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选准读写结合训练点,指导小学生有效习作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选准读写结合训练点,指导小学生
有效习作
《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注重听说读写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还提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可见,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师要紧紧扣住阅读教学这个契机,把写作方法与技巧的指导渗透到作文教学之中,以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但是现实的阅读与作文教学有些不尽如人意,出现了两者脱节的现象。多年来语文教学,打的是听、说、读、写并举的旗号,实际上是阅读教学唱主角。教师只注意对文本进行单纯的分析和探讨,对表面物质进行解读,分析完课文似乎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而对于作文教学,教师更关注每一单元后的习作,提出写作要求,出示范文,学生练写、教师批,很少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可以说现实中的阅读与作文教学就像是两条平行线,严重阻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所以如何从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之间架构一座可以沟通的“桥梁”,成为了重中之重。而读写结合,多读多写,既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本途径,也是提高作文能力的基本途径。
小学阶段,在阅读教学中如何选准读写结合训练点,进行有效习作呢?在这三年来,我从积累、仿写和想象三方面做了努力。
一、积累——厚积方可薄发
庄子在《逍遥游》中写道:“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水的厚积是大船乘风破浪的前提,风的厚积是鲲鹏展翅高飞的依托。其中蕴含着一个真理: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在我们所用这套教材中,无论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的文章,文中都不乏好词及生动的描写:《我的“长生果”》一课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成语,和饱含情感的叙述结合起来,阐明读书的特有感受以及读书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唯一的听众》一课,从典型事例中表现了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篇篇课文,大处、小处;宏伟的、细腻的,大到人生哲理,小到文章的遣词造句,写得生动而又精彩。我利用教材的这一特点,抓住了作为写作初学
者的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把积累文中好词佳句作为孩子们厚积的重要途径。于是,在课堂教学中,我便有意识的加强了学生对词、句的理解和积累,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词、句的理解是阅读教学中对给定文章的词、句围绕中心加以解释和体会,包括解释词、句的意思,体会词、句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中人物心理,学习作者用词的精确性、语句的深刻性,理解这些语句在文中突出中心的重要性,记下作者在文章中运用的妙词佳句。时间一长,词汇丰富了,写作时笔下自然就有“神”了,文章也会“生色”了。同时,词句又是文章的“砖瓦”,文章有了“骨架”,加上好词佳句的堆砌才会让人觉得有看头。
二、仿写——巧把金针度与人
写作理论告诉我们,所谓仿写,就是作文者模仿某些范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表现手法,进行作文的一种写作训练方法。当代小说家叶文玲曾说:“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作文由不会写到会写,由写不好到能够写好,都要经由由仿写到创作的过程。所以我们要十分正视语文课上阅读剖析这一环节,这样才会从中把握必然的写作体例、技巧,才会有的放矢地仿写作文。而模仿可分为点仿和全仿。
1.点仿
点仿是局部模仿范文。局部模仿,内容较多,范文较广,它是训练学生作文基本功的一种有效方法。主要包括句式表达、段落构成、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抒情联想、描写等。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一课中,有一句“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通过一个排比句将漓江水的静、清、绿的特点形象的写了出来。我让孩子也仿照这种写法介绍一种事物的不同特点,于是一个个普通的不起眼的东西也变得生动了起来。如一个学生写到“池塘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池底的小鱼;池塘的水真平啊,仿佛是一面光滑的大镜子;池塘的水真美啊,把周围的山、蓝蓝的天空倒映在水中,鱼儿在期间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真像走进了延绵的画卷”。
