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小学薄弱学科教学管理探索与实践
农村小学薄弱学科教学管理探索与实践
摘要:农村小学由于受到教学条件限制、师资队伍素质不高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农村小学音体美发展存在薄弱环节。针对农村小学薄弱学科,农村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思路,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小学投入支持力度,多措并存实现农村小学学科均衡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薄弱学科;教学管理
一、农村小学学科发展现状
义务教育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升,农村小学涉及人数众多,农村小学教育是否到位,直接影响着我国国民素质水平提升。小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未来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城乡二元体制存在,社会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导致了农村小学学科失衡发展现状。
当前很多农村小学学科发展存在失衡现象。与城市地区相比,农村小学音体美等学科存在薄弱环节。比如说音乐课教课方式依然是老师领唱,学生跟唱的形式;体育课则以简单的活动为主,体育器材老化问题严重。农村小学薄弱学科影响了农村地区孩子们全面发展,对于受教育者未来全面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二、农村小学薄弱学科存在的原因
(一)农村小学硬件设施不到位
因为农村小学教育经费有限,农村小学硬件设施建设不到位。农村小学微机室、多媒体教室、体育器材匮乏,造成了无法有效开展音体美等学科教学,使得农村小学生存在薄弱学科。在部分贫困农村地区,很多农村小学生不同年级挤在同一个教室里上课,对计算机、乐器等教学器材更是没有见过。
(二)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升
1、老龄化严重
相对于城市学校优越待遇来说,农村小学教师待遇较低,很多师范毕业生往往选择留在城市,而不回农村小学。这样一来,农村小学师资力量不能得到更新,教师老龄化问题严重。同时农村小学普遍缺乏英语、音乐和体育、美术老师。由于师资队伍建设不到位,农村小学一个教师往往身担数职,进行跨学科教学。这些农村小学老师由于没有受过音体美专业学习,因此其教学效果不容乐观,制约了农村地区小学生全面发展。
2、教学观念落后
长期以来,农村地区教师对外交流较少,其教学方法和观念没有根本改变,依然采用粉笔和讲课的方式进行教学。对于文化知识停留在灌输知识的层面上,尚未认识到学生的自主性。尤其是对于音体美教学,农村小学老师教学方法基本上没有任何改进,使得具有音体美天赋的学生失去了自身发展机会。
三、化解农村薄弱学科对策
针对农村薄弱学科存在现状及原因,要想有效化解农村薄弱学科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切实实现农村小学生学科均衡发展。
(一)整合教育资源
由于农村人口流动性较大,很多村落已经没有适龄儿童上学,独立存在的农村小学勉强维持着运转。针对学龄儿童少的村落,教育部门应当整合教育资源,对那些只能消耗教育资源的农村小学勇于撤销。兴建中心小学是有效方式之一。兴建中心小学能够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在兴建中心小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交通状况、地理位置、学生上学等一系列问题,为周边农村小学生提供方便。通过整合教育资源,能够实现教学条件改善,为中心小学配备优秀的小学教师,实现小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二)壮大师资队伍
要想化解农村小学薄弱学科存在的问题,优秀师资队伍是必要条件。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素质和数量是当务之急。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三个方式来实现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1、招聘高素质人才
农村小学要想方设法招聘高素质教师,尤其是具有综合素质的小学老师。通过提高教师待遇等方式,以优惠条件吸引更多的优秀小学教师到农村小学任教。农村小学可以适当放宽招聘音体美教师比例,提高专业教师数量和质量。小学除了配备数学、语文两位教师之外,应当配备其他学科教师,比如说音乐、美术、外语、微机等。农村小学要对美术、音乐和信息技术学科予以充分重视,避免出现学科发展失衡状况。同时尽可能地对大班级进行小班教学,实行严格的小班级教学模式,使得每一个学生能够获得均衡发展。
2、开展对外交流
农村小学应当利用一切机会,积极开展教师交流。鼓励和支持本校老师到外地进行挂职锻炼和培训,提高其工作技能。农村小学应当欢迎外地优秀教师到本校进行授课,这种积极的教师交流机制有助于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实现均衡发展。
3、加大培训力度
要想实现农村小学学科均衡发展,关键还是依靠本校教师队伍。因此农村地区小学应当加大对本校教师培训力度,提高其讲课水平,培养综合型人才,为小学生学科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三)加大硬件建设
农村小学存在薄弱学科的关键因素在于硬件建设不到位。很多依托于教学硬件的学科,因为硬件建设不到位,导致学科教授不到位。因此国家应当加大对农村小学资金扶持力度,改善农村小学硬件设施。城市地区小学应当对口扶持农村小学硬件建设,为农村小学提供必要的帮助,比如说城市小学淘汰的教学器材可以支持给农村小学。
农村小学教育与国民素质有着直接关联,对于农村受教育者未来成长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从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得知农村小学教育由于教师队伍素质低、硬件设施不到位等原因,农村小学音体美等学科发展存在薄弱环节。这些薄弱环节存在影响了农村小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对于其未来全面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针对这种情况,除了国家加大对农村地区小学扶持力度之外,农村小学应当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更新教学观念,力争实现农村小学学科均衡发展,努力把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学科差距缩小到最低限度。参考书籍
[1] 齐翠萍.如何正确运用小学数学教学评价[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23)[2] 战会玲.发展性教师评价初探[J].科技致富向导 , 2008,(20)[3] 秦锐.对中学音乐新课程教学评价的思考[J].科技促进发展 , 2009,(05)
第二篇:农村小学薄弱学科教学管理探讨
农村小学薄弱学科教学管理探讨
小学的音乐、美术、体育、劳动四个学科被普遍地认为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中的薄弱学科,事实也完全这样。1991年底,我镇260名专任教师中,具有较扎实的音乐基础知识、较强的识谱能力和较熟练弹奏键盘乐器的仅有12名教师;具有一定的美术、体育基础理论和实际技能的各近10人,这显然是远远不能满足近160个班的教学需要的。从前几年检查的四个学科的教学情况看,完成教学任务好的占75%左右,而大部分教师只能完成教学任务的一半,个别教师只顶名不开课,还有的教师有备课(教案)而不上课,不少教师不按教材内容上课,因此,农村小学音、体、美、劳的教学更为薄弱。
一 成为薄弱学科的主要原因
