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辩证关系-日常工作中的创新与方法论
“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辩证关系
-------工作中的创新思维与工作方法论
[关键字]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创新;工作方法
[摘要] 本文重释了“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辩证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控探讨了工作中的创新与正确的工作方法的的重要性,阐述了开发利用创新思维以及正确运用工作方法能够为工作带来事半功倍的效率的道理。[正文]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有了爱因斯坦这句话,然后到处就看到“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重要”的论述,几乎是一边倒的论调。
任何事物都会对应一个特定的环境从而形成一种特定的结论,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则结论也可能随之变化。就像一句玩笑话说的“1+1在什么情况下不等于2。答案:算错的情况下”,从语言环境来讲,这个玩笑的答案是没有错的。再比如,当一个人阐述一个观点时,只要加上“我认为”,则他(她)所说的话即为正确。从语言环境来讲,“我认为”并不代表所有人都认为,而“我认为”只表明的我的个人观点,所以即使我的观点是错误的,但我的阐述仍然是正确的。
爱因斯坦这句话本身没有问题,可是,如果加入一些环境因素的限制,则这句话会显得有些片面。很多人对这句话往往也是教条式的理解,所以出现了很多“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论调。然而,任何事物都应辩证的对待,在“提出问题”重要还是“解决问题”重要的这个论题上同样如此。
我认为,“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同等重要;并且,在某些环境因素下,“提出问题”的重要性会超过“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同样,在某些环境因素下,“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会超过“提出问题”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存在一种辩证关系,不能抛开环境孤立的理解熟先熟后、熟轻熟重。
爱因斯坦站在科学创新与发现的角度来阐述,则他的话非常正确。科学研究是针对“问题”而展开的探索,只有明确了问题,科技探索才有方向。这时候,能够正确“提出问题”显的尤其为重要。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它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通常人们都有一种定势思维,会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而当已有的知识或者所掌握的知识无法解决面临的问题时,这时候就需要创新,而这种创新就需要有敢于挑战传统,质疑已有知识,敢于提出新的观点或知识体系来解决面临的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具有这种思维的人则会比刻板的使用现有知识去一味求解所面临问题的人取得更高的成就。科学的发展就是在不断的否定――肯定――再否定的过程中进步的。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就需要这种能够“提出问题”的人。这时候“提出问题”显的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在我们日常工作中,可以把一个企业比做人类社会,企业的创新则类似于人类社会的科学创新。企业只有不断的创新才具有生命力,创新则需要企业拥有一批勇于“提出问题”的人,只有先提出问题,才有解决问题的可能。
企业中的创新不一定必须有新产品、有新研究成果才算创新。一种管理思路的提升、一种工作方法的改进、一种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的工艺改进,都可以算做创新。企业就是在这种点点滴滴的积累下得以不断的提升。
一个员工在企业中能够产生多大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员工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态度,即“愿”和“能”。“能”则包含了本身所具有的知识结构和做事方法。而做事方法则体现在其处理问题的创造性、计划性、逻辑性等等多个方面。一个具有创造性的员工在处理问题时会不局限于问题的本身,不受已有的规章制度、流程、程序文件的限制去分析解决问题的合理性,而是以发散性的思维去分析涉及到问题的方方面面,而不仅仅只是机械的照章办事,除非经过分析后得出原有解决方案已经为最优。当然并不是所有问题都应如此处理,但至少在处理问题时应有此态度。那么在此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种新的、更具有效率的解决思路,从而对原有的“解决问题”的体质提出质疑并优化它。比如著名的“搬运生铁块试验”和“铁锹试验”,在常人都认为这是即成事实的,无法改变的,不可优化的工作时,著名的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泰勒却通过对每个动作细节的研究,制定出一套更高效的操作方法,使得铁块搬运效率提高了3倍,“铁锹试验”则使得原需要400至600人完成的工作只需140人即可完成。
