谋划,对于战略的制定,需要集思广益。从而使企业人员上下同心,明确奋斗目标。
因此,在市场营销战略计划工作中,吸收广大职工参与,不仅体现管理的民主性,也便于管理者吸取群众的智慧,使企业的所有职工都能明确企业的发展远景和奋斗目标,增强企业职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四、总结
—个市场营销战略贯穿在企业的各级层次上。在最高层次上,市场营销战略关系
到的是整个企业,即选择活动组合和品牌策略的双重方面。主要是从若干年的远景角度出发确定企业所希望的活动组合。在这个层次上,市场营销战略连同财务策略、产业策略以及人力资源策略对所谓的企业“综合策略”做出了根本的贡献。
在较低的等级层次上,一个市场营销战略可以关系到同一企业的一个系列产品,例如宝洁公司销售的所有品牌的洗发水、或者各品牌的洗衣粉。
在最低的层次上,也是最具操作性的层次上,一个市场营销战略也可以应用于个别产品。
市场营销战略作为一种重要战略,其主旨是提高企业营销资源的利用效率,使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化。由于营销在企业经营中的突出战略地位,使其连同产品战略组合在一起,被称为企业的基本经营战略,对于保证企业总体战略的实施起着关键作用,尤其是对处于竞争激烈的企业,制定营销战略更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市场营销战略,包括两个主要内容;一是选定目标市场;二是制订市场营销组合策略,以满足目标市场的需要。根据购买对象的不同,将顾客划分为若干种类,以某一类或几类顾客为目标,集中力量满足其需要,这种作法,叫做确定目标市场,这是市场营销首先应当确定的战略决策。目标市场确定以后,就应当针对这一目标市场,制定出各项市场经营策略,以争取这些顾客。
参考文献:
1、金占明·战略管理—超竞争环境下的选择〔M〕清华大学出版社
2、罗锐韧,曾繁正 ·市场营销管理 〔M〕 红旗出版社
3、邓念国·企业营销战略的选择与组合〔M〕温州大学管理学院
4、宋红伟·新时期企业营销战略的创新〔M〕《中国商贸》
5、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8)
第五篇:奥迪汽车中国市场营销策略
奥迪汽车中国市场营销策略
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 班级:汽服0802 学号:04 姓名:王红玫
奥迪轿车中国市场营销策略
奥迪轿车在中国市场上采取了“进口+本土”的产品策略,即奥迪A4、A6通过德国奥迪公司、德国大众公司与一汽集团的合资企业——长春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生产,而奥迪A8则采取进口,由奥迪中国公司负责。对于中国市场上奥迪系列产品,奥迪A6于1999年底下线、2000年正式上市,新款奥迪A6于2002年11月正式上市,奥迪A4于2003年4月上市,旗舰产品奥迪A8通过“进口”方式2003年7月登陆中国市场,奥迪公司完成了征战中国市场的产品布局。
在世界高档豪华车市场上,宝马、奔驰都是奥迪最强劲的竞争对手,中国市场上亦是如此,也在积极运作中国市场。同时,凯迪拉克、沃尔沃(VOLVO)、丰田等品牌也在悄悄跟进,通过进口或在华寻找合作伙伴(如宝马与华晨合作)来争分高档车市场的“一杯羹”。就产品(线)竞争而言,奥迪A4产品级别与宝马3系列相当,奥迪A6与宝马5系列、奔驰S系列相当,A8与奔驰C系、宝马7系相当。根据统计资料,截至2003年10月奥迪取得销售4.8万辆的好成绩,奥迪已成为中国高档豪华车市场的绝对霸主,尽管奥迪采取高位价格策略,价格见下表。当然,这与奥迪“先入为主”、“本土生产”等诸多优势有关,然而更离不开奥迪全球理念下的整合营销策略。那么,奥迪轿车如何成功博弈中国市场那?
