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妙“笔”点活语文花(邹璐)[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4 03:48: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文——妙“笔”点活语文花(邹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文——妙“笔”点活语文花(邹璐)》。

第一篇:论文——妙“笔”点活语文花(邹璐)

南昌市教育学会 十九届一次年会征文

论文题目:

单 位:

姓 名:

学 科:

联系电话:

邮 箱: 妙“笔”点活语文花

——刍议信息技术对语文的催化作用东湖区爱国路小学

邹 璐

语 文 *** zoulu19831020@126.com

妙“笔”点活语文花

——刍议信息技术对语文的催化作用

内容摘要:

现代教学技术全面渗入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使语文课堂正大步迈向现代化,现代教育媒体多媒代、信息代、智能代的特点,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和共享性的特点为学生创设了广阔而自由的学习环境,拓展了教学时空,使我们的语文教学遇到了巨大的挑战。为此,在新课程实施背景下,信息技术必须加强与语文学科课程的整合,努力实现信息技术教育和语文教育的双赢。巧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对于深化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有效应用 优化课堂 正 文: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电教媒体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它的运用适应了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为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起到了越来越明显的支撑作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运用电教手段,能够使教学达到最优化,特别是在作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含义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主要强调两个方面:一方面信息技术要广泛进入语文学科;另一方面,语文教学要广泛采用信息技术。这种信息技术不是强加的、附带的、可有可无的,它是与语文教学紧密融合在一起的,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有机要素。也就是说,“整合”是二者双向互动的过程。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是

以语文知识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语文课程当中,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并应用信息技术的内容。在教学中,我们要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寻找学生学习的最佳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语文实践,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教学模式的特点

知识、能力、素质是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三要素,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只有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知识的掌握、素养的形成三方面为准则,才能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网络信息技术为传媒的三维目标的落实,从而建立以信息技术支撑的新型的教学模式。它具有以下三特点: .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网络环境,信息技术可以提供基于文本、语音、图形和视频等多媒体的支持,教师可以边讲解边指导,控制教学的全过程,及时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实现师生双方的交流,如讨论、辅导和答疑等,确保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它最终要解决的是全方位问题。从课程标准到教学内容,从教学方法到考试评价,都要在与信息技术融合中实现改造,从而“整合”为更合理的能力标准、知识系统和教学体系。

如我在教《故乡》一课时,在启发学生思考回答中年闰土与少年闰土在外貌、神情、言行、性格、对“我”和对生活态度等方面有何变化以及变化原因的基础上,采用投影显示出完整的板书设计。这样做,既便捷直观又完整系统,且比在黑板上板书快了好几倍。然后我再利用节省了的时间,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一个熟悉的人的外貌,写出其变化。写完后,指名学生读一读、评一 3

评。从而,整合了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多方面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增加了学生学习、思考的机会和训练密度,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提高了课堂效率,还能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真可谓“轻负高效”。.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参与、自主探究与交互资源的过程,不仅能眼见其形、耳闻其声,而且能手脑并用,调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认知活动,使学生在同一单位时间内增加了所接受的信息量,增强了记忆的效果,加快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消化速度,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更快、更好地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了学习效率。

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中,讲授海底鱼多这一部分时,展示出《西沙群岛洋底》的课件。这时,学生们个个都瞪大眼睛,尽情地观赏着眼前五彩缤纷的鱼,还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似乎已置身于海底。这时让学生讨论回答:“在海底你看到了哪些鱼?”这下,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学生纷纷发言。我又问道:“海底有那么多鱼,课文为什么只写这几种?”,学生又马上投入到积极的讨论之中,最后领悟到课文是按鱼的颜色和形状来选材和叙述的。这样,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主动地感知理解了语言文字。这样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发了,由此提出学习任务,在学生心中形成“认知”冲突,激起了求知欲望,促使学生进入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的最佳状态。这种教学活动自始至终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的情绪始终处于亢奋状态,思维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发挥网络的信息传递功能

网络环境下立体交互的教学过程,可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多侧面和多媒体 地展示教学内容;且画面逼真、色彩鲜艳和文字清 4

晰,化虚为实,变静为动,使深奥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而且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学习环境保证,使学生获得能够自主学习的认识工具,并将信息技术教育的工具作为助学和促学的最佳辅助方式。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教学优势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之所以得到了人们的关注,是因为它可以使学科教学声情并茂、知情并重、优繁为简、化难为易,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加大课堂信息量以及提高教育训练水平,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想力、认识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习潜力的开发,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课业环境和时空条件。

