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君山银针解说词
君山银针茶产于湖南岳阳君山,君山银针茶在1956年参加德国莱比博览会,因芽头肥硕壮实,芽身黄似金,茸毫白如玉而获金质奖章,享有“茶盖中华,价压天下”之盛誉。君山银针茶艺不仅使人们领略到君山银针传奇品质的精髓,更展示了君山茶文化博大精深的忧乐情怀。下面由我们为大家带来君山银针茶艺表演。第一道:备具以侯用
玻璃杯:冲泡君山银针我们选用透明洁净的玻璃杯,不仅可以观赏到汤色,更可以欣赏君山银针所独有的“三起三落”之奇观。第二道:冰心去凡尘(洗杯)
茶,至清至洁,是天涵地育的灵物。泡茶要求所用器皿也必须至清至洁。冲泡前为了提高杯温和清洁茶具,需用热水烫杯。当壶中的水凄凄声声落入杯中,您会再次感受到4000多年前舜帝的两位妃子在君山扶竹痛苦的一幕。第三道:鉴赏佳茗(赏茶)
君山银针采用茶树单个嫩芽,经过10道工序历时四天时间制作而成,外形匀直整齐,白毫披身,芽身金黄,素有“金镶玉”之美称。第四道:清宫迎佳人(投茶)
苏东坡有诗云:“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清宫迎佳人就是用茶匙将茶叶投放到冰清玉洁的玻璃杯中。
第五道:甘露润连心(润茶)
好的绿茶外观如莲心,在开泡前往茶杯中注入少许热水可以起到润茶的作用。轻摇茶杯,树立与水面的茶芽有如湖风吹拂下的君山竹苑。伴着优雅的音乐,似清风拂面,更似当年两位爱妃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而落泪斑竹的轻声哭泣,即使是几千年来的风霜也历历在目。这便是湘妃竹的由来。第六道:凤凰三点头(泡茶)
冲泡君山银针,我们采用凤凰三点头的守手法。冲水至七分满,留下三分表情谊。银针翻于水面,恰似随水涨落,时起时伏的君山岛。清代王文志写到:“茶倾涛声卷浪花,孤舟晚泊天之涯。岳阳楼头无事坐,洞庭水试军山茶。”当水流声声入耳,您会仿佛置身于洞庭湖或君山岛上,侧耳倾听湖水拍岸之声。
第七道:观音捧玉瓶(奉茶)
佛教故事中传说观音菩萨捧着一个白玉净瓶,净瓶中的甘露可以消灾祛病。茶艺师把泡好的茶奉给给位嘉宾,意在祝福人们一生平安。
第八道:春波展旗枪(赏茶)
银针茶静卧于水面,又如宁静湖面上的小舟。稍过片刻茶芽吸水后慢慢竖立,呈现悬垂状态,有如一只只毛笔书向天空。第九道:自酌乐无穷(品茶)
“一杯银针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银针茶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而且品质上乘,香气清郁,滋味鲜爽,甘醇甜和,饮后口舌留甘,清香永驻。
第十道:收杯谢客
今天我们的君山银针茶艺表演也就接近尾声了,愿各位伴随着这袅袅茶香去感悟更多的人生哲理。
第二篇:银针白毫茶茶艺解说词
银针白毫茶茶艺解说词
白毫银针,白如云,绿如梦,洁如雪,香如兰,其性寒凉,是清心涤性的最佳饮品。品饮白毫银针尤应摒弃功利之心,以闲适无为的情怀,按照程序,细细地去品味白毫银针的本色、真香、全味,同时应把品茶视为修身养性的途径,以心去体贴茶,让心灵与茶对话,努力使自己步入醍醐沁心的境界,品出茶中的物外高意。第一道程序“焚香”
我们称之为“天香生虚空”。这是唐代诗仙李白在《庐山东林寺夜怀》中的一句诗。一缕香烟,悠悠袅袅,它能把我们的心带到虚无空灵,霜清水白,湛然冥真心的境界,这是品茶的理想境界。第二道程序“鉴茶”
