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山湖区公共服务设施实施评价及布局规划
附件:观山湖区公共服务设施实施评估及布局规划
一、资格要求:
本项目供应商资格条件要求如下:
(一)符合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提供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资料。
1.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提供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营业执照等证明文件,或自然人身份证明;
2.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具体要求:财务报表或2017年财务审计报告; 3.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须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
具体要求:提供具备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的证明材料; 4.具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
具体要求:依法缴纳税证明或记录复印件和2018年1月份以后任意三个月依法缴纳社会保障资金证明(缴纳社保票据或社保缴费清单);
5.参加本次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违法违规记录: 提供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3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的书面声明(自行申明加盖章);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二)本项目所需特殊行业资质或要求
本项目供应商须具备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城乡规划编制资质甲级证书,提供符合要求的证明材料或者情况说明。
(三)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
二、技术要求:
1、规划范围
研究范围观山湖行政区域307平方公里,规划范围观山湖区被纳入贵阳市中心城区范围198平方公里。
2、规划内容
1)、公共服务设施实施评估。按现状及规划人口规模分别核算公共服务设施需求总量,评估现状建设及专项规划存在的规模缺口以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现状及专项规划的设施布局提出问题及改善思路。2)、相关规划分析及落实。通过分析贵阳市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养老、社区服务各类专项规划、观山湖区十三五专项规划等相关规划对公共服务设施的要求,明确需重点落实的项目,对比贵阳市总体规划、观山湖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已批用地分布情况,理清规划落实中会存在哪些问题。
3)、规模需求预测。科学预测观山湖区人口发展规模,明确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以人口为基础对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需求进行合理预测。4)、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规划。在设施评估及需求预测的基础上,重点对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养老、社区服务六大类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合理布局规划,通过GIS分析等技术手段,明确设施体系结构与层级关系,满足设施规模规范标准及服务半径覆盖需求,落实具体用地界线,补齐短板,为观山湖区打造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核心区提供服务保障。
5)、近期建设规划。明确近期建设公共服务设施项目清单及时序。
3、成果要求
按照国家相关专项规划要求提供成果。
三、商务要求:
1、交货期及交货地点
编制时间要求:合同签订后30个工作日。服务地点:采购人指定地点。
2、验收标准、规范及产权
所完成的规划设计成果须按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要求,并通过专家评审和有关部 门批准;最终规划设计成果的产权拥有人为采购人。
3、售后服务
1).针对本项目成立服务小组。
2).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遵循采购方至上原则,尊重采购方提出的要求、建议。对采购人提供全方位服务。
3).配合采购人办理本项目相关手续及服务。4).由于供应商原因造成的损失自行承担相应后果。
5).供应商在接到采购人通知后于 1 个小时内相应并提供相关技术支持。6).供应商按照招标文件规定及其他约定合同完成成果文件并通过相关专家评审及相关部门验收合格。
4、付款方式
中标后双方自行协商。
四、评分办法: 本项目采用综合评分法 综合评分法,是指响应文件满足招标文件全部实质性要求且按评审因素的量化指标评审得分最高的供应商为成交候选供应商的评审方法。
综合评分的评审因素是:价格、技术、信誉、业绩、售后服务承诺、对竞争性磋商文件的响应程度等。评标时,评标委员会各成员独立对每个有效投标人的响应文件进行评价、打分,然后汇总每个投标人每项评分因素的得分。
第二篇:观山湖区一季度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排名贵阳第一
观山湖区一季度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排名贵阳第一
2013年04月08日07:40贵州日报
字号:T|T
建区“百日”之际,观山湖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保持强劲势头。今年一季度,来自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金库报表数据显示,观山湖区实现财政总收入20.67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6.24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排名贵阳市第一。
今年是观山湖区建区的开局之年,该区发扬“开拓创新、奋勇拼搏、永不懈怠、争创一流”的观山湖精神,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项目建设不断加快、服务业保持快速发展等特点。为确保完成首季经济任务,观山湖区认真思考、强化措施,大力抓好今年拟开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做好“5个100”项目申报。同时,该区还不断强化项目管理服务,切实把好各个关口,确保项目建设不出差错,并建立了督查常态化工作机制,把工作完成情况与年终目标考核完全挂钩,严格奖惩。
同时,大项目拉动也是观山湖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贵阳国际金融中心(资料 论坛 图库)、贵阳火车北站、百花生态新城、贵阳西南国际商贸城(资料 论坛 图库)等一批新建续建项目都推进顺利。截至目前,西南商贸城预计下个月底就可实现100万方的建筑主体封顶。贵阳国际金融中心首开区工程平基工作全部完成,部分楼栋地下室开始施工;已有40家相关机构初步达成合作意向。贵阳火车北站项目已完成土地征收2000余亩,土石方工程预计4月全部完工
第三篇:观山湖区未来的发展规划
观山湖区未来的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13-4-27 17:24:30
一、观山湖区经济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发展机遇
1、政策环境带来的发展机遇
