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只是一个享受教育工作的人
我,只是一个享受教育工作的人
——四川西南航空专修学院董事长、执行院长魏全斌访谈 2012年6月14日《教育导报》报道
算起来,这已是连续第三年对魏全斌进行个人专访。
在绿茶氤氲的香气中,专访照例在那个挂着“董事长办公室”牌子的房间里进行。说是“董事长办公室”,却拒绝任何的浮华与奢侈,书柜、办公桌、电脑、沙发……所有的陈设都必要而紧凑,透露出四川西南航空专修学院的人特有的快节奏和高效率。唯一的“装饰品”是挂在办公桌正对面的一幅书法,内容是魏全斌那首著名的七绝:“梅兰竹菊各千秋,次第开放只为酬。春风有脚常拂面,孺子可教谢束修。”字体亦行亦草,诗意隽永深厚。
“我,其实只是一个享受教育工作的人。”虽然已经是近午时分,但在学校忙了一上午的魏全斌仍然精神抖擞。预约的专访时间是一小时,但话匣子一旦打开,一秒、一分、一刻钟……所有人都沉浸在那些关于学校(四川西南航空专修学院)、关于学生、关于教育的永恒话题中。
时间,仿佛已经停止;空间,却在侃侃而谈中不断延伸
窗外,是“我的青春我作主”的四川西南航空专修学院103校区:林阴道上,穿着迷彩服的学生朝气蓬勃地经过;练功房里,身着跆拳道服的学生正在挥汗搏杀;形体教室里,未来的“空姐空少”正在刻苦练习……
距此数十公里外的金堂县,占地500亩的四川西南航空专修学院新校园的正式开建已进入倒计时。不久的将来,一所以“梦幻、科技、人文、经典”为设计理念的“英伦风”航空服务学院将“横空出世”。
我们的核心还是素质教育
问:作为一所民办学校,四川西南航空专修学院建校8年来的发展速度令人瞩目,您觉得其中有什么原因?
答:我觉得四川西南航空专修学院这几年之所以能够在规模和质量上取得“双丰收”,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找原因。
首先是外部环境因素。近年来,中国的民航业迅速发展,对从业人才的需求缺口很大,这就为四川西南航空专修学院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由。从我们招生的情况看,这几年大概以每年20%的规模递增,这个趋势与国内民航业的发展规模是同步的,但增长幅度要高于行业速度。另外,最新的行业分析表明,中国民航业的发展还将有15年的高速发展期,所以我们对四川西南航空专修学院的未来充满了信心。我们要抓住这个时机,力争把四川西南航空专修学院打造成为中国民航服务业的“旗舰学校”。
其次是内部因素。我是个有浓厚教育情结的人,从小学教到大学,几乎中国教育的每一级都没有落下。要打造一所最“炫”的学校,我认为必须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只有在真正的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办学才不是一张皮,才能有真正的骨架、血肉和灵魂。而正是这种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让四川西南航空专修学院的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同级同类学校,让我们的学生在走上职业岗位后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从而形成了从招生到就业的良性循环。
问:四川西南航空专修学院的素质教育,您指的是“培养融入现代和谐社会的绅士和淑女”这句话吗?
答:对。职业教育是与时俱进的教育,与社会需求结合紧密,因此,我们的素质教育也不能离开具体的行业背景和社会需求。而“培养融入现代和谐社会的绅士和淑女”,正是航空服务业对从业人员提出的一个素质要求,所以我们把这句话作为我们素质教育理念的归纳和解读。
学院要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学生走出校门之后,不仅应当具备民航专业知识从而拥有生存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能持续发展,这才是教育的本质。我们培养的绅士和淑女,应该包括两方面内容有绅士与淑女修为的现代人,有足够的社会适应与生存能力;必须具备六方面的素质丰富的文化知识、较强的社交能力、灵活机动的工作能力、干练的工作作风、高贵大方的个人气质、成熟的理财能力。为完成这一培养目标,我们提倡四大特色:
一、军事化标准化管理;
二、强化社交能力培养,以日式礼仪训练为主;
三、强化理财能力锻炼;
四、全员完善的就业服务。
在四川西南航空专修学院读书的学生情况比较特殊,好多学生来之前都是老师心目中的“教育的乞儿”,在应试教育领域受过较重打击;另外,由于入校时经过面试选择,所以外观条件相对更好一些,一些学生的虚荣心、自我意识也更强。学生的特殊情况使得我们必须放弃传统意义上评价学生的那一套,研究出一套符合我们民航专业特点的素质教育标准。
四川西南航空专修学院的特色化职业教育,在理念、模式、内容等方面,均有别于一般职业学校教育,更区别于学生进入四川西南航空专修学院前接受的教育。每位新生入校时,都会得到一本名为《真爱之路》的小册子,这本册子就是我们实行“入学新生思想风暴方略”的文本载体。新生进入四川西南航空专修学院后,要经历一个“发现自省对比成才奋斗”的全过程,最终达到成才、就业的目的,翻开自己人生的新篇章。比如,在第一个阶段“发现之旅”中,我们将帮助学生扭转“不优秀者才进入职业教育”的错误认识,擦亮他们的眼睛,清扫出他们起飞的跑道,让学生发现并确信自己的优势所在,教会他们如何正确地认识、看待和把握优点与缺点,明确其两面性和分界点。
问:从教育目标上看,四川西南航空专修学院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答:四川西南航空专修学院培养的学生,我认为至少应该具备三个层次的素质:一是要具备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成为当前阶段高度职业化的合格员工;二是要具备晋升和发展的潜能,能够在将来成为独当一面的管理者;三是要具备一定创新能力和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成为可以自主创业的优秀人才。这三个层次的教育目标,具有递进关系,互为促进,相辅相成。当三者统一于个体身上时,就既能着眼于现在的生存,又着眼于将来的发展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培养融入现代和谐社会的绅士和淑女”了。
