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开展调查研究
在市、区主席联席会议上的讲话曾桂生调查研究,是党委和政府正确决策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政协参政议政、建言立论的基础和关键。政协人才荟萃、位置超脱、联系广泛、时间相对宽裕,因而政协的调查研究具有独自的优势特色:不仅可以把调研重心放在事关发展全局的“重点”问题上,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而且也可以把重心放在党委、政府苦乏良策而政协有
力量、有时间深入研究的“难点”问题,以及尚未引起党委、政府足够重视的潜在性问题上。汉南区政协历来十分重视发挥自身优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将其作为履行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的重要形式紧抓不放。我们的做法有:
一、选准课题,突出重点,发挥政协的优势和特色政协开展调查研究,必须选好角度、选准题目。题目是否恰当,针对性是否强,是调查研究成功与否的关键。每年我们都按照少而精、专而深、求实效的原则,突出重点和优势,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一是以我区经济建设为重点选题。我们在选题时,始终坚持经济建设的中心不动摇,努力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力求通过调研促进我区经济发展。近年来本会所组织的调研中关于经济方面的调研占政协调研总数的绝大多数,其主要内容涉及到区域经济的发展、招商引资与开放引进、区属企业的改革和改制、“三农”问题、产业规划布局等。二是以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为重点选题。我们在选题过程中,坚持做到与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合拍”、“同步”,不断提高建言立论的水平,使调研结果在党政决策中发挥作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根据《政协武汉市十届九次常委会议筹备方案》的安排,本会就“抓住‘中部崛起’机遇,加快武汉发展”专题,深入全区十多个部门围绕远城区在武汉率先从中部崛起中如何发挥作用、如何加快发展远城区经济以及远城区在区级(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税收政策、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布局规划、财政分配体制等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形成的调研材料作为市政协十届九次常委会议书面发言材料。材料中提出的强化战略思维,调整发展重心;调整产业结构,完善产业布局;统筹城乡发展,制定科学规划等建议,特别是提出的在经济发展不够时期,“繁荣看城区,发展看郊区”;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繁荣在城区,实力在郊区”的观点得到一些同志的认同。此文为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发展区域经济做好放权放活文章,提供了积极的意见和建议。三是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选题。我们坚持从群众实际利益出发,以群众的所需、所急、所盼为主线,选择与群众利益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研。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城镇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和根本途径。今年8月份,本会选择此课题深入各农场、街、镇和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分“振兴传统农产品加工业”、“培育新兴农产品加工业”、“强化农产品加工业的招商引资工作”三个专题进行了座谈、调研,形成的调研报告,剖析了我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化意见和建议。会后,区政府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我区“三农”工作的牛鼻子工程来抓,对本会所提意见进行了归纳整理并督促落实,已有实质性进展。
二、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政协开展专题调研要取得理想的成效,就必须充分发挥各界委员的专长和主体作用。为此,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实践中努力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在调查研究前组织精干的队伍。在组织调研队伍时,我们注意安排那些熟悉本专题情况,有研究、有见地的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参加,从而保证了调研任务的完成和调研质量的提高。二是在调研中注意发挥各民主党派的作用。参加政协的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各自代表着本界别的群众利益。