国家第二轮西部大开发,围绕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方向,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等,增强西部发展能力,加快西部发展速度,优化生产力布局,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等。黔中经济区建设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观山湖区作为黔中经济区中的核心区——贵阳市的核心,必将迎来空前的发展机遇。
2、经济环境带来的发展机遇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过3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发展水平已跃上了一个崭新的平台,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社会财富的积累,已使国家战略重点从“第一个大局”顺利的转移到了“第二个大局”。国家和东部地区从经济上大幅度提高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不仅已成为可能,而且也是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要。贵阳市提出“十二五”三个“1000亿”目标,投资1万亿,GDP上1000亿,工业增加值上1000亿。观山湖区作为国家战略黔中经济区中核心中的核心区,必将迎来建设大发展、产业大发展、社会事业大发展的黄金时期。
3、社会环境带来的发展机遇
伴随着中国经济3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社会形态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是中产阶层规模越来越大、收入水平越来越高,二是老龄社会加速到来,三是社会整体将迈入全面小康。随之而带来的必将是消费结构的变化、闲暇时代的到来,及以文化、体育、休闲、交流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服务业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这就为观山湖区充分发挥气候优势、省会城市的区位优势、高起点规划的后发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产业、休闲避暑旅游产业、老龄产业、会展业等新兴产业,构建贵州省现代服务业中心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4、贵州“两大战略”带来的发展机遇
省委、省政府以明确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实施两大战略,即: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战略。随着工业强省战略的实施,必将大幅度增加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流量,大幅度增加现代服务需求,这就为观山湖区依托省会城市核心的区位优势、全省交通枢纽及空间环境优势,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业、会展业和物流业带来难得的历史性机遇。随着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人口必然以梯度方式向各类城市迅速集聚。这就为观山湖区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基础设施配套的比较优势,集聚高收入、高素质人群,迅速扩大人口规模,大力发展商业饮食服务业、文化体育产业等第三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
5、“大通道”带来的发展机遇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交通基础条件一直是困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因素。为此,省委、省政府在“十一五”制定了县县通高速、与周边省份建立快速通道的战略目标。随着省内高速运输网络的形成、连接省外快速通道的打通,强化提升了观山湖区的区位、环境优势,强化了核心中的核心功能,为观山湖区发挥比较优势,集聚省内外、国内外优质产业发展要素,加快发展速度,优化发展模式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
(二)面临的挑战
1、发展方式单一,转型难度大。到目前为止,观山湖区的发展绝对主体方式是投资拉动,多年来,财政收入的90%以上是通过单一的投资渠道获得,结构单一问题突出,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由于体制机制的限制,管理主体整体不完善,发展方式转型难度大,转型的速度慢。从长远来看,观山湖区随着新兴产业的崛起,经济发展方式必将过渡到以多元产业驱动为主时期的到来。
2、人才引进和管理队伍建设难以适应发展。由于人事管理体制的原因,人才引进工作困难重重,直接导致了各类人才的短缺,尤其是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由于受指标限制,各类人才进不来,人才短缺问题严重,难以适应观山湖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实现跨越发展的需要。
二、观山湖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
未来一段时期,观山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高举发展、团结、奋进的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为主题,抢抓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性机遇,紧扣科学发展主题,围绕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突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调,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中心,深度开发优势资源,优化升级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显著提高全区的经济总体实力和竞争力,把观山湖区建设成为服务黔中经济区的充满活力的现代化生态新城,成为贵阳市经济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中心与经济增长极。
(二)发展战略定位与模式
立足自身优势和区域经济发展态势,未来观山湖区的总体战略定位是:中国重要的绿色会展中心、现代化服务业发展的先行区、城镇化新城建设管理示范区、贵州省现代服务业中心、旅游集散基地、贵阳市国际金融中心、酒店餐饮中心、现代物流枢纽、体育文化中心、生态文明实践区、总部经济基地。
(三)发展战略选择
品牌提升战略。突出“爽中之爽,核中之核”(爽爽贵阳城中最爽的生态新城,黔中经济区发动机的核心区)的优势,进一步发挥贵阳市“中国避暑之都、中国最佳绿色会议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的城市生态和服务优势,以经营城市的理念来发展现代服务业。同时,依托于贵阳市资源型产业的改造和提升、生物产业、装备和电子工业的发展,以 “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的建设为基础,积极向生产性服务业领域扩展,积极培育观山湖现代服务业的核心竞争力,利用品牌的放大的拉动效应推动观山湖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加快城市服务功能的全面提升和现代服务中心的建设。
区域联动战略。构建合理的现代服务产业体系,依托发挥区位和空间优势,发挥黔中经济区引擎作用,增强辐射带动力,实现与黔中经济区内第一和第二产业的优势互补,实现区域产业的协同发展,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立健全区域联动制度和利益分配机制,确保区域按照各自的发展规律和经济利益进行交换、分配等活动,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开放带动战略。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主动承接国际服务业的产业转移,积极引进国际服务业企业,促进现代服务业体系的完善,推动服务业的升级和业态创新、经营创新、管理创新,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国内外的银行、保险、大型物流业在我区设立分支机构,构建完善的现代服务业网络,提高服务水平,增强辐射能力。
