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作文评语的人文性和艺术性语文论文

时间:2019-05-14 20:11: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作文评语的人文性和艺术性语文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作文评语的人文性和艺术性语文论文》。

第一篇:语文:作文评语的人文性和艺术性语文论文

语文:作文评语的人文性和艺术性语文论文

我国语文教育从古至今一直带有极强的片面功利化色彩。“大一统”的封建专制体系决定了我国教育重集体而轻个人,重社会需要而轻人的需要。这种思想根深蒂固,并未随着社会制度的改变而发生根本的变化,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左右着人们的教育观念。表现在作文教学中,从许多孩子的作文中,我们几乎感受不到孩子的灵性与活力,体会不到少年特有的稚气与眼光,看不到敏感的情思和丰富的想象力,读不到鲜活灵动的语言和独特的表达方式。作文中没有孩子,没有灵魂,没有个性和个体,有的是千人一面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有的是急功近利和文字游戏。要改变这种状况,还得从改革现有的学生作文评语的写法入手。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给学生下作文评语,则是这一环节的点睛之笔。然而,传统的作文评语大多公式化、模式化,诸如:中心是否明确,重点是否突出,详略是否得当,层次是否清楚,语句是否通顺等。这类评语往往可以放在任何一个人的任何一篇作文中,虽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评价学生作文的成功之处或问题所在,但严重忽视了培养人、发展人的要求,僵化教条的语言不仅不能激发学生发扬优点和修正错误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对学生健康的写作心态的引导和高尚人格的培养。

“做人——作文”教学理念告诉我们,作文评语必须改革,朝着“以做人为作文之本,用作文促进做人”的方向改革,并以此为契机教育学生边作文边做人。也就是说作文评语不仅要评价学生习作的优劣,更重要的是能够与习作者实际心灵上的交流和沟通,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通过长期的评语感染,领悟写作技巧,磨练意志品质,逐步提高写作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做人——作文”素质养成和和谐发展。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为学生的作文写评语呢?

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作文不但是学生作文能力的体现,也是其世界观、人生观的集中表现,所以教师的作文评语不但要在写作方法上进行指导,更重要的是在学生的道德品质,为人处世等诸多方面进行引导。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有低级和高级之分,其中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是人的最高需要。教师要站在理解、尊重学生的角度,改变以往作文评语中作为说教者的形象,与学生进行平等的、耐心的心灵交流,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评价学生的文章,最重要的除了要求他们写得生动、形象、具体外,更要使他们喜欢学习、喜欢表达、喜欢写作,觉得那是一种快乐。针对学生的心理,教师要用一种清新、亲切的语句,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自觉性、自信心和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都喜欢写作,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写作水平。我认为真正文质兼美的作文评语应该体现人文性和艺术性,让老师良好的语言熏陶学生,这对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叶圣陶先生说:“批改不易挑剔,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此意好。”根据叶老的指点,在作文评语中必须坚持运用爱的效应。那么,如何在作文评语中运用爱的效应呢?我有以下三点主张: 热情的赞扬

我国文坛巨匠茅盾小学时代的两本作文,作文中留下了老师充满热情的赞语:“好笔力,好见地,读史有眼,立论有识,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前程远大未可限量,十二岁小儿能作此语,莫谓祖国无人也。”这些极富鼓舞性的评语,无疑给少年茅盾以极大的启示和鼓励,成了他在文学道路上奋进的动力。

一位著名的作家在给他的语文老师的信中这样写道:“是您多次在我的作文中写下激励我不断努力的话,我至今还记得,您说我会成为作家的话,是您的话让我做起了作家梦,没想到现在梦成真了,我要感谢您的鼓励。”可见,有时老师在学生作文中写下的一句话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

无论是优生、中等生还是差生,只要写出了优秀的习作或此次习作有明显进步,就应该正面肯定习作的可贵之处,趁热打铁,以充满激情和希望的评语巩固学生已有的成绩,增强他们不懈努力的信心。例如:“可嘉可贺,又一篇佳作问世了!细致的内心活动描写,巧妙的前后照应,证明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从你的这篇文章,我仿佛看到了21世纪的巴金!”这样的评语既肯定了学生对作文技巧的灵活运用,又使学生体验到作文成功的愉悦与满足,让他们觉得自己才是作文的主人,从而激发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在心灵深处树立起为做人而作文的信念。

情感的抚慰

先学做人,后学作文,文如其人都是对作文做人关系的很好阐述。我们现在的作文教学,往往只重视对学生写作技巧的指导,忽视了作文的育人功能。其实,不管是成人的文章还是学生的作文,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了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他们思想品质、道德行为的一种流露。通过情感式的评语,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真正把作文与做人结合起来。

