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中学音乐课程改革的认识

时间:2019-05-14 20:59: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对中学音乐课程改革的认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对中学音乐课程改革的认识》。

第一篇:浅谈对中学音乐课程改革的认识

浅谈对中学音乐课程改革的认识

会发中学:王春雷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基础音乐教育带来了绿色的春天,它展示出一种新的设计思路,立足于学生的音乐学习方式的改革,关注学生创造与实际能力的培养。它给长期习惯于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的音乐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在新一轮的音乐课程改革中,作为音乐教师以怎样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来教育我们的学生呢?

一、正确把握音乐教学的特点,以音乐审美体验为中心,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音乐课程标准》把音乐体验价值放在音乐课程价值的首位,指出:音乐课的价值在于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是学生深刻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是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致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作用的基础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得过程。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进行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教学中,教师在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一定要具有音乐审美的特点,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生理特征,让学生“动”起来。通过创设充满美感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对音乐进行表演,使学生得到情感的体验;通面的价值。而现代教育理论则强调:

1、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2、“生活世界”是课程内容的范围;

3、课程是由学生反思创造性实践而构建的人生意义的活动。所以,音乐教育不应只局限于在“知识”、“学科”等狭窄的范畴内理解,而是要把“让每一个学生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价值视为根本,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价值观。

1、要让音乐课变成综合的音乐实践活动。

综合音乐实践活动体现有在六方面:(1)听觉——素质训练的基础,探索的工具,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探索的意义和乐趣。(2)演出——发挥学生的独立见解和艺术创造,不强求最后的统一。(3)指挥——各种素质的综合反应,不过游戏活动来感知、体验、创造音乐;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素质。

一、加强音乐综合实践活动,倡导自主、探究学习方式

长期以来,谈到音乐教育,人们便会很自然把是否教识谱、会乐器、会运用歌唱方法唱歌等具体内容联系起来,即把音乐教育看作是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其实这种传统的音乐教育是十分片面和狭窄的,它既忽视了音乐教育在培养和提高人的全面素质方面所具有的诸多功能,更忽视了学生个体生命多方能让任何一个学生失去指挥的机会。只要能表现音乐,不追求指挥技巧。(4)创造——即兴创造和有计划的即兴创作。作品不受任何程式限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由创新。(5)与(6)分析和估——对学生表现、创作、演出随时作好记录并录音,及时放给学生听,组织分析和评价,提高审美能力,发展思维能力,使已获得的知识得到延伸、归纳和综合。

上述活动,能鼓励学生就音乐的综合理解做出判断,并积极参与音乐创造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获得音乐分析与创作的能力及经验。比如,让学生以身体作为一种“乐器”,睡着音乐自由运动。学生通过走、跑、跳自行创造表现与他们所听到的音乐相应的动作。每个人对自己所听到的音乐都有不同的理解并做出相应的动作。这就最大限度地发展了学生创造性思维。

2、要让音乐课变成学生自主的音乐实践活动。

主体教育理念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关注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在音乐教学中,不仅需要教师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人人介入的活动条件,自觉的思维空间,而且也需要学生自身积极主动地参与,独立大胆的实践,自主的学习。因此,教师应努力做到:(1)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如在一首歌曲的综合表演中,充分展示学生的自主性,可以用舞蹈伴舞,用打击乐器伴奏等。(2)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方式。如选择用歌唱的形式来表演,选择舞蹈的形式来表演,选择模仿的形式来表演等,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如节奏教学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创造多种打节奏的方法:用笔轻敲文具盒、摇头、摇晃身子、搓洗衣服等。在启发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艺术表现时,不要用“标准答案”去束缚学生。同一练习,可能有多种答案;同一首歌曲,可能性有多种处理方法;同一首乐曲,可能有多种理解。(3)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伙伴。音乐课有时可以打破传统的课堂组织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组合,共同探讨问题,合作解决问题。

3、要让音乐课变成探究性的音乐实践活动。

探究学习相对的是接受学习。接受学习将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而探究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来呈现的。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经历探究过程以来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个目标。“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人们自己的眼睛。”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这番话很好地道出了探究学习的重要价值。

在探究教学中,必须创设一种有助于探究研究的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的情境和途径,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活动,重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4)要让音乐课变成生活化的音乐实践活动。

音乐课教学应贴近生活,参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热爱。如欣赏优秀电视歌舞剧节目,为诗朗诵或童话故事选配音乐,讲述自己或身边的音乐故事,学唱英文歌曲等;要把封闭的课堂式学习变为开放式的音乐学习,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生活中的场景用唱、诵、演、画、奏等形式表现出来,用音乐课堂上所学的音乐知识指导欣赏活动;要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审美实践活动,以增强他们的审美经验。

