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论苏州方言之二:苏州话中的程度副词
小论苏州方言之二:苏州话中的程度副词
程度副词在普通话中有“很”“非常”“太” “十分”等。同样,在苏州话当中也有许多表示程度的副词。
常用的有表示“很”“非常”之类的,苏州话用“蛮”、“老”、“穷”程度更深可以用叠词,“老老”等,如
1.小王个人倒是蛮好的。
2.哦,格只船穷大个嘛。
3.快点转去吧,天老老晚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苏州话的程度副词中,有一个字虽然有点不雅,但使用的频率却是超过上述所有的了,所以在讨论方言的时候,无法回避,不得不提了,这个字就是“乱”(谐音),愿意专指俚语的男性的那个,但在苏州话里却仿佛什么也都搭的上了,由生/殖/器引申为骂人的话。其实在全国其他方言里同样也存在这个词。如
苏州话说,“关倷乱事”。“倷懂只乱啊”,这里的“乱”读第四声,同名词的那个一样的读法,只是要重读,意思是“什么”,词性是代词,“关倷乱事”就是“关你什么事”的意思,而其他方言中也有“鸟”“*”“球”之类的说法,最著名的是《水浒传》里李逵说的:“招安,招安,招甚/鸟/安”,换成苏州话就是“招乱个安啊”。
在苏州话里,“乱”还可以做动词用,一种表示意思是理睬或者答应或者响应的意思,如
1.甲:“朋友,借我点米”(朋友,借我点钱来)
乙:“我乱倷么好歪”(我答应你才怪)同时,往往会竖起骄傲的中指
2.甲(一个MM)撒娇的打电话给男朋友乙:“喂,倷为啥不乱我啊?”这里的不乱就是不理睬,不和…说话的意思。
3.领导说“从今朝起办公室不许开空调”,但没有人乱俚。这里的乱表示响应的意思。
“乱”的第二个动词意思表示“完蛋”“闯祸”之类的,如失手打碎杯子,马山脱口而出“哦,那么乱”就是“啊,这次闯祸了——要给爸爸打屁屁了”。
有点扯远了,由骂人的专指那个再慢慢的引申为日常生活中用的程度副词,已渐渐的失去了粗俗的成分,我们的市民(包括小孩子以及MM)也是脱口而出了。如:
我上周日在观前小公园广场看见两个10来岁的小朋友从大光明影院出来,还用手笔划着:“《蜘蛛侠2》乱好看的!”这里的乱就是程度副词,意思是“非常”。走到乐桥公交车站台,两时髦的MM在议论着,“站头上人乱多,伲打的吧”,表示同样的意思。
虽然“乱”作为程度副词,说的时候琅琅上口,也很形象,但终究把生/殖/器挂在嘴边(特别是年轻MM)总是不雅,也有违于苏州文明的形象,还是不说为好。
第二篇:经典苏州话
经典苏州话,学完这208句,你就基本学会苏州话了~2012年03月29日 15:49:04
1.一踏刮字—— 一共才
2.囊么楠憾——该怎么办呀
3.投五投六——没目标
4.愁头怪脑——没事瞎犯愁
5.屑屑嗦嗦——偷偷摸摸;嚼舌
6.F来塞哉——不行啦
7.野野哗哗——没边没沿
8.死样怪气——有气无力、装赖样
9.盐鼻头出蛆——“鼻头”应为“钵头”,意思是“没影的事儿”
10.肚肠骨啊痒哉——看别人做事做不好,恨不得自己去做。
11.要死快哉——要死啦!这个还要解释?
12.搞七捻三——玩什么哩格楞
13.策呢——口头禅,有点不屑一顾的意思
14.系系特算哉——死了算了
15.花里巴啦——花里胡哨
16.肉滋滋——肉乎乎
17.鸭连连——鸭
18.鸡咕咕——鸡
19.猪噜噜——猪
20.困思懵懂——犯困
21.白相——玩
22.浑堂——澡堂
23.插烂糊——敷衍了事
24.夯八啷汤——一骨脑儿
25.眯特歇——打个盹
26.啊无乱——应为“鸭孵卵”,外行充内行 27.铜钿——钱
28.娘起来——晾起来?骂人的话 29.瞎七搭八——胡说八道 30.草脚——蔡鸟 31.作内个老孽——罪过 32.戆胚——傻瓜 33.结棍——厉害 34.屁招精——啥也没有 35.磨头施哦——那个磨蹭劲啊 36.七不牢千——做事颠三倒四 37.吹头怪脑——发痴 38.小赤佬——小鬼 39.昏特哉——昏头了
