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行知剧场对小学生成长的意义
论行知剧场对小学生成长的意义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艺术,其对人性深刻的揭示、对社会长久的影响、对文化持续的推动,都决定了戏剧是一项十分复杂、重要而又具有顽强生命力的艺术形式。作为艺术教育重要形式的戏剧艺术教育对于推动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有着重要的意义。蔡元培说过: “吾人急应提倡美育, 使人生美化, 使人的心灵寄托于美, 而将忧虚忘却。于学校中可实现者, 如音乐、图画、旅行、游戏、演戏等, 均可去做, 以代替不好的消遣。”可见,举行“行知剧场”活动,促进参与艺术活动,体验艺术本身的内在力量,是实现艺术教育的重要手段。而具体到戏剧艺术,对于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尤其是对于小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又具有哪些积极的意义呢?
(一)戏剧表演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创造能力
按照叶朗先生的说法,加强艺术教育和美育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需要。而通过艺术手段实现的美育,可以激发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因为“无论从动力、过程还是结果来看,审美活动都趋向于新形式、新意蕴的发现与创造。”戏剧艺术作为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姓氏,从剧本的创作、到角色的选择、作品的排演、再到最终舞台的呈现,每个环节都是创意与创造能力的综合体现。从一个简单的文 字大纲,到一个最终通过舞台的布置、声光电的应用、演员的团队合作而形成的艺术作品,这其中需要每个环节深入、持续的思考、创意、酝酿。这一过程对于提升 小学生的创造能力具有积极意义,这使他们认识到让自己的想法变成最终的舞台作品所需要的种种努力之间的关系。在这其中,他们会调动自己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和文化积累,这一创意的过程非常具有挑战性同时在实现的过程中也时刻伴随着成就感。小学生是一个充满创造能力和创意冲动的群体,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捕捉灵感的 能力才是真正的创意发生的关键。持续参与戏剧的创作,尤其是表演过程,会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开拓他们的思维,使其在未来的人生中都获益匪浅。
(二)戏剧审美可以提升小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能力
戏剧史浓缩的人生,是对世界本质的探寻,也是一段段缩写的社会历史。戏剧是一本最好、最全的社会百科全书。这也是戏剧能够延续千年而不衰的重要原因。小学生思想活跃,学习期间也正处于自己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他
们有认识世界的冲动,同时又有勤于思 考的习惯。在这期间积极的推进戏剧的教育,让他们在戏剧中了解、认识社会,对于培养他们全面的思考能力和对社会客观的认知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戏剧表演可以提高爱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参与戏剧表演,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学会团队合作。一部作品的形成包括了剧本创作、集体排演、后期制作、舞台呈现甚至宣传推广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 与创作和管理团队进行全面的沟通与协作。如何在其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让整部作品的排演顺利前进是每个团队成员需要思考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主动 的思考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服从与建议之间的关系。这对于他们在未来从业以及整个人生的发展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戏剧导演可以提升小学生的管理和领导能力
在当今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下,管理和领导能力是小学生,尤其是北京大学这样的人文社会科学 发展较为前沿的综合性大学在培养人才方面尤其重视的内容。管理能力主要体现在对于事物的理性思考,对于形势的准确判断,对于各种关系的妥善协调当中。而领 导力,主要体现在对于团队个体成员的能力把握,对于任务分配的合理布局,对于工作进度的科学计划,以及对于创造成果的有效提升。戏剧导演不仅要协调编剧、演员、舞美、灯光、音乐等多方面的关系,合理的把握工作进程,更重要的是在戏剧拍样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各个工种之间以及演员团队之间的关系。这一工作对于人 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管理和领导能力要求相对较高。在现代小学生戏剧表演实践中,他们还要不可避免的面对市场和商业。即使是校园内的演出,也存在宣传、推广、运作等多方面的工作内容。所以,参与或承担这样的工作,会极大的提升小学生管理和领导的水平,加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他们在面对各种矛盾、冲突的时候 都能够从容应对。所以,更多的参与导演工作对于培养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戏剧欣赏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人生境界
