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小学教育评价激励机制的实践探索
农村小学教育评价激励机制的实践探索
教育部曾经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建立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成长记录应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最佳作品(成绩记录及各种作品)、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教师同学的观察和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考试和测验的信息等。”
根据《通知》精神,我校对小学生评价激励机制进行了积极探索。我们成立了“小学生成长储蓄银行”,以货币化的形式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把改进和激励作为成长储蓄应用的着力点,从社会、学校、家庭的要求出发,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综合性评价与激励。
一、当前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www.xiexiebang.com
(一)家庭教育问题
1、家庭教育内容缺失。
在与家长座谈时,多数家长都希望孩子能考高分,上大学。家庭教育的内容除了分数还是分数,多数学生都存在逆反心理。有些家长对孩子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对孩子思想品格教育、心理健康、人生价值观培养却长期忽略,致使有些孩子毫无责任感,自私自利,一旦无法达到自己的目的,甚至会不择手段。有些家长一味溺爱孩子,忽视对孩子的生活能力、劳动技能的培养。这些都属于家庭教育内容缺失。
2、家庭教育方法不当
有些家长自身认识水平有限,平时也不爱学习,业余大都喜欢看看电视、打打牌。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只重言传,不重身教,要求孩子做的事情,自己却常常违反,在孩子眼中成为一个言行不一的人。有些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动不动就体罚、辱骂,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对孩子心灵伤害极大。有些家长唯分数奖励,从不重视孩子全面的发展,且只重视物质奖励,忽略精神鼓励。
(二)学校教育问题
1、教育评价单一
目前小学的教育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只重视学生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只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而忽视学习过程。这显然无法满足学生对多元教育的需求。
2、过程评价存在不足
目前很多学校都开展“成长记录袋”活动,建立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对学生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进行多样、开放的评价,但成长记录袋也有许多不足。
首先,在应用成长记录袋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们的反应就是过程繁琐,太费时间。其次,在创建成长记录袋的过程中,师生们往往形成为评价而评价,为记录而记录的偏差,完全忽视激励性才是成长记录袋应用的着力点。www.xiexiebang.com
这些都是目前农村小学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学校教育激励机制的探索
为了在教育教学中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改进学生的缺点和不足,激励学生的进步,也为了提升农村小学教师和农村家长的教育评价激励的水平。我校在教育管理中提出“全员、全科、全能”的一体化教育激励机制。方案的实施形式是成立“小学生成长储蓄银行”,以货币化的形式统一各学科评价激励方式。
1、一体化教育激励机制
我们认为货币化是记录学生成长的有效方式,激励性是成长记录应用的着力点。成长记录是激励与改进。以前的成长记录袋束缚住了教师和学生,增加了师生们的负担。货币化的成长记录更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师生更具有操作性。
货币化的成长记录发挥的是一体化的教育激励作用。一体化的教育激励是指教育者原本独立的评价激励,逐步形成统一教育激励机制的过程。一体化过程既涉及各学科之间的融合,也是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全面互动的过程。教育个体间原来独立的激励转变成一体化的教育激励,有利于提升激励效果,也有利于教育者之间相互学习。一体化的教育激励其核心是全员参与、全科通行、全能评价。
2、教育激励的内容
⑴德育激励。
一般德育激励分为:纪律、文明、卫生等日常行为规范激励;好人好事儿激励等。德育激励的对象是全体学生,一般由班主任、值周值日老师、家长负责实施。教育者把遵守纪律、文明、卫生作为评价目标,对完成目标的学生在其存折德育板块存入虚拟货币,没有完成的要进行思想教育。家长要把完成目标的情况及时反馈给老师,由老师进行激励。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都要及时。评价激励的目标要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如班主任可以从不迟到不早退为目标,上升到早到校勤学习为目标。从要求讲个人卫生,上升到保持校园整洁。值周值日老师可从要求学生不做“坏人坏事”,上升到要求学生做“好人好事”。家长可以从要求孩子自己穿衣刷牙做起,上升到自己的事情都要自己干。
⑵智育激励。
我把本校的智育激励定位为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智力开发学科的教育激励行为。各任课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设定激励目标,创设激励情景,满足学生需要。
智育激励的对象是全体学生,一般由相关任课老师和家长负责实施。对完成目标的学生在其存折智育板块存入虚拟货币。教师要经常培训家长,让其熟悉如何进行教育激励。家长对孩子提出的教育目标和目标完成情况要及时反馈给老师,由老师进行激励。
三、“小学生成长储蓄银行”的实施方法
