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4课《蜡烛》学案 鲁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4课《蜡烛》学案 鲁教版 ” 【学习目标】
1、识记重点字词。
2、了解通讯这一新闻文体的特点。
3、分析品味重点语句,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4、分析人物动作描写,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学习重点】
1、分析品味重点语句,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2、分析人物动作描写,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学习难点】
分析人物动作描写,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资料链接 】
通讯是记叙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时效性),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注重故事性和生动性。通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
1944年9月,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积集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驻希腊的“Ε”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岛南部退却。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识记词语(正音、解词):
鞠躬()瓦砾()地窖()颤巍巍()精疲力竭():
用心
爱心
专心
名副其实():
永垂不朽():
2.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它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原因:
经过:
结果:
二.合作释疑
1、初读课文,你认为文中的老妇人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文中的哪些地方让你感动?
2、“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3、文中老妇人对烈士的情感可概括为“敬爱”和“哀痛”,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用心
爱心
专心
三.质疑交流
在整体感知这个层面上,基于老夫人对烈士的情感的复杂性,你还有什么新的体会吗?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四.迁移延伸
你能写出有关蜡烛的三个诗句吗?它们常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对于本文的烛光,又有什麽特殊的象征意义? 2
象征意义:
五.同步达标
1、辨词练习(例句见课文)
烧毁、烧焦:
珍藏、珍爱:
耸立、肃立:
2、读了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用心
爱心
专心
3、整理出文章中共几次写到炮火、老妇人的黑色围巾、老妇人的动作、烧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
3.蜡烛(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分析品味重点语句,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2、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
3、珍视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捍卫世界和平。
【学习重点】
分析品味重点语句,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
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思考:文章为什么会使你感动?如果作者换一种写法,你还会被感动吗?
用心
爱心
专心
二、合作释疑
1、上节课已划出文中的重复描写,从中你可以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是什么吗?(提示:从重复的每一个点来谈。)
2、“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3、“即使是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重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用心
爱心
专心
三、质疑交流
细读课文,可以看到文章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试揣摩文章倒数第四段,通过她的动作表现,想象老妇人当时有什么样的心理活动?
四、迁移延伸
前面已学过《新闻两则》,那是两篇消息,今天我们学的《蜡烛》是一篇通讯,和前文相比,通讯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五、同步达标
1、总结一下本文有哪些写作特色?
用心
爱心
专心
2、认真体会一下,战争留给我们的、一个民族的是什么?在面临战争,面临灭亡的时刻,每个国家的人民表现出来的又是什么?
【学习心得】把你学完此文的所感、所思,或者是有哪些收获写在下面:
用心
爱心
专心 7
第二篇: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课《诗两首》学案 鲁教版
学习目标:
1、理解这两首诗,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勇敢慎重的面对人生选择。
3、了解象征手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
把握诗歌的内容,结合自己的体验,想象和理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
第一课时
自主预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上汉字。
忧郁()
伫立()
萋萋()
涉足()
瞬息()
延绵()
幽(jì)______
_____(yùn)含
_____ _____(kuài zhì)人口
污(rǎn)______ 路径()
2.写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
延绵__________
叹息__________
犹豫__________
选择_________
3、解释词语。
极目:
萋萋:
幽寂:
怀恋:
涉足:
伫立:
4、下列句子和原文中一致的一项是()
A、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B、心儿永远向着未来。
C、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会过去。
D、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地怀念。
5、“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其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用心
爱心
专心
A、声音延长
B、解释说明
C、意思递进
D、意思转折
6、下列朗读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B、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C、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D、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
7、给下面的病句选择相应的病因
病因编号:A、成份残缺
B、词序不当
C、搭配不当
①在整场比赛中,贯彻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
②为了争取高速度,我们必须狠抓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它走在生产建设的前面,把国民经济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搞上去。()
③早晨六点钟,在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已经站满了数万名欢送的人群。()
学案导学
第 一 课 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你的所得,还那样少吗?你的付出,还那样多吗?生活的路,总有太多不平事,请你不必在意,洒脱一些过得好......”(歌词)这些歌就是写给在逆境中的人们,同学们!在你们的学习、生活中,有没有不顺心的事呢?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诗人普希金给了我们这样的叮咛和嘱咐。(板书课题)
二、学法指导
我们应该怎样阅读诗歌呢?
