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考必备-初中物理总复习笔记精简版
初中物理总复习笔记精简版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
1、声音是由____________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
2、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真空不能传播________。
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______m/s。声音在____体中传播最快,在___体中传播最慢。
4、声音的特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音调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_决定音调。________越高,音调就越高。
6、响度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__决定响度。_______越大,响度就越大。
7、________用来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8、噪声是发声体做_______________时发出的声音或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
9、控制噪声途径:防止噪声_______;阻断噪声的______;防止噪声________。
10、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和_______。
11、光在________________中沿直线传播。
12、光沿直线传播实例:_____、_____、月食、________、_______、瞄准
13、光在真空或空气的传播速度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约为____________。
14、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_________组成的。(例:彩虹)
15、色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颜料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_。
16、反射定律:_______角=______角;光路是______的。
17、镜面反射:光线入射到_________的表面时,只能在反射光线的方向看到光。
漫反射:光线入射到__________的表面时,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
18、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_________规律,黑板的反光是________反射。
19、平面镜成像特点
(1)像与物体大小 ;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2)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_,且物和像以镜面为轴是 的。20、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_______形成的虚像。平面镜还可改变光的___________。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一切为了家长的心愿
21、水中倒影形成原因:_______成像(平静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成_____像。
22、光的折射特点:
(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物质时,折射光线向_________方向偏折。
光从水或其他物质斜射入到空气中,折射光线向_______方向偏折。
(2)垂直入射时则光线_________。光在折射时光路是_________的。
23、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_______射产生的现象。
24、凸透镜:中间____,边缘______;凹透镜:中间____,边缘______。
25、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有_______作用。
26、凸透镜成像规律:当u>2f时成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__________。
当2f>u>f时成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__________。当u 27、近视眼用_____透镜矫正;远视眼用______透镜矫正。 28、温度是指物体的__________。单位是________,符号℃。 29、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30、量程:所能测的最____温度和最____温度;分度值是______所代表的值。 31、体温计量程:____℃—_____℃ ; 分度值:0.1℃ 32、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___℃;沸水温度规定为_____℃ 33、熔化是物质从_____态变成____态的过程;凝固是物质从_____态变成_____态的过程。 34、_______是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如冰,各种______,荼 _______是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如____,松香,沥青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不断 __,但温度。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虽然不断____,但温度______。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______。 35、汽化:物质从____态变为_____态;液化:物质从_____态变为_____态。 36、汽化两种方式 (1)沸腾: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发生,在_____温度下发生,是比较_____的。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一切为了家长的心愿 (2)蒸发:只在液体___面发生,在_______温度下发生,是比较______的。 37、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的______越高,_______越大,表面上的______越快,则蒸发就越快。 38、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虽然不断,但温度。 39、液体在蒸发时要___热,能起到_______的作用。 40、液化的方法:______和在一定温度下______。气体在液化时要______热。 41、大气压越低,水的沸点越_____。 42、升华:物质从____态直接变成____态;凝华:物质从_____态直接变成______态。 43、冬天冰冻的衣服可以变干、卫生球变小是______现象;玻璃窗上冰花的形成、灯泡用久了变黑是_______现象;升华要____热,凝华要____热。 44、总结:雾、雨、露、“白气”、“白烟”都是______现象,霜是_____现象。 45、电荷的_________形成电流。 46、电路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电流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 48、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______。例:_____、石墨、人体、____、大地、________。 49、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________。例:______、玻璃、____、油、纯水、______。 50、电源是___________的装置;用电器是____________的装置;________是输送电能的装置;开关是控制电路________的装置。 51、串联电路:将用电器________连接起来的电路,只有_____条回路。并联电路:将用电器________连接起来的电路,有____条或____条以上回路。 52、电流的单位是______,用字母A表示。1A=____mA 1mA=_____μA 53、使用电流表注意事项 (1)电流表要_____联在被测电路中 (2)把“___”接线柱连接到靠近电源正极的那端,让电流以“___”接线柱流入电流表,从“____”接线柱流出。