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调查研究法的特点
(二)调查研究法的特点
1.调查对象的广泛性
教育调查研究的对象,可以是某一个人、某一个班级或某一所学校,也可以是某一市、某一省、或某一国家的教育情况,甚至可以是国际性的教育发展情况。调查对象的广泛性还表现在,教育调查研究是以活动形态或现实存在形态的教育问题、教育现状为研究内容的,它们广泛存在于教育的各个领域之中,因此从理论上说,一切教育现象都可以作为教育调查研究的对象。
2.调查手段的多样性
在进行教育调查研究时,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调查手段和方法。如问卷、访谈、测量等,其中每一种方法,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方式。在具体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可以根据课题的大小和性质以及研究者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
3.调查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在进行教育调查研究时,要设计详细、具体的调查方案。在调查方案中,有各种研究变量的操作指示,有根据各种调查方法设计出的调查工具,如问卷、访谈提纲、测量表及试卷,也有供分析资料用的整理信息和统计的方法,等等。这样,在开展调查研究时,调查者就可以依据调查方案进行具体操作,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另外,教育调查研究法在设备条件的控制环境上没有太多的要求。特别是对于数据资料的收集,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进行,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收集到大量的数据资料,因此有较大的实用性。
4.调查结果的延时性
利用教育调查手段和方法获得的结果,一般是通过书面或口头语言等形式表达出来的关于事实的报告,具有延时性的特点。相对来说,其所得资料的信度、效度不及观察研究所得的资料。
1、概念
调查研究法是在科学方法论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运用问卷、访谈、测量等科学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有关教育问题或教育现状的资料,从而获得关于教育现象的科学事实,并形成关于教育现象的科学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
2、调查法的主要类别
(1)调查法按照其收集资料的具体方式和依据的工具的不同而分为访问调查法、调查表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测量法等
①访问调查法
访问者通过上门访问研究对象或利用电话直接与研究对象交谈,获取所需要的资料。
②调查表法
调查者以编制好的表格作为收集资料的工具发给调查对象,让他们依照表上的项目一一填写。
③问卷调查法
调查者运用事先设计好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书面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④观察法
研究者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仪器设备,实地观察所研究的现象或对象,获得有关资料。
⑤测量法
研究者以测验量表或一定的测试题对研究对象施加测验,获得研究对象心理素质方面的资料。
(2)调查法按照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可分为普遍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偶遇调查和专家调查
①普遍调查
对研究对象的全体无一例外地全部进行调查。其优点是调查资料具有全面性和准确性。但是当研究对象数量比较大时,普遍调查的工作量会变得相当大,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②抽样调查
按照随机的原则从研究对象全体中抽取出部分个体作为样本进行调查,以便能够通过样本的情况来推测全体的情况。它既能达到研究 的要求,又能节省工作量,因而是一种普遍采用的调查方法。
③个案调查 专门对某一对象或某一事件进行调查。由于调查范围只集中于一个对象,所以调查能较为深入,取得比较细致的资料。
④偶遇调查
也叫随意调查。它与抽样调查一样只调查全体研究对象中的部分个体。但它与抽样调查不同的是没有经过科学的方法随机选择调查对象,因而当所得到的资料来反映全体的情况时,就很有可能出现较大的误差。其最大优是省时省力省钱。
⑤专家调查
又称特尔斐法,是国外一种比较流行的方法。它也是部分调查,只是其调查对象是与研究课题有关的专家、学者。由于专家在与研究课题有关的领域有较多的研究和思考,因此通过专家调查,收集专家们的意见、态度,可以获得所研究的事物的状况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的资料。
3、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
调查研究法尽管有上述各种不同的类别,程序上虽也各有所侧重,但都基本上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调查对象
根据研究课题的性质、目的任务,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地点,选择相应的调查类型和调查方式。
(2)拟定调查计划
在拟定调查计划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确定所采用的调查方法。调查的方法依所要收集的资料的种类而定。态度方面的资料用问卷调查法;行为方面的资料可用观察法;智力、处性以及学业表现方面的资料可用测量法。有的研究用单一的调查方法,有的研究可能同时采用几种调查方法。
②确定调查项目。先从几个大的方面确定调查项目,并检验调查项目能否有效地反映所要研究的问题,再由此逐层分解成具体的小项目。最后分出的小项目要具有可操作性,即调查获得的资料能进行统计处理。
③确定调查进程。(3)进行试探性调查 调查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到关于调查对象的详细资料,而是为了得到一些一般性的了解,从而考察调查项目和调查程序的合宜性,对调查项目和程序作出相应的调整修改。
(4)选择和编制调查工具
制定调查表格、观察记录表、问卷、访谈提纲和编制测验题目。在编制中要遵循一定的技术要求,以保证调查工具的科学性、实用性。
(5)实施调查
用编制好的调查工具,根据各种调查方法的具体要求开展调查。(6)整理调查材料
对收集的调查材料进行统计、整理、分析,得出结论性的意见。(7)撰写调查报告
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解释,提出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实验研究法
