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育的探索

时间:2019-05-12 22:55: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育的探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育的探索》。

第一篇: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育的探索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育的探索

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我校以课程改革为契机,更新教育理念,结合农村的实际,进行有特色的德育教育和农业科技教育,以实践活动为突破口,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以亲历实践为原则,指导学生深度探究;以周边社区为依托,挖掘地方教育资源;以特色教育为途径,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实践性课程,是最能体现学校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发展性课程。我校从2008年起一直坚持以实践活动为办学特色,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持续发展。

一、以“少年农校”基地活动为依托,以教师和学生的自由和创新的农业科技教育实践为基础,针对中高年级学生不同的知识水平,思维特点,由不同专长的校科技辅导员分别开设科技活动课程。分别有农作物栽培课、大棚饲养研究课、果树管理课、环保研究课、实验操作训练课等等。我校大部分教师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都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家中都有实验基地,既是学生文化知识的传授者,也是科技农业的实践者。我们根据教师的特长和学生的发展需求,每月组织两次农业科技教育课。

二、我们积极开展少先队科技活动。少先队科技活动开展与参观、访问、观察、实验、制作、课外阅读、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对于发展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方面,在启迪智慧、发展创造才能方面,都有帮助。少先队活动形式有:以科学故事会、信息交流会、科学讨论会为主的农业科技系列队会;以科技小论文、小调查报告、金点子评比为主的农业科技竞赛活动;以种一种农作物、读一本科技书刊、看一次农业科技

电影或电视节目、观察记叙一个农业科技自然现象、写一篇农业科技小论文、提一个农业科技小建议、给家庭选一项致富技术等“七个一”活动。

三、将综合实践活动纳入了地方课程,每个班级每周安排两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和学校周边的资源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探究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开展水资源现状和垃圾处理问题的调查研究。例如:语文课教师结合“请讲普通话,请写规范字”组织学生到街上考察商店的店名是否规范(啄木鸟行动),数学课老师指导学生在农贸市场调查蔬菜的价格、丈量操场等,科学课教师带领学生考察学校的树木,测量树的大小,高矮,观察下雨前蚂蚁搬家的情景,探索它们搬家的原由等。信息技术课教师指导学生将平时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其中的原由,撰写调查报告和科学小论文。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参与活动前期的调查,计划的制定,过程的落实,后期的终结汇报等每一个环节。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同时也为实现素质教育找到了突破口。

四、以周边社区为依托,挖掘地方教育资源。社区作为学生生活、成长的地方,学校应优先考虑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如敬老院、蔬菜基地、养殖场以及社区的自然资源;学生家长、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社区和各单位的负责人等人文资源;以及与有关部门合作建立相对稳定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让全社会的人都参与学生的实践活动,充实学生的学习资源。我校地处农业大乡,周边有许多农田、果园、大棚养殖植等一系列农业示范园区,我校紧密结合实际,开辟校外活动基地。校外活动基地的开辟,使学生走向更广阔的田野,使活动更具有开放性和实效性。近年来,我校不断加强和周边社区、行政村、单位、企业的联系,开发利用周边的地方教育资源。目前,我校以学校周边的

社区、单位为依托,根据其自身优势建立了多个实践活动基地。如以农业科技研究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养殖场、蔬菜基地;以反映地方经济发展变化为主题,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人文景观和环保意识的实践活动基地——黄河及黄河大堤标准化工程,以了解我们身边的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工业园实践活动基地——大年陈工业园区,以及关心孤寡老人生活的献爱心活动基地——敬老院等。

五、深入家庭农业实践,体验农业科技。由于农村小学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来自农民家庭,在他们的家庭中有着丰富的农业科技经验和农业科技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参与家庭农业实践,可以弥补在学校教育中存在的师资上、时间上、程度上的不足。因此,我们给学生每人布置一些家庭方面的实践作业。学生参与家庭农业实践,帮助家长解决一些浅显的农业科技问题,这样,一可以让学生有更为充分的农业科技体验,二也可以减轻家长的劳动力方面的负担,向家长提供一份如何进行作业指导的建议。

经过不断地摸索和实践,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已初具特色,学生在活动中快乐成长,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第二篇: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开题报告