音、体、美、劳成为薄弱学科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我们从教育内容着眼分析,认为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现有教师队伍的素质先天发育不足。我镇260名小学专任教师中,正规专业学校毕业的只有10人,其余的大都是在“文革”中或“文革”后参加教育工作的民办教师,而这些教师的绝大多数是“文革”期间的在校生(不是小学就是初中或高中),在那个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年代里,他们连语、数、理、化主要学科都没正规地学,艺体学科就更排不上号了,参加工作时虽有初中或高中学历,但艺体科的基础却很差。
(二)现有教师队伍的素质后天营养不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拨乱反正,教育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针对教师队伍素质低,学历不达标这一严重问题,为解决教学急需,先对教师进行了四、五年的教材教法培训,又采取有力措施,进行了长达十年之久的学历达标教育(即补尝教育)。这些教育活动提高了教师队伍的专业知识和教学业务能力。但这些教育培训活动侧重了语数等主要学科,忽视或还没有顾得上音、美、体这些过去所说的副科,因此,虽进行了近15年的培训提高,目前教师队伍的艺体素质没多大变化,整体素质仍然较差。
(三)“应试教育”造成的恶果。中国的教育,长期以来延袭着“应试教育”,以升学率和分数评价学校和教师。教学内容的重点,教师的两眼始终放在、盯在被考试的几个学科上,并且竭力在这几个学科上争高分,以提高升学率,音、美、体(后来加上劳动课)不列为考试学科,不影响学生得高分,也不影响升学率,因此,这些学科长期被领导和教师忽视,只要有人上,课开齐就行了,至于课时是否上足了,这些学科的师资水平如何,教学任务完成的怎样,对这些学科的教学如何进行督促和考察,领导和教师或是没有时间或不愿意去过问和研究。
(四)与这些学科的“很强的实践性”特点有关。音、美、体、劳四个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一定的专业特长。如:音乐教师除具有扎实地音乐知识外,还要有较好的识谱能力、熟练弹奏键盘乐器的能力,美术教师要亲手画,体育教师要作出标准的示范动作,劳动课教师要边讲边做给学生看,教师没有实践能力是无法进行教学工作的。目前,所有的小学教师都能教(或者说都敢教)语、数、自然、社会课,差点的教不了中高年级的,还可以教低年级的,但音、美、体、劳,特别是音、体、美至少有半数教师不懂,不敢接课,即使勉强地接了课,也很难完成教学任务。
以上四条原因中,第三条是最主要的。
二 改进薄弱学科的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
素质教育不同于升学教育,素质教育把着眼点放在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上,目的在于促进人的素质即人的质量的全面提高。
四个薄弱学科直接影响着小学阶段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因此加强音、美、体、劳的教学管理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为了打好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的基础,近几年来,我们针对造成音、美、体、劳为薄弱学科的原因,在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上,根据上级的要求,结合本镇的实际,主要作了如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严格教育法规,坚持依法治教。这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我们从学习入手,形成共识,在工作中落实,奖罚分明。几年来我们层层组织干部和教师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和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学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有关素质教育的论述,引导教师从提高国民素质,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提高对素质教育重大意义的认识,努力转变干部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使其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二十一世纪世界人才竞争的高度去办学和教学;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及国家教委下达的课程方案等法规性文件,增强干部教师依法办学依法治学的执法意识,做到严格执行国家的政策法令规定,工作中严格要求和检查,对违背规定的严肃处理。
(二)培训专任师资,提高教学能力。这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关键。教师素质的先天不足,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为解决这一突出矛盾,我们举办培训班,培养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从1993年春节开始,我们对教师进行有计划地分科培训。根据农村小学规模小,大部分教师包班,无法设专职教师的实际情况,让老师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教学工作的需要,从音、美、体中任选一科,由学校协调,使三科各占约三分之一。现已举办了两个学科班。音乐培训班是1993年春节后举办的,时间二年,至今已一年半的时间,主要学习了五线谱知识,键盘乐器弹奏两大部分内容,已进行了五线谱知识的笔试,简单的五线谱视唱和键盘乐器的自选曲子弹奏三项内容考核,参加的32人,已有26人三项合格。今年暑假将进行较复杂五线谱视唱和键盘乐器指定曲子弹奏考核。60人的美术班1993年暑假后开学,计划一年半的时间。每周星期天集中辅导。培训班以《小学美术教学大纲》和现行教材为依据,以教材内容涉及到的基础理论为教学重点。以培养教师的实际能力为目的。每次集中辅导安排两次作业,一次随堂作,一次回家作,下次辅导时带来交上,辅导教师对所有作业批阅记分,作为学员的学习成绩。目前小学的十册美术教材的辅导已全部结束。理论和技能的再提高,安排在1994年下半年进行。已培训的两个科在教学中显示出了巨大的作用。1993年下半年和1994年上半年的两次教学工作检查中发现,培训的学科,课开得齐,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体育培训班的计划已拟定好,将在1994年下半年施行。
(三)落实课程计划,保证教学质量,这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严格执行国家教委下达的课时计划,坚持计划指导下的教学目标责任制,是我们近几年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一贯做法。每学年开学初,镇教研室统一审查各学校的课程表,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核准后退回学校执行,并做到学校总课程表、班级课程表与教师的授课表相符。建立教师任课情况登记表,将全镇260名专任教师的任课情况登记造册,以备平日教学工作检查用,从组织管理上保证课程的开齐和课时的上足,同时也为教学质量的检查考评提供了依据。
