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对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认识与思考
浅析高校思想政治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程改革已经进行多年,作为肩负着学校思想教育的思想品德教师更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了解新的课程改革对学科的要求,努力转变教学方法,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传授与德育教育相统一,切实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也只有切实把课程改革落到实处,才能真正为学校的德育工作保驾护航,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增添辉煌的一笔。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课程 教育改革
自教育部2006年规定,高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课调整为四门,将原来 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整合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前分列的“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整合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另两门思想政治课则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这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第3次对思想政治课进行大的调整。此次高校思想政治课的调整既是适应高校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科研的需要,也是适应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需要,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这一课程的建设。进人新世纪,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成为事关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一项战略任务。
一、高校思想政治课改革的原因
1、教学方法守旧:重理论体系阐述,轻实际问题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把理论知识的积累视为教学的“硬任务“,而把能力、素质的培养,科学人生观、价值观的真正树立视为“软任务”,单纯强调理论知识、观点的传授,而较少考虑方法的掌握、分析和思考能力的培养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这样培养的学生往往缺乏实践经验,对相关社会问题既不知其然,也不知其所以然,亦不能用积累的理论知识去分析、思考、解决问题。这样的讲课方式既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渴望,也不能进行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造成学习方式的单调和学习效果的低下。
2、教学手段滞后:重教师单向“灌输”,轻师生双向交流
长期以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大多是沿袭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基本特征是“一多一少”:教师讲得多,学生想得少,重教有余、启发不足。政治课授课的过程被形象地描述为“幻灯片一打,睡倒一大片”,很多教师过分依赖幻灯片,把授课过程等同于读幻灯片的过程;有的老师上课没有突出主题,脱离授课计划,把政治课当成故事课。有的教师以权威自居,尽管把教学内容设计得很好,但难以走进学生的心灵,导致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参与程度较低,削弱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制约和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
3、教学效果不理想 :缺乏实效性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上,不专心听讲的、不带教科书的、睡觉的、小声说话的学生大有人。归纳起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映基本上有三种:一种是“全盘接受”,不动脑思考,上课不过是走个过场;一种是“部分接受,部分质疑”,这些学生有的能主动找老师探讨问题、抒发己见,有的则保留问题、心存矛盾;还有一种是“完全排斥”,认为所学的内容与现实脱节,没有意义。前两种是绝大多数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反映,后一种则存在于极少数学生当中。这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很难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效果,缺乏实效性。
