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再论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再论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内容摘要:语文是最重要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源于语文的交际和实用功能,人文性是因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完美的统一。
关键词:语文 工具性 人文性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化后,汉语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而学习汉语主要是在语文课上。那么什么是语文呢?叶圣陶先生曾做过说明: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语文作为教育实施的一门重要的主学科,从幼儿教育到大学教育都由它的性质决定。语文课程的性质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根据语文课程阶段目标的划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不同的教学阶段的体现是不同的。小学、初中、高中这是不同的阶段,但是每一个阶段都是分五部分的: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每一个阶段都体现了语文的性质,但是又都有自己的特色,这样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的发展,又有利于教学。吕叔湘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是比较抽象的,但是它就体现在一个人的听、说、读、写方面,所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就必须从这四个方面入手。根据我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大量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知音》),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必须要让学生积累语言,实践语言。
幼儿教育阶段,主要是识字与写字,还有简单的阅读。这和我国古代流传最著名的蒙学读物的教授是相通的。当时的读物主要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和《千家诗》。当然,我们在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发展,现在的幼儿读物主要有《三字经》《新编三字经》《唐诗三百首》等,主要作用都是集中识字。我们从读物的内容来看,《三字经》中有:“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堕;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新编三字经》中有:“红国旗,随风飘;五颗星,冲我笑;银鸟巢,中国造;办奥运,我骄傲……说脏话,羞羞羞;讲文明,优优优;小蜜蜂,采花忙;飞花间,真勤劳。”这些幼儿教材在教授幼儿识字,体现语文工具性的同时,也教育幼儿要养成勤奋刻苦、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等许多美好的品质特征和良好习惯,让孩子在诵读中学会诚实、勇敢、坚强!塑造完美品格,这就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的体现。
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认字和写字的关键时期,相对来说语文的工具性表现得更突出些。但是,汉字,本身就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识字不再是单独的单纯的讲字,只知道横竖撇捺,而是要了解字词的意义的,在阅读教材课文中认字和识字的。学生在阅读中就会感受到语文的人文性,获得心灵的收获的。学生在学课文《最后的常春藤叶》时,首先学习里面的生字词,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学生了解到文章中老画家贝尔为了鼓励贫寒交迫的青年画家琼珊坚强的活下去,在风雨夜挣扎着在墙上画了一片永不凋零的常春藤叶,他为此杰作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是,青年画家因此获得了勇气活了下来。文章歌颂了艺术家之间真诚、质朴的友谊和老艺术家苍凉人生中那份弥足珍贵的感情――舍己救人。学过这篇文章,学生们相信生活充满真善美和友谊的伟大。教材中大都是这类经典的美文,这些都升华了学生的心灵,影响学生的人生之路。这些都体现着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统一的。
教育是阶段性的,也是连续性的,这符合人的发展规律。由于汉字的丰富性和创造性,汉字的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初中教育阶段也是学生识字和写字的一个重要阶段,但是这时期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都比较的突出些。在学习初中语文时,学生开始掌握技巧和方法,有意识的提高自己,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学习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学生是带着好奇心的,然后根据文章的诗意化的语言,去想象美丽的“紫藤萝瀑布”,感受大自然的美。或许学生不能够理解那个特殊的背景年代,但是,对亲情的珍惜和对生命的热爱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学生获得身心的愉悦,在语文中不断的成长成熟起来。
如果说在幼儿园、小学,初中学诗词是在背诗词,那么上高中就是在欣赏、在品读、在鉴赏,这是一种享受。那些美丽的文字承载了民族优秀的文化和传统,不管是楷书、隶书、草书、行书,都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陶冶我们的情操,增加我们生命的重量。我们因为学习语文而变得更加的富有。我记得在我们学习高中课文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时,学生的心灵经历了一次洗礼,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即使死得不能“重于泰山”,那也不能“轻如鸿毛”,和蝼蚁没有区别。司马迁的“隐忍苟活”,不是怕死,对他来说,或许在那时死倒是一件痛快的事。他的事业“草创未就”,父亲的嘱托和他自己的一个颗正直的史官的良心给了他活下来的勇气,讲到这个地方,我曾经让学生看过《麦田里的守望者》这部外国小说,我给学生写下了里面的两句话:一个不成熟的男人是他愿意为了某种事业英勇的死去,而一个成熟的男人是他愿意为了某种事业卑贱的活着。司马迁是后者。学习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学到了坚强面对苦难和尽早感恩母亲,学习巴金的《怀念萧珊》,学会了真诚和珍惜……太多的震撼心灵的美文和故事,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进行着。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培养良好习惯”。