再比如某企业的办公厂场分处两幢不同的写字楼,两楼相距50M不到,两处办公厂场分别处于两幢楼的5层和3层,由于考虑到成本,两楼之间没有采用光纤,同时又因两处办公引线距离在100M以内,所以仅使用了RJ45规格的超5类网线。但是5类线的理论距离即为100M,处于3楼的办公分点的网络通过总部服务器上公司局域网和外网,但因距离已经接近100M,所以长期以来,处于3楼的办公分点的网络一直处于不稳定、速度慢的状态。原来的网络管理人员只考虑到接近100M的5类线的确会有此问题,认为不管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没有办法解决100M距离所带来的信号衰减问题。如果仅仅从使用5类线和100M距离这个角度考虑,的确没有办法解决。但实际上这是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只要跳出这个思维定势,另辟蹊径的考虑,就会有很多解决方案。比如信号放大器、中继器、架设直线、变换线种等都可以使此问题迎刃而解。问题的本身实际上并不复杂,只是因为缺乏一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一种创新的思维方式。
所以,从这些方面来看,“提出问题”显得更为重要,在“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辩证关系中升级为主要矛盾。
然而,在这个辩证关系中,“提出问题”并非永远是主要矛盾。当问题明确的情况下,即“提出问题”的过程已经完结时,“解决问题”则升级为主要矛盾。这个时候,则“解决问题”变的比“提出问题”更为重要。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科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类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管理大师,他们为我们的生产经营活动指明更为合理的、更为有效的管理方法,经过大量的、长期的实践,这些方法在很多企业中也得以证明了它的正确性。
国内的企业也已经开始关注管理水平的提升。从近几年涌现的大量培训机构、咨询机构都可窥见一斑。有些企业也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企业主们开始注重提升管理,请咨询公司前来诊断下药。咨询公司将一套套的成熟理论搬来,形成大量的文档、程序、流程、制度、表格,然后收钱走人。企业开始四不象,原来有自己的走路姿势,现在要学别人的走路姿势,一时半会儿又学不会,结果就是摔跤,最后又回到自己的走路姿势。最终,管理咨询以失败而告终,企业主从此对管理咨询心有余悸。
现在对管理咨询略懂一点的,都会认为咨询行业大部分都是骗钱的。当然这话有点武断,但的确反应了目前咨询行业的一个现状。分析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一是急功近利,一两个没有实际管理经验的咨询人员到企业后用模板完成任务,一套拳打完收钱走人,留给企业一堆废纸;二是生搬硬套,不管三七二十一,拿着理论知识硬套,套着不舒服就说企业执行力不够,硬是套的企业走不动,最终失败;三是企业执行力不够。
三个原因的前两个是行业规范性的问题,我们在此暂且不谈,我想总有一天我们的咨询行业会健康发展的。我们就着重说说第三个原因,企业执行力的问题。
在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老鼠们在一起开会,商讨怎样才能不被猫抓住。其中一只老鼠提议,在猫的脖子上挂一个铃铛。全体老鼠欢声雷动——“这个主意太好了!”但当有鼠问,怎样才能将铃铛挂到猫的脖子上时,刹那间全体老鼠鸦雀无声。
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大多数企业所存在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也就是说“提出问题”不需要多大的成本,关键是如何“解决问题”。也许很多人能对公司所存在的问题说的头头是道,也会有很多人会整天抱怨公司所存在的问题,但是真正能够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的人却少之又少。这时候,企业更需要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提出问题”。
针对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不管大小,对于员工来讲,拥有有效的做事方法则显的尤为重要。对于同样一个问题,处理的方式方法不同,则产生的效率则不同。正确的方法,会使得工作变的有条不紊,事半功倍。相反,则到处救火,事倍功半,忙的不可开交,却效率不高。首先是长期计划,再是中期计划,再是短期计划,再是随时做手记。先做计划,再按计划实施,这样我们的工作才会显得有条有理,不至于象无头苍蝇似的乱飞乱撞。对于普通员工来讲,从工作的角度来考虑,长期计划可以以年计划为准,有了长期计划,则就有了战略性的目标。然后再将年计划分解至月计划,月计划分解至周计划,每天则对本周内要做的事情做排序更新、记录,对待处理问题的排序原则遵循“时间管理”中的“象限法”,对问题的优先次序做排序,然后再其重要程度按部就班的解决。对于突发事件,要养成随手记录的好习惯,随手记录并将其穿插在自己的问题列表中,按优先次序进行处理。按照这样的方法坚持下来,你会发现你这一天、一月、一年下来处理了很多的问题,一方面自己很有成就感,另一方面为企业带来了效益。而事实上,这种方法看似简单,能够坚持如此做的人却不多。有那么一部分人没有做计划的习惯,更没有随手做记录的习惯,一天下来、一月下来、甚至一年下来回想一下,只知道很忙,却说不出忙了些什么,对于个人而言,会有挫伤感,失去工作的激情,最终导致工作效率更加低下,对于公司而言,其所担任的岗位会形成一个瓶颈环节,不能为企业带来足够的效益,这就叫“有工作数量,但没有工作质量”。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讲,创新是必要的,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则是必须的。创新是保持企业的生命力的必要保障,正确的解决问题是企业稳健发展的必要保障,两者缺一不可。