二、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第一,教学观念更新———以学生为本。大学生思维活跃,独立意识和主体性明显增强,对同一件事情往往有着自己的观点和判断,愿意在众人面前张扬自己的个性,喜欢与众不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尤其要注意到当代大学生上述思想观念的变化,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首先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学生内心需求、兴趣爱好,合理调整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要体现尊重与平等。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学生的民主与权利、学生的个性、隐私与尊严等。遵循学生与教师平等的原则,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要凸显教育的服务功能,以学生为教学评价的主体。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集中学生的智慧,反映学生的意愿,心系学生的利益,要以大学生喜欢不喜欢、满意不满意、接受不接受作为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否成功的重要尺度。因此教师只有把自己置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参与对理论的思考、分析,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第二,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政治课教学应该突破传统的过分注重课本上的一些机械的,过于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框框,更加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知和内化,并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教师要主动去了解社会,去了解学生,并把课本知识有机的融入到社会生活,融入到学生实际中去,激活教材知识,用活教材知识,淡化机械的记忆,重视知识的内化,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和疏导,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健康的成长,也才能过到思想政治课所要实现的德育功能。鼓励学生大胆参与、积极参与、淡化机械和枯燥无味的课本知识,让学生从日常学习、生活中去体验和感悟,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认知,这不仅让同学感受到知识就在身旁、就在自己的生活中,而且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总之,注重对教材的“深化”“、细化”“、立体化”“、自主化”的研究,使普通内容哲理化、政治语言生活化、深奥理论通俗化。
第三,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注重社会实践。拿出一定的课时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被很多高校证明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塑造人灵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协同进行,使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而大学生社会实践正是这种结合的最好形式。社会实践给大学生提供了接触社会、加深对社会认识的良好机会,使大学生全面了解社会,正确认识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通过与社会接触,他们在实践过程中去看、去问、去思考、去探索人生的真谛,知晓乡情、民情、世情、国情,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从而自觉拥护党的政策, 确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和价值取向,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也自然提高了学习政治理论课的兴趣。
三、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时代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在原有学科基础上,经过合并重组,形成了一个新的学科体系。改革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增添了许多新内容,更好地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接轨学生的专业实际。
一是增加了经济全球化与民族独特性的内容。当今世界经济格局最显著的特点是经济全球化,它既有可能形成国际范围内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又使发展中国家面临更严峻的挑战。目前开放社会的信息来源、传播渠道和内容多种多样,使人们不可避免地面对各种意识形态、社会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影响。因此,在新的教学内容上,增强了时代感和现实性,对于引导学生着重理解当今世界特别是当代中国建设和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使大学生既有世界眼光,又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既能继承和弘扬本民族的优良传统,又能自觉融人世界优秀文化之中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二是增加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关口。这一时期,往往也是人口、资源、环境等矛盾突出、瓶颈约束加剧的时期,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丧失发展机遇。这不仅会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而且会使我国的资源和生态环境无法支撑,同时也不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以胡锦涛为代表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明确地提出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改革后的政治理论课教学增加这面的内容,对于引导学生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本质和核心很有帮助。
