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死亡体验——心灵成长之旅
《体验死亡,心灵成长之旅》
何谓死亡体验?„„„„„„„„„„„„„„„„„„„„„2
死亡体验的过程是怎样的?„„„„„„„„„„„„„„„„4
死亡体验能给人带来什么帮助?„„„„„„„„„„„„„„6
聆心文化公司简介„„„„„„„„„„„„„„„„„„„„11
活动定价和报名方式„„„„„„„„„„„„„„„„„„„12
答疑„„„„„„„„„„„„„„„„„„„„„„„„„„13
新闻报道„„„„„„„„„„„„„„„„„„„„„„„„15 1
一、何谓“死亡体验”?
“死亡体验”是一个通过模拟生命中的最后几小时,以及模拟死亡来临和葬礼的过程,通过一系列的心理体验,帮助来体验的聆心者,对自我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对生活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调整自己的状态来更好的面对当下的生活。当你坐在马桶上翻看手机的时候,是否感觉到死亡正从身边经过? 当你在洗澡的时候,是否感觉到死亡正离开自己越来越远? 当你早晨醒来的时候,是否感觉到死亡正在向自己招手? 当你走在马路上的时候,看着四通八达、没有终点的马路,是否感觉到死亡就在脚下? 当你晚上经历着真假难分的梦境,是否会偶尔感悟到死亡也许并不是一件真实存在的事?
在宇宙中,我们不知道的东西要远远多于我们知道的东西,我们不存在的时间要远远多于我们存在的时间,人类只是茫茫时空中的匆匆过客,但是,千百年来,我们总是在追问存在的“意义”,或者说总是在寻求自身的价值。在看似无意义的宇宙中却存在着追寻意义的生命,这不能不说也是一种奇迹。
除了生存的本能,事业、财富、成就、名誉、地位、爱情、家庭、精神,在现实中每个人有着不同的追求,无关世俗对错,因为这些能满足我们内心深层次的需求:证明我是谁,我存在着。
但是正因为这些需求,或者说欲望,艰难、疲惫、恐惧、哀伤、痛苦又弥漫在生命中,有时远远覆盖了生命中体验到的快乐。生命的本身是绚烂的,但是对于人类来说,不管是生命的诞生,还是生命的过程,还是生命的最终消亡,“苦”似乎贯穿了人类生命的整个过程。
那么,该如何去度过有限的人生?该如何去探寻自我?该如何更深刻地去理解生命?该如何去完成灵性的成长?该如何在生命终结时坦然逝去?该如何去
体验死亡,心灵成长。
完成生命的华美转身?
也许正如摄影师瓦尔特所说:“没有什么东西能让我们如此深刻地理解生命,除了死亡本身。”
死亡是生命的另一面,生命活着,死亡也如影子一般,如影随形的伴随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刻,每一次挫折,每一次自责,每一份病痛与不幸,每一份恐惧、仇恨、不满、匮乏,甚至是非常普通的无聊、浪费、迷茫,都能从中看到死亡透出的笑脸,充斥在我们的生活、工作、感情、心灵中。而我们活着,意义在何方?目的在何方?我们所要寻找的答案在何方?
一般人口头上都会承认自己会死去,认为自己了解死亡,但某种程度上,人们并不真的相信自己会死去。
人们活着,努力维持着生命,好像自己是战场上的将士,要维持信心和士气,如果精神和士气没了,不用等敌人到来,自己就溃败了。人们相信,生与死就是这样的战争关系,因此,要想好好活着,认同生命,内心就要拒绝认同死亡,即便理智知道生死是生命的普遍规律,内心也不能真的相信它,不能被它征服。
我们认为生命就像打仗,因此我们不能纯粹的享受生命的存在,享受这份美好的礼物。如同一场旅行,我们只是在无休止的奔跑,无暇顾及周围的美好,不但忘了目的地,甚至忘了我们为什么要奔跑。
假如我真的从内心里认识和接受死亡这件事,我真的会像战场上的将士丢了士气一样,从而对生活失去追求吗?我会因此而离开正常的生活轨道,被别人视为怪物而抛弃吗?这些事情是真实的吗?还是只是我们的误解?
生与死真的是互相对抗,而不能成为互相支持的力量吗?在这种对抗中,我们真的能找到生命的意义和真谛吗?
人对生活与生命的探索,有被动等待、思考、体验等几种途径。在生活中,有的人依赖被动等待的方式,有的人过于依赖思考,依赖人类文化所建构的知识、观念、心灵意识,这些内容总是会障碍我们的眼睛,关于什么是死亡这个问题,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模拟体验来亲自回答,而结果也往往是出乎意料的。
“死亡体验”为您提供了由您自己亲自来探索这些问题的途径,来发现问题的答案,发现出乎预料的真相,获得更全面的生命体验。
生命是神奇的,我们活着,对生命往往是用而不知,因此我们的生活常被许多并不重要的事情占据,体验死亡,并不是为了向死亡妥协,而是为了更全面的认识生命。
体验死亡,心灵成长。
二、“死亡体验”的过程是怎样的?
我们的“死亡体验”从早上9点开始,到下午5点结束,包含:
(1)生命倒计时部分。
当生命进入了倒计时,死亡在几个小时之后就会到来了,而我们还有生活、交往的任务需要完成,在这种情况下,你是否好奇你将会如何面对呢?如何感受、行动、体验呢?