“小学生成长储蓄银行”的核心是对学生进行一体化教育教育激励。通过学校、社会、家长对学生提出教育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引发学生心理变化和行为改变,从而达到对学生某种行为的强化和养成。所以教育激励能否成功的实施离不开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努力。
1、成立“小学生成长储蓄银行”,明确组织机构。
学校在大队部的组织下,成立小学生成长储蓄银行。大队辅导员任总行行长。各班成立小学生成长储蓄银行分行。中队辅导员任分行长。各班设储蓄员一名。大队辅导员和中队辅导员负责对学生的奖励。储蓄员负责存储虚拟货币工作。学校举行盛大的启动仪式,给各班储蓄分行揭牌,并邀请学生代表、家长代表、校外辅导员、法制辅导员等发言,力邀新闻单位关注参与活动,使社会、学校、家庭共同来完成教育评价激励。
2、评价与激励
教师设定评级目标,根据学生达成的情况进行教育激励。对于完成目标的学生准予存入1元。教师可以印在学生作业上作为作业章,也可以印在学生的书上作为课堂点评章,还可以印在学生的试卷上作为考试激励章。当然,教师最好印在学生的存折上。如果老师没印在学生的存折上,学生也可以等积攒到一定数额,找班级储蓄员存储。
一体化的教育激励会在存折上留下很多“钱”。我们要求各储蓄分行开展每周一总结,每月一评选,学期大评比活动。
四、激励机制实施后,学校教育初见成效。
1、课堂教学不断优化。
激励教育不能离开课堂。教育激励植根于教育过程,课堂教学才是激励教育的主阵地。
推行“小学生成长储蓄银行”活动后,我校教师将激励的教育理念、方法融合与具体的学科教学之中,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我激励的意识与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知识的传授一般都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设定激励目标,刺激引导学生不断前进。因为激励是建立在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基础上的,所以课堂教学氛围空前融洽,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激励着我校课堂教学不断优化。
2、家校联系更加密切。
“学生成长银行”既是一本学生学习成长的记录册,也是一本家校联系册。开展一体化教育激励后,家长对教育内容有了深刻的认识,教育方法也有的放矢了。家长通过家校互动,更能理解学校的教育行为。学校通过家校互动,教育效果事半工倍。“学生成长银行”储蓄卡记录着学生成长的轨迹,更记录着学校、社会、家庭对孩子的期望。
第二篇:探索适合农村小学的有效教师评价、激励机制
探索适合农村小学教师有效评价激励机制
古蔺县东新小学
田贵红
[内容摘要]: 依据课改要求,本着山区教育实际,目睹眼前存在的问题,不得不发人深思,试着探究适合农村小学教师有效评价激励机制,全方位科学地评价教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提高教师、学校教育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发展性评价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未来发展为目标的一种形成性评价,它关注教师的背景和基础,重视教师当前的水平和表现,但着眼于教师的未来,其目标是通过评价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以及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
[关键词]:探索 农村小学 有效评价 激励机制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知屋漏者在宇下”,笔者在教学第一线工作整整10年有余,耳濡目染农村小学现状。作为偏远的农村小学,特别是近年逐步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考试制度,我们感受了素质教育的春风拂过大地,但遗憾的是素质教育推而不行或行而无果,不但学生的综合素质没有提高,而且文化素质没有抓好,甚至还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教师茫然,学校无措。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原因可能不止一种,但我们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一套完善的教师评价制度和相应的专业评价机构。如何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制度,这是作为我们农村基础教育管理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这一思考,笔者试图通过研究,探索适合农村小学的有效教师评价制度。
一、目前农村小学教师考评、激励、机制监测的现状
目前在学校管理中,对教师的评价一般兼顾德、能、勤、绩几个方面,但最注重的往往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将其作为重要的评价分值给教师排队,分出若干等级,进而与升职、晋级、加薪、奖金、评优等挂钩。于是,“优胜劣汰,奖
优罚劣”“能者上,劣者下”“末位淘汰”等考评导向也随之应运而生。这种终结性评价制度,在一定的程度上对学校的管理和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产生了很多负面效应:教师之间在知识、技能上相互保留,心态上勾心斗角;对学校评价产生恐惧感,害怕因评价不高而评不了优,晋不了级,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教师排斥学校评价,形成与评价者对立的情绪;部分教师因评价结果不理想而情绪低落,失去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广,现行的教师评价机制在考核内容方面所存在着的缺陷与局限性更是越发明显,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重“量化评价”轻“内蕴评价”
现在小学教师评价,基本是按“德”、“勤”、“能”、“绩”四方面指标综合量化进行考核评价的。这种“指标量化”评价模式并不能全面揭示教师评价的目标,且可操作性也较差。首先,从评价标准来看,这种体系所采用的定性语言,对不同程度的标准区分度不够大,诸如“坚持”、“认真”、“积极”、“努力”等弹性语言由于表述上的含糊和不具体,极易导致参评人员对其内涵或外延理解和把握的不一致,因而难以保证价值判断的客观性和评价结论的准确性。其次,从计分标准看,这一评价模式有强行量化的倾向。尽管定量评价能够大大降低评价标准的模糊性,增大评价结果的区分度,但是并非所有的因素都可以进行量化,在教师的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大量不能量化或不易量化的因素,这种考核根本没有注意到教师工作的特殊性。教师,尤其是班主任,除了从事课堂教学、作业批改等繁琐的工作外,还要花时间和精力与学生谈心、做家长工作、开展班级活动,他们的工作不能片面以学生成绩作为衡量的标准。此外,教育教学的效果往往并不是在一两天内就能显现的。所以这就势必造成对教师的评判缺乏全面性和准确性。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的优劣往往就是在这种被量化了的考核评价中被轻视甚至忽略了。
