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生命周期的IT服务质量管理
基于生命周期的IT服务质量管理
来源:信管网
2011年07月06日
【信管网:项目管理师专业网站】
所有评论
IT服务管理让企业对IT应用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那么,该如何评估和测量IT服务的质量?上一期里提到的基于生命周期的IT服务管理正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提出来的。下面将具体介绍这一方法。
IT服务是一个动态过程,它包括设计、协商、提供、使用和终止5个过程;相应地,IT服务管理,包括IT服务质量管理也应该是一个动态过程。
IT服务的生命周期
从生命周期法的观点看,IT服务质量管理由四个阶段组成:设计、协商、实施和反馈。我们将基于生命周期法的IT服务质量管理定义为:以客户为中心、利用SERVQUAL对ITIL服务过程的质量进行设计、协商、实施和评审的管理方法。首先,服务提供者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对服务的质量水平、质量参数和成本等进行计划和设计;然后,服务提供者和客户就服务质量进行协商,这是客户和服务提供者之间平衡并达成一致的过程,标志是双方签订服务质量协议(或在服务水平协议书中对服务质量的声明);之后,双方根据服务质量协议,对IT服务质量进行控制、监督、改正和提高,并在需要时重新进入第二阶段;最后,双方对整个服务过程的服务质量加以评审,确定相关费用。这四个阶段的关系如左图:
IT服务质量管理生命周期
具体来看,基于生命周期的IT服务质量管理具有下列特点:
1.系统地管理IT服务质量。IT服务包含9个服务流程和一个服务职能,评价它们质量的方法和指标有很大的不同,如24×7小时的支持、多少用户有一个联系人和响应时间等。本方法从整体上系统地管理这些服务,使客户满意。
2.与IT服务流程本身紧密结合。在决定提供IT服务时,一方面以客户的角度,根据SERVQUAL的原理,考虑怎样才能使客户满意来设计服务;另一方面,以服务提供者的角度,从成本、收益和风险等角度确定能提供和保证的服务质量。服务质量本身就是服务协商阶段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提供和实施IT服务时,服务质量是双方交流的共同语言,实施服务质量管理与提供IT服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过程。最后,只有在评审服务质量,双方确认服务水平协议执行情况后,才能终止服务。
3.有效反馈。与ISO9000和Malcolm Baldrige(美国国家质量奖)不同,本方法提供了适用于服务过程的具体服务质量评价指标,故可通过更有效的反馈,改正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四个生命周期阶段的实施
通过之前的分析,我们识别了IT服务质量管理的“对象”(ITIL),找到了一把有效的“尺”(SERVQUAL),并提出设计、协商、实施和评审的IT服务质量生命周期管理法。下面将对生命周期每个阶段怎样实施问题逐一分析。
1.设计阶段
具体来说,服务质量设计阶段需做以下工作:
(1)根据提供的服务,分析客户质量需求。
(2)根据客户质量需求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同一质量标准的IT服务对不同的客户可能成本不相同。比如,服务质量要求是在1小时内重启客户的主机,对主机分散的客户和主机集中的客户成本可能差别很大。进一步,如果将这个任务分包给第三方,对成本的影响也需事先加以测算。最后,即使某一单项服务质量保证从“成本-效益”分析不可行,但从整体上也许是可行的。正如戴尔公司的经营哲学“我们有限承诺,但超值交付”,服务提供者也应该对服务质量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以保证所作的质量承诺是可行的。
(3)风险分析。即使“有限承诺”也是有风险的。由于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对企业战略及其业务运作越来越关键,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系统也越来越复杂,前后一致地有效管理IT服务质量对服务提供者是巨大的挑战。质量风险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为了提供某种质量要求的服务,服务提供者所面临的风险,另一个是,如果服务质量没有符合要求,要弥补客户损失的风险。
2.协商阶段
根据服务复杂性的不同,协商阶段可能是一个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的过程。双方至少要就下列问题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
(1)质量评价指标。归纳起来,质量评价指标分为四类:基于时间的指标:如7天×24小时技术支持、一年中网络崩溃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等;基于数目的指标:如系统在业务高峰时允许最多100个用户同时使用,每多少个用户有一名技术支持等;基于频率的指标:如每隔2天备份一次客户的数据库等;基于服务条款的指标:如服务提供商为客户提供的技术培训等。
