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省拍卖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发展与协调范文
公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贸委关于做好全省拍卖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甘政办发〔1999〕54号 1999年8月31日)
各地行政公署,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中央在甘各单位:
省经贸委《关于做好全省拍卖工作的实施意见》已经省政府研究同意,现予转发,请各地、各部门认真参照执行。
关于做好全省拍卖工作的实施意见
(省经贸委 1999年7月29日)
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以下简称《拍卖法》)、《甘肃省拍卖条例》(以下简称《拍卖条例》),促进我省拍卖业健康快速发展,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加强领导,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省经贸委是我省拍卖业监管部门,对全省拍卖业实施监督管理;公安部门对拍卖业按特种行业实施治安管理;财政部门会同物价、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分别对执法部门罚没的物品、充抵税款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需转让的公物(包括车辆等固定资产)、闲置设备等国有资产进行评估,确定底价,并收缴罚没物品拍卖款项;省文物局对拍卖企业拍卖文物依照法规进行许可认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批准设立的拍卖企业依法登记注册,核发营业执照,并对拍卖活动实施监督管理。根据国内贸易部、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组建兰州国际商品拍卖中心的通知》(内贸市联字〔1995〕第1号)精神,指定兰州国际商品拍卖中心为我省公物拍卖的定点机构之一,主要承担省级各部门、中央在甘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地区公物拍卖任务。设区的市人民政府也可以指定本市一家符合国家拍卖法律法规的企业,为本市区公物拍卖的定点机构。也可委托省及省内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指定的公物拍卖定点企业进行依法拍卖。
二、进一步明确公物拍卖的范围。根据《拍卖法》、《拍卖条例》等有关规定,我省罚没物品和公物处理,必须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由指定拍卖机构公开拍卖转让。拍卖处理的公物包括:公安、检察院、法院、工商、税务、海关、物价以及有行政执法权力的经济管理职能部门依法查处的走私、罚没、充抵税款等需处理的物品;铁路、民航、公路、邮电、公安、财政、海关等部门需处理的无主货物;金融、保险部门的贷款抵押和保险理赔物品;党政机关、团体、事业单位拟
处理的公物;破产企业整体或部分产权以及国有企业闲置的资产和土地使用权。国家允许流通的文物或文物监管物品也可以纳入拍卖。对于城市出租车投放市场、运营线路等竞价性的无形资产,实行有偿转让并积极纳入拍卖。
三、公物拍卖的程序和要求。公物和国有资产的拍卖要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按照有关部门审核、拍卖委托、价值评估(国有资产还需经评估确认)、拍卖实施和拍卖成交情况报告的程序进行。对于缉私罚没物品和无主物品,在拍卖前后由委托卖方与拍卖企业签订委托拍卖合同,并将拍卖清单和成交金额报送同级工商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需拍卖的国有资产,必须经主管部门同意,同级国资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破产企业需经省经贸委会同有关部门审核后方可拍卖;土地租赁、使用权出让的拍卖,由土地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拍卖;文物或文物监管物品须经省文物监管部门鉴定许可后方可拍卖。公物拍卖后,凭拍卖企业出具的《拍卖成交确认书》,在权证办理机构办理房屋土地产权和车辆的过(入)户手续。拍卖企业应定期将拍卖成交数量、金额报送省经贸委、省工商局、省财政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于未能拍卖成交的公物,拍卖企业可以与委托方和财政部门协商降价拍卖。拍卖仍未能成交的,经委托方、拍卖企业以及有关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和事权界定协商同意后,由拍卖企业收购。
四、拍卖价款的归属。拍卖缉私、罚没物品和无主物品所得价款由委托方按国家有关规定上缴财政;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事业单位公物拍卖价款,报同级财政部门,按有关财务规定处理;拍卖抵押物和保险理赔物品所得价款,归债权人所有,超过债务部分归债务人所有;破产企业、兼并企业的财产拍卖价款,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和有关企业兼并政策确定归属;企业国有资产的拍卖收入,除闲置设备收入留企业外,其余一律上缴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专户储存,用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资产再投入,达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集体资产拍卖后,按产权界定结果决定价款归属。
五、整顿拍卖市场,规范拍卖行为。由省经贸委牵头,省财政厅、省公安厅、省工商局、省国资局、省文物局、省土地局配合,对我省已设立的拍卖企业,按照《拍卖法》、《拍卖条例》及有关规定,逐户进行清理审查。凡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要限期整改,逾期仍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坚决取缔。今后新成立的拍卖企业,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严格规范、适度发展的原则,依据《拍卖法》及《拍卖条例》的有关规定,由申办企业报同级经贸委和有关部门初审后,报省经贸委及有关部门进行资格认定审批,工商部门依法登记注册。拍卖企业的拍卖活动要按照拍卖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规范程序,依法组织拍卖活动。没有拍卖资格的任何单位不得从事拍卖活动。未经政府指定的拍卖企业,不得进行公物和罚没物品的拍卖活动。对未能按规定要求擅自处理公物、罚没物品的单位和当事人,将依照《拍卖法》有关规定处理。
各级政府及各部门都要大力支持拍卖工作,并进行指导和监督,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把甘肃的拍卖工作搞上去。执行中如有困难和问题,由省经贸委会同有关部门协调解决。
第二篇:上海市公物拍卖管理暂行办法发展与协调
公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上海市公物拍卖管理暂行办法
(1992年1月1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各类公物处理的管理,维护国家利益,促进廉政建设,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凡在本市的国家机关、群众团体、事业单位和国营企业处理的各类公物,必须进入本办法规定的拍卖企业进行公开拍卖。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各类公物是指:
