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二课时 为理想去行动(教案)
放飞理想 不懈追求
嘉定区普通小学 周蓉倩 嘉定区城中路小学 江丽瑛
教学目标
1.知道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生活和学习的动力。
2.在书籍和现实生活中,搜集有关于理想的故事,了解成功人士为实现崇高理想而奋斗的事迹。知道实现理想需要克服各种困难,初步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第二课时 为理想去行动
课时目标
1.通过收集和交流,了解一些成功人士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事迹,知道只有经过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2.感知实现理想需要克服各种困难,初步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实现理想需要克服各种困难,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名人的成长故事、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视频《千手观音》等资料。
学生:上网或通过阅读报刊杂志收集名人的成长故事等资料。教学过程
活动一 理想需要行动
1.师:上节课大家都说出了自己的理想,理想可以引导一个人走向成功。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抓住每一天,将理想付诸于行动的。
2.讲述某饭店老板向儿子传授烹饪秘方和技艺的故事。讨论: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学生交流)
3.小结:这个故事给我们有益的启示:有些人总认为时间多多,机会多多。于是得过且过,将美好的理想无限期地交给了明天和将来,到头来,所获甚微,使理想变成了“空想”。理想并不是毫无目的地去空想,而是需要以奋斗为基石,没有理想的奋斗是不明智的,不去奋斗的理想同样也是无用的。我们需要理想,更需要为理想而奋斗!就让我们一起开始为理想去行动。(板书课题:为理想去行动)
活动二 理想在挫折中闪光
1.师:年周恩来从小就树立了远大的理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后来通过他努力学习和工作,终成一代伟人。就像苏格拉底所说的:“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1)媒体出示钢铁大王卡耐基:介绍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的理想之路。(2)阅读课本上列举的人们实现理想的若干个小故事。(杨利伟、高耀洁、丛飞)
2.思考:他们是怎样为实现理想努力的?(学生交流)
3.在他们身上,我们领悟到,只有经过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同时,在他们的故事中,我们也感受到,在走向成功的路上,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那么,在理想之路上,我们常常会遇到怎样的挫折和困难呢?
学生交流,把一些困难罗列出:想成为医生,可成绩不理想;想成为干部,可竞选了两次都没选上;想成为钢琴家,可天天练但却没有明显的提高;„„
4.师:面对前进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呢?希望你们在下面的故事中找到答案。
(1)看视频,播放舞蹈《千手观音》,同时深情讲述:这些聋哑人听不见雷鸣般的掌声,听不见获得特别大奖的消息,听不见妈妈温柔的叮嘱,甚至听不见自己将来的孩子呼唤爸爸、妈妈!但是,他们却用残缺的身体塑造了完美的艺术,给千千万万的人带来了美的享受,为了创造这份美,他们付出了多少汗水和泪水啊!邰丽华就是其中的一位。
(2)阅读教材故事《从无声的世界走向舞台》,说说邰丽华是如何登上成功的舞台、实现自身的价值的?
(3)小结:在邰丽华战胜一个个困难的感人故事中,我们感受到了她远大的志向,坚强的毅力。面对困难和挫折,只有选择坚强和自信。
5.师生互动补充故事:
张海迪的故事、桑兰的故事、残奥会上运动员的故事„„
把大家说的这些归纳在一起,答案就在我们面前: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就要用于向困难挑战。纵观历史长廊,孔子周游列国,四处碰壁,乃悟出《春秋》;左丘明失明后方写下《左传》;孙膑断足后,终修《孙膑兵法》。北京奥运会给我们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运动员们发扬了这种顽强拼搏、勇于挑战的精神,才实现了金牌之梦。
面对又聋又哑的邰丽华、身患癌症的张海迪,以及智障的特奥运动员们,我们面临的困难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只要意志坚定,百折不挠,即使身体上有残疾也无妨,通过自己艰苦不懈的努力,同样可以实现人生的价值,同样可以造福于社会,今天她们带给我们的就是证明。作为一个身体健全的人,我们更应该珍惜大好时光,更应该勤奋努力地学习和工作,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和希望,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6.在我们奋斗的过程中,可能还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长大以后,我没有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只是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工作着,例如:我想当科学家的,结果成了一名教师。
说说如果是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怎样做? 讨论中教师补充鲁迅弃医从文的故事。
小结:职业理想可以改变,但人生理想不会动摇,主要你有报效祖国、造福人类的理想,在平凡的岗位上,同样能发挥自己的作用,为社会作出默默无闻的贡献。事实上,我们中的大多数同学长大以后,都会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才能。但是,你仍然可以拥有自己的梦想,并为之不断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
活动三
为理想行动从现在起
1.理想是花,需要奋斗的汗水来浇灌;理想是树,需要奋斗的土壤来培育;理想是森林,需要奋斗的生机来装扮。同学们,我们也都立下了各种目标,从小就有了各种理想,但你为它们奋斗,努力了吗?
