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综合实践课的探索语文论文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已明确提出

时间:2019-05-14 02:21: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小学综合实践课的探索语文论文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已明确提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小学综合实践课的探索语文论文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已明确提出》。

第一篇:农村小学综合实践课的探索语文论文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已明确提出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课的探索语文论文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已明确提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的实际状况,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这一规定为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导向和保证。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对活动课程的性质特点,理论依据、活动模式、规律策略、目标评价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实验与研究,为学校活动课程的设计与运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我校立足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生自主发展为目标,构建了开放型的综合实践课程,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尝试,初步形成了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实践课程,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与成效。

一、改变观念,达成共识 透过我校看其他农村小学综合实践课的设计及其运作情况,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认识上存在误区 尽管我们认识到综合实践课在素质教育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然而,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又不同程度地受到“考试不考综合实践课程,怕综合实践课的开设影响学科课程”这种应试心态的制约。尽管综合实践课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有着巨大的作用,但其成效的“外显性”远不及学科课程,显现的速度也远不及学科课程快,因而造成对综合实践课的开设流于形式而失去实质的内涵,综合实践课被畸变为:⑴、创办特色学校的工具; ⑵、拿资金奖牌的数字游戏; ⑶、学科课的延续和加深;⑷、自由式的课外活动等。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2、现实和时代的呼唤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然而,农村小学所处的社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在这种情况下若把学生禁锢在狭小的课堂,对学生的发展无疑是雪上加霜,教育教学的设备设施十分薄弱,严重地制约着综合实践课的开设,因而造成 了开设形式单

一、内容单调,缺乏精心的组织与策划,缺乏有目的系统训练,可谓有其形而无其质,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缩小城乡差别,更谈有上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如何通过开设综合实践课来提高农村小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已成为目前农村小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3、重结果还是重过程。教师在长期的学科课程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应学科教学需要的思维定势和教学模式,一时很难适应实践课教学的要求,加之综合实践课尚处于实验、摸索阶段,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综合实践课教学即“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把形成结论的主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对学生个性的摧残。综合实践课强调的是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取新知的体验。这就意味着师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当然同时也意味着可能花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表面上却一无所获,但是,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发展、创造所经历的过程,是一个人能力、智慧的内在要求,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通过我校一年半时间的开设、探索和尝试,我们认为:

1、综合实践课是原活动课程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它包括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服务、劳动技术教育等。

2、综合实践课的本质在于: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开放式的综合应用实践活动中,通过切身的身心体验,从而达到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多方面能力的协调发展。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以“ 中学”为核心的教育思想认为的那样:“个体要获得真知,就必须在活动中主动体验,尝试、改造,必须去做”,充分体现“实践中体验,体验中发展”。

3、综合实践课是一种新的课程论,它不同于以知识为中心的分科课程,又不同于结构化、知识化的综合课程,也不同于分科化的实践课程,它具有多元性、发展性、灵活性、开放性、创新性、实践性、整合性和全程性等明显特征。

4、综合实践课着重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会服务和探索活动的一些常识,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利用和创新能力,塑造完美人格,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自我的责任感等。

5、通过开设综合实践课,组织学生开展体验式、问题解决式、主题研究式学习活动,并充分利用和开发我校及周边社区的课程资源,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同时使学生掌握信息的收集、调查、归纳及发表和讨论等学习方法、思维方法,以及养成积极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态度,使各门学科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等相互联系和深化,在实践中得到综合运用。

二、大胆实践,积极反思在市局、教办的领导下,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改革实验通过开展实践性研究,探讨其实施途径和评价方法,正稳步而健康地向前发展,我们的工作体会是:

(一),抓实培训教研,促进综合实践课研究整体推进。为加强综合课教师培训,我校组织了全体教师参加“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参与 式教学研讨培训”活动。活动在学科教研员、中心组骨干教师们的组织引导下进行了积极而热烈的专题讨论。教师们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启动后,学校、教师、学生在课程中的反映与变化,真切地谈出了对这门新课程的认识、操作、问题与困惑,大家一致认为其发展的前景是好的,对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实践能力有着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优势。许多教师在实践中,开始明晰了课程理念,逐步找到了综合课教师角色的定位。在实施过程中,开始与解放了手脚的学生们在“同一起跑线”上定主题,搞研究,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做“学问”。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们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如学生实践活动空间的提供、教学条件的建立与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与水平的提高等等到,这些问题制约着课程研究的进展。为此,教师们建议要加强组织学习与交流,发挥实验样本班的示范作用,通过教研、开放等形式的研讨活动,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基于广大教师的要求,我们结合学科中心组活动,先后进行主题研究性学习研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课堂教学评价研讨会,教学开放周等活动。活动中,一些样本和非样本班级把他们综合实践活动的典型课例,开展实验研究的做法体会进行了详尽、生动地展示,加上实验教师的教学与反思,从实施层面上解决了在综合课上的许多困惑,收到了良好的培训实效。因为有了多次的培训交流,教师的参与 综合实践课研究热情高涨。理论学习意识增强,自主探索的氛围愈之浓郁。

(二),放开时空限制,确保综合实践课的灵活创新我校在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小学生每天在校活动时间规定的前提下,每节课均缩短五分钟,即从45分钟调整为40分钟。课时缩短后,每天的课时总量比原来规定增加1课时,这样,我校每天增设了一次综合实践课,确保每周一个课题。在操作过程中,采取不打破既有的学科结构,教学次序,只是将自然、社会、劳动等课程实践性内容进行综合化的同时,从这些课程中抽取所需课时,把时间整合,形成“综合实践活动时间”,这样,既保证了国家课程计划中的双基教学,又体现了课程管理中的灵活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综合实践活动并不是封闭的、孤立的,因此,我校明确规定教师在综合实践课上必须大大增加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适宜的情况下,“哪儿需要哪儿去”,以营造创新氛围,优化创新情境,开放学生思维空间,或动手操作,或独立思考,或相互质疑,或大胆想象。培养起遇事好问,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的精神,既要学会又要会学,让实践课处处闪烁着创造的火花。

(三),依靠赛课催化,提高综合实践课的实施水平。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的研究,推动课改实验的健康发展,我校协同镇属四辅导区组织开展了课改实验赛教课活动,其中,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课赛教的累计达39节次之多,从诸多参赛课来看,我校综合实践课实施水平在提高。较为突出表现在:实践主题明确,注重课内外学生综合能力的养成,学生们通过调查、收集文字图片资料、走访等活动,做足了“实践功夫”,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参观浏览式、娱乐竞赛式、主体对话式、信息点击式等各具特色。在赛课活动中,师生投入的实践活动兴趣浓郁,共同进行创造性劳动,教师是学生综合实践过程的组织者、帮助者、指导者、合作者,而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则是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实践,主动探索的过程,具体体现了以下一些特点:

1、内容选择体现互通性与现实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内容以学生的需求、社会生活以及跨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性知识为基础,强调学科间的联系,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从而强化学科课程中缺乏的生活教育,环境教育等。同时还考虑到我校所处较落后的农村地区,内容选择上要体现农村教育的特点,在以当前学生的生活活动和环境为背景,从学生熟悉的文化生活和社会实际中选取学生关注的问题,面向农村学生的生活与经验,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特别是农村生活需要。如“农药的使用常识”、“养殖”、“种殖”等等。

2、活动方式具有自主性和多样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强调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自由度以及各种外显的自主参与活动的条件,让学生主动实践和亲身体验。在方式上强调一切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探索欲望的活动形式。强调 多种感官的参与,活动形式丰富多彩,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发现,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并作出结论,在组织形式上更加灵活,既有个人活动,也有小组活动。总之,在多层次、多渠道的活动方式合作中,把创新的机会交给学生。

第二篇: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抓住了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实施素质教育,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江泽民同志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忙的高度来以识,缺乏创新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因此,作为教师,应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下功夫,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以为可以从几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树立创造信心和勇气。