品牌行销:营销的灵魂
“同一星球,同一奥迪,同一品质”,同德国大众公司一样,奥迪在全球有着统一的品牌准则。奥迪公司中国区总监狄安德对品牌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品牌是一个承诺,品牌是一种体验。品牌是在顾客心中形成的概念,包括产品开发、设计、生产、销售、市场和服务。”其实,这是奥迪轿车行销中国的“指南针”,更是品牌行销规则。
奥迪品牌建设有其做点与着力点,下面便是奥迪“圣经”:
一、重点区域、重点渗透。例如针对广东这一轿车需求量较大、购买力强的经济发达地区,进行重点调研、深入研究,针对问题在产品装备、促销宣传、区域管理、网络管理等方面提出措施,实行“广东市场奥迪A6形象提升工程”,在2002年下半年AC尼尔森品牌形象调查报告中显示:奥迪为广东市场轿车品牌认知度变化率增长第一名,增幅9%。
二、高“价”养“牌”。奥迪给市场太多的意外,尤其“高价立市”的价格策略。一是消解本田雅格、通用别克等中高档车的价格回归,在价格上与之区隔;作为相对空白点的高档豪华车市场价格模糊,没有明确的市场划分基准,不像中档和经济型轿车明确;成本相对高也是一个原因。然而,这恰恰维护了品牌形象和品牌地位。
四、单一定位策略。品牌定位采取“高档豪华车”策略,使品牌形象易于区隔、识别,容易塑造个性化品牌形象,或者说在市场运作得好的情况下,奥迪会像在德国一样成为高档车代名词;
五、品牌忠诚度。以“忠诚营销”、“感动服务”为服务营销理念(一汽集团理念),全面提升顾客满意度与品牌忠诚度,有利于品牌积累,为良好口碑形成起到巨大作用;
六、广告支持。广告大师奥格威说:“每一次广告都是对品牌形象的长期积累”,奥迪在广告投放(软性、硬性广告)方面可谓“大手笔”,自2001年以来,奥迪在中国市场每年都有亿元左右的广告投放;
七、稳健经营。最典型的做法就是在价格方面的“保守”政策,通过不断提升产品价值(性能价格比)来提升竞争力,有力地维护了品牌形象,以及品牌溢价能力;
八、整合传播。品牌塑造与传播仅靠广告是不够的,还需要系列公关活动(如公益、赞助、形象工程等)配合,这一点上至奥迪中国总部,乃至一汽-大众都身体力行。
九、终端形象。特许经销商的3S店是产品销售、配件供应、服务维修及信息反馈的基地,是厂家的“末梢神经”,因此纳入规范、甚至奥迪全球统一的形象建设体系有利于营造品牌,体现品牌本色。
十、信誉行销。商誉是品牌内核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方面奥迪有丰富的资源,不断进行品牌积累。奥迪在世界各地有很多荣誉,诸如在德国取得的“金方向盘奖”等奖项,以及在中国取得的荣誉(如2003年深圳特区报、新闻网、汽车导报评为“最畅销车型”)等等,都增加了品牌的含金量。
广告行销:传播主阵地
奥迪中国总部负责奥迪品牌形象传播事业,包括围绕品牌而开展的品牌塑造、品牌传播、公关企划等作业,这样保证一汽-大众的A4、A6与“进口”A8在品牌方面保持良好统一性,而产品广告一汽-大众负责,但共同拥有一个完善的整合营销传播计划,保持良好合作关系。
奥迪广告一直在“运动”着,通过“运动”适应不同市场形势,不同的市场阶段,与“品牌运动”相呼应。总体来看,奥迪广告有如下特征:
一、广告传播主线化。广告传播有四条主线:综合品质、生活方式、销售服务、品牌价值,这是四个最大的主干诉求点,在此基础上才有分支诉求点。
二、广告传播周期化。周期性不仅表现在传播计划上,还表现在新产品推广上。以2000年奥迪A6上市为例,营销传播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宣传奥迪的品质和领先的技术,用这些具体的信息来诠释奥迪品牌价值观中的“远见”;第二阶段则是用奥迪的卓越声誉和所代表的生活方式来诠释“激情”;第三阶段是用先进的服务和销售网络来诠释“领先”。
