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曲生命的挽歌
一曲生命的挽歌
——看电影《入殓师》的感想
让生命诗意地栖息在这美丽的大地上,消逝也请优雅。
入殓时刻宁静祥和的死之优美,如同零落了的樱花,离开了生命的枝头,却最后吐露一抹艳丽。这种优美是一种优雅、柔静的,是宁静和谐的。身体的冰冷,不代表生命的冰冷,因为还有一股或是情感上的、或是伦理上的、或是道义上的暖流。让生命优雅地消失在这个世界上,是入殓师的职责所在。生和死,通过入殓师的工作,得到了和谐的统一。
男主人公因为因缘际会选择了入殓师这份工作,后来爱上了这份工作,从此有了人生的别样的一种经历,这种经历改变了他的一生,也让他的生命变得深刻而丰盈起来。
生活,奋斗,死亡,这对于人生来说是些重要而严肃的话题。“我打算迎来人生最大的转折点,但卖掉大提琴时,很不可思议,觉得很轻松。觉得被一直以来的束缚解放了。自己以前坚信不移的梦想,可能根本不是梦想”——小林大悟。以前一直坚持的梦想,可能,根本不是梦想,后面那些河里的鱼所作的逆游而上这些举动,努力,可以解释为“一直坚持的,而根本不是的,梦想”吗?不过徒劳罢了?这让人疑惑起来,该怎么地生活,奋斗,才算是有意义的?现实本是如此,不可逃避。死亡亦是不可逃避,该怎么地去面对生与死呢,在生与死之间又该以何种姿态挺立于这阔大与苍茫地宇宙呢呢?电影在这里给我们打了问号,设置了悬念。
作为入殓师,无论是社长还是大悟,在工作当中,动作都很轻,很虔诚,这体现了对死者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和悯爱。这工作无疑也是充盈了一种优雅的美,这种美融合了生与死的和谐。
“让已经冰冷的人重新焕发生机,给她永恒的美丽,这要有冷静、准确,而且要怀着温柔的情感,在分别时刻,送别故人,静谧,所有的举动都如此美丽。”在社长给那个死去的年经妈妈入殓的时候,大悟的心里感悟,他是在这里开始有一点理解并且接纳入殓师这份工作,我也是从这里开始理解和接纳的。当那个父亲说,“今天是她最美的一天,非常感谢。”应该让人感到慰藉。给死人化妆入殓,何偿不可以说成是生者自己寻求安慰,寻求心理安稳的途径。入殓师开始给死人
入殓之时会对死者家属说:“现在开始为死者祈祷安逸的旅程”。是啊,人们都喜欢这样想,人在死去之后,便开始踏上一段新的旅程,在我们至亲的人开始踏上新的一段旅程时,我们都希望把他们弄得整整洁洁,漂漂亮亮,让他们走得光彩,走得安稳,并且旅程上有愉快的心情。“死可能是一道门,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
电影的背景音乐大提琴,悠扬、舒缓,幽长的曲调仿佛诉说着一种依依恋恋而不舍的情绪,那正是对至亲生命的消逝绵长的不舍,同时也有种悔恨在其中,也许生者在死者面前都会带有点不珍惜其生之时的悔恨。靡靡的大提琴曲音也具有一种扣人心弦的力量,牵动着人的情感,似乎只有大提琴才适合做这部电影的背景音乐,适合为死者送行。
电影里有一个画面,印象比较深刻,大悟站在桥上看河里的鱼,那些鱼努力地向上逆游,而有一条死了的鱼漂浮着流下去。有一句台词: “终归一死,那么可以不那么努力吗?”这让人有一种悲凉之感,活着之时,为着各种理由,拼命努力,终究免不了一死。无论怎么活着,都是走向死,这样看来,人生还有什么劲头。死是自然的规律,任何生物天生是要死的。也许,正是因为要死,所以不必惧怕死亡,不可唾弃死亡,死也不是肮脏的。生和死也并没有什么巨大的区别。死是生的最后一丝阳气,最后一抹余辉,所以死是可惜的,是弥留的珍贵。所以死也应该得到尊重,尊重死也就是尊重生,因为生死相随。
黑色和白色是电影画面的两个主色调,并且它们也搭配得相当协调,营造了一种严肃和素雅的和谐统一的宁静氛围,这是一种包含着哀思、留恋和美好祝愿的宁静氛围。
电影里大多数的日本女人的脸部表情是柔和的,甚至柔情的,眉眼是含笑的,这多少为电影增加了一些柔和的感染力。大悟和他妻子给章鱼放生,也是表现出尊重生命的善心。