按照叶朗先生的说法,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使人去追求人性的完满,也就是学会体验人生,使自己感受到一个有意味、有情趣的人生,对人生产生无限的爱恋,无限的喜悦,从而使自己的境界得到升华。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人的全面发展”才符合美育的根本性质。
近年来,随着学校与社会联系的不断加深,曾经宁静的校园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大众文化对校园文化深刻的影响也让许多从事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的工作者无所是从。简单的说教与政治性较强的活动无法吸引学生也是不争的事实。学生倾向于个性化的兴趣选择,倾向于自我组织与管理,同时也更倾向于 所谓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戏剧教育的普适性、经典性,其中所包含的超越当下价值观念的开放性对于塑造小学生的人格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举行“行知剧场”活动,小学生在学习、欣赏、参与戏剧艺术的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的用更高的人生境界去思考世界,同时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自己的人格形成。
第二篇:行知互动剧场活动总结
大丰市某某镇某某小学 “行知互动剧场”活动总结
“行知剧场”开始演出了,公交车上如何讲礼仪?怎样才是有礼貌的地孩子„„孩子们在舞台上用心演绎小品、课本剧、相声,散发出一阵阵开心笑声,这一刻,我们知道孩子们是快乐的;身着大红绶带、手捧鲜艳的奖状,站在行知互动剧场上,这一刻,我们知道孩子是快乐的„„
“百育德为先”,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至关重要。毫无疑问,近年来,我们的基础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进步,为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我们很不乐意而又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国民道德却出现了诸多的不和谐甚至滑坡的现象:部分公民文明礼貌的习惯养成不佳,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一部分人思想价值体系混乱,在社会转型时期不知何由于去何从。成人都是由娃娃成长起来的,而中小学正是一个人思想道德形成的关键时期,切实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成为当前中小学教育工作中的一件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加强领导,分工明确
健全领导班子,落实领导责任。学校在组织方面要做到管理到位,方案具体,措施有效。活动之初,我校就把“行知互动剧场”这项工作提升之主要工作的地位,建立了以校长吕某某为首,以两位副校长,吴某某、某某同志,教导处王书云主任,董高峰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班子甫一成立,就迅速制定“行知互动剧场”活动方案,落实各项工作。
二、后勤保障得力,建设场地规范
我校是一所乡村小学,2004年搬入原大龙中学校区,以学校目前情况无法开辟固定的“行知剧场”。目前暂把“行知剧场”设在学校食堂。室内排练使用食堂内部的简易音响;室外汇报演出时,争取在广场搭建舞台,租用必要的音响设施、道具器材,建立规范的“行知剧场”。在进入食堂大门口以镀金大字“行知互动剧场”,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分列大门两侧,显得庄重典雅;食堂内部,舞台背景天蓝色,以“文明大舞台”“行知小剧场”一行大字书写其上,中间以“互动剧场”的标识置在正中,大气活泼。
三、活动丰富多彩,教育成果斐然
我们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以德育实践活动为主体,将德育工作寓于丰富多 1 彩的活动之中,让学生在“行知互动剧场”活动中中体验感悟,从而激活了快乐的元素,让孩子们乐于接受观点
1、是节日、纪念日主题教育以活动为载体,实施爱的教育。如:在母亲节、父亲节到来的时候,开展“爱父母六个一”活动,在活动中学会感恩;“学雷锋纪念日”让学生学会爱他人、爱集体;教师节组织学生创作《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进行爱师教育;端午节、中秋节进行古诗大赛、知识竞赛,了解传统节日习俗,进行民族传统教育;六一儿童节、国庆节组织文艺演出,让学生用自己的才艺展示美,在活动中学会欣赏、学会协作等等。《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演出活动,让学生学会爱祖国,增强祖国荣誉感;