(四)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效率,这是全面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几年来,我们坚持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课堂结构,提高授课效率,不断探索着音、美、体、劳四科课堂教学的路子,镇教研室一名专职教研员和四名兼职教研员分管全镇音、美、体、劳四科的教学研究工作,学区设教研组,与其他学科一样,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结合本镇教学的实际,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前段重点研究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大胆发挥小先生在教学中的作用”,“充分利用教学设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三个专题,并组织了两次听课评课活动,筛选出其中的三节在镇举行了观摩课,教研活动的开展,理顺了这四科课堂教学的基本路子,教师的授课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高。
(五)注重技能训练,加强能力培养。这是全面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根本举措。
以现代科学为基础的现代化生产建设,对生产者、建设者知识水平和技能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必须十分重视加强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全面提高素质教育水平。近几年,我们始终坚持组织好各种兴趣小组,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活动。音、美、体、劳四科实践性强,又是活跃学校生活的主要特色性课程,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素质成长方面起着主要而特殊的作用。这些学科单凭第一课堂教学很难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第一课堂的内容和学生亲自动手能力必须在第二课堂或各种兴趣小组的活动中深化、充实和提高。我们要求各校根据师资和教学设施情况,组织好各种兴趣小组,如体育中心队(乒乓球,小篮球,体操,田径等)文艺中心队(乐器、合唱、表演),军乐队,腰鼓队,美术兴趣小组,科技制作小组等,做到各兴趣小组的辅导教师、计划、时间、场地、器材五落实。兴趣小组的正常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深化了第一课堂所学的知识,促进了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同时也为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竞赛、评选活动提前准备了人才和作品。几年来,我们在本市组织的各项竞赛、评选活动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六)改进考试办法、搞好检查考核。众所周知,考试如同“指挥棒”,具有导向作用,特别是对音、美、体、劳四科教学情况的检查考核,更具其特殊性。为此,我们对检查考核全镇范围内的四科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和教学质量情况的方法作了改进。从督促领导教师重视和加强四科的教学、掌握全镇的教学情况的目的出发,从1993年下半年我们试行了“四步抽签考核法”,对全镇四科的教学情况进行了检查考核。具体做法是:每学期举行一次,在期末复习前进行。按年级学科全镇统一命题,试题分A、B、C三套。内容分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技巧)两大部分,在具体评分上,“量”的完成占60%,“质”的好差占40%,由学区校长和教研室组成几个考核组,对四科的任课教师逐人考核,考核前进行四步抽签,一、任两科或两科以上的先抽出考核的学科(只任一科属当然考,不必抽);
二、学科确定后,再从所任的几个年级,班中抽出被考的班(只教一个班的不用抽),三、学科班确定后,再从三套试题中抽出考核的试题(为防试题泄密用三套题,事实证明,因这些学科实践性太强,即使走了题,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弥补)
四、最后再抽出被考核的具体学生。因为一个班的全体学生参加考核,工作量太大,也不便于掌握。为了既便于掌握,又能考察出真实的情况,确定参加考核的具体学生时,先让任课教师按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好到差排出名次,有多少学生,排多少个名次,考核组按镇统一规定的比例数,对学生抽签。如规定考核20%的学生,任课教师抽出的签是2号,参考学生应为2、9、12、19……。四步抽签结束后,考核组就可以考核了。基础知识部分有的是笔答题,也有的是口答题,实践题参考的学生都来做,按统一的评分标准,逐人记分,然后算出平均分,此分记入教师的教学成绩,各考核组考核结束,全镇交流汇总,肯定成绩,找出面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既督促了教师重视这些学科的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又能帮助领导了解掌握面上的教学情况,以便采取措施,加强指导,改进管理。
今年六月上旬,举行了全镇音、美、体、劳四科的教学情况检查考核,共考核170个学科班,986名学生,其中音乐课及格率91%,优秀率7%;美术课及格率92%,优秀率24%;体育课及格率100%,优秀率7%;劳动课及格率87.5%,优秀率31%。考核组的同志一致认为:全镇四个薄弱学科课程开得齐,课时上得足,教学工作渐趋正规,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第三篇:加强农村小学薄弱学科教育教学策略
加强农村小学薄弱学科教育教学策略
近年来,小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实验、品生等学科建设相对薄弱,如何加强这些薄弱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科学、客观地评价学校薄弱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彻底改变当前学科发展不均衡之现状,促进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成为考核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在农村学校,课程表上也有这几个学科的安排,也安排上课的老师。但是,大多数情况是教师只顶名不开课,还有的教师有备课而不上课,不少教师不按教材内容上课,上课无准备。因此,农村小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实验、品生等学科教学更为薄弱。
我认为要改进薄弱学科的教学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落实课程计划,保证开足开齐开好薄弱学科课程,这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坚持计划指导下的教学目标责任制,这是我们近几年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一贯做法。每学年开学初,学校领导随机抽查各班级的课程表,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建立教师任课情况登记表,将薄弱学科安排专任教师,从组织管理上保证课程的开齐和课时的上足,同时也为教学质量的检查考评提供依据。
(二)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效率,这是全面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
一定要坚持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加大对薄弱学科教学常规的督察力度,通过深入班级“听”“查”“谈”,检查教师薄弱学科教学常规的落实情况,狠抓薄弱环节,在直面问题和解剖整改上下功夫,落实薄弱学科常规管理细节,并就薄弱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设立研究课题,积极组织开展教研工作,充分发挥教研工作的专业引领作用
(三)注重技能训练,加强能力培养。这是全面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根本举措。
