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运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诸多问题的思考
关于运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诸多问
题的思考
深化 细化 刚化
考核评价是干部工作的基础性环节。全面运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科学考核和准确评价干部,既是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选好干部、配好班子,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的关键所在;又是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导向作用和综合效应,进一步推进干部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的重要举措。结合县区党委换届干部考察的实践,笔者认为运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应从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深化对干部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准确把握《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对改进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工作的创新要求
《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是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和重要保证,是改进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工作的方法指南。贯彻运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关键是要确立更加科学民主、更为群众认同的新的干部考核理念、考核指标、考核方法和考核操作原则,使其成为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指挥棒”和“助推器”。一是在考核理念上,坚决摒弃传统的政绩考 评观,树立以科学发展观、德才素质观为核心的系统考评理念。把科学发展观作为考核、评价和使用干部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检验标准,坚持以德才素质评价为中心,努力实现由传统的“凭实绩用干部”到“从实绩看德才,凭德才用干部”的转变。二是在考核指标上,着力淡化单纯经济增长指标,建立以经济指标、社会指标、文化指标、环境指标为主体的系统考评指标体系。改变传统的以GDP论英雄的评价方式,坚持既重经济指标,又重民生指标,从GDP转向科学发展,引导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真正做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三是在考核方法上,进一步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个别谈话等传统方法,形成以民意调查、实绩分析、综合评价等新方法与传统方法有机结合、环环紧扣、步步深入、相互印证的系统考评方法。全面运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既要进一步扩大民主,严把民主程序,重视倾听民意,关注民生问题,使群众公认得到更好体现;又要科学分析实绩,全面衡量当前效果、长远效益与投入效率,使实绩考评结果得到广泛认同。同时,还要把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历史情况与现实情况、定量分析与定性评价结合起来,坚持以纵向比较、一贯表现和定性评价为主,全面、系统、客观、公正地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出综合评价。四是在考核操作上,注意把握“三性”,力避“三化”,使综合考评更具实用性和生命力。要把握特殊 性,防止简单化。注意尊重和把握领导工作、干部工作特有的反映形式,避免象对物质发展成果进行技术经济评估一样,简单地对领导工作进行评价。尤其是不能完全以量化分析折算出来的分数作为评价干部的标准,而要以定性为主、定量为辅,以防止新的“数字出干部”现象。要增强操作性,避免繁琐化。换届考察、届中考核、个别增补考察和年度考核等不同考核类型运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应有所侧重、繁简适度,可根据需要完整运用或适当简化和融合有关环节和程序,并设计与之相应的具体考核方案。要扩大公开性,消除神秘化。全面公开考核工作的政策、程序和过程,适度公开考核结果,并依据定性评价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客观标准和公开信息评价干部,防止暗箱操作,避免凭印象和想当然用人,减少主要领导的自由裁量权,增强干部工作的公信力。
二、细化建立符合本地实际、具有地方特色的具体操作办法,全面运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解决干部考核评价和选拔任用中的突出问题
细节决定成败。再好的办法,也必须落实到每个细节的具体操作上。《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是干部考核评价工作的基本规范。全面运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科学考核评价和选拔任用干部,必须紧密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细化主要考核环节的具体操作办法和不同考核类型的具体 实施方案,增强考核办法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干部考核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准确性,切实解决干部考核评价主要环节的重点问题和选拔任用中的突出问题。
第一,规范考察对象提名程序,细化确定考察对象的具体操作办法,科学确定考察对象,切实解决简单“以票取人”和 “一把手”说了算的问题。当前,一些地方在民主推荐和确定考察对象过程中,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干部的提名环节缺乏规范的制度约束,往往以领导意图主导民意,事实上形成了提名人选确定由“一把手”说了算。二是片面理解和贯彻群众公认原则,机械教条地按得票多少确定考察对象人选。这种简单以票划线、以票取人的做法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导致民主推荐跑票拉票现象严重。《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民主推荐提名程序,引入二次会议推荐,差额确定考察对象提名人选,较好地解决了群众公认、民主推荐多数人赞成的问题。但是,要真正解决提名人选确定“多数群众拥护”、“一把手”说了算和简单“以票取人”等问题,必须全面贯彻《干部任用条例》和《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的基本精神,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细化确定考察对象的方法、步骤和限制性条件等一整套提名环节的具体操作办法。