生态支撑战略。发挥生态优势,坚持发展绿色经济,利用生态和绿色品牌提升观山湖区现代服务业的核心竞争力。坚持生态开发与保护并重战略,提高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快以绿色为特征的房地产和交通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倡导公众绿色消费的理念,启动生态社区示范点的实施。制定系列法规制度,构建起生态城市治理结构,支持和发展生态环保项目,加强绿化,保障新城的生态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宣传教育, 推动公众参与,形成弘扬生态文明的城市文化,促进生态社区和生态新城的建设。
(四)奋斗目标
实现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0亿元;基本完成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现代服务业硬件设施布局,不断完善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软件环境;围绕会展业、现代物流业、金融业、商贸饮食业等产业链,基本完成现代服务业的体系构建;现代服务业中心建设已初具规模,并开始发挥要素集聚和服务辐射功能。
到2015年,基本建成以金融业、现代物流业、会展业为主导,商贸饮食业、旅游业、房地产业、社区服务业、文体业、总部经济为支撑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开始发挥贵州省现代服务业中心的引擎作用,推动贵阳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积极服务黔中经济区的经济发展;建成宜居、宜旅、宜业的现代化生态新城。
三、观山湖区未来经济发展重点
依托于区位、生态和发展空间优势,未来的战略主要是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构建生态主导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实现从投资拉动向现代服务业驱动的经济发展快速转型,完成从快速发展的新城向现代服务业中心的跨越式发展。
(一)加强基础设施,完善中心城市功能
围绕提高城市功能,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拉动经济发展,完善城市交通体系,加快市政公共设施建设,推进信息化建设,为现代服务产业的发展打造良好的平台。依托信息和网络技术,有序、有效整合信息资源,大力建设电子政务,以公共服务为重点,健全城市信息化组织管理体系,加快城市信息化的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形成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大力建设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城市信息体系,开发并完善具有统一信息平台的数据库,整合行业资源,形成城市信息共享。不断促进数字城市和信息产业的互动,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提高城市信息化的整体水平。积极采用数字化手段调控、预测、监管城市,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的通畅和协调,全力打造数字化的现代新都市。数字化城市有利于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解决城市安全问题、维护区域内市民的根本利益。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强投资管理,提高投资效率,保证公共基础设施的顺利进行。加快各项产业的基础场馆、街区、小区、园区的投资和建设,做好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为加快从投资拉动向现代服务业驱动的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完善功能配套,为中心城市发展奠定基础
1、金融业
加大金融机构的引进力度,构建贵阳市和贵州省的金融中心,充分发挥金融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润滑剂作用,通过完善金融产品结构,扩大金融产品的有效供给,促进银行、证券、保险以及融资租赁等行业的发展。通过制定优惠政策,争取国内外金融机构在观山湖区设立分支机构,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坚持开放和创新,积极设立非银行金融机构,创建健全的金融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小型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地方金融机构的发展,加大扶持力度,增强金融服务贵阳和贵州省经济发展的功能。
2、商住业(总部经济)
依托于城市交通网络和完善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完善金融、商务地产、商贸饮食等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服务功能,制定优惠的税收政策,鼓励世界500强、国内500强、民企100强企业以及境内外上市公司入驻观山湖区,培育总部经济。引进国家重点科研机构以及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新产品设计中心和决策运营中心,着力打造具有研发特色的生产性服务业。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
--会展业。依托于贵阳“中国最佳绿色会议城市”和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中国最佳绿色会议中心”称号,发挥生态优势,打造绿色会展品牌,建设全国绿色会展中心。围绕贵阳国际会展中心,加快建设一批功能齐备的一流会展场馆。坚持绿色会展的理念,通过体制创新和招商引资,引进专业化会展公司,积极策划和申办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品牌和自办品牌会展。
--现代物流业。充分利用观山湖的区位优势和宽阔的发展空间,重点抓好金华物流园区、贵阳-广州快速铁路配套物流商贸园、“中国贵阳(西南)国际商贸物流城”建设,形成现代物流园区集聚格局。引进国内外著名物流企业,扶持中小物流企业,培育一批高质量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运用信息化和标准化等现代手段提高物流效率,建成立足于贵阳市,服务于贵州省工业强省战略,辐射黔中经济区经济更快发展的物流枢纽。
--商贸饮食业。依托于环城交通网络和不断汇聚的人气,鼓励在观山湖区建设仓储式商场、特色商业街区、汽车4S店、专业市场等大型商贸设施。着力打造适应都市旅游、旅游集散地功能发挥、商务发展需要的中高档酒楼群和各具特色的饮食街区,培育一批餐饮集团和品牌,构建贵阳的新城餐饮基地。重点打造以服务全面、服务上乘的购物休闲娱乐一体化现代化购物中心为核心的多中心网络型商圈,建成与老城区商业中心街区遥相呼应,与云岩和南明等新兴商圈交相辉映的现代休闲购物中心。
--房地产业。根据观山湖区的性质和发展规划,合理安排商业、办公和住宅用房的开发比例,重点发展生态引导的现代宜居型地产,稳步发展旅游和商务地产,着力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精品楼盘和生态型、文化型、园林型数字化住宅小区,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将观山湖区打造成贵阳一流的宜居新城。
--旅游业。依托于城市交通网络建设、客运中心的营运、高档酒店群的逐步形成,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成全省旅游集散中心。充分利用金阳独具特色的现代商业和行政中心建筑群形成的都市风景风格和浓郁的新型都市气息,积极发展都市观光旅游业。发挥区域优势和生态保护功能,大力发展都市设施和生态观光农业。
