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劳动就业和(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4 03:39: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铜陵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劳动就业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铜陵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劳动就业和》。

第一篇:铜陵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劳动就业和

铜陵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劳动就业和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尽快建立起适应城乡一体化建设要求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按照《铜陵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方案》的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积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全面落实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险制度,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大力推进城乡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社会救助能力。到2012年,建立起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全面覆盖、比较完善、城乡一体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法制化、规范化、社会化的运作机制,建立健全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的工作联动机制,实现城乡居民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

(二)主要任务 1.实现城乡劳动者比较充分就业。到2012年,全市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城乡一体化促进就业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实现新增就业1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完成城镇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10万人,城镇消除零就业家庭,农村消除零就业转移农户。

2.全面推行一体化、多层次、可衔接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到2012年,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企业退休人员全部实现社会化管理。

3.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多层次医疗保险体系。到2012年,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相衔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险制度,参保率达96%以上。

4.完善城乡一体化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以城乡低保对象、城市“三无”对象、优抚对象、流浪乞讨人员、农村重灾户、特困户、五保户等特殊困难群体为主要救助对象,坚持以政府救助为主导,相关政策扶持为补充,社会各类捐赠为辅助,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救助体系。

二、工作重点

(一)认真贯彻《就业促进法》,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

1.统筹做好城乡劳动者就业。加大宣传、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力度,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高举公平就业旗臶,为城乡劳动者创造公平就业环境。要将扩大就业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促进就业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在发展经济和调整产业结构、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供就业援助、扶持创业等方面制订具体措施,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农业富余劳动力、复退军人、残疾人等群体的就业工作,建立健全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

2.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要合理规划小城镇,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在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的同时,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小城镇建设资金的投入,通过发展小城镇,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引导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开发就业岗位。大力发展劳务输出经济,加大对经济发达地区的劳力输出力度,扩大有组织劳务输出的规模,树立地方特色服务品牌,引导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3.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营造良好环境,促进全民创业氛围的形成。要面向城乡劳动者广泛开展创业培训,积极组织实施SIYB(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创业培训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创业培训后续服务,提升创业者素质,增加创业的成功率。要结合铜陵实际,鼓励城乡劳动者创办纺织服装、电子元器件、铜工艺品、农业产业化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要加快创业园(街、区)建设,依法利用存量建设用地、闲臵厂房等,因地制宜地建设循环工业园、高科技创业园、再就业创业园、失地农民创业园、返乡农民创业园等各类就业创业园(街、区),引导有创业愿望、有创业条件的城乡各类人员入园创业,给予扶持。各级政府要在资金、场地、税收、服务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铜陵籍成功人士和农民工返乡创业。

4.建立城乡困难群众就业援助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城乡劳动者援助制度,制定完善税费减免、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鼓励、支持其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或组织起来就业。规范就业困难人员调查摸底、申报认定等程序和办法,建立基础台帐和服务档案,实施动态管理和服务。在城镇,要重点加强对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援助。依托街道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一步完善零就业家庭申报认定制度,及时接受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援助申请。提供有针对性的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等就业服务和公益性岗位援助,确保有就业需求的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在农村,要积极探索帮扶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办法。把农村困难家庭中有就业能力、有转移就业愿望的成员,特别是零转移农户纳入就业援助范围,提供技能培训、岗位信息等服务,落实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等政策,帮扶困难家庭人员特别是零转移就业农户至少有1人实现转移就业。将难以实现就业的残疾人列入就业困难人员范围,提供就业援助。

5.建立面向所有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城乡劳动者均可参加政府补贴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城乡劳动者凭《就业失业登记证》,可自愿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定点培训机构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合格的发给《安徽省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培训后参加技能鉴定合格的发给相应等级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有创业愿望的可参加创业培训,培训合格的发给《安徽省创业培训合格证书》。建立培训与就业相结合的衔接机制。各定点培训机构要大力推行“订单式”和“定向式”培训,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积极推荐就业,实现培训—鉴定—就业一条龙服务,提高培训后学员的就业率。

(二)完善和落实一体化、多层次、全覆盖的社会保险制度,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保障水平。

1.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在巩固和完善城镇各项社会保障的同时,重点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社会保险。建立由农民自主筹缴费为主,村补助,财政适当补贴的筹资模式,稳步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选择条件较好的地区先行实施,逐步推开。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相互转移机制。

2.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增加筹资额,提高保障水平。加快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衔接,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策、待遇和管理的统一。

3.实行统一城乡务工人员的失业保险制度。取消城乡务工人员在失业保险政策上的差别,实行统一参保,统一缴费比例,统一待遇,统一管理,实现城乡务工人员失业保险全覆盖。

4.逐步提高农村保障水平。根据铜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结合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城镇社会保障水平,适时调整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确保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有较大增幅和提高。

(三)完善城乡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提高诚信、阳光、科学化管理服务水平。

1.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巩固城乡低保应保尽保成果,规范低保准入和退出机制,完善规范化管理和监督机制,健全完善城乡低保诚信机制、低保与促进就业联动机制以及与铜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一致的自然增长机制。深入贯彻新颁布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推动农村敬老院向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或老年公寓转变,集中供养率达50%,逐步建立农村五保与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的自然增长机制。

2.重点抓好困难群体救助。完善临时救助制度,深入开展“阳光救助行动”,为城乡低保边缘户、因病因灾等低收入困难群体解决临时困难,切实保障其基本生活权益;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发挥福彩公益金、慈善资金、捐赠资金等在救助中的最大效益;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协调委员会例会制度,完善救助职责分工,搞好各项救助制度尤其是住房救助、就业援助、法律救助、教育救助以及残疾人救助制度之间的衔接配套。

3.进一步加强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健全工会组织四级帮扶体系,逐步提高慰问和救助标准,重点完善特困职工医疗优惠政策,提高医疗补助标准。探索在优势行业、大企业中建立职工医疗互助补充保险工作,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互助互济作用,推动送温暖工程经常化、制度化、社会化。