第二篇:对我国课程改革的认识

对我国课程改革的认识

我国目前进行的课程改革必须立足于两个基点: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与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二是面对一个开放多元的世界,一个走向全球化的世界,课程改革也应与世界教育改革潮流相融合。

1.重视学生对民族性、国际性的理解,重视价值观教育与学生道德的发展。教育与道德、文化和价值的关系非常密切,一方面保存和传承优秀的民族传统、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另一方面也适应并发展民族性、社会文化和价值观。作为学校教育核心的课程其价值也应不是中立的,而是必然要体现出一定的价值取向和道德、精神要求。

当今是一个多元社会和多元文化的世界。我国的课程改革首先要积极推进教育民主与教育公平,尊崇和平、人权和民主的教育理念,并使之成为整个教育体系的灵魂。其次,要传递国家和民族优秀的核心价值观和优良传统。其三,要理解并尊重国内和国外以及国际间的文化差异,强调课程开发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从不同民族与文化背景的视角,提升对外语学习的认识(学习外语不仅是为了掌握语言工具,更重要的是为了更深刻地理解其他文化)。其四,加强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加强道德教育,使一代新人明辨是非,理解道德冲突,关心他人并关爱环境。

2.重视学生基本能力的开发

课程改革必须重视学生基本能力的开发。基本能力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尊重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养成是基础学力的核心,竞争学习、终身学习是儿童适应未来社会、开展终身学习、促进自身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基础。这不仅对儿童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对一个民族的发展也意义重大。

3.课程改革要回归生活,关注学生的经验

课程改革要回归生活——追求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整合,就是培养在生活世界中会生存的人,即会做事、会与他人共同生活的人、在课程目标上要培养既具有健全发展的自主性——善于自知,又具有健全发展的社会性——善于“发现他人”,在课程内容上要突破狭隘的科学世界的框框,整个生活世界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要突破原来课程的范围,寻求学校课程、社区课程、家庭课程之间的内在整合与相互作用,使整个世界都成为学习的课堂。同时,课程必须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才能成为学生的课程,这样就必须尊重学生的经验,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改革、开发课程,学生才能理解课程,在理解的过程中产生课程意义,因此,课程的设置就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需要来确定,明确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的关系,恰当地处理好必修与选修课之间的关系。

4.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

培养有个性的学生首先应尊重学生个性的完整性和独立性。个性的发展包含了社会性,因此个性的成长是在生活中、在持续的社会交往中进行的。其次,个性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因此终身学习应成为每一个人的内在需求。应该把发展学生的个性作为积极应对信息社会挑战和增强创造力的重要方面加以提倡。因此,在我国的课程改革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并贯穿到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实施、教学内容、课程管理等整个教育之中。

政治教育学院09级2班

方利平

第三篇:对音乐课程改革教学反思

小学音乐教学反思,作为一名从事多年音乐教育的工作者,终于盼来了音乐课程改革的春天,从内心感到温暖。其间,也有几次教材改革,但从音乐教学理念上转变还是第一次。下面就谈一谈自己对这次转变的一些认识。

在音乐课程改革的意义及其背景中指出:“音乐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必修学科,多年来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音乐课程是整个基础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离素质较育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难以跟上二十一世纪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步伐。因此,在音乐教育面临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的今天,如何加强音乐教育自身的建设,完善音乐教学体系,推进美育的发展,已成为摆在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这段话确实道出了长期以来音乐教学所面临的问题。记得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我们必须切实转变观念,树立全新的教学观点。

一、正确理解课堂纪律

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都非常注重课堂纪律,忽视学生的积极参与,始终不忘把学生的安分守纪放在第一位,学生稍有“活动”,教师便严加管制。这样的课压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难以对音乐进行有效的感知,难以在音乐学习中营造一个和谐的内心世界。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信心的形成。这显然不符合课改精神,我们必须正确理解课堂纪律,解放学生,千方百计创造条件,让学生处于一个平等、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做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二、淡化技能训练

旧的课程标准过于重视知识传授,在以往的教学中,我教唱一首歌曲首先从歌谱入手,给同学们分析节拍、节奏、视唱、旋律,本来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采用这种单纯、强迫性知识技能的传授方法,使学生边学边厌,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使学生对音乐课形成厌恶情绪。为此,本学期我抱着尝试的心态对教学内容的重点进行调整。把重点放在音乐的感受上,让学生变成演员,给他们表达情感的机会。实验的结果非常成功。通过实践使我从中感悟到,以前总抱怨学生不重视音乐课,却没有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去考虑存在的问题,忽视学习者的情感态度、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偏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新课程目标 强调学习者的情感态度,让学习者变被动为主动接受知识。