(一)司法机关、行政管理部门或执法部门依法查处的罚没物品和依法追缴的赃物中需处理的物品;
(二)交通运输、港口、码头、机场、车站、邮电等部门和行政机关需处理的溢卸物品和无主物品;
(三)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需处理的抵押理赔物品;
(四)司法机关、经济合同仲裁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强制处理的变价物品或变价抵押品;
(五)国家机关、群众团体、事业单位和国营企业按资产管理规定需处理的变价陈旧物品;
(六)宣布破产企业需要拍卖的财产;
(七)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委托处理的动产和不动产;
(八)国家机关、群众团体、事业单位和国营企业工作人员在对外和国内公务活动中收受应上交的变价礼品;
(九)其它需处理的公物。
第四条 根据国家规定需经主管部门鉴定的文物和金银饰品,由处理单位交主管部门鉴定后,属允许流通的物品,交拍卖企业拍卖。烟酒等专卖商品,需经专卖机构鉴定获准后定向拍卖。
第五条 粮、油、鲜活商品、中西药材以及有害毒品、淫秽物品、危险品等各种国家规定的违禁品,不得进行拍卖,其处理办法按市财政局、市公安局、市高级人民法院、市检察院《关于各项没收赃物财物处理补充办法的联合通知》(沪财预〔1981〕第103号)执行。
第六条 下列需处理公物,应按有关规定处理:
港口、车站无法交付的生产资料,按国家经委《关于港口车站无法交付货物的处理办法》(经交〔1986〕第727号)处理;
废纸,按《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经委、市政府财贸办关于上海市废纸收回管理办法的通知》处理;
废旧金属,按《上海市废旧金属管理办法》(市政府一九九○年第25号令)执行。
房屋,按《上海市房屋拍卖办法》(沪府〔1988〕60号)处理。
第七条 由市商业一局所属“上海拍卖行”负责受理各类生产资料公物的拍卖业务;由市物资局所属“上海物资拍卖行”,负责受理各类生产资料公物的拍卖业务。其他国营企业,需经营生活资料公物拍卖业务的,市区由市商业一局审批,郊县由市供销合作总社审批。需经营生产资料公物拍卖业务的,一律由市物资局审批。经上述有关部门批准,向所在地公安机关申领特种行业许可证,并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登记手续和取得营业执照后,方可经营公物拍卖业务。未经批准并办理许可证和工商登记者,一律不得经营公物拍卖业务。
第八条 委托拍卖公物的单位,应先填制需变价出售的公物清单,持单位证明,与拍卖企业签订《委托拍卖协议书》。《委托拍卖协议书》主要内容应包括委托拍卖公物的标的、成交约定、拍卖手续费结算方式及违约责任等。
第九条 拍卖企业对拍卖公物进行整理、分类,根据物品的种类和特性,组织单件拍卖或成批拍卖。拍卖企业应于拍卖前五至十天出示拍卖公告,说明拍卖物的品种、数量、存放地点、拍卖日期和地点(定向拍卖可在一定范围内公告),并允许竞买者现场看样,向竞买者提供拍卖物品的性能咨询。拍卖活动应在公证机关监督下公开进行。
第十条 以经营为目的参与拍卖的,须持有准予经营该类商品的营业执照和有关许可证明。
第十一条 定向拍卖的竞买人范围,由委托单位和拍卖企业依照有关规定协商确定。
第十二条 拍卖公物不受价格限制,应按公开竞买,随行就市,拍卖成交的原则作价。
第十三条 拍卖公物的最低拍卖成交价(即底价),应由拍卖企业与委托方共同商定,严禁泄露。最低拍卖成交价确定后,单方无权变更。宣布破产的企业需拍卖的国有资产,最低拍卖成交价应报经市财政局认可。
第十四条 拍卖企业必须将拍卖标的物,拍归出价最高的竞买人。当竞买人所出最高价低于最底拍卖成交价时,拍卖主持人有权撤销对该标的物的拍卖。
第十五条 拍卖以拍卖主持人拍板方式表示卖定并宣告成立。拍卖一经成立,各方均不得反悔,如反悔应承担违约责任。
第十六条 拍卖成立后,竞买人应及时付清全部货款或定金;拍卖企业应当场办理《拍卖成交确认书》并加盖“上海市公物拍卖专用章”。有关部门应根据拍卖企业的有关凭证,办理财产所有权的转移手续。
第十七条 由于司法、执法等部门结案的时间要求,或物品经两次以上变更底价仍不能拍卖成交的,经委托方主管部门批准后,可由拍卖企业作无底价拍卖。其中,宣布破产的全民企业需要拍卖的财产,还需经市财政局审批后,方可作无底价拍卖。
第十八条 拍卖企业的收入来源只限于拍卖手续费和与拍卖直接有关的其它合法收入,并按规定纳税。
第十九条 拍卖手续费标准,由市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物价局核定。
第二十条 拍卖物品所得价款,一律由拍卖企业扣除拍卖手续费后返还委托方,再由委托方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其中拍卖的公物属于以物抵债或退赃性质的国家计划供应商品、限价商品、专营商品,其超过国家规定价格部分,由委托方另行上缴国家财政。
第二十一条 境外竞买人货币结算方式和支付方式及拍卖物品出境手续有特殊规定的,按特殊规定办理。
第二十二条 拍卖企业工作人员不得参与本单位举办的各类公物的竞买活动;委托方经办人员也不得参与本单位委托的公物竞买活动。
第二十三条 由市政府财贸办公室负责对本市的公物拍卖企业和活动实行统一管理和协调。
第二十四条 市商业一局是“上海拍卖行”的行政主管部门;市物资局是“上海物资拍卖行”的行政主管部门,分别对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两类拍卖企业的业务活动进行指导、监督和管理。
第二十五条 各级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按照本部门的职责,可联合或单独、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单位执行本办法的情况,进行监察检查。对不按规定擅自处理应拍卖公物的单位,将视其情节,比照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 的暂行规定》(国发〔1987〕58号)有关精神,对直接责任人和单位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并可处本人一个月基本工资以下的罚款。对在擅自处理中,以贱价私分或营私舞弊的单位,除了给予责任人行政处分外,还要追回按拍卖价款计算的差价,同时处以相当于本人两个月基本工资的罚款。对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 拍卖企业违反工商、公安、税务等有关法规的,由工商、公安、税务、审计管理部门依法处理;拍卖企业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的,由其行政主管部门视其情节,对直接责任人和单位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凡构成犯罪的,提请司法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对违反本办法第七条规定,擅自经营公物拍卖业务的单位,由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八条 对扰乱拍卖市场秩序者,由公安机关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公安、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 凡过去规定的公物处理办法与本办法不符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上海市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会同上海市人民政府财贸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于发布之日起生效。
第三篇:体制改革重点工作安排意见的通知发展与协调
公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法规标题】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北省2010年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安排意见的通知