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一切为了家长的心愿 (3)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______。 (4)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使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否则会______电流表。 54、串联电路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并联电路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在发生触电时,应及时______开关。如果不能及时找到开关,要迅速用_______挑开导线且做好抢救工作。 57、家庭电路中灯泡与开关_____联的,用电器和插座是_______联的。 58、开关接在_____线和灯泡之间,因为开关断开后,电灯与火线完全脱离,可以减少____的危险。 59、大型家用电器都有接___线,把用电器____壳和________连接起来。这样可减少因用电器漏电导致的________事故。 60、得到持续电流的条件:一是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 61、电压用____表示,单位是_____(用___表示),还有_______、________。 1KV=______V; 1V=_______mV 62、家庭电路的电压是_______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_______V;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________V。63、电压表是__________的工具。64、电压表使用的注意事项: (1)电压表应跟被测电路____联 (2)电压表“+”接线柱靠近电源_____极,“—”接线柱靠近电源______极。 (3)被测电路电压___________电压表量程 65、串联电路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6、并联电路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电池含有许多_____,如____、____等,对人体有害,故不能乱扔并且要回收废旧电池。 68、电阻用____代表,单位是______,用______表示 1KΩ=________Ω 1MΩ=________KΩ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一切为了家长的心愿 69、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____,电阻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 70、导体的长度越长,电阻越___;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____。71、在一定温度下_________的材料叫超导体。 72、导电性能介于__________之间的材料叫半导体;常见的半导体有硅、锗。73、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电阻丝在电路中的_____来改变电阻的。74、滑动变阻器使用注意事项:①要与被控电路___联②一____一____③接通电路前应调到________,起到_____电路作用④作用是_____电路中的_____和_____。⑤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______超过它的最大允许值。75、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_________成正比,跟导体的_______成反比。 76、表达式:I=____ U=_____ R=_______ U代表_____,单位是______(V) I代表_____,单位是______(A)R代表_____,单位是______(Ω) 77、欧姆定律理解:①R不变时,____与_____成正比(对同一电阻) ②U不变时,____与_____成_____比(对两个电阻并联)③I不变时,____与_____成______比(对两个电阻串联)78、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R=______ 79、实验前,开关要_____,滑动变阻器应调到最大电阻值,测量时要逐次降低电压。 80、电阻一定时,电压越大,产生的电流就越____,所以电压就高,对人体的危险就越大。 81、电压一定时,电阻越小,产生的电流就越___。人的皮肤潮湿时电阻就___一些。所以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 82、电能的单位是_____,简称____,其他单位还有_______(kw·h),又称为“____”。83、1 kw·h=__________J 84、电功率是表示消耗电能_____的物理量。用____表示,单位是____,简称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一切为了家长的心愿 瓦,符号是__。 85、电功率定义式:P=____ W代表____,单位___;t代表___,单位___;P代表____,单位是_____。86、1千瓦时是功率为______的用电器使用____小时所消耗的电能。87、电功率的测量公式:P=______ 88、额定功率是用电器在______电压下正常工作时的功率;实际功率是用电器在____电压下工作时的功率。P额=I额U额;P实=I实U实。89、由铭牌中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可求出电阻R =_______。 90、灯泡的明暗程度取决于灯泡的____功率。当U实>U额,则P实___P额,灯泡很亮,可能烧毁;当U实=U额,则P实___P额,灯泡正常发光;当U实 91、伏安法测电功率的实验原理是P=___ 92、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要_________,这个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93、电能转化成热时的功率跟导体的_____成正比,跟电流的_____成正比,表达式为P=___。根据W=Pt,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可写为Q= ________。94、P=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P代表_____,单位是_____(___); W代表______,单位是______(___)t代表_____,单位是______(___);U代表______,单位是______(___)I代表_____,单位是______(___);R代表______,单位是______(___)95、I=P/U,电压U=220V,总功率越大,电流就越____。故家庭同时使用的用电器不能_____。 96、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一是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97、保险丝是用熔点____、电阻_____的______合金材料制作的。过粗的保险丝不能起到有效的保险作用,更不能用铜丝、铁丝代替保险丝。98、能够吸引____、____、钴、镍一类物质的性质叫做_____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_____。 99、磁体两端吸引钢铁能力最强的部分叫做____。同一磁体都有两个磁极,叫___极和__极。 100、同名磁极相互_____,异名磁极相互_____。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一切为了家长的心愿 2101、用一些带箭头的曲线,可以方便、形象地描述磁场,这样的曲线叫做_____线。磁感线的方向总是从_____极出发,回到_____极。 102、地球是一个巨大的______。地磁的南极在地理的_____极附近,北极在地理的___极附近。 103、奥斯特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磁场的方向跟________的方向有关。这种现象也叫电流的磁效应。 104、安培定则:用___手握住螺线管,让弯曲的___指所指的方向与____方向一致,那么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螺线管的_____极。105、把带有铁芯的通电螺线管叫做_______。 106、通电螺线管的电流越__,线圈的匝数越__,电磁铁磁性就越强。插入铁心,磁性变__。 107、电磁铁的优点:①磁性有无可以由______来控制②磁性强弱可通过_______或_______来控制③南北极可通过______的方向来控制。108、电磁继电器是利用__电压、__电流电路的通断,间接控制__电压、__电流电路的装置。 