课题类型: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点课题

课题名称: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研究单位:湖北省松滋市刘家场镇刘家场小学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课程改革呈现出共同的趋向:加强课程的综合性,软化学科界限,重视跨学科的综合性活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进行探究与体验学习;现实的落差与时代的呼唤期待重新对活动课程加以规范,并赋予其新的内涵,于是“综合实践活动”应运而生。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其中,研究性学习又是综合实践课程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小学急待规范的一门综合实践课程。它同学科课程相辅相成,是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研究思维、操作实践的重要阵地,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具体实践,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是我国基础教育从单一学科课程体系向由学科和活动共同组成的新课程体系的结构性变革,实现了基础教育阶段单纯结论教育向过程教育的转变,同时也是育人模式的深刻革命。它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综合课程的思想,强调课程目标和内容组织的综合性特点,另一方面则有效地吸纳了现代综合实践课和的核心,重视课程实施的主体性和探究性。可以说,它是传统的综合课程和新时代活动课程有效结合的产物。

我校位于刘家场镇,全镇国土面积29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4万,是两省三地五县边缘结合部和物资集散地,区位优势明显,被评为“全国重点镇”、“中国首届乡镇投资环境300佳”,湖北省命名为“重点口子镇”。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旅游资源等都为学生综合实践提供了了广阔的天地,这里栖息的土家族、回族、汉族人纯朴、勤劳、和睦,他们的民风民俗、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后的“一种三养”等,吸引着学生关注。这里的几十家省地市产业和2000余户商家有待学生去认识、去研究、去体验。我们组织学生以研究性学习为平台,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进生活,促进学生发展。

我校有八十余年的建校历史。是一所育人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先进、研究水平前卫的学校,现有教学班级19个,在岗教职工61人,学生数1286人,学校文化积淀厚实,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水平显著,曾先后参与过省市“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四科同步改革”实验、“活动课教学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实验、中央电教馆“十五”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教育技术促进小学课堂教学优化,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研究”的实验及中央电教馆“十一五”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学科网站群促进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方法变革的研究”,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实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鉴于此,我校经过充分酝酿,申报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点委托课题《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的开发与研究》。

二、研究目的与内容

(一)本课题的目的:

(1)通过与相关课程的分析与整合,开发出一套适应于我地我校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教材,让学生能通过本套教材联系社会实际,亲身体验进行研究性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2)通过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以使学生关注自然、体验生活、走向社会,促进学生爱自然、爱生活、爱家乡,进而爱社会、爱祖国等方面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发展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思维能力,转变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教育观、课程观的更新,改善我校的课程结构,结合本地资源,完善和丰富校本课程。三、四、五、六年级各有侧重点,探索本地资源,让其融入社会、融入自然。

(3)通过对活动的参与、组织、指导和管理,转变教育观、课程观和教学方式,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改善教师知识结构,培养一支“一专多能”型的教师队伍,促进教师的自身专业成长。

(二)本课题研究的内容:(1)加强学生综合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方式的研究,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和社会需要的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探究精神,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2)重视学生多元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的研究,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等。注重学生对实际活动过程的亲历和体验。

(3)开展开放式教学方式的研究,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打破课堂就是阵地的封闭式教学模式,让师生走出校园,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走进社区。

(4)大力开发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校本资源,冲破教材、课堂和校园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编写出一套适合我地我校的研究性学习教材。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课题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用边研究边实践边改革边总结的方式开展活动,综合采用实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观察法、调查法、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具体措施是:

1、以校本培训的方式,组织教师进行新课程改革的思想、理念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研究水平。

2、以校本教研的方式,以学科组为单位,围绕课题展开研究,探讨研究性学习的教法与学法,梳理出各个学段的地方性学习内容并进行价值评估。

3、加强与乡镇重点小学的密切交往,加强对本镇兄弟小学的教学辐射,强强联手,强弱联动,对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进行检验、推广。

4、专家引领、骨干带头,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课程培训,接受课程改革的前沿信息,受训教师返校后按要求完成:一场报告,一堂课例,一份成果。