为了帮助党和政府在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这个工作大局的各项决策中,既能全面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又能兼顾特殊群体、界别群众的合法要求,最广泛地团结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于全区三个文明建设中来。几年来,本会注重采取多种形式发挥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中的整体作用,在专题调研中与民主党派、团体成立联合调研组共同进行调研,各党派以党派名义集体研究,反映本党派的意见,而不只是部分党派成员的意见,使调查研究更加深入。三是通过调查研究活动增进共识。通过对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有利于各界人士认识目前我区面临问题的复杂性和改革每前进一步所克服的困难和阻力,因而有利于大家对各项政策和改革措施的理解。可以说,政协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各界化解矛盾、增进共识的过程。这对于保持社会稳定、保证改革开放顺利进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跟踪落实,促进转化,更好地发挥政协职能作用我们政协搞调研的目的是为了使调研成果尽可能纳入党政决策程序。实践证明,人民政协的调查报告送
第二篇:如何开展调查研究
在市、区主席联席会议上的讲话曾桂生调查研究,是党委和政府正确决策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政协参政议政、建言立论的基础和关键。政协人才荟萃、位置超脱、联系广泛、时间相对宽裕,因而政协的调查研究具有独自的优势特色:不仅可以把调研重心放在事关发展全局的“重点”问题上,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而且也可以把重心放在党委、政府苦乏良策而政协有力量、有时间深入研究的“难点”问题,以及尚未引起党委、政府足够重视的潜在性问题上。汉南区政协历来十分重视发挥自身优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将其作为履行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的重要形式紧抓不放。我们的做法有:
一、选准课题,突出重点,发挥政协的优势和特色政协开展调查研究,必须选好角度、选准题目。题目是否恰当,针对性是否强,是调查研究成功与否的关键。每年我们都按照少而精、专而深、求实效的原则,突出重点和优势,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一是以我区经济建设为重点选题。我们在选题时,始终坚持经济建设的中心不动摇,努力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力求通过调研促进我区经济发展。近年来本会所组织的调研中关于经济方面的调研占政协调研总数的绝大多数,其主要内容涉及到区域经济的发展、招商引资与开放引进、区属企业的改革和改制、“三农”问题、产业规划布局等。二是以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为重点选题。我们在选题过程中,坚持做到与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合拍”、“同步”,不断提高建言立论的水平,使调研结果在党政决策中发挥作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xx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根据《政协武汉市十届九次常委会议筹备方案》的安排,本会就“抓住‘中部崛起’机遇,加快武汉发展”专题,深入全区十多个部门围绕远城区在武汉率先从中部崛起中如何发挥作用、如何加快发展远城区经济以及远城区在区级(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税收政策、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布局规划、财政分配体制等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形成的调研材料作为市政协十届九次常委会议书面发言材料。材料中提出的强化战略思维,调整发展重心;调整产业结构,完善产业布局;统筹城乡发展,制定科学规划等建议,特别是提出的在经济发展不够时期,“繁荣看城区,发展看郊区”;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繁荣在城区,实力在郊区”的观点得到一些同志的认同。此文为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发展区域经济做好放权放活文章,提供了积极的意见和建议。三是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选题。我们坚持从群众实际利益出发,以群众的所需、所急、所盼为主线,选择与群众利益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研。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城镇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和根本途径。今年8月份,本会选择此课题深入各农场、街、镇和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分“振兴传统农产品加工业”、“培育新兴农产品加工业”、“强化农产品加工业的招商引资工作”三个专题进行了座谈、调研,形成的调研报告,剖析了我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化意见和建议。会后,区政府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我区“三农”工作的牛鼻子工程来抓,对本会所提意见进行了归纳整理并督促落实,已有实质性进展。
