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国培的感受
学习国培的感受 冯庄小学职春霞A组
2012年的9月带着一颗渴望而又真诚的心来参加小学语文国培培训。在这次培训的过程中我聆听的多位教育专家的生动、形象而有精彩的讲座,提高了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业务知识。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知识。经过这次的培训令我感触很大,下面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一、教育学生,从爱出发。
平等的爱,理解的爱,尊重的爱,信任的爱,这些都是老师爱的真谛。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只要有了问题时及时处理,处理的方法得当,注意和学生沟通,学生就会信任你,喜欢你。爱学生,还表现在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又要注意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我们老师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师爱要全面、公平。
二、懂得尊重和激励学生。
尊重和激励学生,可以启发学生的心灵、思维。著名的心理学家雷耳评论说:称赞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象阳光一样,没有他,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但是我们大多数的人,只是敏于躲避别人的冷言冷语,而我们自己却吝于把赞许的温暖阳光给与别人。
三、增强了我的责任意识。
俗话说:责任重于泰山。作为一名教师,学生是我们直接的教育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到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要想教育好学生,增强责任意识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强烈责任心是无法教育好学生的。教育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同时又是环环相扣的过程。一个环节出现缺陷会给其他环节构成困难,从而影响学生的正常成长。我们教师应该立足现今,着眼未来,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勤勤恳恳,充当人梯,负起我们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为后代着想,为家长负责,为学生负责。
四、我觉得教师应树立新观念。
新课程已经走进课堂,作为教师,我们应把握时代的脉搏,顺应历史的要求,那就要迅速转型,由“知识仓库型”升级为“创新型”教师,以创新教育来促进社会的发展。教师要勤于学习,充实自我,使自己具备相应的知识结构、教育理念、文化素养、道德素养。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结构,要视角敏锐,跟上时代步伐,勇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总之,不能停滞不前,不能只靠过去的经验,不能做个教书的匠人,而应做个育人的艺术家。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所以我们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通过学习,我收获的不单单是专家们讲解的内容,更是一种理念,一股动力。使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加热衷于教育事业。我会抓住这次机遇,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努力实践,在教学岗位上积极进取,锐意创新,力争成为一名新时期的优秀教师。如果我们用心寻找到各种教育教学资源交叉的点,那个点即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金钥匙,进而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照样可以熠熠生辉。
最后,我对李欣老师和帮助过我的老师衷心地说声谢谢!在这次国培培训中能认识你们真是太高兴了。
第二篇:国培学习感受
国培学习感受
乌林九年制学校 郭春梅
今年的暑假,我参加了形式新颖,效果明显国培计划网络培训学习。一开始我认为,这次的学习与往次的学习一样,无非又是一些走过场的东西,流于形式罢了,应付一下就可以了。后来,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我觉得本次学习并非如此简单,领导及指导老师都非常重视,每天都坚持上网学习、写作业、发表评论,也可在网上直接与专家交流,互动效果好,克服了以往只是专家讲,培训老师听的这种单一的形式。于是在客观条件下自己也开始转变认识和态度,把本次培训作为一件很重要的大事来对待。
随着学习的推进,自己对此事的学习认识也由被动的迫于环境,不得不学,转变为主观上主动的去学习,认为应该学,要学好。所以我每天都坚持在线学习、写作业发帖子,交流等。因为在培训和学习的过程中我的确感觉到受益非浅。下面我简单总结我在本次培训中的几点收获:
1、我的确是转变了学习的观念,知道了学习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培训才会促进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
2、认识上和学习的自觉性上发生了改变,本次网络培训中的视频和全国各地的老师交流互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网络培训的魅力所在,这种形式从参与的程度上可以看出受到广大老师的认可。
3、培训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案例很多,特别贴近班主任的工作实际,易于接受,从而也认同了培训的内容,我从内心愿意接受这样的培训。
4、本次培训学习,几位专家的讲座内容可谓:深刻独到、旁征博引、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发人深省。学了之后确实获益匪浅。例如所讲的“用心学习”是教师最值得寻觅探求的地方,更是教师一生追求所在。
这次的学习使我明白了许多:有效的学习,应该是会学、会用的学习,总体来讲应该是真正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自身的素养,人格的魅力,教师要促进学生学习、自身成长就要始终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己任,以爱为动力,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此次的学习,形式多样,让我最感兴趣的是在网上与专家与同仁互动式交流、评论,在交流、评论中教师共同探究、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大家的观点来得更直接、更朴素、更真实。在交流中得到启发,得到快乐,还提高了自身文化素质。老师们的答疑解惑让我在学习上信心百倍,更使我的学习进步很快,教育教学工作有了动力和努力的方向。是网络学习让我体味到了人生从来未有过的快乐与欣喜。