1、概念
教育实验法是依据一定的理论假说,在教育实践中进行的,运用必要而又合乎教育情理的控制方法,变革研究对象,探索教育的因果规律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
教育准实验法是相对于严格地遵照实验方法要求进行的教育真实验而言。真实验是对所有影响因变量的因素有充分控制的实验;准实验则是对实验对象、环境等因素缺乏严格控制的实验。由于教育现象的复杂性,真正严格所有影响因变量的因素很难做到的,所以有专家认为,教育实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验,只能是“准实验”。
2、教育实验的基本结构
从教育实验的含义不难看出,教育实验涉及三个基本的要素,即实验要改变的教育要素或教育条件、要控制的不被改变的相对稳定的要素和条件、要观测的结果。教育实验的基本结构就是由这三个具有逻辑联系的基本要素构成的,在教育实验方法论上,三个基本要素分别被称为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1)自变量是指由研究者操纵对被试产生影响的条件或变量(即采取的教育方法或措施等),是研究者呈现给被试的刺激变量。教育实验的自变量一般是根据研究目的来设计的,如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材内容、课程结构、师生关系、德育方法、管理制度等等,都能作为一项实验的自变量。
(2)因变量,是指由自变量的作用而导致的被试变化的结果。因变量是对自变量的刺激作出的反应,是一种结果变量。在教育实验中,因变量往往与被试身心发展的水平、程度、状况有关,如对知识的掌握水平、能力发展、思想品德的发展程度、情感的发展、教学质量、学校效能等等。
(3)无关变量泛指除自变量以外一切可能影响研究结果,而对实验可能起干扰作用的因素。无关变量对实验并不是真的“无关”,它只是研究者在实验中未作为自变量的、不打算研究的变量。
教育实验的基本结构是由操纵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观测因变量三个相互联系的部分构成的。对被试产生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类是研究者主动改变和操纵的自变量,另一类是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如果把无关变量对被试的影响控制到最小程度,或者使无关变量在各种情境下对被试的影响稳定,那么就很好地说明观测到的因变量就是自变量引起的。
第二篇:调查研究法的特点
(二)调查研究法的特点
1.调查对象的广泛性
教育调查研究的对象,可以是某一个人、某一个班级或某一所学校,也可以是某一市、某一省、或某一国家的教育情况,甚至可以是国际性的教育发展情况。调查对象的广泛性还表现在,教育调查研究是以活动形态或现实存在形态的教育问题、教育现状为研究内容的,它们广泛存在于教育的各个领域之中,因此从理论上说,一切教育现象都可以作为教育调查研究的对象。
2.调查手段的多样性
在进行教育调查研究时,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调查手段和方法。如问卷、访谈、测量等,其中每一种方法,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方式。在具体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可以根据课题的大小和性质以及研究者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
3.调查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在进行教育调查研究时,要设计详细、具体的调查方案。在调查方案中,有各种研究变量的操作指示,有根据各种调查方法设计出的调查工具,如问卷、访谈提纲、测量表及试卷,也有供分析资料用的整理信息和统计的方法,等等。这样,在开展调查研究时,调查者就可以依据调查方案进行具体操作,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另外,教育调查研究法在设备条件的控制环境上没有太多的要求。特别是对于数据资料的收集,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进行,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收集到大量的数据资料,因此有较大的实用性。
4.调查结果的延时性
利用教育调查手段和方法获得的结果,一般是通过书面或口头语言等形式表达出来的关于事实的报告,具有延时性的特点。相对来说,其所得资料的信度、效度不及观察研究所得的资料。
1、概念
调查研究法是在科学方法论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运用问卷、访谈、测量等科学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有关教育问题或教育现状的资料,从而获得关于教育现象的科学事实,并形成关于教育现象的科学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
2、调查法的主要类别
(1)调查法按照其收集资料的具体方式和依据的工具的不同而分为访问调查法、调查表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测量法等
①访问调查法
访问者通过上门访问研究对象或利用电话直接与研究对象交谈,获取所需要的资料。
②调查表法
调查者以编制好的表格作为收集资料的工具发给调查对象,让他们依照表上的项目一一填写。
③问卷调查法
调查者运用事先设计好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书面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④观察法
研究者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仪器设备,实地观察所研究的现象或对象,获得有关资料。
⑤测量法
研究者以测验量表或一定的测试题对研究对象施加测验,获得研究对象心理素质方面的资料。
(2)调查法按照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可分为普遍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偶遇调查和专家调查
①普遍调查
对研究对象的全体无一例外地全部进行调查。其优点是调查资料具有全面性和准确性。但是当研究对象数量比较大时,普遍调查的工作量会变得相当大,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②抽样调查
按照随机的原则从研究对象全体中抽取出部分个体作为样本进行调查,以便能够通过样本的情况来推测全体的情况。它既能达到研究 的要求,又能节省工作量,因而是一种普遍采用的调查方法。
③个案调查
专门对某一对象或某一事件进行调查。由于调查范围只集中于一个对象,所以调查能较为深入,取得比较细致的资料。
