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走进作文课堂

时间:2019-05-14 21:04: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音乐走进作文课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音乐走进作文课堂》。

第一篇:音乐走进作文课堂

音乐走进作文课堂,一石四鸟

江宁区丹阳学校中学部 孙振坤

主题:

音乐是感情的艺术,感情是音乐的灵魂。语文教师要启发学生探求语文作品所蕴含的意趣、情趣,达到“意美以感心,言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的和谐教学境界。同时新课程的改革犹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课改春风吹遍大江南北。又如何体现新教材的“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贯彻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教育”的理念呢?如何教出新味。我大胆作了一次教改尝试,即放手让音乐走进课堂。让“营养品”走近课堂--音乐。希望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能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感觉音乐和作文中的关系。

背景:

我所执教的学校是南京比较偏远的农村中学,学生在学习中缺少主动,甚至过于被动。不能在生活中发现学习的乐趣。尤其在语文的写作中感觉比较乏味,在繁重的压力下不能深切的感受到作文和生活的关系,从而失去了语文的那份乐趣。但毕竟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可同时我又发现不少学生在家喜欢偷偷的听一些流行音乐,甚至在学校也不忘哼上几句。还有些学生在本子还记下了大量的歌词。我想何不就这机会引导学生去欣赏音乐?去阐释音乐和语文的密切关系呢?从而也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附加:需要讲解的内容:

1、借《丹顶鹤》歌曲中独白部分讲解它与作文中题记的异同点。

2、借《丹顶鹤》等一些歌曲中的环境描写再次感受自然环境的作用。

3、借曲名感受作文的标题。(引用法)

4、欣赏带有教育思维性的歌曲《水手》《相信自己》《星星点灯》讲解学生在作文写作中立意的重要性。准备:

我把这个想法跟同学们一说,大家的反应异常热烈,望着大家红红的跃跃欲试的脸,我想:这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了,这堂未上的课也成功一半了。于是说干就干,首先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歌和喜欢这首歌的原因写在纸上,我把它们整理一起,复印给每个学生,人手一份。我再在网上收集一些和此堂课有密切关系的歌词复印给每个学生。最后,准备一个MP3和音箱。好了,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就差这堂课的到来了。

教学过程:

教师:同学们,我知道这节课是大家期盼以久的,我也满怀期待,现在我们首先一起听一首歌曲。你们觉得这首歌曲和别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

播放《丹顶鹤》歌曲。

学生1:挺伤感的,向我们诉说一个动人的故事.学生2:开头有很多的独白,好像其他的歌曲独白的并不多。

学生3:环境的描写很生动,如果没有这个环境的描写可能就显得故事不够生动。„„

教师:同学的发言都很精彩,就如刚才同学说的这首歌曲前面的独白很特别,我想知道,这样的独白好听么?

学生:这样的独白好像能提示歌曲的内容;也能激发我们想听的感觉。„„

(1、就此首音乐的独白,抓住他的特别点,借题发挥,如果我们歌颂自己的父亲能加点这样的独白么,紧接着再次简单的强调作文中加入独白(题记)的重要性,讲解题记的作用以及怎样简单拟写题记。

目标锁定

拟写题记起到提纲挈领作用; 拟写题记为了提示全文内容; 拟写题记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能力阐述

题记是写在文章题目下面、正文之前的文字。题记,指示或凸现文章的主旨及情感,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常常收到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写作文巧妙地拟写题记,树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使作品锦上添花。不少作者常苦心孤诣,拟写出的题记具有生动的形象性和深刻的哲理性。

提示:在作文前面加上题记,来吸引读者,揭示章的主旨或写作目的,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要注意,题记的内容要有诗意、哲理,并且是阅卷老师很少见到的。题记的内容最深刻有韵味,以引起阅卷老师的共鸣。更重要的是,题记不能过于晦涩难懂,让人读了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而且要与文章的内容、主题有一定的联系。)、就此音乐的描写讲解环境描写在记叙文中刻划人物心理以及的烘托环境的重要性。并简单的模仿写一段话。

例如:夜,静静的,玉盘似的月亮在云中穿行,淡淡的月光洒满了大地.小河两岸.田野里,山谷里,村庄里,都好像镀上了一层银.劳累了一天的人都熟睡了,正进入梦乡.只有一颗颗黑油油的广柑树,就好像一把把巨大的伞,挺立在哪里,满树繁花发出一阵阵浓郁的清香.)

教师:接下来我们看老师给你们的歌曲选编,其中有些歌名也能引用为作文的标题。这些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巧妙地借用到文题中来,可以收到推陈出新、出奇制胜的效果。出示投影B的作文题目:

A、《网络,爱你没商量》 B、《我喜欢上网》 《老师,别冷酷到底》 《老师,别那么严肃》 《将友谊进行到底》 《永远的友谊》

《都是误会惹的祸》 《一次小小的误会》 《风雪中我与你同行》 《你永远是我的好朋友》 《“青春”不是明天的“赌注”》 《把握青春岁月》

教师:上面的B组标题中,A组化用了歌曲,名句,并经过了翻新,显得新颖、活泼、富有美感。显然,A组比B组更具有新颖美。

(1、在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看B组试着自己拟标题,再对照A组的标题,感受推陈出新、出奇制胜的效果。

2、让学生感受题好完全可以适当引用一些歌名,从而再次感受拟题目的一些技巧性。)教师:每当我们沮丧,悲伤,面对挫折的时候,我们来听听这些歌曲《水手》《相信自己》《星星点灯》,是不是对我们有什么心灵的震撼么?