109、电磁继电器是利用______来控制工作电路的一种_____。 110、扬声器是把___信号转换成___信号的一种装置。扬声器是利用______制成的。 111、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____的作用,力的方向跟_____的方向、_____的方向有关系。 112、电动机工作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3、电动机是将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的机器。它是由_______和______组成。 114、______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______磁感线运动时,就会在导体中产生_____的现象,叫做___________现象。 115、发电机是把_____能转化为_____能的装置。发电机的原理是___________。 117、导线中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空间激起______。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_____。在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_m/s。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一切为了家长的心愿 118、c=_____;λ代表_____,单位是_______;f代表______,单位是_______,还有____和 _______;c代表______,单位是________。频率越高,波长就越短。 119、可见光是一种________。 120、宇宙是由______组成的,物质处在不停的_______和发展中。121、物质是由____组成的。_____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是由_____组成的。 122、原子是由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原子核是由_______和_______组成的。 123、物质处于什么状态与构成物质的分子的________有关。1nm=______m。124、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________。 125、质量的单位是_____,符号_____;1t=103kg=106g=109mg 126、质量不随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改变而改变,是物体本身一种属性。 127、单位_____的某种物质的_____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___表示,单位是____和_____。 128、ρ= ____ ;m代表____,V代表____。水的密度=__ g/cm3= 103kg/m3,它的物理含义是每立方米的水的质量是________。 129、密度是物质的一种____;物质的密度与该物质组成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位置____,但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温度、压强______。130、量筒是以____为单位,1ml=_ cm3。读数时要与液体的凹面底部或凸面顶部_____。 131、______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132、物体位置的变化叫_____运动。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______。133、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_______的。 134、如果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有相对位置变化,则说物体是______的,反之就是______的。 135、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的物理量。136、v=___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一切为了家长的心愿 s代表____,单位是____(m); t代表 ____,单位是_____(s); v代表______,单位是_____(m/s)137、1m/s=_____km/h;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每时每刻的速度都相同,运动状态不变。 138、减小误差的方法:(1)选用更精密的_______(2)采用更合理的_____(3)______求平均值。 139、力的作用效果是:力可以______________;力可以__________________。140、力的单位是______,简称_____,符号是_____。 141、力的三要素是:力的____、_____、____。力的作用_____与力的三要素有关。 14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_____。谈一个力时,一定有___力物体,也一定有施力物体。 14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的。 144、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________时,总保持_______状态或_____________状态。 145、牛顿第一定律理解: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_____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__________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 146、物体保持________不变的特性叫惯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物体的惯性大小是由物体的________决定。 147、力不是使物体产生运动或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______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48、物体处于_______或做________时处于平衡状态,那么它受的力一定是平衡的。 149、二力平衡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0、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_______跟受到的______成正比。 151、由于地球的_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____。_____的大小叫做重量。152、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_____成_____比。 G=___; g=9.8N/kg 153、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一切为了家长的心愿 15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____力和接触面的_____程度有关。____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_____,摩擦力也越大。155、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是增大压力和把接触面弄得粗糙些。减少有害摩擦的主要方法是用____动代替_____动和加_____油。 156、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臂=_____×______臂。157、杠杆的应用分为三种情况: ①省力杠杆:动力臂___于阻力臂,使用时可以___力,但____距离。如:撬棒。 ②费力杠杆:动力臂___于阻力臂,使用时虽然___力,但____距离。如:船桨。 ③等臂杠杆:动力臂___于阻力臂,使用时既不省___,也不省_____。如:天平。 158、使用定滑轮时,不省____也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____。159、使用动滑轮时,能省_____力,但要多费______的距离,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160、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______。 P=F/S P 代表______,单位是____;F代表______,单位是_____;S代表受力_____,单位是_____。 161、增大压强的方法:______压力或_____受力面积。