例如:有位学生因为来自偏远的农村,生活较困难,使她在新的城区学校里十分自卑。有一次在写作文《我》时,她写到:我是一只不起眼的丑小鸭,与城里的同学比起来,自己显得太丢人了,总觉得自己抬不起头来…… 老师读后感触很大,为了使她能很快自强起来,于是写下了这样的评语:一只不起眼的丑小鸭,飞进了我的丛林,我怜爱她的自卑和娇弱,我欣赏她的诚实和坦率,我更珍爱并抚慰她洒满露珠的羽翼。你信吗?这样一只丑小鸭,真的会成为茂密丛林中的一只骄傲洁白的天鹅。从此,这位同学的作文水平不断提高并且佳作纷呈。后来,她以“小作家”的称号被重点中学免试录取。事实证明,爱的力量是学生健康发展的源泉。

又如:一位学生在《我的妈妈》一文中流露出父母离异带来的极度伤感,而习作又文从字顺,情感真切。评语可以这样写:你感情上的痛苦我很理解,值得欣慰的是,你是一个坚强的孩子,是个懂事的孩子,因为你写出了这样一篇令人感动的佳作。我为有你这样的学生而高兴,只要把握住今天,你的未来一定会是美好而幸福的。

感情的延续

孩子的情感从内心流入作文里,又从作文流向老师的心间。老师又把一份真诚一份情谊借助文字注入孩子情感的小溪中,让它永远的流淌,这就叫感情的延续。因此教师不能单纯侧重对学生习作的写法指导、理论说教,而应站在与学生平等的角度,就学生作文中反映出来的思想认识、道德情感、语言运用等进行全方位的互动式交流,让他们觉得他们高兴的时候,老师在鼓掌,他们伤心的时候,老师在为他们流泪。激发学生潜在的表达欲望,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与热情,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写作水平的提高。

做人讲究一个“情”字,作文也讲究一个“情”字。学生既富于情感又不成熟,作文评语理应影响他们做人的尺度,引导他们遵循正确的做人原则成长。所以作文中老师的评语如能达到文字相通,情感相通,学生就不会讨厌作文了,而能把作文当成朋友。他们会情愿走进这个有芳草、有绿叶、有溪水的清凉世界。

例如:有位学生在《一串纽扣》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清明节那天,两个“小布鞋儿”跪在老师的坟前久久不肯离去,她们一个烧了一张写着100分的考试卷,一个烧了一串塑料纽扣。她们想起了老师硬把她们从爸爸的“板车”上拉回学校,想起了老师用买药治病的钱帮她们交了学费,但是老师“走”的那天,穿的上衣还缺着两个纽扣……

老师看了深受感动,写下了这样的评语:你的故事叫我好感动。我真为那黄土下的老师感到高兴,她生没带来什么,死未带走什么,但她却在这个世界上拥有两个善良懂事的学生。学生惦记着老师,老师心安;学生勤学上进,老师满足。我也是个老师,假如我的学生在我死后也这样记着我,让我知道他们在进步,假如上帝愿赐给我五倍的生命,我情愿再当上三百年老师。

实践证明:在作文评语中,教师一颗爱心写评语,会使学生变得自尊、自信、自强,从而激发学生巨大的写作热情。

爱迪生说过:“最能打动人心灵的还是美。”自然美、艺术美能打动学生的心灵,教师充满感情,文学气息较浓的优美语言恰当地运用在作文评语中更能打动学生的心灵,催化写作热情,深化写作认识,真可谓:语言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所以,作文评语也应讲求艺术性,不妨也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 新的语言

语言贫乏,干瘪乏味是作文评语的大忌,教师要根据学生具有新鲜好奇的特点,准确地谴词造句,运用新鲜多彩的语言,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新的探求活动。例如:关于观察的重要性,三次五次总是写“要观察”、“要仔细观察”、“观察要仔细”,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毫无吸引力。如果这次写“美是到处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下次写:“如果一面观察一面思考,尽可能地让多种器官参加活动,多看、多听、多想、多触摸,那么观察所得会更全面准确。”

有位学生写《小螃蟹的故事》,写得惟妙惟肖,很富有生活情趣,最后还得出了“小螃蟹横走可爱,人要横走就烦人了”的道理。如果教师看完文章,就大笔一挥,写上什么“观察仔细,语言生动,主题思想深刻”等等,显然没什么意义,学生也不爱看。不妨可以这样评:自然界有许多小精灵,只要你仔细观察它,它就会给你丰富的联想和有益的启迪。有人观察蜜蜂,赞美它无私的奉献精神;有人观察蚂蚁,佩服它勤劳的品格;而你观察小螃蟹,喜欢它的倔强。