二、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政协开展专题调研要取得理想的成效,就必须充分发挥各界委员的专长和主体作用。为此,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实践中努力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在调查研究前组织精干的队伍。在组织调研队伍时,我们注意安排那些熟悉本专题情况,有研究、有见地的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参加,从而保证了调研任务的完成和调研质量的提高。二是在调研中注意发挥各民主党派的作用。参加政协的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各自代表着本界别的群众利益。为了帮助党和政府在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这个工作大局的各项决策中,既能全面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又能兼顾特殊群体、界别群众的合法要求,最广泛地团结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于全区三个文明建设中来。几年来,本会注重采取多种形式发挥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中的整体作用,在专题调研中与民主党派、团体成立联合调研组共同进行调研,各党派以党派名义集体研究,反映本党派的意见,而不只是部分党派成员的意见,使调查研究更加深入。三是通过调查研究活动增进共识。通过对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有利于各界人士认识目前我区面临问题的复杂性和改革每前进一步所克服的困难和阻力,因而有利于大家对各项政策和改革措施的理解。可以说,政协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各界化解矛盾、增进共识的过程。这对于保持社会稳定、保证改革开放顺利进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跟踪落实,促进转化,更好地发挥政协职能作用我们政协搞调研的目的是为了使调研成果尽可能纳入党政决策程序。实践证明,人民政协的调查报告送给党委和政府之后,做好跟踪工作是调研成果能否被应用的关键,也是政协委员发挥职能作用的体现。近年来,区政协在抓调研成果的跟踪反馈和促进转化上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建立了主席会议、常委会议的协商制度。按照我区政协工作形成的调研程序,在调研报告形成后,要先召开主席会议通过后再到常委会议上进行协商,并请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或主管领导参加会议共同协商,在意见一致的基础上,及时以文件形式报送给党政有关部门。区领导表态、批示或转发后,狠抓落实和督办工作,及时了解调查报告所提的意见建议的落实情况和结果,增进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和沟通,使每一个专题调研都能产生实效。二是注重调研成果的宣传。我们在调研过程中,注意把调研的情况整理成信息或简报,报到有关部门,一方面使他们随时了解政协的调研动态,及早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给以关注,另一方面使政协更好地了解区委的意图,加强与区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在增进共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充实调研内容,使政协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更有针对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现实性,从而提高参政议政的水平。调研报告形成后,注意听取有关方
面的反映和意见,将区委、区政府有关部门的答复或办理情况,及时印发给常委和委员,使之尽快了解政协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成果,以提高委员们履行职能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我们的体会是:一是政协的调查研究要知实情。实际工作和社情~的了解洞悉对政协的调查研究至关重要,只有察实情、悉隐情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听取调查方案的汇报,要求因事实而宜,注重调查方法,讲究调查艺术,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根据调查对象的不同特点,有意识地将部门座谈、委员座谈、群众座谈分开;发挥政协位置超脱的优势,以交朋友、理解式而不是上下级、检查式的作风听取部门情况介绍,并从帮助呼吁解决工作困难的角度,要求其如实反映问题。二是政协的调查研究要求实效。调查研究求实效应当体现在,提出有利于解决问题的建议并使之尽可能被采纳落实。将调研报告转化为建议案、提案,有关部门必须作出答复;将调研报告的某些问题和建议,提炼成社情~信息,专报党政领导和上级政协;政府督办和政协继续关注“双管齐下”;借助新闻媒体跟踪问题解决的全过程等等,都能取得了一定效果。三是政协的调查研究要讲特色。“政协不立法,但可以立论”,“在立论上有所贡献,那就是成就,就是尽职尽责”,李瑞环同志指明了有政协特色调查研究的努力方向。