2.全仿
全仿是从整体上模仿范文。学生开始习作,对一段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很难把握。因此,我们要通过引导学生对段落的仿写,提高构段能力。如学了《美
丽的小兴安岭》一课,其写法以总—分—总的结构,按一定春夏秋冬季节的顺序观察和描写小兴安岭不同季节景物的不同。我安排学生写《美丽的校园》、《我的家乡》等文。要求按顺序描写和介绍,便把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了,学生仿写很成功,达到了篇与篇读写迁移的目的。
再例如:学习《白鹅》一课时,作者写白鹅高傲的特点,主要通过白鹅叫声、步态和吃相来描写的,我让学生仿照这种描写方法,写自己熟悉的一种动物,学生的构段和语言表达都比平时要好。
孩子的年龄段不同,进行的仿写训练重点就不同,我结合别人的经验,将各年级的仿写侧重点进行说明:
一年级,以字词为重点,从句入手,侧重一句进行仿说训练。例1:一上年级《操场上》
小朋友在哪里?小朋友在操场上干什么?什么时候,小朋友在操场上……? *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说话、写话的素材,与看图识字学文相结合进行说话训练,为“写”铺垫。
例2:一上年级的《哪座房子最漂亮》 用“漂亮”一词进行写句训练。例3:一下年级的《胖乎乎的小手》
这胖乎乎的小手帮(谁)(干什么)。
这(怎样)的小手帮(谁)(干什么)。
二年级,以词句为重点,从句入手,侧重各种句式仿写训练。感叹句、疑问句、描写句、拟人句、排比句(简单)……
例1:二上年级的《北京》
北京有(),有(),还有()。北京有()的(),有()的(),还有()的()。例2:二下年级的《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沿着()的(),寻找雷锋叔叔的足迹,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 例3:二下年级的《葡萄沟》:
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一大串一大串葡萄挂在绿叶底下,就像()。葡萄沟就像()。
三年级,以句群为重点,从段入手,侧重句群和构段的仿写训练。总分式、并列式、承接式、因果式……
例1:总分段式句群训练(三上年级)11课《秋天的雨》、19课《赵州桥》、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 例2:连贯动作句群训练(三下年级)5课《翠鸟》(第3段,翠鸟捉小鱼一系列动作)
6课《燕子专利》(第3段,居民四处寻找燕子的一系列举动)16课《绝招》(第6段,小柱子奶奶包饺子一系列动作)
四年级,以段落为重点,从篇入手,侧重行文顺序和写景、叙事方法的仿写训练。总分总、概括+具体、按事情发展顺序按时间先后顺序、按地点转换顺序……
例1:四上年级《观潮》学习由远及近的行文顺序。
例2:四上年级《颐和园》学习按游览顺序记叙的行文顺序,学写过渡句。例3:四上年级《白鹅》,作者写白鹅高傲的特点,主要通过白鹅叫声、步态和吃相来描写的,我让学生仿照这种描写方法,写自己熟悉的一种动物,学生的构段和语言表达都比平时要好。
五年级,以段落为重点,从篇章入手,侧重构篇训练和写人、叙事方法的训练
例1:五上年级《窃读记》学习通过细腻的心理活动刻画进行叙事的方法。例2:五下年级《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学习抓人物动作进行细节刻画的叙事方法。
例3:五下年级《白杨》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六年级,以篇章为重点。
这样的练习,能使理解与运用相得益彰,让学生从阅读中不断汲取到习作的营养品,巧把阅读教学中的“金针”引给学生,使语言的形式和内容紧密联系,开启学生语言表达的大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必须让学生明确仿写只是一
种手段,一种打好写作基本功和培养创作基本能力的手段。无论是哪种仿写,都要注重指导学生在仿中求变、仿中创新、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我在训练过程中遵循着“仿中有创,创中有新”的原则,防止生搬硬套、全盘抄袭的错误倾向。
三、想象——不尽思绪滚滚来 1.利用空白处想象:补写
大多的文章,作者往往都会留有令人回味的空白之处,或是某个情节的缺省,或是心理活动的空缺,或是列举事物的省略等等。让学生填补出这些空白,既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又能使学生全面完整地把握内容,披文入境,融合进文中,走入人物心中。这样的设计可谓一石三鸟。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7鱼游到了纸上》时,在学习第7自然段的时候,我让孩子想象聋哑是怎样画的,画得怎么样,先同桌互说。在巡视时,我突然发现李群同学正看着插图呢,一边看一边眉飞色舞地说着。本想过去制止,走到跟前才听清他说:“一位戴着眼镜教授模样的人,边看边笑眯眯地点头,嘴里还不停地说着:‘年轻人,好样的!比我们学院的才子们画得都好’。”一会他又模仿小孩子的声音大叫道:“画活了!画活了!鱼儿都游到纸上了!”猛然我惊醒,是啊!画得怎么样并不一定非得就画论事啊,还可以通过周围人的反应啊。于是,我让李群起立将刚才说的再说一遍,起初以为我是批评他,他吓惨的笑脸在我肯定的眼神下活灵活现地表演出周围人的表现。表扬了一番,其他孩子也打开自己的思维,模仿者画面上的人说话兴致勃勃地赞叹着。我让孩子大胆去想象:“周围的人议论纷纷,他们赞叹着,讨论着什么?”并写出来。孩子们迅速写起来。一个小插曲,成就了一次读写结合的机会。
2.利用结尾处想象:续写