要使工作,学习获得成功,首要的是树立信心和勇气,创造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还要注意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对一些学生提出的一些怪想法、不要训斥,轻易否定,那些看起来似乎很奇怪的,出乎老师意料之外的想法或问题,正是学生一瞬间产生的实现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例如,在教学比较小数的大小时,如0.28和0.3谁大,我教学生从高位起一位一位比下去的方法,十分位上的3比2大,取么这个小数就大,但也有的同学立刻就想到0.3可以化为0.30元,那么0.30就比0.08大,虽然我觉得加0的方法可能麻烦一点,但想到加0后学生看起来比较直观、容易理解,所以,也支持他们可用其他的方法。并适当加以表扬这位爱动脑筋的同学,这样,当学生小有成绩时,辅以表扬,是创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以保护发挥。学生有勇气和信心战胜困难,勇于创新,这本身就是创造发明的良好开端。

二、创设创新的气氛和环境

教师要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创设轻松、愉快、活跃的气氛,为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营造宽松的环境。宽松、和谐、自由、平等、竞争的环境,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灵感,易于知识的新创,例如在数学活动课中,提出问题,分小组进行解答,让他们讨论中得出结果,这是其中一种做法,又例如,在教学新课时,先放手让他们根据已学的知识,加上自己的推想,把要学的先解答出来,然后各自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发表,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具体方面又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应极力避免引起学生害怕的心理压力。制造和谐宽松的气氛,自由的环境,害怕会阻碍学生通向新的思维,不利于发现和创新。

其次,教学中要创造一种平行、民主的师生关系,使教学相长,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若教师的创设意识淡薄,制造出不平等、不民主的师生关系,则无益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三,跨世纪的学生,应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知困然后能自强,如果学生从小就不具有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则很难适应形势的发展。

三、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开展多种创造性的活动。

杨振宁博士曾作过这样的对比,中国学生学习成绩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后,十年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何在?就在于美国的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因此,我们的教育应向美国吸取一些好的方法,多给学生一些自由时间,让学生多做一些创造性的工作,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开动脑筋,拓宽思维,并发现自己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正确认识不足之处。例如,在讲解应用题时教学生,尽量让学生能一题多解,又或者把原题改题,编题,变题等于灵活变通,从而增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这个过程不仅训练了学生的直觉思维和简单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对事物认识的独创性和跳跃性思维品质。除此外,还应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创造能力,如进行小制作、小发明,并经常表扬学生的劳动成果,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发明欲望。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美国的一位小学教师对他的中国学生说:“一个是要知道有两件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要知道通过何种方法去获取建立起来人的记忆能力的知识,再一个是综合使用这些知识创新的能力。”

所以,为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走出当今教育的困境,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就应从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三篇: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育的探索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育的探索

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我校以课程改革为契机,更新教育理念,结合农村的实际,进行有特色的德育教育和农业科技教育,以实践活动为突破口,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以亲历实践为原则,指导学生深度探究;以周边社区为依托,挖掘地方教育资源;以特色教育为途径,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实践性课程,是最能体现学校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发展性课程。我校从2008年起一直坚持以实践活动为办学特色,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持续发展。

一、以“少年农校”基地活动为依托,以教师和学生的自由和创新的农业科技教育实践为基础,针对中高年级学生不同的知识水平,思维特点,由不同专长的校科技辅导员分别开设科技活动课程。分别有农作物栽培课、大棚饲养研究课、果树管理课、环保研究课、实验操作训练课等等。我校大部分教师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都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家中都有实验基地,既是学生文化知识的传授者,也是科技农业的实践者。我们根据教师的特长和学生的发展需求,每月组织两次农业科技教育课。

二、我们积极开展少先队科技活动。少先队科技活动开展与参观、访问、观察、实验、制作、课外阅读、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对于发展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方面,在启迪智慧、发展创造才能方面,都有帮助。少先队活动形式有:以科学故事会、信息交流会、科学讨论会为主的农业科技系列队会;以科技小论文、小调查报告、金点子评比为主的农业科技竞赛活动;以种一种农作物、读一本科技书刊、看一次农业科技

