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浅析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语文教育首先是人文教育,是对生命的爱的具体体现,是对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和未来人生的关怀。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提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应用学科。抽掉人文精神,只有在形式上兜圈子,语言文字就失去了灵魂和生命,步入了排列组合文字游戏的死胡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为母语,它不仅是一种语音、符号系统,在其中也积淀了民族的睿智、文化、精神。教语文,同时也就在教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华民族的思想、中华民族的感情。修订后的大纲强调语文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存和发展奠定基础,强调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打好人生的底色
一、小学语文中人文性的具体内涵
语文的工具性,《标准》明确指出是“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性,具体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价值观
主要指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标准》前言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课程目标中又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2、文化观
既关注民族优秀文化,又主动吸纳全人类的优秀文化。《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规定“认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在实施建议中又规定教材”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3、生命观
人文性的基石是人性。它关注人的自然发展、生命的健康成长和健康个性的发展。因此,教学应该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承认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情感的熏陶、内心的体验,着重想象、直觉和创造性。《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教材应“关注人类,关注自然”。“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前言中规定“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体、美的和谐发展。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程目标中又规定注重情感体验、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追求
1、开发语文学习资源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因此学习资源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我们应该构建开放的语文学习体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拓宽学习渠道,开发和利用生活中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以让学生充分地受到文化的熏陶与启迪。语文学习资源包括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课堂学习资源主要有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多媒体教学手段等;课外学习资源则非常广泛,包括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各种标牌广告等,以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
2、倡导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学习的紧密结合。它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它还提倡跨领域学习,提倡语文与其他学科的配合。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3、培养探究性学习
小学阶段的探究性学习类似于当前中学倡导的研究性学习方式,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发展他们的个性。所谓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发现、发明的心理动机去探索、去寻求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方法;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究性学习以学生自主探索、师生共同研究为主要特征,注重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问题、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共同研究,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探究性学习一般遵循“设疑(发现问题)——探究(研究问题)——归纳(问题解决)——应用(问题迁移)”的四个流程。
4、加强实践性学习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加强实践性学习最大的益处是加强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使学习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既增强学习知识的直观经验,又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思想与能力。实践性学习的方式很多,如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游览名胜古迹;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在教师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尝试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能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进行讨论、学习辨别是非曲直。