我们称之为“万有一何小”。这是南朝诗人江总在《游摄山栖霞寺并序》中的一句诗。“三空豁已悟,万有一何小。”这句诗充满了哲理禅机。所谓“三空”,乃佛家所说的言空、无相、无愿之三种解脱,因三者共明空理,所以称为三空。修习茶道也正是要豁悟三空。有了这种境界,那么世界的万事万物(万有)都可纳入须弥芥子之中。反过来一花一世界,一沙一乾坤,从小中又可以见大,以这种心境鉴茶,看重的不是茶的色、香、味、形,而是重在探求茶中包含的大自然无限的信息。第三道程序“涤器”
我们称之为“空山新雨后”。这道程序依旧是小中见大。杯如空山,水如新雨,意味深远。第四道程序“投茶”
即用茶导把茶荷中的茶叶拨入茶杯,茶叶如花飘然而下,故日“花落知多少”。第五道程序“冲水”
我们称之“泉声满空谷”。这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咏《蛤蟆碚》中的一句诗,在此借用来形容冲水时甘泉飞注,水声悦耳。
第六道程序“赏茶”
我们称之为“池塘生春草”。这是晋代大诗人谢灵运在其代表作《登池上楼》中的名句,这句诗语出自然,不加雕饰,看似脱口而出,但却生机盎然,恰恰可以借用来形容冲泡白毫银针时从玻璃杯中看到的趣景。在冲泡白毫银针时,开始茶芽浮于水面,在热水的浸润下,茶芽逐惭舒展开来,吸收了水分后沉入杯底,此时茶芽条条挺立,一个个嫩芽娇绿可爱,在碧波中晃动如迎风漫舞,又像是要冲出水面去迎接阳光,这种趣景恰似“池塘生春草”,使人观之尘俗尽去,生机无限、意趣盎然。第七道程序“闻香”
我们称之为“谁解助茶香”。这是陆羽的好友、著名的诗僧皎然和尚在《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中的一句话。一千多年来,万千茶人都爱闻茶香,但又有几个人能说得清、解得透茶那清郁隽永神秘的生命之香——大自然之香呢!第八道程序“品茶”
我们称之为“努力自研考”。这是唐代诗人王梵志在《若欲觅佛道》一诗中的结束语。品茶在于去探求茶道奥义,在于去品味人生,契悟自然,这正像王梵志欲觅佛道一样,应当“明识生死固,努力去研考”。
第三篇:925国际标准银针
在国际标准上被公认的首饰用银标准。100%的银较软,制作时不能成型,不便做成银饰,而且比较容易“氧化”,俗称“变色”而925银因加入了其它金属使其硬度增加,制作首饰及工艺品所用的925银针耳针会偏软,比普通钢针更容易变形,但不易氧化,不易变色,不易过敏,具有防过敏之美称。925银一般称之为标准银,标志为“S925”或“Ag925”,因为加入了一些其他金属,所以不易变形,亮度也够,不会变黑,但无法重新打制。常见于时尚的项链,戒指,手链,耳钉等。
第四篇:白毫银针
银针白毫
银针白毫原料采摘尺度为春茶嫩梢萌发一芽一叶时即将其采下,然后用手指将真叶、鱼叶轻轻地予以剥离。剥出的茶芽平均地薄摊于水筛上(一种竹筛),勿使重叠,置微弱日光下或透风荫外,晒凉至八、九成干,再用焙笼以30-40℃文火至足干即成。也有用烈日代替焙笼晒至全干的,称为毛针。毛针经筛取肥长茶芽,再用手工摘去梗子(俗称银针脚),并筛簸拣除叶片、碎片、寻质等,最后再用文火焙干,趁热装箱。
银针白毫芽头肥壮,遍披白毫,挺直如针,色白似银。福鼎所产茶牙茸毛厚,色白富光泽,汤色浅杏黄,味清鲜爽口,正和所科,汤味醇厚,香气清芬。
冲泡:一般每3克银针置沸水烫过的无色无茶透明玻璃杯中,冲入200毫升沸水,开始时茶芽浮于水面,5-6分钟后茶芽部门沉落杯底,部门悬浮茶汤上部,此时茶芽条条挺立,上下交错,望之有如石钏乳,蔚为异景。约10分钟后茶汤泛黄即可取饮。
银针性寒凉,有退热祛暑解毒之功,在华北被视为治疗养护麻疹患者的良药。
白毫银针属于白茶,轻发酵茶品,因为新采的白茶茶毫明显,所以取名为“白毫银针”,关于白毫银针的制作工艺也是众说纷纭,不同地方的产茶方法也不尽相同,基本大同小异。白茶中保留了丰富的活性酶和多酚类物质,具有出色的药理功能和保健作用。
