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语课程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英语课程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作为一个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正确处理好英语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是很重要的。我个人的理解是,这两者不要走极端,不能只强调工具性,虽然这是英语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而这在课堂上只注重了学生对基础知识被动的、机械的掌握。我认为,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智力、潜力的培养。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这就是说人文性也同等重要,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当然,如果片面的强调人文性,就会忽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发展其他方面的能力就成了一句空话,所以,只有作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才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
如 七年级下册,Module 3PlansUnit 1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t the weekend? 学习这单元时,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听:能听懂关于计划的对话,判断对方的计划。说:能用be going to表达自己的计划、安排,能询问对方的计划、安排。读:能读懂包含计划、安排的短文,并且判断文中人物的计划、安排。写:能用be going to 表达自己的计划、安排。演示与表达:描述自己或他人周末安排。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让他们了解不同民族、不同人群的休闲安排。升华他们的情感态度:养成良好的有计划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保持乐观的态度。这样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提高。
第二篇:浅析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与工具性
浅析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人文性与工具性
摘要: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有机统一在一起的。工具性是基础,离开工具性来谈人文性,就如纸上谈兵。缺乏人文性的语文课堂是生硬的、呆板的,学生对学习语文会逐渐减少兴趣,甚至失去兴趣。就具体课文而言,有的课文以落实工具性目标为主,渗透人文性目标,有的以落实人文性目标为主,兼顾工具性目标。为学生创造一个语言环境,能让学生拥有更好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性、工具性
对于语文课程的性质,那些年提出“工具性”无疑是有改革性的,在今天来看,还仍然有它的重要意义。但是片面强调“工具性”,的确产生了相当程度的消极影响,于是语文教育界对此进行反思,提出了“人文性”。放眼世界范围的教育领域,20世纪二十年代以来,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思潮的争论,始终没有停止过。国外教育两大思潮之争和我国语文界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之争,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产物。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真正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在实际教学中,绝不能只停留在单纯的语言文字的落实这一层面。要把语言文字的掌握赋予教材文本的理解之中,要把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传授,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指导,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三个方面互相渗透在语文教学整个过程之中、使其融为一体。
当然,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事。但是,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观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为真正实现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水乳交融而不懈努力。
一、正确解读人文性和工具性。
语文教学的这两重属性,就如一张纸的两面,它们本身就是一个不可分割体。我们要有这样的认识:语文的工具性教育赋予人生存的基本能力,能教给学生知识、方法、技能等现实需要;语文的人文性教育又能对人的思维、思想、品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进行培养人,使其成为合格的人、更美好的人。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到工具性与人文性本来就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生学习活动中的“过程与方法”,从而凸显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我们要紧紧抓住语言训练和运用这个根本不放,时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把功夫下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为师生平等对话创设理想的情境上。要让自己发现问题,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对话、共同探讨来增强感悟能力,帮助学生建构意义,提高语文素养。