1.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创设一种最佳的学习环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打破了传统媒体的“线性限制”,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整体化的方式把语文信息知识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 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我教《鸟的天堂》这一课,借助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多场景多角度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和巴金爷爷一同到“鸟的天堂”欣赏美丽的南国风光,随着画面的出现,音乐的响起,播音员的配文朗诵,学生的兴致油然而生。他们时而被“鸟的天堂”那幽静的环境所陶醉,时而为船桨那有节奏的划水声而欣喜时而为榕树的繁茂的姿态的独特而惊叹,时而为鸟儿的繁多而称奇。多媒体的使用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完全把学生带到了那美丽的南国,使他们看到了从没有看到的景色,怎能不使他们欣喜若狂?怎能不触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他们又怎能不去学习呢?

2.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它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得的信息量,比单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如下:

⑴优化教学内容。在多媒体计算机桌面上制作课件,充分发挥其声、像、色、形等优势。将教学内容形象、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丰富教学形式,使教学内容变得可视、可听、易感知,易体会,并能扩大教学信息量,拓宽学生知识面,有利于学生感知,理解新知识,在探索中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变化。

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文时,用多媒体计算机将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编制成课件,学生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形象地了解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并通过观察了解到“蝌蚪长大就会变成青蛙”这一科学常识,真实可感的形象也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⑵优化教学情境。轻松、活泼、流畅、自由的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多媒体教学还能使讲授与演示融为一体。孩子们愉快、自然、主动地学习兴趣浓厚,参与欲望强烈,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因此,多媒体技术为课堂教学活动创设了良好的情景,营造了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

如教学《好朋友来了》一课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可将小鹿美丽的新家变得生动形象活起来。把小鹿从伤心地哭泣到高兴得跳起来,小鹿和好朋友又唱又笑的故事情节制成动画片,使学生与小主人公一起感受没有朋友的孤独、痛苦和有朋友的快乐、幸福,从而激发学生与人交流、交往的动机。

⑶优化教学过程。多媒体计算机具有灵活、随意的界面交互功能,教师可以让显示屏上的画面和存贮的声音根椐教学需要进行自动调控、快捷交互,方便的播放功能避免了录音,录像机因倒回播放面中断教学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学生思维等弊端的发生,使教师能更主动地控制教学过程,从而增强教学效果。人机对话方式,改变了单一的教师讲述形式;与媒体进行双向交流,还能让学生及时得到计算机的鼓励和帮助。

如口语交际《介绍我的爸爸妈妈》教学活动,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每个学生与家长的合影扫描存贮起来,并配上“我的爸爸妈妈在什么地方上班,干什么事”的简短录音,即可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整个教学在教师自由灵活的调控中轻松地进行,全体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让学生成为了课堂中真正的主人。

3.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课程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重新的确认。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平等地共有、共享人类的学习资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方法、策略和发展目标,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的天地。

《桂林山水》这篇课文即有抽象概括的描写,又有具体形象的描写,作者形象生动语言文字极具感染力地把桂林的美景描写得活灵活现。在教学时,我考虑到学生没有去过,缺少对桂林的直接感触。于是,我让学生上网搜集有关桂林的图片资料和文本内容,并通过共享的方式让学生们亲身感受桂林的怪石嶙峋、危峰突兀, 他们的视觉、7

听觉受到强烈的冲击,再加上文字的介绍, 加深了对桂林的认识。接下来我又提出问题让大家讨论:喜欢桂林吗?我们刚刚看到的、听到的,课文都写得很具体,现在请同学们重新走进课文,在语言文字中和桂林再次亲密接触,感受桂林的奇美秀丽,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到此,本课的教学目的也就基本实现了。在这里,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极大地突破了地域局限和感官局限,让学生颇有身临其境之感,更有兴趣去投入课文,研读文本。.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应努力创设合作式学习环境,切实为学生养成合作意识与发展协作能力搭建舞台。信息技术介入课堂教学,构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充分显示了信息交流的多向性、丰富性和快捷性。它可以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机互动、师机生互动、生机互动、生机生互动的多种友好合作方式,为学生提供立体式的多向交流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作为优化学科教学的一种工具,信息技术的优越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它毕竟只是辅助课文学习的一种的手段,绝不能代替对文本的研读。我们应把握好信息技术使用的量和度,要锦上添花,不能喧宾夺主。只有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深入的研究使用这种工具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方法与策略,才能发挥这种教学工具的巨大作用,才被称为语文教学的点睛之笔。