5、广泛收集和查阅国内外有关教育技术理论和课程开发研究的文献资料,参照其它地区的课程资源开发,有效指导我校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四、课题组织机构

1、课题负责人:胡庆文

校长

荆州自然教学名星教师

2、主要成员:

覃春丽

德育主任

松滋市骨干教师 朱传超

副校长

省语文骨干教师 熊

教导主任

荆州市骨干教师 王

网络管理员

信息技术课教师

黄万兰

镇小学语文学科组中心教研组长

荆州市骨干教师 郑

镇小学数学学科组中心教研组长

廖光亚

镇小学艺术学科组中心教研组长

松滋市骨干教师

谢丽君

镇小学英语学科组中心教研组长

牟中华

市小学科学骨干教师

胡玉珊

市小学数学骨干教师

荆州市骨干教师 五:开题活动概况

2010年12月28日下午2时,松滋市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实验启动仪式在刘家场小学拉开了帷幔。参加会议的有松滋市教科中心黄主任、辛老师、贺老师,镇中心学校罗校长,此次课题申报的三所学校的校长、课题负责人等,三所学校分别是松滋市实验小学、大岩咀小学、刘家场小学。整个会议分四个议程:首先是教科中心的贺老师宣读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对三所学校下发的立项批复和各学校负责人的聘书;二是三所学校的课题负责人宣讲了各学校制订的课题实施方案;三是三所小学的校长在会上就课题实验作了表态性发言,纷纷表示会积极主动的做好课题实验工作,特别是经费方面会大力倾斜。并将此课题实验引向深入;最后教科中心黄所长做了总结发言:课题研究要建立长久的研究机制,必须在先进的理论下展开,由骨干引领打造研究团队。通过扎实而有效的课题研究,让综合实践活动形成常态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与实验是国家“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大项目”,也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一五”重点研究项目。此活动的启动,各学校将加强对课题的研究、师资培训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验研究的指导与管理。为综合实践的研究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松滋市的常态有效实施。

六、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0年12月至2011年4月)

1、确定课题名称、成立课题组,课题申报立项,接受审批部门的验收。

2、查阅文献资料,分析学校实际,编制课题研究方案;

3、组织研究人员培训,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知识、理论以及相关工作要求;

4、年前召开一次课题组成员会议,布置选题任务。

5、确定主题:把各学科组的选题进行统计梳理,明确大致意向。

6、加强教师队伍的业务培训,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有关理论与实践经验。

7、构建课题实验教师的目标责任,课题实验的促进措施,建立管理、激励的长效机制。

8、制定研究方案,主要指实施阶段的进程、任务、方法。

(二)实验阶段(2011年5月至2013年6月)

按上级课程设置标准,科学合理的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要求三到六年级每周至少有一节研究性学习课。由校长担任课题负责人。一名专职综合实践老师担任联系人,具体负责课题实验。教研组长、部分学科教师参与研究。

1、教研组初审,合并相近课题,成立子课题组,明确各子课题组负责人及相关职责。

2、分学科组选择子课题,设计活动方案。

3、按研究方案分阶段实施,完成各阶段的任务。落实各阶段的资料收集、整理、分析、总结。

4、按课题实验方案做好四个转化,即课题向主题的转化,主题向过程的转化,过程向资料的转化,资料向成果的转化。

5、每个月组织课题组成员召开一次联系会,分析实验现状,交流实验心得。每学期召开一次实验总结会,总结经验,汇报成效,整理资料,上交成果。

6、每学期围绕课题研究,分类整理资料,及时推广研究成果。

7、做好课题实验的阶段性评估工作。

(三)总结阶段(2013年7月至2013年12月)

1、全面总结研究工作,撰写《研究报告》;

2、结集成果,编印《论文集锦》,出版校本教材资源包。

3、整理材料,做好结题工作。

七、保障措施

1、学校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全体教师参与课程开发。

2、加强培训,统一认识,明确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对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有所创新、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予以表彰。

3、加大经费投入,确保科研经费的及时划拨,学校预设每学年投入经费2万元左右,加强学校校园环境改造,图书馆、实验室、实践基地的建设,开发建设好校本课程网站,为校本课程实施提供必备的物质条件。