你是否好奇过,假如灾难正在发生,比如船撞上了浮冰,确定无法逃生,几个小时后就将沉没,救援队来了之后也只能带走尸体和遗书,这确定是一条不归路,葬礼正在等着我们,此种情况下,你将会如何面对呢?是镇定的若无其事,还是逃避、否认,还是沉浸在悔恨、回忆之中?如果你是一个英勇的革命者,决定几个小时之后英勇献身,当你下了这个决心,你是否好奇你此时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在生命倒计时部分,我们的多位心灵导师将与你以及和你同时参加体验的同伴一起经历生命最后的几个小时中的许多环节,共同经历这一历程,确保你在这个过程中不会孤单。你可以在过程中观察自己在面临死亡时的状态、思考、决择,可以在生命的最后的时间里重新认识自己,并做一定的自我探索。
(2)死亡降临部分。
接下来就进入了模拟葬礼的部分。当离死亡的时间越来越近,离与这个世界分离只剩下很少的时间,这么珍贵的时间,也许你也不会再有心思去做什么事情了,体验者将用这最后的宝贵时间进行冥想,感悟生命,并在心中默默的向世界倾诉和道别。
我们将通过一些环节,使您体验到从未经历过的彻底的与世界的分离,体验者将会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和反观生死的意义,触摸超越生死的奥义。整个过程中,体验死亡,心灵成长。
你会怎么回想和总结你的人生?想了解这个时候的自己吗?想了解更真实的自己吗?也许你在心里也做过许多假设,假设死亡来临时自己可能会如何面对,但事实常常是会出乎人的预料的。
(3)亲密会谈部分。
模拟葬礼结束后,聆心者重新回到现实中,然后会进入与心灵导师深入沟通、探讨与分享的阶段。
在“死亡体验”的过程中,聆心者可能会对生活与生命形成新的领悟,对自己的未来产生新的畅想,我们的心灵导师在与您深入交流的过程中,会根据您的意愿,帮助您一起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循序渐进的改变和成长计划。
并且我们的心灵导师会在21天的时间里,一直跟进并帮您落实您的计划。
(4)加入聆心学院。
首先恭喜你,感谢你的坚持!二十一天的坚持,不仅是对自己的蜕变,让你拥有了一颗欲破壳而出的人生种子,更是对我们的肯定,让我们更有信心,去践行我们的理想:帮助更多的人。
同时,也请您可以认同我们的理想。如果你是这样想的,我们为你准备了一些我们的回馈:
加入聆心大家庭,为您的人生提供一个新的精神家园,我们会有许多后续的活动内容提供给您,在人生的路上与您相伴。
体验死亡,心灵成长。
三、“死亡体验”具体能给人带来什么帮助?
1、死亡是一条河流。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尚书大传·五行传》 “起初,神创造天地。大地还没有成形,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圣经·创世纪》
时间是一条河流,死亡也是一条河流,生命是河流中泛起的美丽浪花。河流代表着关系,代表着变化,代表着时间,他人如河里的鱼儿,是我们的同伴,珍珠、珊瑚等等是我们可以分享的财富。
河流能摧毁和带走陈旧的事物,给予我们新鲜的补充。时间之河的流逝是永不停息的,每一分每一秒,我们自己,我们的关系,我们所珍爱的事物,都在经受着时间之河的冲洗,需要不停的变化与成长,才能够延续自己的存在。
时间之河带领我们去学习生命与死亡、获得与失去、关系与成长。当我们学习了这些,我们就能获得宇宙的馈赠,而如果我们想要抓住水,我们就会沉溺。
2、生命也是一条小河,“死亡体验”是自我审视的过程。
“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苏格拉底 “我思故我在”——迪卡尔 “你必须从自己开始,用你的全部存在去同世界相会吧,这样,你也将与上帝相会”——马丁·布伯
生命也是一条小河,或河流中的一朵浪花,身比小溪还小,心却比大海还大,带着梦想,追寻着心中不同的海洋。一棵不能移动的树,也通过自己的方式心向着大海。
当一条小河想流向大海,却面对着过多的阻碍时,它可能会因太过辛苦而想
体验死亡,心灵成长。
要放弃自己的力量。这时,外部的时间仍在流动,这条小河的时间却静止了,瞬间千年,通过太阳的蒸发、大气的循环,小河仍然能通向大海,但却失去了过程中的快乐。生命应该看到自己时时刻刻的不同,看到自己所有的面向。
3、“死亡体验”是心灵的瑜伽。
“死亡体验”与死亡是非常不同的,“死亡体验”并不是以追求恐惧、刺激为目的的娱乐项目,重点不在死亡二字,而在体验两个字,佛家的无我、道家的无为,都有觉察在,有体验在,当有觉察和体验在,心灵的格式塔能力就能发生作用。
人在一呼一吸之间,都在经历精神上的生死,如果我们没有了对自我的体验,任由生命无意识的流逝,虽然我们活着,但却正在受着死亡的召唤,有些人活着,却如同已经死了。一次深呼吸,就能使我们变得更加清醒,因为我们体验到了自己,体验到了生死河流中的自己。所以我们说,呼吸和觉察呼吸是完全不同的,呼吸是一回事,觉察呼吸是另一回事,同样,死亡是一回事,“死亡体验”是另一回事。无论我们经历苦难,或者伤痛,甚或面对死亡,敢于去体验,就是对自我的超越。
生死是相续的,生理上的生死相续,也许难以在有限的物质层面被观察到,我们可以交给科学、医学、宗教来研究,我们所面对的不是生理的死亡,而是心理的死亡,心理上的生与死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我们不断的经历着心理上的生死,心理上的死亡不像生理上的死亡,死之后一切事情都能一了百了,也非生理上的死亡一样,是不可超越的。因此,哀莫大于心死,对死亡的恐惧,常常是超越死亡本身的。
“死亡体验”中所体验的并不只是死亡,更多的是在过程中反观自己,觉察心灵的的变化、成长和超越,从而对自我能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对生活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调整自己的状态来更好的面对当下的生活。“死亡体验”如同一次心灵瑜伽,能净化自己的心灵,获得新的领悟和智慧。
4、“死亡体验”如同学习游泳。
“死亡体验”就如同学习游泳,从来没下过水的人对于水会有许多想象,并因恐惧而不敢尝试下水游泳,可是这些想象都不一定是真实的,下过水的人,就
体验死亡,心灵成长。
知道人在水中的快乐。
从细胞分化成人,我们的身体也在不断分工和分化,在水中你不需太使力,水可以支撑你,水能把肢体连通成一个浑然的整体,游泳能使人的身体活动更灵活、协调;增强心肺功能;增强抵抗力;减掉臃肿;健美形体;起到按摩和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死亡体验”,能接触到深层次的自然,也就是道,自然之水,也能支持人的精神,把人们分裂的精神连通为一个浑然的整体,使心灵更灵活、协调,增强精神功能,增强自我的抵抗力,减掉人在现实生活中附着在心灵上的沉重的部分,健美人格,起到按摩精神、促进精神能量循环的作用,支持、连通、修补、更新、重塑我们的精神和心灵。
5、“死亡体验”有助于人回归当下。
死亡如同暗能量,虽然如影随形的跟随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刻,但却无法对它进行想象和思考,如同你在水中是抓不住水的,但却能真实的感受到水的存在和对你的支持,通过想象、思考来研究死亡是怎么回事,是无法真正认识死亡的,而只能体验它。
探索死亡,如同探索自己的身体,如同学习走路,如同游泳,都只能通过当下的体验、练习来获得,而不能通过知识。“死亡体验”有助于人回归当下,对于死亡这么终极的问题都能不再用思考的方式来认识,而通过当下的体验来认识,还有什么事情不可以回归当下呢?
