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合同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企业的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管理者都要参与到企业合同管理的审核,签订以及管理工作中。企业只有制定了合理规范的合同管理制度,才能更好的使合同管理为企业提供更加规范的保障。因此合同管理在现代企业的管理工作中的极为重要,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加强企业合同管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要求。
企业合同管理是指企业对自身为当事人的合同依法进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以及审查、监督、控制等一系列行为的总称。其中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和终止是合同管理的内容;审查、监督、控制是合同管理的手段。
企业合同管理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是政府的附属品,不具有真正的主体地位。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政企分离,企业被赋予市场主体资格,成为自己的主人。市场主体之间的行为通过意思表示来完成。而如何进行意思表示则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再贴近些说,是合同经济,现代社会也是合同社会。在充满各种风险的市场中,一个企业的经营成败与合同管理有密切关系。
对市场来说,企业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于:实现企业对市场的承诺,体现企业的诚信,提升企业品牌和形象,使企业更牢固的立足市场,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对企业来说,企业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于:一方面使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市场接轨,满足市场的需要,提高企业适应市场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另一方面是使企业在履约过程中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由此可见,企业合同管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一项核心内容。
2、我国合同法律的完善使合同当事人自身责任加重。
我国民法通则第85条规定:“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合同的成立意味着各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我国原经济合同法对合同应具备的主要条款的规定过于严苛,当事人必须被迫就合同的各项条款达成一致意见,无形中增大缔约成本。八十年代平均每年有合同总数的10%-15%的合同被法院宣告是无效合同。这也使某些企业一旦违约处于不利状况,就设法把合同说成是无效的,如说合同没有加盖合同专业章或公章,签字人没有经过领导的授权,营业执照上没有相应的经营范围,等等。无效合同的当事人只承担缔约过失责任,不用承担违约责任。而之所以会采取这种手段,是因为当时的合同法和政府管理经济方式提供了这种可能。这种情况显然不利于经济的发展。1999年合同法修订以后,规定具备主要条款即可成立合同,或者合同不具备某一条款时可以通过一些附随性条款来弥补,“从而放宽对合同成立的限制,促使当事人达成更多的交易,并极大地减少合同履行以后又因被宣告不成立而产生的财产的损失和浪费。” ①
法律环境的这种变化使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更加自由。合同法律的前提条件是假设合同当事人是有理性的,对合同的权利义务有充分的理解,对合同可能带来的后果有充分的预测。一旦企业做出意思表示,就必须对由此带来的法律后果负责。中国有句成语叫“尾大不掉”,对于那些大型企业来说,对外意思表示行为复杂,控制难度也大,因此更加需要完整的合同管理体系和完善的合同管理机制。
3、入世之后合同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更加重要。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在入世之后的新形势下,中国企业被置于与国外企业基本相同的市场规则尤其是法律规则之中。对于国内企业来讲,要达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的目标,必须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一方面,中国企业的产品要走向世界,参加全球范围内的市场竞争。在加入WTO后,企业更要应对国外大公司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及面对国际市场上的反倾销、反补贴的种种压力。这些情况使得国内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时要面对更多、更大的风险。防范这些风险就需要了解、掌握、通晓国际市场竞争规则,并遵守国际市场规则。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提高企业合同管理水平。
企业在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中离不开合同。目前我国企业都是以合资、合作、转让等形式从国外引进技术为我所用,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谈判、制订合同。如果这一过程把握不好将严重损害我方利益,导致投资失误。这就需要企业有较高的合同管理水平和高素质的法律人才。国内企业不仅要缩小资源、科技等方面与国外大公司的差距,更需要在法律方面特别是合同管理有所作为。在法律制度层面,我国的《合同法》大部 4