如在《少年王冕》这课的教学中,在学习完课文之后,学生在充分体会王冕勤学、孝顺、自信的形象,同时要从王冕热爱生活、留心生活、善于发现、善于思考等角度去理解,在品读中生成,有机地展现下文所隐藏的王冕勤学的过程性画面,还应注重文章中的写作特点和写作方法的理解,因为这样不仅让学生受到人文的关怀,还加强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为今后的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还要明白实现二者的统一并不意味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身可以自成体系,任何人文性的内容都必须孕育于以语言文字以载体的文本之中,不能脱离语言文字的教学来硬生生地以抽象的方式灌输人文性的内容。我们要“以语言实践活动为凭借,在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过程中,进行人文教育。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必须通过语文学习和语言实践来体现。眼下有的语文课,为了体现人文性、开放性以及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内容庞杂,形式令人眼花缭乱,安排过多的非语文活动,喧宾夺主,以有别于内容分析、机械训练的形式,造成了同样的后果,语文效率、质量的减损。我们应牢记“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是语文课的专务。我们一定要种好自己的田,浇好自己的园。柯孔标说到:“能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注意在理解、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过程中,渗透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语文课堂的“语文味”更浓了。就具体课文而言,有的课文以落实工具性目标为主,渗透人文性目标,有的以落实人文性目标为主,兼顾工具性目标。就一节课而言,应该找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结合点,在适当的语言学习环节中恰当渗透人文性教育。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由于学生的阅读期待、阅读视角、认识水平、生活经历等各不相同,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教师既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已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正确认识人文性和工具性
什么叫“人文性”呢?简单地说就是人与文化,它包含着情感、意志和思想观念的内容,它是不同于自然之物的。唯物论认为自然之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花就是花,草就是草,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以身改变。而语言文字的理解就会因人而异,甚至因阅历不同,以至心情不同都会影响你的理解,要不怎么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呢?《辞海》对“人文”的解释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语出《易。贲》: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是相对“天文”而言的,是教化天下的,凡是人类的各种文化都可以有“人文”涵盖。它包含思想性、情感性,好包含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如孔子学说就是以“仁”感化心灵。以“礼”规范言行。
我认为,任何语文教学的改革都必须遵循母语教学的规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把握母语教育的核心目标(培育孩子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想唤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对这两点的强烈关注和准确把握。因此不管东南西北风,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要牢牢把握以上两点不放松。
因为是语文,因为是母语,孩子对文本的理解并非零起点。
前不久有幸聆听县实小王家春老师上的《半截蜡烛》。孩子读过一两遍后普遍能了解文意,感受到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甚至他们的爱国精神。因此教师就基于这样的起点来实施课堂教学。而我在“了解大意“和”明确与敌人周旋的办法“这两块的处理上,只是想引导孩子准确简洁地表述内容,反馈孩子对文本的整体把握情况。教师引导孩子关注“外紧内急”,旨在为孩子个性化体验人物渲染万分危急的斗争背景。基于此,学生对人物的体验确实超出其对人物的原有认识,或更丰满了,或更深入了;孩子对整个二战期间的法国人民的斗争也有了总体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孩子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当然孩子也悟到了一些体验的方法,比如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生活,将自己放入故事的情境等。
回想自己的语文教学生涯深有感触。刚下学的我懵懵懂懂,在实践与摸索中度过了四、五年,虽然也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没有理论指导的教学,完全是机械地应付,毫无思想的劳动没有给我留下丝毫印象。
