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小学学校信息化建设方案
XXX完小信息化建设方案
一、基本现状
(一)学校基本情况
XX完小现有在校学生数134人(其中三至六年级学生87人),6个教学班,教职工13人(其中专任教师12人),共有4幢单体建筑物(教学楼已经成为危房)。
(二)学生机及计算机教室间数
由于学校教学楼属于危房,目前没有条件配备计算机教室,也没有学生计算机、教师机、稳压电源、交换机等相应的设施设备。
(三)班班通多媒体建设情况
学校现有教学班6个,目前有一套多媒体教室(电子白板),下差5套。
(四)局域网建设情况
现有各种用房4幢(其中教学楼属于危房,停止使用),接入学校局域网的有1幢(原教师宿舍),一层。
附:XX完小局域网示意图
XXX完小网络拓扑图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24个端口三楼:3、4、5、6年级教室(4个端口)会议室电脑室二楼:13个端口值班室1个端口
(五)监控系统情况,学校目前没有安装监控系统。
(六)教师机基本情况 有教师12人,有计算机的0人
二、设备需求和规划建设
(一)计算机教室和学生机
1、需要建设1间计算机教室,配备学生计算机 9套。建设地点:教学楼,第 2 层,第 1 间,使用面积 50平方米。学生机 9 台
稳压电源功 1 台,功率(kv)交换机 1 台,端口 24 口。计算机桌椅 5 套(按照两台一套计算)教师机 1 套 教师机座椅 1 套 机柜 1 个
2、能安排担任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教师数 1 人。
(二)“班班通”通多媒体
1、现共有班级 6个、普通教室安装多媒体1 套,下差多媒体 5套
2、下差多媒体分别安装于什么地方
安装于教学楼,第2层,第 4间,1个 班;第三3层,第 1、2、、3、4间,4个 班
(三)局域网
总的有1幢用房需要接入学校局域网,需要交换机 1台,端口 24口。
XXX完小网络拓扑图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24个端口三楼:3、4、5、6年级教室(4个端口)会议室电脑室二楼:13个端口值班室1个端口
(四)网络监控
1、现有监控系统 0套,球形监控头 0个,枪型监控 0个。需要安装监控系统 1套,球形监控头 3个,枪型监控4个
2、监控系统安装在值班室,三个球形监控头安装在学校大门、教学楼左边和厨房侧边;四个枪头监控头分别安装在教学楼楼梯处口、学生宿舍楼梯口和学生食堂内。
3、网络监控示意图
(五)视频会议室
1、学校具备视频会议室的建设的装备用房
2、具备准备用房的具体信息
教学楼,2层 第三 间,面积 50平方米
方案制作人: 学校负责人
学校名称(签章)2014年 月 日
第二篇:学校信息化建设方案
学校信息化建设方案
一、现状分析:
山东省临邑师范附小崇文校区是2015年9月新投入使用的一处县直小学,隶属临邑师范附小统一管理。学校按照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建设,占地50亩,建筑面积13380平方米,设计招生规模36个教学班,1620个学生席位。现有15个教学班,531名学生,36名教师全部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教师电脑人手一台,均外接互联网,所有班级均新上高标准触控一体机和实物展台,学生微机室一个。其他教学、办公设备逐步招标采购之中。
二、发展目标:
1、尽快完成各种教学、办公设备招标采购,创造高标准的信息化建设条件;
2、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学校管理新模式;
3、充分发挥现代教学设备功能,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4、培养高素质信息化教学教师队伍,创建信息化建设特色学校。
三、工作措施:
1、协调县教育局和招标办,三月份进入录播室招标程序,四月份完成安装调试。
2、和有关公司合作,安装信息化校园管理系统,组织教师培训,实现内部管理、家校联系、资源整合等方面的网络化运行。
3、尽快完成会议室、多功能报告厅设备设施的招标采购,为教学研讨、交流、培训创造良好条件。
4、邀请教育局电教站领导来校,就如何高效使用先进教学设备、现代信息化条件下课题教学改革、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开展相关专题培训。
5、配备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先进的教育教学专业书籍,创建教师个人博客,倡导实现学习型、研究型个人专业化成长。
6、举办信息化建设微论坛,开展信息化教学业务研讨。
7、举办信息化优质课评选,以赛代练,典型带动,培养一批熟练掌握信息化教学设备的高素质教师。
8、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上级信息化技能比武,学习优秀教师和先进单位的典型经验。
9、选取部分班级,开展信息化教学改革试验,加快学习信息技术现代化步伐。
第三篇:学校信息化建设方案
砖井中学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教育局印发《定边县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文件精神,为了全面推进我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的信息素养和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和技能,展示学校信息化办学特色, 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争取我校信息化工作在2015年中有新的发展,新的跨越。结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校信息化的一个重要领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尽管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与生俱来的不足与缺陷。但是,就目前而言,课堂教学,或者说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仍然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学生通过学校的正规课程的学习获得必要的知识和能力是学生发展的主渠道,因此我们将积极探索学校正规课程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作用,同时也将研究学生活动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新领域。
