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课堂教学的人文性
试论语文课堂教学的人文性
中学教育已步入新课程时代,人文精神作为教育的灵魂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课堂教学在传递汉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民族文化的同时,也成为终身发展的精神源泉。《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堂的基本特点。”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就是要培养思想感情和人格,教育人正确看待自己,协调自己与他人、家庭、集体、国家乃至自然的关系。
新课程时代,不能只凸现知识而凹陷人文精神,对知识的意义和价值的理解不能太窄太功利,把掌握知识视为获取利益的铺路石,从而剥离了教学中知识及学习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内涵。在新课程中,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学不仅要面向学生的现在,更面向学生的未来。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充分挖掘课文隐含的人文价值,努力创设和谐、融洽、欢快的人文个性和人文精神,力求使每一位学生达到心灵纯洁、身心健康和智慧发展。
一、立足课堂,培育人文素质。《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课本的篇篇文章都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无不富于人文精神,作为母语的语文,它所承载的是民族的气脉和精神,它绝不是一种工具,它负载和承传着具有悠久文明史的民族文化。我们的语文教育,掌握一个词语、理解一句诗词、阅读一篇小说散文,就是给人的神志打开一扇窗。我们读《红楼梦》、《阿Q正传》、《边城》,不只是一种言语的阅读与接受,而更是一种精神的哺育。教师只有站在文化精神平台上从事语文教学,把人文精神贯穿在教学的始终,这样语言文字才会有生命,一篇篇
课文才会闪烁光彩,方能使课堂散发人性之美。
1.以“情”为纽带,让课堂洋溢着浓郁的人文色彩。让学生学会同情、怜悯,懂得感激和报答,知道尊重和崇敬,这是做人的教育,也是语文教学本身应有的内涵。法国雕塑家罗丹认为:“艺术即情感”。在教学中,我经常凭借情感来渲染特定的情境,让学生从中受到情的感悟、得到启迪。在教学《麻雀》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母爱的文章、名言、诗歌、歌曲等,激起学生对母爱的无限崇敬之情,为学习课文定下了情感基调。教学开始,伴着舒缓的钢琴曲,我深情地向学生们讲述了“藏羚羊的跪拜”的故事,当藏羚羊为了保护肚子里的孩子给老猎人下跪的时候,学生们的眼里闪动着晶莹的泪花,他们懂得了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都是神圣的。接着适时导出课题“今天我们再一次感受麻雀母子那挚真挚纯的爱吧!”学生们很快进入了课文的情境,用充满激情的朗读赞美了麻雀伟大的母爱,从而整个课堂活跃起来,学生们纷纷朗诵了赞美动物和人类母爱的感人故事、诗歌,情感再一次升华,极大地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当响起“烛光里的妈妈”歌曲时,学生们眼含热泪用一句话表达自己对妈妈的感恩之情。整节课师生都沐浴在荡气回肠的“人化”情境之中,显现出了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这何尝不是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呢?
2.活化教学环节,在多样化的学习中渗透人文精神。从学生心理看,高中生具有极强的表现欲和荣誉感。科学家杨福家接受《钱江晚报》记者采访时说:“学生的头脑不是用来填充知识的容器,而是如同点燃的火种。”怎么把他的火种点起来?一个学生的好与差,绝对不能单单用分数来表示。在课堂上,注意活化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点燃学生头脑的火种,放飞他们的思维,使他们感受人文精神的魅力,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和幸福。
(1)分组教学。例如:在上讲读课时,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程度相当内容不同的几个问题,分组短时间讨论,之后提问,点组不点人,组员可以任意回答,其他组员随时补充,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锻炼了学生思维的敏捷度和应变能力。学生的荣誉感是很强的,课堂应是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平等、民主、安全、愉悦是它最显眼的标志,没有人会被无情的打击,更没有人会受到“法庭”式的审判;还应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给与火把火种的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能让学生走出教室的时候仍然面对问题怀抱好奇。
(2)以人为本。语文课堂教学应凸现人的精神内涵,关注人本,也关注文本,关注生命的伟大,也关注生命的平凡;关注人的现实需求,也关注人的终身发展;关注学以致用,也关注悦性愉情。语文课堂既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场所,也是学生积淀文化、体验人生的地方,语文课理应是知、情、意得统一。语文教育是“人本”对“文本”实现的一种生命个体的审美体验,一切富有独特生机和鲜活张力的美妙旅程。语文教育在传递汉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民族文化的同时,应是对生命的点化、润泽和升华,这样,人文素养将不再是一种做秀的头饰而将成为一股炽热的血液,流淌不息,化为自主教育,终身发展的生命源泉。
(3)读书感悟。“言为心声”,语言学科培育情感,充分利用文章中的精彩片段,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全身心地诵读,激活语言,让语言所抒发的感情溢出纸面,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共鸣。在教学《山沟里的孩子》时,自始至终贯穿以读为本。在导入课文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逐段朗读: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山沟的孩子起早贪黑地去上学?为什么起早贪黑?从哪些精彩词