4、协调社会、家庭,为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保障。利用网络大力宣传校本课程,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争取社会各界、社区和家长的积极配合,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区有效参与的新机制。

第三篇: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实践探索

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实践探索_教育论文

作者:不详来源:不详发布人:admin

绍兴县柯桥镇柯岩分校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分中心辅导小学。1987年以来,在区域性的“柯桥教育实验”课题指导下,沿着“全面发展,争创特色”的改革思路,建构了“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农村小学教育结构体系”,积极创造条件,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艺术教育实验。至今,这一课题实验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推动学校教育改革中显示了它独特的功能。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中,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农村,小学教育往往局限于单纯的课堂音、美知识的传授,甚至停留在“唱唱、画画”的浅层面上。更有甚者,在“应试教育”框架下,艺术教育几乎被贬到可有可无的地位。在“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日子里,有时连“唱唱、画画”也被挤缩掉。这些现象与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大相径庭。小学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工程,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五育并举。

柯岩分校所在的柯桥镇是浙江省经济开发区之一,乡镇企业的崛起和中国轻纺城的兴建,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区经济的腾飞和精神文明建设对未来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提高劳动者的艺术素质也已开始成为社会民众的一种追求。良好的社区环境为柯岩分校创建艺术教育特色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实验初期,学校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确定创建社会化特色学校课题实验的总体目标是:以书画为突破口,推动艺术教育;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结构体系为依托,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以及环境创设为手段实施艺术教育,奠定学生初步的艺术基础,从而培养学生美的情操,推动学校教育的整体改革,逐步形成具有能适应、服务并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的艺术教育办学特色。

(一)教师培训

办学有特色,师资是关键。为此,学校注重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社区经济的发展要求基础教育的内容得到充实,重心应放在农村社会对新成员的人才规格要求上。鉴于此,学校组织教师重新学习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有关文献资料,举办实验讲座,组织课题研讨,增强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改革实验意识,从而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和创造精神,引导教师走教育与科研相结合之路,自觉地把学校课题实验的总目标与个人奋斗目标结合起来。

1?实施音美任课教师专职化,改变长期以来的音美“搭头课”现象,大大提高了专职教师的工作责任心,为他们潜心教学和研究创造了条件。

2?切实加强音美教研活动,提出“面向全体,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特长”的教研目标和要求,并帮助具体部署艺术教育的实施步骤与方法,使音美教研组成了创建学校艺术特色的中坚力量。

3?“请进来,走出去”,拓展艺术教师视野。学校利用假期送音美教师和爱好并参与艺术教育的教师参加对口的培训班;还邀请县艺术教育教研员,有关民乐、美术高级教师来校辅导;同时,组织艺术教育教师去杭州大关小学、萧山体育场路小学等学校对口观摩取经。

(二)经验过程

1?建构组织管理网络。学校成立了艺术教育领导小组(即课题组),由分管校长主管,教导主任配合,艺术教育骨干教师为主体,全体教师协同,形成了有效管理系统。学校制订了艺术教育中长期规划,拟订阶段实施计划,包括阶段目标,具体操作内容、步骤和应达到的程度等。

领导小组成员每人分管一个艺术类别,加强指导,示范辅导,做到各司其职,互相协同。

健全检查与总结制度。实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学期末或年终各子课题组对照发展规划和阶段实施计划进行回顾分析,总结成绩,找出差距,写出书面总结。学校对实验中取得显著成绩的教师和学生及时进行表彰奖励。

学校在《岗位责任制条例》中,设立艺术教育教师工作量补贴和岗位津贴,并建立奖励制度,旨在鼓励教师努力发挥自己的专长。

2?改革艺术课课堂教学,一方面按《教学计划》规定的周课时排课开课;另一方面,改变“唱唱、画画”的单调模式,坚持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相结合,艺术形象与审美教育相结合,临摹教学与创造教育相结合,把艺术教育实验的主根扎在课堂教学中。

美术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和要求,给学生以创造的天地,引导学生运用有形材料,通过线条、色彩、光线明暗等艺术手段,去表现美和创造美;同时,拓展教学面,把板报美化、报头设计等引进课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知识与技能技巧。