一次出去听课的机会彻底改变了我,噢,原来语文课是这样美妙的,孩子们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是可以这样幸福的。近几年来,我很幸运地任教了一个大循环,对小学阶段语文教材有了一个整体的序列的认知和了解。对语文课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的理解,人文性是指教师通过带领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给学生带来深刻的情感体验的过程;工具性是指教师通过课文等实例,教学生怎样谴词造句,怎样阅读文章以及怎样学写作文等。可是,在课堂教学中到底怎样处理两者的关系,我也一直在迷惘着,探索着。自己的思想总是在矛盾中挣扎,可能我这一阶段的课堂教学完全侧重于人文性,正当我和孩子们陶醉在那文本带给我们的美妙意境里的时候,过一段时间,考试的压力感就会向我袭来,我又会很自责地想,这样怎么行,学生拿什么去考试?所以,马上又会转回来,向语文课的工具性倾斜。现在想来,印象比较深的是三年级段,我侧重的就是其人文性。到四年级下学期,我的越来越觉得语文课工具性的重要性。在我看来,语文课不是思想品德课,我们没有必要带领学生费那么大的气力,去学习主人公的什么什么品质,而就应当把课文当成例子,学习怎样作者用词,怎样构段,怎样布篇,怎样描写等。
可到了五年级段,经过一个多周的困惑,我忽然豁然开朗。以前自己的做法多么片面。其实,语文课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语文的最基本的特性,两者缺一不可,唇齿相依。要处理好两者关系,关键看执教者怎么安排。我认为,大部分课文,应以其人文性为主,工具性为次。只有一小部分课文可以其工具性为主。一节课的时间,首先以落实人文性为主,落实应扎实到位。而不能我又要分析课文的思想内容,还要兼顾这个词怎么读,那个字怎么写等,眉毛胡子一把抓。是不是顾及了人文性就完全丢掉了工具性呢?不是的。我语文课不仅仅是新授课文的那几节课,还有很多的练习课,我们可以把其工具性的目标落实在学生做练习的过程中,学生温习巩固课文的过程中。相信学生在有了前面人文性的感情积淀的基础上,对课文会倍感亲切和熟识,落实其工具性来,肯定是水到渠成的了。
三、正确渗透人文性和工具性
语文素质教育,我认为它的核心是人文教育,但是如果从语文素质角度来说,也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文,另一方面是语文基础知识,包括语言文字的把握、语言的文体、综合的人文精神的理解,还是应该在这两方面。实质上笼统的素质教育最集中地体现在语文素质教育上,因为语文素质是一种潜在的精神,当然也包括技能在里面,但主要是一种精神,一种理念,主要体现在语文教育中,语文最集中的体现在其工具性和人文性上。从教育的角度讲,它的人文性更重要些。人文性中道德、理念、品格的确定对人类的素质起很大作用,而这些东西是潜移默化的,它是在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的积淀上提高的;同时它也应包括语文教育的最基本的工具性的东西,我觉得语文素质教育应该包括这两个方面。
语文从来都是和人文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要用自己的智慧、品质看待这个问题,真正的好的人文性,不是把感受强加给学生的,如《老人与海鸥》一课,深厚的人文情感打动了每一位学生和听课者,都是来自于语言文字,来自于一次又一次的“意想不到”的描写,来自于老人把海鸥当成自己孩子来喂养的细节。快结课时,老师播放老人的遗像,“孩子们,如果你是这成千上万的海鸥中的一只,此时此刻你鸣叫着想对老人说些什么?”老师一连请了三个学生起来,学生都呜咽着说不出话来。
可见,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是语言和精神的统一,而语言是第一性的,精神蕴涵于语言之中。因此,我们要紧紧凭借教材这个“例子”,为学生搭建学习,运用语言的平台,引导他们在学习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升华他们的人文内涵,切实达到提高语文课堂时效的作用。
诗意语文认为:语文教育过程,是学生精神享受的过程,是为学生的精神生命铺垫底子的过程,语文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精神的熏陶和感染,而这一过程是在语言文字的实践中实现的;语文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感性的教育,培养语感素养是感性教育的直接目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语文世界;语文教育必须重视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必须遵循汉语文的特点和规律,;语文教育是学生的一种生存状态、生活态度、生命体验,必须引进生活与时代的源头活水。这一崭新的教学理念,将会对语文的人文性作出更深刻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林润生.思想性是人文性的核心.小学语文教学, 2005年1月第269期
[2] 柯孔标.继承传统 努力创新建设语文教学新体系.全国小学语文第五届青年教师阅读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上的评课
[3]王崧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5年
第三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左权县示范小学 李丽霞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把语文学科的性质完整地表述出来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工具性;语文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性,二者是统一的。语文教学的这两重属性,犹如人的双目,缺一就会造成 “视觉”上的偏差;又如一张纸的两面,它们本身就是一个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不可分割体。在讨论“两性统一”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来先看看什么是语文?然后再讨论“两性统一”的问题。
一、工具性:语文的符号特性