5、重视体验与感悟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的内心旅途,是一个生命体验与感悟的历程。学生内心的体验与感悟往往比外在的接受与学习更为深刻,它带着生命的烙印,涌动着生命的激情。语文学习的模糊性决定了不少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虽然学生很难表达,但内心的体验与感悟却是真实存在的,而且痕迹深深。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这又决定了体验与感悟的独特性、不可替代性。《课程标准》指出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正是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对生命的高度尊重。因此,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在教学中让学生有充分的体验与感悟,使他们在学习中有所体验、有所感悟。体验过程、体验成功、体验乐趣;感悟真情、感悟真理,感悟文化。学生会在这样的培养下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有内涵的人。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缺乏人文性的具体表现
直面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程实施状况,不少课堂处于随意性的对话之中,人云亦云,一节课下来,学生既没有感悟到多少语言规律,也没有获得多少深刻的人文内涵。语文本体与人文精神两者俱废,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了令人忧思的现象。
1、蜻蜓点水,表面浮华
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情感的熏陶,内心的体验,看重想象、直觉和创造性。没有让学生好好读课文,没有通过创设环境缩短文本与学生的距离,一味地要学生谈感受,说出来的东西都只能趋于空洞浮泛。学生对课文缺少感性和理性的认识,课堂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其实都是在耍嘴皮子,缺少根基,有如暖风掠过耳根,有如浮萍漂过无影踪,有害而无利。
有的教师喜欢在感觉的东西上与学生纠缠不休,“为什么要这样读?你能说说吗?”学生想了想说:我想这样读就这样读了。意会了,难道还不够么?意识上理念上的到位要比语言的表达重要得多。学生碰到一个问题不是踏踏实实去思考与探究,而是处心积虑去揣摩老师的意图,许多感受谈得很肤浅,或者言不由衷,然而教师却在台上为他叫好,带领大家向他投以羡慕的眼光,表面的热闹浮华之后让人感到透心凉。
2、一味顺着学生走,缺乏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倡导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然而审视如今的小学语文课堂,部分教师却一味顺着学生走,左突右闪,跑题千里,半天不能回到既定的教学任务上来。比如童话故事里狼和狐狸一类的角色使坏心眼,干坏勾当,有孩子认为狼和狐狸聪明,教师不加引导,一味鼓励,孩子的交流中就会出现更多的偏差,造成孩子情感价值观的混乱。一些教师不仅仅在课堂上盲从学生,还盲从公开课堂。“你读懂了什么?还不懂什么?”“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这些教学指令随处可见。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讲究教学策略,学会从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创新素质的角度,设计好教学,充分考虑形式与内容的实效性是否一致,显性与隐性的教学目标如何双重体现,而不是随意与盲从。
3、没有体现对生命的尊重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教材要关注人类,关注自然,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应自己的学习方式”,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也就是要体现对生命的尊重。
如今众多的课堂里,教师都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权。但大多数还是形式上的,尤其学生在课堂中谈感受“节外生枝”的时候,教师发现答案偏离了所谓的标准答案,往往不能宽厚地面对孩子的纯真,马上打断或硬生生地拽回来,不能机智地给以引导,孩子的“真知灼见”很难被视为珍宝。而实际上,在这样的时候,最可以体现教师内心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文的理解。
四、小学语文教学体现人文性的策略
联系当前的语文教改现状和学生的实际,谈谈如何适应新课程建设的形势使语文教学过程充满人文性的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开发潜课程,着眼创造,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可持续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创新思维活动。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自我发展的主体,要实现个体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必须激发其主体性和创造性。小学语文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及与教材有关的知识与思维空间,创设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教学环境,利用教材隐含的思维训练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创新意识逐渐化为学生在其发展过程中自觉的心理需求。
当然这也离不开对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引导,目前随着课改的推进,综合实践课程越来越被重视,研究性学习也成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学习专题的提出到学习过程的安排,直到学习成果的呈现,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和更多的实践机会,因而也就有了更大的创造空间。这种注重实践过程、注重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无疑也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造性。
此外,对于知识综合性较强的语文科的学习,不能忽视语文潜课程的开发,要利用校内外、课内外的各种形式的活动包括兴趣小组、社区活动、网络媒体、影视、阅读活动及生活中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丰富学生的学科知识、社会知识及学习经验,为以后的学习做好知识及经验上的储备,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语文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可能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2、以人为本,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加强个性教育,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但首先是人,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清代学者王筠在其著作《教童子法》里较早地提出了一个带有教育哲学性质的命题:“学生是人”。王筠认为教育应尊重人的个性,发挥人的能动性,语文应该在育人方面发挥其综合性。他的这种观点在人文精神痛失的今天同样是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的。