分条款借鉴了《联合国国际货物购销合同公约》,吸收了以英美法系合同原理的许多东西,如要约和承诺、不安抗辩权、预期利益赔偿等等,这些都是和国际惯例接轨的新的法律思维和做法,与国外制度差距已经不大。但是我国企业管理方式和水平,特别是合同管理与国外企业比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也是国内企业缺少竞争力的重要原因。
合同管理在现代企业的管理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只有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高度重视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才能使合同管理更好的为企业提供保障,促进企业经济发展。
第二篇:项目管理关于合同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项目管理关于合同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中国海洋大学 鲁新磊
前言:随着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企业自身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利益最大化才是企业生产的目标。工程建设项目是施工企业效益的基础,项目管理作为施工企业的成本中心,管理的质量,特别是成本控制的质量,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项目管理活动中合同是整个项目管理的重要依据和成本控制的重要凭借。本文将从建筑工程行业的角度,分析当前项目管理活动中合同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并提出工作建议。
主题词:建筑工程行业
合同成本控制
重要性
建议
在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中,项目成本一般都是由完成的工作数量、每个工作单位的物质消耗量和单位物质消耗价格三部分组成。按其发生的性质可以将项目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可变成本,是指随着工程量的增减而相应增加或减少的费用。如工程构成的主材费、从事施工的人工费等。它与工程量成正比。降低可变成本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降低可变成本的单价,包括人工费、设备单价; ②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的管理,采取主动措施节约可控成本,减少人工浪费;
③优化技术手段,合理组织施工,尽量减少人工、材料、设备的投入,避免窝工损失;
④ 提高工程质量,保障产品的一次成优率,加强现场成品保护措施,避免可变成本的二次增加;
⑤ 加强劳务管理,防止计划外开工,重复开工。
固定成本,是指与工程量增减变化没有直接联系,变化不大,而相对固定的费用。它主要是根据现场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资源配备(含现场管理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和设备的配备、临建的配置计划、周转机具的配置等)而形成的费用,如焊接工机具、吊装设备的租赁费支出等。固定成本的降低,关键在于优化施工组织方案,加快现场施工进度,合理组织施工人员进退场,减少设备维修,提高效率。
通过对上述项目成本构成的简要分析,上诉成本项目都可纳入项目的内外合同体系,随着经济活动中分包合作的多元化,各施工企业都有自己的劳务市场、机械设备租赁客户、材料供应商。项目经理部与这些供应主体发生的是租赁买卖合同关系,一切都以经济合同为基础,它们以外部市场通行的市场规则和企业内部相应的调控手段相结合的原则运行,构成项目成本核算体系。项目内外的经济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项目的成本。它们之间的关系,都是通过合同来联系,合同的履约过程,实际上也是成本的发生过程。而项目管理要求以总包合同为行动纲领,各分包合同及内部合同中各项经济条款要服从于总包合同,同时必须满足成本控制的要求。为此.有必要形成以合同管理为核心的成本管理体系,通过强化合同管理来进行工程管理,并完善成本管理。
加强成本管理是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必经之路,强化合同管理是促进成本管理扎实运行的基础手段。以强化合同管理为突破口,进行成本控制,既有利于项目部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又便于企业对其进行监督、检查、协调、指导和服务,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1.《施工项目管理与项目成本控制论文》。作者:魏德智
第三篇:制度管理重要性
制度管理的重要性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一个组织内大家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可以保证组织有效运转,是达成组织目标的可靠保证,也是实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必要条件。制度的关键是执行,得不到很好执行的制度没有价值。组织内有些人遵守制度、有些人不遵守制度,意味着这是一个涣散的组织,这个组织也不可能有良好的发展。
制度的重要性体现在:1.指导性和约束性。制度对相关人员做些什么工作、如何开展工作都有一定的提示和指导,同时也明确相关人员不得做些什么,以及违背了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因此,制度有指导性和约束性的特点。2.鞭策性和激励性。制度有时就张贴或悬挂在工作现场,随时鞭策和激励着人员遵守纪律、努力学习、勤奋工作。3.规范性和程序性。制度对实现工作程序的规范化,岗位责任的法规化,管理方法的科学化,起着重大作用。制度的制定必须以有关政策、法律、法令为依据。制度本身要有程序性,为人们的工作和活动提供可供遵循的依据。
第四篇:销售管理重要性
认知销售管理重要性
现在的社会,节奏越来越快,许多消费者已经习惯了在网上购物,实体店的经营越发的不好做,开发网上市场,建立网络销售模式,更是一件迫在眉急的事。那么,如何建立网络销售,什么是网络销售呢?