书法教学中,分层要求,软硬笔并重。教师不仅教学生写好汉字楷书,而且指导学生临帖,如:颜体、柳体、欧体以及篆刻书法等,激发学生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音乐教学中,把识谱、唱歌、乐器演奏、欣赏、舞蹈律动等熔于一炉,改善了音乐课堂教学结构,使歌曲与形体结合,声乐与器乐结合,促使学生手、耳、脑并用,增强节奏感,发挥了小学音乐教学的合力作用。

3?广泛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兴趣爱好,成立了书画、硬笔书法、民乐、合唱、舞蹈、剪纸、鼓号、腰鼓、摄影、篆刻、小报等兴趣小组,学生全员参加。为展示学

生的创造成果,相互切磋,学校定期举行美术、书法、工艺等艺术作品展览,举办歌咏、书画、舞蹈、器乐演奏比赛,并开展评奖活动。这些活动最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使他们接受美的感染和熏陶。

4?拓宽课外艺术教育活动领域

(1)利用大自然进行艺术教育,大自然是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学校地处水乡平原,原风景秀丽,鱼是鲜美,乡镇企业林立,更有自隋朝始就名闻遐迩的柯岩风景区,无不是艺术教育的好材料。学校组织学生远足、登高和参观游览等活动,通过观察、感受、欣赏大自然,听取有关传说、趣闻、历史故事,利用摄影、写生收集飞作题材,采集动植物标本等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从欣赏客体的形式美过渡到体现其内容美,从而把最美的东西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表达出来。

(2)利用广阔的社会课堂进行艺术教育。本着“促进人的社会化”必须从小抓起、必须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的思路,学校把艺术教育推向社会大课堂。利用课余与节假日时间,组织学生多次为当地卫生院、厂家题写金字招牌;为工厂、企业作画、写字馈赠客商;春节期间为村民们书写大量的春联。学校编印了学生书画作品专集两册,与县内外兄弟学校交流。举办两届“柯岩杯”少儿书画大赛和一届“可岩杯”绍兴市少儿硬笔篆刻作品大赛。这一切为学生们提供了练习和表演的舞台。同时,利用一切机会向海外延伸,扩展交流面。书法组学生与浙江省美术学院七国留学生进行书艺切磋,为香港知名人士安子介先生抄写诗文,经常与日本小朋友交流书画作品,使学校的学生书画作品遍及日本、奥地利、新加坡、瑞士、西班牙、哥伦比亚、港澳等10余国家和地区。浙江省教委领导出国访问,都曾带去柯岩分校学生的书画作品作为馈赠礼物。

(一)艺术教育是发展孩子们个性与创造力的重要手段

“柯岩少儿书画社”为当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艺术苗子。据统计,几年来,学生们在国际、全国级的书画大赛中获奖或展出(发表)的作品已有250人次,在省市级的少儿书画大赛中获奖或展出的达331人次。学生的5幅书画被省级以上的博物馆收藏,一批学生获得了硬笔书法段位。书画社学生单立巍1994年在北京举办个人画展,并在国庆联欢晚会上泼墨挥毫,受到中央领导赞赏。学校所在地被绍兴县文联命名为“书画之乡”。据统计,全校初具一技之长的特长学生已占学生总数的56.8%(三年级以上占80%)。

(二)创建艺术教育特色促进了学校教育的整体改革。在“规范加特色”、“合格加特长”的办学思想指导下,争创艺术教育办学特色成了学校教育整体改革中的重要板块,通过它,激发了整体改革的活力。实践证明,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它与学校各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协同、相互影响、相互配合与促进。在艺术教育的促进下。几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改革学校管理体制,形成了学校董事会、委员会、家长学校和向家长开放课堂等社区教育网络,建构起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农村学校教育结构体系,在促进“教育社会化”的进程中,学校自身致力于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制订并实施《义务教育小学阶段人的社会化素质指标体系》,实施新的课程教材,使必修课程与活动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改革课堂教学,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电教设