说到创业,说句题外话,我不主张大学生毕业就创业,因为不现实。创业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仅需要好的点子和执行力,还需要广泛的社会关系和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甚至还包括正确的财
富观。创业应该是一个人到40岁左右才考虑的事情。
民办教育的优势在于其专业性
问:四川西南航空专修学院还有一个特质民办学校。对一所民办学校而言,生存和品牌有时是个悖论,也是民办学校发展的瓶颈。请问您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答:我们一谈到民办教育,总是把它和公办教育对比,然后得出许多不利于民办教育的特点。民办教育有没有优势?当然是有的,我认为最大的优势就是专业性。在西方发达国家,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是互为补充的,公办教育是基础性的,解决教育的大众化问题;而民办教育是发展性的,解决教育的专业化问题。我认为中国迟早也会形成这样一种格局。
所以,尽管我们总是把生存问题放在第一位,但又不仅仅把目标定在招生和就业上。一个民办教育机构要有竞争力,要发展壮大,必须有自己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独特鲜明的办学特色,也就是说要有自己的品牌。
作为一所民办学校的负责人,我必须解决合理投资与回报的问题。在这一点上,四川西南航空专修学院从起步阶段就和其他学校不一样,我们第一年就把回报的赢利点定在了2000人,也就是说,只有招到2000人以上,学校才算是没有亏本。这一点在当时被誉为“大手笔”,但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我当时顶住了压力,坚持下来了。因为我知道,学校必须具备一定的规模,才谈得上长远的规范运作和专业的教育模式,并铸就品牌。如果刚招到200个学生就在想回报想赢利,这个学校肯定是短视的,最终必然会被市场淘汰。
为了突出航空服务的专业定位,我们在专业设置上很谨慎,第一年我们只设立了航空服务、空中乘务和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三个专业,而像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英语等其他同类学校纷纷设立的“流行专业”,学院一概不设。这种做法和当时很多的同类院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事实证明,我们的做法是成功的。谨慎的专业设置和高起点的规范运作,让四川西南航空专修学院在业内树起了“专业”和“规范”两面大旗,最终成就了“四川西南航空专修学院”的优质品牌。
问:您刚才讲到,为了突出专业性,四川西南航空专修学院到目前为止只开设了航空服务、空中乘务和民航安全技术管理等几个专业。那么,随着学院的发展壮大,将来会不会“更新换代”呢?
答:学院办学的专业性,并不是说我们要死抱着几个王牌专业不放。恰恰相反,我们必须随时根据行业的发展趋势,去设计和开设新的更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在这一点上,四川西南航空专修学院一直在不懈地探索和研究。但是,至于未来将新开设哪几个专业,目前还处在调研阶段,仍然没有定论。
除了另起炉灶新开专业外,我们的另一个重要思路是,在坚持国际化的育人理念和标准上,探索已有专业的与时俱进,扩展已有专业的外延和内涵。
比如,在航空乘务方向,我们将来会往国际空乘、公务机空乘等特色专业上发展,问:民办学校总是有其产业化、企业化的一面。但我们知道,教育事业和企业毕竟是不一样的,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
答:民办教育是丰富的现象,我们要理解民办教育,必须具备丰富的眼光。学校要坚持企业化发展思路。我们提出这一点,并不是要将学校产业化,破坏教育目标完成的独立性,而是为了完成教育目标,增加品牌美誉度,产生很强的社会效益。
第一,我们需要将学校经营管理的很多环节企业化,丰富、细化办学过程中的细节,让学校处在更良性的上升通道中。比如,从企业化的角度来理解和把握招生、教育培养、就业等概念就很有意思招生类似于产品销售,即把适合的专业销售给适合的学生;教育培养类似于作品生产,即整合各种资源,让学生成长为合格的人才;就业类似于作品销售,即把合格的成才学生销售给适合的民航部门;校企合作类似于市场调研,即以市场带动学校的研究……
第二,教职工队伍的管理要企业化。要想把学生教育好并适合现代企业的需求,先要改变教育工作者。四川西南航空专修学院欣赏的教师应该是:首先是一个社会人,其次才是教育人。这个要求是很高的。管理教师队伍和教师自律都应该从现代企业的游戏规则和秩序原则来做。
第三,要把企业管理办法和企业思想引入到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评价中去。2007年,我们提出了职业教育的无缝对接理念,要达到这个无缝对接的目标,学生在校除了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素质、优秀的个人修养、较强的专业技能外,还要了解企业的思想,具备公共性的企业文化素养,能接受并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
打造航空服务业的“旗舰院校”
问:我们知道,四川西南航空专修学院正在筹建一所占地500亩的新校园。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新校园的设计情况吗?