④偶遇调查
也叫随意调查。它与抽样调查一样只调查全体研究对象中的部分个体。但它与抽样调查不同的是没有经过科学的方法随机选择调查对象,因而当所得到的资料来反映全体的情况时,就很有可能出现较大的误差。其最大优是省时省力省钱。
⑤专家调查
又称特尔斐法,是国外一种比较流行的方法。它也是部分调查,只是其调查对象是与研究课题有关的专家、学者。由于专家在与研究课题有关的领域有较多的研究和思考,因此通过专家调查,收集专家们的意见、态度,可以获得所研究的事物的状况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的资料。
3、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
调查研究法尽管有上述各种不同的类别,程序上虽也各有所侧重,但都基本上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调查对象
根据研究课题的性质、目的任务,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地点,选择相应的调查类型和调查方式。
(2)拟定调查计划
在拟定调查计划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确定所采用的调查方法。调查的方法依所要收集的资料的种类而定。态度方面的资料用问卷调查法;行为方面的资料可用观察法;智力、处性以及学业表现方面的资料可用测量法。有的研究用单一的调查方法,有的研究可能同时采用几种调查方法。
②确定调查项目。先从几个大的方面确定调查项目,并检验调查项目能否有效地反映所要研究的问题,再由此逐层分解成具体的小项目。最后分出的小项目要具有可操作性,即调查获得的资料能进行统计处理。
③确定调查进程。
(3)进行试探性调查
调查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到关于调查对象的详细资料,而是为了得到一些一般性的了解,从而考察调查项目和调查程序的合宜性,对调查项目和程序作出相应的调整修改。
(4)选择和编制调查工具
制定调查表格、观察记录表、问卷、访谈提纲和编制测验题目。在编制中要遵循一定的技术要求,以保证调查工具的科学性、实用性。
(5)实施调查
用编制好的调查工具,根据各种调查方法的具体要求开展调查。
(6)整理调查材料
对收集的调查材料进行统计、整理、分析,得出结论性的意见。
(7)撰写调查报告
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解释,提出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实验研究法
1、概念
教育实验法是依据一定的理论假说,在教育实践中进行的,运用必要而又合乎教育情理的控制方法,变革研究对象,探索教育的因果规律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
教育准实验法是相对于严格地遵照实验方法要求进行的教育真实验而言。真实验是对所有影响因变量的因素有充分控制的实验;准实验则是对实验对象、环境等因素缺乏严格控制的实验。由于教育现象的复杂性,真正严格所有影响因变量的因素很难做到的,所以有专家认为,教育实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验,只能是“准实验”。
2、教育实验的基本结构
从教育实验的含义不难看出,教育实验涉及三个基本的要素,即实验要改变的教育要素或教育条件、要控制的不被改变的相对稳定的要素和条件、要观测的结果。教育实验的基本结构就是由这三个具有逻辑联系的基本要素构成的,在教育实验方法论上,三个基本要素分别被称为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1)自变量是指由研究者操纵对被试产生影响的条件或变量(即采取的教育方法或措施等),是研究者呈现给被试的刺激变量。教育实验的自变量一般是
根据研究目的来设计的,如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材内容、课程结构、师生关系、德育方法、管理制度等等,都能作为一项实验的自变量。
(2)因变量,是指由自变量的作用而导致的被试变化的结果。因变量是对自变量的刺激作出的反应,是一种结果变量。在教育实验中,因变量往往与被试身心发展的水平、程度、状况有关,如对知识的掌握水平、能力发展、思想品德的发展程度、情感的发展、教学质量、学校效能等等。
(3)无关变量泛指除自变量以外一切可能影响研究结果,而对实验可能起干扰作用的因素。无关变量对实验并不是真的“无关”,它只是研究者在实验中未作为自变量的、不打算研究的变量。
教育实验的基本结构是由操纵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观测因变量三个相互联系的部分构成的。对被试产生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类是研究者主动改变和操纵的自变量,另一类是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如果把无关变量对被试的影响控制到最小程度,或者使无关变量在各种情境下对被试的影响稳定,那么就很好地说明观测到的因变量就是自变量引起的。
3、教育实验的基本过程
一个相对完整的教育实验过程珂分为准备、实施、总结三个基本阶段。准备阶段包含了选定课题、提出假设、确定变量、实验设计等基本环节;实施阶段包含了变量的控制、操作、测量环节;总结阶段包含了数据的统计分析、实验报告的撰写。
(1)实验的准备阶段
①选定实验研究的课题形成研究假说。在概述假设的陈述句中,要清楚地表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例如上海市教科所的“分层递进教学”实验的研究假设是:协调教学要求与学生学习可能性的关系、使之相互适应,可以推进教学过程有效地展开。一般来说,一个实验至少被一种假设指导,陈述两列变量间所期望的因果关系。
②明确实验目的,确定指导实验的理论框架。这咱指导性理论,启发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对实验研究的方向、范围以及如何搜集、分析和解释数据资料作出明确的具体规定。
③确定实验的自变量。选择被试和形成被试组,决定每组进行什么样的实验处理,并确定操作定义。假如不同的研究者对同一变量有不同的理解,那么在对变量的操作、测量中,必然造成较大的误差,所以要对变量进行界定。有些变量不容易观察,就要把之操作化,就是要把变量具体化为一些能够客观上易于观察的要项。例如,我们可以把学习态度操作化为学生按时交作业的比例、课堂主动参与的情况、出勤率等。
④选择适合的测量工具并决定采用什么样的统计方法,从而明确评价因变量的指标。
⑤选择实验设计类型,确定控制无关因素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实验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
