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程标准关于小学习作的规定
课程标准关于小学习作的规定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作文”部分的总目标要求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在总目标的要求下又把各阶段目标定为:
第一学段(1-2年级)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第二学段(3-4年级)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课内习作每年16次左右。
第三学段(5-6年级)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写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4、能写读书笔记和常见的应用文。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修改自己的习作,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7、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第二篇:2011年版课程标准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专题讲座
2011年版课程标准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袁志勇(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特级教师)
一、如何理解新课标修订稿
1、新课标修订稿与原来新课标的区别 前言
原来新课标中的“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从现代社会的要求,说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各**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说语文课程改革的宗旨、作用。
新课标修订稿中的“前言”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从语言文字的作用、及其当今社会带给语文课程的新挑战,说语文课程再次深度改革的背景。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说语文课程的三维基础目的、及其作用和地位。课程性质
原来新课标中的“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新课标修订稿“课程性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①保留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②变化
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课程性质 说语文——说语文课程 ③强调
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语文课程的目的和作用 课程的基本理念
原来新课标中的“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言语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新课标修订稿中的“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原来的新课标与新课标修订稿中的“课程的基本理念”比较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修改: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删去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加上: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加上: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加上: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重视提高学生的修改:使他们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删去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删去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是深广的修改: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修改: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修改: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修改: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加上: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删去语文又是母语教育修改: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修改: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修改: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删去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修改:爱护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语文综合性学习加上修改: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修改: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修改:素养。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修改: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言语课程的变革和发展。删去(24/261——据不完全统计,下同)
2、新课标修订稿到底修改了什么 ⑴表面上看 ①删去 ②加上 ③修改 ⑵深入分析 ①时代的发展 ②语句的条理 ③追求的变化 ①删去
时代的发展
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删去。(课程的基本理念)
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言语课程的变革和发展。删去(课程的基本理念)语句的条理
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删去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课程的基本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删去的主体。(课程的基本理念)追求的变化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删去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课程的基本理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删去(课程的基本理念)②加上
时代的发展
内容的价值取向,加上: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课程的基本理念)
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加上:1.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汲取当代语文科学理论的精髓,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基础。(课程设计思路)追求的变化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删去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加上: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程的基本理念)
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加上: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课程的基本理念)
语文课程还应加上: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课程的基本理念)
语文综合性学习加上修改: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课程的基本理念)③修改
时代的发展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修改: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课程的基本理念)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修改: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课程的基本理念)语句的条理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是深广的修改:广泛而深刻的(课程的基本理念)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修改:使他们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课程的基本理念)追求的变化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修改: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课程的基本理念)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修改: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修改: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修改: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课程的基本理念)
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修改: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课程的基本理念)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修改: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课程的基本理念)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修改:爱护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程的基本理念)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修改:素养(课程的基本理念)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修改: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课程的基本理念)
二、怎样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落实新课标修订稿
1、找准学生缺什么 ①从广义而言
学生的认知发展,缺少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
学生,其实不仅是学生,包括我们成人,学习者在最初学习某一新知识的时候,都是从感知入手的。从感知入手之后,介入注意、记忆、想象、言语,最终达成思维。
感知,是认知发展过程的序曲,它是形象的,感性的,具体的,直接的感觉、知觉,也可以理解为“知道”。注意,是方向,学习的方向。记忆,是遗留,在大脑皮层留下痕迹。想象,是联系,遗留在大脑皮层那些痕迹相互之间的联系。言语,是工具,感知、注意、记忆、想象,包括后面的思维,均以它作为工具、作为帮手。思维是学习的终极,它是抽象的、理性的,拥有间接性、概括性这一突出特征。
学生的认知发展,缺少促进认知发展的图式。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认知发展,是个体受环境刺激,通过同化图式、顺应图式这两种过程,不断形成和发展“平衡——失衡——新平衡”的过程。
这里说的图式,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固定下来的、留在大脑里的认知结构。它是个性的,不过应该是具体的。这里所说的同化、顺应,指在学习过程之中的认知结构的扩充与改组。新认知与旧认知同类,则同化、则扩充。新认知与旧认知不同类,则顺应、则改组。
学生在学习过程,恰是通过这样一个图式的扩充、图式的改组,从一个不平衡,走向另外一个平衡;再从一个新的不平衡,走想一个新的平衡……的过程。②从狭义而言
学生认知发展,面对任意一个新知识点,又拥有认知发展的特殊性规律。
学生认知发展的特殊性规律?它是指学生在学习某一知识、或者说学生上某一节课的背景之下,教师务必了解你的学生学习这个知识到底缺什么?