答:我们计划投入10亿元,在金堂修建一所英伦经典风格的新校园,打造一个全国一流的航空人才培养基地。建成后,四川西南航空专修学院将成为全国最大、最现代的航空人才院校,可以容纳学生1.5万人。
环境对人心理的影响及反馈、对人情绪的感染,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是传承精神和文化的地方,更应该强调文化内涵。新校区的建设,从一开始就确定了“梦幻、科技、人文、经典”的设计理念。为了达成这一理念,我们邀请新加坡顶级设计团队来设计,并先后四易其稿,最终确立了目前的方案。
新校区的大门,外观造型是一种展翅飞翔的感觉,体现了我们作为民航人才基地院校的特点。新校区从大处和细节入手,从校园的整体外观、环境艺术、学习和生活运动区、办公楼、教学楼等多个方面,打造成具有英伦经典风格的国际化校园。我们要求在设计中尽力营造园林般的室外空间,精心设计的草坪、流水、花丛、灌木、艺术路面等,使得格调高雅、传统与现代交融,给人以美的享受。不仅适于学习,更适于生活。
新校区在设计建设过程中将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引入周边风、林、水及人文景致于校园,形成天、地、人合一的环境,让步入校园的每一个人都能够深深地感受到似乎步入了一个梦幻场景中,这种场景好似小时候梦中的童话世界一样,传奇而经典。新校区将使用很多新材料、新技术、新施工工艺,使校园成为传播先进科学技术与人文思想的地方。学院整体建筑设计采用英伦建筑,注重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体现国际化与航空文化所带来的国际间交流的便捷。
问:新校区将让学院的办学环境“更上一层楼”。但环境仅仅是办学的一方面,在其他方面,比如教学和实训,学院又有什么新思路呢?
答:作为民航空乘和安检人才培养院校,学校非常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重视实训对学生技能养成的重要作用。新校区投入使用后,学院将购买一架真正的飞机,用于教学和实训。今后,学生们将可以把课堂教学放到飞机上进行,比如怎样做空姐?怎样完成安检?飞机出了故障怎样维修?飞机上的礼仪有哪些?……学生们在校园里熟悉了飞机上和机场的一切,就业后就能很快进入工作状态,成为企业的能手。
我们还将建立一个大跨度、大空间的候机楼模拟实训中心,能够容纳1000多人实习实训。这个实训中心还可以在进行专业训练和演练时发挥作用,劫机、冲击、火灾、水上迫降……所有的项目演练都可以在其中得以实现。
在师资方面,我们将坚持国际化的发展思维。今年4月,我们与美国机场管理协会(AAAE)签署了机场安检课程培训合作协议,与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合作,成为国际航协授权培训中心,开设将推进学校相关专业与国际行业标准的对比研究。我们还将加大投入,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开展一系列的师资培训活动,力争让四川西南航空专修学院的师资水平和国际接轨,让“软件”能够跟得上“硬件”的飞跃发展。
中国的民航业在度过一段时间的高速发展期后,必将进入一个平台期,届时,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将大为提高。我们的所有教育教学措施就是为了保证教育服务的高质量,迎接这一挑战,最终把四川西南航空专修学院建设成为中国航空服务业的“旗舰院校”。
链接
魏全斌论教育
在十几年的办学历程中,无论从专业设计、学校管理、就业服务、宣传包装、易于操作等诸方面我们都进行了深入探索,把企业运作和职业教育进行有机结合,而且我思考和行事总是从最朴素最本源的方面来考虑,先进的理念和特色化的模式得到了学生、家长、企业的一致好评。
我们的理想可以包含三个方面:
一、从教职工个人来讲,我们要成为高端职业教育的领航者,我们要成为全球化后素质教育的不懈实践者、推动者,我们要成为享受教育工作的人;
二、从学校来讲,要建成高端的、人文的、专业的高职院校,要成为民航人才的专业供应商和服务商;
三、构建以民航业为依托,以学校为主业,以相关行业为副业的各自独立又互相依存的多元集团。
为了完成教育目标,增加品牌美誉度,产生很强的社会效益,需要将很多环节企业化,丰富、细化办学过程中的细节,让学校处在更良性的上升通道中。
摘自魏全斌专著《教育改变》
第二篇:一个让我敬佩的 人
一个让我敬佩的 人
一个让我敬佩的人秦皇岛市第二中学张肯他虽然不会说话,但人们能听懂他的心声;他虽然失去了膝盖以下的双腿,但他依然健康地走着自己的路;他虽然身高不及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孩子,但我看见他很高很高„„他就是我最敬佩的人。
他是我们学校附近一位修车的叔叔,把四分之一的车带绑在自己的腿上,用它当做脚来走路。每天把修车的工具摆在路边,支一个不大的帐篷,人们似乎都愿意到此来修车,他总是忙忙碌碌的不闲着。过路的人们都会看上一两眼,那目光或诧异,或悲悯,或敬佩,他似乎并不在意这些,依然故我地做着自己的事。
前两天,气温骤然下降,下了一场雪。我因补课很晚才回家。路灯已经亮起来了,眨着昏黄的眼。我急忙骑上自行车往家赶。路很滑,风冷飕飕的,像铁刷子一样刮着我的脸,手也冻僵了。我弯着腰,使劲地蹬着车子,突然链子掉了,我和车子滑了很远,起来一看,车胎被扎了,手也摔得很疼。真倒霉,向四周看看,人们都匆匆地往家赶,附近连一个修车的影儿都没有,心里更急了。忽然想起了那个修车的叔叔,刚好离那儿不远,于是我一滑一滑地抬着后车架往前推。太好了,他还在那里!心一下落到肚里。看见他瘦弱地蜷缩在一件泛黄的军大衣里,哈着气。我连比带画地让他帮我修车。他赶紧把车子搬过去,费力地把车带扒下来,端来一盆带有冰碴的水,试车胎哪里漏气了。他的手很粗糙,像老树皮一样,裂了很多口子,粘着一块块的胶布,有些冻僵了,动作有些生硬。脸冻成了紫红色。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看我冻得直跺脚,示意我到帐篷里躲一躲,我心里一暖,笑着说:“谢谢,不用了。”二十多分钟之后,车修好了,我翻了翻书包,只有5元钱,我本想全给了他,他说什么也不要,只要2元钱。我心里很不忍,只得连连地道谢。