教育实验中的无关变量有:一是被试的态度因素,指被试的消极型和评价担忧型态度,会影响到实验结果的真实性。二是被试的历史因素,指实验对象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以及个性特征会影响学生在实验中的行为表现。三是生长与成熟因素,指实验期间学生身心的成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四是被试的缺乏,指由于一些学生因转退学、生病、经常性旷课等而不能坚持参加实验,也会影响实验的结果。五是实验的处理与实施,由于各种原因,实验组的信息和程序会扩散到对照组,使对照组实际上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实验处理,这会影响实验结果的显著性。六是测量安排,由于前后测量的迁移作用,可能会造成高估实验效果;另外,各次测验在时间、地点以及施测人员安排上的差异,也有可能造成对结果的影响。
内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被明确解释的程度,而外部效度中指研究结果能被推广到其他总体条件、时间和背景中的程度。
(2)实验的实施阶段
按照实验设计进行教育实验,采取一定的变革措施(实验处理),观测由此而产生的效应,并记录实验所获得的资料、数据等。
(3)实验结果的总结评价阶段
要对实验中取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确定误差的范围,从而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最后得出科学结论,写出实验报告。
第三篇:监督法的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于2006年8月2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一 《监督法》的主要特点
2006-12-31
《监督法》充分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并在规范各级人大常委会与“一府两院”的监督与被监督关系方面,作了许多制度性的创新,对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开拓性的里程碑意义。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监督法》创设了各级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的专项工作报告制度。为保证各级人大常委会及时了解重大问题,并对“一府两院”在重大问题上作出的决定进行有针对性的具体监督,《监督法》创设了在人大闭会期间由各级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的专项工作报告进行审议的制度。这一制度增加了各级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实施宪法和法律活动监督的主动性和经常性,保证了各级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在重大问题和重大事项上的决定权。
第二,《监督法》建立了委托执法检查制度。现行宪法以及有关的组织法都对各级人大开展执法检查活动作了相应的规定,但是,并没有形成比较系统和规范的执法检查制度。此次《监督法》从目前我国各级人大的工作体制现状出发,为了保证人大执法检查工作的实效,不仅明确了各级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实施宪法和法律的情况的执法检查制度,而且还根据目前我国的具体国情,建立了委
托执法检查制度。
第三,《监督法》确立了各级人大常委会审查和撤销下级人大常委会及同级政府的决议、决定和命令的立法监督制度。此次《监督法》弥补了在人大对“一府两院”监督中的立法缺陷,在第29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撤销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做出的不适当的决议、决定和本级人民政府发布的不适当的决定、命令的程序,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参照立法法,做出具体规定。第四,《监督法》建立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解释的违法审查机制。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特别是人大对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实施宪法和法律情况的监督,不仅表现在对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具体适用法律、进行审判活动的监督,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所作出的司法解释的监督。此次《监督法》在第32条明确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所做出的司法解释的监督职权,同时还规定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具体审查司法解释的合法性的法律程序。
第五,《监督法》建立了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公开制度。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本质上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因此,强调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一府两院”的监督,也是为了更好地保证人民对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宪法和法律活动的监督。所以,各级人大,特别是各级人大常委会能否对“一府两院”进行有效监督,不仅涉及到各级人大的监督权威问题,更重要的是还涉及到人民对国家政权机关行使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职权行为的监督能否实现,所以,各级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是如何行使监督职权的,监督效果如何等等,必须要向人民公开,让人民了解,便于人民监督。此次《监督法》突出强调了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公开制度,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各级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监督的公开性、公正性和合法性,从而保证人民通过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实行当家作主的权利。《监督法》从两个方面强调了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公开原则。其中第6条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监督职权的情况,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接受监督。第7条又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监督职权的情况,向社会公开。(邯人