(二)重“教学成绩”,轻“德能考核”
在教学成绩一票否决“指挥棒”的控制下,教师评价的终极标准还是落在“绩”,即教学成绩。毕竟学校教育教学最关键的还是教育教学的质量是否达到了要求和相关的标准,而在目前阶段决定一所学校事业能否得以长足的进步和可
持续发展,最根本的还是这所学校的教育教学的质量,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正是基于这一点,学校对教师考核重教学成绩,而忽略了对教师德与能的考核,特别是思想品德的考核。而就相当的学校或学校领导者来说,对教师的思想品德教育仍过多地流于形式,仅仅把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作为了唯一的“高压”政策线,而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对教师所应具有的师德修养进行考核与评价。如果我们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指标,势必导致教师片面追求考试成绩,学生也会变成“解题机器”,这将不利于二期课改的深入开展。因此,仅以学生考试分数来评价教师是不客观的,也是不公正的。学校评价教师,决不能以学生分数高低论英雄。
(三)重“结果评价”轻“过程评价”
结果评价指标是否能全面揭示教师评价的目标,本身就是一个争论了很久的问题。这表现在考核机制是对教师以往工作的评判上,学校考核的目的是对教师在某一个阶段内的工作情况作一个综合考评,对每一个教师进行量化性化的总结。这种考核的结果很容易导致一评定终身,结果考核差的教师可能就被绑在了考核的绞刑架上了,而管理者常常忽略了这种考核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让被考核者在今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缺乏了跟踪分析的考核往往是让教师有一种被永久“定性”的感觉。
(四)重“他人评价”轻“自我评价”
现行的农村小学很多学校将来自学校管理人员、学生、同行及家长多种途径的群体评价孤立化、绝对化。譬如,有些学校推行“民主评教”,把学生对教师的打分作为对教师评价的惟一标准,使部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挫伤。有些学校采用分级评价,如:校长评中层,中层评组长,组长评教师。这种评价方式看似严密,却隐藏着少数人说了算的因素。一旦负责考评的干部对某一个教师有成见,整个考评就会变形。要解决此类问题,重要的一点是学校要端正评价目的,真正把评价当成对教师的一种教育行为和教育方式,充分理解教师,尊重教师,充分重视并真正实施教师的自我评价,不让其流于形式,并通过评价引领教师走向专业发展道路。
(五)重“管理性评价”轻“发展性评价”
有些学校的教师评价其实已把它等同为对教师日常工作情况的检查,评价的
结果如果不符合某方面要求,则给予一定惩罚,评先选优、职称考核、发放奖金、确定骨干等都以这种评价的结果作为依据。这种管理性的评价机制看似有效,却潜伏着三种令人担心的危机。第一,这种评价要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前提是评价所强调的管理规范必须非常科学。一旦这些管理要求出了问题,评价机制就会成为学校整体错误的向导。第二,这种考评将教师始终置于一种被管理的地位,领导与教师的关系完全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教师的情绪处于紧张、恐惧和抵触之中,他们只能看着领导眼色行事,较少有工作的主动性。第三、由于这种评价主要是看教师的工作是否符合一些既定的标准,教师只能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应付评价的具体事务上,根本无力在业务上再学习,更无力在工作中搞创新。
(六)重“考试科目”,轻“非考试科目”
正因为学校管理者在对教师的评价与考核中重视教学成绩的好与差,因而在考核过程中执行了一种类似“潜规则”的做法:考核向一线教师倾斜,向毕业班教师倾斜,向考试科目教师倾斜。这种潜规则正是合乎了“应试教育”的需要,而它的不公平却被堂而皇之地掩盖了,致使被人为地分成了所谓“主科”与“副科”,且按着不同的岗位量化分化“经济化”。考核的不公平性使得部分教师特别是那些非考试科目的教师和刚走上讲台的新教师在工作中由于不被“重视”而得过且过,没有进取性和工作的动力,更没有了可供他们发挥才能的舞台,同时也可能影响所谓的“主课”教师的工作热情。
二、建立一套科学的小学教师考评、激励、监测体系,有效提高教育质量。探索适合农村小学教师评价体系,构建完善的教师评价机制,对于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促进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过去多年积累的传统教师评价体系基础上,如何改进和探索新的教师评价体系,特别是如何将其更好地应用于我国教师评价的现实中去,已势在必行。
(一)、加强理论学习,端正教师评价思想
确立正确的教师评价思想,才能保证科学地设计和实施评价方案,才能正确地对评价方案进行合理操作,从而充分发挥教师评价的功能,实现教师评价的目的。学校在制定教师评价方案时,首先做到统一思想。通过理论学习,明确教师评价在学校管理工作的地位与作用,明确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的好坏,决定学校能否顺利实现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教师队伍管理的核心就是实施教师的目标
管理。同时,树立起正确的教师评价功能观,正确把握教师职业特点和教师评价特点,掌握教师评价的基本原则,形成正确的科学的教师观和质量观。
(二)深入开展调研工作
在端正教师评价思想的基础上,我们注意做好调研工作。一方面,借鉴兄弟学校建立与完善教师评价机制的经验和教训。了解他们制定评价方案的意图和制定过程,在具体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对评价结果的处理和反馈方面所做的工作。通过比较分析,制定出适合学校实际的教师评价方案。另一方面,重点对学校自身的教师队伍现状和教师的思想、精神状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通过召开座谈会、填写调查资料、个别谈心等形式,充分了解和把握广大青年教师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从而为制定评价方案提供相关的依据和参考。
(三)构建科学的教师评价制度
1、构建以教师自评为主的评价制度