骑上车,风似乎小了些,路灯向我温柔地眨着眼,我心里暖融融的。我忽然发现,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的态度。他教会了我这一点,是我最敬佩的人。
1.主题明确,结构严谨,首尾呼应,运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文章开篇点题,结尾扣题,“一个最敬佩的人”。并在结尾以“我忽然发现,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的态度”来点明文章主旨,给人以深刻悟出了“大”道理,对初中生进行扎实的写作训练是有的放矢的,不流于泛泛。指导写作能切实可行。
2.妙用细节描写和修辞手法。使人物鲜活起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巧妙地运用细节描写。文中对“修车叔叔”的手作细节上的刻画,“粗糙”“像老树皮”“胶布”生动地展示出了那是一双自食其力者的手,他的主人勤劳朴实。文中对路灯的前后不同的刻画,暗示了“我”前后截然不同的心情,使内在的情感形象化。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的随情应境,联想自然贴切,平朴中显现出奇感悟。是画龙点睛之笔。取材生活中的“特殊的普通人”,写自己亲身经历的小事,却感1.巧用“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
欲扬先抑,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小作者巧妙运用此法,将自己对胖大妈的感觉表达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同时,一个丰满的有缺点而又有爱心的人物形象就活生生地站立在我们的面前。2.只是要注意:运用这种方法,作者在构思与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抑扬前后应具有对照性,而且大多是采用相反对立的形式构成对照。另外,对于抑扬两者,不可等量齐观,而是应该重在后扬。抑,起的是衬垫作用。这里的比例、分量的掌握,只能通过自己不断地写作实践,去细细地体会、揣摩。
那年,那事,那人
翻开尘封已久的往事,一个个陌生又熟悉的面孔清晰地浮出记忆的海面,如同一朵朵浪花,在阳光下闪着亮晶晶的光芒。突然,一朵浪花从远处跳跃过来,一张胖胖的笑脸浮现在我的眼前,思绪,一下子回到了那年„„
“小孩七八岁,狗都嫌!”大人们经常这样摇着头无奈地说。七八岁的孩子,正是淘的时候。在我们的小区里,竟然有一群七八岁的孩子,可想而知,我们的小区热闹到什么程度了。所幸的是,我们这个小社区是文明小区,邻里之间和和睦睦,团团结结。不过,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家对门的胖大妈。
胖大妈可真是胖!五短的身材,那腰粗得没法说。猛一看去,就像是一个圆鼓鼓的球在地上滚动一样!每次看到她吃力地“滚”着走,我就想笑出声来呢。
胖大妈虽然胖,可是走起路来那可有劲了,简直称得上是地动山摇。特别是午饭过后,楼里一般都静悄悄的,大家都在午休,可当你快要进入梦乡的时候,楼道里就会传来“咚咚咚咚”的脚步声,一声重似一声,就好像那走路的人和楼梯有深仇大恨一样。那动静大得,简直让你觉得房间的地板都在微微颤动。而且,一会儿一趟一会儿一趟,来来往往的,你休想再睡个好觉了!每当这时,家里的人都会唉声叹气一阵。可是邻里邻居的,也不好意思提胖大妈的意见。连我们这些小孩儿见了她,都是烦烦的。
让我们烦的还在后头呢!
放学之后,我们几个小淘气就纠集在一块儿了。只要大人不在家,我们这群人就开始在小区里“大扫荡”!今天逮着这家的猫给剪剪毛,明天再到那家门前涂涂鸦;今天拔拔东家的草,明天摘摘西家的花,作案成功之后,一声呼哨,就一溜烟地跑掉,不留下一丝丝的作案“痕迹”。所以,社区里的大妈大婶望着我们这帮淘气鬼直摇头,都是宝贝疙瘩,打又打不得,骂又骂不得,只好苦笑着说:“唉!这群孩子啊„„”
但是,记得有一次,我们几个可栽了!那一天,我们几个又有了新花招,我们瞧着谁家没人了,就往人家的锁眼里塞东西,然后好看看那家大人回家后那吃惊愤怒又狼狈的样子。可是,正当我们往锁眼里塞东西时,说时迟,那时快,只听一声大吼:“你们这群小坏蛋,你们干什么?”回头一看,哎呀我的妈呀,是胖大妈来了!吓得我们这群小家伙儿抱头鼠窜,四散奔逃!我就跑慢了一步,就被胖大妈死死地拽住,然后提着我的衣裳领子,一路拎回家去了。那我还会有好果子吃吗?老爸大人勃然大怒,狠狠地揍了我一顿!晚上,躺在床上,我摸着疼得发烧的屁股,把胖大妈都恨死了!
然而,后来的一件事,却让我改变了对胖大妈的看法。
那天中午,我放学回家吃饭。到了家门口,伸手一摸,哎呀,我的钥匙不见了!这可怎么办呢?妈妈出差了,爸爸也上班去了,临走时说好家里给我留了饭菜,让我放学自己吃。这可怎么办呢?没办法,我只好蹲在家门口,不知道怎么办好!肚子咕咕地叫着,下午还要去上课,想着想着,我的泪就落了下来。“咚咚咚咚”一阵熟悉的脚步声在楼梯上响起来,胖大妈回来了。看见我蹲在门口哭,胖大妈连忙笑着问我:“呀,怎么在这儿哭?怎么了怎么了?” 听我抽抽搭搭地说完,胖大妈一拍手:“哭什么呀!就这事呀!来来,来我家吧!有白米饭吃哩!”然后就把我拉回她家。先给我打水洗脏手脏脸,然后带我到餐桌上,盛了老大一碗香喷喷的白米饭,又给我夹了好多香喷喷的菜,把我吃得只打嗝呢!胖大妈呢,在一边笑眯眯地看着„„那一刻,我觉得胖大妈的脸是那么的慈祥那么的可爱!