白毫银针的鲜叶品质以春茶的头一两轮最佳,以顶芽肥壮、毫心大为最优,到三、四轮后茶树抽上来的多为侧芽,芽小而细,所制“银针“就不理想了。到了夏季,气温偏好,日照过强,导致茶树抽芽快,茶叶的质量就大不如从前了。
福鼎茶区的茶农为了制好“白毫银针“,往往将已有10多年树龄的老茶树在头春采摘后,马上进行台刈,刚好在秋茶又可以采到上等的“针茶“,这种“秋针“,制造“白毫银针“其品质并不亚于春茶。采摘白毫银针原料茶对气候也有严格的要求的。一般要选择晴天,尤其是东北风天气为最佳。晴天、气温高、湿度低,茶菁易于干燥,可以制出芽白,梗绿的上等银针。南风天较次,因其湿度较大,菁叶干燥较慢,容易变成芽绿,梗黑的次等银针。雨天和大雾天均不宜采制,如果违之,所制“银针“就会“灰黑“没有鲜灵度,通常被称为“死针“.而加工制选的技术却不是一般人可以一学就会的。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摸索精雕细凿,才可制上一泡好“银针“.福鼎制选“白毫银针“方法是把原料茶芽薄摊在水筛或萎凋筛上,每筛约250克,要求摊得均匀,不可重叠,一出现重叠茶芽就变黑。摊好后放在架上,让烈日曝晒,或低温烘焙,不可翻动,以避免伤叶红变,也不可放在地下,不通风,不易干燥。当达到干度要求后,进行拣剔,去梗,再烘焙装箱。
采制白毫银针的茶树,每年秋冬要加强肥培管理以培育壮芽。翌年采制以春茶头一、二轮的顶芽品质最佳,到三、四轮后多系倒芽,较瘦小。台刈更新后萌发的第一轮春芽特别肥壮,是制造优质白毫银针的理想原料。夏秋茶茶芽瘦小,不合白毫银针原料的要求,一般不采制。
白毫银针纯用肥芽制成。产地不同,制法和品质略有差异。福鼎银针早时亦称“北路银针”。采制时选凉爽晴天,将鲜针薄摊于萎凋帘,置于日光下曝晒,待含水率达10-20%时,摊于焙笼上(烘心盘用薄纸垫衬,以防芽毫灼伤变黄),用文火(40-50℃)烘至足干。白毫银针亦称“南路银针”,鲜针摊于水筛上,置于通风场所,晾至含水率20-30%时,移至烈日下晒干。晴天也可先晒后风干。毛茶经拣剔好为精茶,复火后趁热装箱。
白毫银针的采摘十分细致,要求极其严格,规定雨天不采,露水未乾不采,细瘦芽不采,紫色芽头不采,风全国各地芽采,人为损伤芽不采,虫伤芽不采,开心芽不采,空心芽不采,病态芽不采,号称十不采。只采肥壮的单芽头,如果采回一芽一、二叶的新梢,则只摘取芽心,俗称之为抽针(即将一荛一、二叶上的芽掐下,抽出作银针的原料,剩下的茎叶作其它花色的白茶或其它茶)。采下的茶芽,要求及时送回厂加工。白毫银针的制法特殊,工艺简单。制作过程中,不炒不揉,只分萎凋和烘焙两道工序,其中主要是萎疝和晾干,使茶芽自然缓慢的变化,形成白茶特殊的品质风格。具体制法是:采回的茶芽,薄薄地摊在竹制有孔的筛上,置微弱的阳光下萎凋、摊晒至七、八成干,再移到烈日下晒至足干。也有在微弱阳光下萎凋二小时,再进行室内萎凋至八、九成干,再用文火烘焙至足干。还有直接在太阳下曝晒至八、九成干,再用文火烘焙至足填。在萎凋、晾干过程中,要根据茶芽的失水程度进行调节,工序虽简单,要正确掌握亦很易,特别是要制出好茶,比其它茶类更为困难。
白毫银针的制作需要经过剥针、萎凋、干燥、烘干、晒干等工序,每个步骤都要仔细严密,否则都会影响茶叶质量,传统工艺制成的茶叶完整,汤色浅淡,口感鲜醇,有毫香,味温性凉。
白毫银针又名银针或者白毫,同君山银针齐名于世,历代为皇家贡品,独特的品质特征更为大家所喜爱。茶艺表演更加赏心悦目,先将白毫银针茶艺泡法呈现如下。
白毫银针的茶艺冲泡步骤