我们提出必须建言立论和为民立言并重,建言立论的落脚点要放在为民立言上。在实践中,我们更进一步体会到,政协搞调查研究归根到底是为了切实维护各界群众的利益,必须善于从各界群众的角度看问题,要体现民情、顺乎~,多做为民立言的文章。这样,政协的调查研究才有特色和生命力。诚然,调查研究离真正的为民立言还有差距,还要继续探索改进。四是政协的调查研究要抓质量。有政协特色的调查研究应当是高质量的调查研究。首先要端正立场,社会事物纷繁复杂,对同一问题,立场不同就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必须注意从政治上、全局上观察事物;其次要在材料弄全弄准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找出新思路,提出新办法,尽量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浅我深,完成具有“一家之言”的调研报告。
第三篇:如何开展调查研究
如何开展调查研究是一个行为科学,也是一个方法论问题;而怎样写好调研报告则是一个将行为科学、方法论与认识论相结合、相统一的问题,这里有一个从实践到认识的分析、判断、推理的逻辑过程。怎样开展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一项需要费心、费时、费力的复杂工作,也是需要面对实际、面对基层、面对群众的工作,不仅有一个方法论的问题,而且也有一个世界观、工作态度和群众观点问题。我体会,要搞好调查研究工作,必须做到三点:第一,要把握“两头”,根据需要与可能确定调研重点。所谓把握“两头”,即是一要把握“上头”,了解党和国家一个时期的大政方针是什么,有什么突出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探讨和研究;二要把握“下头”,就是了解社会在如何发展,老百姓在想什么、干什么、盼什么,创造了什么新鲜经验,有什么热点、难点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特别是通过制定政策去调节。对这两头吃透了,就可以根据需要与可能,确定调研工作的总体方向,立定工作的标杆,选准调研工作的突破口。
在确定调研的项目以后,还要做好一个基础的工作,就是要准备好调研提纲,明确所要进行的调研目的、调研范围、调查地点、调查对象和调查的重点。既要有大纲,又要有细目,有的还要有统计的表格。
第二,迈开双脚,深入实际,广泛调查,详细地占有第一手资料。调查中,一要“沉”,就是“沉”下去,沉到群众中,用心地听他们讲,切忌走马观花。二要“谦”,就是以谦虚的态度,甘当小学生的精神,请基层群众发表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切不可高高在上,好为人师,下车伊始,哇啦哇啦。三要“全”,即全面了解。尽管基层说的、讲的都不一定是我们调查所需要的材料,但是要尽量搜集。如果想寻找一个有用的素材,必须搜集10份甚至更多份素材,占有材料说法要“以十当一”,多多益善。四要注意引导,即引导调查的对象围绕调查的主题发言,围绕所要了解的重点发言,不可泛泛而谈。五要“实”,即坚定地贯彻实事求是原则,要求调查的对象讲实话,反映实际的情况。对有关典型细节和数字要反复核实。六要亲手记录。这不仅可以解决“感觉”问题,而且可以在记录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理性的认识。总之,在调查工作中,要身到、心到、口到、手到。
第三,要对记录的材料及时进行疏理,并不断进行交流。在每次调查座谈之后,调查人员一定要挤出时间对自己的记录作一番梳理,对调查的过程作一“回头望”,看一看被调查的人员是否反映了实际问题,素材是否全面,调查座谈的目的是否达到;哪些素材有用,哪些素材备用,哪些素材还要继续调查。同时,几位调查者还可以经常交流一下,集思广益,提出看法和见解,这样就可以使调查更深入,获得的真知灼见更多。如何写好调查报告要写好调查报告首先要把握这一文体的特点。一般来说,它有三个特点:一是针对性强。调查报告一般都是针对某一重要情况、经验或问题进行有目的的系统调查研究后写出来的书面报告。报告要总结经验,找出规律,提出指导性意见。二是典型性强。调查报告是集中反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因此,所选取的素材必须有典型意义,能反映事物的本质,能给全局工作提供借鉴。三是报道性强。所谓报道性强,即调查报告所反映的典型事实以及见解可以见诸于报,有的不能见报也可以作内参,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
鉴于调查报告具有以上特点,所以它的写法不同于写领导讲话,不同于写新闻通讯,不同于写总结报告。调查报告一般采用第三人称;在表达方式上大都采取叙议结合以叙为主的形式,有时还可以用图表辅之;在内容上要求是有情况(包括经验、问题)、有分析、有建议,特别是分析非常重要。一个好的调查报告,一定要有从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没有分析,就没有理性的认识,也就没有观点。
写好调查报告,我体会主要是把好三个环节:一是详细占有素材后,要认真分析素材,找出其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调查以后掌握素材一大堆,需要用筛选法斟酌取舍,减裁选用。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要通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进行改造制作,分清现象与本质、主流与支流、成绩与缺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并从事物的相互关联中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提炼出正确的观点。