亲爱的胖大妈,你可知道,您这张可爱的笑脸,一直珍藏在我记忆的深处,就像您“咚咚咚咚”的上楼声,化作了一朵浪花永远跳跃在我记忆的海面上!
第三篇:教育工作的领航人
教育工作的领航人
——记茂名市第十五中学副校长李土珍
她是茂名市第十五中学的副校长,分管学校德育工作兼初三毕业班工作并担任初三化学。曾先后担任过团委书记、政教主任、副校长,她不论负责哪方面工作,都干得很出色,深受师生们的欢迎。近四年来十五中取得的成绩与她是分不开的。
一、师德高尚,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
她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师德高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在师生中有较高威信;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改革;廉洁奉公,作风民主、办事公道、善于团结广大教职工,为教职工多办事实、好事。
二、稳定教师情绪,提高教师待遇
她一向认为要把学校办好,首先要稳定教师情绪,提高教师待遇,才能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使教师认识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团结一致,共同搞好行业风气建设,提高学校的声誉。这样大大提高了教职工的思想和职业道德,为了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增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她课余时间积极组织教职工开展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十五中是一所新办学校,经济条件差。为了增强教职工的体质,增强学校凝聚力,她认真组织教职工开展各项有益的文体活动,如每天利用业余时间组织教职工打篮球、打乒乓球、打羽毛球;每年中考完后组织初三级全体教师到电白或高州参观学习。给教师提供免费车辆、晚餐和住宿,给学校节约了不少资金。从而提高了教师的待遇,这使领导教师的关系融洽了,教师对学校的感情加深了。原来很多教师都想调离学校的,现在都没有了。如去年有位某中学校长想帮助我校某教师调去他校,这位教师却说:“现在有像李校长这样好的校长,虽然学校经济待遇差点,但工作很开心,我不想调走了。”
三、平易近人,关心教职工生活
她平易近人,非常关心教职工的生活。出了经常和班主任谈论学校班级管理外,还经常过问教职工的生活,到退休教师家里嘘寒问暖,教师或其家属生病了,她都亲自登门慰问。如:我校陈冬枚老师因家庭生活困难,身体又不好。但李校长经常接近她,在生活上给她一定支持和照顾。二○○四年六月陈老师卵巢肿瘤住进了医院。李校长知道后,立即赶到医院看望她,询问她的病情,嘱咐她安心养病。陈老师看到这样情景感动不已。病情好转,她要求出院回校上课,医生说:“陈老师,你未能出院,你这种病人不能多站啊,要卧床休息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啊!”陈老师感叹地说:“啊!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作为一位普通教师,李校长不但在工作上照顾我,生活上关心和支持我,我不好好工作,对得起她吗?我是一个人,我是有感情的,所以我即使病了,只要挺得住我还要工作!”多有感触的话啊!这不仅是陈老师的心声,还是学校教职工的共同心声。这样的事还多着呢!如:吴红专母亲因病住院,她亲自到医院探望。李杏老师丈夫有病住院,她带头捐款买物探望。朱少容老师家庭出现矛盾,她亲自上门调解。陈春玲、黄思松、陈永忠、许月梅等老师生孩子,李校长还亲自上门探望,教会她们如何照顾婴儿。在李校长的感染下,陈春玲和黄思松老师产假还未结束,就提前回来上课了。
四、勤政廉洁,作风正派
她凭勤政廉洁,作风正派,在干部教职工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为了廉洁自律方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她时时刻刻用“八项规定”《廉政准则》、《廉政守则》来严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计较个人得失,努力工作,艰苦奋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把心思用在工作上,从不因私事而影响工作。去年11月她的父亲因病住院动手术,她却默默无言,坚守岗位。她吃苦在前,事事以身作则。把荣誉和利益让给别人。如去年考核中,群众的投票虽然她得票较多,但却把优秀让给成绩突出的教师。这不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还在领导和教师中树立典范。为了改变办学条件,她还带领年轻教师修门窗,装风扇,加固围墙、通厕盘等。师生见了都为之感动。此外,李校长无论在哪方面都干得有声有色。
五、以德育人,效果显著
在德育方面,李校长为了确立德育的基础地位,没学期开学前就组织召开了班主任、科任教师会,使全体教师认识到学校德育工作上不去,教学工作肯定作不好,提高了全体教师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认识,制定了《班主任工作奖罚制度》、《教职工考勤及奖罚制度》、《学生一日规范》等,然后每周召开一次德育工作研讨会,抓住了关键教育点,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如评选“每周一星”活动,争当“现代好公民”的演讲比赛和如何“为学校添光彩”的歌咏比赛,对新型毒品说“不”和“守纪律、爱学习”宣誓签名大会,搞得有声有色,收到良好效果。对转化后进生方面,方法灵活:
一、学期初制定了后进生计划,制定完善《转化后进生的奖罚条例》;
二、设立了后进生跟踪表;
三、制定了学生仪表检查制度;
四、实行班风量化管理;
五、有针对性地召开主题班会;
六、召开了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
七、成立家长学校,给家长印发了“家教”资料。邀请了心理学专家王凤兰同志给家长上课,提高了家长“家教”的素质。
八、聘任了站前派出所所长陈景贤同志为法制副校长等等,建立了学校、社会、家长教育网络,收到良好效果。现在学生迟到现象减少了,旷课、早退、爬墙、吸烟、打架等现象基本杜绝了,尊师守纪、勤奋好学的风气逐渐形成,校园到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学校“三风”好了;学校“事故为零”,被评为茂名市首批文明校园。
学校德育工作离不开她个人勤勤恳恳。特别在转化后进生方面,成绩突出。例如,初三(2)班汪力同学过去他无心向学,回到学校得过且过,甚至与校外同学打群架,打得头破血流,同学们给他起了个“打架大王”的绰号,学校也曾经给他记过处分,面对这样的学生班主任觉得不可救药,认为他是“出窖的砖”定型了。但是她不是这样认为,她觉得“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于是她便找汪力谈心并和他交朋友,做过细的思想工作,同时根据他的性格特点,在课余时间与他在一起,指导他自己动手做化学实验和化学游戏,让他感到化学这个奇妙的世界里趣味无穷,能学到很多知识。同时不失时机地给他讲些化学家的故事和化学与早日实现“四化”的密切关系,激发他的爱国主义热情,认识学好化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把兴趣和精力转到学习上来。同时,善于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亲近他,把母爱倾注在他身上,发现他身上有优点及时表扬,思想上帮助他进步,学习上帮助他提高,生活上关心他、爱护他。有一次,他病了,李校长冒着大学亲自登门去看望他,还给他拉下的功课补上。他觉得李校长这样关心他的学习,很受感动,病还没好就赶回来上课。这时,李校长抓住机会,及时在全校师生前表扬了他带病上课。经过李校长的耐心细致的教育,汪力同学终于变了,学习用功了,各科成绩提高了,不再打架了,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学雷锋活动。在路上拾到人民币壹千元能及时交还给失主。老师们说:“李校长,你不愧是教育工作的领航人啊!”