40.F要舌割乱盘哉——别瞎讲了 41.啊是要吃生活哉——没事找抽呢? 42.昏说乱话——胡说八道? 43.胡调——人云亦云、胡说八道 44.小娘鱼——小女孩 45.登样——漂亮
46.乃么豁特——这下糟了,完蛋 47.贼特兮兮——鬼鬼祟祟或油腔滑调
48.吹花夜咪——不认真做事,一边做事一边想入非非 49.蹲坑——大便
50.弯爪猫——应为“偎灶猫”,病病歪歪的人 51.蜡蜡黄——黄 52.旭旭红——红 53.碧碧绿——绿 54.雪雪白 ——白 55.霜霜青——青 56.墨墨黑——黑
57.冷势势——冷得缩头缩脑 58.奥糟——脏兮兮或心里憋闷 59.嘘头哗先——吹大牛 60.什捂拔嗦——莫明其妙 61.缩胚——小气鬼
62.门槛精——精明,会算钱 63.黑踢嘛蹋——黑漆漆的看不太清楚 64.钟生——畜生
65.小鬼(ju)丫头——丫头片子 66.捂(o)空——装腔作势
67.有孔八只脚——应为“悬空八只脚” 68.假嘴假眼——应为“假痴假呆”,装傻充愣 69.老里巴早——很久以前
70.麻钱钱——不要做的事自己先去做了 71.浪头大类——耍阔 72.来塞格——可以,好的 73.温吞水——温水
74.弥类——有时间还早的意思 75.尼阻——恶心 76.排皂——下流 77.嚓呱啦新——崭新 78.啊木林——傻瓜
79.自说塞话——自说自话,不和别人商量,自作主张 80吃错点来——不像样,有“有没有搞错”的意思 81.艰惧煞哉——表示有一点小事都要与人计较 82.绳子夜壶——迷迷糊糊
83.拎勿清——搞不清状况、不机灵 84.青肚皮猢狲——形容没有脑子的人 85.眼头木屑——呆头呆脑 86.滴沥嗒啦——滴滴 嗒嗒
87.汤吾子——一种于热水袋功效一样的取暖用品 88.穷爷——本人,唉…… 89.猪头三——不识好歹的人 90.铁撒拉——铁栅门 91.事体——事情
92.卡嫩头——老牛啃嫩草
93.赤佬——鬼魂,或多别人的鄙称(多指男性)94.妄输妄——横下心来什么都不怕!95.窝面——屋顶
96.灶下头——乡下的厨房 97.阿无卵——问你是不是无聊 98.来塞——能干,有能力,行,可以 99.瘟吞诉——形容做事情很慢
100.狗戳——狗生的(禽兽!多被用于形容男性)101.跌搭八冲——神志不清引起的走路不稳 102.皮头——被子
103.拆家牌——总把自己家财产败坏的人 104.心荡——好怕怕哦!
105.眼乌珠荡——眼珠子快掉出来了(形容等得很急或美女香车巨款让你碰然心动)
106.一卡(掐)一包水——形容女人或小孩的皮肤好,水灵
107.辣豁豁——有刺痛感,如太阳“辣豁豁”表示太阳光太厉害了,晒得人受不了
108.卵气——不爽(多男用)109.戳气——不爽(多女用)
110.烂泥塘——路上的泥水坑(平而面积大的)111.团团——较深的坑(挖个团团拿你葬嘞嗨)112.烂泥膜膜——泥人 113.落雨——下雨 114.笔立直——笔直 115.连牵——象样
116.差巴眼——眼睛长得歪或左右视力极不平衡(用于形容人看不清事物本质,说的就是你!)
117.哦哟歪!——感叹词,表惊讶
118.真家伙——对哦,这家伙真是$#$%$#%& 119.门樘子——门框,泛指门
120.黑铁麻踏——黑得看不见,也形容人长得黑 121.黄卜拉季——黄色(多形容人面色发黄)122.倍要——一定要
123.咕嗦~~咕嗦~~——人睡觉老是动 124.前呛——前段时间 125.滴粒头——小的球形物 126.瞎翘——瞎捣乱
127.搭错点——当然是说你神经搭错了 128.吹子——疯子 129.节卡——指甲
130.远垮八只脚——差得远哩!131.滴沥滑——滑得要死 132.得令滚圆——圆得要死
133.留白相——开玩笑!嘿嘿~~~~ 134.血淋带滴——很惨!血淋淋的 135.磨羊工——故意拖拉 136.瞎七搭八——乱七八糟 137.壮肉——肥肉
138.映特哉——有灯熄了或蜡烛灭了的意思 139.外加——而且 140.招牌头——有借光的意思
141.拗(肉)痛——心痛(苏州人好有内涵,内心的痛苦被巧妙的隐藏起来了。被人敲 诈了
142.晚饭可以这么讲:吾拗痛得了!)143.盐滓菜——小雪菜!oh ye!144.拍撒特你!——打死你 哦!!