更多文章请访问画室www.xiexiebang.com网站

第二篇:作文评语的人文性和艺术性(模版)

作文评语的人文性和艺术性

杨发旺

我国语文教育从古至今一直带有极强的片面功利化色彩。“大一统”的封建专制体系决定了我国教育重集体而轻个人,重社会需要而轻人的需要。这种思想根深蒂固,并未随着社会制度的改变而发生根本的变化,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左右着人们的教育观念。表现在作文教学中,从许多孩子的作文中,我们几乎感受不到孩子的灵性与活力,体会不到少年特有的稚气与眼光,看不到敏感的情思和丰富的想象力,读不到鲜活灵动的语言和独特的表达方式。作文中没有孩子,没有灵魂,没有个性和个体,有的是千人一面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有的是急功近利和文字游戏。要改变这种状况,还得从改革现有的学生作文评语的写法入手。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给学生下作文评语,则是这一环节的点睛之笔。然而,传统的作文评语大多公式化、模式化,诸如:中心是否明确,重点是否突出,详略是否得当,层次是否清楚,语句是否通顺等。这类评语往往可以放在任何一个人的任何一篇作文中,虽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评价学生作文的成功之处或问题所在,但严重忽视了培养人、发展人的要求,僵化教条的语言不仅不能激发学生发扬优点和修正错误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对学生健康的写作心态的引导和高尚人格的培养。

“做人——作文”教学理念告诉我们,作文评语必须改革,朝着“以做人为作文之本,用作文促进做人”的方向改革,并以此为契机教育学生边作文边做人。也就是说作文评语不仅要评价学生习作的优劣,更重要的是能够与习作者实际心灵上的交流和沟通,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通过长期的评语感染,领悟写作技巧,磨练意志品质,逐步提高写作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做人——作文”素质养成和和谐发展。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为学生的作文写评语呢?

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作文不但是学生作文能力的体现,也是其世界观、人生观的集中表现,所以教师的作文评语不但要在写作方法上进行指导,更重要的是在学生的道德品质,为人处世等诸多方面进行引导。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有低级和高级之分,其中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是人的最高需要。教师要站在理解、尊重学生的角度,改变以往作文评语中作为说教者的形象,与学生进行平等的、耐心的心灵交流,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评价学生的文章,最重要的除了要求他们写得生动、形象、具体外,更要使他们喜欢学习、喜欢表达、喜欢写作,觉得那是一种快乐。针对学生的心理,教师要用一种清新、亲切的语句,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自觉性、自信心和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都喜欢写作,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写作水平。我认为真正文质兼美的作文评语应该体现人文性和艺术性,让老师良好的语言熏陶学生,这对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叶圣陶先生说:“批改不易挑剔,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此意好。”根据叶老的指点,在作文评语中必须坚持运用爱的效应。那么,如何在作文评语中运

用爱的效应呢?我有以下三点主张:

热情的赞扬

我国文坛巨匠茅盾小学时代的两本作文,作文中留下了老师充满热情的赞语:“好笔力,好见地,读史有眼,立论有识,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前程远大未可限量,十二岁小儿能作此语,莫谓祖国无人也。”这些极富鼓舞性的评语,无疑给少年茅盾以极大的启示和鼓励,成了他在文学道路上奋进的动力。

一位著名的作家在给他的语文老师的信中这样写道:“是您多次在我的作文中写下激励我不断努力的话,我至今还记得,您说我会成为作家的话,是您的话让我做起了作家梦,没想到现在梦成真了,我要感谢您的鼓励。”可见,有时老师在学生作文中写下的一句话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

无论是优生、中等生还是差生,只要写出了优秀的习作或此次习作有明显进步,就应该正面肯定习作的可贵之处,趁热打铁,以充满激情和希望的评语巩固学生已有的成绩,增强他们不懈努力的信心。例如:“可嘉可贺,又一篇佳作问世了!细致的内心活动描写,巧妙的前后照应,证明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从你的这篇文章,我仿佛看到了21世纪的巴金!”这样的评语既肯定了学生对作文技巧的灵活运用,又使学生体验到作文成功的愉悦与满足,让他们觉得自己才是作文的主人,从而激发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在心灵深处树立起为做人而作文的信念。