教师自我评价与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机制,是开展发展性评价的关键。教师是实施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他本人最了解开展教育教学的环境和条件,只有充分听取教师的自我剖析,他人(包括学校领导和同事)才能做出贴切的、富有建设性的评价意见。另外,教师是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主体,只有教师的主动参与,评价结论和建议才能真正被教师接受,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自我改变、自我完善的欲望和热情,才能使教师真正从评价过程中获益,激励和促使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构建完善的教师他评体系(1)学校评价
学校对教师的综合评价,内容可分为思想品德、学识水平、业务能力等方面。思想品德应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个体健全发展。学识水平包括知识面广,能承担多科教学任务;掌握新课程标准,熟练掌握专业学科知识体系。业务能力包括备课、课堂教学、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教育科研能力、听课与业务学习。(2)学生评价
每学期两次问卷调查,对课任教师进行评价,内容可分为:工作作风、工作态度、教学水平、对待学生、作业布置、作业批改、学生辅导"等几个方面,分
“优、良、一般”三个等级评价。(3)家长代表评价
由于农村小学学生家长多数都在城市打工,所以只能每学期一次问卷,了解家长代表对教师工作的看法;开一次座谈会、调查家长代表对教师工作的满意程度;开设家长开放日,让家长了解教师的教学工作情况;设家长意见箱,征求家长意见、参与班级管理。(4)教师互评
每次教研活动或课改例会后,参与活动的教师及领导就教师的出勤、工作等情况进行随机评价,学期末教研组(年级组)累积评价结果,作为考查教师教科研能力的重要依据。
总之,教师评价是对教师工作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的活动,它的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提高教学效能。教师评价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对提高教师、学校教育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发展性评价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未来发展为目标的一种形成性评价,它关注教师的背景和基础,重视教师当前的水平和表现,但着眼于教师的未来,其目标是通过评价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以及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
参考书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第三篇:小学生评价激励机制的实践与探索
小学生评价激励机制的实践与探索
温岭市实验小学孙力宏
【摘要】 本文介绍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生评价激励机制三次不同的实践与
探索。红、黄、绿卡评价激励机制体现学校家庭教育互动;游戏评价激励机制突出游戏特点;奖分评价激励机制大众化、简明化。研究探索体现了设计者的匠心独运与对学生真诚的精神关怀。
【关键词】 激励机制;家校互动;游戏激励;奖分激励
我们的时代正处在一个不断变革的时代,改革开放方兴未艾。教育也不例外,教育改
革的浪潮席卷全国,素质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现在的小学生也已不是过去的小学生,他们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兴趣广泛,但对于学业的“敬业”精神也明显逊色于过去。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方式的不断运用,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不断开展,使得教师成功驾驭学生越来越变得富有挑战性。建立起一套有效、长效、高效的评价激励机制,是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的需要。笔者从二OO四年开始了对小学生评价激励机制的研究与探索,也取得了一些经验,现斗胆抛砖引玉,希望得到同行专家的指导。
一、首次探索——红、黄、绿卡评价激励机制
一朵小红花,一颗五角星,一个大苹果„„曾经成了多少儿童津津乐道的话题,梦以
求的目标。但小学生到了四年级以后,随着年龄、知识的增长,这种低段式的激励虽然在学生身上也有一定的作用,但其吸引力、新鲜感、有效性却大大降低。中高年级小学生迫切需要一套全新的激励机制,以适应学生年龄、心理、知识的变化。而对教师,尤其是非班主任老师(学生一般是比较听班主任的话)更加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调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励手段。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在电视新闻中看到某校在德育教育中采用红、黄、绿卡奖励制度,深受其启发,于是把这项奖励制度移植到学生的学习奖励上。红、黄、绿卡奖励办法基本体现在下面“给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上。
给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教育孩子是学校家庭的共同责任,望子成龙是每个家庭的共同心愿。孩子能不能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关键在平时的每一天学习,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每位家长要切实关心孩子的学习过程,给孩子的学习以更多的关心、鼓励。必要的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都是不可少的。下面是一位家长的家庭教育奖励协定,也许对各位家长有一定的启发各和参考作用。
家庭教育奖励协定
为了搞好孩子的学习,培养数学学习兴趣,提高数学学习成绩,特制订本奖励协定,希全家共同遵守。
一、孩子在校要认真听从老师的教导,上课认真听,积极举手发言,按时完成作业,回家后要先做作业再去玩。
二、根据班级数学老师制订的红卡、黄卡、绿卡奖励制度(详见下面),鼓励孩子多得奖励。