电影或电视节目、观察记叙一个农业科技自然现象、写一篇农业科技小论文、提一个农业科技小建议、给家庭选一项致富技术等“七个一”活动。

三、将综合实践活动纳入了地方课程,每个班级每周安排两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和学校周边的资源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探究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开展水资源现状和垃圾处理问题的调查研究。例如:语文课教师结合“请讲普通话,请写规范字”组织学生到街上考察商店的店名是否规范(啄木鸟行动),数学课老师指导学生在农贸市场调查蔬菜的价格、丈量操场等,科学课教师带领学生考察学校的树木,测量树的大小,高矮,观察下雨前蚂蚁搬家的情景,探索它们搬家的原由等。信息技术课教师指导学生将平时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其中的原由,撰写调查报告和科学小论文。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参与活动前期的调查,计划的制定,过程的落实,后期的终结汇报等每一个环节。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同时也为实现素质教育找到了突破口。

四、以周边社区为依托,挖掘地方教育资源。社区作为学生生活、成长的地方,学校应优先考虑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如敬老院、蔬菜基地、养殖场以及社区的自然资源;学生家长、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社区和各单位的负责人等人文资源;以及与有关部门合作建立相对稳定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让全社会的人都参与学生的实践活动,充实学生的学习资源。我校地处农业大乡,周边有许多农田、果园、大棚养殖植等一系列农业示范园区,我校紧密结合实际,开辟校外活动基地。校外活动基地的开辟,使学生走向更广阔的田野,使活动更具有开放性和实效性。近年来,我校不断加强和周边社区、行政村、单位、企业的联系,开发利用周边的地方教育资源。目前,我校以学校周边的

社区、单位为依托,根据其自身优势建立了多个实践活动基地。如以农业科技研究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养殖场、蔬菜基地;以反映地方经济发展变化为主题,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人文景观和环保意识的实践活动基地——黄河及黄河大堤标准化工程,以了解我们身边的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工业园实践活动基地——大年陈工业园区,以及关心孤寡老人生活的献爱心活动基地——敬老院等。

五、深入家庭农业实践,体验农业科技。由于农村小学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来自农民家庭,在他们的家庭中有着丰富的农业科技经验和农业科技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参与家庭农业实践,可以弥补在学校教育中存在的师资上、时间上、程度上的不足。因此,我们给学生每人布置一些家庭方面的实践作业。学生参与家庭农业实践,帮助家长解决一些浅显的农业科技问题,这样,一可以让学生有更为充分的农业科技体验,二也可以减轻家长的劳动力方面的负担,向家长提供一份如何进行作业指导的建议。

经过不断地摸索和实践,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已初具特色,学生在活动中快乐成长,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第四篇:农村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农村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著名的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既是感知的源泉,又是思维的基础,动作是联结主客体的桥梁和中介。”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可以想见,儿童只有自己具体地、自觉地参与各种活动,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

在当今信息的时代里,大千世界瞬息万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做法已远远不能满足新时代教书育人的要求,将综合实践活动引入到课堂中来已是刻不容缓!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只有走出封闭的空间,走向社会生活的实践才能焕发新的活力。

为了顺应这一时代的要求,我校提出了《农村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探究》这一课题,开展了精彩纷呈、别开生面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将语文教学由“一潭静水”变成了“一泓活水”,让孩子们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在充满情趣的活动中,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积淀丰厚的语文素养,为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自从2006年9月开题以来,本人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积极开展了一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尽管探索之路是艰难的,但学生的生活因活动而多姿多彩。现就一学期来,个人的初步尝试列举如下:

一、演活文本

搜集广告语。全班分成四大组:网络组、影视组、报刊组、采风组。网络组负责下载广告图片,影视组负责电视广告的收集工作,报刊组的队员负责收集各类刊物上登载的广告,采风组的工作则是拿着照相机,去捕捉最令人心动的街头广告画面。经过两周的活动,学生收集了大量形形色色的广告词。他们对广告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让学生深入了解怀宁“顶雪贡糕”、“龙凤贡面”、“绿头野鸭”、“野葫芦籽”、“稼仙大米”等名优特产,在他们调查、访问、收集的基础上,开展设计广告词的活动。由于事先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学生创作起来自然得心应手,优秀作品层出不穷。如贾锐同学为“顶雪贡糕”创作的广告词“甜、香、薄、好糕,怀宁贡糕”语言精炼,易读易记,实属佳作。