6、“死亡体验”能够成为一次疗愈。
人们心理中的死亡常常意味着潜意识中的一个巨大的创伤,生是独立,也是分离,如同被一刀剪断了脐带,或一刀拦腰截成了两半,留下了巨大的伤口,之后这个个体就要独自承担生命中的一切。人的心理动力会避免流向这个伤口,避免引起疼痛,避免使其恶化。而现实中的心理能量却如同1/2自旋的粒子,要从世界的这一面转向另一面,然后再转回来,才是一圈,不流经这个伤口就是不完整的,没有办法有效运转,只能在一面勉强徘徊、淤积、弥散、幻想,寻找出路。
“死亡体验”,给这个伤口提供了一个愈合的机会,如果这个伤口得到愈合,体验死亡,心灵成长。
心理能量的流动就会更顺畅,更能够连通当下,稳定在当下。
时间能带走该带走的,也能带来治愈,俗话说,时间是最好的良药,死亡又何尝不是呢?
7、“死亡体验”是种下一个新生种子。
一次敢于下水,一次渡过了河流,此后对于水的各种会引起自己恐惧的不真实的想象就会慢慢破灭,对死亡亦是如此,进而会对包含生与死的生命生起更真实的感情。种下一个新的种子,开一片新的花朵,让你的身体里拥有一份新的生命力。
这份生命力也许一开始并不一定非常茁壮,但它是一个种子,一个缘起,随着生活的进行,它会不断的得到强化、滋养,如同有深远影响的事件,或如茶与咖啡,品的越久,味道越浓,种子会随着时间不断的成长。一场深入的瑜伽或冥想,当然我们也不能让它无功而返,我们要把种子带回来,保护好,因此我们有21天成长计划,由我们的心灵导师跟进并帮助您把体验中的收获落实到生活中。
8、“死亡体验”能带来自由与变化。是变化重生。
“死亡体验”中有黑洞一般的力量,也有光明的力量,这两极力量都是中性的,平静的,除了这两极之外,还有第三极,就是重生的生命力,一份新的生命能量的种子。
就像一只气球,本来只有内外两面,当气球突然破了,于是多出了新的面。当一面镜子碎了,变成了许多小镜子,或像从海边捡拾贝壳,从中间发现最美丽的一个,培养它吧,新生的生命力可以给生命带来变化,甚至更新、重塑整个生命。又如吹出无数的肥皂泡(图),给生活带来梦幻,带来变化,延续生命的激情。或如同精子,最强壮的一个才能遇到卵子,获得生命传承的机会。死亡并不只是寂灭,还有创造与传承的一面。
对于重生的感觉,宗教中有许多经验,比如道家的内丹修行过程,就再现了这样的重生过程,依次有体验和控制精神中的两极力量、两极交合受精、怀胎、养育婴儿、返归虚空等全面的精神的再生与修炼的过程,佛家修行亦有相似过程。心理上超越生死,这种状态与子宫中未出生的胎儿所处的状态相似,并从这个基础上开始成长,这就是人的心灵自性化的过程,也是获得精神自由的过程。研究
体验死亡,心灵成长。
显示,经历过濒死体验的人,普遍会对生命产生一些全新的理解,甚至获得如开悟一般的自由与超脱的心态。
9、“死亡体验”能使人返归本真。
我们活着,内心最基础的部分是天性,是道,是自然,我们是站在自然的肩膀上发展出的生命。人的心理中有些基础的部分是从生到死都不会变化的,从生到死、贯穿生死而不变,这个部分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当我们的兴趣越来越多的都注入到现实生活中时,这些内在的部分也并未消失,只是容易被我们隔断、遗忘。
在“死亡体验”中,你将感受到内心最基础的与天性相连的部分,感受到这个层面的力量。“死亡体验”是心理层面的体验,不是生理层面的死亡,但是,新的精神过程和生命力却已经开启,因此,这会在你的身体里再塑一个与你完全相容的生命,更新你的生命,更新和重塑你的精神。
当我们脱掉了身份,中断了与现实中的某些人事物的关系,当我们的精微的心识与原始的自然层面接通,精神就会得到滋养,得到重新发展的机会。当我们身体中开启了新的精神过程,就如同重新经历了从胎儿开始的整个成长过程,我们的过去的情结、创伤在这个新的精神成长过程中就有了重新得到修复的机会。
10、其实我们都需要探索和领悟生命与死亡。
“死亡体验”,因为有体验在,因此这和真正的死亡并不是一回事,这是一个探索,去观察那一面我们不容易观察的地方,而我们并不需要真正付出死亡的代价,这是多么合算的事啊!设想一下,如果你有一块神奇的宝石,它有让你体验死亡的能力,并且不会给你带来任何危险,请问,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你会不会使用它来认识死亡呢?
其实,我们并没有不用了解死亡的理由,除非我们没有能力做到,或者被恐惧、危险阻碍,那是因为没这个条件和能力,但是当我们有这个能力呢?不要认为我们真的了解死亡,没有去体验它,只靠知识和外在的观察,靠文化建构的关于死亡的知识,我们是无法了解死亡的。我们理当了解它如同了解现实生活一样,但我们对它的了解太匮乏了。
体验死亡,心灵成长。
四、聆心文化公司简介
上海聆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一家帮助你、我、他聆听自己内心最底层、最强烈、最本真的声音,从而让人们为真实的自己活着,让生命更有价值,让人生更加精彩的文化传播公司。
人为什么需要聆听内心声音? 因为上帝曾经把人生幸福快乐的密码藏在人的内心深处。
我们所以说能帮助你、我、他聆听到自己内心最底层、最强烈、最本真的声音,是因为我们找到了一个能够聆听内心声音的神器——“死亡体验”。
内德·兰塞姆是法国里昂最著名的牧师,他一生有1万多次亲临临终者面前,聆听他们的忏悔。他自己死后,嘱咐人将他对人生的感悟雕刻在自己的墓碑上,这就是:“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
孙武在《孙子兵法》九地篇中写道:“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他也明确告诉后人:置之死地而后生。
可是,时光怎么会倒流?能后生的死地那里有?