运用意象和意境,推动情节的发展和表达某关于生命的哲理。白天鹅是一种纯洁、美丽、优雅的象征,成群的白天鹅多次出现在天空欢快地飞翔,这也是电影运用的一种意境,仿佛昭示生命的美好、圣洁和幸福。死去的生命,仍然可以如同美丽的白天鹅,优雅欢快地走向人们所谓的下一个旅程。生命无论是活着还是死去,都一样可以白天鹅般优雅美好,这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生命哲学。白天鹅的飞翔的意境,是对生命至高的一种颂赞,对生命至纯的一种热爱吧。
向美向善,保留美,延续善,直到永恒:是《入殓师》想要展现的哲思之一吧。
绿色是代表了欣欣向荣,充满生机,活力的颜色。社长的办公室摆满着绿色的盆栽植物,办公室而因此充满生气。一个与死亡打交道的人,他的办公室装饰得如此生气勃勃,没有一点死亡的消沉阴影。
“生物吃着其他生物生存下去”,而植物不同,“不想死的话就有吃”“好吃得为难。”。这是社长说的话,一直不太理解它们的意旨,也许想表达自然界生物的生存法则吧,虽然存在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但生物总也不断循环生长,生生不息。好吃得为难,是生者对生物怀有一种悲悯的情怀的表现吧。
电影也着力渲染了夫妻之爱,如社长和他的老婆,大悟和他的老婆。大悟的老婆因不情愿他做入殓师这份工作,因为她觉得做这种工作有羞耻感,肮脏,请求大悟辞职,辞了职才能到她娘家找她,因此大悟有点为难,也有辞职的念头。找到社长时,社长对大悟说了这样的一席话:“夫妻总有一天会因为死而分别的,被留下的人是很痛苦的,把她弄得漂漂亮亮的送走了她。”社长是在老婆死后才做起了入殓师的工作,他老婆是他的
母子之爱。山下君和澡堂的老板娘,在澡堂的老板娘准备要火化的时候,山下君不断地喊:妈妈,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老板娘是在搬柴火的时候倒下了,工作最生命的最后一刻,她有个心愿希望她的澡堂一直开下去,这有很大原因是因为客人的喜欢,所以她坚持把澡堂经营下去到生命的结束。山下君并不理解母亲,另一方面不希望上了年纪的母亲再操劳,因此曾力劝母亲放弃澡堂。看着至亲的人受入殓,有时也是一种赎罪,也许因为在死者生前对其不够好,也许觉得没尽足一个亲人的职责。
结合我自身的经历。一天中午。迷糊之中,当我无比懊悔在爷爷弥留之际没有陪在他身边,并为此痛心疾首之时,突然我梦醒了,也睡醒了,窗外投入的光线亮得耀眼,瞬间我有一种庆幸,幸亏只是一个梦,可是就这时候我才意识到我爷爷去世已经四年了。这时候我突然感到一种对生命的惋惜,还有一个对亲人们的珍惜,另外还有对自己喜欢的人,对朋友们的珍惜。因为时间有时候匆忙得太残酷,有时候就会猝不及防地失去了很重要的,没能够再得不到。所以更加地珍惜。
前一两天发生的尼日尼亚坠机事故,190多条鲜活的生命瞬间无辜地被剥夺了,也许来不及反应过来,来不及思想,就被迫停止了反应,停止了思想。正是这些意外的时候,生命是多么地容易被摧毁。意外又是平常所不能意料的,还有什么理由不珍惜生命。
因为珍惜,因为怜惜,所以格外地呵护。生命的拥有也许并不值得多么地庆幸,可是生命的失去必是一种损失,一种难以的割舍。因为生命到来之后便开始承载太多美好的东西,如亲情、爱情、友情,还有真、善、美,所以怎可让生命仓促草草地收场呢?既然可以诗意栖息在这美丽的大地上,生命也可以,也是需要诗意、美丽且优雅地消逝。
第二篇:一曲生命的挽歌
一曲生命的挽歌
——观电影《可可西里》
古代中国是一个尊儒尊孔的国度,“天人合一”的思想占据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与灵魂,演绎并见证着中国几千年悠久的历史传奇。遥远而美丽的可可西里,曾经像婴儿一般静静地沉睡在祖国的怀抱,没有喧嚣,没有嘈杂。开天辟地以来经过岁月的沉淀而存在的原始的水的源头,蓝天白云,荒漠湿地,雪山冰川,野生动物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的壮美景色。车辆驶过,扬起地上似乎被遗忘的尘沙,留下沉重的车辙;犀利的枪声,酥软了像精灵一样翘首观望的藏羚羊的躯体,无情地带走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魂息。从此,这片美丽而宁静的青山留下了现代文明入侵的痕迹。
