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北师大幼儿心理学16春在线作业3
东北师大幼儿心理学16春在线作业3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根据任务主动、及时的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移的另一个对象或活动中去是(B)A.注意分配
B.注意转移
C.注意分散
D.无意识注意
2.没有预定目的,主题不确定且内容零散,缺乏系统性的想象是(B)A.有意想象
B.无意想象
C.创造想象
D.再造想象
3.音乐智能表现最早,可能在年幼时就表现出来;而人际关系智能则可能在成年时才表现出来这说明(B)
A.每种智能的发展都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B.不同智能显现出来的年龄存在明显差异
C.智能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D.智能的发展受教育和文化环境的影响很大
4.长相较好,卫生清洁。喜欢与人交往,在交往中积极主动,常常表现出友好的交往行为的幼儿属于(A)A.受欢迎型
B.被拒绝型
C.被忽视型
D.一般型
5.幼儿期的理智感表现为(A)A.有好奇心,喜欢问问题,喜欢探究 B.能独立的做事
C.独立的思考问题
D.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
6.幼儿期典型的思维方式是(C)A.直觉行动思维
B.抽象逻辑思维
C.具体形象思维
D.感知思维
7.强化理论是行为主义理论体系的具体表达,代表人物是(C)A.皮亚杰
B.阿尔波特
C.斯金纳
D.乔姆斯基
8.根据一定的测验项目和量表来了解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方法是(B)A.实验法
B.测验法
C.量表法
D.观察记录法
9.幼儿已经基本上掌握了本民族的口头语言是在(C)A.幼儿早期
B.幼儿中期
C.幼儿晚期
D.小学低年级
10.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人能够巧妙地操纵物体和调整自己身体动作的技能是(A)A.身体—运动智能
B.人际关系智能
C.视觉空间智能
D.数理逻辑智能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造成幼儿想象夸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AC)A.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
B.幼儿常常喜欢故意夸张,吸引别人注意
C.情绪对幼儿的想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D.缺乏想象的材料与技巧
2.幼儿还不能完全掌握比较,他们的比较有以下特点和发展趋势(ABD)A.比较的面由窄到宽
B.比较的过程从不对称到对称
C.比较的条件从集中化到泛化
D.比较的条件从泛化到集中化
3.知觉对象与背景的区分受以下因素的影响(ABD)A.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B.对象的活动性
C.个体的知觉偏好
D.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组合4.根据鲍姆令德的研究结果,可以将父母的抚养方式分为(ABCD)A.权威型
B.专制型
C.溺爱型
D.忽视型
5.下列行为中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有(ABC)A.谦让行为
B.合作行为
C.分享行为
D.退缩行为
6.皮亚杰提出,儿童智慧(思维)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ABCD)A.感知运动阶段(0—2岁)
B.前运算阶段(2—7岁)
C.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D.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后)
7.在幼儿期,幼儿的个性除表现在活动的积极性、情绪的稳定性、好奇心的强弱程度等方面,还表现在(ABCD)A.兴趣爱好
B.行为习惯
C.才能方面
D.对他人和对自己的态度方面
8.幼儿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ABD)A.直觉行动思维不断发展
B.具体形象性是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
C.抽象逻辑思维是幼儿的典型思维
D.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9.在幼儿中期,幼儿特别活泼好动的原因(ACD)A.入园一段时间,熟悉环境
B.这一时期,幼儿精力尤其充沛
C.有了与同伴交往的经验和技能
D.神经系统进一步成熟
10.儿童理解语义包括(AC)A.词义理解
B.表情理解
C.语义理解
D.肢体语言的理解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思维的发展使幼儿出现了意志行动的萌芽。(B)A.错误
B.正确
2.幼儿解决社交问题的策略是他们社会认知能力的一种综合反映。(A.错误
B.正确
B)3.有的科学家对自己的研究非常痴迷,甚至把手表放到锅里当鸡蛋煮的程度,这是注意集中的典型表现。(B)A.错误
B.正确
4.“情感智力”是理解他人情感、能控制自己情感的能力,是由萨洛伏和梅耶提出的。(B)A.错误
B.正确
5.家庭中人口数量的多少不会影响父母对幼儿的教养方式。(A)A.错误
B.正确
6.进入幼儿期,儿童情绪的动因以主要为满足生理需要向主要为满足社会性需要过渡。(B)A.错误
B.正确
7.强化理论是行为主义理论体系的具体表达,代表人物是乔姆斯基。(A)A.错误
