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会农业转移人口民化工作方案
四会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和肇庆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决策部署,加快我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按照《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推动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实施方案的通知》(省府办〔2017〕24号)、《四会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实施方案》(四府办〔2017〕16号),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要求,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以强化“一基本两牵动三保障”(产业为基、就业为本,住房和就学牵动,社会保障、农民权益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为抓手,统筹推进户籍、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土地、财政等相关领域改革,创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体制机制,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
二、主要目标
到2017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9%,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基本建立;
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6%,以常住人口为基础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确立,与常住人口规模相挂钩的公共资源配置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全面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制度体系全面建立。
三、重点任务
(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政策,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履行同等义务。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推动外来进城务工人员落户,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持有居住证满一年但未落户的,享有与城镇户口居民同等的就业创业、医疗卫生、子女义务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持有居住证满三年的,享有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及与城镇户口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凭居住证可申办驾驶证、机动车注册、出入境等手续。加快建立以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或稳定职业为户口迁移基本条件,按照实际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制度,鼓励其在建制镇和城区落户,逐步让已长期在城镇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在户籍身份上成为完全的城镇居民。到2020年逐步完成玉器产业转移人口落户工作。(牵头单位:市公安局)
(二)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把进城落户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基本社会保障,对农业转移人口全覆盖。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同城镇居民相同的基本住房保障服务,在子女就学、公共卫生等方面享有同城镇居民相同的待遇。
1.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平等受教育权利。将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我市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保障进城农民随迁子女以公办学校为主接受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享受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和普惠性学前教育政策。加强产业园区内生活区域的教育设施配套建设,推动以新建学校为主、现有学校扩建为辅的方式进一步增加基础教育资源,“十三五”期间,完成中小学校新建或改扩建项目11个,建成幼儿园5所,力争“十三五”时期新增学位 11774个。新建1所高中学校,推动四会中专创建国家重点中职学校。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随迁子女就近入学,学籍关系就近转迁,并纳入学籍管理系统统一管理。(牵头单位:市教育局)
2.健全与城镇化进程相匹配的医疗服务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大力推进“卫生强市”和“强基创优”三年行动计划,“十三五”期间建成四会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江谷卫生院升级改造),完成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升级搬迁改造,到2018年完成10间乡镇卫生院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成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加快打造“健康四会”。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加快落实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和异地就医结算办法,实施统一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对于居住证持有人选择参加城镇职工医保的,个人按城镇居民相同标准缴费,财政按照参保城镇居民相同标准给予补助,避免重复参保、重复补助。加快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跨制度、跨地区转移接续。完善大病商业补充保险,加快医保付费方式改革,有效降低个人医疗费用。制定出台方便群众就医实施意见,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牵头单位: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市社保局)
3.建立就业和工资增长机制。健全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与政府促进就业、鼓励创业相结合的就业机制。把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职业指导、职业教育、职业介绍、技能培训、政策咨询等公共就业服务,推动城乡劳动者就业同工同酬。健全县镇乡三级培训网络,将农村转移人口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设立就业专项资金专户,根据就业促进法有关规定,每年本级财政按上年安排就业专项资金递增10%的要求,划入专户管理。支持进城落户农业转移人口中的失业人员进行失业登记,并享受职业指导、介绍、培训及技能鉴定等公共就业服务和扶持政策。加强和改进创业扶持工作,优化规范办理流程,保障农村人口创业人员享受均等化创业扶持政策。以政策补贴方式,减轻企业用工负担,鼓励用人单位积极吸纳农村劳动力,不断扩大普惠政策社会效益。推广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障中低收入职工工资合理增长。(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4.建立新型住房保障体系。落实好《四会市城区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实施细则》,完善以保障性住房供给和住房租赁交易市场为主的农业转移人口住房供应体系,并全面覆盖中低收入户籍人口及农业转移人口,保障低收入农业转移人口住房需求。鼓励企业以发放“住房补贴”或“租房补贴”的方式,对农业转移人口的住房需求进行保障。(牵头单位: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5.落实进城落户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等政策。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推动符合条件的进城落户农民参加本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或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按规定享有养老保险待遇。将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凡是居住在城市规划区内,户口已改为城镇居民户口且符合有关低保财产要求的农村低保对象,可以直接变更为城镇低保(不需要低保对象重新申请)。今后,凡是符合上述三个条件的对象可以申请享受城镇低保待遇。对于农村居民户口变更为城镇居民户口满1年以上的进城务工农民及其随迁家属(村改居除外),符合城镇低保条件的,可向居住地民政部门申请享受城镇低保待遇,确保农业转移人口与本地城镇居民同等享有最低生活保障的权力。(牵头单位:市民政局、市社保局)
