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语文教学工具性的认识
对语文教学工具性的认识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往往重视其文学性和思想性,却忽视了语文教学还有很强的工具性和实用性。或者说我们本身具备这方面的素质就有所欠缺。老师们在关注语言内容的同时,淡化或忽视了语言形式。即注意了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写了什么,说了什么,而不注意引导学生品味课文是怎么写,怎么说的,作者是运用怎样的语言、方法和形式来表达情感的。
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思想教育;重分析讲解,轻形象感染;重习题式训练,轻实际能力培养”的“三重三轻”现象,不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不利于陶冶审美情趣,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品质。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应下气力改进语文教学,突出工具性,渗透教育性,着眼发展性。
一、淡化“习题式”练习,加强语文能力的训练。
语言文字历来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思维的工具,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突出工具性。工具地掌握唯一途径是训练。应采取“读得多些,讲得少些,练得精些”的办法,留出较多时间让学生自己动眼、动口,朗读课文,两耳听读,让课文语言一次次输入大脑记忆的仓库。至于练,绝不是“习题式”的练习,因为语言文字的应用是整体的,所以应让学生多读、多写。凭借教材及其特点,有步骤地进行精读、略读、朗读、默读、速读、跳读、猜读„„以切实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和理解、记忆的水平,重点突出教材精彩片断的教学;在精读中,应扣紧教材语言,让学生比比读读、推敲词语,领悟语言的神韵,提高语言的鉴赏能力。至于听话、说话能力,也应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从一句话,一段话、几段话到大幅度地训练。总之,训练应从应用出发,重在培养语文能力。
二、摈弃“发胖式”的分析,注重感受熏陶。
语文教学渗透教育性,必须摈弃流行已久的“发胖式”的分析,因为这种“分析”既耗去了教学的有限时间,又削弱了语文教学的教育性。其表现是语文课的思想道德教育被无形、无情的说教式分析所代替,学生的主观感受被老师的讲解所取代。这种没有感受的教育。只能是概念的、空洞的、无力的。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一朴素的道德教育的普遍规律,同样适用于中小学语文教学,这叫“文”以载“道”。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文道结合”,而不是“文+道”。所以教师应把握教材及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通过直观手段与语言描绘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感受课文描写的生动形象,如临其境,激起热烈的情绪,体验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这样,学生必然受到熏陶,久而久之,必将影响学生高尚的思想观念、审美情趣的形成。这便是“学文”中“育人”。
三、反对“封闭式”读书,提倡到源头中学语言。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不知不觉地被学校高墙将其与大自然、与社会生活隔开。就作文而言,一是普遍脱离学生的生活和实际,“面壁苦思”“闭门造车”;二是教师指导方向、方法存在问题,培养技巧已成倾向。许多教师不带学生去认识周围世界,不去接触生活,只是关在屋子里读范文,背“好词佳句”。学生只记得词,不懂得词的形象与感情色彩,于是写秋天用了很多写春天的词语;有甚者词语堆砌,辞不达意。仅“一件事”就让学生写《发生在教室里的一件事》,发生在放学路上的,发生在家里的,发生在星期天的„„事情发生的时间、处所可谓无所不包。学生没有那么多的事可写,只得抄、搬、缩。学生强作无米之炊,教师则堂堂加码:“开头诸法”“结尾妙语”,记装公式”,“套作”、“仿作”,絮絮叨叨,弄得学生迷迷糊糊。其实语言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语言的发生就是用来交往的需要,自我表白的需要。多写,就是让学生用自己的笔,写自己亲眼看到和感受的世界。生活是绚丽多彩的,有形、有情、有境,语文教学应与生活相通,让学生在生活的情境中学活语言;在理解、运用语言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全面提高素质。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几次都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一次亲戚叫我帮他写一则工作方面的申请书,我当时想拒绝,因为从来就没有写过,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怕写不好,耽误了人家的大事情。没想到亲戚却说,你是学文科的,应该对这些很拿手的,就拜托你了。听他这么一说,我一脸的尴尬,只有答应下来。想来自己是学文科的,说这些都不会还会写些什么呢?旁人听了岂不成笑话了。确实,在大学里也有公文写作这门课,因为是选修的,教师和学生都不够重视。担任公文写作的老师,上课也是含糊其词,草草了之,并没有实践性的训练。因此对于普通公文的写作只有点模糊的概念,现在要提笔来写,心里未免有些底气不足。此后,我查了相关资料,反复修改,才勉强完成亲戚交代的任务。
类似忽视语文教学工具性的新闻也有许多,江苏省人才市场拿出10个岗位面向大学生招聘,筛选之后80多人入围,有一题是根据素材写一则邀请函,80多个文科毕业生竟没有几个能写出一份完整的邀请函,绝大多数“缺胳膊少腿”。作为工具的语文竟面临如此尴尬的处境。