为了满足欧美市场对于藏羚羊绒的需求,盗猎者开始了大规模地屠杀藏羚羊。无辜脆弱的生命抵挡不过子弹的袭击,沦为枪下囚,皮尸被分离,尸骨遍满了荒漠,鲜血染红了戈壁。为了守护这片土地的和谐,当地组建了一支武装巡山队,故事由此开始。
曾和《藏地密码》中的主人公一起小心翼翼地“横穿可可西里”,从文字里感受过“生命的禁区”里的神秘和凶险,屏气凝神唯恐打破了这所野生动物的乐园里的原有的秩序。相形之下,电影《可可西里》中残暴与血腥的景象令人心悸。在与盗猎分子的激战中,巡山队员陷入种种险境:车辆抛锚,汽油耗尽,食品短缺,大雪封山。有的受了重伤,有的困于大雪之中,有的被流沙吞噬,还有的死于盗猎者的枪下。主人公记者在亲身经历与亲眼目睹之后回到北京,写出了令人震惊的报道,之后国家成立了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还大自然以安静与和谐。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说,美在和谐。为了这一份和谐,巡山队员们不惜用生命换取。感动之余,让人反思自己生活中的细微之处,举手投足间是否破坏过自然,社会环境的和谐,是否为环境保护做出过一点点微不足道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是一曲生命的挽歌,悲痛,凄凉。针砭了破坏分子个人利益和金钱至上的价值观;抒写了由于草地变沙漠,放牧无望而以剥皮子维持生计的牧民的无奈;歌颂了巡山队员们保护藏羚羊,保护大自然的勇敢,渗透和交织着可可西里的血与泪。
追昔抚今,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人类对大自然的索取越来越无度,速度也越来越快。也许只有像亚当和夏娃一样,一旦失却了和谐状态的乐园,才会后悔犯了罪,想念伊甸园里最初的赐予。
第三篇:生命是一曲优美的交响曲
生命是一曲优美的交响曲,是一篇华丽经典的诗章,是一次历尽挫折与艰险的远航。我们歌颂生命,因为生命是宝贵的,它属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我们热爱生命,因为生命是美好的,它令我们的人生焕发出灼灼光彩。
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条件。
——弗洛姆
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肖伯纳
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
——西塞罗
不要以感伤的眼光去看过去,因为过去再也不会回来了,最聪明的办法,就是好好对付你的现在--现在正握在你的手里,你要以堂堂正正的大丈夫气概去迎接如梦如幻的未来。
——郎费罗
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鲁迅
应该笑着面对生活,不管一切如何。
——伏契克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陶潜
“珍爱生命,健康成长。”有着太多的理由,它们一片一片和在一起,成为一丝长线,牵住生命,让我们的生命成为多彩、永悦的春天!
春去春会来,花谢花会开。然而,生命只有一次,它不仅仅是自己的,更属于所有关心、呵护、爱着我们的人。因此,我们不仅要为自己坚强地活,更应该为爱我们的人努力地活着。不要当人去楼空时,再懊悔、惋惜时,还来得及吗?生命诚可贵呀!其实,珍爱自己的生命,健康地成长是一种责任,那是对自己、对爱自己的人负责。你可曾想过,爱自己的人有多少?他们为自己付出多少?他们给予了自己多少?当我们不爱惜自己时,可明白这束缚了多少人的快乐,牵动了多少人的心,要让多少人为自己流泪?