(四)加快发展慈善事业,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积极培育发展各类社会慈善组织和专业志愿者服务组织,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慈善活动。加强社会捐赠管理,依托基层社会事业服务机构,设立社会捐助接收站(点),广泛开展专项和经常性捐赠活动,积极推广“慈善超市”和“爱心超市”,使社会捐助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形成政府支持、社会举办、公众参与的慈善事业发展新局面,不断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五)以民有所居为目标,加强住房保障工作。以满足城市低收入家庭基本居住需求为目标,建立以廉租住房制度为重点,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城市廉租住房制度,规范发展经济适用住房,大力推进城市旧住宅区整治改造,开展限价房试点,加大普通商品住房供应。“十一五”末,全市廉租住房保障范围扩大到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年度经济适用住房供应规模占年度普通商品住房供应规模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20%;用5年左右时间,把我市旧住宅区基本改造完毕。结合新农村建设,统筹规划,统一布局,建设农村居民点。

(六)夯实公共服务基础,提升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水平。

1.加强街道(乡镇)和社区(村)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机构建设。做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使基层服务组织与其担负的任务相适应。

2.加强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在与省厅实现广域主干网互联并使用全省统一劳动社保软件平台的基础上,全力推进金保二期建设,尽快在全市范围实现数据标准和业务流程的统一,实现劳动保障网络到县区、街道、乡镇、社区、村等和定点医院、定点药店的全面覆盖。积极做好全省统一社保卡的发放、管理等工作,逐步实现社会保障卡在办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等各项劳动保障业务中的应用。

3.加快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根据我市产业发展和技术工人需求情况,重点建设好市区公共实训基地,并带动县、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形成中心示范、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各具特色、产业衔接的区域性公共实训基地网络。

三、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为建立完善城乡一体化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提供组织保证。把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摆上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位臵,成立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三个推进小组,落实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形成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分层推进的工作机制。将城乡一体化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相关目标任务列入县、区及市有关部门的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和现代新农村建设内容,层层签订责任书,建立工作报告制度、定期通报制度和检查督办制度,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建立完善城乡一体化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营造政策环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深化户籍、土地、住房、教育、医疗等配套改革,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制度,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在城镇稳定就业创造条件。按照“统一、有序、高效”的原则,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等方面,逐步形成一体化、多层次、可衔接的政策体系和多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

(三)建立经费保障机制,为建立完善城乡一体化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提供资金支持。加大政府公共财政对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投入力度,较大幅度增加对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等方面的支出,形成与城乡一体化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相适应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和激励机制。

(四)健全劳动保障监察机制,为建立完善城乡一体化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保驾护航。建立覆盖城乡所有用人单位的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体系,依法严肃处理用人单位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加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劳动争议处理以及城乡劳动保障服务平台等机构协调劳动关系的职能作用。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实现对劳动合同签订、履行等情况的动态监管。加强劳动争议处理工作,提高劳动争议仲裁效能,切实维护城乡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二篇:铜陵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情况汇报

铜陵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情况汇报

铜陵市人民政府

(2008年6月19日)

铜陵市辖一县三区,代管普济圩国营农场,国土总面积1113平方公里,2007年末,全市总人口73.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34万人,城市化率为58%,工业化率为67%。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发改委的关怀支持下,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2007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财政收入达到50.2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6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530元,先后荣获全省文明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国家现代林业示范区称号。今年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3.5%和35.3%,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均保持在13%以上。经济社会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积极态势。

一、铜陵市具备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良好基础

一是具备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自然基础。我市位于皖中南暨长江下游南岸,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形,地势自南而北由后山区、丘陵区、洲圩区依次分布,除去三块飞地,其中后山区和洲圩区约占国土面积的70%。作为工矿城市,很多厂矿靠近资源设点,身处县乡之中,客观上在劳动用工、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需求等多方面带动和推进了周边农村的发展,而狭小地域形成的产业和人口布局必然在先天促成城乡一体融合发展。二是具备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基础。我市属于皖江城市带第一方阵城市,经过5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已从一个单纯依赖资源开采的初级原材料加工型产业体系转变为以铜加工、电子、化工、建材、纺织和能源等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86.83亿元,非农产业比重超过97%,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不到全市的四分之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现价总产值584亿元,工业增加值16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突破700亿元,— —

2实现利润25亿元,四项指标总量均居全省第4,特别是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47,居全省第一。从人均水平来看,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消费能力等多项指标均居全省前列。三是具备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想基础。今年是解放思想30周年,铜陵在其间多次开展全市范围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十七大提出在新起点上要继续解放思想,市委、市政府围绕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开展了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促使广大干部群众加深了对“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的理解,引导全市人民冲破阻碍发展的思想束缚,破除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发展愿望,深化创业富民、创新强市各项活动,加快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四是具备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治基础。党的十六大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金钥匙”,十七大指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省委、省政府也提出“城乡一体化马芜铜先行一步”的战略部署,对资源型城市推 — 3 —

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我市在2005年就提出了铜陵市城乡一体化发展“三步走”战略目标和城乡“五个统筹”(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基本建设、统筹城乡市场体系、统筹城乡管理体制、统筹城乡社会事业)方向,制定出台了《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实施意见》。今年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准确把握市情,正确分析和判断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主动抬高工作标杆,提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提前8年实现全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五是具备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践基础。1991年,我市就提出“一体二通三突出”的发展战略,其中“一体”就是“城乡一体化”,标志着我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实践的开始。近年来,我市着力在率先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城乡一体发展等方面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惠及了包括30万农民在内的全市人民,使全市人民群众在共建中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005年,我市率先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覆盖,全市有29.6万农村居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6年起,全面实施了农村最低生活 — —

4保障制度,低保金人均补差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结合城市总体规划新一轮修编,专门拿出1700万元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城乡一体化规划和城镇乡村规划编制;建成“村村通”道路514公里,提前3年完成省下达的“村村通”工程目标;在全省率先免征了农业税、免除了洲圩区防洪排涝水电费、实行了公益林生态补偿机制、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阶段的“两免一补”。用4年时间,投资1516万元,完成了45座水库除险加固。农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主要农产品连年丰收。城乡用电、供水实行了同网同价,城市天然气普及率达到92.3%,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0.6%。城市化率从2003年的51.4%增加到2007年底的58.8%,建成区面积从2003年的34平方公里增加到55平方公里。

上述情况表明,我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础比较扎实,城乡一体化发展已走上了互动融合的道路,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正在形成。

第三篇:铜陵市郊区2009年城乡一体化

铜陵市郊区2009年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工作要点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2009年中央1号文件和全市城乡一体化暨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近郊城市化,远郊城镇化,农业精品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我区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进程,打造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城乡一体化工作方案

1、成立区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全区城乡一体化实施方案,在1个月内出台。(责任单位:区委办、区政府办、区统筹委)