学了语文,不大认识汉字,汉字写得龙飞凤舞、东倒西歪,说不好普通话,朗读文章支支吾吾,没有阅读报刊的习惯,不会写简单的应用文,诸如此类现象比比皆是。而生活却离不开语文:日常生活中的交际,医生的病情记录,警察的审讯笔录等等,都需要语文这个工具。语文的广泛使用与语文运用的生疏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相反,学了语文,能很好的掌握语文的实践性和工具性的人,就能在日常生活和就业中显出优势来。大学同窗的一位好友,就是因为有一手好笔头,和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在应聘的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以大专生的学历打败了更高学历的竞争对手,赢得了自己满意的工作。并且在工作中也是做得得心应手。尽情的施展了她良好的协调能力。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的基本特点。”但是,由于近几年强调了语文的人文性,语文的工具性无形中被冷落。因此,作为教师就应该潜意识里提高自己这方面的素质,才能因势利导,重视教育教学中一点一滴的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样语文教学才不会离生活越来越远,才能有效的发挥语文的工具性。
以上是我在工作中积累和总结的一些认识,也是在阅读的书籍和向老教师不断请教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当然如果要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抓住语文的工具性来进行施教,还要在自身教学水平中不断的提高自己,加强对文学全方面知识的学习。
对语文教学工具性的认识
天津市红桥区外国语小学
刘媛
第二篇:语文教学工具性缺失现状探讨
语文教学工具性缺失现状探讨
语文教学工具性缺失的现状
调查显示,不少语文课堂气氛沉闷单调、索然寡味,学生学起来没兴趣,教师也觉得教起来没意思。于是,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从教材选编、课堂教学、考试训练诸方面着手“改进”,试图消除语文课堂死气沉沉的局面,确实收到了一些效果。但是,“成功”的背后,我们看到了隐忧。如今我们的好多课堂是以牺牲语文的工具性来换学生的兴趣、课堂的活跃。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及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的教学,几乎看不到。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了,上公开课更是不教这些不能“出彩”的内容。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看不到实实在在的东西,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课文读起来结结巴巴。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础训练为代价。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其他的一切活动都将成为空中楼阁。
中学语文教学忽视工具性,表现在诸多方面。第一,教材体例编写不当。
1.教材是一个个单篇文章的组合,没有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材编写,完全抛弃知识体系,甚至“能力训练”一类的词语也很少看到,知识、能力、训练等内容被逐出了教材。新课程标准实施至今已有十多个年头,回过头看看教学实际,高中语文教师抱怨初中语文教师连最起码的语法、修辞等知识都不教,学生到了高中阶段才来补语法修辞等,大大加重了高中教学的负担。而且,学生过了那个“打基础”的年龄,语文知识也不太容易学进去,以致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不能掌握。语文教学应该涉及的字、词、句被代之以“自己去感悟”“在悟中学”“再揣摩揣摩”。由于教材没有知识体系,一线教师也心中无数,新课程主张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从何谈起? 2.教材选文实用文与文学作品比例严重失衡。以使用较广的人教版和苏教版教材为例。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至必修五共20个单元,实用文只要5个单元:必修一的第四单元:新闻、报告文学;必修二的第四单元:演讲稿、悼词;必修三的第四单元:科普文;必修五的第三单元:论述文;第四单元:说明文。其余15个单元都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实用文所占比例仅为25%。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国民俗文化》《影视名作欣赏》《新闻阅读与实践》《先秦诸子选读》《 演讲与辩论》《中国小说欣赏》《中外戏剧名作欣赏》《外国诗歌散文欣赏》《 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 》《语言文字应用》《外国小说欣赏》《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文章写作与修改》。16本中只有《中国民俗文化》《新闻阅读与实践》《 演讲与辩论》《语言文字应用》《 文章写作与修改》5本属于实用方面的,也仅占31%。
再看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到必修五共20个专题,实用文只有3.5个专题:必修三的第三专题:学术论文、文化随笔;必修四的第一专题中的“英名与事业”:悼词、序言、演讲稿;第四专题:演讲稿、访谈等;必修五的第一专题:绪论、说明文等。其余均为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实用文所占比例仅17.5%。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写作》《语言规范与创新》《传
和文艺性论文。高考指挥棒如此挥舞,也难怪我们的老师在教学中轻工具性而重文学性了。既然高考试题基础知识分值很少,那有什么理由让学生陪自己做费力不讨好的事呢?于是,“知识和能力”这个工具性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被严重架空。
语文教学工具性缺失之危害