(2)免责条款。它规定在何种情况下,如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服务提供者可免除因此而没有达到服务质量标准的责任。
(3)惩罚条款。当服务质量没有达到事先制定的标准时,怎样惩罚服务提供者,或者当因此造成客户重大损失时,怎样弥补损失。
(4)协商机制。出现质量问题时,该如何协商。
(5)术语表。双方彼此确认评定服务质量时使用的关键术语,并书面保存。
3.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既是前两个阶段成果的应用和检验,更是后阶段即评审阶段的分析基础。实施阶段实质上是一个控制、监督、测量和改进的不断循环的过程。控制是参照ITIL的“最佳实践”标准,对IT服务过程中的各种活动进行控制,使其按要求运作;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对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和测量,确保服务符合质量要求;在正常情况下,定期或不定期测量客户满意度,调整服务过程,提高服务质量。若出现质量问题,就应该和客户一起找出原因并加以改正或改进。
在IT服务变得很复杂的情况下,可以(有时甚至是必需)采用某些辅助工具来管理服务质量,如HP公司的HP Firehunter可以实现高度客户化、扩展化的网络服务管理功能。
4.评审阶段
评审阶段是对前面三个阶段作综合分析和评价。它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评定”,即从整体上评定所提供的IT服务是否达到服务水平协议规定的质量标准,是否让客户满意;另外一个是“审核”,即IT服务提供者对自己提供的IT服务全过程进行审核,找出不足和差距,加以总结,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
走向动态的IT服务管理
如前所述,传统的IT管理是面向技术的管理。而基于生命周期的IT服务管理则是面向业务和应用,科学地配置设备、人员及流程。实践证明这种转变能够解决客户最常提出的疑问—如何制定一个科学的流程,再按照这个流程针对不同的IT应用配置相应的人员与资源,使IT运作得最好,既可满足业务需求,又不至于有资源的浪费。一般来说,这项工作的过程是:首先,在了解客户IT环境与应用目标的基础上,与客户协商共同制定一个完整的客户服务计划,其内容涵盖了IT服务的各个环节,如:日常管理记录、紧急处理流程、变更管理等;而后在实施的过程中对此计划还会不断地评价和改善,使客户所有与IT相关的资源配置都达到最优。最后进行评审并加以总结,以形成最佳实务(Best Practice)。
另外,在走向动态的IT服务生命周期管理的过程中,还需把握好以下问题:(1)从客户的角度出发看问题,通过与客户不断沟通和协商,逐步完善流程;(2)建立客户化的支持服务流程,将客户支持 服务工作制度化、流程化;(3)针对客户不同需求制定不同的策略和流程;(4)不断地向客户学习。
第二篇:基于生命周期法的IT服务质量管理
基于生命周期法的IT服务质量管理:
解决现实难题的一种探索
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孙强 左天祖
在全球信息化的浪潮中,信息技术和商业运作密切相关。企业依靠信息技术满足其商业需要,实现公司的目标,这种依靠每天都在增加。高质量的信息技术服务与企业的成功直接相关。目前,信息和信息技术对于很多组织而言正在成为最重要的资产,但这反过来不适应的和昂贵的IT服务,或者实施的高风险,将降低信息技术服务对企业的价值,甚至导致IT本身已经或潜在成为一个巨大的威胁。因此,管理层需要确保IT与公司战略一致而且公司战略也很好地利用了IT的优势。正是由于随IT而来的风险、利益和机遇使得IT服务管理成为公司战略管理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概念和范围
今天,客户对服务的需求不再满足于“把坏了的机器修好”,而是希望“建立永续运行的基础架构”,更希望“利用IT服务,为企业创造最终价值”。客户对IT服务提供方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这里的“IT服务提供方”,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可以是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的信息中心或信息部,也可以是承担其它单位的外包业务的IT服务提供商,以下统称为“IT服务提供方”。这种需求的变化表现在很多方面:例如,一直在企业中是成本中心的IT部门,正在悄然转变为服务提供者(包括对内和对外提供服务);我们常见的包括网上银行、通讯系统在内的实时交互系统的正常运营,开始交由背后的IT厂商来支撑。于是,“信息技术服务管理”(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Management,以下简称“IT服务管理”)这一理念应运而生。
“IT服务管理”正是这样一套面向过程、客户聚焦的规范的管理方法,它通过集成IT服务和业务,协助企业提高其IT服务传送和支持能力。