【颁布单位】河北省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冀政〔2010〕45号
【颁布时间】2010-3-18
【实施日期】2010-3-18
【正文】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北省2010年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安排意见的通知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河北省2010年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安排意见》已经2010年3月18日省政府第55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年三月十八日
河北省2010年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安排意见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一年。为做好今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提出如下安排意见。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及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探索,坚持科学发展与深化改革相结合,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统一,紧紧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统筹城乡发展、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力争实现突破,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要效益,以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
1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对已精简的319项行政审批事项和清理规范的281项收费项目,确保落实,防止反弹。搞好与国务院取消项目的衔接落实。切实理顺部门之间、部门内部的审批程序。加强和规范全省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推进网上审批、网上监察等电子政务建设(省监察厅牵头)。
2坚持依法行政。全面推行规范性文件前置合法性审查和发布制度,出台《河北省规范性文件制定规定》。制定《河北省依法行政考核办法》,加强对各级行政机关及其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情况的考核评价(省政府法制办牵头)。
3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改进和完善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程序,实行省级以下项目统一受理、并联办理、限期办结的审批模式。加快推进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招标选择代建单位。完善政府投资责任追究制度、项目后评价和重大项目稽查制度,推行重点项目公开公示制度,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管。积极引导民间投资,制定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规范设立和运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创业投资领域(省发展改革委牵头)。加快和规范管理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防范投资风险(省金融办牵头)。
(二)完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体制机制。
4加快建立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的体制机制。加大政府资金投入,设立省级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集中力量支持重点产业生产力布局调整、骨干企业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深入实施11个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研究制定配套政策,促进形成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体制机制。将重点产业聚集区和开发区优先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规划,并在财税政策、融资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完善和落实扶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牵头)。
5完善促进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强化各级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投入责任,调整财政科研资金使用方向,重点支持产业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和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探索利用科技开发贷款、科技保险、信用担保、知识产权质押等形式,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巩固提升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对创新型试点企业科研项目优先立项,并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自主创新产品认定、技术开发费抵扣所得税等方面给予倾斜。推进科技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交易市场的建设和发展(省科技厅牵头)。
6加强节能减排体制机制建设。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评估制度和区域禁(限)批建设项目实施意见,从源头上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新上项目。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按国家要求如期完成淘汰任务。探索建立企业节能成效与信用等级评定、信贷资金支持联动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抓好
107个循环经济试点(省发展改革委牵头)。进一步提高环保准入门槛和环评审批效率。研究制定排污许可证管理办法、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办法。全面落实城市污水、垃圾收费政策。研究烧结机烟气脱硫优惠电价政策和脱硫奖励政策(省环保厅牵头)。
7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河北钢铁、冀中能源、开滦集团、建投集团等大型企业通过资本运作和资源整合进行战略性重组,培育壮大河北港口、国控矿业和省粮食产业集团,组建河北航空公司。继续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通过产权转让、增资扩股、合资合作等形式,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规范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开展规范的董事会建设试点,试行外部董事制度(省国资委牵头)。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出台我省贯彻落实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意见的政策措施。加快中小企业融资性担保体系建设,扩大再担保试点。出台《关于加强创业辅导服务的指导意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