总而言之,“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同等重要,在不同的环境要求下,其矛盾的主要性会交替互换。不能仅仅片面的去理解或论述熟轻熟重。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与社会方法论
1、为什么说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思?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理论研究,归根到底是对问题的研究。离开了问题便不会有真正的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这一特点,要求社会科学研究活动和社会科学研究主体必须以研究问题为中心,始终包含强烈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时代矛盾的集中反映,问题中包含了时代的呼唤,现实的要求和矛盾,最强烈地表现在人类所面对的问题之中。
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这句话同样适应于社会科学。强烈的问题意识,首先表现在善于提出问题。如果问题本身没有什么意义,甚至是一个伪问题,那么,尔后的全部研究都会变得没有什么价值。
社会科学研究的全部奥秘在于以问题为中心。
围绕问题而发展是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社会科学理论产生于问题,它的发展是为了解决问题,它的生命力就是提出和解决时代面临的重大问题。
直面“中国问题”是社会研究的根本要求。
社会实践丰富多彩,社会问题错综复杂,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十分宽广。有社会担当意识、有历史责任意识的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十分重视研究那些事关国家、民族命运,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关键问题和前沿问题,这对于从全局上推动我们事业的发展,从根本上统一我们的思想,具有重大的意义。
2、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有哪些重要的方法论原则,这些方法论原则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有哪些指导意义?
这些原则及指导意义:☆:运用社会系统研究方法,进行社会科学研究,分析认识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有很多重要的方法论原则,包括:整体性原则、结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开放性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系统的整体性表明,整体的功能并不等于它的组成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这就是所谓的系统的“非加和性”,即整体不等于部分的总和。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指导意义: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要坚持整体性原则,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做到保护个人利益的同时,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不能损公利己,关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社会各个方面的关系,在实践中要坚持西部大开发、东部崛起、老工业基地复兴等计划,坚持共同富裕为目标等等,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二、结构性原则结构是系统中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社会系统有什么样的结构,就相应的有什么样的功能,结构发生了变化,社会系统的功能也就必然发生变化。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指导意义: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要重视结构性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政策原则,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经济制度、以及政治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三、层次性原则系统的层次性,揭示的是系统的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层次是指在系统中不同的组成部分依次隶属的等级关系。