(四)加快社会进步,为中心城市发展提供保障
1、社区服务业
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推动社区服务与房地产的协调,重点发展高层次的家政服务、物业管理等行业,逐步建立产业结构合理、产权清晰、管理科学的社区服务体系。将生态社区理念引入新城的建设和社区的管理中,在循环经济社区试点基础上建立生态社区示范点。建立统一的评价指标,规范建设和管理行为,构建政府部门的联合机制,推进生态城区的建设,打造宜居的软件环境。
2、文体产业
加快奥体场馆的建设,完善运营管理体系,加速配套设施建设,吸引并主办大型商业体育赛事和文娱演出,逐渐形成新城文娱产业品牌。争取落实贵州文化产业园的投资建设,发挥集聚效应,引进省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新闻出版集团,建设贵州省新闻出版中心,发展与新闻出版相关的广告设计等创意和传媒产业。积极建设影视娱乐城以及活动中心,逐步建成结构合理、整体协调和持续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3、医疗服务
观山湖区将引进省医等几家大医疗机构,将完善我区医疗体系,并促进我区经济发展,从而吸引人气。
五、观山湖区未来发展主要任务
(一)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的方针,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以提升网络化和现代化水平为中心,继续加强环卫、水、电、气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益,增强对长远发展的支撑和保障功能。
1、加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抢抓贵阳市和观山湖区建设的发展机遇,坚持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与城乡空间结构及布局形态相协调,构筑功能完善、结构合理、能力充分、运行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重点做好环城高速铁路东段和西段的协调配合工作,加快推进金工路金阳段、金工路立交及金工路改造、贵阳市北二环道路、文化山路网、金城街、宾阳大道的道路工程建设,积极争取兴筑东路三期贵遵立交桥、金阳火车站功能区路网、金阳火车站功能片区迎宾大道、清金线、龙潭路、210国道改造等项目的建设,积极做好轻轨1、2号线(金阳段)项目的协调配合工作。形成区域快速通道网络,推进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品位。
2、加强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
千方百计向上争取和筹措资金,抓住国家通乡、通村公路项目建设的机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支持和优惠政策,努力做好朱昌镇、金华镇通村公路、朱昌镇窦宫至赵宫10公里县乡公路和50公里窜户路建设。加快城乡道路一体化建设,形成“网络全乡、四通八达、出行便利、货畅其流”的农村交通环境。
3、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以建设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平台为重点,整合信息资源,推进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全面推广智能化管理、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切实搞好信息收集贮存、处理、反馈、发布,努力提供有效的全方位服务。进一步完善政务基本框架,完成并实施“数字金阳”工程,加大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实现资源共享,全面开展网上交互式办公,建成规范、有序、高效的电子政府。以“平安金阳、数字城管”综合视频监控平台为基础,建设有我区特色的区级数字综合应用平台。在全面整合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建成有线、无线覆盖的基础设施信息平台,完善和延伸智能综合管理的新应用,使数字信息化手段在各个领域应用更广泛,为观山湖区整体环境的优化提升奠定基础,提高为民办事的效率。完成电信移动枢纽、网络中心等对外窗口服务性项目和配套设施建设。将城市基础设施、经济、文化、教育和安全等信息有效组织起来,加快形成在先进网络环境下的应用系统,对城市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城市智能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管理、公众信息服务、教育管理、医疗管理、社会保障管理、城市环境质量监测与管理、社区管理提供便捷和有效的服务。
(二)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协调发展
1、加快构建现代化物流区域物流中心
加快建设金阳物流园区、市场带及清金线、宾阳大道等配套基础设施,以及贵阳——广州快速铁路配套物流商贸园区。鼓励企业在观山湖区内发展配送型、产业基地型、行业分拨型等多种物流体系。加强与铁路部门的合作,重点发展公铁联运,为贵阳周边城市和贵州省提供工业产品和生活性商品的区域分拨物流服务,部分转移中心区承担的区域分拨物流功能,以减轻贵阳市中心区物流作业和交通压力。重点抓好金华物流中心、将军山物流中心、金华蒿芝塘物流配送中心等项目的建设。在观山湖区西部接壤清镇方向、围绕环城高速公路两侧处打造“中国贵阳(西南)国际商贸物流城”,依托贵阳——广州快速铁路新客站,建设面向“珠三角”地区、连接西南地区的重要区域综合性物流结点,努力将金阳新区打造成贵阳市的物流发展高地,建成中国西南一流的现代化综合物流中心。
2、大力扶持金融保险业
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积极设立非银行金融机构,进一步丰富金阳的金融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在国家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加快地方金融机构的发展,加大扶持力度,增强金融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加大观山湖区金融机构的引进力度,增强金融造血功能。政府通过制定优惠政策,争取国内金融机构在观山湖区设立分支机构,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利用政策引导作用,实行灵活的授信方式和贷款方式。各金融机构要进一步细分信贷市场,针对企业的经营情况和产业特性开展形式多样的贷款。提倡包收包贷和以个人财产为担保,以及由担保公司全额担保的融资方式。
3、大力发展多层次、集群化商贸业
一是打造多中心的商圈。重点打造“十大商圈”、“二圈二带”,形成“十大产业集群”,辐射“三大网络”。打造“十大商圈”就是以会展服务、金融信息、现代物流、商贸饮食、房地产、社区服务、总部经济、体育文化、旅游服务、医疗服务十大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观山湖区的现代服务业商圈;打造“二圈二带”就是以诚信路商业(步行)带、轻轨(1、2号线)商业带,贵阳客站商圈、贵广铁路站商圈为基础,积极建设大型商贸商圈带。形成“十大产业集群”就是全力引进大型企业集团,促进上述十大产业的集群式发展。辐射“三大网络”就是进一步推进产业集群,加强观山湖区与贵阳市、观山湖区与黔中经济区、观山湖区与西南地区的合作和交流。二是构建社区商业网络。鼓励建设仓储式商场、特色商业街区、汽车4S店、专业市场等大型商贸设施,着力打造适应都市旅游、旅游集散地功能发挥、服务全面、服务上乘的现代化商贸购物中心为核心的多中心商业网络。加快建设以大型连锁超市为主的片区商业生活中心,商贸零售业在总体上要适应时尚、健康、便利、个性化、多样化、多形式的现代消费需求,经营品种、业态结构、网点的布局应科学合理,共同营造具有金阳现代化都市服务特色的商业氛围。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实现商贸服务业现代化,注重发展以片区商业生活中心为载体,以服务社区居民为主的2—3家大型综合超市公司。
4、积极发展旅游服务酒店饮食业
