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农村河道综合整治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农村河道综合整治的探索与实践
党的十七大把水利放在了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新时期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现阶段,水利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水生态环境改善等民生水利工程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兴水利、除水害、防灾减灾已成为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水利部门既要认真把握好当前水利的发展机遇,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水兴利的各个环节。还要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水利工作实绩的重要标准,真正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不断为民造福的过程。我局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通过深入调研,了解到我区广大人民群众对农村河道管理及整治工作反响强烈,必须进一步加大管理和整治力度,有效改善全区水环境面貌,造福萧山人民。
一、农村河道的基本情况
我区属江南水乡,境内水系纵横,河网密布,全区共有农村河道1532公里,其中区级骨干河道847公里,镇村级河道685公里,其中绕城线范围内城郊河道76条288.276公里。这些河道是泄洪、引水、灌溉、通航和解决人民群众生活及工农业用水的命脉,长期以来为水上航运、防汛抗旱,减轻自然灾害,促进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随着全区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全区河道特别是农村河道日益呈现出综合功能弱化、水质退化的趋势。主要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1、河道保护的意识不强。尤其是集镇及乡村附近的河道,一些单位和村民受传统习惯的影响,文明意识较差,法制观念淡薄,有的把河道作为天然垃圾场,任意向河道内倾倒垃圾、废物;有的向水面要地,任意倾占河道搞违章搭建;还有的在河道内设置跃进斗,大大降低了河道的排灌、通航能力。
2、河道水环境不容乐观。目前我区农村河道。一是水体污染比较严重,近年来虽然区政府花巨资建造多处污水处理工程,但仍有一些企业无视环保法规,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向
河道内偷排工业污水现象时有发生,使河道水质呈恶化趋势;二是部分河道内水草、浮萍、垃圾等漂浮物依然较多,河道水环境面貌没有得到根本的好转;三是部分河道淤积严重,主要是一些河道疏河堆方难意落实,多年未疏,河床抬高。
3、河道保洁责任不够落实。一方面部分镇村对农村河道保洁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保洁工作是“要我做”而不是“我要做”,缺少有力措施,对保洁单位和人员缺少日常的、必要的监督与管理。另一方面由于河道水的流动性,导致河道上下游、左右岸保洁工作职责不清,相互推诿,也使河道保洁面貌难以改观。
二、农村河道整治的主要对策
针对目前我区部分农村河道不同程度还存在着“脏、乱、差” 状况,已成为影响全区农村居民生活品质提升的制约因素之一。实施农村河道综合整治既是当前改善水环境面貌的迫切要求,也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和实施城乡统筹,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为此,我局作为全区农村河道整治的主管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总结多年来河道建设管理的经验教训,不断拓宽思路,转变观念,尽可能高起点、高标准统一规划,改变了以往河道整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千片一律搞低标准砌石护岸的做法。具体我们在前期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河道整治示范村、示范镇建设为抓手,按照人水和谐、生态亲水、城乡统筹、规划先导的“四大原则”,因河制宜、因地制宜、标本兼治地研究和制订了全区农村河道综合整治新举措:
1、加大河道护岸力度。我们遵循农村河道生态的多样性和沿河居民群众需求的多元化,针对河道所处地段、重要程度、功能效益,逐条逐河、因河制宜地统筹优选和实施直立式、条石直立式、斜坡式、叠砌式、木桩式、自然坡式等6种护岸方式,稳固河道两岸河坡河岸,防治水土流失,满足河道生态性和沿河居民群众安全性、亲水性和休闲性等综合需求。
2、轮流实施河道清淤。按照“统一规划,分级负责,逐年实施,周期轮疏”的原则,结合河道整治和冬修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我们力争在四到五年时间内完成全区所有农村骨干河道,特别是东片河道的疏浚任务,同时适当扩大河道疏浚的范围,将部分镇、村级河道疏浚列入区财政补助对象统一规划实施,切实解决农村河道普遍存在淤积严重、排灌不畅、调蓄能力弱化、水质较差等实际问题。
3、坚持开展河道配水。坚持生态立区的建设要求,在争取对全区农村骨干河道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统一实施截污纳管的同时,充分发挥钱塘江沿线涵闸的调水配水功能,进一步加大河道的配水调水力度,坚持有潮引潮、无潮开机提水,开展常年性、日常性的配水调水,将钱塘江中、上游优质淡水资源,源源不断地引入内河河网,实施引水入城、以动治静、以清释污,达到激活水体、改善水质,恢复和提高河道水体自净能力的目的。
4、落实河道长效管理。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结合“最清洁城乡”工程,积极探索、实践我区农村河道长效保洁工作的新机制和新举措,强化河道长效保洁管理,进一步健全完善全区农村河道保洁考核办法,实施定政策、定责任、定河段、定人员、定考核的“五定”保洁措施。并加大河道保洁的监管力度,有效督促各保洁责任单位和镇、街开展日常化、制度化、常态化的保洁工作,从而达到河面无杂草、无漂浮物、河中无障碍、河岸无垃圾的“四无”保洁目标。
5、重视实施河岸绿化。为稳固河岸、防治水土流失,美化亮化河岸景观,我们在坚持与河道整治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实施的“三同步”基础上,按照“总量适宜、布局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绿化要求,对全区农村骨干农村河道两岸实施植绿、造绿,并根据条件可能,在部分河道两岸建设生态林带,布置休闲景观,打造河岸绿色长廊,努力使河道两岸成为沿河居民群众游憩、休闲、运动、亲水的主空间。
6、严格实施依法管理。我们按照依法行政、依法治水的理念,在加大河道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的同时,进一步明确和界定河道管理和保护范围,落实管理责任,依法开展巡查管理,严肃查处各类侵占填埋河道、河浜、河道水域等违法行为,制止和清除河道内各种
阻水障碍物、拦渔设施等违章行为,纠正随意向河道内倾倒各类生产生活垃圾等不良行为,严格审批、有效监管各类涉水项目的建设,确保河道行洪畅和综合功能的全面发挥。
三、农村河道整治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我局按照“水循环正常、水安全保证、水文化丰富、水生态良好、水景观优美”的目标要求,突出以河道护岸、疏浚、引水、绿化、保洁为重点的“五化”综合整治,优先实施了全区农村河道的综合整治建设,使全区区、镇、村三级河道环境面貌有了明显的改善。
1、优选护岸方式,确保了河坡固化。继2003年至2007年投资2.02亿元,完成境内406.6公里河道砌石护岸建设后,从2008年开始,我区又根据河道功能和现状,因地制宜、因河制宜地优选和实施了斜坡式护岸、叠砌式护岸、木桩式护岸、直立式护岸、自然坡式护岸和老挡墙整修式护岸等6种河道护岸加固形式,确保河岸稳定。到2008年底止,全区共完成河道护岸31条87公里。2009年度,又规划实施35条(段)62.44公里河道,正在建设之中。
2、坚持疏浚清淤,确保了河床畅化。针对近年来全区河道河床逐年淤积抬高,导致排水不畅、水质变差的现状,我局规划用4至5年的时间,将全区重点排灌河道轮流疏浚一次。2008年度,全区共完成区、镇、村三级河道105条(段)235公里的疏浚任务,疏浚土方273万方,明显改善了河道水环境。
3、加大配水力度,确保了河水净化。进一步加大了河道配水调水力度,坚持有潮引潮、无潮开机提水,实行以动制静、以净清污的日常性、常态化的河道配水调水,取得了明显的水质改善效果。全年累计配水调水17.8亿立方米。
4、配套河岸景观,确保了河岸绿化。按照与标准河道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实施的“三同步”要求,配套实施了102公里重点骨干河道河岸绿化工程建设,建设城区景观沿河绿地12万平方米,有效美化了河岸景观,亮化了沿河景致。
5、强化河道保洁,确保了河道洁化。2008年以来,我区年投入河道保洁资金500万元,强化了农村河道的保洁工作,在明确落实河道保洁考核办法、责任单位、补助政策、保洁人员、工作职责“五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农村河道保洁工作的考核与监督管理。今年我局我局还结合“最清洁城乡”工程,会同区委宣传部,在全区各镇街大力开展了“农村河道百日清洁大行动”,以强势的宣传氛围,有效的管理举措,督促各责任单位、各镇街日常性、制度化地开展河道的清洁保洁工作,使保洁人员的出勤率、河道保洁的覆盖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推动了保洁工作的深入开展,较好地营造了我区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河道水环境。
四、农村河道整治的经验和启示
全区农村河道综合整治是区委、区政府改善民生的实事工程之一,也是今后我区水利“两整治一保障”即农村河道整治、溪流整治、水利安全保障的重要建设项目之一,要确保这一工程的有序实施和整治目标的如期完成,我们认为:
1、领导重视,责任落实是关键。我区水系发达,农村河道交叉纵横,整个河道管理和整治任务面广量大,任务烦重,各地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回顾前阶段我区农村河道整治工作,区委区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区委洪航勇书记多次检查我区农村河道整治,听取情况汇报;区政府赵立明副区长多次召开全区农村河道整治现场会,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区人大、区政协也经常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农村河道整治进行视察和监督;各镇街切实按照水利部门下达的整治任务,建立组织,分解任务,狠抓实施,确保了我区农村河道整治工程的有序实施。