(三)推进统筹城乡体制机制建设。
8加快城镇化发展制度创新。抓好市、县两级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在城镇规划、土地利用、资金筹措、人口聚集等方面进行探索(省农工办牵头)。认真落实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完善各项配套政策,依法保护进城农民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村宅基地等既得利益,促进符合条件的农村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在教育、住房、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低保等方面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权益。借鉴广东、上海等地经验,研究试行由暂住证管理向居住证管理过渡的办法,保障流动人口与当地常住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履行同等义务(省公安厅牵头)。继续推进扩权强县改革,逐步扩大试点范围(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积极稳妥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省编委办、省发展改革委牵头)。完善城乡规划体系,推动出台《河北省城乡规划条例》(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牵头)。
9加快城市管理领域改革。全面构建以市级为主导、区级为主体、街道为基础的城市管理体制,主城区含2个区以上的所有设区市都要下移城市管理重心。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所有设区市和具备条件的县级市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行。规范城建投融资运营机制,对现有投融资平台进行整合,建立财政资本金注入机制,赋予融资平台土地储备职能。推进直接融资,鼓励公益性项目通过BT、代建制、建立基础设施发展基金的方式融资,经营性和准经营性项目实行招投标、拍卖、股权合作等方式融资(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牵头)。10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研究提出全省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意见,适时在全省推开(省编委办牵头)。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改革,直管范围扩大到92个县(市),逐步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按照中央部署,积极稳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化解工作,防止发生新的乡村债务。认真总结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经验,整合相关资金,完善奖补政策,扎实推进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省财政厅牵头)。
11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依法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全面落实地块、面积、合同、证书“四到户”。建立健全土地
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全省60%的县(市)建设完成县、乡两级土地流转有形市场(省农业厅牵头)。巩固集体林权主体改革成果,加快推进林权登记发证工作,力争年底前平原发证率达到98%以上,山区达到70%以上。大力推进林业产权配套制度改革,研究制定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启动森林资源流转平台建设(省林业局牵头)。
12推进其他涉农体制改革。整合资金、技术、信息等多种资源,鼓励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全省力争发展到18万家(省农工办牵头)。深化供销社改革,加快落实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相关政策。继续支持供销合作社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建设,强化县联社服务功能(省供销合作总社牵头)。深化化肥流通体制改革,规范市场准入,鼓励连锁集约经营(省发展改革委牵头)。扩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覆盖面(省财政厅牵头)。
(四)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13完善社会保险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将更多的中小企业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全面推进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设区市统筹。启动实施好18个国家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自行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大力推进高风险行业企业参加工伤保险,积极探索公务员参加工伤保险的办法(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牵头)。
14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低保水平与全国同步增长机制,稳步提高低保户待遇。继续保持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全面落实“五保”政策,努力做到按标施保和应保必保。做好城乡医疗救助与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对低保家庭中重病重残人员、高龄老人、儿童和缺乏劳动力的家庭实施重点救助。完善和落实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的优惠政策,建立多元化的养老服务投资机制,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省民政厅牵头)。
15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完善以廉租住房为主的城镇住房保障模式,加大廉租住房建设力度,采取财政补助、银行贷款、企业支持、群众自筹、市场开发等多种方式筹集建设资金。实行廉租住房多元产权,积极推行住房公积金用于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试点。全面启动城市棚户区和国有煤矿、工矿、林区、垦区棚户区改造,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牵头)。