三是增加了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过30年的成长已日臻成熟,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但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近年来,由于发展不均衡、片面追求发展速度等原因,不和谐因素已经显现。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当务之急。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要引导学生认清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是我国长期持续发展的基础,引导学生面对利益多元化,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树立社会共同理想,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增砖添瓦。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张作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浅析,人文周刊,2010 2 [3]、陈国庆:浅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光明日报,2009.11 [4]、王卫平: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8.7 [5]、梅政: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意义与思考,广州师范学院院报,2009.5 [6]、胡福民: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看法,湖南商贸学院党报,2010.4 [7]、张海: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改的思考,东北师范学院,2009.12
第二篇: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与体会
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与体会
印包系:林艳
为了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落实“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特色,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办学指导思想,经过系统规划,学院首先,邀请漳大专家为我们教职工做了专业顶层设计及精品课程的专业培训,组织教职工就课程改革进行专题研讨,提高教职工对课改必要性的认识。其次,唐处长等领导指导教师做课程培养方案,做精品课程及怎么说课等。在培训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并且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
1、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问题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问题,我国政府部门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经历了几个阶段,从1999年的“专门人才”到2000年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再到2004年后的“高技能人才”,尤其到2006年,国家进一步明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为“高技能人才”。这一演变过程说明了我国政府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发展过程。
2、课程改革的必然性课程是将宏观的教育理论与微观的教学实践联系起来的结合点,它是横跨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在一般的教育类刊物上总能发现“理论研究”和“教学研究”这两个固定栏目,而且往往都是必不可少的。前者撰文者多为负责决策管理的行政领导及少数专职科研人员;后者体现了为基层服务的基本宗旨,投稿人大多是在一线从事实际教学工作的教师和教学培训管理人员。无论是什么样的教育理论及其思想与观点,包含在其中的各种各样的目的与宗旨,都必须通过课程这座桥梁才能最终实现;也正是课程的这种桥梁作用,成就了课程改革成为当今教学改革的热点,高职教育也不例外。另外,课程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最重要的手段,因为课程具体体现着培养目标的要求,尤其是职业技术教育类的课程更加具体体现了各行业对各类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客观要求,这种特定的培养目标也只有通过课程这座桥梁才能最终实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教事业在规模和数量上有了长足的发展,截至2006年末,全国已有高职院校1145所,在校学生达到800万人,从人数和规模上来看,已占有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形成一类“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结合、产学研结合之路”的新型高等院校,培养出一大批实用的高技能人才,得到市场与社会的广泛认可。但在办学质量方面仍与社会需要相距甚远,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不相适应。从当前职教课程的现状来看,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如课程设计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课程内容及结构安排不够合理且时有偏离培养目标的现象,必要的课程评价与课程管理制度也还远未形成,这些方面的改革工作都有待开展。
3、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教理论问题期刊杂志上介绍的先进职业教育观念很多,主要有:从应试导向到就业导向;从校内封闭教育到开发式的工学结合教学;从智育基础到素质基础;从知识目标到能力目标;从逻辑载体到项目载体;从概念推导到行动引导;从知识展示到能力实训;从灌输学习到建构学习;从教师主体到学生主体;从理论实践分离到一体化教学,等等。