是的,任何学段的教育归根结底都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品质。学生只有养成好习惯,在学习和生活中才能够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前行,不至于半途而废,自暴自弃。任何的成功都是要付出艰辛的努力的。全国各个初中高中名校虽然各具特色,但是归根结底,都是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好习惯这个立场,兖州一中、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等都是这样的。洋思中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学校,学生水平与基础较差。然而凡是在洋思经过三年自学训练的学生,学业水平提高很快,平均每年80%学生升入省级重点高中,其中包括一部分中差生。调查表明,升入高中的洋思学生,后劲很大,他们自学能力比别人强。自主能力比别人好,课间操认真,起睡正常,学习成绩呈正态分布。这也是我们经常说的,好习惯是成功的保证。我想,语文课在培养学生好习惯和良好品格这些方面是占有绝对优势的,这是因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的工具性首先因为它是一种语言,任何语言都是人们用来交流的,承载着人们的思维、思想、意志、感情的,一个人的思想再丰富、再深刻,如果没有语言作为载体的话,很难充分的体现出来。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是一种工具。”工具是有价值的,是用来达到某种目的的,所以,我们学习汉语,首先把它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语言来学,从拼音学起,从横竖撇捺写起,从一个一个方方正正的汉字认起,当我们能够在汉字的王国里随手翻阅和欣赏各个时代的文章的时候,我想我们会感到骄傲的。当然,要做到这些,是必须要好好学习的。由于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我们必须要能够非常熟练的掌握和运用自己的母语。这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就像现在推广普通话一样。从本质上讲,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学习一种语言,就是在学习了解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历史。随着我们中国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现在,全世界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近3000所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已经超过2500万,目前已经有近300所孔子学院遍布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这更充分的证明了语文是语言的工具性和独特的人文性的结合。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历史,我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修养。我们的语文教材,所选用的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古今中外的都有。尽管教材不断变换,但是,那些经典的文章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无论是在语言方面还是思想方面,都是不能删掉的。因为经典,所以永恒。在高中,语文的人文性变得突出了,学生在初中升高中和高中阶段,正是确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德育工作显得非常的重要。语文就是实施德育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阵地,当然,它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在一节节语文课上潜移默化实现的。新课改非常重视这一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语文是人们创造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又在潜移默化中创造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科学和人文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一双翅膀。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文是一条河,绵绵流淌的是上下五千年的智慧。我们在掌握好和运用好我们的母语的同时,更要传承灿烂的民族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李霞,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
第二篇: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摘 要:语文学科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二者内涵不同、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密不可分。语文学习过程的特殊性表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从国家的培养目标看,也体现出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征。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必须把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起来。为此,教学设计应着眼于“文道统一”,教学过程要注意营造益于德育的人文环境。
关键词:语文学科;教学;工具性;人文性;统一;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5-0084-01
语文学科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必须把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作用,才能真正达到语文学科教学的目的。因此,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必须遵循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教学原则。那么,什么是语文学科的教学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两者的辩证关系如何?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为什么要使二者统一?怎样做到两者的统一呢? 下面对这些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什么是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学生学习语文学科就是通过学习祖国语言及各种表现形式(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达到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目的,这就是学习语文最根本的目的。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这说明了语文学科所独有的学习与工作的基础工具的特征,这就是语文学科的教学中的工具性。