六、身先士卒,狠抓质量
在教学方面,李校长每年都是分管毕业班工作并担任初三化学课。她认识到毕业班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教学工作上不去,在社会上就没有地位,就不能生存。于是她花大力气抓好毕业班教学工作。首先制定一系列的制度,如《科任教师课堂管理责任制度》、《教学工作量化标准》、《教师考核评优办法》、《毕业班教师奖励措施》等。每科组每周一次教研活动,每个科组每学期一个教研专题,每位教师每学期上一节公开课。然后每科组评出一节优秀课例向全校公开,学校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通过一系列活动,促进了教研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其次是抓好教师的基本功,抓好常轨教学,特别抓好课堂教学,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极力推行“诱导”的“乐学”,“引导”的“活学”,“疏导”的“易学”,“指导”的“会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而达到升学的目的。在抓常轨教学方面:对教师的备课、教案、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听课、单元测验、成绩评定、总结、公开课等作了明确规定。学校不定期进行检查,期中、期末大检查、调查两次,并将检查、调查的结果反馈给教师,并做好纪录,归档入册,形成制度化,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促进了教研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如我校黄思松、车列、陈文建、黄丽萍、杨小霞参加教研室组织的课堂大比武,其中黄思松、车列获得市一等奖;陈文建、黄丽萍、杨小霞获得市二等奖。教师的积极性浓了,水平高了,学校成绩就出来了,学校组织各级各类比赛荣获多项奖项,排在市直的前列。如2004年我校初二级学生10人参加全国英语竞赛,10都获奖;其中1人获全国一等奖,2人获全国二等奖,5人获市一等奖,2人获市三等奖,是市直获奖人数最多的学校;06年初二级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有1人获全国一等奖,3人获全国三等奖,5人获市一等奖,4人获市三等奖,也是市直学校获奖人数最多的学校;去年李校长亲自辅导初三级学生参加全国化学竞赛有1人获全国二等奖;1人获全国三等奖,有9人获市级二等奖,又是市直学校获奖人数最多的学校。今年初三级学生参加全国数学、物理比赛也有5人获得全国一等奖、3人获全国二等奖,多人获市级奖。
由于李校长抓德育工作有出色,教学工作有特色,这使学校的面貌大为改观。去年和今年中考在李校长的带领下,经过四年的卧薪尝胆,顽强拼搏,做到低进高出。(如高进优出去年梁高阳入学成绩235分,叶美莲247分,曾冠霖251分,黄伟雄257分,„„最后都能考上市一中),终于打响了第一炮。去年有47人考上了市一中;继去年中考,名列市直面上学校第一名,今年中考再创佳绩,在优秀生(小学会考280分以上)流失70%的劣势下,仍有51人考上市一中,邹君萍同学以711分的总分名列市直中学第二;英语单科桂冠被我校裴育常和陈丽娴摘取;一批小学升初中低分的同学(如:郑家荣235分、李剑龙238分、曾奇才243分、郑思恩249分,冯艳257分,裴育常260分,陈丽娴266分等)都考上了市一中,再次印证了我校“低进高出、低进优出”的办学效果,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群众的好评。
学校面貌改观了,她个人成绩也很显著。她写的德育论文《转变后进生是教师的天职》获区论文一等奖。《用爱架起学生心灵的桥梁》被选入优秀教育论文第十四卷公开发行;《奉献爱心、转化后进》被刊登在《茂名教育》2002年第四期;《网络条件下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获市一等奖。《加强化学实验,提高教学质量》荣获茂南区优秀论文一等奖,并在《茂名教育》2002年第五期发表;她写的的教学论文《初中化学分层教学研究与实践》荣获茂名市优秀论文二等奖,并在《茂名教育》2003年第六期发表;《化学教学创新意识的培养》,荣获茂名市优秀论文一等奖。写的九年级化学设计《水的净化》获省三等奖。