(听旋律,看歌词。按顺序播放这些歌曲。)

学生1:听这些歌曲似乎我忘记了困难,觉得困难只会让自己变的更坚强,我们得感谢困难。

学生2:„„ „„

教师:一首歌曲的经典在于它的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正如一篇作文的立意„„

(让学生结合对歌曲的理解讨论作文的立意,我再综合的讲解作文立意所表达出来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健康、积极向上,要有时代气息等,使之让学生感受立意也是对生活素材进行具体的感知、体验和理解,逐步形成明确的思想,经过提炼和选择的过程。同时我也讲解了现在少数同学存在一些误解,认为立意要求新,就是写反意文章,甚至走向片面化,同时我也举了个例子,关于“骄傲”。很多学生再写作的时候他就反说,骄傲是一种美德,是自信的表现。)

作业 : 根据这堂课学习的内容,有针对性的互相交流事先准备的作业。反思:

从这一课的学习,我再次感受到音乐的那巨大的魅力。寓教与于乐,使学生爱学、会学。犹如在春风化雨中,获得了满足。促使学生的知趣、理趣、语趣和个性得到和谐的发展。

诚然,这其中也有氛围的营造,也有师生间的融洽。但就从客观上来说还有它一定的弊端性和不足性,乡村的学生,由于自身对音乐的明辨能力的缺乏,还有初三学习的紧张性等,从而让学生把音乐真正的和语文联系起来就存在一定困难性,得在教师的指导下,而且还要多开设这样的音乐课,让学生多角度的理解音乐。否则有种追求表存,无实际意义的结果。造成了教学的不科学性。

总之,将音乐引入语文课堂教学,对营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拓展学生思维,深化理解课文主题,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它也对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

第二篇:让游戏走进音乐课堂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得到了全面落实,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成为了教育的重要目标。本文阐述了运用游戏进行音乐教学的方法,并总结了在音乐课堂中运用游戏的注意事项,以期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音乐课堂 音乐游戏

一、设计音乐游戏的方法

1.识谱游戏教学

对于小学生来说,识谱是学习音乐的难点。如何让枯燥的识谱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是每位音乐教师努力的方向。结合多年的实践教学,笔者发现,在游戏中教学识谱,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如在“小音符找朋友”这个游戏中,笔者把写有音符的头饰戴在学生的头上,让他们围成圈,然后去找自己的好朋友,只有准确唱出朋友头饰上的音符,两人才能结为好朋友。在这样的音乐游戏中,学生能轻松、准确地唱出同学头饰上的音符,从而更好地认识乐谱。

2.节奏游戏教学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训练学生的语言节奏和动作节奏。如在《哈里??》的节奏训练中,笔者让学生模仿火车“咔嚓、咔嚓”、汽车“嘀、嘀、嘀”的节奏,划船时人们“嗨„„哟„„嗨”的吆喝声,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声音和动作联想到歌曲节奏,最后把这些声音、动作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有趣味性的节奏练习。这样一来,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助于学生掌握整首歌曲的节奏。

3.听音游戏教学

小学低段学生不理解音高的概念,而练耳又是音乐课的重要内容,如果在练耳教学中,教师只是让学生枯燥地听音,则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只有把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形象、生动的游戏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教师可以把音阶比喻成“小猪爬楼梯”,把跳跃音程比喻成“小兔子在蹦蹦跳跳”等。这些比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使抽象的内容易于理解,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加深学生对听音的记忆。

4.音乐记忆游戏教学

音乐记忆游戏教学是训练学生记忆和分辨节奏及旋律的能力。如在教学《粉刷匠》时,笔者先开展随意贴的游戏,让学生根据节奏把1、3、5贴进音乐小屋,然后引导学生掌握53 53| 53 1|的旋律,最后让全班学生围成圆圈踏步走,由笔者弹奏《粉刷匠》的旋律,学生自己听辨记忆,当听到53 53| 53 1|的音乐时,学生就做靠拢动作。通过反复练习,就能提高学生对节奏及旋律的把握,提升学生的记忆和分辨能力。

5.创作游戏教学

创作游戏教学能培养学生音乐思维的逻辑性,并促使发挥创作能力,把机械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如在教学完歌曲《拍皮球》后,笔者设计了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除了围成大圆圈来表现歌曲之外,还可以怎么表现?”于是,学生们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现歌曲,使用不同的玩法来拍皮球。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学习效率,还有效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创作才能。