对系统的层次性研究表明,系统的不同层次既有共同的运动规律,也有各自特殊的运动规律。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指导意义: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要坚持层次性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关注各个层次问题和各个问题不同层次的特点和规律,对症下药,实现问题解决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四、开放性原则:系统具有开放性,即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正是通过这种交换,使系统维持和更新自身的结构,从而实现从无序向有序的演化。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指导意义: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要坚持开放性原则,坚持对外开放原则,国家社会各个方面不再封闭融入世界发展大潮中,取世界资源为我国发展所用,促进本国发展。
3、社会矛盾和社会和谐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根源是矛盾。矛盾与和谐是事物内部同时存在的两种相反运动,共同贯穿于事物运动发展过程的始终。社会和谐与社会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矛盾是绝对的,和谐是相对的。没有矛盾的社会和谐是不存在的,社会矛盾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而社会和谐则是社会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的社会,一个稳定的社会,一个利益协调的社会,一个拥有化解矛盾冲突机制的社会,但并不是一个没有矛盾与冲突的社会。正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拥有这套化解矛盾的机制,由此可以保证我们的社会在矛盾与冲突中得到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最终构建成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目标,如果不能正视社会矛盾,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化解矛盾,就不会产生真正的和谐社会;只有善于发现社会矛盾,及时化解社会矛盾,才能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正确处理好社会和谐与社会矛盾的辩证关系,要在不断协调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首先,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来看,就是不断发现和解决那些不和谐的因素,使得矛盾双方乃至多方在矛盾的运动过程中达到平衡和统一,最终表现为和谐。其次,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来看,必须处理和解决好社会发展系统中的各种矛盾。再次,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动机来看,就是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4、联系现实生活中群体性事件,分析矛盾的复杂性,并说明基层调处干群之间、民商之间发生的矛盾时所要把握的关键要素。
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外因: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国内处于矛盾凸显期;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内因:利益失衡是发生群体性事件的根本原因,政府公信力的下降和腐败现象的滋生,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政治根源,心理的不平衡和各种仇视心理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社会利益分配不均衡引发的干群矛盾。城镇拆迁、旧城改造及开发区建设征地用地过程中出现的干群矛盾。官僚主义作风引发的干群矛盾。村委会选举不透明、不民主引发的干群矛盾。因执法不严、违法不纠、显失公平引发的干群矛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滞后引发的干群矛盾。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是通过研究社会矛盾及其运动,揭示人类社会的一般结构、普遍本质及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解决社会矛盾提供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当今社会矛盾呈现出以下复杂特征:1.非线性,2.不确定性3.动态性4.开放性。乌坎村村委会将一块集体土地卖给开发商,几年来在当地居民不知情的情况下3200亩土地陆续被政府贩卖,卖地款项达七亿多元人民币,而补助款只有500元,其余全部被当地官员私吞,盗卖村民土地准备兴建滨海新区碧桂园的开发商为祖籍乌坎的港商陈文清,他于80年代成为香港的广东海陆丰商会会长,同时也是广东省人大代表。当地居民屡次上访无果,近期仅存的一块土地被卖给地产开发商,激发当地人于2011年9月21日游行示威,22日派出军警镇压而最终引爆骚乱。