2、制定城乡一体化各子方案,均在市子方案下发后1个月内出台。

一是制定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体系实施方案。(责任单位:区经发委)

二是制定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推进体系实施方案。(责任单位:区统筹委)

三是制定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

四是制定改革完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实施方案。(责任单位:区国土局)

五是制定土地流转实施方案。(责任单位:区统筹委)

六是制定建立城乡一体化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实施方案。(责任单位: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七是制定推进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实施方案。(责任单位:区财政局)

八是制定铜陵南部城区建设实施方案,市没有子方案,由铜陵南部城区建设管委会负责制定,1个月内出台。(责任单位:铜陵南部城区建设管委会)

九是制定城乡一体化生态环境建设实施方案。(责任单位:区环保旅游局)

十是制定市级事权、产权下划的具体实施细则。(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人事局)

3、加强督查。区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将对各单位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工作进度进行定期督查指导和不定期抽查。(责任单位:区委办、区政府办、区统筹委)

二、启动起步区建设,加快南部城区建设进程

1、起步区建设

一是上半年完成起步区规划和政务中心详规报批,9月底前启动政务中心建设。(责任单位:铜陵南部城区建设(大桥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二是完成1.2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包括大通工贸园、横港物流园、私营工业园、政务中心、大通110KV变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责任单位:铜陵南部城区建设(大桥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三是做好南部城区的市重点工程的征迁和协调服务工作,包括铜都大道三期、铜官大道、准海南路、沿新大道南段、天店路、东大路等。(责任单位:区征迁执法中心)

2、安置点建设

一是实施白鹤家园安置点建设工程。白鹤家园安置点二期15栋上半年开工,水、电、气等方面工程要同步完成。(责任单位:区征迁安置房建设项目部)

二是实施罗家村安置点工程建设。罗家村安置点一期6月份交付使用,二期9月份交付使用,三期13栋住宅房年底交付使用。(责任单位:区征迁安置房建设项目部)

三是实施大通民主安置点和美食广场建设。完成一期开工地块征迁、项目规划等前期准备和规范完善土地手续等工作,3月18日美食广场开工,年内完成主体工程10万㎡封项。(责任单位:区征迁执法中心)

三、选准突破口,加快城乡一体发展

1、大通镇:以全力争取移民迁建工程,推进历史文化旅游名镇建设为突破口。一是大力推进移民迁建工程,为和悦洲整体开发打下基础。做好调查摸底、制定实施方案,落实转户、低保、社保等优惠政策,争取土地整理、复垦、农业产业化项目,实施和悦洲土地流转,编制和悦洲旅游休闲观光整体开发的项目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移民迁建安置点规划设计,争取土地置换政策,加大宣传力度,做好群众稳定工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招大项目。二是适时启动古镇保护开发,分阶段实施和悦老街、澜溪老街恢复和保护开发。今年确保完成大通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编制及报批。三是逐步实施大通旅游开发。今年完成白浪一期工程建设,发展大通鱼文化,结合和悦洲土地流转,打造生态旅游观光业。(责任单位:大通镇)

2、铜山镇:以实施工业强镇战略,打造远郊功能齐全的省级中心镇为突破口。一是做好镇总体规划修编,将矿区纳入镇统一规划,确保年内完成,并积极争取棚户区改造项目。二是做好铜山矿业深部开采和铜山金磊万吨水泥线项目的协调服务工作,发展为大企业服务的配套产业,为争创亿元财政乡镇打下基础。三是加强中心镇建设,11月底前实施完成竹园社区综合整治工程,从铜显路两侧的农村小区入手,逐步实施每个村1-2个小区的城镇化建设,今年完成北屋小区配套建设;实现有线电视、宽带互联网、组组通、路灯全覆盖,绿化覆盖率60%以上。(责任单位:铜山镇)

3、灰河乡:以实施城乡一体化生态环境建设,创建国家级生态优美乡镇为突破口。一是大力发展精品农业,加快实施1000亩东风葡萄基地规划建设、5000亩太阳意杨林生态开发建设、久昌2000亩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和东元千亩樟园建设,主导农产品基本通过无公害认证。二是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力度,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基本消除区域内污染源;大力开展生态环境建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今年要完成1个省级生态村、2个市级生态村的申报工作,力争获得1个省级生态村和1个市级生态村称号;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级生态优美乡镇。(责任单位:灰河乡)

4、安庆矿区办事处:以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远郊中心村建设样榜点为突破口。做好马鞍、花园社区综合整治规划,11月底前完成综合整治工作,总投资不少于600万元;完成马鞍、花园道路户户通、中间河护砌、社区亮化和村庄绿化;完成社区健身场所、有线电视和网络到村入户;实施电网改造工程,完成投资1100万元;建成道路宽畅、路灯明亮、绿树成阴、溪水清沏的新农村建设样榜点。(责任单位:安庆矿区办事处)

5、桥南办事处:以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为突破口。结合安置点建设,利用土地征迁机遇,通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流转和置换,扩大建设用地规模,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居民增收。(责任单位:桥南办事处)

四、抓好项目建设,完善基础设施

全区确保完成基础设施建设2.6亿元,其中南部城区管委会1.2亿元,区征迁执法中心2500万元,区征迁安置房项目部2500万元,大通镇、桥南办事处、安庆矿区办事处、铜山镇各2000万元,灰河乡、专管办各500万元。重点做好以下项目建设:

1、社区亮化及社区办公楼工程。实施20个社区亮化工程,安装2000盏路灯;实施3个社区活动房建设。完成投资1000万元。(责任单位:乡镇办、区专管办、区统筹委、区民政局)

2、社区整治工程。实施5个社区综合整治工程,完成投资1500万元。(责任单位:乡镇办、区统筹委)

3、道路建设工程。实施道路建设22公里,完成投资800万元。其中:村村通9.9公里(大通4.9公里,安铜办1.7公里、铜山镇3.3公里);改造完成大通光荣大道、沿江路建设任务;实施完成组组通和户户通10公里。(责任单位:乡镇办)

4、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总投资219.6万元,新建1座5T垃圾中转站,购置1辆5T拉臂车、1辆洒水车、2辆电动垃圾收运车、2辆2T小型垃圾运输车、380只废物箱。(责任单位: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5、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大通郎冲畈、千斤坝2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投资180万元。(责任单位:大通镇、区统筹委)

6、河道疏浚工程。河道疏浚35公里,完成投资350万元。(责任单位:乡镇办、区统筹委)