通过围绕“广告”主题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历练,充实了自己的生活,增强了对家乡的自豪感。

三、相约古诗

积淀着五千年文化精华的中华古诗文,是华夏后裔固守的精神家园。让学生生活学习在浓浓的诗文氛围中,能充实学生的心灵,完善学生的人格,升华学生的精神。古诗文诵读活动在我校开展得轰轰烈烈,“每天一诗”,“课前一诵”。虽然每天只花短短的几分钟时间,但日积月累,自然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因为学生大多来自

胖大海呢,有的说它和花生差不多大,有的说它的形状像橄榄,接着他们把胖大海放入杯中,倒入热水,胖大海的形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家又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有的说它像开放的花朵,有的说它像一个毛线团,说法各不相同。孩子们边看、边想、边说,注意力始终高度集中,沉浸在观察和发现的喜悦中,他们思维的火花完全被点燃了,奇思妙想纷呈,妙语佳句叠出,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最后写出了充满灵气的作文。

开展这样的活动,然后即兴写作可谓屡见不鲜。找硬币、斗鸡蛋、猫捉老鼠„„从这些难忘的活动而来的丰富材料、真实感受,像小泉眼里汩汩流出的水一样自然畅通。生活有情文有意,善从文中品生活,能以妙笔绘春秋。实践证明要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教师首先应该有创新的引导。

五、手抄小报

小学生天真活泼,富于想象力,且乐于画画,办手抄报是他们特别喜爱的一种实践活动。自办手抄报,学生们既当“作家”,又当“编辑”,一个个兴致盎然。学着编辑构思版面,设计栏目,查找编写各栏目需要的文章。并根据版面的大小,合理地裁剪文章,添加插图,效果令人振奋。孩子们起的报名是五花八门:《快乐小报》、《作文报》、《阳光报》、《小树苗》„„设置的栏目是举不胜举:“成

第五篇: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实践探索

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实践探索_教育论文

作者:不详来源:不详发布人:admin

绍兴县柯桥镇柯岩分校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分中心辅导小学。1987年以来,在区域性的“柯桥教育实验”课题指导下,沿着“全面发展,争创特色”的改革思路,建构了“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农村小学教育结构体系”,积极创造条件,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艺术教育实验。至今,这一课题实验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推动学校教育改革中显示了它独特的功能。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中,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农村,小学教育往往局限于单纯的课堂音、美知识的传授,甚至停留在“唱唱、画画”的浅层面上。更有甚者,在“应试教育”框架下,艺术教育几乎被贬到可有可无的地位。在“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日子里,有时连“唱唱、画画”也被挤缩掉。这些现象与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大相径庭。小学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工程,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五育并举。

柯岩分校所在的柯桥镇是浙江省经济开发区之一,乡镇企业的崛起和中国轻纺城的兴建,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区经济的腾飞和精神文明建设对未来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提高劳动者的艺术素质也已开始成为社会民众的一种追求。良好的社区环境为柯岩分校创建艺术教育特色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实验初期,学校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确定创建社会化特色学校课题实验的总体目标是:以书画为突破口,推动艺术教育;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结构体系为依托,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以及环境创设为手段实施艺术教育,奠定学生初步的艺术基础,从而培养学生美的情操,推动学校教育的整体改革,逐步形成具有能适应、服务并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的艺术教育办学特色。

(一)教师培训

办学有特色,师资是关键。为此,学校注重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社区经济的发展要求基础教育的内容得到充实,重心应放在农村社会对新成员的人才规格要求上。鉴于此,学校组织教师重新学习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有关文献资料,举办实验讲座,组织课题研讨,增强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改革实验意识,从而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和创造精神,引导教师走教育与科研相结合之路,自觉地把学校课题实验的总目标与个人奋斗目标结合起来。