根据我们学院的实际状况,高职课程教学中必须改革是以下六项: a.工学结合、职业活动导向;b.突出能力目标;c.项目载体;d.能力目标;e.学生主体;f.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教学。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在思想上自觉地增强职教课程意识,更新职教课程观念,积极地投入到现代职教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去。
4、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体会通过专家教授的报告,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职教观念,促使我们每位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反思;同时也使我们对自己所任教的课程的总体目标进行了一次颠覆性的思考和全新的认识———学生学完这门课能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做什么事情,而不仅仅是你教会了他们什么知识。(1)项目教学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的能力,教师能不能找到和训练职业能力相关的项目,能不能把项目教学过程组织好,能不能解决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些都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专业知识、行业经验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深深感到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还需要不断地向同事、同行多请教多实践。尤其是要利用假期去锻炼实习。
(2)整体设计要以项目为载体,尽管以前的课程设计也采用部分生产上应用的内容,但理念没用真正转过来。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怎么操作,但未达到最终实际意义的结果。通过学习,使我感到对课程总体设计,项目选择很重要,一些技能操作要围绕项目来进行,每一次项目都要对应总项目有一可展示的结果。同时项目要选择具有实际意义或来自生产实际应用较多的、能融入较多技能操作等内容。
(3)单元设计要注重行动引导由于课程设计项目选择不准确,能力目标不清晰,会导致单元设计内容比较杂乱。另外,讲课也是按照以往的教法,学生是处于被动学习的。因而或多或少掩盖了某些学生的积极性、开拓性与创造性。而专家教授一再强调,技术细节不要突出,要突出你的课程控制过程,要引导学生积极动手操作。如果学生会操作的应由学生自己操作,若学生不会的再演示、指导。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动手能力,最终提高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4)注重能力训练,不要突出技术细节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大家总认为:如果传授的内容不向学生交待清楚,一方面会担心学生不规范操作,另一方面认为学生的理论性、技术性的知识都没有掌握,怎么可能会做。通过专家教授的培训,使我对职教特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们要带领学生去完成一项任务,在完成这项任务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应用能力,将知识渗入到能力当中去。因此,我们在组织教学课程内容时是要注重学生的能力训练,而不是灌输系统理论的知识,这样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010-12-14
第三篇:对我国课程改革的认识
对我国课程改革的认识
我国目前进行的课程改革必须立足于两个基点: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与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二是面对一个开放多元的世界,一个走向全球化的世界,课程改革也应与世界教育改革潮流相融合。
1.重视学生对民族性、国际性的理解,重视价值观教育与学生道德的发展。教育与道德、文化和价值的关系非常密切,一方面保存和传承优秀的民族传统、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另一方面也适应并发展民族性、社会文化和价值观。作为学校教育核心的课程其价值也应不是中立的,而是必然要体现出一定的价值取向和道德、精神要求。
当今是一个多元社会和多元文化的世界。我国的课程改革首先要积极推进教育民主与教育公平,尊崇和平、人权和民主的教育理念,并使之成为整个教育体系的灵魂。其次,要传递国家和民族优秀的核心价值观和优良传统。其三,要理解并尊重国内和国外以及国际间的文化差异,强调课程开发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从不同民族与文化背景的视角,提升对外语学习的认识(学习外语不仅是为了掌握语言工具,更重要的是为了更深刻地理解其他文化)。其四,加强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加强道德教育,使一代新人明辨是非,理解道德冲突,关心他人并关爱环境。
2.重视学生基本能力的开发
课程改革必须重视学生基本能力的开发。基本能力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尊重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养成是基础学力的核心,竞争学习、终身学习是儿童适应未来社会、开展终身学习、促进自身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基础。这不仅对儿童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对一个民族的发展也意义重大。
3.课程改革要回归生活,关注学生的经验