情感的抚慰

先学做人,后学作文,文如其人都是对作文做人关系的很好阐述。我们现在的作文教学,往往只重视对学生写作技巧的指导,忽视了作文的育人功能。其实,不管是成人的文章还是学生的作文,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了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他们思想品质、道德行为的一种流露。通过情感式的评语,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真正把作文与做人结合起来。如:一位学生在《我的妈妈》一文中流露出父母离异带来的极度伤感,而习作又文从字顺,情感真切。评语可以这样写:你感情上的痛苦我很理解,值得欣慰的是,你是一个坚强的孩子,是个懂事的孩子,因为你写出了这样一篇令人感动的佳作。我为有你这样的学生而高兴,只要把握住今天,你的未来一定会是美好而幸福的。

感情的延续

孩子的情感从内心流入作文里,又从作文流向老师的心间。老师又把一份真诚一份情谊借助文字注入孩子情感的小溪中,让它永远的流淌,这就叫感情的延续。因此教师不能单纯侧重对学生习作的写法指导、理论说教,而应站在与学生平等的角度,就学生作文中反映出来的思想认识、道德情感、语言运用等进行全方位的互动式交流,让他们觉得他们高兴的时候,老师在鼓掌,他们伤心的时候,老师在为他们流泪。激发学生潜在的表达欲望,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与热情,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写作水平的提高。

做人讲究一个“情”字,作文也讲究一个“情”字。学生既富于情感又不成熟,作文评语理应影响他们做人的尺度,引导他们遵循正确的做人原则成长。所以作文中老师的评语如能达到文字相通,情感相通,学生就不会讨厌作文了,而能把作文当成朋友。他们会情愿走进这个有芳草、有绿叶、有溪水的清凉世界。

实践证明:在作文评语中,教师一颗爱心写评语,会使学生变得自尊、自信、自强,从而激发学生巨大的写作热情。

总之,教师给学生写的作文评语,不应该是简单的,生硬的说教,而应该是娓娓的交谈。因为,老师几句赞美的话,真挚的话,会沟通两代人的心音,给学生带来莫大的欣慰和欢乐。而那些具有独到的见解,深刻的哲理,诚挚的希望,富有情感色彩的话,也许将伴随学生们度过整整一生。

第三篇:作文评语的人文性和艺术性

作文评语的人文性和艺术性

我国语文教育从古至今一直带有极强的片面功利化色彩。“大一统”的封建专制体系决定了我国教育重集体而轻个人,重社会需要而轻人的需要。这种思想根深蒂固,并未随着社会制度的改变而发生根本的变化,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左右着人们的教育观念。表现在作文教学中,从许多孩子的作文中,我们几乎感受不到孩子的灵性与活力,体会不到少年特有的稚气与眼光,看不到敏感的情思和丰富的想象力,读不到鲜活灵动的语言和独特的表达方式。作文中没有孩子,没有灵魂,没有个性和个体,有的是千人一面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有的是急功近利和文字游戏。要改变这种状况,还得从改革现有的学生作文评语的写法入手。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为学生的作文写评语呢?

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作文不但是学生作文能力的体现,也是其世界观、人生观的集中表现,所以教师的作文评语不但要在写作方法上进行指导,更重要的是在学生的道德品质,为人处世等诸多方面进行引导。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有低级和高级之分,其中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是人的最高需要。教师要站在理解、尊重学生的角度,改变以往作文评语中作为说教者的形象,与学生进行平等的、耐心的心灵交流,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评价学生的文章,最重要的除了要求他们写得生动、形象、具体外,更要使他们喜欢学习、喜欢表达、喜欢写作,觉得那是一种快乐。针对学生的心理,教师要用一种清新、亲切的语句,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自觉性、自信心和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都喜欢写作,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写作水平。我认为真正文质兼美的作文评语应该体现人文性和艺术性,让老师良好的语言熏陶学生,这对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叶圣陶先生说:“批改不易挑剔,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此意好。”根据叶老的指点,在作文评语中必须坚持运用爱的效应。那么,如何在作文评语中运用爱的效应呢?我有以下三点主张:

热情的赞扬

我国文坛巨匠茅盾小学时代的两本作文,作文中留下了老师充满热情的赞语:“好笔力,好见地,读史有眼,立论有识,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前程远大未可限量,十二岁小儿能作此语,莫谓祖国无人也。”这些极富鼓舞性的评语,无疑给少年茅盾以极大的启示和鼓励,成了他在文学道路上奋进的动力。

一位著名的作家在给他的语文老师的信中这样写道:“是您多次在我的作文中写下激励我不断努力的话,我至今还记得,您说我会成为作家的话,是您的话让我做起了作家梦,没想到现在梦成真了,我要感谢您的鼓励。”可见,有时老师在学生作文中写下的一句话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