(教师向学生介绍阅读诗歌的“四步”阅读法:一读,二品,三诵,四背。)
1.一读,指读题目,读作者,读创作背景。这一环节主要弄清每句诗的大体意思。
2.二品,品味,揣摩诗中作者表达的情感,蕴涵的道理和表现手法。
3.三诵,四背,这两个环节常常紧密相连,因此要注意诗的节奏,分出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三、学海导航
用心
爱心
专心
(一)读
1.让学生快速阅读第一首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思考以下问题:
<1>你了解诗人普希金吗?你的同桌知道吗?问问他,互相交流一下看法。
<2>诗人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写出这样的不朽诗篇的?
2.学生自由交流,教师归纳总结。
(二)品
1.教师示范朗读这首诗,学生边听边品味,之后回答以下问题:
<1>这首诗是用什么口吻写给那些受生活欺骗的人的?
<2> 对于这些人,诗人提出了怎样的叮咛和嘱咐?
<3>诗中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交流,教师加以引导、肯定、补充。
(三)诵、背
1.设问: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那么,怎样用我们的有声语言读好这首诗呢?你认为应突出哪几个方面呢?
2.学生相互交流,教师肯定、鼓励、或引导、补充。
<1>亲切自然,娓娓道来的劝说语气。
<2>注意停顿、重音、语速的快慢。
用心
爱心
专心
教师进行朗读指导点拨。
3.试读评价
按照刚才的交流,请你来试读一遍课文,可找三四名同学与教师共同点评,最后评出最好的一个领读。
4.设问:
通过对这首诗的朗读,现在再回顾这首诗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得出答案,加深理解)
5.背诵全诗。
第 二 课 时
一、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回顾上节课的诗歌阅读方法。
二、导入《未选择的路》新课。
说到路,人们自然容易想到人生之路。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屈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志向;辛弃疾有“读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感叹,鲁迅也有“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样的想法。人们常常把人的一生比作走一条路,把人生的选择比做对路的选择。(板书课题)
三、自主实践,小试牛刀。
1.教师引导学生“读”。
2.“品”
小组合作,互动探究以下问题:
<1>诗中的“路”有两层含义,你能说出来吗?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3>诗中明确写了诗人选择了“其中一条”,为什么还要以“未选择的路”为题?读了这首诗,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用心
爱心
专心
教师引导,点拨,归纳。
3.“背”、“诵”
课外迁移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后面问题。一、四面是柳枝篱笆,篱笆上爬满了豆角秧,豆角秧里还夹杂着喇叭花藤萝,像□。墙里是一棵又一棵的□,墙外是杨、柳、榆、槐、桑、枣、杜梨树,就像给墙镶上的两道铁箍。奶奶连巴掌大的地块也不让空着,院子里还搭着几铺黄瓜架。
1.在文中方框一填入喻体,最恰当的一项是()。
A、童年的五彩梦
B、密封的四堵墙
C、二姐出嫁时坐的彩轿
D、绣着红花的蓝布裙
2.在文中方框二依次填入词语,语意连贯、语气流畅、朗读上口的一组是()。
A、山楂树、杏树、桃树和花红果子树
B、山楂树、花红果子树、桃树和杏树
C、桃树、杏树、山楂树和花红果子树
D、桃树、山楂树、杏树和花红果子树
二、阅读下面诗句,回答文后问题。
最近,妈妈总爱捉住我,逼我背一支古怪的儿歌: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听说这是一位古代的神童,七岁时写下的“大作”。
可我却背得结结巴巴,用心
爱心
专心
气得妈妈说我“笨脑壳”。
我只好背得滚瓜烂熟,妈妈显得特别快活。
从此,每当家里来了客人,我都要牵出这只倒霉的“鹅”。
听到了一声声的夸奖,妈妈就奖我美味的糖果。
好像这是我写的诗篇,其实,我压根儿没见过白鹅.我家小小的阳台上,连只小鸟儿都不曾飞落。
更别说从那“曲项”里,向天唱出美妙的歌?!