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自身特点,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组织好各种兴趣小组,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与艺术相关的活动,努力做到各兴趣小组的辅导教师、计划、教案、总结、场地器材“五落实”。这些薄弱学科实践性强,又是活跃学校生活的主要特色性课程,在学生的学习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这些学科单凭第一课堂教学很难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第一课堂的内容和学生亲自动手能力必须在第二课堂或各种兴趣小组的活动中深化、充实和提高。
(四)改进考试办法、全面做好检查考核,这是切实加强薄弱学科的有力保障。
考试评价机制具有导向作用,特别是薄弱学科教学情况的检查考核,更具其特殊性。学校英音体美科品教师考核与文化课教师摆在同等位置,学校应重视英音体美科品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对薄弱学科的重视度,切实加强薄弱学科的教学,进一步提升小学课程实施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正常开展。
第四篇:薄弱学校提升的探索与实践
薄弱学校提升的探索与实践
金塔县羊井子湾小学
2010年7月
羊井子湾乡是我县唯一的移民乡,移民基地从1985年开始开发建设,自建设初期各级领导就非常重视移民子女受教育问题,1986年克服困难创建了羊井子湾小学,1993年乡政府成立,同年设立了榆树井小学,1997年乡学区成立,1998年羊井子湾中学成立,1999年设立了双古城小学,羊井子湾中学和羊井子湾小学合并改建为九年一贯制学校,2007年学校中学部因布局调整撤并后改建为寄宿制完全小学(附设幼儿园),至2009年榆树井小学和双古城小学及附设幼儿班全部撤并到羊井子湾小学,全乡小学及幼儿园均实现了集中办学,彻底完成了“一乡一校”的布局调整目标。学校现有教职工30人,在校小学生370人,幼儿139人,其中寄宿学生 人,寄宿幼儿 人。
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宗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加快校园内部设施建设,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逐年提高。学校2004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县级文明单位”称号,2006年被县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08年获得“平安学校”称号,2009年在全县第二届教学大会上获得“教
学质量进步奖”,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全县教育先进单位”,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正在逐年提升。
一、学校现状的理性分析
由于我校学生全部是东部贫困山区移民子女,他们吃苦耐劳精神较强,而基础素质先天不足,加上学校文化底蕴浅,教学条件差,诸多因素影响着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得历年来学校教学质量提高较为困难。客观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一是在校学生生源复杂,学前教育不到位,学生养成教育较差,学生接受教育起点低,起步晚,学困生多,教学质量提升难度大。由于学生是从东部多个县移民而来,有很多来自偏僻山区,在原籍时上学少,或是当地的基础教育条件差,移民到我县后受方言的限制,师生深入交流困难,学习困难学生偏多,要想提升教育质量关键在于如何转差。
二是学生家庭支持不足,流动性大,异动频繁,学额巩固难。移民群众大部分自身文化水平素质较低,不能很好辅导教育学生,加之家庭比较困难,经济条件差,家中子女多,受经济条件制约,对教育重视不够,支持动力不足。特别是一些从边远山区移民来的家庭,大都是一家三四个孩子,他们在原籍时没有接受幼儿教育,迁入本地后入学年龄偏大,有的十多岁才上小学一年级,有的一家三四个孩子一起上小学,最大的十五六岁还上小学四、五年
级;还有部分学生春季种地时随家长转入我校就读,秋季又随意转回老家或亲友处借读;有的家里几个孩子,因为各种因素老家留一个,带在身边一个,过一段时间再把带在身边的送回去,把留在老家的带过来,造成异动频繁,每年异动学生都在三四十人以上,教材分发困难,近几年国家推行“两免一补”等扶助政策后,这种情形才得以好转。
三是移民群众文化程度偏低,认识观念、风俗习惯、生活习惯有差异,学生行为习惯转变慢。由于全乡整个村组都是移民家庭,学生受到相对独立的居住交流环境和相对落后的家庭教育影响,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卫生习惯都比较差,学校花费的精力大,转变比较慢,给学校教育和管理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四是建校以来学校虽然进行过多次改扩建,但校舍仍然紧缺,学校建设重心只能放在加强校舍建设,满足教育教学基本条件上,对教学软硬件投入不足,学校文化底蕴浅,教学设施缺乏,管理不够精细,部分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受这些客观因素的制约,跟兄弟学校相比,要提升薄弱学校内涵,提高移民基地学校的教学质量,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我们迎难而上,不断研究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尽全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管理力度,创新教学思路,贯彻落实全县教学大会精神,学校上
下千方百计抓教学,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实现了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二、学校提升的探索与实践
薄弱学校的改造不仅仅是一个投入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学校自身建设的问题。具体地说,就是薄弱学校的软件建设才是改变薄弱学校面貌的根本所在。如果学校的领导班子、教师队伍、管理制度等等相关措施跟不上,就是有再好的办学条件也是难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
因此,要改变一个学校落后面貌,除了要依靠政府在资金上的大力支持来改善办学条件外,更重要的是要“自强”。要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加强自我建设,不断地改革、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不断提升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的素质,才有可能使一个弱校逐步甩掉薄弱的帽子。那么一个薄弱学校应该从那些方面来加强自身建设呢?我们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1.提升学校办学条件、文化品味方面的探索 针对学校现状,我们在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订了符合校情、师生认同的近期发展目标和长远发展规划,把校园划分为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既因地制宜,又有利于教学;既着眼于近期使用,又考虑到长远的发展,以共同的远景来凝聚人心,激发斗志。在努力争取项目、引进资金进一步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基本的教育
教学需要的同时,克服经费紧张的困难,筹措资金提升寄宿制学校办学水平和文化品味,加强内部配套设施建设。