7、中心村镇建设工程。实施大通镇区、铜山镇老镇区综合整治和5个中心村配套建设。(责任单位:乡镇办、区统筹委)

8、省市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认真组织实施2009年省千村百镇示范工程和市新农村建设十项重点工程建设。(责任单位:乡镇办、区统筹委、区财政局)

五、围绕精品作文章,发展现代农业

1、推进“4285”工程,打造精品农业

一是建设精品基地。年内精心打造500亩葡萄、1000亩无公害蔬菜、600亩彩化苗木、400亩高产早园竹、400亩高产板栗、50亩白姜、50亩食用菌7个精品农业基地建设。重点扶持东风葡萄基地,连片再扩种150亩葡萄,使葡萄面积达到1000亩,申报绿色农产品认证。(责任单位:各乡镇办)

二是塑造精品品牌。继续培育小磨油、生姜、葡萄等特色农产品品牌,通过大通美食节、灰河东风葡萄节等活动来进一步提高知名度,塑造精品品牌,力争今年市以上名牌农产品达到3个。(责任单位:各乡镇办)

三是发展精品乡村旅游。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成白浪湖渔业休闲中心一期工程建设,新增旅游固定资产投入1000万元以上;实施铜山镇农民休闲公园建设,培育精品乡村旅游业。(责任单位:大通镇、铜山镇、区环保旅游局)

四是培育精品龙头企业。通过政策引导、贷款贴息等方式,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促其做大做强。申报市级龙头企业16家以上,其中大通镇6家以上,桥南办事处和灰河乡各3家以上,铜山镇和安庆矿区办事处各2家以上。申报省级龙头企业3家以上,其中大通镇、桥南办事处、铜山镇各1家以上,灰河乡和安庆矿区办事处也应创造条件积极申报。(责任单位:乡镇办、区统筹委)

2、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各乡镇办要创新思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不改变土地性质下,加快土地流转步伐,通过租赁、转让等方式由公司进行综合开发,实现规模化经营。今年确保流转土地面积达到2.3万亩,其中大通镇8000亩、桥南办事处6000亩、灰河乡4000亩、安庆矿区办事处2000亩、铜山镇3000亩。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各乡镇办完成1家专业合作社的规范运作,开展土地置换和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责任单位:乡镇办、区统筹委、区国土局)

3、加强新型农民培训,促进农民向市民过渡。组织实施农民科技、农村实用技术、思想道德素质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造就一批懂经营、会管理、善开拓、勇创新的新型人才队伍。聘请安徽农业大学教授、省农科院等专家培训农民1000人次;阳光工程培训1700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1300人。(责任单位:乡镇办、区统筹委、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六、发展社会事业,促进郊区和谐

1、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全面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改善办学条件,完成280名双亲留守儿童读物征订工作;实施12401.2㎡中小学校舍加固改造工程,完成投资620万元。(责任单位:区教育局)

2、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水平。完成1所乡镇卫生院和11个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0%以上,确保不少于1.2万人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责任单位:区卫生局、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3、提高农民养老保障水平。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和分类施保;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到年底实现参保16911人,参保率达60%;完成农村敬老院40张床位的改扩建工程。(责任单位:区民政局、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4、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完成1个乡镇1个村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18个社区文化家园点、3家农家书屋建设、11个20户以上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责任单位:区文体广局)

第四篇:桐乡市城乡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专题规划

桐乡市城乡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专题规划

随着我市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加快推进城乡一体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已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为了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我市“十一五”规划,巩固“十五”发展成果,指导和推动我市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特制定本专题规划。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基础条件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镇乡、街道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劳动保障体系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十五”期间,全市社会保险、城乡统筹就业、城乡低保、城乡合作医疗制度都取得了新的发展,为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保险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我市的社会保险事业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社会保险体系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已基本形成了以养老为龙头,医疗、失业、生育、工伤保险比较完整的社会保险体系。社会保险的管理体制已经理顺,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社会保险的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截止到2004年底,养老保险的参保总人数达到17.67万人,其中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2.34万人、事业养老保险1.35万人、农村养老保险3.98万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积累5.45亿元,支付能力达38.11个月。职工医疗保险参保总人数达到5.26万人,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收支平衡;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保人数43万人,占全市农民的80%以上。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93万人,失业保险基金实现了收支平衡并略有结余。工伤、生育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参保人数分别为3.5万人和1.6万人。

1、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覆取得显著成绩。早在1994年,我市就突破国有企业、县以上集体企业界限,将镇办企业纳入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997年,我市及时将个体工商户、城镇自由职业者也纳入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近年来,我市还陆续解决了乡村医生、村委会干部、城镇退伍兵、农村计划生育夫妇等群体的养老保险问题。2002年以来,我市根据省、嘉兴市部署,大力推进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覆工作,提出用三年时间完成省政府下达的扩覆目标任务。根据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桐乡市在职参保总人数至少要达到10.5万人,实际缴费人数达到在职参保总人数的90%以上才能完成任务。市政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制,每年都下发文件,召开全市性会议对扩覆工作进行部署,利用宣传、舆论、法律、经济、服务等措施促使企业参保。同时,我市还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基金征管新模式。1999年初,我市开始推行“地税征、财政管、社保依法支付和业务管理”的养老保险费征收新模式,切实提高征缴率,确保应收尽收,2000年以来,我市已连续获全省养老保险基金征管先进。养老保险基金征缴一直保持99%以上的征缴率。截止到2004年12月底,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职参保总人数达10.59万人,其中,实际缴费人数9.8万,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指标。全市2.1万离退休人员都按时足额领到了养老金,且全部实现了社会化发放。

2、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推进,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尤为迫切。2002年,我市出台政府第24号令,对市区城建规划区内的被征地农民采用养老保险的办法进行分流安臵。2003年底,根据省、嘉兴市部署,出台了(《关于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意见》桐政发[2004]2号),对全市所有被征地农民参照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两低办法”纳入社会保险,目前正在组织实施。到目前为止,被征地农民安臵人数达2.32万名,其中参加养老保险的15883人,其中有5022人按月领取养老金。

3、农村养老保险逐步起步。我市自1996年建立农村社会养老 保险制度以来,截止2004年底,农保参保人数达到3.9万人,已有432人按月领取养老金。2004年,我市开始对原有的农保参保人群进行全面的清理整顿,完善了台帐资料,并进行了广泛的调研活动,着手研究新形势下农保发展的新思路,拓展农保发展的新空间。