比如我们教学生折纸,比如学生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折成正方形的纸,请问,作为授课教师,你是否了解学生——不是一般学生,而是你的学生,学习折纸到底缺少什么?
比如我们教学生折纸飞机,比如学生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折纸飞机,请问,作为授课教师,你是否了解学生——不是一般学生,而是你的学生,学习折纸飞机到底缺少什么?
比如我们教学生画小兔子,比如学生利用一节课的时间画小兔子,请问,作为授课教师,你是否了解学生——不是一般学生,而是你的学生,学习画小兔子到底缺少什么?
比如我们教学生唱一首儿歌,比如学生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唱一首儿歌,请问,作为授课教师,你是否了解学生——不是一般学生,而是你的学生,学习唱这首儿歌到底缺少什么?
比如我们教学生算一道数学题,比如学生利用一节课的时间算一道数学题,请问,作为授课教师,你是否了解学生——不是一般学生,而是你的学生,学习算这道数学题到底缺少什么?
…… ③广义、狭义之间的关系
了解学生认知发展的一般性规律,比如了解学生认知发展的六元素,比如了解学生认知发展的从感性到理性的特征,比如了解学生认知发展的图式、同化及其顺应、平衡……属于广义上的了解学生缺失。了解学生认知发展的特殊性规律,学生在学习某一知识、或者说学生上某一节课的时候,教师务必了解你的学生学习这一知识到底缺什么?属于狭义上的了解学生缺失。广义上了解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了解学生认知发展的一般性规律,我们得到的,是了解学生缺失的背景,是了解学生缺失的基础;狭义上了解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了解学生认知发展的特殊性规律,我们得到的是具体情况。这两种了解相辅相成,互为支撑,互为依存,缺一不可。
教师在教学过程之前,只有深入洞悉于学生而言,一节课、一节课中任意一个知识点的——学生缺失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新课标修订稿中主动性、创造性的口号才能化为行动!2.想清到底教什么
教师拥有了上面广义、狭义两种对学生的“了解”之后,对于学习者则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对于学习者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就不会出现主观臆想,从而,也就为避免——凭教师自己脑门儿一热而设定武断的教学内容——加了一道保险。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则应该深入研究“自己到底教什么”。①遴选主要矛盾
想清“自己到底教什么”,首先需要遴选出主要矛盾。还以我们前面说过的“折纸飞机”为例:
你作为教师,要教学生学习“折纸飞机”,你了解了学生一般性的认知发展规律,又了解了学生——应该说是了解了你的学生学习“折纸飞机”到底缺什么,接下来,你的任务则是深入研究“教——折纸飞机——的什么”:
“折纸飞机”到底使用什么材料,应该采取什么步骤,不同样式的纸飞机有什么共同特征、又有什么不同特点,以某一纸飞机为例,它到底需要多大的纸,第一步需要做什么、怎么做,第二步需要做什么、怎么做……在折纸飞机时,哪个步骤学生学习起来最为困难,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到底在哪里、应该怎样避免……
诸如此类的问题,作为教师,必须要有深入的研究。
研究之后你会发现,上面诸多“内容”,对于你的学生,并非在一节课、或者说并非在第一节课的时候,你都需要教给他们。实际上,你面对上面诸多问题,也不可能一次性全部都教给学生。这时,则需要教师进行甄别,则需要教师进行筛选啦!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在教师设计、测算教学内容的时候显得十分关键。
于一个知识点而言,学生学习它,一定有许多矛盾,那么,教师分析清楚什么是主要矛盾、什么是次要矛盾,就显得十分关键了。只有分析清楚什么是主要矛盾、什么是次要矛盾,你才能牵住牛鼻子。反之,不能分析清楚什么是主要矛盾、什么是次要矛盾,不要说你不能牵住牛鼻子,甚至,你所有的动作,不会有一个动作能够真正到位。②切中思维规律
想清“自己到底教什么”,其次需要根据思维规律入手。思维规律何在?思维是“三位一体”的。——想什么,即思维的方向。——怎么想,即思维的方式。——怎么答,即思维的答案。
人在想问题的时候,其实有一个十分微妙的过程:先确认方向,再寻找方式,后完成答案。
比如,我们教学生把“我成功了”写具体,教师到底需要给学生“什么”,学生才能顺利完成这一任务?想什么——怎么想——怎么答,是有效思维的三个极其重要的阶段。注意下面的“三位一体”:
——想什么:我干什么什么样就算是我成功了?