二是运用好典型,叙议结合,达到观点与素材的统一。运用好典型素材是写好调研报告的一个重要环节。典型事例不仅能证明一个问题在实践中哪些是可行的或者是不可行的,也能证明一个观点是否确立。所以在写这一文体的时候,要用典型素材说明观点,用反面材料衬托观点,用一组材料反复论证观点,用精确的对比突出观点。这样写,就能达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加之夹叙夹议,叙议结合,就能使人感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知和行的统一。毛泽东领导制定的我们党《工作方法六十条》中曾对开会提出一个重要的要求:“开会的方法,应当是材料和观点的统一,把材料和观点割断,讲材料时没有观点,讲观点时没有材料,材料和观点互不联系,这是很坏的方法。只提出一大堆材料,不提出自己的观点,不说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这种方法更坏。”讲的是开会的方法即汇报时的方法,实质是讲汇报的方法,也就是写好文章的方法。领会这一点,对如何写好调研报告很有指导性。三是加强语言修养,力求表达准确,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调查报告要达到这样的宣传目的,即引人看,使人看懂并说服人。因此要加强语言文字工作。题目要新,观点要明,语言要打动人且通俗易懂。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是白搭,费力不讨好。总之,要短些,生动些,准确些,鲜明些,也要活泼些。
此外,调研人员的自身素质是调研能否成功的关键。一是理论修养。只有理论修养较深的人,才能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站得高、看得深,善于抓住本质,击中要害。二是文字功底。提高文字水平主要靠两条:一曰学习,二曰勤笔,即勤学苦练,特别是要勤于动笔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一)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陈述式如《东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提问式如《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择业倾向沿海和京津地区》,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陈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这实际上类似于“发文主题”加“文种”的规范格式,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大学学科建设实践思考》等。作为公文,最好用规范化的标题格式或自由式中正副题结合式标题。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
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第四篇:如何开展调查研究
如何开展调查研究
在市、区主席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曾桂生
调查研究,是党委和政府正确决策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政协参政议政、建言立论的基础和关键。政协人才荟萃、位置超脱、联系广泛、时间相对宽裕,因而政协的调查研究具有独自的优势特色:不仅可以把调研重心放在事关发展全局的“重点”问题上,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而且也可以把重心放在党委、政府苦乏良策而政协有力量、有时间深入研究的“难点”问题,以及尚未引起党委、政府足够重视的潜在性问题上。汉南区政协历来十分重视发挥自身优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将其作为履行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的重要形式紧抓不放。
我们的做法有:
一、选准课题,突出重点,发挥政协的优势和特色
政协开展调查研究,必须选好角度、选准题目。题目是否恰当,针对性是否强,是调查研究成功与否的关键。每年我们都按照少而精、专而深、求实效的原则,突出重点和优势,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一是以我区经济建设为重点选题。我们在选题时,始终坚持经济建设的中心不动摇,努力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力求通过调研促进我区经济发展。近年来本会所组织的调研中关于经济方面的调研占政协调研总数的绝大多数,其主要内容涉及到区域经济的发展、招商引资与开放引进、区属企业的改革和改制、“三农”问题、产业规划布局等。
二是以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为重点选题。我们在选题过程中,坚持做到与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合拍”、“同步”,不断提高建言立论的水平,使调研结果在党政决策中发挥作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根据《政协武汉市十届九次常委会议筹备方案》的安排,本会就“抓住‘中部崛起’机遇,加快武汉发展”专题,深入全区十多个部门围绕远城区在武汉率先从中部崛起中如何发挥作用、如何加快发展远城区经济以及远城区在区级(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税收政策、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布局规划、财政分配体制等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形成的调研材料作为市政协十届九次常委会议书面发言材料。材料中提出的强化战略思维,调整发展重心;