不少课文的结尾言虽尽,意未穷,此时,指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写,可以进行想象式习作练习。依据原文,进行创造性的续写,对于发展孩子的创造性、合理性思维,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在学习《小木偶的故事》后,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继续想象:在小木偶身上,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让学生续写故事,于是一篇篇优秀习作应运而生。
3.变换题材:改写
改写文章,就是引导学生在原文的基础上,改变文章的体裁、结构或叙述方
法等,充分发挥想象,对原文进行重组的一种训练形式。
例1:在四上《爬山虎的脚》一课,我让学生将《爬山虎的脚》改成《爬山虎的自述》,变换叙述人称,形式较原文更生动活泼,激起了学生的思维浪花,学生改写兴趣顿生,非常成功。
例2:在五上《秋思》,将古诗改成一篇小故事。4.读后感
有些文章的内容能震撼读者的心灵,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力。此时,可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感触最深的一两点,写一篇读后感。写作时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或直接与文中的主人公对话,还可以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在学习《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乌塔》等,均可在老师有效指导下试着让学生写写读后感,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认识,作文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
在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训练点还有很多,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才能真正找到阅读与习作的架构的桥梁,真正实现指导学生有效习作。
第二篇:小学语文各年级读写结合训练点
小学语文各年级读写结合训练点
小学语文各年级读写结合训练点
三年级下册
课题
目标
与文章结合点
仿写内容
1、燕子
1.学写比喻句比喻时一定要用人们非常熟悉的事物来比喻人们不熟悉的事物;
2.比喻要贴切
本课就运用了恰当的比喻句,如把“电线”比作“五线谱”,把“停着的燕子”比作“音符”,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写几句贴切的比喻句。
2、古诗两首
1.按顺序写出春天的景物;2.抓住春天景物最突出的特点来写;3.融入感情,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本课的两首诗把春天的景物写得姹紫嫣红、多姿多彩,而又充满了生机。
写一句表达春天美景的诗句或一段话。
3、荷花
1.按花的不同姿态,不同特点去写;2.运用上恰当的修辞方法。
本课运用“有的……有的……有的……”写出荷花不同的特点晕适当的比喻句把一池的荷花写活了
抓住事物的特点,写一段话表现自己喜欢的一种花。
4、珍珠泉
1.应恰当选择观察点,不能漫无目的地观察,那样的印象是模糊的;2.抓住景物的特点。
本课通过作者描写家乡珍珠泉水很绿、很深、很清,潭底冒出的水泡很美等特点,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抓住景物的特点写一段话赞美家长的美景。
5、翠鸟
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
本文对翠鸟的介绍作者就紧紧抓住了它在外形和动作上的特征,将翠鸟的美丽、敏捷展现在读者眼前,出示一种动物,学习抓住外形和动作上的特征,进行描述
6、燕子专列
使用倒叙的写法增添文章的新颖性
文章的开头先写人们为燕子送行,然后记叙事情发生的原因即经过,最后回到开头送行的一幕,首尾呼应
运用倒叙的方法表述一件事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用对比写一样事物,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本文将小村庄以往的美丽和后来的被破坏进行对比,突出了表现了人们对自然的破坏
看图,用对比的方法写两种事物
8、路旁的橡树
通过人物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品质
文章主人翁的语言和动作
写一段话 通过人物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品质
9、寓言两则
描写人物的语言
《南辕北辙》一文中用四次对话提示了故事内容以及去楚国的人不听劝告,执意而行的性格特点。
写几句生活中最能突出人物特点的语言来写
10、惊弓之鸟
巧用倒装因果关系句段突出文章中心内容
更羸对大雁分析的句子,反映出他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特点 仿写一个人学习或工作
11、画杨桃
首尾呼应
课文开头一段中爸爸经常叮嘱的一句话与老师说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画就成什么样”相呼应
以大作文为例,修改。
12、想别人没想到的设置悬念,让文章引人入胜
文章并不急于告诉我们究竟该怎样才能画出最多的骆驼,而是一步步地展示三个徒弟所画的画
关于班里同学丢东西的某一件事
13和时间赛跑
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心情
我无法排除自己的忧伤,跑得累倒在地上,扑在草坪上痛哭。
仿写一两句,表达自己高兴、忧伤或郁闷的心情。
14、检阅