有一件真实的事情发生在我的身边:今年暑假里,我的一个学生的父亲在工地上干活时不小心摔死了,因为这个开学那几日,他变得非常的孤单,神情恍惚,仿佛失去了自己,整日沉默不语,一个人坐在教室的角落里,常常看到他落泪的样子、哀伤的神情。是啊,他的家庭失去了支柱,漫长的人生路他将如何走下去?遇到挫折,他能否坚定地站起来?谁来给他的生命延续给予保证?……我不敢想,真的不也想。但值得欣慰的是,在亲人、老师、同学的关心和帮助下,他并没有放弃自己,而是收拾悲痛重新站了起来。这个逝去了生命的家庭故事让我明白了生命如此的重要。我要庆幸,我们都要庆幸:拥有一个完整的生命,还有这么多爱自己的人。生命,牵系着太多的灵魂和血肉,包涵着太多、太沉重的爱,我们要在风雨中坚定信念,才能做到“珍爱生命,健康成长”。
一个人这一辈子难免有些小病小痛:上火,多喝水也就过去了;牙疼可能是因为上火;打鼾也就是个人生活习惯的问题;痔疮不过是小毛病罢了。这些在大多数人看来无大碍的小病小痛,也许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中,再也引不起人们足够的关注和兴趣,很多人甚至任由它去,只要不妨碍正常的生活,就由它自生自灭吧。但是,这些在您看来“理所当然”的现象中往往隐藏着极大的健康危机,只有珍爱生命者才能让这些隐藏着的烦恼离我们远去。
一次的偶然的机会,我在医院里曾看到一个生命的落幕,一位奄奄一息,弥留于世的病人。当时,她躺在床上,寂静得如同一颗夜幕里的星星。她的双唇微微张动,却说不出一句希望的话语,目光中流露出的渴望挡住了病态的呆滞,她慢慢伸出双手想要抓住什么,却实然一下子像吊着什么重物似的滑落下去了……她要死了。那一刻我的心猛然间一凉,那时那刻各种耳语她已不再闻,一张张亲人的面孔也已看不清了,然而她还是努力挽留住自己的生命,即便已经是虚幻、孱弱了的生命。
从这种生与死的临界点,我领悟到了生命的可贵。由此,我想到了秋风中飘落的黄叶,在它们经历了春的萌发、夏的旺盛,却走向了归根的季节,然后在冬的泥泞中,结成了坚硬的壳,守护着曾经有过的美丽,以等待明年的绿意从容。
朱自清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啊!落叶可以重获新生,但人生的四季却是在希望与失望中穿梭,却不能像落叶那样等待绿意,是不能周而复始的。
珍爱生命,健康成长,是追求破茧成蝶的过程,而不是守侯翩翩起舞的美丽;是流星划过后的辉煌,而不是星空闪烁的浪漫。
珍爱生命,健康成长,是凡琐的城市中闪动的灵魂,是热闹生活中的一曲阳春白雪。
珍爱生命,健康成长,是要有两颗心,一颗化成顽石,拒绝生活中的伤悲,一颗化成爱心,珍惜身边的一切。
珍爱生命,健康成长,是要为理想而执着地奋斗,而不是为了享受而去抱怨生活,而去放弃生活!
当我们珍爱生命,健康成长时——便拥有整个世界……
朋友,让我们一起来关注您生命中的一点一滴,让我们活得更健康、更有质量!