语文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本身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符号,是人脑的思维工具,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也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和保证。同时,语文可以传承文化,传达社会价值观,从而维系社会的正常运行。
二、人文性:语文的文化特性
语文的“工具性”作为符号的工具属性,与“人文性”表现为形式与内容的关系:通过语言符号表达人文情感。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培养能够正确感知世界、认识世界,在学会使用语言符号的基础上应用符号表达思想感情,做一个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有思想的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人类文化(特别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做出贡献。这就意味着它还要具有深层次的“人文性”。
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重要文化特性,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这一课程性质。人文性,可以理解为人性与文化性的整合,包括价值、文化传统、道德、情感、人性、人存在的意义等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学习语文就是要使学生牢牢掌握语言工具。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要使学生学会理解和自我表达语言,学会用语言进行交流。语言最主要的功能是进行交流作用,任何人都离不开口语交流,在普及教育的社会,更离不开书面语言的交流。学习语文归根到底就是要学得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交流能力。过去我们对于语言的交际作用在语文教学中重视不够,但在新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生必须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学会积累语言。” 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还具有人文性。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思想是统一的。具体到语文教学中,就要使语文教学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统一起来。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理解语言和表达语言的能力而且可以发展思维能力提高思想品德和陶冶情操。从这个意义上理解,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不仅表现在再认知上,同时也体现在表情达意上,体现在发展学生的情思及人格培养上。所以语文应称为表情达意的学科;成为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的学科;语文是具有很强的人文性、情感性、思想性的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正体现了语言的性质。理解工具性和人文性二者的统一,我认为必须掌握两点:第一、二者的统一,不能偏重某一方面。语文教学不仅仅同各科一样要完成思想教育的共同任务,而进行人文教育是语文学科本质属性决定的个性任务。通过语文教学培育学生的人格是不能忽视的。但是语言的性质既有语言形式,又有语言内涵,语言形式和文化、思想、情感内涵是一个统一体,所以语文教学历来讲求文道统一,即语言形式和内容的统一。第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寓教于文。凡是语言规范、内容科学的文字表述材料,都可以作为语文教材。当然,作为语文教材必须要加以精选,教学时,其着眼点是在语文形式;而其他学科如历史、地理、社会、思品等,教学的着眼点是在语言内容。语文教学着眼于语文形式,但是并不是抛弃内容,语言所载负的人文、思想、情感内涵,是寓于语言之中的,也就是必须寓教于文;在理解、感悟语言的同时接受文化、情感的陶冶,体现语文教学特色。
四、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
当我们怀着欣欣然迈进语文课堂时,却发现了许多的飘飘然,不禁要问:工具何在?人文何在?统一,又如何在?课堂教学目标是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其中,前两个综合维度体现工具性,后一个维度体现人文性。三个维度的互相渗透、融为一体,就是工具性、人文性统一的体现。语文课堂上,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不同的,因此课堂教学应少一些限制,多一些自由。学生必须能自己发现问题,并通过共同探讨、相互交流来增强感悟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教师应把功夫下在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学识水平,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为师生平等对话创设理想的情境上。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在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对话,帮助学生建构意义。我们切不可丢掉语言文字这个本体,忽视对文本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和运用;我们更不可置人文性的感悟于一边,忽视对文本的丰富多彩的人文性的体验。我们要让学生在品味文本语言的过程中给学生以人文关照,真正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让学生在获得基本的语文能力、言语智慧的同时,也得到了人文思想、人文精神的滋养,从而把人文性落实在工具性上面,使两者同生共构,相得益彰,全面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五、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实践操作上还会遇到哪些问题呢?