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的核心是个性的和谐发展。但是,由于现代工业化社会生产技术的大规模,要求批量生产的群体化社会出现,与之相适应的是社会上需求大量的“标准化人才”,表现在教育上,就是千篇一律的模式化教育,无视或忽视教育对象的个性,力图用统一的教育内容、形式、方法和统一的标准打造同一规格的人才。这种整齐划一的教育极大地限制了人的个性发展。个性教育正是对这种教育机制的否定,它强调尊重人,尊重人的个性,提倡良好个性优势的发展。语文个性教育在人格塑造方面坚持的一个重要的价值追求就是由关注教学目标向关注教育目的转变,将人文关怀贯彻到教学实践过程中去,重塑人格。
在充分重视语文学科在学生健康和人格塑造方面的作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应做到承认学生的差异并关注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即使对于同一个学生,因其发展是一个系统的运动变化过程,也应根据其不同时期的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教育教学策略。这些也正体现出了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深刻的人文关怀。
3、利用好教材,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活动中加强学生的审美教育。
教材中一些优美的文学作品为学生主体接受审美教育提供了前提条件。一般来说,学生面对美文中的审美现实,其心理活动大致经历这样的顺序:诉诸想象——产生感知——进入审美判断和审美玩味。文学是以语言为媒介来塑造形象的,学生主体通过想象才能把一行行的文字变成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这也是欣赏文学作品时最先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它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有密切的关系。
审美活动中的感知具有整体性特征,通过感知使审美对象成为一个个活生生的整体。感知越真切,所引起的想象便越活跃,所激起的情感反应便越强烈,这主要体现在审美主客体之间的情感共鸣。审美判断是对作品中的真善美作出的判断,使人不仅会动情,且会产生理智感和正义感等高尚情操。我们在教学文学作品时应启发学生注意对其艺术形式及蕴含的主题作多方正面评判,使学生的审美能力走向高级层次。
在审美玩味中,学生的想象、感知、移情等心理活动异常活跃,对文学作品
中的情节、人物、氛围、哲理等久久不能释怀,真正获得审美愉悦。
我们应重视并想方设法激活文学作品阅读过程中的审美活动,使教材中审美现实在教师的指引下进入学生的心灵,去构建学生的审美心理,逐步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和审美创造能力。进而把整个的语文教育过程当成审美教育的过程,充分释放汉语言文字及文学作品中的美感,把学生的精神引向纯净高尚的境界。
4、倡导交往对话精神,走语文教育民主化之路。
著名的文艺理论家钱中文教授在《新理性精神与文学理论》的讲演中提出的“交往对话精神”很值得我们去反思。钱中文教授认为:在当前全球化语境中,只有话语霸权,只有批判;没有自主意识,没有学理。思维方式停留在非此即彼,有我无你的状态,把对话对象不是放在平等的对话基础,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不能将学问增殖。对于一篇文学作品,老师有他自己独特的审美感受,学生也有。这种审美感受由于师生年龄、心理、阅历、知识结构的不同肯定存在着差异。老师对这些差异应持包容的态度,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空间发挥,这对老师其实也会产生一定的启发作用。这就是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
师生之间走向平等对话与合作,这其实也是当代语文教学在师生关系上的必然选择。就这一点来说,语文教育应走民主化之路。教育的民主化,是人与人在教学关系上的平等。语文教育民主化“是以构建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切入点,力图提高整个语文教学系统与过程的民主化水平,为个性的发展与创造性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师生合作互动的教学情境”。包括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平等,师生关系的平等和善,教育过程中民主意识与民主能力的渗透与培养等。师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其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当然,这应以科学的教学观念和方法为前提,以语文教研的科学实验为基础。
以上是新课改理念下我对小学语文教学人文性及其实施的粗浅的理解和认识。重建人文及实现语文教育的人文关怀目标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应紧密联系当前的语文教改及语文教学的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的前提下,真正让语文教学过程充满人文性。
第二篇: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在语文教学中,我充分挖掘课文隐含的人文价值,努力创设和谐、融洽、欢快的人文氛围,引导学生在张扬个性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人文个性和人文精神,力求使每一位学生达到心灵纯洁、身心健康、智慧发展的人生完满。
立足课堂,培育人文素质。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课本的篇篇文章都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无不富于人文精神。它们不仅是文章的范本,也是立身的范本。立足课堂,进一步把人文精神贯穿在教学的始终,方能使课堂散发人性之美。
1.以„情‟为纽带,让课堂洋溢着浓郁的人文色彩。
法国雕塑家罗丹认为:“艺术即情感。” 在教学中,我经常凭借情感来渲染特定的情境,让学生从中受到情的感悟、理的启迪。在教学《麻雀》前,我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母爱的文章、名言、诗歌、歌曲等,激起学生对母爱的无限崇敬之情,为学习课文定下了情感基调。教学伊始,伴着舒缓的钢琴曲,我深情地向学生们讲述了“藏羚羊的跪拜”的故事,当藏羚羊为了保护肚子里的孩子给老猎人下跪的时候,学生们的眼里闪动着晶莹的泪花,他们懂得了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都是神圣的。接着我适时导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同样讲述了一个母爱的故事,让我们再一次感受麻雀母子那挚真挚纯的爱吧!”情境的创设,在学生的心中激起情感的涟漪,他们很快进入了课文情境,用充满激情的朗读赞美了麻雀伟大的母爱。随后,学生们纷纷朗诵了赞颂动物和人类母爱的感人故事、诗歌,情感再一次升华。当响起“烛光里的妈妈”的歌曲时,学生们眼含热泪用一句话表达了自己对妈妈的感恩之情。课堂上洋溢着“母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的人文魅力。整节课师生都沐浴在荡气回肠的“人化”情境之中。显现出了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这何尝不是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呢?