第四篇:读《挽歌》有感:解析生命,抱慰生存
解析生命,抱慰生存
——读《挽歌》有感
姚大卉子
日本当代作家朱川凑人的作品《挽歌》由七篇都市怪谈组成,这些故事发生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条名为洋槐的商业街上,街上有喜乐轩拉面馆、幸子旧书店、夜间酒吧、流星堂音像店等随处可见的店铺。旧书店老板总是悠悠地提到街上的觉智寺“传说,从几百年前开始,这座寺庙便与另一个世界有着些许微妙的联系”。这微妙的联系究竟是什么呢?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呢?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淡绿色的窗帘被吹得鼓鼓的,在风中翻动不停。
一、和风怪谈 述说暖心情怀
《挽歌》弥漫着浓厚的昭和风(日系风格),朱川凑人的笔想必是带春泥的樱花根木做的,开卷便有古朴神秘之风袭入身心。比如第七个怪谈《枯叶天使》开头如是描述:
“打扫完房间,久美子轻轻推开了窗户,和煦的春风迎面吹来,空气中夹杂着新鲜的青草味道。
淡绿色的窗帘被吹得鼓鼓的,在风中翻动不停。几片樱花花瓣随风轻盈地飘进了久美子的房间。
从公寓二楼往下望,觉智寺的樱花如同粉红色的晚霞,旖旎醉人。虽然数量不多,但如今正是开得最烂漫的季节,被樱花装饰的狭小寺院分外美丽。”
白描的笔触简单淡泊却有似梦非幻的美感,还有关于时空的描写也很有感觉,如首篇《紫阳花开》对于地形环境的描写:
“这街区的小胡同当真错综复杂,每户房子都像随心所欲建的,方向特别奇怪。
本来看着畅通无阻的小路,走着走着竟越来越窄,偶尔甚至会划个大大的弧度,然后急转弯,简直像加了横线的阿弥陀签一样混乱。
我凭着模糊的记忆乱窜,不知不觉竟迷了路,估计是拐弯时走错了路口。
这下麻烦了……本想向过路的行人打听,可我连公寓的地址都没记住。其实现在想想,只要我跟别人说我家旁边有个小小的寺庙(那庙叫觉智寺,不过当时也不知道),应该也能找回去,可当时偏偏完全忘了它的存在。
我提着装海苔卷的袋子,在小胡同里钻来钻去。横穿街区的铁道两边,有好几条死路和迂回的胡同,像一个混乱的圆圈。
折腾了约莫十五分钟之后,我遇到了那个男人。”
不需要刻意的诡异气氛渲染,仅用简洁的流线条叙述复杂错综的环境继而引出与幽灵(末尾的“那个男人”是幽灵)的相遇,使得故事发展自然流畅,为小说温暖人心来积蓄力量。还有一些语言很值得玩味,比如被母亲勒死的小女孩满智子把自己脖子上的勒痕叫“项链”,那种童稚更让人心疼。
七篇怪谈,七个色彩,七种情怀,汇聚在同一个地点,就好像人心有不同的角落和柔软的地方,死去的丈夫对家人的守望、被哥哥舍命保护的弟弟、遇到暗恋的人的那种怦然心动??亲情、爱情、孤独、成长交织在一起,每篇故事不读到最后猜不到它们的结局,幸好结局总是温热的。
小说的各个故事看似独立成篇,但又有一道贯之的东西在里面。比如音乐,流星堂音像店《洋槐雨停之时》的旋律绵延了整个时空,各个故事又有专属的背景音乐,故事变得温润起来。幸子书店的老板出现在每一篇故事中,他一直在给各个主人公指点迷津,最后读者才发现原来他也在救赎自己。还有一些有趣的伏笔,比如首篇出现在石灯笼旁边的野猫是第五篇《发光的小猫》的主角,末篇《枯叶天使》里重新现身的满智子、面馆等。结构完整,叙事奇妙奇异又不脱离现实,难怪出版社会有如下评价:
“他的小说多以恐怖的奇异事件为舞台,巧妙地将怀旧情绪融入其中,在结尾处又格外温馨与感人,让人久久不愿返回现实。这是种非同寻常的奇妙体验,仿佛观赏一场魔术表演。”
2005年,朱川凑人因为“创造了全新形式的现代怪谈”而获得日本第133届直木奖,从这部小说中可窥见一般。
二、化重为轻 解构生死困境
世界万事都是多元且复杂多变的,但潜流在这之下的真善美是永恒的。这篇小说运用解构艺术来将这纷杂的世界剖析开来,直面生和死的困境。我认为这篇小说主要用了两种解构方法:
首先是镜像理论,形象在这里不是简单的外部形象,而是一种缘起于人的感性存在的构形物。比如幽灵,那是一种已死之人对生抱有遗憾的意念在阳间的集合。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故事中的幽灵总和一个活人长得像,比如《书签之恋》中死去的带刀和现实中的Sally被女主误以为一个人,这姑且看做是生的延续,深层的意义是拥有生存权利的我们是不是珍惜生命?更应该抱慰生活而非轻视它?雅克?拉康的镜像理论本质上是“儿童的自我意识的改变”,我们可以拓展到整个故事的“生人与幽灵的自我意识的改变”,生死互相关照,由此我来谈谈第二点:轻重的转换。