145.阿哇——阿哇啦——啊噎哇——啊噎哇啦——好~~~~~痛~~~~~~~ 146.狗b倒灶——形容比较小气 147.内么卵——不好了!148.豁边——糟糕 149.小敝撒——指小孩 150.么事——东西 151.短棺材——短命的 152.4列头——屎 153.864——屎(较稀)154.作骨头——撒娇,发脾气 155.什锅头——贼人小偷 156.老婆鸡——母鸡 157.两搡半——用手吃 158.土巴拉子——老土 159.老百脚——老不死 160.眼木木——呆 161.涩居话--说谎话
162.贼骨牵牵——坐立不安,多动症
163.歼细白鼻头——坏人(京剧中反面角色经常用白色鼻子???)164.一个头字——癌症
165.啥个老东劲——什么东西? 166.青头巨——流氓小混混 167.扣廊头——脑袋(人头,骷髅叫做“死人窟郎头”)168.眼乌珠——眼睛 169.鼻头管——鼻子
170.搞百叶节——乱搞(不是乱搞男女关系)171.爷——爸爸
172.阿爹——爷爷(这两个和普通话反的哦!)173.勿切粥饭咯——吃屎的,没脑子 174.眯奇眼——小眼睛
175.洋经浜——两种方言一起讲,又讲得很烂 176.桥跟头——桥堍 177.卵气——不爽 178.撩沿头——屋檐 179.发呼跳——反跟头 180.险险脚——差点 181.簿萧萧——太薄了 182.狼饮——吃东西不优雅 183.荡马路——逛街 184.相骂——吵架 185.打相打——打架 186.阴 go go——阴森森 187.矮凳——除长凳外的木质凳子 188.吃排头——挨领导批
189.滚5哆恩妈个青膀咸鸭蛋——滚!(吼吼!苏州话好强!)190.塞吐水——唾沫 191.电线木——电线杆 192.墙头郎——墙面上 193.边浪点——边上点 194.钆——拥挤 195.钆闹猛——凑热闹 196.钆朋友——谈恋爱 197.脚节头——脚趾 198.家子婆--老婆 199.暖恩——女儿 200.华又——洗澡 201.诈死——装腔作势 202.早朗想——早上 203.中郎想——中午 204.夜快头——傍晚
205.摸老太——(不是“摸老太太”哦!)形容做事情慢吞吞 206.挫笔甲——在背后拆人台 207.捏混——污空——表示没事瞎干 208.内么完结——玩儿完了
第三篇:苏州话-普通话对照表
苏州话学习(1)
2008-10-07 22:59:58| 分类: 休闲娱乐 |字号大中小 订阅
苏州话-普通话对照表
投五投六——没目标
愁头怪脑——没事瞎犯愁
屑屑嗦嗦——偷偷摸摸;嚼舌
小毕扬子——骂人的粗话
F来塞哉——不行啦
野野哗哗——没边没沿
死样怪气——有气无力、装赖样
盐鼻头出蛆——“鼻头”应为“钵头”,意思是“没影的事儿” 肚肠骨啊痒哉——看别人做事做不好,恨不得自己去做。要死快哉——要死啦!搞七捻三——捣浆糊,胡闹
系系特算哉——死了算了 出趟——上得台盘 花里巴啦——花里胡哨 肉滋滋——肉乎乎 鸭连连——鸭 鸡咕咕——鸡 猪噜噜——猪 牛哞哞——牛 羊咩咩——羊 发寒热——发烧 敌卫——特地 切力叠类——累死了 萨体——什么事
日不做夜磨嗦——该做时不做,拖到不该做时做 困思懵懂——犯困 白相——玩 浑堂——澡堂 插烂糊——敷衍了事 夯八啷汤——一骨脑儿 眯特歇——打个盹
啊无乱——应为“鸭孵卵”,外行充内行 铜钿——钱
瞎七搭八——胡说八道 草脚——蔡鸟 作内个老孽——罪过 戆胚——傻瓜 结棍——厉害 屁招精——啥也没有 磨头施哦——那个磨蹭劲啊 七不牢三千——做事颠三倒四 吹头怪脑——发痴
小赤佬——小鬼 昏特哉——昏头了
F要舌割乱盘哉——别瞎搞了 啊是要吃生活哉——没事找抽呢? 昏说乱话——胡说八道? 胡调——人云亦云、胡说八道 小娘鱼——小女孩 乃么豁特——这下糟了 贼特兮兮——鬼鬼祟祟
吹花夜咪——不认真做事,一边做事一边想入非非 蹲坑——大解
弯爪猫——应为“偎灶猫”,病病歪歪的人 蜡蜡黄——黄 旭旭红——红 碧碧绿——绿 雪雪白 ——白 霜霜青——青 墨墨黑——黑
冷势势——冷得缩头缩脑 老嘎嘎——老三老四 奥糟——脏兮兮或心里憋闷 嘘头哗先——吹大牛 什捂拔嗦——莫明其妙 缩胚——小气鬼 门槛精——精明 黑踢嘛蹋——黑黢黢 钟生——畜生 小鬼丫头——丫头片子 捂空——装腔作势
有孔八只脚——应为“悬空八只脚” 假嘴假眼——应为“假痴假呆”,装傻充愣 老里巴早——很久以前 麻钱钱——热情 浪头大类——耍阔 来塞格——可以,好的 温吞水——温水 尼阻——恶心 排皂——下流 嚓呱啦新——崭新 啊木林——傻瓜
自说塞话——自说自话,不和别人商量,自作主张 吃千的来——不像样 艰惧煞哉——畏畏缩缩 绳子夜壶——迷迷糊糊 拎勿清——搞不清状况、不机灵 青肚皮猢狲——自顾自、没孝心的人 眼头木屑——呆头呆脑 滴沥嗒啦——滴滴 嗒嗒
普通话和吴语读音对照表(5000汉字吴语读音)
1,本篇中“
2,本篇中凡“
3,本篇尖团音是分开的,即“
4,本篇标为“
5,本篇标为“
6,吴方言中“黄、王”是同音的,但这里拼写方式不同。凡是古汉语“匣”母字的合口呼皆用