总结以往干部工作的实践经验,吸取过去一些好的做法,考察对象人选应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任职考察与日常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分类进行确定。继 续提名考察对象主要依据有关换届的具体政策,综合考虑本人表现、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延伸五年考核情况和考察组意见,以及班子结构要求和现状等方面的情况来确定。新提拔考察对象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对民主推荐、近五年年度考核、考察组意见和后备干部等项情况按百分制量化计分来确定。建议量化分值为:总分100分=民主推荐分60分+五年年度考核分15分+考察组意见分15分+后备干部分10分,并明确各项目分值的具体量化办法。新提拔非中共党员考察对象不采用量化办法,由组织部、统战部根据民主推荐、党委推荐情况研究确定。同时,根据有关规定,明确不得列为考察对象的各项具体限制条件。总之,要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按照优化结构、增强功能、提高素质、好中选优的原则,从班子现状和工作需要出发,统筹考虑,科学确定考察对象人选,在克服简单“以票取人”倾向的同时,防止陷入“以分取人”的误区。
第二,改进民意调查组织方式,细化民意调查的具体操作办法,科学获取民意,切实解决民意失真问题。传统考评办法习惯于以中层干部这一层面的公认替代群众公认,把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结果简单归结为群众公认结果,往往导致民意失真。运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科学准确地获取民意,关键是要规范民意调查的具体操作办法,明确民意调查的具体内容、方法和结果分析运用等基本要求,切实增 强民意调查的针对性、科学性、准确性和实效性。要针对不同民意调查的具体情况,科学选择民调方法,采取问卷调查、入户调查、电话访问、网上评议等相应方式进行民意调查;科学确定民调范围,随机抽取民调样本,注意从“两代表一委员”和服务对象等关联度强、知情度高、代表性广的群体中选择参加民意调查的人员,人数不少于本级以上“两代表一委员”总量的五分之一,其中生产工作一线的党代表、非中共党员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其他群众代表必须占一半以上;科学设计调查问卷,根据换届考察和个别提拔任职考察的不同要求,确定内容,设置题型,拟定题目;科学分析和运用民调结果,与民主测评结果相互印证,并作为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同时针对民调中群众不满意的内容进行整改,引导干部自觉增强群众观念,尊重群众意愿,努力为群众办实事。
第三,完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细化实绩分析 的具体操作办法,科学甄别政绩,切实解决吃政绩“大锅饭”和政绩独揽、“政绩工程”和虚假政绩的问题。县区党委换届考察的实践证明,《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实绩分析的内容和方法对领导班子和正职比较合适,对副职则不太适用。运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科学准确衡量干部政绩,必须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科学细化干部实绩分析评价标准,分类制定符合不同领导岗位特点、具有可 操作性和可度量性的实绩考核评价指标及计分办法,以科学数据取代主观评价,使同一层级不同岗位领导干部的实绩具有可比性。具体地说,在实绩分析指标设计上,要把共性要求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科学提炼具有全局性、功能性、数据可获得性和地方特色性的关键指标。在实绩分析的操作方法上,要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合理设置考核指标权重,对考核结果进行量化赋分,增强实绩考核的可比度和说服力。同时,突出领导班子及成员工作情况的纵向和横向对比研究,以分析领导班子的实绩为基础,从中分析评价干部个人的实绩。
第四,拓展获取评价信息的渠道,细化综合评价的具体操作办法,科学准确评价干部,切实解决“好中选优”和“带病提拔”问题。综合评价是干部考察的统筹性方法,通过对各个环节考核结果的全面比较分析,综合考虑客观环境因素、历史现实情况和相关方面的意见,形成对班子或干部的正确评价,作为干部选优汰劣的基本依据。在“好中选优”问题上,要积极探索综合评价量化指标体系,尝试将有关环节的评价意见进行量化,合理设置不同评价内容和不同评价参与主体的权重,明确干部的民主测评优秀率、民主推荐得票率、全额定向推荐的留任率、民意调查群众满意度、实绩考核结果的具体量化分值和办法,以科学的分值数据进行综合比较;全面运用典型分析、数据分析、比较分析、环境分 析、历史分析等方法,通过对民意与官意、效果与投入、历史与现实、基础条件与主观努力以及纵向与横向的全面比较分析,科学甄别、有效发现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优秀干部和追求片面发展的相形见绌干部。在防止“带病提拔”问题上,要善于发现廉政自律指标走低情况中的问题迹象;敏锐捕捉和深入挖掘面上谈话“知情人”片言只语中的问题线索;注意听取和掌握纪检监察机关、政法机关和审计部门反映的问题信息;认真调查了解反映比较突出、线索比较具体、影响提拔使用的情况或问题,以准确识别考察人选的“病症”和“病源”,严防“带病提拔”和“带病上岗”。
三、刚化考核结果在干部选拔中的运用,切实加强《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的相关配套制度建设
全面贯彻、科学运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既要强化考核结果运用的刚性要求,充分发挥考核的综合效应和导向作用,又要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加强干部考核工作基础建设,努力实现考核理念的科学化、操作方法的规范化、量化得分的电算化和结果运用的程序化。
第一,强化考核结果运用的刚性要求。关键是要明确考核结果运用的程序、途径和具体要求,切实防止考核结果运用的随意性。首先,要依据考核结果,对同一班子、同一类型、同一层级干部分类进行纵向排序、横向排序和综合排序,并对分类排名情况进行全面对比分析。其次,要科学运用考 核结果和分类排名情况,确定考察对象和继续提名人选,形成最终使用意见。对排名靠前、群众认可度高、考核优秀的,要列入选拔任用的范围,原则上同等条件下优先任用;对排名靠后、群众认可度低、考核较差的,针对不同情况,通过不再提名或免职、降职、诫免、辞退等方式,将那些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和相形见绌的领导干部换下来,做到褒有章、贬有据。同时,要及时向被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反馈考核情况,指出优缺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整改,有针对性地加强班子建设。
第二,加强干部考察人员队伍建设。干部考察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直接事关干部考察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要针对干部考察人员知识结构单