第二篇:教师专业发展论文邹璐

0908061289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邹璐

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工作的特殊性是不同于其他职业的特殊要求。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教育机构由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培养转向对专业态度,专业技能,专业价值和专业精神等方面的综合训练。教师的职业对象是人,教师这一职业又是复杂的脑力劳动,具有极大的创造性和灵活性,具有鲜明的示范性,教育效果具有长期性和长效性。因此可见处于当今社会,教育专业发展具有极其重大意义。然而,怎样才能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呢?这就得从多方面阐述:

(l)加强校本研修

要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就需要教师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研讨、不断实践,在反思中总结经验,充分利用教师教学改进计划,提高自身专业水平。要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机制,以校本教研带动课程资源全面开发,坚持教研引领,实施科研支撑,从而促进教师发展。主要方法有:

① 指导教师制订专业发展计划。学校要认真分析每位教师专业发展情况,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制度,保障教师专业发展不断提高,创造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制度环境,注重对教师的认知水平、职业素养、与学生亲善关系、关心学生个性发展等方面的评价。

② 构建“合作发展型教研组”,充分发挥学校最基层组织教研组的作用,通过组织学习、集体性教研、综合性实践和跨学科交流,促进教师团队创新。

③ 加强案例研究与教例研究模式,让教师把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问题的全部过程写成“教例”,帮助教师掌握教学分析与反思能力,大大缩短教学情境与实践生活之间的差距。

(2)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

教师中蕴藏着极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校只有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现自己能力与才华的平台,才能在学校教师发展中形成一个奋勇争先、不甘落后、你追我赶、蓬勃向上、不断创新的好局面;只有把教师发展与管理职能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形成人本管理的最高境界。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指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那么,学校和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制度不能采用同一标准,应该关注到学校之间的差异性。反之,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主要从教师发展角度出发,建立体现公平、公正原则的发展性评价制度,从而激发他们的事业心、责任心,充分发挥教师潜能,使他们体会到制度给他们带来的利益,自觉维护、严格遵守并能认真执行。

(3)以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为前提

专业发展活动应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口标、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和对象群体已有专业知识和教学实践基础及发展需求来设计。为此,组织者应事先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需求调查,从中筛选出需要优先解决,并能通过干预在有限时间内可以产生预期效果的问题作为探究主题,例如,“怎样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 “如何引导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方法?” “如何帮助学生适应学习方式的转变?“ “怎样改进家长会制度?” “怎样评价学生更富有激励性?”等等。

所有这些都在于为教师提供自主思考、共同探究、相互启迪的任务情境,并促使他们通过集体努力,获得解决共同问题的可行方案。

(4)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应有利于全员参与

除了选题有较高的切合性、挑战性之外,还需综合采取一系列支持性的组织手段,以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无拘束地参与其中。尽可能鼓励每个人都有平等的参与机会,从而使每个人都能体验到:自身及他人知识经验的价值只有通过平等交流才能共享,只有通过深人研究才能升华为共同发展的宝贵资源。

(5)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应注重成果产出

一项成功的教育活动,不仅在于学习者对过程的参与,也在于由学习过程产生的结果。因此,应使教师通过交流认识到自身及其所具有的知识经验的价值,并能在交流研讨基础上形成对已有经验的理性认识,对特定问题的新见解或对改进教育工作的计划方案和实施策略等。同时需强调参与学习双方的前期准备和后续实践。学习者对将要体验的研讨内容要有实践和认识的基础,并有合作的意愿。为此,组织者事先可以向参加者预告研讨的主题,以便做好参与的准备。学习任务完成后,组织者应引导教师及时对已有体验进行归纳、提炼,帮助他们深刻体会自身学习的本质。

(6)建立学校自培制度与周边学校的研究共同体

通过与周边学校研究共同体平台,使本校教师的实践优势和周边教师实践与理论优势互补,汲取外校科学的管理经验、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结合新课程课堂实施中出现的新问题,聘请专家从事教学性课题研究,实现教研相长,从而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同时,学校应提供机会与平台,让教师学习教育理论

专著与经验文章,加强与同伴间的合作交流,充分利用外出学习、培训进修,吸收最新的教育资源,理解与借鉴他人经验。并且鼓励教师通过网络教研、网络学习与网络教学收集教学资源,对教师进行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培训