真的,我不愿当什么“神童”,更不想靠“白鹅”啄来糖果。
如果妈妈带我去趟动物园,那才是我最大的快乐!
用心
爱心
专心6
1.诗的第二节中所说的“古代神童”是谁?生活在什么朝代?
2.诗中画线的句子是什么意思?请用你自己的话来表达。
3.写出能表现全诗主题的句子。
4.这首叙事诗中,妈妈的行动描写细致传神,很好地体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请联系有关诗句作具体分析。
5.你的妈妈是怎样一个人?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谈一谈。
用心
爱心
专心 7
第三篇: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4课 诗两首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4课 《诗两首》
教师寄语:暂时的是现实,永生的是理想。——罗曼·罗兰 学习目标:
1、理解这两首诗所蕴含的哲理,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了解象征手法的作用。学习诗歌朴实、真诚的语言,理解诗歌的表现角度。
3、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勇敢慎重地面对人生的选择。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1、读一读,写一写
伫(立 涉()足 延绵()萋萋()瞬息 忧郁()幽()寂 尴()尬()
2、查一查,理解词义。
幽寂: 尴尬: 延绵: 萋萋:
二、理解探究
1、读一读,想一想,这两首诗给了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启示?
2、说说两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许多人把它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你读了之后,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三、合作释疑
1、《未选择的路》中的路有什么深刻的含义?既然是选择道路,作者为何要写“未选择的路”,而不写已选择的路?
2、读了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觉得有没有什么现实意义?
四、课内精读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人给了你怎样的叮嘱?
2、你认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句中的“你”指的是哪些人?
3、“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一句中的“忧郁”还可以用什么词替换?
4、“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一句,语气上有什么特点?
5、这首诗蕴含了什么道理?试着谈谈你的理解。
五、拓展延移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1、试着概括第一小节诗歌的内容。
2、你认为“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朗读的重音应放在哪个词上。
3、诗中的“路”,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它的含义是什么?
4、哲理诗给人以思考,请以自然界的某一景物用一两句话写出你的独特感悟或对生活的思考。
参考答案
理解探究
1、《假……》告诉我们: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这时,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的。
《未……》告诉我们:人生的道路千万条,我们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慎重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
2、《假……》先用假设的方式提出问题,然后用劝告的口吻,阐述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未……》前三节写林中两条路的不同,难以选择。最后一节诗人遥想将来对往事的回顾,写未选择的路。
3、诗人以平等的娓娓的语气写来,语调亲密和婉,热诚坦率,似乎诗人在与你亲切交谈。再说,诗句也清新流畅、热烈深沉,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合作释疑
1、诗表面上似乎在写自然界的路,实际上是写人生的路。而诗人重点又不是那条已经选择的路,而是那条未选择的路。因为诗人主要是感叹人生有许多道路可供选择,但一个人往往只能走其中一条,而还有其他许多条路,因为人生短暂而只能放弃。人生道路的选择带有偶然性、随意性。那些未走的路,才更让人想念,所以选择务必要慎重。
2、人生旅途难免受生活欺骗,遭受各种挫折和厄运,有的人从此消极沉沦,萎靡不振,有的人则会怨天尤人。而也有另一种人敢于面对现实、笑看人生、不为挫折所气馁、不为失望所颓废。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正义必胜,光明必将到来,诗人正是这种人。他这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来自对未来的坚定信念,这对每一个人都是有所启迪的。
么“会成为亲切的怀念”?
