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银河:我的新书《享受人生我的生命美学》出版范文
李银河:我的新书《享受人生——我的生命美学》出版
《享受人生:我的生命美学》李银河的晚年创作——离开福柯,接近梭罗
王凤丽 《深圳晚报》2016年5月15日
李银河教授2012年2月从中国社科院退休,此后隐居北京郊区和海滨小城。从被称为“先锋斗士”、“敏感话题女神”,曾经的“年度疯神榜冠军”,到目前的从容避世、静心沉思,通过她的晚年作品,可以看到她在社会关注和生活实践层面,渐渐远离福柯、走向梭罗的过程。李银河教授的作品以退休为界,前后呈现明显不同的内容和风格。此前以社会学研究作品为主,主要受存在主义、解构主义、后现代哲学影响,学术观点和文风都带着福柯的印痕;2012年6月以后推出的新作,主要是散文随笔,以《我的生命哲学》《一个无神论者的静修》为代表作,关注隐居、冥想,不时反观自身、审视自己人生,包括生活道路、生活方式、生活目标、生活状态,持续找寻人生的意义,这些作品不时可见梭罗的影子。在新浪博客火热的那几年,她几次发表博文,提到梭罗。梭罗最吸引她的品质,是“遗世独立”,她说退休后的理想,就是隐居安静处,观察四季轮回。世事繁杂,红尘滚滚,梭罗来到瓦尔登湖,自耕自食,主动选择远离世事的喧嚣。而今,李银河教授住在海边小城,虽然不用像梭罗那样自己盖房搭屋、种粮果腹,但是衣食简单,基本吃素,每天让小区附近饭店送一份素菜,分午、晚两顿吃,每顿饭15分钟。每天酣睡六七小时,早午晚去海边散步各半小时;上午写作,下午读书,晚上观影。这种状态,使她虽然没有身在瓦尔登湖,但是找到了梭罗的感觉,生活宁静,心情愉悦,灵魂自由。她享受这样的状态:耳朵常常听到喧闹而又静谧的虫鸣,眼睛常常看到不安而又平静的大海,心中常常感到奔放而又深邃的情绪。2015年,李银河隐居期间前往波士顿,去了她心目中梦幻般的瓦尔登湖。在空荡荡的停车场停好车,向湖边的沙滩走去,瓦尔登湖还被冰雪覆盖,只是在靠近沙滩的地方有一片条状湖面已经化开。她站在梭罗住过两年的小屋的废墟上,穿过前方松树茂密的树干和枝叶,俯瞰几十米之外静谧而神秘的瓦尔登湖,看着木小牌上刻着的梭罗的句子,她再次感慨,“每一个词,像一个鼓槌,重重地敲在我心灵的鼓面上,发出橐橐的声音”。大学者写散文随笔,社会各界褒贬不一。毕竟,一个人做社会研究、写调查报告的能力,和文学创作的天赋,完全不同。李银河教授在即将出版的新作《享受人生》中,提到自己的写作动机,“世上有成千上万的人在写作。这首先是人类已经可以将很少精力用于维生的产物,很多人已经变得穷极无聊,所以写作。有一次我受一个读书俱乐部之邀去深圳,遇到当地某区作协的人,他告诉我说,仅仅这个区注册的写作者就有几千人。……我的写作很可能在他人看来不是个东西,但是那是我的生命,我的时间,我的痛苦,我的快乐。我早已乐在其中,这就足够了。”生命的意义对不同的人来说,当然是不一样的。李银河教授认可巴塔耶的说法,“写作是人生最重要的行动”,她一直喜欢的存在主义大师萨特也曾说:“我生命的意义就是写作,它是从变成过去的现在(我不写了)前进到另一种现在(我正在写),一本书正在形成而在未来结束。”对她来说,不仅生命的意义越来越接近巴塔耶和萨特所描述的状态,生活的日常也以“写作”为线索,一天天悄悄滑过时间的脉络,越来越接近某种既理想又从容的状态。“(我)把写作当成自己与他人交流的一件事来做,我恰恰在讲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是,其实大多数时间我在自说自话。如果刚好能引起他人共鸣,那就算我和这个人对话了,就像现实中的朋友一样,各自捧着杯茶,在那儿聊了一会儿天。”