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解答技巧
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解答技巧
命题专家选用的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
1.材料类型
(1)文字材料
这是最基本、最常见的。可分为两类:一是典籍碑刻类。即从经典著作、历史文献、地方史志、名人文集、报纸杂志、铭文碑刻等文字资料中摘取的片断材料。二是文字作品类。即从诗歌、小说、剧本,温联、歌谣、传说等资料中选取材料。
(2)表格材料
表格材料其实是文字材料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它以各种项目的数据为主体构成,将文字材料表格化。数据具有说服力强的特点,表格具有简洁性特点,可以省略大量的文字表达,使人一目了然,可以从数字的变化中分析出某些历史特点。但是单纯的简单表格题是有局限性的,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这是简单的表格本身反映不出来的,考生必须用课本知识来回答。而信息量较大的表格则可避免这一局限。如1996年高考的“世界经济格局”题,其设问都没超出表格范围。
(3)图片材料
把历史地图,有关历史场面的图画。漫画和历史文物照片等作为材料。这类材料能生动形象地再现历史,具有直观性强的特点。但纯图片材料题也受图片的局限,只能借用来考查书本知识的记忆或运用课本知识辨别真伪(如上海高考“邮票”题),继续增大难度的设问则无法根据图片回答,还要回到课本上去。因此,图片材料和文字材料配合编制出来;才能具有适当的难度。
2.解题技巧
(1)阅读、理解材料
通过阅读理解材料是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前提条件。这一步骤大约需要三遍,第一遍粗读,大体了解时间、人物、事件;第二遍细读,对信息量大的材料要借助标点符号(特别是分号和句号)划分层次,理解各层的含义和各层次之间的联系,归纳出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同时用符号(直线或曲线)画出关键词句,去粗取精,即作到能力要求中规定的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还要考虑作者对事件所持的态度,材料反映的作者的立场,观点等。对组合型材料,还要考虑各段侧重点是什么,作者的立场、观点是否一致,有何异同等,第三遍结合设问重点读,答每一句,都到材料中去找你用符号标出的关键语句,重新阅读、理解,然后加以概括作为答案。
根据您所感觉的难易,可以灵活掌握,最好第一遍就把材料和设问全部读完,第二遍就带问题去阅读、理解,将问题逐个解决。
(1)第一遍阅读全部文字,再决定取舍,如题号后是“阅读下列材料”,则一眼掠过,第二遍就不必去管了。如果是提示性的,就必须重视。
(2)注意每段材料后面的材料出处(有的包括时间、国别和作者)。如果不属于提示性的,即作者、著作名称都很生疏,第二遍阅读时即可舍去不理,对解题毫无影响。有时命题会把材料出处放在材料的开头,这不仅仅是设计的需要,更有引起考生重视的作用,并且具有提示性,是必读和必须思考的。如“古巴导弹危机”材料题,该题在材料前特别提出了“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事件”,使人会想到它反映的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苏关系的冲突:“既有缓和,又有剑拔弩张的时刻”。1962美国发现苏联在古巴秘密建立导弹基地,美国总统肯尼迪下令对古巴实行军事封锁,苏联被迫撤走导弹。这一事件,表明当时的战略优势仍在美国方面。此题实质上就是想通过新材料考查教材中的以上认识,因此提示就显得尤为重要。
可见,放在材料开头的材料出处一定有用,是必读的;放在材料后面的出处,有的对解题有用,有的未必有用,需根据具体情况取舍。
(3)第一遍阅读时要分出扣本内容和超本内容,以便找出解题的突破口。材料解析题引用的材料,既能反映课本内容,又高于课本内容,第一遍阅读时就应将材料中反映课本的内容与课本对号入座,确定材料反映的是课本哪一章节哪一方面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去理解超本内容。理解扣本内容是解题的基础,理解超本内容是解题的关键。如“关于东京商业繁华重要表现”的材料题,读后,可以看出关于反映东京商业繁华的有两点:一是瓦肆,二是夜市。经过认真阅读分析材料又可找到两点:一是东京是商品中转点,二是商品贸易交易规模大,答案到此才基本完整。此题充分说明理解超本内容是解题的关键。
(2)理解命题意图
每道材料解析题的设计,都有其意图。通过阅读材料和设问,一定要理解其意图,考虑这道题考查哪些基础知识、基本观点、能力要求,从材料中可得到哪些认识,认识应达到的高度等。
3、组织答案
对材料已阅读、理解了,对命题者的意图也揣摸了八九分,那么下边就该动笔组织答案了,应注意以下“规则”:
(1)按问按分列点。依据设问的分数分布和评卷的可操作性原则,按分列点,分多则多写,分少则简写。另外可以评分的操作可能性推断答案的条目数量。比如设问的分值是2分,则参考答案一般情况为1点或2点;分值是3分则可能是1点或3点;分值是6分则可能是1点或3点。
(2)语言要方简意赅。材料题不是问答题。一般设问问什么你就回答什么,分值一般不大,不可能用过多的语言。注意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防止随意性。即论从史(材料)出,结论必须在材料中能找到依据,由此依据而得出。
(3)运用辩证观点,保证答案的全面性,防止片面性。对有些认识、评论之类的答案,要从正反两方面考虑,切忌全面肯定或全面否定。如1992年普通高考第47题,要求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评价法国1791年宪法。做为考虑答案来讲,首先要肯定它反对封建贵族特权和专制制度的进步性,又要从材料中看到限制公民选举的虚伪性。
(4)要实事求是,切忌感情用事,要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把材料中的人物、事件、观点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评价,得出正确的认识,不要以朴素的阶级感情去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认为“农民阶级一切都好,地主阶级一切都坏”,一看见“资产阶级”就痛加批判,一看见材料出自中共某一文件就认为完全正确。实际上这还是“左”倾思想的影响。因为任何一个阶级在上升时期都起过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明确指出“资产阶级曾在历史上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中共的文件中也有反映“左”倾或“右”倾思想。