(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6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稳步提高城镇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将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补助标准提高到120元。巩固和完善新农合制度,扩大门诊统筹范围,提高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引导农民自愿参合,确保参合率稳定在90%以上(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厅牵头)。
17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基本药物省级集中统一招标采购配送。在全省30%以上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并逐步将试点范
围扩大到60%。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财政补偿,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省卫生厅、省财政厅牵头)。
18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县级医疗机构、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化、规范化乡镇卫生院示范县(市、区)达到85%以上。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街道覆盖率达到98%以上。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完善城市对口支援农村制度。推进邯郸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完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省发展改革委、省卫生厅牵头)。
(六)促进就业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19大力支持就业再就业。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创造就业岗位。鼓励全民创业、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认真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强供需对接和就业指导。健全就业援助机制,以零就业家庭、残疾人、低保对象和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积极开展就业援助。加快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牵头)。20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企业职工工资收入调控机制,调整提高最低工资标准,鼓励有效益、有能力的企业为职工增加工资(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牵头)。加强对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分配的指导,改革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省国资委牵头)。改革和完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加快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牵头)。
(七)推进财政金融价格改革。
21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推进预算管理改革,扩大省级发展性支出三年滚动预算试点,覆盖省级所有部门、所有发展性支出,逐步向市、县延伸。继续实施绩效预算管理改革,对发展性支出、专项公用经费实行年终绩效报告和评价,试行绩效问责制。明确省以下政府间财政支出责任划分,将改革试点范围扩大到所有支出责任。继续深化国库管理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完善财政监督机制(省财政厅牵头)。
22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增多做强金融市场主体,力争招商银行到我省设立分支机构,支持省会股份制银行到其他城市设立分支机构。鼓励支持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向县域增设机构(省金融办牵头)。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推动县级联社向农村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转变(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牵头)。积极稳妥地发展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力争建成4家村镇银行,新建小额贷款公司20家。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争取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或报会审核企业10家左右。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支持,努力扩大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发行规模。探索开展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融资。加快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发展股权交易融资,筹建河北股权交易所、河北环境能源交易所。加快推进注册地在河北的法人保险公司组建步伐(省金融办牵头)。
23推进价格体制改革。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及时调整成品油价格,深化天然气价格改革,制定《河北省天然气价格管理办法》等文件。合理确定再生水与自来水比价关系,鼓励使用再生水。对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消耗型产业实行差别电价政策。推进居民用电实行阶梯式电价和大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试点。制定和完善供热计量价格,推进供热计量改革。清理规范经营服务性收费,制定《河北省经营服务性收费管理目录》(省发展改革委牵头)。出台《河北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省水利厅牵头)。
(八)加快教育文化体制改革。
24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强化农村学区管理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巩固职业教育规模,以农村职教模式改革为突破口,实行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内部在招生、教学、就业和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协作方式。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加强分类指导,支持地方教育综合改革和统筹发展。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确保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有效资助(省教育厅牵头)。