3、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制度改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在国家、省的统一部署下,本着“积极慎重、稳步推进”的原则,从2002年4月起开始运行,原劳保医疗和公费医疗逐步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轨。到2004年底,全市医疗保险参保总人数达到5.26万人。同时,我市还加强“两个定点”管理,进行量化考核,加大宣传力度,完善医保政策和服务,努力确保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平稳运行。目前,参保范围和对象已扩大到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和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工伤、生育、失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相关政策和管理办法逐步完善。

4、逐步建立了新型的合作医疗制度。2002年以来,我市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其覆盖面在逐步扩大,从原来的农民逐步扩大到未享受医疗保险的城乡居民,个人筹资从20元增加到25元,各级财政及集体筹资从6元增加到30元。提高了基金抗风险能力和受益面。截止到今年6月底,全市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已达48万多人,参保率近90%。城镇居民参保已达2.2万余人。合作医疗筹资总额达到2700多万元。

(二)就业形势基本稳定,新型就业格局基本形成,城乡统筹就业开始起步。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关系民生的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就业优先方针,积极贯彻落实上级党和政府的就业再就业政策,制定出台了全面、完善的就业再就业政策,健全责任制,落实各项措施,确保就业形势基本稳定。结合我市产业结构调整,把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整农村就业结构,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摆上重要位臵,列入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强化就业再就业、职业技能培训。成立农村劳动力转移 培训领导小组,开展万名农民培训工程。同时,在全市范围推进就业制度改革,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为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创造良好的服务平台,取得了一定成效。

1、基本建成了统一开放的的劳动力市场。经过多年建设,我市劳动力市场建设成效明显,运作平稳有序,为劳动者求职和用人单位招工搭建了良好的交流服务平台,对建立健全“企业自主用人、劳动者自主择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市场竞争就业机制起到了重要作用。市劳动保障部门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切实贯彻《浙江省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完善市场管理制度,规范职介行为。

2、就业形势基本稳定。近年来,我市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4%左右,2002年为3.89%,2003年为3.9%,2004年为3.7%。面对企业改制、大中专毕业生大量增加等严峻形势,市委、市政府想法设法促进就业再就业,努力开辟就业岗位,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力度,落实就业再就业资金,完善就业服务,确保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同时,大力开展再就业援助行动,对城镇失业人员中的“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采用优惠政策和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等措施帮助就业。

3、进一步完善了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对在城乡各类企业就业的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截止到2004年底,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87%以上。完善了劳动保障监察机制,把城乡各类企业纳入劳动保障监察范围,协调各部门建立了劳动保障综合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对重大的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实施有效监管。同时,组织实施欠薪预警和保障金制度,劳动争议案件得到妥善及时处理。

4、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我市重视农村劳动力和被征地农民转业转岗工作,市政府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政府实事工程来抓,成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领导。从提高农村劳动力和被征地农民的职业技能素质和竞岗能力入手,积极开展政策宣传和就业形势教育。2004年开始,开展万民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力度,采用订单式培训等方法,提高农民培训 后的就业率。2004年培训农村劳动力1万余名,其中职业技能培训5100余名,帮助农民转岗就业4621人。对于被征地农民,我市还免费提供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并从2004年3月起,对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免费发放《就业培训券》,进行免费培训。同时,采取灵活机动的培训方式进行培训,开展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培训,想方设法提高职业技能培训效果。到目前为止已经发放《就业培训券》5780张,参加培训的人员4271人,实现再就业2300多人。

(三)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工作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难点。经过多年探索,已基本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一是实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1997年初就出台了《桐乡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暂行办法》,按照城乡一体、制度统一、标准有别和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整体推进,实现应保尽保。截止到2004年底,全市累计列入低保39055人次,发放低保金1776.6万元。其中,农村35383人次,发放低保金1465.6万元。同时,按照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调整保障标准,目前,农村为月人均150元,城镇为月人均250元。二是建立城乡困难人员医疗救助制度。去年出台了《桐乡市城乡困难人员医疗救助暂行办法》,从2005年1月起对城乡低保家庭、城镇特困职工家庭及其他城乡困难家庭实施医疗救助。切实解决城乡困难人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三是广泛开展结对帮扶。全市上下把扶贫帮困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市四套班子领导、市级机关各部门,团市委、市妇联、工会等都积极参与,通过提供就业机会、提供服务、送温暖、送技术、扶贫建房、发教育券等形式多渠道帮助困难群体。四是建立慈善总会。2002年,我市建立了慈善总会,并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加慈善捐款,目前共筹集资金1830万元,为1710余人发放救助款300余万元。

二、推进城乡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建设目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市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因为城乡二元结构、思想认识、历史原因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城乡一体化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还任重道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不利于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养老保险为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完备,并具有法律的强制性和操作的规范性,而农村养老保险全省还没有统一的政策规定,仍遵循农民自愿参保的原则,纯农民因户籍原因被排斥在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外;在医疗保险方面,目前机关、事业和城镇企业职工已组织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水平较高,而农村现行的合作医疗制度,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较低;再如失业保险,至今仍没有延伸到农村农民群体。

2、社会保险覆盖面不大,没有实现应保尽保。近年来,我市养老保险扩面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根据有关数据,我市的企业总数5000余家,职工总数20多万人,到2004年底,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3026家,在职参保还很低,全覆盖的任务仍然艰巨。2002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启动后,进展速度很快,截止到2004年底,医疗保险参保总人数5.26万,但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尚未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农民养老保险的参保率还不足10%。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偏低,受益面仅5%左右。失业保险仍没有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纳入其中,不计算在失业率之内,不利于客观分析我市就业状况,也不利于就业的城乡一体化建设。

3、职业技能培训教育投入不足,技术工人整体素质不高。2003年,劳动保障部门就技术工人素质状况作过一项专项调查,根据统计,截止到2003年底,桐乡市共有企业从业人员19万多,按技术工人数应占工人总数的40%比例计算,全市应有各类技术工人7.6万多人,但我市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技工仅1.5万多人,还不到企业需求技工总数的五分之一。一些企业急需的中高级技工更是匮乏,技术工人整体文化水平也偏低,工种结构不合理,严重制约了我市企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因为思想观念、现有技术人才培养制度、评价体系等影响,企业以及社会对职业技能培训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投入不足。这和我市推行“工业立市”战略,建设经济强市,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有很大差距。