1、器皿亮相:采用左手自然取茶具,右手微翘兰花指,以中指虚托茶具的手势,轻轻提起茶具,在茶具原位上方稍作停顿,展示玻璃杯、茶叶罐与茶荷;以右手单手取茶刮,举至与鼻梁同高,从表演者左侧开始向右以弧形展示;提梁壶与水盂的展示只需以一手轻示,不用托起;杯垫不须展示。
2、巧煮甘泉:以右手示意提梁壶,表示内中为甘泉即可。
3、佳茗出宫:左手取茶荷,放至身前桌面上,在取茶荷的过程中,适时以右手相接。左手取茶叶罐至身前,用双手拇指和食指圈住罐盖,顶起茶叶罐盖,放于左侧,然后右手轻巧握住茶叶罐,左手取茶刮,将茶叶从罐中取出,摊放于茶荷。接着放回茶刮,左手取茶叶罐盖盖上,顺势握住茶叶罐,右手微翘中指虚托,将茶叶罐放回原位。左手拿起茶荷,右手轻托,从表演者左侧开始向右以弧形展示,茶荷需向外倾斜四十五度,以使观众欣赏到茶叶。最后将茶荷轻放回原位。
4、涤器静心:右手提起提梁壶,左手微翘兰花指,中指轻盖壶盖顶,以逆时针回旋手法将甘泉依次注入三个玻璃杯中,水量约为玻璃杯容量的五分之一。然后将提梁壶放回原位。接着左手端起表演者左边的玻璃杯,右手微翘兰花指,以中指虚托杯底,开始洗涤玻璃杯。玻璃杯的洗涤采用回旋式,杯口顺时针方向转动。旋转两周后,将杯中水倒入水盂,玻璃杯轻放回原位。以同样的手法洗涤另外两个玻璃杯。
5、初撒甘露:右手提起提梁壶,手法与”涤器静心”中同,将甘泉依次注入玻璃杯,水量约为玻璃杯容量的五分之一。然后将提梁壶轻放回原位。
6、落英缤纷:右手取茶荷,左手取茶刮,将茶叶轻轻拨入玻璃杯中,每杯投放量约为4克。然后先将茶刮轻放回原位,接着左手拿茶荷,右手轻托,放回原位。
7、摇曳生姿:左手端起表演者左边的玻璃杯,右手微翘兰花指,以中指虚托杯底,开始以杯口顺时针方向转动玻璃杯。旋转两周后,将玻璃杯轻放回原位。以同样的手法轻旋另外两个玻璃杯。这是为了让茶叶和甘泉充分接触,使茶出味。
8、满天雪舞:右手提起提梁壶,手法与”涤器静心”中同,将甘泉依次注入玻璃杯,每个杯都采用凤凰三点头的方式,将水注至八分满。然后将提梁壶轻放回原位。
白毫银针作为白茶中的珍品,需要细酌慢饮,品其香得其韵。白毫银针还有抗癌症,抗辐射,抗氧化。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降暑,退烧防止麻疹,解毒等的功效,具有养生保健之作用。白毫银针属于白茶,现代白茶被誉为古老又年轻的茶品。白毫银针的功效与作用一直不太清晰明朗,加上科学验证也为数不多,白毫银针功效就显得弥足珍贵。
现代白茶类的创制始于白毫银针,明代田艺衡《煮泉小品》中称:“茶者以火作为次,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且断烟火气耳”。白毫银针属于白茶,是白茶的代表,主要产地在福鼎地区,福鼎产茶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福鼎太姥(mǔ)山产茶自清朝已经有记载。自古就有用白茶下火清热毒消炎症、发汗去湿舒滞避暑、治风火牙疼高烧麻疹等杂疾。白毫银针有抗癌症,抗辐射,抗氧化。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降暑,退烧防止麻疹,解毒,治牙疼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功效,能降低体内血糖的含量所以白毫银针也有治疗糖尿病的作用。白毫银针含有的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会随着存放的时间增长,还能养目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