(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人文性的基本内涵一般是指对人自身完善的关注与追求,包括人的尊严、价值、个性、理想、信息、品德、情操等方面。具体到语文学科的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我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层含义:一是指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认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感情;二是引导学生开掘汉语汉字的人文价值,注重体验汉民族独特的语文感受,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三是指尊重和发展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
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辩证关系
工具性与人文性既内涵不同、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密不可分。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载体,体现着人文性;人文性是工具性的灵魂,主导着工具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寻求二者的有机结合,在教学实践中使工具性和人文性相互为用、相互促进,这是语文学科的教学的独特个性。
三、语文学科的教学中为什么要使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统一的。原因有下述两点:
(一)语文学习过程的特殊性表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
语文学科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个体的言语行为过程,言语行为及其结果是个人的生命、意志的体现,是个人的愿望、要求、观念等。即使仅仅是表述客观的事实、规律和真理,也无法避开表述者的认识和态度。就整体而言,言语是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外化,是人类的生命之声、心灵之声。言语、语言同思维、认识不但不可分割,而且还决定了人的思维、情感、知觉意识和无意识的格局。正如卡西尔所说:“在某种意义上,言语活动决定我们所有其他的活动。我们的知觉、直观和概念是我们母语的词语和言语形式结合在一起的。”就个体而论,一个人言语活动的过程就是他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是他实现个人意志和生命价值的过程,体现出不同的个性色彩和人格力量。言语活动在较高层次上集中体现着语文学科的人文价值,因此,人在学习、掌握和运用语文时,总是既掌握语文知识、训练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同时又受到了人为因素的充实和熏陶。而人为因素在充实人的精神、陶冶人的灵性时,又潜在地提高了人的认识水平,转化为人的思维能力和言语能力。
2、从国家的培养目标看,也体现出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征。
无论大学还是中小学,作为重要的教学科目,语文学科的教学从来都不只是简单的语言文字的用法或段落句读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内容问题、育人问题。语文不是训诂之学,而是活的思想,是川流不息的生命。学语文也不是只学雕虫小技,而是学语文、学做人。语文学科的教学就是教书育人,即在听说读书的训练中必须伴随着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教育法》也明确指出:“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由此,语文学科是担负传播、弘扬、发展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任务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四、怎样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要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既要体现在听说读写的各项活动中,更要落实在语文教育的整体过程中。
(一)教学设计应着眼于“文道统一”
德育在语文训练中的落实并非是自发地、自然而然地完成的,而是在语文学科教师自觉的、有意识的行为活动,是教师在悉心备课、刻苦钻研、深刻理解基础上的精心安排。语文学科的教师应该在分析处理教材、设计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用教学方法及安排教学步骤等各项教学准备工作中,处处力求体现“文”与“道”的统一。
(二)教学过程要注意营造益于德育的人文环境
在语文学科的训练过程中,实施德育、美育的人为因素不仅仅包括在听说读写的语言材料中,而且,语文学科教师的言谈举止和气质形象,语文课堂的气氛,语文学科教师的职业道德、情感表现、教学风格,都对学生的思维形式和人格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或示范作用。现代教学论告诉我们,真正的教育在于人与人的心零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凡是缺乏爱的地方,无论人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如果教师能用心去营造一种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气氛,德育和美育就有了最切实的保障。
以上是我对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一点认识。只有在理论上认清了这些问题,并加以足够的重视,才能在实践中有的放矢,更好地搞好语文学科的教学。
作者简介:刘丹(1981――),女,河北廊坊人,大学毕业,现为承德广播电视大学讲师。
第三篇: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之我见
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之我见
大悟县实验小学 李文娟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性质界定,是在长期实践探索中,语文课程自我认识的一次飞跃。肯定语文的人文性符合语文课程的实际。过去语文课上,老师把文本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课上没有审美教育,没有情感陶冶,没有心灵触动,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如今,新课程标准情将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应有的面目,带学生步入人文语文的殿堂。那么,怎样尽快从过去单纯工具性的语文教学中解脱出来步入人文语文,并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呢?