2、政策明确,增加投入是保证。为确保全区农村河道整治工程开好局、起好步,早在2007年下半年,区政府就出台了《萧山区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实施意见》,该政策明确的河道治理与过去的农村河道治理相比,主要体现“一个扩大、三个提高”:一个扩大是指整治范围的扩大,整治范围由以往单一的区级骨干河道,扩大到区、镇、村三级河道同步实施;三个提高:一是建设标准提高。从以往单一的河道砌石,向清淤、清面、清障、绿化、护岸相结
合的综合整治转变。二是资金总量提高。前几年区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资金用于农村河道砌石补助,2008、2009年分别提高到5000万元和7000万元,资金总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三是补助标准提高。多年来我区河道砌石补助标准维持在每米150元。自去年开始,区财政对农村河道整治实行按概算审价的80%、70%、60%补助,同时对按时完成整治任务的再增加10%的补助奖励,补助标准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大大调动了各镇街实施农村河道整治的积极性。
3、创新理念,科学治理是基础。近年来我们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河道“水循环正常、水安全保证、水文化丰富、水生态良好、水景观优美”的整治目标,立足于农村河道水生态环境的修复与保护,进一步创新治河理念。首先,明确了以全区“七横七纵”骨干河道为重点整治对象,协调周边各镇集中实施整条整治。其次,确定了优先整治对象,对集镇周边、道路两边、中心村地段河道实施优先整治。同时,优化了河道整治的结构形式,优选和落实了直立式、条石直立式、斜坡式、叠砌式、木桩式、生态式等6种护岸方式。并结合河道所处地段、重要程度、功能效益和生态需求等因素,因地制宜,因河制宜地对整治建设方案予以细化和完善。真正体现出了科学治水的思路和理念。
加强河道管理,加大河道整治力度,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局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建管并重,依法管理、依法治河,积极探索河道管理、河道整治的新机制、新方法,不断推进我区农村河道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确保全区水环境面貌的根本改变。
第二篇:河道综合整治方案
河道综合整治方案
1、河道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全市河道管理秩序,合理有序开采砂石资源,维护河势稳定,保持河流生态平衡,保障河道行洪安全,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河道综合整治工作,为确保工作取得实效,现结合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20XX年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市水利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全市“三城联创”活动,重点针对河道内存在的无证开采、乱采乱挖、越界开采、超期开采、乱搭乱建、乱排乱倒、超载运砂及存在安全隐患等违规违法行为认真开展综合整治,坚决取缔无证非法采砂,促进全市河道采砂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法制化。
二、整治范围和重点
凡在我市区域内的河道、界河、河滩地、河堤管理保护范围及库区,都属于此次整治的范围。重点整治渭河、藉河、牛头河、葫芦河沿线河道及县、区城区河道,天平铁路、天定高速公路、庄天二级公路等重点建设项目所在河段以及采砂危及防洪安全比较突出、采砂量较大、群众和媒体关注的存在非法采砂行为的河段。渭河沿岸的麦积、武山、甘谷三县区所辖的河段是这次综合整治的重中之重。
三、整治内容
(一)依法取缔无证非法采砂场。针对河道内存在的非法采砂行为,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采取强有力措施,依法进行严厉打击。对不符合采砂规划的、无许可证的、手续不全等非法采砂户坚决予以取缔关闭,限期拆除撤离河道。对非法采砂工具依法查扣、拆解。对毁坏防洪工程设施和交通工程设施、对抗和威胁执法人员、影响社会稳定的非法采砂行为依法严处。
(二)进一步规范有证采砂行为。对已取得采砂权的采砂业主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针对砂场存在的超深、超界、超时限开采、近堤凹岸开采、废渣乱堆乱放等违规行为进行限期整改,对拒不整改继续从事违规采挖的,坚决吊销采砂许可证,对已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三)综合整治河道环境。结合“三城联创”活动的深入开展,重点对各县、区城区段河道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对河道内的垃圾、淤泥及废弃堆积物由各县区负责,监督砂场业主进行清理回填,对采砂形成的砂坑进行彻底平整,恢复河床原貌,对开采的砂料,在保障行洪安全的前提下,有序堆放,保证河岸、河道环境整洁美观。
(四)严肃查处违规违法行为。结合本次整治行动,继续加大对群众反映、投诉的水事纠纷、水事案件的查处力度,重点对采砂引起的水事纠纷及时调处,对暴力抗法行为坚决打击,对执法人员、管理人员充当非法采砂“保护伞”的从严查处,确保群众利益不受损害。
四、实施步骤
全市河道综合整治工作从20XX年11月25日起至12月25日结束,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动员阶段(11月25日---11月30日)
全市河道综合整治工作会议结束后,各县区要立即成立河道综合整治领导小组,通知辖区内所有砂场全部停业整顿,并通过召开河道综合整治相关单位的协调会议、辖区内砂场负责人河道综合整治工作会议,周密安排部署本次河道综合整治工作。对这次河道综合整治工作的迫切性、必要性、重要性进行广泛宣传,形成从严整治的高压态势。同时,组织执法人员深入现场,对河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深入宣传,提高砂场业主对依法采砂、规范管理、保障行洪安全重要性的认识,积极配合本次河道集中综合整治工作,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二)自查整治阶段(12月1日---12月20日)
由县区政府负责,县区水务局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对辖区内河道及采砂户进行逐段逐户摸底排查,核实采砂户数量、摸清河段及采砂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按属地管理原则,县区政府负总责,水务部门总牵头,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全面开展整治活动。对经水行政部门依法许可、有合法手续的采砂场,要规范其采砂行为,督促采砂后河床砂坑的回填,加大河道内垃圾、淤泥的清理,保证行洪安全,对未经水行政部门许可、证照不全的非法采砂场,限期坚决拆除,凡逾期不拆者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对拒不接受管理或抗拒执法的行为依法予以打击。同时,针对查找出的问题,督促相关人员和单位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立即着手整改,做到边查边改,即知即改。
(三)检查验收阶段(12月21日----12月25日)
由市河道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市河道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从市水务、公安、国土、环保、交通、建设等部门抽调人员,对各县区河道综合整治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凡验收合格的有证经营的砂场可以进行开采,整治不彻底、验收不合格的有证砂场,继续停产整治,直至达标为止;凡无证非法开采的砂场,一律无条件拆除,并恢复河床原貌。对这次综合整治活动期间工作行动迟缓、清理整治不彻底、发现问题查处不得力的县区进行通报批评,并召开后进推进会,责令限期完成整改任务。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了加强全市河道综合整治工作的领导,成立由王钧副市长任组长,法院、检察院、监察、公安、建设、国土、水务、环保、安监等相关单位领导为成员的天水市河道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确定一名政府领导具体负责本地区内河道综合整治工作。要认真执行河道综合整治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对整治工作不力、安全监管不到位,影响河道安全的责任人追究领导责任,对发生重大事故或人员伤亡的县区,按照《天水市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制实施细则》有关规定,实行年终考核一票否决。
(二)密切协调配合。这次综合整治工作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各县区政府是责任主体,负责组织协调好本辖区河道综合整治工作。各单位要加强协作,搞好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上下联动,真正把联合执法工作落到实处。水务部门主要负责依法查处非法采砂行为;公安部门负责对非法采砂的组织者、暴力抗法者及黑恶势力进行依法打击;环保部门负责配合水务部门取缔关闭城市水源地保护区内影响水源地安全的砂场;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对关闭取缔砂场违法占用土地情况进行清理整顿;交通部门要加大道路巡查力度,严厉打击运砂车辆超载及损坏道路的违法行为;安监部门要监督砂场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措施,确保砂场安全运行;纪检监察、法院、检察院、公安局负责查处国家公职人员参与或支持违规违法采砂的行为。