6.完善提升人才保障体系。建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安排上年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的资金,用于人才引进和培育,修订优秀人才认定标准及评价机制,进一步优化人才引进认定、成长培育、双创服务等政策体系和配套环境。完善人才分类津补贴政策,对落户四会的高层次紧缺人才予以医疗、住房、子女教育、家属就业等方面全方位保障。(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三)增强政府、企业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扶持力度。
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以各项民生支出为重点,不断增加基本公共服务投入,积极争取省有关对农业转移人口的财政支持,保证财政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左右,努力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与本地户籍人口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推动企业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配套措施,加强职工之家、社区服务站建设,强化企业责任落实监督检查,设立“关爱新四会人慈善基金”救助外来弱势群体。(牵头单位:市财政局、市总工会、市民政局)
(四)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促进机制。
1.依法保障进城落户农业转移人口在农村的合法权益。保障进城农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不变,不得以放弃农村合法权益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确保如期完成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积极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支持引导进城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等权利。积极培育农村新型经济组织,促进农民就地城镇化。﹝牵头单位:市农业局、国土局、林业局、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2.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激励政策。在全市范围内实施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实施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乡镇一级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政策。按照方便进城落户人口生产生活的要求,统筹考虑各类建设用地供应,有效保障住房特别是落户人口的保障房,以及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民生设施建设用地。深入推进“三旧改造”工作,规范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有效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保障进城落户人口用地需求。﹝牵头单位:市财政局、市发改局、市国土局、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3.畅通农业转移人口及其家庭融入城镇的渠道。企业要落实农业转移人口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制度,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并依法为农业转移人口缴纳职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费用,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融入企业。
引导农业转移人口积极参与社区管理和公共活动,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应有的政治、社会权利,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家庭融入社区。﹝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市公安局、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成立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专责组的基础上,市政府建立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李剑任召集人,市公安局牵头负责的联席会议协调机制,由市府办、市发改局、市公安局、市住规建局、市卫计局、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国土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总工会、市妇联、团市委、市社保局及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为联席会议成员,通过召开联席会议,适时研究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中的重大问题,协调推动各项工作的组织实施,确保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二)强力推进落实。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本方案明确的目标任务,结合工作职能,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明确时间节点和责任分工,特别是围绕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参加社会保险、农村产权有偿流转等关键环节,细化分解目标,逐级明确责任,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三)强化监督考核。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专项推进小组会同市府办督察股,对本方案明确的重大改革举措和政策措施,适时组织开展跟踪评估和政策落地督查。对工作推进不力或未按时间节点完成任务的责任单位,在全市予以通报批评;对工作成效突出、群众反映较好的单位和个人,在全市予以通报表扬,并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做法。
(四)加强宣传引导。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广泛宣传报道我市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措施和阶段性成果,增加人民群众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获得感和认同度,积极营造全社会支持、参与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建设的良好氛围。
第二篇: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支部: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不断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重大战略举措。
所谓城镇化,是指随着工业化进程,农业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城镇人口比重提高的历史过程。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率的实质,就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推进农业人口非农化、非农人口市民化。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应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重要任务,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为调整优化城乡区域经济结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当前我国城镇化质量不高的主要问题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滞后。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大批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即农民从原来务农的村庄转入镇、县城、地级市、省城或跨省进入别的大中小城市务工,这是典型的城镇化发展形态。