句看出来?这是让学生注意文中哪些词句精彩,哪些地方能体现山沟孩子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接下去紧扣精彩词句,指导学生读课文,读出感情,读出韵味来。读书方式或教师引导,或学生自读。有集体读、分组读、男女分读、个别读、比赛读。尽量扩大学生读的面,学生通过对这些生动感人、撼人心肺片段的诵读,揣摩,品味,体验所描绘的情境,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使自己仿佛置身于那偏僻的山沟,感受着那里的孩子披星戴月,翻山越岭去上学的辛苦历程。对他们为了山区早日脱贫、祖国更加富强而刻苦学习的精神有了认识,学生的心灵被强烈的震撼了。
(4)角色体验。中学生很愿意模仿故事式课文中的角色。通过表演课本剧,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还能在课文的情节空白、浓缩处拓展想象,在富有创造性的表演过程中培养想象力,增强自信和勇气。在教学《蜀僧》时,引导学生排演课本剧,启发学生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想象和尚在去南海的路上可能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内在的人文积淀不断激发,他们不仅牢固的掌握了课文语言,而且领悟出其中的道理。那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人文精神在自由的想象中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所有的人。
3.以创新精神为本,尽情展示人文之美。人文主义心理学认为:创造是每个人身上所潜在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时刻要扩张、发展、成熟,而且一旦有了某种机会就会主动自我表露。没有创新能力的训练,阅读教学就失去了它的人文光彩。教学《小珊迪》一文,在小珊迪临死前,对她说:“我会永远照顾小利比的。”此处,启发学生想象“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怎样做?”学生们有的说:“我会把小利比接回自己的家,让他和我们一起生活。”有的说:“我会经常
带他到小珊迪的墓前去,教育小利比要向他哥哥一样,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一个个充满爱心的答案,洋溢着关爱他人的人文之美。
二、课外拓展,召唤人文内蕴。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说过: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他强调的是学生必须与生活、社会相融,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高素质的人。“语言不是蜜,却能粘住一切”。学生们通过社会调查写出了富有魅力的语言:“我在流泪,帮我把眼泪擦干好吗?”(节约用水);“你丢下的不是粮食,而是自己的一颗良心”(爱惜粮食);“我在睡觉,别碰我好吗?”(爱护花草);这些语言,无不感动着人的精神世界。语文是生活是反映,并服务于生活。引导学生去发现和体会实践中那些散发着魅力的人文素材,用心感悟那些高尚、高雅的情感,从平常事中体验到不平常的人文精神,从而使他们的性格得到陶冶,形成健全的人格。人文教育是塑造民族灵魂的教育,没有强大的人文精神支持就没有崇高的献身精神。因此,作为教师,要把人文素质的养成渗透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在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训练中贯穿人文精神,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人文之光自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充满崇高的理想情操,充满创造力、想象力的语文学科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学科。
第二篇: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在语文教学中,我充分挖掘课文隐含的人文价值,努力创设和谐、融洽、欢快的人文氛围,引导学生在张扬个性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人文个性和人文精神,力求使每一位学生达到心灵纯洁、身心健康、智慧发展的人生完满。
立足课堂,培育人文素质。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课本的篇篇文章都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无不富于人文精神。它们不仅是文章的范本,也是立身的范本。立足课堂,进一步把人文精神贯穿在教学的始终,方能使课堂散发人性之美。
1.以„情‟为纽带,让课堂洋溢着浓郁的人文色彩。
法国雕塑家罗丹认为:“艺术即情感。” 在教学中,我经常凭借情感来渲染特定的情境,让学生从中受到情的感悟、理的启迪。在教学《麻雀》前,我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母爱的文章、名言、诗歌、歌曲等,激起学生对母爱的无限崇敬之情,为学习课文定下了情感基调。教学伊始,伴着舒缓的钢琴曲,我深情地向学生们讲述了“藏羚羊的跪拜”的故事,当藏羚羊为了保护肚子里的孩子给老猎人下跪的时候,学生们的眼里闪动着晶莹的泪花,他们懂得了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都是神圣的。接着我适时导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同样讲述了一个母爱的故事,让我们再一次感受麻雀母子那挚真挚纯的爱吧!”情境的创设,在学生的心中激起情感的涟漪,他们很快进入了课文情境,用充满激情的朗读赞美了麻雀伟大的母爱。随后,学生们纷纷朗诵了赞颂动物和人类母爱的感人故事、诗歌,情感再一次升华。当响起“烛光里的妈妈”的歌曲时,学生们眼含热泪用一句话表达了自己对妈妈的感恩之情。课堂上洋溢着“母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的人文魅力。整节课师生都沐浴在荡气回肠的“人化”情境之中。显现出了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这何尝不是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呢?