二、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刘建军
副组长:陈 鹏 贺 东
成 员: 王 锋 孙雪峰 张振华
三、建设目标
1、加大硬件投入。2013年完善校园网、班班通,2014年更新添置师生计算机。
2、加强软件建设。争取2013年建好学校网站并配备专人定期更新,使学校网站形式较为丰富,具有自身特色的资源库。也能成为我校师生交流的新平台。2014年我校要建成县级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力争2015年我校要建设成市级数字校园示范学校的目标。
3、加强应用,服务教学。发挥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开展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研究,提高学生的数字化技能。
4、加强校园网建设。(1)宣传了解。
让教师了解校园网的功能及其对教育教学、课件制作与传输、资源利用等方面的作用,让教师受其‚诱惑‛,享其‚便捷‛。
(2)加强管理。
制订校园网管理制度,坚持‚为教学服务‛的原则,做到定期维护、不断完善。(如软件的升级等),确保校园网畅通。
(3)实践应用。
5、对全体教师进行全员化培训。
在原有基础上,加大培训力度,强化信息技术培训,形成一支健全的具有一定信息技术水平的教师队伍。
四、建设任务
1、进一步改善校园信息化环境,重点在局域网的优化配置。采用适用的网络管理软硬件,提高学校网络安全和管理效率,改善内网运行速度。在部分建筑物、办公室构建无线网接入设备,逐步提升校园信息化环境。
2、学校将成立一个信息室,为学校的信息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不断健全、完善学校现有的校园网络、信息技术设备管理等管理办法和制度。形成学校齐全、规范的信息化实验规章制度,纳入我校绩校考核管理中。
3、进一步发挥我校的办学特点,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的网络环境,探索实现‚三维四步‛教学与现代教学模式的整合。根据课改推进的需要,完成学校网吧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便利的网络资源。同时,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学校将建设数字图书馆、数字实验室、远程教育实验室。
4、建立一个学校的教育资源平台,把现有的教育教学、教研资源重建整理,逐步充实教学资源,形成师生共建。能和校本研修有机的整合,具备校本特色,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的资源网站。优化组合学校现有的多媒体、音视频资源信息储存,争取和学校教育平台整合,为师生提供快速查询下载的服务。
5、建设学校学习网站、信息科技学习网站、德育特色网站的同时,再建设几个主题学习网站和班级主页、个人网页的链接(以市、县学科带头人为主的学科网站)。为保障学校网站建成后信息更新慢的状况,尝试在年级和学科中培养一批老师及学生在信息中心的统一协调指导下,对网站相关模块的信息更新,加快更新频率。
6、建设校长管理平台,通过相应的管理模块,实现学校各管理部门利用网站后台管理,及时发布、更新学校各类管理信息,提供学校公共基础数据查询、信息检索等服务,初步实现学校教育行政管理自动化,提高协作效率。
7、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完善教师网站‚我的空间‛,建设具有校本特色的网上存储、网上交流平台(网络公文包),使课件管理、文件传输、师生交流的网络化变为现实,提高教育效益。
8、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创建学习环境和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
五、网络管理
1、加强对校园网络管理工作,完善规章制度。
2、学校经常对师生加强网络安全教育,确保校园网网络运行高效、有序。
六、加强信息技术与德育的整合,促进信息化在德育工作中的全方位应用
学校网站建成后,专门成立德育专网,以及形成了一整套管理网络,整合了学校学生会、政教处、学校法制专题,同时在网上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借助博客讨论开展的视频民族精神教育,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讨论回复,通过网络以动漫形式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以网络电视台的形式来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规范,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新探索。我们将要更加扎实得配合政教处各项工作的开展,落实到位,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校德育工作中,促使信息化在德育工作中的全方位应用,探索信息技术与德育的深层次整合,提升德育信息化的整体水平。抓住‚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与信息化整合这一契机,努力争取上级部门对学校德育信息化的认同,并借此提升学校的整体形象。
七、协助学校各部门开展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各项活动,推进学校信息化进程