2.珍惜时间,抓住机会,扬起理想之帆。让我们记住陶渊明的一句话: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3.理想不是一只细瓷碗,破碎了没有修补;理想是朵花,谢落了可以重新开放。今天,我们在教室里接受老师的教育;明天,我们将踏上社会报效祖国。让我们一起扬起理想的风帆前进。最后,让我们再一次用这句话共勉: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齐唱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要实现你心中的那个梦想,就立刻行动起来吧!
附4则故事: 1.某饭店老板向儿子传授烹饪秘方和技艺的故事。
某饭店老板一直想把自己积累的烹饪秘方和技艺传给儿子,但总认为时间多的是,一拖再拖。然而一天,这位老板到医院看病,医生告诉他患了绝症,最多只能活1年。强烈的危机感,促使他推迟了治疗,白天向儿子传授技艺,晚上整理秘方。1年过后,秘方整理出来了,儿子也出徒了。这时,他再到医院治病,医生告诉他并未患绝症,是当初看错了别人的化验单。这个老板对医生感激不尽,说:“如果不是你看错了化验单,我的技艺恐怕要失传了。”
2.张海迪的故事。
张海迪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她无法上学,便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她自学多门外语,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作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
3.北京残奥会四连冠——张立新。
9日,张立新和队友合力获得男子4X100米接力T53-54级金牌 10日,在男子400米T54级的决赛中,张立新以45秒07的成绩获冠军,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14日上午,男子200米T54级决赛中,张立新以24秒34的成绩夺冠。他在预赛中以24秒18的成绩创下了新的世界纪录。
14日晚上,男子4X400米接力T53-54级决赛,张立新和三名队友用金牌和破世界纪录的成绩为自己的北京残奥之旅完美收官。
身高1米80,长得阳光帅气的张立新从小喜欢运动,在学校时是校足球队的主力前锋。后来,因为骨肉瘤不得不截去一条腿,但这并没有毁掉张立新的体育之路。此后,他打过一段时间的轮椅篮球,但当他第一次看到轮椅竞速比赛时,场上风驰电掣的场面再次点燃了他心中的追风梦想。
轮椅竞速训练枯燥而艰苦,对轮椅的操控主要来自双手的快速摩擦,就算是戴着皮手套,同样会带来损伤。同时,运动员比赛时所用的轮椅并不好控制。他曾在一次训练中因为侧翻而摔成脑震荡。
虽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张立新成长的道路也并非一帆风顺。从雅典残奥会的第六名到北京残奥会获得四枚金牌,张立新付出了太多的努力。日复一日的苦练,让他逐渐跻身世界顶级选手的行列。他和队友一起,获得了世锦赛、亚运会的冠军。现在,张立新已经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下一个目标则瞄准在了四年后的伦敦。
4.鲁迅弃医从文。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鲁迅早年在日本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一天在上课时,教室里放映的片子里一个被说成是俄国侦探的中国人,即将被手持钢刀的日本兵砍头示众,而许多站在周围观看的中国人,虽然和日本人一样身强体壮,但个个无动于衷,脸上是麻木的神情。这时身边一名日本学生说:“看这些中国人麻木的样子,就知道中国一定会灭亡!”
