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6.5:税务文书《涉税诉求函》的书写
6.5、税务文书--涉税诉求问题的《函》的撰写与应用
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具有在不相隶属机关之间使用的灵活性和广泛性。函分为告知
函、商洽函、询问函、请求批准函和答复函。函属平行文,有隶属关系的上下级机关之间不得使用函。请求批准函仅用于向平级机关或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相关事项。
“函”有三方面的作用:(一)相互商洽工作。(二)询问和答复
问题。(三)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
6.5.1、关于“函”的效力
函,从广义上讲,就是信件。它是人们传递和交流信息的一种常用的书面形式。但是,作为公文法定文种的函,就已经远远地超
出了一般书信的范畴,不仅用途更为广泛,最重要的是赋予了其法定效力。2000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这说明,除有直属上下级之
间隶属关系外的一切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甚至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一律用“函”。这份重要的文件,虽然以“函”的形式出现,但实质上具有法定效力。
6.5.2、税务争议
文书“函”的写法
6.5.2.1.标题。函,按其功能划分,可分为商洽函、询问函、告知函、请批函、复函五种。其中前四种为去函,后一种为回函。去函的标题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即所谓完全标题,如中国移
动通信集团公司有关涉税诉求问题的函》;另一种是事由和文种构成。回函的标题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四项式,即在完全标题的事由后写明来函机关的名称,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悬挂国徽和挂机关名称牌子问
题给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的复函》;另一种是三项式,即省略四项式中的复函机关的名称。
6.5.2.2.主送单位。即受文单位,就函来说,一般是一个主送单位的情况较多,要求写明受文单位的全称或规范简称。但有时也
出现多个主送单位的情况,这就要求一定要写得明确、具体,切忌使用不明确的概括性语言。如中国移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有关涉税诉求问题的函》,主送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如果用笼统的概括性语言,比如写成“国家税务总局、各省
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则会让人把握不准,就会给工作带来不便,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6.5.2.3.正文。函的正文长短不等,长的可达几千字,短的可能只有几行字,但不分长短,函的正文都要包含缘由、事项和结尾三项
内容,缺一不可。缘由,交代发函的根由、背景、事项,写明具体内容;结尾,用惯用结语,一般不离开“函”字,如去函的结语为“特此函商”,“特此函告”,“请即复函”等;回函的结语为“特此函复”,等等。
6.5.2.4.文尾。除
了与其他公文一样要有成文时间,加盖公章以外,如果是“请求批准”的函,应该在主题词之上、落款年月日之下加上“附注”,标注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因为“请求批准”,函的内容与请示相同。根据《办法》的要求,“请示应当在附注处注明
联系人和电话”,以便在上级机关工作人员遇到问题时方便联系。“请求批准”函加上附注,其作用也在于方便被请求批准机关工作人员联络。“函”文尾处的其他内容,如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等,与其他公文相同,在此不赘述。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正确认识“函”的法定效力,充分了解“函”的使用范围,认真研究“函”的规范写作,对准确使用“函”这个文种,提高公文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6.5.3、税务争议文书《涉税诉求问题的
函》的书写注意事项
涉税诉求的函的写作,首先要注意行文简洁明确,用语把握分寸。无论是平行机关或者是不相隶属的行文,都要注意语气平和有礼,不要倚势压人或强人所难,也不必逢迎恭维、曲意客套。至于复函,则要注意行文的针
对性,答复的明确性。
其次,函也有时效性的问题,特别是复函更应该迅速、及时。像对待其他公文一样,及时处理函件,以保证公务等活动的正常进行。
税务争议文书《涉税诉求问题的函》的撰写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严格按照公文的格式写“函”。
(二)“函”的内容必须专
一、集中。一般来说,一个函件以讲清一个问题或一件事情为宜。
(三)“函”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
(四)“函”的写法以陈述为主,只要把商
洽的工作,询问和答复的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的事宜写清楚就行。
(五)发“函”都是有求于对方的,或商洽工作,或询问题,或请求批准。因此,要求“函”的语言要求朴实,语气要恳切,态度要谦逊。
(六)“函”的结尾,一般常用“即请函复”、“特此函达”、“此复”等惯用语,有时也不用。
6.5.4、国家税务总局对纳税人涉税诉求的处理方法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大企业税收服务和
管理规程(试行)》国税发[2011]71号规定:
第九条 各级税务机关应及时受理辖区内成员企业提出的涉税诉求。
税务总局可受理企业集团及其成员企业的涉税诉求,并根据不同情况决定直接办理或交由省以下税务
机关办理。
第十条 各级税务机关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根据本级的职责权限处理企业涉税诉求,遇有非本级职权范围事项的,应按规定向有权税务机关移送。
第十一条 各级税务机关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在处理需要征
求其他部门意见的涉税诉求时,应先提出具体处理建议,再征求其他相关部门意见。
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对企业涉税诉求的处理意见与其他相关部门意见一致的,由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直接回复企业;意见不一致的,由大企业税收
管理部门提请召开大企业涉税事项协调会议,明确处理意见后及时回复企业。
第十二条 各级税务机关应建立大企业涉税事项协调会议制度,研究解决重大涉税事项以及企业反映的普遍性、行业性涉税问题。