尽管2012年划分了李银河教授学术研究和晚年写作两个阶段,但两个阶段的她是完整统一的,她始终如一地勇敢而单纯地直接面对生命最基本的事实。以前打开新浪博客、微博,每篇文章的后面,都有成千上万的网友,排着队来赞扬或者辱骂,外人觉得她站在风口浪尖上,她自己却总是淡然一笑,宠辱不惊,既不转发赞美,也不回骂攻击者,更不会为之影响情绪。曾有段时间,几次接到一个香港打来的辱骂电话,每次她被骂,都不知如何应对。助理了解到情况,接过话筒回骂对方一通,从此对方悄无声息,再不来扰。李银河觉得对方好笑,“以后再也不敢打电话来骂人了”。一位写作者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的交流,如何应对接踵而至的各种问题,怎样认同、评估并比照自己,都与他(她)身处的伦理体系、价值体系息息相关,这些体系融合在他们的文化处境和随岁月逐渐沉淀的智慧里。智慧可以带来的完好无缺且持续的快乐,智者的心志正如一片苍茫大海,暂时的波涛汹涌深处,有种永恒的宁静,李银河教授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在心里重新制定了一个世界,并与自己的那个世界通体和谐。
第二篇:我看秋雨出新书
我看秋雨出新书
今年的夏天似乎特别的长,立秋都过去好多天了,天气依旧热情洋溢气温依旧居高不下,想享受场诗意般的秋雨看来还得等上一阵子了。不过,这大自然的秋雨未至,咱大师级的秋雨
可就又登场亮相了。
余秋雨出新书《问学》,据说是对电视节目《秋雨时分》的旧稿整理,并且是缝缝补补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可见咱们秋雨大师不上网也是有原因的,人家忙嘛,哪有空陪你在网上唇枪舌剑浪费口水!但是,又据说在对旧稿的删删补补中还是有一些新的内容的,比如他对攻击他的人的解读,当那些个别有用心的人骂他缺德时,他一分析才发现:原来那些攻击他道德缺失的人,才是真正的道德缺失,是借著名人在完成一种自我精神补偿。
老实说,他的分析一点也没错,的确是有人会抱着借名人来炒作自己的野心,因为名人好比辣椒,当作佐料来炒炒正好可以让自己能迅速在网上大红大紫起来,就仿佛我们南方人吃麻辣火锅,那个辣啊,实在是爽歪歪也!不过有一点我们还是得考虑清楚的,就是秋雨先生所说的借名人来扬自己的名里,那些被人用来批评他的事,是空穴来风呢还是证据确凿?别的有争议的不谈,就说收受深圳豪华别墅事件、含泪门、故居门、大师门,这些恐怕不是某些人捏造的吧?既然不是捏造,那当我们对其进行分析,得出个道德不大好的结论,似乎也并无不妥。或者说咱们秋雨大师希望我们说话婉转点,就说他是个穿了件只有三个口袋的中山装的大师,他可能就勉强接受了。如果是这样,我是乐意按先生的意愿做的。
其实吧,如果我们除去秋雨大师的道德问题,他的文章还是十分可读的。我2006年读高一刚接触他的文章时,在没有知道他那么多奇闻逸事时,我是深深地被他文章所感动,对他是深深敬佩的。可惜啊,如今的网络实在太不道德了,都不懂给人家遮遮羞,一会儿文革身份一会儿含泪门一会儿捐款门,搞得原来对大师心怀敬意的我也怀疑起大师的品德来了这可是在他文章里丝毫看不出来的!
所以说,如果我们读书仅仅是读书,不考虑什么人品与文品的关系,那秋雨先生的文章实实在在是我们学生学习(尤其是语文作文)的超级大力丸!以我为例:当年正是因为看多了他的文章,我读书时的写作水平才进步飞快,所以我坚决以为秋雨大师的文章是十分值得想提高写作水平的同学看的。试想,如果我们在学习之余就拿着他的文章读一读,像背英语单词一样,那我们的作文水平不得像直升机般嗖一起就上去了!要知道,从最小的意义看,咱大师的文章都是最最最最最最最标准而又经典的满分作文!