2.以创新精神为本,尽情展示人文之美。
又如《麻雀》一课,有的学生对结尾“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猎人把狗带走了,可是小麻雀仍旧不能自己飞回树上,老麻雀也叼不动自己的幼儿,再遇到危险怎么办呢?我因势利导,发动学生对结尾进行修改。在交流中一个个充满创意的结尾诞生了。有的说“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又捧起受惊的小麻雀,轻轻地把它放回窝里。”;有的说“我担心小麻雀再受伤害,爬上树,把小麻雀的窝搭得结结实实的。”;有的说“我放回小麻雀,看到老麻雀飞回窝里,才放心地离开了。”;有的说“我把鸟巢搬到一个避风的地方,让它们的家又安全又舒适。”这种海阔天空的想象,展现了学生纯洁、善良的心灵,在创新活动中闪现着人文精神的美丽。
总而言之,阅读的功能是立体的,全方位的,因此,语文课的思想,人文因素,不是教师刻意“渗透”进去,而是学生自己从文本的字里行间“读”出来的,是伴随着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潜移默化地融进学生心灵的。所谓“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也只有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才能真正实现
第三篇: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教学时,只有将二者的教学合二为一,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地整合教育资源,体现教育与教学的双重作用。但我们发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常常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开来,不能有效地溶于教学的每个环节。或过于突出基本功的训练,忽视人文性。亦或过于突出人文性,出现“泛语文”的现象,从而使教学显得生硬和僵化,缺少语文课应有的光彩。那么,究竟如何将二者做到有效的统一呢?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和参加课堂教学活动所得,我有以下几方面粗浅的认识。
一、根据课文特点,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度”
崔峦老师说:“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回答凤凰语文网友提问时说到:“语文教学如何将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起来,这的确很难,关键是个度的问题,所以我强调的是平衡.人文性与工具性要合二为一,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对两位专家的话感触颇深,犹如茅塞顿开.这使我很自然地联想到,语文就像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人,人文性就是这个人的思想、情感、气质、品味、修养等精神层面的东西,工具性就是这个人的高矮、胖瘦、体质等具有生物性特性的身体,它们当然有机融合在一个生命体之中的。如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这篇课文,老师就可以通过对课文中环境描写和桑娜心理描写的语言文字的理解,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尽而感受到渔夫夫妇的善良,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二、多层次的读与悟彼此促进
当前,在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读书不充分的现象.学生读了书,但并没有时间将课文所表达的形象、意象、情境、意境在头脑里“活”起来,没有足够的时间“过电影”,更没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静下来涵泳品味,就匆匆让学生去谈感受.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只有通过充分的读,学生才能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对话,从而理解文本内容,感悟文本思想,体会文本情感,认识文本所描述的事物和所阐述的道理.因为读是对文本情感体验和表达的最直接手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形象最具活力的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能最有效地促进理解,促进感悟,并反之以有感情的朗读这一形式把这种理解和感悟表达出来.例如我在教学《青山不老》一课时,我力求通过朗读训练的层次性来引导学生来体会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首先我让学生通过自读体会老人创造的“奇迹”,进而让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15年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等。再读文本体会一下,怎样才能读出“奇迹”呢?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后,学生朗读效果有了很大的改善。这时,我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了那一座座青山,绿意盎然的图片,创设了情景,学生被老人用生命创造的奇迹所震撼了,此时,引导他们再次走进文本,学生的朗读更准确,更深情。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能力,要长文短教,抓住重点段落,找准生发感受的语言点,这需要老师有较高的语文素养,抓住这个语言点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体验情感,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学生既掌握了学习方法,又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如《青山不老》一课,我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真正是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引导学生感悟出老人用有限的生命创造出无限了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的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青山永远不老。激发学生美化家园,爱护环境的强烈情感。有层次的读与悟彼此促进,使得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教学得到较为巧妙的融合,自感效果较好。
三、注重读写结合