调整产业结构,完善产业布局;
统筹城乡发展,制定科学规划等建议,特别是提出的在经济发展不够时期,“繁荣看城区,发展看郊区”;
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繁荣在城区,实力在郊区”的观点得到一些同志的认同。此文为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发展区域经济做好放权放活文章,提供了积极的意见和建议。
三是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选题。我们坚持从群众实际利益出发,以群众的所需、所急、所盼为主线,选择与群众利益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研。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城镇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和根本途径。今年*月份,本会选择此课题深入各农场、街、镇和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分“振兴传统农产品加工业”、“培育新兴农产品加工业”、“强化农产品加工业的招商引资工作”三个专题进行了座谈、调研,形成的调研报告,剖析了我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化意见和建议。会后,区政府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我区“三农”工作的牛鼻子工程来抓,对本会所提意见进行了归纳整理并督促落实,已有实质性进展。
二、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
政协开展专题调研要取得理想的成效,就必须充分发挥各界委员的专长和主体作用。为此,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实践中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在调查研究前组织精干的队伍。在组织调研队伍时,我们注意安排那些熟悉本专题情况,有研究、有见地的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参加,从而保证了调研任务的完成和调研质量的提高。
二是在调研中注意发挥各民主党派的作用。参加政协的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各自代表着本界别的群众利益。为了帮助党和政府在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这个工作大局的各项决策中,既能全面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又能兼顾特殊群体、界别群众的合法要求,最广泛地团结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于全区三个文明建设中来。几年来,本会注重采取多种形式发挥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中的整体作用,在专题调研中与民主党派、团体成立联合调研组共同进行调研,各党派以党派名义集体研究,反映本党派的意见,而不只是部分党派成员的意见,使调查研究更加深入。
三是通过调查研究活动增进共识。通过对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有利于各界人士认识目前我区面临问题的复杂性和改革每前进一步所克服的困难和阻力,因而有利于大家对各项政策和改革措施的理解。可以说,政协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各界化解矛盾、增进共识的过程。这对于保持社会稳定、保证改革开放顺利进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跟踪落实,促进转化,更好地发挥政协职能作用
我们政协搞调研的目的是为了使调研成果尽可能纳入党政决策程序。实践证明,人民政协的调查报告送给党委和政府之后,做好跟踪工作是调研成果能否被应用的关键,也是政协委员发挥职能作用的体现。近年来,区政协在抓调研成果的跟踪反馈和促进转化上采取了三项措施:
一是建立了主席会议、常委会议的协商制度。按照我区政协工作形成的调研程序,在调研报告形成后,要先召开主席会议通过后再到常委会议上进行协商,并请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或主管领导参加会议共同协商,在意见一致的基础上,及时以文件形式报送给党政有关部门。区领导表态、批示或转发后,狠抓落实和督办工作,及时了解调查报告所提的意见建议的落实情况和结果,增进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和沟通,使每一个专题调研都能产生实效。