一、素质层次不齐、抽调考察人员随意性较大等问题,切实加强干部考察人员队伍建设。一是实行干部考察员制度。建立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较高、熟悉干部工作方针政策、具有一定综合分析和语言文字能力,由组织等相关部门组织人事干部和党员领导干部组成的专兼职干部考察员队伍。二是建立干部考察员资格评审制度。根据干部考察员的政治表现、职级资历、业务水平、从事组织人事工作时间等情况,可将干部考察员划分成若干等级。通过组织推荐和个人自荐申报、资格审查、考试考核、等级审定等相关程序确定干部考察员,并颁发等级证书。三是规范干部考察员的管理。要明确基本职责,加强教育培训,实行动态管理,规范考察行为,健全奖惩制度。同时,坚持考察组人员组成与考察任务相匹配原则,实行内行领衔选干部,每次考察须由与考察对象具有相近工作经历和相应级别的考察员担任组长,考察组成员由熟悉考核对象岗位工作特点、掌握相关政策和业务知识、能够准确把握所考察职位对干部素质特殊要求的考察员组成,防止出现“外行考察内行”的现象,以干部考察人员的高素质确保干部考察工作的高质量。
第三,完善相关配套制度。重点健全和完善四项制度:一是明确引领科学发展的岗位职责和胜任标准。科学明确的岗位职责规范是干部考核评价的基础依据。积极开展制定县级党政正职岗位职位说明书试点工作,在岗位职责分析的基础上,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制定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职位说明书,明确职位定义、任职资格、岗位职责、工作目标等,为干部能力评价和实绩考核提供明确具体的依据。二是建立年度实绩分析制度。根据年度工作目标和岗位职责分工,每年年末岁初及时采集汇总实绩分析的有关数据,确保实绩分析的及时性和准确度。三是完善考核结果反馈制度。明确考核结果反馈的范围、内容和方式,通过在适当范围内公开考核结果,既有效调动参与人员的积极性,又使被考察单位和对象及时改正存在问题,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导向作用。四是实行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制 度。明确推荐、提名、考察、决定各个环节相关人员应承担的相应责任,加强对用人失察失误的责任追究。
第四,改进考核评价技术手段。为了增强考核的可比性,使同一层级的不同岗位干部“比出高低、分出上下”,要积极运用综合评价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确定新提拔考察对象、民主测评、民意调查、实绩分析、综合评价等各个考核评价环节数量分析的数学模型,开发相应的考核评价软件,运用计算机对各评价环节的各种数据进行快速处理,计算综合得分,形成线性分析曲线,通过分值或曲线直观反映干部的群众认可度、素质高低、实绩大小和综合评价结果,切实提高干部考核工作效率和考核准确性。
第二篇:中国航空集团公司领导人员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试行)
中国航空集团公司
领导人员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科学地考核评价中国航空集团公司及其所属企业(以下简称集团)各级领导人员,加强领导人员管理监督,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集团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根据《中央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试行)》等有关文件规定,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 综合考核评价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用人标准,坚持客观公正、注重实绩、引导科学发展。
第三条 综合考核评价运用多维度测评方法,坚持分层分类考核,坚持定量考核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对领导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工作实绩、勤勉尽职和廉洁自律等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价。
第四条 集团党组管理的领导班子考核评价工作与“四好”班子创建活动相结合,按照“四好”班子考评工作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执行。
第二章 考核评价组织方式
第五条 集团党组直接管理领导人员的综合考核评价工作由集团党组负责组织实施。
集团党组任前备案管理领导人员的综合考核评价工作原则上由所在企业党委组织实施,集团党组根据需要派员参与。所在企业党委须将领导人员述职述廉报告、考核评价材料、多维度测评结果和等级评定结果报集团党组审核。
集团党组任后备案管理领导人员的综合考核评价工作由所在企业党委组织实施,但须将领导人员述职述廉报告、考核评价材料、多维度测评结果和等级评定结果报集团党组备案。
第六条 成立综合考核评价领导小组,由党组(党委)领导成员、纪检组组长(纪委书记),组织人事纪检部门领导人员组成,统筹指挥协调考核评价工作。综合考核评价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包括审定考核评价方案、指挥协调监督考核评价工作、重要关键或疑难问题决策以及考核评价结果的研究审核,等等。
第七条 根据工作需要,综合考核评价领导小组可下设若干考核评价组。考核评价组在综合考核评价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具体实施考核评价工作,主要职责是拟订考核评价方案、具体实施考核评价、汇总分析考核评价情况、撰写考核评价报告、提出考核评价结果建议,等等。
第三章 考核评价内容
第八条 领导人员综合考核评价的主要内容为:素质、能力和业绩,共8项指标。素质 你包括政治素质、职业素养、廉洁从业;能力包括决策能力、执行能力、创新能力;业绩包括绩效评价、个人贡献(见附件一、二)。具体指标说明如下:
(一)素质
政治素质:政治坚定,旗帜鲜明,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注重学习,与时俱进,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原则,顾全大局,党性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强。
职业素养:勤勉敬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开拓精神和创业激情;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守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熟悉现代企业管理,具有敏锐的市场意识、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丰富的管理经验。
廉洁从业:艰苦奋斗、勤俭办企业,自觉维护出资人权益;诚实守信、依法经营,自觉遵守党和国家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作风正派、严于律己,严格约束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自觉接受组织和职工群众监督。
(二)能力
决策能力:思路清晰、有前瞻性,善于把握国际国内经济趋势和行业发展规律,具有战略意识和发展眼光;决策科学民主,能够针对形势变化,及时调整思路和对策;对重大问题和突发事件,反应敏捷,判断准确,处置果断有效。
执行能力: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精神,具有驾驭全局、应 3
对复杂局面、解决好企业改革发展稳定重点问题的能力;大胆管理,敢于承担责任;善于优化资源配置,协调各方力量,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创新能力:学以致用,不断推动企业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勇于创造,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不断增强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核心竞争力。