B.正确
8.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发出现的。(A)A.错误
B.正确
9.在幼儿期,情绪反应主要是由生理需要引起的。(A)A.错误
B.正确
10.幼儿的眼球跳动的距离比成人短的多(眼球实现从一个注意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是以跳动的方式进行的),这就决定幼儿的注意范围要比成人小。(B)A.错误 B.正确
11.抽象逻辑思维在幼儿的认知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左右着幼儿的思维活动。(A)A.错误
B.正确
12.幼儿辨别颜色时发生错误或不能辨认则代表着幼儿一定不具备辨别颜色的能力。(A)A.错误
B.正确
13.在整个幼儿期,儿童的个性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变化和特点。(B)A.错误
B.正确
14.5-6岁幼儿的时间概念总是和具体生活相联系,对于他们来说,时间就是一些活动或现象。(A)A.错误
B.正确
15.那些形象鲜明、颜色艳丽、直观具体,富于变化的对象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同时也容易为幼儿无意记住。(B)A.错误
B.正确
16.4-5岁的幼儿,能够独立地讲故事或各种事情。(B)A.错误
B.正确
17.3-4岁幼儿的价值判断仍受外界的影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幼儿毫无主见,其评价标准已经基本形成。(A)A.错误
B.正确
18.幼儿初期,儿童开始产生要控制自己情绪表现的意识,但还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情绪表现。(B)A.错误
B.正确
19.传统的智力理论主要分为智力的因素理论和结构理论。(B)A.错误
B.正确
20.幼儿在颜色辨别方面还存在着差异,一般说来,男孩的辨色能力要比女孩强一些。(A)A.错误
B.正确
第二篇:2014东北师大离线作业心理学
2014年春季 期末作业考核
《心理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差别预限
2、语言生成3、自我效能感
4、错觉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经验主义的观点。
2、简述视觉刺激中最常用的深度线索。
3、简述线索提取依赖的条件。
4、简述语言理解的三个水平。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阐述对于问题解决的主要观点。
2、阐述任一种智力测验量表。
第三篇:幼儿美术教育在线作业
幼儿美术教育在线作业(谭瑞惠作业)
1.第1题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课程可以透过下列()层次进行教学。A.感觉层次、智慧层次、创造层次、表现层次 B.感觉层次、智慧层次、表现层次、创造层次 C.感觉层次、表现层次、创造层次、智慧层次 D.智慧层次、表现层次、创造层次、感觉层次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第2题
对作品的第一感觉,注重作品形式和该形式引发的理念。这属于发展幼儿美感知觉能力(的层面。A.经验 B.形式 C.象征 D.主题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第3题
在儿童美术欣赏进入形式阶段时。主要分析作品的()。A.内容 B.题目
C.造型、色彩 D.时代背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第4题
学前儿童的美术是其心理活动的反映,是其心理表象的()。A.模式化 B.图式化 C.具体化
D.情绪化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
5.第5题
儿童画画时倾向于()地表现事物。A.客观 B.主观 C.具体 D.准确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6.第6题
从实用性的观点解释艺术的学说是()。A.模仿说 B.游戏说 C.巫术说
D.表现说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7.第7题
依据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美术主要是(A.实用艺术 B.表演艺术 C.造型艺术 D.语言艺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8.第8题
依据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美术主要是(A.时间艺术 B.视觉艺术 C.空间艺术
D.造型艺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9.第9题
儿童对具体生命运动模式的感受更具有()性,这是成人所不及的。A.情感 B.直觉
C.逻辑
D.有序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0.第10题
造型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是()。A.绘画 B.雕塑 C.工艺美术 D.建筑艺术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1.第11题
美术教育是人类最早的文化教育形式之一,它作为教育中的独立学科,最早出现在西方的()。A.17世纪末期 B.18世纪初期 C.18世纪末期 D.19世纪初期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2.第12题