(三)加大舆论监督。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作用,对各县区河道综合整治进展情况进行跟踪报道,对整治工作搞得好的县区要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对整治工作不力,重点案件查处不彻底的县区及有关责任人要进行曝光,为河道综合整治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建立长效机制。为了加强全市河道管理工作,从综合整治工作开始,全市河道实行属地管理和县区行政首长负责制,市水务局不再直接负责全市河道采砂拍卖、发证工作。由县区政府组织人员严格按照《水法》、《防洪法》、《河道管理条例》对河道砂石资源进行勘查,对采砂规划进行修编,确定可采区、禁采区、保留区,向社会公示,做到规范管理,依法开采。各县区、各部门要认真总结河道综合整治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建立健全河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河道采砂联合执法的长效机制,促进全市河道管理工作走向法治化、规范化轨道。
2、河道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茨营乡境内河道综合整治工作,切实改善全乡河道水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及《曲靖市南盘江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决定对茨营乡境内龙潭河、格浪河、水城河进行综合整治,实行段长、点长负责制管理。现结合茨营实际,提出如下工作方案。
一、充分认识加强境内河道综合整治的重要性 茨营乡境内的龙潭河、格浪河、水城河既承担群众生产生活用水保障,也承担着防汛、蓄水、排涝及改善生态环境等多种功能。近年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全乡河道综合治理工作,积极开展了河道工程治理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河道综合整治有了一定的改善。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重建轻管问题不同程度存在,致使水资源利用率低,河道淤积严重,污染加剧,功能萎缩,效益衰退,抵御洪旱灾害的能力降低,潜在威胁茨营乡的可持续发展。对此,各村委会、站(所)必须充分认清河道综合整治面临的严峻形势,要从促进全乡一体化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社会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坚持建管并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河道水利工程综合效益。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通过抓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切实改善全乡河道水环境质量,加快推进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展示茨营“山青、水秀、菜绿、情浓、人杰地灵”宜人居住的生活环境,为全乡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目标任务
坚持政府主导、群众参与、依法保护、属地管理原则,以截污治污为重点,注重生态,强化管理,建立河道长效管护机制。
(一)20XX年7月前全乡河道长效管理制度落实率达到100%;
(二)20XX年内实现河道堤坝无耕翻种植、无乱堆乱放、无违法取土,河床无垃圾、无漂浮物、无死畜禽等;
(三)全乡河道长效管理考核合格率达到100%,优秀率达到95%以上。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XX年5月)。制定下发《茨营乡河道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召开河道综合整治专题工作会,按属地管理原则,安排部署全乡河道综合整治工作。全面宣传实施“段长、点长制”管理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段长、点长的工作职责,部署河道综合整治工作的重点内容和要求。
(二)实施综合整治阶段(20XX年6月-20XX年10月)。同步启动乡、村二级“段长、点长制”管理,各级点长履行所负责河道水污染防治的管理职责,进入常态化管理阶段。年内实现河道堤坝无耕翻种植、无乱堆乱放、无违法取土,河床无垃圾、无漂浮物、无死畜禽等。
(三)整改完善阶段(20XX年11月-20XX年12月)。创造性地开展“段长、点长制”管理的各项工作,积极探索和总结行之有效的工作策略,不断丰富和完善“段长、点长制”管理的内容和方法,不断完善“段长、点长制”管理的体制机制,积极扩大水污染防治的工作成效,做到全乡河道长效管理考核合格率达到100%,优秀率达到95%以上。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河道综合整治工作,成立茨营乡河道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杨自正乡人民政府乡长
副组长:熊立斌乡党委副书记
顾红星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张鉴乡人民政府副乡长、茨营派出所所长
徐绍岗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成员:尹红兵乡党政办主任
丁木利乡水务所所长
朱光辉茨营国土资源所所长
唐晓武乡村建所副所长
李志勇乡财政所所长
杨国相乡公路站站长
赵锐茨营派出所副所长
刘洪昌杨家村委会主任
夏成名蔡家村委会主任
代波飞整寨村党总支书记、主任
刘新良吴官村委会主任
李宫坤茨营村委会主任
王永飞团结村党总支书记、主任
张付友小河村委会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乡水务所,由丁木利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全乡河道综合整治工作日常事宜。
(二)狠抓落实,明确责任主体。河道卫生保洁及管护实行属地村委会负责制。全乡境内的的河道综合整治工作由乡人民政府负责。乡人民政府把河道综合整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河道综合整治工作目标责任制,强化乡、村、组三级管理,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任务和具体责任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乡级各职能部门对河道综合整治工作负有指导、协调、监督职责,负责指导、协调各项工作措施的实施,督促检查各责任单位工作任务落实情况,参与乡人民政府对各责任单位进行考核。
(三)明确河道综合整治工作责任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曲靖市南盘江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河道综合整治工作的主要责任内容:一是河道的疏浚整治;二是河道、河坡、河岸的卫生保洁;三是清理河道的违章搭建;四是河道的生态绿化;五是河道的非法排污口封堵。
(四)建立河道综合整治工作责任体系。按照“以块为主、属地负责”的管理责任体系,乡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担任辖区内河道的段长,分管领导担任副段长,涉及村委会主任担任点长,实行分级挂钩管理。河道严格落实“谁分管、谁负责”的管理工作责任制,明确乡以及各村委会作为“段长、点长制”管理责任单位的责任,履行各自相关的河道综合整治工作职责,加强相互间的沟通、支持和配合,积极主动协调河道综合整治工作相关职能部门,形成工作合力。
(五)全面落实段长、点长责任。全乡境内河道综合整治工作实行段长、点长负责制。
段长:负责全乡境内河道综合整治的具体工作的组织和实施,落实保洁经费和考核问题,检查督促点长开展河道综合整治工作,所做工作向河长负责。
点长:负责所在村范围内的河道综合整治工作,按照河道保洁达到“河道内无阻水障碍物、河面基本无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标准,落实河道保洁员,开展河道垃圾处理、对非法排污及破坏河道的行为及时制止、报告等工作,所做工作向段长负责。
(六)落实人员和经费,加强管理维护。乡人民政府根据工程分布和特点,针对不同的工程项目,着眼杜绝污染、提升水质,延长工程使用年限,采取不同的运营管理模式,积极探索长效管理机制,确保防汛、蓄水、排涝及改善生态环境等多种功能有效发挥。按照责任地段,采取专人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明确河道综合整治工作人员,确立岗位职责,签订目标责任,实现综合整治工作无盲区。落实日常综合整治制度,各类综合整治人员必须上岗到位,切实履行综合整治职责,坚持开展河道的巡逻检查,做好工程维护和水面保洁工作。
(七)明确各部门的责任。“段长、点长制”管理的推进,必须依靠全乡各相关部门及村委会的通力协作。各村委会、站(所)要从大局出发,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和专业优势,加强协同配合,做到治理措施上部门联动,执法监督上齐抓共管,工作信息上及时沟通,形成强大的河道综合整治合力。
乡党政办:正确把握全乡“段长、点长制”管理工作宣传导向,及时正确传递“段长、点长制”管理的相关信息,组织、协调和指导新闻媒体做好“段长、点长制”管理的新闻报道工作。
乡财政所:负责多渠道筹措资金,为综合整治重点项目的推进实施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负责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管。
乡水务所:承担检查考核小组的牵头和日常工作,负责对各村委会实行“段长、点长制”管理工作和乡直有关站(所)的职责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考核。负责做好“段长、点长制”管理的相关工作。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依法打击违反河道管理办法的行为。
乡村建所:负责加强辖区内河道环境管理及相应的综合治理工作,做好集镇、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无害化处理以及村庄环境整治等工作。根据河道保护的要求,及时做好相关规划服务工作。
乡国土所:负责做好河道规划红线范围内的土地权属调查,协调办理综合整治项目用地,协同有关部门做好沿河道无证堆场及收旧收废点取缔工作。
乡公路站:负责河道桥梁的监督和管理。
茨营派出所:配合做好沿河道无证堆场及违章建筑的取缔工作。
各村委会在乡人民政府及直相关站所的指导下,全面负责所管辖区范围内河道的综合整治任务的组织实施、协调配合、督促检查,并负责所辖村河道“段长、点长制”管理的日常工作。