这道理讲起来很简单——在人们日益依赖于飞机带来便利的同时,对飞行的安全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这时如果只是向乘客保证:当故障发生时,你可以迅速地排除故障。这样的说法一定会让乘客失去安全感。作为航空公司,你必须有一套“制度”来保证飞机的安全飞行,而这,也正是IT服务管理的意义所在——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确保企业业务可持续运营。
IT服务管理与传统IT管理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的IT管理是面向技术和设备的管理,而IT服务管理则是针对整个机制、流程和服务的管理。比如自动订单处理服务、通信计费服务等等,针对这些服务,IT服务管理直接提供面向业务和应用的IT管理。用中国惠普支持服务事业部总经理杨晓樱的话来说,相较以前IT公司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ITSM就象一套保健机制,它让病人通过保健恢复健康,让正常人通过科学训练成为优秀的运动员——这是为了更好地生存,企业必须做出的改变。企业可以通过转变IT管理对象来转变IT经理的思路,从直接管理硬件、到管理企业服务,IT服务管理帮助企业搭上了服务经济的快车。
在IT服务管理领域,有一个世界范围内事实上的标准,它就是英国商务部开发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库”(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Library,简称ITIL)。ITIL将IT服务分为九个核心流程和一个服务职能。这就个过程是服务水平管理、可用性管理、能力管理、持续性计划、成本管理、问题管理、变动管理、配置管理及软件控制和分配,一个服务职能是帮助台。
它们的含义分别如下:
服务水平管理(Service Level Management):服务水平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协调IT用户和提供者双方的观点,实现特定的、一致的、可测量的服务水平,以为客户节省成本、提高用户生产率。
可用性管理(Avaliablity Management):可用性管理的目标是优化IT基础设施的性能,它的服务和支持的组织。可用性管理导致成本节省的、持续的服务可用性水平,这种服务可用性确保业务满足其目标。
能力管理(Capacity Management):使组织在危机出现时管理资源并提前预测需要的额外的能力。它描述了计划、实施和运行该过程必需的规程。
持续性计划(Contingency Planning):在尽量少的中断客户业务情况下,提供IT服务,并在IT系统出现问题时,以可控的方式恢复。
成本管理(Coat Management):确定IT服务的预算,监督预算执行情况,根据提供的服务收取费用。
帮助台(Helpdesk):帮助台不是一个服务过程,而是一个服务职能,目的是为用户和IT服务组织的提供一个统一联系点。例如一名普通技术支持人员完全可以利用从该系统中获得的信息,协助用户解决简单的数据库问题,而不一定要将用户转交给专门的数据库工程师。
问题管理(Problem Management):对服务台识别的偶发事件的潜在原因加以诊断,安排改正IT基础设施的错误并进行问题预防指导。
变革管理(Change Management):变革管理过程确保使用标准方法和规程有效且迅速处理所有变动。变革管理旨在提高组织的日常运作水平。
配置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识别、控制、维护和检验现有的包括基础设施和服务在内的IT资产。软件控制&分发(Software & Distribution):.通过控制软件的发行和版本确保软件资产的安全,并消除不同版本软件引起的潜在问题。
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总结如图1:
服
务
提
供
者
客
户
和
用
户
服务水平管理
能力管理 可用性管理
持续性计划 成本管理
核心过程(应用/硬件/软件/网络/运营/技术支持)
配置管理 软件控制&分配
变动管理
问题管理
帮助台
图1 IT服务管理过程示意图
正是通过这九个核心流程和一个服务职能,实现了IT服务管理的规范化、流程化。从而,极大地降低人为误操作的概率(Gartner Group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竟然有高达40%的宕机是由于人为误操作导致),并且预期潜在问题,为IT部门相应配备充足的系统恢复资源,及制定应对措施,一旦出现问题,可以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质量的观点
虽然ITIL是为提高IT服务质量而开发的,但ITIL本质上是一套关于管理IT服务的“最佳实践”行动指南。从质量的观点看,服务的最高目标是客户满意,ITIL可以知道我们该怎样做,但它没有保证这样做就一定能让客户满意。在IT服务提供过程中,服务提供者强调服务的效率,而客户关注的是服务的效果,两者的联系点是服务质量。但是,前者偏重于IT服务的技术质量,如网络98%的可用性,而后者更看重IT服务的功能质量,如98%的网络可用性对其业务的支撑作用和影响。这两者间也存在不一致的地方,比如,98%的网络可用性对服务提供者来说可能达到了服务质量要求,但对客户来说,是否网络整整一周不能使用,而之后的51周可用是可以接受的呢?IT服务的内容非常广泛和复杂,针对每类服务的质量标准不尽相同,我们必须从整体上对IT服务质量进行管理。