主张通过儿童的艺术创作发展其个性和创造性的美国美术教育家是()。A.艾斯纳 B.古力
C.罗恩菲尔德 D.里德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3.第13题 在我国新式学校美术教育产生于()。A.20世纪初期 B.20世纪中叶 C.19世纪末期 D.19世纪中叶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4.第14题
引导儿童学习深浅、冷暖颜色的搭配,根据主题的需要,恰当地使用颜色表现自己的情感,是(岁儿童绘画教育目标之一。A.2-3 B.3-4 C.4-5 D.5-6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15.第15题
能产生与作品主题相一致的感觉和情绪,并能表达这种感觉。这属于美术教育心理层次的(目标。A.审美兴趣 B.审美感知 C.审美情感 D.审美创造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16.第16题
主张以严谨的美术课程实现美术教育的自身价值的美国美术教育家是()。A.艾斯纳
B.西泽克
C.罗恩菲尔德 D.里德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7.第17题))当代日本幼儿美术教育在造型表现方面推行一种基本的指导方法,分为形象思维、技巧运作和()三个环节。A.欣赏评价 B.装饰美化
C.传达内心活动
D.游戏练习活动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8.第18题
在学前儿童手工创作中的构思阶段,以表象的基本形态和主要特征为基础,构想出种种新的表象。这是()。A.表象的变形 B.表象的分解 C.表象的组合 D.表象的添加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9.第19题
认为教育把人的潜能看作早已存在的一种物质资源,只要有合适的时机和合适的渠道,它就自动喷发出来的教育思想是()。A.灌输式 B.园丁式 C.综合式
D.对话式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0.第20题
将美术课程分为美学、美术批评、美术史和美术创作,构成一个完整的美术课程框架的人是()。A.艾斯纳 B.吕凯
C.罗恩菲尔德 D.里德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1.第21题
据罗恩菲尔德研究发现,在美术创作中,()的儿童倾向于形成表现主义风格。A.内向型 B.外向型 C.视觉型 D.触觉型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2.第22题
引导儿童学习欣赏感兴趣的绘画、工艺、雕塑、建筑等艺术作品,培养他们初步发现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中的美的能力,这属于()岁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目标。A.2-3 B.3-4 C.4-5 D.5-6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3.第23题
儿童绘画表象符号的运用依次为()。A.曼陀罗——太阳——放射形——人 B.曼陀罗——放射形——太阳——人 C.曼陀罗——人——放射形——太阳 D.太阳——曼陀罗——放射形——人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4.第24题
“透明画”和“展开式”的画是()儿童常用的形式。A.2-3岁 B.4-6岁 C.7-8岁 D.8-11岁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5.第25题 大班幼儿绘画在色彩的运用上()。A.只运用单色
B.偏好纯度极高的红、绿色 C.喜欢运用装饰性色彩
D.自发运用固有色和环境色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6.第26题
在线条与形状的感知方面,3-7岁的儿童总是喜欢把它与()的形象联系起来谈论。A.简洁 B.复杂 C.抽象 D.具体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7.第27题
巫术说的代表人物是()。A.泰勒
B.亚理士多德 C.雪莱 D.席勒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8.第28题
日常生活用品经过艺术化处理后,使之具有强烈的审美价值的产品是: A.绘画
B.雕塑
C.工艺美术 D.建筑艺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9.第29题
学前儿童手工创作的心理过程的基本顺序是()。A.构思与意图——设计与制作——装饰 B.设计——制作与构思——装饰 C.制作——设计与构思——装饰
D.意图——构思与设计——制作与装饰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0.第30题
“蝌蚪人”形成于儿童绘画的()。A.涂鸦期 B.象征期 C.图式期 D.写实期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1.第31题
小班幼儿处于儿童绘画的()。A.涂鸦期
B.涂鸦期至象征期的过渡阶段 C.象征期
D.象征期至图式期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2.第32题
在不同感官和情感之间进行,也在不同生活场景之间进行,它能使儿童获得更为完整丰富的经验和灵活多变的能力的美术教学方法是:()。A.情景观察法 B.语言描述法 C.联想迁移法 D.游戏练习法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33.第33题