——怎么想:我参加外语比赛,赛题特别难,可是我是不是却夺得了第一名就算是我成功了? ——怎么答:我参加外语比赛,赛题特别难,可是我却夺得了第一名。在“想什么——怎么想——怎么答”这三个阶段之中,“怎么想”是一个重点: “怎么想”是分层的:
——我干什么什么样就算是我成功了 ——我参加什么什么样就算是我成功了? ——我参加外语比赛什么样就算是我成功了?
——我参加外语比赛,赛题什么样,可是我却什么样就算是我成功了? ——我参加外语比赛,赛题特别难,可是我却什么样就算是我成功了?
——我参加外语比赛,赛题特别难,可是我是不是却夺得了第一名就算是我成功了?
“怎么想”是思维过程的主体,务必需要落实。落实过程之中,分层的方式适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也是教师格外需要关注的问题。
拥有“想什么”、“怎么想”之后,拥有明确的“想什么”、实在的“怎么想”之后,思维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怎么答”,也就顺理成章的出现了: 3.落实课上怎么教
找准学生缺失什么,想清自己要教什么,之后必然要落实到“怎么教”上。教师到底如何落实“怎么教”,有三个的阶段需要引起大家高度关注:第一个“教”的阶段,是“固化”;第二个“教”的阶段,是“变易”;第三个“教”的阶段,是“生成”。
“固化”,指给学生死得不能再死的知识,力求让学生学会。“变易”,指给学生死中求变、死中求异的知识,力求让学生学好。“生成”,指让学生从死知识、变易知识过程之中得到正向心智模式的积淀,力求让学生会学。①固化
“固化”,指给学生死得不能再死的知识,力求让学生学会。
什么叫做“死得不能再死的知识”?“死得不能再死的知识”即思维方向明确、思维方式具体的知识。举例:
比如,我们教学生如何把“我成功了”写具体。
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学会把“我成功了”写具体?使用“死得不能再死的知识”即给出诸如下面这样的知识——
请你回答:我参加英语比赛得没得第一名就算是我成功了?
试想,学生面对如此这般方向明确、方式具体思维任务,怎么可能完成不好任务!②变易
可以肯定,学生面对上面如此这般方向明确、方式具体思维任务,完成任务绝对没有问题,但是,随之却一定会出现另外一个新问题:那就是——学生这样回答出来的答案,一定千人一面,一定千篇一律。
于是,“变易”也就到了应该出场的时候。
“变易”,指给学生死中求变、死中求异的知识,力求让学生学好。
什么叫做“死中求变、死中求异的知识”?“死中求变、死中求异的知识”即“多个死得不能再死的知识”。举例:
比如,我们教学生如何把“我成功了”写具体。
比如“固化”的知识是——请你回答:我参加英语比赛得没得第一名就算是我成功了? 那么,“变易的——死中求变、死中求异的知识”则可以是:
你也可以回答:我参加作文比赛得没得第一名就算是我成功了? 你也可以回答:我参加绘画决赛得没得最高分就算是我成功了? 你也可以回答:我参加航模大赛得没得第一名就算是我成功了? 你还可以回答:我参加航模大赛战胜所有对手没有就算是我成功了? 你还可以回答:我学游泳一天就学会、还是没有学会就算是我成功了? ……
想想看,学生面对上面这些方向明确、方式具体思维任务,怎么可能写不出形形色色的答案!③生成
“固化”,是“死得不能再死的知识”,“死得不能再死的知识”是思维方向明确、思维方式具体的知识。“变易”,是“死中求变、死中求异的知识”,“死中求变、死中求异的知识”即“多个死得不能再死的知识”。
因为有了“死得不能再死的知识”,有了“死中求变、死中求异的知识”,在此基础之上,达成“生成”这一目的,才能梦想成真。举例:
比如,我们在教学生把“我成功了”写具体“固化”和“变易”之后,再让学生去尝试把“我失败了”写具体,学生“把句子写具体”的能力,将会自然显现。
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只有精密设计好一节课、一节课中任意一个知识点的——固化、变易,教师只有真正把——固化、变易真正落实,生成——这一目的才能真正达成,新课标修订稿中的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真正拥有实在的支撑!