162、减少压强的方法:______压力或_____受力面积。 163、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______;在同一深度,各方向压强____;_____增大,液体的压强增大;在深度相同时,液体______越大,压强也越大。164、液体在某一深度的压强公式是:p=_____ ;p代表液体的_____;ρ代表液体的____;h代表液体的______。深度是指某点到液面的竖直距离。165、__________实验首次证明________的存在;__________实验是测量大气压的著名实验。166、1标准大气压=________Pa=______mmHg 167、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升高而_____。气压越高,液体的沸点越高。168、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_____。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一切为了家长的心愿 169、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___的。 170、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浮力=在空气中的重量-在液体中的重量 171、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____,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__________。公式:F浮=G排=ρ液V排g ρ液代表液体的密度;V排代表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172、物体的浮沉条件: ①当F浮 173、漂浮或悬浮:F浮=G物;轮船和密度计都是_____体。 174、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____;二是受力物体在该力的_____上移动的_____。 175、W=____W代表____,单位是____(J);F代表____,单位是______(N);S代表_____,单位是_____(m);1J=1N·m 176、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________。 177、利用机械做功时,对人们有用的那部分功叫做_____功。 178、机械工作时,总是存在摩擦,以及机械自身重力作用而不得不做的功叫_____功。 179、有用功和与额外功之和叫做_____。 180、有用功和总功的_____叫做机械效率。η=W有/W总。机械效率永远小于____。 181、斜面的η=_______;滑轮组的η=Gh/FS=_______;起重机的η=_______。182、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改进结构,使它更合理、更轻巧,定时润滑,减小______。 183、功率是表示物体_______的物理量。P=____ P代表____,单位是____(W);W代表_____,单位是______(J);t代表______,单位是_____(S)。 184、物体由于______而具有的能叫动能。_____越大,_____越大,则物体的动能就越大。 185、物体由于_____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物体被举得越___,____越大,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一切为了家长的心愿 重力势能越大。 186、物体由于______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弹性形变越____,弹性势能就越___。 187、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____能。188、动能和势能之和称为______能。 189、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____;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和_____。 190、单摆上升过程是_____能转化为_____能,下降过程是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 191、当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192、_______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______。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______。193、分子间既有____力又有斥力。 194、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____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______。195、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___能。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就越_____。 196、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_______。一定要有热传递的过程才有热量可言,说“一个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是无意义的。197、_____和___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功、能、热量的单位都是_________。 198、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____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____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199、单位______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________。 200、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物质的比热容与质量、形状、体积、温度_______。 201、比热容的单位是焦每千克_______,符号是J/(kg•℃)。202、水的比热容____,一定质量的水,升高或降低一定温度时,吸热或放热很大,因此在生产生活中常用水作______剂或________。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一切为了家长的心愿 203、热量计算公式:Q=_________。 204、热机是把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能的机器。 205、内燃机的四个冲程: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以及获得动力的冲程是__________冲程。 206、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燃料的_____,单位是焦每千克(J/kg)。 207、燃料放热公式:Q放=qm 燃料放热=燃料热值×燃料________。208、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____,也不会凭空____,它只会从一种形式______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______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_______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_______。 209、煤、石油、天然气被称为______能源;人类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叫_______能源。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______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叫_________能源。 210、可以在自然界源源不断地得到的能源叫________能源;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叫__________能源;由生命物质提供的能量称为_______。 211、较重的原子核分裂成较轻的原子核,释放出核能的反应叫_________;较轻的原子核在超高温下结合成较重的原子核的核变化叫做_________,也叫热核反应。 