“乌坎事件”的启示:社会管理得好不好,不在于是否存在矛盾冲突,而在于能否很好地容纳和化解矛盾冲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迫在眉睫。
5、联系自己的学科实际,谈谈如何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中提炼出具有学科价值的理论问题?
问题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起点和入口,已成为共识,关键在于真正有意义的“问题”从哪来?我认为,真正有意义的问题来自于社会矛盾。问题是对矛盾的理性把握,问题意味着矛盾,但问题不同于矛盾,矛盾的存在于主体意识到矛盾是两回事。由于每个人的认识框架、知识结构、利益取向、价值追求和立场等不同,因此面对同样的矛盾时可能会提出完全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问题。矛盾虽是客观存在的,但问题并不是。并不是所有的社会矛盾都可以提升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问题,要想把主体之外的矛盾转化为主体意识中的问题,就必须依靠理性的力量。社会科学研究要想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中提炼出具有时代价值、学术价值的“真问题”,仅有“问题意识”还不够,还必须要有问题的“质量意识”。“问题”越有质量,“理论”才会越有分量因此,就必须要善于透过矛盾,提出问题,懂得科学合理地把社会生活中的矛盾转化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问题。
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时社会中的矛盾,而社会中的矛盾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社会问题也在不断更新,这种发展变化推动着理论——“问题的理性解答”的创新与发展。社会科学研究的成果要想真正做到造福社会、造福人类,就必须与时俱进,紧密联系社会生活,深入了解社会矛盾,从而分析存在的真正问题。作为新世纪的学子的我们,更应该在复杂的社会矛盾中,坚定自己的立场,始终做到以变化发展的矛盾为中心,切实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从而对症下药,促进问题的解决。
善于从社会矛盾中发现和提出问题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要求;科学回答时代的重大问题是社会科学创新的根本途径;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能力是衡量社会科学合理性与价值的根本标准。
6、结合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谈谈社会各阶层的变化以及利益分配,分析一下阶层分析方法的价值及局限。阶层功能主要体现在分析社会中层结构及其对政治发展的影响两方面,阶层是因资源在社会内部的不均匀分布而形成的团体。阶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们在特定的劳动分工关系中处于不同的地位,具有不同的作用,从而导致社会资源在不同人群中的不均匀分布,进而在不同人群中出现了阶层。阶层源自阶级,表现着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改革开放前,我国呈现“2+1”的社会结构,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不仅形成了一些新的阶层,如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从农民阶级、工人阶级中分离出来,而且在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内部也出现了新的阶层。在农民阶级内部,已经形成了农业劳动者、农民工、乡镇企业工人、农组干部、私营企业主、个体劳动者等不同阶层。在工人阶级内部,出现了公务员、知识分子、蓝领工人、白领工人、退休职工、企业家和个体劳动者等不同阶层。
一方面,从理论的角度看,阶层相对于阶级可以承载更多的信息量,可以更精确地描绘社会现实。相对于阶级分析应用于社会政治现实的“质”的把握,阶层分析的基本功能在于对社会关系的“量”的说明,在于对一定框架下具体社会关系理论内容的丰富和补充。具体来说,它包括两大理论优势,一是能够提供比较大的信息量,二是能够深入到阶级内部、阶级之间和阶级之外的“中间地带”,具有分析社会的特定视角。
阶层分析法以劳动方式、收入方式、收入水平和社会心态等多元因素为划分尺度,从社会关系的不同侧面,多方位、多视角地划分阶层,可以较为具体地研究各阶层的特殊利益,分析不同阶层政治态度、价值观念、社会心理、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另一方面,从社会政治生活的现实角度看,阶层分析弱化了社会团体间的差异,淡化他们之间的利益分歧与矛盾,不仅有利于整合社会资源,维护社会稳定,而且有利于扩大党的队伍,保持党的先进性。