(三)业绩
绩效评价:实行绩效合约制管理的,直接采用绩效合约评价分值。未实行绩效合约制管理的,将所在企业(单位)班子经营业绩考核评价结果按照一定比例计入领导人员个人绩效评价。
个人贡献:根据岗位职责要求,对经理班子成员、党群系统领导人员、职能部门(事业部)领导人员的个人贡献实行分类考核:
对经理班子成员,重点评价其执行上级组织和董事会决议、组织安全生产经营、自主创新、管理效能、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完成经营效益目标等方面的情况。
对党群系统领导人员,重点评价其贯彻执行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上级指示要求,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党团工会组织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精神文明和企业文化建设、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及企业稳定等方面的情况。
对职能部门、事业部领导人员,重点评价其执行企业领 4
导班子决策、安全生产经营、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完成经营效益目标等方面的情况。
对兼职领导人员,重点评价其主要岗位工作业绩;多岗位并列的,对其多岗位的工作业绩进行综合考核评价。
第四章 绩效合约
第九条 大力推行绩效合约管理制,建立健全以业绩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围绕集团战略目标实施,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及岗位绩效KPI指标内容,层层分解目标,签订绩效合约,逐步构建企业战略目标、组织经营目标和个人绩效目标“三位一体”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第十条 绩效指标应体现体系化、刚性化和差异化,通过企业战略解码和目标分解,层层分解战略目标,层层落实责任目标,将企业战略目标转化为组织内的战略目标,进而再转化为个人的绩效目标,确保责任目标的层层落实。注重绩效指标的差异化,指标针对性强,重点突出。根据职责分工与目标任务的不同分别建立不同的关键业绩指标体系,体现考核指标的差异化;同时根据工作重点设置不同的指标权重,强化工作重心和目标任务的重点,避免考核粗略化、指标单
一、个人目标 不明确等问题。
第十一条 分层分级设置绩效指标,加大考核的激励作用。绩效考核目标值应分别设置基本目标、优秀目标、卓越目标等层级,进一步增强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和业绩导向作 5
用。
第十二条 绩效合约的考核结果纳入领导人员综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考核评价领导人员工作实绩的主要指标之一。
第五章 考核评价程序
第十三条 准备工作
成立综合考核评价领导小组及考核评价组,制订实施方案,收集整理被考核评价领导人员的相关信息,与有关企业党委沟通协调考核评价相关事宜,发布考核评价工作通知等。
被考核评价的领导人员根据要求,撰写个人述职述廉报告;所在企业党委配合做好综合考核评价的各项准备工作。述职述廉报告内容包括履行职责情况、廉洁自律情况、取得成绩和存在不足以及改进措施等。
第十四条 多维度测评
(一)民主测评。召开由领导班子成员、中层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和二级单位领导人员)、部分职工代表参加的测评工作会议。考核评价组就考评内容、程序和要求进行说明;被考核评价的领导人员作个人述职述廉报告;与会人员对领导人员进行民主测评(《民主测评表》格式见附件三)。
职工代表主要包括先进模范、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业技术骨干等有代表性的人员,人数不少于参加测 6
评会议总人数的10%。已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对领导人员进行测评的,职工代表不再参加测评工作会议。
(二)上级分管领导评价。上级分管领导按照管理分工,对所分管工作范围的领导人员进行打分评价。
(三)考核评价组评价。考核评价组根据综合考核评价的有关情况,听取上级主管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的意见后,集体研究提出对领导人员的评价分值。
第十五条 将多维度测评的结果,通过加权汇总的方式计算出得分,作为确定考核评价结果的重要依据(见附件四)。
正职领导人员多维度测评的权重:上级分管领导20%,本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占25%、中层管理人员占25%、职工代表占10%,考核评价组占20%。
副职领导人员多维度测评的权重:上级分管领导20%,本单位正职领导人员占20%、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占15%、中层管理人员占15%、职工代表占10%,考核评价组占20%。
第十六条 个别谈话。主要了解领导人员素质能力、履行职责、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情况。参加个别谈话的人员主要包括:领导班子成员、职能部门和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部分职工代表。
第十七条 听取意见。听取上级分管领导及组织人事、绩效考核、纪检监察部门负责人意见,必要时还应向有关的业务关联单位(部门)负责人了解相关情况。
第十八条 调查核实。根据需要,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调 7
查核实领导人员的有关情况:
(一)走访相关部门、机构;
(二)查阅相关资料,核实有关数据;
(三)专项调查;
(四)实地考察。
第十九条 提出综合考核评价结果建议。考核评价组根据领导人员考核评价总体情况,结合行业特点、企业实际和岗位职责,以及所在班子的“四好”班子创建情况,对领导人员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提出综合考核评价结果建议,撰写领导人员综合考核评价报告,报综合考核评价领导小组。
领导人员综合考核评价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领导人员总体评价、优缺点分析、考核评价初定等级、提高素质能力和改善业绩的建议等。
第二十条 审定与反馈。综合考核评价领导小组对领导人员综合考核评价报告进行审核,向集团党组提交考核评价结果。
考核评价结果经集团党组审定后,由考核评价组向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和领导人员本人进行反馈。领导人员对考核评价结果有不同意见的,可在7日内向考核评价组或集团党组提出申诉。
第二十一条 材料归档。建立领导人员综合考核评价档案,将综合考核评价结果和相关考核评价材料归档管理。
第六章 考核评价结果及运用
第二十二条 根据领导人员综合考核评价结果,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其中,得分较低、问题突出的,提出明确整改要求并限期落实整改措施;问题严重的,对领导人员岗位进行组织调整。
第二十三条 领导人员综合考核评价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级,对应的考核评价分值分别为:
“优秀”90分(含)以上;
“称职”90分以下、70分(含)以上; “基本称职”70分以下、50分(含)以上; “不称职”50分以下。