取得以下成绩之一,奖励红卡:
1.单元测验成绩100分或全班第一名;2.每周作业全部正确100分;
3.连续3周保持作业字迹认真、工整;4.连续2周上课纪律全优。
取得以下成绩之一,奖励黄卡:
1.单元测验成绩95分以上;2.每周作竞赛获得升级资格的;
3.连续2周保持作业字迹认真、工整;4.一周上课纪律全优;
5.一周作业全部按时完成;6.在某一方面表现显著的。
取得以下成绩之一,奖励绿卡:
1.单元测验成绩90分以上;2.每周作业竞赛班级前10名;
3.一周保持作业字迹认真、工整;4.连续3天上课纪律全优;
5.两天作业全部按时完成;6.在某一方面进步显著的。
三、根据孩子在校取得的成绩,家庭给予一定的奖励。奖励办法如下:
1.每周一小奖。
根据孩子每周的获奖数,及时给予总结,好的鼓励,不足的指出改正。并根据红3黄2绿1的比例给孩子添置些学习用品或发给零化钱由孩子储存起来。
2.每月一中奖。
总结孩子一个月的学习,根据孩子一个月的获奖数,及时给予总结,好的表扬鼓励,不足的批评教育。并根据红3黄2绿1的比例以一个月的累计数量,奖励孩子图书若干本,或有益的玩具几件,或带孩子去公园玩一次,或上一次肯德基店。
3.期末一大奖。
总结孩子一个学期的学习,根据孩子一个学期的获奖数,给予认真的总结,好的继续表扬鼓励,不足的批评教育。并根据红5黄4绿3的比例以一个学期红、黄、绿卡的累计数量,奖励孩子外出旅游一次,或大型学习用具一件,春节增加押岁钱等。
四、对于孩子获得的奖励,家庭应及时发放、兑现,不得随意拖欠。
协定人:甲方
乙方
中证人:
年月日
各位家长可根据本家庭的实际情况,为孩子的学习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奖励办法。祝愿每一个家庭的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新的进步、新的成绩。
红、黄、绿卡评价激励机制所取得的成效:
1.它代替了低段常用的小红花、五角星、大苹果,在学生心目中耳目一新,具有超强的新鲜感与吸引力,进而较好地达到了激励学生上进之目的。
2.红、黄、绿卡评价激励机制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激励使学生在平时的每一天都能认真学习、积极上进,优秀的过程为优秀的结果获得奠定了基础。
3.学校、家庭互动配合,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红、黄、绿卡评价激励机制的不足之处:
1.学生学习状况的统计比较费时、费力。它需要教师对作业批改等有关情况作详细的记录,每周都要进行一次认真的统计。
2.部分家长没有进行大力的配合,使该激励办法效果大打折扣。在农村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父母外出经商务工,根本没法进行配合。
3.红、黄、绿卡的获得门槛较高,内容相对局限,对优生比较有利,而大部分中下学生获奖较难,获奖数量不多,直接影响了这批学生的积极性。
二、二次探索——“太空旅行”游戏评价激励机制
根据红、黄、绿卡激励机制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不足,笔者对红、黄、绿卡激励机制进行了改正,并名命为“太空旅行”游戏激励机制。主要改正有:
(一)调整了红、黄、绿卡的奖励内容,新的红、黄、绿卡设计如下:
绿卡(分值100分)
取得以下成绩之一,奖励绿卡:
1.数学小测试100分;2.数学测验成绩85以上;3.一周作业按时完成;4.一周作业字迹工整;5.一周纪律表现全优;6.在某一方面进步显著。
黄卡(分值300分)
取得以下成绩之一,奖励黄卡:
1.数学测验成绩90分以上;2.一周作业按时完成+一周作业字迹工整;3.一周作业按时完成+一周纪律表现全优;4.一周作业字迹工整+一周纪律表现全优;5.在某一方面表现显著。
红卡(分值500分)
取得以下成绩之一,奖励红卡:
1.数学测验成绩95分以上;2.一周作业按时完成+作业字迹工整+纪律表现全优;3.一
3周作业按时完成+一周作业全部100分;4.一周作业字迹工整+一周作业全部100分;5.一周纪律表现全优+一周作业全部100分。
(二)设计了全新的游戏规则:
1.以太空旅行为贯穿全学期的中心情节。
太空旅行线路图
2.参考飞行棋,每个学生起点分值1000分。满2000分,离开大本营,开始旅行。各站的分数依次为:温岭汽车站3000分,杭州火车站4000分,上海飞机场7000分,北京西安卫星发射中心10000分,太空宇航站15000分,月球飞碟起飞场20000分。
3.参考电脑游戏,达到一定的分数可升级。满升级分数时,颁发奖状、汽车票或火车票或飞机票等。
奖状
同学在2006年上半年四(1)班数学学习中,数学积分达到分,目前总积分分,名列班级第位。特发此状,以资鼓励。希再接再厉,向更高目标前进!
签发(盖章):
颁奖日期:200年月日
浙江省汽车客票
浙江畅达运输股份有限公司
台温A245910
1全价80.00元新空调硬座座特快
限乘当日当次车
在4日内到有效
中
航程:上海→北京出发地:上海目的地:北京 出发时间:2006年月日08:20到达时间:10:30
航机机号机型CA178 全价1130.00元座位:排
登机检票口:3号
乘机人资料:
姓名:身份证号
“太空旅行”游戏评价激励机制成效分析: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见效)。全新的游戏融教育性、趣味性于一体,且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与认知水平,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的质量与效率。
2.较长时间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长效)。游戏贯穿全学期,一站接一站,一关接一关,一站比一站精彩,一站一站获得的成就感让学生整个学期的学习充满兴奋,因此具有长效的激励效因。
3.适用于全体学生。优生与差生都能从游戏中获益。优生可用让其帮助差生、加做一定难度的作业助其加分,并用加倍减分措施预防减分。差生可用补习加分、加倍加分、特殊加分等措施激励进步。
4.操作简便,使用广泛。教师只要事先准备好相应的卡、奖状、车票,就可在不同的场合如课堂纪律、早操纪律、作业等方面充分运用“分”“卡”对学生的激励和控制作用。有关积分的记录、计算均由班干部、小组长或学生自己解决。
“太空旅行”游戏评价激励机制的不足:
1.尽管“太空旅行”游戏激励机制相比红、黄、绿卡激励机制有了较大的改正,对学生平时学习状况评定也相对合理,但每周一次的学业评定与统计,加上发放三卡,总有不够简洁、简便之嫌。
2.“太空旅行”游戏激励机制吸引了班级的绝大多数学生,但美中不足的是班级中总有一、二名学习后进学生对此不屑一顾,其原因值得教师好好的研究。
三、三次探索——奖分评价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的程序与原理是这样的:学生因为良好的表现,如按时完成作业,认真作业字迹工整,作业正确率100%,上课严格遵守纪律等等,由此获得老师的奖物或奖分。奖物或奖分积累到一定的数量,又获得家庭学校的物质或精神的奖励。为什么小学生喜欢激励机制呢?