(八)建立健全综合执法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各村委会、站(所)要按照职能职责,认真做好涉水工程项目依法审批工作,从源头上加大河道保护力度。要进一步明确行政执法主体、理顺管理关系,严格依法治理河道,严格执行河道综合整治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着力纠正在河道综合整治工作范围内开垦、乱占乱建等与水争地及设置排污口等违法行为。着力查处水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对污染企业和其他污染源排放实施专项执法检查,提高执法效果,促进水资源、水环境的良性循环。对河道重大违法行为实行挂牌督办,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九)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工作合力。一是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导向作用。对河道综合整治工作治理难度大但推进速度快、措施扎实有力的村委会、站(所),开展重点宣传,推广经验,树立典型。对群众不满意,工作推进慢,措施不得力的要进行曝光,形成舆论压力,督促责任单位尽快纠正。二是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在落实河道长效保洁管理的督查考核中,注重向河道所在地人民群众了解情况,让人民群众参与河道“段长、点长制”工作测评,以人民群众满意程度作为检验河道综合整治工作成效的重要衡量标准。三是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参与作用。通过多举措、多形式、多层面的宣传发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段长、点长制”管理,在河道疏浚整治和长效保洁管理中投工投力,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四是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创新河道管护公众参与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增强村庄等自主管理环境事务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爱水护水意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五、强化考核,严格奖惩
(一)考核工作机制。乡人民政府成立河道综合整治工作考核小组,将开展河道综合整治工作列入各村委会考核的主要内容。考核组组长由乡人民政府分管领导担任,财政所、水务所、村建所、国土所、公路站、派出所等站(所)领导为成员,在乡考核组的统一组织下,以消减水体污染物负荷为重点,提升水质、改善水环境为总体目标,采取审核资料,对全乡内河道综合整治工作进行考核。考核采取明查和暗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原则上明查每月组织一次,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暗查。各河道的考核排名情况每季度公布一次。
(二)考核内容及标准。以优化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成效,实现长效管理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水体净化、河面洁化、河岸绿化”的要求,按照《茨营乡河道“段长、点长制”管理考核标准》重点考核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组织领导。建立领导班子和工作班子,有明确的工作计划、施工计划和长效管理措施;建立并落实以块为主、属地负责的工作责任制,建立相应的工作台账。
2.宣传发动。主要考核各河道责任单位实施河道疏浚整治和长效管理宣传发动工作开展情况,动员基层部门、沿河各企事业单位、家庭等参与河道管理的程度。
3.落实投入。主要考核各河道责任单位是否建立了有效的河道卫生保洁工作制度,人员是否落实,经费是否保障。
4.社会效益。主要考核实施“段长、点长制”管理过程中的社会反响情况、人民群众的满意率等。
5.管理成效。主要考核“段长、点长制”管理责任河道的疏浚整治、卫生保洁、生态绿化、违章搭建、排污口的排污等内容是否达到规定标准,长效保洁措施是否落实到位。
(三)考核结果运用。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对按标准完成工作任务的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没有完成任务的责任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及有关人员,按照有关规定严格问责。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切实有效加强我县河道管理,确保河道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组织机构
县人民政府成立河道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县长艾方毅任组长,县委常委、副县长金晚球,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刘昆怀,副县长彭茂华、何同国,县政府党组成员、公安局局长朱甲云任副组长,县国土资源局、水务局、电力局、交通运输局、运管局、公安局、魏家桥镇、牛马司镇、佘田桥镇、水东江镇、灵官殿镇等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联合执法组、航运治理组、河道治理组、综合开发组。
二、工作目标
(一)加强河道安全防范措施建设,强化河道管理,确保河道畅通。
(二)严格控制河道采沙范围,严厉打击非法采沙,严禁乱采滥挖。
(三)按照“合理布局、控制数量”的要求,科学界定采沙范围,依法从严审批发放采沙许可证。
(四)加强河道采沙监管,整顿采沙秩序,分河段筹备成立沙石公司,报上级有关部门审批。
(五)在紧邻居民生活区的河道以及采沙留下沙坑的河段设立醒目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装置。
(六)加强汛期安全管理,杜绝汛期发生采沙作业安全生产事故。
(七)淘汰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客渡、货运船只,并配齐设备设施。
三、工作步骤
本次河道综合整治工作时间为:20XX年12月2日至20XX年3月30日。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调查摸底阶段(20XX年12月2日—20XX年12月12日)
1.充分利用各种媒介进行广泛宣传。通过组织召开全县河道综合整治工作动员大会和在县内各新闻媒体发布相关资讯,倡导全社会关注、参与河道综合整治,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2.沿河的魏家桥、牛马司、佘田桥、水东江、灵官殿五个镇要在县河道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集中安排力量,在20XX年12月12日前将本辖区河道相关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分类登记造册。
(二)重点整治阶段(20XX年12月13日—20XX年12月31日)
1.集中力量,联合执法,重拳出击,依法取缔魏家桥镇张家渡口旁的非法采沙场。
2.淘汰不符合要求的客渡、货运船只。
(三)总结验收阶段(20XX年1月1日—20XX年3月30日)
1.对河道治理综合整治工作进行总结,对成果予以验收。
2.成立沙石公司,规范沙石资源开采秩序。
四、职责分工
(一)办公室
县政府办主任罗小阳任办公室主任,县政府办副主任尹新华、王滇初、赵德安和魏家桥镇镇长叶安平、牛马司镇镇长莫志福、水东江镇镇长王卫兵、灵官殿镇镇长彭友文、佘田桥镇镇长王炜任办公室副主任。成员从相关单位抽调。
工作职责:
1.负责河道管理综合整治工作的综合协调。
2.负责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3负责本次整治工作的资料收集整理。
4.搞好上下级衔接联络工作。
5.负责本次整治工作的后勤保障工作。
6.督促指导各沿河乡镇开展河道管理综合治理工作。
(二)联合执法组
县政府办副主任赵德安任组长,县政府办副主任尹新华、县水务局局长尹贵陶、国土资源局局长李卫初、交通运输局局长刘军、运管局局长戴志臻、电力局局长彭劲松、公安局副局长杨智成、魏家桥镇镇长叶安平任副组长。成员从相关单位抽调。
工作职责: 1.拟定行动具体方案,交领导小组审定。
2.在下发相关通告后做好业主思想工作,要求其自行拆除相关设备设施。
3.组织现场执法,确保整治到位。
4.严厉打击阻扰执法等恶劣行为。
(三)航运治理组
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刘军任组长,魏家桥镇镇长叶安平、牛马司镇镇长莫志福任副组长。成员从相关单位抽调。
工作职责:
1.加强航道安全防范措施建设,强化航道管理,及时清除航道障碍,确保航道畅通。
2.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负责客渡船只和码头的修缮和改造。
3.搞好水上交通和作业船只的检测,淘汰不符合安全条件的所有船只,配齐设备设施。
4.在紧邻居民生活区的河道以及采沙留下的沙坑围内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设立安全防护装置。
5.负责航道治理工程的技术指导和监督。
6.落实安监人员,明确安全责任,制定安全章程,办理相关安全监督手续。
7.界定航道航线。
(四)河道治理组
县水务局局长尹贵陶任组长,魏家桥镇镇长叶安平、牛马司镇镇长莫志福、水东江镇镇长王卫兵、灵官殿镇镇长彭友文、佘田桥镇镇长王炜任副组长。成员从相关单位抽调。
工作职责:
1.按照开发和治理相结合的原则,指导各乡镇做好河道管理综合利用规划;
2.加强汛期安全管理,洪水期禁止河道一切生产作业。
3.划定好禁采区,规定禁采期。
4.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组织河道治理的护坡护岸、堤防维护等工程措施的实施。
5.起草有关文件。
6.加强对河道采沙及沙石公司的监管,按照“边开采,边治理”的原则,督促其及时处理尾沙堆。
7.负责河道治理工程的技术指导和监督。
(五)综合开发组
县国土资源局局长李卫初任组长,魏家桥镇镇长叶安平、牛马司镇镇长莫志福、水东江镇镇长王卫兵、灵官殿镇镇长彭友文、佘田桥镇镇长王炜任副组长。成员从相关单位抽调。
工作职责:
1.指导沿河各乡镇搞好河道沙石资源储量的调查,编制沙石资源合理开采布局和规划。
2.根据沙石资源储量调查结果,合理划分采沙区域,科学评估区域价格,规定开采期限。
3.报请省、市有关部门批准,制定资源有偿有序出让办法。
4.协助乡镇组织沙石开采权公开竞拍,实现资源有偿出让。
5.制定资源有偿出让收益分配方案,制定税费征收办法。
6.督促指导乡镇组建沙石公司,核定采沙船只、河沙码头,规范沙石的生产和销售,维护沙石市场秩序。
7.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实行集体会审后,同意办理相关手续。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确保整治到位。各沿河乡镇及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河道管理综合整治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强化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不得推诿,不得徇私枉法。