7,本篇中“
8,上海话中“
9,上海话中“
10,上海话“
11,另外,(e,eu)韵对应普通话(an)韵的字(古“寒、山”韵),在浙北方言中分属于(aign,eugn)韵;(-y)韵对应普通话(u,ui)韵的字(部分(-i)韵,古“鱼”韵,都是翘舌音声母),在苏南方言中属于(-uy)韵。
11,本篇中入声、仄声分别用q和h表示;声母是浊性的属于阳类声调。
12,吴语比较符合古汉语声韵结构,故而生辟字基本可以根据《说文解字》和《切韵》拼出读法。
13,为便于在电脑中检索,本文不用“(ü)”的注音方式。(u)相当于普通话(ü)。
A(a-):阿:
(a/):嗄(里):
(ai/):挨(捱)
(ao):傲: 。八: 。叭: 。朳: 巴:白读 ;文读 。吧: 。 芭:白读 ;文读 芭(蕾)。笆:白读 ;文读 。疤:白读 ;文读 。(ba/):拔: 。把: 。(ba):把: 。耙: 。霸: 。坝: 。罢: (ba·):吧(代以“合: 。(bai/):白: 。柏: 。百: 。摆: 。(bai):败: 。(ban-):班: 。斑: 。般: 。搬: 。瘢: 。颁: 。扳: 。 (ban/):板: 。版: 。(ban):扮: 。办: 。半: 。伴: (bang-):帮: 。邦: 。梆: 。浜: 。 (bang/):绑: 。榜: 。膀: 。 (bang):磅: 。谤: 。傍: 。褒: 。包: 。胞: 。炮: 。(bao/):雹: 。保: 。堡: 。褓: 。葆: 。鸨: 。饱: 。(bao):抱: 。报: 。豹: 。趵: 。(bei-):杯: 。悲: 。卑: 。碑: 。背: 。 (bei/):北: 。 (bei):背(面): 。背(诵): 。狈: 。钡: 。备: 被:白读 。 (bei·):臂:胳臂(臂膊: )。(ben-):奔: 。贲: 。 (ben/):本: 。畚(箕): 。苯: 。坌: (beng-):崩:白读 ;文读 。绷: 。(beng/):绷: 。(beng):绷: 。 蹦: (代以“跳: 。蚌: 。(bi/):鼻: 。笔: 。鄙: 。匕: 。比: 。秕: 。妣: 。(bi):庇: 。蓖: 。篦: 。毕: 。哔: 。毙: 。币: 。痹: 。碧: 。滗: 。必: 。泌: 。秘: 。辟: 。壁: 。璧: 。臂: 。避: 。(bian-):边: 。鞭: 。编: 。蝙: 。鳊: 。煸: 。砭: 。 (bian/):扁: 。匾: 。贬: 。(bian):遍: 。弁: 。辩: 。膘: 。镖: 。飙: 。镳: 。彪: 。 (biao/):表: 。裱: 。婊: 。 (biao/):鳔: 。憋: 。(bie/):别: 。(bie):别: 。斌: 。濒: 。滨: 。缤: 。槟: 。(bin):鬓: 。殡: 。摈: 。(bing-):兵: 。冰: 。 (bing/):饼: 。屏: 。秉: 。禀: 。丙: 。炳: 。柄: 。(bing):病: 。摒: 。(bo-):播: 。剥: 。钵: 。拨: 。玻: 。波: 。菠: 。(bo/):驳: 。钹: 。搏: 。膊: 。薄: 。泊: 。柏林: 。舶: 。百: 。帛: (bo/):跛: 。簸: 。(bo):簸: 。薄: 。 (bo·):卜:萝~ 。 (bu/):卜:~卦 。补: 。哺: 。 (bu):不:古“非”母字,音: 。文读,“不过”音: 。步: 。怖: 。C(ca-):拆: (can/):惨: (cang/):藏: (cen-):参: (ceng/):层: (ceng):蹭: 叉:白读 搽: 钗:白读 (chan/):馋: (chan/):阐: (chan):忏: (chang-):昌: (chang/):长: (chang/):场: (chang):倡: 钞: (chao/):晁: (chao/):吵: (chao):耖: (chen-):瞋: (chen/):碜: (cheng-):蛏: 乘(~法): (cheng/):逞: (cheng):秤: (chong-):充: (chong/):宠: (chou/):丑: (chu/):储: (chuai-):揣: (chuan/):传: (chuan/):喘: (chuang/):床: (chuang/):闯: (chun-):春: (chun/):蠢: (chuo):绰: (cong/):从: 猝: (cuan-):蹿: (cuan/):攒: (cui/):璀: (cun-):村: (da/):打: (da):大:白读 (dai/):歹: (dan/):掸: (dang/):党: 挡: (dao/):岛: (de·):的(底): (deng/):等: 澄: (dian/):点: (dian):电: (diao/):鸟: (die/):叠: (ding-):丁: (ding/):鼎: (diu-):丢: (dong/):董: (dong):动: wzy 07:14 猎隼 :添加时光轴记录:·可爱的苏州话:倷啊晓得 倷好---你好; 叠为---故意; 讲海湖——说话; 