鲁迅听到这话忽地站起来向那说话的日本人投去两道威严不屈的目光,昂首挺胸地走出了教室。他的心里像大海一样汹涌澎湃。一个被五花大绑的中国人,一群麻木不仁的看客一一在脑海闪过,鲁迅想到如果中国人的思想不觉悟,即使治好了他们的病,也只是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现在中国最需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他终于下定决心,弃医从文,用笔写文唤醒中国老百姓。从此,鲁迅把文学作为自己的目标,用手中的笔做武器,写出了《呐喊》、《狂人日记》等许多作品,向黑暗的旧社会发起了挑战,唤醒了数以万记的中华儿女,起来同反动派进行英勇斗争。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夜以继日地写作。
附板书设计 放飞理想 不懈追求 ——为理想去行动
理想的实现=努力奋斗的实际行动+不怕挫折的顽强毅力
第二篇:为人民服务第二课时教案
为人民服务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文章是怎么样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论证的,结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教育。
3、背诵课文。
重 点:初步了解文章是怎么样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论证的,结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难 点: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教育。
一、导入
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要说服别人,先要明确自己的立场,提出自己的观点。如何让自己的观点深入人心呢?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第12课(学生齐读课题),学习毛主席的论证艺术与论证魅力吧。
二、学习论证方法
课件出示: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师:请大家自由读这一段,回顾这一段讲了一个什么观点? 生:要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师:在这一段中,你发现了什么论证方法?
生:“‘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一句引用了司马迁的说过的话。” 师:对,你知道司马迁是什么人吗?
生:他写过《史记》。
师:司马迁是西汉夏阳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就是他编写的。为何要引用司马迁说过的话呢?
生:因为司马迁是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家喻户晓,用他说过的话就具有权威性。生:司马迁是个伟大的人物,他说的话更有说服力。
师:对啊,引经据典,会让自己的观点更具权威性,更有说服力。我们一起来看看,司马迁所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固”字怎么解? 生:固,本来。人本来就有一死。师:对,那“或”是什么意思?
生:“或”是或者,死的价值或者比泰山还要重,或者比鸿毛还要轻。
师:联系全文来讲,你的解释像是合情合理,但是,“或”字在古文里,一般指有的人或有的事,你再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生: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要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要轻。
师:这就对了。古人中外,很多人对于生死,都有过自己的观点,我们一起来回忆回忆吧。
生: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师:这是李清照说的。
生: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师:对,这是谭嗣同说的。
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师:这是诸葛亮所说的。
生: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师:这是曹植说的。
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师:这是文天祥说的,还有外国诗人裴多菲曾说过“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课件出示这些诗句),古今中外,许多像司马迁一样有作为的人,他们都认为,死并不可怕,只要死得有价值。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诗句吧。生读
师:引经据点,很有说服力。我们再读读这段文字,你还能找出什么论证方法?
生:“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这句运用了对比论证。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我,我在里面找到了反义词,轻对重。
师: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好对坏,是对非,高尚对卑鄙。你们觉得鲜明的对比有什么好处呢? 生:鲜明的对比会把好与坏说得更清楚。
师:对,鲜明的对比,能让读者形成强烈的是非观,从而更容易接受作者的观者。谁能读一读这一句? 生读。
师:你读的时候,“重”的读轻了,“轻”的反而读重了,谁来说说读这个句子的语气? 生:前一句应该读重一些,读出赞美,后一句要读轻一些,读出鄙视。师:你来试试。生读。
师:读得真好,就是这种爱憎分明的效果,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
师:再看看这段的最后一句话,你还发现了什么论证方法? 生:还举了张思德的例子。
师:张思德是个什么人?举他的例子有什么好处?