教师中蕴藏着极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校只有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现自己能力与才华的平台,才能在学校教师发展中形成一个奋勇争先、不甘落后、你追我赶、蓬勃向上、不断创新的好局面;只有把教师发展与管理职能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形成人本管理的最高境界。

要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就需要教师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研讨、不断实践,在反思中总结经验,充分利用教师教学改进计划,提高自身专业水平。要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机制,以校本教研带动课程资源全面开发,坚持教研引领,实施科研支撑,从而促进教师发展

第三篇:语文教学论文(邹姣瑛)

2010年上期语文教学论文

《丑小鸭》教学反思

执教者:邹姣瑛

《丑小鸭》是根据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丑小鸭》改写的一篇童话。文中塑造了一个丰满的童话形象:面对艰难曲折的生活环境和前程,他仍一心一意地追求美好的理想。文章内容曲折生动,引人入胜,根据文章特点及孩子的认知特点,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学生的读书感悟上,当他们读得声情并茂的时候,当他们纯真的心灵与“丑小鸭”的美好心灵产生共鸣的时候,自然会感悟到文章的真谛,感悟到人生的真谛。

我执教的这一课,完成的是第二课时,我个人认为所授这课,能围绕目标,精选教材,巧设问题和环节,让学生主动参与,投入面大。40分钟的教学活动,条理清晰,一环扣一环,教学效果较好。

1、选好突破口,教出新意

这节课,我设计了新意的教学思路,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精确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课始,先以一问题作为切入口:读了课题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只怎样的丑小鸭?(了解丑小鸭的丑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一,这个问题的提出能为后文感悟丑小鸭的悲惨遭遇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了解了丑小鸭的丑后,我又紧紧扣住问题“丑小鸭经受了很多不幸,想知道吗?”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自主学习三至六自然段。这样设计教学既注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避免了串讲串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我整节课主要起激励、组织、点拨、引导的作用,“帮着学生学习”,指导和训练他们探索新知,培养学生个性阅读的能力并积极培养学生主动质疑解惑的习惯。

2、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特别是学生的个性体验

我让学生品味课文,挖掘《丑小鸭》的思想内涵,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这些都是为了强化学生的感受性、体验性,表现人性的丰富多彩。在课堂上,让学生们交流,悟出道理给学生以心灵的启迪,联系、扩展,培养学生坚强的个性和为理想努力奋斗的恒心。

3、文章脉络很清,整节课紧紧扣住了两个问题

丑小鸭究竟怎么丑;它经历了哪些遭遇。来组织教学。有这样一句话,以往的教师犹如刽子手,他们常常把一篇篇精美的文章支解的支离破碎,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想去感悟它、品味它谈何容易。这节课我就充分注意了这一点,我经过深钻教材扣住了以上两个问题,并且以这两个问题为线,牵引学生自己去读书感悟,在这根线的牵引下,孩子们有了许多惊人的感悟:对丑小鸭的同情、敬佩,对其他角色的愤慨等等。这些感悟是学生通过走进文本,发自内心的感触。4、本课利用flash动画片、powerpoint课件、word文档等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本节课我将现代教育技术恰当地运用于各个教学环节之中,不但创设了情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也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导入新课时,我出示鸭妈妈带小鸭的动画形式,来复习词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感受丑小鸭的悲惨遭遇时,光凭借文本内容及学生的想像老师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我插入了一些动画、图片(丑小鸭被欺负后离家出走的动画,丑小鸭冻僵了的图片等)这些直观的画面与文本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很容易刺激学生感官,降低了学生理解文本的难度。这样做就充分体现了,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拓展研究学习的广度与深度,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活跃课堂气氛,拓展学生思维这一现代教育理念。