他们只是提出了思考问题的方向,没有告诉我们具体有效的方式方法。
“死亡体验”就是目前最逼近把人置之死地,让时光倒流来追根求源思考人生问题的最有效最快捷方法。
“死亡体验”就是提供一种跳出来看世界的方式,从出世的角度入世的态度来看自己、看事物、看生命、看世界方法。是高效的、高质量的、透彻的看自己、看事物、看生命、看世界新途径。
如果说平时学习思考是人生的渐修课程,那么“死亡体验”人生的顿悟精品课。
为了在“死亡体验”中让人在较短的时间有更大的领悟,我们在“死亡体验”前期,要做大量的细致工作,我们将在高档场所,营造雅致时空,由一批高素质的心理工作者和一流的员工,为你提供“死亡体验”服务,特别是我们还聘请将“死亡体验”和心灵成长相结合的世界第一人,中国式“死亡体验”创立人,著名的“死亡体验”指导专家汤玉龙莅临指导。
我们本着“以人为本,优化人生,提升生命质量”为主旨,最大化地让你心灵得到洗礼。此外,后期我们还有一系列的跟进服务,促使将“死亡体验”中得到的人生领悟运用到生活中,让你的人生更有价值,更加幸福、更加快乐。
体验死亡,心灵成长。
六、活动定价和报名方式
我们的“死亡体验重生之旅”针对高端客户的原价值是24800,为了使更多人能通过这种形式获得心灵成长的机会,我们把我们的已经成熟的体验成长模式扩大化后向更多人进行推介。
我们和大众点评网合作在2014年5月正式开始针对公众的内测,共收到了4866人的报名,32975人关注,目前已有百人次参加了死亡体验。
定价方式:
现在我们的项目进入了正式活动推广期间,我们采用了有趣的阶梯报名、价格递增的定价方式展开,第一名10元,每增加一名增加10元:
(注:前几十名已经很快被预定,陆续体验中。)
报名方式:
1.先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siwangtiyan,名称:死亡体验。
(若关注并转发其中任一篇文章,将获赠价值300元的心理沙龙或价值50元的礼品。)
2.然后联系 张老师:
体验死亡,心灵成长。
QQ/微信:210542130 手机:*** 邮箱:210542130@qq.com
七、答疑
1、你们的“死亡体验重生之旅”和国外的死亡体验有什么不同?
答:“死亡体验”已经风靡国外,但我们的“死亡体验重生之旅”项目与一般的“死亡体验”有很大区别。我们的“死亡体验”是由汤玉龙老师首创的心理治疗手段,现在我们将它开发成一个心灵成长的产品,目的是帮助更多的人,我们更多的是关注于心灵成长,而不是简单的形式化体验过程。
我们的项目并非用一两个小时的“死亡体验”来进行生命教育的过程,而是提供“1天体验+21天成长计划+聆心学院”的长期成长支持,体验的部分是从早上9点到下午5点一整天的系列体验和会谈,21天计划和聆心学院帮助我们长期的成长。
2、体验中所包含的团体互动环节有什么作用?
答:我们的体验包含有团体互动和分享环节(集体魔镜、沙盘游戏),这是非常有意义的部分,我们会有多位专业的心灵导师以平等的身份全程参与,与多位体验者(4到5位)平等的互动和分享。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更多不同的人生和视角,更好的认识自我,增加体验的丰富程度,互相的精神支持可以减少体验过程中的孤单,增加体验过程中的趣味,也能带来更多收获,让我们一起向内心的死亡发起挑战。
3、要参加体验的话,有什么要特点注意的?
答:您需要和我们预约时间,要空出一整天的时间,在体验的当天,要在9点前到达,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
在体验中,我们会帮您保存手机,这是为了避免体验过程受外界因素的干扰,使您更好的投入到体验中去。如果您有需要,我们也可以在您同意的情况下,帮您接听一些重要电话。
我们在体验当天会有免费的午餐提供,如果您有特殊的饮食需求,可以事先
体验死亡,心灵成长。
通知我们,我们会为您做出安排。
4、可以和好朋友或家人一同参加吗?
答:因为体验中包含有团体互动部分,若参与者彼此太过熟悉,可能会有所顾忌,影响体验的深度。因此,建议您和朋友可以一起报名,但错开时间来体验。
如果你们关系非常好,不介意彼此敞开,展示真实的内心,也可以一起来参加体验。
5、如果我临时有事怎么办?
答:如果您临时有事不能参加,可以事先通知我们,我们会做出调整。我们在您体验前也会和您确认档期,如果您有事,我们会帮您顺延。
6、如果我不敢参加体验,而只想寻求心理咨询可以吗?
答:我们对死亡的恐惧通常是不真实的,通过参加我们的体验,能够很好的克服这种不真实的恐惧对生活造成的影响,因此,如果您对死亡体验有兴趣,只是因为害怕而不敢参加的话,建议您大胆来参加,我们的体验过程是非常人性化的,确保您在过程中不会感到孤单。
但是,如果您觉得您关注的重点是自己的具体的心理问题,需要心理咨询来帮您面对具体的心理问题,而不是更多关注心灵成长的话,那么,您也可以联系我们做心理咨询。
7、死亡体验的效果如何评估?