刻画人物形象,进行细致的心理描写。
刚开始,大家都很犹豫、矛盾,不知道怎样解决“该不该让博莱克参加检阅”这个难题。大家又想使自己的检阅队伍整齐划一,又不想伤害大家的好伙伴。还是队长提出了大胆的方案,并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大家的心情由忐忑不安到激动自豪,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变化过程。
比赛开始了,-
15、争吵
抓住人物语言、神情、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心理。
克莱蒂不时用眼睛瞟我,从他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
抓住人物语言、神情、动作,写一次小摩擦。
16、绝招
写好文章的结尾
本文的结尾很新颖,嘎然而止,耐人寻味。
试选用下面不同的方法改写本文的结尾:
1、点题结尾法。
2、发问结尾法。
3、抒发感情结尾法。
4、展望未来结尾法。
17可贵的沉默
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的描写
文中1——9自然段描写孩子们争着说自己的父母为自己祝贺生日时的热闹场面,运用了很多神态、动作描写,如骄傲地举起了手、神气十足地左顾右盼、索性站了起来等,表现了同学们骄傲的心情。
写一段话,通过人物神态、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的心理。
18、她是我的朋友
写好作文的开头
文章以“我听说过这样一件事”开头,使人产生疑问,引起阅读兴趣。
以设疑为开头,介绍自己熟悉的一个人
19、七颗钻石
写好童话故事
《七颗钻石》这个短短的童话故事,寄寓着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表达了作者美好的愿望。
周记就写一则童话
20妈妈的账单
选择恰当的作文材料
文中小彼得帮爸爸送帐单这一材料的选择就为下文作了铺垫,使小彼得为妈妈开帐单出现得自然、合理。
本单元习作就要求选择一两件事,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也可以写发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间感人的事。
21太阳
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
课文在介绍太阳时,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使一些抽象的或不好懂的知识显得具体、通俗、明了。
运用其中一种或多种说明方法介绍我们的教室
22月球之谜
准确、清楚地向读者说明某一事物的特点
本文非常有趣的介绍了月球的知识。这些知识的介绍是通过实验、研究这一说明顺序进行的。
以观察事物的先后顺序来介绍说明一样学习用品
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
写好人物的感受
本文恰当的穿插了“我”的感受。如“我带着好奇心,迫不及待的叫妈妈打开电脑”就点名了“我“的内心状态,折射出 “我’”对网络的喜爱之情。
练写“第一次迟到”“第一次撒谎”……的心理描写
24、果园机器人
推敲选择句式,使句子更加生动吸引人。
《果园机器人》采用了多种句式,吧机器人的各种特性介绍的生动、活泼。
练写“我们的餐厅好帮手”
25、太阳是大家的1.要有真情实感;2.要抓住事物的特点,要与人物的特点或心情有相似之处,这样才可以把“物”人格化;3.使用拟人手法的目的要明确。
本文就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太阳当作全世界孩子的朋友,“她把金光往鲜花上洒,她把小树往高处拔;她陪着小朋友在海边戏水,看他们扬起欢乐的浪花……”这样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太阳与人们的密切关系。
写好一句拟人句。
26、一面五星红旗
集中描写人物的某种行为动作凸显人物情感
“我摇摇头,吃力的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的向外走去”几个动作次表现了我的爱国情感
仿写一段话,用好动作词
27、卖木雕的少年
叙述时详略得当
作者对大瀑布的风光一笔带过,而将笔墨放在选木雕、放弃木雕、送木雕等内容上,从而使文章中心更加突出
根据文章中心思想有所侧重,主要写关于描述一个人物
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通过环境描写突出文章主题
如文中描写城市的悲惨景象:“房倒屋塌,失去亲人的大人、孩子在哭泣,空气中弥漫着尸体腐烂后散发的臭气。”在这种环境描写中烘托出救援工作的难度,体现出救援队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牺牲精神。
写一段雨中帮扶景象。
29、古诗两首
采取拟人化的手段,使描写的景物赋予人的感情特点
如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将感伤赋予景物。
用拟人的方法写句子
30西门豹
写文章要有主次之分,重点突出。
本文把“找原因”“惩治巫婆官绅”作为重点来写,而“兴修水利”一笔带过,体现了鲜明的层次性。
给学生题目,如《抓螃蟹》、《空中花园》猜想文章的重点应该在哪?
31、女娲补天
学会连续想到几个意思相近的词语,然后通过推敲、比较,最后选择出最好的一个词语
文章的词语精炼
描写一段日出的片段
32、夸父追日
想象要按“现实——想象——现实”的顺序写
文章的结构
仿写小作文
第三篇:浅谈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有效训练
浅谈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有效训练