生:张思德是一个舍已为人的人。他在煤窑塌方时推出自己的战友,自己却牺牲了。师:是的。
生:这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很有说服力。
师:说得真好,活生生的例子,有说服力,这就叫做事实―― 生齐:事实胜于雄辩。
师:毛主席就是运用这些方法来教育大家要树立正确的生死观,人都有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其实,除了死的价值不同外,死还有不同的说法呢,“死”有很多同义词。我们一起来说说。生:去世。生:逝世。
生:驾鹤西去,与世长辞。生:牺牲,就义,捐躯,献身。生:长眠。生:夭折。生:驾崩。
师:专用于皇帝之死 生:圆寂。
师:专用于长老之死。生:下地狱,上西天 生:见阎王。生:挂了。
师:是的,这些词都是“死”,但感情色彩完全不同。我们来举例说说。生:雷锋同志牺牲了。生:董存瑞为国捐躯了。生:季羡林先生与世长辞了。生:郝副营长英勇献身了。生:刘胡兰英勇就义了。生:李大钊英勇就义了。生:蒋介石挂了。
师:蒋介石也曾领导着国民党为抗日战争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对这样一位历史人物的“死”,我们称“去世”比较好,而不适合用“挂了”。生:汪精卫见阎王了。
师:对,这样的大汉奸死不足惜,可以用这个词。生:日本鬼子被八路军打得上了西天。师:(课件出示,为人民利益而死,这个“死”,被人民心怀敬意地称为_______)
生齐:为人民利益而死,这个“死”被人民心怀敬意地称为“牺牲”、“就义”、“捐躯”、“献身”。师:(课件出示: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这个死,被人民唾弃称为_______)生齐: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这个死,被人民唾弃为“上西天、下地狱、见阎王、挂了”。师:我们再读读句:(课件出示: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生齐读。
师:除了张思德,同学们刚才还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的名字。我们再回忆一下,还有哪些人,他们的死重于泰山?
生:舍已为人的老班长。生:憧憬光明的郝副营长。生:左权。生:江姐。师:(引读)对啊,这些可亲可敬的人,他们在牺牲时,他们一定记得:
生齐读: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师: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无数革命战士为了赶跑侵略者,为了打倒反动统治,为了赢得全国大多数人民的利益,他们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字。(课件出示:抗战八年中国军队伤亡约381万。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方面伤亡130万人,其中,牺牲26万人。)孩子们,看了这组数字,你想说什么?
生:是无数革命先烈的热血造就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生:战争是残酷的,我们中国人热爱和平,但不惧怕战争。师:说得真好!为了人民的利益,我们选择了英勇战斗。(引读)孩子们,这些我们知道名字的和不知道名字的英雄,他们在英勇就义时,心里一定会响起这样的最强音:
生齐: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师引读:今天,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享受着自由与幸福时,我们应该这样缅怀他们――
生齐读: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师小结:这短短的一段文字,运用了引用、对比、举例子等方法,教育了人们要树立正确的生死观。议论文除了要用到多种论证方法外,还要格外注意语言的严密性。我们一起来学学毛主席的语言魅力。
二、学习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课件出示: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师:读读这一段,你发现了哪类词语最多?
生:我发现了很多关联词。
师:再具体地说一说。
生:因为…所以… 如果…就… 不管…都… 只要….就…
师:为了明确这一段的意思,毛主席用到了四组关联词,这样一来,这一段话的意思就非常明确了。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话的意思?(课件出示: 我们接受________________批评。)生:我们接受批评。师:哪些人?没明确。
生:我们接受任何人的批评。师:不正肯的也接受吗?没明确。生:我们接受任何人的正确的批评。
师:还是不行,没有告诉我怎么判断批评是否正确。生:我们接受任何人提出的对人民利益有好处的批评。
生:我还想补充一句――我们应该而且会接受任何人提出的对人民利益有好处的批评。师:来点掌声。“应该”用得好,说明有理由要接受批评,就是“因为 所以”表达出来的意思,“会”表达出了“只要 就”句所包含的意思。看,毛主席的这段话说得多么严密。除了这处,你还能找到哪些类似的句子?