上边已经讲到,“死亡体验所产生的影响是给生命种下一个新生的种子”,人们心理的变化通常是很玄妙的,只要有合适的条件,就能向不同的方向绽放、突变,同时,心理的变化也是需要耐心保护、培育、养成的过程,如果一个新的变化健壮的成长起来,它就是一个可持续成长的过程,能展现出惊人力量和智慧。因此我们有后续的21天的计划和聆心学院部分,以长期帮助体验者成长。
体验死亡,心灵成长。
五、相关新闻报道
东方早报:
东方早报:
解放网:
环球时报:
新民周刊:
第二篇:“心灵成长之旅”学习心得
团校第四期培训班“心灵成长之旅”学习心得
心灵成长课程是指一系列心灵成长的培训,有利于塑造一个人良好的心灵,帮助学员自我觉察,透过对表面的生命症状,探索其背后的根源和个人生命的模式。团队精神,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企业经营者的重视,团队工作的方式也几乎为所有的企业所接受。很显然,在现代社会中,单枪匹马英雄式的经营行为已经不可能存在,这是个相互合作的社会,失去团队的作用就意味着失去了在社会上进行经营运作的可能;而责任心则是一种担当,一种约束,一种动力,一种魅力。一个人只有有了责任心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承诺,只有有责任心才能够正视困难勇往直前,只有责任心才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塑立高尚人格。为了让我们更好的理解什么是团队精神,什么是责任心。团校第五次课程就为我们安排了这样一次难忘的经历——“心灵成长之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我们被要求听从工作人员的指令进行了一系列的团体活动,在活动中,虽然我们互相都不认识彼此,但是我们必须得有团队合作精神,与其他人配合好,才能确保游戏的顺利进行,刚开始,对本次活动的安排感觉挺迷糊的,不知其意义何在,但活动进行到后面,让我们感触挺深的。游戏中,组长要为我们组员犯的错负责,组员的错需要组长为之受罚,而我们组员也需对组长负有责任心,在游戏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要犯规,以
免连累组长受罚。游戏中,我明白了团队精神是群体价值观的反映,在团队内部,当一个人与其他人不同时,团队内部所形成的那种观念力量、氛围会对这个人施加一种有形和无形的压力,会致使他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压抑和紧迫感。在这种压力下,成员在不知不觉中随同大众,在意识判断和行为上表现出与团队中大多数人的相一致,从而达到去约束规范和控制个体的行为的目的。规范和控制个体的行为有助于团体行动的标准化,有利于提高团队的办事效率。然而,责任心也很重要,责任,一旦你踏上了一个岗位就选择了一份责任、拥有了一份使命。要承担职位赋予你的责任。就必须按时按质完成负责的工作;责任,让我们拥有一些宝贵的东西,如真情,真情如一首首心灵之歌,唱出动听的爱的旋律,唱出了人间真情,让我们共同感受真情的美好。
*** 二〇一〇年十月三十日
第三篇:心灵之旅
心灵之旅
繁华都市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城市喧嚣渴望心灵的寂静。释放心灵的束缚,融入自然的怀抱。这一天,终于来了;这一天,我们来了。
旅游大巴缓缓驶过城市的街道,看着一幢幢高楼大厦渐渐远去,看着一处处城市绿化映入眼帘,而后又快速地被汽车抛于身后。繁华落尽,是解脱后的轻松,还是回归本质的喜悦?这一刻,没有繁忙的工作,没有熙熙攘攘的功名利禄;这一刻,天更开阔,心胸也更宽广。
沿途不时的山水田园,虽不算秀美,却也有种田园牧歌的味道。这不禁让人联想到:碧草连天原野阔,牧童横笛伴歌归。
群山叠翠,环保其中,演绎百年的爱恋;沟壑幽谷之间勾画壮美的画卷;急流奔腾的溪水,是人们沸腾的血液。这就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这就是我们放飞心情的地方——黄腾峡。这其中的意境外人如何知晓?唯有置身其中方能感受其中的意境。
漂流给大伙的第一印象就是:刺激、惊险。我时常想,能再碧波荡漾的江河里,一竹筏,一竹蒿,或站立其中,或坐于竹筏之上。时而划舟,时而戏水,亦或是看着江上舟来船往,听着渔舟唱晚,这才是我的心境所体现。如今,惊险刺激的漂流,对于习惯了静悠悠的我未尝不是一种心境的变换。
在这里,穿着各类短袖T恤,运动裤、运动鞋服,以及泳衣泳裤的人们仿佛在进行一场时装秀;在这里你可以尽情地欢叫,高声呐喊;你可以无拘无束地向众人泼水,同时也享受着众人对你的围攻。此时,所有漂流的人都已经融入到这欢乐的海洋。没有人会讥笑你,也没有人会显得尴尬,更没有人因为你在漂流过程中的尖叫而认为你是胆小如鼠。所有人似乎在一瞬间变得亲密无间,小孩与成年人也变得融洽,没有了代沟,相互融入到这惊险刺激的漂流中。
漂流无疑是惊险的,说其惊险是因为水稻两旁尽是突兀的岩石。尽管如此,却也不会那么容易受伤,只要能戴上安全帽,在落差湍急处抓紧橡皮艇,剩下的你就尽情地叫喊,尽情地享受所带来的刺激。在湍急处,让人体验极速冲浪的感觉,一波一波的水浪从前或后拍打过来;在平缓处,松懈下来的众人,奋力地向四周的人泼水,一时间,仿佛置身于世界大战,水花飞溅,劈头盖脸泼过来。此时,相互间没有气愤,没有阶层等级,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你可以泼我,我也可以泼你。
漂流形成估摸耗时一个多钟,而恰恰是这一个多小时的历程,让人体验到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官宦沉浮的人生境遇。或许很多人都无法经理这样的人生变幻,或许许多人一辈子都在平凡稳静中度过,或许……。人生有太多的或许。皆在此次漂流中演绎的淋漓尽致。,生活中的急流或平缓不正是增添了人生的精彩吗?在我看来,漂流是一次旅游之行,更是一次人生的体验,是平凡与波折的体验,是得与失的感悟,是大起大落之后又归于的一种平静。智慧原本来源于生活,不是吗?
这是一次心灵之旅,是放飞心情的体验,生活就应该充满激情。
来源于:21商城
第四篇:死亡之旅读后感
死亡之旅读后感
一、内容简介
本书涵盖了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事例对死亡之旅项目的起因给出了崭新的理由,深刻分析了这种现象的本质,并系统地讨论了项目参与者所面临的所有关键问题:政治、人员、过程、项目管理,以及工具,为我们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指南。本书不但有助于快速识别死亡之旅项目,而且能够大大提高自己从中生还的概率。无论是开发人员、项目领导、直线商务经理还是CxO,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现实而适用的解决方案。本书的主角并不是在“教科书一样规范的”模范公司中那样组织完美的项目。它所描述的正是你在自己公司中所面临的项目。但通过本书,你不仅会认识到自己所面临的残酷现实,还将会学会如何应付它们。
二、个人读书点评、读后感 成功无须赘述,但我们必须明了自己的失败、挫折和疑问。人们很容易忘记以往的困境、错误开端和痛苦摸索。我们总把过去的成功归功于一往无前的决心,而把当前的困境归咎于这种决心的消逝和减弱。
——Eric Hoffer
最初是被这本书的名字所吸引,因此才决定看一看它到底是什么内容。但通过阅读才明白这是一本关于软件项目管理的书,更重要的是它是在告诉你理想世界里的做事方法——理智的人们会针对项目的预算、进度和资源做出冷静和明智的决策。
我们每个人可能已经注意到,我们并不是生活在理想世界之中,而且事实往往恰恰相反:虽然有些人毫无理智,所做的决定一点都不冷静和明智,但为了工作或项目我们也不得不同他们打交道。换句话说,你正在为一个“死亡之旅”项目工作。本书如此命名有一个巨大的优点:无须对它进行任何解释。因为每当向工作在一线的人提起这个名称时,他们都会带着会心的微笑说:“噢,没错,你一定是在说我的项目。”现在,它既有可能是你的项目,也很可能是你和其他任何人的项目——我们都正在或即将为各种死亡之旅项目工作,至少看起来是这样。