课程改革要回归生活——追求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整合,就是培养在生活世界中会生存的人,即会做事、会与他人共同生活的人、在课程目标上要培养既具有健全发展的自主性——善于自知,又具有健全发展的社会性——善于“发现他人”,在课程内容上要突破狭隘的科学世界的框框,整个生活世界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要突破原来课程的范围,寻求学校课程、社区课程、家庭课程之间的内在整合与相互作用,使整个世界都成为学习的课堂。同时,课程必须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才能成为学生的课程,这样就必须尊重学生的经验,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改革、开发课程,学生才能理解课程,在理解的过程中产生课程意义,因此,课程的设置就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需要来确定,明确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的关系,恰当地处理好必修与选修课之间的关系。
4.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
培养有个性的学生首先应尊重学生个性的完整性和独立性。个性的发展包含了社会性,因此个性的成长是在生活中、在持续的社会交往中进行的。其次,个性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因此终身学习应成为每一个人的内在需求。应该把发展学生的个性作为积极应对信息社会挑战和增强创造力的重要方面加以提倡。因此,在我国的课程改革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并贯穿到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实施、教学内容、课程管理等整个教育之中。
政治教育学院09级2班
方利平
第四篇:对学校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对学校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吴起县第一中学高瑞
经过洋思模式、宜川模式的几番历练,学校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到了关键时期,每一位教师基本已经从旧的教学中走了出来,构建出了自己对新课改的理解和认识,但在课改中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困惑有待于在实践中解决。教师的再认识和科学高效的课堂模式的构建对课程改革的有效运行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我以我自己威力,总结了目前我校课改的现状:
现状一:由于知识前臵,学生对知识体尚未构建框架,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不足,导学案完成困难,导致抄袭成风,知识掌握也就无从谈起。
现状二:学生先预习在掌握知识后才能完成导学案,需要自由支配有效时间长,而学生自己掌握的时间很有限,对于能够保质保量完成导学案成为一种奢望。
现状三:课上展示,课前写黑板,小组内形成一种潜规则,展示人员局限在一两个人,对于学习懈怠的和学习能力不强的不展示也不愿展示,造成部分学生成长,而忽略其余。
现状四:学生对坐,有利于学生利用前后两块黑板,但是也为对座、左右座说话、玩闹提供了方便,个别纪律较差的严重影响其他学生,造成小组后进生人数增加。
现状五:各科课改步伐不一致、重视程度不一致、学校、班主任对学生小组评价跟不上,继而学生重视不够,以至于课改积极的教师疲于矫正。学生对课改的教师有意见,教师课改举步维艰。
现状六:课改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不能有效的促进课程改革的有序进行。如评价体系,既然小组在课改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从班级和学校没有真正重视起来,周课改评价只针对教师的“讲课”“自学”“展示”,未对学习小组进行周总结、月评比、年奖励。
现状七:作业任务繁重,各科的抢时间、排挤其他学科现象严重,教师的不负责任的言论导致学生对部分学科丧失信心,学科学习很难开展。学生不堪重负,学习疲于奔命,根本没有自我调整和查漏补缺的可能。
现状八:教师的积极性不足,课改必然会反反复复,学校的评价机制不跟上,教师还是要急功近利,走相对稳妥渠道,省时省力做法。
现状九:课型单一,没有凸显学科特色,部分学科的学生学习兴趣额下降,模式化一刀切的课堂是不科学的,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现状十:一线教师学习次数少,到外观摩学习的时间更少。回来只是介绍经验一知半解,不够系统,对于课改一线教师杯水车薪,作用微乎其微。
以上是我个人在课改中发现的问题,以下是几点建议,仅仅是一厢情愿的理解,错误难免,敬请批评指正。
一、浓化课改氛围,营造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的环境。
班级专栏办在本班教师的外墙壁。小组建设——周先进小组、月明星小组、年金牌小组照片上墙,组徽、宣言、近期目标等等均公之于众。每一次学习成绩、小组评比成绩、纪律卫生周评成绩,好人好事、扣分警示,后进小组进步宣言书等等,丰富多彩,从而浓化氛围,创设人人争先,个个害怕落后的学习生活氛围。
二、加大课改舆论力度,勤表彰,多督促。
学校要每周对课改班级和小组进行升旗总结,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学校要对小组和班级学期开学典礼进行表彰,凸显教育促进功能。
拿破仑有一句话“给我足够的军功章,我就能战无不胜。”这充分说明,激励正面评价对一个集体个人的发挥的作用有多么巨大。
学校检查功能单一,值周查问题——越查问题越多。应该批评和表扬兼顾,有扣分的标准就应该有加分的标准。有周扣分通报就应该有周加分表扬,这样才符合教育规律,从意识上疏导学生向善、向美、进步。
二、统一思想,齐头并进,形成合力。