4、认真检查。
题目答完后,对题目和答案进行严格认真地检查,检查一下审题是否有偏差,答案要点是否齐全,史实是否准确,力求答案准确无误。
5、重视平时训练,及时总结解题的经验教训。
对平时解答材料解析题出现的失误,一定要找出原因,不一定要去记住这一问怎样答才正确,应当考虑“我为什么没有答对”,只有平时注意总结失误,才能避免考场上的失误。
第二篇: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方法与技巧探究
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方法与技巧探究(课堂实录)
材料解析题中经常出现的问法
变化(或发展趋势)、原因(或背景)、特点、作用(或影响)启示(或认识)等。说明了什么?反映了什么问题?材料中可以得出哪些信息或结论?材料间有何联系?比较二者之间有何区别(或异同点、优缺点等)。
答题方法:
1、审题抓关键词
拿到材料首先读题,不要急于看材料,审题包括审该题干中有几个要回答的问题,每个问题的具体要求是什么,问题与问题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换言之,就是找准问题的关键词。只有弄清楚了这些问题,才能带着问题去读材料,更有针对性地解答问题,从而节省做题时间。
2、读材料找有效信息
材料分析题反映了“论从史出”的历史学科特征,读懂材料是答好题的前提。做好这一步的关键是仔细阅读材料,挖掘有效信息。阅读材料正文之前,要注意正文前或正文后提示性的文字,即时间、地点、人物、材料的标题或出处等。看完提示性的文字后,再带着问题读材料,找到材料的中心词,材料之间的对比处,即有效信息。
3、链接所学内容
链接就是将材料与课文所反映的相关知识建立联系,判断材料所反映出的历史时期、历史事件,联想该内容在教材中是怎样论述的,据此而建立答题的大方向。任何材料题的答案都离不开课本知识,换言之,材料题只是对课本知识的新应用.4、组织答案答题
材料题主要有两种问法:一是“根据材料回答”; 二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第一种答案比较简单,根据材料的内容即可答出,如果问的是根据这几段材料回答,请综合每段材料的中心,分别写出;第二种问题答案不仅要从材料中找到有效信息,部分答案还必须根据材料提示的内容联系课本知识总结答案。
答题技巧:
答题有四忌:一忌照抄材料做无用功;二忌照搬教材文不对题,即置材料于不顾一味回归教材;三忌白话连篇,不注意语言的表达,措词随便无中心;四忌堆积词藻。对此,答题争取做到“四化一全一精炼”。
1、“四化”:
语言规范化:答案要用专业的历史语言,例:资本主义发展需要资本(货币),不能说“钱”等;
答案提示化:答案要写清问题的关键词,例如原因、过程、影响等; 答案段落化:切忌一大段文字写下来,没有段落一锅粥;
答案序号化:如果答案要点很多,标记上1、2、3、4较明了。
2、要点要全,语言要精炼:
思考问题要多方面考虑,比如说中国近代前夜发展迟滞的原因是什么?思考这个问题就要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对外政策等方面考虑。而要点多了就需要答题时语言一定要精炼,切忌堆积词藻费话连篇,不注意语言的表达,措词随便无中心。
例题:
材料一:罗斯福在首次就职演说中说:“根据宪法赋予我的职责,我准备提出我们积重难返的国家在灾难深重的世界中必须采取的措施。对于这些措施,以及国会根据经验和智慧提出的其他措施,我将竭尽宪法赋予我的权力之所能,尽快将他付诸实施。”
材料二:到二五计划完成时,苏联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工业强国。1991年,戈尔巴乔夫在辞职演说中指出:“国家情况不妙。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天然气和其他资源;智慧和才能也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得多,越来越落后到他们的后面。”
材料三:1978年,安徽凤阳县农民对当时的经营方式作了这样的评价: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罗斯福说这句话的背景是什么?为此,罗斯福提出了哪些解决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经济体制的弊端有哪些?
3、材料三中的经营方式是指什么?与以前的经营方式相比,有哪些优点?
4、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够得出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背景: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胡佛政府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无法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
措施:①整顿财政金融;②调整复兴工业;③调整农业政策;④开展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2、弊端:①国民经济发展比例严重失调;②使人们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③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④压抑地方企业的积极性。
3、经营方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优点: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生产积极性。
4、启示:经济体制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创新,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三篇: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方法与技巧探究