(二)服从安排,确保人员到位。所有抽调人员必须按时到岗到位,服从领导小组的调配和指挥。
(三)加强协调,确保全面推进。各沿河乡镇和相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注重信息反馈,形成工作合力。公安部门要严格执法,对阻扰执法行为要坚决予以打击,为河道综合整治工作保驾护航。
4、城市河道环境综合整治方案
为扎实做好城市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努力消除城市黑臭河道,改善城市河道水环境质量,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市第四次党代会关于“生态名城”建设的部署要求,进一步落实城市河道环境综合整治的属地管理责任,着力构建“地方政府负责、全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工作格局,统筹推进控源截污、环境整治、清淤疏浚、调水引流、生态修复等工作,全面提升城市河道环境质量,确保到20XX年底,市区城市河道水生态环境质量有较大改善,到20XX年6月,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河道,为建成国家生态市奠定坚实基础。
二、重点工作
1、控源截污。认真做好河道沿岸污水的收集和处理,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提高污水收集率。加强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确保达标排放。
2、河道整治。规范垃圾收运清理,做好河岸与河道保洁,解决因脏乱差、垃圾入河导致的水环境恶化问题。加强沿河养殖管理,取缔非法捕鱼行为。着手开展初期雨水污染治理和资源化利用研究。
3、疏浚活水。针对重点河段开展清淤疏浚,削减河道内源污染负荷。加快水系沟通、引清活水,提高环境容量。
4、生态修复。做好驳岸生态化改造、沿岸绿化及景观建设,加快氮磷拦截吸收、曝气充氧等生态工程建设,促进水质提升及生态美化,恢复与重建河道良性生态系统。
三、实施步骤
按照“摸清底数、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持续改进”的要求,重点抓好三个阶段工作:
(一)调查摸底,明确治理范围。(7月上旬)
各地要对照建成区地理信息系统,对天然河流及人工河道进行彻底排查,建立城市河道基础台账,评估筛选,逐一建立黑臭河道档案,并提出综合整治计划,报送市环委会办公室,市环委会办公室对各地上报的黑臭河道名单进行核查,督促各地进一步补充完善,确定河道综合整治计划。
(二)专题部署,制定整治方案。(7月中旬)
各地要对列入20XX年整治的黑臭河道进行认真调查和研究,按照“一河一策”的要求,分解落实整治任务,制定综合整治方案,报送市环委会办公室,同时在当地媒体公布。
(三)明确责任,推动工作开展。(7月下旬-11月底)
各地要根据治理河段,明确责任地区;根据职责分工,明确责任部门,实施分段包干,责任到人。要切实履行责任,认真组织实施,加快推进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沟通水系、景观美化等工程建设。
(四)加强督查,定期组织考核。(12月底前)
环保部门每季度末组织水质监测、专项督查和情况通报,动态跟踪治理进度,及时向同级政府报告。市环委会将于12月底前对各地整治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予以通报。
(五)积极履职,建立长效机制。
各地要高度重视河道水环境的保护工作,按照“河长制”的工作机制,落实专人负责河道水质,制定长效管理机制,对河道进行日常管护,确保水质长期满足水功能区划的要求。
四、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保障。各级政府作为城市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的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城市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建立“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协同推进、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各级环保部门要做好整治工作的监督协调,其他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共同推动工作开展。
2、强化持续推进。各地要充分认识整治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认真落实各项治污措施,确保投入到位,确保工程质量,确保长效运行维护,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3、强化监督考核。环保部门要会同水利、住建等部门做好城市河道综合整治工作的协调、监督、考核。对整治不力、污染问题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河道,要及时通报并实施挂牌督办,追究有关责任单位、责任人的责任;对整治不力的地区,暂停环保专项资金补助和各类环保创建,取消创先评优资格。
4、强化舆论引导。通过媒体公布各地整治计划、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并定期公布整治工作进度,对整治工作成效突出的单位进行宣传报道,对整治不力的地方和突出问题进行公开曝光。大力宣传城市河道对生态环境建设以及民生保障等方面的重要意义,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附件:泰州市20XX年黑臭河道整治任务表
20XX年6月28日
5、河道水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为确保20XX年河道水污染综合整治工作顺利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福建省防洪条例》、《福建省河道采砂管理办法》、《福建省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按照十八大关于建设美丽中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现结合燕南街道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工作要求
根据河道水污染治理的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大力实施重点流域水污染整治,全力推进城乡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有效治理非法捞砂洗砂、生活及建筑垃圾污侵占河道、企业排放各类废水造成水体污染等突出问题。不断改善水环境质量,实现区域环境山清水秀,全面推进生态街道建设。
二、目标任务
20XX年重点治理巴溪、后溪流域,确保河道水面垃圾等漂浮物明显减少,流域内污染排放得到整治,水质达到功能区划标准,河道非法采砂、洗砂得到有效遏制,河道河堤得到加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取得成效,初步实现“水净、堤固、河畅、景美”的目标。
巴溪流域:进一步巩固整治成果,通过遏制非法采砂,整治直至关闭污水处理排放不达标企业及养殖业,完善城区段污水管网建设,做好重点建设项目建设用地的水土保持方案的管理,避免造成水土流失,开展河道清淤、堤防建设,使流域水质达Ⅲ类标准。
后溪流域:进一步巩固整治成果,通过遏制非法采砂,整治直至关闭污水处理排放不达标企业及养殖业,使我街境内水质达Ⅲ类标准。
三、明确职责分工
河道水污染综合整治工作是一项涉及部门广,整治项目多的重点工作。各村、居要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在街道河道水污染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领导协调下,在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下,按照明职责,重落实的原则,共同推进整治工作。
1、各村、居:作为管理主体,按“属地管理”原则,实行行政一把手负总责,实施河道水污染综合整治工作。加大巡查力度,及时制止辖区内造成水污染的违法行为,确实无法整治的须以书面形式报请街道水污染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申请联合执法。村民建房自用砂由村民向村委会提出申请,然后报街道审批并向水利局备。负责辖区内河道清淤工作,对清淤量在1万立方以下,工期在10日内的清淤工程,由各村居报街道审批,并向水利局报备后实施;对清淤量在1万立方以上的清淤工程,由各村居上报街道后提交河道水污染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审批。
2、党政办:负责加强对造成河道水污染行为的曝光及整治行动的宣传工作。不定期制作整治专题节目,遇重大整治行动及时跟踪报道。
3、新农村建设服务中心:负责落实“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做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确保农村生活、建筑垃圾不修倒入河道。
4、水利工作站:负责牵头工作,建立整治方案,工作机制,组织工作督查、业务指导及日常工作联络;指导河道清淤工程建设,加强执法监督,做好流域内河道采砂和水土保持监管;及时打击河道内违法洗砂、捞(吸)砂等污染水环境的行为;开展水土流失治理。
5、燕南派出所:负责依法打击河道水污染综合整治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查处妨碍执行公务的暴力抗法行为。
6、城区国土所:负责落实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方案各项内容,确保排放达标;查处非法取土、采矿行为。
7、项目办:负责把好流域内可能造成水环境污染的项目准入关;对辖区内企业排污进行监督。
8、公路站:负责采砂船、砂石运输船管理及水上交通安全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非法采砂船、运砂船和违法水上交通安全的行为;对禁采流域的停泊船只进行清理、拖离河道;负责加强对公路建设垃圾的管理,禁止弃土弃渣沿河堆放和倒入河道。
9、燕南畜牧水产兽医站:负责落实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整治方案各项内容,确保排放达标。
10、城区林业站:负责落实滥砍盗伐整治方案各项内容;实施流域内的绿化工作;查处流域内破坏林地的行为。
11、安监站:负责查处流域内企业非安全生产行为。