柳淑芳(广西贺州市八步区灵峰镇中心学校)
摘要: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会读,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必须要教会学生理解作者在表达思想感情时所运用的方式方法及其遣词造句的妙处,并由此把作者的表达方法迁移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以读促写,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带动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读写结合 有效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可见,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与写话必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其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会读,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必须要教会学生理解作者在表达思想感情时所运用的方式方法及其遣词造句的妙处,并由此把作者的表达方法迁移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以读促写,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带动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和语言进行亲密接触,让语言不但在学生的嘴里活起来,还要在他们的脑中、胸中活起来,最终使学生不吐不快而提笔下言,达到语言与精神的同存,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抓住关键词句,适时进行读写结合训练。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作者的写作目的,往往体现在他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中。而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或句又是作者表达思想情感的泉眼。如果教师善于发现这些泉眼,并以此展开教学,那么学生思维和情感的活水就会源源不断地冒出来。《第一次抱母亲》中有这样一段话:“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挑着一百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每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八十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沉重的担子。”于永正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紧紧抓住“重担”、“翻山越岭”这两个词展开教学。他先引导学生将母亲的瘦弱与担子的沉重进行鲜明的对比,让学生从中感悟到母亲为了家庭,为了生活,付出了许许多多。接着于老师又引导学生理解“翻山越岭”,他是这样设计提问的:“当我们理解了‘重担’的意思后,再回过头来看前面这句话,‘翻山越岭’,母亲仅仅是翻过一座座山,一道道岭吗?这个‘翻山越岭’你是怎么体会的?”学生的情感又一次被激发了,他们畅所欲言,母亲的伟大、母爱的无私已经真正触动他们的内心了。他们用深情的朗读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体验,用小巧的手写下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真正达到了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心的境界。
二、依托典型句段,及时进行读写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所以教师应当重视从课文中教学生学会积累。教材中很多文章语言非常优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感受语言的魄力。同时,还要让学生懂得把句子写形象、写生动的一些基本手法。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仿写。例如我们的经典课文《莫高窟》第三段。虽然这段话只有4句话,第一句总写了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然后在介绍有各种各样的壁画。这种先总的介绍,再分别具体介绍的段落对于小学生写作有很强的示范性。于是教学到这,我让学生们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自由谈谈读了这一段有什么样的感受,或者你觉得那里是写得好的地方。有的学生说到:“用上了‘有„„有„„有„„还有的„„’的句式,让我们觉得壁画确实很多。”有的学生说到:“课文里还用上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感觉壁画的美就在我们面前。”有的学生说:“课文还用了排比的句式,让我们仿佛身临奇境。”学生都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于是我趁热打铁:现在我也想请你们来试一试,当当小作家,观察一下我们学校的四季桂,看看这些四季桂的花瓣、花蕾的形状、颜色、味道,再以“四季桂盛开了,多么美丽呀!”为总句,按照观察顺序把四季桂的形、色、味具体的说一说。学生有例子模仿,效果非常的好,把这些花写得非常的生动、美丽。由此可以看到,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基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在这“读促写,写促读”的相互作用下得以提高。