感受线条、形状、色彩在视觉上产生的对称感、平衡感和节奏感。这属于美术教育心理层次的()目标。A.审美兴趣 B.审美感知 C.审美情感 D.审美创造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4.第34题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的重点是认识美术作品的()。A.背景知识 B.表现技法 C.材料特质 D.审美特性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5.第35题
依据艺术分类的物化形式,美术主要是()。A.动态艺术 B.静态艺术
C.时间艺术 D.空间艺术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6.第36题
从总体来说,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是(A.绘画与雕塑 B.雕塑与工艺美术 C.工艺美术与建筑艺术 D.建筑艺术和雕塑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7.第37题
艺术最重要的特征是()。A.娱乐功能 B.认识功能 C.审美价值)。
D.社会价值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8.第38题
游戏说的代表人物是()。A.席勒 B.泰勒
C.亚理士多德 D.托尔斯泰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39.第39题
依据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美术主要是()。A.表现艺术
B.再现艺术 C.听觉艺术 D.视觉艺术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0.第40题
1949年后,我国对幼儿美术教育进行了改革,全面采用()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在教学上主张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A.奥地利
B.美国
C.日本 D.前苏联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1.第41题
在近代儿童美术教育的历史上,为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做出突出贡献的教育家应首推:()。A.裴斯泰洛齐和福禄贝尔
B.福禄贝尔和蒙台梭利 C.裴斯泰洛齐和蒙台梭利 D.蒙台梭利和哥仙修泰勒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2.第42题
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催挠之则衰萎。”这句话朴素地道出了幼儿教育应遵循的原则,它出自我国教育家()。A.康有为 B.王守仁 C.蔡元培
D.陈鹤琴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3.第43题
学前儿童手工创作指导的关键是()。A.提供较好的工具和材料
B.引导孩子根据材料或意图进行独特的构思 C.让孩子反复练习
D.让孩子多临摹别人的手工作品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4.第44题
引导儿童学习在画面上安排物体的上下、左右关系,是()岁儿童绘画教育目标之一。A.2-3 B.3-4 C.4-5 D.5-6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5.第45题
能根据自然、社会中事物的发展、运动和变化,在作品中表现出生命的象征和意味。这属于美术教育心理层次的()目标。A.审美兴趣 B.审美感知 C.审美情感 D.审美创造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6.第46题
日本大正初期,由画家山本鼎领导的()教育运动,促使人们从培养创造性的角度来看待儿童美术教育。A.临画
B.自由画 C.恩物” D.自然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7.第47题
引导儿童综合运用各种工具、材料和技法制作教具、玩具、礼品、服饰、道具等布置环境,并注意装饰美。这属于()岁儿童手工教育目标。A.2-3 B.3-4 C.4-5 D.5-6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8.第48题
厚纸制作手工活动适宜在幼儿园()年龄班进行。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9.第49题
引导儿童学会认识红、黄、蓝、橙、绿、棕、黑、白等颜色,并选用多种颜色作画,是()岁儿童绘画教育目标之一。A.2-3 B.3-4 C.4-5 D.5-6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50.第50题
一般采取让儿童根据自己的特点“各行其是”的方式,教师决不干扰和限制儿童学习活动中个人特有的知觉方式和创造方式的教育思想是:()。A.灌输式 B.园丁式 C.综合式 D.对话式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作业总得分:92.0 作业总批注:
第四篇:《幼儿心理学》作业二
《幼儿心理学》作业二
(总分:100分,剩余完成时间:90天12小时38分37秒)
一、单选题(40分)
1、“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A.嗅觉适应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