第三篇:国培学习后感受
“国培计划”学习总结汇报材料 2013年10月21日-30日,我有幸赴大同大学参加了 “国培计划山西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21日下午到达报到地点:大同武警宾馆,我们就住在这个军事化的旅店。我们吃、住、学习都在这里,因此节约了很多学习时间。
10月22日上午,国培计划山西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小学语文班隆重拉开帷幕,来自山西省太原、运城、长治、晋城、等地的78名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参加了此次培训。在开班典礼上,大同大学的院长向全体学员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介绍了此次培训项目的总体设计和课程安排,对参训学员提出了严格要求和殷切希望,并预祝培训项目得以顺利实施和圆满完成。
在这次培训中我们的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一共聆听了17位来自不同领域的教授专家的报告讲座,每一场讲座都好比一份美味大餐,既学习了很多理论知识,也获得了很多新的理念;观摩了一节名师示范课;参观了云冈石窟;举行教育论文,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及反思征文比赛。白天听讲座,晚上写学习体会。没有双休日,每天都安排的满满的。下面我具体谈一下这次培训的体会和收获。首先是此次培训中课程的设置丰富,培训的主题鲜明,学习内容帖近实际工作。此次国培课程设置了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汉语拼音教学的有效策略、汉语言文字的特点语文课堂教学行为及基本技能、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提高识字写字的有效教学和阅读与学习阅读等专题讲座,从理论的角度讲解了新课改环境下教学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使本人对语文教育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和提高,受到了有益的启发。此外,还设置了几个媒体应用课程——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相整合等讲座,真真正正的提高了我们的教育技术能力。欣赏了《少年闰土》教学课堂实录,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个课程的安排紧紧围绕本次培训的主题,对我们有极大的帮助。
其次是聆听知名教授、专家讲座,使我耳目一新。专家们的报告,内容既深刻独到又通俗易懂、既旁征博引又紧扣主题、既发人深省又生动有趣。他们对小学语文的前沿引领,让人耳目一新、心生敬仰。让我经历了一次思想的洗礼,享受了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他们的讲座为当前的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走进学生思维,学有效地教学,教生活中的语文”。专家们鼓励我们青年教师要善于发现、善于反思。要求我们做高素质的与往年教师,做有云纹品位的教师。每场讲座结束之前,学员都会和专家们进行互动交流,对学员的困惑,专家们都一一给予解答。
本次培训授课特邀了许多教育界的名师,大同大学的杨尚贵教授、宋东来教授,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的丰向日等等。这些老师亲自授课、座谈等,参加的老师各有侧重、各有精辟的观点。这些观点让我耳目一新,深有启发,明白了语文教学的重点,充实了做好工作的理论基础,这是一次思想观念更新,工作方法改进和提高的培训。教授们独到的视角、深邃的思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将深深地影响着我、激励着我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去。
三是要积极应用培训结果,促进工作的开展。此次国培的目的就是要进一步提高参加小学语文老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加强对基本理论的学习,加强业务技能的提高,并应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中。
十天的国培项目研修学习,对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教研技艺的增长,这是我汲取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知识营养大餐的十天,也是促进我专业化发展的十天!今后我将努力做到:
1.将十天学习的教育理论投入到实践教学中去,为做科研型老师而努力。
2.加强学习。除继续学习理解本次学习培训内容外,还要多读报刊杂志,积极撰写教育论文、案例分析和教学反思,做终身学习的表率。争取能在教育刊物上发表作品。
3.认真做好课题研究,转变观念,探求新课程改革中的“热点和亮点”。
4.充分利用好大同大学为参加培训学员搭建的平台,加强交流,让智慧碰撞,让“国培”播下的“种子”生根、发芽。
接下来的教学中,我要汲取专家的精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将国培计划中学到的新理念、新技术、新能力落实于课堂教学,让自己在教学实践中获得成长,使每位学生都成为教师“国培”的受益者,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更上一个台阶。
“国培计划”学习总结汇
报材料
八一小学
段程彦
第四篇:2013国培感受
感受“2013国培”
——北京国培感言 我非常有幸参加了国家教育部发起、北京外国语大学承办的国“国培计划(2013)”——河北省农村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共培训来自河北的各地市的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组成研修团队100名,齐聚北外。集中培训时间为2013年10月6日至10月16日,总计培训10天。回想这段培训历程,我切切实实又回到了学生时代。每天白天坐在礼堂里听课、记笔记,晚上在线互动研讨,写回顾、谈感想,往往到深夜。虽然很累,但生活变得快乐、充实。
专家之所以成为了“大师”,与我们的区别在于:他们思想的高度、广度和深度,还有他们对社会、对民族的忧患意识及对教育厚重的深深情怀和高度的责任感。他们发现问题不是一味地抱怨,指责,而是探索、研究,寻求解决办法,积极地与我们分享。他们很平普,稳稳地走自己的路,但步步催你改变;他们很低调,声声告知他们的经验,句句定你心间!无论尘世多烦扰,社会多功利,他们定力依然!“学林探路贵于无人处有奇观”,他们做学问达到至高无上的境界,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我们是否能成为有影响力的老师、引领学生健康成长?这取决于我们思考的质与量,取决于我们是否有热心、决心和恒心!