二、设计音乐游戏的注意事项

1.音乐游戏教学要有音乐性

音乐游戏只是音乐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一种手段,教师不能让学生仅仅关注游戏,而要从中获得知识。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明确音乐游戏只是音乐教学的一种手段,必须科学合理、灵活自如地设计音乐游戏。

2.音乐游戏教学要有目的性

在设计音乐游戏时,教师要明确游戏的目的和意义。如果一节课设计了太多质量不高的音乐游戏,不仅不能提高学生音乐学习效率,还会使音乐游戏教学显得画蛇添足。

3.音乐游戏教学要有过程性

只有形式没有内涵的音乐游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所以在设计音乐游戏活动时,教师一定要精心准备,高度重视游戏的每一个环节,使游戏的全过程都具有教育价值。

4.音乐游戏教学要有创造性

每个人听到音乐的感受是不同的,在设计这些游戏时,教师一定要设计能启迪学生创造力的音乐活动,或者让学生自主设计游戏,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音乐课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第三篇:让电子琴走进音乐课堂

让电子琴走进音乐课堂

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培养和造就跨世纪人才的国民教育中,对促进人才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在音乐课中,更好地挖掘学生艺术潜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问题。

新的教学理念提出,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一定要具有音乐审美的特点,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生理特征,让学生“动”起来。这种“动”一是指身体的运动;二是指思维的启动。在新一轮音乐教学中,我以生动活泼的形式,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在音乐课中,大胆引入电子琴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让电子琴走进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互相学习

在以往、陈旧的教学中,教师“灌”,学生“装”成为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地学习,在课堂中丝毫体现不出学生学习的主人翁精神。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把电子琴引入课堂,如上《过新年》这一歌曲中,我首先让学生观看过年时热闹的场面,并配以画面听几遍《过新年》这首歌曲。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这时我把全班分为八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自学旋律、歌词,然后巧妙利用电子琴多种音色模仿锣、鼓、镲的声音,表现过新年时的热闹场面,并分组开展比赛,在学习中学生们互相帮助,真正体现了学习的主体性,教师则从中引导,让学生更好地用电子琴表现歌曲,通过自主学习、互相学习激发了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

二、让电子琴走进课堂,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轻松、愉快的电子琴音乐活动中,孩子们的想象、创造性思维均比平时活跃,为此在音乐教学中,我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一些音乐游戏与活动,为孩子们创设一个活跃的思维环境,对发展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其他各种能力很有益处。如:在上一年级教材《火车开了》学习中,让学生利用电子琴多功能乐器的特点,模仿“火车起动、奔驰、到站”的情景,引导学生用节奏及力度对比,来体现这一想象中的情节。然后,教师点播,引导学生通过身体各种感觉器官的活动,充分运用节奏、速度、力度的变化来体现火车途经各站的情景。经过处理,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这时,老师因势利导,让学生扮演司机、列车员、乘客等各种角色,使游戏更为形象,富有真实感。最后,放手让学生试着把这列“火车”自由地开出教室,让学生们心理得到满足,达到我们预期的教学效果。这样,情感也充分表达出来,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由、轻松、和谐的环境,让学生在“玩”中认识、体验、创造音乐,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达到我们新教学理念的最终目的。

三、让电子琴走进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音乐课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感到最困难、最头痛的就是视唱。由于基层音乐教育缺乏系统的音乐训练,因此学生对视唱兴趣低落,被动应付。要想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视唱能力,我认为:激发学生的视唱兴趣是一种重要环节。为此,我做了如下尝试,1、从打节奏入手,根据学生好活动的特点,我发现学生对节奏比较感兴趣,于是,我抓住了这一特点,在教学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即由教师课前编好与每堂课有联系的节奏练习2—3条。在课堂上进行练习,有了这样的节奏练习做基础,视唱学起来也就得心应手。

2、用电子琴辅助视唱。在教学中,常常出现学生音唱不准,把握不住音高的现象。由于这种原因导致学生对视唱不敢大胆唱的心理。因此兴趣也就不大了。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就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让学生自己在电子琴上自弹、自唱,先唱准单音再过渡的旋律。通过两年的训练,学生视唱能力大大提高,视唱从此也变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内容。

总之,以上是我开展中澳音乐实验两年来启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当然,如何使学生的音乐天赋得到最大发挥,把电子琴教学办理更好还需要广大同仁共同探讨。

第四篇:让舞蹈走进小学音乐课堂

让舞蹈走进小学音乐课堂

舞蹈艺术是音乐艺术的姊妹,很多时候二者甚至水乳交融,其关系比其他姊妹艺术可能更嫡亲些。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有系统有规范地融入舞蹈艺术教学,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注重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成品舞蹈的赏析,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以及智慧的提高等,具有重要价值。它既可以美化学生的形体气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愉悦学生身心健康,更能增进学生的合作体验,拓展学生的想象创新。从学生的实际和需求出发,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来进行教学,才能让学生获得美的体验,使学生在终身的工作和学习中变得更富有情趣,更富创造性。