由于李校长无论负责哪方面工作,都干得很出色。所以她每年都被评为学校的优秀教师;1998年被评为茂南区教坛新秀;1999年和2000年都被评为茂南区优秀德育工作者;2000年被评为茂名市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工作者;2004年3月被评为茂名市巾帼育人的先进教师;2004年7月被市教育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6年3月被评为茂名市先进妇女工作者;2006年7月被市教育局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2001年荣获全国中学化学禁赛(天源杯)园丁奖。
总之,李校长的事迹数不胜数,一言以蔽之,她在教育工作中的确是一个领航人。
二○○七年七月十六日
第四篇:我曾经见过一个残障人家庭
我曾经见过一个残障人家庭,我的心灵被震撼了。
这是一个双残家庭,老太婆七十多岁了,双目失明;儿子也五十多岁了,从小就呆傻。我一直想像不出,这个家庭是怎么活下去的。七十多岁的失明老人和五十多岁的呆傻儿,该不会靠乞讨度日?或是村里雇人照顾他们?我一直带着这个疑问来到这个家庭。
老太婆原来与老伴共同种着一些田地,养活着呆儿,老两口相濡以沫,虽说比较辛苦,生活不怎么好,但能填饱肚子,心情也还比较开朗。六七年前,老伴因病过世了,老太婆犹如天塌了下来,整日以泪洗面,本就因年老不太好的眼睛因此就失明了。很长一段时间,母子两人的生活是依靠救济和左邻右舍的帮忙,东家帮一餐,西家送一顿在维持着。
我们带着些钱和米、油,在镇干和村干的带领下,穿过狭窄的青石街道,拐了两个弯道,终于到了一个老宅门前,村干部说,这就是她家。
这是一座典型的古老民宅,约有二三百年了。房檐上的草长得很茂盛,还有一棵足有一米多高、大拇指粗的灌木立于檐瓦之上。屋内前厅堆满了杂物,只有一条小道通到房间。八仙桌上的灰尘非常厚。这座房子好像是很多人家的,其他人家都已建新房搬出去了,把这当成了堆场了。现在只有老太婆一家住在这儿。
村里对母子两人一直非常照顾,每年的慰问、救济什么的,首先就考虑到他们家,邻居们也都很照顾这一对母子。村里每年安排人种好田,隔壁经常都有人送些菜给母子俩。每每说起这母子,村里人都有种极为不忍的感受。但各家都有自家的事情,一忙起来,有时还是照顾不过来的。
老太婆满脸皱纹,一看就知道经历了相当多的生活坎坷和艰辛。那两天,天气较冷,老太婆身体不怎么舒服,缩在床上,身上盖着两床脏得黑了边的棉被,听说还是救济的,床边是一张站不稳的小桌子,然后就是那盏电灯,算是比较奢侈的东西了。
听村干部说我们送来米、油和钱,她想坐起来,嘴里含混不清地说着一些感谢和麻烦之类的话语。我们赶紧让她继续躺着,并再三嘱咐村干部,村里、组里和隔壁邻居们一定要帮忙照顾好两位老人。
老太婆的表情一直很漠然,这是由于年纪的原因,也可能是她长时间生活在这么凄苦的生活环境中造成的。五六年来,老太婆已经习惯了用默默地接受来回报人们的帮助了。过一会儿,村里安排人把她儿子找回来了。这两天他都是在别人家混饭吃的。
听到儿子的响动,老太婆满脸的担忧,这是发自心底深处的忧虑。她摸索着非要起床不可,嘴里还嘟囔着什么。村干部说,老太婆虽然不能下地干活了,但身体好时,总是摸索着下厨房。这会儿,她还在挂念着她的呆儿子。她说都有几天没有见着儿了,没有烧饭给儿子吃了,儿子肯定饿坏了。说着的时候,老太婆脸上的皱纹也跟随着颤抖,眼角还闪着一滴泪花。看着早已身心疲惫的老太太,佝偻着身子,摸着床沿,用脚在小心地探着找鞋子,看着老太婆为着呆傻儿流下的这滴干涩的眼泪,我们都掩面落泪了。
瘦小的、似乎油尽灯枯的老太太趿拉着一双发白的解放鞋,不顾大家的劝阻,摸索着走向了厨房……
回来之后,我一直忘不了这个老太婆,脑中经常回想起她蹒跚走向厨房的一幕。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本质,生命的寄托,这些深奥的、让人费解的问题,其实都很简单,一个字就可以回答,那就是“爱”。从来到世间,到回归自然,我们的一生总是被别人爱着,也爱着别人。有了爱,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止生命的存在。
我的父亲是英雄
贝斯·克拉克
我八九岁的时候,父亲留给我的印象是一个不出手的懦夫,他不是英雄。那时候,我经常跟哥哥打架。每当我们兄弟俩发生冲突的时候,父亲就坐在一旁静静地看,而且脸上带着笑容,仿佛在欣赏一场精彩的网球比赛。他常常跟我和哥哥提起一句话:“打还是不打?主动权在自己手上。你们必须学会选择。”我觉得父亲简直不可理喻。我跟哥哥打得不可开交,他却在一旁说些无关痛痒的话。他是我们的父亲,他应该有所举动,而不是说些老掉牙的陈词滥调。
然而,14岁时的一次经历使我对父亲的印象整个儿发生了转变。
有一天,我和几个同学与父亲一道去看拳击比赛。比赛一结束,我们一拨人拥向停车场,却发现车子走不了。停车场聚拢了一大堆人,有人在打架。目击者们都很清楚,那是一场混战——一帮被拳击赛撩得手痒痒的闲人想揍人而已。
我和父亲坐在车子的前排座位上,成了另一场“拳击赛”的观众。就在我座位一侧的车窗外,有几个小伙子在互殴,其中有人倒在了地上。一个人正掏出一把匕首,猛力朝另一个人身上捅去。