合理规划餐饮业布局,利用政策优惠发展各具特色的饮食街区,通过规模效应“集中回收”、资源化循环利用减少饮食业污染。突出饮食街区的经营特色,以连锁经营模式,大力推进餐饮连锁和快餐连锁,力争建立一批具有观山湖区特色、体现美食文化的餐饮品牌连锁企业。大力推进餐饮业与假日经济、旅游经济和食品工业的结合,提高餐饮业的科技含量,促进餐饮业的市场繁荣,改善和提升行业发展水平,推动其向着品牌化、连锁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积极推进管理和服务创新,加快培育饭店餐饮业职业经理人队伍,建立饭店餐饮业的创新机制,推行先进管理模式和方法。
5、发展可持续性的房地产业
重点发展文化品位高的宜居型地产,稳步发展旅游地产和商务地产,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将观山湖区打造成西南一流的人居城区。在“十二五”期间逐步形成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房地产市场运行机制,完善的社会住房保障体制,使房地产业在健康、持续、协调发展中趋于成熟。优化市场结构,规范房地产产业运行机制。严格执行国家土地政策,加强对现有开发建设用地的分类指导,合理确定各类商品房的开发比例,实施集中连片开发,限制零星分散建设,适度控制总量。积极控制住房建设成本,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激活房地产市场。充分发挥城市规划职能,在城市发展空间和布局上积极创造房地产业发展空间。合理制定住房建设规划和房地产用地供应计划,根据市场供求状况,加强土地调控,保持合理的房地产用地供应总量和供应结构。积极拓展房地产融资渠道,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当加大对房地产业的支持力度,合理调整信贷结构,房地产信贷向住房消费信贷适度倾斜。积极应用税收政策杠杆,鼓励和支持住房开发和消费,促进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的开发建设和消费,加大对住房二级市场消费和房屋租赁的支持力度,带动一级市场发展。通过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落实项目带动战略,建立房地产项目库,改善服务,促进项目实施,促进投资平稳增长。逐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落实经济适用住房优惠政策,完善经济适用住房销售管理办法,明确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对象条件、购买程序,严格执行经济适用住房购买申请、审批和公示制度。重点发展满足广大群众基本住房消费需求的普通商品住房,加大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力度。加快建立完善适合中等收入家庭的普通住房、适合中低收入家庭的经济适用住房、适合最低收入家庭的廉租住房、适合外来务工人员的出租公寓住房和适合高收入家庭的高档住房供应体系和住房保障制度。
6、着重发展都市旅游服务业
一是完善配套设施。加快建设高档星级酒店、经济实用型酒店,形成酒店群;“十二五”期间将建成十余家大型高档酒店。遵循“突出地方特色、规范服务标准、满足各档游客、保障饮食安全”的思路,开发地方特色餐饮、开展特色经营,逐步建立统一规范的连锁餐馆、旅游快餐店、普通饭店。二是大力发展观光旅游。充分利用观山湖区独具特色的现代商业和行政中心建筑群形成的都市风景风格和浓郁的新型都市气息,面向周边县市和城镇居民,积极发展都市观光旅游业,建设以百花湖、十二滩水库、石林公园、观山湖公园、奥体中心等为主的旅游休闲风景区,全力开发、建设观山湖区旅游休闲板块,重点发展沿湖旅游观光、垂钓体验、公园游览、游乐休闲、生态体验、游乐观光等旅游项目建设。发挥区域优势,依托设施农业和生态农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加大对观光农业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开发充满绿色、环境优美、对游客具有吸引力的都市观光农业园区,重点发展体验农业。
7、坚持开放带动,努力提高招商引资水平
优化引资结构。突出抓好基础设施、会展业、金融业、现代物流业、商贸饮食业、房地产业、商住业、文体产业、旅游业、医疗服务业为重点。结合城市功能完善和提升,鼓励投资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领域,迅速扩大金融、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的开放度。
提高引资质量。注重选商引资。积极引进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和战略投资者,注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促进观山湖区经济、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升。禁止引进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
丰富引资方式。大胆采用直接投资、股份制、经营权转让、购并、以商招商等多种形式引资,积极利用BOT、BT、TOT 等方式融资,大力发展专业、企业、网络、代理、中介、委托、以商招商。
创新引资载体。积极利用项目、产业链、投资基金、网络和会展等载体招商。积极参与和举办各种国际性、区域性招商引资活动,加强项目储备,整体包装优势产业链,形成吸引投资的新载体。
(三)“十二五”期间观山湖区社会事业发展主要任务
1、坚持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坚持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市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和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为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原动力。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的跨越。
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完善幼儿园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力争做到每个乡镇拥有1—2所规范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教办幼儿园。抓好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力争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80%以上,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标准建成金阳高中,并努力向省级示范高中迈进,办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扩大贵阳职业技术学院规模,努力把贵阳职业学院建设成为一所综合性、创新性、开放式的公办综合类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坚持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以就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实施人才培养计划,积极抓好信息科学、机电技术、财政经贸、生化工程、旅游管理、城市轨道交通、农林水技术、建筑工程等应用学科的建设,加强校企联合。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民生服务水平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制定地方性社会保险实施意见。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高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水平。鼓励建立企业年金、补充医疗保险,引导职工参加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完善多缴费多受益的激励机制。