12、城管办:重点解决城区河道两旁的无证摆摊设点、乱搭、乱建、乱倒、乱排等突出问题;加大对城区内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的管理,查处向河道倾倒垃圾、乱排污水等行为。
四、具体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4月10日前)
各村、居要对河道水污染综合整治工作进行宣传和动员。结合本辖区实际,成立工作组,安排专人负责,制定工作方案,对本重点整治流域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并形成书面材料于4月10前上报街道河道水污染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二阶段:集中整治阶段(4月10日—10月31日)
各村、居及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切实加大治理的工作力度,加强巡查,做好辖区及本单位职责范围内造成河道水污染的违法违规行为初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制止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对确实无法整治的违法行为,要以书面形式报请街道河道水污染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申请联合执法。
第三阶段:巩固提高和考核验收阶段(11月1日—12月31日)
街道河道水污染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将对一年来的综合整治工作开展“回头看”,探讨建立长效管理制度,巩固整治成果。对各村、居及成员单位的整治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工作考评。
五、加强整治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街道河道水污染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辖区河道水污染综合整治工作的指挥协调、督促检查、考核奖惩以及重大执法行动的组织安排;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专项整治日常联系工作,通报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各村居也要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做好本辖区内河道水污染综合整治工作。
2、广泛宣传发动。广泛运用广播、电视、简报、网络、短信等媒体,加大对河道水污染综合情况进行及时跟踪报道,提高水环境保护意识,增强沿河各类企业和广大群众对河道水污染综合整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对造成水污染的违法行为及时向社会公开曝光,加强社会监督,扩大整治的效果。
3、强化工作机制。建立街、村居综合整治责任制,各村居根据目标任务及统一规划、分批推进的原则,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对本辖区内河道污染状况进行初查,每月8日前将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包括进度、存在问题与下一步工作打算等),以书面形式报责任领导审定后,反馈街道河道水污染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工作不力、未按序时进度完成任务的单位和个人,按有关规定实行责任倒查和问责。(永安市人民政府燕南街道办事处)
第三篇:农村中学的综合实践—探索与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教师论文)评选
《农村中学的综合实践—探索与反思》
顺德区北滘镇莘村中学
作者姓名:陈文钦
联系电话:***
农村中学的综合实践—探索与反思
摘要:自从综合实践活动在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首次正式作为一门新的课程以来,经过实践证明,它的价值越来越被社会承认并重视。它没有传统的教材为依托,需要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学生需要,去开展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根据地方和学校实际开发课程,去挖掘农村中学教育资源。农村地区具有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这为农村中学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教师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让这门新课程展现出独有的魅力呢?因此,挖掘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源与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农村中学;校本资源;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一、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资源分析
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在目前教育资源有限、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应立足本土,充分开发当地农村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整合本地区有利的社会资源,开展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顺德区乡镇乡土文化资源丰富。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人文资源,且现阶段农村各地的特色经济又发展迅速,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具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如乡镇里的图书馆、工
厂、民办企业、文化站以及农村的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旅游业,等等,只要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涉及的,都是课程资源的范畴。
二、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新一代中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非常强,农村中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希望主导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展示自己的个性,提高能力。我们应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紧扣现实生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它充满生命活力。
1.组织形式要多样化
学校要组织形式多样且切实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课题调研、劳技培训和科学研究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活动主题,让学生尽可能多地选择实践活动类型,多方位接触综合实践。同时,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也要多样,实现教育方式多元化。
2.时间安排可多样化
综合实践活动要经常化、制度化,时间安排合理化,如寒暑假,周末、节假日、课余时间等,保证综合实践活动持续有效地开展。
3.实践内容应多样化
学校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特点及知识结构安排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应立足于农村学校的实际,注重层次性和探究性,如自护自理能力教育、种养业调查、农村志愿者活动、研究性学习等,实现实践内容多样化。
三、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实施
1.计划详细周密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制订活动计划,经历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反复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做到人人目标明确、任务明白、时限明了,保证逐步实施,层层落实。
2.指导实践探索
(1)组织。理论指导课以班级为单位,便于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维护。户外实践探究活动,以行政村为单位进行分组,路程短,不需要交通工具,可避免许多路途上的安全问题,便于周六组织开展活动和小组监控;以村为单位,学生所接触的都是身边熟悉的人和事,降低了活动难度,便于组织实施,体现了实践探究的可行性。
(2)指导。在活动中,教师适时、适度、适当地指导学生选择实践探究的方法、步骤和途径,使他们心中有想法,口中有说法,做中有方法。保证在实践活动中活而不乱、动而有序、有条不紊,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始终保持疏而不漏,密而有格,步步跟踪,环环紧扣,层层落实的良好态势,体现了指导老师的引导性。
(3)实施。采取组长负责、组员分工的运作机制。从组长到组员人人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探究任务,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人有参与、有实践、有探究、有收获、有发展,体现学生活动的主体性。
3.具体实践活动 如《走进碧江金楼――乡镇旅游发展前景与对策》的调查过程中,在老师指导下学生有明确的分工:历史追溯组查阅岭南文化的历史演变,采访景点传说,整编景点故事;市场调查组调查开发价值,调查游客来源及数量,预测旅
游收入;设计规划组设计旅游规划图,进行投资的估价;广告宣传组动手制作宣传海报,并身体力行进行宣传活动。这些都体现了组织的严密性和分工的明确性。
如《远足》绕镇三十公里活动中,设计了一系列活动。如前期准备--远足活动培训—探查自然风景名胜—参观岭南风景文化—体察乡俗民风—参加现代企业生产—生存能力体验—野外联谊会—成果展示。
4.组织成果交流