协助各部门开展具有部门特色,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整合活动。学校各部门的任何活动,其实都是部门间相互协作的一个过程,绝对不是独立的分支,任何一个活动都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一次成功的活动,其实就是学校各部门间相互默契配合的体现。信息室在整个活动中应该积极地参谋,指导部门负责人合理选用信息技术,充分恰当体现学校的信息技术特色,全面推进学校的信息化进程。
学校计算机中心基本情况
学校拥有服务器29台,计算机终端1452台,其中笔记本152台、办公用机38台、图书阅览用机49台、机房学生用机1213台。学生机房24间,每间机房配备50~60个计算机机位,投影机或者大屏幕液晶电视机。学校在大部分教室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专任教师100%配备笔记本电脑,90%的教师会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保证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数字化教学。计算机基本情况 型号 基本配置 数量 完好程度
P4C 赛扬420,1G,160G,17‘ 380 100% P4C 赛扬4 2.66G,512M,17‘ 393 99% P4C 赛扬2G,256M,17‘ 240 90% P3C 赛扬1.3G,256M,15’ 200 90% 合 计
1213 生均拥有计算机台数
(以一、二年级在校生3503人为基数)0.35 多媒体教室个数及主要设备配置情况 多媒体教室100间,每间配备计算机一台、投影仪或液晶电视机一台、音响设备一套、座位64个。
第四篇: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构想
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构想
泸州市叙永县摩尼中学 王国红
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知识和信息爆炸的时代。一个人一天接受的信息量是三十年前一个人一天接受信息量的若干倍。特别是在城市,由于工作和生活节奏很快,一个人一天要接受的新信息多达几个G。信息的接收、处理、反馈,已成为当今社会人类的主要工作之一。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而现代社会中,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效益,信息就是财富,信息就是生产力!现代商业中,正在崛起的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模式已成为很多人追捧的经济生活,丰富的信息成为人们创造财富的源泉。一句话,不懂得使用信息就无法创造和享受现代社会高品质的经济和文化生活。
在我国,由于存在地区、经济、人文发展不均衡等差异,对信息的认知程度、理解应用存在着极大的差别。在一些发达地区,信息的接收、加工、处理,已经成为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在我国多数大中城市,几乎都能随时随地获取所需信息并进行反馈。而在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信息化建设还是一片空白。很多人对信息的接受还停留在看电视、听广播、阅读已经成为“旧闻”的报纸等形式上,勉强能上网的也仅限于聊聊天、打打游戏而已,与经济和文化建设的高速发展严重脱钩。
目前,城市与农村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差异很大。城市里,除了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等信息外,在光纤接入、移动数据传输等现代先进通讯技术方面总是走在前列,而农村欠发达地区则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当香港等大城市已经开始享受移动通讯4G带来的通讯快感的时候,部分农村地区的2G都还没有普及,城乡信息化建设的差别可见一斑。
对于学校信息化建设来讲,城市和农村客观上同样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城市学校的教室已经接通宽带,使用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学生可以在教室里通过网络任意获取所需信息。而农村学校,特别是偏远山区学校与之相比则有着天壤之别。据笔者调查,当前我国相当部分的村级小学校几乎没有计算机教室,更不要说使用网络了。笔者所在地区,绝大多数村级小学的学生只是在电视上看见过电 1
脑。
二十多年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参观上海十年科技成果展时说:“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而现在占我国中小学生比例过半的农村学生却在信息技术方面非常落后,民族复兴和发展必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由此可见,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提高农村学生信息素养是当前教育事业中迫在眉睫的任务了。
从实际出发,笔者觉得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构想:
一、加强培训,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在新课程改革中,全国各地不断涌现出很多优秀的教育教学模式。比如“翻转课堂(FlippedClass Model)”的教学模式,就需要教师具有非常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翻转课堂是由学生利用网络信息、图书资料等优质资源在课外进行学习,然后将学习的成果、疑惑带到课堂上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这样,老师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没有强大的信息容量是不能完成这一任务的。由此可见,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是具有极高信息素养的教师。