2.以创新精神为本,尽情展示人文之美。
又如《麻雀》一课,有的学生对结尾“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猎人把狗带走了,可是小麻雀仍旧不能自己飞回树上,老麻雀也叼不动自己的幼儿,再遇到危险怎么办呢?我因势利导,发动学生对结尾进行修改。在交流中一个个充满创意的结尾诞生了。有的说“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又捧起受惊的小麻雀,轻轻地把它放回窝里。”;有的说“我担心小麻雀再受伤害,爬上树,把小麻雀的窝搭得结结实实的。”;有的说“我放回小麻雀,看到老麻雀飞回窝里,才放心地离开了。”;有的说“我把鸟巢搬到一个避风的地方,让它们的家又安全又舒适。”这种海阔天空的想象,展现了学生纯洁、善良的心灵,在创新活动中闪现着人文精神的美丽。
总而言之,阅读的功能是立体的,全方位的,因此,语文课的思想,人文因素,不是教师刻意“渗透”进去,而是学生自己从文本的字里行间“读”出来的,是伴随着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潜移默化地融进学生心灵的。所谓“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也只有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才能真正实现
第三篇:47摭谈新课程下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人文性
摭谈新课程下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人文性
鸿尾中心小学 谢依俤
【内容摘要】新课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相互评价等相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应该主动掌握评价的艺术性与科学性,以学生为本,以超越自我的视角抛弃成见,与时俱进,使我们的语文课堂评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 课堂教学 人文性 鼓励 幽默 宽容 自评 互评
新课程就象一股春风吹进了我们的课堂,与此同时洋溢着人文气息的新理念更是涤荡着我的心怀。《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评价让学生看到自己前进的足迹,进而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通过评价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通过评价融洽师生关系,加强师生的沟通和理解,进行心与心的撞击,使学生能“尊其师而信其道”。那么,如何通过课堂评价,使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
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课堂评价是课堂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通过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恰当地运用教学策略,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学习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新课堂是充满爱意的课堂,是体现创意的课堂„„这其中,充满人文关怀的评价是功不可没的。
(一)赏识与鼓励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的评价为主,尽量从正面引导。不管哪个学生,都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赞扬与肯定。因而,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尽量多一些赏识与鼓励,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如在一节教研课上,班上有一名学生胆子特别小,平时很少回答问题,可是当我提出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时,全班举手的人不少,他也举了手,看到这种情况我很为他高兴,虽然他可能答不上,但我还是让他回答,没想到他回答得非常好,只是声音太小,我高兴地对他说:“你回答得非常准确,老师为你骄傲!你想不想让全班都听到你精彩的回答呢?”这个学生听到老师的表扬非常高兴。于是他声音洪亮地把答案重新说了一遍,全班同学都为他鼓掌。从此以后,我感觉这个学生有了明显的变化,回答问题的次数多了,声音也洪亮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评价的激励作用,带动学生认识自我,增强学习的信心。
(二)诙谐与幽默
《语文课程标准》首次强调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老师风趣幽默的语言势必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有利于学生良好人文素质的养成。如果老师把幽默恰如其分地用到课堂上,一定会拉近老师与学生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
如一位老师教学《晏子使楚》时,请一位学生到黑板板书课题,学生板书时,“晏子”两个字写得很大,而“楚”却写得很小。整体看起来很不协调,全班哄笑不止。老师不慌不忙说:“大家先别笑,你们好好想想,这位同学可是很有头脑的,你们在预习时都读过课文,对晏子佩服吗?”“佩服。”学生齐答。“喜欢楚王子吗?”“不喜欢。”老师紧接着说:“是啊,请看,这位同学写的课题——”很多学生马上领悟,纷纷投去羡慕的目光,自发鼓起掌来。这些充满爱心和智慧的评价化解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尴尬,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学生有这样一位善解人意、设身处地的教师,他们自然不会有任何心理负担地投入学习中,自然会争先恐后地发言。
(三)商量与探讨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因而老师不要在学生犯错时大声批评,让他们哑口无言,毕竟孩子也有自尊,此时我们更应该懂得好好与他们沟通,让他们知道自己究竟错在哪里。所以评价语言要尽可能用商量探讨的语气,让学生感受到民主与平等,这样更有利于师生双方敞开心扉地交流。
一位教师执教口语交际课时,当一位学生说,他看到妈妈冬天做家务手都冻肿了,很心疼,想长大后赚好多好多的钱,给妈妈请一个保姆。教师亲切地问:“那你想过没有,保姆也是人呀,难道她的手就不会被冻肿吗?你关心妈妈也要关心保姆呀,你接受我的意见吗?”学生随即愉快地点了点头。这时,既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又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课堂上,教师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学生的心灵,用充满爱心和智慧的评价语化解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尴尬,学生遇上这样和风细语的教师帮助他们纠正学习中的错误,他们还有什么心理负担不投入到学习中去呢?