成果交流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既是对学生实践活动的小结,又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形成学习共同体的过程,它对促进学生的认识发生质的飞跃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评价
1.评价的原则
(1)参与性原则(2)过程性原则(3)激励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要注重学生亲身参与和学生全员参与,强调学生的活动参与过程,肯定学生的参与价值,不过分强调结果。注重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以过程评价为主,以激励学生为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评价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
2.评价的内容与主体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内容与主体应该是多元的,内容应从关注学生的学科知识内容,转变为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研究方法掌握、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取得的成果等,主体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社会人士评价等,具体内容见下表。
3.评价的方法
(1)档案袋评价。(2)实时性评价。(3)描述性评价。依据不同实践活动采用适当的评价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如学校校本活动,以学生素质培养,成长过程轨迹为实践案时,学生的成长过程的材料、应用资料、自我反思的材料、成果展示的材料,等等需要定时存档。如果能同时采用描述性评价记录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反思等,可以较好地全面反映了学生发展的状况。而在体验式的社会活动,比如远行,攀岩,则要老师与同学、家长等注意学生在活动中的情绪情感、参与程度、投入程度等表现,给予恰当评价,促进活动的开展、深入、创新。
五、农村中学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反思与问题见意
农村教师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实施水平有待提高。当前农村中小学校师资水平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老化,特别是农村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不能适应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要求。为使农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实施更加有效,需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
首先,农村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领导要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实施有效的强化管理,并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倡导者、利用者。
其次,组织农村教师去实地参观、听课、现场观摩,或请专家进行一些专题探索,案例点评等活动,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提高农村教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水平,形成一支较强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队伍。
因此,农村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研究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可以向教育专家请教和学习,为课程的校本实施提供具体的咨询和指导,为教师提供针对农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依据。
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加强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与评价,规范课程管理,丰富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将有利于提高农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四篇: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实践与探索
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实践与探索
长宁县政府研究室
近年来,长宁县城乡建设管理工作紧紧围绕建设“中国最美的竹生态旅游名城”定位,着力完善城镇功能,大力整治城乡环境,走出了一条环境整治促经济、社会和谐促发展的新路子。2006年12月,长宁县成为全省首个国家卫生县城。2008年8月,省委书记刘奇葆在宜宾视察期间,对长宁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要求在全省推广长宁经验。长宁县的主要做法是:
一、实施“三全”,破解“三难”
(一)全社会参与,破解“意识淡”难题。一是广泛宣传发动。利用电视、报纸、专栏、宣传车等多种宣传形式,在全县上下营造“长宁形象、靠我创造”、“竹海是我家、治理靠大家”的浓厚氛围。在碧玉溪雨污分流治理行动中,全党动员、全民参与捐款达400多万元。二是积极引导带动。在文明县城、卫生县城、园林县城、平安县城等创建活动中,全县广大党员、干部、中小学校师生、社区群众、志愿者、武警官兵走上街头,参加大扫除,清理小广告,维护交通秩序,制止不文明行为,形成了“十万群众齐动手,共建美好新家园”的壮观场面。三是公开曝光触动。公开曝光部分单位、小区存在的卫生死角问题和一些市民、村民的不良行为,督促各责任单位落实管理责任,教育引导广大群众遵守城乡环境管理规定。四是长期创建推动。继1999年长宁县城创建为省级卫生县城之后,2006年12月又被全国爱卫会命名为四川省首个国家卫生县城;2003年成为首批省级文明县城之后,2007年又再一次通过省级文明县城验收;2007年12月成功创建为宜宾市第一个省级园林县城。一次次的创建活动,对深入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起到了持久的推动作用。
(二)全方位突破,破解“力度软”难题。一是实施“五化”工程。紧紧围绕“风情竹海,秀水长宁”的形象定位,全面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硬化工程,大力植竹和植树造林、植草绿化,在县城营造出“城在竹中、竹在城中、人在景中”的景观效果。以川南民居风格改造了旅游景区和环线民房,规范了户外广告和店招店牌,突出竹特色、竹文化打造县城7大休闲广场,旅游景区和重点路段实施亮化引导,蜀南竹海垃圾处理中心正常运行,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蜀南竹海进出通道全面改造为快速通道,通乡水泥路网络健全,县城建成区街道和乡镇场镇主要街道实现全面硬化。二是治理“五乱”现象。坚持堵疏结合、集中治理与日常管理结合、教育与处罚结合的原则,限期拆除乱搭乱建,坚决制止店外经营、占道经营等行为;合理设置车辆临停点,规范车辆停放;严厉打击乱贴乱画行为和城市“牛皮癣”,全面实行生活垃圾规范收集和集中无害化处理。三是开展“五洁”行动。以开展洁净场镇、洁净社区、洁净小区、洁净村居、洁净生产五大行动为抓手,集中治理街道坑泥积水问题,切实完善管网、排污、垃圾清运和处理等市政配套设施建设,认真落实“门前三包、门内达标”责任制,场镇垃圾做到及时清扫、清运。健全和完善社区(小区)卫生管理制度,明确居民、业主、物管之间的义务和责任,确保公共地段、门店和楼道卫生达标、规范有序。在农村狠抓“四清”(清垃圾、清污水、清杂物、清污泥)、“五改”(改水、改厕、改圈、改厨、改灶),规范农具柴草堆放,圈养畜禽,清洁庭院。抓好生产污水达标排放和生产垃圾处理,净化、美化企业生产环境。
(三)全过程监管,破解“坚持难”难题。建立健全责任落实、跟踪问效等制度,形成全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长效管理机制,跳出了“治理-反弹-再治理”的周期律。成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制定和出台了《关于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实施意见》等10多项制度,通过制度管事、管人。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纳入目标考核管理,坚持每月一次综合检查、半月一次督查通报,每年安排10万元用于国家卫生县城管理,2008年用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奖励经费近80万元;对治理中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到位,对反复督办、推而不动的单位,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坚持“三高”,力促“三效”
(一)高起点谋划,环境促发展。1998年,我县将“环境立县”确立为全县的发展战略,历届县委、县政府班子围绕改善投资环境、创业环境和人居环境,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工作列入日程、机构列入编制、经费列入预算、成效列入考核,打造出了一流的城乡环境,长宁成为大企业、大项目的创业乐园、聚财宝地。2008年,长宁在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从限制开发区调整为重点开发区,长宁工业集中区纳入全省开发区发展规划,全年承接重大产业转移项目协议投资突破40亿元,特别是五粮液普石集团醋酸纤维素、天原集团盐化工、丝丽雅集团特种纤维、红狮集团干法水泥、深圳盟宝集团五星级酒店改造等一批亿元级重大项目的引进,有力地推动了资源转化、企业重组和产业升级。
(二)高标准实施,建管惠民生。坚持高标准实施、大手笔打造,联动推进卫生、文明、园林等细胞创建活动,精心实施溪河治理、旧城改造、管网下地、广场打造和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硬化工程,实现了城乡环境保护全覆盖、城乡环境监管全方位、城乡环境保洁全天候,全县城镇化率每年上升3个百分点以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赢得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认可支持。