第三篇:文化研究的特点与教育学方法论的创新
文化研究的特点与教育学方法论的创新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
年第2期
序号
著者 题名 资料类型 出版年 馆藏地(藏/借)
1吴式颖(女,1929~)主编 西方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丛书 专著2010
2谭惠苓(女,1953.6~)主编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校文化研究 专著2009中文图书基藏库(1/ 0)
书刊保存本库(1/ 0)
北区中文图书区(1/ 0)
南区中文图书外借室
3苏振兴 著 西方教育文化研究 = Study of western education culture 博士后报告2008博士论文阅览出纳台(1/ 0)
4刘丽 著 毕业典礼的教育文化研究 : 以C校毕业典礼为例 硕士论文2007
5王喜娟 著 从文化因素研究到“文化研究”:比较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变 = From the cultura 硕士论文2007博士论文阅览出纳台(1/ 0)
6王淑珍 著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文化研究 = On the curriculum cultur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硕士论文2007
7陈慧(女,1957~)著 英语教育与多元文化研究 专著2006中文图书基藏库(1/ 0)书刊保存本库(1/ 0)
8张晓玲 著 教育视野下的儿童文化研究 硕士论文2005
9张洪林 主编 数学教育的跨文化研究 专著1999中文图书基藏库
书刊保存本库(1/ 0)
北区中文图书区
10白明亮 著 教育文化研究 硕士论文^^^^博士论文阅览出纳台
第四篇:重读《活法》有感:浅论稻盛哲学与生态原则方法论的辩证关系
浅论稻盛哲学与生态原则方法论的辩证关系
--重读《活法》有感
(节选)
在昆山周市项目工地重读《活法》,愈发觉得稻盛和夫的哲学与生态原则和生态方法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都是从最自然最本真的东西出发,去探寻在当今社会最有利于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发展的理念与模式,都用最质朴最简单的语言和形式,去描绘最伟大最美妙的人生和事业。稻盛哲学集大成的《活法》,加上Geller主席带来的生态原则和4D方法论,东西方两大不同领域的巨擘,却在相同的生活与发展的法则上达成共识。冥冥之中,人性的光辉伟大与自然生态的壮阔奇妙相呼应,共同为在生态工程事业道路上奔跑的我们带来信心,带来热情,带来最质朴的感动。
1.1 “精进”与螺旋上升的4D方法论
稻盛先生的人生哲学,一个基础出发点就是在死亡来临之时,自己的心灵经过了磨炼,比出生时纯净美好的心灵好一点点就可以,并且在一生中时刻提醒自己要磨炼心灵。这里提到的磨炼,其实就是螺旋上升。生而为人,只有不贪婪,不急躁,才是真正实现目标、提升自己的唯一的道路。目标可以很远大,但是选择的道路绝对不会是扶摇直上的,真正的精进之路是一步一个脚印,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去完善,每一个点都坚持的做好,做完整,不断精进,这样才能一层一层积累,螺旋上升。从这个角度来说,稻盛先生的精进哲学,与螺旋上升的4D方法论是一致的。每一次4D的过程,绝不是要一次性就解决全部问题,而是要按照步骤,一步一步的向前推进,每一步的推进都是一次积累,都是继续向上的一级台阶。最终,坚持这样的方法论,才能踏踏实实的螺旋上升,并最终实现目标。
二者的相同之处,就在于他们的根本原则都是要踏实的一步一步向前。这句话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很难,而且一旦做到了,离成功也就不远了。即使没有实现目标,之前的每一步的积累都是有价值的,都是对自己心灵的一次磨炼,一次提升。伟大的事情,往往都蕴含在简单的真理与原则之中。一切事情的出发点,都应该是这样的简单的、纯粹的,从一开始就不急不躁踏踏实实,这样,即使只是迈出了一小步,就像稻盛先生说的心灵好一点点,也是伟大的,也是有收获的。也正因为如此,每一次的4D过程,都是有始有终,为下一次4D铺垫的,不留遗憾。
1.2 与4个D的对应关系
(1)现场有神明与Discover(发现)
现场有神明,现场有灵感,现场是工作中最直接最重要的场所,也是一切其他内容的来源。对现场是否熟悉,决定了能否获得解决问题的灵感,能否获得最基本的信息和向上发展的基础。正如Geller主席说过的,I am here,在现场,是所有的起点,也是能量的最直接的来源。最需要解决问题的地方是现场,而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法也几乎都来自于现场。由此,在现场,与4D中的Discover “发现”相对应。Discover,发现,绝不是坐在家里凭空想象出来的,都是基于在现场对现实的分析。对现场不了解,不在现场仔细观察,就不可能做到Discover.在现场,是Discover的必要条件,在现场越长时间,越仔细观察,就越能分析出对自己有利的条件,以及必须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从而为后面的4D打下基础。
(2)想到才能做到与Dream(愿景)