洋经浜——两种方言一起讲,又讲得很烂; 阿来赛阿---行不行啊; 弗来赛哉——不行啦 ; 鸭连连——鸭; 鸡咕咕——鸡; 猪噜噜——猪; 牛哞哞——牛; 羊咩咩——羊; 塞节——蛐蛐; 百脚----蜈蚣; 毛蝴蝶——蛾子 蜡蜡黄——黄 ; 旭旭红——红 ; 碧碧绿——绿; 雪雪白——白 ; 霜霜青——青 ; 墨墨黑——黑; 肉滋滋---肉乎乎; 拧牵牵---食物韧性咬不动; 险险跤---差一点点; 麻见见——瞎热情; 簿萧萧---太薄了; 阴谷谷——阴森森; 冷势势---冷得缩头缩脑 ; 眼木木——发呆; 毛哈哈---摸上去感觉有点毛毛的; 铜钿---钱; 连牵——象样;来塞——能干,有能力,行 被要——一定要;事体——事情; 出趟——上得台盘,好看; 识向---懂得分寸; 辣花花——刺痛 卵气——不爽(多男用)戳气——看着不顺眼 尼止——恶心 结棍——厉害 ; 豁脚——开溜 戆胚——傻瓜 奥糟——心里憋闷 缩胚——小气鬼 交关---很、非常的意思; 烂塘——路上的泥水坑(平而面积大的) 团团——较深的坑(挖个团团拿你葬嘞嗨); 啥个老么子劲——什么东西? 啥体——什么事 ? 眼乌珠——眼睛;鼻头管——鼻子;面孔--脸; 眯眯眼——形容眼睛长得万分小; 差巴眼——眼睛长得歪或左右视力极不平衡; 手节头——手指;脚节头--脚趾;节卡--指甲;两双半---手;大(du)胖---大腿; 小(xie)胖---小腿; 发寒热——发烧 ;偎灶猫——病病歪歪的人 ; 哗呼跳——反跟头;踞跟头——跌了但没倒,一般是膝盖着地(求婚不是踞跟头)咕嗦咕嗦——人老是动(多半指身体部位零星动) 塞吐水——唾沫;相骂——吵架;打相打——打架; 困思懵懂——犯困;诈死——装死; 阿哇——阿哇啦——啊噎哇——啊噎哇啦——好。。痛~~~~~~~ 七力得类——累死啦;眯特歇——打个盹; 阿有尼朵——听见没有; 跌搭死冲——神志不清引起的走路不稳 心荡得来---心慌,好怕怕哦! 媪婆(音傲婆)--奶奶;阿爹——爷爷;爷---爸爸;家(gao)主婆---老婆;暖恩--女儿; 小娘鱼——小姑娘 ;小赤佬——小鬼;小鬼丫头——小丫头 穷爷——男性称自己,唉…… 辰光--时间;前呛——前段时间;老里巴早——很久以前; 早起里——早上;中郎香——中午;夜快头——傍晚; 迷露---雾;落(lu)雨---下雨;秋拉洒——初秋经常下的小雨;蒙松雨---细雨;忽现---闪电; 门樘子——门框,泛指门;撩沿头——屋檐;窝面——屋顶; 灶屋头——乡下的厨房; 墙头郎——墙面或墙顶; 铁撒拉——铁栅门 ;电线木——电线杆; 靠遇——有靠背的凳子;面苯——脸盆 ;皮头——被子;汤吾子——铜制园型热水捂 吃局——小吃零食; 盐滓菜——切得很小后腌的青菜; 浑堂——澡堂 ;荡边廊点——边上点; 浑堂——澡堂 ;荡街——逛街; 温吞水——不冷不熱 寒势势——发冷 滴沥滑——非常地滑溜 滴沥滚——圆 滴粒头——小的球形 贼骨头——小偷 钟尚(生)——畜生 蹲坑——大便 ;4列头——拉出的硬大便;864——稀大便 11路——步行; 豁边——糟糕出差错 嫖你——耍耍你(不是违法行为哦!) 娘起来——骂人 佛切粥饭咯——不吃粥饭,指没脑子的滚恩哆娘个青膀咸鸭蛋——滚蛋(吼吼!) 一个头字——癌症 漠老太——形容做事情慢吞吞;磨头施哦——磨蹭劲啊 ; 狼腾虎饮——吃东西不优雅; 嚓呱啦新——崭新 黑踢嘛蹋——黑黢黢 滴令滚圆——圆得要死 滴沥嗒啦——滴滴 嗒嗒 筋筋拉拉——肉中带筋咬不动 块——包,(蚊子块,青膀块) 一卡一包水——形容女人或小孩的皮肤好,水灵 额着个皮夹子——拣了小便宜; 铜佃眼里千跟头——爱财如命; 劈(硬)柴---AA制; 新箍马桶三日香——虎头蛇 尾; 买块豆腐撞撞杀(死)---羞愧难当,无地自容 捏不做夜磨嗦——白天不认真做到晚上再想做 隐特哉——(火、灯)熄了; 乃么豁特——这下完蛋; 格么完结哉——完了; 内泥幕幕——小的泥人 黑铁麻踏——黑得看不见,也可形容人长得黑 盐鼻头出蛆——“鼻头”应为“钵头”,意思是“没影的事儿” 肚肠骨啊痒哉——看别人做事做不好,恨不得自己去做。要系快哉——要死啦,事情不妙!系系特算哉——死了算了; 池头怪脑——发痴 ;拾特兮兮——油头滑脑; 夯八啷汤---一骨脑儿 什捂拔嗦——做事不上正道 嘘头哗先——吹大牛 假痴假呆——装傻充愣 十个乱盘---唠唠叨叨 自说塞话——自说自话,不和别人商量,自作主张 切千得来——不像样 艰惧煞哉——畏畏缩缩 绳子夜壶——迷迷糊糊 青肚皮猢狲——自顾自、没孝心的人 眼头木屑——呆头呆脑 痴花夜咪——不认真做事,一边做事一边想入非非 昏说乱话——胡说八道 ;昏特哉——昏头了 花(hu)里巴拉——花里胡哨 死样怪气——有气无力、装赖样; F要舌割乱盘哉——别再瞎说了 啊是要吃生活哉——没事找抽呢? 