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社会保险覆盖面;推进农村养老保险、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逐步推进与城镇社保体系衔接,健全失地农民和工程移民社会保障机制。加强乡镇、社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建设。
增强社会保障能力。建立稳定的资金筹措、管理、使用和监督机制。提高市级统筹保障水平,增强统筹调剂能力。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确保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和社会保障金按时足额发放。增加财政社会保障投入,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基金。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规范住房公积金管理,继续抓好住房公积金扩面、增贷、降风险工作。通过扩大廉租住房、公有住房低租金和旧公房改造等措施,逐步解决生活和居住困难家庭的安居问题。探索购房贴息、租售并举、限价房等新机制,逐步改善中低收入家庭居住问题。
发展社会救助福利事业。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专项救助相配套,应急援助、法律援助、社会互助为补充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逐步建立以政府兴办的福利机构为示范、多种福利机构为骨干、社区福利服务为依托、居家供养为基础的社会福利服务网络。引导社会资金进入社会救助福利事业。积极发展慈善事业。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
3、深化公共卫生服务,提升全民人口素质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协调发展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切实解决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等突出问题,着力提高市民健康水平。健全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助机制和信息网络,提高重点传染病预防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能力。构建完善的快速急救服务网络和急救绿色通道,提高应急救治能力。加强妇幼保健和地方病、职业病防治工作。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积极开展全民爱国卫生运动。完善以现代化综合医院为主导,以专业医院、妇幼保健院为辅助,以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社区卫生院(站)为基础的医疗卫生系统,构建各级医疗机构分工协作、双向就诊的医疗服务体系。着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确保“小病不出社区(卫生院)、大病及时转诊”,满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建立和完善城乡特困医疗救助制度。完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基本项目免费制度,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到2015年,人口总量趋于35万人,出生率控制在13.5‰及以内,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及以内,全区人口计生工作整体水平力争达到贵阳市上等水平,符合政策生育率力争达到98.5%及以上。
4、发展文体事业,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积极创造健康向上的文化精品,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加大政府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完善观山湖区文化产业项目布局,加快发展新闻出版、大众传媒、档案、文学艺术、群众文化、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及文博等各项事业,加强图书馆、广播电视、地情档案、文物展藏、影(歌)剧院、社区文化活动场所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一批有品位、有知名度的文化传媒企业,带动观山湖区公益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好社区、乡镇、村文化站(点)建设,建立村级文化活动中心,酿造和谐文化氛围。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供给网络,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城乡基层群众文化服务组织,广泛开展社区、企业、村镇、广场、校园、军营文化等群众文化活动,继续做好文化下基层活动。
5、加强民主法制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安全
确保拆建安置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调动一切积极性因素,多方筹集资金,多种项目覆盖,彻底改变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基础设施薄弱状况。基础设施规划要优先解决突出的人畜饮水安全问题,而后解决交通、供电、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问题,为百花湖水电站和5450移民安置区的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编制和实施好移民安置实施规划,确保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确保百花湖水电站工程顺利实施。做好拆迁安置以及政策性移民安置工作,保证社会稳定。
完善社会矛盾调解机制。正确处理发展、改革、稳定的关系,切实解决好库区移民、企业改制、城镇拆迁、重点项目建设中涉及城乡居民切身利益问题。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健全对被征地居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妥善处理各方利益;畅通政府沟通社情、民意和诉求渠道,完善民众参与决策与听证制度,完善信访工作制度;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积极通过仲裁、调解、法律等手段调节社会矛盾,努力化解社会不稳定因素。倡导人与人和睦相处,积极推进创建和谐家庭、和谐社区、和谐乡镇活动。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加强流动人口治安管理,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完善宣传、教育、预防和惩治相结合的社会安全网络,继续加强政法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安监管、检察技侦用房建设,加强基层政法队伍建设。加强“科技强警”和公安信息化工作。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科技兴安、综合治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严格安全执法,强化安全意识,深化专项整治,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强化交通安全管理,完善交通道路防护设施。建立快速反应和功能完善的消防体系,完善现代化消防指挥中心,合理规划建设城镇消防站。加强人防设施和防空信息传递能力建设。