初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方法与技巧
答题方法:
1、审题抓关键词
拿到材料首先读题,不要急于看材料,审题包括审该题干中有几个要回答的问题,每个问题的具体要求是什么,问题与问题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换言之,就是找准问题的关键词。只有弄清楚了这些问题,才能带着问题去读材料,更有针对性地解答问题,从而节省做题时间。
2、读材料找有效信息
材料分析题反映了“论从史出”的历史学科特征,读懂材料是答好题的前提。做好这一步的关键是仔细阅读材料,挖掘有效信息。阅读材料正文之前,要注意正文前或正文后提示性的文字,即时间、地点、人物、材料的标题或出处等。看完提示性的文字后,再带着问题读材料,找到材料的中心词,材料之间的对比处,即有效信息。
3、链接所学内容
链接就是将材料与课文所反映的相关知识建立联系,判断材料所反映出的历
史时期、历史事件,联想该内容在教材中是怎样论述的,据此而建立答题的大方向。任何材料题的答案都离不开课本知识,换言之,材料题只是对课本知识的新应用.4、组织答案答题
材料题主要有两种问法:一是“根据材料回答”; 二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第一种答案比较简单,根据材料的内容即可答出,如果问的是根据这几段材料回答,请综合每段材料的中心,分别写出;第二种问题答案不仅要从材料中找到有效信息,部分答案还必须根据材料提示的内容联系课本知识总结答案。
答题技巧
答题有四忌:一忌照抄材料做无用功;二忌照搬教材文不对题,即置材料于不顾一味回归教材;三忌白话连篇,不注意语言的表达,措词随便无中心;四忌堆积词藻。对此,答题争取做到“四化一全一精炼”。
1、“四化”:
语言规范化:答案要用专业的历史语言
答案提示化:答案要写清问题的关键词,例如原因、过程、影响等;
答案段落化:切忌一大段文字写下来,没有段落一锅粥;
答案序号化:如果答案要点很多,标记上1、2、3、4较明了。
2、要点要全,语言要精炼:
思考问题要多方面考虑,比如说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是什么?思考这个问题就要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对外政策等方面考虑。而要点多了就需要答题时语言一定要精炼,切忌堆积词藻费话连篇,不注意语言的表达,措词随便无中心。
发展的需要。
第四篇:6判断题(90题)技巧解答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the plastic part’s structure service requirement, mounding quality and mould menu factoring cost.A corresponding injection mould of internal side core pulling was designed.By adopting the multi-direction and multi-combination core-pulling.A corresponding injection mould of internal side core pulling was designed, the working process of the mould was introduced
判断题(判断下列问题的正确与否,认为正确的就在题后括号内打“√”,认为错误的打“X”,全部打“√”或“X”为零分)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公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X)
2、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X)
3、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X)
4、坚持人民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X)
5、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了民主集中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X)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列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与发展。(X)
7、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矛盾。(X)
8、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基、执政之源、力量之本。(X)
9、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X)
10、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和制度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X)
11、坚持民主集中制是我们的立国之本。(X)
12、要从根本上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必须坚持和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X)
13、党章指出,社会主义建设要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14、中国共产党坚持对人民解放军和其他人民武装力量的领导,加强人民解放军的建设,充分发挥人民解放军在巩固国防、保卫祖国和全面奔小康建设中的作用。(X)
15、我们要按照“一个国家,多种制度”的方针,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X)
16、我们要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我国同世界各国的关系。(√)