4、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一定难度。根据农经部门统计,我市剩余劳动力在6万人左右。随着近年来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民的土地被征用,被征地农民数量急速增加,截止到2004年底,被征地农民总人数约4.5万人左右,而且,在被征地农民中也存在相当数量的“4050”人员,就业难度不小。

5、劳动保障服务体系还不完善。近年来,我市虽然在劳动保障服务体系完善方面做了一些工作,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比如2003年我们在全市各镇乡、街道的村组配备了就业信息联络员,在各社区配备了劳动保障管理员,但各镇乡、街道和开发区社会保障事务所至今尚未建立。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功能还不完备。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

积极推进我市城乡一体化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既是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需要,更是进一步提升城乡人民保障水平,切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我市是浙江省经济基础较好的县市之一,连续多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前50强。因此,桐乡建立统一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既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有现实的可能。推进城乡一体化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富民强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深化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改革,努力缩小城乡差别,逐步实现城乡的相互融合和协调发展,力争到2010年建立统一、规范和完善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总体目标是:

1、建立多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2010年底,所有用人单位和职工实现养老保险全覆盖,达到 应保尽保的目标;2007年底,劳动年龄段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达到60%;2010年底,劳动年龄段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达到90%以上。农村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略高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水平。

2、深化失业保险制度改革。

根据我国失业保险的有关规定,失业保险的保障对象是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城乡一体化后,农村个体工商户、工商企业从业人员都可以参加失业保险。城乡居民享受同等的失业保险。发挥失业保险保障生活、促进再就业的双重功能,加强失业保险与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衔接,做到应保尽保。

3、实现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

积极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用人单位和职工在参加养老保险的同时,必须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建立完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制度。到2005年,建立基本覆盖城乡居民应保对象的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争取到2010年,城乡合作医疗保险与职工大病保险基本接轨,逐步实现城乡社会医疗保障一体化。

4、完善城乡统筹就业体系。

政府各部门协调配合,在拓展就业渠道,开发城乡就业岗位以及户籍、土地、教育等相关配套政策方面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政策体系,并制定促进城乡就业的规划,全面形成市场导向、城乡一体、公平竞争的就业机制。建立并不断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框架。从事第一产业的本地农村劳动力调整到20%以下,第二、三产业的就业人员达到50%以上,实行统一的劳动用工管理制度。2005年完成全市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同时,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彻底打破城乡居民二元化的身份制度,清理所有的歧视或不合理的规定,对农民的社会保障、劳动就业、职业培训等问题,在政策、制度、服务等方面逐步实现城乡统一。

5、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结合我市实际,从解决困难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加快构建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其他救助、救济和社会帮扶为补充,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组织网络化、管理社会化、保障法制化的与经济社会发 展水平相适应的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扩大城乡保障面,逐步提高保障标准,达到应保尽保。要逐步形成政府负责、民政主管、部门尽职、社会参与、乡镇实施、敬老院承办的五保供养管理体制。

四、推进城乡一体化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工作措施

(一)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政策体系。

1、全面形成市场导向、城乡一体、公平竞争的就业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框架。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离土离乡、离土不离乡和从事家庭来料加工等多种形式得到比较充分的就业,使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实行统一的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对在城乡各类企业就业的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依法实行用工备案登记。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机制,城乡各类企业纳入劳动保障监察范围,并建立有效的企业工资支付监控制度。

2、建立城乡失业状况监控制度。实现城乡登记失业率向城乡调查失业率统计监控方式的转变。本市城乡劳动者,在城镇就业或在农村承包土地经营以及外出经商务工的均纳入就业统计范围,凡劳动年龄内的城镇失业人员,农村土地被征用劳动者和自愿向二、三产业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均实行失业登记。城乡调查失业率控制在6%-7%之间。

3、统一就业服务内容和标准。城乡劳动者在求职、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方面,按照统一的服务内容和标准,接受统一的就业服务。

4、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快市场硬件建设,加快桐乡市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做到乡镇有网点,街道社区有窗口,基本形成市区、镇乡(街道)、社区(村)的劳动力市场三级框架体系。同时要加快信息网络建设,职业介绍和就业服务实现计算机管理,市区、镇乡(街道)、社区实现信息联网,形成面向城乡所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市场信息网络,实现政府、市场、用工单位相通开放的劳动力资源和就业用工岗位信息共享的目标。

5、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努力提高劳动者文化素质、技能水平和创业能力。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动员全社会力量,建立灵活有效、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网络,增强劳动者就业、再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实际能力。特别要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就业弱势群体实行免费培训。经过培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初步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获得相应的职业技术资格。全面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提升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证书的社会地位,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步伐。

6、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加快和完善镇乡、街道社会保障事务所(站)的建设,2005年完成全市基层劳动保障平台,以适应就业和保障工作的需要,形成覆盖城乡的劳动保障服务三级网络。

(二)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推进城乡养老保险协调发展。按照“一体系、多层次、广覆盖”的原则,实行与目前实际相吻合,又便于向城乡整体目标过渡的社会保险制度,扩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

1、实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不断加大工作力度,落实政府责任,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加强督查,采用舆论、行政、法律等手段促进用人单位参保。改变基金征缴办法,全面贯彻省政府188号令《浙江省社会保险费征缴办法》。加快推进“金保工程”,实施“五保合一”全新征缴模式。制定保面扩面措施,建立退保审核制度,做到参保人数“退一补一”,完善长效机制。强化基金征缴,多渠道筹资充实基金,提高基金支付能力。重视企业解除、终止劳动关系的职工养老保险续保工作。

2、积极探索和完善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为龙头的保险制度,坚持以参保人员家庭为主、集体经济补助与地方财政适当扶持为辅,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采取基金积累模式,实行个人帐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制度,缴费水平应与农村居民的收入现状和承受能力相适应;待遇水平应与个人缴费相挂钩,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和基金承受能力相适应,确实发挥农保养老的作用,最终减少农村低保人数,减轻政府的长期保障压力,并随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建立养老待遇正常的调整机制。注重农村养老保险办法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办法相互转换和衔接,实现社会保险制度城乡一体化。

3、不断完善我市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办法,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一是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实行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保险相结合的办法,并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生活保障风险准备金;二是采取分步走的办法逐步建立被征地农民的医疗保险,先实行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办法,并逐步向大病医疗统筹过渡,最后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并轨;三是进一步完善促进被征地农民就业的扶持办法,为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发放《再就业优惠证》,给予享受城镇集体企业失业人员同等政策优惠。鼓励被征地农民自主就业、自主创业。