(三)高要求问责,五治提效能。坚持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作为检验干部作风转变和效能提升的重要标准,扎实开展治软、治懒、治散、治庸、治贪“五治”活动。县委、县政府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实行重点督办、重奖重惩,在全县上下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对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2个月内没有明显改观的乡镇或部门,县组织、纪检、监察部门向乡镇或责任部门一把手问责;对当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考核为不合格的单位,实行年终综合考核降等降位处理。风正心齐、开拓创新、勤俭务实、自强争优的“长宁精神”已在长宁城乡大放异彩。
三、几点启示
实践证明,长宁县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树立的是形象,改善的是环境,提高的是素质,促进的是发展,改进的是作风,受益的是群众。抓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必须发挥党委政府主导作用,把整治工作列为专项工作、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容貌整治;必须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切实解决城乡环境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赢得群众的支持理解,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必须引导全社会参与,引导属地单位、企业、外来客商参与共建,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必须突出创新精神,不断探索新机制、新办法,把整风式的整治变成长效管理机制;必须注重提升群众素质,使硬环境与软环境同步建设、同步提高,实现标本兼治,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第五篇:农村河道整治
关于农村河道整治的实践与探索
一、基本情况
松阳县环境优美,生态宜人,境内河网众多,全县河道总长1873km,除松阴溪62km干流为省市级河道外,其余均为县乡级河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农村河道。“十五”以来,我县依靠上级补助、县财政、受益乡镇村多方筹资,投入9.8亿元,共完成各级河道治理185km,全县河道面貌有较大改观。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物质条件日益丰富,人民群众追求生态文明的意愿逐渐强烈起来,特别是“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等事业的兴起,广大农村的村容整洁了,房子漂亮了,要求改善河道水环境意愿更加迫切了。
图
1、新兴乡内孟村
图
2、新兴泉庄村泉庄湖
二、松阳县开展农村河道的现状
松阳县开展农村河道治理的历史比较早,近些年来也建成了向新兴乡内蒙村、泉庄这样的具有一定示范效益的板村。但是不可忽视的是,由于受县乡财政困难,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农民收入较低等因素影响,广大农村河道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水域面积逐年减少。在旧村改造等一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缺乏必要的水域保护和治理规划,不少村中的小河沟、小渠塘,被人为的缩窄、废弃甚至填埋,造成农村水域面积不断减少,使美丽乡村缺少“水”的灵气,严重的的还直接破坏了水系构成,造成水系连通不畅,一遇雨水天气就受涝成灾。
二是水环境逐年变差。受上游水土流失影响,农村河道普遍存在泥沙淤塞,河道萎缩等现象,加之农田生产、乡镇企业、畜禽养殖业等生产以及生活污水的排放,以及农业面污染扩大的影响,使农村河道水体污染进一步加重,造成生态退化、水环境变差,使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下降,直接影响人民群众身心健康。
三是管理薄弱,管护责任划分不清。农村河道分布广,上下游涉河各村难以协调,多数处于“无管护主体、无管护制度、无管护人员、无管护经费”的“四无”状态。一些群众管护意识不强,将生活垃圾直接丢弃在河道之中,类似塑料袋等一些无法降解的垃圾直接悬浮在河面上,情形触目惊心。
四是专业人才缺少,治理手段单一。随着河道治理中生态、植物措施以及水景观工程的融入,河道治理已成为集水利、环境、生物、园林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工程,而县内相关专业设计、施工、管理的机构和人才相对缺少。在以往的河道治理过程中,更多河道被人为的渠化、硬化,使河道失去了原有的蜿蜒、柔美、生态的特性。
图3:硬质防护刚强有余,柔美不足
五是资金投入不足。2011年县里从土地出让金中安排320来万元,用于农村河道整治,加上省里争取的资金,全年的资金投入十分有限,而项目村众多,资金分散使用后,每个村投入的资金只有五六十万元,只能解决最基本的防洪防冲问题,很难在水景观、生态等方面进一步提升。
三、县内外开展农村河道成功经验
近年来,从事河道治理工作的人们开始逐步转变观念,认识到天然的河流是一个健全的生态系统,水体具有很强的自我修复功能。这种修复功能并非与生俱来,而是依靠与河道紧密相联系的水生、水岸生物种群的多样性得来的,保护和恢复河道原有的生态性是河道治理工作的根本。特别是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在河道治理方面都有不同的尝试。总结起来有以下几条经验:
1、河道形态的治理。河道的开挖、清淤治理要尽量保留河道的原始走向、原始地形、地貌,对河道中原有滩地、沙洲都要加以保护,以营造受人类影响极小的生态“孤岛”。切不可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意愿,为追求防洪的安全,去“改造自然”,甚至“截湾取值”、将河道人为线性化、渠道化。
2、河道断面的治理。提倡缓坡,对直立的钢筋水泥防护,一般只在有特殊要求的河段构筑,尽可能的采用缓坡,为此河床原有内外连通的质地。也就要求在河岸护坡材料的选择上,尽量选择多孔的生态材料,目前,县内采用较多的是干砌块石、卵石的做法。
3、生态植物措施的应用。随着建设生态河道的理念的兴起,生态、植物措施河道中工程中得到应用。出现了不少如生态砼、格槟挡墙、生态植物袋等新型的建筑材料,也有采用纯植物护坡的设计和实践,在一些区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4、亲水及景观建筑物融入。通过筑堰抬水,形成湖面,增设亲水设施,同时在堤防建设中景观建筑物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它可以进一步拓展堤防功能,使用防洪工程由单一防洪的功能向休闲、旅游综合功能转变。
图
4、泉庄村泉庄胡砌石护岸
图5 我县横山村河道治理的参照方案
四、下一步打算及建议
2011年水利部推出县乡河道治理试点项目,经过努力,我县是以总分第7名的成绩,成功入围全国县乡河流整治重点县浙江省试点名录,这必将更加有力的推进松阳县农村河道治理工作。为了把项目建设好,我们计划以“百村绕水”为建设理念,着力恢复河道功能,改善农村水环境,最终实现“村村绕水、村村清水、人人乐水、人人护水”的整治目标,具体在项目管理与具体整治措施等两个方面提出下一步工作打算和建议,苦下功夫,争取好的结果。
(一)项目管理
1、成立统一的机构。整合水利、农办、国土、建设、环保等涉及农村水利、农村环境各部门,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截污治污、环境卫生以及河道治理方面进行统一规划,形成的资金、技术合力,综合治理。
2、落实河道长效管理。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切实履行“河道保洁”工程,建立农村河道长效保洁工作的新机制和新举措,强化河道长效保洁管理,进一步健全完善全区农村河道保洁考核办法,实施定政策、定责任、定河段、定人员、定考核的“五定”保洁措施。并加大河道保洁的监管力度,有效督促各保洁责任单位和镇、街开展日常化、制度化、常态化的保洁工作,从而达到河面无杂草、无漂浮物、河中无障碍、河岸无垃圾的“四无”保洁目标。
3、加大宣传。不仅要宣传项目建设意义,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同时还还要进一步宣传和深化广大村民的环境意识,并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或者居民公约等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维护河道整洁,为未来项目建成巩固成果先打好基础。
(二)具体整治措施
1、清淤疏浚工程。
松阳县地区山区,多数村庄沿溪而建,村庄段河道也相对较窄,泄洪断面明显不足,通过清淤疏浚不仅加大河道行洪能力,也还清理淤泥、垃圾,从而改善河道水环境。需要注意的是,不可像疏浚渠道,一味追求河流通畅。要尽量保留河道原有的蜿蜒性,对河道中原有滩地、沙洲要加以保护,以营造生态小岛。
2、岸坡整治工程
在整治岸坡进行护岸设计的时候,要根据不同河段的特点,因地制宜的选择合理的断面设计。主要可以下几种备选的断面:
型式一:斜坡式浆砌石生态护岸。主要用于山溪性河道,坡降大,流速快,同时有一定的建设空间的河段。
型式二:斜坡式鹅卵石生态护岸。下部结构采用当地鹅卵石砌筑,上部结构进行植物防护。主要分布河道流速相对较缓,与当地的旅游业相结合。
型式四:直立式浆砌石护岸。主要适用防洪、防冲要求相对较高,受地形限制,居民住房临水而建、土地资源比较紧张的地区(条件允许可以将挡墙底部的建筑栏杆换成植物护栏,种植蔓藤类植物,给硬质护岸穿上柔和的外衣。)。
型式四:自然植被护岸。主要分布在农田等生产区以及对护岸要求不高的河段,遵循“故道治河”原则,以河岸整坡为主,保持河道弯曲、平顺、生态、自然形态。
3、水系连通工程
松阳县水系纵横、池塘密布,通过开展水系连通工程可完善项目区内排涝体系,使水系畅通,提高水系的防洪排涝、同时通过通过筑堰抬水,形成湖面,亲水性,并引配水能力,连通沟塘河渠,实现“百村绕水”,将有利于改善水质。
4、亲水、景观绿化工程
为稳固河岸、防治水土流失,美化亮化河岸景观,我们在坚持与河道整治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实施的“三同步”基础上,按照“总量适宜、布局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绿化要求,对农村河道两岸实施植绿、造绿,并根据条件可能,在部分河道两岸建设生态林带,布置休闲景观,打造河岸绿色长廊,努力使河道两岸成为沿河居民群众游憩、休闲、运动、亲水的主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