2、是礼仪常规教育活动。活动中以《小学生守则》《行为规范》《一日常规》为依据,在全校开展了“争创文明班级、争做文明学生和合格小公民”的教育活动,要求学生从学习和生活的细节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发挥少先队大队部主阵地作用,通过编排《校园文明礼仪歌谣》《说文明》等活动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各班级开展形式多样的“行知互动小剧场”,编排喜闻乐见的节目,极大地调动班级、学生的爱集体意识。
3、是艺术教育活动。我们坚持每年举办一届校园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学校成立了各种学生社团,如校广播站、校合唱团、校舞蹈队、校围棋社等。这些措施有力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陶冶学生情操。并根据以上活动,学生编写《彩蝶纷飞》《羚羊木雕》等剧目,参加镇文艺汇演。
4、是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如组织学生到敬老院进行慰问演出,参加社区运动会、社区环境清扫、学习办剪报等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为鼓励学生走进社区,寒暑假学校设计了活动记录表,引导学生记录活动经历和感受,并以此评选社区小榜样。既有效填补了学校教育的空白,又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成长;既锻炼了学生的交往能力,又教会孩子爱社区、爱他人就是在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
5、挖掘传统节日中的快乐元素。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留存下来的文化积淀,记载着人们对事物美、丑、善、恶的朴素认识,对未来美好的向往和追求,对国家、对民族的尊严捍卫和对亲人的深深情。传承节日文化,对青少年朋友来说,就是对人类文明的延续,就是对头脑的道德洗礼。
我们在编排“行知互动剧场”节目时,时往往为找不到载体而苦恼。死记条例、刻板的德育课、为活动而活动,成为德育活动的主要内容,使活动显得沉重、空洞、2 生硬。过节,是中国人的喜爱,尤其是孩子的最爱,将传承节日文化和“行知互动剧场”结合起来,挖掘节日纪念日中的育人资源,在德育活动中注入快乐元素、快乐动力,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感悟德育,体现以人为本的德育模式,让文明、道德、规范等抽象的词语悄悄地走进孩子的心灵,从而实现“快乐德育”。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锻炼教师的各种能力,提高家长的文明素养,带动社会的文明风尚。我们竭尽所能,全力以赴在文明创建的道路上一路前行,积极开展“行知互动剧场”活动。引导全校同学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品德、见行动,争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努力做到知行统一、学做统一、言行统一,进而带动更多的人培养良好的文明习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建设幸福大丰、文明大丰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成长的意义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成长的意义(王柯心同学家长王艳军)发表时间:2010-01-19 11:19:10 [查看原文]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成长的意义
通过对家长学校教材的学习,使我更深刻的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书中所提出的教育方法使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浅。下面就通过对此书的学习谈几点我自己的看法。
家庭教育的历史比学校教育还要长,他是随着家庭是孩子首先接触与长期生活的场所,孩子的吃、穿、住、用都是由家庭供应的,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也都是在家庭里解决的。孩子在每日每时的各种生活活动中受到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
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对孩子的影响极大。家庭经济条件富裕对孩子的成长可能有利,也可能有害,关键在于家长如何对待与安排。家庭对金钱的态度和对花钱问题的处理,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他的理想与志趣。家庭的环境布置、生活方式对孩子的成长也有不可忽视的积极的或消极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合抱之木,生于毫木;九层之台,始于垒土”,在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工程,家庭教育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民族的兴旺,祖国的富强,因此,做好家庭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家庭对小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对于小学生来说,家庭是其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家庭成员是其交往的主要对象。家长是小学生感情上的依托者。因此,家庭是小学生个体社会化的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家庭对儿童个体社会化的影响,有其自身独特的色彩。将此归纳为三点:第一,家庭教育的内容适合实际生活的需要,即属于生活的教育。第二,家庭教育是个别教育。知其子者,莫过其父。父母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因而最能顺应其个性而利导之,使其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第三,家庭教育是感情教育。