内心中不断描绘自己所期望的那个场景,并且持续努力,就一定会实现。这样的一种愿景会像心中的灯塔一样指引道路,而且画面描述的越清楚,灯塔的灯光就越明亮,更能指引前行的道路。有人问正在砌墙的三个工人他们在干什么,第一个人说,“在砌墙啊”,第二个人说,“在建一座大楼”,而第三个人说,“我在建设一座城市!”.多年之后,第三个人成为了前两个人的老板,成为了著名建筑师。心中想象的愿景与格局,影响着自己前行的道路,这样的愿景,让自己在之后遇到困难,遇到坎坷,遇到孤独与寂寞时能够不忘初心,聊以慰藉,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最终达到目的地。这也是4D中的Dream起到的作用:大胆的去设想与想象最想要达成的那个美好的愿景,并且在这个愿景的指导下前进。每走一步都要问问自己是不是想要的那副画面,这样才能不偏航,才能给自己更高的格局,更大的动力,一点一滴的去构建,去完成这一美妙的愿景。
(3)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全身心投入与Design(设计)
在现场并不只是人在现场,而是要心也在现场。人在现场,心却不在现场,反而是负的时间总和,不仅自己一无所获,反而会像一个黑洞一样吸收周围在现场的人的正能量。这是方向问题,是态度问题,负能量的态度,就算能力再大,再努力,也是负的结果,甚至会拖累别人的努力。因此,只有心在现场,去感受,去体会,才能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去发现现场每分每秒的变化,去发现一步一步构建的成就感,去发现自己为现场带来的不同与提升,去发现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和谐关系。只有心在现场,现场才会给你带来喜悦与乐趣,才能与现场不断的产生正能量的互动,让自己和现场一起上升与进步。只有做到了这一步,才能够在Discover和Dream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把这种设计的过程当成自我提升、与现场良性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会一点一点的向上提升,每一点的提升,都是带给自己喜悦与感动的来源,也是前往下一次提升的动力。工作带来的喜悦,会让自己充满正能量,这种正能量与现场的神明相互响应,共同激发美妙灵感的产生。
(4)坚持正道,坚持走下去与Destiny(路径)
稻盛先生认为,基本的道德原则、最质朴的品质十分重要,而坚持这些原则品质、坚持走正道更为重要。每一步的前进道路都是不容易的,特别是要在每一步都坚持自己的原则,坚持质朴的本性,这是对心灵的打磨,也是对活法的坚持。只有带着对之前打下的每一步的基础的坚信,才能让这每一步都真正的发挥价值。车辆如果尚未开到目的地,即使在只剩最后几百米的时候抛锚了也是失败,不坚持到最后,就愧对之前踏实走出的每一步。在这一点上,4D中的Destiny与之相对应。尽管并没有达到最终的目标,但之前的Discover,Dream和Design都是一步一步坚持着走下来的,如果不能最终形成闭环,那么反而是浪费时间,不如不开始。一旦形成了这种方法论,就要坚持的走下去,形成闭合,把之前的成果顺势带到下一次的4D上,才能形成稳定的螺旋上升。再简单的事情,再质朴的原则,如果不坚持,就是空谈。反之,再小的事情,如果是对的,符合正确的方向和原则的,只要坚持去做,就是伟大的,就是值得我们为之感动,为之欢呼的。
1.3 利他之心与利益体的协调
生态工程中,最难的部分之一是对各相关利益方的协调。这里基于的前提是,不同的人对生态和环境抱有不同的认知,这种认知上的差异性导致了交叉的部分无法以软的方式进行分配并和谐共处,反而会发生硬性的矛盾。而对生态原则理解最深入的那部分人,更加需要以一种利他之心,去协调并将相互关系向着和谐共生的方向去引导。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生态原则体现的其实是自然与生态的大包容。存在即合理,每个生命体都拥有其特定的位置,都在整体的大系统里和谐共生,这一理念在生态学中叫做niche,即生态位。()每一个生命体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与位置,这与各生命体之间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交往与互动并不矛盾,只是更多时候,人们往往只注意到了这些交叉的部分,看到了其中不同个体之间的矛盾,而忽视了从大的格局与系统上讲,所有个体都在最基本原则的支配下向着和谐共生的稳定状态去发展,去逐渐向下一个最适合向前的模式去慢慢的调整。但是,短视与自私可以看做是每个生命体的本能,其最关注的,反而是眼前这些暂时的“失利”与“矛盾”.这种时候,一种利他之心,一种可以从大的格局来审视小的交叉的生态的视角,可以发现并去调和这种微小的交叉之苦。利他之心是起点,给自己以勇气和动力去协调;而生态原则是路径,从模拟生态位的角度,将各利益体向着最稳定的生态系统去引导。久而久之,各利益体也会产生利他之心,也会逐渐的理解生态系统中的和谐之道,共同走向和谐共生的生态道路。
寥寥几字,道不清稻盛哲学与生态原则方法论的全部理念与观点,但是可以看到,二者拥有相同的起源,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谋而合,互相呼应,互为补充。活法,让个人能够认清自己,走好自己脚下的道路;而生态原则与方法论,让自己与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断前进。新时代,发展与如何发展成为了永远绕不开的话题,如何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抓住不变的本质,如何在繁杂纷乱的信息流中掌握最稳定的通路,是要在活法与生态原则的协奏曲中不停的思考与摸索。时间是有限的,机会也是有限的,保持清醒的头脑、热忱的内心,带着美好的愿景,坚持正确的道路,号角已经吹响,自信的向前奔跑吧!