为了能为进一步办好寄宿制小学,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我校加强投入,将有限的建设资金向寄宿生食宿工程倾斜,先后投入十余万元,改善寄宿学生食宿条件,为寄宿学生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在饮食方面,我校改建了高标准的学生食堂和餐厅,能容纳300名学生同时就餐。寄宿学生实现了刷卡就餐,并通过设臵实现一餐只能刷一次,预防误操作造成学生损失。学生食堂购臵了消毒柜、冰柜等,学生统一使用学校提供的碗筷就餐,使学生碗筷有消毒,菜肴可保鲜,满足了寄宿生的需求。另外,学校还为寄宿生准备了物品储存柜等,形成了规范而优越的寄宿生活条件,真正做到让家长放心。对于低年级寄宿学生,学校为他们准备了电视机、影碟机,播放一些学生喜爱的影片等。办学条件的改善,为寄宿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使他们能够真正积极主动地投入快乐的学习生活。
为了提升学校文化品味,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围绕校园环境建设、制度建设、转变观念、规范行为等重点,结合我校实际,培育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增强校盛我荣、校衰我耻的意识,激发师生发展学校的内驱力,引导全体师生努力把我校创建成一所积极、向上、健康、安全、和谐的学校。通过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以良好的“三风”
建设促使教学质量提升。学校架设开通了远程教育网、光纤宽带网、校园局域网、闭路电视网和校园语音广播系统,建立了雏鹰广播站、学校网站,创作了校歌,设计了校徽,坚持办好校报《校园广角》,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取得成效,提升学校文化底蕴。
2.提升学校内部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的探索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改变办学理念,规范办学行为
我们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依法治校的原则,立足实际,整章立制,完善职责,设立标准,严格落实。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正面引导,积极推行“爱心教育”、“关怀教育”、“自我教育”、“和谐教育”,引导广大教职员工自觉转变观念,转换角色,在管理上出新招,讲实效,克服“条件决定论”和“生源决定论”的消极思想,从最基础的地方抓起,每位员工都最大限度发挥能动性,每个部门都能最大限度发挥积极性,作为校长积极为他人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保障学校各项工作正常开展,保障各项工作目标落实。
(2)加强管理落实责任,制定规划明确目标。学校建立健全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落实责任,细化督查考核办法,进行精细化管理,向常规管理要质量。修订完善了《羊井子湾学区制度汇编》,收录教育教学制
度31项、安全后勤制度52项、幼儿园管理制度17项共100项各类管理制度,制度建设做到了全、细、实、严:一是“全”,制度涉及学校管理的各个层面,各个方面,不留空白;既有人事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总务后勤管理制度等内部管理制度,又有家长学校制度等对外关系方面的制度;既有约束性制度,又有引导、激励性制度。在评价体系方面,也力求“让学生快乐,促学生上进”。二是“细”,内容具体,详细明了;从教师到门卫,人人职责明确;从教导处到总务处,处处权责分明;从教育教学到后勤财务,事事有章可循。三是“实”,制度切实可行,便于实际操作;四是“严”,纪律严明,赏罚分明。在健全制度的同时,做到每一项工作都要有较为详实的资料记录和完备的档案材料,以利于体现过程管理,记录学校的发展历史。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打造一支乐于奉献、肯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管理队伍和思想过硬、师德高尚、观念新、业务精、乐教善教、精心育人的教师队伍。
一个学校的发展和建设总离不开教师,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对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做为教学质量薄弱的羊井子湾小学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更多,个别教师存在着“条件决定论”和“生源决定论”的消极思想,不是教师教育影响学生,而是学生
影响改变教师,总是怨天忧人,报怨客观因素,不从主观能动性上找原因,课堂教学艺术性差,效率低下,导致教学成绩偏低,个别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不能潜下身子精心务作自己的教学工作,总和教学能力差的个别教师比,对学校相关制度臵若罔闻,不抓落实,不认真辅导及按时批阅学生作业,把精力消耗在玩电脑、打游戏上,对学校安排的工作总是有许多牢骚和应付之辞,平时工作松懈浮跨。要想改变薄弱学校的落后面貌,首要任务是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建设这个关键问题不放松。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强化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教育,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教师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品质和职业道德。教师的教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一个学校,尤其是薄弱学校,必须将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当作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来抓。对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我校领导班子充分予以重视,将师德建设列入日常管理工作之中。一方面,学校经常性地组织广大教职员工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法规,增强教师的法制意识;宣传校内外涌现出来的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通过学习先进材料、召开专题讲座、专题讨论、请优秀教师介绍先进经验等活动来创造一种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的良好氛围。校长引领广大教师积极投身自己学校的改造和建设,动员广大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中来。学校领导经常与教师广泛地交
流、沟通,组织教师开展讨论,共同分析自己学校的薄弱环节及其产生的原因,与教师一起寻找自身的不足和毛病甚至是错误。克服那种将责任归咎于外部环境,一味强调这样那样的条件对学校发展的制约,而不去认真分析管理和教学中所存在问题的现象。