6.5.5、典型案例: 《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关于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有关涉税诉求问题的函》
国税办函[2010]613号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现将你公司下属建筑企业跨地
区经营中出现的相关涉税诉求答复如下:
一、关于建筑企业跨地区施工项目工作人员的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
建筑企业跨地区施工项目工作人员的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建筑安装业个
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1996〕127号)以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建筑安装企业扣缴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1〕505号)的相关规定执行。
二、关于建筑企业跨地区经营的企业所
得税征管问题
2008年度及2009年度建筑企业跨地区经营的企业所得税征管问题,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8〕28号)以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
建筑企业所得税征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39号)的相关规定执行。
2010年1月1日起,建筑企业跨地区经营的企业所得税征管问题,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
法〉的通知》(国税发〔2008〕28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跨地区经营建筑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156号)的相关规定执行。
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国家税务总局
办公厅关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有关涉税诉求问题的函》
国税办函[2010]535号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现就你公司《关于对大企业司税收管理工作的建议》提出的“建议明确无形资产报废政策”问题答复
如下: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88号)采取列举形式,对企业货币资产、固定资产存货等非货币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的审批、认定等事项进行了明确,其中并没
有规定无形资产损失税前不能扣除。
鉴此,只要你公司发生的无形资产损失真实存在,损失金额可以准确计量,报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批、认定后,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2010年6年22日
第二篇:6.6:税务文书《涉税问题报告》的书写
6.5、税务文书--涉税问题《报告》的撰写与应用
税务争议文书的报告,适用于向税务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税务机关询问。
其主要作用是使税务机关了解本企业
某个阶段或某项业务的工作和活动情况。
报告根据内容分为综合性报告和专题性报告。报告属上行文。
6.5.1、税务争议文书《涉税问题报告》的特点
【1】.单向性
《税务问题报告》是纳税人向税务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时使用的单方向上行文,不需要税务机关给予批复。在这方面,报告和请示有较大的不同,请示具有双向性特点,必须有批复与之相对应,报告则是单向性行文,不需要任
何相对应的文件。为此要特意提请注意:类似“以上报告当否,请批示”的说法是不妥当的。
【2】.陈述性 报告在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时,所表达的内容和使用的语言都是陈述性的。本单位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做
了什么工作、怎样做的这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还存在哪些不足,必然要一一陈述。反映情况时,也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叙述清楚,向税务机关提供准确的现实性信息。即便是提出建议的报告,也要在汇报情况的基础上,才能深入一步提出建议来。
【3】.事后性 《税务问题报告》都是在开展了一段时间的工作之后,或是在某种情况发生之后向税务作出的汇报。但建议报告没有时显的事后性特点,应该尽量超前一些,如果木已成
舟,再提建议也是没有意义的了。
【4】.双向的沟通性:报告虽不需批复,却是纳税人以此取得税务机关的支持 指导的桥梁;同时税务机关也能通过报告获得信息, 了解下情, 报告成为税务机关决策指导和协调工作的依据。
6.5.2、税务争议文书《涉税问题报告》的类型
(一)工作报告 凡是用来向税务机关汇报工作的报告,都是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又可分为综合工作报告和专题工作报告两种。
综合报告涉及面宽,要把主要工作范围之内的方方面面都涉及到,可以有主次的区分,但不能有大的遗漏。大到汇算清缴报告,小到稽查自查的工作报告,都属于这种类型。
专题报告的涉及面窄,只针对某一方面 的工作或者某一项具体工作进行汇报,如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的自查报告等等。
(二)情况报告 如果本单位出现了正常税收工作秩序之外的情况,譬如说发生了丢失发票、没有按期申报等等,对税务管理工作产生了一定程
度的影响,应该及时向税务将有关情况原原本本的进行汇报。
凡此种种,都属于“情况报告”。作为纳税人,有义务按税务机关的要求,如实报告。
(三)建议报告 对纳税人业务处理范围内的某方面工作有了深思熟虑、切实
可行的设想之后,将其归纳整理成意见、办法、方案,上报税务机关,希望税务机关采纳,这就是建议报告。
对于建议报告,税务机关如果采纳,可能会批转给有关部门实施,这是建议报告目的的最终实现。但税务部门也可能不予采纳,这
也是很正常的。作为纳税人,有建议的权力,却没有逼迫税务机关一定采纳的权力,对此,也要有清醒的认识。
(四)答复报告 答复税务机关询问的报告,称为答复报告。这种报告内容针对性最强,税务询问什
么,就答复什么,不能答非所问。对待税务机关的询问,一定要慎重,如果不了解真情,要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后再作答复。
(五)报送报告 这是向税务机关报送文件、物件时使用的报告,正文通常非常简略,只需写明“现将
××××报上,请指请查收”即可。真正有意义的内容都在所报送的文件里。
6.5.3、税务争议文书《涉税问题报告》的写法
(一)报告的标题和主送机关
【1】.报告的标题