第五篇:环保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摘要】:由于传统经济增长类型和人们环保意识淡薄等因素,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要达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持续协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首先理清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发展不能以栖牲环境为代价,不能以损害未来的发展为依存,人与环境、现在与未来应该是谐调的。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二者既相互制约、相互排斥,又相互统一、协调发展。通过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来看待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问题,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健康发展。
【关键词】: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矛盾;可持续发展 【Key word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Economic development;Contradictio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许多环境问题如酸雨频发、滥开乱伐、水土流失、水资源危机、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及污染总量日趋严重,并且这些问题正在向乡村蔓延。环境状况的日益恶化,逐渐引起了人们对自身行为的深思。
长期以来,我国沿用的是大量消耗资源和粗放经营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淡薄,这种“高消耗、高污染”发展模式的代价便是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到底依靠怎样的关系存在成为当今人们比较热衷的话题。
马克思说:“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的过程。”[1]这句话简明地阐释了人、经济、环境的关系。所以,环境与经济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既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在矛盾中发展,在发展中又产生新的矛盾。我们只有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这个问题,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保证人类社会健康的向前发展。
一、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
经济活动是人类不断利用自然界系列资源谋取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过分地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于是,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接踵而至。例如:我国每年要用掉450亿双一次性筷子,要作出这些筷子,需要砍掉2500万棵树;广州迈金制袋有限公司总经理陆鹏良估算,如果每个薄型塑料袋以每个5克的质量计算,全省每天
生产供市的薄型塑料袋产量高达750吨,而它在生产中所消耗的原油超过1000万桶,然而每个塑料袋的自然分解需要200年以上,还会对周围的土壤和地下水质造成污染。如此这般对环境无节制的索取,毫无疑问会打破生态环境中的平衡状态,而且势必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
而从另外一个方面说,对环境的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还有许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这些在一定程度也会限制了经济的发展。例如:苏州河整治一期工程从1998年到2002年,总投资约70亿元人民币,2003年至2005年二期工程,总投资约40亿元人民币,2006年到2008年三期工程,计划总投资约31.4亿元,三期工程总的整治结果:消除黑臭,水质稳定,苏州河干流达到了地表水V类(景观水)的标准。鱼类回归,支流水质改善。河道整洁,市容改观[3]。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对环境进行整治时需要投入巨额资金,才能整治出成效,同样也反映出环境被污染后再治理的难度很大。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这种相互制约的关系要求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不仅注重经济利益,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西方发达国家的“先污染、后治理”理念需要从根本上否定,环境保护刻不容缓。
二、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相互统一的关系
经济发展需要有丰富的资源、良好的环境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条件和基础,需要以特定的环境因素作为物质的依托,因为任何与经济发展有关的行为都不可能凭空进行;而改善和保护环境也需要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这来源于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得到发展能给环境的保护提供足够的资金,人们也会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环境得到保护后,给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这样两者就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达到互利互助的目的。
环境是发展的基础,离开环境资源,人类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发展是环境的前提条件,没有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环境保护就失去了根本保障,失去了经济发展,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目的也就无法实现。所以我们搞经济建设离不开环境保护,而环境保护本身又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资源和能源合理配置的必要条件,而一旦经济发展了,改善生态环境、减少甚至在一定范围内消除环境污染也就有了可靠的保障。
总而言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博弈关系,但他们最终是可以协调的,和谐发展,不能走“先发展再治理”的老路,应该把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看成一个整体。事实上,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是辩证的,环境是经济的基础,经济是环境的保障,环境和经济可以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因此,我们只要用辩证的、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待它,矛盾就会迎刃而解。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我们必须承认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是客观的。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敢于承认和揭露矛盾,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是我们正确、客观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保障。就如同经济发展的同时带来了环境问题,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类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要兼顾,但经济发展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中心是“发展”,环境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关键是要选择合理的发展模式,而环境问题也只有在社会的发展中得到真正解决。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201至202页
[2] 中国废旧物资网《全国每天使用塑料袋数量巨大》
[3]战略网《苏州河综合整治见成效:鱼类成群回归》
[4]饶世琦《试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环境科学动态.2004,1
[5]陈国娇《对立统一中的辩证:环保与经济的和谐与双赢》.科学文汇.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