一、变理性语文为人文语文
语文本身是一种文化,作为课程主要资源的教科书,以文选方式呈现,选文从不同侧面,运用不同方式反映人类生活,内容丰富多彩,而不是单纯的展示“工具”。只讲工具或把工具性强调过了头都与课程实际不符,更重要的是,确认语文的人文性,有利于全面实现语文的教育功能。
1、弄清“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概念和二者之间的关系。
工具性是就语文的形式而言,人文性则就语文的内容而言,工具性告诉我们“是什么”,人文性则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前者是逻辑判断,后者是价值判断。两者经过矛盾运动,达成和谐统一,积淀在人的意识里,才可塑造成 “立体”的人,高素质的人。过去片面强调工具性,在教学实践中的最大流弊是与应试教育、标准化考试相结合,派生出大量枯燥、繁琐、重复、费时费力而效果不佳的机械训练,学习行为具有“工具”的某些特征,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天长日久,确实产生了铸造“平面人”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新课标的定义用“交际”一词为“工具”定性,交际的工具只能在交际过程中掌握,语文学习必须强调参与交际者的主体介入,强调教学中的互动交流,语文作为交际工具,又是带有强烈的主体色彩的、灵动的、有悟性特征的媒体,对掌握和使用这一工具的人,具有发展和调适功能。因此,即使从“工具”的意义上切入教学,课堂教学也应有一个根本性的变革——变理性语文为人文语文。
2、语文教师要具有人文意识,让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落到实处。
首先,语文教师要改革自己的观念,跟上潮流,与时俱进。语文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语文教育一方面必须传播科学知识,推动科学进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另一方面必须弘扬人文精神,推崇人文价值,发展精神文化,促使人文精神的昂扬。
其次,语文教师必须充实自己的文化底蕴,通过阅读来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与文化品位。一个有功底、有思想的语文教师,他的教学决不以教材的分析、教法的选择为本,他深知,真正的教学内力取决于他读书的质量与数量。教学方法是常教常新的“流”,知识内功才是永远不息的“源”。不应满足于只做教书匠,应努力使自己成为高素质、高品位的领路人,用自己丰富的人文底蕴和创造的教学言行将学生带入人文殿堂。
3、激发学生的人文精神,让学生不断塑造美的自我。
对学生而言,语文教师应尊重学生,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让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审美体验中不断塑造的自我。语文教师应创设民主、宽松的教学气氛,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加以适度宽容,使每个学生都具有心理上的安全感,从而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气氛中充分展开认识活动,充分激发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学习的平等和谐关系,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前提。我们要将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展现其个性,用自己的思想、生活去感受作品。教师应做学生的引导者,激发学生开动脑筋,引导学生,而不是将现成的结论塞给学生。正如朱熹所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要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想象的空间,用真诚的人文情怀去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用平等的心做他们真正的朋友,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受民族文化的精神,从而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这正是语文学科人文性本质特点的具体反映和价值追求!