备充实,计算机进入了课堂,同时,相应地改革了考核评价制度,全面、扎实地实施素质教育。今天,学校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比较优美、洁净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使学生有了展示才华的阵地和舞台,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几年来,学校先后接待了124批国内外友人、兄弟学校的来访,都给予很高的评价。学校先后被评为绍兴市先进学校、绍兴县艺术教育示范学校、省课程教材试验先进集体、省书法教学协会实验基地。艺术教育已成为柯岩分校对外交流的窗口内容和办学的显著特色。

(一)创建办学特色是一种办学思想在办学过程中的物化。它既体现在管理目标、内容、规格、途径、方法上,也应渗透在学校的各

第四篇:综合实践活动《探索地震》

探索地震

导学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有关地震问题的研究,使学生了解地震的形成、地震的危害、地震与自救自护以及地震的预防等相关知识;

2、激发学生珍爱生命,关注自然,关注社会的情感,在深入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合作能力;

3、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拓宽学生视野,体验成长和进步的快乐。重点难点

1、重点:激发学生情感和问题意识,体会合作探究的优势,体味研究成果的现实意义,感受在专题研究过程中个人、集体的成长与进步。

2、难点:学生活动计划的制定和研究过程中个体与团队关系的处理。

3、关键: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合作交流制定逐步成熟的活动计划,学生活动全程教师及时以参与者身份进行指导和协调。活动形式方法

1、确立主题并以小组为单位,明确分工合作。

2、查阅图书,搜集网络信息,采访亲历者目击者和权威机构,寻求师长援助。

3、边搜集,边整理,可以以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甚至表演形式进行。

4、汇报成果,并将成果在学校、家庭、社会予以宣传。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在今天这节课开始的时候,老师请同学们看两张照片„„看了这一城市一乡村照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现在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关注一个时间(2008年5月12日14:28),看到这个时间,你的第一个想法是什么?谁能把你所了解到有关这次地震的信息说一下? 2、2008年的5月12日,是一个让全人类都震惊和痛心的日子,在我国的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的强烈地震,此次地震强度之大,损失之惨重,在人类历史上也属罕见。现在再让我们大家一起关注一组来自四川汶川地震灾区的照片„„

3、看了这组照片和数据,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刚才同学们所谈的感受非常深,的确,地震的问题与我们每个人的生命财产息息相关,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自然灾难,我们每个人的内心真是无法平静。那么今天老师就建议一下大家本次的专题研究活动的题目就确定为“地震”,不知道大家能否同意?)

二、主题分解

1、围绕地震这个专题,你有哪些问题想问一下,你还关注哪些有关地震的问题?

2、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关地震的问题,有谁能针对以上问题做一下解答?通过同学们刚才的发言我们可以看出对于这些问题有些我们一知半解,有些一无所知,看来只有通过我们大家一起共同探讨研究才能把每一个问题搞清楚,那么现在我们能否把这些问题归一下类别,这样更有利于我们采取小组的形式进行专题研究?

基本类别:地震的形成;地震的危害;地震与自救自护;地震的预防 „„

3、刚才我们一起归纳的四个方面,我们就把它确定为我们这次专题研究的子课题,各小组同学根据你们自己关注的问题自由选择想要研究的子课题,现在请各小组讨论并选择。

三、计划指导

1、教师安排:(1)首先为本小组起一个个性化的名字;(2)根据活动方案填写专题、子题;(3)资料搜集安排多考虑每个角度研究哪些问题,通过什么方式去调查,需要联系哪些人或哪些部门;(4)根据选择的研究内容来对本组的成员进行分工;(5)活动预期要写清本小组想通过这次专题研究达到什么目的。

2、填写活动方案,教师参与指导

3、活动方案汇报

4、提示:今天大家制定的活动方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还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修改和调整,希望大家记住: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四、评价与总结

1、注意安全、礼貌,不影响其它学科的学习时间。

2、通过本节课,老师看到的是同学们在面对灾难面前不仅仅有对他人的同情,更有对问题本身更深层次思考和探索,老师非常高兴。本次专题研究的后期成果究竟怎样,让我们大家一起共同期待。

第五篇:农村小学教育评价激励机制的实践探索

农村小学教育评价激励机制的实践探索

教育部曾经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建立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成长记录应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最佳作品(成绩记录及各种作品)、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教师同学的观察和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考试和测验的信息等。”