宣)BJ08
二
监督法的主要特点
——学习宣传贯彻监督法之二
监督法的颁布实施,对于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行监督职权,健全监督机制,增强监督实效,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更好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监督法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监督法的实施主体是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法将其调整的范围定位于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大常委会都有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权,但人民代表大会与人大常委会的具体监督职权有所不同。人民代表大会主要是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与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预算与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这些职权具有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性质。但是,各级人大每年通常只开一次会,不可能对“一府两院”工作实施经常性的监督。按照宪法有关规定,对“一府两院”工作实施经常性的监督职权是由人大常委会行使的。近些年各地方为加强人大监督工作所进行的探索和需要加以规范的,也都集中在如何加强和完善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工作的监督问题。因此,此次监督法将调整的范围定位于规范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
二、监督法坚持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的原则,区别不同情况作出规定。对于实践经验比较成熟的,加以深化、细化,作出具体规定;实践经验尚不成熟,又需要作出规定的,作出原则规定,为进一步调整和改革留下空间;缺乏实践经验,各方面的意见又不一致的,暂不作规定,待条件成熟时再作补充完善。
三、监督法完善了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工作实施监督的形式和程序。宪法和有关法律已经赋予了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工作的监督权,监督法不需要赋予其新的监督权。目前实践中的突出问题是监督的形式和程序不够完善。为了进一步增强监督实效,监督法着重将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工作的监督进一步予以规范化、程序化。
四、监督法注重处理好与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关系。我国宪法和立法法、地方组织法、预算法等法律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有关决定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权作出了规定。监督法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监督的形式和程序作了切合实际、比较全面的规定,对宪法和有关法律已有的规定原则上只作衔接性的规定,不都照抄照搬,以增加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五、监督法强调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民主化、公开化。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我国的一起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务委员会。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权,是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权利的体现。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应体现人民的意志,并向人民群众公开,接受人民的监督。为此,监督法规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等,是各级人大常委会确定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开展执法检查的重要议题。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情况,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接受监督,并向社会公开。常委会听取和审议的专项工作报告和执法检查的计划、常委会听取和审议的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和审计工作报告、执法检查报告及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均应向社会公布,以便于人民群众了解和监督。
三
一、监督法的主要特点
1、监督法将调整范围定位于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常委会都有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权,但是人民代表大会每年通常只开一次会,不可能对“一府两院”工作实施经常性的监督,对“一府两院”工作实施经常性监督的职权是由人大常委会行使的;且这些年各地方为加强人大监督工作所进行的各种探索也需要加以规范的,因此,监督法将调整范围定位于规范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
2、监督法坚持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的原则,区别不同情况作出规定。对于实践经验比较成熟的,加以深化、细化,作出具体规定;实践经验尚不成熟,又需要作规定的,作出原则规定,为进一步改革留下空间;缺乏实践经验,各方面的意见又不一致的,暂不作规定,待条件成熟时再作补充完善。