5、抓重点词语,培养语感

认真而扎实地教学生字和词语,进行语言运用的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任务之一。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理解能力都很有限,更需要教师的指导。为避免生硬呆板的解释,我采用抓住重点词句,培养语感,体验情感的方法教学。在理解重点句子“丑小鸭望着洁白美丽的天鹅,又惊奇又羡慕”时,利用直观形象的方法指导理解“惊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美丽的天鹅画面。这时学生们瞪大了双眼,张大了嘴巴,呆呆地望着。我适时指导:“丑小鸭也和你们一样看着,这就是“惊奇”。接着又问:这时丑小鸭会想什么?”“正因为天鹅有的丑小鸭没有,但他又非常希望自己也有,这就是‘羡慕’。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一自然段。”这样学生不仅对惊奇和羡慕有了正确的理解,也感受到了丑小鸭在逆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6、重视了读的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有些诗文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本教学设计十分重视读的训练,我始终以读为主且朗读形式多样,每次读书都有目的。如开始自由读,感受丑小鸭的丑,找出描写它丑的句子;第二个环节的读书是这节课的重点,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都在这个环节,这个环节的读书形式多样:自由读、抽读、评价读、老师范读、变换角色读等等,通过读,让学生感受丑小鸭的悲惨遭遇,同时受到善待他人、正确认识自己的人文教育。这一系列的训练,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主动的个性化行为,做到了在读书中理解、在理解中读书。如:在感受丑小鸭的悲惨遭遇时,老师先让学生读,然后问你感受到了什么?最后再根据学生的感悟指导读,再在读书的基础上进一步去感悟丑小鸭的悲惨遭遇,整个读书环节既有层次,而且老师的指导也很到位,如:欺负什么意思,别人还会怎么欺负它,此时丑小鸭心情怎么样,带着你的这种心情读一读,在这种情况下读书,学生的感情是很到位的,因为读书是在充分的感悟基础上进行的。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学生兴趣爱好不同,思维情感活动各异,知识经验深浅不一,对同一问题就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对同一事物的观察就有不同的方法的角度,对同一个情境下的刺激也就有不同的反映和表现。对于这些,教师都要恰当地给予肯定,语文学习的过程才能成为学生展现个性、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和塑造个性的过程。个性阅读的意义就在于: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倾听不同的声音,见识各种各样的观念

第四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要有拎动点

语文教学要有拎动点

再次教授《木兰诗》一课,再次走近这乐府双璧之一,领略它的独特魅力,也再次感受到汉魏六朝乐府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支奇葩的原因所在。如何在有限的课堂让学生又能充分感受到她的美?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寻找突破口,设计拎动点,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但提高课堂效率,并且给学生一个开放的思维空间。在《木兰诗》一课的教学中我觉得有这样几个点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第一是读。怎样才是会读呢?在课前学习部分提示学生要用普通话准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要做到以上几点首先就需要学生查字典读准字音。其次是要读出感情,只有在对七个自然段的内容,人物所表达的情感有所掌握的基础上,才能对朗读时的语调的高低、语速的缓急、语音的轻重的区别有所掌握。能做到“会读”才有可能“读会”。

第二是说。会说情节,那么这是一个很好的训练学生想象和联想能力的教材。因为诗歌跳跃性大,留白较多。因此,在人物各阶段心理的描写和家人喜迎木兰的场面上学生可以大胆想象。学生要达到会说就势必要去在了解诗歌的详略安排,运用联想想象去补充留白处,也就进一步加深了对主题的理解。

第三是评。作为现代人对木兰会有怎样的评价?我设计了一个“木兰小档案”让学生填写。除了基本内容外还包括“特长”、“性格特点”、“你最想对木兰说的一句话”、“巾帼英雄榜”等,使学生在趣味中加深对人物性格品质的理解。

第四是究。教学的目的不是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而启迪学生思维,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在这一课的最后我设计了一个“探究学习”环节。给学生示例,让学生发现如果以研究的态度,这篇文章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深究,这是一种学习的态度,也是做学问的态度。例如:木兰究竟姓什么?古代女子不是缠足的吗,木兰为什么还能女扮男装成功呢?为什么木兰将父亲称为“阿爷”等等,如果作以深究,学生会感受这里面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从这一课的教学来看,我仍然坚持教师应该起到学生学习的引领者、辅助者的作用。学习终究是学生的个人行为,老师的引导一定要巧妙,切口要小,要寻找最佳拎动点,局面要大,将教学重点容入其中的同时又能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学习到的不仅仅是语言更是一种文化。

用心爱心专心 1

第五篇:略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四个点的论文

摘 要:本文详细阐述了语文教学中一些关键点:教学重点、学习难点、学生疑点和教材特点。并把课本、教师和学生紧密联系起来进行讨论,探讨了如何综合运用、把握教学技巧的正确方法。

关键词:语文 教学 重点 难点 疑点 特点

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已彻底否定了50年代从苏联传到中国的流行半个世纪的老一套教学方式,即解题、作者简介、时代背景、分段分层、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新课标下的教学强化知识与能力的整合,注重过程与方法的展现,同时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诚然,这种新型教育目标已被许多语文教学工作者所接受,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同仁为追求这一目标,盲目地变花样,把以前繁琐的、填鸭式的、旷日持久的讲解变成了过于简单的、放任自流式的、问答式的对话,没有从教改的深度和宗旨出发,因而缺乏科学性,更谈不上效率。所以笔者认为不论采用什么教学策略,都必须切实解决好语文教学中的“四个点”。即教学重点、学习难点、学生疑点和教材特点。