目前偏远山区农村学校的教师虽然在文化水平上达了标,但多数人信息意识淡漠,信息素养不高,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的新课程改革。现实的是,笔者身边的一些中老年教师,不仅不能使用电脑,连一台智能手机都玩不转,有的甚至连手机发短信都无法完成。这样,很容易造成教师知识老化,见识短浅,无法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更不要说在“翻转课堂”等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中去胜任一个引导者的角色了。当电子白板、电子书包、超大电容屏显示器袭来的时候,这些老师就会感到手脚无措了。当网络互动教学到来的时候,更只能是茫然不知所措了。因此,提高农村教师信息素养迫在眉睫。
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主要从三个层面上来进行:一是学会使用计算机,最起码要会打字、使用办公软件进行文字处理,这是最基本的技能。二是要学会利用网络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同时要有对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处理、反馈的能力,有了这个技能才能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让知识不断更新。三是要具备把获取的信息运用到教学中去的技能,比如制作课件、开发题库、各科课程整合等。因
此,学校可根据教师的信息素养情况来开展培训,循序渐进地提升教师的总体信息水平。
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途径很多,但主要是通过培训和自学来完成。因此,学校要为教师提供良好的进修条件,促进教师主动提升信息素养。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信息化环境。
目前,由于条件限制,偏远山区农村学校信息化环境很差,特别是一些村级小学校,基本上谈不上信息化建设。为了让农村学生减小与城市学生的差距,学校要加大力度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信息化环境。条件再差的学校,至少要做到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图书室,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让学生从图书中去获取一些课堂上无法获取的信息。二是建立计算机教室,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机打字、编排文档图片、写作等。所有学校都要创造条件,尽量接入互联网,让学生通过网络了解世界、获取信息。如果这些都做不到,我们农村学生与现代文明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
条件好的学校,还应建立校园网站,在网站上开辟互动专栏,让教师、学生、家长在网上进行信息的交流,使网络起到为教学服务的作用。
三、加强信息化硬件建设。
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大资金投入,改善信息化硬件设施。
1、建立电子阅览室和备课室、图书室,为学生提供强大的信息资源。电子阅览室的功能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上网查阅资料的便利。现在我们多数学校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但由于诸多原因的影响,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时间很少,课堂上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网上阅读或者进行资源搜索。因此,建立和开放电子阅览室对于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进程的意义就显得非常重要。
教师的电子备课并非是拥有一台计算机就可以完成的。电子备课室除了要有开放的网络外,还要有专门的备课软件、教师之间实现交流的平台、师生互动的平台,这样才能充分利用资源,实现信息的交流、反馈。
2、建设多媒体教室、电子白板教室。农村学校条件差,但一间村级小学至少应具备一间以上的多媒体教室。姑且不谈多媒体设备如何辅助教学,至少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多媒体,要让我们的农村学生感受现代教育的先进技术带来的教
学愉悦。条件好一点的学校,直接建设电子白板教室。
3、建立多节点网络接入系统,实现校园内的“泛在接入”。
目前部分农村学校接入了互联网,但需要进一步提高使用效率,体现网络的价值。我们可以建立无线网络覆盖校园,让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都能随时接入互联网获取信息,实现泛在接入。所谓“泛在接入”,是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能通过终端设备接入网络。农村学校的校园都不可能很大,一般市面上出售的家用无线路由器都能完全覆盖。接入宽带的学校可将宽带接入无线路由器即可实现无线网络覆盖校园;无宽带的学校可用无线上网卡插入电脑,将电脑设置为代理服务器接入无线路由器也可实现。接入网络的技术不成问题,主要是要有接入的欲望。
农村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最重要的是要具备发展的理念。要跟上现代文明的步伐,农村学校才能真正提高办学水平。
第五篇:农村信息化工作建设方案
为使我乡广大农民朋友及时、准确的掌握覆盖农业生产各环节的相关信息,加速信息化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奔小康,根据《xx县2012年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精神,现就推进我乡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目标任务