提高防灾减灾和应急能力。加大自然灾害防治力度,提高预警防范自然灾害能力。完善覆盖全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加强空中水资源开发。完善区、镇、社区三级地质灾害群策群防体系。突出加强居民集聚地区、百花湖库区、重点交通干线沿线地区、重要产业区和生态脆弱地区的自然灾害治理。健全重大灾害紧急救援体系和全民动员制度。切实加强应急系统建设,健全完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有效整合公安、消防、卫生、武警、安全等应急资源,加强应急指挥调度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六、观山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保障措施
(一)思想保障
解放思想,提高认识,为实现发展目标奠定思想基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僵化就会阻碍和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十二五”期间,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区情认识,冲破一切阻碍发展的思想障碍,为实现兴区富民、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提供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
(二)政治保障
转变职能、依法行政、加强服务,为实现发展目标提供政治保障。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积极推进依法治区进程,发展基层民主,认真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做好普法工作,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制意识。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提高执法水平,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民族、宗教工作。尊重和保障人权,促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进一步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整治力度,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和各种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
加强社会安全网络体系建设,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努力构建平安观山湖,营造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进一步转变行政职能和管理方式,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改革行政执法体制,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把行政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切实加强作风建设,以好的作风带动政风、行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为金阳的改革开放提供坚实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三)制度保障
深化改革,加强创新,完善体制,为实现发展目标提供制度保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行政职能,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离,建立行为规范、运作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继续推进机构改革,优化组织、人员结构,理顺职责分工,逐步实现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加快行政管理的创新,推进电子政务,依法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强化审批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等行政审批事项的配套制度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加快国有企业建设步伐,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同时要广泛吸纳民间资本参与经济建设,形成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促进企业多渠道多层次吸纳创业发展资金。积极推进企业改革,进一步完善产权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积极推动国有企业和公用事业改革,构建权责明确、运转协调、管理规范的资产管理、监督和运营体系;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行政职能转变,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机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提高公信力;强力发展非公有经济,落实各项政策,改善服务和监督,创造良好的政策、法制、经营和市场环境,做大做强优势企业,不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贡献率。
(四)社会保障
扩大就业,调节分配,为实现发展目标提供社会保障。建立健全党委领导、行政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推进和谐观山湖建设。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的扩大就业。重视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注重社会公平,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努力缓解城乡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认真解决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医疗和子女就学等困难问题。强化安全责任制,加强交通安全监督,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加强饮食卫生管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和谐社区建设、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第四篇:居住区教育及妇幼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居住区教育及妇幼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依据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按照“街道(居住区)级——社区(居住小区)级”两级规模进行配套,并按照分期实施原则,完善社区文化中心、幼托等服务配套,加强社区体育设施建设,改善居住环境。
①现状情况:新建县的教育资源比较丰富,也比较复杂,包含公立和私立学校,分为高中、完全中学、中学、九年制和小学等类型。现状高中4所,其中2所公立;现状初中3所,九年制4所,其中3所私立;7所公立小学。
②特征分析:
首先公立学校的特征如下:
高中部分:现状初中2所分别是新建一中和新建二中,占地面积15.15公顷,班级数116班,学生人数9000人,其中新建二中作为全省重点中学,是全县的一张名片,拥有较强的教育资源吸引周边区域的学生就读;
初中部分:现状初中2所分别是新建五中、新建六中,占地面积10.81公顷,班级数130班,学生人数8875人,其中新建五中的压力较大,人均占地面积偏小。
九年制和小学部分:九年制学校只有一所,且规模很小,不利于办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现状小学7所,面积参差不齐,大的3.5公顷,小的只有0.3公顷,办学条件相差太大,导致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匀,教育设施使用不是很方便。