教师能不能积极行动起来,主要取决于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标准,如果单一性以成绩为衡量点,势必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因为课改是一个相对漫长的探索过程,而教师的评价只看短时效果,这样即使学校制定出多严厉的制度保障也会让教师铤而走险。试想一下,如此下去,学生有抵触,课改的教师受学生非议,课改如何持续,看外在轰轰烈烈,完全是建立在隐形“逆反”的环境下进行,课改不夭折才怪呢。如果能持续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其实学生是课改的关键,学生的认同感直接决定着课改的成败。课改两个学期我的发现学习走在前面的课改与否都会学得很好,而学习中后的学生反而丧失了学习劲头,成了新的学习后进生。而学习适中的学生是希望老师讲解的,因为自学能会的比例也就在50%左右,预习时问题真期待于老师系统讲解。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就是学生的自学能力不同,学习的需要也就自然有所区别。
因而,如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如何改变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是课改的基础,也是课改的最起码条件。学生的观望、排斥绝不会将课改推向新高度。
三、时间无法保证,点火难,导致精彩展示和课上有效学习成为一句空话。
既然学习前臵,需要预习,需要完成导学案,就要给学生以宽裕的时间去完成。我们可粗略算一下,至少每个班级一天六节课,六节课至少六个导学案需要在前一天晚上完成。完成导学案至少需要先看一遍书,文科也许在导学案的引导下能够在懵懂下完成,对于理科,公式定理要清楚,还要应用,解题还需要技巧,试想,真正在预习中有多少同学能够掌握?学生展示,首先学生时间有限,大多数仅凭以往的经验展示,到底知识讲解有多准确和深刻?
做公开课和平时上课是不一样的,做课是有准备的课,而98%不还是常规课吗?现在的学习现状是学习小组对展示的内容相对掌握较好,而其他组的内容处于很生涩的状态。这个问题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手头资料少,拓展的空间狭小。
2、学生较为充分的探究时间少,根本不允许多维立体的展开学习讨论。即便有真知灼见也都淹没在“没头没脑”的作业之中了。
3、学生展示,出现非常规的方法和知识很多,教师没有时间及时一一矫正。
建议——学校增加白天的自习时间,把加课的课时拿出来给学生自己;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各科综合性的学习材料。
四、学校应该多创造条件让一线教师多学习,一线教师的学习是直接作用用于学生的,没有中间任何环节,对一线教师的培训和外出学习实则是最有效的手段。另外,学校安排教学研讨力求与时俱进,如:今年的各组示范课,可以说很精彩,虽是有准备的课,对于平时教学的时间安排是一种奢望,但仍有很多借鉴和思考的东西。遗憾的是学期末了,其实已经进入期末复习了,期末复习课和课改样板课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它的时效性也就大打折扣了。这样的教学研讨应该在学期中或学期初几周内进行。这样给学习的教师以时间去揣摩研究实践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能。样板不是总结性的,它的真正功能应该归属于做出样板指导教师教学的。
五、课改应该允许各学科在——“先学后教” “先做后讲”的前提下,凸显学科特色。就语文学科而言,这学期课改的体会是学生朗读的时间少了,踏踏实实的强化基础的时间少了,真正体现文学的魅力的文章赏析少了,规范地训练写作的时间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下降了。而事实上语文是语言类科目,在很多时候更多的是兴趣的培养,听说读写的培养,学生的展示时间仓促,有些环节是欠缺的,这样语感培养不起来,学生的语文能力只能是在原地徘徊,进步很难。
诸如传统的课前演讲,学生点评;写作小练习;辩论;课本剧等等。其实都应该继承和发扬。
另外可能会认为我存有私心一点认识。削弱语文学科就是对学生教育以及整体成绩的一种损害。
1、语文是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美好情感的。其实强化语文就是在给学生补充人生进取的能量,正所谓“厚德载物”,只有有了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了美好的人生情感,才能热爱读书,善待学习,才能形成经久的学习动力。
2、语文是语言学科,其他所有学科的知识体系都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上的,语文的理解能力的提高就是对其他学科解题能力的提高。
3、一所学校的是否有文化底蕴,外在的表现就是学校师生是否热爱读书,是否有着深厚的文化素养,能不能埋下头,走到书本中来其实才是“书香校园”真正的内核。
因而建议学校不要过于严查所谓的“课外书”,关键是所谓的“课外书”是不是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是不是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如果连《读者》、《青年文摘》“文学名著”都列为课外书的话,我看不出来这是什么高明的教育手段。
我并不是完全否定学校查杀“课外书”,对于那些“黄色、校园暴力”类的书还是要查的,这样的学生也还是要教育的。我只想说的是学习是具有相对的开放性的,学生只有在读书、在学习,他就有可能慢慢调整过来学习文化课程,一旦热爱上了读书,引导也变得简单
多了。这总比毫无兴趣的不读书,说闲话捣鼓东西懒散无事生非要好得多吧。关键一点就是要引导学生读什么书,选择哪些书来读的问题。这才是教育者负责人的育人行为。而不是一刀切,看闲书就违反纪律扣分那么可笑。试想,难道教育者希望学生不读书吗?利用空闲时间读书,起早贪黑读书在学校这个文化环境下不应该鼓励吗?难道没收“课外书”他就会顺理成章心甘情愿的学习“非课外书”吗?这的确令人深思。
关于课改我个人水平有限,思考的也很浅显,只是我觉得作为学校集体里的一名教师,把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陈述出来而已。自知有失偏颇,亦非深刻和恰切,恳请同仁多多批评。
第五篇:我对研学课程的一点认识与思考
我对研学课程的一点认识与思考
当听说有机会去临沂学习,参加山东省初中地理学科德育课程一体化暨第三届项目式研学现场会议的时候,内心还是蛮激动的,感谢学校提供的机会。但考虑到班里的事情,一开始内心也有点小顾虑。外出这几天,马上就期中考试了,课怎么办,六班怎么办。好在还有时间提前做安排。所以,在外出前,我开始了与时间的赛跑,绞尽脑汁去思考地理课干什么,六班还有啥事情,能提前安排的尽量提前安排好。
就这样,度过了将近一周的时间。16号上午上完四节课,中午一个人收拾行李便急匆匆踏上了去临沂的路。几经辗转,历时七小时,在好心人的帮助下,终于还算按时报到了,就是到的时间有点晚。
令人感动的是,还没进门,保安大叔就跟我打招呼,问我是不是开会报到的,我说是,他接着打电话叫来了摆渡车,说摆渡车会拉着我去报到。尽管这举动很小,但作为一个身在异乡的我来说,给我了温暖和感动。