结语
深入解读新课标修订稿具体内容,明确新课标修订稿在教学实施过程之中的具体路径,对于任何一个职业语文教师而言,都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深入解读新课标修订稿具体内容,不仅要知道新课标修订稿与原来新课标之间“删去、加上、修改”的三个区别,而且更应该明了新课标修订稿的精神实质,明了新课标修订稿从“时代发展、语句条理、追求变化”三个方面所体现的精神实质。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过程之中,明确新课标修订稿在教学实施过程之中的具体路径,教师需要从本质上入手,从整体入手。只有从“找准学生缺什么、想清自己教什么、落实课上怎么教”三个角度逐一思考,新课标修订稿中所提出的“主动性、创造性;实践性、综合性;及其正确的思想导向、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或许才能成为现实。
——怎么答:我参加外语比赛,赛题特别难,可是我却夺得了第一名。
“怎么答”有多种多样,可以直接依照“怎么想”的最后一层直接回答,还可以采取修饰、甚至变形方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只有深入论证清楚一节课、一节课中任意一个知识点的——想什么、怎么想、怎么答,教师只有去教学生这个——想什么、怎么想、怎么答,新课标修订稿中的实践性、综合性,才能得以落实!
第三篇:立足课程标准 落实习作训练
立足课程标准
坚守儿童本位
落实习作训练
成都市少城小学
一、以文本为原点,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传统,在课程改革的今天,读写结合仍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提高课堂实效的重要途径。中高年级读写一体化是以听说读写互载、互为、互动为主旋律,以 “读写一体化”为核心构建的一体化语文教育观。
细细翻阅文本,在题材选取、遣词造句、体裁安排、谋篇布局等方面,无不深思熟虑、匠心独运,这无疑成为学生模仿习作的典范。于是我们以文本为原点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原则,教学中,教师除了结合每个单元重点训练项目外,还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课文中内在的读写结合的写作信息,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的生成点,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读写能力。
1.仿写
仿写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课文中的很多片段,都可以作为练写的材料,灵活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如在教学《我喜欢》时,这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作者以独特的视角,诗一般清新的语言,向我们敞开心扉,描述了自己喜欢的景物与事物,并说明喜欢的理由。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生活的豁达、独特、乐观的人生态度。我们让学生仿写此文,也是希望孩子们能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不过学生学习写散文,有一个从模仿到创造的过程。模仿什么?怎样 “有情有意”地表达呢?我们的主要思路是:唤起情感共鸣——发散思维——学习创作表达——欣赏评价。在教学中,我们主要抓住从句到段到篇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来引导,即从引导学生说清楚“喜欢什么”、“为什么喜欢”到有情有意地表达,直至最后篇章的条理安排。可以说,这不仅是在文章结构上的一种仿写,这也是内容上的一种模仿。最后孩子们的成文给我们老师不少惊喜,我们将学生的作文分享到了班级QQ群,开展了班级作文比赛,让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评选,这样做既便于孩子们互相学习,又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更是培养了孩子们的写作兴趣。
在教学《鸟儿的侦查报告》后,我们也让孩子进行了仿写,这次练习仿写的内容:看到的现象——了解原因——下结论,由于题材是童话故事,孩子们都兴趣盎然。
这样从阅读范文人手,引导仿写,使学生既有内容可写,又掌握了写作方法,个个兴味盎然,切实从精彩的范文中受益,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也得到不断提高。
2.续写