无论是优生、中等生还是差生,只要写出了优秀的习作或此次习作有明显进步,就应该正面肯定习作的可贵之处,趁热打铁,以充满激情和希望的评语巩固学生已有的成绩,增强他们不懈努力的信心。例如:“可嘉可贺,又一篇佳作问世了!细致的内心活动描写,巧妙的前后照应,证明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从你的这篇文章,我仿佛看到了21世纪的巴金!”这样的评语既肯定了学生对作文技巧的灵活运用,又使学生体验到作文成功的愉悦与满足,让他们觉得自己才是作文的主人,从而激发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在心灵深处树立起为做人而作文的信念。

情感的抚慰

先学做人,后学作文,文如其人都是对作文做人关系的很好阐述。我们现在的作文教学,往往只重视对学生写作技巧的指导,忽视了作文的育人功能。其实,不管是成人的文章还是学生的作文,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了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他们思想品质、道德行为的一种流露。通过情感式的评语,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真正把作文与做人结合起来。

例如:有位学生因为来自偏远的村庄,生活较困难,这使她在新学校里十分自卑。有一次在写作文《我》时,她写到:我是一只不起眼的丑小鸭,与这里的同学比起来,自己显得太丢人了,总觉得自己抬不起头来……老师读后感触很大,为了使她能很快自强起来,于是写下了这样的评语:一只不起眼的丑小鸭,飞进了我的丛林,我怜爱她的自卑和娇弱,我欣赏她的诚实和坦率,我更珍爱并抚慰她洒满露珠的羽翼。你信吗?这样一只丑小鸭,真的会成为茂密丛林中的一只骄傲洁白的天鹅。从此,这位同学的作文水平不断提高并且佳作纷呈。后来,她以“小作家”的称号被重点中学免试录取。事实证明,爱的力量是学生健康发展的源泉。

又如:一位学生在《我的妈妈》一文中流露出父母离异带来的极度伤感,而习作又文从字顺,情感真切。评语可以这样写:你感情上的痛苦我很理解,值得欣慰的是,你是一个坚强的孩子,是个懂事的孩子,因为你写出了这样一篇令人感动的佳作。我为有你这样的学生而高兴,只要把握住今天,你的未来一定会是美好而幸福的。

感情的延续

孩子的情感从内心流入作文里,又从作文流向老师的心间。老师又把一份真诚一份情谊借助文字注入孩子情感的小溪中,让它永远的流淌,这就叫感情的延续。因此教师不能单纯侧重对学生习作的写法指导、理论说教,而应站在与学生平等的角度,就学生作文中反映出来的思想认识、道德情感、语言运用等进行全方位的互动式交流,让他们觉得他们高兴的时候,老师在鼓掌,他们伤心的时候,老师在为他们流泪。激发学生潜在的表达欲望,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与热情,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写作水平的提高。

做人讲究一个“情”字,作文也讲究一个“情”字。学生既富于情感又不成熟,作文评语理应影响他们做人的尺度,引导他们遵循正确的做人原则成长。所以作文中老师的评语如能达到文字相通,情感相通,学生就不会讨厌作文了,而能把作文当成朋友。他们会情愿走进这个有芳草、有绿叶、有溪水的清凉世界。

例如:有位学生在《一串纽扣》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清明节那天,两个“小布鞋儿”跪在老师的坟前久久不肯离去,她们一个烧了一张写着100分的考试卷,一个烧了一串塑料纽扣。她们想起了老师硬把她们从爸爸的“板车”上拉回学校,想起了老师用买药治病的钱帮她们交了学费,但是老师“走”的那天,穿的上衣还缺着两个纽扣……

老师看了深受感动,写下了这样的评语:你的故事叫我好感动。我真为那黄土下的老师感到高兴,她生没带来什么,死未带走什么,但她却在这个世界上拥有两个善良懂事的学生。学生惦记着老师,老师心安;学生勤学上进,老师满足。我也是个老师,假如我的学生在我死后也这样记着我,让我知道他们在进步,假如上帝愿赐给我五倍的生命,我情愿再当上三百年老师。

实践证明:在作文评语中,教师一颗爱心写评语,会使学生变得自尊、自信、自强,从而激发学生巨大的写作热情。

爱迪生说过:“最能打动人心灵的还是美。”自然美、艺术美能打动学生的心灵,教师充满感情,文学气息较浓的优美语言恰当地运用在作文评语中更能打动学生的心灵,催化写作热情,深化写作认识,真可谓:语言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所以,作文评语也应讲求艺术性,不妨也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