生:“要奋斗就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前一句讲了牺牲是不可避免的,第二句讲的是牺牲是有价值的,最后一句再强调要减少不必要的牺牲。
师:你真会思考。对啊,这三句话,毛主席想得多周到,牺牲是不可避免的,但牺牲不是目的。在可以避免的情况下,保存实力,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同学们上午看了一个视频,你们还记得当张思德的死讯传到毛主席那里时,毛主席是怎么一个态度? 生:我记得好像是说毛主席很生气。他说――
生:他说前方战场上死人是必然的,但后方也死了人,实在是不应该。
师:你们真是些细心的孩子,记得这么清楚。毛主席的这三句话,非常严密也非常明确。如果没有第三句话的补充,就会让人产生歧义。所以,在阐明自己的观点时,意思要说得明确,语言要严密。师:正是这篇著名的演说,极大地鼓舞了革命战士,他们都知道了自已身在的这个队伍,是――(课件出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生齐读: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师:这一句话概括地说出来,就是―― 生齐:为人民服务
师:正是这篇著名的演说,使革命战士更加清楚自己的使命,即“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深深地刻在了他们的心里,并代代相传。战争年代,中华儿女为赶跑侵略者,赢得解放,他们奋勇抗争,舍生忘死,因为他们铭记,他们的宗旨是―― 生齐:为人民服务。
师:和平年代,中华儿女不计个人得失,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奉献着青春与热血,他们铭记,他们的宗旨是――
生齐:为人民服务。师:我们中华少年,也将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将来,我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我们也应该时刻记得,我们的宗旨是―― 生齐:为人民服务。
三拓展延伸
师:学习了这么精彩的议论文,我们也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一下实际问题吧。(课件出示:你如何说服妈妈同意你看课外书?)要记得,说服别人时,可以引经据典,可以对比,可以举例子等。生:我亲爱的妈妈,求求你让我看看课外书吧。你不让我看,我就躺在地上不起来。师笑:这种办法不是说服,前一句是乞求,后一句是耍赖皮。达不到效果。再想想。
生:妈妈,古人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不多读课外书,怎么能写好作文呢? 师:你什么课外书都读吗?不良读物也读? 生:我只读作文书。
师:那好,其它书都收起来,从即刻起,只准读作文书。生犯难:我还想读故事书?
师:名著就不读了?怎么说才让妈妈不能钻到空子?要注意语言的严密性。生(重新来):妈妈,古人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不多读有益身心的课外书,怎么能写好作文呢?
师:这就对了,你说得条条是道,句句在理,还拿出了古人的话来证明,妈妈只好同意你看书了。还有谁愿意说说?
生:妈妈,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广泛阅读,人类怎么会进步呢?你看我们班周津宁,经常看课外书,作文写得特别好。
师:我不知道什么高尔基,你也别看课外书,弄不好你上课开小差看书,严重影响你的学习成绩。生:妈妈,您看,这就是不看课外书的坏处吧,您连高尔基都不知道是谁,传到外面,会闹笑话呢。只要我有效利用课余时间,看些有益身心健康的课外书,我的写作水平就会提高。而且,课外书让我增长见识,开拓视野。古今中外,许多有成就的人都爱看课外书呢。
师:语言严密,理由充足,妈妈无话可说了,好孩子,妈妈同意你看课外书了。
师:由此可见,我们在说服别人时,要有理有据,要语言严密。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第三篇:122、为人民服务(第二课时)教案 .
12、为人民服务(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论点论述的。结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教学重点:
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教学难点:
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以及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课的类型:新授讲读
教学方法:引—扶—放—练—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课文,你还记得课文中心论点是什么吗?哪个句子点明了这个观点?(指名答,板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课文从哪些方面对这个观点展开叙述?(指名答,板书:死的意义、正确对待批评、团结人民)
3、板书课题,说明:议论文论点:观点
论据:材料
论证:方法
二、引扶放创,突出重点
(一)学习“死的意义”一部分。
1、教师出示:
?
(1)朗读课文,划出中心句。
?
(2)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句进行论述的?
2、学生朗读完成。
3、交流,板书:说理—引用:司马迁—实际—张思德
4、重点指导学习以下句子。(出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这句话是谁说的?怎样理解?
?
(2)作者认为,什么人的死是重于泰山的,什么人的死比鸿毛还轻?联系实际说说。
(二)学习“正确对待批评”一部分
1、结合上部分学习,合作提问。
2、交流,出示:
?
(1)这段是围绕哪句话论述的? ?
(2)作者是怎样围绕这句话论述的?
3、学生读文思考。
4、交流,板书:理论——举例:李鼎铭——强调
5、重点体会关联词语的妙用:(出示)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有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行。()你说得对,我们()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一定会兴旺起来。
(三)学习“团结人民”一部分
1、结合上两段的学习,自己提出能引领本段学习的问题。
2、交流,出示:
(1)本段围绕哪句话来写?
(2)从哪几个方面论述这个内容?