二是注重调研成果的宣传。我们在调研过程中,注意把调研的情况整理成信息或简报,报到有关部门,一方面使他们随时了解政协的调研动态,及早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给以关注,另一方面使政协更好地了解区委的意图,加强与区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在增进共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充实调研内容,使政协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更有针对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现实性,从而提高参政议政的水平。调研报告形成后,注意听取有关方面的反映和意见,将区委、区政府有关部门的答复或办理情况,及时印发给常委和委员,使之尽快了解政协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成果,以提高委员们履行职能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我们的体会是:
一是政协的调查研究要知实情。实际工作和社情民意的了解洞悉对政协的调查研究至关重要,只有察实情、悉隐情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听取调查方案的汇报,要求因事实而宜,注重调查方法,讲究调查艺术,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根据调查对象的不同特点,有意识地将部门座谈、委员座谈、群众座谈分开;
发挥政协位置超脱的优势,以交朋友、理解式而不是上下级、检查式的作风听取部门情况介绍,并从帮助呼吁解决工作困难的角度,要求其如实反映问题。
二是政协的调查研究要求实效。调查研究求实效应当体现在,提出有利于解决问题的建议并使之尽可能被采纳落实。将调研报告转化为建议案、提案,有关部门必须作出答复;
将调研报告的某些问题和建议,提炼成社情民意信息,专报党政领导和上级政协;
政府督办和政协继续关注“双管齐下”;
借助新闻媒体跟踪问题解决的全过程等等,都能取得了一定效果。
三是政协的调查研究要讲特色。“政协不立法,但可以立论”,“在立论上有所贡献,那就是成就,就是尽职尽责”,李瑞环同志指明了有政协特色调查研究的努力方向。我们提出必须建言立论和为民立言并重,建言立论的落脚点要放在为民立言上。在实践中,我们更进一步体会到,政协搞调查研究归根到底是为了切实维护各界群众的利益,必须善于从各界群众的角度看问题,要体现民情、顺乎民意,多做为民立言的文章。这样,政协的调查研究才有特色和生命力。诚然,调查研究离真正的为民立言还有差距,还要继续探索改进。
四是政协的调查研究要抓质量。有政协特色的调查研究应当是高质量的调查研究。首先要端正立场,社会事物纷繁复杂,对同一问题,立场不同就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必须注意从政治上、全局上观察事物;
其次要在材料弄全弄准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找出新思路,提出新办法,尽量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浅我深,完成具有“一家之言”的调研报告。
第五篇:怎样有效开展调查研究
怎样有效开展调查研究
2013-05-27 第03版:思想理论
作者:廉思 来源:学习时报 字数:27
51开展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准确了解事物的真相和全貌,把握问题的本质和规律,研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做好调查研究,提高调查研究的质量,需要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
首先,调查研究要怀有真诚的态度。在调查研究中,我们需要和调查对象交朋友,听他们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听他们讲对很多具体政策的看法,对民生问题、宗教问题和社会问题的看法。而只有和他们真心交朋友,他们才会告诉你自己真实的想法。现在很多人嘴里有两套话语,在不同的场合讲不同的话。在这种情况下,调查者的立足点在哪里、态度是否诚恳,被调查者要了解清楚才能如实回答问题。这就是说我们要调查他,他先得调查你,然后再决定是否让你调查他。这个互相调查的过程很微妙,一旦被调查者发现你的调查态度不那么诚恳,或者你的调查会对他们的社会生活带来损害,他们就不愿意接近你,不肯说出真心话。
换言之,调查者需要通过伦理的考虑和实施,尽可能地了解被调查者的社会心理特征和生活状态,了解潜在的屏障以及被调查者对于调查风险的自我评估,然后采取一定的措施降低风险以及帮助被调查者贴近实际地来分析这些风险,然后再想方设法去破解这些风险,尽量客观地去分析研究可能给被调查者带来的风险以及告知被调查者我们所采取的保护措施(比如保密),从而降低被调查者的责任负担以及实际风险,尽量让被调查者在没有心理负担和压力的情境下参与研究,促进调查的进一步开展和深入,从而更进一步贴近被调查者的“真实”表述。而且,也只有通过这种情境下的互动,我们才可能做到对被调查者的“移情式理解”,更加深入地、从被调查者主体的角度来解释所获得的信息。
其次,调查研究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调查研究的方法体系分为三个层次:方法论、调研方式、具体方法与技术。
方法论位于最顶层,与哲学和各门学科的理论密切联系,是调查研究总的指导原则和理论架构,包括客观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方法多元化原则、理论与实践结合原则以及伦理道德原则等。
在调研方式上,按调查对象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全面调查即普查,非全面调查则分为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按时间可分为一次性调查、经常性调查和追踪调查;按研究目的和作用,可分为探索性调查、描述性调查和解释性调查。