212、地球上的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化石能源都来源于________。 213、直接利用太阳能的方法:①用_______把水加热②太阳能电池把_____能转化为___能 214、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能长期______,获取_____,无须开采和运输,安全、______、无污染。 215、三次能源革命:第一次是_______,以_______为主要能源;第二次是_________的发明,以煤、石油、________为主要能源;第三次是________的发明,以铀为能源。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一切为了家长的心愿 初中物理公式表 1、速度公式:v=_____; s代表____,单位是_____; t代表____,单位是_____; v代表______,单位是_____;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_______。(变形:s=_____;t=_____) 2、密度公式:ρ= ______;ρ代表____,m代表____,V代表____。(变形:m=____;v= ______)。 3、重力公式:G= ______;G代表____,m代表____,(变形:m=_______) 4、固体压强公式:P=______ P代表______,单位是_____或者是_____;F代表______,单位是_____;S代表________,单位是_____。(变形:S=_____;F=_____) 5、W=____=___t 功=____×_____=_____×时间 1J=1N·m=1w·s 6、斜面的η= ______;滑轮组的η=Gh/FS=______;起重机的η=______。 7、热量公式:Q=_______; 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______×________;(变形:c=_______;m=________;△t=________) 8、燃料放热公式:Q放=_____ 燃料放热=燃料_____×燃料_____(变形:q= _____;m= _______) 9、欧姆定律公式:I=____ 变形公式: U=_____ R=_______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一切为了家长的心愿 中考总复习笔记(12) 重庆市万州区走马初中2008级9班 罗化请 第二部分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二.古诗词赏析 一、《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澹澹”是形容 的样子,“竦峙”是写 的形象。“丛生”、“丰茂”给人以 的感受。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意思是()A 日月星辰好像在沧海中运行。B 日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 C日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入沧海。 3、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字统领全篇的写景。写景的十句中,前 句是实写,后 句是虚写,其中总写沧海全景的诗句是“,”;分写部分,先写岛上的,次写海面上的,最后写天空中。诗中将“大海”称为“沧海”,是因为。 4、这首诗的主旨是 二、《天静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小令中“枯藤”、“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2、这首小令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对这首小令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 “枯藤老树昏鸦”渲染了一种暗淡凄凉的气氛,暮鸦归巢,使游子动了思乡之情。B “小桥流水人家”描写了诗人记忆中的故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而今身在异乡,越发感到孤独。 C “古道西风瘦马”一句描写了伫立于寒风之中诗人孤独、寂寥的形象。由马的“瘦”可以联想到诗人的疲惫、困乏。 D “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感受,在前几句“景”的渲染下,诗人的思乡之情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三、《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1、写诗人悠闲自得生活的一句诗是 2、表现这首诗思想内容的一个词是,也是全诗的诗眼。 3、“悠然见南山”的“见”能否换成“望”? 4、“此中有真意”的“真意”是指。 5、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 “结庐在人境”是说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 B “问君何能尔”,“尔”的意思是“耳”,罢了。 C “飞鸟相与还”,“相与还”是结伴而还,意思是飞鸟倦了也知道还家。D “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据此时此地的情景,也就是指隐居生活。 6、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悠然见南山”用一个“见”字描写采菊时于无意间偶见南山,使南山静穆超然的风景正好与作者悠然自得的心情相融合,表现了一种天真自然的意趣。 B 诗中的采菊、山气、夕阳、飞鸟,包含了无限诗情画意,它既不能用言语形容,又无须用言语形容,体现了作者隐居生活的美好情趣。 C 诗的语言婉曲含蓄,虽说“此中有真意”,又说“欲辩已忘言”,其实,“真意”就在作者所要表现和所要追求的“心远地自偏”的意境中。 D 这首诗创造了一个诗情、画意、哲理兼具的意境,既表达了作者的清高思想和恬静愉快的心情,又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自经自经丧乱少睡眠”一句中“丧乱”指 事件。 2、“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的意思是 3、“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深刻含义是 4、“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现了诗人 的思想。 5、对“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这是诗人幽默风趣的写法,既活灵活现地描绘出南村群童的顽皮,又巧妙含蓄地刻画了自己因年迈而无力改变现状的那种无可奈何的微妙心理。 B 南村群童竟然不知道“我”是著名的“诗圣”,表达了“我”对他们年少无知的不满。C 南村群童连不值钱的茅草都抢,可见当时人们的生活贫困到了何种程度。D 称之为“盗贼”,表达了诗人对南村群童不良行为的强烈愤恨。 五、《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本诗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 _。” 2、这首诗前十句重在咏雪,后八句则主要是写_______。(填2字) 3、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请描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在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 5、请你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作一点赏析。 六、《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后四句,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2、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七、《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诗歌开头为什么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 2、试体会“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议论的妙处。 3、选出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A 该诗开头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很自然的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B “自将磨洗认前朝”为后两句论史咏怀作铺垫,诗人心绪无法平静。 