三、注重个性发展

众所周知,由于先天遗传与后天教育环境的差异,学生的音乐兴趣、潜能也有很大的差异。因而,不同的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上是不一样的,对音乐的感受、理解与表现也不一样。作为音乐教师,我们不能以同一标准去对待学生,因此,尊重学生 个性差异和潜能的差异,要以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基础,把全体学生的参与和发展不同的个性因材施教结合起来,让每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参与音乐活动,表达个人情感,充分肯定每一位同学,让他们享受音乐的乐趣。

在音乐课程改革的大形式下,对于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必须全身心投入到音乐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开拓思想,大胆创新。勇做一个成功的改革先锋

第四篇:课改心得--浅谈对新一轮音乐课程改革的认识

课改心得--浅谈对新一轮音乐课程改革的认识

新一轮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正在研讨热潮中,一项对于我国普通音乐教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建立以人为本的音乐发展观”的音乐教育科研项目最近已经启动。针对当前音乐教学现状,许多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九年基础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如果在这阶段学生就已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那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最大的变革就是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改善教与学的方式,倡导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是我们这场讨论中得以获得科学共识的重要前提:那么,中小学音乐课程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信息呢?

首先应该从课程内容谈起,我们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观念,即是课程内容强调系统和规范,不成熟的内容是不能进入课程的。我们的课程强调的是打好学科的基础,强调学科基础中的原理部分。因此,我们是教所有人按同一种方法做同一种事情。老师讲,学生去操作,强调的是记忆、模仿,重现书本知识的间接经验,强调学生听讲与接受。几十年来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一种记忆、接受、模仿的学习方式,教学宁可要若干个知识的结论,也不愿意要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一种“唯书、唯上”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影响了人的一生。这是目前课程改革关注的重点。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给教育下的定义是,教育是为了提高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因此西方课程关注做人的基础、生活的基础。西方课程强调理解和创造,强调实践活动,强调直接经验,强调学生自主探索,强调合作学习;西方人也有原理,但他们强调的是从生活中理解原理.强调学科中应用的部分。他们学原理是为了应用;是为了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理解原理,寻找原理。他们是从儿童的生活经验中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最后获得知识。也许时间不够,也许最后没有形成共识,但过程的教育价值比结论的教育价值更为重要。二十世纪初教育追求的第一价值是知识拥有的多少;二十世纪中叶随着苏联卫星的上天导致国际教育和科学的变化,国际教育的改革运动引起人们的思考;二战后随着计算机的产生,知识的更新极为迅速,在学校时间内获得的知识是极为有限的。因此,能力比知识更重要。我国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应该有一种开放的姿态,使得课程内容随着时间的发展,能及时予以调整,强调应用和生活,这个问题应该值得我们思考。

对于新一轮的音乐课程改革,我们要从重视学生学习的心理研究开始:正如国际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如果没有精心建立一个真正的儿童心理或心理社会学,就不可能产生新的方法,新方法的存在无疑必须从建立这样一门学科之日算起。”纵观本世纪重大的教育改革,无一不是建立在研究儿童心理基础上的。而音乐学科中音乐学习的心理研究可以说在我国还是一块有待开垦的土地。这种滞后直接影响了目前音乐教学的深层次改革,即课程、教材、课堂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学习方式和评价等多方面的改革,有碍于二十一世纪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前景。

课程内容只是课程改革中的一部分,是根据教学目的来组织的,呈现一定的教学内容和信息,是供教师和学生展开教学活动的材料,并不完全等于教学内容。因此,新一轮音乐课程改革对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课程要求,教师必须创造性地去使用教材和改善教学方式。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改善学习方式。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不仅是认识过程,还是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和实践过程,构成教学方式的思路为,不拘泥于某种教学模式,以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参考建立当代心理学、教学论等理论基础上的多种教学方式,结合学生学习对象的不同特点和学生认知、情感的实际,创造和采用合理、灵活、适用的多种教学形式。如目前很多教师在实践中创设和开发的教学形式有:发现式、情境学习式、范例式、问题解决式、资科研习式、课堂讨论式、合作学习式、探索情感和解决矛盾式、辩论式、分层自学指导式、角色扮演式、群体调查研究式、掌握学习式等等。其中分层自主学习式是利用编制“人机交互”型的多媒体,由学生自己操纵计算机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从的设计、大量资料的“引入”、“帮助”等手段,实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形式。学生喜欢的是活动性强的教学方式,例如:1.配合教学以各种形式欣赏听音乐,2.配合教学搜集音乐资料;3.老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4.希望不是老师一人讲,学生也参与教学;5.教师参与活动,如角色扮演等;6.研究音乐材料,进行间题研究式学习等等。音乐课程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多样化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走进音乐,领悟音乐和人生。因此,“建立以人为本的音乐发展观”,用新的信息和新的观念冲击陈旧的教学方法,加快新一轮音乐课程改革的步伐,是我们全体音乐教育工作者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美国教育家弗雷塔科说过一句话:“只有教师拥有教学过程中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寻找自己的道路的时候,教育才有可能成为艺术,才会有高质量。”愿此言作为共勉。