三、广告诉求规律化。从理性、概念到感性,有一个容易为受众接受的过程。奥迪广告主题词丰富多彩,核心概念是强调其卓越的品质与潮流的代表,同时辅以感性诉求吸引并打动消费者,如“奥迪凝聚分享的乐趣”、“牵秋奥迪畅快之旅”等。
四、广告媒体整合化。在媒体组合方面,以报刊、电视等广告投放为主流媒体,每年都要在200种以上报刊发布广告。另外,还包括网站、户外等媒体。网站除发布新闻、车型等信息外,还利用网络工具与消费者进行双向沟通。开通奥迪论坛等互动栏目、定期举办在线活动,如邀请出征勒芒2000耐力赛的奥迪车队赛车手进行网上访谈等等。
五、版面大气化。奥迪采用中等篇幅的广告较多,彩色或黑白的横、纵半版是其最常用的方式。另外,1/4版、1/8版、通栏等规格在奥迪行销宣传时被广泛应用,展示良好的企业实力。
六、发布时间集中化。发布时间关系到广告到达率,奥迪平面广告通常选择大多数人群最忙碌的周二到周四发布奥迪广告,而周三又是三天中广告的投放的高峰。
七、版面选择科学化。奥迪主要版面按投放频次的多少依次为新闻类、汽车专版、经济版、文化娱乐版等,注重广告与受众的关联性。
八、广告投放广泛化。奥迪轿车广告主要宣传地区以北京、广州、上海、沈阳、成都等50余座,范围广泛,主要是重点营销区域或营销的薄弱区域,实现整个中国市场上的联动。
九、核心媒体策略。奥迪广告媒体以报刊为主,核心策略是“地方日报结合部分地方强势晚报再配以在特定领域影响力较广的经济类报纸、专业性杂志”,如,《北京青年报》、《财富》、《IT经理世界》等杂志。
十、广告运动化。广告传播口号也一直在“运动”着,诸如A6:“舒适、安全与技术领先”、“成功与科技互辉映”,乃至继而出现的“奥迪,引领时代”,而“突破科技,启迪未来”则是广告传播灵魂,使品牌从导入期向推广期平稳过渡。
如何才能让抽象、感性的品牌价值观在中国的目标消费者心里植根并领略奥迪完美品质?这是整合营销传播所要解决的问题,而广告作为传播的核心载体,自然要比公关活动、事件行销等承担得更多。因此,必须做到广告传播方案的周密性、良好的计划性:全年的宣传概念和分阶段的主题,在每一阶段,媒体公关、事件营销、广告等都围绕这些主题进行,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把奥迪的品牌形象注入到目标消费者的心里。
公关行销:传播“软武器”
公关行销包括新闻行销、事件行销、社会公益行销等多种策略形式。奥迪非常重视公关行销,诸如在上海设立奥迪新闻中心、在网站(包括中国公司网站、一汽-大众网站)上设立网上新闻中心,能够拥有良好的新闻条件与环境,良好的公关环境是奥迪在中国市场快速发展的基础。要知道,目前奥迪与宝马、奔驰等豪华车已经开始了新闻上的舆论战,诸如 4
奥迪作为第一家实现生产本土化的豪华轿车,面对的却是宝马大中华区总裁昆特.席曼“我们有幸成为第一个在中国生产轿车的豪华品牌”的答记者问。在对豪华车概念相对模糊的中国市场,或者说消费还处于“启蒙教育”阶段,如果哪个品牌忽略了新闻媒体的作用,那是致命的,对此奥迪身体力行。
一、事件行销。要知道,营销绝对不是孤立的,在奥迪品牌大举赞助商务、政务、艺术等活动的同时,更是一种事件行销,或者说注意力行销,吸引目标消费群体的眼球,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基于目标客户及品牌定位不同,奥迪在公关行销方面较少采取了像“2002捷达西部行”、“红旗高空跌落实验”那样的事件行销活动,但也存在,诸如“奥迪A4,心动之旅”的试车及路演活动。可以说,奥迪目前缺少的不是知名度,而是美誉度和忠诚度的深入积累,而事件行销却多为知名度传播的一个公关技巧或者说策略。