穿过路边树枝挂满小灯笼的林荫小道,直奔服务大厅,温馨地服务让人无可挑剔,优美的环境让人心旷神怡。
转了转园区,树上的鸟儿叽叽喳喳,一片生机。吃过早餐,来到了会议厅,开始聆听一场精神盛宴。
下面,我将结合当时用记的笔记,把听会、研学、学习过程中学到的和生成的内容,简单整理如下:
第一个出场给我们做报告的是张祖陆教授,尽管今年已七十岁高龄,但身板还是硬朗的很。
他给我们分享的题目是《沂蒙山区研学旅行》,他结合自己的理解谈了他对研学的认识,他认为研学不仅要学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
1、从素质教育谈起:何为素质教育,人的素质狭义概念和广义概念,特长培养。素质教育是各方面素质均衡培养教育。如同人成长,吃饭讲求营养均衡。其中,应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食。主食必须要吃,其他配合搭配。要让孩子饮食营养均衡,就要食物调剂,要翻新吃的花样,让学生爱吃,多吃,这就是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
2、项目教学与研学旅行:地理科学的研究、教学离不开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对人文社会生活的体验。
研学旅行是新近提出的适宜于素质教育的一种教学形式,而非创新的教学模式,是继承我国历史上“游学”的教育形式,继承和发展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教育理论与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一种方式,只是更强调了在自然环境与人文社会生活中的体验与交往过程,以及如何培养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和情意。
3、研学旅游的形式可以多样,如第二课堂活动、野外科学考察等,但我们现在的做法过多了在地理学科知识教学方面的探索。今后需要的是开拓思路,更科学合理地策划,设计研学基地和旅行线路,深化游学集体生活中的学生体验过程和引导,如何加强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意教育。
4、项目教学:
项目有极其明确的目标,必须在特定的时间、预算、资源限定之内,依据规范完成的某项工作或活动。
美国项目管理学会对项目所做的定义是“项目是为创 造独特产品、服务或某种成果而进行的临时性工作。”
对于我们的教育、科学研究部门而言,项目则是指有明确目标或目的、创造完成独特的学科专业研究或教学研究的课题或专项成果,而进行的临时性工作。
比如,探究日照绿茶的种植条件,从宏观上来讲日照自然条件不适宜绿茶的种植,但微观区域上又适宜绿茶的种植,这就体现了自然环境的复杂性。
5、研学准备:选择适宜研学线路,科学安排学习内容,细化研学过程中的集体生活安排、保障安全、保证活跃的集体生活方式、增进交流的途径与方式,做好研学旅行导师的培训与聘用。
6、沂蒙山区研学旅行简介:整个沂蒙山山地是一条极具代表性、典型性的地理学科的研学旅行线路,完全可以与经典的“一山一水一圣人”研学旅行路线相媲美。一山主要指泰山,一水主要指泉水,一圣人主要指孔子。
研学内容、价值与意义:独特的地理环境、地理景观,丰富而又极其价值的地址遗迹,源远流长的文化脉络,震撼心灵的红色革命传统基地,朴实真诚的乡土人情与民俗民俗。以上各方面均可拓展为研学的内容,连接组合可成为十分理想的研学路线。
7、介绍与我们地理课堂研学关系密切的一些内容:24亿年前开始形成,目前仍在活动,其中,中生代白垩纪最为活跃。属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一部分,构造地震活动一直比较活跃。断裂带内多表现为挤压抬升和局部陷落,纵观区内南北的马陵山即为新构造抬升挤压活动的产物。
在听会的过程中,我就明显感觉到,张教授的这些思想无疑和我们学校的理念不谋而合。张教授用他丰富的学术研究征服了在场的所有人,我也不例外。
当天中午我利用休息的间隙匆匆忙忙记录了以下文字:
1、当前研学随意性较大,应上升到课程角度,研学要有主题,进行项目式研学。研学任务要有选择性,列举很多,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自己选。
2、在研学的前期、中间、后期,要坚持学生主体论。研学前调查,确定研学观察点,而不是通过设想和百度去编订方案。研学方案可以让学生提意见,研学方案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拿来主义的,而是基于学生实际的与时俱进。研学文本后面加研学后思考问题和实际践行。
3、研学过程中,处处有教育契机,契机的把握需要我们有丰富的教育智慧。我们教师应当扮演研学导师的角色,设计如何区别开旅行社旅行的研学课程,思考如何让学生带着问题研学,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
4、加强对乡土资源的开发,如何将乡土资源和教材结合起来。资源多的情况下,先挖掘,再甄选。目前,个人认为,我校的研学性质还相对单一,研学资源可以将人文环境纳入,涉及工业、农业等领域,比如城市污水处理厂。
下午给我们做报告的是黄河水文局张荣刚工程师,他给我们汇报的主题是《黄河水文特征及相关项目研究》。不愧是工程师,对黄河的研究非常的透彻,很是佩服。光顾着拍照和佩服了,愈发感觉自己专业知识的浅薄,没有留下文字记录,但仍然学到了许多关于黄河的深层次的东西。
第二天,我们依次参观了沂蒙水利馆、东夷博物馆、亚洲第一橡胶坝、马陵山地质公园。
令人惊喜的是,张教授也出现在了第二天对马陵山的研学现场。平日里不经意的画面也有被历史抚摸的痕迹,等着我们去解读。此时的我们像些学生。他给我们讲解了郯庐大断裂的形成与表现,解答了岩石物质循环理解上的诸多误区,深入浅出,发人深思,不愧是地质研究界的大咖级人物。
我不禁联想到,研学要解决一些问题,而不是简单玩玩,不是照照片,而是带着问题,带着目标去研学。研学问题不仅涉及自然环境,还要渗透人文问题。通俗来讲,研学,不仅要会玩,还要玩会。
在上课的时候,我发现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太少。比如山谷里发育河流。我也不由得想起去年班里一学生,在初二地生中考备考前问了一个问题,他问道“老师,什么是公筷?”一个在我们看来,看似人人皆知很简单的常识,在孩子那里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我们主张教学一定要基于孩子的原有认识去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我想问,我们对孩子的原有认识水平了解多少,我们又有没有给予学生自主构建的方法?想当然的教学到底什么时候能走向科学?