当前中学语文界忽视工具性的现象,不能不引起人们的严重关注。长此以往,危害无穷。第一,降低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本来以实用为主的语文学科,应该是学生非常重视的,可是由于语文教学不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架空语文的工具性,大谈人文性,使许多学生如堕五里雾中,导致其对语文不感兴趣,把语文学习当成一种负担。第二,造成学生语文素养的低下。华中理工大学曾对3511名新入学的各类学生进行语文水平测试,平均仅为63.9分。一份“学生自认为语言最大的毛病”的调查表明,中学生“词汇贫乏”占人数的64.7%,“条理性差”占21.6%,“语不达意”占9.8%。一份“学生即席讲话能力调查”则表明,学生在即席讲话中的通常毛病是“谴词不准确,语句不连贯,用语罗嗦”(转引自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这证明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基本功还很不熟练。一线教师常遇见这种情形:高中学生不会写请假条、申请书,甚至连信封的正确格式都不知道。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语文教学中缺一不可。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但要注意的是,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高度统一的。语文教学的根本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
强调语文的工具性,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语文”一词出现于建国初。“五四”以后,小学语文称为“国语”,中学语文称为“国文”。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编审教科书时,吸收了叶圣陶先生的意见,改称“语文”。什么叫“语文”?历来看法不一,《新华词典》解释为:“1.语言和文字;2.语言和文学的简称。”而叶圣陶先生解释为:“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连在一起就是‘语文’。”(《语文教育书简》)笔者认为叶老的解释非常精当,他强调语言因素,即工具性。中学语文甚至大学语文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而非培养文学家、鉴赏家。1981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学语文教学法》(何深等编著)指出,“中学开设语文课的意义,主要在于使学生掌握语言——这个人类交际的工具”,“语文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1963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有一句话值得大家谨记:“不要把语文课讲成文学课。”
从我国语文教育的发展看,语文教育“工具性”的特点,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古代私塾就十分重视语文的实用性和工具性。就教材而言,我国古代通行的蒙学读本是“
三、百、千、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以及《女儿经》《教儿经》《童蒙须知》等,进一步才读四书五经、《古文观止》等。其教学内容以识字习字为主,还十分重视学诗作对。2000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教学目的”是“高中语文教学,要
第三篇:突出语文的工具性,加强语言文字教学论文
新课程改革对中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形势下“学案”教学法应运而生。“学案”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的“教案”教学而提出的,根据“学案”和教材进行自主创新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里对“学案”教学模式进行粗浅的探究。
1.“学案”教学的意义与特点
1.1意义 “学案”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教师辅助学生根据“学案”和教材进行自主创新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学案”具体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1)问题情境和背景材料:问题的提出,有关知识概念产生的背景材料和思想意义,知识的逻辑顺序。
(2)自主学习和疑难信息反馈:学生对问题的态度,学生在自学中的疑难、错误,问题的新发现、新猜想、新论证。
(3)阅读、思考、合作:有关概念的意义,在可能提出问题的地方设置提示。
(4)学法指导:知识的学习方法、问题的处理策略指导。
(5)小结,交流:概括学习重点、难点,构建知识的结构图。所以,“学案”不是教材的翻版,不是练习册,也不是教案,而是侧重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学案”教学充分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1.2主要特点。
(1)改变了知识的传递方式、弥补了教材的不足。“学案”教学则建立起教材、教师、“学案”和学生之间的新型关系,其中,教材主要传递陈述性知识,“学案”主要传递策略性知识,教师注重学生的情意培养,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可以提供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去挖掘教材中的宝藏,从而弥补教材的不足。
(2)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每个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知识的呈现方式提出自己的创设性设计,使“学案”越来越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规律,为学生提供自学的工具和指导,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教师的关怀,树立自学信心,有效地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