写的训练应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切入写的训练,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是一个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通过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我感到,如果将读文与写作适时结合,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训练时,老师们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相机的写的训练,或仿写,或续写,或记录点滴感受,形式多样。例如我在教学《穷人》一文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主旨,在教学最后让学生《以桑娜收养西蒙的孩子后……》为题展开合理的想像进行续写。这种训练既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了文章的主旨,也训练了学生写的能力。在教学《别让那匹马饿坏了》时,“我”推开了木板房的门,真相终于大白。“我”站在那一堆枯黄的马草前,脑海中也许会浮现出一幕幕往事;耳畔也许还会回响着守摊的残疾青年说过的每一句话;也许„ „ “我”在这一刻都会想些什么呢?请发挥你的想象,把它写下来吧。要求学生写下来,学生兴致盎然,纷纷写下了自己的想法。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了“我“对那位残疾青年的感激之情,语言是那么丰富,感情是那么真挚。《课标》说:“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说简单一点,这句话就是说:“要在语文实践的过程中培养语文实践的能力.”指导学生读写看起来工具性的训练,(如果硬把工具性与人文性分开来说),但学生在一次比一次写得更好的同时,就一次比一次更好地阐发和接受了所读文章的人文因素。”这一论断的自我实践.用这种训练意识来引导学生,犹如天街小雨般的感觉.真正做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语文教育既要突显出人文性,培育学生的心灵,关怀学生的生命成长和发展,对学生进行浸染熏陶,以夯实学生的人性根基,丰厚学生的人性积淀,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给学生一个亮丽的精神底色;又要注重其工具性,对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获得终身所需的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有机融合。是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和谐美的极致。
第四篇: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摘 要:语文学科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二者内涵不同、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密不可分。语文学习过程的特殊性表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从国家的培养目标看,也体现出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征。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必须把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起来。为此,教学设计应着眼于“文道统一”,教学过程要注意营造益于德育的人文环境。
关键词:语文学科;教学;工具性;人文性;统一;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5-0084-01
语文学科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必须把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作用,才能真正达到语文学科教学的目的。因此,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必须遵循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教学原则。那么,什么是语文学科的教学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两者的辩证关系如何?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为什么要使二者统一?怎样做到两者的统一呢? 下面对这些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什么是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学生学习语文学科就是通过学习祖国语言及各种表现形式(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达到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目的,这就是学习语文最根本的目的。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这说明了语文学科所独有的学习与工作的基础工具的特征,这就是语文学科的教学中的工具性。
(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人文性的基本内涵一般是指对人自身完善的关注与追求,包括人的尊严、价值、个性、理想、信息、品德、情操等方面。具体到语文学科的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我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层含义:一是指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认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感情;二是引导学生开掘汉语汉字的人文价值,注重体验汉民族独特的语文感受,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三是指尊重和发展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
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辩证关系
工具性与人文性既内涵不同、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密不可分。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载体,体现着人文性;人文性是工具性的灵魂,主导着工具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寻求二者的有机结合,在教学实践中使工具性和人文性相互为用、相互促进,这是语文学科的教学的独特个性。
三、语文学科的教学中为什么要使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统一的。原因有下述两点:
(一)语文学习过程的特殊性表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