同时,我无时无刻不被来自各地的精英学员的好学、敢于参与和刻苦精神所感染:他们积极参加一切有意义的活动,课堂上积极发言,用英语与教授们互动,对当前的教育、教材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还有的学员用全英文记笔记,做“同文翻译”,让我佩服!积极参加团队拓展、文艺彩排、自编简报、踊跃投稿,40多岁的人竟像回到了少年时代!他们利用短暂的午休和晚上,互相了解各地教育特色,交流经验,互拷优质课件、教学实录,甚至自发地给大家进行关于词汇教学的英语讲座,那股对教育教学的投入和热情,善于积累,博彩百家之长的精神深深地激励着我,使我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现将学习感言写下:
研修方式新颖独到, 培训内容丰富多彩,专题讲座精彩纷呈
这次研修方式新颖,不是局限于专家讲座与学员聆听,而是采取现场观摩;互动研讨;案例分析;专题讲座;自主研修;专家指导;下校考察;教学展示;交流研讨等培训方式,引领学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将动与静相结合,也将理论学习与实际操练相结合。内容丰富多彩,有“形而上”的理论性东西,也有可操作的实践性内容,他们提供丰富的教学案例,或讲解点评、或回答提问、或共同探讨,以启迪学员的思维,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让我们更加明确:英语是中小学生们一门必修课程,承担着“开发智力,开拓视野,启迪思维,陶冶情操,了解文化差异,树立良好的世界观”的任务。进一步明白了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思路,了解了国内外中小学教师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学习了英语教学先进理念和先进教学方法。因而更加坚定一个信念:教师的教学生涯是有限的,但我们工作的意义却是无限的!
教学行为呼唤改变:
付学军老师是一位有着30多年教龄的全国模范教师,她对课堂导入分析指导幽默、新颖,更使人感觉到的是一种高效,让我有了耳目一新、茅塞顿开的深切体会。她的报告让我明白:一位成功的教师只有爱心是不够的,还得有智慧,爱为核心,智慧相随。她对一些教学行为的处理给了我很大启发。如:“别和孩子过不去,给自己找台阶下,也适时地给学生找台阶下”,“何必为难孩子,为难自己”,“换个方法”等充分地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宽容和智慧。学期末她会选取每个孩子完成好的作业装订成册,展示给学生和家长看,我的学生也在做作业,但我没注意收集和展示,错过了激励学生的一个好方法。北京西城外国语学校的尉小龙校长以一种西方式的风趣,妙语连珠的把为人师表,师德修养诠释给了我们,课外我们有的学员都喜欢亲切的称他“老顽童”,作为的外语的老教育者那良好的心态,那童心未泯的心性,让我们明白:原来老师的精神世界其实可以更美丽。
微格课的展示讨论更是令人收获颇丰:林平教授能够现场发挥指正学员们案例的不足,更能张口给出建设性建议,一整天的为我们解惑释疑,对于一个上了年纪的老教育工作者而言那是多么的辛苦呀!机智聪慧英语课堂技能综合性活动该如何设计与应用?令人头疼的英语词汇和语法怎样教?英语阅读怎样教?英语写作能力如何培养与发展?英语的听说技能教学活动如何设计?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究竟该如何教给我们的学生怎样的英语?我们是否应该有意识地设计教学情境,以起到理解性的穿插、介入?这也给我们教学提出了要求:该如何创设听说活动,从而提高
学生的表达能力——运用语言的能力?课堂环节的每一步设置及目的是否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是否让学生真正学到了东西,是否培养了学生真正运用了语言的能力?等等„„
“国培计划”让我再一次深深陷入了对英语教育甚至对人生的再思考。“国培计划”使我认识到,只有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我们才能在教育的天空飞得更高,飞得更远!以后的路还很长,我将坚持自己的原则,结合所学,基于自己学校的特色,勤恳踏实地工作,不给自己留遗憾,不给学生留遗憾!在教育的这片土地上,做最好的自己,个性化的自我!