一、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实施音乐与舞蹈结合的教学意义

(一)美化形体气质

舞蹈艺术是人体动作的艺术。它是以身体动作练习为其主要内容来进行教学、训练的,它要求人的身体情感、精神共同参与活动。因此,首先在训练中通过脑力活动和体力活动的和谐结合,有益于开发中枢神经对动作的支配意识。在训练中也由于肌肉和骨骼的发展,舞蹈的同时还能有效地提高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在舞蹈中特别要求的身体姿态,如:收腹、挺胸、提臀、抬头等,还非常有助于训练和保持良好的形体姿势,塑造美的气质。

(二)丰富情感表现

在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中,表现与社会交往价值被提高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子。人类在互相交往中,许多观点都是通过语言来表达。但在语言产生前,肢体表现是人类信息交流、传情达意的主要方式。而舞蹈就是这种肢体表现的发展和艺术化。它跟音乐一样具有一定的情感性。如能根据舞蹈动作的情感意识和文化特征,在动作训练中结合对动作文化内涵和对动作情感表达的学习,就更有益于丰富学生情感表现。“言之不足咏之、咏歌不足舞蹈之”,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结合舞蹈艺术的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造性表达个人情感的形式,对于学生来说,自我表现的形式越多,自多发展的潜力也就越大。挖掘人本身就具有肢体表现的这种本能,让学生从小就养成敢于自信地用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有助于提高人的社会交往能力。

(三)愉悦身心健康

音乐教育所承担的任务不仅是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学习一些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技能技巧,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音乐审美的体验中享受成功的欢愉。而舞蹈发展至今它的生命力不仅仅体现在情感、情绪的独特表达方式,更在于舞蹈过程是一个身心发展,健康体魄的过程。它符合人体最本能的动感要求,不仅通过自身的参与,真正缓解紧张,获得身心的愉悦,更重要的还健康了体魄。

(四)增进合作体验

对于小学生而言,在一定程度上,音乐艺术主要还不是一门知识,而是一种内心体验,一种审美愉悦的体验,一种全员参与,互相合作的体验。而舞蹈是人类群居、交流的产物是建立人群亲近、融洽合作的纽带,与其它艺术相比,更重要的特征是它的群众性。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融合舞蹈教学就更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更能促进学生体验交流。

(五)拓展想象创新

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促使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接班人已成为教育的头等大事。在新一轮的课标中,也非常明确地指出:中小学音乐教学,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而在舞蹈的动作训练中,不仅要求从情感表达需要去探索肌肉、节奏、力度、空间等的变化,更通过多重角度的变化去寻找新的动作,从而达到对现有动作规则的超越和突破,促进创造性表现的增长。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实施音舞结合之教学,加深“舞与唱”、“舞与乐”、“舞与说”等内容的教学,通过动作探索练习和音乐即兴练习,有益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展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欲,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二、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实施音舞结合应注意的问题

音乐教学如何实施与舞蹈的综合,这是个大问题,这里仅略谈些个人的感触。

首先,要注意恰切理解《标准》的“综合”理念。《标准》指出:“综合应以音乐为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将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有效地渗透和运用到音乐教学中,通过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意义及其在人类艺术活动中的价值。”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需要体现音乐与舞蹈的综合时,是将舞蹈渗透、运用于音乐教学之中,应突出音乐为主线,而不是进行舞蹈教学。

其次,对于用形体动作表达音乐情绪,教学中很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究、即兴表演。在这个过程中,我认为还应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能在尊重学生创造性的基础上,将学生表现的动作加以规范,提高其表现力。应先让学生创造,再统一归结到教师设计的动作上来。

三、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实施音舞结合教学的策略

1、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动力,是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和研究的精神力量。在新课标理念中,就把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目标。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便成为音乐学习中的首要问题。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实施音舞结合,教学就必须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及身心特点,把一系列的舞蹈知识、技能技巧、简单化、儿童化、趣味化、游戏化,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让学生在自身的参与体验中来欣赏音乐舞蹈,来学习音乐舞蹈,来创新音乐舞蹈。

2、《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是音乐教学的指针。我们依据《标准》来学习、认识这个问题。《标准》“基本理念”之七是提倡学科综合,指出音乐教学的综合其中包括音乐与舞蹈的综合。《标准》的“总目标”中明确了将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有效地渗透和运用到音乐教学中的“综合”目标。《标准》的“内容”部分分别从“表现”、“创造”角度对舞蹈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大致如下:

能够随着音乐的节奏走步、跳步。(1—2年级)

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动作表情作出相应反映。(3—6年级)

能够配合歌曲、乐曲用身体做简单的动作。(1—2年级)

能够在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1—2年级)

创造:

能够在唱歌或聆听音乐时即兴地做动作。(1—2年级)

能够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表演。(3—6年级)

能够用简单的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1—2年级)

能够用简明的表演动作表现音乐情绪。(1—2年级)

接触与了解戏剧、舞蹈等艺术表演形式,认识音乐在其中的作用。(3—6年级)