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该就以下问题扪心自问(尽管你往往在项目结束时才会这么做):“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陷于这样的项目之中?”第1章中首先讨论这个问题,这是作者根据自己作为咨询顾问研究和观察了大量此类项目的经验,但是假设你无法避免参与这种项目,比如,由于没有其他工作可做,或者由于和雇主之间存在着某种形式的“金手铐”关系,而使你无法离开,此时你就面临下一个问题:“我如何才能挺过这个项目并且无损自己的健康、理智和尊严?”如果你是乐天派,或许你还会考虑如何克服自己所面临的障碍,并以低于预算的成本准时完成项目。但如果你已经历过大量这种类型的项目,你可能已经很清楚成功的机会微乎其微,能够挺过去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作者在软件业30多年的工作中,发现从事这个行业的人们对死亡之旅项目的反应非常有趣。软件业的部分人员(特别是在硅谷)把这类项目美化成对勇气的测试,认为它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赤足攀登珠穆朗玛峰。只要技术像一生中所经历的那样不断迅速变化,这种有趣的观点可能就会永久存在。我们的软件业还并不成熟,每年都有新的“珠穆朗玛峰”出现,而同时也会有一批充满自信的新程序员被说服,相信自己能够赤足一直攀上顶峰。然而,软件业另一部分人员的看法却截然不同,他们认为死亡之旅项目是令人困窘的失败。在各种各样的统计中,人们满眼都是进度延期、预算超支、充斥着错误的软件、不满的用户和完全失败的项目。而咨询顾问、权威和方法学家们不厌其烦地反复告诉我们导致这种恶果的原因包括使用了错误的方法、工具或项目管理技术。换句话说,出现死亡之旅项目完全是因为我们愚不可及或者缺乏能力。如果你同业界中久经沙场的老手交谈,他们经常会这样说:“嗨,我并不是傻瓜!我当然也想用正确的方法、工具和管理技术,但我的上级经理和最终用户不允许我这样做。这个项目的进度如此荒谬完全是因为从一开始它就是被强加给我们的,而那时我们连项目要干什么都根本不知道!”结论:出现死亡之旅类型项目是因为资深管理层都是不择手段的混蛋,而用户们不但幼稚可笑而且不切实际。
三、读书心得
毫无疑问,书中所有的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在管理项目的过程中,我们确实犯了很多愚蠢的错误,资深管理层确实沉迷于荒谬可笑的政治游戏,而最终用户们也确实提出了不切实际的要求。我深信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快速变更、新生代对老一代的意见常常不尊重的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为什么要尊重老一
代的意见呢?毕竟现在这一代主要使用面向Java的编程技术,而我们这一代的编程经验却仅仅来自于30年前的自动编码器与汇编语言。对今天的商业用户而言,即便考虑到前辈们要求使用基于主机、字符界面、具备傻终端接口的在线系统,这对搞清楚自己应该使用哪种基于Web的应用又有什么作用? 无论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是什么,我们得到了一个令人清醒的结论:死亡之旅项目的产生非常正常,根本不是意外情况。我认为如今的软件开发人员和项目经理十分聪明,而且非常乐于用理智的方式来管理项目,不仅如此,我还认为如今的商业用户和高级管理人员比上一代更加精通计算机,而且他们对软件开发人员在有限资源条件下按时交付成果的期望也更加现实。即使这样,也不能让这两类聪明人停止启动新的死亡之旅项目——因为商务压力和新技术要求不断启动新的此类项目。也许商务经理很清楚新系统的开发至少需要12个月,但他们仍然会向你强调:如果在6个月内不能交付新系统,竞争对手就会用他们的新产品或新服务抢走全部市场份额。与此类似,也许技术人员非常清楚采用新技术(例如因特网)的风险很大,但他们还是会告诉你:如果这种技术最终获得成功,你就能获得战略上的竞争优势,而这种优势是值得冒险的。换一个角度来说,根据Standish的行业问卷结果,以及由测量权威
Capers Jones,Howard Rubin和Larry Putnam等人所收集的统计数据,项目不但平均落后进度6~12个月,而且平均超出预算达50%~100%。虽然情况根据项目大小和其他各种因素的差异会有所不同,但严酷的现实往往是项目情况会导致项目经理及其技术人员在死亡之旅项目中出现的行为。如果项目一开始便伴随着很多高风险因素,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大量加班现象,人员也很可能会在项目结束前身心俱疲。
因此真正的问题是:如果死亡之旅项目不可避免,你怎样才能逃脱失败的命运?应如何做才能增加成功的几率?你应该在哪些方面准备好妥协?一旦无法按自己的意愿行事,你应该准备好在何时辞职?本书就是关于这些问题的的理解和研究都给与了我无限的认同感。以上这些问题不但涉及负责项目的经理,与进行设计、编码、测试和撰写系统文档等实际工作的技术人员也息息相关。
如果你正在为一个死亡之旅项目工作,几乎可以肯定在被分配的进度和预算之内,你将无法利用现有资源完成用户所要求的功能或特性。你将不得不做出一些冷酷的决定——确定哪些特性需要放弃,以及哪些特性需要集中资
源予以保证。实际上,由于一些琐碎的特性永远都不会用到,因此最好让它们自己消亡。其他特性虽然重要,但实现起来却相对简单,例如它们就是用户所提供类库或者你当前所用CASE工具的副产品。根据“分类”在医学上的寓意,这些特性是否能够得以幸存完全取决于自身。死亡之旅项目的成败往往取决于项目团队对系统关键特性的定位能力——因为如果缺乏充足的资源和精力投入,这些关键特性必将消亡。
当然,要想在死亡之旅项目中幸存下来,仅仅靠分类还远远不够,我们还要注意人件、“过程”、工具和技术方面的因素。同时,作者也鼓励我们不断收集来自实际项目团队的意见,这些项目团队往往会针对最佳实践、最坏实践和“酒醉测试器”问题给出一些实用的技巧。
随着市场竞争的国际化和日益激烈,几乎每一位软件从业人员都面临着残酷条件下的死亡之旅。虽然企业和组织可以通过采用各种软件项目管理方法、质量保证体系来提升项目绩效,但越来越多的软件项目往往不得不接受通常情况下被视为不切实际的条件:人手短缺、资源匮乏、资金不足、工期奇紧。这时,项目经理仅仅利用软件项目管理的常规方法已经不能再保证项目的成功。作为软件开发人员和软件经理,我们应该怎样应对这种情况呢?我想《死亡之旅》恰恰为此时的你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可以预计,每个项目最终都将具有死亡之旅的特点。如何让死亡之旅项目不但生存下来,而且获得良好的效果,必将是每个项目人员都将面临的问题。因此,无论是对于初涉这个领域的人员,还是对于那些“饱经摧残”的资深人士,本书都将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我相信,本书不但是对我国的软件行业项目管理的一大贡献,而且对各行业项目管理人员的实际水平的提升也将有极大帮助。
无论我们将来毕业后会面临什么,决定怎么做,我们都希望在下一个死亡之旅项目中能有好运。而且,请记住Samuel Beckett的话:
不断尝试,不断失败,但这没有关系。再来一次,虽然又失败了,但情况却好多了。
第五篇:《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灵成长之旅 考点整理
第一章:做个健康的大学生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进一步定义了思维健康新概念,即“一个人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都健全”。
▲心理健康的标准:(1)正确认识自我和接纳自我。(2)情绪积极、乐观、稳定、心境良好。