我从没见过这样的暴力场面,吓得想往父亲身上靠,却发现座位是空的。父亲已经跳出车子,径直奔向那个操匕首的家伙。他站到那人面前,朝着那人吼道:“把你的刀子放下!赶快回到你自己的车子里。”那人似乎没料到有人会出手制止,一时不知所措。在父亲严厉目光的逼视下,他收起了匕首,回到了车内。
接着,我听到了父亲洪亮有力的声音:“行了,都给我住手!这里所有人,赶快开你们的车回家!”父亲话音刚落,骚乱的停车场突然变得平静。大家都停下了,转身朝父亲看去。我坐在车里,紧张到了极点,生怕这些鲁莽之徒会对父亲动手。令人惊讶的是,这些人只是打量了一番父亲。然后都默默走向各自的车子。
最后只剩一人紧握着双拳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父亲接着朝他走过去。父亲的个头明显比那人矮,身材也不如那人魁梧。父亲双眼瞪着那人,又重复了一遍:“这里所有人,赶快开着你们的车回家!”那人握着拳头朝父亲走近一步,父亲也向他靠近一步。接着,父亲指着旁边的一个孩子,压低了嗓门说:“这是你的儿子吧?我要你带着他回到车里去,赶快离开这里,回家……我不想再重复第二遍。”那人看了看自己的孩子,又转头看了看我父亲。他迟疑了片刻,随后朝我父亲点了点头,领着自己的孩子回到了车内。
一场险些酿成惨剧的冲突就这样被我父亲化解了。我不知道那天父亲为什么会无所畏惧地站出来。也许是横在他儿子面前的那把明晃晃的刀子,激起了他保护儿子的父亲本能;也许是出于父亲和善、正直和无私的天性,他不愿看到无辜的人们无缘无故地流血。
不管如何,经历了这件事之后,我更好地了解了父亲。我为自己感到羞愧,因为自己竟一直以为父亲懦弱无能。事实是,我年幼无知,不懂得父亲言传身教的智慧。正是那种智慧给了父亲不同凡响的力量。他知道,小时候我与哥哥或伙伴之间的争斗微不足道,那是小孩子之间的小打小闹,我们必须自己学会正确处理。就像父亲常说的:“打还是不打?主动权在自己手上,你们必须学会选择。”当有冲突时,是打还是不打?这是一种选择,只有那些真正强有力的人才会选择不打——父亲正是那样的人。
第五篇:人总爱问一个问题我(最终版)
人總愛問一個問題:「我,為了甚麼而生存?」樂觀的人會為自己答上:「為了享受這世界,為了燦爛地活一次。」悲觀的人,可能會答:「我也不知道,我看似就是不起眼的小人物,沒有任何事物要我為它生存。」
這本書《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很確實地點明:人是不會單一地存在,人與人之間的「相遇」,往往會令一些事物改變,大則,改變一個人的生命,而這些「相遇」,不只是指面對面的見面,還有那些如絲般的關係。
《在》的故事是由倒數八十三歲的老艾迪的死亡開始。他將會死在那個他一輩子也沒離開過的地方──家附近的「露比碼頭」遊樂場,當然,除了年輕時入伍的那段時間。艾迪為了救一個女孩而死了,他上了天堂,逐一遇見了五個和他有關連的人。
第一個是一位藍皮膚的男人,艾迪不認識他,但年幼的艾迪為拾球卻害死了這男人。這正好說明了,一個無心的動作,也可能在別人的生命中,影響巨大。就如書中所說:「一個故事,從兩個不同的角度來看吧。」
老艾迪在天堂遇見的第二個人,是當年他在軍隊中的小隊長,一位教會了艾迪很多的人物,艾迪尊敬他。小隊長的出現,除了為當年廢了艾迪的一條腿而道歉,還要讓艾迪消除他對他那條「爛腿」的怨念。的確,人總喜歡自憐,自怨自艾:當自己犧牲了某些事,就覺得這世界不公平,總認為是上天虧待了他。奈何,人總是不把思想擴闊,想想其實有更多的人犧牲了自己的性命,換來一隊人免中地雷。所以,人是不應狹窄地只看見自己。
艾迪遇見的第三個人,是一位他這輩子也沒踫到過的一位老婦人。她的出現卻讓艾迪見到父親的另一面,從而寬恕了他恨了一輩子的父親。
而第四位是艾迪的妻子,讓艾迪上了第四課:愛,是不會隨著死亡而消失。艾迪不明白為何妻子年輕就死去了,這是很多人在面對親近的人的離開時想到的,他們總覺得上天讓他們失去了所愛的人。但事實是,只要愛過,就不會消失,縱使對象不在眼前,但那份愛也長存。
艾迪是後遇見的,是那位在戰爭中他想救的女孩,也正因他想救這女孩,他失去了一條腳,也害這女孩被火燒死。艾迪傷心,認為自己一事無成,不應生存。但小女孩告訴他,他的存在是有意義的。
這本書雖然說著的是別人的故事,但卻讓人彷彿在經歷,不是代入角色,而是回想自己的人生。雖然是不一樣的經歷,但卻是同一種感受,一樣的終身的遺憾,一樣的傷心欲絕,一樣的怨恨、無助。但因為書中的五個人,讓人了解到,每件事都有著自己看不到的原因,不要為自己看不到完全的事而埋怨,一切總要釋懷。
書中艾迪還可以在死後可以釋懷,但我們不可以。如艾迪的一生,他恨父親,他為自己那條行動不便的腿遺憾、憤慨,我們終有些事是介懷一世,例如趕不及見愛人的最後一面、或是來不及對愛自己的人說謝謝。要是想讓這種事情減少發生,我們就得凡事盡心盡力,到問心無愧的時候,遺憾也是一種「美」。更多的是,「不要小看自己的存在」,因為人和人的那種微妙關係,不是肉
眼可以見到,任何人的存在或離去,影響的永遠不只是自身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