四、实施音舞结合教学的注意点

(一)必须强调规范性系统性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实施音舞结合教学时,必须明确自己是在传授知识,而知识就应有一定的系统性与规范性。在教学中教师就不能想到什么就教什么,应遵循“循序渐进”这一教学原则,必须给教学制定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让教学有系统性,同时也必须讲究知识的规范性。

(二)必须注重保持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任何教学都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在音舞结合的音乐教学中,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显得更为重要。由于长期以来教育及社会多方面的影响,“舞蹈是女生做的事”这一观念深深地扎根在学生的心中,只有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特别是男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慢慢地去改变学生的观念,让学生变“被动学生”为“主动学习”。我在刚刚给三年级上音乐课时,不少男孩子不太喜欢上音乐课,对于舞蹈更是没有多大的兴趣,但是我根据男孩子的心理特点从他们感兴趣的地方入手,例如:男生特别爱摔跤、骑马,我就从蒙族舞入手,先和他们聊,问他们到过大草原没有?骑过马没有,引起他们的兴趣后,问他们看过蒙族舞蹈没有,然后再给他们跳几个很帅气的舞蹈动作,让他们知道男孩子跳的舞和女孩子不一样,他们要表现得是男孩子阳刚的一面,不作女孩的动作。就这样男孩子不光很喜欢上我的音乐课而且在我挑选男生舞蹈队员时都特别积极、踊跃。——是的,他们也喜爱上了舞蹈!

(三)必须加强舞蹈成品赏析

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更是一门可视艺术。它是集美术、音乐、表演、服饰、文学、历史、地域文化等一身的综合艺术。本学期,我在每个班安排了两节舞蹈成品赏析课,在课上教会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来了解舞蹈,同时懂得欣赏舞蹈。只有了解懂得了才会去欣赏,只有欣赏了,才会去喜欢。有人曾对电视观众做过一个简单的口头调查,发现对电视或舞台上的舞蹈节目经常是关注地大多数是受过舞蹈培训的,而那些没有舞蹈经历的人几乎不看舞蹈节目,即使去看也只是看舞蹈外在的服饰,队形及热闹程度等而忽略舞蹈真正要所表现的内容。因此,在实施音舞结合教学的同时,必须侧重舞蹈成品的赏析,让学生从小就学会并懂得去欣赏舞蹈。

(四)必须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一节课四十分钟显得尤为珍贵,教师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既要教一定的音乐知识技能,又要教学一定的舞蹈知识技能,只有合理地分配按排好时间,才能保证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如我在每节课都按排出5-8分钟的时间做一些形体基训动作的教学,或是结合音乐教材中的歌曲来编排一些简单的动作,让学生无论在歌唱或是舞蹈方面都得到发展。如在教学《我是草原小牧民》时,就结合蒙族舞蹈来进行教学,教授他们《骑步组合》,让喜欢唱歌的同学来唱歌,喜欢跳舞的同学来跳舞,一堂课上有歌有舞,一个小节目就这样诞生了!同时也可以在学期中特按排出一些课进行集体舞的教学,在教授一年级音乐课中我编排了舞蹈《闪烁的小星》,在教授二年级音乐课中我编排了舞蹈《我的家在日碦则》,让学生通过学习藏舞来感受西藏风情。我是这样安排集体舞课的时间的:每3-4周一次一节集体舞课,让学生在不段的复习巩固中学习知识。

总之,舞蹈和音乐是艺术中两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密切的分支,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在小学艺术教育中,实施音舞结合教学,开辟一个介于艺术课程与音乐课程之间的教学课程,是一种立即可行的教学方式。是一个值得每一个音乐教学工作者去尝试与探索的课题。

舞蹈艺术是音乐艺术的姊妹,很多时候二者甚至水乳交融,其关系比其他姊妹艺术可能更嫡亲些。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有系统有规范地融入舞蹈艺术教学,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注重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成品舞蹈的赏析,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以及智慧的提高等,具有重要价值。它既可以美化学生的形体气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愉悦学生身心健康,更能增进学生的合作体验,拓展学生的想象创新。从学生的实际和需求出发,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来进行教学,才能让学生获得美的体验,使学生在终身的工作和学习中变得更富有情趣,更富创造性。

一、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实施音乐与舞蹈结合的教学意义

(一)美化形体气质

舞蹈艺术是人体动作的艺术。它是以身体动作练习为其主要内容来进行教学、训练的,它要求人的身体情感、精神共同参与活动。因此,首先在训练中通过脑力活动和体力活动的和谐结合,有益于开发中枢神经对动作的支配意识。在训练中也由于肌肉和骨骼的发展,舞蹈的同时还能有效地提高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在舞蹈中特别要求的身体姿态,如:收腹、挺胸、提臀、抬头等,还非常有助于训练和保持良好的形体姿势,塑造美的气质。