一、教学重点

文章的重点,正是作者的匠心所在,而教学重点,是把“作者”、“学者”、“教者”三者统一起来,以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每篇文章都是集作者思想之精华,教师首先要明确:作者的思想大意是什么?编者要求学生从中学什么?教师要告诉学生什么?以此为突破口,揭开文章的“谜团”。

教学重点不仅指课文本身的重点,还包括教学策略的侧重点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最佳点。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努力挖掘教材的目标纲要,从而确定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习有明确的指向。教学重点多在文章的精彩处,因为文章炼字炼句的特别巧妙处,往往都是语法修辞使用的最恰之处。抓住这点学习,既能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又能得到文学艺术的滋养,审美的熏陶。这正好启发了学生揣摩、推敲、体会文章精要的心智,激发了深入探究的情趣,使学生对课文获得深刻的印象。

对于教学重点,师生都要明确。教师要避免费时费力的引导,力争直击重点,让学生在重点明确的情况下完成任务。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重点,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教与学思想的“亮”点,才是解决教学难点、完成教学任务的“突破点”。

二、学习难点

对于学习难点,学生自己不易弄懂,这是大多数学生存在的难以解决的共性问题。因此,教师要在把握学生学习重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思维发展的现状,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所能承受的能力,揣摩、确定学习难点。难点问题的设置具有启发性和可操作性,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发现问题的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众多教学实验证明: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远远高于生搬硬套的解决难题。教师一定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空间和时间,学生自主解决一道难题会提高他百倍的自信。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为学生创造难题---看似教师有意给学生“挖陷阱”,事实上学生的探知欲早就把他们引入问题深处了。教师还可以开设一些探究活动,既能给学生交流各自见解的空间,又可以从中探讨出新的问题来。这样,教师就成了把学习推向高潮的主宰者,可谓一箭双雕之举。

在解决难点问题的教学流程上,教师首先不要停留在问题的本身,而应根据学生解决问题的难点,先讲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当学生经过深思熟虑,当问题已基本解决或接近解决时,教师再画龙点睛地讲解问题本身,以促进对难点的解决。切忌认为是难点,不经学生深思讨论就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那可就事倍功半了。

三、学生疑点

学生学习的疑点,由课前预习遇到疑惑不解的问题,有自学过程中生成的难点,还有课后不懂的疑难,这些多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师要给学生提出疑难问题的机会,要教会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

学生有疑说明他们认真地投入思考了,这是一种良好的现象,但我们也要考虑到负面的因素,不能让学生提出盲目、乏味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启发学生:如何提问?什么样的问题是健康的、智慧的?有时问题偏离轨道便会引起南辕北辙的后果。

有时教师还要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疑惑设计讨论题目。在质疑讨论中,教师要注意启发诱导,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会发现问题,学会陈述、倾听、评价、争论。通过师生之间多边对话,充分交流研讨。从而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自我醒悟、自化疑难,从中学会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和技巧。

四、教材特点

不同体裁、不同篇章、不同主题的文章各有其特点,即使相同体裁、相同主题的文章,其特点也不尽然相同,因此教师要灵活制定教学策略。对记叙文要学会叙述和描写的表达方式,理解以情动人的特点;对说明文要紧扣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学习,学会多种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对议论文要明确论点,找出论据和论证方法,学会准确有力的议论。

总之,文章的内容决定特点,特点决定教法。教师还要帮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体会结构安排是服从表达主题的需要,教给学生归纳特点的思路和方法,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和理解文章的内容。教材既是教学的灵魂,把握着教师和学生的思路;也是教师的朋友,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此话正好应证了了解教材的重要性。

以上四个“点”在教学中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教学是要综合运用把握。教学重点是提高知识与能力的关键;学习难点的解决展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学生疑点的解答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教材特点是贯穿前三个“点”和联系书本、学生、教师三者的纽带,四者相辅相成。

综上所述,只有把握住这四个点,教师才能运筹帷幄,完善课堂教学;只有把握住这四个点,才能实现新课标的目标要求。

下载论文——妙“笔”点活语文花(邹璐)[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文——妙“笔”点活语文花(邹璐)[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