续写,指从原文出发,遵循着原文的思路,对于原文作延伸。如在教学《生死攸关的烛光》一文,文中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阶梯时,蜡烛熄灭了。故事戛然而止,当敌人走后,这母子三人又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孩子们意犹未尽,于是教学中要求孩子续写结尾。这样安排,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了他们的联想力和想象力,也锻炼了学生的习作能力。3.改写
此外,我们还可根据教材特点,进行改写——将古诗或古文改成写景或叙事的现代文等训练,并尽可能做到提供材料,当堂指导,让学生反复修改,掌握读写训练要点。如在教学《郑人买履》一文时,书上已经有了一篇现成的译文,所以不少学生在改写时,受其影响,没有自己的想象,过于平铺直叙。在教学中,我们先引导孩子产生代入感,假设自己就是需要买鞋的郑人,在家量尺寸时,你会怎么做?到了集市,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找到了卖鞋的地方,那里都有什么?你选到了鞋子吗?你与店家说过话吗?周围有人吗?你穿着破鞋子回家有没有人向你指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孩子们自己去假设,当学生们在课堂上洋洋洒洒讲出他们的假设时,我们抓紧时机,让他们动笔把这些假设记录下来添加到第一次改写的文章中。这样的细节描写练习对于学生们将来的习作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
4.心得
预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重要,这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都知道的,预习课文不只是读读、想想,同样要注意多动笔。预习时,在课文一些重点地方写写画画,圈圈点点是很有必要的。例如,给不懂读音的字标上拼音,不理解的词写上注释,含义深的句子画上线,旁边批注上自己的感悟重点的字词加圈加点,有疑难的地方打个问号等。总之我们高段预习和低段的预习就是要有区别,我们要培养学生在面对一篇课文时产生一种求知愿望,愿意动笔写一写。所以在上期的教学中,我们把摘录笔记的最后一题设计成了心得感受,学生或针对全文或针对某个重点句子谈感受想法。五年级下册在习作要求上对于写心得体会做出了明确的要求。
二、以教材为依托,拓展类型
从五年级开始,教材在“语文天地”中设置综合活动,根据单元主题设立活动题目,把“拓展阅读”、“畅所欲言”和“初显身手”,甚至包括“笔下生花”结合在一起。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学生的创造了大量的口头和书面语言交流的机会。而且还能让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与社会上多方面的人打交道。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交流技巧、口语表达能力都得到发展与提高。最重要的是这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如举办故事会、诗歌朗诵会、办小报、演课本剧等。这些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作文题材,便于让学生“我手写我心”,学生能在活动中不知不觉锻炼写作能力。
如在上期《水》这个单元的综合活动中,我们提前给孩子们把时间安排好,指导他们分组再分工,开展一系列的关于水的实践活动,他们在家自己做滴水小实验,在校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关于水的科学小实验,有的去收集家中的水费单算出一家一月用水量,有的学唱赞美水的歌曲,还有的上网学习自来水的形成等,实践活动结束后,利用周二下午队会课时间,每个组就“水”这个活动进行了交流与汇报。汇报结束后,我们让孩子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也就形成了一篇不错的习作。
在上期教材的单元作文训练中,有一篇要求孩子写历险记的习作。刚好从四年级开始孩子们疯狂地喜欢上了班级图书柜里的“我的第一本科学漫画书,寻宝记系列”这套书虽说是漫画,但内容丰富,所涉及的科学知识广泛。可不可以让孩子们借鉴寻宝思路写自己的历险记呢?由于需要查找的资料较多,我提议让孩子们自由组合,尝试与同学合作编故事。这让大家很欣喜,干劲十足,在合作中,大家互帮互助,写出了不少好文章。
另外最后一个单元的拓展阅读《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这是龙应台的一篇文章,孩子们读后心情久久澎湃不已。作为一个中国人却敢于道出咱们中国人的国民综合素质低以及人性上极为偏狭自私的弱点。文中一条条控诉瞬间引爆了孩子们,大家在课堂上纷纷议论,开始谈论在当前我们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不雅行为。于是我顺水推舟让孩子们把这些恶习陋习记录下来,仿照龙应台的文章结构成文。然后给孩子们播放了《我是演说家》的几段视频,并且问孩子想不想像视频中的大姐姐拷问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拷问他们为什么没有关注到你看到的丑陋现象。孩子们听了跃跃欲试,又拿出笔做了修改,把刚成文的习作改动得像演讲稿。虽然语言是笨拙的,神态也不自如,但他们知道了作文还有另一种呈现类型。