(四)宽容与理解
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学生的价值取向与教材、与教师的理解有偏颇的事,这时老师如果能用宽容的眼光去理解孩子,去保护孩子稚嫩纯真的心,那么我们的评价才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宽容、亲切、真诚,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如一位老师执教《会摇尾巴的狼》,即将结束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读了故事,你有什么感受?”一位学生说:“我觉得老山羊很聪明。”老师很赞赏,又一位学生说:“我觉得这只狼也很聪明”。老师也随即肯定说:“有道理,狼的确也很聪明。”
这位老师很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却忽视了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不能因为尊重学生而悖离了正确的价值观,不能因为强调个性化体验,而迷失了阅读材料给予我们的价值指向。面对学生的这一认识,教师可以引导说:“狼看起来的确很聪明,但是它的聪明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呢?”让学生领悟到狼的聪明是为了欺骗,再追问“这样的聪明我们喜欢吗?”顺理成章地把学生的独特体验引到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上来。
二、学生之间的自评和互评
教学中,教师要从多个角度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对待学生的学习不应只看他知识有没有掌握,更要看他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学习的态度,所用的方法,甚至是永不言败的勇气。这样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全和潜能的激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在教学《雨点儿》中感情朗读“大雨点和小雨点”的对话时,组织学生用表演读的形式来帮助理解课文内容。由于低年级学生表现欲强,一上台就表演得惟妙惟肖,但扮演大雨点的学生把断句给断错了,引得大家哄堂大笑。表演读完后,我先要求表演读的同学进行自评,说一说自己当时的感受,表演“大雨点”的同学说:“大雨点很关心小雨点,所以我是用关心的语气读的。”接着又引导学生进行互评,留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各抒己见,较全面地指出了表情朗读中存在的优点和缺点。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在自评的基础上,应该鼓励学生进行相互评价,可以开展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及全班范围内对学生进行评价。
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评
师生互评指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一起就某个问题进行互相评价,以期达到师生平等的课堂氛围。使用这种评价方法,往往是教师为了达到促使学生读书深思的目的,提出相对应的观点组织辨析或以示范朗读为目的,引导学生领悟朗读的艺术和技巧。如一位老师在讲读《草原》的第一自然段时,见学生朗读不到位,于是他说:“大家读得很不错,我也想读一读,看大家能给我打多少分。”于是学生认真听,积极评,不知不觉中进一步研读了课文,领悟了朗读的方法。接下来的读书,则声情并茂,感人至深。
总之,新课程改革对语文课堂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主动掌握评价的艺术性和科学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课堂评价,相信课堂一定能充满生机。苏霍姆林斯基说:“一千个学生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要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让语文课堂多一些人文色彩,就一定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使课堂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2] 张琼清《在评价中发展》 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12 [3] 张琳 《如何评价学生的发言》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 [4] 雏林森 《新课程下的教师课堂评价》 甘肃教育,2005.9 [5] 陈杰
《让课堂生动起来》
《教学月刊》,2005.9
第四篇: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中的人文性培养策略
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中的人文性培养策略
字数:2013 来源: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2012年12期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当页正文
摘要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课程,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识字教学中渗透人文性教育,不仅能提升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理解,对提高识字效率也有积极作用。这样,在低段识字教学中渗透人文性,提供识字效率,促进学生发展便有了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 人文性渗透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主动性强,模仿性强。故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在利用生活情境和一定的识字方法来引导学生识字时,还要将中国五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化精髓和人文理性蕴含其中。