二、变课本语文生活语文
长期以来,语文课本一直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来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以纲为纲,以本为本”一度为教学和评价的标准尺度。这种对教材的顶礼膜拜,最终导致学生总是生活在书本和现实的双重世界之中,其实,现实世界是语文的丰富源泉,学生学习的语文也只应是生活语文的一种影射、提取、概括和应用。这样看来,课本无非就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的“生活范例”,给我们学习生活语文提供了一种视角,搭起一座平台。所以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同的。那么,在实际的语文教学
中,怎样才能从课本走进生活呢?语文课标“施实部分”的“教学建议”中提出:“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为实现其要求,教师应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可增设“语文大世界”这一语文课程。要根据学生需求设置课时,或每周一节,或每月一天。其课程内容来自图书、报刊、电视、电影、广播、网络,来自本地区的自然、人文、社会等课程资源。其课程形式可以归结为:
1、专题研究:可搞“专家工程”。在高年级中广泛进行此工程,涉及的范围很广,研究的领域很大。根据地区、本校、本乡镇可确定如下专题:“孝感市的动植物”、“孝感市的城市规划”,“孝感市的社会治安调查”、“××村的经济收入”、“×村民的学历状况”、“××村老年人状况”、“孝感市环保调研”………
2、语文活动:可定期搞,如:故事会、赛诗会、演讲会、读书活动会、作品欣赏研讨会(名家名篇或学生自己的成功之作)等语文活动。
3、建立文学社团和语文专题组:如先锋社团、时事报道社、散文诗社、语文板报组、广播宣传组、图书互助组、影视主评论组,这些组织为爱好文学的学生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场所,为语文教学开辟一片广阔的天地。
在语文大世界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者都可得到充分体现,他们的喜、怒、哀、乐之情经常充溢于学生心中,实现了认知与情感的统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从而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
三、让“人文性”和“工具性”和谐统一
语文教学中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依赖的,任何一方皆不可孤立存在和发展,两者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语文教学注意人文性,但不能忽视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水乳交融。崔峦老师说:“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教学中,要警惕偏于人文性的开掘,疏于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运用的问题的出现。”我们说,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是人文性的载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离开了语言文字,离开了“工具性”来谈“人文性”,有水无舟,寸步难行。现行新教材和教学的“人文性”非常突出,而“工具性”要求则相对忽略,致使不少学生语文基础薄弱,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字连篇。试想,如果学生字不认识、不会写,词不懂意思,课文读不流畅,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不就变成了空架子、花架子?等到某天蓦然回首时,人文性的博大精深学生也就无法体会。有专家说:“语文,语文,学语学文。语文课程最重要的平衡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平衡。”我们不能以突出人文性为借口,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或思想品德课。我们应在兼顾语文教学步入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语文课程应在着重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同时,注意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
列宁说过“真理向前迈一小步就会变成谬误”。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必须革除,但是课程改革要事实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不能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为了确保语文新课改成功进行,我们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中必须深入地研究,冷静地思考,准确地把握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使语文课改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第四篇: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之我见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之统一
铜陵县东联乡西埂小学
范美景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语文正为培养这些能力发挥重要作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强调“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这里的语文素养既包括语文的工具性,也包括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