三、以生活为源头,观察体验
我们要帮助孩子懂得: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语文学习应该在课堂上,但绝对不是只靠课堂就能学好的,生活也是语文学习的课堂,语文学习还要在广阔的天地中,根据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好胜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让孩子睁开惊奇的眼睛面对世界,去直面精彩纷呈的生活场景,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去逛书店、旅游、看展览、做采访、搞调查、看时事新闻;讨论城市建设、西部开发、腐败现象、庸俗文化„„使学生乐于观察,培养习作兴趣;及时捕捉学生感兴趣的现象、话题作为练笔材料。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懂得我们生活在奇妙的大自然里,生活在多变的信息社会中,感受人世间的爱与恨,美与丑。而这一切都可能成为孩子笔下的题材。(环保系列活动——废旧电池的回收、节日活动作文)
另外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观察,学会获取题材,认识生活和世界。而日记能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辨别能力,增强孩子的自我约束力,提高孩子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更重要的是能磨练孩子的意志力和积累作文素材。
写日记的好处大大超过了教育者的想象。培养孩子写日记的习惯要循序渐进,开始可以写短些,每天
一、两句,到每天三、五行,慢慢提高增长。内容也不拘格,什么都可以写,想象的,现实的,国内的,国外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国家大事,小到鸡毛蒜皮等等,要做到有闻必记,有为必记,有见必记,有感必记。当然孩子们记录的大多是校园生活,记录的是身边发生的事情。童心看世界,在他们笔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后来因为学习任务确实有些多,我们就把日记换成了循环日记,这样也成了周记。要求在写之前,必须先批改前面一位同学的作文,再按内容是否具体、主题是否突出、语言是否通顺写下评语。周记与日记相比,周记可以培养学生修改作文和评价作文的能力。
第四篇:再读《语文课程标准》,感悟习作教学
每当捧起儿童的习作,老师们都有一种心痛的感觉,白纸上涂抹的文字是那么枯燥无味,毫无生气,格式统一的文字堆里满是儿童对习作的逃避。儿童是“完整而又具有丰富可能性”的生命个体,在拥有最五彩缤纷的世界的时候,却不得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完成“习作”,那真的是一次愉悦心灵的笔端倾诉吗?那真的是自由思维的灵感火花吗?那真的是童心飞扬的美好情趣吗?„„一连串的疑问使我重新捧起《语文课程标准》,联系近二十年的语文教学经验,梳理出自己的教学追求。
一、讲自己的话——“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语文老师都有共同的体会,那就是抄袭习作现象太严重。学生此类的表现实际上暴露出一个问题,那就是自我世界与现实世界的隔离,本应是“牵手相伴”的理想指向与“貌合神离”的现实指向产生冲突,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内心来表达,不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书写,在有限的时间内只能选择“格式”和“抄袭”。一次次的被拒绝,学生很有可能不会讲自己的话,更多的是迎合老师和大众的口味,跟上了“潮流”。
记得,叶圣陶老先生早在几十年前就强调过:学生作文必须“我手写我口”,作文为的是要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其实,“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内心的情感很丰富,有时简单的话语可以直抵问题的本质,可为什么就写不出来?原因在于我们不经意间掐断了他们内心通向世界的通道,堵塞了心灵,学生在被迫接受种种指令下照着别人的意图去写。反思一下,我们是否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学案,是否为他们建立了与生活的联系,是否让鲜活的花朵、可爱的田野进入他们的视界,是否让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苏醒,是否熟知他们的话语体系,是否有了与他们对话的语言密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让他们“进入”自己的意义世界,讲自己的话,哪怕是大白话,不拘形式,只要讲清楚、有条理就行,相信朴素平实的话语里肯定能流淌着智慧和深刻,谁又能怀疑小哲学家的能量呢?