报告的标题,有两种写法,一是发文机关+主要内容+文种的写法,如《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即公司关于税务专项检查自查的的报告》;二是主要内容+文种的写法,如《关于税务专项检查自查的报告》。
【2】.报告的主送
机关
行政机关的报告,主送机关尽量要少,一般只送一个税务机关即可。报告应报送自己的直接税务机关,一般情况下不要越级行文。向税务机关行文,应当主送一个机关;如需其他相关的税务机关阅知,可以抄送。
(二)报告的正文 【1】.报告导语 导语指报告的开头部分,它起着引导全文的作用,所以称为导语。
不同类型的报告,其导语的写法也有较大不同。概括起来,报告的导语有以下几种类型:
背景式导语。就是交代报告产生的现实背景,例如:前不久,税务机关召开了座谈会,交流了各地房地产税务管理的情况和经验,并就房地产税收征管遇到的一些政策性问题,进行了讨论,根据我企业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根据式导语。就是交代报告产生的根据,例如:根据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的指示,我企业于上月派人到各市县分公司,与各市、县地方税务局的同志一道,对营业税缴纳方式和地点问题,作了一些调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立
即采取措施,着手解决这一问题。现将各市县分公司营业税缴纳方式和缴纳地点的情况及采取的措施报告如下:
叙事式导语
在开头简略叙述一个事件的概况,一般用于反映情况的报告。例如:2011年2月20
日上午9时40分,我公司财务室发生火灾事故,经半个小时的扑救,火被扑灭。这次火灾除抢救出部分会计凭证外,会计凭证和帐薄大部分烧毁。
目的式导语
将发文目的明确阐述出来作为导语。
报告导语的写法
不止以上四种,运用时可以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灵活处理。
【2】.报告主体 报告的主体也有多种写法,下面择要介绍几种常见形态。
总结式写法
这种写法主要用于工作报告。主体部分的内容,以成绩、做法、经验、体会、打算、安排为主,在叙述基本情况的同时,有所分析、归纳,找出规律性认识,类似于工作总结。
总结式写法最需要注意的是结构的设计安排。按“情况——原因——教训——措施”四步写法
这种结构多用于
情况报告。先将情况叙述清楚,然后分析情况产生的原因,接着总结经验教训,最后提出下一步的行动措施。
指导式写法
这种结构多用于建议报告。希望税务部门采纳建议,批转给有关部门执行、实施,是建议报告的基本写作
目的。
【3】.报告结语 报告的结语比较简单,可以重申意义、展望未来,也可以采用模式化的套语收结全文。
模式化的写法大致是:“特此报告”;“以上报告,请审阅”;“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
转执行”等等。
6.5.4、税务争议文书《涉税问题报告》注意事项
【1】,税务争议文书《涉税问题报告》如果是报情况的,应有情况、说明、结论三部分,其中情况不能省略;报意见的,应有依据、说
明、设想三部分,其中意见设想不能省去。
【2】,税务争议文书《涉税问题报告》,复杂一点的要分开头、主体、结尾。开头使用多的是导语式、提问式给个总概念或引起注意。主体可分部分家二级标题或分条加序码。结尾,可展望、预测,亦可省略,但结语不能省。
【3】,向税务机关写报告要注意做到:情况确凿,观点鲜明,想法明确,口吻得体,不要夹带请示事项。
注意结语:呈转报告的要写上“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参照执行。”
最后写明发文机关,日期。
【4】,结尾处应有结束性语言,如“特此报告”一类结语,虽词语既无实际意义,也无结构作用,可以去除,保留亦可。如果写成“以上报告当否,请指示”,就更错误,因为如上述,报告是无须
税务回复处理的文种,所以,即使写上这句话也是白搭,税务不会答复你。
6.5.5、例:×企业关于×专项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的报告
×县(市、区)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
局):
我单位发生资产损失×元,申请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以下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
告2011年第25号)规定的专项申报的资产类型分别报告)
一、×资产损失。按以下几部分详细报告:
(一)按税收规定确认的资产损失金额。
(二)形成损失的原因。
(三)申请人自行确认该项资产损失符
合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或其他相关文件第×条第×款第×项规定的资产损失认定条件。
(四)该项资产损失已经取得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或其他相关文件第×条第×款第×项规定的×内部证据、×外部证据
(见资产损失税前扣除专项申报认定证据及相关材料清单)。(五)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二、××资产损失„„„„
我单位本次申请在×扣除的资产损失×万元是真实的,相关证明材料真实、合
法、完整,如出现虚报多报资产损失行为,愿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附件2-1 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专项申报明细表
附件2-2 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专项申报认定证据及相关材料清单
经办人:
联系电话:
申请人名称(公章)×年×月×日
6.5.6、例:贵州长征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子公司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公告
贵州长征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公司”)全资子公司贵州长征电力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征电力”)近日接到遵义市地方税务局直属征收分局下发的[2012]27号《关于贵州长征电力设备有限公司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函》,确认长征电力的主营业务符合国家
发改委第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所规定的内容,属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
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58号)和《国家
税务总局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2号)文件规定,遵义市地方税务局直属征收分局经审核长征电力资料后,认为长征电力符合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2011年至2020
年期间可以享受减按15%的优惠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
特此公告!