虽然现在有许多关于质量管理的模型和框架,除ITIL外,还有ISO9000和Malcolm Baldrige等,具体到IT服务管理,它们都有其局限性。下表1从抽象水平、适用对象、方法和粒度四个方面最它们加以比较:
表一 各种质量管理方法比较
抽象水平
适用对象
方 法
粒 度
ITIL
关于最佳实践的框架
特别为IT服务管理和运作开发
提供服务对象和关键活动
48个具体的模块/过程
ISO9000
通用质量管理模型,强调审核
本为制造业开发,但可应用到任何生产/服务组织
提供高水平的可审核要求,没有指明怎样为审核做准备
20个通用的高水平的要求
Malcolm Baldrige
为全面质量管理提供最广泛的模型,不要求过程细节
为提高美国对质量意识而开发,可在任何组织应用
向着7个关键领域最高表现的自我提高
7条完整的准则
由表可知,ITIL提供具体的模块和过程,但没有建立评价指标;ISO9000重点是“表达”是怎样完成任务的,没有指出应该怎样完成任务;Malcolm Baldrige主要是评价组织作为一个整体的质量表现,其7条准则很难应用于具体的服务过程。我们认为,在进行IT服务管理时,为了顺利到达“彼岸”(客户满意),既要有合适的“航道”(服务模块/过程),又要有准确的“指南针”(服务质量标准),因此,我们结合ITIL和已有的关于质量测量的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生命周期法的IT服务质量管理法。
前面我们已确定了服务质量管理的对象,现在,我们还要确定服务质量测量指标。
第三篇:服务质量管理规定
义乌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服务质量管理规定
为增强员工整体服务素质,强化服务科学管理,提高经营效益,树立交易所良好形象,最大限度地向客户提供方便、快捷、准确、安全的服务,特制定本规定。
一、服务语言在使用文明语时,称谓得体,语义明确,用语贴切,语气谦和。在此基础上要突出:
1、接待客户时,要使用“请、您好、对不起、谢谢、再见”十字用语。
2、办理临柜业务时,做到:客户临柜时说“您好”;受理业务时说“请稍候”或“请您到X X窗口等候”;客户离柜时说“再见”、“谢谢”等。
3、接电话时首先说“您好”、“交易所”。
4、员工对客户说话尽量使用普通话。
5、禁止使用伤害客户感情、损害信誉形象的服务忌语。
二、服务态度
1、接待客户必须主动热情,耐心周到,不准冷待客户。
2、客户咨询疑难问题或出现差错时,必须耐心热情地解释、辅导,不准刁难、训斥、歧视。
3、营业期间遇到停电机器设备或线路出现故障时,必须及时向客户说明情况,必要时,采取应急措施处理业务。不准擅离岗位。
4、客户提出意见、建议和批评时,必须谦虚、诚恳、不准厌烦、争辩。
5、当客户误解、发难而受到委屈时,必须顾全大局,谦和冷静,不准争辩、争吵、恶语伤人,更不准动手伤人。
6、遇有下列情况必须站立服务:接待行动不便客户;客户递交的现金、凭证、单据等有疑问时;客户提出意见或建议时。
7、在办理业务与客户交接时,票证不准抛掷。
三、服务仪表
1、工作时间要统一着装、系领带。
2、员工的仪表举止要端庄、大方、文明、自然。女员工可施淡妆上岗,不准涂染指甲油,头发不准染黑色以外的异色。
3、员工必须佩戴统一制作的工号牌上岗。
四、服务纪律
1、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严格遵守交易所的服务规范。
2、严守客户的资金、股权秘密和交易所经营秘密。
3、严格执行廉政规定,廉洁自律,不准以职谋私。
4、严格遵守营业时间,不准擅自停业营业。
5、严格遵守营业纪律,坚守岗位,履行职责,不准擅自离岗,不准迟到早退。在营业场所内不准串岗、聊天、大声喧哗,不准打瞌睡、干私活、吃零食、酒后上岗、不准带无关人员(含员工子女)进入营业场所。不准在工作时间内从事与业务无关的活动。
五、服务质量
1、向客户提供准确、迅速、安全、方便的服务。
2、认真负责,严格操作,精通业务,减少差错。
3、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严格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服务质量目标的实现,保证客户正当权益不受损害。
六、考核措施
交易所为确保服务质量,特采取以下措施:
(一)检查
1、检查采取自查、互查、暗查等方式进行。
2、在检查中,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通报,并及时采取措施,尽快加以解决,对于好的经验和做法及时交流推广。
(二)监督
交易所设立监督电话、营业场所要设立意见箱,公布监督电话号码。
(三)考核
具体考核办法另行制定。
义乌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 二00九年七月一十四日
行风建设监督员职责与权利
行风建设监督员是产交所联系用户的桥梁,是了解用户需求、倾听用户心声的窗口,是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
一、监督员的职责
1、对交易所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
2、对产交所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监督;
3、对产交所员工职业道德以及员工遵守业务规章制度等情况进行监督;