家庭是一个整体,它的一切方面都对儿童社会化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不同层次的因素对儿童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对儿童个体社会化有明显影响的因素主要有:
1、父母的文化修养。
父母的文化修养是影响小学生个体社会化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家庭因素。家庭方面的其他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这一因素决定的。首先,父母的职业基本上就是由其文化修养决定的,而不同的职业又决定着其不同的经济收入,并进而决定着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其次,父母的文化修养,决定着父母对儿童所采取的教育方式以及对儿童的期望水平等。古人云:“士之子恒为士,农之子恒为农,工之子恒为工,商之子恒为商。”马克思也曾指出:“孩子的发展能力取决于父母的发展。”
2、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父母对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对孩子的个性形成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这已被多方面的研究和调查结果所证实。心理学方面的有关研究指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可分为三种类型,即(1)民主的或宽容的;(2)权威的 或独断的;(3)放纵的或溺爱的。第一种方式表现为父母对孩子的活动不仅予以保护,而且给予社会和文化的训练,对孩子的要求既给予合理的满足,又加以一定程度的限制,父母和儿童之间的关系表现得非常和谐。在这种教育条件下成长的儿童大多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如谦虚有礼貌,待人和善诚恳等。第二种教育方式表现为父母统管了孩子的一切方面,孩子几乎没有任何自由的余地,一举一动必须受到大人的限制。一旦孩子在某件事上犯了错误,父母便严加指责,甚至予以“武力制裁”。在这样的教育条件下,很可能使孩子产生严重的恐惧心理,常常为了逃避惩罚而说谎。同时,经常挨打骂的孩子,其性情可能变得暴躁或倔强、任性。第三种教育方式表现为父母对孩子百般宠爱,百依百顺,或者相反,对孩子不管不问,任其发展。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成长的孩子,一般很难形成良好的个性。
3、家庭关系状况——主要指感情气氛
家庭感情气氛是指在一个家庭中占主导地位的一般态度和感受。这种气氛是由家庭成员共同酿成的,但主要是受夫妻关系决定的。因为就现代家庭结构而言,小学生一般都是来自核心家庭的儿童。在核心家庭中,尽管还有亲子关系等,但这些关系都是由夫妻关系决定的。如果夫妻关系十分和谐,夫妻双方就都乐意付出时间和精力来培养、教育孩子,亲子关系也就相当和谐,父母与子女关系密切。这样的家庭气氛一般都是十分温暖融洽的。生活在这种家庭气氛中的小学生一般都有很强的安全感和幸福感。由此就非常有利于小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并使之向理想的社会化方向发展。反之,如果一个家庭中夫妻反目,感情恶化,关系紧张,夫妻双方都没有心思和精力去照顾孩子,有时甚至拿孩子出气,或者逼孩子亲近自己,疏远对方。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儿童,很容易产生焦虑、紧张和自卑心理(感到不如别的孩子幸福)而且缺乏安全感。这都会给儿童的社会适应和个性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4、家庭生活条件
作为影响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间接因素,家庭生活条件同样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一个家庭的生活条件优越,就可以为孩子购置更多的发展资料(如书籍、报刊、智力玩具、学习机等等),还可以带孩子外出旅游观光,扩大儿童的视野,加速其社会化的进程。不过,父母在为儿童购置发展资料时,必须有选择地购买,而不能滥购,否则,一方面孩子应付不过来,另一方面对那些东西不珍惜。而且,有些东西甚至可能给孩子带来消极影响。
父母的教育方法要注意情感与理智结合,也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此外家长还要学会欣赏与激励,学会批评与惩罚,协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除了重视学习外,家长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让孩子能拥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迎接属于他们的机遇和挑战