最近一个时期,我国一些城市积极探索,相继出台了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城镇化,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城镇化质量不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一是土地城镇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2000~2010年,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了78.5%,而同期城镇人口只增长了45.9%。其症结是在现行财税制度下,地方“土地财政”扩张动机强烈,而征地制度改革滞后,对农民的补偿标准偏低。二是户籍人口城镇化速度慢于常住人口城镇化速度。2000~2011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从10.5个百分点扩大到16.3个百分点,其实质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滞后,由此造成城市中的“新二元结构”,并引发了一系列不良后果。一是削弱了城镇化对内需的拉动用。据测算,一个农村人口成为城市居民,每年会增加1万元消费需求。如果农民工及其家属不能成为真正的市民,这一庞大群体的消费需求就不能得到充分释放。二是影响产业发展。由于相当一部分农民工缺乏在城市定居的预期,长期在城乡双向流动,过“两栖”生活,导致城镇产业工人队伍不稳,不利于劳动者素质提高和产业结构升级。三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农民工与城镇居民经济社会地位长期不平等,成为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的重要原因。
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间,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促进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以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重点,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一是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人口积聚能力强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二是加快改革户籍制度。大城市要继续发挥吸纳外来人口的重要作用,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要从实际出发放宽落户条件,有序推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居住落户,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要切实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无论是承包地换户口,还是宅基地置换,都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充分考虑农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生计,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决不能脱离实际,更不能搞强迫命令。三是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明确城镇政府对农民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公共服务职能,加大相关公共支出力度,拓展投融资渠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社会保障、医疗、教育、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镇。
汇报人:xiexiebang
2014-08-26
第三篇: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研究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业,全国每年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总数量在不断的增加。他们是生活在城市边缘的弱势群体,虽然他们在城市取得就业机会,但仍然是农村户口,无法与当地市民平等地享受着城市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这些情况不仅会影响着城镇化的推进,同时也会影响到社会和谐的发展。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问题,可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步伐,提高城镇化的质量。我国大部分省农业转移人口数量比较大。未来,仍将会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可以使他们更加安定的工作,并且市民化后可以享受到和市民一样的福利,可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因此,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步伐必须加快,意义重大。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对策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为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一大任务。促进农村人口有序转移,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利于挖掘城镇化发展的潜力,充分发挥城镇化的带动作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社会和谐。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速度不断的加快,并且规模也越来越庞大,但是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影响着城镇化的推进。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有效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意义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动,我国的农业人口转移在2012年达到了2.6亿人,农村人口转移的速度不断的加快,推进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它在我国扩大内需方面具有最大的潜力,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定居,则要求改善城市的基础设施条件和完善公共服务设施;而且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到城市生活,在住房、日常用品等方面的需求就会增加很大。另外,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也是城市发展的需要,农业转移人口在我国的各行各业所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链,一旦离开他们,则产业链条就不能正常的运转。没有落实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问题,则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就要在家里和工作地之间来回奔波,也会使城镇发展的产业链发生动摇,同时不利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产业结构升级。
其次,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多地少,人地关系高度的紧张,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农民单纯的务农也不能完全的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很关注的大问题,因为农民在我国占据着绝大多数。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则会减少农村生活的农民,从而实现土地的规模化与集约化经营,使农村发挥最大的效益,提高农民的收益,从而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
最后,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可以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现代的人民的平等、维护自身利益等方面的意识都相当的强,他们希望可以和城里市民一样享受到城市里的待遇,如果得不到满足,他们则会成为维护社会稳定极为不利的因素。
2、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因素
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过程中,我们要仅仅依托新型城镇化的背景而不断地进行,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但是,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仍然存在着居多的问题和障碍要素。
2.1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存在的问题