我觉得秋雨大师实在应该感谢我们这个学生只绕着学习转并闭耳不闻天下事的时代,正因为有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时代,咱秋雨大师的作品过去才有如此辉煌的销量。我相信此次秋雨先生的新书一出,销量应该也是可观的,毕竟,一本在最低限度上也能迅速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书,作者的其它问题是可以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不计的。
第三篇:珍惜生命 享受人生
珍惜生命,享受人生
2010.7月在一次治丧会上的感想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从出生到死亡,按80岁计算还不到3万天,活着的人不知道珍惜,死去的人真想复活。奉劝活着的人珍惜生命,享受人生,精心过好每一天。
人的一生不容易。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无论高低贵贱,人只要活着,就有一种奋斗的欲望,只要还有一口气就想着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要生存,要生活,就要奋斗,一个人必须要有奋斗的意志和品德,有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达到自己的欲望,伤害身体甚至牺牲生命,把奋斗变成一种折磨,缩短寿命,想一想又何必呢?我们就是平凡人,要有一颗平常的心,量力而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奉劝活着的人:珍惜生命,关爱健康。
人的一生需要理解。大大小小的恩恩怨怨需要理解,理解伴随着人得终生,有的人条件差,身无分无,一无所有,孝敬父母的最大愿望就是给父母一口吃的;有的人,吃穿不愁,孝敬父母的最大愿望就是厮守窗前,精心服侍。其实,孝敬老人的根本点就是满足老人的愿望,孝敬老人是一个人的心意,条件各不相同,只要你尽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逝者在走向黄泉的路上也会理解活着的人的一片心意,活着的人也没有遗憾。理解让死去的人安息,活着的人安心。
逝者如斯夫,生者长已矣,珍惜自己的健康,少一些欲望,多一些关爱,做一个平凡的人,有一颗平常的心,知足才能常乐,生命是父母给的,生活的权利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关爱生命,享受人生吧!
三十年同学会重逢相聚的日子,在望眼欲穿中姗姗到来。日月如梭,光阴似箭,当年天真烂漫、单纯懵懂的少男少女,已成矜持稳重、两鬓斑白的中年人;当年青春年少、意气风发的莘莘学子,已越不惑而奔“知命”之年。尽管岁月的刀剑已在我们的眼角、额头,镌刻下一道道印痕,但我们的心依然年轻,血仍然沸腾。
2009年5月2日上午,阳光明媚,气候宜人。桐乡县五七大学79届农高班的同学,满怀激情前往母校——桐乡市教师进修学校报到。不少同学是相隔三十年才重逢,有的已互不相识,一番简单的自我介绍,而后是紧紧的握手,互致诚挚的问候,既洋溢着欢乐,又令我们思绪万千。平时我们这些同学在大街上遇到了,不一定都认识,但在今天这个聚会上,大家觉得眼前都是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毕业三十年了,好多同学都失去了联系,但内心里都还存着那份相互的牵挂。这次难得的聚会,又把我们同学日渐疏淡的友情加浓了。
为了顺利举办这次30周年同学会,筹备组的13位同学煞费苦心:从活动时间、地点的确定到与会人员的联络、通讯录的印制、聚会过程中的活动安排,前后历时100多天,考虑周到,井井有条。借此机会,我要代表与会同学,衷心感谢发起这次同学会的同学和所有为这次聚会付出辛勤劳动的同学们。正是有了你们的热心,才促成了我们今天的同学大聚会。请允许我对这些热心的同学们真诚地道一声“谢谢!你们辛苦了!”应邀前来参加本次活动的有农高班的五位老师和76名同学。不少同学是专门推掉了繁忙的事务,不远千里专程前来:他们有的来自南国深圳、广州,有的来自北方大城市天津,有的来自革命老区江西,„„实在已经是很难得了。
当天的同学会是在欢乐、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上午9:30至10点,是同学报到,拍摄个人照;11点,拍摄团体照;然后分乘两辆大客车去往“补农庄园”用中餐;13点至15点,召开茶话会;15点至17点参观桐乡城区及开发区;17点20分开始晚宴和娱乐活动。