(二)丰富情感表现

在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中,表现与社会交往价值被提高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子。人类在互相交往中,许多观点都是通过语言来表达。但在语言产生前,肢体表现是人类信息交流、传情达意的主要方式。而舞蹈就是这种肢体表现的发展和艺术化。它跟音乐一样具有一定的情感性。如能根据舞蹈动作的情感意识和文化特征,在动作训练中结合对动作文化内涵和对动作情感表达的学习,就更有益于丰富学生情感表现。“言之不足咏之、咏歌不足舞蹈之”,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结合舞蹈艺术的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造性表达个人情感的形式,对于学生来说,自我表现的形式越多,自多发展的潜力也就越大。挖掘人本身就具有肢体表现的这种本能,让学生从小就养成敢于自信地用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有助于提高人的社会交往能力。

(三)愉悦身心健康

音乐教育所承担的任务不仅是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学习一些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技能技巧,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音乐审美的体验中享受成功的欢愉。而舞蹈发展至今它的生命力不仅仅体现在情感、情绪的独特表达方式,更在于舞蹈过程是一个身心发展,健康体魄的过程。它符合人体最本能的动感要求,不仅通过自身的参与,真正缓解紧张,获得身心的愉悦,更重要的还健康了体魄。

(四)增进合作体验

对于小学生而言,在一定程度上,音乐艺术主要还不是一门知识,而是一种内心体验,一种审美愉悦的体验,一种全员参与,互相合作的体验。而舞蹈是人类群居、交流的产物是建立人群亲近、融洽合作的纽带,与其它艺术相比,更重要的特征是它的群众性。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融合舞蹈教学就更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更能促进学生体验交流。

(五)拓展想象创新

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促使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接班人已成为教育的头等大事。在新一轮的课标中,也非常明确地指出:中小学音乐教学,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而在舞蹈的动作训练中,不仅要求从情感表达需要去探索肌肉、节奏、力度、空间等的变化,更通过多重角度的变化去寻找新的动作,从而达到对现有动作规则的超越和突破,促进创造性表现的增长。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实施音舞结合之教学,加深“舞与唱”、“舞与乐”、“舞与说”等内容的教学,通过动作探索练习和音乐即兴练习,有益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展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欲,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二、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实施音舞结合应注意的问题

音乐教学如何实施与舞蹈的综合,这是个大问题,这里仅略谈些个人的感触。

首先,要注意恰切理解《标准》的“综合”理念。《标准》指出:“综合应以音乐为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将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有效地渗透和运用到音乐教学中,通过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意义及其在人类艺术活动中的价值。”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需要体现音乐与舞蹈的综合时,是将舞蹈渗透、运用于音乐教学之中,应突出音乐为主线,而不是进行舞蹈教学。

其次,对于用形体动作表达音乐情绪,教学中很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究、即兴表演。在这个过程中,我认为还应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能在尊重学生创造性的基础上,将学生表现的动作加以规范,提高其表现力。应先让学生创造,再统一归结到教师设计的动作上来。

三、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实施音舞结合教学的策略

1、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动力,是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和研究的精神力量。在新课标理念中,就把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目标。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便成为音乐学习中的首要问题。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实施音舞结合,教学就必须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及身心特点,把一系列的舞蹈知识、技能技巧、简单化、儿童化、趣味化、游戏化,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让学生在自身的参与体验中来欣赏音乐舞蹈,来学习音乐舞蹈,来创新音乐舞蹈。

2、《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是音乐教学的指针。我们依据《标准》来学习、认识这个问题。《标准》“基本理念”之七是提倡学科综合,指出音乐教学的综合其中包括音乐与舞蹈的综合。《标准》的“总目标”中明确了将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有效地渗透和运用到音乐教学中的“综合”目标。《标准》的“内容”部分分别从“表现”、“创造”角度对舞蹈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大致如下:

能够随着音乐的节奏走步、跳步。(1—2年级)

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动作表情作出相应反映。(3—6年级)

能够配合歌曲、乐曲用身体做简单的动作。(1—2年级)

能够在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1—2年级)

创造:

能够在唱歌或聆听音乐时即兴地做动作。(1—2年级)

能够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表演。(3—6年级)

能够用简单的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1—2年级)

能够用简明的表演动作表现音乐情绪。(1—2年级)

接触与了解戏剧、舞蹈等艺术表演形式,认识音乐在其中的作用。(3—6年级)

四、实施音舞结合教学的注意点

(一)必须强调规范性系统性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实施音舞结合教学时,必须明确自己是在传授知识,而知识就应有一定的系统性与规范性。在教学中教师就不能想到什么就教什么,应遵循“循序渐进”这一教学原则,必须给教学制定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让教学有系统性,同时也必须讲究知识的规范性。

(二)必须注重保持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任何教学都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在音舞结合的音乐教学中,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显得更为重要。由于长期以来教育及社会多方面的影响,“舞蹈是女生做的事”这一观念深深地扎根在学生的心中,只有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特别是男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慢慢地去改变学生的观念,让学生变“被动学生”为“主动学习”。我在刚刚给三年级上音乐课时,不少男孩子不太喜欢上音乐课,对于舞蹈更是没有多大的兴趣,但是我根据男孩子的心理特点从他们感兴趣的地方入手,例如:男生特别爱摔跤、骑马,我就从蒙族舞入手,先和他们聊,问他们到过大草原没有?骑过马没有,引起他们的兴趣后,问他们看过蒙族舞蹈没有,然后再给他们跳几个很帅气的舞蹈动作,让他们知道男孩子跳的舞和女孩子不一样,他们要表现得是男孩子阳刚的一面,不作女孩的动作。就这样男孩子不光很喜欢上我的音乐课而且在我挑选男生舞蹈队员时都特别积极、踊跃。——是的,他们也喜爱上了舞蹈!