许多的农业转移人口虽然在城市当中务工,但是没有定居下来,因为在城市定居的门槛比较高,所以每年的春运“迁徙”的人们非常多,从而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农村的许多劳动力不再从事第一产业,实现了工作的的非农化,但是却没有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其次,城市没有完全建立健全城镇的住房保障体系,许多进城的农业转移人口都居住在用人单位的集体宿舍、棚户区、城中村等地方,住宿的条件非常的差,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的规模不断的扩大,“城中村”也慢慢的消失,农业转移人口的落脚之处越来越少,住房问题必定会影响到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由于城乡一体化政策和制度没有真正的落
到实处,使得农业转移人口及其家庭成员不能与享有当地户口的市民享受平等的公共福利待遇和公共服务,要使得他们的份真正的转化还存在着许多的障碍。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里没有户口、没有住房、没有社会保障,这是他们与享有城市户口的人相比存在的很大的不公平现象。
最后,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的归属感低,因为他们在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或者居住环境等方面远远不能和城里人相比,这些直接导致了他们的社交圈发生了质的改变,从而使农业转移人口的价值观念也发生改变,要真正地融入到城市的这个生活圈真的不容易,所以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缺乏归属感,没有把自己当成这个城市的主人,并且他们大部分人希望回到自己的家乡。
2.2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影响因素
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最主要因素,农业转移人口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投身于城市里的各行各业。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要求是实现人的城镇化,他们是城镇化发展的动力,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我国是人多地少、劳动力丰富、资金与技术稀缺的国情下,农业转移人口实现了农民就业、增加了他们自身的经济收入,也是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是我国扩大内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
农业转移人口的素质低下,我国农民的受教育水平普遍比较低,自身的素质也不是很高。目前城市农业转移人口虽然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一部分也是农村的佼佼者,但是农业转移人口总体上的文化技术水平和能力素质都不高,进城就业的竞争力比较低,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转移市民化的进程。在教育方面,教育资金的投入一般城市也高于农村,农村的教育资源、教育环境、教育的师资条件和教育的硬件设施都远远比不上城市的发展。
现行的户籍制度明确规定没有城镇户口就不能和拥有城市户口的人民一样平等的享受社会保障福利,这样的制度使得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里不能和大家一起分享就业保障、医疗保障、养老保险和住房补贴等一系列的社会保障政策。农民工是生活在城市边缘的弱势群体,从而使他们无法真正地融入到城市的这个大家庭当中来。
3、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对策
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已经转
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努力提高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要发展各具特色的城市产业体系,强化城市间专业化分工协作,增强中小城市产业承接能力。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开放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坚持自愿、分类、有序的方法。
3.1加强农业转移人口的教育培训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仅是身份和职业,更是农民社会文化属性与角色内涵的转型过程。为此,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过程中,不仅要促进户籍转变、职业转变,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综合素质,在文化内涵上实现真正的转型。
首先,加大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培训,把就业与农民转移有机的结合起来,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指导,提高他们的就业率和其稳定率。落实职业培训的补贴政策,形成惠及城乡劳动者的职业培训政策体系,完善就业政策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其次,要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子女的教育权利,上一代都辛辛苦苦的就是为了子女,所以,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过程中一定要保障其子女的受教育权利。政府要将外来务工和经商人员的子女纳入到当地的教育发展规划当中,并根据区域人口变化的情况,合理的配置教育资源。积极发挥社会力量,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办学,形成多元化的办学模式,拓宽农业转移人口子女的上学途径。
最后,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综合素质,政府要对农业转移人口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有效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适应性和现代人的意识,加快其融入到城市社会的步伐。用人单位也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综合素质。创造条件,使农业转移人口增加与城市居民的交流,从而慢慢的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文化心理、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等方面。
3.2完善城镇的住房保障制度
许多的住房是住房困难和住房闲置相并存,因为城市的房价一直居高不下,房地产在城市又开发了很多楼盘,而大部分农业转移人口却承担不起高额的房价,从而出现城市住房相对紧张,而农村的住房相对宽松的状况。因此要深入推进统筹城乡住房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住房保障体系。政府要建立健全住房
保障制度,解决不同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要逐步地将农业转移人口有区别的纳入到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当中去。
3.3对农业转移人口推行居住证制度
推行居住证制度,使他们的迁移有了合法固定的住所,同时要推进城乡统筹的财政体制改革,缩小差距。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住房和教育制度等保障。通过立法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和城市居民享受平等的权益。
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推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任务刻不容缓,它是推行新型城镇化更进一步的核心任务。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问题,是城镇化扩大内需的关键,同时可以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城市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使得他们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一个缓慢推进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彭小文,兰东等.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研究.2013.[2] 方辉振,黄科.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要求是实现人的城镇化.2013.[3] 陈攀,李永勤.从农民工问题谈农民工的市民化.2012
[4] 路幸福,方青.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2005
[5] 葛信勇.农民工市民化影响因素研究.2011
[6] 欧阳力胜.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研究.2013
[7] 王桂新,沈建法等.中国城市农民工市民化研究---以上海为例[J]人口与发展,2008
[8] 杨肖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的迁移行为模式及其决定[D].2009
第四篇:破除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制度障碍