二、指导家庭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学校实验是不够的,在更重要的意义上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才是学生的来源与归属,小学生心理健康最后要归结于此。因此,学校、家长应该合力重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坚持不懈向家长提出各种建议,指导家长开展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建议如下: 幼稚的心灵更需要关心。首先家长要知晓孩子的心灵更加需要关心,从小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每一个家长应尽的义务。
1、父母要多与孩子交流,成为孩子心声的忠实倾听者
我们现在的孩子,缺少的正是这种倾听。许多父母平时工作很忙,他们认为倾听孩子的心声,是浪费时间,是没有必要的。知心姐姐在她的著作中有这样一段话:通过母子间的交谈,父母得到的是生命的信息,而孩子得到的是人的自信。这种平等,是心理上的平等,它让一个孩子从小体味到人的尊严。父母的倾听会使未成年的孩子从小学会以平等与尊重的心态与人建立联系,会使孩子觉得自己很重要,也可以减少孩子的烦恼,更可以以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帮助孩子认识生活,解决实际生活中困扰孩子情绪的问题,让孩子过得轻松、快乐。
2、家长自己要保持积极的情绪,言行要得体
每一天,家长的情绪、言行都影响着孩子。我们常常可以听到家长这样对孩子说,“你聋了?听见没有?”“当初我就不该生你!”“闭嘴!你这个小混蛋!”“如果你再打他,我就杀了你。”“天呐,你快把我累死了!”许多家长把孩子当成“出气筒”,靠骂孩子来发泄淤积在心中的不满和焦虑,殊不知你的这些言行给孩子尚未成熟的心理带来了什么。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家长自己生活没有规律,却责怪孩子不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己不求上进,却要求孩子一定要考上重点学校;对孩子不够尊重,却要求孩子尊重别人;家长对孩子很少赞扬,却要求孩子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在家长的这些不良情绪、不得体语言、不恰当行为的影响下,孩子心中充满了恐惧、悲观、憎恨与不自信,这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情绪,影响到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影响到他们的心境。
3、要创设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家庭心理环境
如果家长不转变原来那种只注重学习成绩的观念,孩子的压力只会越来越重,“徐力杀母”事件还可能会发生。因此,笔者认为要引导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观念,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家长以自身的行为和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让孩子在家里感到轻松、愉快,这样才能使孩子保持健康的、积极的情绪。
4、家长要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孩子
现在许多家长教育孩子的心理有些错位,不是用赏识的目光去看待孩子,而是用挑剔的眼光找孩子的毛病。最可怕的是用别人的孩子的长处,去比较自己孩子的短处,越比较越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的孩子。到后来他的孩子也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情绪始终处于紧张之中,就怕自己做不好,更有甚者,还会产生对别人成绩的嫉妒。其实,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存在着差异,只要你的孩子今天比昨天有进步,你就应该祝贺他。“哪怕天下所有的人最后看不起我们的孩子,做父母的都应该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称颂他、赞美他,为他们感到自豪,这才是每个孩子的成才之本。”这是一位聋童父亲在为改变女儿命运的坎坷途中发现的一个奥秘。
五、结束语
总之,通过对此书的学习使我感到,孩子的教育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一个人能够承担的责任。那么,孩子的成长,就根本不是只靠教学制度的约束、老师的管理和学生的自觉,作为家庭的环境和家长的教育,也同样是不可忽略的要素。家庭要配合学校、配合老师,扎扎实实地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才是当务之需。应该说,为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和成长氛围,是国家、社会、学校以及家庭义不容辞的责任。家庭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堡垒,也是文化冲突的避风港。在人格塑造中,家庭以其血缘的联系产生着潜移默化而又深根蒂固的影响。健全的人格不能缺少家园文化充分的情感内化及熏陶。传统的文化家园模塑了各民族青年的深层气质,时代不断塑造着青年的共时个性。正是深层气质引导着个性,才使民族文化在各个特定时代各呈异彩。
第四篇:论陶行知教学做合一之意义
论陶行知“教学做合一”之意义
学号:E0905353215 班级: 二班 姓名:胡萍