2、人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它,并用词语把它标志出来,这是知觉的()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3、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 A.思维 B.记忆 C.感知觉 D.注意
4、“灰色长方形在黑色背景上看起来要比放在白色背景上更亮一些”这是感觉的什么现象() A.适应现象 B.代偿现象 C.相互作用 D.对比现象 5、3岁幼儿的方位知觉发展的程度是() A.能辨认左右 B.能辨别上下和前后 C.能辨别上下
D.能辨别上下和前后,并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
6、记住一个陌生的电话号码或记住一个不认识的外文单词,这是() A.机械识记 B.意义识记 C.无意识记 D.长时记忆
7、有自觉的目的,并和()相联系的注意,叫有意注意。 A.意志努力 B.个性 C.行动 D.内心活动
8、一个人能同时把歌唱好,能把舞跳好,能注意在队列中与别人对齐,是注意的()能力好。 A.广度 B.稳定性 C.转移 D.分配
9、没有自觉识记目的或任务,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识记是() A.有意识记 B.无意识记 C.机械识记 D.意义识记
10、“视崖实验”说明实验中的六个月大的婴儿已有() A.深度知觉 B.方位知觉 C.方位知觉 D.形状知觉
11、学生只根据教师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诗句的描述,在头脑中浮现出草原的景象,这种心理现象是() A.记忆 B.思维 C.注意 D.想象
12、婴儿认生现象是()记忆的表现 A.情绪 B.运动 C.词语逻辑 D.形象
13、无论是清晨、中午还是傍晚,我们都会把中国的国旗看做是鲜红色的,这是知觉的()。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4、科学家创造发明新产品,离不开()的作用 A.无意想象 B.创造想象 C.再造想象 D.空想
15、影响人们无意注意的因素是()1.刺激物的强度 2.刺激物和周围事物的对比情况 3.刺激物的新奇程度 4.人的兴趣和情绪状态 5.人的过去经验 A.1、3、5 B.2、3、4、5 C.1、2、4、5 D.1、2、3、4、5
16、幼儿的游戏情节往往是复制成人的生活,这反映出他们的想象()特点 A.创造想象为主 B.无意想象为主 C.再造想象为主 D.有夸大和虚构成分
17、关于记忆的说法,错误的是的()。 A.能再现的一般能再认 B.能再认的一般能再现 C.保持得越多,遗忘就越少 D.保持和遗忘是同时进行的
18、梦是()想象的极端形式。 A.有意 B.无意 C.再造 D.创造
19、下列关于记忆说法不正确的是()。 A.记忆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
B.记忆在人的知识掌握、经验积累方面有极重要的作用 C.短时记忆的信息经过复述后,可以进入长时记忆 D.瞬时记忆保持时间很短,对我们的记忆保持量没多大影响
20、幼儿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对识记过材料的保持量大于刚识记时的保持量,这种现象叫记忆的()现象。
A.再认 B.回忆 C.恢复 D.敏感化
二、判断题(20分)
1、()人走在街上,由于害怕有时会把风吹动的树影当成人影,这是一种错觉。 对 错
2、()任何的外界刺激人都能感受得到。 对 错
3、()人的感受性是固定不变的,不可能通过实践活动的训练得到提高。 对 错
4、()美术活动最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想象力,所以要发展幼儿想象力就要尽量多开展美术活动,少开展其他的活动。 对 错
5、小班幼儿已经能对昨天、今天、明天等时间概念分辨清楚了。 对 错
6、()知觉是感觉的基础,没有知觉就没有感觉。 对 错
7、()幼儿机械识记的效果比意义识记效果好。 对 错
8、()在教学过程中,要自始至终维持学生的有意注意。 对 错
9、()看完电影之后,还记得电影的情节,这是有意识记的结果。 对 错
10、()幼儿初期的形状知觉发展程度是:能正确掌握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梯形、菱形、平行四边形和椭圆形。 对 错
11、()再造想象的形象是独创的,带有首创性。 对 错
12、()感觉的剥夺实验说明感知觉是个体与环境保持平衡的前提。 对 错
13、()孤立的感觉是很少的,人们往往把感觉和知觉合称为感知觉。 对 错
14、()在上课的幼儿往往很容易注意到飞进教室的蝴蝶,这种注意是有意注意。 对 错
15、()如果识记的内容成为活动的对象,无意识记的效果也会比较好。 对 错
16、()年龄越小的幼儿想象力越丰富。 对 错
17、()我们要多向幼儿提出记忆的任务,尽量减少幼儿的无意识记,就可以提高幼儿记忆的效果。 对 错
18、()幼儿有时会把主观臆想的事物当作亲身经历来回忆。 对 错
19、()幼儿的想象往往有虚构夸大的成分。 对 错
20、()多让儿童练习计算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注意水平。
对 错
三、简答题(24分)
1、幼儿有意注意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答:(1)幼儿对活动目的的明确性程度。活动目的越明确、越具体,越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2)教师能否合理组织活动。教师如能用生动有趣的形式合理组织活动,有利于保持幼儿的有意注意。(3)幼儿对活动有没间接兴趣。当儿童对活动的结果感兴趣,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4)幼儿的意志水平和抗干扰能力。
2、幼儿的观察力发展表现出有什么特点?