(三)必须加强舞蹈成品赏析

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更是一门可视艺术。它是集美术、音乐、表演、服饰、文学、历史、地域文化等一身的综合艺术。本学期,我在每个班安排了两节舞蹈成品赏析课,在课上教会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来了解舞蹈,同时懂得欣赏舞蹈。只有了解懂得了才会去欣赏,只有欣赏了,才会去喜欢。有人曾对电视观众做过一个简单的口头调查,发现对电视或舞台上的舞蹈节目经常是关注地大多数是受过舞蹈培训的,而那些没有舞蹈经历的人几乎不看舞蹈节目,即使去看也只是看舞蹈外在的服饰,队形及热闹程度等而忽略舞蹈真正要所表现的内容。因此,在实施音舞结合教学的同时,必须侧重舞蹈成品的赏析,让学生从小就学会并懂得去欣赏舞蹈。

(四)必须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一节课四十分钟显得尤为珍贵,教师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既要教一定的音乐知识技能,又要教学一定的舞蹈知识技能,只有合理地分配按排好时间,才能保证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如我在每节课都按排出5-8分钟的时间做一些形体基训动作的教学,或是结合音乐教材中的歌曲来编排一些简单的动作,让学生无论在歌唱或是舞蹈方面都得到发展。如在教学《我是草原小牧民》时,就结合蒙族舞蹈来进行教学,教授他们《骑步组合》,让喜欢唱歌的同学来唱歌,喜欢跳舞的同学来跳舞,一堂课上有歌有舞,一个小节目就这样诞生了!同时也可以在学期中特按排出一些课进行集体舞的教学,在教授一年级音乐课中我编排了舞蹈《闪烁的小星》,在教授二年级音乐课中我编排了舞蹈《我的家在日碦则》,让学生通过学习藏舞来感受西藏风情。我是这样安排集体舞课的时间的:每3-4周一次一节集体舞课,让学生在不段的复习巩固中学习知识。

总之,舞蹈和音乐是艺术中两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密切的分支,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在小学艺术教育中,实施音舞结合教学,开辟一个介于艺术课程与音乐课程之间的教学课程,是一种立即可行的教学方式。是一个值得每一个音乐教学工作者去尝试与探索的课题。

第五篇:让儿童音乐剧走进音乐课堂

让儿童音乐剧走进音乐课堂

单调乏味、一坐到底的音乐教学模式不容易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不利于音乐教学发挥出其独有的教育价值,而将儿童音乐剧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中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破学生对音乐的陌生与隔阂,促进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

音乐剧也被称为“音乐喜剧”,是源于19世纪末西方的一门综合艺术表演形式。儿童音乐剧则主要以儿童熟悉的生活、学习和日常事物为对象,内容丰富有趣,题材广泛,主要由生活逸事、课文内容、成语故事、儿童语言等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化的题材组成。

一、儿童音乐剧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儿童音乐剧的主体是儿童,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儿童的情感表达需要,符合儿童的行为习惯和发展特点,自由活泼的表现形式也能使学生处于欢快愉悦的课堂氛围之中,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另外,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也使蕴含着审美教育意义和能力的小学音乐课堂变得更受学生的欢迎,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有着重要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音乐充满兴趣才有可能产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或者探究音乐的愿望,才有可能在聆听音乐作品时获得审美体验和精神感受。儿童音乐剧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具有生动性、开放性、故事性等特点,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到音乐剧的学习活动中来。在学习儿童音乐剧时,学生的情感会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开心而难过,获得丰富的音乐情感体验,体会到音乐的魅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是非常有效的。

(二)发掘学生多种潜能,促进全面素质发展

小学音乐课的宗旨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还在于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儿童音乐剧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包括儿童歌剧、舞剧、歌舞剧等,可以为拥有不同特长的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例如进行儿童音乐剧的表演时,有舞蹈特长的学生进入编舞小组,有绘画特长的学生进入道具小组,通过音乐剧的实践,学生的特长可以得到锻炼,自信心可以获得培养,同时还能够增强学生团结友爱、关心集体的良好品质。总之,音乐剧教学是一种适应学生不同能力和水平发展的教学方式,在学习中,学生的身心都会得到协调发展。

(三)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开展音乐剧教学,获得收益的不仅是学生,同样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有裨益。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教师将自身角色转换成学生个体才能的发现者、学生创造潜能的激发者与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构建融洽、和谐的教学环境。同时,开展儿童音乐剧的教学也有利于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音乐教师的人文素养。同时儿童音乐剧的教学活动也给了教师一个创作的平台,表演创作、舞蹈创作、歌曲创作、剧本创作等都考验着教师的创作水平,因此儿童音乐剧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音乐教师创作能力的提升。