新的语言

语言贫乏,干瘪乏味是作文评语的大忌,教师要根据学生具有新鲜好奇的特点,准确地谴词造句,运用新鲜多彩的语言,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新的探求活动。例如:关于观察的重要性,三次五次总是写“要观察”、“要仔细观察”、“观察要仔细”,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毫无吸引力。如果这次写“美是到处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下次写:“如果一面观察一面思考,尽可能地让多种器官参加活动,多看、多听、多想、多触摸,那么观察所得会更全面准确。”

有位学生写《小螃蟹的故事》,写得惟妙惟肖,很富有生活情趣,最后还得出了“小螃蟹横走可爱,人要横走就烦人了”的道理。如果教师看完文章,就大笔一挥,写上什么“观察仔细,语言生动,主题思想深刻”等等,显然没什么意义,学生也不爱看。不妨可以这样评:自然界有许多小精灵,只要你仔细观察它,它就会给你丰富的联想和有益的启迪。有人观察蜜蜂,赞美它无私的奉献精神;有人观察蚂蚁,佩服它勤劳的品格;而你观察小螃蟹,喜欢它的倔强。看,这些小精灵可真给了我们不少启迪,真像你说的一样,螃蟹横走可爱,人要横走就烦人了。这是你发现的道理,大人也得佩服。

进步的期待

由于传统教学中对学生作文的过高要求,再加上教师评语的生硬刻板,使学生对作文产生了一种恐惧心理,觉得作文是一件很难的事,很苦的事。其实,学生写作文是初学初练,他们的作文大多是半成品,缺点毛病自然很多,这是很正常的。教师不能用文学的标准去衡量学生,而应该怀着一颗期待的心,相信他们会进步,在评语中插入征询意见式的语句暗示学生,老师正期待他用行动来回答。

例如:“字是人的脸,这次作文书写有明显进步,你的脸上也光彩多了。不过,你一向讨厌的错别字老跟着你,给你的作文蒙上了一层阴影。我为你开一剂良方:不会写的字问字典,写完作文后,请教老师或同学,你愿意试一试吗?”这显然比简单的一句“错别字太多”或“请注意错别字”效果要好多了。

对于上进心不强,作文应付的学生,可以用刺激性的语言下评语,对学生的自尊心和进取心形成较强的震撼作用。例如:“张明曾经和你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可现在,人家连续三次作文得优,而你12个错别字,15个病句,够悲惨了!你呀,你呀!不是没本事,而是没志气!”责备中暗含着期待,无疑能激发起学生的上进心。

心灵的回应

诗人何其芳曾说:“生活是多么的广阔,生活是海洋。”作文的源泉来自于生活的点点滴滴,所以,在学生的作文里也难免要出现一些错误、怪异、扭曲的东西,对学生写在作文里的不好的东西,教师也不能置若罔闻,视而不见。该批评的还得批评,对谬误还要批判。但是训骂、责打是一种批评,入情入理地去说服,指出不足也是一种批评。前者挫伤了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因此,他们会产生抵触情绪或变得胆小起来,以后再也不会写大家不高兴看,但又是心里话的东西,从而导致他们离作文越来越远,那颗幼小的心也会离老师越来越远。比如有一位学生在《车厢里的橄榄球队》一文中倾诉了自己上学挤车的痛苦,他说:“我都11岁了,身高才1米30,我认为肯定是坐车时被挤的。”文章最后又写到:“唉!叔叔阿姨,你们不挤行吗?你们的小宝贝不是也要长大吗?你们就忍心让他们永远充当„死球‟吗?,你们不是说我们是祖国的花朵吗,花朵怎么能这样被践踏?”

老师是这样评的:我替那些大人对你说声“对不起”。不知道这真诚的歉意是不是能慰平你那被扭曲了的心灵。我能想象你在等车时的焦急;被车撇下时的痛苦;挤在车内的窘迫。我也能理解你由此产生的怨恨。但我也要坦率地告诉你,老师也是这样挤大的,老师还要告诉你,正如你以后会成长为一个潇洒的小伙子一样,我们这个社会一定会美好起来的,因为

太阳下有阴影,但是更多的是阳光。

“对不起”表现了大人们的谦和;“老师也是这样挤大的”实实在在的共鸣;“太阳底下有阴影,但更多的是阳光”落后是客观的存在,而曙光就在前头。

几句肺腑之言,既是抚慰又是教育,像一股清新的风吹进了孩子的心田,比起生硬的说教,不知要好上几倍。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着眼于做人的引导,立足于写作心态的矫正和师生情感的交流,采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语调,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生动评语中提高写作能力,发展人格修养,使他们逐步懂得作文既是生命的需要,同时也是享受生活,抒写生活的方式。