我和付学军教授
第五篇:国培感受
让课堂开出五彩的花
在国培集中培训中,有两位老师的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张老师《小学语文课堂的实施》和云南陈老师的《让生态课堂开出生命的花》。
在讲座中,张老师给了教师一个独特的定位: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法则,教给学生行为的准则。
他说到:
我是教师,但我不是园丁,我是森林的护林员; 我是教师,但我不是春蚕,我是引导旅客的导游; 我是教师,但我不是蜡烛,我是大海的航标灯。
听了这句话,回顾自己的教学工作,引起了我的一些反思。我是老师我一定不要做一个园丁,削去属于孩子们的个性,给他们一个定型的人生,我要做的是森林的护林人,让我的孩子们在我的庇护下张扬自己的个性,健康茁壮的成长。不要做春蚕作茧自缚,要引导孩子们在这片知识的海洋里自由的游览。不要做那支只能发出短暂而很弱烛光的蜡烛,既没有照亮别人,自己也燃烧殆尽,要做那茫茫大海上那盏发出微弱光茫的航标灯,永远指引这片大海上来来往往的行船,引领他们走向正确的方向,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
在讲座中,张老师告诉我们语文教学,重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德育我们应该谨慎渗透,要知道侧重,不要语文老师变成了品德老师。
我们的教学就是要在生活中去寻找问题(生活问题化),把问题放在一定的情景中来分析(问题情景化)对情景进行教学(情景教学化)教学要让学生有一定的认知(教学认知化)认知要上升到情感之上(认知情感化)带着认知的情感去实践(情感实践化)实践要在生活之中(实践生活化)
听了张老师的专题讲座,让我开始重新审视了我的课堂教学,我们老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与渔不如授人以欲。我做到了吗?要想提升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关键是兴趣的培养。让我们的孩子们愿学,乐学。
张老师还讲到很多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比如教作文时我们可以要求孩子们每次作文比前一次增加一个字,这样孩子们觉得很容易做到,慢慢的作文就会有话可写,到五年级下册的时候我们教给孩子们删减的能力,把字数控制在六百字,我觉得很可取。我们在评价的时候多一把尺子就会多一批好学生,评价时我们要让尺子丰富多彩。比如对于学困生作文只要我们抓到了好的词语,或者美的句子我们就可以给他整个作文优,让他们多一些信心。北京的李镗教授说得好,不要以为他们不行,也许他们将来也会成为作家,毕竟每个孩子的成长周期不一样嘛。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都比较了解儿童心理学,儿童心理学中对儿童教育的时间学。对于学生而言,上课前5分钟,是学生的一个心理适应期,此刻的学习新知识,基本等于无效,这个阶段可用于激趣揭题;学习的高峰期:对于1到3年级上课后第5到15分钟,四到六年级是第5到20分钟,这个阶段用于传知授法;心理疲劳阶段:对于1到3年级的学生来说是第15到25分钟,对于4到6年级的学生来说是第20到30分钟,这个阶段,可进行实践巩固;心理恢复期:对于1到3年级的学生来说是第25到35分钟,对于4到6年级的学生来说是第30到40分钟,这个阶段可进行查漏补缺;对于1到3年级的学生来说第35到40分钟就是身心疲劳阶段了,这段时候可进行温习反思。了解教育时间学,我们就能合理利用时间,安排好自己的课堂。
这五个时区的划定,构成课堂教学的时间“场”,能使40分钟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从而构建良效课堂。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15分钟的“传知授法”时间,关注“三为主”即: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教学是课堂的主线;注重“五落实”即:
扎实(知识)、例:“美丽”造句,1、位置:前,中,后
2、人,景,物
3、写一段话,不出现美丽。丰实(拓展,发散)、例:曹冲称象 朴实(课件少用)、平实(讲平实的语言,不要总是讲一些深奥的名言话语)真实(有缺陷)。
一堂课,仅40分钟,我们要避免出现无效的教学时间,比如说大话、说废话,更要避免负效的教学时间,比如在课堂上批评学生、体罚学生、知识教错。这样,我们才做到了有效利用课堂时间。老师在课堂上说气话,批评学生将进入负效课堂,孩子们的心里就会产生抗拒的心理,对于你接下来讲的课失去兴趣。孩子们在课堂上搞小动作我们老师是否该想想是不是自己的课堂讲得不够生动。
这样在教学目标明确的前提下,在激发孩子们兴趣的基础上,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给孩子学习方法,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自爱实践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掌握方法发展技能。这样的课堂才是良效课堂。
陈红梅老师的《让生态课堂开出生命的花》让我知道生态课堂,是一种真实,自然,本色的学习课堂。倡导的是师生之间的个性的,自主的进行互动交流,师生间积极的,生动的开展探究合作,师生共同开启生命的智慧,开发生命的潜能,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与知识的课堂。我们老师对学生要热情,公正和蔼真正做到关心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的课堂。陈老师还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的讲解让我们明白了语文教学必须选准切入点,做到既教语文,也教思维,还要教会学生生活。我想这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应该做到的。
她带领大家“为生命的成长打逗号,停下来反思我们的课堂。”从而倡导未来的生态课堂要实现五个回归:1.回归——生本课堂;2.回归——“对话”课堂;3.回归——体验课堂;4.回归——探索课堂;5.回归——评价课堂。