根据《通知》精神,我校对小学生评价激励机制进行了积极探索。我们成立了“小学生成长储蓄银行”,以货币化的形式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把改进和激励作为成长储蓄应用的着力点,从社会、学校、家庭的要求出发,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综合性评价与激励。

一、当前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www.xiexiebang.com

(一)家庭教育问题

1、家庭教育内容缺失。

在与家长座谈时,多数家长都希望孩子能考高分,上大学。家庭教育的内容除了分数还是分数,多数学生都存在逆反心理。有些家长对孩子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对孩子思想品格教育、心理健康、人生价值观培养却长期忽略,致使有些孩子毫无责任感,自私自利,一旦无法达到自己的目的,甚至会不择手段。有些家长一味溺爱孩子,忽视对孩子的生活能力、劳动技能的培养。这些都属于家庭教育内容缺失。

2、家庭教育方法不当

有些家长自身认识水平有限,平时也不爱学习,业余大都喜欢看看电视、打打牌。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只重言传,不重身教,要求孩子做的事情,自己却常常违反,在孩子眼中成为一个言行不一的人。有些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动不动就体罚、辱骂,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对孩子心灵伤害极大。有些家长唯分数奖励,从不重视孩子全面的发展,且只重视物质奖励,忽略精神鼓励。

(二)学校教育问题

1、教育评价单一

目前小学的教育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只重视学生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只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而忽视学习过程。这显然无法满足学生对多元教育的需求。

2、过程评价存在不足

目前很多学校都开展“成长记录袋”活动,建立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对学生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进行多样、开放的评价,但成长记录袋也有许多不足。

首先,在应用成长记录袋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们的反应就是过程繁琐,太费时间。其次,在创建成长记录袋的过程中,师生们往往形成为评价而评价,为记录而记录的偏差,完全忽视激励性才是成长记录袋应用的着力点。www.xiexiebang.com

这些都是目前农村小学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学校教育激励机制的探索

为了在教育教学中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改进学生的缺点和不足,激励学生的进步,也为了提升农村小学教师和农村家长的教育评价激励的水平。我校在教育管理中提出“全员、全科、全能”的一体化教育激励机制。方案的实施形式是成立“小学生成长储蓄银行”,以货币化的形式统一各学科评价激励方式。

1、一体化教育激励机制

我们认为货币化是记录学生成长的有效方式,激励性是成长记录应用的着力点。成长记录是激励与改进。以前的成长记录袋束缚住了教师和学生,增加了师生们的负担。货币化的成长记录更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师生更具有操作性。

货币化的成长记录发挥的是一体化的教育激励作用。一体化的教育激励是指教育者原本独立的评价激励,逐步形成统一教育激励机制的过程。一体化过程既涉及各学科之间的融合,也是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全面互动的过程。教育个体间原来独立的激励转变成一体化的教育激励,有利于提升激励效果,也有利于教育者之间相互学习。一体化的教育激励其核心是全员参与、全科通行、全能评价。

2、教育激励的内容

⑴德育激励。

一般德育激励分为:纪律、文明、卫生等日常行为规范激励;好人好事儿激励等。德育激励的对象是全体学生,一般由班主任、值周值日老师、家长负责实施。教育者把遵守纪律、文明、卫生作为评价目标,对完成目标的学生在其存折德育板块存入虚拟货币,没有完成的要进行思想教育。家长要把完成目标的情况及时反馈给老师,由老师进行激励。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都要及时。评价激励的目标要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如班主任可以从不迟到不早退为目标,上升到早到校勤学习为目标。从要求讲个人卫生,上升到保持校园整洁。值周值日老师可从要求学生不做“坏人坏事”,上升到要求学生做“好人好事”。家长可以从要求孩子自己穿衣刷牙做起,上升到自己的事情都要自己干。

⑵智育激励。

我把本校的智育激励定位为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智力开发学科的教育激励行为。各任课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设定激励目标,创设激励情景,满足学生需要。