3、生读文思考。
4、交流,板书: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开追悼会
5、重点引导学习:(出示)
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结合事例,谈谈你对这个句子的理解。
(四)利用板书,整合课文,指导背诵。
三、拓展创新,深化主题。
1、教师叙述,出示:《为人民服务》响彻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教育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邓小平同志进一步发展了毛泽东同志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改革开放以来,他更明确地指出,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赞成不赞成,应当成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标准。一个又一个“张思德”式的为人民服务的英雄涌现出来,成为我国各个时代的楷模。
2、展示英雄照片。
3、值此清明之际,让我们用鲜花来祭奠那些英雄。(出示蜡烛图)
四、感情叙述,结束本课
1、为人民服务不是句空话,需要我们一如继往努力工作,心想群众,为民办事,为人民服务,正如李素丽同志说的:为人民服务没有终点站。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
—— 雷锋
2、播放歌曲《为人民服务》视频
3、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请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板书设计:
12、为人民服务
死的意义:理论—引用—实际—张思德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正确对待批评:理论——李鼎铭——强调
团结整个人民: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开追悼会
第四篇:为梦想去奋斗
为梦想去奋斗
如果骄傲没被现实大海冷冷拍下又怎会懂得要多努力才走得到远方如果梦想不曾坠落悬崖千钧一发又怎会晓得执着的人拥有隐形翅膀——《最初的梦想》 伦敦奥运会终于开始了,无数运动员在赛场上努力拼搏,为自己的国家争光添彩,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无数人得到了奖牌,却又无数人遗憾离场。有一个人,他却成为了中国永远的骄傲。
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刘翔以12’91的成绩一举夺冠,成为了中国奥运田径史上第一人。从这时起,我们认识了年仅21岁的刘翔。刘翔年轻、霸气的样子着实让中国人为之自豪。四年后的北京奥运会上,刘翔却因脚伤复发遗憾退赛。一年后,刘翔在上海黄金大奖赛重新复出,用实力证明了他的价值。开朗的笑脸让我们也随之欢呼——他回来了!
在这届伦敦奥运会上,刘翔又出现在了我们眼前,大男孩的笑脸,搞怪的表情,他似乎又回到了最好状态。当发令枪响的那一刻,全中国人都屏住了呼吸,用满怀希望的目光看着他向前跑去...但不幸的事却又一次发生在了刘翔的身上,在第一个栏后,刘翔竟然摔倒在地,无缘奥运会赛场...人群中发出了一阵叹息,甚至解说员也是惊叹了一声,人们都在为他惋惜。王者归来,却又一次因伤退赛,真是个戏剧性的结果。
但是,我却看到他站了起来,在进入运动员通道后又折回了比赛场地,跳到最后一个栏架前深深亲吻了它,然后又这样蹦到了终点。
那一刻,全场的观众都在为他鼓掌...刘翔离开了奥运赛场,也许再也无法回到比赛场地去奋斗,但他的精神鼓舞着我们去奋斗,不论你在前进路上受了多大的伤,不论你摔得有多惨,但只要认准前进的方向,无时不刻的朝着目标,梦想去努力,去奋斗,你,就是王者!
第五篇: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温故互查】
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请二人小组完成温故互
【自学检测】
查内容。要求:二人小组互讲,组员给组长复述,组长检查纠正。)******00小结: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去掉()或()后面的0即可。【设问导读】
仔细阅读课本第74页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木星的直径是142800千米,它离太阳的距离是778330000千米。它的直径是多少万千米?它离太阳的距离是多少亿千米?尝试把上面两个数改写成以万或以亿为单位的数。你是怎么想的?
2、把34528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小数点后面有几位小数?能不能来保留一位或者两位小数?方法又是怎样的?
3、像这样的题目保留小数以后应该怎么办?后面的万或亿字是不是可以省略不写?
1、完成74页下面的做一做
2、把248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把34528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保留两位小数)【巩固训练】
1、完成课本第75页第3、4题,课本76页第7题。
2、把下面个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并保留两位小数。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面积35990平方千米。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面积34000平方千米。
3、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13000000(保留一位小数)116897000(保留一位小数)14564000(保留两位小数)2456300000(保留两位小数)
4、2003年我国在校小学生116897000人,改写成用亿人作单位的数并保留一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