答(1)观察力的目的性不够明确。幼儿往往不能自觉、有意识地观察,很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和个人兴趣和情绪影响改变观察目的。(2)观察缺乏持久性。幼儿观察的时间常常不能持久,随年龄增长观察持续时间逐渐延长。(3)观察不够细致,比较笼统。幼儿往往只能观察到事物的大概轮廓,不能观察到事物的细致部分。(4)观察缺乏顺序。幼儿观察往往缺乏一定的顺序,不能有条理地观察。(5)观察不够深入。幼儿往往不能观察到各事物或事物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
四、论述题(16分)
1、4岁的彬彬喜欢自己穿鞋子,但总是把左右脚的鞋子穿反了,也常常把自己的左右手搞错了,请从幼儿方位知觉发展的角度去分析这种现象。
答:4岁的彬彬喜欢自己穿鞋子,但总是把左右脚的鞋子穿反了,也常常把自己的左右手搞错了,从幼儿方位知觉发展的角度去分析这种现象,是因为:这是因为四岁儿童的方位知觉的发展特点决定的。四岁儿童能辨别上下、前后,但不能分辨左右方位,因此很难把左、右脚的鞋子分开,把左右手分开。
2、壮壮对班上的小朋友说:“我看到过一个这么大的蜗牛!”壮壮用自己的小拳头比划着,那还真是个超级蜗牛,足有他的拳头那么大。有一次,壮壮又对妈妈说:“我今天在幼儿园吃了四碗饭。”其实,他在幼儿园只吃了两碗饭。妈妈感到很困惑:为什么我的儿子这么爱说谎,怎么办呢?你怎么看待壮壮的说谎?
答:壮壮对班上的小朋友说:“我看到过一个这么大的蜗牛!”壮壮用自己的小拳头比划着,那还真是个超级蜗牛,足有他的拳头那么大。有一次,壮壮又对妈妈说:“我今天在幼儿园吃了四碗饭。”其实,他在幼儿园只吃了两碗饭。妈妈感到很困惑:为什么我的儿子这么爱说谎,怎么办呢?对于这种现象可以这样理解:壮壮不是说谎,是他把想象和现实混淆了。幼儿期儿童想象的特点是常常把想象和现实混淆了,言谈中常常有虚构的成分,对事物的某些特征和情节往往加以夸大。壮壮把现实中的蜗牛夸张成拳头大,夸大了吃饭的数量,并不是他在故意撒谎,而正是他心理水平低,发展还不成熟的表现。
你的作业上次提交后的成绩为:94分,已提交 1 次
第五篇:小学教学心理学17春在线作业1A答案
小学教学心理学17春在线作业1A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促进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过渡的主要认知转变机制是(A)。A.认知矛盾
B.环境影响
C.生理成熟
D.心理发展
满分:3 分
2.(C)是一种通过形成新旧信息间的附加联系,使新信息更有意义,从而促进对新信息的理解与记忆 的 策 略。A.学习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满分:3 分
3.(B)是指对自认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或活动,个人愿意去做,并力求成功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A.认知好奇心
B.成就动机
C.自我效能感
D.成就归因
满分:3 分
4.(A)是一种追求外界信息、指向学习活动本身的内驱力,它表现为好奇、探索、操作和掌握行为。A.认知好奇心
B.成就动机
C.自我效能感
D.成就归因
满分:3 分
5.元认知策略主要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C)。A.观察策略
B.思维策略
C.自我调节策略
D.注意策略
满分:3 分
6.(B)是 指 个 体 为 实现最佳的认知效果而对自己的认知活动所进行的调节和控制。A.学习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满分:3 分
7.皮亚杰采用(A)研究道德现象。A.对偶故事法
B.道德两难故事法
C.儿童故事法
D.加一法
满分:3 分
8.(B)是指一遍一遍地、原封不动地重复要记忆的信息。A.复述
B.维持性复述
C.精制性复述
D.组织
满分:3 分
9.教师在学校主要应该充当的角色有:学习的指导者、行为规范的示范者、心理保健者、(B)和教育科研人员。A.生活照顾者
B.班集体活动的领导者
C.安全责任人
D.学生的朋友
10.美国心理学家加涅(R.Gǎgne)认为学生学习之后要获得的学习结果包括:(A)、言语信息、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A.智力技能
B.生活技能
C.知识
D.元认知策略
满分:3 分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婴幼儿时期表现他们的好奇心的方式 包 括(ABC)。A.感官探究
B.动作探究
C.言语探究
D.思维探究
满分:3 分
2.婴幼儿时期表现他们的好奇心的方式包括(ABC)。A.感官探究
B.动作探究
C.言语探究
D.思维探究
满分:3 分
3.社会学习理论认为,(BCD)在道德行为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A.个性特点
B.榜样示范
C.替代强化
D.自我强化
满分:3 分
4.加涅在其所著《学习的条件》一书中,将教学可能产生的结果即学生的学习结果或教学目标分为:(ABD)、动作技能和态度。A.言语信息
B.智力技能
C.学习策略
D.认知策略
满分:3 分
5.消除学生 的无力感措施有(ABC)。
A.使学生获得成功经验,打破失败不可避免的神话
C.转移学生对失败的注意力
B.改变学生的消极归因
D.多安排学习任务
满分:3 分
6.奥苏伯尔认为在有意义学习的过程中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方式有(ACD)。A.类属学习
B.派生学习
C.总括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满分:3 分
7.布鲁纳把认知结构称为“表征”,并认为表征有三种.(ABC)A.动作性表征
B.映象性表征
C.符号性表征
D.抽象性表征
满分:3 分
8.认知好奇心是一种追求外界信息、指向学习活动本身的内驱力,它表现为(ABCD)。A.好奇、B.探索、C.操作