4、实现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在做到“两个确保”,搞好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的基础上,加快研究制定我市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有关政策,从健全机构入手,在各镇乡、街道和各社区设立工作机构,并确保人员、经费、场地等各方面工作的落实,尽快办理移交手续,逐步完善制度,实现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把退休人员生活、学习、娱乐等都纳入社区管理范围。

(三)深化医疗保险改革,扩大合作医疗保险覆盖面。

1、深化改革,扩大覆盖。一方面要加强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点的管理服务工作,提高备药率,降低医疗和药品费用支出,完善结算办法;另一方面要不断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努力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加快完善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单位医疗补助和社会医疗救助等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满足各类人群不同水平的医疗保险需求。

2、城乡并举,完善保障。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进一步加快完善城乡居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要切实按照上级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积极组织引导城乡居民应保对象参加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实行农民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逐步增加政府资助的比例。要建立有效的农民合 作医疗管理体制和社会监督机制。

(四)努力扩大工伤、生育、失业保险覆盖面。

围绕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的宣传贯彻落实,抓好工伤保险制度的完善,把各类用人单位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人员全部纳入工伤保险。完善工伤保险政策,规范工伤认定的程序,严格落实受工伤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有效分担参保单位的工伤风险。同时,研究浮动费率机制,加强工伤保险在工伤预防、职业康复的投入,有效调动用人单位参保积极性,更好发挥工伤保险在事前预防和事后补救的功能。

认真贯彻《浙江省生育保险暂行规定》,扩大覆盖面,从规模以上企业着手,逐步覆盖到各类用人单位,统一和规范管理办法,积极探索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协同推进的新办法。

全面贯彻《浙江省失业保险条例》,进一步规范管理办法,逐步实现失业保险全覆盖。

(五)改革城乡社会救助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

1、完善农村低保制度。一是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专题调查研究,确定特困农民家庭的标准,摸清处于特困农民家庭的数量、分布等情况,弄清楚造成特困家庭的原因,各种原因的比例等,以便分别处理。二是完善农村低保动态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低保申请、评议、审定和发放程序,接受群众监督,努力做到应保尽保。三是逐步提高农村低保标准,缩小城乡低保标准距离。四是低保制度与失业保险制度、被征地农民保障等工作相结合,对失业保险到期仍未实现再就业及被征地农民未实现就业的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群众给予最低生活保障。五是制定有关政策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工作体系。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措施,从根本上进行扶贫帮困。六是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形成全社会扶贫帮困的良好风气,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实施低保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帮助贫困城乡居民解决生活困难,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一体化。

2、抓好城镇三无对象和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工作。首先,对已扩建未到位的敬老院逐步进行改建,以达到标准要求。第二,政府主导,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进一步落实福利事业的扶持优惠政策,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多渠道兴办、多形式供养、加快推进福利事业社会化、产业化。第三,分级分担,健全保障机制。合理确定集中供养出资比例,明确责任主体,健全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确保集中供养政策落实到位。市、镇乡、街道承担供养对象生活保障救助经费,设财政专户,专款专用;村、组负担五保对象吃、穿、医、葬的部分费用。第四,尊重供养对象意愿,入院自愿,出院自由。对愿意集中供养的供养对象,按个人申请、身体检查、镇乡、街道批准,与敬老院签订协议的程序办理入院手续。在强调集中供养的原则下,对患有精神病或传染病而不宜集中供养的供养对象,全额补助低保金,并确保粮食衣物等各项基本生活供应;对不愿集中供养的,由镇乡、街道、村和供养对象三方共同签订协议,实行分散供养,并应经常上门看望、走访、慰问。第五,完善管理体制,形成工作合力。要建立健全统一、协调的组织网络和管理机构,形成“政府负责、民政主管、部门尽责、社会参与、乡镇、街道实施、单位承办”的供养管理体制,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第六、加强领导,严格考核。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将供养对象集中供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由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要建立目标考核制度,对集中供养工作进行专项考核。各级财政要努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大对供养对象集中供养的保障投入。

3、加快完善城乡重大疾病救助等制度。城乡特困人员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能有效缓解患重大疾病城乡特困人员的医疗负担,维护特困人员的基本生活权益,进一步健全我市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根据对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分析和建设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的需要,我们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和城乡差别的缩小,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特困人员,都应当切实享受到大病医疗救助,为此,应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壁垒,实行城乡一体化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凡是有本市城乡常住户口、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或农村特困户救济待遇、且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城乡居民,在本市各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接受指定病种治疗的均可以享受医疗救助。

4、加快推进社会救助制度化、规范化。按照医疗、住房、教育等专项社会救助的特点,分别确定救助对象,实行具体救助措施,切实解决低收入群众医疗难、就学难、住房难等问题,保障贫困家庭子女入学,扩大住房救助范围,使各种专项救助真正发挥实际效能。同时,为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体现低保对象权利与义务对等关系,要建立健全低保对象参加公益性社会服务制度,参加社区或村范围内的保洁、保绿、保安等公益性服务劳动。探索建立公益性服务劳动的激励机制,对参加公益性服务劳动表现优秀的低保对象,给予适当的奖励,并优先提供就业信息、免费就业培训、安排就业岗位等。

牵头领导:张文华

参与领导: 徐八斤 吴娟芬

课题组成员:祖建国 陆建东 吴惠坤 张 伟

陈健伟 万叶青 张绪江

第五篇:推进城乡一体化调查报告

推进城乡一体化调查报告

城乡一体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的精神,我区积极开展城乡一体化调研工作,深入基层,紧密结合我区实际,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我区城乡一体化的现有基础和优势。

(一)区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城乡一体化工作,各部门以及有关单位认识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区党工委、办事处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城乡一体化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增强紧迫感与责任感,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制定了“城乡一体、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落实政策措施,把握工作重点,在全区形成了齐抓共建的良好氛围。

(二)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我区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工作目标,坚持利益向下、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切实抓好各项农业农村工作,农业和农村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实现农业总产值14895.74万元,同比增长3.5%;农业增加值8400万元,同比增长3.2%;农民人均所得11297元,同比增长12%。