4、走访用户,了解用户对产权交易所工作及服务的需求;
5、向群众宣传产交所发展情况,使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产交所;
6、结合我市社会和经济发展情况,为使产交所更好地发挥作用而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二、监督员的权利
1、对产交所工作有监督权、表扬权、建议权和批评权;
2、可以持证对产交所的服务质量提出质询,可以持证直接面见产交所领导,有权要求解答和处置有关问题;
3、有要求改进交易所服务工作建议权。对增收节支、提高服务质量等有较大贡献价值的建议,交易所将给予相应的奖励。
三、要求和奖励
1、学习了解有关法律法规,产权交易业务规章制度;
2、开展调查研究,经常向用户了解产交所服务情况,对用户反映的情况,既要及时如实地向产交所反映,又要耐心向用户做好解释工作;
3、关心和支持产交所的发展,热爱监督员工作,积极参与对产交所服务的监督,并及时反馈监督信息;
4、每年年底召开监督员会议,对工作积极认真负责的监督员将给予适当的奖励。
第四篇:服务质量管理监督制度
文章标题:服务质量管理监督制度
第一条为了促进我国电信事业健康、有序、快速地发展,维护电信用户的合法权益,加强对电信业务经营者服务质量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获得经营许可的电信业务经营者。
第三条信息产业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电信业务经营者提供的电信服务质量进行监督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负责对电信业务经营者在本行政区域提供的电信服务质量进行监督管理。(信息产业部,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以下统称电信管理机构)
第四条电信服务质量监督管理工作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实行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机制。
第五条电信服务质量监督管理的任务是对电信业务经营者提供的电信服务质量实施管理和监督检查;监督电信服务标准的执行情况;依法对侵犯用户合法利益的行为进行处罚;总结和推广先进、科学的电信服务质量管理经验。
第六条电信管理机构服务质量监督的职责是:
(一)制定颁布电信服务质量有关标准、管理办法并监督实施;[找材料到好范文 wenmi114.com-www.xiexiebang.com-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
(二)组织用户对电信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实时掌握服务动态;
(三)纠正和查处电信服务中的质量问题,并对处理决定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实施对违规电信业务经营者的处罚,对重大的质量事故进行调查、了解,并向社会公布重大服务质量事件的处理过程和结果;
(四)表彰和鼓励电信服务工作中用户满意的先进典型;
(五)对电信业务经营者执行资费政策标准情况、格式条款内容进行监督;
(六)负责组织对有关服务质量事件的调查和争议的调解。
第七条电信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在监督检查服务质量和处理用户申诉案件时,可以行使下列职权:
(一)询问被检查的单位及相关人员,并要求提供相关材料;
(二)有权进入被检查的工作场所,查询、复印有关单据、文件、记录和其他资料,暂时封存有关原始记录。电信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实施监督检查过程中,应出示有效证件,并由两名或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共同进行。
第八条电信管理机构不定期组织对电信业务经营者的服务质量进行抽查,并向社会公布有关抽查结果。
第九条电信管理机构将用户满意度指数作为对电信业务经营者服务质量评价的核心指标,组织进行电信服务质量的用户满意度评价活动。鼓励电信业务经营者建立科学的用户满意度评价体系。
第十条电信管理机构定期向社会公布电信服务质量状况和用户满意度指数。
第十一条电信管理机构可以依靠全国电信用户委员会以及社会舆论等,沟通与广大用户的联系,听取用户的意见与建议,充分发挥用户的监督作用。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应当定期通报受理用户申诉和统计分析情况。
第十二条电信用户有对电信业务经营者的服务质量及保护用户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有权向电信业务经营者及电信管理机构提出改善电信服务的意见和建议,有权检举、控告损害用户权益的行为及有关工作人员在监督检查工作中的违法失职行为。
第十三条电信管理机构有权要求并督促电信业务经营者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所提供的服务质量得以持续改进。