首先,奖物或奖分代表着老师的表扬,奖物或奖分带到哪里,就把老师的表扬带到了 5 国国际航空公司飞机票
哪里,奖物或奖分增强的是小学生的荣誉感。其次,奖物或奖分所代表的荣誉,这种荣誉并不是天天都有的,更不是人人都有的,得到奖物或奖分的小学生,得到的实际上是一种优越感。再者,得到奖物或奖分的小朋友,往往能得到老师的笑脸,能得到同学的羡慕,也有可能得到父母吃的、穿的、玩的……之类的奖励,因此,得到奖物或奖分也会意味着得到了一点实惠。
良好的道德、学习习惯,是要从小培养的,而儿童认识事物的特点,又具有极强的直观性;那么,采用奖分的做法,恐怕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良好的行为,可以积累成美德,对儿童来说,这个道理,恐怕磨破嘴皮也不一定能说清楚;但是,良好的行为转化成了奖分,点点滴滴就形象可观了。表现越好,满足自己愿意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这是所有儿童都能真切感受的。好好学习,因此有了直接可感的回报,而且是每一周、每一月都能显现的回报。这对学习行为,必将是一种动力,而且是有形的动力。只要一个人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等到他懂事的时候,为的就不会再是奖分奖物。
根据以上原理,笔者对激励机制进行了进一步的化繁为简,由此进行了第三次的探索与尝试。奖分激励机制具有如下的特点:
1.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评价作用。具体做法是每个学生准备一本荣誉记载本,像记日记一样把每天的奖分收获记载下来。如按时完成了作业,记载50奖分,作业认真工整,记载50奖分,作业获得满分,再记载50奖分,上课认真,收获100奖分„„教师随时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奖分,而没有过份的负担。批改作业只要见工整认真的打个五角星,见全对的作业写个100分。上课完了,下课时总结一下几个同学不能得到加分,你听到的肯定将是学生的欢呼声。甚至于学生捡了一张纸屑,做了一件好事,都可以给予奖分,教师只要记住:不要吝啬你的奖分,不要惩罚减少奖分,学生面前人人平等,但优待后进生可以。
2.奖励照顾每个学生的利益,使人人感到有希望、有价值。第三次实验,笔者采用的奖励办法为每周班级学生奖分前10名学生获奖,奖励为周末和教师一起春游一次,奖励了一次,奖分由此要化费2000分。由于前10名第一周少了2000奖分,第二周另有一批学生看到了奖励的希望,当第三、四批时,原来第一周的前10名也许又要对后面的同学构成了竞争。这样形成了一个比较公平良性的循环。玩对小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即使他们不玩,也可以从家长那得到一定的实惠。为了奖分,学生都加强了对自己不良行为的约束,渐渐的他们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评价激励机制的最终目的就达到了。
学校、老师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教给他们心灵上留下的痕迹应当铭刻儿童心中,在他们一生中都起作用,而不是学完就忘了。教育应当为学生的终生着想,多给学生一些终生受益的东西。这终生受益的东西有两样,一是精神,如为人民服务,为真理献身,刻苦勤奋学习,人的一生如有精神相伴,他就能弥补许多物质的缺少,智力的欠缺。二是能力、习惯,如思考的能力、自学的能力、自理的能力、创造的能力„„有了能力、有了良好的习惯终生受益!
第四篇: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实践探索
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实践探索_教育论文
作者:不详来源:不详发布人:admin
绍兴县柯桥镇柯岩分校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分中心辅导小学。1987年以来,在区域性的“柯桥教育实验”课题指导下,沿着“全面发展,争创特色”的改革思路,建构了“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农村小学教育结构体系”,积极创造条件,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艺术教育实验。至今,这一课题实验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推动学校教育改革中显示了它独特的功能。
一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中,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农村,小学教育往往局限于单纯的课堂音、美知识的传授,甚至停留在“唱唱、画画”的浅层面上。更有甚者,在“应试教育”框架下,艺术教育几乎被贬到可有可无的地位。在“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日子里,有时连“唱唱、画画”也被挤缩掉。这些现象与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大相径庭。小学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工程,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五育并举。
柯岩分校所在的柯桥镇是浙江省经济开发区之一,乡镇企业的崛起和中国轻纺城的兴建,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区经济的腾飞和精神文明建设对未来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提高劳动者的艺术素质也已开始成为社会民众的一种追求。良好的社区环境为柯岩分校创建艺术教育特色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实验初期,学校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确定创建社会化特色学校课题实验的总体目标是:以书画为突破口,推动艺术教育;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结构体系为依托,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以及环境创设为手段实施艺术教育,奠定学生初步的艺术基础,从而培养学生美的情操,推动学校教育的整体改革,逐步形成具有能适应、服务并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的艺术教育办学特色。
二
(一)教师培训
办学有特色,师资是关键。为此,学校注重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社区经济的发展要求基础教育的内容得到充实,重心应放在农村社会对新成员的人才规格要求上。鉴于此,学校组织教师重新学习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有关文献资料,举办实验讲座,组织课题研讨,增强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改革实验意识,从而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和创造精神,引导教师走教育与科研相结合之路,自觉地把学校课题实验的总目标与个人奋斗目标结合起来。
1?实施音美任课教师专职化,改变长期以来的音美“搭头课”现象,大大提高了专职教师的工作责任心,为他们潜心教学和研究创造了条件。
2?切实加强音美教研活动,提出“面向全体,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特长”的教研目标和要求,并帮助具体部署艺术教育的实施步骤与方法,使音美教研组成了创建学校艺术特色的中坚力量。
3?“请进来,走出去”,拓展艺术教师视野。学校利用假期送音美教师和爱好并参与艺术教育的教师参加对口的培训班;还邀请县艺术教育教研员,有关民乐、美术高级教师来校辅导;同时,组织艺术教育教师去杭州大关小学、萧山体育场路小学等学校对口观摩取经。
(二)经验过程
1?建构组织管理网络。学校成立了艺术教育领导小组(即课题组),由分管校长主管,教导主任配合,艺术教育骨干教师为主体,全体教师协同,形成了有效管理系统。学校制订了艺术教育中长期规划,拟订阶段实施计划,包括阶段目标,具体操作内容、步骤和应达到的程度等。