破除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制度障碍
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2013-4-10 6:33:08来源:《 人民日报 》(2013年04月10日 07 版)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目前,我国有两亿多生活在城镇但没有城镇户口的农民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仅会释放巨大的消费和投资需求,而且有助于稳定产业工人队伍、推动产业升级,还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说,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核心内容,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目前还存在一些制度障碍,主要包括户籍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和相应财政配套制度等。首先,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面对的劳动报酬、子女上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以及社会保障等问题日益突出,而这些问题正是现行户籍制度造成的。户籍制度不改革,农业转移人口就很难受到平等对待,就很难真正实现市民化。其次,农村土地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使长期在城镇工作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难以在放弃土地权益时得到合理补偿。这制约了他们顺利融入城镇,也不利于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第三,户籍制度改革进展缓慢,一个重要原因是地方政府不愿或无力承担与此相关的巨大财政支出。粗略估计,实现一个农民工完全市民化,解决好包括住房、医疗、社保等方面的公共服务问题,需要投入10万至20万元。目前这些成本主要由地方政府承担。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质量,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转变,需要着力破除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制度障碍。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大城市应继续发挥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重要作用,中小城市、小城镇应从实际出发放宽落户条件,有序推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居住落户,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应明确城镇政府对农民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公共服务职责,逐步改变根据户籍不同实行差别化服务的做法。应加大财政投入,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提供社会保障、医疗、教育、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为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镇创造条件。
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开展农村承包土地和宅基地确权登记,给农民颁发具有明确法律效力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和宅基地使用权证书,真正给农民吃下长效“定心丸”。明确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的期限,并赋予农民对承包土地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权利。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试点,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对被征地农民给予公平补偿,鼓励地方政府对失地农民采取集体留用地、物业置换、提高补偿标准等办法,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深化财政制度改革。发挥中央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改变城镇政府要“人手”不要“人口”的倾向,鼓励城镇政府为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常住人口提供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合理界定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责任,以常住人口为财政分成依据,调整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解决城镇人口增加带来的公共支出问题。制定和完善城镇化的配套政策,如建立农民工专项资金转移支付制度,对吸纳流动人口较多的城镇补助建设资金,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规模挂钩等。
(执笔:张月瀛)
第五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须解决四个问题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须解决四个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城镇化发展路径正确,有利于释放内需巨大潜力,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早就预言,中国的城市化和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将成为影响人类21世纪的两件大事。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速度加快,城镇化率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8%提高到目前的53%以上。
要实现“四化”同步发展,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键。推进新型城镇化,农业人口有序转移并真正成为市民是关键。现阶段,起码要解决四个问题:第一,就业问题。据统计,城镇全部就业人口不到3.8亿人,而这些人在国有部门就业的不到0.7亿人。也就是说,80%以上的城镇就业要依靠非国有部门。所以,一定要让非国有部门和国有部门获得平等的政策条件和制度环境,促进其更好更快发展,从而解决农民工的就业问题。第二,住房问题。改善农民工流入地的住房和基础设施条件,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将进城落户农民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让他们跟当地城镇居民一样享受公租房、廉租房。第三,社会保障问题。2014年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并轨的决定。这意味着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社会保障均等化迈出了关键一步。第四,子女教育问题。目前,随农民工父母进入城镇并且年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孩子超过1300万,相当于城镇义务教育阶段孩子的总量,但只相当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孩子数量的10%。因此,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步伐必须加快。
严格来说,新型城镇化这个概念是在这一两年才逐渐形成并被大家接受的。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召开,这个概念得到了进一步明确。广德福同志长期关注我国“三农”问题和城镇化发展,早在2007年就较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特色城镇化的概念框架,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他的这本专著提出,中国城镇化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民科学文化素养的提高
是关键,农业产业化是支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是标志,农民民生的改善、生活方式的转变和幸福指数的提升是目的。新型城镇化就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我读了书稿后感到深受启发,相信这本书将为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同时衷心希望国内从事“三农”问题研究的专家学者及从事“三农”工作的干部能加强学习思考,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察民情接地气,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出谋划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