第十四条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按规定向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交纳服务质量保证金。
第十五条电信业务经营者制定和使用格式条款应当报电信管理机构备案。格式条款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全面、准确地界定经营者与用户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用户注意免除或限制电信业务经营者责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根据业务发展情况,应及时规范和调整格式条款的有关内容。
第十六条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对外公布投诉电话,配备受理用户投诉的人员;对用户投诉应在规定的时限内予以答复,不得互相推诿;对电信管理机构督办的事宜,应在规定的时限内将处理结果或处理过程向其报告;对用户提出的改善电信服务的意见和建议要认真研究,主动沟通。
第十七条用户要求查询通信费用时,在计费原始数据保存期限内,电信业务经营者应提供查询方便,做好解释工作。在与用户发生争议、尚未解决的情况下,电信业务经营者应负责保存相关原始资料。计费原始数据保存期限为5个月。
第十八条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定期对照电信服务标准进行自查。跨省经营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将自查情况每半年向信息产业部报告,其分支经营单位及取得省内经营电信业务许可证的经营者将自查情况每半年向本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
第五篇:班组服务质量管理
班组服务质量管理
第一部分 班组服务质量管理的意义
班组是是企业的基本单位,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落脚点。同时班组也是企业开展业绩评估,实施固本战略以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健康发展的基础。抓好班组建设,是企业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需要坚持不懈。
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渠道的沟通方式显著提高了企业传递信息效率,企业组织出现结构扁平化,网络化的新特点。做为企业的基层组织,班组的服务质量水平与企业竞争力密切相关,而同时,提升班组服务质量的管理也符合提高企业执行力和员工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强班组的服务质量管理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第二部分 班组服务质量管理的内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伴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服务制胜时代到来,而3G的降临意味着通信行业竞争更加激烈。要适应时代的要求,迎接市场的挑战,要求企业必须把好服务关,建立良好形象。而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基层的班组是重点。营业厅是中国移动集团最基层的集体,是客户购买业务和体验服务的场所,是展示移动品牌形象的重要窗口,营业厅的形象好坏无疑直接影响了广大客户对企业的信任度。如何树立营业厅良好形象,营业厅服务质量管理是灵魂。
提高服务质量,可以从两个板块着手:一是改善外部环境、硬件设施方面,一是文化软实力。
提升服务质量,首先是优化环境形象。营业厅环境形象指营业厅从直观上给公众的整体感觉的和影响,包括营业厅设施的布局、材料的堆放、以及环境卫生等内容。营业厅环境形象的好坏也反应了营业厅文明素质的高低
提升软实力需要提出三个要求:
一、学好业务知识、提升岗位认识。
二、精研服务技巧、提高服务水平。
三、加强系统培训、增强员工个人素质。
而在班组质量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几种问题:
第一是卫生状况比较差,文明生产建设需要加强,班组文化建设不良。
第二种是培训效果不够明显,未能结合实际工作,展开岗位培训,缺乏灵活、实用性。
第三种是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一些管理制度混乱,交叉重叠空挡。最后一种是考核奖惩流于形势,达标问题上,存在应付检查的情况。
这些问题要引起我们足够重视,在以后营业厅班组的服务质量管理中改进。
第三部分 班组服务质量管理的目标
上文已经提到新时代中服务质量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树立班组服务质量管理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创造良好的营业环境,树立良好的营业厅形象;建立有效的的服务与业务培训机制,增强员工素质,提高服务水平,为客户提供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的服务!