C 诗人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重写。D 在这首咏史诗中,作者关注的重点是赤壁之战,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八、《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上阕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B、下阕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2、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阕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D 全诗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像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九、《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义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对这首曲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曲的标题。 B、“山河表里潼关路”勾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C、曲中的“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感,“怒”字则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的情态。D、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他伤感悲愤的最主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2、结尾“亡,百姓苦”好理解,为何“兴”,百姓也苦呢?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3、曲子开头描写潼关的地势,作用是什么? 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表现作者壮志难酬,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的一个词是“ ”。 2、下边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B、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 C、这首词前九句追忆人生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义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 D、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3、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4、诗人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念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念的情结从词中、两个细节可以读出。 5、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6、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 7、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 十一、《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对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A 全诗分为三章,每章前两句以凄清冷漠的景致起兴,形成一种沉郁悲凉的氛围,同时又暗寓了时间的推移。后六句描写访求“伊人”而未得的迷惘之情。 B “在水一方”、“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沚”是说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环境,仿佛置身于州岛上,可望而不可及。 C “伊人”是诗人访求的对象,是美的化身,在诗人矢志不渝的追求中,犹如强烈地感受到了那“在水一方”的倩影。 D 这首诗描写了“伊人”生活的环境和诗人在不同时间不懈地寻找“伊人”的过程,因此,从诗的内容看,它应是一首叙事诗。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古诗词赏析练习答案 一、《观沧海》 1、水波动荡 山岛巍然屹立 生机蓬勃 2、B 3、观 六 四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百草 秋风洪波 日月星辰 海水呈青苍色 4、通过勾画大海的壮观景色,抒发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二、《天静沙·秋思》 1、深秋晚景图 2、游人孤寂悲苦的心情 3、B 三、《饮酒》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心远 3、不能“见”字的妙处在于无心,无意间偶见,才能与作者悠然自得的心情相融合。而“望”字确是有意为之。 4、自然情趣 5、B(应是“如此”之意) 6、C(“真意”指诗人从自然与人和谐的景象中所体悟到了自然之趣。) 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安史之乱 2、遭乱以来,忧时念国,本来就经常失眠,置此秋夜漫长,床上沾湿,更难度过这宵。 3、此句是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忧国忧民的理想和愿望,反映了诗人人格的伟大与高尚。 4、兼爱天下、悲天悯人的博大胸襟和纯真心灵。 5、A 五、《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2、送别 3、抒发了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的感情。在诗人笔下,冰天雪地的边塞,奇寒难忍,愁云惨淡,令人怨怅。 4、山路盘旋曲折,已看不见友人离去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串马蹄的足迹。 5、诗句以梨花喻雪,新颖奇特,让人在冰天雪地里如同置身于大好春光中。而一个“忽”字,既写出了塞外气候的变幻奇特,又表现了诗人见到奇丽雪景后的惊喜之情。 六、《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低沉愤懑 高昂乐观 2、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所描写的画面必须扣住“千帆竞发”“万木争春”)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七、《赤壁》 1、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小中见大。(折戟——小;赤壁之战——大;国家的命运——大) 2、诗人并未从正面去评论战胜的原因,而是提出一个与事实相反的假设,不刮东风,不用火攻,周瑜就有可能战败。对于这个结局诗人没有直说,而是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命运,别出心裁。“二乔”并非普通女子,而是东吴国家命运的象征。 3、D 八、《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B 2、A 九、《山坡羊·潼关怀古》 1、D(最主要的原因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一个朝代兴起,往往大兴土木,修建豪华宫殿,从而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故云“兴,百姓苦”。(意近即可) 3、在潼关路上望西都,自然引发历史兴亡的感慨;写潼关之险,意在说明历代王朝仍然难逃灭亡的命运,突出了主题。 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可怜 2、D 3、收复中原,统一国家 4、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5、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6、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将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接受将军的检阅。 