当然,当前这次大面积而迅速的课程改革实验对我们来讲还有些不太适应,课改的某些理论还不十分成熟(如,课程标准正在征求意见进行修订),对于教学中某些问题还显得模糊和茫然,在一些操作层面尚存在着和理论相脱节的现象,甚至在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

1.课堂是越“活”越好吗?

2.表扬是越多越好吗?(程式化和庸俗化的现象)

3.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问题(不是可有可无,而是要赋予它新的内涵。如必要的识谱教学的必要性和唱歌方法的习惯性培养等等)

4.学科综合的某些问题(顾彼失此的现象)

5.音乐课的音乐含量的问题(音乐课应以声响为载体,以音乐审美活动为核心)

6.如何看待主导与主体的问题

7.音乐教师自身对音乐的情感有多少的问题(只有在教学中授课者以自己丰富的音乐情感体验和表现才能与学生一起享受音乐的快乐和美的真谛。)

面向21世纪,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涉及的问题还很多,只要我们认真领会和贯彻音乐课程的新理念,不断探索、总结音乐课改实验的规律和经验,经过全体音乐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的音乐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必将取得丰硕的成果。

第五篇:课改心得--浅谈对新一轮音乐课程改革的认识

新一轮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正在研讨热潮中,一项对于我国普通音乐教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建立以人为本的音乐发展观”的音乐教育科研项目最近已经启动。针对当前音乐教学现状,许多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九年基础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如果在这阶段学生就已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那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最大的变革就是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改善教与学的方式,倡导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是我们这场讨论中得以获得科学共识的重要前提:那么,中小学音乐课程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信息呢?

首先应该从课程内容谈起,我们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观念,即是课程内容强调系统和规范,不成熟的内容是不能进入课程的。我们的课程强调的是打好学科的基础,强调学科基础中的原理部分。因此,我们是教所有人按同一种方法做同一种事情。老师讲,学生去操作,强调的是记忆、模仿,重现书本知识的间接经验,强调学生听讲与接受。几十年来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一种记忆、接受、模仿的学习方式,教学宁可要若干个知识的结论,也不愿意要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一种“唯书、唯上”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影响了人的一生。这是目前课程改革关注的重点。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给教育下的定义是,教育是为了提高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因此西方课程关注做人的基础、生活的基础。西方课程强调理解和创造,强调实践活动,强调直接经验,强调学生自主探索,强调合作学习;西方人也有原理,但他们强调的是从生活中理解原理.强调学科中应用的部分。他们学原理是为了应用;是为了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理解原理,寻找原理。他们是从儿童的生活经验中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最后获得知识。也许时间不够,也许最后没有形成共识,但过程的教育价值比结论的教育价值更为重要。二十世纪初教育追求的第一价值是知识拥有的多少;二十世纪中叶随着苏联卫星的上天导致国际教育和科学的变化,国际教育的改革运动引起人们的思考;二战后随着计算机的产生,知识的更新极为迅速,在学校时间内获得的知识是极为有限的。因此,能力比知识更重要。我国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应该有一种开放的姿态,使得课程内容随着时间的发展,能及时予以调整,强调应用和生活,这个问题应该值得我们思考。

对于新一轮的音乐课程改革,我们要从重视学生学习的心理研究开始:正如国际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如果没有精心建立一个真正的儿童心理或心理社会学,就不可能产生新的方法,新方法的存在无疑必须从建立这样一门学科之日算起。”纵观本世纪重大的教育改革,无一不是建立在研究儿童心理基础上的。而音乐学科中音乐学习的心理研究可以说在我国还是一块有待开垦的土地。这种滞后直接影响了目前音乐教学的深层次改革,即课程、教材、课堂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学习方式和评价等多方面的改革,有碍于二十一世纪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前景。