总之,教师给学生写的作文评语,不应该是简单的,生硬的说教,而应该是娓娓的交谈。因为,老师几句赞美的话,真挚的话,会沟通两代人的心音,给学生带来莫大的欣慰和欢乐。而那些具有独到的见解,深刻的哲理,诚挚的希望,富有情感色彩的话,也许将伴随学生们度过整整一生。

第四篇:作文评语的人文性和艺术性曹良

作文评语的人文性与艺术性

陕西省府谷县同心路初级中学—曹良

语文教育带有较强功利化的色彩思想根深蒂固,并未随着社会制度的改变而改变,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教育观念。表现在作文教学中:许多学生的作品中,我们几乎感受不到他们创作的灵性与活力,体会不到少年所特有的那种稚气与眼光,看不到他们敏感的情思和丰富的想象力,读不到他们鲜活灵动的语言和独特的表达方式。作文中没有孩子、没有灵魂、没有个性,有的只是急功近利和胡编乱造。要改变这种状况,还得从改革学生作文评语入手。

作文评语必须朝着以“做人为作文之本,用作文促进做人”的方向改革,并要教育学生边作文边做人。也就是说,作文评语不仅要评价学生作品的优劣,更重要的是能够与学生心灵上的沟通和交流,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通过长期的评语感染,领悟写作技巧,磨练写作意志,逐步提高写作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做人—作文”素质养成与和谐发展。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为学生的作文写评语呢?

在作文评语中必须坚持运用爱的效应。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体验到一次成功的快乐和胜利的快慰就会激起追求无止境的成功的情感力量。那么,如何在作文评语中运用爱的效应呢?我个人有以下三点主张:

1.评语要充满热情的赞扬

一位著名的作家在给他的语文老师的信中这样写道:“是您多次在我的作文中写下激励我不断努力的话,我至今还记得,您说过我会成为作家,是您的话让我做起了作家梦,没想到现在梦成真了,我要感谢您的鼓励。”可见,老师在学生作文中写下的一句鼓励性话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

2.评语中要体现情感的抚慰

我们现在的作文教学,往往只重视对学生写作技巧的指导,忽视了作文的育人功能。其实,不管是成人的文章还是学生的作文,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了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他们思想品质、道德行为的一种流露。通过情感式的评语,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真正把作文与做人结合起来。

3.评语中要流露出感情的延续

老师借助文字把一份真诚注入孩子情感的小溪中,让它永远的流淌,这就叫感情的延续。因此,教师不仅要对学生习作的写法指导、理论说教,还应站在与学生平等的角度,就学生作文中反映出来的思想认识、语言运用、道德情感等进行全方位的互动式交流,让他们觉得他们高兴与伤心的时候,老师在为他们鼓掌与流泪。激发学生潜在的表达欲望,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与热情,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写作水平的提高。

爱迪生说过:“最能打动人心灵的还是美。”自然美、艺术美能打动学生的心灵,教师充满感情且优美语言恰当地运用在作文评语中更能打动学生的心灵,催化写作热情,深化写作认识,真可谓:“语言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所以,作文评语也应讲求艺术性,不妨也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

1.评语中要多体现新鲜的语言

语言贫乏,干瘪乏味是作文评语的大忌,教师要根据学生具有新鲜好奇的特点,准确地谴词造句,运用新鲜多彩的语言,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新的探求活动。

2.评语中要包含对学生进步的期待

由于传统教学中对学生作文的过高要求,再加上教师评语的生硬刻板,使学生对作文产生了一种恐惧心理。因此,教师不能用文学的标准去衡量学生,而应该怀着一颗期待的心,相信他们会进步,在评语中插入征询意见式的语句暗示学生,老师正期待他用行动来回答。

3.评语中药体现心灵的回应

在学生的作文里也难免要出现一些错误、怪异、扭曲的东西,对学生写在作文里的不好的东西,教师也不能置若罔闻,视而不见。该批评的还得批评,对谬误还要批判。但是训骂、责打是一种批评,入情入理地去说服,指出不足也是一种批评。前者挫伤了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因此,他们会产生抵触情绪或变得胆小起来,以后再也不会写大家不高兴看,但又是心里话的东西,从而导致他们离作文越来越远,那颗幼小的心也会离老师越来越远。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着眼于做人的引导,立足于写作心态的矫正和师生情感的交流,采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语调,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生动评语中提高写作能力,提高人格修养,使他们逐步懂得作文既是生命的需要,同时也是享受生活、抒写生活的方式。