投五投六——心不在焉的样子 ; 搞七捻三——玩什么哩格楞;瞎七搭八——胡说八道 七佛牢三千——做事颠三倒四; 瞎搞百叶结——将事情搞乱; 悬空八只脚——相差很远 屑屑嗦嗦——小动作偷偷摸摸; 野野哗哗——没边没沿; 贼骨牵牵——坐立不安,多动症;愁头怪脑--思想行为与别人异样; 白相——玩; 捏混——瞎混混;瞎翘——瞎捣乱; 弄白相---弄着玩; 溜白相——开玩笑!嘿嘿~~~~ 老百脚——老奸滑;青头巨——流氓小混混; 偷死卦——偷懒; 磨羊工——做事故意拖拉;汏歪点——差一点;吃排头——挨领导批; 拎勿清——搞不清状况、不机灵 ;猪头三——不识好歹的人; 搭错点——当然是说你神经搭错了;浪头大——耍阔 ; 戳壁谷——在背后拆人台; 卡嫩头——老牛啃嫩草 妄输妄——横下心来什么都不怕! 啊木林——傻瓜 ;阿无卵——不明事理的人 真家伙——对哦,这家伙真是#%#%& 坳门痛——心痛(内心的痛苦被巧妙的隐藏起来了。被人敲诈了晚饭可以这么讲:吾坳门痛得了!) 门槛精——精明 ; 作骨头——没事瞎闹 ; 涩居话(说鬼话)---说荒;屁招精——啥也没有 ; 有青头---懂礼貌讲文明; 轧闹猛——凑热闹; 轧得来——拥挤; 轧朋友——谈恋爱; 爬房子--修建房屋、改善居住; 爬家什--置扮家具; 爬盆景--侍弄盆景; 爬格子--写文章; 倷啊晓得--你知道么? 李冬梅1 杨松柠2(1.大庆师范学院 文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712;2.大庆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712) [摘 要] 使非某方言区语言使用者了解方言词语最恰当途径是通过比较找到与其用法最为接近的普通话中词语,再指明两者间的差异。东北方言中的程度副词“老”包含两种用法,一与普通话程度副词“老”的意义用法相同;二是东北方言特有的程度副词“老”的用法。将“老”的后一用法与普通话中的程度副词“太”“很”“可”进行语义、语法和语用上的对比,得到与东北方言“老”最为接近的是普通话中的程度副词“可”,因此,东北方言中程度副词“老”=普通话中程度副词“老”+东北方言特有“老”≈普通话话中程度副词“老”+普通话中程度副词“可”。 [关键词] 东北方言;老;可;太 中图分类号: H 1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4)2-0037-03 东北方言中特有的程度副词数量较多,如“老”“贼(贼黑)”“确(确黑)”等,其中以“老”使用频率最高,对连用成分限制最少。前人对于程度副词“老”的语义及用法已经有诸多讨论,但关于它与其他词间的差异较少提及。程度副词看似并不复杂,但彼此间也有很多细微的差异,因此比较这些副词间的同与异,也是了解它们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对于其他方言区的人来讲,为某一个方言词寻找一个意义用法最为接近的普通话语词,是了解该词特点的最快最直接的途径,因此本文试将“老”与普通话中的意义相似的常用副词进行对比,以期在对比中深化对东北方言词“老”的认识。 一、程度副词“老”的基本分析 (一)所属程度副词类别 从意义上讲,程度副词显示的是对象具备某一属性的量度。这一量度既可以在与具体对象的比较中被显现出来,又可以与某一隐含的常态标准相比较判断得出。前者称为相对程度副词,如“更”“稍微”“最”“比较”等等,相对程度副词都可以用于比较句。而“很”“非常”“太”与前者不同,它们不能用于比较句,是结合常态标准的判断结果,称之为绝对程度副词。东北方言的“老”基本不用于比较,不能说“我比他老漂亮了”,因此属于绝对程度副词。同时,绝对程度副词又可以根据与常态标准相差异量度的大小分为:过量级(太 1、过、过于)、极高级(极)、次高级(多、多么、好、怪、挺,可,非常,很,十分,相当,颇,颇为),略低级(似乎、有点、有些)。这四个量级的区分是一种语义区分,彼此具有连续性和模糊性,现在可以肯定的是“老”必定不属于略低级和过量级,但是属于极高还是次高级后文还有详细论证。 (二)基本用法 多数程度副词都能修饰形容词、动词或短语,“老”也是如此,只不过 “老”是方言词,因而其中心语多为口语词,但近年来书面语词,类似“壮观”“和谐”“威风”等与“老”的连用在方言中也屡见不鲜。我们将“老”修饰的中心语简称之为C(center),“老+C”结构有五个语法位置:1.谓语位置,2.补语位置,3.宾语的定语位置,4.非宾语的定语位置,5.状语位置,如: (1)我老不幸福了。(乡村1) (2)这几天在宾馆里给我难受的,那被子让我搂得,老紧了!(乡村3)(3)今天又买了这身工作服,花了老多钱了。(马大帅3)(4)老多人在那等着你呢。 (5)长贵在树林边等着呢,老远就喊她。(乡村1) 以上5个例子一一对应5个句法位置。在方言中“老+C”结构处于1、2位置时,句子必须强制带语气词“了”。在3、4、5位置时,不必强制带“了”,其实在3、4、5位置的“老”与普通话中的程度副词“老”一致。如: (6)罗金保、小嘎子两个正从一个老大的鸡窝上跳下来。