17、我们要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18、我们党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19、党员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X)
20、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群众工作的领导(X)
21、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革命分子,满足条件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X)
22、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或作出鉴定时,本人无权参加和进行申辩。(X)
23、党员有权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
24、申请入党的人,只要上级党组织批准,并且经过预备期的考察,才能成为正式党员。(X)
25、上级党组织在批准申请人入党以前,要派人同他谈话,作进一步的了解,并帮助他提高对党的认识。(√)
26、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二年。(X)
27、预备党员的权利与义务与正式党员一样。(X)
28、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必须有十年以上的党龄。(X)
29、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或四年。(X)
30、全民所有制企业中党的基层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工作。(X)
31、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要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32、党章指出,党员干部要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利,自觉接受党和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33、开除党籍是党内的最高处分。(√)
34、党组必须设书记、副书记。(X)
35、中国共产党党旗为旗面缀有金黄色党徽图案的红旗。(√)
36、坚持正确的组织路线,就必须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即干部队伍革
命化、年轻化、学历化、专业化。(X)
37、我们党的作风包括政治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X)
38、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组织保证同时也是我党在长期革命战争和建设实践中总结概括出来的一条正确的干部路线是公正客观。(X)
39、入党宣誓仪式包括:第一,宣布仪式开始,奏《国歌》;第二,党组织负责人致辞;第三,宣布参加宣誓的新党员名单;第四,宣誓。(X)
40、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除它们派出的代表机关和在非党组织中的党组外,都由上级党委任命产生。(X)
41、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政治局。(X)
42、成立党的新组织,必须由上级党组织决定,撤消党的原有组织,可以由该组织自行决定。(X)
43、在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基层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上级党的组织认为有必要时,可以调动或者指派下级党组织的负责人。(√)
44、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四年举行一次。(X)
45、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职权是:听取和审查中央委员会的报告;听取和审查中央纪律委员会的报告;讨论并决定党的重大问题;修改宪法;选举中央委员会;选举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X)
46、中央书记处成员由中央政治局提名,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X)
47、党的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由中央政治局决定。(X)
48、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政治工作机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它负责管理军队中党的工作和政治工作。(√)
49、党的县(旗)、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的委员会的委员和候补委员必须有五年以上的党龄。(X)
50、预备党员取消预备党员资格,都应当经过上级党组织批准。(X)
51、党员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不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者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组织活动。(错)
52、党员要求退党,应当经所在支部上级党委讨论宣布除名后备案。(X)53、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是我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54、1985年,我国政府决定减少军队人数150万人(X)
55、党的十三大规定的三步走战略部署的第三步,即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56、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重点讨论了党的作风建设的问题。(X)
57、1964年,中国同法国建立外交关系,这是中国在亚非拉以外地区进一步打开外交局面的一个重大成果。(√)