陶行知所说:“我们必须变成小孩,才配做小孩的先生。”陈 老师在列举课堂实例时用得最多的词就是“玩”。课堂上,老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以真诚的微笑融入孩子的世界,用心灵去倾听;老师是学生发展的朋友,能根据课前的预设和课堂的生成组织教学,用宽容、理解、欣赏的目光去发现;老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与文本、作者对话,进行思维和心灵的碰撞,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
课堂应该富有“诗意”。什么是诗意?怎样的课堂才是诗意的课堂?陈老师以自己的几堂课堂实例为大家作了诠释。将课文作为一个载体,师生的思想时而在上面栖息,时而又畅游四方的课堂才是诗意的课堂;充满了“心有灵犀一点通”“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的课堂才是诗意的课堂;师生于“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境中忽然发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课堂才是诗意的课堂;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在字里行间“悟读”出独特感受的课堂才是诗意的课堂。她认为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回归“生态”课堂、“对话”课堂、“体验”课堂、“探索”课堂和“评价”课堂。
她说我们课堂上应做好十件事:
(一)帮助学生确立能达到的情感价值目标;
(二)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并服务学生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内容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世界;
(四)不断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五)及时多渠道反馈,构建与学生沟通的桥梁;
(六)认真倾听,不限制学生的思维方向和个性化讲解;
(七)实时帮助学生发现求知的意义;
(八)在需要时,展示自己学习的经历和学习的经验;
(九)经常提示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联;
(十)始终注重引导学生创设互帮互助的合作学习的氛围。
如果我们每一堂课都做好这十件事,那么,我们的课堂一定是锦上添花。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怎样更有效地开展好小组合作学习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握时机,当好“导演”,让学生当好“演员”。小组合作学习时以讨论的形式研讨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学生在讨论中要倾听(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价和补充)、协作(用不同形式展示问题的解决过程)、分享(让每个人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从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现在广大教师都在尝试运用“合作——探究”这种新的教学理念,并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已经较好地解 决了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1.分组、分工、命名、口号;2.汇报的规范; 3.合作技能的训练(口头表达、倾听和质疑);4.合作的时间保证(5分钟);5.教师设计小组合作探讨问题的维度;6.评价机制。
但是,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万能的钥匙,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研究,不断探索有效合作学习的途径和方法,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各类学生不断发展。在这次的培训中,来自西南师大的荣维东教授指出:积极的评价,将不断增强差生参与合作的意识,也使差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此,合理运用小组评价机制,对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建立优生与差生的互帮互助尤为有效。评价的内容包括小组合作中行为表现、积极性、参与度以及学生在活动中情感、态度、能力的变化。奖励,则更有利于激励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
比如:对于小组研讨的问题教师定期规定此类问题只能差生回答,如果差生回答出来可以加分(30分),如果差生回答不出由中等生补充回答,但只能得(20分),如果都回答不出就由优生帮助,得分就变为(10分),如果都回答不出来就由小组长救急,但分数为(0分)。通过奖励评价机制使差生能得到认可,激发差生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开发他们的潜能,乐意为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努力;同时,通过小组之间的竞争,小组长及组员们也会主动帮助差生,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技能。
在教育的路上,我们还需要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才能让我们在教育事业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轻松,越来越快乐,也才能让孩子们学有所获,成为祖国新世纪的接班人,我们肩上的责任重大,需要我们尽职尽责做好我们的教育工作。
最后,我借用张老师的一首诗来结束今天的交流。
教坛百花迎春开,师承古今向未来。万千磨砺何所惧,岁寒梅香飘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