3、监督法完善了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工作实施监督的形式和程序。宪法和有关法律已经赋予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工作的监督权,监督法不需要赋予其新的监督权。目前实践中的突出问题是监督的形式和程序不够完善。为了进一步增强监督实效,监督法着重将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工作的监督进一步予以规范化、程序化。
4、监督法注重处理好与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关系。对宪法和有关法律已有的规定原则上只作衔接性的规定,不都照抄照搬,以增加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5、监督法强调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民主化、公开化。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权,是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权利的体现。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应体现人民的意志,并向人民群众公开,接受人民的监督。
第四篇:浅谈国际技术转让法及其特点
浅谈国际技术转让法及其特点
2011 —— 2012 第 2 学期
课程名称 《国际经济法导论》 校区仙林校区序号专业班级金融0904姓名杜忆曾学号1301090440
国际技术转让法,调整技术的国际有偿转让法律规范的总称。其法律关系的主体通常是自然人和法人。由于19世纪末叶以来科学技术日趋复杂,技术逐渐为垄断组织所掌握,法人日益成为国际技术转让法的重要主体。国际技术转让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作为无形财产的技术,即来源于生产实践并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的知识、设计、方法、手段和技能。它通过书面资料、口头讲授或实际操作加以表示和传播。
一、国际技术转让法的主要内容:
(一)国际技术转让法的定义:调整技术的国际有偿转让法律规范的总称。其法律关系的主体通常是自然人和法人。由于19世纪末叶以来科学技术日趋复杂,技术逐渐为垄断组织所掌握,法人日益成为国际技术转让法的重要主体。国际技术转让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作为无形财产的技术,即来源于生产实践并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的知识、设计、方法、手段和技能。它通过书面资料、口头讲授或实际操作加以表示和传播。技术是生产力的要素之一,在国际经济贸易流转中,作为有体物的货物被称为硬件,技术则称为软件。技术包括法律赋予专有权(独占权)的发明、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具有保密性的专有技术和既不具有专有权又不具有保密性的普通技术或公知技术。
(二)国际技术转让法的法律关系:国际技术转让法律关系的内容是当事人由于技术的国际有偿转让而产生的权利和义务。即一方向他方转让技术的所有权或使用权,进行技术服务或传授技术知识;他方取得技术所有权或使用权,获得技术服务成果,得到技术知识,并给付价款、使用费或其他报酬。
关于什么是技术的国际转让,各国法律有不同规定:有的指属于不同国籍的自然人、法人之间的技术转让;有的指住所或居所在不同国家的自然人,成立于不同国家的法人之间的技术转让;有的指超越国界的技术转让;有的国家的法律则规定为起源于外国的技术向本国转让,或起源于本国的技术向国外转让。国际技术转让,按技术流向不同,分为技术引进与技术输出。
(三)国际技术转让法的发展过程:
国际技术转让法随着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而逐步出现,既表现在国内法中,也表现在国际条约中。调整国际技术转让的国际条约主要有:安第斯共同市场各国(玻利维亚、智利、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1969年签订的《卡塔赫协定》;1957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的有关条文。有关工业产权国际保护的国际条约,如《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专利合作条约》、《商标注册条约》等,也包含了有关国际技术转让的规范。
(四)国际技术转让法的基本内容:
不论采取何种立法形式,国际技术转让法主要包括以下各项内容:(1)总则。规定国际技术转让的宗旨、应依据的基本原则、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以及国际技术转让的定义和范围。(2)国际技术转让合同的种类及其主要条款。关于转让合同的范围和种类,是国际技术转让法的中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经济合作方式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一国主要适用哪些合同种类,与该国的对外经济关系、技术水平有密切联系。概括起来,当前国际技术转让合同主要包括以下6种 :国际许可合同、国际技术咨询合同、国际技术服务合同、国际合作生产合同、国际工程承包合同以及其他形式的国际技术转让合同。国际技术转让合同的条款,和其他合同一样,分为约首、主文和结尾3个部分。不同种类的国际技术转让合同的条款反映了各该种合同的特点。有的国家如阿根廷、葡萄牙等国对必须包含的条款作了统一规定;有的国家如巴西的 1975 年第15号规范性法令,对不同种类合同所应包含的条款,分别作了规定。(3)禁止性
商业惯例,即法律规定在国际技术转让合同中禁止对当事人正当商业行为予以不合理的限制的条款。(4)国际技术转让合同的审批与管理。(5)国际技术转让的税收和外汇管理。(6)违反合同的救济手段和违法的后果。⑦附则,包括法律生效日期,对法律生效前所签合同的处理,等等。
其中,联合国《国际技术转让行动守则草案》对技术转让的内容列明如下:(1)各种形式的工业产权的转让、和授予许可,但是不包括单纯的商标、服务标记和商号名称这三种工业产权的转让和使用许可;
(2)以可行性研究、计划、图表、模型、说明、手册、公式、基本或者详细的工程设计、培训方案和设备、技术咨询和管理人员服务,以及人员培训等方式,而提供专有技术和技术知识;(3)提供工厂和设备的安装、操作和运用以及交钥匙项目所需的技术知识
二、国际许可合同的概念和种类:
国际许可合同,一般称为国际许可证协议。它是指营业地在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一方准许另一方使用自己所拥有的工业产权无形财产或专有技术的使用权,并收取使用费,而另一方获得该项使用权并支付使用费的书面协议。合同的主体是指这种合同的当事人,一般是不同国家的法人和自然人。合同的客体,主要有3种,即专利技术使用权、商标使用权和专有技术使用权,都具有“独占性”,而且有一定的地域限制。根据供方授予使用权的大小以及受方在生产经营范围和地域上所受到的限制,可以把国际许可合同分为以下几种:
(一)独占许可合同。即在一定的地域和期限内,受方对受让的技术享有独占的使用权,供方和任何第三方在规定的期限内都不得在该地域使用该种技术制造和销售其产品。
(二)排他许可合同。即在一定的地域和期限内,受方对受让的技术享有排他的使用权,供方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得在该地域再将该项技术
转让给任何第三方使用,但供方自己仍然保留在该地域内使用该项技术制造和销售其产品的权利。
(三)普通许可合同。即在一定的地域和期限内,受方对受让的技术享有使用权,同时,供方在该地域内不仅自己有权继续使用该项技术,制造和销售合同中规定的产品,而且还有权将该项技术的使用权转让给任何第三方,也叫做非独占许可合同。
三、国际技术转让法的特点:
商业性的国际技术转让,通常称为国际技术贸易,但它不同于一般国际货物贸易,具有自己的特点:
(一)国际技术贸易的标的是无形的技术知识和经验的使用权
这些技术知识和经验不具有一定的物体形态,它是无形、无体、不占据空间的无形财产。而国际货物贸易的标的是货物,是有形的商品。
(二)国际技术贸易中的技术受让方所取得的是技术知识的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
国际技术贸易的标的是技术知识,是一种精神产品,它并不因形式上的转让而使其所有人失去对它的占有。技术受让方不能擅自将该项技术知识再转让或赠送给任何第三方。而国际货物贸易的标的是货物,一旦转让即脱离原所有权人。
(三)国际技术贸易是一种长期的交易,而且交易过程比较复杂
它不仅涉及技术项目的选定,技术先进性、适用性的分析,接受的技术和受让方原有生产技术的关系等技术方面的问题,而且涉及贸易政策、贸易条件、支付方式等贸易方面的问题。而国际货物贸易的每笔交易经历的时间比较短,一般只有几个月,交易过程也比较简单。
(四)国际技术贸易适用的法律与国际货物贸易适用的法律也有区别
除了适用民法、合同法的规定外,同时必须遵守工业产权法、技术转让法的有关规定,以及该国参加或缔结的有关国际技术贸易的双边条约或多边条约的有关规定。而国际货物贸易主要适用民法、合同法、买卖法或对外贸易法以及国际技术转让法。
参考文献:
1.《国际经济法案例分析》,王传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2.《国际经济法(第三版》,余劲松 吴志攀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版
3.《国际技术转让的若干问题》,胡润福著,国际经济合作,1998年3期
4.《论国际技术转让》,张玉娟主编,厦门科技出版社,2008年03月版
5.《跨国公司的国际技术转让分析》,杨秀芝等主编,商业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第五篇: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发展特点的调查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发展特点的调查研究 作者:贾鹏飞 陈振帮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4期
摘 要:目的:探讨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发展特点,以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辅导。方法:以曲阜师范大学867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为研究工具,从横向、纵向以及环境背景三个方面探讨职业成熟度的发展特点。结果:(1)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发展水平整体偏低,各因子之间发展不平衡;(2)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存在年级差异,随着年级递增职业成熟度的发展大致呈现倒U字形的发展趋势;(3)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在性别、专业、独生与非独生子女上差异显著,但在城乡来源上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成熟度职业生涯辅导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5(b)-0008-02引言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面临两个终生课题,—— 适应和发展。大学阶段是个体发展的特殊阶段,也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阶段,大学生面临着心理发展中的冲突和职业选择中的双重矛盾,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已成为当前各高校中一项重要任务。职业生涯辅导的有效开展是以了解大学生职业心理发展特点为基础,开展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发展特点的研究既可以增进对大学生职业心理发展特点的了解,也可以为高校职业生涯辅导教育效果的评估提供参考。职业成熟度的概念,是由Super在1953年正式提出,用来描述个体在从探索到衰退的职业生涯发展的连续线上所达到的位置[1]。super认为职业成熟度是指个体的职业发展是否与其年龄发展相适应,是个体完成与其职业发展阶段相应的发展任务的程度[2]。目前有关职业成熟度的定义有很多,表述也各有不同,但是有几点是共同的:第一,职业不是一个特定的工作或职位,而是动态的、发展的,更倾向于看做一个长时间乃至毕生的发展过程;第二,职业成熟与特定的职业发展阶段、年龄阶段相联系,每一个阶段的职业发展任务不同,其相应阶段的职业成熟的内涵也不同;第三,职业成熟度是一种个体在应对职业生涯发展任务方面准备程度[3]。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在曲阜师范大学(曲阜校区)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取样,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问卷365份,其中有效问卷达到322份,有效率85%。
2.2 研究工具
该量表为张智勇[4]修订了韩国版的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修订后的《中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具有典型东方文化的特点,对中国大学生具有适用性。整个量表共有34题目,6个维度,包括:职业目标、职业自信、职业价值、职业自主、亲友依赖、职业参照,题目按5点Likert式评分,经检验,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87,分半信度为0.90,重测效信度为0.77,各项信度指标良好。此外,量表具有良好的关联效度、校标效度。
2.3 研究程序