语文的工具性是说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它是其它学科的基础,只有学会了识字,才能进行阅读理解,语言又是交际的工具,是表达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识字本领教会学生使用语言表达意思进而达到正确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教授学生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因此,教学中我们仍然重视识字、组词、造句等能力训练,要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意思句子意思,能给课文分段,归纳中心。不能一味追求课堂气氛,情感的调动而忽略文本知识的训练。我们只有紧紧依靠文本教学,让学生有了字词句段篇的积累,才能培养学生语感,思维品质,学习语文习惯和方法,有了一定的基本知识学生才能正确听说读写。
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
新课程标准中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我认为主要是讲在教学中要以人为本,突出文化性。主要体现在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情感熏陶,内心的体验,着重想像、直觉和创造性。我国语文教育就是母语教育,语言文字间蕴含人文性。教材中一篇篇情文并茂文章,一首首精美诗句无不凝聚了作者的心血,寄寓着作者的情感,体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价值观。语文教学中只要我们注意呼唤学生的主体精神,尊重学生独特性和差异性,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发挥学生创造才能,真正落实学生是学习主人。学生只要真正理解了文本就能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而语文又是一种文化,是和人的生命、心灵、生活密不可分的文化,在教学活动中只要我们牢牢把握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师生的对话、生生的对话,就能激活学生生活的积累,情感的体验,语文教学就不难体现人文性。
三、教学中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是语文的根本性,人文性是语文的重要属性,两者缺一不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基本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只重视工具性,会使课堂沉闷乏味,丢掉了工具性,人文性成了无源之水,昙花一现。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给学生以智慧启迪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教学中如何实现二者的和谐统一?其实我们在制定每一课的教学目标时就已经注意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每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都是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而设计,前两个方面就体现工具性,后一个方面就体现人文性。例如我在教学《钓鱼的启示》一文时,通过让学生反复感情朗读理解作者怎样对钓来的大鲈鱼爱不释手。为了调动学生的情感,我就充当课文中的“我”自言自语说着鱼的美,学生很自然用赞美、喜爱语气读出鲈鱼之美语句,之后我又说:“这么大而美的鲈鱼带回家会怎样?”学生根据自己的想像说:“让妈妈高兴”。“红烧、炖汤”。“一家人吃的多快活呀!”有的甚至咂巴小嘴。正当孩子们想入非非时我又扮演文章中父亲的角色严肃地说:“把鱼放回水里。”孩子们立刻用文中“我”的语调喊出来:“为什么?”,此时学生的情感与文中人物已融为一体,他们就不难理解文中“我”情感变化了。随后我就出示填空题,还有后面几句难理解的句子。生活中的“鱼”。我说:“作者后来又碰到大鲈鱼吗?这里‘鱼’指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钱财、物、地位、名誉等。有人回答“美女”,班内立刻大笑,而我肯定说“对”。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哪些东西对你诱惑大,而面对这些诱惑人的东西,没有一定的勇气和力量能拒绝吗?学生回答“不能”,从而学生理解了“道德实践起来需要勇气和力量”这句话的含义。这里学生不但明白了“引号”的作用,不仅用于引用别人的话,还有特殊意思作用,在这里学生经验、情感调动,帮助他们理解语言文字,但他们理解 了课文中的语言文字的同时又形成了价值观,明白了在生活中要有拒绝诱惑的勇气,这样才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虽然有的同学在课堂让一时不能感悟这句话的含义,但通过相互交流对话增强了感悟能力,帮助他们建构意义。这段阅读教学我认为让学生朗读理解词义、句子含义包括引号的用法,就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而在朗读理解的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以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融洽谈话,体现了人文性,教学中实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我想只要我们教师立足于语文是交际工具根本,充分发掘教材中人文因素,透过语言文字的表层去体会语言的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一定做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第五篇:语文教学如何正确理解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教学如何正确理解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这里的“工具”是一种比喻的说法,他具有“实用”“中介”的含义。“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课标语)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应该争取实现的目标。(课标语)