领导小组成员每人分管一个艺术类别,加强指导,示范辅导,做到各司其职,互相协同。
健全检查与总结制度。实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学期末或年终各子课题组对照发展规划和阶段实施计划进行回顾分析,总结成绩,找出差距,写出书面总结。学校对实验中取得显著成绩的教师和学生及时进行表彰奖励。
学校在《岗位责任制条例》中,设立艺术教育教师工作量补贴和岗位津贴,并建立奖励制度,旨在鼓励教师努力发挥自己的专长。
2?改革艺术课课堂教学,一方面按《教学计划》规定的周课时排课开课;另一方面,改变“唱唱、画画”的单调模式,坚持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相结合,艺术形象与审美教育相结合,临摹教学与创造教育相结合,把艺术教育实验的主根扎在课堂教学中。
美术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和要求,给学生以创造的天地,引导学生运用有形材料,通过线条、色彩、光线明暗等艺术手段,去表现美和创造美;同时,拓展教学面,把板报美化、报头设计等引进课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知识与技能技巧。
书法教学中,分层要求,软硬笔并重。教师不仅教学生写好汉字楷书,而且指导学生临帖,如:颜体、柳体、欧体以及篆刻书法等,激发学生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音乐教学中,把识谱、唱歌、乐器演奏、欣赏、舞蹈律动等熔于一炉,改善了音乐课堂教学结构,使歌曲与形体结合,声乐与器乐结合,促使学生手、耳、脑并用,增强节奏感,发挥了小学音乐教学的合力作用。
3?广泛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兴趣爱好,成立了书画、硬笔书法、民乐、合唱、舞蹈、剪纸、鼓号、腰鼓、摄影、篆刻、小报等兴趣小组,学生全员参加。为展示学
生的创造成果,相互切磋,学校定期举行美术、书法、工艺等艺术作品展览,举办歌咏、书画、舞蹈、器乐演奏比赛,并开展评奖活动。这些活动最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使他们接受美的感染和熏陶。
4?拓宽课外艺术教育活动领域
(1)利用大自然进行艺术教育,大自然是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学校地处水乡平原,原风景秀丽,鱼是鲜美,乡镇企业林立,更有自隋朝始就名闻遐迩的柯岩风景区,无不是艺术教育的好材料。学校组织学生远足、登高和参观游览等活动,通过观察、感受、欣赏大自然,听取有关传说、趣闻、历史故事,利用摄影、写生收集飞作题材,采集动植物标本等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从欣赏客体的形式美过渡到体现其内容美,从而把最美的东西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表达出来。
(2)利用广阔的社会课堂进行艺术教育。本着“促进人的社会化”必须从小抓起、必须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的思路,学校把艺术教育推向社会大课堂。利用课余与节假日时间,组织学生多次为当地卫生院、厂家题写金字招牌;为工厂、企业作画、写字馈赠客商;春节期间为村民们书写大量的春联。学校编印了学生书画作品专集两册,与县内外兄弟学校交流。举办两届“柯岩杯”少儿书画大赛和一届“可岩杯”绍兴市少儿硬笔篆刻作品大赛。这一切为学生们提供了练习和表演的舞台。同时,利用一切机会向海外延伸,扩展交流面。书法组学生与浙江省美术学院七国留学生进行书艺切磋,为香港知名人士安子介先生抄写诗文,经常与日本小朋友交流书画作品,使学校的学生书画作品遍及日本、奥地利、新加坡、瑞士、西班牙、哥伦比亚、港澳等10余国家和地区。浙江省教委领导出国访问,都曾带去柯岩分校学生的书画作品作为馈赠礼物。
三
(一)艺术教育是发展孩子们个性与创造力的重要手段
“柯岩少儿书画社”为当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艺术苗子。据统计,几年来,学生们在国际、全国级的书画大赛中获奖或展出(发表)的作品已有250人次,在省市级的少儿书画大赛中获奖或展出的达331人次。学生的5幅书画被省级以上的博物馆收藏,一批学生获得了硬笔书法段位。书画社学生单立巍1994年在北京举办个人画展,并在国庆联欢晚会上泼墨挥毫,受到中央领导赞赏。学校所在地被绍兴县文联命名为“书画之乡”。据统计,全校初具一技之长的特长学生已占学生总数的56.8%(三年级以上占80%)。
(二)创建艺术教育特色促进了学校教育的整体改革。在“规范加特色”、“合格加特长”的办学思想指导下,争创艺术教育办学特色成了学校教育整体改革中的重要板块,通过它,激发了整体改革的活力。实践证明,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它与学校各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协同、相互影响、相互配合与促进。在艺术教育的促进下。几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改革学校管理体制,形成了学校董事会、委员会、家长学校和向家长开放课堂等社区教育网络,建构起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农村学校教育结构体系,在促进“教育社会化”的进程中,学校自身致力于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制订并实施《义务教育小学阶段人的社会化素质指标体系》,实施新的课程教材,使必修课程与活动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改革课堂教学,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电教设
备充实,计算机进入了课堂,同时,相应地改革了考核评价制度,全面、扎实地实施素质教育。今天,学校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比较优美、洁净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使学生有了展示才华的阵地和舞台,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几年来,学校先后接待了124批国内外友人、兄弟学校的来访,都给予很高的评价。学校先后被评为绍兴市先进学校、绍兴县艺术教育示范学校、省课程教材试验先进集体、省书法教学协会实验基地。艺术教育已成为柯岩分校对外交流的窗口内容和办学的显著特色。
四
(一)创建办学特色是一种办学思想在办学过程中的物化。它既体现在管理目标、内容、规格、途径、方法上,也应渗透在学校的各
第五篇:浅谈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激励机制
【关键词】小学教师激励机制
【论文摘要】现行农村小学教育中农村教师的角色活动不可避免地受到水平、社会思潮和政府现行政策的影响,当前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用激励理论,建立“政策激励、导向激励、引力激励”的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励农村小学教师继续扎根农村小学教育。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约占我国总人口的3/4,农村教育对我国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正处在剧烈的社会转型时期,农村教师的角色活动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思潮和政府现行政策的影响,从而表现出激烈的角色冲突。解决这些角色冲突的首选途径是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
一、建立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激励机制的必要性
一般认为,社会角色是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根据社会的客观期望,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一种行为期望,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农村小学教师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当她(他)们不能满足社会角色要求或期待而造成的内心或者情感的矛盾与冲突时,角色冲突就产生了。这些角色冲~突主要有以下四种:
首先是农村小学教师辛勤劳动与工资待遇的冲突。这是农村小学教师角色冲突中最核心的、最基本的冲突。对任何社会职业而言,劳动价值决定劳动报酬,农村小学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和作用要求农村小学教师及其职业劳动应有相对高的报酬和待遇。农村小学教师弃教现象严重,弃教的教师不是不热爱教育事业,而是物价高、待
遇低。教师弃教的直接后果是师资力量缺乏,教学质量下降,升学率低,学生缺乏管教、厌学弃学,等等。
其次,教员与家庭成员的冲突。农村小学教师大部分都有责任田,作为教师,他们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农村家庭成员,他们又要种田。尤其是农忙时节,常常是顾了家里影响了学校,顾了学校影响了家里。由于工资低,劳动复杂,为家庭所做的贡献比较小,教师们的自我评价和社会对他们的评价不一致,最光荣、最神圣的农*,Ttb学教师则是农村中最贫困的,被“穷”字压得最没有信心、最没有自豪感的一个群体,并且连及家庭成员。
再次,农村人口素质低下与教师弱势群体的冲突。在所有职业中,教师对于他所处的机构控制性是最低的。加之部分农民素质不高,一些农村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在对待农村小学教师的诸多问题上,受短期思维和短期行为的影响,出现一些轻侮教师的行为。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村小学教师,对这些情况缺乏主动权和控制权,其权利又得不到可靠的保障,劳动得不到社会的承认,找不到自尊心和荣誊感,反而会有失落感和屈辱感。
另外,还有教师心理认知失调的冲突。一般来说,社会中的主体都将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归因。所谓归因,就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外在行为表现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和作出推论的过程。在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小学教师对自己的教师角色归因将会出现不协调的情况。教师如将自己的辛苦努力归因为自己将得到较高的报酬认知因素才可能是一致的,可是现实中教师工资并不高;若将自己教书育人辛勤工作归
因为将受到社会和人们的尊重认知元素之间也是协调的。关键在于教师既没有较高的工资,社会上也尚未真正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这样一来,教师就会出现认知失调,即为自己的行为找不到合适的理由,而处于心理上迷茫的状态。以上冲突如果不在一种行之有效的机制引导下进行转化,势必对农村教育产生强烈的冲击。
二、建立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激励机制的主要途径
应合理运用现代激励理论,建立“政策激励、导向激励、引力激励”的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激励机制,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四种途径实行:
(一)深入了解农村小学教师的各种需要
农村小学教师同其他人一样,积极的心理源泉来自他们的需要。学校领导者必须深入了解分析农村小学教师的各种需要,根据他们需要的特点和需要动机发生发展的,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动机诱导,满足他们正当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励他们的积极性。小学教师除了具有一般人的需要外,还有其自身的需求特点,这是由教师的职业地位和他们的工作这个客观条件决定的。教师运用知识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比重很大,他们劳动的积极性,主要是依靠他们的自觉性,单纯采用管理一般体力劳动者的方法法去管理教师是不行的,而如何激发他们自觉性则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就我国农村小学教师的需要结构已开展过一些调查,初步认为有以下需要:第一,社会生活需要。包括社会需要,集体关系需要,相互尊重和帮助等进步的需要;第二,工作学习需要。包括工作需要
(如希望有较好的工作条件和作出工作成绩),尊重和荣誉的需要(如希望得到学校的重视等);第三,生活福利需要。包括基本生活需要,子女教育就业的需要和文艺活动的需要。
在农村小学教师的需要中,发挥才能乃是一种极为重要的需要。学校领导者创造条件使教师在这方面的需要得到满足,对于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搞好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学校领导对教师的管理,应该做到“知人善任”,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使他们的才能与工作安排之问有个最佳的搭配。
(二)增加教育投入,提高农村小学教师待遇
教育投入的具体指标反映了一个国家教育在社会战略中的地位,与全社会的教育意识息息相关,只有把农村教育放到国家富强和振兴的高度上来,切实增加对教育的投入,才有可能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农村小学教师地位提高的关键在于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对农村小学教师而言,当务之急是切实提高农村小学教师工资待遇,并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障制度,杜绝农村教育中的“白条”现象。
(三)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在实行激励机制的过程中必须充分体现物质奖励对激励农村小学教师积极性的重要作用。学校地实行“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要注意教师工作质量的考核和评定。这种考核和评定,包括对教师工作成绩的认可和赞许,一方面带有精神鼓励的作用;另一方面又为正常的职称评定、提升和其它物质奖励提供了客观依据。
精神鼓励对激励农村小学教师积极性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一般来说,作为知识分子中的教师,精神需要比物质需要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学校领导者要关心和尊重教师,对他们工作成绩多肯定、表扬,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和条件,安排具有竞争性的任务,吸收先进教师入党,等等,所有这些都能起到满足教师精神需要的作用,使他们在精神上得到安慰和鼓舞。
(四)正确处理农村小学教师的心理挫伤
心理挫伤一般有客观上的也有主观上的。客观原因包括政治上得不到信任,工作上不受重视,组织问题长期不能解决,生活困难得不到妥善安排和照顾,人际关系紧张及突如其来的遭遇等;主观原因包括个人需要与学校集体利益矛盾,能力与任务之间不相适应,性格软弱,缺乏抗挫折耐性等。
当农村小学教师心理挫伤已成为事实时,领导者应该以关心的态度,以适当的方式帮助他们尽快得以解脱,使消极的情绪逐渐转化为积极的情绪,引导他们吸取失败的教训,使其坚强起来。如果学校领导者能使教师正当的需要得以满足,及早做好动机诱导,使个人目标与学校目标相一致,进行绩效强化,就能预防或减少他们心理挫伤的发生或发展。
首先,创造条件并帮助农村小学教师在工作中尽可能获得成功,是防止心理挫伤的有效方法。成功的机会多,就能更多地增强教师的成就感,体验到工作的乐趣,能经常地保持饱满的进取精神。其次,帮助教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减少教师产生心理挫伤的有效方
法之一。如果教师人际关系融洽,就能减少产生心理挫伤的可能性。反之,教师就会感到这个集体缺乏温暖,消极情绪就可能与日俱增。因此,学校领导者与农村小学教师之间的关系,在这里显得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