25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体制机制,出台《关于推进全省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深化文艺表演院团、报刊音像出版单位的体制改革,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组建河北演艺集团公司、影视集团公司。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设立省、市、县三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省文化厅、省广电局、省新闻出版局牵头)。
(九)抓好改革试点。
26鼓励和支持重点区域率先改革。制定以曹妃甸为龙头的区域综合配套改革方案,争取将其列入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推动渤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支持保定市开展“一主三次”城市发展改革试点。鼓励和引导各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改革试点(省发展改革委、省编委办牵头)。
三、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各级各部门要把改革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通过深化改革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省发展改革委要加强对改革任务的指导推进和综合协调,督促检查改革进展情况,及时向省政府报告。各项改革的牵头部门要认真落实改革任务,相关部门要积极主动配合,形成分工协作、相互支持的工作机制,确保体制改革工作扎实推进。
第四篇: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通知发展与协调
公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通知
(昭政发[2008]19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
依法行政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保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为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制度,提高行政机关和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理念和意识,增强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推动昭通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等有关规定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规范行政权力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的通知》(云政发〔2007〕162号)文件的要求,结合昭通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规范行政权力,进一步明确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重点
(一)加强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
严格按照《云南省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办法》(省政府129号令)的规定,建立健全规范性文件制定、发布的具体规定,有效维护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强化政府的执行力。每年由市政府法制办和市监察局牵头组织对规范性文件审查和备案情况进行检(抽)查,对违反规范性文件登记备案制度的行为,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追究。
实行规范性文件清理制度,由县区政府法制机构组织实施。2008年年底前要对全市乡、镇以上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组织一次全面清理,凡是与上位法和上级机关依法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相抵触的,予以纠正或者废止,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布。
(二)积极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为整合行政执法资源,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和执法重心下移的要求,推进城管、交通、文化、环保、农业、林业、水利等领域的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工作。
当前要重点解决在城市管理中多头、重复、交叉执法问题和扰民现象。城管综合行政执法法定职权的集中、综合,由市政府法制办牵头;城管综合行政执法机构、人员的调整,由市人事局、市编办牵头,其他相关部门积极配合。按照搞
好试点、逐步推开的步骤,2008年我市确定在水富县开展城市综合执法试点工作,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逐步实现城管综合行政执法。
(三)严格行政执法主体和执法人员资格及执法证件管理。
2008年9月底前,全市各级行政执法机构要按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行政执法主体资格进行清理,并将其单位名称、执法依据、执法权限、办公地址和联系方式等,报本级政府法制机构审查后向社会公告。公告内容发生变更的,应当重新公告。行政执法主体委托其他行政机关(或组织)实施行政执法活动的,应当与受委托机关(或组织)签订行政执法委托书,并于委托书签订后15日内向社会公告,同时报本级政府法制机构和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完善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和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制度。各级政府法制机构要对本辖区的执法人员进行全面清理,没有取得执法资格和证件的不得从事行政执法工作。
(四)落实重大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和备案制度。
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重大投资项目审批和核准制度》、《云南省重大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审批制度》和《云南省省属企业国有资产处置审批制度》等重要制度精神,对重大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具体行政行为实行事前审查和事后备案制度。将重大行政行为纳入上级对下级事前和事后的监督之中,减少因不当行政行为引起的行政侵权和行政争议案件的发生。
上述重大具体行政行为,由作出该行为的行政执法主体的上级主管部门确定。
各政府法制机构对本级行政执法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除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外,必须事前进行合法性和适当性审查,并提出意见。领导不采纳而导致行政违法的,由领导承担责任;政府法制机构不提出意见或提出错误意见的,由其负责人承担责任。
(五)完善行政执法投诉案件处理制度。