(3)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4)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5)坚强的意志品质(6)能保持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7)拥有完整和谐的人格品质(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向心理咨询专业人员求助:(1)心理咨询是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运用心理学理论知识和方法,通过语言、文字以及其他的信息传递方式,能够给咨询对象给予帮助、启发和指导的过程。(2)心理咨询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保密原则,也就是说,心理咨询是在不危害个人和他人安全的条件下,咨询师队友困惑的来访者交流的内容和全部信息,都予以保密。
第二章:认识自我●自我认识的含义: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觉察,是一个人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总和的意识,以及对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体验和评价。
▲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自我认识主要涉及“我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为什么是这样一个人”等问题,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印象、自我分析、自我评价等。自我体验是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产生的情绪体验,只要集中在“我能否接纳自己”、“我对自己是否满意”等方面。自我控制主要表现为人的意志行为,它监督、调控人的行为活动,调节着自己对自己的态度以及对他人的态度,主要涉及“我如何改变自己”、“我如何成为理想中的那种人”等问题。
●投射自我也称镜中自我,是个人想象中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自我感。
▲自我意识的分化:青年期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从明显的自我分化开始的,它是自我意识走向成熟的标志。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主观我与客观我的矛盾(2)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矛盾(3)独立意向与依附心理的冲突(4)交往需要与自我闭锁的冲突(5)追求上进与自我消沉的矛盾
论述案例分析:完善自我:现实生活让我们知道,自我认识已是不易,自我控制也很难要想达到自我超越、自我实现更是难上加难。但作为梦想追求理想和幸福生活的我们来说,完善自我、实现自我是不断追求的目标,是继续前行的动力,也是知名发展方向的灯塔。完善自我是一个“新我”形成的过程,从“小我”走向“大我”,从“昨日之我”向“今日之我”、“明日之我”迈进。珍惜已有的自我,追求更好更高的自我,做一个“自如的、独特的、最好的”自我。
▲自卑的表现:(1)自我怀疑,自我贬低(2)情绪低落,心态消极(3)胆小怯懦,畏首畏尾
▲战胜自卑的方法:(展开答)(1)在勇气和决心改变自己(2)调整理想自我,调节抱负水平(3)学会积累和体验成功(4)利用补偿作用超越自卑(5)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自我中心,即人在观察事物或考虑问题时,以个人主观图式去对待有关事物,不能设想他人观点、他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心理状态。
第三章:情绪心理调节:开启心门
●情绪是内心的感受经由身体表现出来的状态,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因此,从一般意义上讲,情绪是指人们在内心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体验,或者说,是人们在心理活动中,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应。它有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之分。积极肯定的情绪是爱与温情、感恩、好奇心、振奋、热情、毅力、信心、快乐、活力、奉献、服务等;消极否定的情绪是嫉妒、愤怒、抑郁、紧张、狂躁、怀疑、自卑、内疚等。正面肯定的情绪对人生太发挥着积极作用,负面否定情绪对人生的成功起着消极作用。▲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类型。
▲大学生的情绪的特点:(1)情绪体验丰富多彩(2)情绪活动不稳定,波动较大(3)情绪体验强烈易冲动(4)情绪表现外线与内隐并存
▲善于控制不良情绪:不良情绪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因此心理学家积极主动对大学生不良情绪进行科学指导并大力提倡大学生应学会对不良情绪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方法:(1)深度呼吸法(2)积极的心里暗示法(3)注意力转移法(4)适度宣泄法(5)自我安慰法(6)人际交往调节法(7)情绪升华法
▲ABC理论:A指诱发性事件,B指个体所遇到的诱发事件之后产生的相应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想法、解释和评价;C是在特定的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D即排斥、对抗,实际上也是一个咨询治疗过程流程图,产生有效的治疗效果E。
▲抑郁管理五步法:第一步,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第二步,发出心情不佳的信息;第三步,让“身体活动起来”提升情绪;第四步,多样化思考问题;第五步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第四章 个性心理完善:成为我想成为的人
▲个性的特点:独特性、稳定性、整合性、功能性。▲气质的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
▲性格的分类:内向-外向型、理智-情绪型、独立-顺从型、A-B-C型
A型:(冠心病性格)动机很强,有上进心,不甘心落后,喜欢和别人攀比,做事追求完美对自己和人要求严格,时间观念特别强,生活节奏快,办事雷厉风行,容易急躁。B型:(长寿性格)动机和争意识比较弱,知足常乐,较少与别人攀比,与世无争,随遇而安,生活节奏慢,一般不会感到时间紧迫,做事不慌不忙,情绪表达平稳适度,喜欢享受平稳生活。C型:(癌症性格)为人处世谨小慎微,特别容易宽容和顺从别人,但这种宽容与顺从往往是压抑自己的负性情绪为代价的。
▲羞怯的类型:气质型羞怯,认识型羞怯,挫折性羞怯
第五章 挫折与压力心理应付:扼住命运的咽喉
▲“挫折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挫折情境,指主观上存在着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的干扰情景,如专业考试不及格、学生干部没竞选上等等;二是挫折认知,指对挫折情景的认知与评价,惹这种过程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三是挫折反应,只在对挫折认知评价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某些情绪或行为反应,比如,愤怒、紧张、焦虑、逃避等等。
▲挫折的基本特征:普遍性、双重性、暂时性。
▲(简答题)如何应对挫折:(1)提高认识,正确对待挫折(2)树立远大目标,坚持不懈(3)一分为二,改变视角(4)采用精神发泄法(5)合理运用心理防御机制
▲管制压力:(1)调整认知方式(2)学会放松和转移(3)减少不必要的压力源(4)做好有效的时间管理(5)培养幽默感 ▲(论述案例分析)阳光心态:常见不合理认知: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