老子说过:“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死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活的轻浮便不能承其厚重,活的轻盈可以摆脱其沉重。轻重的转化是不容易的,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的心是迷茫的。比如觉智寺,它供阴阳交流,实质上是人对于生死无处安放的寄托。重是拿起,轻是放下。故事中的幽灵留恋人世,()生人畏惧死亡等问题的解决之道都是通过轻重转化来实现的。比如第六篇《粉红色的征兆》的“我”因为能看见将死之人出现的粉红色征兆而不愿出门见人,但因偶然解救了一个女孩而不再害怕,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这是化重为轻。《发光的小猫》讲述的是 “我”意识到一个给“我”以陪伴和温暖的灵魂竟是曾被“我”撵出去的猫的灵魂的时候,突然有了坚定人生信念的勇气——这是化轻为重。
故事在解构的同时又保持了结构主旨的圆融。故事结束时,流星堂音像店改放《心之旅》,像芥川龙之介一样具有严肃面容的书店老板完成了对自我的救赎(早年的强势导致妻子自杀):
“‘与妻子见面之前,我要尽可能多地和人打交道、聊天、收集多多的旅行趣闻,我打算收集好多好多……总之多多益善。’
久美子不知道哪句是玩笑哪句是真话,但老人看起来正沉浸在幸福之中,明明在说不着边际的话,脸上却洋溢着温馨的笑容。”
全书最后一句:
“拱廊的尽头,洒满了耀眼的春光。”
新的生命正在孕育,新的生活即将开始,这世间的本质到底还是真善美。
三、伦理叙事 关怀个体生存
有人说:“只要你温柔细腻,就一定会被朱川凑人打动。”我想这是因为朱川凑人有效运用叙事达到伦理的效果。难能可贵的是朱川凑人关注到的不仅是人,还有四时叹逝、时代兴替,还有悲叶柔条、世间万物。
七篇怪谈发生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彼时日本经济处于战后快速增长期,同时左翼红色革命也在如火如荼地发展,处在这样时代的人该怎样处理思想和生活的冲突呢?作者用安静温暖的方式来叙事,这是一种对大时代背景下的个人伦理的深深关切。
“时光流逝,小镇也无声地改变着。
幸子书店关闭了;洋槐商店街也被附近的大超市抢去了生意,失去了往日的繁华;孩子变少了;第三小学和第八小学也没有了,它们合并成了一所有着新名字的学校。
但我仍旧居住在这镇上。我对自己说,如果某一天哥哥回来了,不能让他找不到自己的家。”(选自第二篇《夏天的匿名信》)
作者给的态度不明确,但能窥见一二,那就是平和安宁地渡过岁月,给自己的心灵找一个精神寄托。“小说作为一种叙事文体,它关怀个体的命运,研究生命展开的过程,也说出生命的希冀和慰藉——而生命的在与如何在,正是叙事文学最为重要的伦理关切。”(谢有顺《中国小说叙事伦理的现代转向》)
“不过,除了这些不便外,住在这里还真是不可思议地舒服。不,与其说舒服,倒不如说舒心。一天天的时光慢悠悠地流淌过去,让人感觉活得实在而充足。”
“这个世界,还真是有意思啊!有人离开,又有人到来。时代在变化,流行歌曲也在变化……可人感觉到的幸福,从古至今都是一样的啊!”(以上选自《枯叶天使》)
刘小枫在《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写到:“叙事伦理学不探究生命感觉的一般法则和人的生活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观念,也不制造关于生命的理泽,而是讲述个人经历的生命故事,通过个人经历的叙事提出关于生命感觉的问题,营造具体的道德意识和伦理诉求。” 我们读者通过阅读故事也能感受到伦理反应,这种叙事让故事参与到我们的精神、生活中,连带我们自己的命运都感到被参与、被呵护。
解析生命——紫阳樱花轮番守护的觉智寺石灯笼供幽灵在阳间缱绻徘徊,让生者于阳世辗转释梦;抱慰生存——作者把无法解释的奇异事件融入瑰丽的想象和暖人心扉的温情,凑泊出直指人性人情的现代怪谈。
生命真是值得细细品味啊。死亡虽然不一定让人恐惧,也至少会让人惊讶。生死相隔,黑白分明,划清了某种界限,而且是生者未知的界限。但《挽歌》中七个亡灵和尘世间的小故事,却没有丝毫生死的割裂感。读完之后,只剩平安,甚至出现了三五个亡灵睁大眼睛躲在我身后一起看完这本书,然后满意地离去的幸福错觉。
end
第五篇:陶渊明写挽歌
陶渊明写挽歌 2008-12-21 15:02
一、作家简介