各政府法制机构于2008年底前,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投诉案件的办案规程、工作守则和过错责任追究等工作制度。积极开展行政执法个案监督,将行政执法个案监督纳入经常化、规范化轨道,建立长效监督机制。向社会公布投诉监督电话、通讯地址和网址等,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行政执法行为提出的申诉、控告或举报,并依法作出处理。
(六)创新行政执法检查方式。
按照《纲要》和《云南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的规定,加大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力度,创新行政执法检查方式,将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作为行政执法监督检查的
切入点,重点对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城市管理、工程建设、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和医疗收费等热点、难点问题,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开展行政执法专项案卷评查活动。
充分发挥法制督察在行政执法监督中的作用,由市政府法制办、市监察局和市人事局牵头,针对一些执法任务重或者群众反映问题多的行政执法部门,组织法制督察人员进行专项督察,实行明查暗访,发现行政不作为或者乱作为的单位和个人,坚决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七)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
各级行政执法主体应当在已经完成梳理执法依据、分解执法职权的基础上,按照《昭通市人民政府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办法》和市政府的要求,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度,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工作。对所属行政执法机构和行政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责任的追究,要按照《昭通市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实施细则》和行政问责等制度进行,促使全市各级行政执法主体及其行政执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落实法定责任,提高行政执法水平。要建立执法活动台账,扩大公众和行政管理相对人参与行政执法评议考核的范围,评议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开。
(八)加强对行政复议和行政赔偿工作的监督。
完善行政复议责任追究制度,对不履行《行政复议法》和《〈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规定的行政复议职责、违法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等行为的,应当依法严肃查处。
县级以上财政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家关于赔偿费用核拨的规定,将赔偿费用依法列入预算。赔偿义务机关必须依法履行行政赔偿义务,对不履行赔偿职责的,应当依法追究相应责任。
(九)做好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情况的统计和分析。
市政府法制办负责做好相应统计工作,各县区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情况统计分析应每年开展一次,并形成书面报告于翌年2月底前报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市政府法制办公室应于每年3月底前,将上本市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情况汇总,并形成书面统计分析报告报市人民政府。
二、切实规范行政权力,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组织保障
(一)落实好行政首长负责制。
规范行政权力,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是一项综合性、全局性、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各级行政执法主体应将其作为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领导,落实好行政首长负责制。
(二)加强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各级行政执法主体应当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综合法律知识和专业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法律素质和执法水平。市政府法制办要根据省政府法制办的培训规划制定全市行政执法人员中长期综合法律教育培训计划。
县级以上政府法制机构要会同人事部门做好行政执法主体中公务员初任培训和任职培训中的综合法律知识教育培训。
(三)加强政府法制机构能力建设。
要切实加强政府法制机构建设,特别是加强县区政府法制机构建设,特别注意培养、选拔法制工作人员,为他们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办公场所、业务经费、交通工具和设备。保证政府法制机构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上与其承担的工作任务相适应。
二○○八年四月二十八日
发布部门: 发布日期:2008年04月28日 实施日期:2008年04月28日
第五篇: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发展与协调
公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许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农村土地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许政办[2007]10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经济开发区、东城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为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农业厅等部门河南省开展农村土地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豫政办〔2007〕98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开展农村土地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明确重点,搞好自查
农村土地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要在全面检查、摸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以纠正和查处农村土地承包、征占农村集体土地和农民承包地中的违法违纪行为为重点。
(一)检查农村土地延包后续完善情况,依法纠正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落实、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发放不到户、土地承包合同未签订到户的问题。