2.“学案”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
2.1组织准备。教师要制定并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这是“学案”教学的前提和出发点。编写出符合学生实际、富有启发性的高质量的“学案”;准备好课堂必需的教具、模型和多媒体软件等。
2.2自学与交流。自学中对学生的问题,教师可采用启发学生思路、针对重难点精讲、引导学生合作与讨论三种方式处理。教师了解收集学生自学的情况,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3总结达标。学生根据“学案”,总结所学的重点知识,形成知识结构,归纳易错、易漏的知识薄弱点。“达标”就是设计一份检测题(既包括对知识、能力的检测,也包括思想情感提升),检测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给学生提供一个内化整理的机会。
3.“学案”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3.1编写好导学方案。导学方案的编写可采用要点提示、网络纲要、问题思考等形式,从而提示学习的难点、重点、学法及技能要求等。指导学生进行目的性学习,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共同发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3.2导思及导练的实施策略。通过导思及导练使学生明确并掌握所学内容的知识结构。要遵循教法与学法相结合、突出“导”的作用和效果。
(1)创设情景,设计问题,保证教学协调。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设问题情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完成旧知识的迁移过渡,进入新课题的学习。要重于疏导,变“难学”为“易学”。教师要把自己的思维放到学生的思维水平上,要从学生的思维角度、思维习惯和方法去体验,设计问题时,教师要从高的悬念向低的悬念过渡,逐步找到接近“发展区”的结合点,力求保证教学双方思维活动能够达到同步协调。
(2)信息交流,深化规律,提高学习效果。在以上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有关的知识和规律。可由小组采用登台表演、画图讲解等汇报形式向全班汇报本组研讨情况,其余小组做补充、辩论,可促使学生有条理、有层次地掌握知识和规律,从而使他们的知识技能和认识得到提高和升华。总之,“学案”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一种促进知识学习和运用的环境和条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和体系,促进学生学习策略的形成和自主性的发挥。各个环节的设计还具有防止教师过多地干预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过程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第四篇: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之我见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之统一
铜陵县东联乡西埂小学
范美景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语文正为培养这些能力发挥重要作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强调“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这里的语文素养既包括语文的工具性,也包括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
语文的工具性是说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它是其它学科的基础,只有学会了识字,才能进行阅读理解,语言又是交际的工具,是表达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识字本领教会学生使用语言表达意思进而达到正确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教授学生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因此,教学中我们仍然重视识字、组词、造句等能力训练,要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意思句子意思,能给课文分段,归纳中心。不能一味追求课堂气氛,情感的调动而忽略文本知识的训练。我们只有紧紧依靠文本教学,让学生有了字词句段篇的积累,才能培养学生语感,思维品质,学习语文习惯和方法,有了一定的基本知识学生才能正确听说读写。
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
新课程标准中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我认为主要是讲在教学中要以人为本,突出文化性。主要体现在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情感熏陶,内心的体验,着重想像、直觉和创造性。我国语文教育就是母语教育,语言文字间蕴含人文性。教材中一篇篇情文并茂文章,一首首精美诗句无不凝聚了作者的心血,寄寓着作者的情感,体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价值观。语文教学中只要我们注意呼唤学生的主体精神,尊重学生独特性和差异性,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发挥学生创造才能,真正落实学生是学习主人。学生只要真正理解了文本就能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而语文又是一种文化,是和人的生命、心灵、生活密不可分的文化,在教学活动中只要我们牢牢把握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师生的对话、生生的对话,就能激活学生生活的积累,情感的体验,语文教学就不难体现人文性。