二、培养兴趣——“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当内涵丰富的文本真实地呈现时,儿童的哲学天性随即被点燃,“可能性”挣脱“现实性”的束缚,人格走向相对的自由和独立,用诗人的语言,审美家的欣赏,哲学家的理性,真切而深刻地感悟语言的力量。课内外大量的阅读实践决定了习作教学需要用这种理智的方法有效教给处于任何发展阶段上的儿童。我们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学生读的书多了,知识活跃起来,也就有了写作的基础。这个“基础”是写作兴趣和自信心的重要基础。当然,课堂也是培养兴趣和自信心的主要渠道。联系课内课外,让习作的触角延伸进学生的生活世界,梦想也就走进了现实,澎湃的话语伴随着兴趣滚滚而来,一切水到渠成。
三、学会观察——“注重培养观察能力”
儿童是富有探求精神的积极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观察发现带来的“惊讶”正是儿童的情绪,是认识世界一切的开始。当视野中流淌出有趣的动植物、神秘的科学现象时,学生出于第一眼的惊异之感,不自觉开始了“观察”的探索之旅。在此过程中,语言的符号意义渐渐转化为思想、情感、想象,以及儿童敏锐目光所能捕捉到的一切。
在教给学生观察方法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所谓习惯成自然,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获得成功必不可少的要素。在一次联合国组织的诺贝尔奖颁奖大会上,记者问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您有今天的辉煌,请您告诉全世界,哪个人对您的影响最大?”这位老科学家思考了一下说:“是幼儿园的老师。因为从那时起,我知道了饭前便后要洗手,我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四、激发想象力——“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是人类创新的源泉,没有想象力的学生思维必定被扼杀,想象力是学生重要的生命特征。尊重学生的想象,这是对创造天性的最大保护。每篇习作、哪怕是一段浅浅的文字都有巨大的想象空间,承载了学生语言发展的可能性。在自由的语境中,学生的想象力插上了翅膀。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也有明确要求:低年级“写想象中的事物”;中年级“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高年级“能写简单的记实习作和想象习作,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实施建议中:“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有位老师教学“秦兵马俑”片段,布置小练笔:面对几千年前的秦兵马俑,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的笔下精彩极了:“我仿佛看到威武的将军带领士兵在战场上冲杀,他们把敌人杀得片甲不留,哭爹喊娘,狼狈而逃”“我仿佛看到那些兵马俑一个个都复活了,唱着战歌,挥舞着旗帜,人人脸上挂着胜利的喜悦”“我仿佛听到有个士兵在低声哭泣,因为他实在太想念亲人了”“我仿佛看到那些能工巧匠正在雕刻兵马俑,他们是那么的投入”“我想到了秦始皇当年灭齐国时,第一次打败了,后来在大将王翦的请求下,派兵四十万,整整用了三年时间,才灭了齐国”„„学生在移情移境中通过想象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赋予了人的情感,有声有色,充满审美意味,文字变得鲜活。想象是对文本情境的还原,是学生对话文本的方法,也是训练语言的重要手段。教学中,我们有必要教给学生想象的方法,如,相似联想、相关联想、对比联想、再造想象等。
五、强调“修改”——“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
关于习作批改的评价,我认为至少要做好两点:
第一,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中年级学生要“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高年级学生要“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也就是说,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自己修改习作。教学中,我们要帮助学生自己去获取事物的意义和对问题的根本性的解释;让每个学生带着自己的语言,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走进课堂,引导思索,发展思维能力。
第二,老师批改习作要珍惜学生的劳动成果,要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也就是说,教师要有一颗童心,不要看不顺眼便大删大减。“切不可误读童心”这个故事应该对我们有所启迪:在一次习作课上,老师布置的题目是“梦”,一个小男孩怯生生地举起手:“每当黑夜降临,我总做一个梦,就想变成一只老鼠,偷回„„”没等说完,这位教师“好心”地说:“坐下!我们的梦应该是崇高的、美好的,不能是大家都反对的、丑恶的!”十多年后,那个当年的男孩已大学毕业在省高院工作,在一封信中把当年没有说完的“说话习作”写给老师:“我想变成一只老鼠/偷回冬的光辉/还给迷人的金秋/盗去夏的鲜花/装扮春天的风流/我想成为一名瞩世大盗/把世间的黑暗统统偷走/哪怕寒风把心刺痛/我也决不缩回已伸出的‘黑手’”。
多么奇特的想象,多么雄武的胆魄,多么善良的心灵!面对诗句,这位语文老师追悔莫及。不无遗憾地说“可我把它判了死刑!当年我就像小偷,偷走了这孩子的梦。”
这位语文老师为什么会“偷走孩子的梦”呢?我以为,他缺少一颗童心。做小学教师的,应该认识到:童心是孩子的精神特征,它是孩子认识事物的出发点和归宿,可赋予任何事物以生命和理想,孩子是以纯真而善良的童心和世界对话的。我们拥有童心,才能读懂童心,才不会偷走孩子的梦,才能让孩子“进入”自己的意义世界。
第五篇:小学美术课程标准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复习提纲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性质与价值:
(一)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2、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3、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4、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5、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二、基本理念:
(一)、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三)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
(四)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
(五)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中,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
三、设计思路:
(一)完善体例,使结构更完整,表述更明确
本《标准》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二)以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究性:
本次课程改革,要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来划分学习领域。因此,本《标准》划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 四个学习领域。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
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也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突破的一个难点。
(三)在保证基本规定性的同时,给予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