1?实施音美任课教师专职化,改变长期以来的音美“搭头课”现象,大大提高了专职教师的工作责任心,为他们潜心教学和研究创造了条件。

2?切实加强音美教研活动,提出“面向全体,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特长”的教研目标和要求,并帮助具体部署艺术教育的实施步骤与方法,使音美教研组成了创建学校艺术特色的中坚力量。

3?“请进来,走出去”,拓展艺术教师视野。学校利用假期送音美教师和爱好并参与艺术教育的教师参加对口的培训班;还邀请县艺术教育教研员,有关民乐、美术高级教师来校辅导;同时,组织艺术教育教师去杭州大关小学、萧山体育场路小学等学校对口观摩取经。

(二)经验过程

1?建构组织管理网络。学校成立了艺术教育领导小组(即课题组),由分管校长主管,教导主任配合,艺术教育骨干教师为主体,全体教师协同,形成了有效管理系统。学校制订了艺术教育中长期规划,拟订阶段实施计划,包括阶段目标,具体操作内容、步骤和应达到的程度等。

领导小组成员每人分管一个艺术类别,加强指导,示范辅导,做到各司其职,互相协同。

健全检查与总结制度。实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学期末或年终各子课题组对照发展规划和阶段实施计划进行回顾分析,总结成绩,找出差距,写出书面总结。学校对实验中取得显著成绩的教师和学生及时进行表彰奖励。

学校在《岗位责任制条例》中,设立艺术教育教师工作量补贴和岗位津贴,并建立奖励制度,旨在鼓励教师努力发挥自己的专长。

2?改革艺术课课堂教学,一方面按《教学计划》规定的周课时排课开课;另一方面,改变“唱唱、画画”的单调模式,坚持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相结合,艺术形象与审美教育相结合,临摹教学与创造教育相结合,把艺术教育实验的主根扎在课堂教学中。

美术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和要求,给学生以创造的天地,引导学生运用有形材料,通过线条、色彩、光线明暗等艺术手段,去表现美和创造美;同时,拓展教学面,把板报美化、报头设计等引进课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知识与技能技巧。

书法教学中,分层要求,软硬笔并重。教师不仅教学生写好汉字楷书,而且指导学生临帖,如:颜体、柳体、欧体以及篆刻书法等,激发学生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音乐教学中,把识谱、唱歌、乐器演奏、欣赏、舞蹈律动等熔于一炉,改善了音乐课堂教学结构,使歌曲与形体结合,声乐与器乐结合,促使学生手、耳、脑并用,增强节奏感,发挥了小学音乐教学的合力作用。

3?广泛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兴趣爱好,成立了书画、硬笔书法、民乐、合唱、舞蹈、剪纸、鼓号、腰鼓、摄影、篆刻、小报等兴趣小组,学生全员参加。为展示学

生的创造成果,相互切磋,学校定期举行美术、书法、工艺等艺术作品展览,举办歌咏、书画、舞蹈、器乐演奏比赛,并开展评奖活动。这些活动最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使他们接受美的感染和熏陶。

4?拓宽课外艺术教育活动领域

(1)利用大自然进行艺术教育,大自然是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学校地处水乡平原,原风景秀丽,鱼是鲜美,乡镇企业林立,更有自隋朝始就名闻遐迩的柯岩风景区,无不是艺术教育的好材料。学校组织学生远足、登高和参观游览等活动,通过观察、感受、欣赏大自然,听取有关传说、趣闻、历史故事,利用摄影、写生收集飞作题材,采集动植物标本等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从欣赏客体的形式美过渡到体现其内容美,从而把最美的东西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表达出来。