首先,比较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各因子间的差异,从横向探讨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发展水平的特点;其次比较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在年级上的差异,从纵向探讨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发展水平的特点;最后,比较不同性别、专业、城乡来源、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等方面的差异,全面、系统地探讨家庭环境因素对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发展水平的影响。
2.4 数据处理
全部数据采用用统计软件包SPSS17.0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3.1 比较职业成熟度各因子间的发展水平差异
表1结果显示: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总体水平不高,职业成熟度各因子的平均得分处于中等偏低水平,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职业参照>职业自主>职业自信>职业目标>亲友依赖>职业价值。
3.2 比较职业成熟度在年级上的发展水平差异
以年级为自变量,职业成熟度总分以及各因子得分为因变量,来比较不同年级大学生在职业成熟度总分以及各因子得分上的差异,见表3。
表2结果显示:从总分上看,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年级差异显著(F=7.941,P大四>大一>大二的变化趋势,随着年级递增职业成熟度的发展大致呈现倒U字形的发展趋势,从大学一年级到大学二年级,个体职业成熟度平缓上升,大学三年级达到最高点,到大学四年级出现下降趋势。从各因子上看,在职业目标、职业价值、亲友依赖上年级差异显著,但在职业自信、职业自主、职业参考上年级差异不显著。
在事后多重比较中发现,年级差异主要出现在大学三年级和其他年级之间,也就是说大学三年级是职业心理发展的关键年级。
3.3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性别差异
以性别为自变量,职业成熟总分以及各因子得分为因变量,来比较男、女大学生在职业成熟度总分以及各因子得分上的差异,结果见表4。
表3结果显示:从总分上看,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性别差异显著(F=12.119,P
3.4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城乡来源
以城乡来源为自变量,职业成熟度总分以及各因子得分为因变量,来比较来自农村、城市的大学生在职业成熟度总分以及各因子得分上的差异,见表4。
表4结果显示:从总分上看,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城乡来源差异不显著(F=0.910,P>0.05),从各因子上看,来自城市、农村大学生在职业自信(F=4.289,P讨论
4.1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各因子水平的差异(横向比较)
研究发现,曲阜师范大学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整体水平偏低,平均得分为3.060。具体来看,大学生在职业选择过程中表现为在职业自主和职业参考方面较强,但在职业认知、职业价值方面存在偏差与误解,职业心理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通过比较发现,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整体水平偏低,各因子间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可能是因为:首先,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目标不明确,使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表现为高校过于强调了就业指导的实用性和专门服务功能,如信息服务、技能培训、方法指导等信息,而忽略了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思想教育,如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其次,大学生定位不清晰,期望值过高,表现为大学生刚刚踏出校园,对行业信息、就业政策了解不全面,往往把就业目标集中在大城市、大企业上,忽视其背后的从业要求,在职业选择过程中自主性较强但往往过于理想化。
4.2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年级差异(纵向比较)
研究发现,曲阜师范大学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整体上年级差异显著,研究结论与朱云立
(2003)、郑海燕(2006)研究结果相似,从高到低依次表现为大三>大四>大一>大二的变化趋势,随着年级递增职业成熟度的发展大致呈现倒U字形的发展趋势。
通过比较,发现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年级差异显著,随着年级递增职业成熟度的发展大概呈现U字形的发展趋势,可能是因为:在大学一年级,刚刚进入大学校门,大学新生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思考处于一种“想象”状态,只是停留在对某些职业领域成功人士的崇拜,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在大学二年级,大学生开始对自己职业生涯进行初步的探索,但由于缺乏相关的职业生涯辅导教育,学生往往容易失去职业奋斗目标,对未来充满迷茫,反映在职业成熟度得分上,会比大一年级出现小幅度下降,职业目标得分在四个年级中处在最低点;在大学三年级,大学生已经开始考虑将来的就业问题,丰富社会实践阅历,自我规划水平会逐步提高,职业成熟度也会达到最高点;在大四年级,大学生临近毕业,发现很多过去理想的观念受到冲击,会对自己当初职业选择产生怀疑,面临现实的就业问题迫使他们多方寻求支持,希望获得亲友帮助,反映在职业成熟度得分上,会比大三年级出现明显下降,亲友依赖得分在四个年级处在最高点。
参考文献
[1] D.E.Super.The Psychology of Careers,New York:Harper & Row,1957.[2] 龙立荣,方俐洛.职业成熟度进展研究[J].心理科学,2000.[3] 张智勇,荣煜,管严军.中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的信度与效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