58、在1956年至1966年这10年间,我国工业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在钢铁工业方面,除鞍山钢铁基地进一步建设外,攀枝花、武汉两大钢铁基地也主要是在这十年建设起来的。(X)
59、1960年5月至1970年10月发生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X)
60、1975年,邓小平在毛泽东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从整顿农业开始,着手对许多方面的工作进行整顿。(X)
61、我国最早建立的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内蒙古自治区。(X)
62、1947年3月开始,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重点进攻的地区是中原和山东解放区。(X)
63、1982年1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召开民族团结表彰大会。大会决定把每年5月定为“民族团结教育月”。(√)
64、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四个现代化。(X)
65、随着物质文明水平的提高,精神文明水平也会自然提高。(X)
66、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社会制度的竞争。(X)
67、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是我党的一贯思想。(√)
68、第一次国共合作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最大相同点是都有一个两党承认的政治纲领。(X)
69、对“文化大革命”正确的结论是:是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领严重灾难的内乱。(√)
70、从根本理论上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揭开了真理标准讨论序幕的是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的题为《实践检验真理――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X)
71、标志着我党胜利地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72、因为我们的党是执政党,按照党章规定,党的领导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经济领导、文化领导等方面。(X)
73、党的最终目标是由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所决定的。(√)
74、“三个代表”就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X)
75、党的一切方针政策最终都是为了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X)
76、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主要包括政治生活上的根本利益即当家作主、物质生活上的根本利益即共同富裕、精神文化生活上的根本利益即充实快乐。(√)
77、“三个代表”是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学说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78、社会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阶级斗争。(X)
79、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要看符合不符合党的性质。(X)
80、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只要是在代表先进生产力部门工作的人都可以加入中国共产党。(X)
81、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但是,我们反对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的个别原理。(√)
82、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主要是看它的阶级成分如何。过去是这样,现在仍然是这样。(X)
83、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84、随着改革开放,在我国实际上已经出现了新的阶级。(X)
85、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们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同。(X)
86、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要看他是不是真正的劳动人民,是不是真正的无产阶级。否则,共产党就不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X)
87、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所有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都必须建立党的组织。(X)
88、“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89、“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这句话是江泽民同志说的。(√)
90、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第五篇:做高中历史题的技巧方法