丁培忠先生曾这样讲过;“语文这种工具,不同于其他任何工具,它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这种工具,你不用它便罢,只要一用它,必然要赋予它自己的思想、观点、感情。”的确是这样,一篇文章,一段话,乃至一个词的选用,都会流露出使用者不同的思想、观点、倾向、感情。立足于文本的教学,可使工具性和人文性得以和谐统一,达到润物无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标》”)开篇就提出了语文学科性质“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这一界定中.“工具性”除了“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外,还应包括是收集、处理信息的工具,是学习各种知识的工具,甚至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工具。其具体的范畴。应是“字、词、句、篇”等语文知识和“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语文双基”。这一“工具性”可以说是语文学科最本质的基本属性.是语文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根本特点。因此,《语文课标》传承了一切《语文大纲》的提法。至于其中的“人文性”,则是在原有《大纲》“很强的思想性”基础上的发展,完善。它除含有原来“思想性”的内容之外。还点明了含有人类文明的种种成果.含有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就是语文。
学习语文就是为了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只是“语文课本”是由一篇篇文章组成的。而语言文字一旦按一定顺序排列组合成“文章”,就有了意思,所以“语文”就具有了“人文性”。这个不说大家也明白。如果学习字典、词典能掌握母语,那就没有“文道”之争,也就没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回事了。(于永正)
所谓“人文”,顾名思义:一是“人”,“人性”;二是“文”,“文化”;将“人”与“文”的合提,就是说“人性”与“文化”是辩证统一的,是有机的整合。这并不是人为的、牵强附会的糅合,而是一种客观存在,一种规律性。这种事实就是:人类的进化发展是一种“人为文之根,文为人之本”的过程,即人创造了文化,传承了文化,丰富了文化;反过来,文化引导了人,滋养了人,成就了人,人与文化是互生互动的,社会形态的人与文化互动的即时状态,是互动的空间存在形式;而历史进程是人与文化互动的历时状态,是互动的时间存在形式。
——林宣龙《走向人文:新课程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那么,到底什么是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呢?我说的是“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文性。„„„„如果我们把眼光定得实际一点,让最普通的老师都能理解、接受,并在教学中能够加以体现,我以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主要体现为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美好、丰富的情感,也就是眼中不能只有语文,只有语文的分数,还要有人,人的生命,人的发展,人的精神的成长。
——黄厚江《“工具性”和“人文性”是怎样统一?》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目前也有两种偏向:
一是比较严重地存在着脱离语文而进入人文的现象。随着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在以“教课文”为主导意念的语文教学中,似乎有越来越远离“文”的趋势,许多设计意图不明的课件,所渲染的往往是那“文”中所讲述的那“东西”,脱离语文而讲人文,与过去的脱离语文而讲“思想”,讲“政治”,其实是同一个路子。人文性不是语文外加的东西,它熔铸在目标中,体现在目标所蕴涵、指引的知识和技能里。换句话说,“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知识本身所黏附的,“过程和方法”本来就与技能的学习相伴相随。
另一种偏向,是有的教师仍停留在单纯“工具”的认识上,对知识和技能缺乏人文意识和人文关怀。我们应该认识到,作为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作为个人生命意识的具体表现,在听、说、读、写的活动和学习过程中,“工具”的使用同时也在形成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学习的同时学生实际上也学习着对世界、对人生的认识。
———王荣生《语文课程改革与“双基”训练》?
以上是所搜集的一些专家、学者对“工具性”、“人文性”的阐述。人文性谈得多一些,因为一线教师比较陌生。工具性谈得少一些,因为“语文是一种工具”的认识由来已久,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对语言文字〔字、词、句、段、篇 〕进行扎实实的训练。下面是我搜集的两个案例,配上我个人的一点思考用来加深对工具性、人文性的认识。
j、q、x与ue相拼的教学 案例一
师:请小朋友看老师板书,比一比谁看得仔细。〔师板书:j—ue—jue
q—ue—que x—ue—xue〕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ue到了jue、que、xue里面u上两点没有了。
师:你真聪明,说得对。小朋友们请注意:j、q、x与ue相拼u上两点要省去。请大家跟老师后面读,加深印象。
〔师领读〕
思考:这一案例,教者只关注了语文的工具性:让学生掌握j、q、x与ue相拼的规则。因此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很简单,基本处于“告知”的状态,根本不关心学生的情感和态度。
案例二
老师请小朋友欣赏一组动画。多媒体演示,j慢慢地走过去,在和ue挨着的时候ue上两点去掉,手拉手走,停止后变成jue,q、x同样如此。伴随着画面,老师这样说道:“小u见到j、q、x,脱下帽子敬个礼。你看,小u多有礼貌呀!”学生在文明、友好的氛围中不仅学得j、q、x与ue相拼的知识,也在潜移默化 中接受了文明礼貌教育。
思考:这位老师不仅关注到“工具性”,更站在人文关怀的角度,采用了生活化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丰富,锻炼语言运用能力,也有利于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健康构建和人格的健康发展。这一案例较好地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新课程理念。
当然,还有一个最形象的比喻:刀——杀猪时“工具”,救人时“人文”。可见,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正所谓“文以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