语文学科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个体的言语行为过程,言语行为及其结果是个人的生命、意志的体现,是个人的愿望、要求、观念等。即使仅仅是表述客观的事实、规律和真理,也无法避开表述者的认识和态度。就整体而言,言语是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外化,是人类的生命之声、心灵之声。言语、语言同思维、认识不但不可分割,而且还决定了人的思维、情感、知觉意识和无意识的格局。正如卡西尔所说:“在某种意义上,言语活动决定我们所有其他的活动。我们的知觉、直观和概念是我们母语的词语和言语形式结合在一起的。”就个体而论,一个人言语活动的过程就是他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是他实现个人意志和生命价值的过程,体现出不同的个性色彩和人格力量。言语活动在较高层次上集中体现着语文学科的人文价值,因此,人在学习、掌握和运用语文时,总是既掌握语文知识、训练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同时又受到了人为因素的充实和熏陶。而人为因素在充实人的精神、陶冶人的灵性时,又潜在地提高了人的认识水平,转化为人的思维能力和言语能力。
2、从国家的培养目标看,也体现出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征。
无论大学还是中小学,作为重要的教学科目,语文学科的教学从来都不只是简单的语言文字的用法或段落句读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内容问题、育人问题。语文不是训诂之学,而是活的思想,是川流不息的生命。学语文也不是只学雕虫小技,而是学语文、学做人。语文学科的教学就是教书育人,即在听说读书的训练中必须伴随着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教育法》也明确指出:“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由此,语文学科是担负传播、弘扬、发展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任务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四、怎样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要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既要体现在听说读写的各项活动中,更要落实在语文教育的整体过程中。
(一)教学设计应着眼于“文道统一”
德育在语文训练中的落实并非是自发地、自然而然地完成的,而是在语文学科教师自觉的、有意识的行为活动,是教师在悉心备课、刻苦钻研、深刻理解基础上的精心安排。语文学科的教师应该在分析处理教材、设计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用教学方法及安排教学步骤等各项教学准备工作中,处处力求体现“文”与“道”的统一。
(二)教学过程要注意营造益于德育的人文环境
在语文学科的训练过程中,实施德育、美育的人为因素不仅仅包括在听说读写的语言材料中,而且,语文学科教师的言谈举止和气质形象,语文课堂的气氛,语文学科教师的职业道德、情感表现、教学风格,都对学生的思维形式和人格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或示范作用。现代教学论告诉我们,真正的教育在于人与人的心零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凡是缺乏爱的地方,无论人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如果教师能用心去营造一种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气氛,德育和美育就有了最切实的保障。
以上是我对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一点认识。只有在理论上认清了这些问题,并加以足够的重视,才能在实践中有的放矢,更好地搞好语文学科的教学。
作者简介:刘丹(1981――),女,河北廊坊人,大学毕业,现为承德广播电视大学讲师。
第五篇:47摭谈新课程下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人文性
摭谈新课程下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人文性
鸿尾中心小学 谢依俤
【内容摘要】新课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相互评价等相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应该主动掌握评价的艺术性与科学性,以学生为本,以超越自我的视角抛弃成见,与时俱进,使我们的语文课堂评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 课堂教学 人文性 鼓励 幽默 宽容 自评 互评
新课程就象一股春风吹进了我们的课堂,与此同时洋溢着人文气息的新理念更是涤荡着我的心怀。《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评价让学生看到自己前进的足迹,进而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通过评价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通过评价融洽师生关系,加强师生的沟通和理解,进行心与心的撞击,使学生能“尊其师而信其道”。那么,如何通过课堂评价,使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
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课堂评价是课堂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通过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恰当地运用教学策略,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学习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新课堂是充满爱意的课堂,是体现创意的课堂„„这其中,充满人文关怀的评价是功不可没的。
(一)赏识与鼓励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的评价为主,尽量从正面引导。不管哪个学生,都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赞扬与肯定。因而,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尽量多一些赏识与鼓励,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如在一节教研课上,班上有一名学生胆子特别小,平时很少回答问题,可是当我提出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时,全班举手的人不少,他也举了手,看到这种情况我很为他高兴,虽然他可能答不上,但我还是让他回答,没想到他回答得非常好,只是声音太小,我高兴地对他说:“你回答得非常准确,老师为你骄傲!你想不想让全班都听到你精彩的回答呢?”这个学生听到老师的表扬非常高兴。于是他声音洪亮地把答案重新说了一遍,全班同学都为他鼓掌。从此以后,我感觉这个学生有了明显的变化,回答问题的次数多了,声音也洪亮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评价的激励作用,带动学生认识自我,增强学习的信心。
(二)诙谐与幽默