智育激励的对象是全体学生,一般由相关任课老师和家长负责实施。对完成目标的学生在其存折智育板块存入虚拟货币。教师要经常培训家长,让其熟悉如何进行教育激励。家长对孩子提出的教育目标和目标完成情况要及时反馈给老师,由老师进行激励。

三、“小学生成长储蓄银行”的实施方法

“小学生成长储蓄银行”的核心是对学生进行一体化教育教育激励。通过学校、社会、家长对学生提出教育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引发学生心理变化和行为改变,从而达到对学生某种行为的强化和养成。所以教育激励能否成功的实施离不开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努力。

1、成立“小学生成长储蓄银行”,明确组织机构。

学校在大队部的组织下,成立小学生成长储蓄银行。大队辅导员任总行行长。各班成立小学生成长储蓄银行分行。中队辅导员任分行长。各班设储蓄员一名。大队辅导员和中队辅导员负责对学生的奖励。储蓄员负责存储虚拟货币工作。学校举行盛大的启动仪式,给各班储蓄分行揭牌,并邀请学生代表、家长代表、校外辅导员、法制辅导员等发言,力邀新闻单位关注参与活动,使社会、学校、家庭共同来完成教育评价激励。

2、评价与激励

教师设定评级目标,根据学生达成的情况进行教育激励。对于完成目标的学生准予存入1元。教师可以印在学生作业上作为作业章,也可以印在学生的书上作为课堂点评章,还可以印在学生的试卷上作为考试激励章。当然,教师最好印在学生的存折上。如果老师没印在学生的存折上,学生也可以等积攒到一定数额,找班级储蓄员存储。

一体化的教育激励会在存折上留下很多“钱”。我们要求各储蓄分行开展每周一总结,每月一评选,学期大评比活动。

四、激励机制实施后,学校教育初见成效。

1、课堂教学不断优化。

激励教育不能离开课堂。教育激励植根于教育过程,课堂教学才是激励教育的主阵地。

推行“小学生成长储蓄银行”活动后,我校教师将激励的教育理念、方法融合与具体的学科教学之中,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我激励的意识与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知识的传授一般都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设定激励目标,刺激引导学生不断前进。因为激励是建立在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基础上的,所以课堂教学氛围空前融洽,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激励着我校课堂教学不断优化。

2、家校联系更加密切。

“学生成长银行”既是一本学生学习成长的记录册,也是一本家校联系册。开展一体化教育激励后,家长对教育内容有了深刻的认识,教育方法也有的放矢了。家长通过家校互动,更能理解学校的教育行为。学校通过家校互动,教育效果事半工倍。“学生成长银行”储蓄卡记录着学生成长的轨迹,更记录着学校、社会、家庭对孩子的期望。

下载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育的探索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育的探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实践探索(推荐5篇)

    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实践探索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中,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思......

    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实践探索(含5篇)

    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实践探索――“建设社会化特色学校 茶场学校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分中心辅导学校.在新课改指导下,沿着“全面发展,争创特色”的改革思路,建构了“以学校教育为中......

    探索农村小学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策略模板

    探索农村小学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策略摘要:随着经济科技时代的快速发展,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创客教育理念因其独特的内涵逐渐受到关注,而综合实践活动与......

    《农村小学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2011年7月25日 星期一 《农村小学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课题中期研究报告作者:刘建军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31更新时间:2010-11-19热 ★★★【字体:小 大】华容县实验小学......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叙事

    巧借“综合实践活动”,抓住教育契机 教育契机是经常出现的,但又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同时也会稍纵即逝的。本学期我结合学生的思想情况,确立实践活动的主题,进而开展系列性的主题实......

    综合实践活动在农村小学大有可为

    综合实践活动在农村小学大有可为 太湖县小池镇沙格小学陈劲松 内容摘要:综合实践活动在农村小学是挑战和考验,也促进了人们的思考和探索。尽管农村小学“资源”相对匮乏,但沃野......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 宁乡县巷子口镇中心小学 吴瑶 摘要:实践与综合运用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将作为数学知识技能的一个重要内容。数学实践活动课是一种新的学......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准备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准备 在课程学习的参考资料中读了《中小学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准备》一文,考虑我们农村小学的实际,觉得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同时还有很多我们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