“过去了的”指“忧郁的日子”。过去了的岁月,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不论是喜悦,还是痛苦,它都将成为了我们的历史。成功喜悦也好,失败痛苦也罢,都是我们所曾经历过的。对于我们短暂的人生来说,经历了就有意义,都值得我们怀恋。课内精读
1、不要悲伤,不要心急,需要镇静,相信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忧郁将会过去。
2、生活中所有不顺利,碰到困难、挫折的人。
3、烦闷。
4、委婉地劝说。
5、告诉读者要勇敢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失败、困难或当生活中出现不顺利,并不被别人理解时,要勇敢乐观地面对。拓展迁移
1、面对树林里两条不同的路。
2、“一生”或言之成理即可。
3、指人生的道路或人成长的道路。
4、示例:皮球——越多打击,越要奋起。
第四篇: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6课《短文两篇》学案 鲁教版
《短文两篇》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字词的梳理;
2、根据注释翻译课文,并能背诵默写课文;(重点)
3、了解文章中的优美意境,严密结构和凝练的语言。(难点)
一、课前自学:
1、查找资料,掌握下面的知识
(1)“书”这种文体的有关知识,写下来
(2)陶弘景:
(3)谢中书:
2、朗读课文,达到成诵
二、自读课文
1、自读课文,注意字音字形,达到正确、流利。
2、《答谢中书书》中的第二个“书”的意思是。本文宛如一幅清丽的,又像一首流动的,语言凝练且生动。
3、〈答〉总领全文景观的句子是。点名作者写作意图的句子是
三、翻译全文,并背诵全文
1、小组内接龙翻译短文,班内接龙翻译课文。
2、背诵方法指导:
翻译记忆法(在读懂词句含义的基础上记忆); 情境再现法(将内容想象为丰富的画面方便记忆);举纲张目法(抓住文章脉络记诵,就能条理清晰地记住全文内容);关键词句记忆法(抓住句中一些关键的字词带动全句的记忆)。
3、理清短文结构层次,尝试背诵短文。
为了方便记忆,我们不妨一起看看作者是按怎样的思路来写的《答》。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从古至今,以“共谈”概说人人皆爱,以“美”点明全
用心爱心专心 1
文中心。当中部分则具体叙写山川之美。最后殿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先以感叹总括前文,复以名人证实此说。这样,首尾呼应,议叙结合,使文章主体部分更为鲜明突出。文中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人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复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晓”与“夕”两层来写,一句一景,一景一意,次序井然。
请你尝试分析一下《记》中作者的写作思路。
四、当堂练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夕日欲颓()与其奇者()怀民亦未寝()
藻、荇交横()晓雾将歇()陶弘景()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盖竹柏影也盖以诱敌B.念无与为乐者相与步于中庭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闻人语响D.寻张怀民未果,寻病终
3、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①高峰入云,清流见底。()②庭下如积水空明。()
③才辞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④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4、下列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B实是/欲界/之仙都。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D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7、填空
①《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字通明,号。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和医药家。时人称他为“”。
②《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作者是,字,号,是(朝)的文学家。他与父亲弟弟合称为“三苏”,都被列入“”之中。③《答谢中书书》中统领全文的句子是,写四时“山川之美”的句子是,早、晚“山川之美”的句子是。④《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写月夜美景的句子是,写作者的感慨的句子是。
8、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否,对的打“√”,错的打“×”。
A.“月色入户”把月光拟人化,写得自然而生动。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地与他作伴,有意慰藉我们这位失意的诗人。()
B.“念无与为乐者”写出作者被贬期间难寻知己,迫不得已才去找了一下正好也睡不着的叫张怀民的人。()
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短短三句话,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作者采用的是动静结合,正面形容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
D.“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寥寥数语,感慨深长。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种慰藉的心情()
五、习题检测
1.解释加点词的词义。
晓雾将歇()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
()
庭下如积水空明()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五色交辉:____________晓雾将歇:____________夕日欲颓:____________
2.词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之:山川之美甚矣,汝之不惠B.是:实是欲界之仙都问今是何世
C.与:念无与为乐者未复有能与其奇者D.寻:寻张怀民寻病终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4.简答。
①从表达方式看,两文都有紧扣景物特征的,也都有堪称点睛之笔的。
②从思想感情看,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但作者的心绪并不同。《记承天寺夜游》的苏轼是受到贬谪的“”人,《答谢中书书》中的陶弘景则堪称隐居的“”人(均填摘自文中的一个字)
5.“闲人”一词,沧桑凝重,它隐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记》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你认为文章表达了作者哪些微妙而复杂的感情?