一、贴近生活,让识字生活化
知识来源于生活。对于小学生而言,识字并不是从幼儿园开始的,而是从他们的生活开始的,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都贯穿着幼儿对生活的认识。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生活实际出发,不但识字效率能得到提高,学生在识字过程中也能对祖国文化有所了解。
首先,教师应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识字情境。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从汉字的笔画顺序来加强对学生的识字教学,因此,很多学生虽然能掌握不少的汉字,但对汉字的真正意蕴却是一知半解,往往形成了会认不会用的现象。利用生活化情境,能让学生对汉字的构造有深刻认识,让学生对汉字的意蕴理解更深刻。
以“染”字的教学为例。教学中,教师首先把准备好的棉球蘸水彩浸到水中,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水颜色的变化。接着可让学生试着做,并告诉学生,用棉球蘸水彩让水变了颜色就是“染”,“染”字的上半部分“氵”表示水彩还需要浸入到水中,“九”是多次的意思,而“木”是一种植物,能榨出使物体着色的颜料。这样,一个“染”字就深深地烙印在学生头脑中,学生对字义理解也更通透了。
其次,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生活经验来加强对汉字的认识、理解。
对“米”的学习,首先教师明确“米”像米粒散落了一地,中间的“十”是为了和沙一类区别,然后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和米相关的事情或感悟,加强学生对米字的感性认识。
二、创设氛围,让识字快乐化
思维只有在自由中才能获得最好发展。小学生虽然对外界事物的兴趣浓厚,但持久性差。故而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以宽松、自由的氛围来引导学生,以丰富的学习形式来让学生的兴趣得到保持。
在小学阶段,很多字都是象形字,因此,教师可利用动画的形式来呈现象形字的演变过程,并可用画一画、说一说等活动来辅助教学。
学习“休”字,教师用Flash动画展示一个人做活累了靠着树,然后问学生,这个人在干什么?学生回答出“休息”后,明确“人靠着树木”就是“休”;再如教师用手遮着眼睛上半部分做远眺装,再问学生教师动作来认识“看(以手遮目)”等。
鉴于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教师也可以在识字教学中以游戏的形式来进行。如相互写同桌或伙伴的名字、小组内进行组字游戏(即一部分学生提供一些偏旁,另外同学提供部首,共同组成汉字)等。游戏识字的优点在于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识字,活动中的主动性加强,识字效率高、形象性强。
三、创造机会,让识字主体化
当我们仔细研究学生的识字过程会发现,学生因教师讲授而认知的汉字遗忘较快,而通过自我主动认识的汉字不但印象深刻,对汉字的使用效率也较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更多的自主识字机会,让学生能在主体性参与的情况下识字。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分享。教学中不难发现,很多学生有他们独特的识字方法,而这些方法最接近于其他同伴的需要。为此,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方法拿出来分享。如以“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其他同学有更好的方法没有?”来引导学生说一说。当学生在分享的同时,方法能被其他同学学习,自身也获得成功满足感,识字兴趣更浓。
其次,要引导学生多做一做。特别是低段的幼儿,他们喜欢在玩中学习,教师就可以组织画一画、说一说、议一议、换一换、加一加、减一减等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识字。如教师提供一个偏旁,以竞赛的形式来看哪个小组能加偏旁得到更多的字。
四、走出课堂,让识字社会化
教学中教师总是忽视教学为生活而用的宗旨,习惯固守于教材而教学。其实,如果能将识字教学拓展至社会生活,不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识字效率,对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认识也有积极意义。
汉字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学校的横幅、电视电影、街道广告、商品商标等等都可成为学生识字的资源。如学生买东西时,可引导学生看看商标,猜想一下商标的含义;街上的广告牌是什么;家里的挂历上写的是什么等。只要能引导学生把识字当作一种习惯,识字就显得轻松了。
汉字是奇妙的艺术。学习汉字是快乐的过程。在小学低段的识字教学中,教师应从多方面做起,让学生轻松识字、快乐识字。
第五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忠路民族小学 姚云香
新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国各地教育教学工作掀起了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高潮。语文教学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行为都有重大的突破。然而,当我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名词、新观点、新方法,感到眼花缭乱,无所适从,通过查阅各类工具书,让我对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有了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语文的工具性
语文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是一门基础的工具学科。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要使学生学会理解和自我表达语言;学会用语言进行交际;学会积累语言。
(二)语文的人文性
《辞海》中“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粗浅地说,人文性是指对人自身完善的关注与追求,包括人的尊严、价值、个性、理想、信念、品德、情操等方面。