第二十四条 领导人员除因不可抗力外未完成主要工作目标的、对重大决策失误或重大事故负有责任的、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的、受到监管部门通报批评的,不得评为“优秀”和“称职”等级。
第二十五条 领导人员综合考核评价结果为“优秀”的,进行通报表扬。
领导人员综合考核评价结果为“称职”的,进行勉励,并指出不足,分析原因,促其进一步改进。
领导人员综合考核评价结果为“基本称职”的,进行诫勉谈话,指出问题和不足,限期改进,视具体情况进行岗位调整。
领导人员综合考核评价结果为“不称职”的,免去现任 9
职务。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集团内企业参照本规定制定本单位的领导人员综合考核评价办法,按照管理权限对所属领导人员实施综合考核评价。
第二十七条 本规定由集团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第二十八条 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村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
村“三委”班子和村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对村“三委”班子和村干部的管理,增强他们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意识和能力,确保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党群干群关系密切,根据中央、省委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州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中的村干部,指在职村党总支书记、村党总支副书记(包括担任村党总支副书记的大学生村官)、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村民委员会主任、村民委员会副主任、临国境线村武装干事。
第三条
考核坚持党管干部、群众公认、注重实绩、民主公开、客观公正、绩效挂钩的原则。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实行分级负责管理,在上级党组织领导下,考核村“三委”班子和村干部的职责由乡镇(街道)党(工)委组织实施。
第二章
考核的主要内容
第四条
对村“三委”班子,主要依据年初乡镇(街道)党(工)委、政府(办事处)与村“三委”班子签订的“目标考核责任书”,考核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加强组织建设等情况。
第五条
对村干部,主要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考核,重点考核岗位履职情况、工作实绩和作风建设。
德:指思想政治素质表现,包括理想信念、宗旨意识、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道德品质、遵守政治纪律、团结干事、责任担当等情况。
能:指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包括发展思路、政策水平、组织协调、改革创新、民主管理、依法办事等情况。
勤:指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包括事业心、责任感、敬业精神、务实态度、请销假、出勤、联系服务群众等情况。
绩:指工作实绩表现,包括发展经济、组织建设、农民致富、党群干群关系、社会和谐等情况。
廉:指廉洁自律表现,包括严格执行廉政准则、规范权力行使、接受群众监督、清正廉洁等情况。
第六条
乡镇(街道)要根据各村实际,制作专门的“考核明细表”,对考核内容进行具体细化,为加强干部管理、优化班子结构、增强班子功能提供依据。
第三章
考核方式及程序
考核分督查检查考核、绩效考核、换届目标考核三种,绩效考核和换届目标考核程序一致。
第七条
督查检查考核由乡镇(街道)党(工)委负责具体方案的制定及实施,明确督查考核的主要内容,一般在每年6月底进行;可采取随机走访党员群众代表、考勤登记抽查、工作进度民意抽查等方式进行,实行量化打分,分值100分。
第八条
绩效考核由乡镇(街道)党(工)委负责具体方案的制定及实施,一般在每年12月底进行。换届目标考核由县市区党委统一布置。每年底或换届时召开专题考评大会,组织村干部向乡镇(街道)党(工)委和本村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述职,并进行评议。参会人员包括:乡镇(街道)考核工作小组、常务书记、新农村(农场)建设指导员、大学生村官、选调生、党员代表、群众代表,本村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会议由村党总支书记召集,乡镇(街道)考核工作小组组长主持。考评大会严格依照以下程序进行:
1.述职述廉。在考评大会上,村党总支书记应代表村“三委”班子述职述廉,村“三委”班子述职述廉后,村干部进行个人述职述廉。
2.民主测评。村“三委”班子和村干部述职述廉结束后,要组织全体参会人员对村“三委”班子按“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等次进行无记名测评,对村干部按“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进行无记名测评,再由乡镇(街道)考核工作小组计算民主测评得分,其计算公式为:村“三委”班子民主测评得分=100×(优秀票数×1+良好票数×0.8+一般票数×0.6)/总票数,村干部民
主测评得分=100×(优秀票数×1+称职票数 ×0.8+基本称职票数 ×0.6)/总票数。
3.绩效考核和换届目标考核,均实行量化考核。由乡镇(街道)考核工作小组按照专门制作的“考核明细表”进行逐项打分,分值100分。
第四章
考核等次的确定
第九条
考核等次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综合评定村干部考核等次。
1.考核得分。村“三委”班子和村干部的考核得分按“督查得分占20%、民主测评得分占30%、目标考核得分占50%”的比例计算。
2.考核等次。村“三委”班子共划分为四个等次:90分及以上的为优秀等次,为一类村班子;70—90分(含70分)的为良好等次,为二类村班子;60—70分(含60分)的为一般等次,为三类村班子;60分以下的为较差等次,为四类村班子。村干部共划分为4个等次:90分及以上为“优秀”,70-90分(含70分)为“称职”,60-70分(含60分)为“基本称职”,60分以下且经乡镇(街道)党(工)委认定为不称职的为“不称职”。考核为“优秀”等次的村“三委”班子或村干部比例不超过20%。
第五章
考核结果的运用
第十条
村“三委”班子和村干部的目标考核及换届目标考核结果,与村“三委”班子及村干部绩效报酬、奖惩、任用直接挂钩。
第十一条
根据州委、州政府《关于加强农村“三基”建设深化边疆党建长廊建设的实施意见》(西发„2010‟8号),每年给予每个山区行政村的2000元党员活动经费、坝区行政村的1000元党员活动经费作为绩效奖金,根据村“三委”班子综合考核结果计发。
第十二条 根据州纪委等五部门《关于印发<关于适当提高村(居)干部补贴标准的方案>的通知》(西民政发〔2014〕13号),从2014年1月1日起,村干部补贴标准在原有基础上增加的500元作为绩效报酬,根据村干部综合考核结果计发。
第十三条
对考核为“优秀”、“良好”等次的村“三委”班子,要大力宣传和表彰,其绩效奖金按100%计发,对考核为“一般”等次的按80%计发,对考核为“较差”的取消绩效奖金,并将其列为“后进”党组织进行整顿。
第十四条
对考核等次为“优秀”的村干部,要大力宣传和表彰,其当年绩效报酬由乡镇(街道)给予适当上浮。同时,结合考核情况,县市区党委每两年、乡镇(街道)党(工)委每年评选表彰奖励一批“优秀村干部”。同时,继续从被评定为“优秀”等次的村干部中考录乡镇(街道)公务员,受表彰的“优秀村干部”在同等条件下优先。
第十五条
对考核等次为“称职”、“基本称职”的村干