贵州长征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二○一二年八月二十九日
6.5.6、冀东水泥退税
竟引用“作废”文件 2009年11月4日,上市公司冀东水泥发布公告称,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财税字〔2001〕198号文“对在生产原料中掺有不少于30%煤矸石、石煤、粉煤灰、烧煤锅炉的炉底渣(不包括高炉水渣)及其他废
渣生产的水泥,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的规定,经唐山市丰润区国家税务局批准,唐山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本部于2009年11月3日收到资源综合利用产品退还增值税2721万元,全部计入当期利润总额。
为此,冀东水泥发
布了补充公告《唐山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收到退税公告的修正公告》
2009 年 11 月 4 日,公司公告了《关于收到退税公告》,即征即退政策内容原引用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财税字 [2001]198 号文件规
定:对在生产原料中掺有不少于 30%煤矸石、石煤、粉煤灰、烧煤锅炉的炉底渣(不包括高炉水渣)及其他废渣生产的水泥,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现改为引用 2008 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 [2008]156 号文件,文件规定:采用旋窑法工
艺生产并且生产原料中掺兑废渣比例不低于 30%的水泥(包括水泥熟料),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退还增值税金额不变。
特此更正。唐山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董 事 会
2009 年 12 月9
日
广州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征收政策变化的影响情况公告
按照《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暂不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通
知》(国税发[1994]第 038号)文件等相关规定,公司暂免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近日,公司接到主管税务机关的通知,根据《国务院关于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制度的通知》(国
发〔2010〕35 号)文件规定,外商投资企业自 2010 年 12 月 1 日起应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因此,本公司自2010 年12 月 1日起,将按应交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总和的 7%和 3%分别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据公司财务部门测算,2010 年 1-9 月本公司免缴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合计约2988.83 万元,约占当期利润总额的 28.77%。因此,该项税收政策变化将对公司今后业绩产生一定影响,公司拟采取加强市场开拓、进一步挖潜降
第三篇:6.4:税务文书《涉税问题申辩意见》的书写
6.4、税务文书--涉税问题《申辩意见》的撰写与应用
纳税人对税务机关作出的决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
如果纳税人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的行为合法,税务机关就不得对纳税人实施行
政处罚;
即使纳税人的陈述或申辩不充分合理,税务机关也会向纳税人解释实施行政处罚的原因。
税务机关不会因纳税人的申辩而加重处罚。
陈述权,是指纳税人对税务机关作出的
决定享有陈述自己意见的权利;申辩权,是指纳税人对税务机关作出的决定所主张的事实、理由和依据享有申诉和解释说明的权利。
《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一条规定: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不依照本法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向当事人告知给予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或者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当事人放弃陈述或者申辩权利的除外。
6.4.1、税务行政
处罚中纳税人陈述申辩材料不可少
2011年12月25日,某县国税局撤销了下辖某税务所的一处罚决定,责令税务所在收到国税局《税务行政复议决定书》之日起30日内,重新作出决定。原来,在12月初,纳税人刘某由于违规为
他人代开普通发票,被税务所发现,税务所给予其800元的罚款处理,刘某自认理亏,没提出陈述意见,很快交清了罚款。
税务所在处理当事人的陈述证据时,有关人员认为刘某没有提出反对意见,于是在陈述材料上写上了“放
弃陈述申辩”字样。
可后来,刘某觉得处罚太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六条规定,向县国税局申请了行政复议,国税局复议人员在询问刘某当时是否进行了陈述申辩,刘某却说在陈述材料上没有他签署的意见。
县国税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并由行政机关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实施。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
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作出了上述决定。
6.4.2、税务申辩书作用
河北省隆化县一家铁矿石采选企业为了运输铁矿石,雇用了几十台汽车运输铁矿
石,企业为此每月要支付近百万元运费。
对这笔运费,当地税务部门以不是购销商品的运费不能抵扣和运费发票填写项目不全为由,让企业补缴税款。
企业认为税务部门的处理有误,于是向税务部门提交了陈述
申辩材料。
陈述理由主要有两点:
一是生产过程中的运费是客观存在的,税收法规上只明确购进和销售非应税和免税货物的运费所发生的进项税不予抵扣,对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运费能否抵扣并无禁止
性的条文;
二是税收政策规定,运费发票所填写的项目必须齐全,必须与所购买的货物的发票所列有关项目相符,而矿山开采的运费往往是从采区到选区,不同于购进和销售货物所发生的运费(比如运输数量、运输单价、发货
人、收货人),因此依据购销货物运费发票的填写规定,用来规范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运费发票的填写,企业执行起来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
税务机关受理了税务机关的申辩材料后,十分重视。
向上级主管部门
逐级请示,最终下发文件明确税务机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运费可以抵扣。
有了这项规定,我的企业一年就可以抵扣进项税近百万元。
6.4.3、典型案例:税务问题申辩意见
【背景介绍】因前些年,电信企业对企业电话初装费收取额度较个人高,为节约费用,xx县城关农村信用社营业场所以个人名义装机单位使用,该县税务局以该信用社以单位名义列支个人电话费涉嫌偷税,拟处以罚款。该文系笔者撰写 的陈述申辩意见,由于某些不便言明的原因,其中申辩笔者自己也认为有些牵强。
税务行政处罚陈述申辩意见
xx县国家税务局: 你局于2002年5月30日向我社送达宝国税罚告字(2002)第0082号《税务行政处罚
事项告知书》,拟以偷税为由对我社处罚7797.91元,我社认为该行政处罚认定事实不清、定性错误、适用法律错误,依法应当予以撤销,现陈述申辩如下:
一、我社工会经费提取没有少缴企业所得税
我社工会经费,严格按照《农村信用合作社财务管理规定》和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2001年农村信用合作社年终会计决算意见规定的比例提取,没有超出规定比例,不存在多列成本和费用,不会造成少缴企业所得税的法律后果,不属
于偷税行为。
二、我社以个人名义的电话费列入邮电费,属于规避高额邮电费支出的行为,不属于偷税行为
以个人名义的电话费列入邮电费,主要因为按照中国电信的规定,个人电话的初装费等费用大大低于单
位的费用,我社为了减少邮电费支出,采取了以个人名义安装电话、单位使用的变通方式,规避高额邮电费支出。对于支出的邮电费用据实入帐,不存在多列现象。以个人名义的电话费列入邮电费,实际上减少了邮电费支出,从而增加了利润,而不
是减少了利润,造成的后果只能是我社缴纳更多的企业所得税,而不是少缴税款。税务处罚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不能只注重表面现象,而应当从实质上分析我社的行为是否会造成不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结果。
三、我社的行为不
构成偷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偷税的纳税人在行为方式上必须是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
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主观上必须具有偷税的故意;客观上必须造成了纳税人不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结果。
我社的行为主观上没有偷税的故意,行为上没有采取《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的方式,客观上也没有造成不缴或者少缴的结果,因此对我社的行为不能定性为偷税。
四、行政处罚适用法律错误
《税收征收管理法》只对偷税行为规定了行政处罚,综上所述,我社的行为不属于偷税,定性错误最终导致了适用法律的错误和处罚结果的错误。
行政处罚应当遵循“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做到处罚程序合法、认定事实清楚、定性准确、适用法律正确、处罚结果得当,我社认为你局的行政处罚违反了上述要求,特提出如上申述申辩意见,希望你局认真考虑,慎重作
出行政处罚!