白毫银针极为珍贵,具有降虚火,解邪毒的作用,常饮能防疫欲病。甚至说,饮一杯白毫银针,可令人对今天生活的许多严峻事实,如通货膨胀、经济萧条、粮价高昂等,变得心神安定。在华北被视为治疗养护麻疹患者的良药。1982年被商业部评为全国名茶,在30种名茶中名列第一。
白毫银针功效:白毫银针,味温性凉,有健胃提神之效,祛湿退热之功,常作为药用。对于白毫银针的药效,清代周亮工在《闽小记》中,有很好的说明:“太佬山古有绿雪芽,今呼白毫,色香俱绝,而尤以鸿雪洞为最,产者性寒凉,功同犀角(一种贵重的中药),为麻疹圣药,运销国外,价同金埒(即价同金相等)。
另外白毫银针作为白茶中的珍贵品种,还有养胃消食、美容养颜、利尿的作用,适合大众人群的消费饮用,对于风热感冒或者麻疹患者可以多饮。
福建省东北部的政和县盛产一种名茶,色白如银形如针,据说此茶有明目降火的奇效,可治“大火症”,这种茶就叫“白毫银针”(十大名茶之一)。
传说很早以前有一年,政和一带久旱不雨,瘟疫四起,在洞宫山上的一口龙井旁有几株仙草,草汁能治百病。很多勇敢的小伙子纷纷去寻找仙草,但都有去无回。有一户人家,家中兄妹三人志刚、志诚和志玉。三人商定轮流去找仙草。这一天,大哥来到洞宫山下,这时路旁走出一位老爷爷告诉他说仙草就在山上龙井旁,上山时只能向前不能回头,否则采不到仙草。志刚一口气爬到半山腰,只见满山乱石,阴森恐怖,但忽听一声大喊“你敢往上闯!”,志刚大惊,一回头,立刻变成了这乱石岗上的一块新石头。
志诚接着去找仙草。在爬到半山腰时由于回头也变成了一块巨石。找仙草的重任终于落到了志玉的头上。她出发后,途中也遇见白发爷爷,同样告诉她千万不能回头等话,且送她一块烤糍粑,志玉谢后继续往前走,来到乱石岗,奇怪声音四起,她用糍粑塞住耳朵,坚决不回头,终于爬上山顶来到龙井旁,采下仙草上的芽叶,并用井水浇灌仙草,仙草开花结子,志玉采下种子,立即下山。回乡后将种子种满山坡。这种仙草便是茶树,这便是白毫银针名茶的来历。
各种和茶有关的典故,给我国悠久的茶文化增添了很多色彩。
第五篇:君山见习报告
君山历史文化挖掘
出于专业的目的,因为旅游管理专业因需要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充分地结合,所以,我系特别注重对我们实践能力的培养。我班同学平时在课室都是学习理论知识,缺少实践经验,因此,学校特别组织我系同学到各景区进行见习,增长见识。
2009年6月24号,我们在早上8点从学校出发,前往这次见习考察的目的地,岳阳君山风景区。在路上,我开始了关于君山的一些畅想当中,关于君山的一些印象浮现在了我眼前。
君山,原名湘山,又名洞庭山,洞庭君山,洞庭山,湖山等,即神仙洞府之意。君山四周环水,景色旖旎,流传于此的神话典故众多。传说舜帝的二妃娥皇、女英曾来这里,死后即为湘水女神,屈原称之为“湘君”,故后人又把这座山叫“君山”。据《巴陵县志》记载:君山原有三十六亭、四十八庙、五井、四台等众多名胜古迹,现已修复的有二妃墓、湘妃祠、柳毅井、传书亭、朗吟亭、飞来钟等古迹。在这个与岳阳楼对面的岛上,流传着许多动人的神话传说与爱情故事。因此,君山岛也被称为爱情之岛。在这样一片美丽的地方,拥有着十分令人遐思的氛围。
尚未在遐思中回过神来,君山便已经到了。下了旅游车,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门口。首先进入我们视线的就是两座石刻人像和诗文。那是诗仙李白和刘禹锡。老师为我们讲解起了他们流传下的佳句,“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帝子潇湘去不还,空余秋草洞庭间。”这是李白对君山歉意似的赞美。