6、“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7、《答谢中书书》中,作者书写游山之感,为什么要与“康乐”相比?
参考答案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日“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有关作家作品介绍:齐高帝曾经召陶弘景进宫陪伴太子读书。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 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陶一生好松。每当轻风吹拂松枝,发出“沙沙”的声响时,他就像听到fllI乐一样如痴如狂。有时,他竟一人进山,专去听山野松涛之声,人又称之“仙人”。
谢中书即谢征,字元度,陈郡阳夏人,曾作中书鸿胪,所以称之为谢中书。陶弘景给谢征的这封回信,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一.1、tuílínsuìxìng4、陶弘景;华阳隐居;信 .东坡志林;
苏轼;东坡居士;宋;文学;苏洵;苏辙;三苏
2、交辉:交相辉映。歇:消散。.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与:参与,这里指欣赏。
3.①交相辉映 ②消散 ③坠落 ④潜游在水中的鱼 ⑤考虑、想到 ⑥参与,这里指欣赏 ⑦共同,一起 ⑧形容水的澄澈.愉快地,高兴地.交叉错杂.语气词,相当于“而已,罢了”.单扇的门,一说指堂屋的门.连词,承接上文,解释原因,相当于“原来是”.连词,只是,不过
5.A.√B.×C.√D.√
6.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早晨的雾气即将消散,猿猴和鸟的叫声杂乱无章。(交织在一起)
实在是人间天堂。
月色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藻荇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二(一)1.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2.月光 竹柏影 比喻
3.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一样清闲而有雅趣的人。4.qǐn友好亲睡觉,废寝忘食等。
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二)3.5.既有欣喜愉悦,又有落寞孤寂的心情。这是因为苏轼政治上失意,内心苦闷,才纵情山水,在江山月夜中找到美景寄托自己的苦闷;另一方面大自然给了作者无穷的愉悦,令作者陶醉,远离人间世俗,使作者感到了世人难以得到的满足和自慰。4.应是相同时间不同地点.(三)1.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陶弘景通明 华阳隐居
2.①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②自康乐以来 未复者能与其奇者
3.表达了作者对秀美山川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三、(一)1.想,考虑;于是,就;原来是;只。2.月色(或月光);“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赏月散步的时间、原因;月下庭中景物;对月光、竹柏疏影的感触。4.既有欣喜愉悦,又有落寞孤寂的心情。这是因为苏轼政治上失意,内心苦闷,才纵情山水,在江山月夜中找到美景寄托自己的苦闷;另一方面大自然给了作者无穷的愉悦,令作者陶醉,远离人间世俗,使作者感到了世人难以得到的满足和自慰。
(二)1.(1)它的源头(2)沿着(3)是(4)看,看到(5)睡(6)写2.山岩上有几十个像巨人的脚印,就是人们所说的佛迹。3.时间:出游——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到家——二鼓。地点:白水山佛迹院。4.“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5.作者对白天所见的景色印象深刻,被那优美的景色陶醉,因而不能入睡,故写下此文交给幼子苏过。短文两篇同步训练参考答案
1、tuí、yù、qǐn、xìng、xiē、hóng、2、D3、(1)对偶(2)拟人(3)比喻(4)比喻(5)反问
4、A
5、①参与,这里指欣赏 ②考虑、想到 ③共同,一起④形容水的澄澈
6、(1)跃跃欲试
(2)门当户对(3)废寝忘食(4)一念之差(5)步履维艰
7、①陶弘景、华阳隐居、山中宰相②东坡志林、苏轼、子瞻、东坡居士、北宋、苏洵、苏辙、唐宋八大家③天山之美,古来共谈。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第五篇:第4课《孙权劝学》学案2020-2021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孙权劝学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2、能力目标:能正确翻译全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养成勤学的观念和习惯。
检查预习:
字词读音:
吕蒙méng
卿qīng
当
涂dāng
tú
即jí
邪(通“耶”)yé
涉猎shè
更
gēng
孰shú
遂
suì
作家作品简介: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书名“资治”,说明本书编撰的目的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读过《三国演义》吗?话说三国鼎立之时,吴王孙权雄霸一方。其手下有员名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曾随周瑜、程普大破曹操于赤壁,后又袭破关羽,占领荆州,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他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二:诵读课文