二、社会行销。社会行销是把跨国品牌“镀红”或者说“做土”的秘密武器,作为汽车产业,应密切关注企业社会效益,诸如安全、环保,以及对其他公益事业作出反应,而不是老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企业要想融入中国市场,绝对不仅仅是在产品、技术等理性方面的本土化,还应包括感性方面本土化,这一点奥迪也做得很好,诸如向环保领域出资、赞助社会公益事业等等。
体验行销:贩卖一流体验
“体验驾乘乐趣”历来是汽车营销一个屡试不爽的宣传口号,这是通过驾乘体验来创造营销机会。另外,体验行销还有另一个做点,那就是贩卖一种生活方式。对于这两种模式,对于高档豪华车更显适用。奥迪的体验行销可谓“一条龙”,成为体验行销的典范:
一、体验生产制造。奥迪A6诞生,用户参观生产线系列活动,让用户目睹、亲身体验了“中国制造”,给用户树立更大的信心。
二、体验乘乐趣。2003年9月,“奥迪A4,心动之旅”路演活动暨消费者试车活动在北京拉开帷幕,体验奥迪A4的动感之后,与上海、北京、成都、广州等消费者也如约相聚。该活动在北京最专业的车辆测试基地举行,活动“精心、精致、精彩”。
三、普及性驾车培训。9月2日,奥迪公司的“奥迪驾控之旅”落户北京,并与金港汽车公园首次亮相。这标志着奥迪全球性的驾控体验培训已经来到中国,并成为中国第一个面向公众的高级驾驶技巧培训课程,以“ 自我驾控,体验激情”征服驾驶者,开创国内体验营销先河。
四、体验文化行销。德国奥迪公司在全球只有9座展示中心,亚洲唯一奥迪品味车苑落户北京。这座独特新颖的展示中心——“奥迪品味车苑”是奥迪向中国消费者展示和推广其所宣传的汽车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交流平台,通过举办活动、展览和自身所营造的氛围,让来访者亲身体验奥迪特有的生活方式。既是文化传播基地,又是生活体验平台,是营销实效工具。
服务行销:打造忠诚度
“一切以用户满意为中心”是一汽-大众的核心服务理念,亦得到奥迪品牌的认可。通过开展情感营销,打造顾客忠诚度,服务于老客户重复消费,更影响新客户开发。2002年,根据美国著名权威市场调查机构J.D.poeder对中国市场调查显示,奥迪A6售后服务满意度在被调查的国内20多家的知名整车产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中国整车售后服务第一名。
一、服务体系。奥迪作为高档豪华车,完善的服务体系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二、服务管理。奥迪服务与国际接轨,包括服务场所(标准化服务展厅的风格、规格)、服务流程、服务标准、服务工具、服务时间(24小时服务)、服务时限等诸多方面,这与“全球奥迪”理念保持着高度一致,这在高档豪华车中可谓独树一帜。在服务方面,奥迪有其特色化的“预约服务”,可以定时间甚至可以定服务师傅,并严格执行以“质量管理与控制”为核心的售后服务流程:
三、服务活动。在服务活动方面,奥迪首创轿车整车“假日服务”先河,每年在“五一”、“十一”黄金周进行免费检修活动,这是服务于用户的例行活动。另外,还结合一些大型活动,如2002年六月奥迪A6迎来第10万名用户时,举办“牵手用户行动”,作为对10万消费者回馈。其实,这是一汽-大众受良好的德国企业风格影响,能经常给车主以惊喜,如奥迪第50000辆车主参与“奥迪车主德国行”活动,增强对品牌的了解,并引起了媒体广泛关注。“牵手用户行动”以一汽-大众总经理秦焕明“致全国用户一封信”拉开帷幕,并开展网上在线活动:用户网上答疑、用户直通车等,进行企业与客户的双向沟通。
会议行销:营业推广主战场
奥迪之所以钟情于会议行销,这与奥迪品牌的目标客户定位和目标人群细分密切相关的,诸如商务、政务及其他相关成功人士,因此会议行销极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同时,知名会议也能引起各种社会力量的广泛关注,具有良好的传播机会,在此时机“出拳”可谓事半功倍。奥迪会议行销体系构成