历史在高中很多人都学不好,感觉这门学科比较乱,知识点总是整理不好,以至于考试的时候拿不到高分,甚至有些同学的成绩会处于不及格,而导致对历史的兴趣也开始一点点的消失。那么,高中历史考试有什么技巧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做高中历史题的技巧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考试有什么技巧
1、历史初期如何学
在刚开始学习历史的时候本人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例如学不进去,老师讲的重点记不住并且做练习题的时候总是答非所问,有的大题也做不上来,从现在开始把你的必须书拿出来,外加一个练习本,把你的历史书打开,把重点写在练习本上,我说的重点可不是一段话,而是例如某某年代,发生了什么事,某某人物在什么年代有什么成就。记住是把他精简到一句话,哪怕漏掉些也没事,因为现在只是开始。
2、巩固练习
在你用上述方法学一段时间历史以后,你会发现当你答卷的时候会写出一些重点,但是还不多,并且有时候看着题非常熟悉,但是就写不出来,这时你应该做的就是把你的小本拿出来,带在身上,在坐车或出去玩的时候拿出来看两眼,没事用电脑查查相关资料,这点非常重要,还有当老师讲历史的时候你就可以把小本子拿出来,看看知识点,把重点写下来,记住重点要精简到非常短,一会我给大家讲为什么要精简到非常短。
3、如何背知识点
在历史背诵方面,我不强调背段子,因为这样你只是生搬硬套,不能把自己的话语融合进去,你应该学习如何用自己的话语来叙述历史,而不是张口闭口都是教科书上的内容,你应该把小本子拿出来,你只需要记住那精简的重点,然后自己开始用嘴说,例如分封制,它确立与什么朝代呢?夏朝,它的作用是什么呢?能维护政治秩序,就这样一点点的猜想,你只需要把知识点缩短,然后自己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历史,这样不至于使你成为书呆子,一张嘴就是历史课本复读机。
4、如何考试
在你用了我上述的方法后,你对历史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我将讲解下考试的技巧,在考试的时候选择题一般都是考书上一些简单的知识点,例如什么东西是哪个人发明的,什么人在什么时期有什么贡献之类的,所以这些题平时要看看,大题一般考察的是你对历史的理解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我之所以可以拿高分就是因为我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历史,这样会给老师一种你已经吃透历史的感觉,从而使你得高分,对了用自己话来写历史一定要掌握知识点以后,可别没吃透就这样写,那样会写跑题,切记。
5、多接触高考题
在高中很多老师都说,考试成绩考这么烂,等到高考,你们哪个能及格之类的话来吓唬我们,但是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高考题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难,我的高中属于重点高中,高考不乏一些学生考进清华北大、南开复旦之类的名校,但是他们都是从高一就开始接触高考题的,所以,你懂的!历年高考题可以去书店买,例如5年高考三年模拟就不错。
历史科目怎么得高分
选择题
1.只要不是直接得出准确答案的,一定要翻书,且要快、准
2.把题干中的关键词划出来,比如时间、地点、人物、题目要求(如选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3.时间排序的题目要把各项的时间写在选项旁边
4.选择题不能一下做出来、拿不准的题要巧用排除法
5.图片类型的题可将图片名称写在选项旁边
6.因果关系搭配类型的题可用因为…所以…去判断是否符合因果关系7.材料类型的题,要紧扣材料仔细思考
判断题
1.判断题不要翻书
2.判断题要看清楚时间限制,在材料中找到重要词语
3.对的、不涉及的、错的至少各有一个
4.判断题完成后,建议立即把选择题和判断题的答案涂好
填图题
1.答题卡一下来就把地图翻出来,仔细看有几个方框,不要答漏
2.看清题目要求,是填字母还是汉字
3.注意“据图指出…”要仔细看图例
4.填图题一定要翻书
材料题
1.先仔细阅读材料,再读问题
2.读题目时审清楚时间和空间,明确题目限定的范围、限定词,并在题干中勾出来
3.再带着问题去逐字逐句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
4.在充分思考的前提下作答
5.“指出”类题,答案必须从材料中得出并摘抄
6.“概括归纳”的题答案从材料得出,但必须用自己的话说,不能直接抄
7.“用史实加以说明”既要举例,又要说明(时间、时间、影响)
简答题
1.审清楚时间和空间,明确题目限定的范围,在题干中把限定词勾画出来
2.审分值,看分答题
3.概述历史时间要有:起止时间、地点、对象、经过、结果、影响
4.列举题尽量多答
高中历史答题窍门
步骤一,审问题。一般材料型的问答题在问题的设置上有三种提示语:
第一种的提示语往往有“根据材料分析……”,就是解题时必须完全依据材料进行,答案就在材料中;
第二种提示是“根据(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题时要联系所学过的教材知识,答案来自教材和所学知识。
第三种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题时既要依据材料又要与教材知识相结合。
步骤二,带着问题阅读材料,阅读过程要注意对材料进行分层,一般要注意材料中的句号、分号、省略号。
步骤三,注意材料的出处和时间。一般会在材料的开头和最后有提示。
步骤四,关注每段(种)材料。试卷所给每段(种)材料都是有用的。
步骤五,作答过程:不能原封不动的照抄材料(照抄材料是很多同学经常犯的错误);要抓住关键词,进行概括、提炼;要正确使用历史名词和学科术语;看分答题;多角度思考作答。
以上主要针对文字型材料题,近年图表型材料题也日渐增多。
图表型试题——主要是通过图片或表格的形式来呈现历史发展进程,并要求考生根据图片或表格,揭示、判断、归纳、概括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名称、产生原因、目的、性质、特点、经过、结果和影响等内容。
对这类型的题,平时要重视教材上图表材料的分析以及信息的再挖掘。在作答过程中要着重分析图表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相关信息是上升的还是下降的,是起伏发展、曲折前进的还是总体向前的,同时利用好所给的文字说明并联系所学过的相关知识,立足教材来分析、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