1.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以中心村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有效推进农村地区通宽带建设,促进农村电脑、电视、电话进一步融合,逐步提高农村居民计算机拥有量,提高农业领域计算机应用水平。
2.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农村信息化机构进一步完善,信息服务专家队伍更加壮大,信息处理、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服务机制更加灵活有效。抓黄沙坑村、高峰村2个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
3.农民信息化意识进一步增强。结合县里开展“信息技术乡村行”活动,组织好农民培训工作。新发展农村信息中心户15户。
二、工作内容及措施
(一)夯实农村信息化基础。
1.推进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与通信企业联动,采取“政府贴补一点、企业优惠一点、农户支出一点”的方式,大力发展农村信息中心户15户,对2012年确立的农村信息中心户加大扶持力度。
2.抓好“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具体做到:2个行政村信息服务站建设标准达到100%、7个行政村各确立一名村信息员。
(二)完善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
1.按照县农业信息中心的要求,我乡成立农村信息化工作小组,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农业农村工作组人员为成员。硬件要求:有固定场所、有信息服务设备、有信息宣传电子显示屏或投影仪、有专职信息服务员;软件要求: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建立绩效考核办法。
2.大力推进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按照省信息化办“五个有”标准(有固定办公场所,有计算机、打印机、电话等信息服务设备,有上网宽带,有信息服务员,有长效管理制度),抓好2个行政村信息服务站的建设。逐步延伸建设其它形式服务站,鼓励在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种养大户、新农村建设社区活动室、万村千乡农家店等场所中建立信息服务站(点)。将农村信息服务站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资金奖补范围,加大与通信企业的合作,提高建设效果。
3.建立信息通联制度。整合现有涉农信息资源,以村级信息服务站为切入点,对接县农业信息中心,通联农业企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和广大农户。
4.进一步提高“三农”信息工作水平。要树立农业农村工作宣传与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并重的思想,加大本地农业农村信息的整合利用力度,充分利用好手机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向农民发布准确、实用的生产生活信息,全面提升为农信息服务水平。
(三)进一步加强为农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1.加强信息资讯和发布平台建设。由乡统一组织实施,以村为主,建立果业、蔬菜、茶叶、油茶、生猪、家禽、水产、其他等8个农民手机号码、农民固定电话、农民宽带账号数据库,采取短信、自动语音外呼、网页推送等形式,根据季节和农事发送不同的农业科技信息。
2.加强信息的交换与利用。建立信息定期沟通、交流和交换制度。每月定期召开信息员通联会议。全乡信息员要根据季节、气候、病虫害的变化,及时报送相关信息,每月最少报送一条。信息报送邮箱:xx。
(四)进一步提高农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1.协助做好“信息技术乡村行”活动。在全乡2个有信息服务站建设任务的行政村协助开展“信息技术乡村行”活动,开展好培训活动。
2.加强农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要结合新型农民培育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等活动,加强对农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各村信息服务站指导农民上网,通过大力宣传信息致富典型激发农民自主获取信息的愿望,增强农民的信息意识,提高农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
农村信息化是农村改革发展取得新成就、达到新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迫切需要。各村要结合实际,把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有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构建资源整合、各方联动、共建共享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机制。
(二)强化资金投入。
乡财政要适当安排农村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村信息服务站、手机短信平台、农村信息化人才培训等工程建设。鼓励和支持其他企业加大投入、积极参与,逐步形成政府和各类企业共同支持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机制。
(三)加强乡村信息员队伍建设。
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各村要结合实际推荐一名信息意识较强、写作水平较高、工作踏实的同志为信息员,于8月8号之前将本村村信息员名单报乡农村信息化工作小组,由乡里汇总后报送县农业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