7、通过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表现作者渴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壮志和壮志难酬的无奈、悲愤。 十一、《蒹葭》 1、D 2、景物描写,既点明了地点和景物,又点明了时节,渲染了一种苍凉幽渺的氛围和色调。 中考总复习笔记(5) 1.选出与例句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组() 例句: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 1野花遍地是:杂样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2重庆的夜,○ 3纺车是安安稳稳地呆在那里,微波荡漾在江面上,倒映着万家灯火,盏盏点点,这是自由诗,这是交响乐。○ 4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像着陆停驶的飞机,一声不响,仿佛只是在等待。○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呢! 1○4 B.○2○3 C.○1 ○3 D.○1○2 A.○2.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西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能站住几天!(运用反问,强调反动派的失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B.(清国留学生)„„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运用比喻、夸张,抓住人物性,辛辣地嘲讽了日本留学生的丑态,表达了作者的厌恶之情) C.老天杀人不眨眼,黄家就是鬼门关!(运用拟人、比喻,写出了贫苦老农杨白劳的觉醒,表现了他要推翻旧世界的决心。) D.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运用比喻、采取间接抒情的方式,歌颂志愿军战士。) 3.下面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A.香港就像一颗明珠镶嵌在世界的东方。 B.昨夜我在梦中好像看到大家都在庆贺香港已经回到祖国的怀抱。C.香港和祖国大陆之间的壁障很快就要彻底拆除了。D.香港真是祖国的一块璀璨宝石! 4.对下面的比喻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一次,北京某礼堂,首都师范大学李燕杰教授给台下特殊听众——下岗女工作报告。他用了两个比喻句作开场白,话音刚落,全场掌声雷动,不少女工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两个比喻句是“没下岗的如秧田里的苗,下岗的如同石缝里的草。” A.这两个比喻句概括了下岗女工的生活经历和心理感受。 B.前一比喻意在告诉我们:在岗的有优越的生活环境,应努力创造条件,争取上岗。C.“石缝里的草”即使在“石缝”里,也可以凭着自己的坚韧,为生活添上一株新绿。D.“石缝里的草”是说尽管生存环境艰难,但并没有失掉生存的希望。5.将下列8句组成对联,选出组合正确的一项()①停车坐爱枫林晚 ②白铁无辜铸佞臣 ③竹直心虚乃吾友 ④霜叶红于二月花 ⑤青山有幸埋忠骨 ⑥水淡性泊是我师 ⑦柳絮池塘淡淡风 ⑧带水芙蓉点点雨 A.⑦⑧/⑤② B.①④/⑥③ C.⑤②/⑥③ D.⑥③/⑦⑧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我在街上遇到一个老乞丐,伸着手哀求施舍。(我伸手搜索自己的口袋„„没有钱包,没有糖,也没有一块手帕„„我随身什么东西也没有带甲。)我不安地紧紧握了握他的手:“请原谅,兄弟!”乞丐凝视着我,笑了笑:“哪儿的话,兄弟!这已经很感谢了,这也是恩惠呵,兄弟。”我也从(我的兄弟乙)那儿得到了恩惠。 (1)甲处使用了繁笔,它比用“我掏了掏口袋,里面什么也没”的简笔,表达效果要好得多。请简述好在哪里? (2)若将乙处“我的兄弟”改为“乞丐”为什么不好? 答案:1.C 2.A 3.B 4.B 5.C 6.答案:(1)用了排比作铺陈,写尽当时的窘迫,为下文作好了铺垫。(2)用借代,含义更为深刻。 十种非比喻“像”字句 作者:宽容 转自:http://xiaoyu.blog.zhyww.cn/archives/2008/200831720843.html 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格,但不少同学一看到“像”“好像”“仿佛”“似的”,或可以加上类似词的句子,就确定是比喻句。但也有非比喻的“像”字句,归纳起来,大约有以下十种情况。 一、形容、特别是同类事物的形容不是比喻 (鲁迅和内山老板)有时忽然一阵大笑,像孩子一样天真。(《一面》) 我每次抬起头,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最后一课) 二、摹形不是比喻 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星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老山界》) 他„„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一面》) 三、相仿不是比喻 就说那个野葱吧,香气和家葱一样,味道却像刚结出的李子,苦涩得使人难受。(《草地晚餐》) 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的影写一样。(《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四、猜测不是比喻 嘴张着,好像在那里喊“啊”!(《古代英雄的石像》) 黄显声仿佛没有听见,把头转过去了。(《挺进报》) 五、比较不是比喻 从这一天起,大家心里都有这位英雄„„做什么事都像比以前特别有力气!(《古代英雄的石像》) (闰土)眼圈也像父亲一样红肿着。(《故乡》) 六、举例不是比喻 „„近年来,又出现了许多奇妙的书,像会说话的书,带香味的书„„等等。(《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 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我的老师》) 七、想像不是比喻 (醒了的波浪)„„渐渐向我们脚下的岩石掀过来,发出汩汩的声音,像是谁在海底吐着气。(《听潮》) “是,看明白了!”卢进勇高兴地点点头,心想:“这下可好办了!”他仿佛看见一个通红的火堆,他正抱着这个同志偎依的火旁„„(《七根火柴》) 八、幻觉不是比喻 ──那不是狂暴的不测的可怕的神秘,而是幽静的和平的愉悦的神秘。仿佛我们的脚下轻松起来,平静地„„朝向红玉的琼台走了去。(《听潮》) „„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到更美的山的肌肤。(《济南的冬天》) 九、有些夸张、拟人句不是比喻 魔鬼头像堡垒,手像钢叉,腿像桅杆,口像山洞„„(《渔夫的故事》) „„微黄的阳光斜射到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济南的冬天》) 十、词的比喻不再是比喻 有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原来的意义,产生出另一种意义,这是比喻手法,如: 她不是一个怯弱的人,从去年她娘家被清算起,就感到大厦将倾的危机。(《果树园》) “大厦将倾”原意是“大楼将要倒塌”,这里借喻封建阶级将被打垮。 有些词语由比喻产生的意义用得很普遍,约定俗成而成了比喻义,就不再是比喻的修辞格。 为了争取新的胜利,要在党的干部中间提倡放下包袱,开动机器。(《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中考物理总复习交流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很荣幸有这样一次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的机会,在中考的中,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有神通”。今天就中考物理复习谈一下我个人的一些感受和我们团队的一些做法向大家进行汇报,不当之处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物理总复习是物理教学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系统总结初中物理两年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进行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建立一个较完整的初中物理知识体系的过程,也是查漏补缺,弥补教学环节的一项工作。总复习的时间紧,任务重,有效的复习方法对提高总复习的整体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就本人初中物理总复习的一些肤浅认识整理如下,仅供商讨。 