部,其当年绩效报酬分别按100%、80%计发。考核等次为“基本称职”的,当年不得“评优选模”。同时,乡镇(街道)党(工)委主要领导要与“基本称职”的村干部进行个别谈话,帮助查找原因,明确整改方向。
第十六条
对考核等次为“不称职”的村干部,其当年绩效报酬全部取消,两年不得“评优选模”。同时,由乡镇(街道)党(工)委主要领导对其进行诫勉谈话。若拒不整改,连续2年考核为“不称职”的,是村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和临国境线村武装干事的,由乡镇(街道)党(工)委按程序规定进行免职处理;是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或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的,要求其自行辞职,不辞职的依法罢免。
第六章
考核工作纪律
第十七条
考核不得弄虚作假、徇私舞弊、打击报复。违者予以严肃处理。
第十八条
村干部无正当理由拒绝参加目标考核,经教育后仍拒绝参加的,可直接将其考核等次确定为“不称职”。
第十九条
实行过错追究制度。村干部任职期间违纪违法,并查证属实的,由相关纪检部门、乡镇(街道)党(工)委依纪、依规作出相应处理;触犯刑律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村民小组干部绩效管理考核办法,由(街道)党(工)委参照本办法制定。
第二十一条
各县市区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中央、省委及州委有关村干部岗位职责要求,细化村干部岗位职责,量化考核指标,制定详细考核方案。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中共委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四篇: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考核评价试行办法
财政部
关于印发《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考核评价
试行办法》的通知
财农改〔2013〕1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为规范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建立健全奖励约束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动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取得实效,根据〘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关于开展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农改〔2012〕12号)、〘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关于2013年扩大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的通知〙(国农改〔2013〕15号)、〘财政部关于印发〖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中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预〔2012〕437号)等文件精神,我部制定了〘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考核评价试行办法〙。现予印发,请各地高度重视,认真贯彻执行,切实做好试点各项工作。
附件: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考核评价试行办法
财政部
2013年9月30日
—1—
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考核评价试行办法
第一条 为扎实推动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规范各项试点工作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奖励约束机制,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考核评价遵循定性考评与定量考评相结合,自我考评与抽查考评相结合,考核结果与激励机制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条 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要求,各试点省份对省以下试点开展情况进行考核评价。财政部对各试点省份试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具体由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
第四条 考核评价包括以下内容:
(一)试点工作是否受到重视,工作机制是否健全,工作保障是否得力,宣传培训是否到位等;
(二)试点方案实施情况;
(三)资金预算安排和执行情况;
(四)各项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包括资金管理办法、项目管理办法、档案管理制度、监督检查与绩效考评制度等;
(五)试点工作成效,主要包括农民满意程度、试点经验可推广价值等。
(六)试点工作中是否存在违规违纪等问题,包括是否加重农民负担、截留挪用资金,是否出现群众上访等。
第五条 考核评价的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文件;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印发的政策文件;财政预算管理制度、国库管理制度以及财务管理办法、资金管理办法;各试点省份出台的有关政策文件。
第六条 考核评价以自然为周期,实行自评和抽查考评相结合。除特殊情况外,每年年初各试点省份对上一的试点工作全面总结并进行自我考评,自评报告(连同考核评分表)于3月31日前报送财政部(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
第七条 抽查考评分为书面考评和实地考评。各试点省份对本省份的自评报告真实性负责。书面考评以各试点省份的自评报告为基础结合平时调
研、宣传情况等进行评价;实地抽查以组成检查组形式赴有关省份开展检查,每年抽查比例不低于20%。
第八条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开展专家考评和农民满意度调查。专家可以从有关职能部门、高校科研院所、学者中遴选,也可以委托大学、科研院所等机构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农民满意度调查。
第九条 考评的组织实施。包括制定考评方案、下发考评通知、实地检查考核、量化考评结果等环节。
第十条 考评结果的应用。坚持奖优罚劣的原则,量化考核评价结果将作为分配中央财政奖励资金的参考因素。
第十一条 考评工作的纪律要求。应坚持实事求是和客观公正的原则,广泛征求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全面真实地对试点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应自觉遵守中央八项规定,注重廉洁自律。
第十二条 各试点省份应参照本暂行办法,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评价办法,并报财政部(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备案。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3年10月30日开始施行。