第五篇: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在语文教学中,我充分挖掘课文隐含的人文价值,努力创设和谐、融洽、欢快的人文氛围,引导学生在张扬个性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人文个性和人文精神,力求使每一位学生达到心灵纯洁、身心健康、智慧发展的人生完满。

立足课堂,培育人文素质。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课本的篇篇文章都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无不富于人文精神。它们不仅是文章的范本,也是立身的范本。立足课堂,进一步把人文精神贯穿在教学的始终,方能使课堂散发人性之美。

1.以„情‟为纽带,让课堂洋溢着浓郁的人文色彩。

法国雕塑家罗丹认为:“艺术即情感。” 在教学中,我经常凭借情感来渲染特定的情境,让学生从中受到情的感悟、理的启迪。在教学《麻雀》前,我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母爱的文章、名言、诗歌、歌曲等,激起学生对母爱的无限崇敬之情,为学习课文定下了情感基调。教学伊始,伴着舒缓的钢琴曲,我深情地向学生们讲述了“藏羚羊的跪拜”的故事,当藏羚羊为了保护肚子里的孩子给老猎人下跪的时候,学生们的眼里闪动着晶莹的泪花,他们懂得了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都是神圣的。接着我适时导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同样讲述了一个母爱的故事,让我们再一次感受麻雀母子那挚真挚纯的爱吧!”情境的创设,在学生的心中激起情感的涟漪,他们很快进入了课文情境,用充满激情的朗读赞美了麻雀伟大的母爱。随后,学生们纷纷朗诵了赞颂动物和人类母爱的感人故事、诗歌,情感再一次升华。当响起“烛光里的妈妈”的歌曲时,学生们眼含热泪用一句话表达了自己对妈妈的感恩之情。课堂上洋溢着“母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的人文魅力。整节课师生都沐浴在荡气回肠的“人化”情境之中。显现出了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这何尝不是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呢?

2.以创新精神为本,尽情展示人文之美。

又如《麻雀》一课,有的学生对结尾“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猎人把狗带走了,可是小麻雀仍旧不能自己飞回树上,老麻雀也叼不动自己的幼儿,再遇到危险怎么办呢?我因势利导,发动学生对结尾进行修改。在交流中一个个充满创意的结尾诞生了。有的说“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又捧起受惊的小麻雀,轻轻地把它放回窝里。”;有的说“我担心小麻雀再受伤害,爬上树,把小麻雀的窝搭得结结实实的。”;有的说“我放回小麻雀,看到老麻雀飞回窝里,才放心地离开了。”;有的说“我把鸟巢搬到一个避风的地方,让它们的家又安全又舒适。”这种海阔天空的想象,展现了学生纯洁、善良的心灵,在创新活动中闪现着人文精神的美丽。

总而言之,阅读的功能是立体的,全方位的,因此,语文课的思想,人文因素,不是教师刻意“渗透”进去,而是学生自己从文本的字里行间“读”出来的,是伴随着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潜移默化地融进学生心灵的。所谓“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也只有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才能真正实现

下载语文:作文评语的人文性和艺术性语文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作文评语的人文性和艺术性语文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教学如何体现其艺术性论文

    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课堂教学可以说是教学的主要形式如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十分重视的问题。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

    [语文论文]让作文教学放射出“人文性”的光芒

    中国搜课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课件 教案 试题 论文 图书 中考 高考 新课标 让作文教学放射出“人文性”的光芒 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小语界致力改革和优化的核心问......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摘 要:语文学科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二者内涵不同、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密不可分。语文学习过程的特殊性表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本......

    人文性的学生评语

    2,(林)该生胆子小,不敢大胆地跟老师、同学交流,总是喜欢自己做自己的事。有时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老师点名,才敢发言。下半学期,学习有所进步,书写的字迹美观、工整,能认真完成作业。......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艺术性论文5篇

    【摘要】艺术性的教学,重视学会学习,关注学习活动的动机,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关键词】求知欲;设置悬念;学会学习。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既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

    作文教学的人文性论文

    【内容摘要】:作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激发学生强烈的作文动机,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探索自然、感悟生活、体验人生,关注人生,关注生命——浅谈作文教学的人文性。要......

    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人文性体现论文

    【摘要】多年来,我们一直认为语文只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忽略了语文丰富的人文性。当前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进行了功能的开发。在培养学生语言能......

    再论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再论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内容摘要:语文是最重要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源于语文的交际和实用功能,人文性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