(三)城镇化扎实推进、基础设施逐步改善。我区坚持以工哺农、利益向下的原则,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市、区两级共投资842.8万元对我区隆昌悦生路一期、隆昌三队村路一期、沙朗三队、隆平六冲河岸路一期、隆平六冲河岸路二期、沙朗五队村路6条农路共6.5公里按6-7米的宽度进行硬底化改造建设,全面推进全区主干农路“硬底化”,大大改善我区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环境,并有效改善了村容村貌;投入455万元对辖区沙朗片的一河两岸进行改造建设以及河堤砌石清淤以及清拆河边违章房屋,同时为河涌加建两岸护栏,补种新树种,在畅通河道的同时,美化社区,还群众一个舒适、整洁安全的生活环境;投入105万元用于对辖区内电排站改造,彻底解决沙朗片区的排涝问题;投入资金398万元进行绿化建设,主要用于对金港路、金昌路、港隆路、金华路以及隆平乡道5条道路进行绿化工程建设,新种、改造和补种路旁绿化10.31公里,新增西区中心小学绿化面积15000平方米和广丰安居工程绿化面积15000平方米,到底,我区建成区绿地率达31.81%,绿化覆盖率达34.1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13平方米。同时,我区已经全面推进水、电、气、电视、电话网络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现了各社区通电、通水、通电话、通水泥路、通有线电视和通公交系统六通,基本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

(四)农村法制不断健全,文化生活进一步改善。经过努力,我区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依法治村活动广泛开展,民主公开、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农村基层民主得到发展。同时,随着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民在文化、服务、娱乐等方面的支出持续增加,移动电话、计算机、互联网开始进入农户家庭,农民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区宽带网络覆盖率已达100%,基本实现宽带进村、进家庭。

五、村改居顺利完成。我区现有经济实体社区6个,至,6个有经济实体的社区由原来的“村委会”顺利过渡为“居委会”,“村民”成为了“居民”,村改居工作全面完成。

(五)沙朗片现存土地资源丰沛。全区6个社区现存土地总面积7395亩(其中:耕地面积6935亩、已办证的商住地面积460亩)。今年,我区将完成社区一级统一核算改革工作,届时,社区将对生产队一级的土地资源进行整合,优化配置,统一规划土地的使用情况,最大限度发挥土地资源的作用。

二、工作目标与设想

按照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发展目标要求,结合**建设“三个适宜”新型城市的战略任务,我区计划到2012年,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万元,服务业增加值比显著增长,农民人均收入力争达到1.5万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平均期望寿命达79岁以上,城乡公共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一盘棋基本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基本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管理体制基本建立,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农村人人享有接收良好教育的机会,城镇化率达到88%以上。到202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3.5万元,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60%,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3万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明显缩小,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0岁以上,城乡差别基本消除,公共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社会保障同一化,基本公共服务同质化,城乡社会管理同系化,城镇化率达到90%以上。

建和谐社会,促进城乡一体化,是我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为了如期实现以上的工作目标,我区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计划:

(一)以社区一级统一核算为契机,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新机制,科学统筹城乡空间布局,维护规划的权威性;提高规划制定的公开性、透明性和群众参与度,推进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法制化进程。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在旧城改造的同时新城区建设同步进行。

(二)加快城乡统筹,促进和谐发展。目前,我区农村虽然有较快的发展,但是城乡发展的差距和矛盾依然存在,要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建立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第一位,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入都要切实向农村倾斜,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要抓好统筹规划、城乡市场的统筹发展、城乡基础设施的统筹建设、城乡教育、卫生、社会事业的统筹发展和城乡社保制度的统筹,让农村和农民真正分享城市化、工业化的建设成果。

(三)继续加大农村的投入力度,强化政府服务功能。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动社会公众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交通、电力、通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度,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瓶颈制约。通过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支持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弥合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

(四)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机制。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因此在积极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农业产业化投入的机遇,集中力量大力扶持发展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快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主动融入大市场。通过选择优势项目,制定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高农业附加值。此外,要积极组织外出务工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就业率。同时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城镇住房、就业、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进城农民提供公平的就业和生活环境。

(五)加快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调整中小学布局,增加教育投入,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增加农民受教育的机会,建立城乡教师的合理交流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完善农村基本医疗体系,巩固城镇医疗保险制度,让农民真正看得起病。以政府公共财政为主导,建立多渠道社会保障资金投入机制,建立新型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构建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就业帮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为补充的多元化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做到农村低保水平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步增长,使城乡居民同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根据现有的6个社区发展各自的不同,我区拟将分三个阶段完成城乡一体化建设。

第一阶段是长洲、后山社区。该两个社区与城区相邻,城镇化程度较快,服务业比重大,在今后的改革工作中,区将侧重对两个社区的旧区域改造,社区经济主要以房地产业、服务业为主。

第二阶段是沙朗、广丰社区。主要由区统一规划、统一选址,在沙朗社区打造一个新的商业区,集汽车、名酒为重点,广丰社区则规划为以仓储服务业为主,打造一个专业的仓储市场,与沙朗社区相互呼应,做大做强,营造商业氛围。

第三阶段是隆平、隆昌社区。两个社区主要以新歧江路、汰澳公路为契机,利用优越的地理条件,把握发展机遇,形成新的物流配送中心,创立起自己的品牌。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当今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区“三农”工作有优势、有亮点、有特色。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必定会碰到各种的困难与阻力。我区定将紧紧围绕《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精神,把握机遇,勇于面对困难与阻力,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使我区三农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下载铜陵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劳动就业和(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铜陵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劳动就业和(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

    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 促进县域教育更高水平均衡发展近年来,胶南市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把加快教育事业发展作为建设“蓝色之城、绿色之城、幸福之城、未来之城”......

    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

    上下联动强力推进 XX街道掀起城乡环卫一体化热潮 自X月X日全县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动员会议召开后,XX街道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强化措施、全面推进。截止目前,全街道XX个村已全......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中国的城市经营不仅需要理论,更需要实践。不仅需要战略,更需要策略;不仅需要理念,更需要手段。政府作为城市经营的运作主体,该如何牵住城市化这个......

    推进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

    关于古里镇推进城乡一体化示范小区的调研报告 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既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生产力......

    不断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不断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刘会 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历史过程,路径的选择要立足国情和现阶段发展状况,并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发展措施和任务;必须搞好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统筹......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对策

    远景设计研究院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对策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而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举措。从城乡发展差距形......

    如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解放思想、创新机制、科学统筹 扎实推进相山区城乡一体化建设 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是城市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

    城乡一体化推进会发言

    同志们:在当前各项工作任务十分繁忙的情况下,市政府组成调研组,专题对XX县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进行调研,目的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的重要批示和全省保护坝区农田建设山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