D.掌握行为。
满分:3 分
9.皮亚杰 把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CD)。A.生成道德阶段
B.转化道德阶段
C.自律道德阶段
D.他律道德阶段
10.归因训练的基本步骤是(ABCD)。A.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
C.让学生对自己的成败进行归因
B.让学生进行某种活动,并取得成败体验
D.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准备律是指当学习者有准备而给以活动就感到满意,有准备而不活动则感到烦恼,学习者无准备而强制以活动也会感到烦恼。(B)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强化总是伴随着反应之后处想,强化与反应之间的这种依随关系被称之为强化的依随性。(B)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3.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对学习者在教学活动中所发生的变化进行测量,收集有关资料,并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B)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4.在回忆系列材料的时候中间部分记忆效果差,首尾部分记忆效果好。(B)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5.认知心理学的知识观与我们原来所理解的知识是不同的。(B)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6.高度强烈的学习动机与低强度的学习动机一样会降低学习效率。(B)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7.成就动机是指对自认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或活动,个人愿意去 做,并力求成功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B)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8.小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基本心理学规律。(B)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9.强化可以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B)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0.桑代克认为学习是组织一种完型,学习的过程是通过顿悟实现的。(A)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1.完型派认为学习是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学习的过程是盲目的、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A)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2.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B)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3.并列结合学习是指导新观念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既非从属关系,也非总括关系,只是和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整个内容具有一般的联系。(B)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4.场依存性是指在将一个知觉目标从它的背景中分离出来时感到困难的知觉特点。(B)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5.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传统的认知学习理论没有什么不同。(A)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6.能力倾向,简称能倾,是指在先前学习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各种稳定的物质性因素。(B)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7.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动机是人性成长发展的内在原动力。(B)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8.教学目标是确定教学方法的依据。(B)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9.奥苏伯尔的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B)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0.类属学习是把新观念归入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适当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B)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