一,要以课标为纲,以本为本,把握正确的复习方向。 物理教学,课标是本,课本是依据,物理总复习就是立足根本,依据教材,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课本上,依据大纲,充分挖掘教材,决不能舍本逐末,好高骛远,把精力花费在各种名目繁多的复习资料和练习册上。 二,总复习要立足课本,但不是课本内容的简单重复,初中物理新教材是按照先现象后本质,向宏观后微观,先部分后整体,的结构形式编写的,这样的按排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便于新课教学,但是,到了复习阶段,就应该从知识的整体性方面 来考虑,指导学生把章节中零散单一的知识点重新进行归纳,整理,将已学过的物理概念,定律,公式等联系起来,利用分类列表和框图形式,串联成网,从而形成有机联系的,较完整的认识,进一步理解和辨别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区别,进而在更高的层次上把握课本内容。 三,要因材施教,分层次制定中复习教学目标 总复习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使之具有针对性,到了总复习阶段,学生 成绩必然层次不齐,要是每一个学生通过总复习阶段的教学都能在原有的基础 上,使之有所提高,则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就要考虑到能适应不同程度的学生 水平。 四,重视物理实验内容的复习和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 物理总复习时要十分重视实验,特别要抓住两点:一是要学生掌握各种基本 仪器和测量工具的使用; 二是让学生弄清有关物理量的测量方法。 物理教学的最 终目的势要 “学以致用”,任何知识只有通过实际应用才能加深理解和熟练掌握,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所以,要引导学生善于应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物理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五,正确处理讲与练的关系,在精字上多做文章。 总复习离不开教师的讲与学生的练,怎样把讲与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个 关键性的问题。讲 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练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不 能满堂灌地一味讲,也不能放任自流只交学生练,可以边讲边练,可以先讲再练。 讲要精,精讲不是少讲的意思,而是要求教师课前要充分准备,把握住教材 中主要的内容,抓住重,难点,抓住学生难以理解的,普遍存在的共性的问题。通过讲解,达到释疑解惑,指点迷津的效果。不仅要讲清基本的物理规律,也要 讲典型问题的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可利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来拓展学 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能力。 练要精练,避免搞成“题海战”,要针对教材中的知识点,按照大纲的要求,把对知识点的考查归纳为若干类型的问题,精心编制习题组,所编习题要具有代 表性,系统性,是复习内容习题化,知识巩固具体化。让学生通过必要的巩固练习,牢固掌握课本知识,加深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通过不同类型问题的分析和求 解,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总结出同类问题的解题方法,从而提高应试能力。 总之,对我们23中物理组的老师们而言:面对2012中考将是一个同甘共 苦、思想灵动的过程;展望2012中考成绩,也必将是令人期待并更值得反思的物理组经验交流 未来。希望在座领导和各位同行,能对我们的工作和体会多提改进意见,帮助我校努力提高物理学科成绩,也希望各位老师将各自在中考复习过程中的经验 体会拿来分享,使我们共同提高。 中考物理总复习交流材料 物理总复习是物理教学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系统总结初中物理两年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进行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建立一个较完整的初中物理知识体系的过程,也是查漏补缺,弥补教学环节的一项工作。 总复习的时间紧,任务重,有效的复习方法对提高总复习的整体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就本人初中物理总复习的一些肤浅认识整理如下,仅供商讨。一,要以课标为纲,以本为本,把握正确的复习方向。 物理教学,课标是本,课本是依据,物理总复习就是立足根本,依据教材,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课本上,依据大纲,充分挖掘教材,决不能舍本逐末,好高骛远,把精力花费在各种名目繁多的复习资料和练习册上。 二,总复习要立足课本,但不是课本内容的简单重复,初中物理新教材是按照先现象后本质,向宏观后微观,先部分后整体,的结构形式编写的,这样的按排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便于新课教学,但是,到了复习阶段,就应该从知识的整体性方面 来考虑,指导学生把章节中零散单一的知识点重新进行归纳,整理,将已学过的物理概念,定律,公式等联系起来,利用分类列表和框图形式,串联成网,从而形成有机联系的,较完整的认识,进一步理解和辨别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区别,进而在更高的层次上把握课本内容。三,要因材施教,分层次制定中复习教学目标 总复习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使之具有针对性,到了总复习阶段,学生成绩必然层次不齐,要是每一个学生通过总复习阶段的教学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使之有所提高,则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就要考虑到能适应不同程度的学生水平。 四,重视物理实验内容的复习和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 物理总复习时要十分重视实验,特别要抓住两点:一是要学生掌握各种基本仪器和测量工具的使用;二是让学生弄清有关物理量的测量方法。物理教学的最终目的势要“学以致用”,任何知识只有通过实际应用才能加深理解和熟练掌握,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所以,要引导学生善于应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物理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五,正确处理讲与练的关系,在精字上多做文章。 总复习离不开教师的讲与学生的练,怎样把讲与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讲 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练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不能满堂灌地一味讲,也不能放任自流只交学生练,可以边讲边练,可以先讲再练。 讲要精,精讲不是少讲的意思,而是要求教师课前要充分准备,把握住教材中主要的内容,抓住重,难点,抓住学生难以理解的,普遍存在的共性的问题。通过讲解,达到释疑解惑,指点迷津的效果。不仅要讲清基本的物理规律,也要讲典型问题的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可利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来拓展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能力。 练要精练,避免搞成“题海战”,要针对教材中的知识点,按照大纲的要求,把对知识点的考查归纳为若干类型的问题,精心编制习题组,所编习题要具有代表性,系统性,是复习内容习题化,知识巩固具体化。让学生通过必要的巩固练习,牢固掌握课本知识,加深概念和规律的理解;通过不同类型问题的分析和求解,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总结出同类问题的解题方法,从而提高应试能力。 中考物理总复习交流材料 魏 须 仪 皋兰四中第二篇:中考总复习笔记4
第三篇:【语文】中考总复习笔记
第四篇:中考物理总复习交流材料
第五篇:中考物理总复习经验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