三、教学中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是语文的根本性,人文性是语文的重要属性,两者缺一不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基本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只重视工具性,会使课堂沉闷乏味,丢掉了工具性,人文性成了无源之水,昙花一现。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给学生以智慧启迪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教学中如何实现二者的和谐统一?其实我们在制定每一课的教学目标时就已经注意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每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都是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而设计,前两个方面就体现工具性,后一个方面就体现人文性。例如我在教学《钓鱼的启示》一文时,通过让学生反复感情朗读理解作者怎样对钓来的大鲈鱼爱不释手。为了调动学生的情感,我就充当课文中的“我”自言自语说着鱼的美,学生很自然用赞美、喜爱语气读出鲈鱼之美语句,之后我又说:“这么大而美的鲈鱼带回家会怎样?”学生根据自己的想像说:“让妈妈高兴”。“红烧、炖汤”。“一家人吃的多快活呀!”有的甚至咂巴小嘴。正当孩子们想入非非时我又扮演文章中父亲的角色严肃地说:“把鱼放回水里。”孩子们立刻用文中“我”的语调喊出来:“为什么?”,此时学生的情感与文中人物已融为一体,他们就不难理解文中“我”情感变化了。随后我就出示填空题,还有后面几句难理解的句子。生活中的“鱼”。我说:“作者后来又碰到大鲈鱼吗?这里‘鱼’指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钱财、物、地位、名誉等。有人回答“美女”,班内立刻大笑,而我肯定说“对”。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哪些东西对你诱惑大,而面对这些诱惑人的东西,没有一定的勇气和力量能拒绝吗?学生回答“不能”,从而学生理解了“道德实践起来需要勇气和力量”这句话的含义。这里学生不但明白了“引号”的作用,不仅用于引用别人的话,还有特殊意思作用,在这里学生经验、情感调动,帮助他们理解语言文字,但他们理解 了课文中的语言文字的同时又形成了价值观,明白了在生活中要有拒绝诱惑的勇气,这样才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虽然有的同学在课堂让一时不能感悟这句话的含义,但通过相互交流对话增强了感悟能力,帮助他们建构意义。这段阅读教学我认为让学生朗读理解词义、句子含义包括引号的用法,就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而在朗读理解的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以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融洽谈话,体现了人文性,教学中实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我想只要我们教师立足于语文是交际工具根本,充分发掘教材中人文因素,透过语言文字的表层去体会语言的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一定做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第五篇: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摘 要:语文学科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二者内涵不同、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密不可分。语文学习过程的特殊性表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从国家的培养目标看,也体现出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征。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必须把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起来。为此,教学设计应着眼于“文道统一”,教学过程要注意营造益于德育的人文环境。
关键词:语文学科;教学;工具性;人文性;统一;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5-0084-01
语文学科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必须把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作用,才能真正达到语文学科教学的目的。因此,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必须遵循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教学原则。那么,什么是语文学科的教学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两者的辩证关系如何?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为什么要使二者统一?怎样做到两者的统一呢? 下面对这些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什么是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学生学习语文学科就是通过学习祖国语言及各种表现形式(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达到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目的,这就是学习语文最根本的目的。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这说明了语文学科所独有的学习与工作的基础工具的特征,这就是语文学科的教学中的工具性。