三、挖掘课文空白,适时进行读写训练。在课文中有很多艺术“空白”,“此时无声胜有声”,这种“空白”令人遐想。所以阅读教学,也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空白处,选择落笔点确定写的话题,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或联想,这才是读者个性表达的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这种思考能否即时得到记录,就有赖于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启发引导。例如《普罗米修斯盗火》以“无火――盗火――受罚――获救”为主要线索,在具体的叙述上,作者有意识留下了一些空白,如普罗米修斯将天火带到人间后人们的反映作者并设有详加描述,空白的存在无疑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这时趁热打铁,以“想象人类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情景”,练习“说一说,写一写”,提醒学生可抓住人们的动作、表情、神态、语言来描述,这也是写作方法的有机渗透。在小组交流碰撞中,学生奋笔疾书:“普罗米修斯将火种小心翼翼地带到了人间,人们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小孩们从山间的羊肠小道上跑下来,手里捧着色彩斑斓、芳香四溢的鲜花,送给普罗米修斯说:‘是您盗取了天火,让我们吃到了最美味的食物。’壮小伙们端上一只香喷喷的牛,请普罗米修斯品尝,说:‘是您让我们用火来烧熟食物,是您让我们捕捉到巨大的猎物,是您给了我们生存的希望!’妇女们端着一盘盘新鲜可口的水果,有晶莹剔透的葡萄,有又红又大的苹果,有香脆的鸭梨,也有硕大的西瓜,请普罗米修斯品尝。就这样,人们翩翩起舞、纵情歌唱,度过了这有光明的一天。”
这样一个补白想象,不仅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人们得到火种时欢欣喜地的心情而且读中促写,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写中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一举两得,而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突显出来了。
四、延伸课文情节,转化内在语言。我们的教材中有不少课文的结尾言虽尽,意未穷,这时我们教师就可以灵活地根据原文的内容,顺着作者的思路进行练笔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创造性的延伸课文情节,对于发展孩子的创造性、合理性的思维,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学习了《狼和小羊》后可以引导学生写狼扑向小羊后会怎么样,有什么结果;学习了《狐狸和乌鸦》后可以写《狐狸和乌鸦2》在这一文中狐狸再次碰到乌鸦后会怎么做,怎么说等;学习了《爱之链》之后,学生明白了人之间的爱就像一条链一样环环相扣。教师可以启发:如果乔伊醒来后会发生什么事呢?他们之间会有什么样的对话?女店主又会怎么做呢?学生受到启示之后驰骋想象。这样的练笔不仅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了高度统一,而且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让学生更深入了解课文内容,课堂中的读写结合得到了有效的训练。
总之,读写结合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阅读和写作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和思维材料,借鉴写作样式;写作在一定意义上说则是阅读的运用,对阅读有促进和强化作用。读写紧密结合有利于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更好地实现语文教学的整体目标。因此,从课文入手,寻找读写结合点,多种形式地对学生进行高效的读写训练,是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2015年2期)
第四篇:浅谈小学语文读写 结合教学的有效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读写
结合教学的有效策略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运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把阅读与写作两个学习内容紧密结合起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并未能将阅读与写作进行有效融合,导致了学生难以将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起来,不能够将阅读与写作相互融合进行整体学习。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大都注重开展阅读教学,而忽视了写作教学,导致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只会读不会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有效策略有以下两种形式:
一是通过写读后感有效开展读写结合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立足于文本学习的基础上,对所阅读的文本进行读后感写作训练,这样的读写结合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将阅读学习与写作学习进行相互融合,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学习掌握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再通过写读后感,深化对所阅读文本的认知与理解,并能够在读后感中较好地体现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二是通过生活化的观察学习开展阅读与写作的整体训练。
在实际教学中,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进行有机融合,安排学生深读所要学习的文本,从大语文学习层面,有效地学习与掌握文本的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借助语用训练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与记忆相关的语文知识,从而内化知识;深入地发掘语文教材内容当中的生活因素,指导学生将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融合,达到培养思维和表达能力的目的。总之,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深入地分析与研究课堂读写
结合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寻找行之有效的语文课堂读写结合教学策略,让学生将阅读学习与写作练习进行有效融合,同步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与写作水平,为更加深入地去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
应以读导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
作文难写,小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改作文,是因为学生课外阅读量少,知识面窄,阅读能力差,习作水平低下。如何让学生喜欢习作,提高习作水平,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告诉了我们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密切关系。学生读的书多了,接触好文章多了,积累的优美语句、各种表达方式的句子就多了,写起来便会得心应手。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学习运用语言。语文教师要找到两者的结合点,就能使阅读为写作服务。近年来,我在高年级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中以读导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课内与课外习作相结合,取得了一点收获。
以读导写。阅读分课内、课外阅读,我在课内阅读教学中以课文为例,结合课文教给学生有关语言方面的知识以及写作方法,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从中体会到为了表达一定的内容,作者是怎样准确、生动、鲜明地使用语言的,做到读写结合,从读中学写。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一课,作者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写出了桂林山水静、清、绿和奇、秀、险的特点。教学时,我组织小组、男女、全班学生齐读和背诵文中的排比句,让学生感受文中景物描写生动、形象和语句的优美,感悟到文中的排比句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学生学完本课,我运用课文中的排比修辞方法,指导学生仿写家乡的某处景物,表达自己热爱家乡的情感。在阅读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积累,精读课文和阅读课文的精彩片段,我都要求学生记忆、背诵。学生头脑中的词语、句子丰富了,习作时就不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颐和园》写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景物,作者巧用过 渡句连接上下文。我在教学中抓住文中的过渡句反复朗读,让学生体会到过渡句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并指导学生写参观、游览记的习作时,要按地点的变换、时间的变化有序的记叙,学习作者移步换景的写法。