《语文课程标准》首次强调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老师风趣幽默的语言势必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有利于学生良好人文素质的养成。如果老师把幽默恰如其分地用到课堂上,一定会拉近老师与学生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
如一位老师教学《晏子使楚》时,请一位学生到黑板板书课题,学生板书时,“晏子”两个字写得很大,而“楚”却写得很小。整体看起来很不协调,全班哄笑不止。老师不慌不忙说:“大家先别笑,你们好好想想,这位同学可是很有头脑的,你们在预习时都读过课文,对晏子佩服吗?”“佩服。”学生齐答。“喜欢楚王子吗?”“不喜欢。”老师紧接着说:“是啊,请看,这位同学写的课题——”很多学生马上领悟,纷纷投去羡慕的目光,自发鼓起掌来。这些充满爱心和智慧的评价化解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尴尬,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学生有这样一位善解人意、设身处地的教师,他们自然不会有任何心理负担地投入学习中,自然会争先恐后地发言。
(三)商量与探讨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因而老师不要在学生犯错时大声批评,让他们哑口无言,毕竟孩子也有自尊,此时我们更应该懂得好好与他们沟通,让他们知道自己究竟错在哪里。所以评价语言要尽可能用商量探讨的语气,让学生感受到民主与平等,这样更有利于师生双方敞开心扉地交流。
一位教师执教口语交际课时,当一位学生说,他看到妈妈冬天做家务手都冻肿了,很心疼,想长大后赚好多好多的钱,给妈妈请一个保姆。教师亲切地问:“那你想过没有,保姆也是人呀,难道她的手就不会被冻肿吗?你关心妈妈也要关心保姆呀,你接受我的意见吗?”学生随即愉快地点了点头。这时,既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又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课堂上,教师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学生的心灵,用充满爱心和智慧的评价语化解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尴尬,学生遇上这样和风细语的教师帮助他们纠正学习中的错误,他们还有什么心理负担不投入到学习中去呢?
(四)宽容与理解
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学生的价值取向与教材、与教师的理解有偏颇的事,这时老师如果能用宽容的眼光去理解孩子,去保护孩子稚嫩纯真的心,那么我们的评价才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宽容、亲切、真诚,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如一位老师执教《会摇尾巴的狼》,即将结束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读了故事,你有什么感受?”一位学生说:“我觉得老山羊很聪明。”老师很赞赏,又一位学生说:“我觉得这只狼也很聪明”。老师也随即肯定说:“有道理,狼的确也很聪明。”
这位老师很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却忽视了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不能因为尊重学生而悖离了正确的价值观,不能因为强调个性化体验,而迷失了阅读材料给予我们的价值指向。面对学生的这一认识,教师可以引导说:“狼看起来的确很聪明,但是它的聪明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呢?”让学生领悟到狼的聪明是为了欺骗,再追问“这样的聪明我们喜欢吗?”顺理成章地把学生的独特体验引到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上来。
二、学生之间的自评和互评
教学中,教师要从多个角度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对待学生的学习不应只看他知识有没有掌握,更要看他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学习的态度,所用的方法,甚至是永不言败的勇气。这样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全和潜能的激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在教学《雨点儿》中感情朗读“大雨点和小雨点”的对话时,组织学生用表演读的形式来帮助理解课文内容。由于低年级学生表现欲强,一上台就表演得惟妙惟肖,但扮演大雨点的学生把断句给断错了,引得大家哄堂大笑。表演读完后,我先要求表演读的同学进行自评,说一说自己当时的感受,表演“大雨点”的同学说:“大雨点很关心小雨点,所以我是用关心的语气读的。”接着又引导学生进行互评,留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各抒己见,较全面地指出了表情朗读中存在的优点和缺点。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在自评的基础上,应该鼓励学生进行相互评价,可以开展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及全班范围内对学生进行评价。
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评
师生互评指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一起就某个问题进行互相评价,以期达到师生平等的课堂氛围。使用这种评价方法,往往是教师为了达到促使学生读书深思的目的,提出相对应的观点组织辨析或以示范朗读为目的,引导学生领悟朗读的艺术和技巧。如一位老师在讲读《草原》的第一自然段时,见学生朗读不到位,于是他说:“大家读得很不错,我也想读一读,看大家能给我打多少分。”于是学生认真听,积极评,不知不觉中进一步研读了课文,领悟了朗读的方法。接下来的读书,则声情并茂,感人至深。
总之,新课程改革对语文课堂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主动掌握评价的艺术性和科学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课堂评价,相信课堂一定能充满生机。苏霍姆林斯基说:“一千个学生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要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让语文课堂多一些人文色彩,就一定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使课堂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2] 张琼清《在评价中发展》 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12 [3] 张琳 《如何评价学生的发言》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 [4] 雏林森 《新课程下的教师课堂评价》 甘肃教育,2005.9 [5] 陈杰
《让课堂生动起来》
《教学月刊》,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