一、参加展销。展销包括很多种模式,诸如汽车博览会、网上展销、校园展销、3S专营店展销(如在北京建立亚洲最大的百得利展厅,常年展示进口奥迪车)等多种模式。而最具规模的北京、上海、长春等地汽车展会。为提升整体品牌形象,奥迪中国总部与一汽-大众联手出击上海展会,并实现主题化:“引领时代”,与广告传播语吻合,实现营销上的全面整合。
二、赞助商务会议活动。其实,奥迪一直在努力改变中国消费者对其“官车”的传统心理定位,或者说致力于在拓宽产品的市场口径。于是,采取赞助大规模的经济商务活动的策略:2003年8月作为第七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唯一赞助商赞助高尔夫20辆;赞助世界经济峰回中国企业论坛„„这是奥迪争夺商务用车市场、塑造商务首选形象强势出招。
三、赞助大型政务活动。一汽-大众或大众中国总部赞助了很多大型政务务活动,以保其在官车市场继续做做大的赢家:诸如2002年赞助亚洲博鳌论坛,奥迪A6唯一指定用车;
7月奥迪A6成为第五届亚欧经济部长会议“唯一制定用车”,赞助奥迪A630辆;亚洲议会和平年会„„这是奥迪争夺政要用车市场的主要举措之一。
四、论坛行销。论坛行销又称研讨会行销,是企业为主发起的“主题化”研讨,以树立企业在业内的权威形象。从上部分我们可以看到,参与企业峰会并非真正的论坛行销,这一方面奥迪似乎还要“补课”。渠道分销:打造最佳通路
汽车渠道分销有独家分销、选择性分销、全面分销售,而选择性分销是奥迪中国市场分销策略。由于奥迪系列产品有“进口”和与本土生产之分,因国家明文规定“国产车”与“进口车”不能混合销售,使奥迪A6、A4与A8进入市场的通路有所不同,经销商服务配套体系方面亦有所区隔。但是,这并不影响奥迪规范化的经销商管理体系在渠道分销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渠道建设。截至2003年6月,一汽大众奥迪在全国三位一体(3S,整车销售、配件供应、维修服务)经销商达63家,遍布全国40多个城市。而奥迪总部旗下的“进口车”经销商主要设在陕西、北京、大连、上海、深圳、香港等省、市、区。对于品牌特许经销商,3S店经营利润由新车销售、配件销售、维修服务等方面构成,将来汽车金融、保险等业务全方位导入后,形成一个良性产业链,可大幅增强3S店生存能力。
一汽-大众非常重视通过提高经销商服务水平和能力来提高用户满意度,更提高经销商的进入门槛,提升经销商的“质量”。根据国际调查机构调查结论:一个好产品加上一个好经销商,用户满意度能维持在56%;当一个没有竞争对手优秀的产品遇到一个好经销商,用户满意度能维持在49%;当一个好产品遇到一个差的经销商用户满意度只有36%;当差的产品遇到差的经销商,用户满意度就会是零。请见用户满意度矩阵:
二、渠道管理与考核。奥迪有一套管理与考核经销商的成熟办法,那就四大法宝:秘密采购、飞检和经销商竞赛、回访。通过提升特许经销商的“质量”,来提升服务质量,进而提升用户忠诚度。当然,有很多活动起厂家牵手消费者举办的。
1、秘密采购。公司内部人员(有专门服务管理部门)扮作客户身份,采取电话咨询、现场访问等方式对经销商的服务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并做到有奖有罚。
2、飞检。公司内部检查人员以突然袭击、在经销商没有准备的
情况下,到3S店或服务现场进行突击检查服务情况。这类活动每年要有1-2次,并有奖有罚。
3、经销商竞赛。从2002年起,每年都要举办经销商主题服务
竞赛,如2002年主题为“奥迪专业技术竞赛杯”服务大赛、2003年“奥迪双杯”服务竞赛。由全国经销商技术、服务、配件、销售等相关人员参与竞赛,最终评比出竞赛冠军和优胜者。范围之广、规模之大(如2002年竞赛活动有51家经销商、131个团队参加),在业内罕见。