(《小兵张嘎》)(7)老早就想见见邓颖超同志,希望得到邓大姐的指导和帮助。(《中南海畔海棠红》)以上两例都非方言作品,句中“老”的用法属普通话用法,东北方言中特有的“老”在1、2位置上并同时强制与“了”共现是在句法形式上与普通话“老”最大的不同,普通话“老”也可出现在1、2位置,但常与“的”共现,如:河老宽老宽的。(《八百词》),此例在东北方言中同样可以被接受。 因此,在东北话的语法中,程度副词“老”的用法既包括普通话中“老”的用法,也包括了其独有的在位置1、2并强制与“了”连用的这种用法。为更深入地认识方言程度副词,本文以下将着力于后者,因此下文中若非特别注明,所提到的“老”都是指东北方言中“老”的用法。 在普通话中,强制带语气词“了”的绝对程度副词只有两个:“太”和“可”。笔者询问的很大一部分东北人觉得“太”的程度与“老”更为接近,但下文将证明,无论从语义、语法,还是语用上,与方言词“老”最相近的都是普通话中的程度副词“可”。 二、普通话“太”与东北方言词“老”的对比 普通话的“太”有两个含义,太1属于过量级,表示性质超过了应有的程度,具有批评意味,太2是极高级,单纯表示某性质的程度高。如:(8)你太1相信他了。(《八百词》)(9)我太感激你了!(同上) 以上例(8)是太1,例(9)是太2,张谊生(2010)认为两者可以不进行区分,但太1太2不仅在语义上有差异,在句法上也有不同表现。首先,太1不强制与“了”连用。其次,太1因为是主观批评态度,出于礼貌原则可以加上表示减量的“有点儿”“一些”表示委婉语气。如:你也太干脆了些。但太2一般不这样用。因而与“老”意义相近的是太2,但尽管“太2”与“老”有相似之处,但它们仍存在较大的差异: (一)语义上 1.是否具有极性含义。“太”具有极性含义,而“老”则不具有。以语气副词“简直”作为测试词,可以证明副词是否有极性含义。与“简直”连用的程度副词应该满足两个条件,条件A:程度级别上的极性高度。这与“简直”一词本身含义密切相关,“简直”是一个具有夸张主观感情色彩的语气副词,而夸张的目的程度必是某种极高程度。如“很”作为次高级的程度副词,就不符合被“简直”修饰的条件,因而不能说“他简直很漂亮”。条件B:带有主观性的评价。这也是由于它的主观夸张义,这一点可以从极高级程度副词“极”的两种用法与“简直”连用的差异上来看,“极”可以在形容词动词前作状语,形成“极C”格式,也可以作补语,形成“C极了”格式,“简直”很少与“极C”连用,却可以与“C极了”连用。如:(10)*他的心情简直极好。(11)他的心情简直好极了。句(10)与句(11)的差异与主观性相关,“极C”的主观性要小于“C极了”,这与语气词“了”不无关系。而“太2”由于具备“极高级”和“主观性”两个要件,因而可以接受“简直”的修饰,例如: (12)我告诉了她我简直太爱她了。(《处女地》马宁)(13)简直太荒唐了!(《尸变》嵇鸿) 而方言副词“老C了”却不能与“简直”连用,东北方言中不大会说“我简直老爱她了”或者“这简直老荒唐了!”,“老C了”中有句尾语气词“了”,它并不缺少主观夸张和评价的意味,可以满足前文提到的条件B,那么“老”不能与“简直”连用原因就在于它不满足条件A,即“老C了”所表达的程度并未达到极性至高。因此,曹曼莉(2008)在分析黑龙江方言副词“老”时,凭语感认为其“接近于极高级程度副词,其意义相当于‘极其、特别’”是值得商榷的。 2.相对性含义的高低。“太2”与东北方言副词“老”都是绝对程度副词,两者都不能用于狭义比较格式如“X比Y老/太C了”格式,但是,两者对于广义的比较语境的适用性又有所差别,可用“跟X比,他太A了”作为测试格式:(15)跟周围人比,他太穷了。(16)*跟周围人比,他老穷了。例(15)是完全合格的例句,而例(16)接受性相对而言就要差很多。因而虽然“太”与“老”都是绝对程度副词,但就其相对性的高低来讲,“太”是要高于“老”的。 (二)用法上:否定形式不同 “老”与否定词“不”连用只有“老不C了”格式,如前文例(1)中的“我老不幸福了”。中心语往往是具有符合主观愿望的积极色彩。而普通话中程度副词“太2”有两个否定形式,“太不C了”和“不太C”。如:(17)太不虚心了。(《八百词》)(18)这事你做得不太合适吧。(《八百词》) 例(17)是“太不C了”格式,其与“老不C了”有相通之处。而对于例(18)的“不太C”,程度副词“老”则不存在相对应的“不老C”或者“不老C了”格式。 (三)语用上:已知与未知的差别 “老C了”一般只用于说话人觉得C是听话者未知的性质。而“太C了”用得更广,既可以假设对方未知的,也可以是假设对方已知或通过推理可获知的。如:(19)甲:今天签名会怎么样? 乙:那场面太壮观了。(20)你的汉语太好了! 例(19)中,甲的询问使乙有理由推知这一场面的状况对于甲来讲是一个完全未知的情境,乙可以用“太”对甲未知的“壮观”进行程度修饰,但,(19)也可以用“老”进行替换而句子合格性不变。