第四部分 建设路班组服务质量管理举措
为了建立良好的营业厅形象,建设路营业厅对于班组服务质量的管理推出以下举措:
一、严格按照省、市公司下发的营业厅级别管理的文件要求,统一部署和安排营业厅的门头、标志牌、形象墙;定位宣传载体的功能、科学规范宣传内容和宣传重点;设立积分礼品展示柜、业务受理区、自助服务区等区域,设立VIP客户室、新业务体验区,制作精美的区域指示牌满足客户不同要求;提供电话、电视、饮水机、报刊读物、医药用品、老花镜等公用设施;建立咨询台、意见薄、网上营业厅,并配置了自动清单打印机、自助选号机、自助缴费机、手机加油站、新业务体验机、自助叫号系统等设备,开通客服热线,重点解决查询难、缴费难、选号难等热点、难点问题。
二、组织班组成员业余时间学习《电信营业服务规范》、《公民道德纲要》、《安全生产手册》、《班组管理手册》,提高全员的思想感悟和认识水平;组织与竞争对手服务情况的对比学习,增强员工市场危机意识;在服务过程中严格遵循服务行为和流程的规范,真诚接待每位客户,接受客户监督。
三、制定了《营业厅服务规范》,《首问负责制》、《营业厅现场管理制度》、《营业员绩效考核制度》和《星级营业员评分制度》,以制度促进作风良性发展(见附录)。
四、以“满意度”为标准,以“差异化”做好服务工作。为满足用户需求,他们想用户所想,急用户所急,把用户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以客户满意度为首要职责,把用户满意与否作为工作好坏的取舍标准。对青、中、老客户设定不同客户服务的办法,提供差异化服务。
实施一看、二问、三介绍的服务程序:即察言观色判断类型、对症下药接待客户、详细讯问了解需求、细致介绍推荐业务、最后按要求办理。
第五部分 工作案例
建设路班组的服务技巧研讨会,成就高品质服务的阶梯:
建设路营业厅班组的服务技巧研讨会一般采用座谈交流形式分享,大家结合一周以来的实际工作,研讨和学习经典服务技巧。建设路班组的服务技巧研讨会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阶段一,建设路班组成员对于一周以来的工作中,给客户服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享和沟通,大家以轮流发言的形式,换位思考,为如何提高服务质量的问题提出个人见解。
阶段二,班组成员共同学习经典书籍上的沟通服务技巧,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学习服务技巧,小组内成员相互讨论,交流想法。
在一次会议上,我们的班长提出一个新颖办法,在普通研讨会的基础上进行角色扮演的体验,即建设路班组的成员轮流扮演成有服务诉求的客户,体验同事的服务。这种崭新的方式带来了显著的效果,不管是扮演客户的成员,还是为他服务的成员,都提升了对服务深层的理解,将学习到的服务技巧从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大家都觉得很受益。这也成为了具有我们“建设路特色”的第三阶段。
附录:
《营业厅服务规范》从服务亲和力、业务处理能力、主动营销能力、营业安全五个方面抓好基础;为了加强服务工作,每天坚持班前讲解会、班后总结分析
会,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工作技巧、服务意识、营销意识等事宜展开讨论,总结工作中的不足与好的工作习惯,扬长避短。同时每周进行业务知识考试、每月自行组织部门测试、每季度人人参加公司的业务练功比赛,还结合业务特点经常性地开展打字比赛、业务操作比赛等竞赛活动,促使员工掌握过硬的业务技能。
《首问负责制》《营业厅现场管理制度》把窗口工作职责、业务受理、业务咨询、用户投诉等做了详尽规定;将每个人的姓名、照片、工号统一对外公开。在监督方面,设立客户监督器、意见箱,让每一位客户都能公开、公正、公平地评估营业员服务;同时公开承诺办结时间一律低于国家和上级部门规定办结时间,简单投诉立即处理、一般投诉当日内处理,以服务时限促进首问负责制的落实,以首问制促进优良作风的养成。
《营业员绩效考核制度》制定了科学公正的服务营销绩效考核、岗位绩效考核、营销积分排名考核、班组综合评价(包括平时服务质量、工作质量自检、劳动纪律及安全生产考核等)等相关管理条例和制度。业务能力、营销能力均以全市排名前
三、后三标准严格奖惩;班组综合评价以劳动记录与安全生产考核、服务质量考核、工作质量自检。
《星级营业员评分制度》按照省、市公司星级标准制定了星级营业员评分标准,广泛开展“明星营业员”评比工作。通过比业务、赛成绩,营造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通过客户和员工的评先选优,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通过服务明星的现身说法和宣传,规范营业厅优良服务作风。高标准的内在要求,使营业厅获得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