二是立足校本教研,促进教师成长。我们都知道,一个教师只有工作热情而没有广博的知识和精湛的业务能力是教不好学生的。要想使薄弱学校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有所提高,只有靠校长和教师自己的努力来实现。提高薄弱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主要途径是校本培训和教师的自我学习。我校本着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充分利用本校资源,发挥学校教师集体的智慧,实现资源共享。加强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使教师队伍形成了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的内在机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化组织。我们学校组织富有实效的校本培训,构建教师发展平台。学校针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难点问题,组织教师进行教研课题研究,着眼于学校发展中的问题,以个人课题、教育案例、教育叙事为抓手,指导教师自我反思;以课例研讨、读书报告、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引领教师发展。省级重点课题《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模式及管理办法研究》已结题通过鉴定,正在进行的课题有市级课题2项,县级课题1项。积极参加教育局组织的各种学习培训和交流活动,加大教师在岗
培训力度,组织各科教师进行教材教法过关测试,参加教育技术能力校本培训和初级认定,让所有教师都掌握多种电化教学手段,并运用在平时教学之中。学校鼓励教师深造取得更高一级学历,通过本科再读、培训学习掌握新知识、新观念和现代教学手段,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增加了后劲。为了全校教师更好的充实丰富自己,学校图书室购买了大量的书籍,全天为教师开放服务,并要求教师每学期撰写读书心得、读书随笔等。
三是校长和管理者自觉主动地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法规,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的领导素质和管理水平,自觉端正办学思想,克服“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把学校工作真正转变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上来;同时,制定相应的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类继续教育,特别是通过制度管理来激励教师自觉主动地学习。学校制定了教师继续教育制度,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分阶段的对教师进行有关教育理论、教育技术、业务知识等方面的培训,以此来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3.千方百计狠抓教学,高效务实提高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就要紧紧围绕教学质量如何稳住和稳中求升来进行,针对学校和学生实际,学校明确提出了“打基础、抓素质、训练队伍、促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办学指导方针,坚持了“拼搏是基础,教改是出路”的改革方向,提出了遵循
教育规律,要偏爱差生及“对待差生的态度是衡量教师教育思想是否端正的重要标志”的口号,明确了教学质量目标,学校领导努力把主要精力放在领导教学上,学校的各项工作以教学为中心,为教学服务,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在教学过程管理中根据校情,我们进行了明确的目标管理,领导包年级,中层骨干包科目,加强反馈矫正系统,通过月讲评,期中小结,期末总结,不断加以强化,使教学过程管理扎扎实实地落实在实处。同时学校把职称评聘、评优树模等全部和教学质量挂钩,机会大量倾斜给一线骨干教师,加大二次分配奖励力度,形成了领导注重抓管理、教师主动抓教学的良好局面。
我们学校引导教师把第一着眼点放在课堂上,深化课堂改革,打好基础,提高能力。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不断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在听评课上下功夫,在说、授、评中求提高。狠抓教学过程的管理,从备课到上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差生转化以及课堂改革到师德行为都有具体要求。
(1)分层递进搞教学,多种形式促辅导。为了提高学习成绩,我们要求各科任教师在摸清学生底细的基础上,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制定出不同的目标,适当降低学科教学坡度和难度,适度减缓授课进度,实行缓慢推进,补前学后,当面指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并倡导学生互帮互学,合作学习,共同提高。同时认真做
好学生课后的个别辅导,绝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落实师生一对一辅导,学生一帮一辅导,作业一错一辅导,建立辅导档案,教师每周有辅导记载,教导处每月检查督导,合理调整,精心部署,让学生切实掌握所学知识。
(2)抓好教改促教学,高效课堂出效益。全县首届教学大会的召开及教育局制订的“意见、办法、标准”的下发推行,为课堂教学机制建设的推进指明了方向。学校以“三课”为载体,落实“临帖式”教学实验,贯彻课堂教学“四类五步”教学模式和“20+20”时间分配模式,打造高效课堂,倡导亲情教学,要求教师全部说鼓励性话语,不允许任何打击学生自信心的话出现在课堂,每堂课必须做到六个一,即教师说一句名言,当堂讲评一个学生作业,有针对性的表扬一位学生,当面辅导一位学生,当堂给一道检测题,及时给学生一个满意的评价。通过实验,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3)思想养成促学习,奖励机制添动力。面对相当多的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态度不端正、兴趣不浓厚的现状,我们深信,只要解决了不学的问题,学好的问题也就不难解决了。为了改变学生较差的行为习惯,学校除了加强红领巾监督岗、班级日常管理、少先队自主管理等常规管理制度外,各班级还设立了雏鹰争星活动和“比一比,谁最棒”班级评比活动,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用良好的行为养成习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用大面积进行奖励方式增
加学生学习动力,为此,学校还组织了硬笔书法比赛、作文大赛、学科知识竞赛等多种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同时对每次测试后学习成绩优秀和进步明显的学生进行奖励,每次期中、期末各班级还要评出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优秀班干部、优秀作业获得者、班级进步突出者等,称号班主任可以自定,目的是为了鼓起学生学习的信心。我们的要求是,每学期每个学生都要有至少一次奖励机会,通过奖励,肯定学生的付出和成绩,引导鼓励学生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4)学生迁转把入口,延伸测试不能少。随着移民基地的持续开发建设,每年都有部分新的移民学生转入我校就读。为防止造成新的学困生,学校在保证接收的前提下,对他们进行入学延伸测试,了解他们的既往学习情况,合理安排插转班级,防止反复产生新的学困生,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5)典型引导广造舆论,努力转变群众观念。要使移民子女能更好地发展,靠学校单方面的教育,其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他们的成长与家庭环境、家长素质、社区环境是密不可分的。近几年移民群众的收入逐年增加,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部分移民群众的观念却没有转变,对教育不够重视,家庭文化氛围不浓。为此我们通过开家长会、教师家访、办家长学校等方式,举行专门的新《义务教育法》、两免一补等宣传活动,让国家政策进村组、进