在茶话会上,邵兴明同学代表筹备小组介绍了本次活动的筹备过程,徐顺甫同学代表母校现任领导致辞,俞允海、王梦华、吴学明、陈克昌、徐孝安五位老师先后回忆了当年自己教学时的情景并畅谈了参加此次
活动的感受;吕悦龙、蔡春寿两位老班长分别代表本班同学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会场上不时响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随后,同学们即兴发言,或回忆昔日刻苦学习的同窗情谊,或感谢老师当年的辛勤付出、谆谆教诲,或介绍自己毕业以来的生活经历„„每个同学的经历,都是一曲内容丰富的人生之歌。这中间有成功的自豪,更饱含了成功背后的无数次艰难的奋斗和挫折。
阔别三十年,如今重相逢。谈论起那纯洁无瑕的学生时代,谈论起那些为了我们的学业而加班加点、不辞辛劳的老师,同学之情是炽热的,师生之情是深厚的。忘不了老师的谆谆教诲,忘不了教室里的琅琅书声,忘不了宿舍里的欢歌笑语,忘不了篮球场上的激烈争夺,忘不了周末结伴步行回家的辛劳和欢乐„„青春的岁月里,有我们的追求和希冀;生命的旅途上,有我们用满腔热血浇铸的对时代的忠诚。我们也曾彷徨,我们也曾沮丧,我们也曾失望,但最终却选择了坚定和坚强。我们的人生之路虽然不是很平坦,但前进的足迹却清晰而又踏实。
无论今后的生活中还有多少曲曲弯弯,不管个人的命运里还有多少坡坡坎坎,我们都将坦然面对,视若等闲。
晚宴上,同学们互相敬酒、祝福,笑语声声,高潮迭起,此起彼伏;晚宴后,同学们齐聚卡拉OK厅,许多同学潇洒地一展歌喉,不少同学载歌载舞。让所有的忧愁、所有的忧愁都过去,让所有的快乐、所有的快乐都来临。生活的坎坷,命运的颠簸,人生的磨难,已成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奋进动力。人无高低贵贱,英雄不论出身。只要找准自己的坐标,不管你现在是工人、农民还是军人,不管你是教师、公务员还是企业领航人,你的人生都一样地精彩和壮丽!
三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如同白驹过隙,但在我们的人生中却是最宝贵的,由于机缘的不同,际遇的差异,我们已各奔前程,天各一方。但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宣告,不论道路多坎坷,不论有多少风风雨雨,我们勇往直前,我们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培养,无愧于母校和师长的教诲,无愧于父母的期望和自己的人生。
人生能有几度春!人生能有几个三十年!师生情浓,同学情重,同窗是缘。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桐乡县五七大学农高班。我们将永远铭记2009年5月2日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
归来兮,且让我们执手相看,让我们把这次同学聚会当成人生的一个心灵驿站,片刻休整后,再快马扬鞭。人生在世,同学一场,同窗七月,是我们有缘!黄金有价,但却难买我们这份同学情谊。现在通讯便利,如今又相互有了联系方式,希望我们今后常联系,让这份同学之情永远伴随我们,永远激励我们;更希望在今后的特定时期,我们同学能再次聚会。让我们手牵手,追忆温馨的昨天,走好充实的今天,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漫漫人生路,望君多珍重。衷心希望和祝福:在未来的日子里,在茫茫的人海中,在下一次重逢相聚时,仍然有你,有我,有他(她)的亲切声音和熟悉的身影。
敬祝各位老师,健康长寿,一生平安!
祝愿每位同学,健康快乐,一生平安
第四篇:书,让我懂得享受生命
书,让我懂得享受生命
漆黑的夜空渐渐浮现一轮皎月,散发出柔和的月光,还没散去的薄云挡在它前面,衬得它有些朦胧。我塞着耳机,耳朵里充斥着《月光曲》柔和的声音。半眯着眼睛,回忆着以前的往事,唇角微微上扬。猛然间,我想起了一件事,原本半眯的眼睛立刻睁大了起来,唇,不自觉地勾起了一抹笑容„„
那是炎热的一天,我捧着书,蜷缩着身子在椅子上静静地阅读着。看到一个名叫《享受生命的春光》的故事,我飞快地浏览了几遍后,轻轻地放下了书。我把头埋进了膝盖,嘴里喃喃道:“这就是生命吗?这就是生命的意义吗?她这样做值得吗?”霎时间,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生命的伟大从不在于能索取多少,而是在于那无私的奉献。因为奉献,爱的种子才得以洒遍人间大地;因为奉献,爱的阳光雨露才得以滋润成长的心田;也因为奉献,爱的天堂之音响彻每个人的灵魂。学会奉献,学会爱,那么我们的生活会充满更多的幸福与快乐,我们的人生将变得更有意义,你们说是吗?