xx县城关农村信用合作社
二○○二年五月三十一日
6.4.4、税务争议文书撰写----听证陈述申辩意见
尊敬的主持人: 按照行政处罚法
有关规定,我受商丘市**轧钢厂有限公司(当事人)的委托,代理其参加今天的听证活动。现依事实和法律发表陈述申辩意见:
本代理人认为,市国税局拟对当事人作出1676223578.78元的罚款出发,缺少事实依据,且适用法律不当。
理由是:
第一、根据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税务局拟作处罚决定的事实依据是:
(1)、2006年7月—11月份的发货明细表和部分发货单复印件;
(2)、2006年6、7、8、月记帐凭证复印件;
(3)、2006年10、11月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复印件;
(4)、2006总分类帐复印件。这四种证据不能作为认定当事人偷税的证据。
首先,这四种证据均为复印件,并非原
件,根据民法理论,仅凭复印件不能作为定案依据。行政处罚亦应同理。其次,告知书查明:“当事人每三个月将真实的会计资料销毁一次,编造虚假的会计帐簿、凭证和报表。”由此可以看出,既然当事人的会计帐簿、凭证和报表,已被认定不真
实,那么执法人员就不能将上述四种证据中的记帐凭证、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2006的总分类帐作为证据使用。另外,上述四类证据从数额上看,并不能互相印证。即7—11月份的发货单不能印证6、7、8月份的记帐凭证,更不能印证 10、11月份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而发货单、记帐凭证、资产负债表不能印证2006总分类帐。这些互相不能印证的财务资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再次,发货单也不能证明当事人的实际销售经营额。因为A、当事人完成销售交易的证据
应当是其开具的发票,发货单并不是发票,不具有发票的性质和作用。B、从当事人实际经营状况来看,有的购买人在拿到发货单后,因货款等原因没有提货,还有的提货后钢材质量问题或其他问题又要求退货。这些都形成了发货单开出而交
易没有完全实现的事实。退一步,假定发货单能够作为当事人销售数额的证据,那么所有的发货单上的数据之和不能达到一亿多元。
以上三点可以看出,税务局对当事人的行政处罚缺少事实依据。
第二、税务局认定当事人少申报交纳增值税16762235.78元,是依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的第四条、第五条的规定计算出来的(见商国税处(2007)6号税务处理决定书)。但是,事实上,税务局并没有按照这两条规定的计
算公式进行计算。如果依据这两条规定计算,其结果应当不是上述数额。既然国税局引用这两条规定,就应当按照这两条规定确定的计算公式,代入相关数据,得出相应结果。如果不按法定的计算公式计算,就应当被认为这一结果没有法律依
据。
第三、如果说当事人的行为应当被认定为偷税,对偷税额的确定无论是增值税暂行条例,还是该条例实施细则都没有明确规定。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发生偷税行为如何确定
偷税数额和补税罚款的通知》(国税发[1998]66号)对此却有明确规定。税务局只能依据这份法律文件规定的计算方式确定本案当事人的偷税额。如果没有按照这个规定执行,本案认定当事人偷税16762235.78元也同样没有法律依据。
第四、假定当事人的行为应当被认定为偷税,其行为性质属于帐外经营,即购销活动均部入帐。这种情况下,税务局应当依据国税发[1998]66号通知的规定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废旧物资回收经营业务有关
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1]78号)第二项规定的政策执行。
如果当事人的发货单(及相符的出库单)所注明的金额能够作为当事人销项税额的计算依据的话,那么当事人购进废旧钢铁的如库单和付款凭证上注明的金额就可以
作为当事人进项税额的计算依据。两项税额抵扣之后,才得出当事人的偷税额。税务局执法人员没有按照上述两个通知的规定对当事人的偷税额进行合法计算,拟处罚金额的确定显然不准确。
以上申辩意见,请主持人采纳。
申辩人:商丘市**轧钢有限公司
代理人:河南**律师事务所律师
6.4.5、典型案例:陈述申辩书
**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局:
你局于2009年6月8日向我司送达**地
税稽罚告[2009]6号《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拟以偷税为由对我公司处罚*****.52元,我公司认为该行政处罚认定事实不清、定性错误、适用法律错误,依法应当予以撤销,现陈述申辩如下:
1.我公司不符合
印花税核定征收的条件
**市地方税务局《印花税核定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第三条规定了由主管地税机关核定印花税计税依据的三种情形,我公司不符合其中任一情形。
2.我公司不是印花税核定征收的纳税
人
**市地方税务局《印花税核定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第四条规定“对实行核定征收的纳税人,主管地税机关应下达 《印花税核定征收通知书》”。我公司至今未收到《印花税核定征收通知书》,并一直按照查帐征收按期
进行纳税申报。
3.我公司没有采取“不进行纳税申报”的手段少缴纳印花税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施行细则》有关规定,我公司对签订的货物采购合同、财产保险合同、建
筑安装合同等都进行了详实的登记,并按照合同金额和适用税率计算了应纳税额,对包括营业帐簿贴花等应纳税款按期进行了申报,2006-2008分别申报缴纳印花税款39898.93元、39663.79元、62372.90元。
4.我公司销售**
没有签订销售合同
我公司产品全部为**,销售对象为****,受****等因素的制约,**销售尚不具备签订合同的条件,我公司现在**销售环节均没有签订销售合同,不存在“未按规定建立印花税应税凭证登记簿和未完整保存应税凭
证”的情况。
5.印花税核定征收应是对“纳税人”核定,而不是对“ 纳税环节”核定
从**市地方税务局《印花税核定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第六条等内容均可以看出印花税核定征收应是
对“纳税人”核定,而不是对某一“纳税环节”核定。
你局处罚告知书忽视我公司已经据实登记应税凭证、按期申报缴纳税款和没有销售合同的事实,再单独针对销售环节产品销售收入按照核定的方式计算税款,税务机关
第四篇:文书书写
五、文书拟写——意向书的写法
一、意向书含义:意向书是国家、单位、企业以及经济实体与个人之间,对某项事务在正式签订条约、达成协议之前,由一方向另一方表明基本态度或提出初步设想的一种具有协商性的应用文书
二、作用:意向书的主要作用是传达“意向”,提请对方注意或供参考,可以约束双方的行动,保证双方的利益;意向书能反映业务工作上的关系,能保证业务朝着健康有利的方向发展;意向书可为正式签订协议或合同打下基础。
三、特点:
1、协商性。写意向书多用商量的语气,不带任何强制性。有时还用假设、询问的语气。
2、灵活性。意向书的灵活性主要在两个方面:(1)可以随口才改变自己的主张。意向书发出后,对方如有更好的意见,可以直接采纳,部分改变或全盘改变都是可能的;(2)在同一份意向书里可以提出多种方案供对方选择。或者对其中的某项某款同时提出几种意见或调查,让对方比较和选择。
3、临时性。意向书是协商过程中各方基本观点的记录,一旦达成正式协议,便完成了意向性的使命。意向书不像协议、合同那样具有法律效力。
四、写法:意向书的一般结构:包括标题、双方出席代表、时间、地点,以及协商经过,协商的主要事项,最后署名及具体日期等。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写作意向书,它的基本格式和内容与协议书大体相同,仍然是回答“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五、注意事项:
1、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不分国家大小、单位大小和资本多少,都应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既不能迁就对方,也不能把自己的要求无原则地强加给对方。
2、是非要分明,态度要诚恳,做到不卑不亢,礼貌客气。
3、内容要明确,条款要具体,用词要准确,不能含混不清,模棱两可。
范例:
意向书
XX厂(甲方)XXXX公司(乙方)双方于X年X月X日在X地,对建立合资企业事宜进行了初步协商,达成意向如下:
一、甲、乙两方愿以合资或合作的形式建立合资企业,暂定名为XX有限公司。建设期为X年,即从X年-X年全部建成。
双方意向书签订后,即向各方有关上级申请批准,批准的时限为X个月,即X年X月X日-X年X月X日完成。然后由XXX厂办理合资企业开业申请。
二、总投资X万(人民币),折X万(美元)。XX部分投资X万(折X万);XX部分投资X万(折X万)。甲方投资X万(以工厂现有厂房、水电设施现有设备等折款投入);乙方投资X万(以折美元投入,购买设备)。
三、利润分配:各方按投资比例或协商比例分配。
四、合资企业生产能力:……
五、合资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有关进出口公司代理出口,价格由合资企业定。
六、合资年限为X年,即X年X月-X年X月。
七、合资企业其他事宜按《中外合资法》有关规定执行。
八、双方将在各方上级批准后,再行具体协商有关合资事宜。
本意向书一式两份。作为备忘录,各执一份备查。
XX厂(甲方)XXXX公司(乙方)
代表:代
表:
X年X月X日
文书拟写——简报的写法
—、概说
(一)含义。简报是传递某方面信息的简短的内部小报。是具有汇报性、交流性和指导性的简短、灵活、快捷的简报又称“动态”、“简讯”、“要情”、“摘报”、“工作通讯”、“情况反映”、“情况交流”、“内部参考”等。也可以说,简报就是简要的调查报告,简要的情况报告,简要的工作报告,简要的消息报道等。它具有简、精、快、新、实、活和连续性等特点。
常见的简报有三种:一是会议简报,主要反映会议交流、进展情况;二是情况简报,反映人们关注的问题,供机关领导参考;三是工作简报,报告重大问题的处理情况以及工作动态、经验或问题等。
简报不是一种文章的体裁。因为一份简报,可能只登一篇文章,也可能登几篇文章。这些文章,可能是报告、专题经验总结、讲话、消息等,故此,把简报说成一种独立的文体,或只说是报告,是不妥当的。简报不是一种刊物。因为有些简报可装订成一本,像一般“刊物”,更多的是只有一两张纸,几个版面,像一份报纸。更重要的是简报具有一般报纸的新闻特点,特别是要求有很强的时效性。而刊物的时效性则远不及报纸。故此,简报不是“刊”,而是“报”,说它是刊物,不如说是“小报”更恰切些。
综观各种工作简报、会议简报、动态简报,再拿这些简报同一般的报纸、刊物相对照,可以得出这样的看法:简报不再单纯是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的简要书面报告,不能看作是一种独立文体,也不是一种刊
物,而是一种专业性强的简短的内部小报。
(二)特点。简报具有一般报纸新闻性的特点,这是共性;它又有本身的特点,主要是:
1.内容专业性强。公开的报纸,一般是综合性的,内容广泛,各方面的新闻都有,政治经济文化、工农商各行各业、城市乡村、国内国外的新闻等;除了新闻,还有文艺作品。这样,它就能满足各阶层读者的需要,有宣传政策、沟通信息、传播知识和陶冶性情等多方面的作用。简报就有所不同,它一般由有关单位、部门主办,专业性十分明显。如《人口普查简报》《计划生育简报》、《水利工程简报》、《招生简报》等等,分别由主办单位组织专人撰写,传递该项工作的各种信息,包括情况、经验、问题和对策等,一般性的东西少说,无关的东西不说,专业性的东西多说。这样,对一般读者来说,能使他们了解工作的进展情况,增强责任感。对领导机关来说,“各级领导接到这样的简报,掌握了情况,有问题就有办法处置了。”
2.篇幅特别简短。虽然所有报纸篇幅都有限,文章都较简短,但比较起来,公开的大报,一般都有4版,有4万多字;地方小报,每期也有2万多字,简报姓“简”。简,是它区别于其它报刊的最显著的特点。一期简报甚至只登一篇文章,几段信息,或一期几篇文章,总共一两千字,长的也不过三五千字,读者可以用很短的时间把它读完,适应现代快节奏工作的需要。简报的语言必须简明精炼。
3.限于内部交流。一般报纸面向全社会,内容是公开的,没有保密价值,读者越多越好,正因为如此,它除了新闻性外,还要求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简报则不同,它一般在编报机关管辖范围内各单位之间交流,不宜甚至不能公开传播,特别是涉外机关和专政机关主办的简报更是如此。有的简报,往往是专给某一级领导人看的,有一定的保密要求,不能任意扩大阅读范围。
(三)分类
简报的种类,按时间分,有定期的简报、不定期的简报;按性质分,有工作简报、生产简报、学习简报、会议简报;按内容,有综合反映情况的简报和反映特定情况的专题简报。
1.日常工作简报又称业务简报。这是一种反映本地区、本系统、本部门日常工作或问题的经常性简报。它包含的内容较广,工作情况、成绩问题、经验教训、表扬批评,对上级某些政策或指示执行的步骤,措施都可以反映。它常以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出现,在一定范围内发行。
2.中心工作简报又称专题简报,它是一种阶段性的简报。它往往是针对机关工作中某一时期的中心工作、某项中心任务办的简报,中心工作完成,简报也就停办了。
3.会议简报是会议期间反映会议情况的简报,它是一种临时性的简报,内容包括会议中的情况、发言及会议决定等。规模较大、时间较长的会议常要编发多期简报,以起到及时交流情况,推动会议的作用。小型会议一般是一会一期简报,常常在会议结束后,写一期较全面的总结性的情况反映。
4.动态简报,包括情况动态和思想动态。这类简报的时效性、机密性较强,要求迅速编发,发送范围有一定限制,在某一个时期、某一阶段要保密。
文书拟写——简报的写法
二、写法
(一)报头
1.简报名称一般用套红印刷的大号字体。如有特殊内容而又不必另出一期简报时,就在名称或期数下面注明“增刊”或“XX专刊”字样。秘密等级写在左上角,也有的写“内部文件”或“内部资料,注意保存”等字样。
2.期号,可写在名称下一行,用括号括上。
3.编印单位。
4.印发日期写在与编印单位平行的右侧。
在下面,用一道横线将报头与报核隔开。
(二)报核