陈翔鹤,四川重庆人。1920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同年专入北京大学。1922——1925年间参与发起组织浅草社和沉钟社。1927年起任 教于山东、吉林、河北等地,抗战爆发后到成都,曾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的领导,出版了短篇小说集《不安定的灵 魂》、《在阪道上》、《鹰爪李三及其他》等。建国后,历任川西文化厅副厅长、川西文联副主席、四川省文联副主席。1954年到京 任中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作协理事、《光明日报》的《文学遗产》主编。后期主要致力于文学研究,创作较少。本打算将庄 子、屈原等十二为古代文化名人写成小说,但仅完成《陶渊明写挽歌》和《广陵散》两篇,小说发表后,影响深广。
二、短篇历史小说《陶渊明写挽歌》赏析:
《陶渊明写挽歌》共分四个层次:
1、在床上折腾一夜的陶渊明清晨起来后,回想起昨天因在庐山东林寺看了做法事内心感到特别不 快而提前回家的情景;
2、秋天瑟缩的寒气,使躺在过道间胡床上的陶渊明想起阮籍的《咏怀诗》,他告诉孙子小牛说,他再也不会 去庐山了,听说亲家把他的诗稿拿去重抄,留作传家之宝,心中有些快慰;但对刺史王弘、檀道济等大官前来攀亲论友又感到由衷厌 烦。
3、描写了傍晚陶渊明与阿通儿、媳喝酒时,谈论朋友颜延之及与慧远和尚虽在生死问题上的不同见解,还讲了一个和尚论道的 笑话。
4、三更醒来的陶渊明,为他的《挽歌》三首定稿后,又在继续推敲《自祭文》。
三、陶渊明的性格特征分析: A、崇尚自然,通脱达观。
陶渊明原本对戒律很严、不爱钱财的慧远和尚看得很重,因为
1、他写过五篇《沙门不敬王者论》,且博通六经,懂得老庄;
2、不许 拿富贵骄人的谢灵运入白莲社;
3、竟敢同杀人不眨眼的贼头卢循“欢然道旧”,一点也不怕得附逆之罪的名声。所以他上庐山想和 他谈禅论道,不料到了东林寺,看见大办法事的慧远和尚装腔作势的样子,以及毫不理会大家的“我慢”态度,感到非常不快。
B、与权利中心——不管是精神的还是政治的,保持一种疏离关系,以保持自己独立的精神立场不受时代污染。
在庐山,当所谓的儒学之友,知名之士劝他入白莲社,而且慧远法师许诺他可以喝酒时,他一边托言婉拒,一边起了回家之心。他对江州刺史王弘、刺史檀道济来同他攀亲论友感到不解,尤其讨厌檀道济所说的:“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因为他不屑那些 借归隐为名,一心取得高官厚禄的贤者。当他听说檀道济要送他粳米和猪羊的话时,两颊都发起烧来。
他觉得颜延之是个好人,讲义气,重朋友,但是名利心重,官瘾大,所以批评他俗务萦心,患得患失,整日迎来送往,没有诗情画意,根本就写不出好诗。C、不喜亦不惧的生死观背后隐藏的是对道德沦丧、乾坤混乱的社会的拒斥。
他觉得东林寺的和尚拿钟鼓来吓唬人,刘遗民却对他磕头礼拜,说明他们对生死道理还有所未达,佛家讲超脱,道家讲羽化,都是没 有彻底解脱。他认为慧远和尚的《形尽神不灭论》在道理上是说不大通的,他主张“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 独多虑。”凡事有头就有尾,这是很自然的事。
在《挽歌》中,表达了对生死大事的最终看法:“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活在这种尔虞我诈、你砍我杀的社会里,实在是无聊 之极。一旦人死了,与草木山阿同归于朽,便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了。
D、处世达观的陶渊明表现了忧时伤生、愤世嫉俗的悲愤情怀。
陶渊明感物悲秋,想起阮籍《咏怀诗》中的诗句:“良辰在何许,凝霜沾衣襟。”“感物怀殷忧,悄悄令心悲。多言焉所告,繁辞将 诉谁?”这种殷忧既是阮籍的,又是陶渊明的,更是作者陈翔鹤自己的。陶渊明身处乱世,找不到一个知心朋友能与自己推心置腹地 交流,生怕被世俗所觉、所害,对儿子也只是自责“没有本领,让你们兄弟书都读得很少。”表现了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不肯与时 妥协,拒绝时代主潮,而又无法拒绝时代的无奈心理。他在《自祭文》中所写的:“匪贵前誉,孰重后歌,人生实难,死之如何?”,表现的是一个特立独行的知识分子在颠倒错乱时代的最后选择,达观的处世态度后,隐藏的是满腔的苦闷、悲愤和伤感。
四、主题探索:
作品借描写陶渊明晚年上庐山对东林寺法会场景的感悟,及由此触发了一连串对生死问题的思考,以浓墨重彩描绘了陶渊明写挽歌的 创作冲动。小说特别标举了陶渊明 “人生实难,死之如何”的感慨,实际上是在誉美诗人任运委化的生死观,表现对世俗物欲的追 求和虚伪生活的蔑视。作者通过探索陶渊明的心理活动,表现他“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高风亮节,正直狂傲、淡泊高远 的人生志向,目的是形象地展示陶渊明高尚的精神操守,同时也借此影射当时知识分子艰难的生存景况,从而曲折地抒写了知识分子 的心声,表现了积极的现实批判精神。
60年代初,适逢党的文艺政策调整,经过多次运动打击的知识分子,再不也像当年贯彻双百方针时那样出言无忌了,而是采用借古喻 今的方式来曲折地表露自己的心声。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黄秋耘曾经这样说:“写历史小说”,“更重要的是,作者要能以今人的 目光,洞察古人的心灵,要能跟所描写的对象‘神交’,用句雅一点的话说,也就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 会到古人的情怀,揣摩到古人的心事,从而展示古人的风貌,让古人有血有肉地再现在读者面前。”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就是作者 的现实寄托与历史故事融为一体,作者的心声与历史人物的心理契合无间。作者之所以在当时的社会历史语境中,选择陶渊明此类与 时代权力秩序格格不入的人物做作品的主人公,表现他的独立的精神立场和高尚的品格,其目的就在于用曲笔真实地彰显当代知识分 子的生存样式和心态,为解读他们的生活处境提供一个成功的艺术样本。
但是,从1965年起,该小说就开始遭到批判和清算,有人指责“它的内容充满了阴暗消极的思想情绪,宣扬了灰色得人生观”,此后,又有人将它的背景和“庐山会议”挂钩,声称小说“既是作者为一切被打倒的反动阶级鸣冤叫屈,鼓动他们起来抗争的‘战歌’,也是射向党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毒箭”。作者在文革中因此受到迫害,于1969年去世。参考书:许道明主编:《新编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思考题:作者陈翔鹤是怀着怎样的心态塑造陶渊明的形象的?
一、陈翔鹤《陶渊明写挽歌》
陈翔鹤《陶渊明写挽歌》是在60年代初随着文艺政策的调整,关于“题材问题”的清规戒律有所松动的状况下率先问世的历史题材小 说。作品描写了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东林寺访友、田间漫步、席间闲谈、榻上凝思等几个晚年日常生活场景,表现了陶渊明“对生死 问题平静坦然和对世事清醒超越的态度”,刻画了他“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旷达宁远、清贫自首的性格。
作品大胆突破了当时文学写作方面的不少禁区,直面并塑造出一个坦然面对生死的古代知识分子形象,将能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的日 常生活细节的描写与心理活动的描写结合起来,语言质朴平易,但又具有浓郁的知识分子特色。
1.简析《陶渊明写挽歌》的主题意蕴
表现和肯定陶渊明对生死问题平静坦然和对世事清醒超越的认识态度,刻画和赞赏他“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旷达宁 远、清贫自守的性格。
2.简析《陶渊明写挽歌》中陶渊明的性格心理
作品描写了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东林寺访友、田间漫步、席间闲谈、榻上凝思等几个晚年日常生活场景,东林寺内的法事场景重 勾起了他对生死问题的思考,他想将烂熟于心的三首《挽歌》和一篇《自祭文》写出,由于心绪怅惘而终于未能如愿。小说表现了陶 渊明对生死问题平静坦然和对世事清醒超越的态度。
3.简析《陶渊明写挽歌》的艺术特色
作者善于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致描绘,来再现历史人物的生活场景细腻真切地呈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在语言上,作者能将古典诗 词、佛教用语自然地引用到现代汉语的叙述之中,叙述语言质朴平易,人物语言也能生动地现其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