从教师的角度看,如何发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如何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应采用什么教学策略来促使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何谓两者统一的最佳状态和最佳效果,采用什么样的评价标准。从学生的角度看,应具备什么态度、情感对待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怎样处理教学的统一要求和个人的独特感悟、体验、理解的关系,如何通过探究活动,透过语言文字的表层去体会语文的人文精神、理解语言文字中蕴含的人文特征。这些都是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实践操作中还会遇到的问题。
总之,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来自于我们对工具和人文的正确解读与准确把握,来自于我们对目前语文课堂的反思与创新,来自于我们在语文课堂实践中真正地将其融合。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事。因此,所有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观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们能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大大提高全民的语文素养。
第四篇: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教学时,只有将二者的教学合二为一,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地整合教育资源,体现教育与教学的双重作用。但我们发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常常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开来,不能有效地溶于教学的每个环节。或过于突出基本功的训练,忽视人文性。亦或过于突出人文性,出现“泛语文”的现象,从而使教学显得生硬和僵化,缺少语文课应有的光彩。那么,究竟如何将二者做到有效的统一呢?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和参加课堂教学活动所得,我有以下几方面粗浅的认识。
一、根据课文特点,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度”
崔峦老师说:“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回答凤凰语文网友提问时说到:“语文教学如何将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起来,这的确很难,关键是个度的问题,所以我强调的是平衡.人文性与工具性要合二为一,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对两位专家的话感触颇深,犹如茅塞顿开.这使我很自然地联想到,语文就像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人,人文性就是这个人的思想、情感、气质、品味、修养等精神层面的东西,工具性就是这个人的高矮、胖瘦、体质等具有生物性特性的身体,它们当然有机融合在一个生命体之中的。如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这篇课文,老师就可以通过对课文中环境描写和桑娜心理描写的语言文字的理解,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尽而感受到渔夫夫妇的善良,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二、多层次的读与悟彼此促进
当前,在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读书不充分的现象.学生读了书,但并没有时间将课文所表达的形象、意象、情境、意境在头脑里“活”起来,没有足够的时间“过电影”,更没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静下来涵泳品味,就匆匆让学生去谈感受.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只有通过充分的读,学生才能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对话,从而理解文本内容,感悟文本思想,体会文本情感,认识文本所描述的事物和所阐述的道理.因为读是对文本情感体验和表达的最直接手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形象最具活力的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能最有效地促进理解,促进感悟,并反之以有感情的朗读这一形式把这种理解和感悟表达出来.例如我在教学《青山不老》一课时,我力求通过朗读训练的层次性来引导学生来体会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首先我让学生通过自读体会老人创造的“奇迹”,进而让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15年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等。再读文本体会一下,怎样才能读出“奇迹”呢?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后,学生朗读效果有了很大的改善。这时,我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了那一座座青山,绿意盎然的图片,创设了情景,学生被老人用生命创造的奇迹所震撼了,此时,引导他们再次走进文本,学生的朗读更准确,更深情。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能力,要长文短教,抓住重点段落,找准生发感受的语言点,这需要老师有较高的语文素养,抓住这个语言点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体验情感,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学生既掌握了学习方法,又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如《青山不老》一课,我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真正是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引导学生感悟出老人用有限的生命创造出无限了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的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青山永远不老。激发学生美化家园,爱护环境的强烈情感。有层次的读与悟彼此促进,使得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教学得到较为巧妙的融合,自感效果较好。
三、注重读写结合