网络销售,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互联网把产品进行销售。比如目前我们所熟悉的各个网上购物平台如百度有啊、淘宝网、看了又看品牌网、易趣、拍拍等,卖家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进行销售产品以便买家选购,这是一种宅经济消费趋势。
网络销售是企业整体销售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借助于互联网特性来实现一定销售目标的一种销售手段。
交易规模
中国电子商务市场2012年交易规模达7.85万亿元,同比增长30.83%,其中网络零售交易规模达1.32万亿元,而到2020年,这一规模可能达到4.2万亿元。近期,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与麦肯锡全球研究所都发布报告称,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呈现高速增长,预计到2020年,网络零售可占到中国消费市场10%-16%的份额。
网络销售核心
网络销售的核心:定位!网络销售六个精准定位①核心竞争力定位②目标客户定位③核心产品定位④品牌差异化定位⑤关键词精确定位。对于网络销售核心的定位将围绕着企业销售额提升,而品牌联播让企业知道网络销售如何打动消费者,让企业的产品或品牌深入到消费者心坎里去,让消费者认识品牌、了解品牌、信任品牌到最后的依赖品牌。不过,传统的销售方式(电视广告、报纸、户外广告等等)成本大、见效慢、效果难监控。随着网络的发展,互联网品牌推广以高性价比的优势,逐渐受到企业的青睐。
从传统到网络销售特点
从有了商品,就有销售活动,有销售活动就存在销售管理工作。早期我们称之为经商、经销,后来我们又以先进的市场销售、销售管理等理论和名词冠之。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又让相当一部分商品得以在网上销售,虚拟企业、虚拟银行、网络销售、网上购物、网上支付、网络采购一大批前所未闻的新概念又将产品从制造到销售的所有活动打上网络经济时代的烙印。销售管理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作为与经济发展关系最密切的商品销售活动及其有关的销售管理工作,总是最早运用先进的理论和技术来为自己服务。企业网络销售重要性
网络销售的优势在于能够给企业提供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平台,这不仅降低了企业的销售成本,使产品的价格可以实现价格的最小化,使企业获得最大利益,而且还能突出产品销售过程的价格优势,缩短了产品与消费者之间流通的时间值。网络销售有传播广、信息量大等特点,而且企业在网络销售投入的成本比传统销售模式要低很多网络销售可以帮助企业在市场中取得更大的市场占有额,网络推广的特点就是“无孔不入”,任何有网络的地方都可以看到信息的传播,覆盖面之广,令企业的潜在客户数量在不断地增加。
企业需要具有创新精神,而不是只拘泥于传统的销售方式,应该结合时代的发展尝试网络销售,从另一种不同的角度对企业进行宣传推广。网络销售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第五篇:浅谈工程造价管理重要性
浅谈工程造价管理重要性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程实践的发展,土木工程这个学科也发展成为内涵、门类众多、结构复杂的综合体系。做好工程造价的控制工作,对项目能否盈利,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要发挥不同角色的项目管理者在工程的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结算阶段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防止投资突破限额,并促进建设施工、设计单位加强管理,使人力、物力、财力等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我国,长期以来一些宜于发挥规模效益的产品生产企业数目过多,生产规模小,集中度低,企业间缺乏合理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使得资源配置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不少地方与企业不顾经济规模和布局的合理性,重复引进,重复建设,使项目投资和资源严重浪费;有些行业众多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低水平竞争,打内战,这极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不利于与国际惯例接轨,不利于参与世界经济大循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一个建设项目若出现前期决策失误,不管后期建设实施阶段造价管理如何努力,也无法挽回其损失。
实习的这段时间让我明白,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贯穿于投资决策、项目设计、招标投标和建设施工各阶段,要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经济及法律手段,解决工程建设活动中的技术与经济、经营与管理等实际问题。在工程实施的各个阶段,不同角色的项目管理者时时要有控制造价的经济头脑,认真分析和充分利用建设周期中的重要信息,把握市场经济的脉搏,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节约工程资金,最大限度地提高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