附: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考核评价量化评分表(略)
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考核评价量化评分表
填表日期:填表人:
—4—
—5—
第五篇:中央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试行)
关于印发《中央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综合
考核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
中组发„2009‟1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和国资委党委,各副省级城市党委组织部和国资委党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组织部和国资委党委,各中央企业党委(党组):
现将《中央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在实施中有何问题和建议,请及时报告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
中共中央组织部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
中央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 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科学地考核评价中央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进一步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和领导人员管理监督,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综合考核评价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把出资人认可、职工群众认可和市场认可结合起来,做到客观公正、注重实绩、简便易行。
第三条
紧密结合企业实际,运用多维度测评、定量考核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等办法,对中央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工作实绩、勤勉尽责和廉洁自律等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价。
第四条
综合考核评价以考核评价为基础,任期考核评价为重点,任期考核评价周期为三年;考核评价方式适当简化。
第五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央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的考核评价。
领导班子指由中央或者中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务院国资委党委)管理的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组成的团队。领导人员包括:
(一)设立董事会企业的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不含外部董事、职工董事,下同),总经理(总裁,下同)、副总经理(副总裁)、总会计师;
(二)未设立董事会企业的总经理(总裁、院长、所长、局长、主任,下同)、副总经理(副总裁、副院长、副所长、副局长、副主任)、总会计师;
(三)企业党组(党委)书记、副书记、党委常委(党组成员),纪委书记(纪检组组长)。
第六条
综合考核评价结果作为领导班子调整和领导人员培养、使用、奖惩的重要依据。
第二章 综合考核评价内容
第七条
领导班子考核评价内容为:政治素质、经营业绩、团结协作和作风形象,共11项指标:政治素质包括政治方向、社会责任、企业党建;经营业绩包括业绩成果、财务绩效、科学发展;团结协作包括发扬民主、整体合力;作风形象包括诚信务实、联系群众、廉洁自律(见附件一)。
各项综合考核评价指标,依据所设置的考核评价要点和标准进行考评(见附件二)。
第八条
领导班子的考核评价内容,经营业绩占50%,政治素质、团结协作、作风形象共占50%(所含8项指标权重相同)。经营业绩中,业绩成果、财务绩效分别占50%和25%,直接采用国务院国资委对中央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和财务绩效评价的结果,科学管理占25%(见附件三)。
第九条
领导人员考核评价内容为:素质、能力和业绩,共8项指标。素质包括政治素质、职业素养、廉洁从业;能力包括决策能力、执行能力、创新能力;业绩包括班子实绩、个人贡献(见附件四)。
各项综合考核评价指标,依据所设置的考核评价要点和标准进行考评(见附件五)。
第十条
领导人员综合考核评价,业绩占50%,素质和能力共占50%(所含6项指标区权重相同)。业绩中,班子业绩占70%,直接采用领导班子经营业绩考核评价结果;个人贡献占30%(见附件六)。
第十一条
根据岗位职责要求,对领导人员的个人贡献实行分类评价:
(一)对董事会成员重点评价制定战略规划、科学民主决策、实施风险管控、执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情况。
(二)对经理班子成员重点评价执行董事会决议、组织生产经营、自主创新、管理效能、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安全生产、完成经营效益目标等方面的情况。
对未设立董事会企业的经理班子成员,还应当评价本条第一款所列内容。
(三)对党委(党组)成员重点评价保证监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参与重大问题决策、选人用人和人才队伍建设、党组织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党风廉政和反腐倡廉工作、精神文明和企业文化建设、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及企业稳定等方面的情况。
第三章 综合考核评价方式
第十二条
中共中央中组部(以下简称中央组织部)和国务院国资委党委成立考核评价组具体实施综合考核评价工作。考核评价组成员由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及有关部门和单位人员组成。
第十三条
准备工作。由考核评价组制订实施方案,收集整理被考核评价企业的相关信息,与被考核评价企业党委(党组)沟通协调考核评价相关事宜,发布考核评价工作预告等。
被考核评价企业的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根据要求分别撰写述职报告,并配合做好综合考核评价的各项准备工作。述职报告内容包括履行职责情况、廉洁自律情况、取得成绩和存在不足以及改进措施等。
第十四条
多维度测评。
(一)企业内部民主测评。召开由领导班子成员、中层管理人员(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二级单位负责人)、部分职工代表参加的测评工作会议,企业主要负责人代表领导班子述职,领导人员提交书面述职报告。与会人员分别对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进行民主测评。
职工代表主要包括先进模范、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业技术骨干等有代表性的人员,人数不少于参加测评会议总人数的10%。