但是当一个留学生跟我们面对面交谈以后,我们发现他的汉语很好,要对其进行夸赞时,可以用“太”,如例(20),但不能说“你的汉语老好了!”,因为听话人对自己的汉语水平程度我们默认为是一种已知状况。而以下对话中,又可以使用“老”。(21)甲:对不起,我的汉语说得还不太好。 (22)乙:没有啊,我觉得你的汉语说得老好了!真的。 此时,乙根据甲的前句信息得知“甲汉语讲得好”对于甲来讲是一个新信息,可以用“老”。试让我们再想象一个场景,当甲乙共同在画展上看到一幅画,甲要夸赞这幅画漂亮,一定会说,“这幅画太漂亮了!”而不会说“这幅画老漂亮了!”,如果用后者,似乎让人觉得乙是一个盲人,看不见这幅画,甲在为乙描述这幅画。综上,“老”主要用于描绘听者未知的事件。以上通过语义、语法、语用三个方面四项指标对“太”和方言副词“老”进行了比较,这些指标显示了“太”与“老”的诸多差异。而以下将看到普通话程度副词“可”在四个方面,与东北方言“老”保持高度一致。 三、东北方言副词“老”与普通话程度副词“可”的对比 普通话中的副词“可”有两个,可1是程度副词,可2是语气副词。当作为程度副词时,“可”重读,强调程度高,有夸张的意味,主要修饰心理动词以及“有+抽象名词”等,后边往往带语气词“啦、呢、了”例如:(23)他汉语说得可好啦!(《八百词》)(24)样样俱全,堆山成岭,可多了!(《虚词例释》)可2是语气副词,在句中不占据重音,可与一般动词连用,在不同语境中,可表达“终于”“强调”“疑问”等语气,如:(25)这会可睡着了!(《虚词例释》)(26)我可要试试。(同上) 可1不能再修饰其他程度副词,而可2则可与其他程度副词连用。如:(27)你的心眼可太多了。(老舍《生日》)(28)他的心眼可多了。例(27)是语气副词,“可”轻读,其后可以接程度副词“太”,而例(28)中“可”重读,是“可1”,其后不能加任何程度副词。 可1与可2的差别是很明显,与“老”意义用法各方面极为相似的是程度副词“可1”。 (一)普通话“可1”与方言程度副词“老”的相同点 1.语义上都不具备极性义和相对性。“可1”与“老”相同,在简单形式下,都不能与语气副词“简直”连用,不能说“简直可C了”或“简直老C了”,因此前文中例(12)不能说成:我简直可爱她了! 2.用法上都与句尾“了”强制性共现。与“老”相类似,可1在普通话中也需要与句尾“了”连用,删除句尾“了”后,句子不成立。如例(24)不能说成:样样俱全,堆山成岭,可多!3.只有一种否定形式。“老”与“可1”都只有“老/可不C了”这种否定形式,而不存在“不老/可C了”。因此,例(20)不能说成:他汉语说得不可好啦!4.语用上都只用于未知。“老C了”“可C了”在语用上都常用于描绘听者未知场景,因此,一般不太会在夸奖对方汉语好时说:你的汉语可/老好了!而在书画展览中甲乙同欣赏一幅画时,也不会突然说:“这幅画可/老好了!” 综上,普通话程度副词中与东北方言的“老”最为贴近的非“可1”莫属。虽然两者极为相似,但也有一些很细微的差别。明确这些细微的差别,可以避免对两者的简单对译,并有利于程度副词用法的深入发掘。 (二)“可1”与东北方言副词“老”的细微差异 1.与句尾语气词“呢”连用。“老”“可”都常也句尾“了”连用,表达夸张语气,有时“了”也可能变体为“啦”,“啦”本身就是“了啊”的变化形式。但“可”在普通话中除了可以跟“了”“啦”共现,还可以用“呢”,尽管这一用法频率并不高,但句子是合格的,如:(29)这鱼可新鲜呢!(《八百词》)(30)那个大灰狼可坏呢,不是吗?(《虚词例释》) 2.是否可受其他程度副词修饰。这一条限制严格说来应该是普通话“老”与普通话“可”的区别。普通话的“老”前可以出现其他程度副词,如“挺”“死”“大”等,整体结构作谓语时后加“的”,形成“挺/死/大老C的”格式。如: (31)俺们那疙瘩有个挺老大的养鸡场,那都是我剪的。(32)难为你们,大老远的。(《到战地去》蓬麦哲)结语 以上将东北方言中的程度副词“老”的用法与“太”“可”进行了细致地比较分析,认为在东北方言中的程度副词“老”既有普通话程度副词“老”的用法,又具备东北方言特有的“老C了”用法,并得出“老C了”与普通话中“太C了”有较大差异,而与“可C了”最为近似。以下将前面所列出的测试条目用表列出,并加入普通话中常用的绝对程度副词“很”,使四者差别更清晰: 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七项测试中“老”与“可”始终保持测试结果一致,而“很”与“太1”都与“老”表现出了三项以上的差异。因此,我们可以得出: 东北方言中程度副词“老”的用法=普通话中程度副词“老”+东北方言特有“老”≈普通话中程度副词“老”+普通话中程度副词“可”。这样,对于其他方言区的语言使用者来讲,东北方言的“老”的详细用法就得以一目了然了。第四篇:可爱的苏州话
第五篇:东北方言程度副词“老”与普通话程度副词的共时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