2009年12月中旬,我从学校回到湖南老家进入当地的一家建筑公司进行实习,掐指一算实习将近5个多月了。在此期间,我觉得工程造价管理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它的确定与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但决策阶段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该项目的工程造价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建设标准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工艺的评选、设备的选用等,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据有关资料统计,在项目建设各大阶段中,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最高,即达到80%~90%决策阶段项目的内容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决策阶段之后的各个建设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是否科学、合理。在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建设工程造价以及项目建成投产后的经济效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阶段。
作为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在决策阶段应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对拟建项目进行经济评价,选择技术上可行的建设方案,并在优化建设方案的基础上,编制高质量的项目投资估算,使其在项目建设中真正起到控制项目总投资的作用。
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有:①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②建设地区的选择;③建设地点的选择;④项目的经济规模;⑤工艺评选;⑥设备选用。
在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设计。设计是在技术和经济上对拟建工程的实施进行全面的安排,也是对工程建设进行规划的过程。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能使项目建设缩短工期,节省投资,提高效率。据西方一些国家分析,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以下,而这1%以下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却占75%以上。因为对于一般建设工程,材料和设备选用占用工程成本的50%以上,而在设计阶段建筑形式、结构类别、设备和材料的选用已经确定。在建设后期实施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很小(10%以下)。由此可见,设计质量对整个工程建设至关重要。
同一建设项目,同一单项单位工程,可以有不同的方案,从而用不同的造价。因此,有必要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做多个方案,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益评价,选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即设计方案的优化过程。
设计方案优化常采用价值工程又称价值分析法。即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其公式如下:V=F/C(式中:V价值系数;F功能系数;C成本系数)。
谈到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人们便习惯地想到工程预决算,确实,就目前的体制和现实而言,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工作就是预决算,即预决算人员根据已经确定的施工图计算工程量、编制施工图预算,或在施工结束后根据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以及现场施工签证记录等资料编制竣工决算。这固然是必要的、有用的,但也要看到,当预决算人员编制施工图预算或竣工决算时,建设方案和设计图纸都已经是确定了的,而施工是以按图施工为原则,那么这时预决算人员所做的工作只是计算设计变更所产生的费用变化以及防止高估冒算,而假如项目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决策存在失误;假如设计方案在技术上不可行或者不是最优,则预算人员无能为力,也就是说现行体制下,预决算人员的编审工作只是事后算帐,只能消极地反映已完成工程量,只能被动地反映设计和施工,这显然是片面的、不够的。
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是在20世纪50年代形成、80年代完善起来的。表现为国家直接参与和管理经济活动。要求在不同设计阶段必须编制概算或预算并对政府负责;制定了概预算编制原则、内容、方法和审批办法;规定了概预算定额、费用定额和
设备材料预算价格的编制、审批、管理权限等。从而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概预算定额管理体系。由于国家控制了构成工程造价主要因素的设备材料价格、人工工资和利税分配等,概预算制度在核定工程造价、帮助政府进行投资计划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工程管理工作的现况
⒈ 市场供求关系失衡,造成市场竞争不规范,影响了合理定价。近几年来,在宏观政策调控下,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从事建筑施工的队伍
却以更大幅度增加,“僧多粥少”的供求局面使得本已激烈的市场竞争更趋
激烈。一些施工企业为争得施工指定分包„面对这些不规范的市场交易,施
工企业只有拼老本,保眼前,长此下去,企业缺乏更新改造的后劲,冲击了
正常的工程造价管理,而现行的政策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这样也就更加助