成立职工代表大会的企业,考核评价期间,由企业工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组织召开职工代表大会,职工代表对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进行测评。已召开职工代表大会进行测评的,职工代表不再参加测评工作会议。
(二)上级管理部门评价。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机构代表上级管理部门对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进行评价。
(三)监事会评价。国务院派驻企业监事会(以下简称监事会)根据监督检查了解的情况,对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进行评价。任期届满当年只进行任期民主测评,不再进行民主测评。
第十五条
将多维度测评的结果,通过加权汇总的方式计算出得分,作为确定考核评价结果和任期考核评价等级的重要依据。
领导班子多维度测评主体的权重:领导班子成员占25%、中层管理人员占25%、职工代表占10%、上级管理部门占25%、监事会占15%。(见附件七)
领导班子正职多维度测评主体的权重与领导班子多维度测评主体的权重相同。
领导班子副职多维度测评主体的权重:领导班子正职占20%、领导班子副职占15%、中层管理人员占25%、职工代表测评得分占10%、上级管理部门评价得分占20%、监事会评价得分占10%。(见附件七)
第十六条
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任期考核评价民主测评最终得分,分别由前两个民主测评得分和任期民主测评得分加权汇总确定,三次测评得分的权重分别是30%、30%、40%。
第十七条
个别谈话。主要了解领导班子建设状况和领导人员素质能力、履职职责、廉洁自律等方面情况。参加个别谈话的人员主要包括:领导班子成员、职能部门和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部分职工代表及退休不超过两年的原领导班子成员。
第十八条
听取意见。听取监事会主席对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履职情况的意见;听取纪检监察部门对领导人员廉洁自律情况的意见。根据需要,就落实国家产业政策、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情况听取国家相关部门意见。
第十九条
调查核实。根据需要,可采取以下方式调查核实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的有关情况:
(一)走访相关部门、机构;
(二)查阅相关资料,核实有关数据;
(三)专项调查;
(四)实地考察。
第二十条
提出综合考核评价结果建议。考核评价组根据考核评价总体情况,结合行业特点、企业实际和岗位职责,对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综合考核评价结果建议,撰写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综合考核评价报告,报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
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领导班子总体评价、综合考核评价等级、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建议等。领导人员考核评价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领导人员总体评价、优缺点分析、综合考核评价等级、提高能力素质和改善业绩的建议等。
第二十一条
审定与反馈。考核评价结果经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审定后,由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机构进行反馈。其中,考核评价结果向企业主要负责人反馈;领导班子任期考核评价结果向领导班子成员反馈,领导人员任期考核评价结果向企业主要负责人和本人反馈。
第二十二条
归档。建立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综合考核评价档案,将综合考核评价结果和相关考核评价材料归档。
第二十三条
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考核评价采取民主测评和个别谈话的方式进行,参加民主测评和个别谈话的人员范围可以根据需要适当缩小。
第四章 综合考核评价结果及运用
第二十四条
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考核评价,根据民主测评结果和个别谈话情况形成考核评价意见。
第二十五条
根据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考核评价结果,提出改进意见建议。其中,得分较低、问题突出的,提出明确整改要求并限期落实整改措施;问题严重的,对领导班子进行组织调整。
第二十六条
领导班子任期考核评价结果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等级,领导人员任期考核评价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级。
第二十七条
领导班子任期内贯彻落实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得力的、未完成经营业绩考核目标的、财务绩效评价结果较差的、班子成员发生违法违纪案件的、对因决策失误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的、出现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和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事件的,不得评为“优秀”和“良好”等级。
第二十八条
领导人员任期内除因不可抗力未完成主要工作目标的、对重大决策失误或重大事故负有责任的、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的、受到监管部门通报批评的,不得评为“优秀”和“称职”等级。
第二十九条
领导班子任期考核评价结果为“优秀”的,授予“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领导班子任期考核评价结果为“良好”的,进行勉励,并指出不足,分析原因,促其进一步改进。
领导班子任期综合考核评价结果为“一般”的,限期整改,并进行适当调整。
领导班子任期考核评价结果为“较差”的,进行改组。
第三十条
领导人员任期考核评价结果为“优秀”的,在一定范围进行通报表扬。
领导人员任期考核评价结果为“称职”的,进行勉励,并指出不足,分析原因,促其进一步改进。
领导人员任期考核评价结果为“基本称职”的,进行诫勉谈话,指出问题和不足,限期改进,视具体情况进行岗位调整。
领导人员任期综合考核评价结果为“不称职”的,不再继续聘任或免职。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一条
地方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的综合考核评价,可以参照本办法根据当地情况另行制定有关办法。
第三十二条
董事会试点中央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的考核评价,结合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开展董事会试点工作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由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负责解释。
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