(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人文性的基本内涵一般是指对人自身完善的关注与追求,包括人的尊严、价值、个性、理想、信息、品德、情操等方面。具体到语文学科的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我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层含义:一是指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认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感情;二是引导学生开掘汉语汉字的人文价值,注重体验汉民族独特的语文感受,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三是指尊重和发展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
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辩证关系
工具性与人文性既内涵不同、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密不可分。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载体,体现着人文性;人文性是工具性的灵魂,主导着工具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寻求二者的有机结合,在教学实践中使工具性和人文性相互为用、相互促进,这是语文学科的教学的独特个性。
三、语文学科的教学中为什么要使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统一的。原因有下述两点:
(一)语文学习过程的特殊性表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
语文学科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个体的言语行为过程,言语行为及其结果是个人的生命、意志的体现,是个人的愿望、要求、观念等。即使仅仅是表述客观的事实、规律和真理,也无法避开表述者的认识和态度。就整体而言,言语是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外化,是人类的生命之声、心灵之声。言语、语言同思维、认识不但不可分割,而且还决定了人的思维、情感、知觉意识和无意识的格局。正如卡西尔所说:“在某种意义上,言语活动决定我们所有其他的活动。我们的知觉、直观和概念是我们母语的词语和言语形式结合在一起的。”就个体而论,一个人言语活动的过程就是他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是他实现个人意志和生命价值的过程,体现出不同的个性色彩和人格力量。言语活动在较高层次上集中体现着语文学科的人文价值,因此,人在学习、掌握和运用语文时,总是既掌握语文知识、训练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同时又受到了人为因素的充实和熏陶。而人为因素在充实人的精神、陶冶人的灵性时,又潜在地提高了人的认识水平,转化为人的思维能力和言语能力。
2、从国家的培养目标看,也体现出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征。
无论大学还是中小学,作为重要的教学科目,语文学科的教学从来都不只是简单的语言文字的用法或段落句读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内容问题、育人问题。语文不是训诂之学,而是活的思想,是川流不息的生命。学语文也不是只学雕虫小技,而是学语文、学做人。语文学科的教学就是教书育人,即在听说读书的训练中必须伴随着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教育法》也明确指出:“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由此,语文学科是担负传播、弘扬、发展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任务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四、怎样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要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既要体现在听说读写的各项活动中,更要落实在语文教育的整体过程中。
(一)教学设计应着眼于“文道统一”
德育在语文训练中的落实并非是自发地、自然而然地完成的,而是在语文学科教师自觉的、有意识的行为活动,是教师在悉心备课、刻苦钻研、深刻理解基础上的精心安排。语文学科的教师应该在分析处理教材、设计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用教学方法及安排教学步骤等各项教学准备工作中,处处力求体现“文”与“道”的统一。
(二)教学过程要注意营造益于德育的人文环境
在语文学科的训练过程中,实施德育、美育的人为因素不仅仅包括在听说读写的语言材料中,而且,语文学科教师的言谈举止和气质形象,语文课堂的气氛,语文学科教师的职业道德、情感表现、教学风格,都对学生的思维形式和人格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或示范作用。现代教学论告诉我们,真正的教育在于人与人的心零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凡是缺乏爱的地方,无论人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如果教师能用心去营造一种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气氛,德育和美育就有了最切实的保障。
以上是我对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一点认识。只有在理论上认清了这些问题,并加以足够的重视,才能在实践中有的放矢,更好地搞好语文学科的教学。
作者简介:刘丹(1981――),女,河北廊坊人,大学毕业,现为承德广播电视大学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