4、回访。每年针对每个经销商,服务监督检查人员都要回访100 多位用户,获取第一手的经销商服务资料,并根据结果进行奖罚。
体育行销:让品牌动起来
体育行销是利用体育明星(个人或团队)的影响力,吸引观众积极广泛参与体育赛事,赞助体育活动广告效应必然不凡。奥迪品牌本身就强调“动感”(如A6广告语:更激情、更动感、更尊贵),使品牌与体育行销之间产生了一种必然联系,“动起来更精彩”,这拉近了奥迪品牌与体育赛事的距离。当然,奥迪赞助的都是顶级体育赛事或顶级明星,就如奥迪顶级品牌、顶级品质一样。
在国内,奥迪抓住体育赛事热点,有两个较为成功的案例:
一、赞助泰格·伍兹挑战赛。2001年中国体育热点频出,“申奥成功”、“国足出线”,体育行销潜力引起企业高度关注。10月,深圳举办了“观澜湖泰格·伍兹高尔夫挑战赛”,观众主要是政府官员、业务伙伴与赞助商,赛事在亚洲最大的观澜湖高尔夫球场举行。比赛期间,六辆奥迪A6总是与1999年曾获“世界最佳运动员美称”的“老虎”行影不离。
二、赞助皇马中国行。2003年,一汽-大众作为汽车行业唯一赞助商,投资200万赞助皇马俱乐部中国行。一汽-大众公司看好皇马球迷及关注者,在很多中国企业大腕高呼“上当”之际,一汽-大众却胜出。一汽-大众为皇马俱乐部六位巨星提供赛事期间个人用车,以及最佳球员的奖励用车,在赛场广告上出现在允许设置赞助商标志的地方,可谓无处不在。这次赞助活动,奥迪车主也享受到驾御豪华车的超级待遇。除了有幸让自己的车成为皇马巨星在京的坐驾之外,还将在比赛前后享受种种优惠。通过奥迪品牌特许经销商,车主可享受优先购票的权利;比赛前一天,奥迪A4 3.0车主中产生了20位幸运者,观看皇马赛前热身训练;比赛当日,场外设有奥迪专用停车位,让车主无后顾之忧;比赛时更有专业清洁公司和专业技术人员为车主提供免费车辆清洁保养„„场地内外,奥迪车主都可以在公共背景下享受到与众不同的尊贵与荣耀,这也是体验营销,更是奥迪制胜宝马7系列、奔驰S系列押下的砝码。
艺术行销:嫁接艺术与品牌
如果说奥迪品牌行销是一种完全理性化,那么就忽略了其行销感性化的一面:奥迪更像一位集特长于一身的艺术家,艺术行销更为奥迪拼杀于中国高档豪华车市场平添了几份感性色彩。奥迪倡导“享受生活”的生活模式,于是艺术行销、娱乐行销走进奥迪营销视野。奥迪开展艺术行销的核心原理是:驾驭奥迪轿车是“享受人生”,享受艺术同样是“享受人生”,二者有着极其密切的关联点。
对于艺术行销,奥迪始终坚持着几大原则:艺术活动规模一流、艺术场所一流动、艺术人物一流,从而确保艺术行销的场面大气与效应轰动。如何利用艺术行销呢?
一、以名人评名车。奥迪喜欢把每一个有分量的名家对奥迪车的评价公布于众,诸如奥运会游泳冠军克里斯汀•奥托、知名撰稿人梁朝辉等评车,以此起到品牌代言作用。
二、以名人衬名车。在很多知名艺术活动或公共活动场合下,名车伴名人,以用户形象提升轿车品牌形象。诸如2003年10月奥迪A6在赞助号称“长城脚下公社”(“建筑
师走廊”)的特色酒店开业典礼聘请了体育名人桑兰;在独家赞助巨片《天地英雄》首映时,邀请赵薇、姜文等艺术名人乘车,开展娱乐行销。
三、以活动建立艺术与奥迪的品牌联系。从1996年起奥迪公司设立“国际设计奖”、赞助“萨尔斯堡音乐节”,以及在北京奥迪品味车苑组织举办多媒体艺术展、赞助2002三大男高音演唱会、赞助2003上海时装周等大型艺术、娱乐活动,对此一汽-大众也有着积极的参与热情。
总体看来,奥迪营销的高处在于奥迪能够围绕品牌这一重心,充分挖掘并整合企业内部和社会有效资源,并善于调动与支配各种社会资源,这是奥迪品牌成功实施整合营销传播的基础,更是把“营销就是传播”的整合营销理念演绎得淋漓尽致的前提保障,这在整车品牌行销中绝对是独树一帜并绝无仅有的,更是其成功角逐中国豪华车市场的秘密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