报核,即简报所刊的一篇或几篇文章。简报的写法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它的形式也较灵活。大多数是消息,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果和穿插在叙述中的背景材料。除了消息,还有别的文体,所以,不是每篇简报都有这几项内容。
1.简报的标题类似新闻的标题,要揭示主题,简短醒目。
2.导语通常用简明的一句话或一段话概括全文的主旨或主要内容,给读者一个总的印象。导语的写法多种多样,有提问式、结论式、描写式、叙述式等。导语一般要交待清楚谁(某人或某单位),什么时间,干什么(事件),结果怎样等内容。
3.主体用足够的、典型的、有说服力的材料,把导语的内容加以具体化。
4.结尾或指明事情发展趋势,或提出希望及今后打算。如果主体部分已经把事情说清楚,那就不必再加尾巴了。5.背景:即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环境条件和历史情况。背景可以穿插在各个部分。
(三)报尾在简报最后一页下部,用一横线与报核隔开,横线下左边写明发送范围,在平行的右侧写明印刷份数。
文书拟写——请示的写法
请示,对于下级机关工作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现在还有人在需要写作请示的时候说“打个报告”,甚至还有人使用编造的“请示报告”文种。这就更加需要认清请示的特点,注意请示与报告的区别,掌握请示的写法。
第一节请示概述
请示是机关单位经常使用的一种陈请性上行文。本节着重介绍请示的概念、特点和类型,并与报告作比较。
一、概念办法规定:“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1987年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之前,请示和报告在工作实践中经常出现混淆不清的错误。其后,尽管国家已有权威的规定,但在实际中还是出现不少错误。应当指出,自国务院提高发文机关规格于2000年8月24日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后,就不能再现出现上述的错误了。
二、特点请示的特点可以在与报告的比较中看出。
(一)陈请性。请示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和批准的公文,行文内容具有请求性。而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或者要求的公文,具有陈述性。
(二)求复性。请示的行文目的是请求上级批准,解决某个具体问题,要求作出明确答复。而报告的目的则在于使上级掌握某方面或阶段的情况,不要求批复。
(三)超前性。请示行文时机具有超前性,必须在事前行文,等上级机关作出答复之后才能付诸实施。而报告则可在事后行文,也可在工作进行过程中行文,一般不在事前行文。
(四)单一性。请示事项具有单一性,要求一文一事。而报告可以一文一事,也可以一文数事。
三、类型请示的分类主要是根据行文的目的和内容的不同来进行的。通常可分为两种。
(一)事项性请示。这种请示是下级机关请求上级机关审核批准某项或者开展某项工作的请示,属于请求批准性的请示。这种请示多用于机构设置、审定编制、人事任免、重要决定、重大决策、大型项目安排等事项。这些事项按规定本级机关无权决定,必须请示上级机关批准。
下级机关在工作中遇到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难于解决的事项,用请示请求上级机关给予帮助、支持的请示,也是事项性。
(二)政策性请示。下级机关往往会在工作中碰到某一方针、政策等不明确、不理解的问题,或者碰到新问题和情况。要弄清楚和解决这些问题,可用请示行文,并提出解决的意见,请求上级机关给予明确的解释和指示。
第二节请示写作请示的写法及结构,在行政公文中应该说是比较规范的。
一、写法
请示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和落款署,结构完整规范。
(一)标题。请示标题一般要写明“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发文机关有时可以省略,如前面提到的《关于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请示》。写标题要注意,不能将“请示”写成“报告”或“请示报告”,原由中也不要重复出现“申请”、“请求”之类词语。
(二)正文。请示的正文都要包括原由、事项和结语3部分。
1.原由。请示的原由是请示事项和要求的理由及依据。要先把原由讲清楚,然后再写请示的事项和要求,这才能顺理成章。原由很重要,关系到事项是否成立,是否可行,当然关系到上级机关审批请示的态度。因此,原由常常十分完备,依据、情况、意义、作用等都要写上。
2.事项。包括办法、措施、主张、看法等。请示的事项,要符合法规,符合实际,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因此,事项要写得具体、明白。如果请示的事项内容比较复杂,要分清主次,一条一条地写出来,条理要清楚,重点要突出。注意:事项简单的,往往和结语合为一句话。如《关于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请示》的最后一句话:“现申请把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请审批。” 请示事项应该避免不明确、不具体的情况和把原由、事项混在一起的情况。否则,不得要领,不知要求解决什么问题。
3.结语。请示的结语有“以上请示,请批复”、“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复”等。结语是请示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不能遗漏,更不能含糊其辞。
二、要求
(一)一文一事。一份请示只能写一件事,这是《办法》所规定的,也是实际工作的需要。如果一文多事,可能导致受文机关无法批复。
(二)单头请示。请示只能主送一个上级领导机关或者主管部门。如果需要,可以抄送有关机关。这就可以避免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
(三)不越级请示。这一点,请示与其它行政公文是一样的。如果因特殊情况或紧急事项必须越级请示时,要同时抄送越过的直接上级机关。除个别领导直接交办的事项外,请示一般不直接送领导个人。
(四)不抄送下级。请示是上行公文,行文时不得同时抄送下级以免造成工作混乱,更不能要求下级机关执行上级机关未批准和批复的事项。
第五篇:税务文书
税务文书或稽查资料:
《税务稽查结论书》《税务处罚决定书》《税务处理决定书》《税务文书送达回证》
纳税担保书、纳税担保财产清单、扣押财产收据、查封财产清单、税务稽查证件、税务检查通知书、《调取账簿资料通知书》《调取账簿资料清单》《检查账户存款账户许可证明》《税务稽查专用证明》《暂停支付存款通知书》《查封扣押证》《纳税保证金专用收据》《解除暂停支付存款通知书》《税务违法案件移交书》《拍卖商品、货物、财产决定书》《扣缴税款通知书》《税务处罚强制执行书申请书》《税务稽查报告》《税务稽查审理报告》《税务处理决定执行报告》
各种违法行为法律处罚