移民家庭、进家长头脑,同时张榜宣传和上门慰问升入高一级学校的优秀学生,以身边典型实例做引导,在学校和社会上广造舆论声势,转变群众教育观念,形成重视教育的社会氛围,促进家、校、社区沟通和配合,共同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的心血和汗水获得了成果,在近几年的教育质量抽测中,我校成绩稳中有升,特别是去年成绩有较大突破。
各位领导:在取得进步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与教学质量较好的兄弟学校相比,我们的成绩仍有差距。我们将继续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抓好教育教学,特别是提高相对薄弱学科的教学质量,使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兄弟学校的大力帮助下,有全体教职工的齐心协力,我校的教学质量一定能取得新的进步。
第五篇:农村小学小班化教育教学管理实践
农村小学小班化教育教学管理实践
作者:马季艮兰 钱国盛 来源:杭州 发布日期:2009-7-14 浏览次数:907
一\研究背景
我校位于浙江西部山区,农村小学由于受到农村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和办学基础较差的实际情况,使许多小学生存在着“不善于袒露自己,不善于人际交往,不善于与人合作”的现象。学生胆小怕事的孤僻性格和自卑心理,造成动脑、动口、动手等方面能力的低下,严重影响着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基于上述现象,学校对学生的个性需求、兴趣爱好、特长、个性特征等方面,采用问卷与谈话的方式进行了调查。发现30%的同学迫切需要电脑的学习,2l%的同学特别需要父母与老师的关爱,10%的同学更需要丰富的课外读物,15%的同学希望拥有多种活动器材,12%的同学提出了需要一个舒适美丽的学习环境,还有需要兴趣活动,需要减轻学业负担的。此时,小班化教育思想已悄然兴起,根据本校每班人数都在30人以下的优势,一致认为只有开展小班化教育,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改变山里孩子胆怯,怕人的封闭心理,让学生健康地成长。于是学校从2000年10月开始,进行了农村自然小班化教育实验。
二、实践过程
把握学校的小班化教育教学研究并创出一条有自己特色之路是实践研究的基本任务,全校教师在以下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一)转变观念,明确目标
本着2l世纪的人才需求观,立足于培养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一方面教师们认真学习了“小班化”教育观念。明确什么是小班化教育,小班化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建立农村的孩子也应该是多面手,不落后于时代的步伐的思想,把教师们从传统的教育观念引导到现代的素质教育观念上来。另一方面,根据时代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家长、学生的需要,在学校班子、教师会议及有关专家论证的基础上,从学生的综合素质考虑,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书法课、手工课、生活劳动课等课程,从而形成我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会电脑、会交往、会生活,有教养、活泼开朗,赋有创新精神的2l世纪型人才。使我们永昌二小毕业的学生初步具备走向成功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素质,拥有优良的学业,高尚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强烈的责任心和创新意(二)以人为本,加快校园硬环境建设
学校环境中诸多因素对学生的创新人格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小班化教育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园环境花园式,教室布置家庭式,让学生在学校生活得幸福,快乐,成了全体师生共同的愿望。于是,学校开始了校园硬环境改造工作。
途径:1.老师以身作则带头为学校增添现代化教学设施献爱心;2.发动社会的力量;3.争取当地行政村的力量;4.向上一级政府争取。通过几年的积极争取,花园式的校园、家庭 式的教室有了基本雏形。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软环境管理
人的因素是决定性的。因此,小班化教育,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是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每项教育教学的改革都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劳动,小班化教育也不例外。我们的做法是:
(1)学校全方位的采集资料学习,加深对小班化教育的认识与了解。学习的形式是分散
与集中相结合,每月集中一次,每位老师都建立读书笔记,摘抄和记录有关小班化教育教学理论以及自己的感想。每学期每位老师不少于5000个文字,作为硬性的考核资料。
(2)鼓励教师外出学习和进修。我们在鼓励教师外出学习、进修方面,采取的方式是:培训费自理,车旅费限报一半,住宿费每晚限报20元。尽管外出学习要老师们自己掏腰包,可老师们还是争着要去。学校组织教师去北京、大连、青岛、新昌、杭州、富阳、新登等省内外学校实地参观,又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县各种培训观摩活动。不仅提高了教师的自身水平,而且还让老师们大开眼界,见到了外面的精彩世界。
(3)积极聘请名师、专家来校指导。
三年来,学校多次聘请杭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富阳市教育局教科室,教研室专家来校指导教科研工作。为实验的开展注人新的活力,同时又邀请富阳市实验小学的林型娟、徐卫平、汪宏昌等学科带头人来校上示范课,引进新的教学思想,掌握当前教育教学新动向。
特别是杭州市小班化教育专家—一沈岷敏老师对我们更是关怀备至,正当我们困惑的时候,沈老师为我们找到了“小班化”教育研究的知己一一杭州市长江实验小学。去年五月二十四日与其建立友好关系,结为姐妹学校,并达成友好意向:“长江”将不断向“二小”输入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教育理念;利用各种形式为“二小”的教师进行每学年一次的培训。“二小”为“长江”提供广阔的第二课堂活动的空间,师生们可利用节假日下乡上山,感受农村生活。在短短的一年中我校14位老师曾两次集体上访培训,拜师学艺。“长江”达校长和专家们曾多次带领骨干教师来校给我们上示范课,帮助我校教师设计教案,听老师上课,进行面对面地指导培训。他们把自己的“赏识、关心、尊重每一位孩子”的教育理念传授给我们。还把杭州的学生带到农村,和山里的孩子一起学习、一起到小溪里捉鱼,抓蟹、捡贝壳。体验农村的生活,拉近城乡之间的距离,加深了友谊。“长江’’老师的真才实学,深情厚意给我们带来了信心,促进了本校教科研工作顺利、快速的进展。
(4)坚持家校联系工作。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有30%的同学需要一个温馨的家,需要父母的关爱。又发现80%的家长不关心孩子的学习,不会督促孩子的作业。他们把孩子送到学校,读书的事就归老师了。很少来学校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甚至不会想到来学校看看。学校与家庭之间存在着相当的距离。为了孩子的幸福成长,学校主动的组织了三点式活动,每学期开学前,结束时教师进行两次集体家访,学期中邀请家长来学校一次,参与孩子的学尹,开个座谈会,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给学校和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增加老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三年来我们一直与家长密切地联系着,使大部分家长得到了启发,转变了观念。