写的训练应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切入写的训练,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是一个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通过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我感到,如果将读文与写作适时结合,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训练时,老师们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相机的写的训练,或仿写,或续写,或记录点滴感受,形式多样。例如我在教学《穷人》一文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主旨,在教学最后让学生《以桑娜收养西蒙的孩子后……》为题展开合理的想像进行续写。这种训练既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了文章的主旨,也训练了学生写的能力。在教学《别让那匹马饿坏了》时,“我”推开了木板房的门,真相终于大白。“我”站在那一堆枯黄的马草前,脑海中也许会浮现出一幕幕往事;耳畔也许还会回响着守摊的残疾青年说过的每一句话;也许„ „ “我”在这一刻都会想些什么呢?请发挥你的想象,把它写下来吧。要求学生写下来,学生兴致盎然,纷纷写下了自己的想法。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了“我“对那位残疾青年的感激之情,语言是那么丰富,感情是那么真挚。《课标》说:“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说简单一点,这句话就是说:“要在语文实践的过程中培养语文实践的能力.”指导学生读写看起来工具性的训练,(如果硬把工具性与人文性分开来说),但学生在一次比一次写得更好的同时,就一次比一次更好地阐发和接受了所读文章的人文因素。”这一论断的自我实践.用这种训练意识来引导学生,犹如天街小雨般的感觉.真正做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语文教育既要突显出人文性,培育学生的心灵,关怀学生的生命成长和发展,对学生进行浸染熏陶,以夯实学生的人性根基,丰厚学生的人性积淀,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给学生一个亮丽的精神底色;又要注重其工具性,对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获得终身所需的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有机融合。是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和谐美的极致。
第五篇: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之我见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之统一
铜陵县东联乡西埂小学
范美景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语文正为培养这些能力发挥重要作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强调“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这里的语文素养既包括语文的工具性,也包括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
语文的工具性是说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它是其它学科的基础,只有学会了识字,才能进行阅读理解,语言又是交际的工具,是表达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识字本领教会学生使用语言表达意思进而达到正确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教授学生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因此,教学中我们仍然重视识字、组词、造句等能力训练,要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意思句子意思,能给课文分段,归纳中心。不能一味追求课堂气氛,情感的调动而忽略文本知识的训练。我们只有紧紧依靠文本教学,让学生有了字词句段篇的积累,才能培养学生语感,思维品质,学习语文习惯和方法,有了一定的基本知识学生才能正确听说读写。
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
新课程标准中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我认为主要是讲在教学中要以人为本,突出文化性。主要体现在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情感熏陶,内心的体验,着重想像、直觉和创造性。我国语文教育就是母语教育,语言文字间蕴含人文性。教材中一篇篇情文并茂文章,一首首精美诗句无不凝聚了作者的心血,寄寓着作者的情感,体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价值观。语文教学中只要我们注意呼唤学生的主体精神,尊重学生独特性和差异性,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发挥学生创造才能,真正落实学生是学习主人。学生只要真正理解了文本就能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而语文又是一种文化,是和人的生命、心灵、生活密不可分的文化,在教学活动中只要我们牢牢把握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师生的对话、生生的对话,就能激活学生生活的积累,情感的体验,语文教学就不难体现人文性。
三、教学中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是语文的根本性,人文性是语文的重要属性,两者缺一不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基本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只重视工具性,会使课堂沉闷乏味,丢掉了工具性,人文性成了无源之水,昙花一现。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给学生以智慧启迪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教学中如何实现二者的和谐统一?其实我们在制定每一课的教学目标时就已经注意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每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都是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而设计,前两个方面就体现工具性,后一个方面就体现人文性。例如我在教学《钓鱼的启示》一文时,通过让学生反复感情朗读理解作者怎样对钓来的大鲈鱼爱不释手。为了调动学生的情感,我就充当课文中的“我”自言自语说着鱼的美,学生很自然用赞美、喜爱语气读出鲈鱼之美语句,之后我又说:“这么大而美的鲈鱼带回家会怎样?”学生根据自己的想像说:“让妈妈高兴”。“红烧、炖汤”。“一家人吃的多快活呀!”有的甚至咂巴小嘴。正当孩子们想入非非时我又扮演文章中父亲的角色严肃地说:“把鱼放回水里。”孩子们立刻用文中“我”的语调喊出来:“为什么?”,此时学生的情感与文中人物已融为一体,他们就不难理解文中“我”情感变化了。随后我就出示填空题,还有后面几句难理解的句子。生活中的“鱼”。我说:“作者后来又碰到大鲈鱼吗?这里‘鱼’指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钱财、物、地位、名誉等。有人回答“美女”,班内立刻大笑,而我肯定说“对”。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哪些东西对你诱惑大,而面对这些诱惑人的东西,没有一定的勇气和力量能拒绝吗?学生回答“不能”,从而学生理解了“道德实践起来需要勇气和力量”这句话的含义。这里学生不但明白了“引号”的作用,不仅用于引用别人的话,还有特殊意思作用,在这里学生经验、情感调动,帮助他们理解语言文字,但他们理解 了课文中的语言文字的同时又形成了价值观,明白了在生活中要有拒绝诱惑的勇气,这样才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虽然有的同学在课堂让一时不能感悟这句话的含义,但通过相互交流对话增强了感悟能力,帮助他们建构意义。这段阅读教学我认为让学生朗读理解词义、句子含义包括引号的用法,就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而在朗读理解的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以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融洽谈话,体现了人文性,教学中实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我想只要我们教师立足于语文是交际工具根本,充分发掘教材中人文因素,透过语言文字的表层去体会语言的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一定做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