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情感的熏陶,内心的体验,看重想象、直觉和创造性。
(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工具是基础,是载体,是表现方式和传承的基本途径;人文则是深层次的内蕴,是潜能,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审美观念、扩大视野、净化思想境界、完善心理结构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有机的统一体。纯粹工具意义上的语言文字是不存在,也无法存在。反过来,没有语法规则的,没有语言规律的人文性也是不可靠的,是没有依附性的。
(四)在不同的学段,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侧重点也会不同
要想真正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还必须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生活情况等多个方面来考虑。在不同的学段,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侧重点也会不同,否则,就会走入重“工具性”轻“人文性”或重“人文性”轻“工具性”的教学误区。人的一生的几个学习阶段的教育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比重是有所不同的。
小学阶段应以“工具性”为主,“人文性”为辅。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语文是基础中的基础,因此,小学语文尤其要偏重于工具性,着重于字、词、句、段等基础知识的训练。而人文性只是作为一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辅助手段,潜藏于语文文本之中。
(五)、落实语文的工具性,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语言的积累
积累,是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接触和掌握大量的语言材料,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语言的积累,应从两方面入手:
(1)重视课内积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选择了古今中外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小学生除了继续掌握一些常用的生字、生词以外,对于一些精彩的课文或片段,要熟读成诵。另外要逐渐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匠心,使学生在充分感悟和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2)重视课外积累。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引导他们养成“好读书,读好书,读整体书”的习惯,并随时记下书中的好词、好句,养成随手查字词典的好习惯,为日常的语言交流,写作积累下好的素材。
除了阅读书面的材料,积累知识外,我们还可以从日常的言语交流中,广播、电视、广告、网络等多种渠道获得语言信息,要让学生做个有心人,随时随地记下自己感兴趣的语言材料。
2、训练学生扎实的语言能力
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二是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除了要让学生多进行生生、师生、学生与家长的口语对话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还可以进行口头作文的训练,另外在学生学习文本时,也可以进行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教学中,一篇文章往往会留下许多的空白和不确定的因素,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用想象的情节去填补和丰满,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再造想象和表达能力。
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小学语文课本为小学生的书面表达提供了范本,学生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借鉴范文的形式,运用自己积累的素材逐渐模仿形成自己的书面语言。可见,学语文不能搞自我封闭,不能机械死板地学。要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沟通起来,把学习内容与生活感受融汇起来。自己带着感情领悟了的东西,与自己的生活感受交融了的东西,才真正是自己的东西。
在小学语文教学突出工具性的同时,渗入人文性,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对语文工具性技能知识的掌握、吸收,同时有利于小学生的个体精神得到充分张扬,开创更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真正提高语文素养。无数事实证明:一个人没有或缺乏人文精神,无论他的知识多么渊博,他也不会造福于社会,甚至于会利用知识危害社会。所以,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与学习知识和技能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的。
只有把“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地统一起来,语文课程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任何重“工具性”轻“人文性”或重“人文性”轻“工具性”的教学倾向都是违背小学语文基本特点的。
参考文献:
[1]曾军 《对中学语文的人文关怀—— 王又平教授访谈录》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0 [2]张兰云 《浅谈语文学科中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