(5)认认真真地开展教科研活动。对课题中的“活动化,合作化,个别化”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作了具体的要求,第一学年我们只要求老师在课堂中能实施“三化”的操作就行了;第二学年在总结上学年探究情况的基础上,拔高要求,讲究的是“三化”的实效性。通过“三化”操作真正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第三学年初步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操作中我们按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分成语文组、数学组、综合组,选小组长负责,进行小组学习、小组讨论、小组备课。各小组每两周一次互相交流,评价,共上研究课45堂,汇报课10堂,全校每位老师都承担研究课两节以上。评选出优秀教案12则,优质课6堂。老师们的工作意识和业务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促进了整个学校的教科研工作。
(6)做好资料的积累,留下艰难的足迹。作为一所村级完小,一般资料都储藏在中心小学,上面没有硬性要求,再说做档案又很烦。为了完善学校管理,我们对学校所做的一些工作都做了认真的记录和保管,建立档案,列入档案室,有便于查找,有待于提高,我们储藏的资料有:教育教学学习资料;小学生个性需求调查资料;学校重大活动记录;教科研活动评课记载;优秀教案集;论文集;各年级学生名册;学生学科成绩记录;课外活动照片储存。一系列资料的结累贯穿着我们所走过的路程。使我们看到了成绩与不足,有力地鞭策着我们,努攀登新的高峰。
三、实践效果
通过二年的实践,我们觉得小班化教育确实有利于调动和发展学生的主动性,有利于教学的重心由“教”向“学”转移,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融洽;有利于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充分自由的发展;有利于营造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快了学校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电脑,多媒体教学率先进课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效率。
(2)造就了一批优秀的老师。学校的九位年轻老师,他们认真学习,努力实践,各方面的良好素质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每年都写教科研论文。语文组的钱国盛、胡加强、刘郑钰;数学组的金小霞、徐行、徐进;综合组的张雁飞、周勇、徐卓君等老师撰写的15篇论文分别获得富市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周勇老师设计的思品教案{飞吧,小鸟)获得杭州市级三等奖。刘郑钰老师设训—的小学语文第一册{爸爸,妈妈)第三教时综合课被推荐为杭州市第二次“小班化”教育研讨会观摩课,张雁飞老师的常识课教案多次被评为富阳市级优秀教案,她的常识课被评为富阳市级优质课。去年金小霞、徐进、张雁飞、周勇四位老师被推选为富阳市骨干教师。金老师还光荣地加人了中国共产党党员;今年钱国盛老师被评为富阳市级教坛新秀。今年九月钱国盛、金小霞、胡加强、徐进老师还担起了学校领导的重任。学校开展的教科研活动,为老师们提供了操练的场所,让一批年轻的老师得到了锻炼。
(3)研制了自己的土特产。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新课程改革纲要》之精神,长江实验小学:“等高、等爱、等距、赏识、尊重、成功”的教育理念。精心的研制了一套具有泥土气息的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一“引探式”教学流程。该成果充分显示了“小班化”教育的优越性,推进了学生的主体学习,获得了富阳市级一等奖。4)提高了教学质量。①通过实施“三化”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业成绩大有提高。三年来我校做了横向对比,跟踪调查,就拿现在的五年级做标本,二
年级开始实行“小班化”课堂教学研究,当时有中心小学统一测试的语文成绩合格率为100%,优秀率低于中小大班的5.5l%;数学合格率低与大班0.65%,优秀率低与大班5.
57%;三年级时期中考试语文成绩合格率优于中小大班3.98%,优秀率优于中小大班11.4%;数学合格率达到了100%,优秀率优于大班12.24%。四年级语文合格率优于大班9. 45%,优秀率优于大班12.9%;数学合格率优于大班10.65%,优秀率优于大班19.’35%。②充分发挥学生特长,许多学生能在各类教学活动中,自主探求新知,增加知识面,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改变了原来那种自卑心理。去年有中小组织的2—6年级写字比赛活动
中,我校的朱艺丹、何其敏、楼政、朱洋洋、何男杰、王风丹、钟雅林、陈勇奇等同学分别获得l一6年级一等奖,包揽了第一;今年5月中小举行的讲故事比赛我校有取得了好成绩,许丹妮、何徐辉、李宾、许梦君同学分别获得3—6年级冠军;作文现场赛我校的蔡群泼、何其敏、何迪敏、朱洋洋、钟雅林同学又一次大出风头;朱洋洋,钟雅林同学曾两次代表永昌镇小学参加区级现场赛,两次都拿回金牌。以“三化”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改变了呆板的传统教学方法。法,有效的体现教育的“知识性、趣味‘r生、科学性和实效性”。真正让学生得到了健康的发展。
(5)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学校硬环境改变了,软环境也蒸蒸日上,学生的学习成果出来了。得到社会的肯定,家长的好评,主管部门的重视。杭州市第一次《农村小学小班化教育研讨会,就在我校召开,会上,钱国盛老师执教的《家乡情》博得了专家和同行的一致赞赏。又一次充分肯定了学校教科研的成功。这一次,杭州市小班化教科研论文评选中,我市共获奖的四篇论文,我们永昌镇二小就占三篇,马银兰、金小霞老师执笔的学校结题论文获得了一等奖,钱国盛老师的《我在春天里》、徐行老师的《商不变性质》分别获得三等奖。另外,在杭州日报、浙江教育报、钱江晚报、今日早报、富阳日报、富阳电台等媒体都曾对学校的小班化教育实验作过报道,在社会上享有一定的声誉。四\思考与建议
1.纪律难管,开展活动化教学虽然张扬了学生个性,但学生的纪律变的难管起来,给老师组织教学工作带来了许多麻烦。有时课堂气氛显得很活跃,课堂嘈声较大,但不是所有的声音都是学习的声音。有时座位的排放阻碍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无声交流,因为无声交流都是经过眼睛来进行的。
2.合作中的不和谐音。在大多数的合作教学中,成员之间并不存在这些问题。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际竞赛时互相埋怨的问题开始暴露出来。于是“你怎么这么慢!”“都是因为你,我们每次多得不到第一!”“快点,快点!哎,又不行了!”等埋怨、打击小组成员的话语都出现了。这既不利于小组合作又不利于后进生的学习进步和身心健康成长。因此埋怨问题成了竞争合作中的一个非常突出又急需解决的问题。
3.个别化教学自我定位问题。个别化教学中,教师尽管为符合学生的个性制定了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了不同的练习,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出现学生对自己的定位不准确,或偏高,或偏低,造成教师课堂组织的被动,学生学习的混乱。(二)师资问题
l:1.5的班比,搞小班化教育教学,确实有难度,根本排不出音、体、美、常识课的专职教师。对全面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一定的限制。
(三)经费问题
几年来学校积极筹集资金开展小班化教育教学研究,但就实际情况来看,现有的经费还远远不够,经费问题成为本校开展小班化教育的障碍。我们希望主管部门能考虑农村学校的教学研究,给予一个优惠政策,积极的鼓励边缘山区的老师加入教学改革的行列,缩短城教育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