课程内容只是课程改革中的一部分,是根据教学目的来组织的,呈现一定的教学内容和信息,是供教师和学生展开教学活动的材料,并不完全等于教学内容。因此,新一轮音乐课程改革对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课程要求,教师必须创造性地去使用教材和改善教学方式。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改善学习方式。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不仅是认识过程,还是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和实践过程,构成教学方式的思路为,不拘泥于某种教学模式,以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参考建立当代心理学、教学论等理论基础上的多种教学方式,结合学生学习对象的不同特点和学生认知、情感的实际,创造和采用合理、灵活、适用的多种教学形式。如目前很多教师在实践中创设和开发的教学形式有:发现式、情境学习式、范例式、问题解决式、资科研习式、课堂讨论式、合作学习式、探索情感和解决矛盾式、辩论式、分层自学指导式、角色扮演式、群体调查研究式、掌握学习式等等。其中分层自主学习式是利用编制“人机交互”型的多媒体课件,由学生自己操纵计算机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从课件的设计、大量资料的“引入”、“帮助”等手段,实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形式。学生喜欢的是活动性强的教学方式,例如:1.配合教学以各种形式欣赏听音乐,2.配合教学搜集音乐资料;3.老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4.希望不是老师一人讲,学生也参与教学;5.教师参与活动,如角色扮演等;6.研究音乐材料,进行间题研究式学习等等。音乐课程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多样化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走进音乐,领悟音乐和人生。因此,“建立以人为本的音乐发展观”,用新的信息和新的观念冲击陈旧的教学方法,加快新一轮音乐课程改革的步伐,是我们全体音乐教育工作者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美国教育家弗雷塔科说过一句话:“只有教师拥有教学过程中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寻找自己的道路的时候,教育才有可能成为艺术,才会有高质量。”愿此言作为共勉。

当然,当前这次大面积而迅速的课程改革实验对我们来讲还有些不太适应,课改的某些理论还不十分成熟(如,课程标准正在征求意见进行修订),对于教学中某些问题还显得模糊和茫然,在一些操作层面尚存在着和理论相脱节的现象,甚至在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

1.课堂是越“活”越好吗?

2.表扬是越多越好吗?(程式化和庸俗化的现象)

3.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问题(不是可有可无,而是要赋予它新的内涵。如必要的识谱教学的必要性和唱歌方法的习惯性培养等等)

4.学科综合的某些问题(顾彼失此的现象)

5.音乐课的音乐含量的问题(音乐课应以声响为载体,以音乐审美活动为核心)

6.如何看待主导与主体的问题

7.音乐教师自身对音乐的情感有多少的问题(只有在教学中授课者以自己丰富的音乐情感体验和表现才能与学生一起享受音乐的快乐和美的真谛。)

面向21世纪,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涉及的问题还很多,只要我们认真领会和贯彻音乐课程的新理念,不断探索、总结音乐课改实验的规律和经验,经过全体音乐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的音乐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必将取得丰硕的成果。

下载浅谈对中学音乐课程改革的认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对中学音乐课程改革的认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音乐课程改革总结

    音乐课程改革总结李艳 目前,我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有条紊地进行着,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都在随之发生根本的变化。有专家说:“课程改革是......

    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与体会

    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与体会 印包系:林艳 为了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落实“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特色,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应用性人才......

    中学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一、实验背景 伴随新世纪的到来,人类正在迈向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深刻的社会变革对当今基础教育的课程发展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创新精神的倡导、实践......

    中学课程改革工作计划

    北兴中学2006—2007学年度 课 程 改 革 工 作 计 划 为了继续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市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课程改革工作会议的部署,进一步深化我......

    中学课程改革经验总结

    白马中学课改经验总结 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校以“确立现代课程观念、切实转变课程功能、调整课程结构、提高课堂综合化水平;更新课堂内容、建立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

    中学课程改革先进事迹

    市XX县实验中学坐落在古城XX县城中心,西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岳飞庙毗邻,是一所全日制初级中学。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这里始建为文庙,又称儒学;明成化五年(1469年)扩建,清顺治......

    中学课程改革先进事迹

    市XX县实验中学坐落在古城XX县城中心,西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岳飞庙毗邻,是一所全日制初级中学。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这里始建为文庙,又称儒学;明成化五年(1469年)扩建,清顺治......

    课程改革的认识及建议(范文模版)

    关于课改工作的认识及合理化建议 ——凤凰镇中心小学 谢 丹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育观念滞后;课程内容存在着"繁、难、偏、旧"的状况;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