长了建筑市场竞争中的不规范行为。
⒉ 造价控制重施工轻设计,多年来,我国的建设项目普遍忽视了项目建设前期
阶段的重要性,造价控制的重点主要放在项目建设的后期阶段甚至在工程决
算阶段,因此经常出现投资超限的现象。有些项目甚至在建成后投资大幅超
过计划,从而形成了大量效益不好的工程。近些年来,国际上发达国家队工
程投资的要求是事先预控、事中控制。而我国传统的做法是把造价控制重点
放在施工阶段,在客观上造成轻决策重实施、轻经济重技术、先建设后算账的后果。造价多为事后算账,依附于建筑设计师,被动地反映设计和施工。
⒊ 工程造价咨询机构不健全,但没有充分发挥出工程造价咨询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工程造价咨询单位普遍实力薄弱,规模偏小,技术力量不强,改革也没
有完全到位,还无法应对市场的变化和竞争。工程造价咨询业发展中存在不
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受主管部门的制约,不能公正的进入社会;基础差、素质低、单一从事编制工程预算业务、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行业管
理体制尚未理顺,存在行业、地区、部门垄断封锁的现象,严重的阻碍了公
平竞争的发张;行业服务规范和制度建设急需与国际接轨。
⒋ 高素质人才的工程造价技术人才严重不足,目前取得工程造价资格的专业人
才不多,高级专业人才就更少了。有的虽然已经取得执业资格,耽误工作实
践经验和实际工作能力,综合素质不高。在造价师从业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在岗无证,有证无岗”的现象。工作内容依然是单一的,多在主管部门及领导的主观意志指令下工作,因而工作服务领域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
步完善,投资日趋多元化的今天,取得早教工程师资格的人数远远满足不了
社会需要,迫切需要一大批为项目投资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的高素质综合型工
程造价人才。
二、加强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对策
⒈ 理顺各方关系,加强配合管理。长期以来,我国建设建设工程造价管理部
门主要侧重于工程造价计价方法的管理,实现分阶段、分部门的管理,而
根据政府部门职能要求,工程造价管理应该是全过程管理。因此,必须理
顺关系、各负其责、加强协调。标准的制定应上下衔接,确保稳健的交圈。
特别应加强建设项目资金和项目决策的审批关,要建立不同投资主体的资
金管理审批制度,对资金不落实无保障的建设项目不予审批立项。各有关
部门应严格审查建设项目开工前和计划中的建设资金,要把工程造价
管理的重点放在工程立项阶段和设计阶段,加强和规范总概算的编制和管
理,发挥总概算对工程投资的控制作用。只有抓住了项目决策建设资金落
实这一关,才能从源头上控制投资,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完成,个建设施工
管理单位都要认真执行造价部门的规定,造价部门应于执行定额的单位进
行抽查监督,形成相互约机制。
⒉ 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工程造价控制重点应转移到项目建设前期,即转移到
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关键在于施
工的投资觉车设计阶段,而在作出投资决策后,关键在于设计。据有关专
家分析:建筑设计方案,在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施工图纸设计
阶段对工程的影响分别达75%—95%、35%—75%、5%—35%;而在施工阶
段,通过优化组织施工设计,节约工程造价的可能性只有5%—10%。所以
应该把重点转移到设计阶段,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⒊ 要坚持深入现场,掌握工程动态,勒戒工程是否按图纸和工程变更施工,是否有的洽商没有施工,是否已经去掉的部分没有变更通知,是否有在变
更的基础上又变更了。因此,在结算时不能只是对图纸和工程变更的计算
审核,要深入现场,细致认真的核对,确保工程结算的质量,提高投资效
益。应采取二审终审制,第一身为内审,第二审为外审,严格控制每个环
节,层层把关,是工程造价经济合理,符合现行的计价规范。
⒋ 提高企业素质,规范承包行为。实行建设工程招标以来,承包单位承揽施
工任务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投标取得。因此,我们必须规范招标市场。第一,建立联合办公制度,由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造价工程师负责,组成“工
程造价审定小组”,组织招标投标、标准定额、合同管理部门负责人定期联
合办公,参与招标投标评标活动,协调一致,相互配合,各承包单位不得
以带资承包作为竞争手段承揽工程,禁止私下授标,层层转包;第二,实
行工程量清单报价,规范招标投标行为,做好工程量清单报价与招标文件的衔接;第三,严把概算审核关,加强概算人员的培训考核,把考核与日
常管理结合起来,提高概预算人员素质。
总之,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核心在于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目标在于提高工程效益。合理确定是有效控制的基础,有效控制是合理确定的保证,两者相铺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前面两者达到了有效的搭配与补充,才能够抵达最终目标。我们要勇于探索,敢预开拓,主管转变观念,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工程造价也的发展,为开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新局面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