在具体方法与技术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定性方法,另一类是定量方法。这两种研究方法在功能、回答或解决的问题、数据收集方式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对于调查者而言,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和研究目的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至关重要。
定性方法有利于发掘事物的深层次原因,对观察对象的细微之处进行把握。在研究特殊群体和敏感复杂的社会心理问题时,定性方法有其独到的功用。在操作中,定性分析采用的是比定量分析更模糊、更大胆的方法,因此,更容易具有创造性和新颖性。常用的定性方法有深度访谈法、焦点小组讨论(座谈会)、参与观察等。一般认为,这类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定性分析的样本不能够代表总体,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具有普遍性。同时,定性方法的实施成功与否及其研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调查者个人的专业素养和研究经验,实施过程中的灵活性和主观性,也常常使研究结果在可靠性和有效性方面受到较大影响。定量方法建立在统计理论基础之上,其优点在于能够通过分析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来推论总体特征。以定量方法中常用的统计调查为例,它首先是从一定的理论假设出发,设计出标准化、具有内在逻辑结构的问卷,然后经过规范的抽样、调查实施、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或者对新的发现做出理论解释。定量方法的缺陷在于难以获得深入的信息,对具体的社会过程及人们的深层次动机容易忽略,同时也不适用于对唯一发生的现象进行因果性分析。
调查者必须认识到,在调查研究中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单独使用,都无法解释或回答所有问题。不同的研究方法之间不应该对立,而应是互为补充的、互相支持的。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只是从不同的侧面,用不同的方法对同一事物进行研究。我们应克服那种非此即彼的做法,要把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结合起来,使调查方法从对立走向统一与多元。
当今时代,如何能够更快更准地掌握瞬息万变的情况,并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寻找出规律,仍需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要在学习和运用既有方法的基础上,不断拓宽渠道、丰富手段、创新方法,提高调查研究的科学化水平。
最后,调查研究要树立系统的思维。开展调查研究,要精心设计调研计划、拟定调查提纲、确定调查对象及规模、选择适用的调查方法、形成准确有效的调研结论。调查研究之前,要做好资料搜集工作。充分借鉴以往研究成果,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提高,避免一切都从零开始,避免在低层次、低水平上循环。要准备好调研提纲,对于调查研究的背景、目标对象、当前形势、未来趋势、前沿领域、存在问题等各个方面提前准备,有助于了解调研的目标领域和目标对象,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很多时候,调研提出的问题有质量,往往会启发调研对象提供更多的信息。在调查时,视角和方位要周全,既调查现在又了解过去,既调查个体又了解整体,注重真实、准确,做出符合客观情况的记录和描述。在研究时,要正确估计问题的代表性,防止以偏概全;正确分析和综合,能够透过现象抓住本质,防止停留在对材料的简单堆积和描述上;正确判断问题的性质,防止夸大或缩小问题的轻重程度;善于运用系统的观点、发展的眼光来研究历史、分析现状和预测趋势。
调查者要意识到,调查与研究是两个不同的过程。调查是深入实践,熟悉和了解情况,搜集相关材料的感性认识过程,是调查研究的第一步工作,是认识事物的初级阶段;而研究则是通过对调查所获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判断,形成理性认识的过程,是对事物认识的较高级阶段。做好调查研究,这两个过程缺一不可。缺少调查或调查做得不够深入全面,很容易使研究过程成为无米之炊,无从下手,调研报告也会漂浮、无力,很难解决实际问题;而缺少研究或研究不够深入,调研报告也会成为一个材料的堆砌。因此,调查过程必须深入一线,对问题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开展深入全面调查,而研究过程也必须在详尽占有材料后,认真开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分清现象与本质、主流与支流、成绩与缺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并从事物的相互关联中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当然,我们也不能将这两个过程截然分开,要调查中有研究,研究中有调查。即在每次调查过程中不断进行分析、判断、综合、概括、总结,并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争取在全部调查结束时积累的理性认识就已基本形成调查报告的雏形,从而避免调查完成后再研究的耗时、费力及遗漏等问题;同时,在研究过程中要对遇到的新问题开展进一步调查,从而通过“调查—研究一再调查一再研究”的往复过程,不断加深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