以写促读。语文教师要改变小学生怕作文、厌作文的现象,就要让学生学会阅读,博览群书,搜集资料,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和能力,让学更好地从“阅读”中学“写作”,从写作中寻求阅读,以利于其写作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文的体裁是童话故事。课文中有启发孩子自己去明白“幸福是什么”的智慧女儿;有珍惜友情的小鸟;还有帮助小木偶学会多种表情的小女巫。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知道了童话故事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去编织奇异的情节,教人学会勇敢、热情、善良、乐观、慈爱,反对卑鄙、怯懦、邪恶、虚伪。这个单元的习作是要求学生写一篇童话,这也是写童话的起步。学生学习了四篇童话故事就开始写童话,他们的写作对象、想象力都比较单一。我组织学生去学校图书室阅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名著,要求每人借一本童话课外阅读,交换阅读。这样学生头脑中的童话故事就丰富了,习作中的童话故事也就丰富多彩了。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是写想象习作,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是写说明文的习作。在这两次习作前,我让学生到学校图书室借有关科幻、科普的书阅读,了解自己写作对象未来的发展,收集与自己习作有关的动物、植物数据。学生带着习作要求去阅读课外书籍,有动力,有欲望,产生阅读兴趣,形成习作灵感。阅读为孩子习作积累了材料,这样学生就不怕、不厌作文了。
读写结合。阅读与写作是相互联系的,在阅读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享 受到阅读的快乐,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还要把阅读的知识运用到习作中,让学生持之以恒、练笔不止,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们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学生在阅读中的快乐、兴趣,来培养学生的写作快乐,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快乐,写作兴趣,写作形式要多样化,语文教师利用课文不同体裁的资源,指导学生进行改写、续写等练习。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文的体裁是说明文,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向学生介绍名胜古迹。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说明文的兴趣,我在教学中将课文《鲸》《新型玻璃》赋予童话,用第一人称“鲸的自述”“ 新型玻璃的自述”先在小组和全班介绍鲸和新型玻璃。对于介绍名胜古迹的课文,我指导学生采用小导游形式介绍长城、颐和园和秦兵马俑。“鲸的自述”“ 新型玻璃的自述”以及小导游教学活动,将课本变成剧本,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舞台,大大提高了学生阅读兴趣。我又将他们的阅读兴趣引用到写作中,以“鲸的自述”“ 新型玻璃的自述”“介绍一名胜古迹”为题写一篇习作,有一名学生的习作“ 新型玻璃的自述”还见报了。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彩色的翅膀》,写了宝石岛观察通讯站信号兵小高回家探亲,从黑龙江带一箱小昆虫回小岛的事。学生学完这一课,我要求学生“给宝石岛观察通讯站信号兵小高写一封信”。学生在信中写到:“岛上自然环境十分恶劣,没有土地,没有蔬菜,没有昆虫,但你们辛勤的付出却换来了甘甜的西瓜。你让我明白只要坚持就会有收获。”这就是阅读的感悟,习作的收获。
续写就是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展开合理的想象。教材中很多课文故事性强,富有较深的意蕴,结尾常常让人意犹未尽,这就为续写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穷人》的结尾,桑娜 告诉丈夫自己已经两个孩子抱回家后,课文就戛然而止。可孩子的命运会怎么样呢?桑娜与丈夫又会带领孩子怎样度过一个有一个难关?这些问题牵动着孩子的心。我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创作,把想象的故事写下来。学生想象桑娜会白天在家带孩子,晚上丈夫回家后她去替别人织毛衣;丈夫每天会早一点出海,晚一点回家,多打点鱼,挣钱给孩子买吃的、穿的。孩子长大后,桑娜夫妇讲述了孩子的身世。孩子知道自己的身世后,知恩图报,十分孝敬桑娜夫妇,一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这就是阅读与写作的收获!
课内与课外习作相结合。课堂上读写结合是学生习作成长的一个园地,课外读写更是学生成长的一片沃土。寒暑假写日记是培养学生习作兴趣的一个途径。学生在寒暑假里,帮助家人做家务,与大人一起下田地干活,帮助、关心他人的事,读了一本好书„„内容丰富多彩。学生把耳闻目睹的事、亲身经历的事记下来,既为自己的课内习作积累材料,又能培养自己的勤于写作的习惯。但我不是要求学生每天写日记,而是两、三天写一篇日记。学生每个假期写的日记,我都要浏览一遍,择优推荐发表,激发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学生看到自己写的日记发表了,还拿到了稿费,尝到了写作的甜头。既调动了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写作兴趣。孩子们写作的体裁也多了,记叙文、读后感、童话、儿歌。自2012年至今,我的学生有20 余篇习作发表。家长们看到孩子的成长,感到由衷的高兴。他们说:“我们看中的不是稿费的多少,而是看到对孩子的鼓励、影响有多大。”这就是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魅力!
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龙川小学储成法