1.欠税:a.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隐匿财产的手段,妨碍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税
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欠缴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b.逃避欠缴税额在1万元以上构成犯罪,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逃避追缴欠税罪)。
2.偷税:a.追缴其不缴或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b.构成犯
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3.抗税:a.追缴其拒交的税款、滞纳金,并处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b.构成抗税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4.骗取出口退税:a.处1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b.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
任
5.违反税务登记制度
(1)纳税人未按规定期限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变更或者注销税务登记的,未按规定将其
全部银行账号向税务机关报告的,未按规定办理税务登记证件验证或者换证手续的行为,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2)纳税人未按规定使用税务登记证件的,或者转借、涂改、损毁、买卖、伪造税务登
记证件的,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3)纳税人不办理税务登记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经税务机关
提请,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
6.违反账簿、凭证管理制度
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000元以下1万元以上的罚款。
7.违反纳税申报制度
(1)纳税人未按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000元以下1万元以上的罚款。
(2)纳税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3)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少缴税款,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少缴税款、滞纳金,并处以不缴或少缴税款的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8.违反发票管理制度
责令限期改正,没收非法所得,可以并处1万元以下罚款,暂停供应发票。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可以分别处罚。
8.增值税专用发票违法
(1)虚开税款数额1万元以上的或者虚开增值税发票使国家税款被骗取5000元以上的,1
应当依法定罪处理。
(2)伪造或者出售伪造的专用发票,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2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下的罚款;数量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形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数量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形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
(3)非法出售专用发票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数量较大,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数量巨大,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
(4)非法购买专用发票或者伪造专用发票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淡
出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9.扣缴义务人税务违法
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由税务机关向纳税人追缴税款,对扣缴义务人处以50%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10.开户银行的税务违法
(1)开户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拒绝接受税务机关依法检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存款账
户,或者拒绝执行税务机关做出的冻结存款或者扣缴税款的决定,或者在接到通知后帮助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转移存款,造成税款流失的,由税务机关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2)开户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未按规定在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账户中登录税务登记证
件号码,或者未按规定在税务登记证件中登记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账户账号的,由税务机关令其限期改正,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11.税务代理人的税务违法
由纳税人缴纳或者补缴应纳税款、滞纳金,对税务代理人处以50%以上3倍以下罚款。
12.税务行政规章对非经营活动的违法行为设定的罚款不得超过1000元;对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有违法所得的,设定的罚款不得超过违法所得的3倍,且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无违法所得的,设定的罚款不得超过1万元,超过限额的应当报国务院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