(2)利用广阔的社会课堂进行艺术教育。本着“促进人的社会化”必须从小抓起、必须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的思路,学校把艺术教育推向社会大课堂。利用课余与节假日时间,组织学生多次为当地卫生院、厂家题写金字招牌;为工厂、企业作画、写字馈赠客商;春节期间为村民们书写大量的春联。学校编印了学生书画作品专集两册,与县内外兄弟学校交流。举办两届“柯岩杯”少儿书画大赛和一届“可岩杯”绍兴市少儿硬笔篆刻作品大赛。这一切为学生们提供了练习和表演的舞台。同时,利用一切机会向海外延伸,扩展交流面。书法组学生与浙江省美术学院七国留学生进行书艺切磋,为香港知名人士安子介先生抄写诗文,经常与日本小朋友交流书画作品,使学校的学生书画作品遍及日本、奥地利、新加坡、瑞士、西班牙、哥伦比亚、港澳等10余国家和地区。浙江省教委领导出国访问,都曾带去柯岩分校学生的书画作品作为馈赠礼物。

(一)艺术教育是发展孩子们个性与创造力的重要手段

“柯岩少儿书画社”为当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艺术苗子。据统计,几年来,学生们在国际、全国级的书画大赛中获奖或展出(发表)的作品已有250人次,在省市级的少儿书画大赛中获奖或展出的达331人次。学生的5幅书画被省级以上的博物馆收藏,一批学生获得了硬笔书法段位。书画社学生单立巍1994年在北京举办个人画展,并在国庆联欢晚会上泼墨挥毫,受到中央领导赞赏。学校所在地被绍兴县文联命名为“书画之乡”。据统计,全校初具一技之长的特长学生已占学生总数的56.8%(三年级以上占80%)。

(二)创建艺术教育特色促进了学校教育的整体改革。在“规范加特色”、“合格加特长”的办学思想指导下,争创艺术教育办学特色成了学校教育整体改革中的重要板块,通过它,激发了整体改革的活力。实践证明,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它与学校各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协同、相互影响、相互配合与促进。在艺术教育的促进下。几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改革学校管理体制,形成了学校董事会、委员会、家长学校和向家长开放课堂等社区教育网络,建构起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农村学校教育结构体系,在促进“教育社会化”的进程中,学校自身致力于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制订并实施《义务教育小学阶段人的社会化素质指标体系》,实施新的课程教材,使必修课程与活动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改革课堂教学,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电教设

备充实,计算机进入了课堂,同时,相应地改革了考核评价制度,全面、扎实地实施素质教育。今天,学校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比较优美、洁净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使学生有了展示才华的阵地和舞台,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几年来,学校先后接待了124批国内外友人、兄弟学校的来访,都给予很高的评价。学校先后被评为绍兴市先进学校、绍兴县艺术教育示范学校、省课程教材试验先进集体、省书法教学协会实验基地。艺术教育已成为柯岩分校对外交流的窗口内容和办学的显著特色。

(一)创建办学特色是一种办学思想在办学过程中的物化。它既体现在管理目标、内容、规格、途径、方法上,也应渗透在学校的各

下载农村小学综合实践课的探索语文论文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已明确提出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小学综合实践课的探索语文论文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已明确提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水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课(精选合集)

    水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本次活动,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感受“水”这一单元主题,加深对水的认识,理性地对待水。 2、增强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将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进......

    浅谈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教学 阜阳市颍州区袁集镇赵洼小学 安文英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实践 学习情趣深入研究切实解决 摘要: 论述了教师如何开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怎样组......

    农村小学教育评价激励机制的实践探索

    农村小学教育评价激励机制的实践探索 教育部曾经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建立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成长记录应收集能够反映学......

    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实践探索(推荐5篇)

    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实践探索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中,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思......

    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实践探索(含5篇)

    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实践探索――“建设社会化特色学校 茶场学校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分中心辅导学校.在新课改指导下,沿着“全面发展,争创特色”的改革思路,建构了“以学校教育为中......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课案例(四年级)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课案例(四年级) -————走进唐诗,沐浴文化精华 教学目的 1 了解唐诗的文化背景。 2 了解代表诗人杜甫的生活环境。 3 了解《绝句》诗中的赏析评论。 4借助网......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课之感悟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课之感悟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的3-9年级学生和高中极端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所谓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

    农村留守儿童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探索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深入改革,人们对教育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而农村的教育也引起广大人民的重视。本文就新课程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在小学高年级中语文的学习情况进行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