我怀着对陶行知先生十分崇敬的心情,阅读了名著《陶行知文集》,从中受益非浅。深深被陶行知先生的求真、创新的教育思想所惊叹。生活在灾难深重的半殖民、半封建的旧中国的陶行知先生,不愧为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实践家和伟大的实践教育家,他毕生致力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为改革中国教育,创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活教育”的理论体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时过境迁,重新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发现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至今仍闪耀着夺眼的光芒,具有十分重要的现代价值。
学习陶行知、走近陶行知,对于今天我们搞好教育教学研究,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动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陶行知的文集,内容丰富,既有理论之创新,又有教育实践之成果,集教育思想之精华。
陶行知首次提出的教改思想——“教学合一”。1919年2月,陶行知先生研究了当时的教育现状,把教师分为大致三种。第一种教师:只会教书。这种教师把学生当成了书架子、字纸蒌,书上的东西一锅儿往学习脑袋里装;第二种教师:教学生。这种教师所注意的中心已从书本移到学生上,果然比第一种好,是一种进步,然而学生仍然是被动地学习,被动地接受知识;第三种教师:教学生学。这种教师要教会学生去探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要学生学得“自得”,学得“自动”。对照今天的我、今天的你、今天的每一位教师,自己属于哪一种教师呢?的确值得大家深思一番。陶行知这一教育思想,不就是我们今天一直在倡导的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吗?。
陶行知先生又说: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教师不能只管自己教,要让教的法子自然根据学的法子。要学生怎样学就须怎样教;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陶行知这一思想不也就是我们所要倡导的——“因材施教”吗?。
在“教学合一”的理论中,陶行知先生还强调:先生不仅要拿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他认为,教师不是贩买知识的,教师自己的知识也会陈旧的,自己也要进步。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另一方面都是也要不断研究学问,就能时常找到新理。陶行知这一思想不也就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教学应该是——“教学相长”吗?。
陶行知的“教学合一”的教改思想,强调的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在他杜威教师那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基础上的新的突破,这对于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所创建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中最富有建设性、最具有可操作性的分支理论。“教学做合一”含义是“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是先生,在做上学是学生。”在陶行知先生意中,“教学做合一”实际包括三层意思:一是指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二是指关系,对事说是做,对已说是学,对人说是教;三是指目标,教育不是教人学,而是教人学做事。他同时强调,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而“做”是根本,是中心。“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改造旧教育、创造新教育的锐利武器。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了“教学做合一”从义到特质到具体方法一整套教学理论,建立和逐步完善了包括“教学做合一”在内的“生活教育”,并使其达到最高水平。由此而产生的丰硕的教育理论著述,被今人编入《陶行知文集》。
陶行知的“教学合一”的思想与杜威的“从做中学”有一定的区别。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实践出真知。杜威的“从做中学”是以本能论心理学思想为基础的,具有明显的主观唯心主义的性质。“从做中学”虽然强调“做”,但把“做”看作是人们的生物本能活动。杜威指出人有四种基本的本能:制造本能、交际本能、表现本能和探索本能。而所谓本能,依他的理解,是与生俱来、无需经过学习、自然会知、自然会能的一种“人性与行为”。由这四种本能的需要产生了人的四种兴趣,即制作、语言与交际、艺术表现和探究发现的兴趣。这些本能与兴趣提供学习活动的心理基础和动力。于是,他把“每天的时光分为四期,叫儿童做下面四件事体:就是游戏、说故事、观察及手工。”他认为这正是儿童的自然本能生长的要素所决定的最好的教学内容。可见,这里的“做”只是一种基于生物本能要求、抛开一切社会基础的“活动”。
“教学做合一”中的“做”却不是这样。陶行知给“做”下的定义:“做”是在劳力上劳心。因此,“做”含有下列三种特征:行动、思想、新价值之产生。这就是说,这个“做”是“行是知之始”的“行”,行以求知,强调了“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认为“亲知是一切知识之根本”,这是具有唯物主义因素的。从“晓庄”实验初期开设的“农事教学做”、“家事教学做”、“改造社会环境教学做”等课程,也可以看出“教学做合一”的“做”已经与生活结合,与劳动结合了。这一“做”已广泛包含征服自然和改造社会的丰富的社会生活实践内容了。