我们不仅仅让孩子们学一点地理知识,还要培养孩子们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很显然,知识的记忆已不再是学习的中心,充其量只能说是学习的基础,当今的学习应该是借助已有的信息进行创造性加工的过程。
说句实在话,研学真的很辛苦,但收获还是满满的。
在会议的最后一上午,很有幸听到了山东省地理教研室主任兼山东省研学主要负责人甄鸿启教授的精彩点评。如果把前两天的会议与实地考察比作一条龙,那么甄教授的演讲则是画龙点睛的神笔。因为时间原因,尽管甄教授没展开阐述,但说的每一句话都那么的温暖亲切,那么的有分量,可谓功底深厚、字字珠玑,不愧是大家。他从再回首、再认识、再思考、再出发、再建议五个方面谈了自己对研学的认识。
再回首:从2018年上半年滨州西纸坊,到2018年下半年烟台龙口,再到今年上半年临沂拓普,对研学的探索经历了由知,到智,再到制的过程。第四届为成果展评会,具体的时间和地点还没定下来。
再认识:研学,尽管课堂搬到室外,但仍然是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而不是导师和导生的关系。要实现研学,教师要实现角色的变化。全员育人,全程育人。从前期培训、乘坐车辆开始,其实就开始了研学,这就是研学前课程。下车后,老师就说,同学们站好,这便是教师身份。再比如,在昨天的研学现场,某同学生成了一个问题,问土壤肥不肥沃,老师回复说可能肥沃,一个小小的细节就体现了老师的不专业,何谈用我们严谨的职业人格感染引领学生。
再思考:研学的过程即是学习的过程,只要真体验了,学习便发生了。
再出发:我们开发的课程与传统的课程有什么区别?从教师走向导师。研学平台的搭建,研学要走向跨学科(如政治历史等学科)。甄教授致力建设山东省研学课程资源,并计划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
再建议:中国教育不缺新名词。教育理论一片混乱,没有统一的规范与理论。
不跟风,不盲从,我们就做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真事,做户外地理真教育。他反复提到的“干点实事”深深触动了我。
为什么不研学?通常的顾虑是安全、考试无关、课时不够、资金紧张等。俗话说,一件事如果想做,全世界都会给你让路。
同时,作为省地理教研员,他很客观地指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地理教师中非地理专业占七成。将来,国家计划要出台一个非地理专业的培训,山东省将积极申请成为第一个试点省份。
人称“被地理学科耽误的诗人”的甄教授也指出,地理人,一定要幸福生活。有能力爱自己,有余力爱别人。在不爱惜自己的前提下,无私奉献给学生是非人性理念。
其实,甄教授对研学的认识与赵校长对研学的解读是共通的、一致的。我想,他们作为大家,经历的多了,一定比我们认识深刻,我们只需要紧跟他们的脚步去落实就好。
外出学习的这段时间,我深切感受到二七一教育理念的先进性,而且这种先进性是毋庸置疑的。就拿研学来讲,我校的研学课程已开展多年,而且已经成体系。
除了理论和研学的学习之外,专家们的研究精神和专业水平也深深感染了我。心里无数次给自己暗示,在专家面前我们像个学生,在学生面前我们要做专家,我一定要加强研究,要做学生面前的专家,严谨又博学。
时间关系,简单整理这些吧,可能写的这些像流水账,但却记录了我最原汁的体验和最原始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