二、儿童音乐剧应用于音乐课堂的推进策略

(一)欣赏入手,让学生了解音乐剧

小学生学习了解儿童音乐剧的概念是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表演儿童音乐剧的第一步,可通过学生对儿童音乐剧的欣赏来进行教学。首先,音乐教师可先用理论方法向学生介绍儿童音乐剧的含义及相关艺术特点,但是要避免说教的形式,要多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进行表达,之后再以一个儿童音乐剧的实例进行赏析,如带领学生欣赏儿童音乐剧《麻雀与小孩》。基于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可以采取分角色、分场景的欣赏方式,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如剧中都有哪些角色,他们是如何进行表演的,他们都说了些什么等等,这样一来,学生在欣赏时会更有针对性,学生的注意力也会更加集中。在欣赏结束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既要看到音乐剧的外在形式,又要通过思考和感悟,体会其中的内涵。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在心中对儿童音乐剧形成概念,只有了解了什么是儿童音乐剧,才能明白该如何去表演儿童音乐剧。

(二)夯实歌、舞表演基础,为儿童音乐剧教学的实施奠定基础

儿童音乐剧的核心表现形式就是对歌、舞、剧的掌握与理解,当学生对儿童音乐剧的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教师就需要安排适当的课时对学生进行歌、舞的教学。教师可以结合音乐教材在课堂上开展各种让学生边唱边跳、自由律动的活动,打破以往课堂上学生“一坐到底”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中接受儿童音乐剧的教学,并实现向儿童音乐剧、歌舞剧情境教学的过渡。小学生本身就活泼好动,容易被欢快的气氛感染,这种又唱又跳的课堂教学方式,十分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投入到音乐学习中,为小学生学习儿童音乐剧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分类指导,让全体学生体悟音乐剧的魅力

当进行了前两项的教学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将学到的歌舞用歌、舞、剧相结合的方式表演出来。教师需要为学生设定一个特定的场景,将学生组织起来,给予每个学生一定的表演题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想象进行表演,并以学生实际表演的方式对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儿童音乐剧的技能进行检验,检验学生对基本功的理解与演绎是否正确、学生的基本功底是否扎实等,并将学生表演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再针对这些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纠正学生的错误。另外,通过让学生进行表演,教师也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的音乐天赋,对于那些音乐基础不好的学生,教师要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可以让他们参与道具制作、服装、伴舞、伴唱等内容的学习,让这一部分学生也能充分参与到儿童音乐剧教学中来。而对于那些有音乐天赋、音乐基础好的学生,教师就要重点对他们进行音乐方面的培养,激发他们的音乐潜能。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体会到儿童音乐剧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儿童音乐剧。

儿童音乐剧由于其形式活泼、内容多样,在音乐课堂中进行有机渗透的确可以提升教学效能。当然,作为一种丰富音乐课堂的教学创新模式,在应用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音乐教学所要求的一般规律,做到适时、适度,方能取得预想的成效。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教师进修学校附属第二小学 350000)

下载音乐走进作文课堂word格式文档
下载音乐走进作文课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让游戏走进小学生的音乐课堂

    让游戏走进小学生的音乐课堂 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屏峰学校 徐姗姗 【内容摘要】游戏对于小学生来说,遍布生活的各个角落,说起游戏二字,他们都眉飞色舞,可见他们对游戏多么的热衷,......

    走进音乐课堂的唱游教学(5篇范文)

    走进音乐课堂的唱游教学 唱游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必要形式,它主要以提高低年级学生的音乐素质为主要目标,唱游教学将具有动感的音乐与儿童好动的性格特点相结合,并且采用活泼......

    信息技术让京剧顺利走进音乐课堂

    信息技术让京剧顺利走进音乐课堂 阿城三中——卜桂琴 内容提要:京剧进课堂是开展新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传承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重要内容。如何让京剧走进学生的心灵,......

    让多媒体走进音乐教学的课堂

    让多媒体走进音乐教学的课堂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让创新走进小学音乐教学课堂

    让创新成为音乐教学课堂上的主旋律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意识 绵阳市游仙区育红博爱小学 何文凤 【摘 要】时光荏苒,如今,音乐教育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政府部门及专家......

    让儿童音乐剧走进小学音乐课堂

    让儿童音乐剧走进小学音乐课堂 一、“儿童音乐剧” 综合艺术实践课的崭新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从社会生活、学习经验中构建智慧、技能,是遵从了学......

    走进名师课堂

    《走进名师课堂》读后感 王晓燕 【“情境创设”要能真正服务于课堂教学,要能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与探究,要能激活学生的深入思考与探究,要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与想象,要能为学生的......

    走进名师大课堂

    走进名师大课堂 ——读《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有感 “轻负担的同时还要高效率;知识面广还要考试成绩高;作文写得少还要下笔成文,出口成章;学好文化课还要全面发展„„这是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