第二、“以教人者教已”。“从做中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员与课本不复成为学生唯一的导师;手、眼睛、耳朵以及身体的全部,都是知识的渊薮。而教员变成发起人,课本变成试验品。”这样,教师在教学中不再是主导,而只是起一种从旁协助学生活动的参谋作用了。这是一个重大变革。但并未从本质上阐明师生关系,阐明教师该怎么做。“教学做合一”第三大特质是“以教人者教已”,说的是:若想在做上教者,先必得亲自演练一番,即首先在做上学。陶行知先生在《以教人者教已》一文中曾这样表述过这种思想:“‘为学而学’不如为教而学之亲切。为教而学必须设身处地,努力使人明白;既要努力使人明白, 自己便自然而然的格外明白了。”这是对教师素质的具体要求,与“教学相长”的思想也是类通的。“教学做合一”的具体方法中,“连环教学法”之“我教你,你教他,他又教他”,“艺友制”之“要想做好教师,最好是和好教师做朋友”,“传递先生制”之“即知即传人”,“小先生制”之“运动式地发动小学生来做小先生”等等,都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
由“从做中学”到“教学做合一”,我们不难看到陶行知先生改造旧教育、创造新教育所走过的艰难历程,不难受到陶行知先生敢探新理敢闯新道的开拓精神、勇于实践求真务实的研究作风的教育和感染。虽然“教学做合一”及其“生活教育”理论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在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已经达到了它所能达到的高度,十分难能可贵!就是对我们今天“科教兴国”、“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群众运动以及活动课程与活动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研究也有许多重要的启迪和指导作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学号:E0905353215 班级: 二班 姓名:胡萍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古典诗文《大学》里的句子。
读书自然不是为了统治国家或者从政,说亲民可能扯得过远,古代的大学指君子之学,为人君,至于人,恐怕现在人或者学生早已忘了何为仁,当然我也承认,我从没有认真考虑过仁是什么含义;我背熟了这句话之后,并没有从其中悟得太多哲理,只是学会了一种处世心态。
所谓“大学”,实质为大学问,人世间最重要的学问。天地生人的意义在于“明明德”。亲民、至善是指大学之道,强调的不仅是人们的道德实践,它还要求把个人的道德修养应用于社会政治实践,是一个推已及人的过程。亲民,说到底,就是将自己的道德修养普遍地施及于天下百姓,并使天下百姓都能提认到自己心灵中所具有的诚明性德。修养道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自己“明明德”,而且在于以己之德推及于人。道德实践者不是自了汉,不单纯是为了自己心身健康、家人幸福、性命解脱,而是为了国家民族、天下众生都能德化归道,幸福健康,从而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舍己奉献。当自己有德之后,不仅是独善其身,还要兼善天下,用善德去感化别人、帮助别人、亲近别人、亲近众生,亲近天下所有的人与万物,以一己之善去包容众生万物,德化人间,使人人都能修德行德;使人人都能明白人生的真谛,心中光明磊落,摆脱烦恼与痛苦;使人类的生命整体升华,心身健康,人人都能达到与德合道的天人合一的先天之境,从而使普天下和平安宁,天下为公,道德光明一片,朗朗满乾坤。“善”含有善良、亲善、仁善、本善等义。“人之初,性本善”。善与人生俱来,是天赋人的德性,人人皆有,内含于心。只可惜人心的本善被私欲我心和后天主观妄识心所污染、所遮障,所以本善缺失,恶心张扬,才使人生命运曲折坎坷,疾病丛生。本心觉醒之人,逐渐明白人生,看淡世俗,诚修道德,以复天良本性之善,持修不辍,积善蓄德,以止于至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共同创造出一个和谐社会,这样就能做到大学之道所谓的“止于至善”了。
这句话教导我们做人的道理,做人要以身作则,待人处事要心平气和。《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整的境界。这为立志作君子的千古士人立下了道德、为人处事的标杆,影响了中国千百年来的读书人。“告诫读书人,要做有才有德的君子,必须时时反省、分秒不可懈怠,努力学习,谨守品行。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明百姓,人人都要一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而且做事要分轻重缓急,否则本末倒置就糟糕了„„
你用明亮的眼睛看着世界,世界是明亮的;你用美好的眼睛看着世界,世界是美好的,愉快而幸福的生活来自于心灵愉快和幸福暗示。
第五篇:行知互动剧场汇报演出节目单
行知互动剧场汇报演出节目单
1、快板:《美丽的校园我的家》
2、电子琴:《梁祝》、《梦中的婚礼》、《水边的阿蒂丽娜》
3、小品:《爱心》------买书
4、校园三句半
5、竖笛合奏------《茉莉花》
6、学生大合唱:新丰三中校歌------《我们是青春太阳》
演出时间:2013年11月22日15:00
演出地点:学校食堂
新丰三中政教处 2013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