③规划原则和标准:
新区建设原则上只规划九年制学校和高中两级。旧城区部分维持现状,有条件的小学和初中应分布进行拆并,规模维持拆并学校的规模之和。中小学规划用地标准参照南昌市现行标准。
④幼儿园规划:
规划区现有三处大型幼儿园,包括新建第一幼儿园、竞辉幼儿园、百兴幼儿园,其所在社区范围内不可再设幼儿园。其他社区规划每按社区1处配置,服务半径不大于300米。可结合设置,但应有独立的院落和出入口,每所幼托规模不小于6班。
⑤完善各级医疗卫生设施
街道(居住区)级:包括医院和门诊所,规划一个街道设置一所门诊所,独立占地不少于0.5ha,有医院的街道不设门诊所。
社区(小区)级:基层卫生站和社区医疗保健中心按2.5~3万人配建一处,可不单独划地,附设在社区公共建筑内,每处建筑面积300平方米。
⑥完善各级文化设施分街道与社区两级设置
社区文化设施分街道与社区两级设置
参照南昌市文化设施规划,并考虑现状因素,规划区每个街道设置一处街道文化活动中心,包括小型图书馆、影视厅及青少年和老年人学习活动场地。结合居住区绿地设置,占地面积约4000~8000平方米(含室外活动场地)。
第五篇: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评估研究论文
摘要:在当前的城市发展当中,控制性详细规划当中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对于政府政策的实现、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社会公众的公共利益等方面来说,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合理性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在实际执行当中,存在着定位不合理、规模不当、项目缺失等问题。对此,从控规层面上来看,针对乌海市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应当建立相应的评估框架,从内在合理性和外在有效性两个方面入手,对其进行评价,以推动规划方案的优化和完善。
关键词:公共服务设施论文
前言
乌海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重要的新兴城市,因此在乌海市的发展建设当中,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对于城市未来的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从控规层面上来看,应当对用地规模、容积率、开口方向、配件项目、用地位置、退让距离等控制性内容进行规定。在这一过程中,为了确保乌海市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应当建立相应的评估框架,确保乌海市控规目标的良好实现。
一、评估框架的构建
基于控规层面,在构建乌海市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评估框架的过程中,应当遵循有针对性、突出重点、公平公正、评估因子可量化等基本原则。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对于自然、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如果不构建一个面面俱到的评估框架,难以有效的顾及到所有层面。因此,应当突出其中的针对性和重点问题[1]。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公共服务设施对于政府服务职能和公共政策的反映尤为重要,因此必须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实际实际评估过程中,由于涉及到较为复杂的因子,因此,在空间、时间等方面,这些评估因子必须具备可量化性。同时,评估因子的选择应当符合乌海市的实际发展情况,确保评估结果的真实有效。在评估框架的实际构建中,应当充分考虑到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协调,有效的联系环境、层次、结构之间的关系。在评估框架中,可分为内在合理性和外在有效性两个方面,综合性的对乌海市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进行评估。
二、内在合理性评估
(一)定位评估
在公共服务设施的评估当中,定位评估主要是评估用地位置的合理性。在公共服务设施选址的过程中,有很多方面的因素会对其产生影响。例如经济学当中的区位理论、物质空间理论、生态学理论、地理学理论等学科因素。由于这些影响因素往往较为模糊,因此,在实际评估当中,应当着重选取一些重点因素进行评估。对于乌海市来说,道路交通条件、用地经济性、周边用地关联性、服务范围重合度等十分重要。因此在定位评估中,应当从这些方面着手。
(二)定量评估
作为一种社会产品,公共服务设施具有公平、公共等特征。因此,公共服务设施的对象必须为城市大众,是公众能够依法享有的。为了体现良好的公平、公共原则,应当确保其服务半径满足人口分布特点,从而覆盖整个规划区域。对此,在定量评估当中,应当评估乌海市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人口能够满足需求人口的实际要求[2]。对于服务半径过大或不足的公共服务设施,也要通过定量评估进行调整。在定量评估的过程中,主要将服务半径、用地规模、人口分布等作为主要的依据,并且在评估过程中与之相对应。
三、外在有效性评估
(一)专项规划衔接
基于乌海市总体规划,通过相关的专项规划,分别从环卫、商业、交通、工业等方面进行研究,能够更好的实现乌海市的总体规划目标。在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当中,也具有相应的专项规划方案,例如市场、教育等设施。在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专项规划评估当中,一方面需要评估控规成果是否对专项规划进行了落实,另一方面也要评估其与周边廊道和用地的衔接。
(二)控规之间衔接
由于乌海市属于一个新兴城市,因而财政方面比较有限,编制单位的专业人员也不够完备。因此,在乌海市的控规编制单位中,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但是,在不同的编制单位中,设计人员往往只在本领域之内进行规划,没有考虑到与其它领域规划之间的协调和衔接,因而容易造成规划方案不合理的情况[3]。因此,对于乌海市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评估中,应当对用地布局、位置等方面的衔接进行评估。
(三)总体规划落实
在乌海市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总体规划落实评估当中,需要评估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约束性内容的落实情况。其中,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用地、空间等方面的内容,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用地位置规划并不属于规定性内容,但是从控规层面来看,可以对其进行更改,因而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所以,在总体规划落实的评估当中应当基于充分的重视。结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脚步不断加快。乌海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重要的新兴城市,其发展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在当前乌海市的发展与建设当中,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有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为了确保规划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从控规层面来看,应当建立相应的规划评估框架,结合乌海市的实际情况,充分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影响因素,从而对其进行准确的评估,以促进乌海市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