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应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保证每个学生接受美术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要让全体学生参与美术学习,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因此,本《标准》没有沿袭罗列具体知识点的方法,而是制订导向性的内容标准,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教学活动建议,帮助教师引导学生向内容标准要求的方向发展。不同地区的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选择和采纳这些教学活动建议,甚至还可以自己创造新的教学活动方式,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加灵活,更具主动性和创造性。(四)注意标准实施的可行性
美术教师是本《标准》最重要的阅读者和使用者。为了帮助教师领会此次美术课程改革的精神,本《标准》对新的观念和方法,提供了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案例,以便教师能举一反三,创造性地实施《标准》。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一、内容说明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说明
“造型·表现”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说明
“设计·应用”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本学习领域中“设计”一词包括与学生生活有关的现代设计基础和传统工艺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说明
“欣赏·评述”领域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除了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感受之外,还应用语言、文字等表述自己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的感受、认识和理解。【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说明
“综合·探索”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它分为三个层次:①融美术各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欣赏·评述”)为一体;②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③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三个层次之间又有着不同程度的交叉或重叠。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 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进行比较。
2.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
4.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惟一主角的现象,应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5.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 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6.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7.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8.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 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 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二、评价建议
评价体系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作为评价的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形成性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及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1)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在重视教师与他人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可以采用问卷形式,也可采用建立学生学习档案的方式。
学生在学习档案中收集美术学习全过程的重要资料,包括演习记录、构想草图、设计方案、美术作业、相关美术信息(文字或图像资料等)、自我评价以及他人评价的结果。(2)注重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
美术教学评价既要通过美术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更需要通过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3)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
对学生美术作业应采用多样的评价方法。学生美术作业评价呈现方式可以是分数或等级,可以是评语,也可以采用评语与等级相结合的方式,还可以采用互评或座谈等方式,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行和发展,并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4)建立促进美术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强调美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议美术教师在每一个单元教学结束后,记录教学
体会、教学成果以及需要改进之处。附录:
二、名词术语解释
美术:艺术的种类之一。“美术”在历史上是一个语义多变的概念。在现代,人们更倾向于称美术为造型艺术和视觉艺术,具体包括绘画、雕塑、工艺、摄影、计算机美术、广告设计、产品设计、建筑和环境艺术等。
美术教育: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审美:对具体事物和艺术作品中美的因素和形象进行非功利的直觉和观照,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
美术史: 研究美术发展过程的学问,包括有关美术作品、美术家、流派和风格的信息、阐释和评价。
美术语言:指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因素,如点、线、形状、色彩、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以及将造型元素组合成一件完整的作品的基本原理,包括多样统一、比例、对称、平衡、节奏、对比、和谐等。
形式感:在美术中,指作品的存在方式和物质外观以及结构关系所形成的整体特征。
美术媒材:构成美术作品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黏土、画布、电影胶片、录像带、木材和塑胶等。
感知: 通过感官对事物进行感受、辨认、识别,并与情感和认知相联系的一种过程。
体验:身临具体情境或亲身实践,感受事物、环境的丰富和微妙,并产生独特的情绪和认识。
美术创作:通过感受、体验和构思,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采用一定的技法制作美术作品,以表达思想和情感。
美术表现:通过美术创作传递观念、情感和意义的过程。
美术批评:在直观或思考的基础上对美术作品的价值、意义、艺术成就等进行评论和判断。
艺术风格;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