第六章 交往心理对策:走出孤独的藩篱
▲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投射效应、定势效应。
●晕轮效应:当我们对一个人的某些主要品质形成印象以后,倾向于据此推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是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投射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认知者形成对别人的印象时总是假设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倾向,即将自己的特征投射到其他人身上。
▲人际沟通的类型: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单项沟通和双向沟通
●言语沟通是最普通、最准确、最有效的沟通方式,它对于人的思想、意见的交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人际沟通的主要渠道。●单项沟通是指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两者之间的地位不变,一方说另一方听,接收者只接收信息无反馈。单项沟通速度较快,但准确性差,不能产生平等的参与感,不利于增加接受者的信息和感情的建立。
●双向沟通是沟通双方互相为发信人和接受者,两者地位可以发生转换。双向沟通的沟通速度慢,单比较准确,有助于沟通双方相互理解,同时可以不断修正自己的知觉,必要时双方可以进行多次商议,知道对方满意为止。
▲人际沟通的艺术(论述怎样进行人际沟通):主动沟通;尊重他人;学会说“不”;夸赞的艺术【1.善于洞察对方的闪光点2.真诚赞美 3.赞美方式多样化】;批评的艺术【1.注意场合 2.批评与鼓励并存 3.语言委婉】;学会倾听;换位思考;幽默。
▲处理冲突时应遵循的原则:(1)对事不对人(2)合理控制情绪(3)用于承认错误(4)当时当地解决冲突(5)注意适度宣泄
第七章 恋爱心理解密 让我欢喜让我忧
▲大学生的恋爱特点:(1)恋爱动机多样化(2)恋爱自主性强(3)恋爱消费五花八门,数字攀升,家长买单(4)至于浪漫的过程,轻视无言的结局(5)恋爱关系不确定,“短平快”、“高效率” ▲大学生恋爱的心理:真爱心理;从众心理;相伴心理;虚荣心理;慰藉心理;功利心理
▲单相思的表现:单相思通常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一厢情愿爱慕对方,或因无法表白或遭对方拒绝,单仍痴情不改;另一种是
将与对方交往和友谊错认为是“有意”或“暗示”而产生的“爱情错觉”。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单相思都是一种不可能得到回报的情感体验,长期处于这种心理体验的人往往脱离现实生活,被自己臆想性的恋爱情结牢牢困住,让人沉浸在自我幻想的情爱中难以自拔,久而久之产生巨大的危害。单相思的人通常会患得患失,在痛苦、压抑、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中挣扎,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单相思产生的根源在于认知
●性心理的含义:性心理是指伴随着性的生理发育而出现的与性欲、性行为等有关的性的心理活动,它主要包括性意识、性观念、性思维、性情感、性意志等。
第八章 学习心理调适:打造终身学习的能力
▲大学学习的特点:(1)自主性提高(2)专业性增强(3)内容丰富化(4)途径多样化
▲进行正确归因,做出恰当评价:对学习结果的归因分为两类,一类是外部环境归因,认为自己的学习结果受到运气、奖励、他人的影响、学习内容的难易等因素的影响;另一类是个人内部归因,倾向于这类归因的人则认为自己的学习结果是努力程度、情绪、个性、健康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时间管理的内涵:时间管理是指在充分认识时间的发生和价值的基础上,为了实现既定目标,运用技巧,技术和工具而进行自我规划和管理的行为特征。时间管理并是不要将所有的事情都完成,而是怎样有效的运用时间。时间管理的目的也不是管理时间,而是将时间投入到既定目标中,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效能和效率。事实上,时间管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管理,怎样用最短的时间做好即紧急又重要的事情,从而达到最佳目标。
●目标管理的内涵:目标是指人们在预期时间内,通过各种努力,最终达到希望的结果或某种状态。目标管理是指以目标为导向,运用管理手段展开一系列管理活动,对自己进行思想上的管理,从而达到预期的目标。目标管理是为了调动我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按照目标进行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以保证获得满意的成绩。时间管理和目标管理是紧密结合的,具有一定的衔接性,有了目标才会对目标进行分析,分析后就应该为实现目标而设定相应的时间,可以说,目标管理是时间管理的前提,而时间管理在目标时间过程中起到提醒和引导的作用。
▲分清事情的主次:按照美国管理学家科维提出的时间管理“四象限”原则,我们可以将事情分为重要又紧急、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既不紧急又不重要。很显然,第一象限重要又紧急的事是迫在眉睫的,要排在第一位置去做,例如:开始,即将交的作业等,第二象限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就可以延缓一下,虽然没有时间限制但也应该尽量提早做完。例如:阅读课外书籍、锻炼身体等。第三象限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随时遇到随时可以做,例如接电话等。第四象限既不紧急又不重要的事情尽可能的少做,绝不可以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这一象限。例如:上网偷菜、闲谈等。因此我们在对待学习过程中得事情变可以按这个原则划分,分析事情的重要和紧急程度,对程度不同的把握,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时间管理能力。
▲(简答)减轻学习疲劳:(1)培养兴趣,激发潜能(2)张弛有度,劳逸结合(3)科学用脑,合理安排(4)创设环境,营造气氛(5)放松训练,注入活力
第九章 求职心理秘诀:描绘绚丽的职业画卷
▲(简答)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方法:(1)我是什么样的人(2)我想要的目标是什么(3)我能做什么(4)环境支持或允许我坐什么(5)我的职业与职业生涯规划是什么
▲大学生求职心理的特点:(1)追求高地位和高技术性的工作(2)强调职业的安全感和稳定性(3)追求职业的高经济报酬(4)以周围人的选择作为自己的选择(5)求职的依赖性强
第十章 网络心理聚焦:做网络的文明使者
▲网络成瘾满足的三个条件、定义:(1)过度依赖(2)长时间上网(3)症状表现【心理和身体的异常状况,损害社会功能】 ▲通过行为训练逐步缩短上网时间:这是一类通过一系列的行为训练来逐步克服不良行为并重新塑造良好行为的方法。常用的克服网络成瘾的行为训练有厌恶疗法和循序渐进法。
第十一章 人生心里盘点:体验唯一的历程
▲(填空/选择)生命的特征:唯一性、不可逆转性、独特性、可塑性。
▲生命的危机种类:发展性危机;境遇性危机;存在性危机。▲(简答)健康行为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宜运动;少饮酒,不酗酒;心里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