浙江温州瓯越小学六年级:程嘉静
第五篇:我背上新书包教案
我背上新书包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为自己是一名小学生而感到高兴和自豪,对小学生活充满美好的憧憬,并初步感受到在校园生活中与师生分享的快乐。
行为与习惯:能够文明、有秩序地参观校园,学会与同学、老师有礼貌地交往。知识与技能:知道自己成长为一名小学生了,体会到成为小学生的角色变化,初步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熟悉校园环境,尝试了解校园设施与自己的学习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在游戏及参观访问等活动过程中,初步学习认识新朋友的方法,学会利用校园设施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刚入学的少年儿童对学校这个陌生的环境和小学生这个陌生的角色充满新鲜与好奇,他们的内心满是期待与喜悦。但同时,也会因环境与身份的改变而感到不安,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处在一种懵懂无知的境地,需要很好的引导帮助他们适应新环境。
通过对学生的困惑和障碍分析,我们发现,农村小学新生入学时往往处于一种被动与无助的地位,需要老师引导他们尽快去适应新的环境,使他们情绪稳定、心情愉快地在新环境中开始学生生活。了解自身角色的变化,树立我是小学生的意识。能与同学分享成长与变化带来的喜悦,并表现对小学生活的美好憧憬,能够熟悉校园环境,尝试了解学校设施与自己学习生活的关系。
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因此本课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会成为小学生的角色变化。教学难点是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校园设施。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有所感悟,教师可从“忆一忆”活动入手,让学生回忆开学第一天的情景:家长的叮咛、校门口迎新的场面和充满期待的心情……,从学校环境布置、师生迎新笑脸等积极方面,引导学生消除紧张、焦虑的情绪。通过“比一比”活动,让学生将教室、课桌、座位、学习用品等与学前作比较,启发学生发现自己所处环境发生的变化,从新书和课程表,引导学生做好学习各门功课的思想准备。对于刚刚进入校园的孩子,熟悉校园环境的确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灵活处理,通过组织学生参观校园,听取介绍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并学习使用学校的设施、设备,学会看标志,如班级牌、厕所标志、卫生室标志等。在学生进行参观活动前,教师应作好充分的准备:(1)确定“探秘”路线;(2)教师与各组室教师事先联系,准备好要介绍的内容;(3)参观前要明确探究的问题,如这是什么教室(什么场所)?有什么作用?什么时候可以进入?这里的负责老师是谁?在认识学校设施、设备时,应有意识加强爱护公物教育和文明礼貌教育。与此同时,还可让学生找出不可随便出入、不可攀爬有危险的地方,适时进行学校生活中的安全教育。
在进行这些活动的同时或探秘后,可采取说说画画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巩固认识,通过“说一说”,教师给予学生发表感受的机会,表达对小学生活的美好向往,感受上学的喜悦心情。通过说说、画画最喜爱的地方,增进学生对校园的了解,通过连线的方式知道利用设施解决校园生活中的问题。相信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可有效引导学生消除其紧张、焦虑的情绪,以积极愉快的心态迎接校园新生活。教学重点
熟悉校园环境,尝试了解校园设施与自己学习生活的关系。教学难点
体会到小学生角色的变化,对小学生活充满美好的憧憬。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全面了解学生入学前、后的不同生活情况;准备歌曲《上学歌》。
2.教师根据学校实际,选择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所,如老师办公室、操场、升旗台、厕所、值班室等,设计最佳参观路线。
3.取得相关场所人员的支持,做好介绍准备:向学生介绍设施、设备的作用,该场所与学生学习生活的关系。无人员介绍的场所,授课教师应做好介绍准备。学生准备:
回忆自己入学前的生活情况;准备彩色笔。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完成话题“我背上了新书包”的教材内容。第2课时完成话题“我们的校园”的教材内容。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活动一 我背上了新书包
1.播放歌曲: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好听的歌曲。[播放动画:上学歌;或播放课件:上学歌] 提问:开学第一天,我们背上新书包干什么?(板书:我背上了新书包)2.播放动画:开学了,我们背着书包走进了学校,小兔贝贝也和我们一样来到学校了。
[播放动画:卡通小兔] 提问:同学们,还记得开学第一天的情景吗?谈谈自己成为小学生的感受吧。学生交流,教师追问:
(1)开学第一天,是谁把你送到学校的?当时你是什么心情?(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进行交流。)
(2)学校的哥哥姐姐是怎样欢迎我们的?(学生小组内说一说,全班汇报。)小结:学校的大哥哥大姐姐非常高兴,热情地迎接我们。(3)那你们的爸爸、妈妈在上学前为你们准备了什么?