先听录音,听的时候注意掌握字、词的读音。(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及时指导,特别强调重音、停顿等朗读技巧。)
三:整体感知
1、参考注释,疏通课文,作出批注,划出读不懂的句子。
2、质疑,共同讨论。注释补充:谓……曰:对……说。
掌事:掌管国家大事。
但:只不过。多务:事务繁多。
孰若:与……相比如何。
遂:于是
3、重点字词
谓:对……说;告诉。
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相当于“你”。辞:推托。
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邪:吗,表示反问语气。
涉猎:粗略地阅读。
见:了解。
耳:罢了,表示限止语气。
孰若:何如,比…怎样。
益:收效,好处。
就:从事。
及:到了……的时候。
过:到
今者:现在非复:不再是
更:重新
乎:啊,表示感叹语气
4、注意下列句子中出现的倒装现象和句子成分省略现象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应理解为:“蒙以军中多务辞,以:拿,用,介词。
②孰若孤?哪一个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多)呢?
四:文章品析
1、《孙权劝学》是一个著名的劝学故事。题目中最关键的词是“劝”。请找出孙权“劝”吕蒙学习的语句。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揭示学习的必要性)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学习的目的、方法)
卿言多务,孰若孤?(委婉的批评)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现身说法,读书的益处)
2、朗读课文,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2)“邓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享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
(3)“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句,否定吕蒙辞以多务的理由。要重读强调。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要读出惊讶不解的语气。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
3、提问:吕蒙读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通过鲁肃所见所语来写。(侧面描写)
4、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猜一猜吕蒙说这话时,是什么语气和心情?调侃语气。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自己的长进
5、提问: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6、提问:请解释“刮目相待“并造句。
“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7、提问:请解释“吴下阿蒙“并造句。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8、简单分析一下人物形象:
孙权:关心下属,循循善诱。吕蒙:勤奋好学,自信
鲁肃:慧眼识人
9、下列加点的词表示什么语气?
①邪(反问语气,可译为“吗”)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限制语气,可译为“罢了”)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感叹语气,可译为“啊”或“呢”)
10、本文写作思路:孙权劝学
吕蒙就学
鲁肃赞学
五、当堂练习:
1、文章主要采用什么描写?对话
2、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劝学
3、孙权给吕蒙提的读书目标是:涉猎,见往事耳
4、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话是: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5、“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即吃惊,又情不自禁的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6、“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自得。
7、“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与吕蒙结友,说明鲁肃对吕蒙的赏识、认可。
8、与方仲永的变化相比,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样的启示?
吕蒙
: 当涂掌事、乃始就学
年长乃学
学有所成方仲永:
五岁能诗、文理皆有可观、贤于材人远矣 少年不学
一事无成六、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