而刘禹锡的“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翠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却是对君山清超绝俗的歌赞。带着两位古人的回味,我们进入了君山公园。里面的第一站就是君山名字由来的纪念地,二妃墓和湘妃祠。这里,也是传说的古老的爱情纪念地,传说舜帝率军南征,日久未归,妻子娥皇、女英思念丈夫,两人南下寻夫,来到了洞庭岛上,闻丈夫战死苍梧,悲痛欲绝,泪流满面,哭死在洞庭岛上,岛上的竹子由于沾上了娥皇女英的泪珠而成了斑竹。人们为了纪念帝君的这两位夫人,修墓厚葬,并将洞庭山改名为君山。如今君山岛上二妃墓旁的斑竹,成了舜帝与二妃爱情的象征。游人们来到二妃墓前,目睹墓旁的丛丛斑竹,无不为他们的爱情所动容,所震撼。
路过斑竹林,我停了一下。为这样的令人动容的爱情故事沉默了三分钟。这斑竹的泪痕,已经在我心中留下了痕迹。走过了斑竹林,我们又来到了朗吟亭。这里相对的僻静。但是却别有一番滋味。在林间的亭子里我们感受着凉爽的风,如同自然的空调让人倍觉舒爽。
马上又来到了君山另一充满了传奇的地点,那就是柳毅井。那是青螺里装载着的动人的爱情神话。传说洞庭龙王的女儿因犯错误被贬人间,来到一财主家放羊。财主为人心狠手辣,对她百般刁难,令她没日没夜地放羊,不给她饭吃,不给她衣穿,还常用鞭子抽她。书生柳毅路过此地,对她十分同情,为她传书,帮她解除了苦难。龙女爱上了这位见义勇为的书生,便嫁给了他。君山岛上的传书亭、柳毅井成了他们爱情的象征,成了这一爱情神话故事的见证。在这样的爱情文化的氛围里,我们也发现,在往前不远的地方,还有着一座真正以爱情为主题的园地.那是一座月老祠。里面也记录了许多从民国时期到70年代的爱情与婚姻的照片及纪念品。这是近现代来的关于爱情的文化纪念。也是对从古到今的爱情的一种无声的表述。中国人历来崇拜爱情。从古至今,史书上记载着许多动人的爱情故事,民间流传着无数美妙的爱情神话,代代相传,绵延不绝。而君山岛的“爱情岛文化”,使它有巨大的爱情魔力。据说,痴男怨女来到这里,会机缘巧合,找到相知的伴侣;恋爱中的情人来到这里,会激情满怀,私订终身;就是走过了爱情之路,因感情破裂准备各奔东西的夫妻来到这里,也会重燃昔日的爱情之火而重归于好,踏上新的爱情之路。
再往前走,我们经历了一些古老的植株,那些百年以上的老树,是君山所经历的百年来的见证。也是对自然当中的历史沧桑的忠实记录。对于这样的一些特殊的“文物”。我们唯有惊叹。同时也可以加深我们对历史猜测中的部分简单判断。我们也会在这林间亭间做一些有趣的猜想。比如我路过酒香亭的时候,我便想到,在《射雕英雄传》里面的君山大会,会不是这里进行过的呢?
带着各种各样复杂的情感,我完成了这一次的君山之旅。也完成了一次对君山历史文化的深思。这次的君山之旅,是我对其了解的一次全面加深。事实上,作为一个岳阳人,在我生命的旅程中,岳阳楼畔应有我居停多年的驿站。在岳阳这么多年,我曾无数次地试图与君山隔湖相望,但却始终没有片言只字记及与它的山情水谊。因为我已经无法用我自己的言语来表达它的秀丽壮美。想起了雍陶关于君山的那首诗: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是那样的清丽出尘,我自心中的那片爱情的土地啊。是那样美丽的一片地方。带着对其深厚历史文化的感触,我结束了这一次的见习。这一次的旅游见习对于我来讲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相信在未来的学习与工作中,这次的见习经历也将会让我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