小结:看来,爸爸妈妈也对我们上学感到特别高兴,为我们准备了上学需要用的铅笔、本子、笔盒等学习用品。
3.播放课件,谈心情:看一看,选一选,说一说,现在你们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播放课件:心情图]
小结:同学们刚刚进入学校,会有不一样的心情,有的高兴、快乐;也有的同学会觉得紧张、害怕,还有些担心。老师刚上学的时候也有和你们一样的心情,这都是很正常的。因为我们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什么都不了解,还需要有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不过,老师相信通过对学校生活的熟悉,你们会很快喜欢学校生活的。
活动二 新生活开始了
1.对比照片找不同:这两张照片有什么不同? [出示图片:看照片,找不同]
学生交流,从模样、衣着、生活环境等方面比较不同。小结:看来,我们小朋友在学校的生活与在家里或在幼儿园里的生活是不一样的。2.提问,谈感受:谁来讲一讲自己在幼儿园或者在家里的生活和小学生活有什么不一样呢?(让学生大胆地讲这方面的故事,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细节发现不同,对学生的回答及时反馈。)
3.打开书包看一看:我们的新书包里都装了什么?拿出来看看。(让学生看一看刚发的新书,看完以后说一说感兴趣的内容,知道书里面的内容是我们上学前没有学过的知识,要好好爱惜书本。)4.观察教室,找不同:看看我们的教室,与以前幼儿园的教室有什么不同吗? 小结:课桌椅是我们每天学习时要用到的,是大家共同使用的。还有教室墙上贴的课程表,有了它我们就能知道每天要上什么课,有了它我们可以照着它上面的内容准备第二天的书和学习用品,我们要按照课程安排来学习,学习就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任务。活动三 我的愿望
提问:我们背上书包上学,来到学校,爸爸妈妈、老师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提问:我们来到新的学校,开始了新生活,爸爸妈妈、老师对我们寄托了希望,希望我们每天高高兴兴地上学,快快乐乐地学习。(板书:上学真快乐)那么,你们对未来的学习与生活有什么想法和愿望吗?(分小组互相说一说,全班交流。然后把自己想象的情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并展示。)
小结:同学们回家后,把学校里发生的事情讲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一听,让他们也来分享我们的学校生活的喜悦吧!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小儿歌,来结束这节课的学习吧!(板书儿歌)板书设计:
我背上了新书包
开学背上新书包,欢欢喜喜来学校。
长大成为小学生,老师要求我做到。第2课时
活动一 讨论参观要求
谈话:我们学校有很多班级,有大哥哥、大姐姐学习的教室,也有我们上课的教室。每次上课的时候,你们如何才能一下子就找到自己的教室呢?(引导学生通过认班牌找到教室。)
提问:平时,我们常在自己的教室里干什么呢?
揭题:我们在教室里学习、游戏、休息,但除了我们的教室,学校还有哪些和我们学习、生活相关的地方?这节课我们就去参观我们的校园。(板书:参观我们的校园)
讨论:我们此时去参观,别的同学正在上课,老师正在办公,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明确参观要求:参观校园,我们要保持安静,不推不挤,用心听介绍,见闻记心里。(教师可用简笔画的方式进行板书要求。)活动二 实地参观校园
教师根据学校实际,选择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所,如:老师办公室、操场、升旗台、厕所、实验室等,设计最佳路线,带领学生参观。
参观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所到之处的标识,有哪些设施,认真听取相关人员的介绍。
活动三 说说我们的校园 评价参观纪律:根据刚才参观要求,大家评评哪些同学做得好? 交流参观收获:参观后,大家一起来说说,除了我们的教室,学校还有哪些地方,它们有什么作用?随着学生交流,教师出示学校场所、教室的标牌,粘贴在黑板上。
(引导学生注意与之相关的场所,如喝水应到什么地方;生病应找班主任或学校卫生教师;上厕所要分辨男厕所和女厕所……同时,也应引导学生知道哪些地方不能进,哪些地方不能随便进。)总结:学校这些场所、设施都是为我们服务的。相信今天对校园有了新的了解后,大家能感受到更多的方便与快乐,祝大家在充满欢声笑语的校园里茁壮成长!板书设计:
我背上了新书包
参观我们的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