(二)检查承包期内随意收回和调整农民承包土地的情况,依法纠正违法收回和调整农民承包地的问题。
(三)检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依法纠正强迫承包方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截留扣缴承包方土地流转收益的问题。
(四)检查土地征用补偿及分配、农村机动地发包的公开和民主管理情况,依法纠正侵害农民权益的问题。
(五)检查农村土地问题信访情况,依法纠正属地管理责任不落实、职能部门不作为、干部作风简单粗暴的问题。
(六)检查农村土地征占情况,依法纠正和查处违法违规批地用地、以各种名义变相征占农村土地问题。
(七)检查其他侵害农民土地权益的问题,依法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
二、把握政策,搞好整改
(一)认真做好延长土地承包期30年的后续完善工作。凡是尚未开展延包的,要严格按规定程序组织开展延包;土地承包期不到30年的,一律延长至30年;没有与农户签订承包合同的,要补签合同并将合同文书发放到户;所留机动地超过集体经济组织耕地总面积5%限额的部分,要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则分包到户;仍存在“两田制”的要及时纠正。
(二)制止承包期内违法收回和调整农民承包土地。对已经完成土地延包的地方,在二轮土地承包期内,不允许以婚丧嫁娶、人地矛盾突出等为借口随意收回和调整农民承包的土地。凡进行调整的,要认真纠正。
(三)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依法纠正强迫承包方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截留扣缴承包方土地流转收益的行为。
(四)规范机动地、“四荒地”承包。对过去已拍卖或招标承包的机动地、“四荒地”,程序不规范的,要通过民主协商,调解矛盾,稳定现有的承包关系,签订规范的承包合同。
(五)强化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并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工作,建立由农业、纪检监察和司法等部门参与,以协商、调解、仲裁、司法等多渠道解决农村土地纠纷的调处机制。认真落实《信访条例》和国家、省关于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有关规定,依据《农村土地承包法》,认真调处农村土地纠纷,把问题解决在基层。
(六)农村土地补偿费要及时足额发放到户。对扣缴、截留、挪用的,一经发现要严肃查处,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今后,在依法征地报批前,要将拟征土地的用途、位置、补偿标准、安置途径等书面告知被征地农民,对拟征地现状的调查结果须经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确认,认真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要落实好失地农民生产生活安置和社会保障的具体措施,切实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保障,解除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七)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换发补发工作。各级政府要将换发补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作为专项治理工作的重点,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制定周密的工作方案,积极稳步推进。做到换发补发方案未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通过、未经公示、农民提出的问题未得到合理解决不发,切实将土地经营权证换发补发工作做深、做细、做扎实,实现承包地块、承包面积、承包合同、承包证书和基本农田“五到户”。
三、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切实加强对农村土地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了由市政府副秘书长彭俊伟为召集人,市农业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监察局、市民政局、市信访局、市政府纠风办负责人为成员的许昌市农村土地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以下简称市联席会议)。市联席会议负责全市农村土地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的组织协调、督导检查、政策指导和重大案件查处、信息交流等工作。市农业局负责专项治理的组织协调、政策指导等工作;市国土资源局负责纠正违
规征占农民土地侵害农民权益行为,查处违法违规案件;市监察局和纠风办负责查处农村土地承包和征占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市民政局负责专项治理工作中落实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等工作;市信访局负责落实信访责任制,加强督查督办。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确保专项治理工作顺利开展。市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承担日常工作。各县(市、区)也要建立相应机构,具体负责农村土地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市、县直各部门要建立领导分工责任制,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任务到人,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采取强有力措施,切实抓好农村土地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工作。
四、健全机制,搞好督查
为强化对农村土地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督查指导,市政府抽调市农业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监察局、市政府纠风办、市民政局、市信访局有关人员组成督导组,负责对全市农村土地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跟踪督办。
实行督导责任制。市农业局负责督导许昌县,市国土资源局负责督导长葛市,市监察局负责督导鄢陵县,市纠风办负责督导襄城县,市民政局负责督导禹州市,市信访局负责督导魏都区、经济开发区、东城区。各县(市、区)、各乡(镇、办)也要建立督导组,分区包片对专项治理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建立监督举报制度。市联席会议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举报电话为2965102。各县(市、区)、各乡(镇、办)也要公开举报电话,设立举报信箱,自觉接受社会公众及农民群众的监督。
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各县(市、区)要把专项治理工作中农民反映的突出问题及时反馈到市联席会议办公室,严禁隐瞒不报、迟报、漏报。
建立督导例会制度。定期召开督导组例会,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专项治理工作顺利进行。
各县(市、区)专项治理工作结束后,于11月15日前将书面总结报市联席会议办公室。
二○○七年十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